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与班级管理

2024-05-07

孙子兵法与班级管理(精选6篇)

篇1:孙子兵法与班级管理

《孙子兵法》与班级管理

那年八月底,我风尘仆仆地从福建赶回学校。冲进会议室,方知俺新做了班主任。前任班主任很优秀,学生很依恋他。只是因为调动问题与校长发生冲突,才辞职不干的。

我自知能力有限,一点思想准备也没有,况且我正积极准备考研,我知道校长给了我难题。刚领到班级名单准备熟悉熟悉姓名,就有学生进来报到交费了。我马不停蹄,一一接待。

座位仍按原来的坐,班干部仍是原来的人马,墙上旧的规章制度岿然不动。

我知道第一个月是师生的试探期,我不露山不显水,该表扬的表扬,该批评的批评,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行事。因为又要复习又要管理,我索性与学生同起同睡,早读时,他们读书,我复习;晚自习时,他们自习,我坐在他们中间看书;熄灯后,我去检查一下宿舍,再回教室看书。第一个月班级未有大事发生,第一次月考,我班语、数、外遥遥领先,我自己的复习工作也做得很好。

可第二个月,就有别的班主任告状说我班男生崔浩骚扰他们班女生,并且频繁地写情书。我觉得这是个棘手的问题,崔浩很矮小,也很调皮,最讨厌学习。对这种学生,简单的说服教育已起不到作用,我灵机一动,让崔浩把事情的经过详细写下,并签名注日期。他不知我葫芦里装的是什么药,老实了一个星期。有一次,我亲自看见他又在别班门口转,把他再一次叫到办公室,写下事情的经过,签名注完日期后,让他回去。当第三次进办公室写下事情的经过,签名注完日期后,他终于忍不住了,问我会怎样处理这件事。我威严地看着他的双眼说我不是正在处理吗?……所幸的是那个女生对崔浩无意无情,最后崔浩放弃了。

《孙子兵法》曰:“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作战这样,做班主任工作也一样。在崔浩这件事上,我牢牢地握住了主动权,我在暗处,他在明处。我知道他的一举一动,他却不知晓我的意图与计划。所以,在这场斗争中,他的心理是脆弱的,脆弱的人最容易打败。作为班主任,就应该用知识、智慧、内涵、城府建一道城墙,让学生在这道城墙面前束手无策。

期中考试后,最头痛的事发生了。班上有近一半的男生上网玩游戏,上课无精打采;自习借病休息;熄灯后,精神抖擞。我只是听“亲信”汇报的,我必须抓住证据。我让“亲信”偷拍下他们起床的情景,偷拍下他们上网结束回来就寝的情景。并且,我“收买”了一个尚有良知的“网虫”,给他带罪立功的机会,让他偷拍下玩游戏的情景。掌握了他们出动的时间,我主动出击了。凌晨三点多钟,我守在他们回来必经的路上。当他们缩头缩脑、战战兢兢地出现时,我先拍下他们的“美好形象”,然后,冷冷地看着他们。他们都吓蒙了,愣在那,想逃可又不敢;想辩护可又无话可说……我一句话也不说,足足有十分钟。我喜欢这种感觉,我要让他们难堪,我要让他们无地自容。然后,我迈步,简单并且威严地吼道:“跟我走!”把他们带进教室。当时近四点钟,我们学校五点四十五起身。我让他们一字排开,站着反思,我自己则在一旁复习。反思一个小时后,让他们写下事情的经过,并签名注上日期。然后,早操、早读、早饭、上课,那天正好是星期一,我就以“上网”为主题开了一个紧急班会。会上,我展示了所有的照片。然后为他们指出了两条路:不再上网,悬崖勒马;停课自省,家长教育。不约而同,他们全选择了第一条。在我离开前,班上再也没有发生这样大规模上网的恶性事件。

古人早就说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孙子兵法》第一篇就说:“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矣。”在“游戏”这场战争中,我事先撒开了一张网,然后做了大量“预”的工作,包括培养“亲信”,包括收买“内线”,包括证据的掌握,甚至连处理的方法都已“预”好。然后,收网,一网打尽。

班上的女生形成两个小团伙,这两个小团伙经常互相攻击,各自为政。我早就想刹刹这股歪风了。那次运动会,4×100m接力赛没有好的选手,蔡芹自告奋勇要求参战,结果,我班倒数第一。杨萍说蔡芹没尽力,跑步像散步,蔡芹哭着来告状。弄清楚真相后,我找来杨萍,这女孩平时学习还算吃苦,对集体的事也算关心,但攻击性较强,缺少承担责任的勇气,喜欢搬弄是非。站在我的面前,她低着头,我说:“杨萍,咱们出去走走吧!”我有意把她带到操场。我加快步伐,为了能听到我的话,她也加快了步伐。后来越走越快,最后跑了起来,领着她跑了两圈,我停了下来,她大汗淋漓、气喘吁吁。我语重心长地说:“杨萍,面对那么多观众,蔡芹不会不尽力的。她不会把跑步当散步的。”据说,后来,杨萍主动找蔡芹道了歉。

学生间的.矛盾与纠纷总是剪不断、理还乱的,有的矛盾与纠纷甚至严重影响班集体的凝聚力。“清官难断家务事”,但《孙子兵法》第一篇《计篇》告诉我们:“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只要得计得法,清官是能够平息部分家务事的。面对学生间纷繁复杂的矛盾与纠纷,班主任只要有一个聪明的头脑,运筹帷幄,“庙算”在先,是能够不着痕迹地应对的。

半年后,我离开了这个班级,离开了这所学校。

《孙子兵法》虽然是一部几千年前的兵法圣典,但它所折射出的许多辩证的逻辑思维在今天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仍然大放异彩,大到当代信息化战争的战场、市场,小到一个班级的管理。这便是我,一个《孙子兵法》迷在班主任管理中的一点体会。

篇2:孙子兵法与班级管理

摘要:随着教育的发展以及班级管理交流的频繁,班级管理在学校教育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许多教育家和有着先进之明的班主任已经注意到《孙子兵法》中蕴涵着丰富的管理学思想。本文就《孙子兵法》在班级管理中的妙用作以下初探:知人善任 择人任势;合军聚众 化整为零;齐正之变 不可胜穷这三种方法在班级管理中的引用。

一个集体的管理只有在科学的思想观念指导、支配下,才能收到良好的成效。班主任工作亦是如此。

《孙子兵法》既是一部战略学著作,同时也是一部管理学著作。日常班级管理中,借鉴其丰富的管理思想,妙用《孙子兵法》将给工作在班级管理第一线的班主任带来诸多有益的启示与收获。知人善任 择人任势

《孙子兵法·势篇》中说:“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意思说,善于打仗的将领,在指挥士兵同敌人打仗时,就像推转木头和石头一样。善于指挥作战的人所造成的态势,就像将圆石从万丈高山上推下来一样,不可阻挡,这就是势。

班级管理需要造势。扬长避短,知人善任可以“造势”。“知人”是“善任”的前提。作为“班级之魂”的班主任应有识才之能,招贤之术。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以赏识的眼光发掘其闪光点,此之谓“知人”。同时,教师必须看到,德有大小,才分高低,要根据各人的实际情况安排其合适的岗位,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作用,此之谓“善任”,每个学生都有一技之长,只要每个人的长处得到发挥,班级积极向上的势态也就形成了。

班上有一名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最令人头疼的是不愿订正作业,但他待人热情。有一次,我发现他对老师交给的“管理”工作很负责,于是我决定让他担任补课小组的组长,专门负责收订正本。真没想到,他不但不厌其烦地督促别人把作业订正好,而且自己的订正作业也写得工工整整,从此我再也不需要为他不订正作业而烦恼了。

在依靠个人“造势”的同时,也需要依靠各类组织“造势”。其中,非正式组织的造势作用不容忽视。非正式组织是指班级中有共同爱好的数名学生的“集合”,它是个“民间”组织,但比“官方”组织更具有亲和力、战斗力。必须看到,这种非正式组织具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作用。班主任管理班级时,要注意,要承认,要引导它,使这发挥积极作用的一面。可见,利用非正式组织“造势”,同样需要扬长避短。合军聚众 化整为零

人的本质上存在群体心理,合军聚众就是将个体心理纳入某一整体并使之为某一共同目标而奋斗。

《孙子兵法·军事篇》中说:“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人既专一,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用众之法也。”这句话的意思是,金鼓旌旗都是用来统一作战行动的。行动得到了统一,那么,勇敢的士卒就无法单独前进,怯懦的士卒也不会独自落后,这是指挥人数众多的军队的方法。一个优秀的班集体需要这种步调一致的氛围,即所谓的“班级凝聚力”。

活动是班级凝聚力产生、巩固的主要方式。教师要因势因时地开展一些活动,促进班级凝聚力的形成。首先,在班级内部开展活动。例如,前不久,我在班上开展了“我也能为集体争光添彩”古诗文诵读比赛,不仅增强诵读古试文的兴趣,而且使他们认识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同学都可以扬长避短,为集体贡献自己的光和热。其次,是将班级作为一个整体置身于学校大环境中,通过开展班级间的活动,激发学生集体荣誉感,增强班级凝聚力。例如,开展班级间的跳绳比赛,全体学生齐心协力,为班级荣誉而共同努力。比赛胜利了,在阵阵欢呼声中班级凝聚力得以充分的展现;即使比赛失利,赛前的准备过程,赛时的拼搏过程,也是集体凝聚的过程。像这样,经常性地开展一些活动,集体观念在学生心中扎了根,那么,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强大战斗力也就形成了。

此外,凝聚力在学习上的巨大推动力也是不言而喻的,不再赘言。

正如《孙子兵法·九地篇》中所说:“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是恒山产的一种蛇。打它的头,尾来接应;打的尾,头来接应;打它的腰,头尾都来接应,这是班级管理的至境。

奇正之变 不可胜穷

“奇正之变,不可胜穷”出自《孙子兵法·势篇》,意思是说,一般作战用正兵交战,用奇兵保障战斗生利。所以善于出奇制胜的将帅的战术变化无穷。这是因为用兵没有固定的态势,作战没有不变的方式。能根据敌情的变化而获胜的,就叫做“用兵如神”。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面临的事务各具特点,在解决问题时,同样需要方法的多样化。

借物寓意法 《孙子兵法·虚实篇》中说:“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长短,月有死生。”这里,孙武把用兵之道比喻为相生相克的“五行”,依次更替的四季,有长有短的白日,有缺有圆的月亮,形象地强调避实击虚、因敌制胜这一虚实妙用的总诀,可视为一种借物寓意法。学生认识事物总是先从鲜明、生动、具体可感的事物开始的,凭着身体外部器官对具体的事物进行感受。在此基础上,如果凭借事物的这些特征进行寓意描述,学生就能从中理解到这个事物的象征意义,从而受到某种启迪和教育。一次,我给学生们打了一个有趣的比方,我们把一个健康的人看作一个又红又大的苹果,当他犯了错误,就好比苹果烂了一个小洞,如果不及时挖去,小洞就会烂成大洞,以至整个苹果都要扔了。所以有了缺点就要勇于承认,及时改正。当然,使用借物寓意法时要注意准确把握所借之物的特征,喻意要紧扣借之物,要缘物生情,有感而发。另外,用来喻意的喻体最好是信手拈来,自然引入。

发问攻心法 班级管理活动是以了解学生为基本前提的,没有双方的相互了解,管理工作就不能得以顺利地开展,正如《孙子兵法·谋攻篇》中所说:“知已知彼,百战不殆。”了解学生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其中,通过有针对性的发问,从学生的答话中去了解对方的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手段,这就是发问攻心法。当学生犯了错误时,不要急于批评,而是耐心地倾听他们的陈述,在听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发问的准备,即问什么?何时问?怎么问?待学生陈述完了,再针对其认识不足的地方发问,攻其心,从而使学生认识到错误,心悦诚服地接受批评,改正缺点。当然,问话的方式还有一个措词的讲究,不同的措词会引起不同的反应。

先胜后战法 《孙子兵法·军形篇》中说:“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这句话意思是说,胜利的军队总是先创造取胜的条件,然后才去同敌人作战,打败仗的军队总是先同敌人交战,而后企图借侥幸取胜。带班也是一样,不要急于要细心,还要有耐心、恒心,有备而战,为最终的成功创造条件。

此外,还有避逆取顺法、动作感人法、见微知著法、反复强调法、大智若愚法、换题引入法、以退为进法、直中要害法等。总之,在班级管理中,也是“奇正之变,不可胜穷”的。我相信在班级管理中巧妙地用《孙子兵法》中的方法,我们班级管理的工作会干得更加完美。

孙子兵法在德育中的运用

德育关注的是主体对德性问题的理解,所以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既体现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性和个体的差异性,也体现德育自身的规律性和教师的指导性。《周易》上讲:“童蒙养正”,儿童在幼年时,知识经验少、天真纯朴,可塑性强,容易形成良好的习惯,如果在这个时候进行好的道德教育,就可以给他今后获得良好的命运打下基础,并对他的一生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就主要探讨了中小学教师在日常学生德育教育行为的设计与实施,以及德育教育该如何具体践行“慢德育”。

一、当今德育工作呼唤“慢德育” 学生管理是中小学教师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很多教师为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管理采取了多种措施和手段,以期达到激励学生的目的。但教师的各种极端做法时见报端:去年某小学为表现不好的学生佩戴绿领巾,今年有教师给不交作业的学生脸上盖章。这些做法都是教师急功近利的表现,从根本上伤害了学生的自尊,损害了教育管理者的形象,同时也不利于德育教育的开展和实施。学生管理是体现教师教育智慧的重要载体。近年,学生管理面临一些困难与挑战。一方面,随着家长维权意识的增强和学生自我保护意识的提升,原有的体罚、变相体罚等管理方式已成为学生管理中的禁区。在不能体罚的前提下,如何使学生遵守纪律及按照教育者预设的目标发展,成为一些教师面临的难题。另一方面,由于学生的心智成熟度不同,在教育学生的时候一部分学生很快就能对所学的德育知识进行消化吸收,接受能力比较快。同时有些同学可能由于年龄小、心智不成熟、个性较为孤僻或叛逆等,短期内接受不了,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会懂得这个道理,可是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认清这一点,在学生管理工作上切忌不要急功近利。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其思维更敏锐,视野更开阔,更具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自我表达的意愿,进而弱化了原有学生管理方式的功效。上述对学生区别管理,用不同标识区分不同学生的做法,源于管理者对学生管理工作的束手无策、对学生自然天性的忽视及、对管理目标与方式的僵化理解。初中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初步形成时期,其自我认知已开始呈现,“贴标签” 式的管理方式赤裸裸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导致其对教师、学校产生不信任感,进而对学习、德育教育以及学校管理产生逆反心理。因此,目前学生管理中德育工作急切呼唤“慢德育”,德育工作应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般,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心灵。

二、更好的学生管理方式——“慢德育” 德育不能急功近利,德育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耐下心来,慢下来,注重德育过程的一贯性和持续性,主张使学生在“洒扫应对”中接受道德教育。学生在自然的成长和生活过程中接受行为规范,就能避免他们产生抵触、厌恶、对立等消极情绪,从而乐于受教。“慢德育”必然是渐进的,正如《吕氏蒙童训》中所说“今日记一事,明日记一事,久则自然贯穿;今日辨一理,明日辨一理,久则自然浃洽;今日行一难事,明日行一难事,久则自然坚固。”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短时期内所能奏效的。品德修养最根本的办法是在日常生活中,从每一个细节、每一件事情做起,通过习惯性的反复陶冶和行为规范的多次重复,逐步将自己修养成仁人君子,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积小善成大德的持续培养过程。这种道德养成的方法,在当时对培养人们的道德行为和坚定道德信念具有很大的教育意义,对我们今天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慢德育”的实施方式和手段 寻求更好的学生管理方式是很多教育家毕生追求的目标,一些教育实践家也摸索出了许多学生管理的有效方式。归根结底,对学生的管理应在一下两方面体现“慢德育”的教育智慧。第一,“分层”而又“不分层”。“分层”是指教师在学生管理过程中应充分了解学生,对不同年龄、不同心理成熟度、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这种分层不是简单的粗略归类,而是有针对性的个性分层,其目的在于更好地拉近师生距离,在潜移默化中达成管理目标。“不分层”是指教师在学生管理过程中应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能厚此薄彼,不能急功近利,尤其不能对学习成绩落后和行为异常的学生“贴标签”,唯有如此,才能使其管理获得学生认可。第二,“管理”而又“不管理”。“管理”是指教师在学生管理过程中必须针对学生特点,大胆使用积极鼓励、适当惩罚等各种管理手段。需要注意的是,应更多采用正面激励的方式而尽量少用或不用负面惩罚,努力激发学生内心的认同。“不管理”是指对学生的管理应有别于对成人的管理,学生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和是非观念,因此需要教师不断耐心地进行讲解、教育,使得德育工作慢下来,而非简单、粗暴地予以制止。

四、“慢德育”要求我们班主任修炼耐心 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教师的管理可能会改变学生的一生,慢德育要求我们班主任要修炼好自己的耐心,作为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是细致的、繁琐的,有时甚至是枯燥的在面对一些突发事件时,要学会控制情绪,耐心对待,有时冷处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常常以自己的主观意愿,强迫着学生向我们“既定”的方向前进,学生稍有“怠慢”,便会恨铁不成钢。而事实上,这种急功近利的教育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就是扭曲了学生发展的自然规律,人为地加深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隔阂。“欲速则不达”不仅是一种处世哲学,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剂药方!教师如果对德育工作缺乏耐心,就难以提高班级德育水平,难以保证教学质量。这就需要我们修炼自己的耐心,把常规工作做细、做实、做久、做新,修炼做好德育工作的耐心。教师必须运用教育智慧,慎用、妙用教育管理手段,使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教师只有修炼耐心,才会创造出育人的奇迹,“慢养”才能育“大器”。

班级管理中的宽容与严格

宽容是我们这个以儒学为基础的、文化积淀厚重的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孔子早已有言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意思是说:做一个人,尤其是做一个君子,重要的是要严格地要求和责备自己,而对人则采取宽容的态度,在责备和批评别人的时候应该尽量能够做到和缓宽厚,这样,就自然不会招致怨恨。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早就把“宽容”列为教师必须学会的一种教育方法。这启示我们在班级管理中不仅要有严格要求,也不能忽视“宽容”所起的积极作用。《教育学》中指出:“学生往往透过师生关系这面窗户透视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从中体会人世间的炎凉冷暖,学习与人处世的准则,从教师那里获得炽热情感的学生,可以在他们身上萌发出热爱人、热爱人生的积极态度,打下与人相处的良好行为基础。”基于此种认识,我将宽容教育的方法运用于班级管理之中,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因为班主任对学生实施宽容教育,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行为。

宽容,其实也是一种严格,一种特殊的严格。当然,要使宽容这一教育方法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也得注意分寸,掌握尺度,灵活而辩证地使用它。

一、严格与宽容的辨证关系

严格与宽容的关系,作为班级管理以及后进生转化工作中的基本关系,包含于班级管理的各个环节和方面。

1、从管理手段上看,严与宽的关系表现为制度化为制度化行为与非制度化行为的辨证统一。这种行为方式根据制度的标准进行,比较注重制度上的原则性和执行上的公平性,可以说它是一种典型的理性化行为方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通过激发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自觉完成班级所规定的各项目标。如果说制度化行为是对事不对人,强调对原则的遵守和坚持,那么,这种非制度化行为的准则是制度面前人人平等,非制度化行为崇尚的则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严与宽在管理手段上所显示出来的对立,又以双方内在的统一性和互补性为前提。只严不宽,就很难从根本上培养出学生健康健全的心理品格和良好的班风与学风;只宽不严,则不能及时而有效地制止各种不良行为和不良现象的发生。所以关键就在于做到两种手段的有机结合,既重视班级制度化建设,同时又要加强班主任的思想教育工作。只有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双方才显出深刻的互补优势来;严在情感化方面的短为宽所弥补,宽在约束力方面的弱为严所克服。宽严结合使得双方优势和各自长处都得到了充分发挥和施展,既培养了学生坚持原则,明辩是非的能力,又加深了师生间的感情和相互关系,从而使得学生在达标过程中,将外力与内力化合成一种巨大的加速前进的动力。

2、从管理方式上看,严与宽的关系表现为班主任管理与学生自我管理的辨证统一。方式上,他必然表现为班主任的外在管理方式;班主任是管理的主体,学生是被管理的客体,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是改造与被改造、教育与被教育、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班主任通过运用班级管理权利,对学生的行为予以监督和调控,以此确保学生的发展符合既定方向。与班主任管理方式对应的学生自我管理方式,这种方式的特点是,学生在管理活动中既是被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人;既是被改造的对象,又是改造者;学生的发展过程表现为一种自我培养,自我塑造的过程。这种管理方式意味着学生所受外在强制力的减弱和学生自由空间的增大。很明显,这种管理方式属于宽的范畴。

严与宽在管理方式上所表现出的这两种形式各有利弊,所以必须把班主任管理与学生自我管理有机结合起来,既要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又要特别重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在班级管理制度的建设上,坚持班主任把握方向的前提下,使学生逐步学会自我管理,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在自我管理中调动管理的积极性,派样自治能力。也就是说班主任在严格管理方式中必须包含着对学生自我管理方式的承认和尊重。

3、从管理规范上看,严与宽的关系表现为强制性规范与非强制性规范的辨证统一。

管理规范是班主任在实施班级管理过程中,对学生具体行为的操作性规定和要求。按照规范的强制程度,又有强制性和非强制性之分。所谓强制性规范就是指那些必须履行,并且以强制手段做保证的行为规范和要求。非强制性规范则相反,是指那些在管理规范中靠学生自觉遵守,不作强制执行的方面和内容,它多半以提倡的形式出现。强制性规范与非强制性规范的这种差异和对立,正是严与宽的关系在管理规范上的具体表现。严的特点是强制性,宽的特点是宽容性。严要解决的问题是班级最基本或当前最主要的问题,为了保证所有力量都集中于此,就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宽所针对的问题则是班级非根本性问题或不构成决定性影响的问题。因此,在解决过程中就可不作过高的要求,有一定的弹性。严与宽的这种差异,又决定了二者在管理规范上的另一个特点;强制性规范比较具体而明确,非强制性规范则相对抽象和含糊。

在管理规范上要做到严与宽的辨证统一,关键要善于区分班级每一时期内存在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从主次矛盾方面的严,又有反映次要矛盾的宽,二者有机结合,才能确保管理规范的科学与合理。

从严与宽三个方面的辨证关系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宽容,其实也是一种严格,一种特殊的严格。当然,要使宽容这一教育方法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也得注意分寸,掌握尺度,灵活而辨证地使用它。一般说来,如下几点很值得我们注意:

二、班级管理中宽容的灵活运用

1、宽容不是无目的的不理不问,而是有意图地沟通思想。有些学生,由于年幼无知说了错话或做了错事,连他们自己也不知错在哪里?如果只是倾盆大雨式的批评甚至棍棒相加,学生吃尽了苦头也不会明白什么,留下的只能是不解和怨恨。遇到这种情况,无论是哪位老师,都应满怀激情的开导他们,摆事实,讲道理,一步一步地提高他们的认识,一点一点地为他们营造改正的环境和时机。或者有目的有针对性指导他们去阅读有关画册和书报,让他们逐步感知到自己的不足或错误,逐步认识到家长或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这样,在他们的认识提高之后,不仅不会再犯同类的错误,而且对家长也会更加尊敬,对老师也会更加信赖。思想上沟通了,孩子们对我们有感情了,问题也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2、宽容并不是无原则的放任自流,而是有区别的教育鼓励。我们都知道,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是培养人教育人的场所。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应在孩子犯了错误或做了错事之后,设身处地地为他们想一想,尽可能地从错误之中找正确的因素或合理的地方,在辨证分析的基础上,再进行教育、帮助。(班级管理 )尤其是在教育之后,千万不能忘了鼓励,不能损害他们的自尊心和上进心;绝不可事无巨细,唠唠叨叨,直弄得他们惶惶不可终日。比如学生上学之后,在他做值日生那天,锁了门之后才发现钥匙仍留在教室里,只好爬窗子取钥匙。对诸如此类的事儿,我们应既可顶他的责任心,又批评他的不细心;既希望他改正不细心,又鼓励他保持自己的责任心。

3、宽容也不是没办法的不即不离,而是有技巧的热情处理。班上有个女生,平时生活散漫,学习成绩很差,挨批评被处理成了她的“家常便饭”。老师和家长,都感到这孩子无药可救。后来,我把她请到宿舍,让她坐下,给她倒茶,„„不等我开口,她在接茶杯时就感动得哭了起来。从她的哭诉中我才知道,原来,仅仅因为成绩差,同学就瞧不起她,小学老师说她不是读书的“料儿”,家长也说她至多是个“锈才”。这样,她也就想破罐子破摔了。但是这一次,仅仅一个让坐,一个倒茶,她就感到毕竟还有人关心她,爱护她,相信她,理解她,因此,她深切感觉到世上毕竟还有温暖在!此后,她认真改正缺点,认真学习,各方面都慢慢地好了起来。

4、宽容更不是无限期的撒手不管,而是有时效的积极感化。有个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小皇帝”,几乎天天挨批评,隔三差五地被送到办公室来。我教育他时,也曾“严格”多次,但效果很差。后来,我换了一手,采取欲擒故纵的方法,以极为宽容的尺度,允许他在下半学期中再被送来5次。想不到这一宽松的允诺却收到了奇妙的效果;他没有再被送到年段室了,而且,在考试中还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呢?

因此,我深深的感受到班级管理真的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其中的严与宽要共进交融。我们应该恰当的运用宽容的手段对学生多关心一点,严格要求学生也要看学生的承受能力,师生之间如果“破脸”了,教育效果也就没有了。对宽容和严格尺度的把握,可以体现出一名教师的教育水平。

《孙子兵法》的矛盾范畴及其在战略管理中的运用

【摘要】:《孙子兵法》中的“形”与“势”、“虚”与“实”、“刚”与“柔”、“奇”与“正”、“攻”与“守”这五对矛盾范畴包含着丰富的战略管理思想。据此,着重探讨每对范畴的内涵、相互关系及其在现代企业战略管理中的应用

《孙子兵法》(简称《孙子》)中有着极为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将其系统整理,并探讨其与现代战略管理的结合点,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孙子》中先后出现辨证矛盾概念85对。其中“形”与“势”、“虚”与“实”、“刚”与“柔”、“奇”与“正”、“攻”与“守”五对主要的矛盾范畴出现次数最多,内容丰满,体现了对“胜战”规律的高度概括,对于现代战略管理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着重探讨每对范畴的内涵、相互关系及其在现代企业战略管理中的应用。

1.形与势

1.1 形的涵义及运用

形的涵义有两个方面,一是指作为事物状态的“形”,二是指“形”的运用。前者作为客观现实的表现和形态,是一切战略活动所必须首先把握的,是制定战略的基础和前提,后者作为客观物质条件的运用方式,本身即是一种深刻的战略思想。

《孙子》在论及“形”的运用方面,提出多种运用方式,较典型的有:形人(察明敌情),如“形人而我无形”(《虚实篇》);形敌(用假象迷惑敌人),如“故善动敌者,形之”(《势篇》);形圆(灵活布阵),如“形圆而不可败也”(《势篇》);应形(适应敌情),如“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虚实篇》)。

归纳起来“形”的运用无非三类,一是要善于明察敌方的“形”,二是要善于隐藏我方的“形”,三是要灵活多变地布“形”、用“形”以适应随时变化的敌“形”。现代市场竞争较之古代军争,似有更多、更复杂的“形”及“形”变,但在用形方面无非是这三类。

1.2 势的涵义

《孙子》说“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势篇》)。其意为,冲击而出的水非常迅猛,以至于能把大石头冲走,这是由于水“势”的强大。所以“势”就是由一定的“形”(如“激水”)所造成的能量特征。“势”如物理学中的势能,它可以由重量或弹簧压缩(所谓“形”)产生,但重量、弹簧压缩本身却不是“势”。自由落体运动中势能转变成动能,军争、商战中对立各方的势同样能转换成竞争的“动能”。所以,研究“势”是为了提高和驾驭竞争的“力”。在战略管理领域,“势”有如下表现:

第一,市场地位之“势”。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对有利地位所构成的巨大优势的极为形象的描述。有些中型企业开发大企业不屑经营而小企业又经营不了的“缝隙”产品,造“独家经营”之势,就是这个道理。

第二,企业实力之“势”。企业实力之“势”是企业多种力量之“形”所构成的“合势”。这些“形”有规模的大小、财力的厚薄、人员的数量众寡和质量优差,以及装备技术水平的高低等因素。

第三,组织士气之“势”。企业的士气和斗志是一种精神力量,日本企业成功秘密之一就是重视企业全体员工的“团队精神”之“势”。组织士气之“势”是由企业整体组织管理水平能力决定的,领导者的主观智慧和精神状态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

第四,公关形象之“势”。做广告、造声势、通过各种公关活动宣传企业及产品形象来造声势、扩大知名度,就是为了增强这种“势”。

2.虚与实

2.1 虚实的涵义

通常人们理解“虚”就是“弱”,“实”就是“强”。这种认识容易把虚实对立起来,造成虚就是虚、实就是实的孤立、静止的认识,看不到虚实的相互依赖性、动态变易性和内涵的多样复杂性,从而不能灵活运用虚实以取胜。虚实的涵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虚实既是对立双方力量对比的结果,也是与竞争者自身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的。虚实来源于竞争双方各种力量因素的比较对照,它们总是相对而存在:对方的“虚”处,必对应有我方的“实”处,而我方的“虚”处,也必有对方的“实”处相对,因而没有绝对的实与虚。此外,虚实不是孤立地由对立双方自身所决定,它还要受到时空环境和其它外界因素的影响。比如,一个企业自身强,可谓“实”,但由于它所处的产业是日渐衰败的产业,所以又具有了一种“虚”的特征,这种虚无疑也会影响其发展。联系到“利”和“不利”,可以认为,一切对我有利的条件都是“实”,一切对我不利的方面都是“虚”。

第二,虚实具有多种表现形式,是多样性的统一。《孙子》中出现过众多的虚实对子:力量上的虚实状态,如,劳逸、强弱,可以用来识其势;变化上的虚实状态,如,真假、有无,可以用来识其谋;数量上的虚实状态,如,众寡、有余不足,可以用来识其行止;质量上的虚实状态,如,智愚、备不备、虞不虞,可以用来识其将能。这些都说明,竞争双方有多少种差别,就有多少虚实表现。深入认识差别、把握虚实是“胜战”的前提。

第三,虚实永远处于不断变化、互相转化之中。在客观条件引起虚实变化方面,《孙子·军争篇》说,“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这说明士气的虚实变化有其客观依据,人的主观意志是不能对抗的。而对敌人,就要“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其它虚实转化也是同样道理。主观努力造成虚实转化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认识了自己的虚弱方面后,就要产生由虚向实的转化动机,这样就可能促成转化。另一种是有目的的“佯转化”,即为了伪装自己、迷惑对方而进行的所谓主动转化。

2.2 虚实的运用

第一,避实击虚。《孙子·虚实篇》说:“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这是说,只有从攻击对方薄弱环节做起,才能有效地逐步战胜敌人。避实击虚不仅有避敌之实和击敌之虚两种运用方式,还有削敌之实和造敌之虚这两种主动运用的方式,没有主动的“削实”、“造虚”,就容易陷入被动。另外,对我方而言,还有一个造我之实、防我之虚的问题,这样才能有效防御对手的避实击虚手法。

第二,兵不厌诈。《孙子》说:“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势篇》)。这里的“形之”就是以虚假的行动来引诱敌人,使之上当,这便是所谓“兵不厌诈”之法。用“诈”的目的在于掩我之“虚”,谋我之“实”,或化敌之“实”为敌之“虚”,以此实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兵不厌诈之法常见于商贸谈判,谈判桌前往往双方都要靠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来迂回达到自己的目的。

3.刚与柔

3.1 刚柔的涵义

“刚”和“柔”作为较为抽象的概念,其内容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把握。

第一,柔中有刚。《孙子》以水作比喻,论述了柔中有刚。《虚实篇》说:“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这是在说“兵形象水”的“柔”的方面。而《势篇》所说的‘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中的“激水之疾”则是其“刚”性。

第二,刚中有柔。“刚”常被理解为强,但“刚强”中却有其“柔弱”之处,这是刚中有柔。如《孙子·九变篇》说,“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必生可虏,忿速可悔,廉洁可辱,爱民可烦”。这里除了“必生”是说怕死之外,“必死”、“忿速”、“廉洁”等不能不说是将帅的刚强的方面,但这些刚中却内在地包含着导致失败的方面。

3.2 以柔胜刚

老子所言“柔弱胜刚强”是最早的以柔胜刚的论述。以柔胜刚的实质是“善战不斗”的“不战而屈人之兵”。达到“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孙子·谋攻篇》)的效果。这种策略消耗小、效果好,用于治本非此法不可。但运用以柔胜刚策略不可绝对化,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以柔胜刚不能等同于以弱胜强。以柔胜刚要在自己一方柔中有刚的前提下进行。所谓柔中有刚是在有强大实力的前提下实施柔胜战术。刚柔相济、棉里藏针。至于如何做到刚柔相济,古人做了很好的说明:“欲刚,必以柔守之,欲强,必以弱保之”(《列子·黄帝》),即所谓“柔能制刚,弱能制强”。这就是说,不能事事求刚,只有善于在一些方面守柔,才能在另一些方面生刚。

第二,在以柔克刚的奇胜策略的运用中,仍不能忽视以刚克柔的作用。刚这种攻击的必要素质在先发制人的竞争中,是制胜的重要手段。所谓“威加于敌,其城可拔”(《孙子·九地篇》),“后如脱免,敌不及拒”(同上)都是在论用刚的作用。

第三,强调以柔克刚,但不能把它绝对化。如果一味轻信所谓“兵强则灭,木强则折”(《老子·七十六章》),被动等待,寄希望于敌人的放松戒备、骄傲轻敌、自我衰亡,就是纯粹的书生之见了。要在竞争中取胜,必须依靠在己方的一定物质条件(刚的方面)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去以柔克刚、以小胜大、以弱胜强。

4.奇与正

4.1 奇正的涵义

对“奇正”的完整、辩证的阐述,后人尚无盖孙子者。《势篇》说:“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这是说,战争(战斗)都要用“正”来配合,用“奇”来取胜,所以,善于出奇制胜者,其战法就像天地一样变化无穷无尽,像江河那样奔流不竭。《势篇》还说,“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其意思是:基本战法不外乎是使用“奇”和“正”,而奇正配合变化,就无穷无尽了,奇可以生正,正可以生奇,奇正的互相转化,周而复始,无始无终,哪里能穷尽它呢?从《孙子》的阐述来看,把握“正”和“奇”及其关系至少要深刻理会以下几点:

第一,“奇正”的动态性。《孙子》论“奇正”,不断强调“变”,“变”是“奇正”的灵魂。“奇”可以生“正”,“正”可以生“奇”,“正”中有“奇”,“奇”中有“正”;我设为“奇”,而敌视之为“正”;我设为“正”,而敌视之为“奇”等等。所以不能僵化地理解“奇正”,误认为“奇”就是“奇”,“正”就是“正”。诸葛亮唱空城计嘘退了敌人,是因为敌方素知诸葛亮向来谨慎,因而视此为“正”,而诸葛亮却是在用“奇”。在经营中许多绝招初被人用时,众以为“奇”;后大家争相仿之,则“奇”变“不奇”,“奇”生为“正”。

第二,“奇正”变易的无限性。《孙子》说“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又说“奇正之变,不可穷胜也。”说的是这种变易的无限性。历史上没有两次完全相同的战争、战例。说明有多少种各不相同的制约战争的因素,就有多少种“奇正”运用。所以变化的无限性也说明了“奇正”运用的无限性。在企业竞争中,各种制约因素的层次与类别几乎是无限的,其变化方式也是无穷无尽的,所以,运用“奇正”无成法,贵在悟。

第三,“奇正”的主客观统一性。成功地运用“奇正”,往往要造成一种“我用正,敌以为奇”的效果,或反之。这说明“奇正”运用不仅要从客观现实条件出发,更需要战略家的主观创造性,所以“奇正”运用的主客观统一性是理解“奇正”思想的关键。这种统一性既要求分析的、系统的思维,又要求直觉、创造的思维。

4.2 奇正的运用

用“奇”从来是“制胜”的关键。出“奇”之所以能够制胜,在于“奇”达到了“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的效果。“奇”的行动击中了敌人的虚弱和要害之处。所以,古人说“善为兵者,攻其所必应,击其所不备而取胜者,皆出于奇。”我们可以认为“无奇不胜”、“以奇克敌制胜”是基本的竞争规律。然而《孙子》言:“以正合,以奇胜”。这又说明无“正”的配合,就无“奇”的制胜。用“正”和用“奇”要结合,即所谓“正合奇胜”之法。

运用“正合奇胜”要把握好三个方面:

第一,从“正”和“奇”的特征理解“正奇”相倚的必要性。古人说“有正无奇,虽整不烈,无以致胜也,有奇无正,虽锐无恃,难以控御也”。这说明,用“正”往往是常规的,它尽管比连常规方法都不会正确运用要强、要“整”,但它却没有“锐”气,没有“烈”性,另一方面,仅仅用“奇”也是难以控制整个局势的。

第二,理解“奇”和“正”在竞争中的相对作用。“正”是常规的,符合普通人常识与习惯的作战方法,用这种一般性的战略战术,可以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或虽败犹有退路。而对“正”的变通性运用就是“奇”。“奇”法不循常理,不合常法,难以遇料,无迹可寻,防不胜防。“正”常用来挡敌方之“实”,“奇”则常常击敌方之“虚”。所以,通常人们也把“正”理解为“守”的方法,“奇”则是“胜战”的方法。军争之中,用“正”是用兵的基础,用“奇”是用兵的关键。

第三,“奇正”是维系组织战斗力的保障。组织与个人一样,其生命力都有周期性的盈与缩。出击与休整、动与静、劳与逸要相互转换,出击部分与后备部分要交替使用。要想使出击时有力地用“奇”、“举势”,平时就要有效地用“正”,即用正常之法积蓄力量,用奇招一举求成。

5.攻与守

5.1 攻守的涵义

攻,即进攻。对企业整体来说,挤进市场、争夺市场,以至占领市场,其行为特征、行为目的都是“攻”。总的“攻”是由对各个关键环节和要素的“分攻”而合成的。“攻”的行为是一种主动的运动状态。《孙子·谋攻篇》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这说明“攻”的打击是多种多样,有不同层次的。首先“攻”的目标有精神上的攻击和物质上力量上的攻击两类,并以精神上的打击为高明的“攻”。其次,在精神攻击方面,上等高明的攻击是用我方的智谋来攻击敌方,使其谋不成,谋不胜谋。再次,在力量进攻方面也是有层次的,要避实击虚,以攻击其要害力量为目的,不可贪多求全。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形势”变幻莫测,灵活运用精神攻击,以声“势”征服竞争者、顾客,有着特殊的意义。

守,即防守、防御。是与“攻”相对的另一种基本竞争行为,是以驻止状态抵御敌方的进攻行为,并在这种驻止状态或驻止状态中求得竞争的优势和主动地位,进而达到保存自己实力,保卫自己的生存空间的目的。“守”不是单纯被动的守。“守”是被动行为和主动行为的统一。守在形式上是攻击的承受者,是被动的。但守是为了迎攻,攻守双方一旦接触,守方就不再是被动的攻击承受者,守方的还击,同样具有攻击的性质,是主动的。所以,守的目的往在于攻,在于等待或创造攻的条件和时机。

5.2 攻守关系

第一,攻以取胜,守以待胜。《孙子》说,“攻而必取”(《虚实篇》),这是人人皆知的常识。因为竞争的目的就在于战胜又夺取对方所占领的空间(包括地理空间、心理空间和客户空间等)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进攻有着绝对性,防守只是相对的。但防守不等于被动。

第二,守为攻之权,攻为守之因。这里要说明的是,守是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攻的一种权宜之计,守是为了更好地进攻,为了打败对手。这实际上在强调守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性。恩格斯说,“最有效的防御仍然是以攻势来进行的积极防御”。这是对守的高度评价。

第三,攻中有守。如果在进攻中不能自觉地运用防守,就容易暴露自己的弱势,并因此陷入被动挨打之“势”中,从而攻势变成被动的守势。攻中有守,方不失手,守中有攻,终不被动。所以,攻中有守,才能有效掩盖、防护自己的弱点,做到攻其必胜。

篇3:巧借《孙子兵法》高效管理班级

一、爱兵如子, 架起心与心的桥梁

孙子曰:“视卒如婴儿, 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为爱子, 故可与之俱死”。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把士兵当成小孩 (照顾) , 士兵就可以跟他们赴汤蹈火;把士兵当成自己的儿子 (看待) , 士兵就能够与他们生死与共。兵家智慧中折射出的是一份爱的真谛,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生是教师的天职”, 师爱是一种巨大的力量, 一根强大的支柱, 一种伟大的牺牲, 这是一束人类崇高而美丽灵魂的花束。尤其对特困生, 班主任更要充分地施以爱心, 用火热的心去温暖他的心。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深深地感悟到:爱学生是班主任工作成功的基石。

1.真情传爱心

2009年, 我接任的二班里有学生曾是我班特优生, 但突然父母双双下岗, 生活一下陷入困境之中, 自己非常自卑, 学习成绩也日渐下滑, 看到这种情况, 我利用各种机会给他自信, 鼓励他靠自己的力量改变家庭的命运, 同时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去关心他, 冬天看到他骑自行车没戴手套, 我就买来当时孩子最喜欢的卡通手套送给他;听他父母说他喜欢吃羊肉串, 就假借女儿的愿望, 带他一起去吃;他母亲生病, 我就自己拿钱买来新鲜的水果, 亲自带班委会成员去看望, 渐渐地他感到了我的爱心, 感到了集体的温暖, 学习成绩逐步提高, 记得一次班会上他代表进步同学发言说:“感谢老师和同学们送给我的鼓励和自信, 特别是老师默默为我做的一切, 我没有理由不振作起来, 没有理由不为自己的前途和命运去拼搏”。最后高考他考上了大学, 看到他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刻, 我也高兴地流出了热泪。爱是一屡屡春风, 能重新扬起自信的风帆;爱是一泓泓清泉, 能滋润濒临绝望的心灵, 我在学生们青春岁月的河流中, 用爱成功地为他们导航。

2.爱心换真情

“教育本身就是幸福”。刚毕业两个月, 因一班主任外出学习, 我被校领导任命为二年二班班主任, 当时大家都知道, 那是全校最乱的班级, 据说领导找了几个教师谈代办班的事都没有安排妥当, 接任了领导的重托, 我精心地准备了三句话:第一, 我不相信你们比别人差。第二, 你们自己也不愿意比别人差。第三, 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才能证明你不比别人差。学生们听后, 掌声雷动, 我甚至看到了几个学生眼里的泪花, 于是我帮他们制订学习计划、制定班规、制定小组建设方案, 日复一日, 出现了班风正, 纪律好, 卫生优的良好状况, 多次受到领导表扬, 无数次获得“周评比优胜班”的光荣称号, 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 经过一年努力, 创造了校园的神话:班级从倒第一一跃成正第一。付出总有回报, 每当我感冒, 讲桌上就有感冒胶囊和暖心的小纸条;每当我进入校园, 总有学生接过我的自行车帮我送到车棚去;每天我走上讲台, 学生们的问候是“妈妈好”, 如今那届学生毕业已有十几年了, 有的走上工作岗位, 有的出国留学, 还有的自己经商, 但每年的教师节, 总能收到他们的电话或短信的祝福, 还有一个大大的生日蛋糕, 置身如此感人的情景, 我一次次潸然泪下, 因为此时我忘记了烦恼与疲劳, 在付出中我得到了别人无法体验却又是人人都追求的幸福。

二、抛砖引玉, 重视榜样的力量

“抛砖引玉”是《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的第十七计, 比喻自己先发表粗陋的诗文或不成熟的意见, 以引出别人的佳作或高论, 多用作自谦之词。亦用于比喻以身作则, 引发众人响应。班级管理中及时给学生树立榜样, 特别是发挥好班主任自身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就会使琐碎、繁杂而又富有色彩的班主任工作锦上添花。

1.用自己的人格感染学生

实践表明, 学生受教育发过程就是受教师人格影响的过程。特别是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 教师的人格尤其重要。如教师的敬业精神会影响学生学习热情;教师教学态度会影响学生学习态度;班主任工作的方法如公平、公正、民主, 会使学生学会平等待人。教师人格的力量具有无穷的魅力, 她是磁石、是号角, 她具有无声的号召力。作为班主任, 我时刻提醒自己保持人格的尊严, 使数年来班级工作一直走在学校的前列。例如每次班干部竞选, 我班总是学校中报名人数最多的, 学生们总是慷慨激昂, 每次选票时那激烈紧张的气氛总是让人难以忘怀, 公布选取结果时, 我和学生们一样激动, 学生们热烈的掌声不仅表现出对选出班委会成员的信任和祝贺, 也表达了他们渴望公平、平等、民主的时代意识。

2.用自己的行动示范学生

常言说:身教重于言教。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行。因此我总是要求自己以身作则, 踏踏实实地工作, 任何时候都把自己置身于学生之中。每次开学初, 我总是提前一天到教室去, 亲手把教室打扫干净, 把学生的桌椅擦得一尘不染, 使学生们一进教室就有家的感觉;同样活动中我也时时不忘自己的楷模作用, 运动会上, 我会高兴地告诉学生们我报了运球跑和教工接力两项, 学生听了都积极踊跃地到体委那去报名, 参与其中, 乐在其中。

三、知己知彼, 唤醒待优生的心灵

孙子曰:“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它是说:打仗的时候, 对自己和敌方的底细要了解得十分清楚, 这样才能胜券在握。这适用于班级管理中待优生的工作。面对待优生, 班主任不但要知道自己的优点及缺点, 同时也要了解待优生的性格特点, 了解他们的思想及造成即日之情况的根源, 这样才能对症下药, 做好工作。

至今清楚地记得2010年我接任的二年九班, 当时班里有一名男生, 开学一周来每天都迟到, 周五我特意叮嘱他周一升旗, 一定按时到校, 但周一他竟然又一次迟到, 我再也按捺不住就给家长打电话, 一问才知道他父亲因病常年卧床不起, 母亲不得不在外地打工, 孩子不但要上学, 还要负责照料父亲的生活特别是三餐, 我内疚地放下电话, 中午我放弃休息时间到超市买来一块闹表, 晚上班级总结时我真诚地表扬他:“太了不起了, 不但坚持自己学习, 还肩负起照顾父亲的重任, 希望班级同学向他学习——”并把闹表送给他, 鼓励他做个守时的孩子, 他当时就哭了, 并深深地给我鞠躬说:“老师, 我再也不迟到了, 再也不给班级扣分了”, 从那天起直到毕业, 他不但信守诺言没有迟到过, 还积极参加班级的活动, 学习成绩也逐渐提高, 曾光荣地被评为学校“行为规范标兵”。

总之, 班主任工作正如孙子所言, “数中有术, 术中有数。阴阳燮理, 机在其中。机不可失, 设则不中。”在充满玄机与奥妙的班主任工作中, 只有审时度势, 因势利导、顺势而为, 巧施策略, 才能使班主任工作运筹帷幄, 决胜千里。

摘要:《孙子兵法》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 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借助《孙子兵法》的理论中的智慧与谋略, 理论联系实际, 因势利导, 指导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

篇4:孙子兵法与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的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管理工作的成功与否。班级管理的方法和策略已经成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整个教育界所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小学班级管理的现状的研究,以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行为研究对象,借鉴中国古代兵法中的管理策略,探讨出中国兵法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1 我国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理论角度看,班级管理的理论底蕴仍需提高。班级管理是育人的系统工程,几乎涉及到一切与人有关的科学领域。因此,作为班级管理者,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也很广。从决策方面看,班主任管理决策有待改变。目前部分班主任老师对班级管理学研究不深,以至于对班级管理的组织行为,班级内部的正式、非正式群体不知所以。从实际操作看,管理观念和能力亟待提高。目前,小学班级管理的操作情况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一是班级管理缺乏民主性,二是学生对教师班级管理形式的满意度不高。

1.1 班级内部统筹管理

1.1.1 战略战术-接任新班级:新教师在接任新班级的时候,一般在最初的一段时间内会相安无事,教师与学生都处于观察状态,那么,就在这观察的时候,教师就应该做到“先下手为强”-运用战略战术。

“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是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战略战术思想,这种思想,在班级管理中依然适用。教师的对手就是学生。

战略上要藐视学生。从心理对抗这个角度上看,小学生远不是教师的对手。小学生心理、心智尚未健全,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教师的几分严厉,就可以让学生安静下来,这样教师至少可以先做到稳住全局。当教师遇到一些突发事件,学生的挑衅行为时,教师要做到不慌不怕,需知和学生相比,教师是智胜一筹的,要用气势压倒他们。

战术上重视学生。第一,要尊重他们,要平等地对待他们,凡事以理服人,不要纯粹依靠教师的威严去压制学生。对学生的批评,要让学生心服口服,要让学生知道你为什么批评他,犯了什么样的错误,教会他如何去改正。否则,学生的逆反心理加上对事物的片面认识,很容易就会使“学生问题”变为“问题学生”,难以挽回。第二,要研究他们。《孙子兵法》有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摸清学生的学习和思想情况,清楚学生心理的发展特点,教师才能够顺应学生特点去教育学生,不会在无意之间强加给学生自己的意志,违反教育规律。第三,教师必须真诚,要经常关心学生,与学生进行交流,最好可以和他们交朋友,用爱教育他们,感动他们,让学生们心服口服,自觉地接受管理。

在小学班级管理这个领域中,战略引领着战术,战术围绕着战略,战略与战术是紧密结合的。因此,我们做学生工作时,一方面要提高能力、增加信心;一方面要小心谨慎,审慎决策。二者缺一不可。

1.1.2 治众如治寡-授权于班级干部并分工明确:战略上藐视对手,战术上重视对手,是新教师在接受新班级时,对班级内部统筹管理的法宝。光有这一策略也是不够,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也就是说,一方面教师要得到学生的心,才能制胜。另一方面,班级管理不能光靠教师一个人。一名优秀的班级管理者,不在于他有多能干,有多少智慧,关键在于他可以使班级干部高效地配合教师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孙子曰:“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意思是,管理人数多的军队如同管理人数少的军队,这是军队有编组建制的缘故。班级内部管理就如同管理军队,也应该编组建制,即设立班级干部,建立建全管理制度。那么,如果班主任想要做到管理 “百万大军如同区区数人”应该遵循以下原则:首先,授权原则。教师要有效的进行授权,即班主任要通过班级干部来进行工作,因为一个人的时间、知识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所以,班主任必须要策划好班级组织,并相信这个组织,对其进行有效的责任制授权;其次,分工原则。班集体要有明确的班级分工原则,各级干部各司其职,组织要时刻处于有效的管理之下。每个班级干部只有明确自己的职责范围,才能更好地为班级服务,正班长管理班级的纪律,副班长负责督促学习,劳动委员检查每天的值日情况,卫生队长负责卫生区的检查工作以及学生的个人卫生,大组长检查每个组员的作业情况并记分,值日班长负责每天早晨带同学早读,中午督促同学课外阅读……;其三,制度原则,不仅整个班级要有管理制度,班级干部也要有一套特定的、比普通学生要求更为严格的规章制度,使其干部达到有规有矩成方圆的局面;其四是激励原则,赏罚严明保证班级干部的士气。这点应属四点原则中的“点睛之笔”。小学生的虚荣心,从众心理非常强,如果教师能够正确的认识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并对其施行最为合理的奖惩,例如,设计评分表格,每周积分一次进行评比。当然这个计分的权利要交给班级干部,每次累计的分,都要由小组长开始经过一级一级的班级干部审查,若有两个干部不同意,那么就不能通过。这样就避免的徇私的可能性。类似这样的方法有利于每一个班干部的管理,班级干部也会越来越有干劲,普通学生也会积极配合,表现良好后,争取也当干部。如果真的可以达到这样,那么班主任就会有效的掌控和管理整个班级的运转情况,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积极性和荣誉感。

1.2 “欲擒故纵”——班级中“小帮派”的管理与正确引导:在每一个班级当中,都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我们每一个班级无疑都会遇到同一个问题:班级中的“小帮派”。这些“小帮派”有的是因为爱好、兴趣相同,有的是因为性格、爱好而相互接近,从而自发形成的“小帮派”。它们相对独立、松散,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这些非正式的群体对于班级管理肯定存在一定的难度。如果能加以正确引导,当班级风气正、凝聚力强时,他们将会帮助班级完成一些有益有效的工作,甚至能起到班主任、班干部不能起到的特殊作用;但如果处理不当,这些“小帮派”会削弱正式群体的凝聚力,影响甚至破坏班级正常工作的开展,给班级工作带来危害。

如何正确管理和引导这样的“小帮派”呢?“孙子曰: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因此,要解决好这种问题,必须清楚地了解这些小帮派形成的原因、人员、核心人物和活动内容、活动方式等,然后才能设法进行正确地引导。这里的关键在于这个组织的核心人物,一个颇具影响力、号召力的“核心”人物。而他在某方面一定有着较突出的才能,故威信高、影响大,他们往往能左右群体成员。如果班主任能把这个组织的核心人物引导好,这样的“小帮派”将极大地带动班级向好的方面发展。

那么又如何对“核心”人物进行正确的引导呢?三十六计之欲擒故纵。军事上,“擒”,是目的,“纵”,是方法。古人有“穷寇莫追”的说法。实际上,不是不追,而是看怎样去追。把敌人逼急了,它只得集中全力,拼命反扑。不如暂时放松一步,使敌人丧失警惕,斗志松懈,然后再伺机而动,歼灭敌人。 同样,在教师处理“小帮派”的问题上,适当可以采取这样的战略。按说,教师很容易找出“核心人物”的把柄,把其擒拿到手,披天盖地的说一顿,灭其势力,这样,“小帮派”也不会有很强战斗力了,乘胜追击,自可大破“小帮派”。但是我们不得不考虑到“核心人物”的威望高,影响大的问题,如果让他心悦诚服,主动请降,就能使“小帮派”真正稳定。不然的话,恐怕会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所以我们应该对“核心人物”采取“攻心”战,断然放了他,不去严厉的批评他。“核心人物”定会和自己的队友商量对策,肆无忌惮的发起下一次进攻。这时,教师不要害怕,要从容。在暗中观察他们的行踪,他们的动态等等。要记住,你毕竟是老师,他们毕竟是学生。你的活动范围要比他们多的多。教师可以让各科教师帮忙搜集他们的动态,真正做到知己知彼。等到他们再次进攻时将“核心人物”擒拿,若仍见他不服,再次释放。日后教师根据已经掌握的动态,抓准时机找“核心人物”谈话,先是要抓住他的优点进行表扬,因为小学生的理性思维不能很好的控制感性思维,因此,教师的几句表扬会削弱的他的势气,就在这时教师要告知他,他的所有行动都在老师的掌控之下,并举例说明。再利用“苦肉计”表明几次可严惩严办他,但是却没有那么做,只因为老师爱他。教师言语不要过多,再次释放他,要求他回去想想。经历几次被擒,几次释放。定会臣服,誓不再反,也会对班主任的几次不予以严惩感恩的。以上做到后应将其拉拢到身边,提拔他,并让他尽情的发挥他的领导才能。教师应该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的舆论建设中来,加强班级的凝聚力。

1.3 “攻心为上”——对具有特殊性格和特殊家庭环境的孩子的管理:孙子兵法中有一条至高无上的原则即“攻心为上”。这条也是一切兵法的核心思想。“攻心为上”可以治理整个军队,整个班级,那么针对具有特殊性格和特殊家庭经历的孩子,针对这些娇生惯养,调皮捣蛋,少言寡语,焦虑甚至有些自闭的孩子,“攻心”也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

那么,何谓“攻心”呢?当教师发现了一类学生或一个学生出现问题时,教师首先要研究学生的心理,思索学生的动机,站在学生角度体会学生的感受,然后对症下药,采取措施。

如何进行“攻心”之术呢?

首先,教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当学生故意或屡次犯类似的错误时,教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和学生当众发生冲突。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修养,使自己的心灵象天空一样开阔。

其次,要了解学生心理。教师要研究学生,要知道学生的真实想法,了解他的处境,家庭环境,引发这种行为的原因。切忌不可以想当然,以己之心,度人之腹,目标不明,方向不清,就开火进攻,到头来,一无所获还是好的,学生离心离德害莫大焉。

其三,就其学生的处境进行分析,对症下药。需要注意的是,心罚杀伤力极大,教师一定要慎用。“哀莫大过于心死”,心罚使用不当,会对学生产生不可弥补的心灵伤害。学生心灵改变的过程,是他自己体验、自己感悟的过程。其实,不需要很多,也就在那么关键的时候,关键的地方,我们稍微使一点点力,就可以使学生的航船纠正方向,加足马力,驶向光明美好的前方。

2 中国古代兵法与班级间的竞争

班级竞争是指在班级与班级之间展开的竞争。班级竞争可在校内同年级的平行班级间进行,也可以在校内不同的年级的班级间进行;还可在不同学校的班级间展开,如评选市,区级文明班级,就是在某市,某区范围内不同学校的班级间开展的竞争,班级竞争既可是单项竞争如学习成绩,课堂纪律,清洁卫生等某一方面也可是综合竞争,如评选先进班集体。

孙子曰:“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意思是说作战总是用“正”兵挡敌,用“奇”兵取胜。所以善于出“奇”的将帅,其战法变化就像天地那样运行无穷,像江河那样奔流不章息。在班级竞争中我们应“出奇制胜”。 “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善于作战的人,讲求战术的态势,而不苛求于部属,因而他能够选用适当人材去利用有利的态势。善于“任势”的人,他指挥将士作战,就像转动木头和石头一般。木头、石头的本性,放在安稳平坦的地方就静止,放在险陡倾斜的地方就容易滚动,方形的木石就比较稳定,圆形的就容易泛动。所以善于指挥作战的人所造成的有利态势,就好像把圆石从800 丈高山上往下飞滚那样,不可阻挡。同理,班级竞争中,我们应该扬其它班级之长,避自己班级之短;取别人之长,补己之短,设法给自己的班级营造有利的态势。但是班主任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要发挥班级干部的作用,使得班级干部领导整个班级的同学在学习,纪律,卫生方面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并加以学习,补充自己的短处,这样一来增强了学生的荣誉感,又可增强学生集体感,还可以让学生学会自学的本领。做到以上,即为“正”兵挡敌,至少不会败。但是要想胜,应该出奇,“奇”是指特殊的,出人意料,令人惊奇的。比如说,班主任可以鼓励每位同学在音乐、美术、书法等方面,根据其自身的爱好有一技之长,班级里有自己小乐队,书法、美术交流会等;再譬如说,在班主任,班级干部的领导下以及普通学生的积极参与中,增加同学们的课外知识,让每个学生不但要学习和生活在课内的书本中,还要在课外的知识海洋中翱翔……综上,就是班级要在班主任带领下“出奇”,把班级建设成人才辈出的班级,建设成知识的海洋,建设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班级,那么,试问还有比这更好的班级吗?在班级竞争中,我们还会害怕吗?

但需要注意的是班级管理中创设良好的竞争机制虽然可以使班级充满生机和活力,能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培养学生参与竞争的能力以及促进学生个性社会化。但是,由于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处于形成时期,受生理、心理等诸多因素的制约,长期过于激烈的竞争也容易导致学生产生不良的反应。因此,我们在班级竞争时要注意正确引导,正确对待。竞争后,对班级进行针对性的教育,若是胜利了,告诉学生不要沾沾自喜,洋洋得意,成绩只能说明过去,不能代表现在,更不能表示未来。

在传统教育理念下,班级管理是班主任的个体行为,体现了教师的个人意志。这种管理观念存在着很大的弊端,表现为:管理模式权威化——以对班主任权威的服从为前提,实施权威化的管理(出现了“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现象);管理机构单一化——班级的领导者只有班主任一人,弱化了班级干部的作用(班主任很累,对学生的培养不够);管理目标标准化——按照单一标准教育所有学生,塑造的学生缺乏个性;文化建设功利化——趋同于学校领导或班主任意愿,忽视或无视学生的成长需求,过分重视教育的外在表现,忽视了其内在价值。这种班级管理不仅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人格完善,也制约了班主任工作价值的实现和创造潜能的发挥。如果每个教师在班级管理中都可以运用策略管理,例如,班主任运用策略管理,班主任不再独揽大权,譬如用到本文中研究的战略战术方法与治众如治寡的方法联合在一起,策略的对班级进行管理,使得班级在班级干部的带领下,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班级的领导者;班级管理中运用竞争机制,譬如用到本论文研究的“出奇制胜”的策略方法激励学生,促使每位学生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东西,一技之长,从而班级出现同一规格的标准化产品将永远不会出现。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是新课程中班级管理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也就是说班主任要以生为本,实行有效管理,让每一位学生全面发展,这也是新课程赋予学校教育和班级管理新的生命活力,有教师提出“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这也是适应新课程需要的。因此,教师应该运用策略的管理方式,让每一位学生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全面的发展,健康的成长,应该转变陈旧的以教师为主的班级管理模式。

篇5:孙子兵法与战略管理

《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珍宝,留传至今二五O四年。被誉为『东方兵学鼻祖』、『世界古代第一兵书』、『兵学圣典』及『军事学上的宝典』、『现代商战中的指南』。《孙子兵法》这部巨著,可供企业管理借鉴的管理原则和管理思想含管理战略是十分丰富的。择其精华,《孙子兵法》中最具普遍意义的有『五事』、『七计』道为首;『知彼知已,百战不殆』;『因敌制胜』和『践墨随敌』及『故智者之虑,必难于利害』等等。让我们撷上述精华为引见,窥《孙子兵法》『殿堂』之全貌。下面简述几个研究应用问题。

一、『因敌制胜』、『践墨随敌,以决战事』,确定企业生产经营战略。

在《孙子兵法·虚实扁》中说:『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孙子兵法》通篇都渗透着这种辩证法思想。『因敌制胜』这个观点是模素辩证法观点。『因敌制胜』,突出『变』,承认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强调动态管理。即因敌情变化发展来制定我方用兵谋略,指挥军队作战。可以这样认为,《孙子兵法》的若干战略、战术原则,都是从因敌制胜这一原则生发出来的。我们企业管理中,也有种种冲突和矛盾。我们的经营方针、经营计划、经营谋略也有因竞争对手、市场变化而制胜的问题。企业管理,也是动态管理。军事管理无常形、企业管理无常形,『因敌制胜』的原则,是企业管理必须实行的原则。深圳赛格运与电子有限公司是从事高科技产品,生产经营三点五寸软磁盘的专业公司。一九九一年元月通过项目建设验收,正式投产。该公司从美国引进年产一仟万片三点五寸IBM软磁盘全自动生产线。该公司注重研究企业战略管理,与中国深圳商品学会孙子兵法研究应用委员会密切配合,于九一年初,成立了中国企业第一个的谓之『赛格连与公司孙子兵法研究应用学祖』,由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肖杰浑等七人组成,遇到问题及时用孙子兵法的哲理、观点,掌握举一反三的本领,达到运用之秒,存乎一心的境界。能『因敌制胜』根据国际市场和竞争对手的变化而制定企业生产经营战略,采取《孙子兵法·九地篇》『践墨随敌、以决战事』的对策,把握国际市场同类产品价格浮动的机遇,由于原批量生产的一兆位(IMB)软磁盘每片差价下降至令零点零三至零点零五美元,且出现供过于求,而二兆位(2MB)每片差价则上升至零点一三至零点一五美元,每片比『1MB』差价高于十美分,且是供不应求,于是该公司即将原『1MB』生产线改成『2MB』生产线,还以母厂为基础,利用内地劳动费用低廉优势,先后与山东文登、江苏无锡、浙江监安合营开发新增三条生产线,使一个仅有一佰二十人的公司,在投产当年产值达到四仟三佰伍十万元,创汇逾佰万美元,全员劳动生产率三十六万元,产品优质、适销对路、畅销美、加、澳、西欧等十三个国家和地区。全公司呈现一派欣欣荣景象,决心再接再厉力争实现年产值上亿元,人均劳动生产率伍十多万元的目标挺进。

二、『五事』、『七计』,道为首,贯穿于企业经营战略的全过程。

《孙子兵法·计篇》说:『经之以五事,较之以计,而索其情』、『以知胜负』。这是说,从五个方面分析研究,比较敌我双方的各种条件,从中探求战争胜负的情形,就可以判明谁胜谁负了。何为『五事』?何为『七计』?『五事』即『道、天、地、将、法』。其意:『道』是政治,仁义(用兵之道,得道为本);法规规律(用兵之秒,权术为道)。用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可认为是人和,政治开明,上下同心同德安定团结;正确的经营方针;符合经济规律,自然规律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天』是指天时『地』是指地利。『将』是指将帅(管理者)五德:智(才智)--通权变也;信(诚信)言而有信--号令一也;仁(仁慈)--得人心也;勇(勇敢)--能果毅也;严(威严)--以威敢肃泉也。『法』是指法令制度。『七计』即『主孰有道』--哪一方的上级比较贤明、政治开明,哪一方就有取胜的保证。『将孰有能』--哪一方的领道德才素质较好,也是较有智、信、仁、勇、严之能,哪一方就有取胜的把握。『天地孰得』--哪一方占据比较有利的天时地利条件,哪一方就有取胜的良好条件。『法令孰行』--哪一方的法令、规章制度能切实贯执行,哪一方就有取胜的保障。『兵众孰强』--哪一方实力强盛(含职工队伍素质、资金、人力、物力、技术、情报等的数量、质量等实力雄厚),哪一方就有取胜的机会。『士卒孰练』--哪一方的士卒训练有素?企业对职工培训抓得更有成效,哪一方就有取胜的坚实基础。『赏罚孰明』--哪一方赏罚严明,哪一方就有取胜的可能。这『经五事』、『校七计』是孙武用兵规律的高度概括,是《孙子兵法》威力凝聚之所在。孙武是把『道』视为『五事』之冠,『七计』之首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看政治、路线、方针、政策是否顺民心、得民意、这是一个十分精辟的思想。联系企业管理,何当没有一个『经五事』、『校七计』的问题!素以抓管理、重效益的深圳康佳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和富华纺织丝绸有限公司由于不断探索『五事』、『七计』在企业中的综合应用,迅速形成良性循环。康佳多项指标居全国同行之首,在不少电子表企业经济效益滑坡之时,却出现了产值、销售收入、利税同步增长,增幅均为全国百家电子企业首位。创汇、彩电出口量、资金周转天数、人均销售收入等,均位居百家电子企业第一。在百家电子企业中的排位,由原来年二十二位跃升到第六位。荣登[全国十大最佳合资企业]金榜第二名,喜获北京国际博览会金奖,夺得全国首枚『国优』最高奖和全国最畅销商品奖。年创汇逾亿美元,在全国电子行业中独占前头。连创佳绩。荣获省人民政府分发的[广东省模范集体]称号。被国务院肯定为『一个成功的外向型合资企业』。这个合资企业推崇『五事』、『七计』,形成激励、评价、创新运作机制的成功实践,是颇能给人以启发的。沙头角保税工业区出类拨萃的佼佼者,富华纺织丝绸有限公司注重应用『五事』、『七计』,取得十分可喜成果。产品扬帆出海,还销美国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正品率百分之一百,投资回报率较高,效益较好,近年来均在百分之一百至百分之四百以上,人均利锐三点二五万元。企业战略管理,就是指企业为制订出一系列正确有效的经营战略,并得以良好贯彻执行,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对战略进行管理和控制的过程。企业战略管理是伴随着企业经营战略出现的,是企业经营战略的发展。『五事』、『七计』观点是提挈《孙子兵法》全画的纲,为了使企业兴旺发达,一个企业的领道者,应实事求是,因势利道地将『五事』、『七计』,贯穿于企业经营战略的全过程。

三、『知彼知已,百战不殆』,实施战略方针目标管理。《孙子兵法·谋攻篇》中说:『知彼知

已,百战不殆』还在《地形篇》在又说:『知彼知已,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知彼知

已,百战不殆,突出[知]是唯物论的命题,是《孙子兵法》朴素唯物论思想的反映。战争要想胜利,经营要想成功,不知已、不知彼;或只知已,不知彼;或只知彼,不知已,胜利从何而来?成功从何而得?《毛泽东选集》中说:『孙子的规律,知彼知已,百战不殆,仍是科学和真理。』薄一

波强调指出:『知彼知已,百战不殆』这八个字几平是家喻户晓,但要做到很不容易。我们的企业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常因未能[知彼知已]而吃亏上当的并不少。『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来者,先知也。』一个企业要想在强手如林的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击败对手,不断壮大,闵

要花大力气搞清楚已之长处,短处以及对手之长处、短处。对已,要扬长避短,对竞争对手,则要避长就短。这样,才能争取主动,立于不败之地。

当今世界正处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市场竞争日

超激烈的时代,因此,在确立企业战略方针目标管理时,要注重对企业战略目标的规定、分解、落实过程的管理。战略方针一般包括产品发展方向、动手术发展方向和企业发展规模等,是定向和定

性物;战略目标一般包括企业经济效益目标,技术开发与进步目标,建设目标、职工收入与生活福利目标等,是定量的。所以,务需『先知也』,企业在认真收集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面的信息或称全方位信息,正确分析『敌』、我、友、需四方的情况基础上,才能进行经营战略方针目标的设定,设定工作可由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如厂长、经理,也可以由咨询机或者咨询专家,或

双方联合进行。由于战略方针、目标受着多种条件的约束,难以全面推行,因此企业的决策者必须分清轻重缓急,理力而行。在确定目标时应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修养

系:第一,经济目标与社会目标的关系,两者发生冲突时,经济目标应服从社会目标;第二,总体战略目标与各阶段目标的关系,应将两者协调一致起来,各阶段战略目标不应损害总体战略目标;第三,企业目标与职工目标的不

断实现而得到提高和满足。企业经营战略的总方针和总目标确定后,要通过上下结合、反复协商、层层分解、制定目标,以指道每一环节和每个人的工作。

在电子企业如林的的深圳,要想脱颖而出

是很不容易的。华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始终把总体战略目标建立于知彼知已,奋发进取的基础上,使上述几个至关重要的总是得以直辖市一致,创造了电子行业的『深圳速度』。目前,公司已具备

年产四十五万台彩电、三十万平方米印刷电路板和六十万套注塑五金件的生产能力,成为具有现代化生产水平的大型电子企业,已能生产世界各种制式、一佰多种型号的彩电并将推出放、录相二合一的新品种。公司投产八年中,先后获得国家、部、省、市级奖励、荣誉四十多项,连绩五年跨入全国百家电子企业行列并获取全国十佳外商投资出口创

企业的殊荣。还在相继被评为省级企业和国 家二级企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企业的经营管理,争取进入国家一级企业的行列。深圳中华自行

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中、港、美三方合资经营的外向型现代企业,由于高度重视

[知彼知

已]走向世界,认真实施战略方针目标管理,现年产一零七点二万辆自行车,花色品种达二仟余种,百分之九十以上产品还销美加、日本、大洋洲、西欧四大市场的十多个发达国家和地区,年创造一点一亿美元,投资回报率高达四倍之多,一九九O年被评为全国伍百家最大经营规模企业第四十四位,全国伍百家最佳经济效益企业第十九位。一九九一年又获全国十大最佳合资企业第一名的称号。

四、『故智者之虑,必难于利害』,『得算多者胜』;实行经营战略实施与评价管理。《孙子兵法

·九变篇》中说:『故智者之虑,必难于利害。难于利,面临国可信也;难于害,而患可解也』。

其意是:有智谋的人考虑问题,一定要兼顾有利和有害两面三刀个方面。在有利的情况下想到有害的因素,事情就可以顺利进行;在有害的情况下想到的有利的因素,祸患就可以解除。《孙子兵法 ·始计篇》中说:『夫未战而 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

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不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其意是:未开战之前予计不能取胜的,是因为计算不

周,得胜条件不充分。计算周密,胜利条件多的,就可能取胜,计算不周,得胜条件不少,就不能胜敌,何况根本不计算,没有获胜的条件呢!我们从这些方面来考虑,谁胜谁负就可以予见了。

谓先算、多算,就是作决策一定要事先周密思考,深谋还虑。对战事可能出现的情况,作出各种估计,好的、不好的等等,都要考虑到,并分别提出几种不同对策。也就是说,要打有准备之仗,不

是走着瞧,不搞[马后跑]。一个善于决策的人,不是对事情有了百分之百的把握再去决策。决策总

是带有一定风险的。事情都清楚了才去[决策]算不上决策。这样的『决策』谁都能做。要知道,条

件完全具备之际,往往是最佳机会消失之时,一味追求『完善』,就会坐失良机。古人说:『六十算以上为多算,六十算以下为少算。』因此,有百分之六十以上把握就应当敢于决策,应该有信心

去行动。

经营战略的实施、评价管理是指对经营战略的实施的整个过程进行控制、管理,并对其实施情况进行科学评价的过程。它主要包括:建立健全企业经营战略的组织体系,确定科学的战略管

理程序,建立和完善信息反馈体系以及制订经营战略实施的评价标准。

经营战略实施的评价标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自我发展的能力是否提高;(11)企业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即应变能力、竞争能力)是否提高;(111)企业的产品是否有了更广阔的市场,企业在用户消费者中的信

誉是否提高。

深圳天虹商场在经营战略的实施,评价管理的过程中,借鉴《孙子兵法》,强调以智谋和多算、得算去取胜。既注重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又密切注视企业外部经营环境的各种要素--极大地影响着企业经营方针和目标的决策及实施,困此,睁大眼睛看行情,竖起耳朵听动静,多方设法了解环境,掌握市场和竞争对手的情况,成为搞好经营战略实施、评价管理的关键。连续三年被评

为市商品质量信誉好商店。把住进购大关,抵制伪劣商品上市,实行包修、包换、包退,诚信于民,得民心也,做到日常用品不长价、资金回转加快二十六天,并能根据市场变化[避实而击虚]及时

调节商品花色品种,还能[故智者之虑,必难于利害]将原柜台销售改成多数开架销售,既看到有害

篇6:《孙子兵法》与现代企业战略管理

孙子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专业:公共事业管理 班级: 2010级1班 姓名: 徐艳 学号: 201005597

【摘要】《孙子兵法》是中国最古老、最杰出的兵学经典,内容博大精深。现代企业管理是以人为核心的管理,《孙子兵法》体现了人在战争中的决定作用,其蕴涵的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中人才的任用、人才的管理及激励措施等方面具有深刻的启示。

【关键词】孙子兵法 人才 企业 管理

引言: 《孙子兵法》是中国最古老、最杰出的兵学经典,内容博大精深,是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中一份珍贵的遗产。近年来,对《孙子兵法》的研究与应用遍及社会经济、生活等多个领域,人们从文字学、逻辑学、心理学及管理学等方面,进行了多层次、全方位的研究。兵书不只言兵,其基本原则和思想在企业经营管理、市场竞争及企业发展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应用。管理之于企业,好比甘霖之于草禾,管理是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现代企业管理是以人为核心的管理,人力资源则是现代企业各种资源中起支配作用的要素。《孙子兵法》体现了人在战争中的决定地位。兵家管理是一种权谋管理,《孙子兵法》站在军事斗争的角度,从将帅的任用、将卒的管理以及激励措施等方面,系统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用人之道”军事管理思想,而这些管理思想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正相符合,对现代企业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对企业管理人才任用的 启示:“择人任势”

优秀的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孙子十分重视将帅在战争中的作用,提出了将帅必备“智、信、仁、勇、严”等基本特质,“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作战》)【1】 ,则强调了任用良将的重要性。将帅是一切军事活动的中枢,无论军队的管理,还是部署作战,将帅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刘邦任用张良、萧何、韩信而得天下,项羽不用人才而自刎乌江,强调优秀人才在战争中的作用。企业运作同样需要优秀的管理人才,所谓“千军易夺,一将难求”。优秀的管理人才不仅能通过正确的市场决策,将企业带上高速发展之路,还能影响一个企业的经营理念、管理思想,甚至企业文化。“故善战者,求之于势,【2】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势》)优秀的企业管理人才不仅要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开拓创新思想,而且还要具备超凡的社会适应能力,能适应不同场合、根据不同的态势变化,抓住商机,迅速做出适合的方案,正所谓“时异则备变矣”。首先,要及时洞察行业机会、建立竞争优势,拓展企业能力,善于开拓、善于创新、善于以奇制胜,以锐意创新的思维占据先导地位,取得竞争优势,立于不败之地。企业界常说的“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多,人多我转”的经营秘诀,其核心思想是“出奇制胜”。奇者,新也,创新就要不拘一格,不循常道。“善于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势》)美国著名企业吉利公司把“奇”运用于新产品皮

优特刮胡刀的研制开发,不断推陈出新,始终领先于同行,这种“奇”使企业长盛不衰。其次,要及时把握时机,时机是万物变化之机,成功的企业管理人才正是善于把握态势的大胆出击者。“势如张弩,节如发机。”当今社会,信息瞬息万变,优秀的企业管理人才在进行企业定位时,能根据态势的变化迅速做出调整,谁掌握了先机,掌握了主动权,就能先发制人,正所谓“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之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虚实》)。【3】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正是运用了孙子“择人任势”思想,任人唯贤,驾驭市场,从而使松下电器发展成为地跨五大洲的“松下王国”。一个企业要发展强大,单靠领导者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知才,“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虚实》)。这就需要优秀的企业领导者深入基层,熟悉人才的智慧与知识结构,从而确定不同人才的不同岗位。合理搭配使用人才,发挥每一个员工的作用,用其长,避其短,正所谓“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虚实》)。

二、对现代企业人才管理的 启示:“将孰有能”

《孙子兵法》体现了人在战争中的决定地位,并提出“将孰有能?”(《计》)的管理人才标准以及“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势》)的“分数”系统管理思想。“分数”即落实编制体制,便于管理。“将孰有能?”哪一方将帅更有才能,即可判明谁胜谁负。孙子不仅强调了将帅士卒个人的重要作用,而且对正确处理君、将、民的关系及军队的团队协作尤其重视。正如现代企业强调团队合作,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归属感。“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计》)企业是一个团队,团队合作是现代企业兴旺发达的重要因素。“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谋攻》)企业要发展壮大,要能在

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提倡一种“同仇敌忾”的企业精神,正所谓“上下同欲者胜”(《谋攻》)。现代企业管理人才要精于管理,特别是要将管理建立在上级与下级相互爱戴、信赖的基础上,一方面,在管理方法上,要从关心爱护的角度出发,“视卒如婴儿”“视卒如爱子”(《地形》),从而上下一致安危与共,将“爱”注入管理之中。另一方面,应 告诫管理者,爱而不能溺爱,骄纵部下、放松管理就会丧失战斗力。在企业管理中注入关心和真正的“爱”的情感,达到“合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行军》)。思想政治教育则是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计》),就明确了君将民在政治思想及观念领域统一的重要性。如同现代企业要发挥“道”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发挥企业每一个员工的积极作用,同心协力,才能在激烈的商战中立于不败之地。《孙子兵法》言 五事,道居首位,更所谓“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形》)郑州亚细亚的衰落正是违背了“修道而保法”的道理。【4】

三、对现代企业激励措施的 启示:“赏其先得者”

现代企业管理重在人的管理,因此企业在管理制度不断创新、管理机制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建立能够激发人的创造性与积极性的内部管理体系,采取责权利对等的激励措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动性,实现全方面、多层次激励。人的潜力是巨大的,激励可激发人的潜在工作能力,其中奖励和惩罚均为有效的手段。“赏其先得者”、“卒善以养之”(《作战》),均是奖励的方法,关键在于奖罚分明,不偏不倚,方能产生切实的功效。奖励可鼓舞士气,调动员工积极性,增强企业

内部凝聚力;惩罚则增加员工的危机感,使之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正符合哀兵必胜之理。孙子在治军上强调“故合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行军》)。在企业管理中,也只有文武兼施,赏罚并用,才能激发出员工的潜能,人人争先,形成良好的企业氛围。应对企业员工采取灵活多样的激励措施。激励企业内部活力最好的方法是“贿物”,就是借助于物质奖励,如美国罗伯德家庭用品公司采取了“利润分成”的激励措施。“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作战》)但“贿物”除了物质激励外,还包括精神激励。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物质的需求也慢慢上升到被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层次,如表扬、被尊重、希望等各种精神需要。在企业组织分工日趋合理化、经营管理日趋科学化的今天,员工精神价值观日趋重要,这直接影响到一个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影响到企业长期持续稳定 发展。

四、孙子思想多现今经理人素质要求

我们借用孙子的“将者,智、信、仁、勇、严”来阐述对于今天的经理人的素质要求,因为这五点依然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所谓“智”就是指智慧,一位优秀的经理人必须具有超人的智慧,而知识是智慧的源泉。作为一名优秀的将领必须具备渊博的知识,他的知识面应尽可能的宽,但并不一定要成为各方面的专家,只是着重了解知识的本质部分。优秀经理人的智慧体现在他的远见卓识上,他比别人看得远,能够准确预测和善于把握机会。贝因公司对250位完成主要并购的高级执政官的调查表明,43%的执政官承认他们没有通过定义明确的投资计划来开始并购,可见经理人的“远见卓识”是何等重要。三星公司的CEO尹钟龙先生认为“我努力成为危机的预防者,因此你就要比别人看得更高”。另一方面优秀的经理人还应具备高于常人的理性能力,这表现在面对竞争对手和市场机会时的冷静和克制,在重大问题上的果断。

“信”就是信义。一名优秀的经理人必须有坚定的理想追求和言行一致的德行。拿破伦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想当将军就是士兵的信念,有了信念才是好士兵,士兵如此,将军就更加要有信念,没有信念的经理人绝不能成为优秀的领导。

“仁”是指仁义道德,中国人心中的将领是具有深层道德修养和温文尔雅的儒将。这个“仁”对经理人太重要了,实际上就是经理人的个人品质。一个优秀的经理人只有通过道德的影响力获得部属心悦诚服的信任,才能与下属之间形成一种自然的沟通和自然包容的心态,形成一种无形的内在凝聚力。因此,孙子的“仁”字实际上是包含了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仁义思想。

“勇”是指勇敢精神。这里面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开拓胆识,敢想敢干,想常人不敢想,做常人不敢做。二是敢于冒险越挫越勇。但这种冒险不是盲目的冒险,是理性的冒险,是建立在“敏锐洞察”和“全观大局”基础上的冒险。

“严”是指严谨的作风。不仅表现在一名优秀的经理人执法的严明和庄重等方面,更表现在他对事业“一丝不苟”的投入,对“高标准”的刻意和对完美的狂热追求。【5】

结语:

对于战略效果的要求,很少有人进行专门的论述。这可能是由于太过于注重

达成目标,而忽略了对战略效果的要求。孙子认为要完成战略目标,必须达到以下两个战略效果:一是要让敌人无法看出我们是怎样达成目标,即“制形于无形”。即使是敌人看出了我们的战术,但无法看清楚我们的目的,因此,孙子强调我们的力量要“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一旦发动攻击,就会产生迅不及掩耳之势,以快制胜。二是必须最大限度减少和避免战争带来的破坏。

因此,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应该遵从这样的法则“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参考文献】: 【1】中国古代八大兵书·孙子兵书.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8,第10页 【2】赵有生.现代企业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第32页 【3】李少轩.孙子兵法思想对战略成本的启示.江苏商论,2008,第55页

【4】崔乃鑫;《孙子兵法》管理思想初探[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5】陈黎琴;《孙子兵法》与现代企业经营决策[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汉文),2000年01期

评语:

上一篇:Illustrator制作铅笔画风格的手绘涂鸦效果的艺术字下一篇:我的小制作-会活动的冰棍棒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