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进步,大惊喜三年级作文

2024-04-07

小进步,大惊喜三年级作文(共11篇)

篇1:小进步,大惊喜三年级作文

小进步,大惊喜三年级作文

岁月匆匆太匆匆,让人常常感叹它的无情易逝。在走过的每分每秒中你是否过滤出闪光的金子呢?我是那种为孩子而活着的人,每天的忙碌之后我喜欢有片刻独处静思的时光,我静思生活的繁琐小事,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我的孩子今天进步了吗?每每有收获时我会心头一振,有种捡到闪光的金子一般!

从暑假开学到现在觉得片刻闲暇时间也没有,一直觉得很忙碌。毕竟两个孩子都上学,尤其是儿子刚刚入学一切从零开始,学习生活自理能力、适应紧张的校园生活,最重要的是每天都在学习各种知识,为了让儿子尽快融入到大集体中又能把老师教的知识及时的消化掉,所以觉得很累!

我在这种累中幸福着,因为每天都收获着儿子的成长,一个有希望的生活它是充满欢声笑语的······

开学一个星期以后幼儿的书才发到孩子们的手上,蒙氏阅读第一课儿子流利的背诵和憨态可掬的动作表演让我又惊又喜。我送给儿子一个拥抱,儿子小嘴一撅显然小家伙对我的奖励不够满意,“老师都是和我拍手(击掌),说真棒!”啊?奖励都要和老师同步,我的脑子也要灌输新鲜的东西了!呵呵!背“书歌子”不成问题了。

每次去教室里接孩子放学,儿子总是背着书包站在教室的角落里默默的.等待我的到来,那种与世无争的态度让我好生心疼!在家里那么一个顽劣的捣蛋鬼竟能表现的如此内向、安静,心疼之余也很感叹园丁们的能力。偷偷窃喜!

偶尔老师会发信息说有作业,我都很慎重的对待老师们的旨意,我希望我今天对待作业的重视程度,会在以后的日子里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的态度,主要是想培养孩子写作业的习惯。其实每次的作业大抵都是些连线、涂色或是认识生字卡。连线和涂色要首先学会握笔,先别说握笔姿势对与否,单是笔该用哪头儿子就学了几天,线画得像毛毛虫蹒跚爬过,涂色不知道换地方直到把书划烂。谁发明的“涂鸦期”这个名词真是太经典了!我一直有我的原则------决不拿着儿子的手完成作业,这样发现进步就很明显了。嘿!这几天连线已经是轻而易举,进步了真开心!

有一天放学儿子兴奋地说:“妈妈老师表扬我了!”“表扬你听话?”“我学会唱《小兔子乖乖》,老师表扬了我让我站在前面唱的!”你是没看见儿子那得意样,我都有点骄傲啦!嘻嘻······

就这样我每天细心的盘点着日子,收获着儿子的小进步给我带来的大惊喜,笑着、幸福着······

儿子今天的作业,独立完成我很满意!

篇2:小进步,大惊喜三年级作文

长颈鹿校长走到门口,看到了焦急的兔子妈妈,校长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就问:“这这这孩子怎么丢丢的?”兔妈妈说:“因为考试没考好,怕它爸爸打它。”说着,兔妈妈鼻头一酸,又开始哭了。校长想了想说:“没关系,我们大家都会帮你的!”“真的吗?”“当然!”兔妈妈的眼里充满了感激。大家都准备好了,一个大部队上路了。

它们走啊走啊,东找找西找找,找到三个袋子、五个捉迷藏的小朋友……就是找不到小兔子。天色不早了,大家都回家去了。到家以后,兔妈妈看到了一张字条,上面写着:“如果你能原谅我没考好,就来小狗家找我。小兔X年X月X日。”第二天,天还没亮,兔妈妈就去小狗家了。一进门,突然灯亮了起来,从里面跑出来一只小兔子,一下子抱在了兔妈妈身上,说:“对不起,妈妈。我不该让您担心,下次我一定好好复习。”话音刚落,角落里的灯也亮了起来,突然一个很大很大的声音传来:“生日快乐!”兔妈妈仔细一看,有长颈鹿校长、小猪、小狗,还有参加找小兔子的大部队……小兔子问妈妈:“您喜欢这个惊喜吗?”兔妈妈笑笑说:“我觉得这次生日是有惊无喜哦!”原来大家都知道小兔子在哪儿,只是在规划一个生日派对。

优爸点评:这真是一个令人紧张但还好有惊无险的小故事呢!不得不说,小作者安排情节很紧凑,环环相扣,保持紧张的气氛,最后才点明真相,能始终保持读者的阅读兴致。文中,我们能读到兔妈妈对小兔子的关心,“鼻头一酸,又开始哭了”,这“一酸”恐怕也包含着对兔爸爸打小兔子的反思吧!结果,一兔妈妈在小兔子故意留下的线索的帮助下找到了小狗家,原来这是小兔子给妈妈策划的生日派对,想给妈妈一个惊喜!兔妈妈能去小狗家找小兔子,既是原谅了小兔子,也是对小兔子的担心吧!故事最后的“有惊无喜”在此用得不够好,优爸认为“又惊又喜”更好,另外,文末的一段可以删去。

作者:杨子瑄

篇3:小进步,大惊喜三年级作文

一、略写处扩写,学习刻画细节

目前,小学生的起步作文是十分令人担忧的,普遍表现为词句贫乏,叙述顺序杂乱,过程描写不具体、不生动等。如何指导学生写具体、写生动呢?我想,在阅读教学中抓住略写处让学生扩写,能有效训练学生刻画细节的能力。我们的语文教材图文并茂、文质兼美,但由于表达需要,课文有许多情节一笔带过,给读者留下了想象和创造的空间。这些词句看似简单,却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揣摩编者意图,抓住这些契机,引导学生通过合理想象,把简单叙述化为具体描写,既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又能训练学生细节描写的能力,从而学会如何把过程写具体,让学生既“得意”,又“得言”。如《女娲补天》一课的教学,学习“找石”这部分时,我抓住句子“她又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引导学生想象,女娲到了哪些地方找纯青石,经历了哪些困难?然后进行小练笔。在孩子们的笔下,我收获了不曾预约的精彩。请看一位学生写的片段:“女娲穿过一片密密的树林,来到一座悬崖边,悬崖上长满了荆棘,女娲的衣服钩破了,脚上流出了鲜血,终于爬上了高高的悬崖,可是没有找到一块纯青石;女娲又来到一条小河边,在河滩上成千上万颗小石头中找了一天一夜,还是没有找到纯青石;女娲趟过小河,来到一片荒芜的草地,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看到了一块闪闪发光的纯青石。”这样读写结合,一句简单的叙述,化为一段具体的描写,学生对“找啊找啊、终于”这些词语的理解更为深刻,女娲不畏艰辛为民造福的形象在学生的心中更为清晰,同时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得到了培养,可谓一举多得。

再如《一面五星红旗》第九自然段“我愣了一下,然后久久地凝视着手中的五星红旗”中“凝视”一词,我是这样教学的:“‘凝视’是什么意思?‘我’为什么会久久地凝视着手中的五星红旗?”接着引导学生想象:“当时‘我’身无分文、饥寒交迫,最需要什么?老板告诉‘我’可以用这面旗子换面包时,‘我’凝视着红旗,会想些什么?”先让学生说说,再让学生写几句话。通过心理活动的细节描写,活化了形象,不仅深化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提高了学生对细节的刻画能力。

二、精彩处仿写,丰富语言范式

语言学习的研究表明,儿童学习语言的基本途径之一是模仿,心理学的研究也告诉我们,儿童的知识贫乏、经验不足,模仿是他们的天性。教材是教学的载体,是学生精神营养的来源,是语言学习的范本,在教师指导下科学地阅读,学生可以学习和丰富词汇,了解各种句式,掌握规范化的语言,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既然课文为学生们提供了很多仿写的资源,我们就应该充分利用它。需要指出的是,仿写不是抄袭,它是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学习课文规范的语言范式,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创造性的表达。正如郭沫若先生所说“于无法之中求得法,有法之后求其化”。仿写,就是借鉴范文练习表达,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习得语言。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用词准确、描写生动、形式特殊的精彩片段,作者由于表达的需要,在列举几种情况后应用了省略号,省略了一些内容,让人感到言尽而意无穷。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空白,引导学生揣摩仿写,习得作者的表达方法,丰富语言范式。

如《荷花》第四自然段“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我抓住省略号引导学生想象:“还有哪些小动物过来?它们怎么来到我身边的?会告诉我什么?请你照样子写几句话好吗?”学生练笔后,还可以让学生想想,作者为什么选择“蜻蜓”和“小鱼”这两种小动物写?为什么不多写几种小动物?这样,让学生从理解课文“写什么”转向探究“怎么写”,在实践中感悟到如何精心选材。

课文中类似的训练点特别多,如《盘古开天地》第四自然段叙述了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各部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是一组生动活泼、节奏明快、结构严谨、逻辑严密的排比句。在感悟句式特点后,我让学生抓住最后的省略号进行想象,并仿照课文的句式“他的( ),变成了( )的( )”进行小练笔。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学生才能习得作者的表达方法,丰富自己的语言范式。正如吕叔湘先生指出的:“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

三、插图处补写,提高想象能力

著名作家巴金曾说:“我会写作,不是因为我有才华,而是因为我更有感情。”阅读时如果老师能激发孩子的情感,使孩子脑海里想象作品所描写的景象,激起孩子的表达欲望,这时进行练笔,学生就会产生不吐不快的感觉。语文课本中配有许多插图,这些插图富有形象性、直观性、情感性,能激发学生的想象,激起孩子的情感,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课文中有的插图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有的是某一场景的特写,有的集中表达了作者的情感。但很多插图文中没有相对应的描写或只有简单的叙述,这就为学生提供了想象和创造的空间。利用插图,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补写,也是课堂小练笔的一个重要途径。

如《燕子专列》一课的插图,就是贝蒂在雪地上找到一只冻僵的燕子的特写镜头。我在教学中,抓住这处空白,进行插图补白,随文练笔。我是这样教学的:“先观察这幅图中的景物,你想到了哪些词句?再观察图中小姑娘的衣着、动作、神态,你又想到了哪些词句?”孩子们通过观察插图,对小贝蒂产生了由衷的佩服。然后我让孩子们按照由景到人的顺序,给这幅图配上文字说明。通过这样的补白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是水到渠成,对文中人们爱护小动物的情感也就感同身受了。

再如《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的第二幅插图,画的是洪水卷走了小村庄的情景。课文相应的描述也很简单,我让学生观察图中暴雨如注、洪水肆虐的情景,并想象人们、动物在洪水中挣扎的悲惨景象,再让学生适时练笔,既深化了对课文主旨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提高了其表达能力。

篇4:小身材大力量的三年级作文

我们班的尚老师,身上几乎没有什么太大的特征,但有一个特点————身材矮小,身高一米五至一米五五之间,在密密麻麻的人群中,很难发现她,当我亲眼看到那件事时觉得她并不是个矮子。

在那个阳光明媚的星期三,刚下完课,玩儿的玩,叫的叫,跑的跑。操场上一切都显得生机勃勃,一派和谐的景象,不过,操场上,杂夹着几块纸屑,所有人都若无其事的走着,甚至还故意上去踩一脚。整个操场,好像一张白纸,上面有几块零零散散的污点。这时尚老师从教学楼出来,步履匆匆,好像要出去办点儿什么事儿。走着走着,无意间发现身上有几块纸屑,于是立刻走上前去,弯下腰,伸出手,捡起垃圾,正直走向垃圾桶去,没有一丝抱怨的表情,反而透露出一种淡淡的笑容,当时我本想上去帮着捡,可已经晚了一步。阳光下,尚老师的身影拉的.很长很长。

篇5:生活的惊喜三年级作文

政教处的刘老师来找我,说是张姐姐向刘老师推荐我进学校的文艺团,但是需要我明天趁中午午休时到办公室表演给刘老师看看,这是我梦寐以求的愿望。我听了心中很高兴!

放学了,爸爸骑着他自认为很耀眼的摩托车“飞驰”而来,一上车,我就叽哩呱啦地讲今天在学校发生的事情。爸爸听了说:“那你明天好好表演!”回到家,妈妈还没有回来,我先做作业。等妈妈下班回来了,已经知道此事的妈妈想必爸爸已先和妈妈说了,妈妈说:“这样会耽误学习吗?”我没有吱声。过了好一会儿,我突然说“刘老师还没选我呢?”妈妈说:“只要你自己愿意就行!”我十分兴奋,20:00钟我将自己好好的冲洗了一番,还特别要求妈妈为我把头发清洗干净,然后度过美好的周公之梦。

篇6:一次意外的惊喜三年级作文

意外的惊喜是干旱的沙漠中出现的一泓清泉;意外的惊喜是幽暗的屋子里忽然亮起的一盏灯;意外的惊喜是迷茫中看到的新天地。因为有意外的惊喜,生活才变得多姿多彩,趣味无穷。

今年三月份的一个星期六,我走进了“艺术百佳”复赛的考场。不知道什么原因,我的心里好像总有一只兔子在不停地跳着,弹琴的时候手也不时地发颤,因此发挥很不正常。接下来的`这些天,我的心情一直是阴雨连绵,闷闷不乐。

过了大约一个星期,我在逗妹妹玩的时候,突然接到了妈妈的电话,妈妈在电话那边神秘兮兮地说:“旺旺,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你猜是什么?”我一下子蒙住了,心想:有什么好消息呢?

“你艺术百佳进决赛啦!”妈妈提高了八度音,兴奋地告诉我。

这真是意外的惊喜啊!驱散了我这个星期的阴霾。我高兴得一跳三尺高,仿佛有无数光圈环绕在我周围。

篇7:小进步,大惊喜三年级作文

尽管从异域他乡传来的星星之火还没有形成燎原之势,但热爱Salsa的人用狂热的激情举行了一场“舞林大会”,2010年12月30至2011年01月10,全国各地的Salsa舞者在17Salsa网上交流投票,选出了2010中国Salsa年度风云人物和重大事情。

根据名气、实力和舞友推荐等形式,主办方设立了20位风云人物的候选人,其中北京10人,占50%,上海4人,占20%,杭州、成都、青岛、长沙、南京、广州各1人,各占5%,这些候选人遍布全国各地,既是国内最优秀的Salsa老师,也是最优秀的Salsa产业和舞蹈的引领者。评选活动的组织者林锋介绍说:“每一个行业、每一个舞蹈都需要偶像和明星来带动,Salsa年度风云人物的评选能够帮助塑造偶像、打造明星,最终带动Salsa文化在中国的普及和推广。”

为保证评选的公正性,17Salsa网还专门聘请了四位公证员:狄思、骨头、初源胜和叶协进,他们都是热爱Salsa的狂热分子,在Salsa圈内具有相当的名望。“我也亲自在线做了投票,感觉在线投票评选的程序很简洁、很清楚,并且采用的是实名制投票方式,尽管最后得出的有效票数不多,但几乎不会产生错误,也避免了恶意刷票的可能。”在撰写公证人评语时,叶协进对评选过程充满信息:“或许,经过各方面的持续地努力,下次类似的评选活动会产生更高的群体响应度和参与度。”

最终,杭州周宁拉丁舞蹈工作室的Salsa教练周宁以22%的得票率拔得头筹,成为十大风云人物的榜首。众所周知,中国Salsa最火热的阵地并不在杭州,而是北京、上海两地,不过,周宁的脱颖而出和他对Salsa文化倾尽心力的推广是分不开的。2005年,他就在杭州创办了自己的舞蹈工作室,一面教授社交风情拉丁舞,一面推广拉丁舞文化。在教学和各种活动中,他又不断与北京、上海、广州、香港、纽约等国内外城市的社交风情拉丁舞学校及文化团体学习、交流和合作,为江浙地区众多不同国籍、不同文化北京的社交风情拉丁舞爱好者服务,组织各式各样的活动,其独到的教学理念、细致的教学态度在舞友中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对众多付出和努力,他只说来一个理由——因为我爱Salsa!

对比风云人物的评选,2010中国Salsa十件大事的竞争可谓相当激烈,毕竟在舞友眼中,有影响重量级事件还真不少,第三届上海Salsa嘉年华、北京仲夏salsa节、杭州西街酒吧的舞会……不过,传播Salsa文化的呼声盖过了众多热闹的活动,17Salsa网在2010年创办的《中国Salsa月刊》以9%的得票率问鼎。

一手经办《中国Salsa月刊》的林峰老师表示:虽然做月刊挺累,但我会坚持下去,因为我爱Salsa,也不能辜负舞友们的信任和支持。第三届上海Salsa嘉年华和北京仲夏Salsa节分列2010中国Salsa十大事件第二位和第三位。

2010中国Salsa年度风云榜是中国Salsa的年度骄傲,也给中国的Salsa舞爱好者一个大惊喜——谁知道新一年里会涌现出哪些风云人物。只要爱Salsa,谁都可以成为谜底,成为中国Salsa的年度骄傲。

篇8:惊喜_小学生三年级作文

同学们一个个被家长接走,大风接二连三地向教室里冲,好冷:教室里孤孤单单地只有我和同桌两个人。

我的同桌所以然怨着:“我爸又到那里去了,怎么还不来接我,就算他不来也该让妈妈来接我吗?”噢!他在等他爸爸给他把温暖的雨伞送到身边。我也在等,而我在等那瓢泼大雨什么时候停下来。爸是不会来了。原因有二,一是爸爸昨天嘱咐过我今天带上雨伞。之二是今天他要去帮别人做一件事。

哎!什么都怪我不听他的话,俗话说得妙:“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今天我可撞了。做什么事都是那么有粗心。

过了一会儿:我的同桌也走了。教室时空荡荡的只剩我一人,我感到更冷了。我向窗外看了看,雨还停下来,可能雨是不会停下来了吧!我知道:像这样在这里闲下去,还不如顶雨跑回家里比较好。

于是:我摸了摸装在书包兜里的《成语词典》打算把它放在腑下,以防被雨淋湿,可就在我拿《成语词典》的那一瞬间我发现里面有一小节什么东西。我仔细一看原来是一把伞,一把造形精巧的三折伞,我高兴得一跳三尺高。我惊喜地把它捧在手里就像捧着一顶金元宝一样上下观看,这伞我在家里好像从来没有见过。记得昨天爸爸嘱咐我带伞后:我只是答了一声并没有将伞放进书包里,这伞怎么会跑到我的书包里去呢?难道它长了脚不成!

不用想那么多,马上就想把它打开。哟!这里还有一张纸条。这又是怎么回事?好奇心使我迫不及待了, 我小心翼翼地将这打开,上面写道:“你太粗心了。什么都不放在心上,做什么事都是心不在焉的。今天又忘带伞了,我给你放在书包里。放学后早点回家,我相信它会给你带来一个惊喜,爸爸留言。”我看完这张纸条不禁流下了眼泪。我大约在四五岁时妈妈就外出打工。我跟着爸爸过日子,爸爸一手把我带到这么大,不知历尽了多少辛酸。我不知用什么词来形容小时候他对我的呵护,这时我真想向他说一声谢谢您!在泪光中我仿佛又看见那娇健的身躯。我现在才真正明白爸爸永远是那么的爱我,在生活中他选择了上班,而对我的爱却一点也没改变。

我打开这顶金元宝快乐地跑向雨中,这时我感到我真的好幸福讶!

篇9:小进步,大惊喜三年级作文

叫牛不是牛,身上一个壳,背着房子走,能吃营养高。你们猜,这是什么?哈哈,是蜗牛,说到蜗牛,我可开心了!

一天早晨,我刚一起床,就听见妈妈叫我的声音,我跑过去一看,“哇,一只蜗牛!”记得前天前,我在草丛中费尽心思都没有长到蜗牛,没想到今天他竟然送上门来了,妈妈告诉我,这蜗牛是他做早餐时发现的,我想:可能妈妈买菜的时候带过来的。想到这里,我非常高兴,急忙给了他一片菜叶,生怕他被饿死了,那我就白高兴一场了,因为我最喜欢的昆虫里面,就是蜗牛排名第一。

这天,我给他做了一个“家”,里面有“泳池”、“床”、“客厅”,看起来美极了,我让他住时新家之后,便开始仔细地观察起来。他的样子非常特别,有一对长长的触角,那是他的眼睛,眼睛就长在顶端,还有一双非常短小的触角,长在触角的下方,两个触角用来探测。我看到他这样,赶紧用笔动了他的两只眼睛,我一用笔弄他,他立马把眼睛给缩了回去。我看见了,奇怪极了。后来,我叫爸爸上网查了一下有关蜗牛的信息,我这才知道蜗牛有二万五千六百颗牙齿,是世界上牙齿最多的动物,而我动他,是一种本能的剌激反应,看到这么有趣的小家伙,我想:我一定要好好养他,把他变成一只强壮的蜗牛。想着想着,我高兴地跳起来。

有句老话说得好:“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哇,蜗牛给我带来了意外的惊喜。这真是一件开心的事!

指导老师:朱健博

篇10:小进步,大惊喜三年级作文

一、教学设计

(一) 设计的理念

遵循《课标》理念, 追求“公开课”的常态化, 合理利用小足球开展多种学练活动, 在互动交流中学会动作方法, 激发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旨在通过教学的有效推进, 使学生学有目标, 练有进步;实现“团结合作, 人人进步”的课堂理念。

(二) 教材的选择

季浏教授曾提出, 运动技能的选择主要有三个依据, 一是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 二是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联系, 三是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将“脚内侧传球”作为小足球单元教学中的基础动作技能之一, 是区别于正规的足球脚内侧传球的。旨在创设轻松愉快、趣味盎然的学习氛围, 发展灵敏、速度、力量等身体素质, 在“体验式”、“信任式”的学练中感受传球的快乐, 力求学会“脚内侧传球”动作, 能够学会合作, 找到自信。

(三) 学情的分析

我校三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足球运动基础, 具有较强的求知欲望, 且活泼好动, 敢于挑战新的活动内容, 少数因体质单簿或肥胖, 基本活动能力较差, 但他们团队意识比较强烈, 有一定互助合作的观念, 对足球的教学兴趣深厚且充满期待, 有利于组织教学的实施。

(四) 过程的预设

1. 身体总动员——热身运动:

创设“信号球”、“照镜子”、“钟点球”、“找朋友”等游戏情景, 激发学生对小足球兴趣, 为主教材的学习打下良好的运动基础。

2. 快乐体验——合作学习:

以“快乐足球”为主线, 通过教师启发式教学, 理解动作要领,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分组学练, 基本掌握动作方法。尝试从“丁字步”法→踢定位球→两人一组练习→运球射门练习, 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在课堂实践中还通过观察 (老师或他人的动作, 了解动作过程) →体验 (定位球、活动球, 挑战自我) →比较 (自己和同伴的动作差异) →领悟 (动作的要领) →超越 (争做小射手) , 留给学生一定的自由练习空间。游戏“争当小明星”, 既发展了学生灵敏、速度、力量等身体素质, 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让学生在欢快的氛围中感受足球的魅力。

3. 快乐放松——恢复身心:

在教师的语言引导下拉伸肌肉, 放松心情, 通过大脑回放学练过程、游戏情景, 为自己在课中的表现亮分, 感受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反思

(一) 教学方法的反思

1. 要依据学生年龄特征选择方法:“以生为本”不能空谈

2. 要依据教师特点选择方法:

教学方法的选用受教师的教学经验和个性特点影响。不同性格的教师, 呈现教学的效果是不一样的。但不管是活泼的、内向的、沉稳的还是幽默的, 实践中我们应以自己独有的特性选择教学方法, 通过我们的自身形象、语言、肢体等来演绎好方法, 而且可以着重运用某些方法。如, 本节课就采用形象化的教学方法, 运用形象化的语言、形象化的动作, 在教学中还引入“红太狼”的角色,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使课堂更加有趣生动。课中在熟悉球性这样描述:“看老师, 滚一滚这只球, 滚一滚, 好像球儿给你脚底做按摩对不对?”、“我是红太狼, 踢给我 (教师跳起来向学生招手) , 我要把你们的爱心带回家, 你们愿不愿意?好, 祝贺你们!大拇指奖给你们。”

3. 依据教学环境、场地器材等实际情况选择方法:

对于足球教材, 最根本的就是有球没球、有多少球、有什么样的场地等问题;但无论条件如何, 我们都要从实际出发, 要在时间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能最大限度地运用和发挥教学环境条件的功能与作用。如, 在学练过程中对“脚内侧”的认识, 通过“盘踢球”的练习, 将脚内侧“小标贴” (常态课中, 脚内侧“小标贴”可事先让学生用粉笔画个圆圈替代) 当作笑脸亲小足球, 踢球过程中能“用力亲到足球”等方法, 使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动作, 体验动作。有人也许会说, 你这节课人手一球, 这样好的条件谁不会上, 可没有足球, 我们可以创造条件, 如:用纸球替代足球, 组织学生利用雨天室内课或在家动手制作, 给学生创造感受“足球”的机会, 这样, 我们同样可以让学生的足球梦有实现的可能。而面对不同的学生 (借班上课) , 更需要教师根据学生情况作出调节。如:游戏“找朋友”在本校做, 学生有一定的足球运动基础, 学生兴奋, 有自信, 带球活动范围大, 效果明显。借班上课的学生不一定有足球运动基础, 带球活动比较小心, 范围小。因此, 教师的语言把握、现场调控也要及时跟进, 给予鼓励和肯定。

(二) 教学特色的反思

1. 整体性的游戏运用:

充分利用小足球创设多种游戏, 体现人球合一的教学情境, 使学练更有趣、更实效。如, 在准备部分中创设“照镜子”小游戏, 替代了平时的徒手操。初次执教, 动作创编是根据三年级学生特点, 做到既简单易学, 又富有童趣, 效果较好。再次执教时, 主教材中“丁字步”等教学法的运用, 反过来对“照镜子”游戏有了新的启示, 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 在兴奋、紧张的过程中感受所要学的动作。于是, 笔者针对主教材重新设计了照镜子动作, 从上肢到下肢、从动作的快与慢、从标准的体操动作到模仿小动物的形象、从动作迁移 (为主教材学习所用的辅助动作如:钟摆动作、丁字步站位的芭蕾手位、踢毽子、站立式起跑动作等) 到腿部各关节的活动, 动作编排新颖、有趣, 学生学得投入、开心, 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准备活动。

2. 针对性的讲解与示范:

说到讲解与示范, 大家一定会想到两个词:精炼与规范。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了解并能学会“脚内侧传球”动作, 并不是容易之事。在组内研讨的过程中, 在和足球教练的交流中, 笔者通过口诀和“丁字步”法来解决认知的问题。如, 以右脚传球为例, 动作要领口诀的第一稿:左侧一球支撑点, 膝盖脚踝向外展, 脚尖向上稍稍翘, 脚腕绷紧击球中, 踢完髋腿向前送。第二稿:足球在地上, 左脚在旁边, 快速甩小腿, 脚尖向上翘, 瞄准球后部, 用力踢出去。第三稿:左脚-左脚来支撑, 膝盖稍弯曲, 脚尖对前方, 离球约一脚;右脚-右脚传球时, 大腿向外翻, 脚尖向上翘, 踢球于中部, 传球方向正。第三稿中, “对”原来用的是“向”, “于”原来用的是“踢”。不难看出, 口诀的数次修改, 都是向着小学生的认知点靠近, 靠近, 再靠近。“丁字步”法的运用降低了技术动作要求, 让学生更容易接受, 学生通过看示范动作→“丁字步”站位找传球方向→“丁字步”钟摆动作练习→固定球练习→传球练习→传球射门游戏, 这样一个渐进的过程中, 教师结合形象的语言和示范, 使每一步都自然理成。

3. 互动性的激励语言:

教师就是要抓住小学生的特点, 针对课堂中因为学生走神、转换练习场景、纪律提示、队伍调动等, 恰到好处的运用互动性的语言, 比如, 说停——就停, 提问——回答等等, 这样就能起到了以小见大的效果。爱听表扬是孩子的天性, 好孩子是夸出来, 这些话我们不陌生。教师要舍得语言投资。笔者针对不同练习, 从集体到小组, 再从小组到个体, 对学生的课堂表现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表扬, 肯定他们的进步。比如, “老师奖励你们每人一个大拇指。”——“谢谢老师大拇指!”、“顶呱呱送给你!”、红队的5号做得真棒!等等。课中, 互动声音响亮、师生精神饱满, 这就充分说明了有效运用互动性的激励语言的作用。

(三) 存在问题的反思

小足球教学和其它球类教学一样, 教学中可以看得出学生对球的喜爱, 但教学中我们有时很无奈或没有底。一是器材问题。球类器材不足是普遍现象, 前面我们说, 足球不够可以用纸球替代, 但纸球和真球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水平一学生用纸球可以, 水平二、三的学生再用纸球就明显不过瘾, 也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二是部分教师对怎样教好球类教材钻研得不够, 觉得自己学的东西足够教小学生了, 成人化的教学现象比较严重, 特别是球类运动还不擅长的老师, 如何教会、教好就更是个问题了。三是如何根据不同水平段的学生, 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 制定合理的单元教学计划, 让一线教师能“用”得着, “用”得好。

作者简介:

俞向阳, 江苏省小学体育特级教师, 盐城市首批市级“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曾获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优秀教练员、盐城市党代表、盐城市优秀党员、盐城市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篇11:小进步,大惊喜三年级作文

■朱晔

《城市中国》执行主编, 独立艺术家与策展人

中国的大学大多数由国家和各级政府进行管理, 这使得其骨架是官办的垂直结构, 因而在意识形态和市场经济的双规之下, 其变革始终较之社会机构显得迟缓。官办的特征决定了大学对社会公共资源的占有量更多地取决于政府。当得到来自政策的许可之后, 中国高校与城市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相适应, 集体地爆发了惊人的能量。高校扩招使得中国全日制大学生招生数由1998年的108万迅速扩充到2006年的540万, 中国的高等教育也宣告了从精英化进入普及化的阶段。与此相适应的是各高校在空间上开始急速扩张, 这集中表现为各地兴建大学城的反生态奇观。

中国大学城的建设是20世纪90年代继高校合并、高校扩招之后中国高等教育的又一大手笔。大学城的兴起始于2000年。这年8月, 地处河北省廊坊市经济开发区的东方大学城正式开“城”。随后, 各地的大学城纷纷上马, 越建越多, 越建越大。陕西的西部大学城占地400hm2, 山东菏泽大学文化城占地466.67hm2, 到广州大学城, 占地已经达到4 330hm2。就在广州大学城宣布自己是“全国最大”后不久, 南京便宣布投入50亿元人民币巨资, 打造全国最大的仙林大学城, 占地合7 000hm2。截至2004年年中, 全国各地大学城约有55个。

我们可以从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概念来理解中国的大学城现象。“空间生产”可以概括为:社会空间就是社会产品, 每一种特定的社会都会历史性地生产属于自己的特定空间模式。社会生产的主导实践方式决定着空间生产方式。他强调, 现代资本主义规划, 倾向于成为空间的规划, 即人们通过生产新的空间来获得利润。于是, 空间不但成为生产资料, 而且是生产力, 并且作为产品被消费, 既被权力所控制, 又成为斗争的目标和场所。从这一观点出发来理解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就不难发现其核心即在于城市空间的重组。空间与时间、资本的融合, 形成了对社会的庞大作用力, 空间支配权随之成为了争夺的焦点。

大学城批量化的空间生产也是如此, 它并非源自于各省市的集体无意识, 而是有意而为之。首先, 要建大学城, 那么就必须圈地。宅基地也好农耕地也罢, 以大学城之名进行土地流转有着足够冠冕堂皇的合法性, 而且圈地规模越大越好。南方某市在大学城土地审批过程中, 为了省却一次性圈地过大必须上报的麻烦, 甚至采用了将整个大学城的用地化整为零, 一块一块地在省内审批的做法。其次, 大学生一旦进校, 一般都必须用四年时间完成其学业, 也就是说他们作为高校空间的使用者是不可转移的, 这批学生也就成了大学城各类空间实实在在跑不掉的消费者。第三, 大学城一旦兴建, 就可以按照各类土地面积、学生数量等被转换为对该区域空间经济生产的计划预制, 它将完全处于控制之中;进而, 作为城市空间战略, 大学城是个规模大、品味高的形象工程, 整好了就是朝气蓬勃、看得见的政绩;最终, 由于先行铺设高校, 土地商业开发可以搭上教育的便车, 低价获地, 借政府与文化之名, 由此换取更为高额的土地开发利润。这么一来, 各高校作为文化权力机构, 在大学城的开发过程中, 与政府、银行、商业机构、开发商互相链接为有序的利益共同体。而更为深层的转变则在于:城市空间生产的资本化使得一切与个人社会生活相关的事物都可以以资本的逻辑进行换算, 哪怕是教育。

然而大规模开发的后果, 是中国高校大面积的负债经营。这种空间生产模式的失败, 归结于在高校空间单向扩张的同时, 其他类型空间生产的断裂, 俗称“环境的整体不配套”, 而最主要的是这一行为对高校空间的最终使用者和消费者—学生的忽略。第一批进入大学城的学生往往成为新环境的试验者, 他们被批量地放置于教育的孤岛之中, 过着景观化的生活 (图1, 图2) 。笔者曾到广州和重庆大学城的美术院校进行走访, 在学校任教的朋友说, 因为大学城多远离市区, 学生与活生生的社会生活基本隔绝, 造成了学生创作水平大不如前。好在两地建筑院校都还按兵不动地留在市区, 学生们得以穿越街坊里巷, 直接体验着城市空间, 这也算是万幸吧。

我们可以设想大学城整体环境开发终将带来的繁荣, 但这样的繁荣更多是依靠政府对高校周边的整体规划与指令性开发, 因为按照自发集聚的模式, 其时间成本将是各高校不能承受之重。而另一个不可忽略的是大学教学的季节性特征, 它注定了大学城在寒暑假期间的空巢。一旦放假, 这么一大块空荡荡的地方荒凉得如同废墟, 而一旦开学, 废墟又勃发出欣欣向荣的无限生机, 这样的奇观, 也算是大学城空间生产的中国特色吧。

教育建筑建设“显性浪费”与“隐性浪费”的辩证思考

■汤朝晖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按本世纪初的统计数据, 教育资源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发达国家为5.1%, 我国仅为2.87%。尽管近年来有所改善, 但考虑到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 总体而言, 与先进发达国家比较, 我国的教育资源人均投入仍相对落后。这个现实, 一方面说明我国的教育投入仍需加大, 从总量上是不足, 谈不上浪费;另一方面, 说明我国在教育投入中没有可供浪费的资本, 实际存在的教育建筑建设标准的不恰当逐高等浪费现象应该引起警惕。

但就教育建筑建设标准本身而言, 教育资源的浪费同样需要辩证地分析, 可分为“显性浪费”与“隐性浪费”两种不同的形式。

盲目地好大喜功, 把建设标准定得太高, 这类“显性浪费”是要首先避免的, 比如过高的建筑内外装饰标准、为了追求形象而建设高层教学楼等。关于这点, 建筑师们已有共识。但是, 把建设标准定得太低, 使建成的教育建筑不能发挥最大的效能, 或仅仅满足基本功能而忽视环境育人的教化作用, 却是一种“隐性浪费”。这一点, 同样应该引起建筑师们的关注。无论过度铺张引起的“显性浪费”, 还是过度节俭导致的“隐性浪费”, 都不利于教育建筑的长远发展, 需要我们辩证地思考。避免前一种“显性浪费”相对容易, 而避免后一种“隐性浪费”, 就不能简单地靠被动执行已制定的指标来解决, 而是有赖于建筑师在对当代教育深入研究后主动把握尺度。

作为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建筑对受教育者的熏陶与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当代的教育已不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传授, 而是对受教育者全面能力的培养。而与之相适应的, 往往需要一定的硬件配套。这在1992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 (下文简称《92指标》) 中是找不到依据的, 要建筑师基于对当代教育的理解去进行合理的探讨与研究。

在我们参与设计的新建高校教育建筑中, 交往空间总是倍受关注, 往往成为建筑群体组织的灵魂。这类交往空间的表现形式, 可以是架空层、扩大的连廊、门厅、空中花园等。如获中国建筑学会“建国60周年建筑创作大奖”300项作品之一的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东教学组团, 其中央交往连廊就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图3) 。按照《92指标》, 这些面积均不属于功能空间, 但适度提高这类交往空间的标准, 不应被视为浪费, 而是现代教育对教育建筑提出的新要求。

按照以往的设计标准, 教育建筑0.6~0.65的K值, 只能解决简单的交通功能需要, 已不能满足内涵日益丰富的当代教育的要求。对于这类交往空间的加入, 简单地看, K值有所降低, 但适度地给予K值弹性, 教育建筑的空间形态与功能适应性却有着质的提高。教学功能与交往空间得到了整合, 教育建筑从只能满足单纯知识传授的空间转化为集教育、交往、文化、展览、表演、学生社团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元空间, 给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了多样的可能, 为培养综合型的新型人才提供了有效的物质基础。适度增加交往空间的面积就能实现教育建筑的功能多样、效率提高, 是对教育资源的高效率优化利用。

对于尺度的适度把握同样至关重要。关于教育建筑的交往空间近年来已有不少研究成果, 但目前主要还是集中在学术层面的讨论, 并没有成功实现向政策层面的转化。因此, 在国家对教育建筑的建设标准作出新的调整之前, 建筑师更应从理论与实践上加以研究。避免“显性浪费”不难, 要做到避免“隐性浪费”, 实现教育资源利用的优化, 同样需要建筑师付出努力。

对高职院校规模经济与功能分区两个问题的看法

■梁海岫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高级建筑师

一级注册建筑师, 博士

《92指标》与高职院校的规模

高校的规模经济表现为扩大办学规模后单位教学成本呈现下降趋势。高职院校校园规模的大小首先决定于办学定位, 有研究认为高职院校比较理想的学生规模为5 000~8 000人, 是节约资源、提高效益的峰值, 再继续增加则效益显著下降 (1) 。目前我国新建或扩建的高职院校学生规模均超过8 000人, 有的甚至达到12 000人, 用地规模参照《92指标》, 只不过是将其上限作为下限使用, 新校区占地均在千亩左右, 各地不分实际情况一刀切, 导致占地面积很大, 市区无法征地, 进而占用郊区土地。有研究已经指出《92指标》需要改进, 笔者试结合高职院校特点作以归纳 (2) (表1) 。

2004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 (试行) 》中已将本科与高职院校的建设用地与校舍面积指标等同, 并降低了若干学术性指标要求 (对高级职称教师比例、图书馆生均进书量、计算机数量等作了区别) , 高职院校采用了0.8的折减系数。这些转变反映了管理部门逐步认识到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 笔者认为, 这些指标还可以降低, 并应加大对实训面积与设备配置的要求。

从《92指标》计算得出校园容积率约为0.5, 其出发点是为了保证一个良好的办学环境。有学者认为城市生命力在于多样化及“密度之需要” (4) , 为了保持校园建筑中人的尺度感, 校园建筑应为3~4层小型建筑, 并用拱廊连接 (5) , 这说明人的尺度感来源于适当的密度值。如果新建校区按照0.5容积率, 建设5层左右的校舍, 校区将显得比较空旷, 大型礼仪景观广场将大行其道。事实也正是如此, 当前校区建设土地浪费的现象十分严重。另外, 高职院校主要来自“三改一补”, 直接从中学跃升到大学,

用地本身就存在着先天不足的问题, 获得扩建机会时自然雄心勃勃, 将各种校舍均布在全部用地上, 力求占满土地以免遭遇日后土地调整。而现阶段地方政府也乐于对此大力支持, 仿佛拥有的地方高校的规模越大似乎政府的工作成效就越高。调查显示, 目前广东省内高职院校校园建设的容积率从0.1~1.2不等, 差别很大, 其中0.8容积率的学校还可有不错的校园环境, 并不让人觉得空间拥塞;高于0.8后, 学校将普遍进入积极扩张办学的阶段。调研显示, 新建的高职院校校区容积率普遍低于0.5, 如果考虑到大型工科实训用房的设置, 笔者认为高职院校较合适的容积率应该是0.7左右, 既可以满足使用需求, 同时也能形成较好的校园尺度, 并能节约用地, 在城市用地紧张的情况下, 容积率还可以再提高20%。确定用地指标时, 应尽量根据城市土地使用状况、办学的实际需求来确定调整系数, 不宜一刀切。

高职院校功能区的问题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 传统的三大功能区—教学、生活、运动区已经不能满足大学校园教学生活的要求, 而呈现出复合化与新功能区两种趋向。高职院校同样体现出这些趋势, 同时高职院校面积庞大的实训区是投资最大的功能区, 也是衡量一所高职院校办学实力的最重要区域, 因此高职院校的校园建设中, 实训区是功能区组合无法回避的问题。笔者认为较大型的校园规划可以采用校园单元组合, 比如以400m步行半径组织教学、生活与体育组团, 但应注意实训区域宜集中设置、分期建设。一是因为实训区是高职院校的特色, 占据最大量的教学时间,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二是实训区是投资最大的区域, 将其分割成几块显然不符合集聚与规模效应;三是实训区将承担实际生产职能, 分离为单元会阻碍生产区域的整合及校园交通流线的梳理。因此, 校园内单元的组合将以集中设置的实训区为交集, 进一步来说, 比邻或集聚的高职院校也应将实训区域靠近设置, 即形成共享实训区。

功能复合化倾向也影响到了单体建筑的设计, 近几年高职院校开始出现一体化的实训综合楼, 将教学与实训完全融合在一栋建筑内。还有的将图书馆以“总馆+分馆”的模式运营, 缩小总馆面积, 将分馆设置在各实训综合楼内, 这种做法是根据高职院校2+1教学模式 (即2年校内学习, 1年校外实训, 教学与实训在第2学期开始密切交错) 而来的, 因此出现了“实训综合体”这一新的校舍形式, 其特点是将教学、实训、图书阅览综合起来。另一方面, 图书馆在高职教学中实际利用率偏低, 因为偏重技术层面的教学形成较强的专业壁垒, 越高年级的学生去图书馆的次数越少, 而更多去实训中心, 与研究型大学正好相反。而且由于高职院校没有硕博研究生这类高强度使用图书馆的群体, 承担科研项目的教师相对较少, 因此, 许多高职院校图书馆建成后由于利用率较低而进行了很大的功能改动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学楼应该具备一定的生产性。现代工业工艺十分复杂, 岗位群分化的教育培训包也日趋复杂, 导致办学成本居高不下, 高职学生的生均教育经费只相当于普通本科院校的一半 (6) , 在经济上形成办学必须接受“外援”的特点, 否则难以为继;另外, 教学目标要求校园内的教学单体具备一定的生产性, 才能保证人才输出的适应性与前端性。企业介入高职办学在规划上带来的问题是教学区内将设置工业区, 也可以换个角度说是在工业区内设置教学生活区, 这也将在建设中带来诸如动力电、供热、供冷、供气、供油、三废处理、原材料运输、成品仓储营销等一系列问题, 进而会形成不同于学科类大学的校园形态, 这一点在德国、新加坡等高职教育发达的国家已有所体现。举例来说, 若生产厂房位于大学校园内, 会给具体设计带来校园流线梳理、校舍定性定规模、消防规范是否适用、宿舍使用人群复杂化、校园景观等问题。这些都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标准与逐高

■王小工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6A6工作室

主任兼总建筑师

当今的中国处在经济急速发展和社会生活的转型期, 人们在对传统教育体制和模式回眸自审的同时, 也对我们教育建设的未来进行着许多新的思考和探讨。正如陶西平先生所说, 这是时代对教育的考验!

从事多年基础校园教育建筑的设计实践, 工作中有幸与许多优秀的中小学校长们一起沟通和研究探讨校园的建设。这些让人们从内心无比敬重的教育家们, 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顶梁柱, 多年来开拓进取、鞠躬尽瘁, 引领与推动着一所所学校不断发展和奋进, 毕生的最大心愿莫过于办好一所学校。教育建筑设计实践中, 我们也时常从自身的专业角度期待和考问自己:设计一所好学校首先应关注什么?好学校的标准是什么?本文试从两个角度谈一点个人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校园建设“逐高”的关注点

现实中, 许多校园建设投入资金的多少与硬件设施水平的高低似乎成了衡量学校建设水准优劣的核心评判标准。硬件标准的逐高就成为当今校园建设中一种水平相互攀比的杠杆。这里并不希望一味指责校园建设中使用方对高标准教学设施的期待, 然而中外诸多教育家们的成功教育实践表明, 校园建筑设计的着眼点首先应当放在如何充分表达和挖掘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文化传承上, 放在如何实现教育建筑功能性和文化性的建设与学校教学管理模式相契合上, 放在如何建立和促成师生与校园环境文化之间的情感互动、和谐共生上。一座校园的文化不是空洞的事物, 它不仅透过校园建筑空间环境等各种物质形态表达出来, 更体现于学校全体成员和各个组织团体的行为方式中。如果说建筑空间环境作为人们行为的载体, 两者之间能否形成“对话”就理应成为设计追求的核心目标, 也应是校园建设中水平相互逐高的核心杠杆。

关于“标准”

改革开放30年来, 中国的教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发展, 纷繁的教育思想流派和教育模式、多样的办学体制和办学规模都使得今天的教育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教育设施的建设面对诸多不尽相同的新问题、新情况、新任务。然而, 大量新建学校的设计实践往往首先面对的是一份似乎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办学条件标准任务书和不负责未来学校运营与管理的各级教育基建行政管理部门的审批。未来建成的学校是否符合待定学校管理者的教育理念, 硬件的空间功能设置是否与未来教学要求和教学模式相匹配, 都不得而知。相关部门主管是主而不管, 设计人员则是无的放矢做设计, 这也难怪许多新学校在入住之后不多时便要“二次更新”了。回眸反思, 用主观上的“标准”对应客观上的“非标”, 这样的“标准”是否还“准”?

教育资源只有建立在教学设施和设计理念与每一个办学个体差异相匹配的前提下, 其真正价值才能得以实现。

从大学的精神反思大学校园设计

■冯果川

深圳市筑博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

我国大学的校园规划和建筑设计看似五花八门, 但又常常透着一种无趣和相似。这些相似而又无趣的校园设计仿佛是相互参考、相互印证, 让人觉得校园应该如此, 也只能如此。这些校园往往恢弘气派、秩序森然、压抑人性、空洞乏味。如此的设计氛围不仅扼杀了大学设计的想象力, 更是扼杀了大学的精神。

笔者以为, 大学校园设计不能以这样的设计方案为参考, 也不能单纯听命于业主, 丧失专业者的责任和尊严。应该正本清源, 回溯历史去寻找大学的精神, 寻找能够定义和塑造这种精神的空间。

现代大学始于欧洲中世纪末期, 大学 (university) 一词来自拉丁文“universitas”, 意思是“行会”, 与工商业者的行会是一样的, 12世纪逐渐固定用来指称大学。这说明对于那时的大学来说, 搞教育、做学问不是第一位的, 第一位的是搞行会这样一种独立自治的组织。为什么“独立自治”这么重要?因为大学就是可以无条件追求真理的地方, 是保护异端思想的庇护所, 丧失了“独立自治”就没有大学的教育和学问。解构主义哲学家德里达2001年在中国的演讲主题之一就是“无条件的大学”。无条件的大学是理想的大学, 是现代文明发展的重要根基。黑暗的中世纪只有在修道院和大教堂里才有高等教育, 其研习的学问当然不能与基督教义违背, 但是随着被欧洲遗忘的欧洲文明 (古希腊和罗马文明) 从阿拉伯世界重新传回欧洲, 学者们为了自由地钻研传授这闪耀着人性光辉的文明, 为了捍卫无条件求真的权利, 逐渐从教会机构中脱离出来成立自己的行会, 最终演变为大学。最早的大学是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 1158年皇帝费德里克一世颁布法令, 规定了博洛尼亚大学不受任何权力的影响, 作为研究场所享有独立性, 博洛尼亚大学被欧洲大学奉为“大学之母”。脱胎于巴黎圣母院的索邦神学院的巴黎大学是大学的另一个发源地, 其历史可追溯至公元9世纪, 著名的牛津大学是1167年由巴黎大学的英国师生回国创立的。大学从教会机构中独立出来的过程同时也是欧洲由基督教神性信仰向人文精神过渡的过程。大学可以说是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现代性的摇篮。

我国的大学基本上是国家操控的官办大学。近年兴起的民办大学大多又是资本逐利的新市场。可见大学在中国具有很明显的依附性, 对权力、资本的依附, 对出版、评级、评奖等的依附, 大学更像一个官僚机构、商业机构、名利场、交易所……这些都严重侵蚀着大学的精神与气质。与此相对应的校园设计也趋于豪华、宏伟 (大轴线、大广场、奢华的建筑外观……) , 诚实地反映着中国大学扭曲的精神面貌。

其实中世纪的大学并没有校园, 只是散落在城市中的一些建筑。因为没有固定场所反而使大学与教会和君权谈判时更灵活, 如果不能为它们所容, 大学可以迁移到别的城市。现在大学不但被社会完全认同而且备受推崇, 所以大学固定下来, 有了美丽的校园。但是我们不应忘记大学的校园应该是催生和保卫这种人文精神的空间, 所以大学校园的设计凸显的应是人性, 而不是权贵霸气。纠正国内大学的办学思路是一方面, 从校园空间的角度重塑大学的精神也是不可或缺的另一面。大学应该简单务实, 而不是注重外在形象、故作崇高。正如当年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所云:“所谓大学者, 非谓有大楼之谓也, 有大师之谓也。”大学应该尺度亲切、平易近人、自由灵动、充满生机, 应该有很多开放的空间鼓励人们交流争论。著名哲学家马克思·韦伯曾经将现代性概括为“去魅化” (disenchanted) —以理性化消除神话的过程。我国现在的大学校园设计所表现出的宏大浮华之气实在非常需要认真的“去魅化”。

校园魅力感悟

■褚平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

2A1工作室主任兼室总建筑师

背景与现状

近十年,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我国高等教育建筑进入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时期。1978年我国高等院校校舍总量是3 300万m2, 1999年约1.9亿m2, 到2009年已达6.2亿m2。在1999年以前, 全国高等院校校舍年建设量不足千万平方米, 而2004年猛增至5 800万m2, 并连续三年保持这一发展势头。据2009年的统计数据, 年新增校舍量仍在3 400万m2左右, 正在施工的年建设量为4 200万m2。这些数字带给公众的直接体验就是—短期内全国各地几十座全新、可称之为城市或城市片断的大学城瞬间形成。

在这种急速发展的状态下, 应对策略基本上是:建设方根据《92指标》和学校专业课程设置及未来发展计划, 制定一份控制性的任务书;建筑师在短时间内, 根据常识和经验对周边地域环境进行分析, 发掘出学校的“特点”来, 通过参与招标获得设计项目;校方往往迫于置换校园、扩大招生、经费不足等因素所带来的压力, 就要求校园能在一到三年内滚动建成, 分期使用。这种速成的建造过程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我走访过一些大学城, 无论规模还是形式都趋于雷同;大尺度的建筑群, 壮观但缺乏生机;在规划上, 校内及周边少有弹性发展的空间, 基础生活设施孤立且明显不足, 大片广场和绿地“见物不见人”, 给人以大、空、简单、没有趣味的整体印象。

目前这种大环境, 虽然给建筑师提供了很多的机会, 但同时也扼杀了设计师的思考时间和创造力。当政治和经济因素成为主导力量, 建筑师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小时, 建筑本身的存在就会成为被质疑的对象, 探索新的可能性就成为必然。

吸引与思考

走访马萨诸塞州的大学城已是15年前的事了。印象最深的是隔河相望的哈佛、麻省和波士顿三所著名大学, 初来乍到的人们只有站在河边才能区分它们, 体验到空间和距离。人们一但进入街区就会发现它们没有围墙和边界, 完全融入了城市, 而在那周围, 居然有大大小小33座大学。当时陪同我们的留学生津津乐道的不是著名的哈佛图书馆或科技馆, 而是学校周边被城市道路串联或分隔、由建筑围合或退让形成的小广场, 以及线性散落着的光怪陆离的店铺。在那里, 不分学校、人种、学生或老师, 大家经常聚集在一起海阔天空地神聊, 小广场上也经常会有人发起各种有趣的活动。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一位哈佛毕业生, 因为喜欢这里便开了家店, 打算30岁之前, 半年游走于世界带回稀奇古怪的货品, 半年在剑桥城卖货、聚会。这么多年来, 我时常会想起他, 并不断问自己“教育究竟是什么?教育行为仅仅是在课堂中完成的吗?”亚洲创新教育科学中心的戴维先生说:“我只有说, 才能想。”只有在听说的过程中, 才能产生更多、更好或更有价值的想法。不受权威或教授影响的讨论, 是奇思妙想和开放性思维的最好训练。由此看来, 大学周边的城市环境不就是师生所爱的隐形校园吗!主动营造校园周边社区与城市良性互动的发展模方是双赢的策略。同时我也意识到, 在大学校园中存在且需要类似于市民社会繁杂而频密的公共生活;学习、生活和工作的群体集合, 是功能、社会、生态、文化和心理的存在。

树木与建筑

因为工作关系, 多年来我一直游走穿行在北大的校园里, 要说对校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里的树。当年的三角地今天的百年纪念堂前的树荫下, 每天中午都挂满条幅摆满桌椅, 各个社团在那里发布信息;清晨和傍晚, 在未名湖畔的树影婆娑中, 三三两两的青年学子们尽情抒写着人生的美好年华;不同时期的建筑, 无论新旧, 现代还是传统, 都在高大树木的簇拥下透射出迷人的魅力, 讲述着悠远的历史。而与高大树木相衬的教学建筑群, 拥有着“迷宫般”复杂、小尺度的趣味空间。在同济大学我也找到了相同的体验。王伯伟教授在一次会议上说道:“有人批评同济的校园缺少规划, 建设凌乱, 没有主导建筑风格。但日本的高校访问团却称赞同济校园是中国高校中最漂亮的校园之一。”在实地走访之后, 我深深地体会到, 同济校园的魅力不仅来自于其本身固有的城市文化影响之下复杂的空间格局, 更多来自于与其一起成长起来的生态环境:高大的树木在建筑和人、建筑与建筑之间形成无可替代的“场所感”。无独有偶, 美国西北大学的校园中有很大一片色彩斑斓的树林, 漫步于林中小路不时会看到涂鸦、广告招贴、雕刻以及吃喝交谈的学生, 林子虽然不太精致, 但却干净、清爽, 并非壮观的摆设, 而是成为教学建筑群中的“起居室”。透过枝丫的缝隙望向不远处, 美国著名的凯洛克商学院低矮朴素的外观不禁让人怀疑是否有建筑师进行过立面设计。但是如果我们进入室内就会发现其空间的多用性和实用性、设备设施的先进性完全不同于我们所理解的传统意义上的教育建筑空间。这让我顿悟:人的需要、教育的需要不正是当下建筑师首先应该思考的问题吗!对环境和满足教育行为空间的尊重会产生极具魅力的“场所感”, 能平衡绞尽脑汁的立面创造所带来的乏味。

前车之鉴

与国外大学校园的总平面图比对, 我们会发现, 我国新建的大学校区倾向于追求总平面构图的完美, 校园功能关系、空间秩序、交通流线、生态景观、整体形象完整而明确。当校园占地面积较大时, 校园结构多为组团式, 以便依据地形条件线性发展。当规模进一步扩张, 建筑群的尺度和功能组团之间的空隙也随之加大, 简单的组团复制和功能级配往往导致交通联系和使用的不便。这是重视规划物质形态的共性问题, 偏重设计本身而忽视学校是否有一个清晰的整体发展策略及校园空间实际使用需求的必然结果。实际上, 欧美国家从城市规划到大学建设, 也经历过与我们今天的发展类似的过程。在20世纪60年代末大规模建设高潮基本结束后, 美国校园扩张的途径是将私立大学在校区周围进行扩散, 校园完全开放, 与城市及周围社区融合一体, 学校的部分设施可与市民共享;有些公立大学则在城市中建设分校, 比如加利福尼亚大学共设有9个分校。而建筑师考虑的更多是已建成物质环境的使用问题, 即如何将社会、经济、文化、哲学、历史等要素在城市尺度上加以反映。哈佛图书馆在百余年的历史中, 发展出大大小小、分门别类近百家, 遍布城区各处, 各馆都有其无可替代的特色, 充分体现了哈佛非中心化的体制。我认为这种发展意识绝非设计师在校区规划之初所能设想出来的。校园规划的复杂性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一个建成后的大学校园作为一个自组织系统在与环境不断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国外大学校园地图之所以呈现出如此肌理形态的原因。

结语

2009年教育部年度报告中提出“人人成才、多元选择、终身学习、系统培养”的教育理念, 鼓励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许多大学纷纷收缩传统学科, 创建新学科, 改变教学模式, 成人教育、科研培训、特殊教育、民营办学等机构应运而生。因此我们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 更需要关注和思考国内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的变化和发展。将建筑设计理念纳入到教育机构整体思想发展的互动过程中。

校园的规划设计, 考虑弹性发展因素尤其重要, 但弹性发展的可能性并非在规划时简单预留一块发展用地, 而是更复杂地体现在校园的整体发展以及每一栋建筑的扩建和改造中。大学的整体规划建设框架不止于设计师眼中的规划设计, 为了满足创造知识和传授知识这一终极目标, 我们对规划的理解应该涵盖满足教育行为需求所必须的全部空间环境因素。

面对低碳时代的到来, 校园建设又该如何思考

■徐苏宁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教育建筑专业学术委员会委员

低碳 (low carbon) , 意指较低的温室气体 (主要以CO2为主) 排放。工业革命至今只有200多年, 但随着世界范围内工业的高速发展带动经济的上升, 也刺激了人类欲望的不断攀升。人口剧增、高能耗生产、高资源消费的生活方式, 使得CO2的排放量越来越大, 灾难性的气候变化在全球范围内频频出现, 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

全球变暖是人类必须面对的现实, 正是我们制造的人工物成为碳排放的主要根源。校园建筑也脱离不开这个大的社会环境, 必须要为低碳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那么, 该如何理解校园建筑参与到低碳社会的行动中呢?

首先, 我们应该转变设计观念。不贪大求洋, 不炫耀技巧, 注重地方性, 注重自然条件的运用, 加大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使用, 减少制冷、通风、照明等维持建筑功能的能耗。不作过度的建筑装修, 尽可能使用地方材料, 避免材料加工过程中的碳排放。校园建筑应以简朴为主, 做低碳建筑的模范。

其次, 注重延长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尽量减少寿命周期内建筑材料和设备的维护与更新次数, 即便是需要拆除或部分拆除, 也应充分回收、利用原有材料和设备。建筑材料本身并没有太多的碳排放, 大部分都是在运输、加工、施工过程中排放的, 因此, 应该尽量避免这个过程中的碳排放。

第三, 应加大校园绿化面积, 保持碳氧平衡。数据显示, 每公顷森林每天可吸收1 000kg的CO2, 释放出730kg的O2;每公顷公园绿地每天可吸收900kgCO2, 释放出600kg的O2。换句话说, 以成年人每天呼出0.9kg的CO2需要0.75kgO2来计算, 1hm2森林制造的氧气, 可满足近1 000人的呼吸之用。如果考虑到汽车尾气和生活排放等因素, 每个城市人需要近40m2的绿地才能维持大气中的碳平衡。因而校园建设应以绿色校园、园林校园、生态校园为目标, 老校园更应避免拆绿建楼, 设计师应更多去思考如何加强校园空间的综合利用。

第四,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不搞重复建设。学校位于城市中的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与社会形成文化与经济上的良性循环, 社会资源可以使学生生活方便, 减少不必要的支出, 也减少了许多碳排放。而远离城市的“大学城”, 势必要考虑自身的需要而重复建设很多设施, 教师、学生往返与学校与城市所带来的碳排放是惊人的, 也会造成交通及其他社会问题。

2009年8月底, 我在呼和浩特参加教育建筑学术年会时有机会参观了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馆的改造项目, 很受震撼。这是一个非常符合低碳要求的设计实例, 原本作为校办工厂的老旧建筑, 在内蒙古工业大学张鹏举教授的手下变成了一个非常自然且充满了文化、历史和个性的建筑作品。几乎所有的原有构件、材料都得到了利用, 有的变成了维护结构, 有的变成了窗饰, 有的围合成室内外空间, 有的直接变成了艺术装饰品搁置在环境中, 就连原有的烟道都被利用作通风之用。希望读者有机会实地感受这座建筑所蕴藏的精神。我们应当为张鹏举教授击节, 也希望更多具有如此胸怀和意识的建筑师坚持自己的理念。

低碳生活已是未来必然的选择, 人类已经没有了退路。作为建筑师, 我们需要面对, 需要思考如何用我们的智慧迎接环境的挑战, 让我们的每一项设计都符合人类生存的需要, 让每一件作品都能为建设低碳社会作出贡献。

注释

1[1]参见:熊健民.高等职业教育经济功能与规模效益实证研究:[学位论文].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04.96

2[2]参见:曲冰, 梅洪元.对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的几点思考.城市建筑, 2006 (1)

3[3]参见:周广勇, 宋政全.高等职业教育导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3.31

4[4]参见: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金衡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5.221

5[5]参见:C.亚历山大.俄勒冈实验.赵冰, 刘小虎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2.65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小进步,大惊喜三年级作文】相关文章:

三年级关于进步的作文05-01

我进步了三年级作文04-25

圣诞节的小惊喜作文04-30

惊喜作文4年级05-06

惊喜作文05-17

一份惊喜作文05-04

惊喜350字作文05-09

难忘的惊喜作文05-18

作文 给妈妈一个惊喜05-17

惊喜-记事作文350字05-18

上一篇:秦国税发〔2009〕79号关于印发《秦皇岛市国家税务局纳税服务工作三年(2009—2011)规划》的通知下一篇:吴大观精神激励着我们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