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苏老师课有感

2024-04-11

观苏老师课有感(精选9篇)

篇1:观苏老师课有感

观苏老师课有感

数学探究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主动探究,通过学生的“操作、观察、猜想、讨论、说理、归纳、应用”等手段,让学生主动探究数量概念、法则、性质和定理等,展示自己的想法,勇于创新,不断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能力,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更使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探究教学策略就是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是倡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教学策略。

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所提倡的一个改革目标,数学新课程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为此,新课程大大加强了探究性学习的比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着力构建课堂探究活动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苏老师关于本课的设计,以画平行线开始探索活动,让学生利用自己的课前预习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再抽查学生上台演示讨论结果,再引导学生对演示结果进行评价;在活动一完成后,苏老师又引导学生利用活动一结果,探索两直线平行的条件;在学生理解后,有及时进行练习巩固,进而达到本科的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苏老师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我刚教了一年初一数学,去年我讲这节课时,并没有进行探索研究,而是直接让学生把结论背了下来,就直接利用三种角的关系来证明两直线平行。但是,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的掌握情况并不理想,大多数学生会背不会用。

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探究活动有效性的重要前提。为此,教师首先要承认并保护每个学生特定的权利,把探索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同时要充分相信每个学生的探究潜能。苏老师在学生探索研究时,不时的鼓励学生大胆探索,积极体验,并让学生畅所欲言,整个过程充分体现了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而我在授课时,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感情,有时和颜悦色,有时就会大声呵斥,以致于我上课时,大部分学生胆战心惊,沉默寡言,教学效果很不理想。探究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究,强调研究学生的探索性学习,因而“探究教学”又称为“探究学习”;同时,探究教学又强调教师的指导、启迪作用,所以,“探究教学”又称为“引探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引”的功能、学生“探”的特征,体现是比较明显的。

我们不仅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索欲望,而且要让学生有更多参与探索的机会和成功的情感体验。我想,只要我们相信学生,为他们提供自主探索的条件,创设自主探索的情境,给予自主参与的机会,并及时地发现他们创新的火花,这种潜能就会被开发出来,从而得到很好的培养和发展。

篇2:观苏老师课有感

徐长青——天津市红桥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著名特级教师,听徐老师的课感觉像是走进了奇妙而又快乐的大舞台,徐老师的课笑声不断,学生学得轻松,我们听的放松,当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听了徐老师的《烙饼中的数学》我觉得自己真想走进课堂,成为徐老师此时此刻的学生。

1. 幽默

徐老师幽默,风趣,略带京味的普通话感觉就像是一个相声演员,整节课你会听到笑声一片,有学生的,也有听课老师的,40分钟的时间好象一下就遛过去了,以下就是课堂上的一些片段。

(1)在让学生上台演示烙2个饼的过程时,学生没把饼带上来,(徐

老师让学生把练习本当烙饼)徐老师说:你的饼呢?忘带了?哦,没事,徐老师笑着拉着学生的手说:“那咱就烙你这双小肉饼吧,(台上台下都笑了)

(2)当学生开始演示烙饼时,徐老师又提出要求,要边烙边说:“学

生先放两张饼,熟了„„“不行” 徐老师打断了学生,“要配上音,先放两张饼,嗤,熟了,3分钟再翻过来,嗤,又熟了,3分钟。、(3)在探究烙3张饼要用的时间时,学生探讨出最优化的方法是9

分钟,徐老师进行了总结,先烙两张饼3分钟,然后借一张,让第2张的另一个面等一等,让锅里同时烙两张,徐老师借用了“借一借,等一等”这些生动,形象的语言,结合演示,让学生很好的理解了如何进行交替烙,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2. 睿智

在徐老师的课堂上,你可以时时看到闪烁着的数学思维,处处体现着的优化方法,[片段1]

上课后,徐老师一拍脑门,“糟了,练习纸忘发了,一张还要裁两半呢?徐老师故意一张一张裁,并故意对着话筒,发出很响的声音,学生开始在笑,接着马上有学生说:老师,你可以一起裁,那样快一点,徐老师:“你的意思一起裁可以更„„,生,节约时间!”接着,徐老师又针对发练习纸抛出第二个问题:“那我怎么发?”学生提出了各种能节约时间的解决办法,随之,徐老师出示了华罗庚的两句话,1.从整体去考虑,创造多种解决方案,2.选择最佳方案,节约时间和资源。

[片段2]当探究2张,3张,4张,5张饼的优化方法后,徐老师让学生探究烙饼所用的时间,1个学生说:“1张饼要用6分钟,因为1张饼不能优化,只能一面一面烙,正当学生都持相同的意见时,徐老师又提出一个问题,3分钟肯定不行吗?学生都说肯定不行,只见徐老师嘿嘿一笑,随之出示了电饼铛,看,电饼铛就可以做到,有时,改

变环境与条件,同样是一种优化。

[片段3]

在课堂总结时,一学生说:优化就是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徐老师马上说:“对,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这就是一种创造。”

纵观整堂课,那精彩的互动,知慧幽默的语言,高超的调控和娴熟的教学技艺,无一不让我们感受着大师的风采。

徐老师在讲座中的有些经典语录,我整理了几个,与大家分享。

1.在特殊中猜想,在一般中找规律。

2.要给孩子闭上眼睛思考的时间。

3.许多孩子还在思维的路上。(课堂用语)

4.教师要摆脱教案!

5.教师不能“好心种恶果”!(针对有的老师喜欢把内容讲几遍的现象。)

6.孩子,你就是老师讲课的“托”!(针对学生揣摩教师用意的现象。)

7.教师的脸千万不要变成“天气预报”!(教师不要轻易透露答案的信息。)

8.问题要问到中上等,解答要做到中下等。

9.有的课没有高度和深度,只有温度。

10.通过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知识。(针对惯常所说:通过教学知识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最后,用一首散文《生命的列车》结束我今天的交流

人生一世就好比是一次搭车旅行

要经历无数次上车、下车时常有事故发生

有时是意外惊喜

有时却是刻骨铭心的悲伤

降生人世我们就坐上了生命列车

我们以为

我们最先见到的那两个人我们的父母

会在人生旅途中一直陪伴着我们

很遗憾事实并非如此

他们会在某个车站下车

留下我们孤独无助

他们的爱他们的情

他们不可替代的陪伴再也无从寻找

尽管如此还会有其他人上车

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将对我们有着特殊的意义

他们之中有我们的兄弟姐妹

有我们的亲朋好友

我们还会体验千古不朽的爱情故事坐同一班车的人当中

有的轻松旅行

有的却带着深深的悲哀

还有的在列车上四处奔忙

随时准备帮助有需要的人

很多人下车后

其他旅客对他们的回忆历久弥新但是,也有一些人

当他们离开座位时却没有人察觉有时候对你来说情深义重的旅伴却坐到了另一节车厢

你只得远离他继续你的旅程

当然,在旅途中你也可以摇摇晃晃地穿过自己的车厢去别的车厢找他可惜你再也无法坐在他的身旁因为这个座位,已经让别人给占了没关系

旅途充满挑战、梦想、希望、离别

就是不能回头因此,尽量使旅途愉快吧善待旅途上遇见的所有旅客

找出人们身上的闪光点

永远记住在某一段旅程中

有人会犹豫彷徨

因为我们自己也会犹豫彷徨

我们要理解他人因为我们需要他人的理解我时常这样想

到我该下车的时候我会留恋吗?我想我还是会的

和我的朋友分离我会痛苦

让我的孩子孤独地前行我会悲伤我执着地希望

在我们大家都要到达的那个终点站我们还会相聚。

篇3:听刘健老师作文讲评课有感

刘老师满 怀激动与 喜悦开场 :“上次我们写了一篇《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 整体写的很好, 选材扣住中心, 叙述条理通畅, 描写生动具体, 感情真挚自然, 其中不乏大量的优秀之作, 有的甚至让人震撼。我们班写作高手的作文这次就不读了, 下面请几位同学与大家一起分享他们的大作。”在第一位同学朗读之后, 老师做了简明扼要而又恰到好处的点评, 那种评价大作家作品的语言、发自内心的褒奖足以让习作者心花怒放了。然后又以同样的方式对两篇作文进行点评。最后又列举了20多个优秀习作的学生名字, 同时还特别点了几个进步很大的学生名字。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写作高手的作文这次就不读了”这句话, 老师还注意到了不冷落那些“写作高手”, 始终注意保护所有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爱听好话是人的天性。正如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说:“无论什么人, 受激励而改过, 是很容易的, 受责骂而改过, 比较不容易的, 而小孩子尤其喜欢听好话, 不喜欢听恶言。”宋朝魏戾之在《诗人玉屑》中说:“名家者各有一病, 大醇小疵差可耳。”强调总体不错 (即大醇) 就过得去, 差不多就行了, 不能求全责备, 提出过高的要求。只要我们静下心来, 换一种心境去看学生的作文, 注意寻找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并及时予以表扬鼓励, 那么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也就会高涨, 效果就会截然不同。

多鼓励不是一味地吹捧, 少批评也不是一味迁就。要实事求是, 一分为二, 以鼓励为主, 对作文中的缺点错误也要严格要求, 一丝不苟;要满腔热情, 使学生能从表扬中觉察到自己存在的问题, 也能从批评中得到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要提出不同要求, 对后进生可从文字基本功方面要求, 对较好的学生可从立意笔法上得到提高, 总之要先求“通”再求“好”。作文没固定的标准, 要说有标准的话, 我认为要真挚、真心、真话、真诚, 教学生写自己想写, 说自己想说, 抒发自己的感情, 应该不会错。

二、课前功夫, 来不得半点浮泛

刘老师让三个学生起来读的三篇作文, 看起来似乎随意, 实际上颇费心思。倪莹莹的作文取材于我校课堂教学改革, 从“组名”的命名到“组训”的确定, 再到课堂活动中所经历的波折, 突出了取材之真。朱志军同学的“母亲的唠叨”就像对整天拿着放大镜一样来找“我”的毛病的娓娓道来, 表现的是语言之美。张烁烁同学, 因为考试没考好, 大休时妈妈又不能亲自来接, 在令人抑郁的该死的训斥声中, 舅舅的突然出现也没能使“我”走出郁闷, 态度粗劣地顶撞了舅舅, 而就在返校的那天, 舅舅却因车祸而没留一句话就离“我”而去了。其情其景, 催人泪下, 真可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三篇作文从“真”“美”“情”三个角度诠释了文题内涵, 无疑是精心选择的结果。

作文讲评是一项非常繁杂细致的教学活动, 在整个作文教学环节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讲评内容的选择和确定直接决定了讲评课的质量, 因与重点, 然后精选讲评所需的实例, 采取恰当的讲评方式, 拟定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的问题。

三、文道统一, 既教作文又教做人

刘健老师的课, 始终强调作文选材的真实性, 一切素材皆来源于生活, 决不能为了作文而胡编乱造。他所选择的三篇作文也都来自学生的现实生活。不像我们有的作文讲评课, 只教写文不教做人, 闹出许多笑话。如讲评《今天真好》, 一个学生读了自己的作文:大休在家, 早晨醒来后, 父母便为我递来一杯热牛奶, 感到很温馨。早饭后, 跟小朋友来到小学, 结果那小学是铁将军把门, 于是我们就爬门进去, 打了半上午的篮球, 然后又怎样怎样……结果教师在点评该文时, 没有指出选材有问题, 仅仅说了一句“细节描写不充分, 怎么爬门的没写出来”。唉!难怪有的学生犯了错误之后, 你问他犯了什么错误, 他竟然一脸的茫然, 很受委屈的样子:“我怎么了?”这种明显有悖于道德的做法竟然被忽视了, 学生的真善美的判断意识何时才能明晰?

篇4: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

初为人师

一直以来我们都有着某种错觉,就是觉得专家大凡对于自己所选择的事业有着与生俱来的热爱,因为热爱是事业开展的原动力,却不想并非每位专家都是一开始就有着饱满的热情以及过人的天赋的……李镇西老师在第一章《激情燃烧的岁月,教师职业选择了我》以及《愧对初为人师》叙说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原来他也曾彷徨,也曾犯错,也曾惭愧……这让我也想起自己的青葱岁月,当时的我满怀热情与自信投身到幼儿教育工作中,我觉得自己就像是动画片《小熊维尼》中的“跳跳虎”一样快乐与兴奋。可是好景不长,我的工作马上漏洞百出,而后经历了一些很不顺心的事情,刚刚工作的我,当时觉得是“沮丧之极”……现在看来,尤其是读了李镇西老师的文章后更让我明白了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原来专家也会犯错也会彷徨,或者说曾经彷徨与挫折的人如今却可以成为一代教育专家,这期间有着多少的付出——爱心的付出、教育的思考、以及无休止的学习……我不觉有些惭愧……好在李镇西老师在书中还告诉我们“虽然你也许永远成不了‘家’”,“但是通过努力你却可以成为最好的你”,这样的良言我将铭记心中,并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

爱心是好老师的基本条件

李镇西老师在第一章第四篇小文章《爱心是好老师的基本条件》讲道:当一个好老师的基本条件是什么?——那就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他还说道:教育风格各有千秋,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爱的教育”。有幸的是我也有着一颗爱孩子的心,李镇西老师说过爱孩子是教师的首要也是最重要的条件,但我认为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更是润物细无声……

教师的尊严是学生给的

李镇西老师在第一章“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第五篇文章《教师的尊严是学生给的》中,这样说道: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这是感染学生的情感魅力,教师的尊严是学生给的,真正的尊严是敬重而非敬畏!师生在人格上应是平等的,教师不应自是比学生高人一等,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该是居高临下式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对朋友的爱,这种爱的表达既是无微不至的,又是不由自主的……”,有感于李镇西老师对于尊严是敬重而非敬畏的精辟见解,我思考良久,想想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是何等危险,因为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伤害那些纯真脆弱的孩子,又想想觉得自己的职业又是何等的光荣,因为渺小的你可以影响很多孩子。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做老师久了,我们有时会很难免俗,好在李镇西老师给我们指明了一个简单的方法,那就是当你的学生变得敬畏你,你就应该要提高警惕,重新修正自己的教育行为了……牢记李镇西老师所说的教师的尊严是学生给的,那我们的教育之路就会也走越宽……

篇5:听于永正老师课有感

周六上午听的是全国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展示课《爱如茉莉》。课堂部分实录和感受如下:

师:我们一起上课。一块儿学习(生齐说:“爱如茉莉”)。下面抬起手来,我们一起写课题。(导课略过)

师:咱们一起读一读课题。(生小声齐读)

师:喜欢于老师的字吗?

喜欢哪一点?

生:喜欢老师的字大方、工整。

师:凡是写给别人看的字一定不要给别人添麻烦,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听课感受:告诉孩子为什么要把字写好,让孩子的心理装着他人,以身作则,有榜样,有要求。优秀的孩子会自觉模仿。写字不好的孩子会受到感染。春风化雨。)

师:课文读了几遍?

生:三遍

师:有没有不止三遍的?

生:我读了五遍。

师:我读了七八遍。

生:预习了。

师:我们来看一个词。(板书“嗔怪”)读什么?

生:嗔(chēn)怪

师:找这个词在文中哪个句子里?

生:那是一个漂浮着橘黄色荒影的美丽黄昏,我忽然蹲在一旁嗅到了一股茉莉花枝的味道,妈妈,你爱爸爸吗?妈妈先是一愣,继而微红了脸,嗔怪道:“死丫头,问些什么莫名其妙的问题啊?

师:解释一下什么意思。

生:责怪。

生:责备。

生:很生气。

师:你查字典了吗?

生:没查。

师:你没查。字典上不是这样解释的,我查了。谁再来说?

生:责怪。

师:老年人也害羞,不好意思。所以生气了,明白了“嗔怪”,明白了?如果说敌人生气了,我们和敌人谈判,比方美国的飞机把中国的战斗机撞到海中,中国的外交官和他们谈判了好长时间,我们提得要求他们不同意,我们生气了,能说嗔怪美国人吗?能不能用在它身上,不能,这个“嗔怪”生气不满,只能用在我们之间,同学之间,爸爸妈妈之间,这个词不能乱用,不能用在与敌人的谈判上。你想想是不是啊?所以要多读书,我们的汉语非常的有意思,许多词它的使用是有范围的,记住啊,“嗔怪”是生气,不满,但是你想一想,它是不是真生气?你想一想,“妈妈,你爱爸爸吗?必须要多体会,细心的体会每一个词的意思。每个词都有它的使用范围,有意思吧?

师:再检查一个:(板书)眸子

生:眸子

师:“眸子”是什么意思?

生:眼睛

师:眸子是眼睛,那于老师又考试了“眸”的本意是什么?(于老师边说边在眸字下面点了个点)

生:眼珠

师:眼珠里面是什么?

生:瞳人。

师:瞳人的“人”字怎么写?

生:瞳仁

师:这两个,人和仁都对。

请上两位同学,面对面对视。你看见他的眼睛里有什么?有个人。你看见他的眼睛里有什么?也有个人。所以用“瞳人”也对。

师:好好学语文,语文很有意思。看书多了,就知道很多知识。在预习时要使用工具书。每一个字都有很多种意思,所以,要学会使用工具书。用“眸”组词。(听课感受:教孩子就是要教会孩子学习。学习用工具书,是学语文最有效最基本的方法,但平时我们都没有利用机会教孩子、培养孩子使用工具书。现在我知道该怎么引导了。)

生:双眸。

生:回眸一笑

师:“回眸一笑”不能用在男人的身上,它是专门形容女的,形容女的很漂亮,很恬静,但有点害羞,这个“回眸一笑”只能用在女孩的身上,不能用在男人的身上。你知道“回眸一笑”这个词出自与哪首诗吗?

生:不知道。

师:谁知道?出自于哪首诗?

师:你知道回眸一笑出自于哪一首诗?

生:回眸一笑百媚生,三千粉黛„„

师:你真不错,看了很多课外书。“回眸一笑”出自《长恨歌》,描写杨贵妃的“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师:现在我们开火车来读课文。谁来读第一自然段?

生读第一自然段。生笑。

师:不要笑,应该支持他。

师:读的正确。在同学读的时候,我们不要笑,要给他支持。(再找一生读第2自然段)

师:我很欣赏你的语气,语气比较自然。指导读——赶忙把“这也叫爱”咽了回去。

师:加了引号,里面的句子要强调。

生读3、4自然段。

师:我断定你是一个爱看课外书的孩子,我断定你的语文成绩一定不差。因为你读书读得好!

师:我是认真地听你们朗读。读书是很难的,我读了七八遍也不满意。现在你们仔细听,注意听老师的停顿,句子与句子间的停顿,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停顿。停顿是为了转换语气,自己酝酿感情。还要注意听老师怎么读出人物的内心,要注意人物说话的语气,要读谁像谁。妈妈就要用妈妈的声音,爸爸就要用爸爸的声音,小孩就要像小孩,要演什么像什么。

教师范读,读到结尾,读出了泪花。

(听课感受:教孩子读书一直是自己不知道该怎么教的,现在被于老师一点:读什么像什么,注意句子的语气和停顿。感到指导朗读也没有那么难,只要用心体会课文情感,沉进去即可。)

下面就不再一一详述。

师:1—4自然段主要写母女的对话,下面光练对话,看看怎样读。

指名一生找出本班读的最好,而且表演最好的同学。

师生表演情景剧,指导学生读对话时要“读谁像谁”。

练读女儿进病房门看到的一幕。

师:读第一部分清楚明白;第二部分要轻声、慢。为什么这样读?

生:因为爸妈睡着了。

于老师范读本部分,生自由练读。然后指名读。

师:有进步!掌声送给她。

师:不仅写了爸妈睡的样子,还写了阳光,为什么?

生:是衬托。

师:爸妈感人的一幕,连阳光都被感动了。一定要学会写景衬托。好好读书,多读书,就会写作文!

(第二课时)

师:书读到这份上,这个爱是谁和谁之间的爱,为什么爸爸和妈妈之间的爱像茉莉呢,咱们先研究一下茉莉有什么特点,静心读书,默读,朗读可以走进作者情感的深处而默读可以思考,当你思考的时候一定要默读不要出声,仔细地,从头到尾遇到写茉莉花的关键词标出来,静心读书。静心思考,默读,默读要有速度,善于抓住关键词语。

生:平淡无奇

师:画出平淡无奇这个词语的举手?(于老师竖起大拇指)

师:在文中找出含有平淡无奇的句子读一读。

生:读句子。

师:还画了那些词语?

生:第二个是清香。

师:还有么?清香前面还有一个写香味的词语叫什么来着?

生:缕缕幽香。

师:(板书)缕缕幽香

师:齐读含有这个词的句子

师:还有写茉莉花的一个词

生:洁白纯净。

师:洁白纯净,把这句话读一读。(板书)洁白纯净

师:这叫会读书,会抓关键词。

师:把爸爸妈妈相互关爱的句子画下来。默读做上记号就深入了。

生:默读句子。

师:按顺序读读爸爸妈妈互相关爱的句子。

生读句子。

师:你还没忘记自己是个病人。(学生和听课老师笑)

师:(学生边读,教师板书)买吃完没直奔坐握伏

师:爸爸怎么做的?你来读。

生读句子。

师:爸爸妈妈之间的爱悄悄地进行着,悄悄地传递着。谁来读读病房内感人的一幕。

生读。

师:联系茉莉,爸爸妈妈相互关爱,说说为什么爱如茉莉。

生答。

师:引导小结

师:下面我们写字,(提要求)

1、首先认真观察,慢慢描,把红色全部盖住。

2、注意头正肩平。

3、注意起笔和收笔

生写字描红。

师:已经描完的同学不要罢工,本节课只写四个字

生写字,学生推荐四个优秀的学生在黑板上书写。

师:评价,指出优缺点。

师:写的不好的我给它整容。

生再次到黑板上写“幽”。

师:好,下课之前送大家三句话,第一句读好书,第二句做好文,第三,写好字。

(下课)

于老师执教的《爱如茉莉》一课,无论是教学设计层面,还是在处理关键词、关键段落、重点句子方面,都值得我们学习。

一、巧妙理解字词。《爱如茉莉》,出示“嗔怪”,“嗔”字典上怎么解释?往往不经意间从一个字词,从一句话提起,但课堂往往起到出奇效果。学生生成也较快。于老师匠心独运抓住妈妈一个一个动作,“嗔怪”。为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嗔”之意,现身说法,于老师和学生配合,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博得在场师生开怀大笑,学生就在这种轻松氛围中很快理解词意。这要比苍白的说教、死记硬背,不知要强多少倍。相信,扎根在学生心里的不只是几个简单词语而已。接着考查词语“眸子”,什么是眸子?放手学生自己找答案。功夫不负有心人,随着于老师的耐心点拨,几个学生学生配合表演,自己找出了答案。从而正确理解“瞳仁”,也记作“瞳人”。词语的处理,看似随口一说,随手一写,实质是于老师匠心独运,巧妙抓住有关动作、神态的关键词“嗔怪”、“眸子”、“袅袅”,抓住了母女之间、爸爸妈妈之间的情感线,抓住了文本爸爸妈妈互相关爱的实质。于老师处理方法轻松自然,没有“强买强卖”,学生学得有趣。关键词的提纲挈领,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同时也给在座的听课老师处理文本不同角度出发,就可能达到事半功效的效果。几个苦涩、生硬的词语,在于永正老师的演绎下变得如此有内涵活力,有人情味。不让人折服哪行?正是:爱在细微处,读到情感中。

二、读字当头。检查学生读书环节,于老师不厌其烦地纠正学生错音,力争把文章读通顺、读正确。接下来于老师范读课文,爸爸、妈妈和莺儿的三个不同人物角色定位,在于老师的声情并茂地读书当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妈妈的虚弱,妈妈的嗔怪、爸爸的体贴入微及莺儿的聪明善解人意,爸爸、妈妈之间的互相关爱,淡淡的、纯洁的、散发出缕缕幽香,犹如茉莉。指导学生读对话,也正是学生所期盼的环节,现实指导读女儿和妈妈的对话。强调读谁像谁,师生配合,学生之间配合。指导文中其他对话,独处病人的虚弱,体会当时的情景。做到入情入境。理解为什么“爱如茉莉"?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不知不觉一下接触到文本的实质。茉莉花的特点,父母之间感情的特点,指导学生抓住板书“直奔、握、副、坐”。是啊,爱就是这样悄悄地、平淡地、无奇地传递着。简简单单教语文,真情真爱留美名。

篇6:听王琳老师课有感(胜艳)

苇子峪中心小学

胜艳

听了王琳老师的课,使我深有感触,值得学习。

一、他摸透了低年级小学生的心理,并对他们的认知特点了如指掌。

从“导入”、“结束”的首尾呼应,到词语的处理;从指导朗读到激励手段的运用,既贴切、自然,而又富有情趣;从教法的设计到教学语言及教态,是那么“儿童化”

二、他做到了简洁而不简单。

说简洁是指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手段不紧不慢,无花拳绣腿,整节课如行云流水;说不简单是指课堂的教学价值大,教学效率高。具体体现在字、词、句的训练得到了落实,朗读训练得到了落实,思维训练得到了落实,思想教育得到了落实。收获上述几个“落实”的同时,还收获了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能让学生喜欢学习,产生学习的兴趣的教学是成功的教学的重要指标。

三、他做到了寓识于读、寓教于乐。

篇7:听胡老师的课有感

自带光芒

——听胡红梅老师的课及报告会有感

6月12日上午,胡红梅老师带领着二(2)班的同学开展了一场《绘本·童谣奇遇记》。通过对绘本《幸运的内德》的童谣改编,胡老师用多种朗读方式,调动了在场的学生和听课老师热情,其中听课老师和学生一起读童谣,一起学习,极大吸引了学生并巧妙训练了学生评价的能力(她让学生给老师大胆打分,并评一评老师们读得怎们样),可谓一举多得。她巧妙地把绘本与童谣结合一起,让绘本课堂不单单是故事的讲授,而是让学生快乐地读童谣,创编童谣,进而提升到一种写作技能的学习,最后师生作品的展示,使会场内响起一阵又一阵的掌声。这节课,让在场的所有老师都大开眼界:原来绘本教学也能上得这么有意思。

紧随着名师的步伐,我们聆听了胡老师的报告——《儿童阅读课程实践分享会》。胡老师编写了四套校本教材,举办了“阅读分享活动”,“百师讲坛”栏目,“教师读书分享会”。创办“班级博客”,师生一起写了1500篇博文。为了让阅读更加系统,经过多年的探索,她推出了借书卡和阅读存折,完善了借阅机制和记录模式,为孩子绘制了一份阅读地图和精神发育史。在她的文学课程里,孩子们玩童谣、读童诗、诵读民国的老课本。家长们也受到感染,和她们一起吟诵、一起读诗、让平凡的日子闪烁着文学的光泽。胡老师有着普济天下的情怀。胡老师是两个工作室的主持人,不仅带着区内老师开展教研活动,而且还带动外区、外省市的老师们一起做儿童阅读,通过线上线下的培训以及丰富多彩的阅读形式,推动更多的家庭阅读。在儿童阅读推广这条路上,胡老师付出着自己,向我们诠释了“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证明了“一心一意是最温柔的力量。”她,美丽、温柔、聪慧、坚强;她,宁静的绽放;她,丰盛热烈

自带光芒。

篇8:观苏老师课有感

一、借助复习, 重温相识时的美好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这一点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尤其重要。相识时的美好在第一课已初步感知, 为唤起他们的记忆, 周老师在课始, 设计了这样一道复习填空题:

春天的____, 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鸟看见一棵____在树林里走来走去, 感到很____, 便想到小树身上坐一坐, 小树带着小鸟玩了好一会儿, 才把小鸟____回家。

周老师让学生先口头填空, 再练习把所填的词 (这些词都是本课的生词) 写下来。这样的设计可谓是匠心独运, 一举两得, 既复习课文一二自然段的内容, 重温相识时的美好, 又有机地训练了学生识字写字的能力。因为低年级识字写字是教学的重点, 我想如果周老师再关注一下孩子的生字写得是否端正, 时刻提醒学生字不但要写正确, 还要写工整, 这样, 练字时就会做得更加扎实了。

二、填补空白, 体会相处时的快乐

本环节周老师利用文中空白处进行情境创设, 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进行练说, 来体会小鸟和小树相处时的快乐, 从而建立起深厚的感情。

填空练说:

小鸟跟着会走路的树去了_______________, 看见了__________。

在学生充分发挥想象会练说一句话的基础上, 教师又增加了练说的难度, 说一段话。

小鸟跟着会走路的树去了___________, 看见了_________;去了_________, 看见了_________;去了_________, 看见了___________。这些东西真有趣!

为让学生有话可说, 教师又展示了一组图片, 既创设了说话的情境, 又给学生提供说话的依据。因而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 说得也非常到位, 把小鸟和小树形影不离、相亲相爱、幸福快乐的画面展现在同学面前, 为体会下文不舍的离别和深深的思念打下了伏笔。

练说填空, 伴着舒缓的音乐, 师描述:在小树的关心下, 小鸟快乐地成长。有一天, 小鸟长大了, 要告别小树, 飞往远方, 小树陪伴小鸟度过了夏天, 秋天, 现在, 小鸟要去南方过冬了, 此时, 小鸟会说些什么?小树又会关照小鸟什么吗?

《语文课程标准》上指出:“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读书中思索, 在思索中读书, 使语文学习实践化、生活化。文中, 相处的快乐带来了分别的不舍, 依依不舍的分别更是从另一方面反衬了相处的快乐。周老师抓住“美好交往”这一主线, 引导学生想象“快乐的相处”与“不舍的告别”情景, 一详一略两环节的说话训练, 充分利用文本生动有趣的特点, 把语文学习和学生的情感经验、想象世界紧密联系起来, 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让他们在交流、探索中产生思维火花的碰撞和情感、认识的交流, 把学习引向深入。

三、发挥想象, 感受相逢时的激动

课文没有具体写分别后的思念, 却通过小鸟与小驯鹿相逢后的对话间接表现出来。如何能读出对话中所包含的情和趣。周老师依据孩子年龄小的特点, 把一大段对话分为两轮, 并分别抓住两处练习感情朗读, 让学生充分感受小鸟与驯鹿间的深厚情谊。

填空体会“常常”

当________的时候, 大驯鹿会对儿子提起小鸟。大驯鹿会说些什么?

说话 (2)

“去年的那棵树, 原来是你的爸爸呀!”小鸟__________地叫起来。

横线上可以填哪能些词。为什么?并带着这样的心情读一读。

有句话叫“文贵自省”。鼓励学生多读几遍, 自己读懂, 这比教师灌输的要记得牢。教学不应是学生对教师所授内容消极被动地接受, 而是一个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动地凭借“自力”对所学东西进行探索、消化、实践、建构的过程。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在本课的教学中, 努力营造平等、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 引导学生与文本不断对话, 积极主动地发挥文本的含义和感情, 甚至超越文本创造的意义。所以接下来的分角色朗读, 学生读得有味, 读得有情, 那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四、续编故事, 想象相见时的喜悦

学到这儿, 学生已经深入地感知文本, 理解文本, 掌握了文本的内容, 还在一定程度上领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为让学生再一次感受小鸟与驯鹿之间深厚的友情, 感受大自然的美, 为把学生的情感再推向一个高潮, 周老师设计这样一个想象训练。

动画演示, 教师语言的渲染:小驯鹿让小鸟停在它金黄色的角上, 快步向家里走去。一路上, 小鸟回忆起一起度过的美好的时光, 多想再快点见到老驯鹿呀, 到了, 到了, 终于到了, 小鸟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了什么?

语文教学要树立大语文观。既然文本留下了如此丰富的想象空间, 我们在教学中就要充分利用文本资源, 结合生活, 结合实践, 学习语文, 运用语文, 在读懂文本的字与词、文与意的基础上, 进一步读懂文本的情与感、头与尾、内与外, 从而丰富语言积累, 形成良好的语感, 切实提高阅读与表达能力。学生以情而动, 有感而发, 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篇9:有感于“老师,请别再抱怨”

一、“讲”与“懂”

从逻辑上讲,“懂”是“会”的必要条件,“会”是“对”的必要条件,那么,“讲”是“懂”的什么条件?是充分条件,还是必要条件?在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请先看一个教学案例.在向量习题课,备课组编制了这样一道题.

问题1:“设点O是△ABC的三边中垂线的交点(如图1),且AC2-2AC+AB2=0,则·的取值范围是 .”要求将课堂还给学生,自主探究.下面就“同题异构”的不同处理加以分析.

1.教师甲执行“把课堂还给学生”.于是找学生A到办公室培训,A哪里能瞬间反应过来,一时间不知所措,于是教师就把自己的做法讲给学生,然后让学生A到课堂上讲:

因为OH⊥BC,所以·=0,于是·=(+)=·,又因=-,=(+),所以·=(-)*.由AC2-2AC+AB2=0得,AB2=2AC-AC2,代入*式,得·=AC2-AC,因AB2>0,解得AC∈(0,2),从而解得·∈[-,2).

点评:这样的“讲”是“懂”的什么条件?能有几位听得懂?不要说其他同学云里雾里,就说学生A,也只是个教师的“传话筒”,自己都没搞明白,何以说服别人?效果可想而知,更经不起“是怎么想到的?”的质问.

2.教师乙改善了处理方式.他在讲解之前提出4个问题:①与在上的投影相同吗?②因为O是外心,H为BC中点,所以OH与BC是什么关系?③为什么选择,为基底?④怎么想到求AC取值范围的?学生思考后,教师讲解顺利,懂的人数明显增多.

点评:和教师甲比较,教师乙的意图很明显,就是奔着“懂”字设计的.通过问题①引导学生将·转化为·;通过问题②引导学生将与分解;通过问题③引导学生获得基底,的表达式;通过问题④引导学生从条件AC2-2AC+AB2=0获得AC的取值范围,可谓一步一个脚印.遗憾的是,这些问题都是教师提出的,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没有理解“为什么要设计这4个问题”.

3.教师丙是基于解题信息原理设计的.他要学生从题目条件中挖掘信息资源,讨论后,小组提供的信息是:①因为点O是外心,连结O与BC中点H,OH⊥BC,有·=0;②因为+=,所以·=·;③因为H是BC中点,所以=;④基于AC2-2AC+AB2=0的结构,想到用,表示,;⑤再由AB2>0确定AC的取值范围,最后求出·的取值范围.

点评:信息挖掘的过程,既是寻找解题突破口的过程,也是梳理解题算法的过程.新课标将“信息收集,数据处理”列为数学课程目标,显然,教师丙关注了这一目标,并将课堂话语权交给了学生,这无疑激发了学生探索的热情.至此,即便教师不讲,学生也能通过合作解决这一问题.你说“讲”是“懂”的什么条件?

4.教师丁又有自己的做法.他让学生揣摩命题者心理.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提出问题:①在外心上做文章,目的何在呢?外心和中点有紧密联系,难道想在中线上找事?②中线向量与对应边的向量之积其实就是对角线向量之积,难道想用AB,AC两边对应的向量表示?③给出AC2-2AC+AB2=0有什么价值呢?经历这样一连串发问,学生逐渐意识到命题意图,当回过头审视的时候,感觉命题者的出发点就在于此.

下面是两位同学对命题心理的大胆揣测:

第一位同学:“我想设计一个求-类问题,一来想在转化上做文章.给一个条件AC2-2AC+AB2=0有两方面作用:明线——化二元AC,AB为一元AC,暗线——利用AB2>0求AC的取值范围;二来想在结构(+)(-)上做文章.因=,且与在上的投影相同,将求·变为求·.这样,一道向量题就新鲜出炉了.”

第二位同学:“本想在重心上做文章,‘设点G是△ABC的重心,且AC2-2AC+AB2=0,则·的取值范围是 .发现目标太显然,所以增加点隐蔽性,就改为‘外心吧.”

点评:如果说懂得解法是“懂题”,那么,揣测命题心理就是“懂你”,能够与命题者对话,并产生心理共鸣,对于把握问题本质是非常关键的,无论学生揣测得对与不对,至少学生有他自己的认知思考,这种习惯养成对于促进元认知能力发展,非常关键.

反思:同一问题,教师不同,处理方式不同,说明了他们对“讲”与“懂”的关系理解程度不同.教师甲让学生A做“传话筒”,完全忽视了学生的感受,这样的课堂不还给学生也罢,抱怨学生没有理由;教师乙通过提问让学生顺着自己的思路前行,虽然比教师甲有所进步,但还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没有大胆放手,即使学生不懂,也不该抱怨什么,因为目标在“懂”而未能真懂;教师丙比教师乙放得开,显示了教师丙对学生的充分信任,取得的效果显然优于前者,学生既已达到预定目标,教师这时只有赞赏的份,哪还有抱怨;更可贵的是,教师丁让学生揣摩命题者意图,这是解题教学的更高境界,是在玩味数学,欣赏数学,与命题者进行心灵对话是一种享受,也许学生想的比命题者想的还多,那便有利于优化的思维,正应了郑毓信教授在《数学教育改革十五诫》中阐明的观点“数学教学不应只是提‘算法多样化,但却完全不提‘必要的优化”.思维从收敛转向发散,发散后再优化,就能融会贯通.endprint

至此,你认为“讲”是“懂”的什么条件?基于以上案例分析,笔者认为,是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讲”,要考虑“when, where, who, how”,将课堂还给学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该教师讲的,理直气壮地讲,不过,教师的“讲”,要有启发性,示范性,针对性,联系性,适切性.不仅是方法、思想,还有问题结构,命题智慧,等等.通过示范,要让学生感受到,我们不光是一个解题者,还是鉴赏者,开发者,研究者,思想者.鉴于此,笔者坦言,一个解题教学优秀的教师,在其他课型的教学上,也是优秀的,因为他总是那么关注主体,那么适切!

二、“懂”与“会”

《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懂”是知道,了解;“会”是什么意思?理解,领悟.那么,“懂”是“会”的什么条件?笔者认为,“懂”是“会”的必要条件,“懂”是“会”的一种可能性,学生听懂了,那说明他可以接受,但仍然会“游离”在门外,跨不进“会”的门槛.这好比跳水,光看人家动作娴熟,轻灵一跳,顺利完成,若摊到自己,真的是那回事吗?当有“必须成功”的压力存在,难道就不自乱方寸?依笔者见,“懂”与“会”之间远隔“万水千山”,就像玄奘“梦想取经”和“取经归来”,中间经历重重磨难,认为唾手可得而异想天开的“穿越”,是逃避现实.要将“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处理好“懂”与“会”的关系,师生都要下一番苦功夫.

从集合论观点分析(如图2),“会”是“懂”的一个子集,“会”关于“懂”的补集就是“懂而不会”,补集的成分越大,“会”的成色越差,也是我们教师最为担忧的,研究“懂而不会”现象,一线教师有优势,也有责任.

问题2:在△OAB中,OA=3,OB=4,AB=5, P是OA中点,M,N分别是AB,OB上的动点,求△PMN周长的最小值.在初中,学生曾见过类似的问题.

问题3:如图3,∠AOB=45°,P是∠AOB内一点,PO=10,Q,R分别是OA,OB上的动点,求△PQR周长的最小值.

对于这一问题,只要作出点P关于直线OA,OB两个对称点P1,P2,线段P1P2长就是△PQR周长的最小值.要想求P1P2长不难,因为∠P1OP2=90°,利用勾股定理求得周长的最小值为10.

而对于问题2,不知∠OBA具体值怎么办呢?有效的办法就是将三角形置入直角坐标系中,先代数化;或利用二倍角公式及余弦定理.这样的一道题放在高二,应该不难求解,然而,错误率竟过半.鉴于此,教师进行访谈.

先访谈犯错同学.

师:初中曾见过类似的问题吗?

生1:想不起来.

师:是否见过问题4?如图4,在定直线l上求作一点P,使P到两定点M,N距离之和最小?

生2:见过,在初中处理过这样的问题.

后访谈答对同学.

师:曾见过类似问题吗?

生3:见过,在初中.

看来,初中基础对于高中阶段学习影响很大.真正拥有初中解题经验的学生,马上会意识到“对称”,于是通过作图找到两个对称点,求出两点间距离即为周长的最小值.

访谈之后笔者思考,即便对问题3没有印象,但对于问题4不会没有印象吧,这可是具有物理背景的“镜面反射”问题,人人皆知,为什么学生不能借助问题4的方法处理问题2呢?进一步交流发现,学生虽懂得问题4,但没有真正领会“化曲为直”的思想,也就是在求多边形周长最值的时候,想不到将封闭“图形”打开.

在初中,教师如能系统理解这一类问题及其一以贯之的思想方法,就会高度关注问题4的教学.借助几何画板,拖动图5中点P,学生就会发现,虽然点P在直线l上移动,M,N两点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不变,利用这一性质,我们就能将PM转移到PM′,随着动点P的移动,学生会直观地发现折线M′PN不断变化,最小值出现在三点一线之时.

在变化中寻找不变性,是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我们经常提问学生:“懂了吗?”“懂了!”“会了?”“会了!”甚至有学生认为,后面一问多余,在他们看来“‘懂就等于‘会”,这其实还是教师观念造成的.

点评:教师引领,不是拖着学生向前走,要善于驻足,等待“后面梯队”,“驻足”不是沉默,无声无息地等待,而是启发“先头部队”做有意义的事,比如一对一帮扶,进一步思考,变式拓展,对比辨析等.下面对问题4和问题2作以辨析.

问题4中已知“两个定点,一个定直线”,要解决的问题“线段和最小”,实质可转化为“三角形周长最小值”问题(因为两个定点距离是确定的).问题2中已知“一个定点,两条定直线”,要解决的问题也是“三角形周长最小值”问题.这里,不变因素是“对称点”,思想方法是“化曲为直”,遵循原理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通过对比辨析,我们获得了解决这一类问题的基本方法,这种看似技巧而不是技巧的原理是解决问题的“经验模块”.

三、“会”与“对”

“懂”偏向于“方法、技能”,“会”偏向于“思想、意识”;“懂”起步于“了解”,“会”趋向于“贯通”;“懂” 意味着 “有望”,“会”饱含着“希望”.但要把希望变成成功的现实,还要关注“会”与“对”.“会”又是“对”的必要条件.

我们经常问学生:“这样的题你会做吗?”“会!”可做出来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或丢掉点什么,或数据处理不当.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自问:“会了为什么做不对?”这种非常普遍的“会而不对”现象时常困扰着一线教师.

目前,高考命题更多关注基础(基础题过半),甚至出现相当数量的送分题,只要学生做到“会且对”,拿一百多分不算难事.然而阅卷发现,前6题就开始出错,“心算失误”.如求“1+2+3+…+(n-1)”,有人就把最前面的1搬到最后,与n-1合并为n,变为求“2+3+…+n”,根据求和公式解得Sn=.出现这种现象,难道是因为不会?不是,会了,却心算失误,这是应试心理问题.endprint

为了赶时间,紧张答题演变为慌张答题,觉得稍微简单就口算,忙中出错.若稍加留意,你会发现调整后的数列已不再是等差数列,因为原数列变成“2,3,4,…,n-3,n-2,n”,再当成等差数列处理,岂有不错之理?像这样心算失误并不孤立.

再看数学卷7~12题,相比前6题,错误率明显攀升,是不是学生不会呢?不全是,很多是忽视细节所致.如“已知O为△ABC的外心,若5+12-13=0,则C= .”学生从“外心”及系数特征找到了解题突破口,移项(移-13到右边)再平方,得到了·=0,于是由圆心角∠AOB=90°,得∠C=45°.问题出在哪里?学生作图(如图6)误导,以为外心在三角形内部,根据“同弧所对圆周角度数是圆心角度数的一半”得∠C=45°,其实学生忽视了13=5+12,原来∠C=135°.

点评:把会做的题做对,说来容易,做起来难,要想学生少出错,务必要培养学生解题反思的习惯,把“思维策略”和“注意事项”结合起来,关注细节,关注易错点,避开“陷阱”,才能实现“会而且对”.再看数学卷15~17题,考查双基、重点,命题出发点是让学生在这里得到基础分,但事与愿违,往往错误率比想象的高,“会而不对”形势严峻.鉴于此,笔者认为,抓住数学试卷的15~17题,开展“会而不对”的研究.

感言:教室是学生犯错的地方,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必须经历该有的经历,品尝从失败走向成功的酸甜苦辣,品味学习的痛苦与快乐,历练心智.没有谁可以剥夺学生这种必要的体验,教师更没有必要抱怨学生.事出都有因,认真查找出事的原因,变错误为资源,以此促进学生深刻反思,这不仅不是件坏事,反而是教师积极影响学生的好机会,是拉近师生情感距离的契机,因“犯错”获得的教育素材,比“预防”更有针对性,更有价值.

任何知识的领会都难免掺有“杂质”或“垃圾”,这不要紧. 自然界没有“纯氧”,而当我们需要氧气的时候,我们只能面对现实,吸入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 知识的汲取同样如此,任何概念,都是在纷繁复杂的自然现象中剥离出来的理想化模型,看似出淤泥而不染,其实经历千锤百炼,逐步提纯、萃取、调整、重构,才一天天成熟起来. 科学家尚且如此,十多岁的孩子,怎么就一定是顺顺当当?

要知道,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的抱怨,有时不仅不能促进学生正确的意识,反而产生对立情绪,一旦形成这种局面,抱怨将危害双方,阻碍正常对话.最好的方式就是坐下来,心平气和地同学生一起分析犯错的原因,甚至要为学生辩护,谈自己学生时代的犯错故事,笔者曾在《中学数学》发表文章“为学生寻找做不出的理由”,就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而产生的灵感,这样的姿态不仅不会削弱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相反,会赢得学生的爱戴!

上一篇:面面垂直的判定练习题下一篇:老厂镇学前教育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