兵法与哲学——读《孙子兵法》有感

2024-05-02

兵法与哲学——读《孙子兵法》有感(共8篇)

篇1:兵法与哲学——读《孙子兵法》有感

兵法与哲学

-------《孙子兵法》

孙子即孙武,字长卿,齐国乐安人,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乃东方兵学的鼻祖,被尊称为兵圣!它不仅是出类拔萃的军事天才,更是首屈一指的兵学大师。他的著作《孙子兵法》既是一部军事经典著作,又是一部光辉的哲学著作,是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中一份珍贵的遗产。

这十三篇《兵法》,言简意深,归纳出战争的原理原则,是古代最系统的军事理论。举凡站前之准备、策略之运用、作战之部署、敌情之研判等,无不祥加说明。书中主张的“智”、“信”、“仁”、“勇”、“严”熏陶着两千多年来军人的品德。其实,不仅是军人,就一般人而言,孙子的理论也深深的注入了脑海,譬如:“胜兵先胜”、“料敌制胜”、“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知己知彼”、“正合奇胜”、“以迂为直”、“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致人而不致于人”等,不但是常用的军事术语,而且也成了一般人时常引用的口语。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所以为将者用兵应从多方面加以考察,比较、计算各项细节,以求得其事实。比如:治道、天时、地理、将领、法制。所谓道,即“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也。“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故施仁政,而后得民心,而后固天下。对于天时地理,需善于观察勘探的将领因时因地作战谋划。而将帅非人人可为,需具备“智”、“信”、“仁”、“勇”、“严”五项条件,才算合格的将才。为将帅者,如走上偏颇之路,轻则身败名裂,重则丧国辱师。而法制,即制度化。军事行动讲求的是效率,要求快速、灵活、才能收到如臂使指之效,这必须在平时就建立良好制度,战时方能发挥力量。

用兵贵在神速,故应速战速决。大军出战,以取得胜利为第一要务。如果兵器钝弊,士气受挫,战力疲惫,才用枯竭,别国诸侯便会乘我们衰疲之际入侵,这时即便是有智谋之领导者,也无法善后了。所以用兵只宜平时迅速,不可逞巧持久,长时间用兵作战而对国家有益者,是从没有的事儿。兵贵胜,不贵久。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如乐毅攻齐国三年,独不能下莒城与即墨,最后反使田单复国;隋炀帝滥施征伐,力屈于雁门之下,兵挫于辽水之上,于是杨玄感、李密乘弊而起;二战中,希特勒进兵苏联,攻莫斯科不下,攻列林格勒亦不下,使战力消耗无数,终遭败绩。所以孙子强调“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己知彼,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而胜中有胜,为之全胜。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这便是作战的最高境界。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本以为同居之后会有幸福的生活等着我们,可是万万没想到的是,就在我们同居半年后,我居然得了肾虚早泄,女朋友知道后经常的给我闹矛盾,而我却只能低着头任她说任她吵。自从得了肾虚早泄之后,我每天都不敢面对女朋友,工作也是垂头丧气没有了以往的激情。后来,女朋友忍无可忍,跟我提出了分手,这时我才认识到问题的严重忄生。于是我抓紧治疗,上网搜了很多资料,试了很多的药,可是效果都不是很明显,直到有一次我在网上看到一种肾虚早泄的文章,文章介绍说它已成功治愈了很多例肾虚早泄患者,于是我就抱着试试的态度加了马老中医的助手的徽||杏 msdf003,并买了两盒马老师亲自调配的中药试试。令我感到惊讶的是,当我使用第一次使用时就感觉效果十分明显,两盒用完之后,我的肾虚早泄竟然奇迹般的好了。现在,我的女朋友也回来了,而且工作中也不再垂头丧气。多亏了马老师,是它让我不再低头,让我在女朋友面前又重新挺胸抬头起来。至于谋略,善于用兵作战的人,能使自己无机可乘。善于防守的,像深藏在地底一样,使人无法窥知虚实;善于进攻的,像飞跃于高空一样,使人无从防备,所以既能保全自己,又能取得完全胜利。善于用兵作战的,他的取胜都是在无形之中,所以胜的容易。

孙子说:“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这句话成为兵家之至理名言,历来将帅无不奉为圭臬。老子也曾说过:“以正治国,以奇用兵。”“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复生,四时是也。声不可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任势。”在纷纭混乱的状态中作战,要使自己的军队不乱;在混沌不清的情况下打仗,必须把队伍布置妥当,是敌人无机可乘。

用兵的规律像水一样,水的规律是从高向低处流。佣兵的规律是避开敌人坚强之点,而攻其虚弱之处。水因地形之高低而限制其流向,用兵也要顺应敌情变化而克敌制胜。准备进攻敌人的地区不能使敌人预知,敌人不知则必处处防备。敌人兵力之所以薄弱,是由于处处防备的结果。用兵的方法,运用到极点,能使人看不出一点形迹,即使有深藏的间谍,也无法探明我军虚实;即使有高度智谋的人,也想不出办法对付我方。

用兵作战要奇诡多变才能成功。军旅行动时,快速如风;静止时,肃穆严整如林木般;进攻敌人时,如燎原烈火,猛不可当;防守时,如山岳一样不可动摇;隐蔽时,如乌云遮天使敌人无从知晓;快速动作起来如迅雷不及掩耳,是敌人无从退避。善于用兵作战的将帅,先在初期避开锐气,再利用其怠惰或思归的时机,发动攻击。这是针对敌人士气的高低予以打击。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所以明智之将帅,在考虑问题的时候,必定同时兼顾有利与有害两方面。将帅有五项最危险的事:只知死拼,如暴虎冯河,就可能遭敌所杀;贪生怕死,临阵畏怯,就可能遭敌俘虏;性子急躁,又轻易发怒,就可能受不了凌辱;廉洁好名,就可能经不起诽谤;慈众爱民,就可能被敌人烦扰。这五项危险,均为将帅易犯之过失,也是用兵作战的大害。

自古以来,所谓善于用兵作战者,能使敌人前后无法顾及,大小部队之间无法联系,各自为战,不能相救援,也无法收兵转移。凡进入敌境作战,愈是往前伸入,士卒斗志越专一。统率军队这种事,要宁静沉着,深思远虑;要公正无私,严整不乱;要约束士卒的视听,使他对计划无所知。而作战前,要相处子一样沉静,等敌人放松戒备,作战时想脱兔一样迅速,是敌人抗拒不及,以求得胜利。

其实,每个人的生活都如战场,处处需要运用智慧。懂得生活,明白如何生活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所以这兵法值得我们学习,领悟其中蕴含的道理,相信对我们的生活大有帮助。

篇2:兵法与哲学——读《孙子兵法》有感

古语有云:半部《论语》治天下,一篇《兵法》定江山。中华五千年历史中的文化和军事的瑰宝便都包含于此。刚开始读不久,仅仅读了前三篇,《始计》篇、《作战》篇、《谋攻》篇,顿时感觉自己似乎错过了很多东西,该了解的,该知道的,都没有去看过,读过。古人以《孙子兵法》为依据去打江山、定江山;现代人则以《孙子兵法》为指导,去从事政治、经济,管理科学以及社交等活动。作为一个学管理科学的学生的我来说,就不可推辞的要看看这本书。

《始计》篇中,第一:提倡的“经之以五事,校之以七计“。实际上就是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制定作战的方针,政策。用到管理中来,我觉得所对应的便是,要把企业内外环境结合起来,根据具体的环境的变动来制定企业的计划,即管理者,如何利用管理思维正确的做出企业发展的方向与前景的决策;第二:”得民心者的天下“古时候都认为,统治者只要能安抚百姓,是人民富足,安居乐业,就能得民心,他的统治就会延续下去,国富民强。对应到现代企业中,应该是领导者、管理者如何妥善处理好员工的问题,包括社会福利,奖惩制度,工作的安排,人员的任用与提拔。更为重要的是要是员工对企业的文化,对自己的领导和管理有认同感,能使有能力的人得到一个很好的展示自己的才华的舞台。再者,就是要凭借自己的专长和影响力来吸引、号召自己的下属,最后达到完成企业计划的目的;第三:”兵者,诡道也“说的是要灵活多变,而有能把握住性质。要在重道德基础上来诡道。故有,兵者重道与兵者诡道这两个重要的军事命名看似对立,实则互不矛盾之说;第四:”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在军事上这是决胜千里的重要因素,在商业界,管理界里这也是应酬帷幄的,保证决策能够顺利实施,预期目标能够顺利完成的重要因素。首先,要攻其所不守,守其所不攻。在商业界里只有自己能事先发现新领域,新的发展空间,才能很好的生存下去。即要有变通思想,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又要结合实际才能使自己,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其次:要出其所不趋,趁其所不意。即要有大胆的,果敢的决断能力,敢其所不敢,试其所不敢试。最后,诡诈藏形,令敌失备。(商业秘密)对待同行业、同领域的人,要在道德的约束下,进行正当的竞争,应用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击败竞争对手;第五:”庙算者胜“。首先,先算胜后算,成大事者必三思而后行,举大兵者当先计而后动。商业界内不动便吧,动则比成,故而动前必先庙算;其次:多算胜少算。就是要知道运筹帷幄,要“经之以五事,校之以七计”要想别人所不想,三思而后行,方可运筹帷幄;最后得算多胜得算少。超前一招的市场开拓与产品开发战略,只有多谋多算,才能正确的估量分析竞争各方的优势与劣势,制定正确的企业发展战略;只有懂得事物转化的辩证法,促成竞争双方优势与劣势的转化,是自己在市场竞争中得算更多,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现代商业界有云,商场如战场,一不留神,倾家荡产(国破家亡)。

篇3:《孙子兵法》与档案鉴定

一、善守善攻, 解数量与质量的矛盾

档案鉴定中的第一对矛盾便是数量与质量的矛盾, 档案鉴定的直接目的是解决日益增多的档案数量与优质化档案需求间的矛盾。

1. 档案数量矫枉过正。

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得以全面发展, 现代社会实践活动的增加, 使档案数量急剧增长。新中国60多年的历史, 数量呈几十倍的增长, 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在这个过程当中出现了急于求成的心理状态, 片面地从数量上理解丰富馆藏的概念, 导致了档案数量矫枉过正。1985年国家有关主管部门规定:档案馆工作人员的编制人数, 应随馆藏档案 (包括馆藏资料) 数量的增减而增减, 即档案人员的配置和档案经费的拨付, 要以馆藏档案、资料数量为依据[1]28。这些规定充分说明国家和有关部门对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视和支持, 其正面效应不可否认。但也须承认, 矫枉过正的档案数量增长, 直接造成档案质量下降。一些档案部门为追求馆藏数量, 而对精炼馆藏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2. 档案质量积重难返。

早期的档案鉴定迫于库房压力, 大抵是时间早一点的销毁, 近一点的保存。这样虽然导致某些珍贵档案被销毁, 但是符合当时社会的认识发展;现在同样面临库房的压力, 又有各种鉴定方法、鉴定原则、保管期限表, 档案质量却依然无法保证, 档案鉴定似乎走了一圈又回到了原点。“一些档案馆库藏中未经鉴定的历史档案达500余万卷, 其中无保存价值的档案至少10万卷;一些基层单位, 至今仍然是资料与档案不分, 一律作为档案保存, 多者竟占到库藏总量的三分之一。”[1]28周总理曾明确指出:“档案不要搞得太多, 不然是文牍主义, 后代要骂我们的。中国的文字几千年来未变, 书浩如瀚海, 读不完。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 我们为后代留档案, 档案要精炼, 不要什么都作为档案保存起来, 有些给后代看了没有好处。”[2]

3. 善守善攻, 保证档案数量与质量的平衡。

数量急剧增长与质量明显不高的矛盾已经严重影响到档案事业的发展, 档案工作开展不顺利, 档案价值无法充分发挥, 档案形象也得不到提高。从辩证法的角度, 数量与质量应该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孙子兵法·形》篇[3]26:守则不足, 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 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 故能自保而全胜。意思是:取守势是因为力量不足, 取攻势是因为力量有余, 善于防守, 善于进攻, 所以能保全自己而取得完整的胜利。一守一攻, 才能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 只守不攻, 或只攻不守都是无益的。

在档案数量不足的时候, 我们需要守好档案的数量, 做好档案的保管工作, 如1999年8月2日黑龙江省档案馆公布开放了一批数量与质量兼具的档案:侵华日军731部队进行“活体试验”所形成的“特殊输送”档案, 共计66件, 有力地揭示日军对中国的侵略与罪恶行径, 对于这样的档案可以说数量越多, 越具有证明力[4]5。一味追求档案数量而忽视了档案质量, 不对档案鉴别优劣, 使没有价值的档案果断销毁和让有价值的档案按等级分类, 档案即使保证了数量也是白搭。

善攻善守, 既守得住数量, 也攻得出质量, 保证两者之间的平衡。我国档案鉴定在丰富馆藏的贪多道路上没有兼顾质量的保证, 最终导致了“守得住、攻无力”的尴尬局面, 对档案数量与质量的矛盾解决越发显得不积极。只有销毁做好了, 档案工作才会生生不息。

二、知彼知己, 解客体与主体的矛盾

档案鉴定中的第二对矛盾是客体与主体的矛盾, 档案鉴定的主要内容是“客体与主体需要的关系在意识中的反映, 是对价值的主观判断、情感体验和意志保证及其综合”[4]5。简单地说, 价值鉴定就是要在客体的客观属性与主体的主观性之间找到链接点。

1. 客体的客观性。

档案鉴定的客体是档案, 档案价值是客观存在的, 一是档案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自然形成的一种客观存在的储有特定信息的物质实体, 因而其表现出来的自身属性在实体与信息的两个层面上充分体现其有用性;二是档案是真实的历史记录, 它的原始记录的本质属性决定了不论是档案载体还是档案所记录的信息, 都是第一手的, 可以作为客观凭证和参考为主体所需要[5]32。

2. 主体的主观性。

档案鉴定工作是一种主观性的认识, 而且是一种主观性很强的实践活动。档案鉴定中的主体有两个部分:一是直接参与鉴定的工作人员, 我国的鉴定工作采取档案工作人员、业务人员和有关领导的“三结合”, 他们是档案鉴定工作直接主体;二是间接参与鉴定的利用人员, 鉴定工作是为利用者所做的选择性工作, 用户才是档案鉴定的价值主体, 即间接主体。因而, 在档案价值鉴定中存在着双重分离:鉴定的直接主体与间接主体 (价值主体) 的分离, 价值主体与价值客体 (档案客体) 之间的分离。正是这样的双重分离, 使档案价值鉴定呈现出主体性、预测性和替代性 (即以直接主体对价值关系的认识代替了价值主体对价值关系的认识) , 这也足以说明档案价值鉴定困难和障碍的根源[4]6。

3. 知彼知己, 认清档案客体与主体的联系。

如何处理客体与主体的矛盾, 在于一个“知”字。《孙子兵法》中出现最多的一个字便是“知”, 有名词作“知识”解的知;有动词作“知道”解的知;还有通假作“智慧”解的知。《孙子兵法·谋攻》篇[3]23:知可以不可以战者胜, 识众寡之用者胜……故曰:知彼知己, 百战不殆。意思是:知道自己可以作战或不可以作战的一方胜, 懂得力量配置的一方胜……所以说:了解对手也了解自己, 才能常胜不败。价值鉴定犹如战争胜负是可以预知的, 只需有了充分的认知准备便可以赋予实际预测鉴定。

档案的价值鉴定取决于客体的属性与主体的需要,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体必须满足不断变化的主体需求, 才能真正实现档案的价值。正确对待档案保管期限表, 清楚它对档案保存和销毁的“楚河汉界”, 此为一;分清重点客体和要点主体, 此为二;成立科学的鉴定组织, 如“三结合”鉴定小组和网罗各领域专家学者组成的档案鉴定委员会, 此为三;赋予鉴定主体更多的权力, 允许适量的错销误销, 此为四;学会预测档案的未来价值, 此为五。

恩格斯说:“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 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 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档案价值是可以被认识的, 在时代条件的认知下, 认清档案鉴定客体与主体之间的联系, 知彼知己, 可以使档案鉴定有效发展。

三、兵贵神速, 解成本与效益的矛盾

档案鉴定中的第三对矛盾是成本与效益的矛盾。档案鉴定一直有意无意地忽视着这个矛盾。

1. 广义的档案鉴定成本。

不论是对一个单位还是对整个社会, 在档案工作上的花费都需计入管理成本。作为整个档案生命周期中决定命运的环节, 档案鉴定的结果决定了要为此付出十几年、几十年、甚至永久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成本投入, 这就是广义的档案鉴定成本。美国的梅纳德·布里奇弗德在《档案与手稿的鉴定和接收》一书中写道:“在充分了解了文件的形成原因、本质特性以及对行政管理者和研究者的潜在用途之后, 档案工作者就要决定是否把有限的财力用到该文件的保管上面。”有资料显示:某档案馆的国拨业务经费中, 每年有三分之一被无价值档案无效占用[1]29。档案成本无端被消耗。

2.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在档案鉴定中树立成本意识, 就是“要力争以最小的社会投入, 收藏最有价值的档案, 使馆藏档案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尽最大努力把所得到的社会投入变成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6]28。传统的档案工作关注的是社会效益, 即档案事业是我国科学文化事业, 档案馆等机构是文化事业机构, 在国家和单位的财政预算之内, 与图书馆、博物馆一样, 在为社会和人民的服务中体现出效益, 促进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 人们发现档案还可以产生经济效益, 这主要来源于一些企业利用档案产生了巨额的经济利润, 这是大多数比较成功的企业家承认的事实。在档案鉴定中, 只有当档案的“最低利用价值”大大超过人们为保存这些档案要付出的“最高费用”, 这些档案才应该被保存。

3. 兵贵神速, 到达成本与效益最佳点。

档案鉴定的工作以最小的成本发挥最大的效益, 与《孙子兵法》“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思想不谋而合。全胜中有一个重要因素———速度。《孙子·作战》篇[3]12:兵闻作速, 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 未之有也。故兵贵胜, 不贵久。意思是:作战只听说过简单的速决, 没有见过巧妙地持久, 用兵持久而对国家有利, 是从来没有的。所以军事上只重取胜, 而不重持久。档案鉴定工作决定了档案管理的成本投入和效益含量, 拖泥带水的鉴定不仅增长成本投入, 降低效益, 而且会打击鉴定工作的积极性。如河南省濮阳县在2004年初, 有7594卷期满短期文书档案, 经基层单位和县档案局两级鉴定后, 移交县档案馆搁置待销。直到2010年7月, 时隔6年之后, 又经再次鉴定, 最后, 销毁档案3340卷, 延期保存档案3230卷, 仍有1024卷档案处于待鉴待定状态, 工作极为不顺利[7]49。简单快速比起冗长拖沓的鉴定, 更能达到成本与效益的均衡。

兵贵神速, 快速而实用的成本核算是例行鉴定工作的必要条件。讲究鉴定工作的速度并不意味着简单粗暴, 而是以效率当先的工作态度。不论是档案室鉴定, 还是档案馆鉴定, 鉴定的持久意味着档案利用的推后, 档案价值说不定就在这蹉跎中消失无影。因此, 只有高效率的档案鉴定能够发挥档案的利用价值, 实现档案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档案鉴定工作中的处理矛盾的思维与《孙子兵法》应该是相通的。通过《孙子兵法》的战略思维, 结合档案鉴定策略, 旨在提出一种方法观点, 能够促进档案鉴定工作的发展。

摘要:本文通过结合兵书中的核心战略思维:善守善攻、知己知彼、兵贵神速来分析档案鉴定中数量与质量、客体与主体、成本与效益三大矛盾, 试图从理念和途径上探索一些有利于鉴定理论与实践的只言片语。

关键词:档案鉴定,孙子兵法,矛盾

参考文献

[1]王传宇.关于档案价值鉴定的理论与实践 (一) [J].档案学通讯, 2001 (1) .

[2]邹步英.关于档案鉴定工作的几个问题[J].档案学通讯, 1982 (2-3) .

[3]李零.孙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 2007.

[4]丁华东.关于档案价值鉴定的几点思考[J].浙江档案, 2004 (4) .

[5]刘东斌.论档案价值的可知与不可知[J].档案管理, 2005 (2) .

[6]姜之茂.关于档案价值鉴定的理论与实践 (二) [J].档案学通讯, 2002 (2) .

篇4:《孙子兵法》与哲学教学

关键词:《孙子兵法》 哲学教学 学习兴趣 教学效率

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可见,生动有趣乃至富有哲理的学习材料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至关重要。《孙子兵法》以其博大精深的内容、精髓富赡的思想、缜密严谨的逻辑和典雅绚丽的文采成为我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我在哲学教学中恰当地选用其中一些富含哲理的内容,与学生共同品味和分享,使学生对看似枯燥的哲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倍增,理解透彻,记忆深刻,同时还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可谓一举多得。下面,我举几例谈谈《孙子兵法》思想在哲学教学中的运用。

教学片段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师:我国春秋时期的孙武写的《孙子兵法》,被誉为“世界第一兵书”,其中贯穿了深邃的哲学道理,对我们学习哲学很有启发。孙子在《军争篇》中讲道:“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请问这是什么意思呢?

生:为了避开敌人的锐气,善于用兵的人会等到敌人士气懈怠时再去攻击他,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和运用军队的士气。

师:这反映了什么哲学道理呢?

生: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师:那么,矛盾特殊性原理的具体内容有哪些呢?

生:矛盾特殊性的含义以及三个表现。孙子的兵法主要体现了第二个表现:同一矛盾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

师(再举例,多媒体显示“长勺之战”资料):资料主要反映了齐桓公企图一举征服鲁国,从而发兵攻鲁的故事。请学生概括资料主旨。

生:资料表达了三个信息。一是,鲁庄公注意整修内政,取信于民,决心抵抗。二是,鲁国谋士曹刿随庄公出战,根据齐强鲁弱的形势,让鲁军按兵不动。齐军三次发起冲击,均未奏效。待齐军疲惫, 士气沮丧,鲁军实施反击,一鼓作气,击溃齐军。三是,庄公急于追击,曹刿恐齐军佯败设伏,即下车察看齐军车辙痕迹,又登车眺望齐军旌旗,发现辙乱旗靡,判明齐军确败,然后建议乘胜追击,最后将齐军赶出了鲁国。

师:材料是如何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

生(踊跃发言):根据齐强鲁弱的形势,察看齐军阵势后建议乘胜追击,都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师:上述材料还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生甲:联系的观点(修整内政,取信于民)。

生乙: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齐强鲁弱的形势)。

生丙:透过现象看本质(辙乱旗靡)。

教学片段二: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师:孙子在《虚实篇》中讲道:“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请问大家是什么意思?

生(各抒己见):是善于作战的人能够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的意思。

师:这反映了什么哲学道理?

生:人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教师放映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视频片断,然后介绍背景资料,最后让学生总结资料意思。

生:资料主要反映了两层意思:一是,解放战争初期,蒋介石企图歼灭我华东和西北野战军,然后再转击我晋冀鲁豫野战军。针对敌人这一作战意图,毛泽东将计就计,制定了应对策略。二是,毛泽东电令我华东野战军在胶东摆开与敌人抗争的态势,将敌人的“右拳”诱向渤海之滨;同时令我西北野战军,主动出击榆林,将敌人的“左拳”继续向西北方向拉。然后,我刘邓大军乘机千里跃进大别山,扭转了全国战局。

师:视频和材料是怎样体现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

学生积极发言。

师(总结):毛泽东针对敌人的作战意图,将计就计,说明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与规律,用计划、方案来指导实践活动。诱“右拳”于渤海之滨,拉“左拳”向西北方向。说明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创造条件,发挥其有利的作用,达到预期的目的。因此,我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一定要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

教学片段三:联系的观点

师: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战争也不例外,它与很多因素密切相关。

多媒体出示资料:

A.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孙子兵法》(作战篇)

B.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孙子兵法》(军形篇)

C.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预交。威加于敌,则其交不得合。——《孙子兵法》(九地篇)

师:上述兵法体现了战争与哪些因素之间的联系?

生:A主要体现了战争与粮草、兵马等经济因素之间的关系;B主要体现了战争与法制之间的关系;C主要体现了战争与外交之间的关系。

师(总结):经济、政治、外交等因素都会影响战争。

师:哪位同学能结合历史知识谈谈二战的经济损失。

生甲: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直接经济损失约3000多亿美元。

生乙: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参战国军费消耗总额为13520万美元,再加上财政消耗和物资损失,损失总数达40000亿美元。

师(补充讲解):越南战争中美国耗资4000多亿美元。请大家分析上述战争资料是如何体现联系的观点的?

生(踊跃发言):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和条件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无论是《孙子兵法》的精华,还是二次世界大战的史实都体现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教学片段四:一分为二、矛盾双方的转化

师(讲解):孙子在《九变篇》中讲道:“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请大家思考这句话的大意,并说明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生甲:聪明的将帅考虑问题要充分兼顾到利害两个方面及其关系。

生乙:在有利的情况下要想到不利,不利的情况下要想到有利。

生丙:体现了一分为二的观点。

生丁: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教师放映连续剧新《三国》官渡之战片断,然后让学生概述片断大意。

生甲:在官渡之战中,虽然曹操兵少粮缺,士卒疲惫,后方不稳,处境困难,但他采纳了谋士荀彧的意见,决心坚持危局,加强防守,乘隙破敌。

生乙:后来,曹操乌巢焚粮,一举打乱袁绍的阵脚。随后又乘胜反攻,赢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

师:这一片断是如何体现矛盾的观点的呢?

生: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曹操兵力虽然处于劣势,但抓住时机,创造条件,依然能够转败为胜。

在高中哲学教学中,教师挖掘和运用《孙子兵法》中的个别兵法进行教学,不但有利于传承我国的哲学思想和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篇5:读《孙子兵法》有感

——读《孙子兵法》有感

《千字文》有云: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华夏肇始以来,巍巍5000年,留下无数华章美文,《孙子兵法》就是其中的旗帜。时间掩不去其魅力。匆匆读完《孙子兵法》,如饮纯酒,又如醍醐灌顶,很多感慨心得,但又似懂非懂,自叹本人愚拙,只道有些晦涩,云里雾里,不知其精妙之处何在,经老师的分析和书后的注解才略知一二。短短十三篇,却是孙武呕心沥血,花十年创作而成,可谓字字斟酌有力,兵家之道至今为世人所传唱与研究,而我也被孙子的才干所深深折服!《孙子兵法》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军事理论著作,也是中国古籍在世界影响最大、最为广泛的著作之一。他蕴涵了普遍的、朴素的、辨证的真理。它所阐述的谋略思想和哲学思想,被广泛地运用于军事、政治、经济等各领域中。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主要论述了军事学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一些著名的军事命题,并且揭示了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军事规律。数千年来《孙子兵法》和孙子在国人的心目中已经成为百战百胜、决战决胜的钢铁统帅的代名词及其圣经,而且因为简约,可以引申出无限的联想和解释,言简意赅,内涵深厚,高屋建瓴,高瞻远瞩。从它诞生起到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了。里面有许多精彩的战例,像计谋篇中的“武王牧野誓师灭殷商”,作战篇的“商鞅立法奖军功”等等都是大家熟悉的故事。《孙子兵法》中的谋略规律就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是流传至今的真理,更说明了孙武是一个非常伟大、杰出的谋略家与军事家。

孙武,字长卿,生卒年月现已不可考。他本是齐国人,后移居吴国,因擅长兵法,被吴国大臣伍子胥推荐给吴王阖庐。孙武将其所撰兵法13篇献给吴王,阖庐遂以孙武为将,出兵西破强楚,北威齐晋,扬名诸侯之间。孙武最后终老于吴国,葬在吴都巫门外。他对战略战术的总结主要有:避实击虚、致人而不致于人、先胜而后求战、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以正合,以奇胜、是众寡只用者胜。

《孙子兵法》的主要思想和内容出自孙武。但后人因《汉书.艺文志》著录《吴孙子兵法》有82篇,图9卷,而多认为13篇是曹操削除繁冗,取其精粹而成。又有人因《汉书?艺文志》著录的《齐孙》,即《孙膑兵法》久已失佚,后世流传的只有一部《孙子兵法》,而认为13篇出自孙膑之手。不过,在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了一部《孙膑兵法》和《孙子兵法》的残简,以及记载孙武言行的70余枚竹简后,学者们已多倾向于13篇应出自孙武之手,82篇则是孙武后学所著,是用以补充和解释13篇的。

《孙子兵法》共有13篇,包括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兵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间篇。各篇均有其主题思想,但又构成一完整的思想体系。

孙子在开篇即提出了作战取胜的五个重要因素。“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指的是好的出兵理由,使民心倾向你这边。道是为了得民心,做到上下同欲。“天”、“地”强调作战的天时、地利条件。“将”说的是领导者的策略、领导能力。“法”强调法规纪律。“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在古代,将领只要熟知上面五点作战的时候就可以取得胜利。

在计篇中孙子提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说明孙子战争保持一种谨慎的态度。“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这表明孙子对于是否进行战争相当审慎;“兵贵胜,不贵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则表明孙子对如何进行战争相当谨慎。孙子认为战争胜败的五项基本因素是:一是政治,二是天时,三是地利,四是将帅,五是法制。政治,是讲要使民众和君主的愿望一致。天时,是讲昼夜、阴晴、寒冬等季节变化。地利,是讲远途、近路、险要等地形条件。将帅,是讲才智、诚信、仁慈等条件。法制,是讲部队的编制、将帅的职责等部队基本情况。

孙子认为用兵作战不单是军事力量的对比,它主要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多因素的决斗。战争是以有生力量为主的物质基础上进行的智力斗争,使用诈术是它的特征。用兵作战以欺诈为原则,要领在于诡诈(欺骗)。其诡道思想在“诡道十二法”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诡道十二法”:

1、能而示之不能

2、用而示之不用

3、近而示之远

4、远而示之近

5、利而诱之

6、乱而取之

7、实而备之

8、强而避之

9、怒而挠之

10、卑而骄之

11、佚而劳之

12、亲而离之。诡道“前四条”是以相反的形象迷惑对方,使对方不辨真假。“后八条”是因势利导造成不利于对方而利于我方的假象。

孙子探讨了与战争有关的一系列矛盾的对立和转化,如敌我、主客、众寡、强弱、攻守、胜败、利患等。《孙子兵法》正是在研究这种种矛盾及其转化条件的基础上,提出其战争的战略和战术的。《 孙子 》认为,要取得战争的胜利,关键在于正确地认识战争情况。它提出一些正确认识战争情况的原则和方法。1、“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强调在敌对双方激烈对抗的战争中要取得胜利,作战指导必须建立在对彼己双方情况的全面了解之上。2、“践墨随敌,以决战事”。即善于根据战场敌情的变化,去运用适宜的战法。为此,作战必须要预有准备,“先为不可胜”,但决不能墨守成规,一切都要以敌情的变化为转移。3、“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孙子》认为:“军争为利,军争为危。”两军相争,双方都存在有利的一面,也存在危险的一面。聪明的战争指导者应该把利弊俩方面都考虑到,而不能只看到有利的一面或有害的一面。4、要善于观察敌人并了解敌人行为的本质内容。《孙子》认识到既要了解战争中的现象也要了解现象背后的本质。但是要了解本质通常要费一番功夫。“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它强调认识战争情况必须把一切不易注意到的细微现象都收集到,全面了解敌情,并且要对收集到的情报“微妙”一番,即经过认真的思索,以抓住本质,抓住敌人的真实意图。

《孙子兵法》开篇就强调战争是国之大事,必须慎重对待。其后,它又不断强调难关,“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告诫君主和将帅,对待战争要“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兵凶战危,“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思想,是一种人道主义的军事思想。它强调不需要战争,就使敌人俯首称臣,这是战争的一种不战而胜的思想。这样就不用伤害百姓人民、下属甚至自己。其实这是一种人文主义精神。

从《孙子兵法》中不但能够领略到中国古代谋略思想的精妙,而且可以欣赏到中国古代论辩体文章言简义丰的语言技巧和随手多变的结构艺术。《孙子兵法》的语言奇中有正,正中有奇,达到了出神入化的至高境界。其论理舍事言理深入浅出,其行文词约义丰旨趣深远,其修辞纵横反复曲折尽意 《孙子兵法》在结构方面,一本书或一篇文章通常由主题、材料和结构三部分构成。主题解决的是“言之有理”的问题,材料解决的是“言之有物”的问题,结构解决的是“言之有序”的问题。建立结构,要像统帅摆兵布阵,运筹帷幄;像工匠挥斤运斧,蓝图在胸;像画家挥毫泼墨,胸有成竹;还要像裁缝量体裁衣,尺寸合体。总之,动笔之前如若有了一个好的总体构想,就能“袖手于前,疾书于后”。

《孙子兵法》是现存中国和世界军事理论史上最早形成战略体系的一部兵学专著,凝结了孙武必胜的智慧和心血,全书十三篇,贯穿了它全部的谋略智慧,留下了重要的作战思想,“兵者,诡道也”、“上功伐谋”、“自保而全胜”等经典的战争论述,是我们这新一代的人们不得不对孙武肃然起敬。寥寥千余字,但内容包罗万象、博大精深,涉及到战争规律、哲理、谋略、政治、经济、外交、天文、地理、等方面内容,堪称古代兵学理论的宝库和集大成者,在世界广为传播。

篇6:读孙子兵法有感

一方面掌握市场信息,适应市场化的经济环境,还要掌握科技信息,跟上现代化的步伐,找到新的生产力,发现新的效益增长点。掌握了好的信息,就掌握了新的生机,就找到了进入新天地的门路。所以我们要像孙子所说的那样,用最重的赏金、最高的智慧去建立信息网络,千方百计收集掌握信息、正确使用信息。

孙子兵法给我们的启发是,事业要成功,首先要善于谋划,运用到我们幼儿园现实指导意义。幼儿园要发展,就要提前谋划,譬如:三年发展规划,全面详细,目标明确,措施具体,幼儿园基础现状分析,自身优势和存在问题,内外环境资源(政策环境、周边资源、人力资源),全面了解幼教同行的办学情况,在综合分析各种信息上,制定幼儿园发展规划,提供大家讨论、修改完善,让大家树立共同愿景,目标一致,齐心协力,达到预期目标。再如,开办中央花园分园、悠悠早教,前期谋划非常重要,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一方面要市场考察与调研,通过各种渠道全面了解幼教现状,包括幼教政策环境、市场环境的变化、幼教改革前沿信息,了解同行办学情况。同时分析我园的优势和存在问题,撰写可行性方案,从地域分析、消费群体观念及消费能力的估算,市场需求调查、成本估算,办学论证,经过周密的分析、比较,全面谋划,准确定位,制定详细的办学方案,推出新的举措和办学亮点,继而全面落实,稳步推进。

孙子在“势”篇里海强调“以正合,又奇胜”,认为没有新奇的战术和战略,是不可能取得完胜的,要选择适当的人才,用好有利的态势,便会获得胜利。运用到现代管理中,一方面要选择优秀人才,一方面要善于出奇。在产品的功能、式样、质地、造型等方面不断翻新,才能赢得消费者的青睐。书中列举多个企业创新占领市场优势的例子。要学会“造势”,拿幼儿园来说,一是组织布局的造势,使幼儿园形成多元化,集团化,联合舰队,有抗风浪和进攻的能力;二是内部资源配置的造势,包括人财物配置、组织结构、管理制度、校园文化等等,形成教育品牌优势;三是加强宣传,形象造势,形成浩大的“先声”夺人之势;四是积极开发新技术、开展教科研,不断提高幼儿园的教科研水平,提高教育质量,提升社会美誉度。

孙子主张以人为本,《孙子兵法》中处处着眼于发挥人在战争中的主观能动性,对于怎么择人、用人、管人、团结人有一系列精辟的论述。首先,他强调将帅是“国家安危之主”,使命重大,必须严格挑选。他提出将帅的五个条件是“智、信、仁、勇、严”。就是智谋,忠诚,仁爱,勇敢,严明。其次,他主张“将能而君不御”,也就是一旦选准了良将,君主就要放手地让他发挥聪明才智,在作战中机断行事,不要随意去干预,君主并不了解战场中的许多具体细节。再次,他主张对士卒要“令之以文,齐之以武”。就是一方面对士卒进行教育,统一思想,使其自觉地为国家、民族而战;另一方面,要严明军纪、严明赏罚,以严格的纪律统一行动。还提出“上下同欲者胜”,即上下一条心才可取胜。为此,他强调要爱护士卒。他生动地说:“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谿;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这也就是说,对士兵像对自己亲生子女那样体贴入微,士兵就会心甘情愿地与将帅同患难,共生死。孙子的这些观点对于现代管理具有指导意义。单位是人的集合体,单位和单位之间的差距就是人的差距。作为管理者应始终将识人、用人、关心人作为他的方略之根本。

《孙子兵法》的国际影响力很大,世界著名西点军校人手一册;松下幸之助称其为经营管理的天条;剑桥、哈弗大学生的必修之课,也是现代英、美、俄等国军人的必研之书。国外对它的重视甚至超过我们自己。最早把《孙子兵法》用于

企业管理,是日本的大桥武夫,二战结束以后,大量的军人复员了,进入社会开展经济复苏,他们用兵法的原则指导企业管理和生产经营;书中列举:被称为“经营之神”的日本人士光敏夫就写有《经营管理之道》一书,书中总结了他的经营取胜观念之道,运用经营规律取胜之道,用经营技巧取胜之道。

篇7:读孙子兵法有感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典籍中,《孙子兵法》被誉为“兵家圣典”,这本书的作者因此也被人奉为“兵圣”。

我认真阅读了这本书,对谋略有了全新的认识,对孙子也更加佩服了。那博大而全面的军事学说,细致而鲜明的实战指导,无不让我叹为观止。孙子兵法的`精髓是慎战、重战观,宣扬“以战止战”、“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军事思想,这些观点现在仍然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中我最喜欢的故事是诸葛亮的空城计。这一计谋能够成功,关键还是在于双方主帅,诸葛亮不仅很了解司马懿“多疑”的性格特征,还深知自己给人留下的一贯印像是“谨慎稳重、擅使计谋”,知己知彼,他才能弄险成功,逃过一劫。我想这样精彩的故事,我一定要讲给班里的小朋友听。

篇8:《孙子兵法》的哲学思想研究

关键词:孙子兵法; 哲学思想; 朴素唯物主义; 辩证法

中图分类号:B241文献标志码:A

《孙子兵法》是我国春秋末期齐国人孙武所写的一部著名的兵家专著,这本书共分为十三篇,因此《孙子兵法》又被称为《孙子十三篇》。它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最杰出的军事名著,在中国军事史上乃至世界军事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其军事思想对中国历代政治家和军事理论家的影响非常深远,素有“兵家圣典”、“东方兵学的鼻祖”之称,又被人誉为“武学之圣典,兵家之绝唱”。《孙子兵法》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深邃,逻辑缜密严谨。《孙子兵法》不单是一部军事著作,其中也蕴涵了丰富的哲学思想。中国古代思想家的抽象思维、朴素的整体思想和辩证法思想,在这部军事专著中都得到了集中的体现。由于孙子对战争规律进行了高度抽象的概括,因此,《孙子兵法》中提出的谋略思想,不仅可以适用于军事活动领域,而且还可适用于政治、外交、经济、企业等人类社会生活的其它各种领域。对于这样一种高度概括和高度哲理化的谋略思想,我们可以称之为谋略哲学。《孙子兵法》所阐述的战略、战术问题,都贯穿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孙子兵法》阐述兵理极具特色,突出的特点是“舍事而言理,词约而义丰”,具有高度的哲理性。受此影响,后世兵书很自然地形成了以哲理谈兵的传统,从而形成了中国兵书“舍事言理”或“以理系事”的创作风格。因此,《孙子兵法》不仅在兵家思想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且在哲学领域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孙子兵法》在中国古典哲学领域占据重要的地位,它在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等方面都奠定了中国古典哲学的基础,主要表现在《孙子兵法》中蕴涵了反天命的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和战争观,对中国的唯物主义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反天命的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

自商代以来,奴隶主阶级的宗教天命论长期统治着人们的思想。商朝以卜为主,而周朝则以筮为主。商周是占卜发展的鼎盛时期,至春秋时期以占卜决定征伐之事仍屡见不鲜。春秋末期,随着奴隶主政治统治的动摇,哲学思想上天命同反天命的对立和斗争,宗教唯心主义同无神论的唯物主义的对立和斗争十分激烈。伴随着学术繁荣局面的出现,人们终于向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天命”发出了挑战。老子着力于以自然之道代替神学中的天,而孔子则“不语怪、力、乱、神”等等,都对天命给予了质疑和否定。在这场反天命的斗争中,孙武站在了时代的前列,其彻底的反天命精神是那些“坐而论道”的思想家所无法企及的。孙武的用兵思想最为可贵之处就是能够摆脱当时的用占卜方式预测战争结果的迷信思想,而从实际出发制定战争方案。

孙武的战争规律可知论的“知”建立在朴素唯物论的基础上,反对有神论,反对用占卜等迷信方式预断战争的凶吉和胜负,明确提出“胜可知”的思想,认为战争的胜负是可以预知的。“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见《武经七书注释》中的《孙子兵法》,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8月版。以下引用的《孙子兵法》原文均出自本书。)孙武对于“天”作了明确的唯物论的解释:“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这同宗教神学把“天”看作是人格化的神是水火不相容的。在战争中,他竭力反对用迷信的方法预测胜负,主张“禁祥去疑”(《九地》),“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用间》),表现出彻底的无神论思想。不仅如此,孙武在彻底否定天命,摈弃占卜这一决策形式的同时,还创造性地实现了军事领域由占卜决策向“知敌之情”决策的转变。孙武认为,战争的胜负,取决于“道、天、地、将、法”五种因素,并对此作了如下解释:“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五种因素,无论政治(道)、自然(天、地)、人与经济(将、法)都是客观存在的东西。孙武强调指出:“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除此之外,都是不可信的。显然,孙武是主张从实际出发,以唯物主义的态度去对待战争的条件和胜负,他的唯物主义立场是十分坚定和鲜明的,在决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孙武认为自然界的天是物质的,天体运动是有规律的,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虚实》),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自然界的天时、地利,可以使之服务于军事斗争。他在《火攻》中对于天时的利用有许多古朴而珍贵的论述,如“昼风久,夜风止”,白天刮了一天风,夜晚风势会减弱直至停止,因而这一夜就不宜发起火攻。他还发现“月在箕、壁、翼、轸”四个星宿位置时,必然有大风,可以采取火攻。诸如此类关于利用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为战争服务的观点,无可辩驳地说明孙武的宇宙观是唯物主义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世界观方面,孙武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同时,在具体的实践中,《孙子兵法》认为战争的胜负因素是客观存在的,战争有它自身的规律,只要指挥官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定能取得胜利。

二、认识论上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朴素辩证思想是《孙子兵法》最核心的部分,孙武的辩证思想涉及军事领域中的诸多矛盾,如众寡、强弱、攻守、进退、奇正、虚实、动静、迂直、勇怯、治乱和胜负等一系列矛盾。分析事物矛盾强调“两点论”,是《孙子》考虑和处理问题的指导思想,体现了《孙子兵法》的辩证思维。他说:“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九变》)这是他认识和解决战争中各种矛盾的一把钥匙。他看到,无论攻守、强弱、劳逸、奇正、虚实、远近等战争中的对立双方,都是互相依存的,利害相联的,可以转化的。比如敌人的防御由于“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虚实》),不可能天衣无缝,总有弱点,总有疏漏。因此,如果避其实而击其虚,敌人的主动地位就转化为被动地位了。所以孙武肯定地说:“敌逸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虚实》)这种触及矛盾转化的朴素思想,对于以弱敌强,以少敌多,以小敌大的国家和军队,无疑是一件锐利的思想武器,有着重要的进步意义。战争是运动的,战争中的矛盾现象是发展变化的。孙武把这些变化比做“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势篇》)。他在(《势篇》)指出:“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治与乱,勇与怯,强与弱不是固定的,而是变化的。“恃治而怠则生乱;恃勇而骄则生怯;恃强而懈则生弱”,也就是说,事物都可以向正的方向发展,也可以向反的方面转化,为此孙武告诫将帅要勿怠、勿骄、勿懈。同时因战争是一个充满概然性的领域,因此孙武观察问题的方法还体现了透过现象探索本质的思维方式。他在《行军篇》中有这样一段论述:“众树动者,来也;众草多障者,疑也;鸟起者,伏也;兽骇者,覆也。”这里所说的“树动”、“草障”、“鸟起”、“兽骇”都是战场上出现的现象,而“来”、“疑”、“伏”、“覆”却是敌情存在的本质。这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同样反映了孙武的辩证思维。

在《作战篇》中,孙武阐明战争是把双刃剑,无论结果孰胜孰败,战争的过程都需耗费双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战争毕竟不是做买卖,没有双赢的。一方取胜,另一方就必须失败。所以,胜者可以用敌国的资源来弥补战争中本国所损耗的各种资源,并可以获得大量的政治利益,因此就会更加强大。而败者不仅损耗了大量的资源,还会丧失国家的领土,甚至主权等各种政治利益,因此,就会更加衰弱。所以,在战略上,孙子主张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思想。究其实质,就是以军事实力为后盾,通过“伐谋”、“伐交”等一系列非军事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全胜战略思想,构成中国传统战略文化的重要内容,成为后世用兵者孜孜以求的理想境界。

一个国家无论进行什么样的战争,必须“不打则已,打则必赢”,否则,国家将会面临着覆亡的厄运。正因为战争结果如此重要,所以,在此过程中就需要讲大战略,也就是说不能依靠偶然的侥幸来决定彼此的命运。孙武有云:“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因此,就需要有深谙用兵之道,驭将之术,有丰富作战经验的高素质将帅来指挥战争。正如孙武所说,“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这正是孙武用兵的辩证思想。

三、“奇正相生”的军事辩证法思想

(一)富国强兵思想

孙武是一位站在新兴地主阶级立场上的军事家,他拥护封建制度,主张进一步实行封建制度的革命,以求富国强兵。他认为实行“富民少士”,可以富国强兵,实行这些经济方面制度的改革,就能在政治上取得人民普遍支持。

孙武认为,要取得战争的胜利,需要政治、天时、地利诸方面的条件。因此,他提出了五个方面的条件,即“五事之计”。五事中居于第一位的“道”,就是“令民与上同意也”。这正是指政治条件。同时,他看重战争,反对轻率用兵,主张在战前充分考察和估计用兵的利害;“故不能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对战争采取“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的态度。

孙武这种富国强兵思想和对战争的看法,是完全符合当时新兴地主阶级实行兼并战争,称霸诸侯要求的,在当时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春秋时期,功利主义的富国强兵思想开始流行。孙武正是后来战国时期兵家和法家的先驱,战国中期的军事家孙膑和法家吴起等人的思想则是孙武思想的直接继承和发展。

(二)“不可取于鬼神”与“知己知彼”的朴素唯物主义观

孙武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首先表现在他反对相信鬼神的无神论思想,而主张从实际出发,主张“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一科学的真理,绝不能靠祈求和相信鬼神,也不能依靠占卜和星象。孙武一面要求在战争中“知己知彼”,根据客观的实际情况来决定自己的行动;另一方面还强调要在了解客观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他认为全面掌握了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不论这个对比的具体情况暂时是否对我有利,都可以主动创造对己有利对敌不利的形势,以取得战争的胜利。孙武说:“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就是要求充分做到这一点,以争取战争的主动权,控制战争的发展趋势。

毛泽东同志一再反对军事指挥中的形而上学的片面性,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上,对“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中蕴含的丰富的朴素唯物主义可知论和辩证法作了科学的解释与发挥,使孙子这一朴素的军事原则成为举世公认的最重要的军事原则。孙子在论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思想的过程中,指出“践墨随敌,以决战事”,“知兵者,动而不速,举而不穷”等等,从战争领域初步阐述了中国哲学史上长期争论不休的知行关系问题,具有重要的认识意义。毛泽东指出:“古代中国大军事家孙武子书上‘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话,是根据包括学习和使用两个阶段而说的,包括从认识客观实际中的发展规律,并按照这些规律去决定自己行动克服当前敌人而说的,我们不能看轻这句话。”毛泽东高度赞扬了孙武“知战结合”的可贵思想,联系战争实践,把“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看作是一个完整的战争认识过程,把这个命题经过深化,发展成为马克思主义战争认识论的重要原理,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孙武即主张战争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又主张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样的唯物主义观点在当时来说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三)“奇正相生”的军事辩证思想

孙武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在当时表现得极为突出,他在研究战争经验的过程中,表现了极其丰富的军事辩证法思想。

首先,他要求指导战争必须统筹兼顾,反对片面的形而上学。他主张既要了解我方,也要了解敌方,这样才能全面看问题,才能指导战争,取得胜利。他认为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对决定战争胜负的五事,即道(政治)、天(天时)、地(地利)、将(将帅)、法(法规)五个方面,从敌我双方做详尽的了解和分析。

孙武还从一切事物的内部矛盾中,分析事物的性质和发展,争取矛盾的转化。对战争的态度既要看到用兵的益处,也要看到用兵的危害。从利与害的矛盾中考察,就可以从有利的方面提高信心,从危害的方面采取预防措施。正因为他认识到每一事物都存在着矛盾,他研究战争的发展规律时,就能从对立的范畴,如纷乱、主客、众寡、强弱、分合、攻守、进退、奇正、虚实、动静、勇怯等角度出发,分析这些矛盾的性质和相互转化的条件,建立一整套战略战术的理论。

孙武军事辩证法思想中,谈矛盾转化的问题,最突出最有创造性的部分是关于战势的奇正相生,奇正转化的问题。孙武说:“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奇正相生,如环之无穷,孰能穷之。”这就是说,战争的态势或奇或正,奇正相生,变化无穷,像无端的环一样,是很难完全掌握和穷尽的。这里所谓正,即指战争态势方面的一般的正规的形式;所谓奇,即指其多变的特殊的形式。“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因敌之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这就是说,要充分发挥战争指挥者的主观能动性,利用矛盾相互转化的原理,根据敌军态势的变化,随时变更战略战术,以出奇制胜。

四、朴素唯物论的战争观

在《孙子兵法》中,孙武在论述战争制胜的条件时,首先就阐明了政治与战争的关系。他把“道”放在“五事”之首,这足以证明他已经认识到新兴地主阶级要夺取战争的胜利,首要的问题就是革新政治,其目的在于“令民与上同意”。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战争中使民众和士卒能“与之生,与之死”,“而不畏危也”。这就是说,只有使民众与君主的利益、意愿相一致,才能使军队和睦团结,使人民安居乐业,他们才能为君主而生,为君主而死,才能使自己始终处于“未战而先胜”的有利地位。孙武首先明确提出把政治作为战争的首要条件,并深刻地阐明了政治与战争的辩证关系,这在我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军事史上还是第一人。他比19世纪德国著名军事家克劳塞维茨提出的“战争是政治的继续”的著名理论要早2000多年。这也是孙武对我国古代军事理论的重要贡献,也充分体现了《孙子兵法》朴素唯物论的战争观。

战争与政治是相辅相成的,从古至今,就没有不带政治性质的战争。战争也一刻离不开政治,战争实质上是为国家和阶级的政治目的服务的,政治的进步往往为战争的胜利造成有利条件。春秋时期,越灭吴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强大的吴国反而被弱小的越国所灭,追其根源,与越国国君勾践一面卑身事吴,一面反省思过,制订休养生息、抚慰人民的一系列政策,如“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密切相关。同时,勾践以复仇雪耻为号召,激发民众积极参与灭吴战争,这正顺应了越国人民要求摆脱处于吴国臣属地位的愿望,因而获得了越国人民的拥护,在政治上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支持。这就是依靠政治凝聚力,为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国家的经济实力也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坚实基础。没有强大的经济力量做后盾,战争是无法取胜的。孙武还认识到,战争还会给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造成破坏,给人民增加沉重的负担,基于这种认识,孙武提出了三个重要观点:

1、“兵贵胜,不贵久”。战争需要“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其“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因此,为了尽量减轻国家的经济负担,就应当争取速战速决。

2、“因粮于敌”。孙武说,国家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军队远距离的物资运输,远道运输就会使百姓贫穷。所以,高明的将帅力求在敌国获得粮草。在敌国获取一钟粮食,相当于从本国运输二十钟;在敌国获取一石草料,相当于从本国运输二十石。

3、“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为弥补战争时物资供应以及兵源的不足,可以将缴获的敌方战车和己方车辆杂在一起使用,给俘虏的敌军士卒予优待,让他们为我所用,以补充自己兵源不足。

以上三点,就可以看出2500年前,孙武对于战争与经济的关系有了相当的认识。越灭吴也是最好的例证,开始越国是吴国的附属国,勾践回国后,针对越国战败,人口减少,财务耗尽的情况,制订休养生息的政策恢复国家元气。而吴王夫差为了称霸中原,国内因战争频繁,财力和人力跟不上,于是越国抓住有利时机,增强国内经济实力,利用“天时、地利、人和”,一举消灭了吴国,为我国军事史上,创造了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

通过长期的战争实践,《孙子兵法》发展了老子的辩证法思想,老子辩证法的弱点在于把转化看作无条件的,因而人们对事物的发展无所控制。同样“弱生于强”这个互相转化的命题,《孙子兵法》比老子更深刻、更正确的地方,在于它提出,在没有转化条件之前,弱还是弱,强仍为强,弱不能胜强。因此,在战争中要避免“以少合众,以弱击强”,不承认这一点,很可能会招致失败。

五、重视将帅主观能动性的“胜可为”思想

“胜可为”(《虚实篇》)是孙武以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待主观因素在战争中的作用的表述,意思是说,胜利是可以争取的。如何争取战争的胜利,主观因素是重要方面,因为任何战争都要在人的主观指导下进行,主观因素如发挥不当,战争就难以避免失败的厄运,他提出的“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告诫指导战争的人们,主观因素一定要建立在客观基础上,保持理智和冷静,避免感情冲动。因为“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感情是不断变化的,但“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凭感情冲动造成的后果是无法挽回的。他把坚持唯物主义态度,防止凭主观感情指导战争提到“安国全军之道”的高度,要求“明君慎之,良将警之”。这样,孙武不仅反对以天命论为代表的客观唯心主义,而且还反对以主观感情去决定战争的主观唯心主义。

“因”与“制”相统一的认识能动性,是《孙子兵法》中的重要思想。“兵因敌而制胜”,是孙武在《虚实篇》中提出的一个十分著名的原则,对战争中客观实际与发挥主观能动性做了很好的概括。然而,这种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客观实际为前提,敌人的情况不同,制胜的方法就不能一样。“兵因敌而制胜”中的“因敌”,是对作战对象的考察,是行动的根据;“制胜”是战争的策略手段和最终目的。因此,这个原则阐释的是主客观相统一的道理,强调的是在战争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问题。古人说“孙子尚智”,这“智”就表现为孙武对战争指导的高标准要求。例如,在打不打的问题上,他要求“先胜而后求战”(《形篇》),要懂得“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胜之半也”(《地形》)。这就要求将帅在认识过程中必须根据自己的战争经验加上正确的思维,排除各种错觉和假象,寻求事物的本质,才能科学地预见能不能打,能不能胜的问题。由于孙武重视发挥从实际出发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在作战计划执行上,主张“践墨随敌,以决战事”,即在实践作战计划时,灵活地随着敌情的变化,作相应的修改,校正自己的军事行动,达到制敌而不为敌所制的目的。他认为,即使是国君,违背这一原则的决定也可以不予执行。“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孙武这样强调发挥将帅的主观能动性,可以说是相当有气魄的。“践墨随敌”,“因敌而制胜”的原则,不仅有军事计划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而且有要依据变化着的敌情,不断修改计划,改变战法的思想,反映出孙武通过实际的军事活动,对知行之间的关系、主客观之间的关系有了相当深刻的理解,有着丰富的辩证因素。

综上所述,《孙子兵法》朴素的唯物主义和原始的军事辩证法思想的丰富内容超出战争这一种社会现象的范围,它的哲学思想牵涉到朴素的唯物主义和原始辩证法思想这两大哲学范畴,在认识论、方法论上也具有一般的哲学意义。尽管他讲的是战争的规律,没有提高到哲学世界观的高度,仅仅从它提示的战争的一般规律可看出,运用辩证法思想和从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观察战争,是在哲学世界观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的,这是老子辩证法思想的发展,虽涉及的范围比老子狭了一些,但其精度和正确的程度有所提高。

纵观《孙子兵法》,孙武对战争的指导思想,充分显示了兵学与唯物主义哲学的统一,正是由于有了唯物主义思想作基础,其军事思想才能大而俯仰宇宙之雄阔,小而详察青萍之毫末,使人领略到一往无前,战无不胜的力量。《孙子兵法》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在中国辩证思维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我国乃至世界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当今,《孙子兵法》不仅在军事领域永葆光华、驰名中外,而且被广泛运用于政治、经济、外交、企业管理、体育竞技、医疗卫生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孙子兵法》以其深奥,古朴的哲学思想和所论述的军事问题及其反映的哲学思想达到了当时别人难以企及的高度,成为我国古代哲学的奠基作之一,有着重要的哲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武经七书》注译[M]. 解放军出版社.

[2]《孙子兵法》通解与运用[M]. 新疆人民出版社.

[3]毛泽东选集[M]. 人民出版社,1966.

[4]克劳塞维茨.战争论[M]. 商务印书馆,1978.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 人民出版社,1977.

[6]列宁军事文集[M]. 战士出版社,1981.

[7]吕氏春秋·荡兵[M].

[8]军事辩证法研究[M]. 军事科学院出版社.

[9]徐勇.先秦兵书通解[M]. 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10]沈晓明、江波.千年十大军事名著[M]. 国防大学出版社,2000.

上一篇:雷锋月福利院活动总结下一篇:pmp项目管理过程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