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安居中国》观后感

2024-04-27

纪录片《安居中国》观后感(共12篇)

篇1:纪录片《安居中国》观后感

新中国住房领域走过的非凡历程,就是14亿中国人民住有所居的精彩故事。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摄制的四集系列专题片《安居中国》播出以来,引发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全国各地干部群众踊跃收看节目,深切感受到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住房领域,尤其是住房保障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

对于切实体会到住房领域巨变的人民群众来说,《安居中国》所展示的,是他们居住条件不断提高的记录与鉴证。

看着电视里播放的专题片《安居中国》里关于房子的画面,86岁的上海老人韩秀华湿了眼眶。“面积大了,有单独的厨房和卫生间,坐电梯上下楼真方便,终于盼到了,一切都好了!”她激动地诉说着自己的幸福。巧合的是,12月16日搬入新家后的第二天,正赶上韩秀华老伴臧根霖的95岁生日,这份喜悦让老两口回味至今。

“我想有个家!”专题片中这句真挚而朴素的话语,深深触动了守在电视机前的湖北老人吴传发的心。老人所在社区青和居原为青山老工业棚户区,12月完成改造,是华中地区最大的棚户区改造工程。沧桑巨变恍如隔世,1.37万户、4万多人从低矮潮湿、漏雨透风的棚户中,陆续搬进宽敞明亮、配套完善的现代化小区。

吃过晚饭,63岁的济南市民房泽安就守在电视机前等待观看《安居中国》。房泽安是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受益者。他与患病瘫痪的妻子住在济南顺安苑社区的公租房,两室一厅的60居室,足够一家人的生活需求,相比周边将近元的租金,小区每个月400多元的租金,为他们省了不少钱,大大减轻了生活负担。在选房的时候,他特意选择了17层, “曾经在医院的17层是我最艰难的时刻,就像是活在地狱,而现在的17层却是重生,我们终于有个稳定的家了。”房泽安坦言,有房则安,别看只是一间60平方米的房间,它给予的不仅是遮风挡雨的避所,更是给了他们一个家,一个希望。

在各地组织收看专题片后,广大干部职工纷纷用真挚的感言,抒发着心中的振奋与感动。

“安居才能乐业,居民的获得感就是我们的获得感,也是我们攻坚克难的最大动力。”上海彭浦新村街道党工委书记任伟说。

“《安居中国》专题片每一集都体现出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渴望,详细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及保障能力的持续增强。身为一名‘90后’中建人,我为此倍感骄傲自豪。”中建八局上海东孚公司员工杨磊说。

“专题片中一切的数据、成果都充分体现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我们党一直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是一个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的伟大政党。作为住房保障岗位上的一员,专题片里的故事让我动容,专题片里的数据让我倍感自豪与骄傲。” 广西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住房保障处调研员孙忠明说。他表示,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解放思想、努力工作,为安居中国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

篇2:纪录片《安居中国》观后感

“我准时收看了专题片,事后还进行了回放,看到人民的住房条件在党的领导下,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忍不住想要为我们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点赞”,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住房保障处处长曹达红说。“片中还看到了我们江西的镜头,很激动人心。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开拓进取创新,增强工作实效,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进度,加大基本住房保障力度,加强公租房后续管理,推进住房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让更多的住房困难群众实现‘安居梦’。”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干部职工在收看专题片后纷纷表示,“《安居中国》真实而令人感动,让我们看到了工作的回报,也看到了住房和城乡建设人的责任。”

“好棒!好赞!为中国的安居工程点赞!太振奋人心了!为中国点赞!”10月9日一大早,山东省潍坊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的干部职工便对前一晚收看的《安居中国》主题片发表自己的感受。

黑龙江省、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积极组织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干部职工收看专题片,观看后大家深有感触,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宁波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宣教处长徐谟开说, 《安居中国》起点高、立意新、接地气, 全面立体多视角汇集反映了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新成就、新思维、新担当。全国建设系统劳模徐程表示, 要珍惜荣誉, 多做贡献, 建设美好家园。

2019《安居中国》观看体会

讲述中国住房精彩故事,展现国家发展辉煌成就。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摄制的系列专题片《安居中国》近日顺利播出。专题片引发社会各界热烈反响,全国各地干部群众踊跃收看节目,深切感受新中国成立70年来住房领域,尤其是住房保障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

“片子拍得好,令人振奋感动。幸亏国家的棚户区改造政策,要不我家还住在原来那间小‘憋屈’房。尤其让人感动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到我们伊春,还特别关心我们林区工人住得咋样。现在的住房条件和以前相比,好太多了。”黑龙江省伊春市市民朱强高兴地说,他家原来住的房子只有33平方米,老两口只能住厨房,如今棚改后,房子面积58平方米,宽敞明亮。

“7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人民群众的住房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恰如片中所说,是‘人间奇迹’。”黑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原厅长杨占报表示,住房领域所取得的一切成绩,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实现人民群众“住有所居”的梦想。而江苏省南京市住房保障和房产局局长郭宏定则表示,将继续发扬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的优良工作传统,永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在工作岗位上为住房保障工作添砖加瓦,加快解决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冯俊表示,看完全片,深切感受到我国的住房供应体系和住房保障制度日臻完善,住房保障能力日益增强,深切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今天,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住房保障工作在不断攻坚克难,继往开来,一定能够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片中房改房的故事,仿佛把我又拉回到上世纪90年代。我是在购买的房改房,人均住房面积从3平方米提升到了10平方米,后来房改房上市交易后,我们置换了一套面积更大的普通商品住宅。可以说,没有当初的房改售房政策,就没有后来我家的安居乐业。”家住广州的黄瑞芬谈到房改房,仍然激动不己,为国家的惠民政策,为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在北京市海淀区工作的平善涛则为片中涉及的共有产权住房故事欢欣鼓舞,他在20也因为这项政策而解决了住房难题。“我是一个山东人。年等到了北京的共有产权房,当时有30%的房源分配给非京籍家庭。我也如愿以偿在海淀区永靓家园项目购买了一套两居室,解决了我的住房问题。下一步我准备和女友举办婚礼,完成我对她多年来的承诺。”

家住河北省石家庄市盛和苑小区的丁荣英被片中所涉及的公租房故事深深触动,她表示,国家的公租房政策不但解决了她家的住房难题,而且可以说是彻底改变了她家的命运。“前年做过一次手术,靠退休金又要生活又要养病,生活十分困难。感谢国家的公租房政策,我们2018年入住公租房,有了自己的家,让我安心养病。等好起来打算再就业,相信日子会一天比一天好。”

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陆小华表示,节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故事化的手法,深入展现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住房领域走过的不凡历程、取得的辉煌成就。这些住房成就,不仅让老百姓安居,更让老百姓以新的心胸看待中国和世界,以新的自尊看待中国和自己。全片立意高远,精彩感人,生动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掀起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宣传的又一个高潮。

2019《安居中国》观看心得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生动展现70年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住房保障工作走过的非凡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摄制的四集系列专题片《安居中国》于10月8日至9日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黄金时间播出,每天播出两集。

其中,系列专题片《安居中国》的第一集——《房子里的中国》展现了合肥住房保障成果,并于10月8日晚20∶06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据了解,今年8月上旬,《安居中国》第一集摄制组来到合肥拍摄,经过对公租房保障场景和保障故事的遴选,摄制组以故事展现的形式,讲述了合肥公租房保障对象龚益平夫妇如何从低矮狭小的老房子搬进处处阳光的公租房,圆了他们的安居梦的感人故事。

篇3:纪录片《安居中国》观后感

中国古城文化研究院院长林鹏 (右三) 及中国古城文化研究院秘书长张耘 (左三) 与各地专家和铜梁县政府官员探讨

5月24日下午, 中国古城文化研究院院长林鹏及中国古城文化研究院秘书长张耘同各地专家赴重庆铜梁县参加2014中国·铜梁安居古城保护与利用高端研讨会。在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欧汉东和副县长蒙格丽等陪同下, 专家团沿着游客接待中心、星辉门、妈祖庙、湖广会馆、县衙遗址、琼江书院、文庙、万寿宫、药王庙、火神庙……一直到城隍庙、元天宫, 一边听取介绍, 一边参观, 对古城城区内的重要景点作了全面了解。

在游客接待中心, 专家们围在古城景区沙盘前, 认真听取了当地导游对安居古城规模、历史文化、保护开发等方面的情况介绍。专家们说:安居古城有众多的历史文化名人和宝贵的文化旅游资源, 应该进一步挖掘, 加以充分利用。

走出游客接待中心, 专家们踏着古老的石梯, 拾级而上。在古城星辉门入口, 古今结合的游街表演, 专家们喜不自禁, 驻足观看。

穿过古街, 来到湖广会馆, 古老的戏台子里, 川剧坐唱节目正在精彩上演。专家们围着八仙桌坐下, 边看戏边来一碗盖碗茶——脸上满是悠然、惬意之情。

“文似看山不喜平, 安居古城也是一篇千年美文。随处可见的古迹好似文中隽永的词句, 积淀下来的各种文化犹如文章的深刻内涵。”专家们沿着古城景点, 上上下下, 边走边议, “其他地方的古城大多是平直的几条街道, 而安居古城依势而建, 高低起伏、错落有致, 体现了重庆的地域特色, 这也是安居古城的一大特点。”

篇4:中国纪录片变脸

以一场回顾中国纪录片走过30年的晚会作为上海电视节的开幕活动,而不是惯常的歌舞晚会,很出人意料。究竟哪一年才是中国纪录片真正的开始,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借这场晚会,众多纪录片人们在总结,在见证,在思考。

中国纪录片的现状并不乐观,或许是制作大国,但在市场化上极度疲软。"中国纪录片处于火与冰的交汇点,一边是被煽动的、疯狂旋舞的、乌托邦式的热,一边是羞羞答答、沉默的、漫无边际的冷。"纪录片研究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同道如此说。

要大奖还是要观众?

"从万岁到你好",纪录片导演陈光中在这台晚会上如此倾诉着自己在上世纪80年代早期的纪录片生涯。他拍过两部赫赫有名的纪录片,《莫让年华付水流》里那些改革开放初期在上海街头穿喇叭裤戴蛤蟆镜的年轻人,《小平你好》中北京学子在天安门广场前打出的那幅标语---这些珍贵的影像资料代表了中国纪录片真正意义上的起步。改革开放以后,过去从事纪录片工作的老同志从只记录"好人坏人领导人"开始转型,开始关注民生,将镜头对准了普通人。

上世纪90年代初,以中央电视台制作的《望长城》和独立制作人吴文光的《流浪北京》为代表,中国纪录片进入了"新纪录片运动"阶段。它与同一时期的第六代电影交相呼应合力突围,共同构筑了"我的摄像机不说谎"的时代。

当时上海电视台创办了全国第一个纪录片栏目《纪录片编辑室》,收视率达到了惊人的36%,《毛毛告状》、《德兴坊》和《心愿》等纪录片至今为人称道。日后有研究者表示,当年正是这样的小市民题材,吸引了小市民收看,创造了当年的收视神话。

对于新纪录片运动更为关键的是1993年中央电视台《生活空间》栏目的开播。开播之初节目定位不清,为收视率发愁的制片人陈虻向哥儿们寻求帮助。独立制片人蒋樾为这个8分钟的小栏目讲述了北京什刹海边三个老人玩水的故事《东方三侠》,从而确定了《生活空间》的标志---"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至今仍然是国内的流行语。老百姓第一次从电视中看到了和自己一样的普通人,而独立纪录片创作者和电视台这个播出平台两者也找到了各自所需。

独立制片人是投身国内电视体制寻求生存空间,还是参加国际电影电视节?尤其在段锦川1995年的《八廓南街16号》赢得了国际纪录片界的最高荣誉"法国真实电影节大奖"后,更是带动了体制内外纪录片创作者们的参赛热情。中国纪录片在巴黎、阿姆斯特丹等各大电影节上四处出击,也获奖连连,给人以一片欣欣向荣的感觉。同时在国内,各种以DV命名的比赛也频频亮相,研究者张同道甚至将此热情比作了"80年代的诗歌运动"。

但此后中国纪录片的发展正应了老话---过犹不及。"最初因为关注民生,我们赢得了观众;但在90年代后期我们又失去了观众,因为更多是去迎合国外评委们。"长期工作在纪录片制作一线的SMG纪实频道编导李晓说。

中国纪录片在国际上摘金夺银,久而久之走上了艺术化的道路,最后成为了"小圈子里的自娱自乐",或者说是精英化道路。有纪录片导演扬言,我拍片不是为播出,为的就是参加电影节电视节。连国内众多电视台的纪录片部门也以获奖为目标,纪录片得奖与否成为了电视台能力的识别证。

但很多在国际上夺奖的纪录片,专家嫌太浅,老百姓却看不懂。没有收视率,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国内众多纪录片生产大户,包括各地方电视台的纪录片部门纷纷"关停并转",仅剩下中央电视台第10频道和SMG纪实频道这两艘不沉的船。

但在纪录片频道收视率排行榜上最显眼的还是《DISCOVERY》和《传奇》等来自国外的商业纪录片,"中国纪录片目前还是很低迷,十几年前绝对不是这样子。"经历过辉煌的李晓和同行们显然希望能重温旧梦,"我们必须打造纪录片工业化的产业链,才能保证质量。靠一两部艺术纪录片,哪怕拿了奥斯卡奖,也不能解决中国纪录片的问题。"

真实与虚构的界限

当上世纪90年代新纪录片运动在国内兴起,摄像机镜头纷纷对准了普通人时,世界范围内的纪录片的创作在以传统纪录手法为主体之外,悄悄出现了一些变化:强化故事性、真人扮演、夸张色调、画面分割、MTV式声画组合、三维动画呈现……以往一般在故事片中看到的表现手法正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纪录片中,尤其是以DISCOVERY为代表的商业纪录片中。

时至今天,中国纪录片的变脸行动也正在进行中:《1405---郑和下西洋》中漂泊在汪洋中的船只,《圆明园》中康熙、雍正和乾隆的音容笑貌,《故宫》中场面浩大的典礼仪式,《大国崛起》中攻克巴士底狱的场景,都是运用"真实再现"的手法,纪录片似乎在和"黑乎乎晃悠悠"告别。

"我们的摄影灯光等技术条件不会比国外差,甚至机器比别人还高档。我们差在制作观念上,手法太单一,大量的只使用传统的跟踪纪实,靠时间的积累。在国外十分钟的片子,必须在十几个工作日完成,开拍前的文本准备得非常细致。但我们还不知道如何去拍一部可以控制的纪录片,往往走到哪拍到哪,早期也没什么文本。现在这些现象已经有所转变,但还没有成为主流意识。"李晓说。

没有成为主流意识的原因是争议,譬如对"真实再现"手法的争议。它最早起源于电影纪录片,并以电视纪录片为基点,在电视领域中蔓延到其他纪实类节目和栏目中,如中央电视台的《讲述》、《今日说法》、《记忆》和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的《去大后方》、《大师》、《唐山大地震》等。然而这些变脸行动引发了中国电视学术界的争论,关于"纪录片真实性"的质疑声四起。

复旦大学教授、中国记协纪录片学术委员会理事吕新雨坚持强调"纪录片中关键性的场面是不能'再现'的","真实是纪录片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把情景再现这一功能无限放大,就会淡化跟踪拍摄的纪录精神,纪录片也会由此走入绝境。"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教授任远更是直接表示,"纪录片的定义(除故事片之外的所有影片)决定了纪录片让虚构走开"。他将国内外纪录片中出现的重演和扮演归结为"顽强的自我表现心理作怪"和"过分注重形式上的突破,忽视了对于内容的开拓"。

学界否定声不断,但制作一线者显然更看重市場和观众的反应。《大国崛起》总制片人任学安说"对付新的手段,我们基本采取融合的办法。但如果过度滥用的话会成为败笔"。

而在《唐山大地震》中大量使用了"真实再现"手法的编导李晓说自己如今已经不再和学者们进行争论,"很多时候我们不是在讨论一个问题。有学者说我的作品好看,就是太商业。他们喜欢原汁原味的,没有故事和情节也没有关系,他们借此进行社会现象研究。而我关心的是片子的叙事,要让观众爱看。"

"我知道再现不可能是100%的,再现的目的只是为了把故事说清楚。只有紧紧抓住观众的手,强化纪录片的故事性和观赏性,纪录片的生存发展才会有更大的空间。"李晓说。

2005年2月美国编剧工会将年度最佳纪录片剧本奖颁给了《超码的我》,这是美国编剧工会首次把大奖授予纪录片,国内很多人意识到纪录片是可以创作剧本的。

2007年加拿大多伦多国际电影节上,一部虚构"刺杀"美国现任总统布什的故事类纪录片《总统之死》倍受关注和争议,还夺得了电影节"国际评论家奖",纪录片和故事片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篇5:《安居中国》观后感

为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生动展现70年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住房保障工作走过的非凡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摄制的四集系列专题片《安居中国》,将从10月8日起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播出,每天播出两集。

该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梳理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住房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住房保障能力持续增强的伟大实践,充分展现了我国住房保障工作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住房条件的极大改善不断提升着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有力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时代命题,从而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坚定前行。

第一集《房子里的中国》讲述了从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住房保障制度的历史演变。透过不同时期普通百姓的亲身经历和时代记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这一目标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和艰辛探索。第二集《我想有个家》讲述了城市中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体、广大棚户区居民和城市“新市民”等不同群体,受益于廉租房、公租房、棚户区改造等一系列住房保障政策,住有所居进而实现个人和家庭命运变迁的温暖故事。第三集《情系安居梦》讲述了为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的目标,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上下同心、合力攻坚,推动我国住房保障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的典型做法和感人故事。第四集《美好新生活》讲述了我国保障性住房如何实现从数量到质量、从满足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到改变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进而推动、促进着城市和国家气质的提升。节目还系统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整体人居环境发生的巨大改变和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是广大观众全方位了解新中国住房事业发展的一部优秀作品。

篇6:纪录片《中国春节》观后感

小吃街那段辣条出来的一瞬间弹幕就疯了,这种宏大命题的纪录片里有东西真的让人觉得“对对对就是就是”的点真的是太加分了!话说有多少拍这些大主题片子的导演还在乎年轻人的生活方式?还有那么多信息量片子还能自圆其说,角度多但叙事不显杂乱结构清晰,BBC确实不简单。

记者也是加分点,各有其风格但都自然串联每个部分,避免了僵硬报幕和你一句我一句套话的尴尬感。当然我们都爱可爱大叔多一点~

温馨提示:片中出现有关香港的内容的时候,尤其是在第三篇里,๑•ั็ω•็ั๑)祝收假愉快

2017年纪录片《中国春节》观后感而:

BBC的主持人们还是一脸真诚·热情·太好吃·新年赞·中国棒…

咱大天朝网民也从一脸不信·懵逼·这是假的……

最后变成了真不黑·谢字幕组·好看·期待第二集……

那到底是怎样的画风突变让咱们网友黑转路?咱们一起来看看~

在《中国新年》系列中,五个主持人肩负不同使命,身赴中国各地,从冰城哈尔滨一路南下到香港,探索很多人人人人人的大中国是如何体验农历中最重要的节日。

在纪录片习惯性的介绍中,大概表达了这几个意思:

中国城市发展猛

中国历史特悠久

中国是最大经济体

中国好吃的不用问

相比以前丢台湾还丢过江浙沪的BBC,这次上了这样一张地图

概括性的夸完,现在要来具体的了,请好好看看我闪闪发光的大天朝吧~!

1.现代化的`中国

先说这次拍的北京城,大气庄重没有雾霾~

亚洲最大的铁路调度指挥中心,狂拽酷炫又气派。

以前的普快/绿皮火车也不拍了,全部镜头都是锃亮锃亮的高铁。

北京的每辆出租车都装有GPS,不停向控制中心提供信息。

2.有保障的中国

在忙碌的火车站,有小红帽有偿提供护送上车服务;

在摩托大军身边,有服务点提供免费的热粥姜汤取暖器,并有警车护送;

在云南的森林中,小动物金丝猴也有专人保护它们的生活。

3.有情义的中国人

车站机场不再是拥挤不堪,处处温暖……

老人们的身体也倍儿棒:在国外的人们也要回家团聚(不过哎,这这这姑娘怎么这么像黄渤!)

总之,这样家人团聚的幸福是时时刻刻上演……

4.丰富多样性的新年文化

代表现代的哈尔滨冰城:代表传统的河北打树花:

以及中国人都懂的生肖文化……

篇7:纪录片中国通史观后感

一开始,他是从刘备托付给诸葛亮国家大事开始的,当时,魏国大败蜀国,而诸葛亮又是当时的大臣,所以他要把蜀国的经济重新恢复。所以他先要平定南方。南方一直有很多豪强乘着刘备去世来造反,可是蜀军在诸葛亮的统帅下,很快就打败了那些豪强。现在就只剩豪强的首领孟获了。 从此就有了七擒孟获的故事,最后,孟获终于臣服诸葛亮了。现在没有威胁了,诸葛亮决定发展经济,所以他改进了盐井,本来是战乱时期,盛产盐的属国现在在战乱时期根本没有经济来提取盐,后来经过诸葛亮的改进,盐井比以前的产量又高了。他还做了很多改变经济的事情。改变了经济,就又要去北伐了在此之前,他一共出征了五次,只有一次打败南方的时候成功了,其他事事都失败了,所以他决定再北伐一次,可是这一次北伐却成了他人生最后一场出征。司马懿和他对战的时候,还是采用原来的战术,只是死守。诸葛亮,不管怎样到曹营门前骂,结果司马懿还是死守。这样诸葛亮也没有办法呀,所以才重病了,之后诸葛亮就病逝了。

诸葛亮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啊! 他以自己的聪明才智打了很多胜仗,可是最后也是因为担心国家而病死了。

篇8:《航拍中国》纪录片观后感

《航拍中国》纪录片观后感范文五篇【一】

从东到西,跨度超过 1600公里的秦岭横亘在中国中部。它像一道天然屏障,阻断冷暖气流,让中国有了南方和北方;它又像一个保护圈,成为朱鹮、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许多珍稀动植物的庇护所。绵延千里的秦岭山脉,终南山中尚有延续千年的隐居传统;而风格最为独特的,则是石头山——华山。陕西人的母亲河——渭河,携带着大量泥沙,与泾河交汇。它冲击出3.6万平方公里富饶的关中平原,也喂养出崛起的大秦帝国。乾陵、大雁塔、大明宫、古城墙……秦、汉、唐、明,十三朝的时间和空间,在西安聚合出一座全新之城,在文化中叠加出新的价值。远古的生命在这片土地上变成了石油和天然气,以能量的方式穿越万年。充足的日照、强劲的风力,不断升级的能源模式,则让陕西成为能源走廊的核心。黄土、黄河、黄皮肤,历史还在延续,万川归一的大海就在前方。

《航拍中国》纪录片观后感范文五篇【二】

作为《航拍中国》的总导演,余乐坦言,直到看到网上观众评价,他才松口气。毕竟,这是一个以80后为主体的新鲜团队,能够给观众带来多大的惊喜,还是取决于团队是否提供了清新的语言,与观众是否保持了平等沟通的姿态,并且最终节目本身是否呈现出了该有的质量。

6集纪录片中,最令人关注的,除了航拍下的美景外,人文因素贯穿其中,也成为一大看点。在“新疆篇”中,绿洲文明的特色,驼队、登山队、转场的牧民、城市的繁华都成为一部纪录片中令人惊艳的成分。

“人文的部分必须要关注。如果只拍风景,没有人类参加,就太孤单太冷艳了,人文跟自然是密不可分的两个部分。在新疆,自古人类逐水而居,绿洲文明是我们看新疆的总体方向。而且,新疆位于内陆腹地,亚洲中心,与多个国家接壤,与多个文明在历史上有交融,在大部分人眼里,新疆这种独特的人文特点,给人带来新奇的感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向全世界介绍新疆。”余乐说。

拍人文纪录片并不容易,更何况,还是一个50分钟航拍的片子,要让观众有耐心地看,并心生喜欢,更加不易。毕竟,社会发展已令大部分人被新型的生活模式划分到不同空间,要从空中看,无法施展手脚,而室外的航拍,只能大部分还是以农业文明为主。

“所以在新疆,我们尽量以农牧业文明来展示人文环境。比如哈萨克牧民的转场,非常适合于航拍,他们经历了很长的路线,每个路段又有不同,整体拍摄下来,壮观震撼。”他说。

而对于王连明,更大的感受是遗憾:“没拍够,还是有很多镜头没有呈现得太理想。比如沙漠、戈壁,应该加入一些更有生机的元素,比如人,以及更能体现新疆野性的元素。”他说,“新疆篇”只是一次预演,自己的公司已打算拍电影版新疆,真正想把新疆的魅力拍出来,还得是在大银幕上:“虽然航拍中国得到较好的反映,但我觉得,新疆魅力只释放了一半。还要再下点功夫,会更美,更震撼。”王连明说。

《航拍中国》纪录片观后感范文五篇【三】

近几年,含有“中国元素”的自然纪录片在国外电视台里频繁出现,宣传中国。于是今年年初,中央电视台终于筹划了一档专注于介绍中国美丽自然风光的纪录片《航拍中国》。从上映开始,这部纪录片就大获好评,从文案到配乐都美到极致。成为即《舌尖上的中国》后有一档,口碑收视双好评的纪录片。

《航拍中国》采用航拍技术以高空视角俯瞰整个中国。每一集片中都会有几百个美景镜头。画面之精美,气势之宏大。航拍最能体现,雄伟河山的广大和人文之美。纪录片的第一季共播出了6集,包括了我国海南、陕西、黑龙江等地区。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冬夏风情浓厚的黑龙江。

片中,北国雪境的气质一览无遗。在库尔滨,雾凇不仅美得晶莹剔透,更拥有长达四个月的漫长“花期”。亚布力滑雪场上的人群在欢乐滑雪中体验风的速度。松花江上,冰面被切割成一块块重达500公斤以上的巨大冰块,远看像一颗颗甜蜜的冰糖。就是这些大冰糖,在能工巧匠的手中,变成冰雪派对的现场,搭建出哈尔滨每年一度的冬日盛典。

通过《航拍中国》了解到了镜泊湖是中国最大的高山熔岩堰塞湖,水流和崖壁凝为一体,形成了冰瀑奇观。悬崖之下,是60米深的黑龙潭,水底的温度却常年保持在10摄氏度以上!老人纵身一跃,人与自然合二为一。黑龙江这集除了片中秀美风景之外,更值得一提的还有当地人与景的故事结合。

短短一集不到50分钟拍摄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峻地形、变幻莫测的自然气候,更加强调的是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人的故事。片子以独特的上帝视角,呈现出了一部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相结合,帧帧是美景,秒秒为经典!

虽然这几年各类真人秀综艺在荧屏上异常火爆,所有节目无一例外的都会在风景秀美的地方取景。但没有一个节目,会从纯粹的自然风光着手,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中国的美。

孩童时从父母空中了解世界、上学时从课本里了解中国、工作时又从手机中了解社会。真正做到了“读万卷书”,却忘记了这一切都不如“行万里路”。悠悠古国,万里河山。几千年的峥嵘岁月已无法复刻,祖国的山河便成了那段历史留给后辈最终的遗物。

《航拍中国》纪录片观后感范文五篇【四】

近几年,在国内纪录片开始从小众领域进入大众视野,从《舌尖上的中国》到《我在故宫修文物》再到最近的《航拍中国》,都能成为大众热议的焦点。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一部《望长城》打开了中国纪录片的转折点,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纪录片的标志。与一些综艺娱乐节目不同的是,纪录片是对真实素材作有创意的处理,其首要原则是真实和立于现实基础。

《航拍中国》这部纪录片在豆瓣评分9.3分,超过72%的人给了5分。这部作品实现了创作理念的精细化和观众口碑的双丰收。所以,想借这个机会学习一下这部优秀的纪录片。

一、创作背景纪录片创作整体氛围

随着新世纪经济文化水平显著发展,社会文化思潮的多样化,观众审美水平也在显著提高,著名的剧作家罗伯特·麦基曾说,现在也许是有史以来,对有志于当一名作家的人要求最严苛的时代。今天的观众饱读故事,与几个世纪前的观众相比,他们一天的阅读量相当于他们一个礼拜的阅读量。所以观众的品味越来越高,对于作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今天观众掌握遥控器和鼠标的世界里,如果前30s没有吸引观众的兴趣,那么观众会迅速转移阵地,寻找能够刺激他兴趣的作品。除了观众的审美水平在挑战着创作者的水平,创作者内部的江河里,也在踊跃着大量的生机,越来越多优秀的创作者,他们富有才华,眼界开阔,思维活跃,他们不断地推出大量卓越的作品问世。作品的创作缘由

2015年秋天,中央电视台找到了从事纪录片行业13年的优秀纪录片导演余乐,想让他拍一部反映中国整体风貌的片子。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近些年来对于国家形象的塑造和传播越来越重要,以往的反映中国风貌的纪录片基本都是国外,而且都是立足于某个片面的点来谈的。比如,BBC的《野性中国》(Wild China)是第一部表现中国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人文景观的大型电视纪录片,美国国家地理的《鸟瞰中国》(China from Above)讲述中国大江南北人文历史,以及日本《中国力量》(China Power)、韩国的《超级中国》(Super China)等等。

其中,《鸟瞰中国》这部纪录片是中美联合拍摄,2015年时在央视纪录片频道首播。不过这部片子只有2集,对于展现整个中国,从宽度和广度来说还不够,因而央视在这个启发下,想要拍一部属于中国人的航拍中国。

二、立意构思中国

这是这部片子的核心内容,题眼。就像我们拿到作文题目一样,导演拿到这样的题材需要深思熟虑,他需要展现什么。可能很多人会觉得,这不好拍吗?中国这么大,随随便便拍一拍剪一剪,片子就出来了。但如果只是单纯堆砌风景的话,这样的风光片有什么意义呢?这个题材,一方面,横向来看,中国面积广大,人口众多,地域类型又多种多样,不同的文化聚集地会很不一样。另外一方面,纵向来看,中国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内容上要体现历史的更迭、文明的进程。所以,这个难度是挺大的。要拍一部反映中国整体风貌的片子,就需要这部片子必须立于足够的高度去纵览整个中国。既要把中国丰富多彩的地理地貌展现出来,又要从历史文化角度纵览整个全局。所以,余乐选择按照省份地域划分去解决广度的问题,在每个具体的点里面解决深度的问题,是很明智的选择。航拍

这是这部纪录片的拍摄方式,但又不局限于拍摄的方式,而是这部片子的一个总的视角,就像一双纵览中国的眼睛,从空中的视野高度把握全局。

从前期构思的角度来说,要充分运用航拍这种形式,去挖掘其背后可以利用的资源。正像开篇解说词所说的:“当你像鸟儿一样离开地面,冲上云霄,前往平时无法到达的空中,你会看见专属于空中的奇观。”航拍,会带给观众一种全新感受,像鸟儿一样自由翱翔,一层一层揭开大地的面纱,从另一个角度去了解中国。

这种空中的视野不仅让你能够看到更多平时所看不见的景象,比如的八卦形状的村落,陕西华山的巅峰,也会让你对片朝夕相处的土地自然流露出别样的感情。我在看弹幕的时候,很多人留言说离家在外,从来没有过这样看过自己的家乡,想念。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导演会有意拉近和观众的距离,会告诉观众这是一次精彩的空中旅程,带领观众从一个地点飞往另外一个地点,去看不同的奇观。另外,从天空俯瞰,整个眼界会不一样,会弥补观众很多知识上的空白。大众

这是这部片子的受众,一部片子导演在创作的时候要考虑它的受众,不同的受众它的基调是不一样的。这部片子,导演在采访时说,这是面向中国大部分百姓,从7岁小孩到80岁老人。“这个片子非常具有家庭观看的可能性,怎么去争取老人、中年人、小孩?让他们的观看变得轻松,而且喜闻乐见?让大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去观看——我们正是从这种角度去考虑旁白、音乐的。”所以基于这样的一种考虑,整个片子会以轻松愉悦的氛围去处理,选取一些大众感兴趣的点,知识内容上也简单有趣,尽量贴近科普,解说词的部分远离曲高和寡、阳春白雪,而是选用朴实简单的部分。导演的想法是不给观众上课,而是呈现一部五十分钟精彩的演出。所以在看这部片子时候,留心这些细节可以发现导演的立意和想法。

三、谋篇布局

《航拍中国》是一部以空中视角俯瞰中国整体风貌的纪录片,总共分成34集,以行政区域为划分,展现中国34个省市地区的自然地理风貌、人文历史景观以及城市改革变化。导演的价值观念基石是“自然决定人文”,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每个地方的自然地理以及位置等等,决定了这个地方的人文。所以放眼中国整个地域,你会看到幅员辽阔的面积底下是一个一个别样精彩的小区域,不管是靠近沿海形成的探索精神,还是山谷里形成的勤恳风貌,这部纪录片会抽丝剥茧,将那些能够看得见的自然风貌和看不见的历史底蕴联系在一切,揭开这层面纱。篇章结构

这部片子的叙事结构,和《舌尖上的中国》有些类似,总体上没有一个宏观的逻辑,而是通过故事组合的方式,将几个零散的相近的点以一个小主题串联起来。再把这五六个小主题摆成一个立体的拼盘。在这里面,每个小主题都有自己各自的精彩。

由于每集都是介绍一个省市地区,所以这里我以第一集海南来剖析他的内容和结构划分。

首先,每一集开头都有个统一的片头,整个片头制作非常精美大气。以疑问句的开场,和观众建立对话。在娓娓道来的诉说中,邀请观众踏上这次空中旅程,而不是僵硬地给观众灌输知识。这和前面的受众定位有关系。这个片头奠定了整个纪录片的基调,向观众清楚地展示了整个航程的目的。

其次这部片子的内部结构是总分的结构,先整体介绍区域特点,再按照五六个小故事群来阐释。第一,地理位置介绍。这是很多宣传片惯用的开场方式,开篇用一句简单的话语告诉观众具体的地理位置,配上卫星地图。我们来比较下,这部纪录片和许多宣传片在这常见的点上的差距在哪。一般宣传片介绍地理位置开场都是一个地球三维图形,然后聚焦到地球上的某一点,解说词:“XX(城市名),一座美丽的(形容词)城市,坐落于XX。”

那么同样的内容《航拍中国》是怎么做的呢?首先,用动画逐渐生成的方式展现这个地方的地域,画风自然清新,独具特色。来看它的解说词的部分:“海南省位于中国版图的最南端,它带着南海众多岛屿贡献了相当于中国陆地面积四分之一的广阔海域。南部的南沙群岛,界定了中国最南的国界;北部的琼州海峡,隔开了海南岛与内陆。”

整个解说词的部分做到了平铺直叙,没有过多的形容词烘托,避免了假大空的形式。,简单的四句话,每句话都很实在,向观众传递了不同的信息点。好的解说词是在陈述事实的基础上,把感情部分留给观众,让观众通过你的描述和画面语言去感受。而不是硬生生编织了一张华丽的大网,看似华美,但又感受不到这个地方的特色。小故事群

就像旅程安排一样,每一段小的旅程会告诉你这一段需要去哪几个地点,这些地点有哪些特色。比如“我们的旅程从北部开始,探索火山如何塑造岛屿,前往一座洋溢着闯荡精神的城市。沿着北部海岸线,邂逅三座风格迥异的灯塔。”画面上也会按照地图的形式,标注每个地点,然后一架飞机按照先后顺序贯穿这些地方。这些独立的景点之间有着某种联系。比如这一集《海南》里面树木与岛的关系,还有第二集《陕西》里面各种动物组成的小篇章。让观众有种宏观把握,大致地理位置怎样,主要看点是什么。

据介绍,前期每集会选取100多个预选拍摄地点,实地拍摄约40个地点,后期剪辑筛选30多个。前期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选取的地点是否有代表性以及这个地方一年四季的景色画面大概什么样子,都要清楚。在选取拍摄过后的地点,还要进行深入的挖掘,看看人文历史方面有哪些有趣的地方。比如,里面讲述一个山林深处的小山村,东方市白查村,这里生活着海南岛的第一批拓荒者。并且通过一个有趣的传说讲述这里的一个独居特色的建筑——船型屋。这也是自然环境决定这里的人文特色。每一集里面大约有六七个这样的小故事群,这些故事群展现了这个地方不同的侧面,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结尾

“飞行在这片蔚蓝之上,我们可以听到大海平缓的呼吸。面向海洋,更能感受到风的来向。一个新的时代正乘风破浪而来,海洋,愈加成为中国联通世界的桥梁。”一部片子如何收尾是很重要的,就像一个展馆尾厅要让人流连忘返念念不忘,并且引人遐想。所以在一部片子尾部,一定要简短有力,并且点明整个片子的基调。从音乐来说,片尾音乐明显悠扬舒缓许多,解说词部分以抒情收尾为主,片尾立意提升到海洋在整个时代的高度。和前面对比,做到了松弛有度,有张有弛。

总之,在看完这部片子之后,反思自己现在的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既要做到创意构思,思想情怀,又要注重观众的观感和体验,把这两者达到一个平衡。好啦,下次再学习其他的优秀作品,希望有你喜欢的。

《航拍中国》纪录片观后感范文五篇【五】

早在几年前,我曾无意中看到一部名为《看见台湾》的纪录片预告,摄影师齐柏林花费近三年时间以俯瞰的视角、航拍的方式展示台湾自然、历史和人文景象,并以此获得2016年第五十届金马奖最佳纪录片,我当时就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全片,无奈因没找到资源而一直遗憾。终于,在20xx年,这个遗憾因另外一部纪录片而弥补,而且这个弥补来的极其丰厚,这部让众人震撼不已的纪录片就是《航拍中国》。

很喜欢《航拍中国》片头的这一段引言:“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是四季轮转的天地,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章,像鸟儿一样,离开地面,冲上云霄,结果超乎你的想象……”这段引言由类似于演员张涵予的男声念出,再配以遨游天际的美景,很轻易的就将我带上旅程。

第一个遨游地点是海南省。在此之前,我对海南省的认知实在浅薄,作为了文科生,只是知道那是中国版图的最南端,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海南岛是仅次于台湾岛的中国第二大岛,那里适合度假,有椰林树影、海浪沙滩。上大学时,机缘凑巧认识一个海南的女孩,为人热情大方、活泼开朗,笑颜里永远有无尽的灿烂,当时很是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家乡使她如此灿烂。现在我终于得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原来就是这个道理。不知道是从何时开始,我一直对灯塔情有独钟,觉得那黑暗中的一束光带给人无限的希望,海南岛上也有三座风格迥异的灯塔,分别为木兰头灯塔、临高角灯塔、兵马角灯塔,它们在漫漫岁月长河中,给无数的航海人指引方向,让他们得以平安返航,同时也见证了无数历史。看完这集,才知道海南岛上椰树的由来,对在海水中生长的红树林印象深刻,对“蓝洞”之内的世界充满好奇,也终于看到了“南山海上观音”,莫名就想起来之前南海问题被热议时的一个段子,在此就不做详述。

作为了陕西人,我一直是以为对陕西的了解足够深,自己本身是土生土长的关中人,上大学时又很巧舍友中一个是陕南安康人,一个是陕北榆林人,一个宿舍三分陕西,时常因为饮食习惯、风土人情的差异闹出不少笑话和小插曲,也是乐趣无穷。对于陕南的安康、汉中有过踏足,毕业之后一直待在陕北黄陵,关中自不必说,但看完《航拍中国》的陕西特辑之后,不禁为自己的无知汗颜,有种坐井观天之感。《看见台湾》中吴念真有句旁白“如果你没看过,那是因为你站得不够高”,航拍中的陕西,的确是另一种模样,有一种我不知道的美。对于秦岭的绵延,华山的险,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更坚定了要去爬太白山的念头,不过想来闺蜜是更想去看佛坪自然保护区的棕色大熊猫七仔,大熊猫终于有了彩色照片。对于陕西的历史自不必赘述,第一次从空中看到“泾渭分明”实在令人感叹万千,同是梯田南北竟有如此差异景致,欣喜黄帝陵中的古柏有很长的特写镜头,也很自豪家乡的洽川湿地配以《关雎》出镜,不管漂泊何处,人对于家乡的热爱永远都是植根于心的,看了几集纪录片,还是最爱陕西,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对于新疆,最初的记忆是小时候姑父在乌鲁木齐当兵,逢年过节总会带来好吃的葡萄干和很多叫不上名字的干果,听说那里冬天雪能下的没过膝盖,后来奶奶去那里待过一段时间,因为她是裁缝,看到维吾尔族小孩美丽的服饰,回来就亲手给我和弟弟做了一样的帽子和衣服,这成为我童年时期向小伙伴炫耀的物件,也是我人生中值得珍藏的宝贝。看完这集才知道,新疆远比我想象的要辽阔很多,各区域的差异之美出乎意料之外,每一处都是绝佳的电影取景地,天山天池、喀纳斯湖的每一个角度都美的令人窒息,开都河的日落叫人留恋,安集海大峡谷的大地抽象画让人连连称奇,伊犁河谷的杏花的确改变了我对新疆的印象,“杏花微雨”原来不止在江南,赛里木湖的美景与宫崎骏电影中的场景不谋而合,魔鬼城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沙漠上空俯瞰大地原来如此壮观,“死而不倒,倒而不朽”的胡杨林很轻易就勾走了我的魂魄,当然火焰山也心向往之……

今年的春节,本来打算去东北感受冰雪纯净的美,可惜未能成行,但很幸运的是这个遗憾也得到了弥补。第四集走进冬的故乡—黑龙江,我很轻易就被雾凇上冰花的美所惊艳,很想去看看能工巧匠雕琢的冰雪大世界、镜泊湖天然形成的冰瀑奇观,也希望去雪乡体验身处童话世界的乐趣,亦或者坐上小兴安岭的火车来一次森林畅游,当然中央大街的异域风情也是不能错过。追逐航拍器的东北虎的确展示了“森林之王”的霸气,冬捕者的收获让我不由想起小学课文中的那句“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东北物产之丰饶可想而知。至于江西那集,就留着日后慢慢欣赏,想来将会看到更多不同的美。

《航拍中国》带领我遨游天际,前往平时无法到达的地方,看见专属于高空的奇观,了解到很多自然风光、地理知识和人文历史,50分钟的空中旅程,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极致体验。

篇9:纪录片《美丽中国》观后感

纪录片《美丽中国》观后感

《美丽中国》是表现中国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人文景观的大型电视纪录片,看过之后给了我深深的触动。纪录片作为“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的电 影电视艺术形式”,其手段在于对真实素材进行艺术加工与展现,其目的在于以展现真实为 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但是,自然类纪录片因为较少有人的参与,缺少人与人之间 一目了然的矛盾冲突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与社会类的纪录片相比,它更多地表现为单纯 的猎奇与对真实镜头的捕捉,在思维品格上难以胜出。在纪录片创作中,创作观念是非常重 要的,创作者在拍摄纪录片之前,先要对所表现的事物进行思考。任何一部纪录片都或多或 少地体现作者对艺术和生命的态度,纪实的品格上升为思维的品格,才能使创作进入审美的 层次。国际自然类电视节目主席帕萨`萨拉斯曾说: “自然类影片绝不只是动物、树和昆虫等非 常近的镜头和放大镜头,还有被称为自然精神的东西。也就是说拍摄自然类纪录片,首先需 要摄制者对自然的热爱和了解,要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它需要一种人文精神,而绝不 只是为了追求感官刺激。”他同时还说: “现今社会强调的人文精神,并不是单纯的指对人的 价值、人的个性、人的尊严、人的地位、人的发展与人的自由的关怀、看护和尊重,还有我 们所在的这个大自然,包括自然中的一切生命。人文精神就是一种关怀,真诚的对自然世界 的一种关怀。” 《美丽中国》是一部反映中国自然生态的纪录片。由 BBC 环球公司与中国中视传媒股 份有限公司联合拍摄,英文名称为”WILD CHINA”,也有译为《野性中国》《锦绣中华》,历时三年拍摄,共六集。与其说这是一部纪录片,不如说它是一场视觉的盛宴。诗一般的画 面、伴之纯粹大自然的声音、独具中国气质的磅礴之声相结合的美丽画面„„都给我们带来 了一种久违的震撼,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带给我们的是全新的视听完美享受。然而,不仅如此,纪录片《美丽中国》中更有一种陷于画面和音乐背后的、厚实的浓浓 的情怀,一种博大警世的人文关怀流淌其中,它不仅给我一种视觉的震撼,更让我有了对自 然的震撼与敬畏。《美丽中国》中的人文精神。在整部纪录片中,没有清晰的人物对白,解说词只是展示 性的,可以说主要是在用视觉语言和影像的力量展示着自然,更展示着不朽的人文主义精神,这些精神深深地打动着我。张家界深山溪水中的娃娃鱼,贵州山间的叶猴,茫茫雪山中被呼为“山中野老”的滇金 丝猴,迁徙途中在鄱阳湖歇脚的浩荡鸟群,上海郊区寺庙中 400 余岁高龄的斑点龟,贵州岩 洞中的蝙蝠。傍晚时分,古老爹倚在窗前,仰头远眺,看着遮天蔽日从北方飞来的成群雨燕,计算着它们南来的日子,并以此盘算着插秧的日期。金腰燕飞来的第二天,各家各户就一同 忙着把秧苗移到山间的梯田之中,而头上的雨燕也在忙着建筑新巢。如此清晰逼真的视觉语言让我在体味生命力量的挣扎的同时,更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在这 部 6 个小时的纪录片中,所展示的动物、植物是与我们人类一样平等而珍贵的生命。在优美 的摄像的引导下,渐渐走进了大自然的世界,逐渐用一颗平等的心态感受着自然中生命的起 起伏伏。这部纪录片带给我们的不单单是美的享受,更融入了一种生命的整合:当我们知道 在拍摄后的几周后 400 余岁高龄的斑点龟死了时会遗憾; 在蛇岛上,当我们看到鸟儿逃脱蛇 的攻击时会高兴„„影片中,往南迁徙的鸟儿在枝头歇息,透过画面观众看到伪装的腹蛇就 附着在同一棵树的树枝上,且仿佛那腹蛇一张口就要吞下鸟儿了,内心就会焦急万分,担忧 鸟儿能否躲过蛇的攻击。当看到有的鸟儿未能逃脱,只能成为腹蛇的食物时,令人感到无助 和无奈,并感受到了生物链的冷酷与无情。这一切令观众的心随着自然生命而跳动。《美丽中国》中展现给观众的自然世界与每一个人所面对的并无不同:孤独、疲惫、不 能支撑和致命伤害。《美丽中国》用它的镜头告诉人们:自然生物是我们的朋友,只不过与 我们生活的方式、地点不一样。也许是社会生活太过复杂和疲惫,我们早就忘了其实所有的 生物都是地球的主人,我们应该发现,这个地球不仅仅属于我们,还属于动物,属于更多的 生灵。纪录片引导人们关注或者说重拾的,可能正是已被忽视掉的人类与动物之间的感情、生物之间奇妙的感应和联系。如果每一个观众都在观后像珍惜自己一样善待动物,那么这就 足以体现这部纪录片在现实中的价值和意义。理解爱护珍稀动物,保护我们的自然环境的意 义,正是影片所要表达的强烈的人文关怀精神。《美丽中国》中的生态平衡观。文明是一把双刃剑,在带给人类物质享受和现代生活的 同时,也带来了人类与自然的隔阂和异化,人类的心灵越来越粗糙,感觉越来越迟钝,心肠 越来越坚硬„„于是生命的意识淡薄,悲悯情怀丧失,人文精神缺乏,人类成为唯一只爱自 己的冷漠动物。但是《美丽中国》,它带给观众的不仅是美轮美奂的中国自然视觉奇观,还 有前所未有的心灵震撼,人们震撼于大自然的美与脆弱,让冷漠已久的心灵变得湿润、柔软。这部长达 6 小时的大型纪录片的特点是以自然为对象,以平等的视点关注人与自然界中的生 物。以纪实的手法和写意的风格,来抒写和展示自然的奇观和生命的奇迹,让观众有机会近距离地观赏中国大自然中生存的各种生命,在观赏中感受自然的壮观、神奇与美妙,感受生 命的庄严、神圣与美丽,同时也对自然法则产生了新的认识和新的思考。《美丽中国》把思考的领域从自然界扩展到人类、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实际上它是 在借大自然中生物的生存状态观察人类的行为,反思人类未来的命运。或者说,它不是从人 类的角度看自然,而是从自然的角度解读人类,即将动物的世界作为这个世界的主角,从自 然的角度来观察人类的行为,巧妙地将动物的世界与人的世界进行艺术化的对比,用暗示和 警示的方法来审视人类的价值观念及许多悖论性行为方式。无污染无破坏的自然环境本来是 自然界最美好、最壮观的景象,而人类无止境的开发与建设却把这些美好近乎破坏殆尽,多 种物种濒临灭绝,美丽的自然美景不复存在,最终也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当我们从大自然的 角度来观察这个世界时,才能看清这个世界的面貌与形态,才能发现这个世界的自身结构和 内在关联,才能看清自己面貌的丑陋和行为的愚蠢。《美丽中国》中人文精神指导和欣赏下的视觉语言。视觉语言是 纪录片创作者用以构成 视觉形象、表达制作思想的各种手段技法的总和。因此视觉艺术、画面思维是纪录片制作人 员应有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电视纪录片表达创意、展示故事的主要创作思维方式。对于纪 录片来说,视觉是第一性的。纪录片是供人们欣赏的艺术品,“好看”是纪录片的“核”,因 此,视觉语言是纪录片思维品格表达的一种最重要手段。正是基于对自然生命的尊重与深厚的感情,纪录片 《美丽中国》 用独具中国气质的磅礴、浑厚、包容的声音结合美丽的中国自然画面,把原属于自然科学范畴的主题拍成了洋溢深厚 人文主义精神的优秀作品,其视觉语言充溢、表现着浓厚的思维品格。如大量的长镜头,跟 随对象的运动,用特效表现的风云变幻、万物生长,大量的航拍镜头展现出壮阔的美感、梯 田区的整体视觉冲击效果;运用自然光线、光度的强弱,光位的顺光、逆光、侧光,光比的 明与暗等,追求写实性;运用蒙太奇的手法,切换自然中的不同场景,无不集中反映着人与 自然和谐这一伟大主题。同时,拍摄者在摄像时总是尽可能地亲近拍摄对象,获取最真实的 视觉画面、获取自然的最美好的瞬间。对于摄制者来说,它们已经不是单纯的物或景,而是 怀有情感的相互依存的“伙伴”。《美丽中国》 “创造和利用现实”,以自己的人文精神与思想来指导纪录片中视觉语言的运 用,而绝不是为纪实而纪实,做呆板、机械的原生态记录。如此生动的记录给所看到的人巨 大的启发。我们都应站起呼吁: “保护自然,保护野生动植物和那些历史悠久的自然人文景观!”

篇10:中国春节纪录片观后感

让中国春节也成为外国人关心、喜欢甚至会亲身庆祝的节日,想必是做出上述努力的目标,也是春节国际化的主要内容。如果能如此,那自然是中国软实力向外传播的里程碑。

一种文化的传播必要经历较长时间的演化实践及潜移默化,而且这一过程还会受到文化承载民族的国际形象、国际地位、价值认同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其传播必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步到位是不可能的。

但参照外国同类节日文化的国际传播影响,还是可以总结出一点规律来帮助思考中国传统春节国际传播的效果。比如西方社会的圣诞节,其有形元素非常简单易学,举凡圣诞树、圣诞老人和那句“圣诞快乐!”等。而春节相对复杂,比如春联、包饺子,要跨文明传播,面临着语言、饮食习惯的障碍。

其次,圣诞老人的传说是圣诞节的精神核心,这种可以激发人们想象空间和情感寄托的精神资源恰也是其得到广泛传播的前提。而春节则相对缺少一种可供人想像和抒发情感的精神资源,毕竟那个名叫“年”的怪兽的传说在华人中间的接受程度都尚且有限。

此外,中国春节中的舞狮、舞龙、高跷、跑旱船等集体庆祝形式非常类似许多国家都有的狂欢节。狂欢节在全球的传播恰可拿来用作上述表现形式的呈现。只是,这些庆祝形式中的基本元素并非全部都可以国际化,其组织形式、编排方式都需要结合国外受众的感受进行组织。

传统春节的对外传播,恐怕要多想想怎样用一种简单的方式对春节进行总结,让外国人能够很快的记住相对简单的有形元素、精神元素。而且,简化的元素不但要能够被外国人接受,还得被中国人自己接受,愿意亲身实践。

篇11:中国空姐纪录片观后感

得知2010年7月28日,由中国航空运输协会与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电视系列专题片《中国空姐》在北京举行开机仪式。据中国航空运输协会常任理事长罗朝庚介绍,这是民航的历史上第一次以真人真事的纪录片形式反映中国空姐的生活,该纪录片终于在2011年1月30日、31日晚间22:28分在中央一套播出。怀着一份激动,一份期许,早早的便坐在电视机前守候《中国空姐》。《中国空姐》共分四集:历史传承篇、中国空姐的首要职责篇、空姐的热情服务篇、空姐的成长历练篇。以纪录片形式反映中国空姐的工作和生活,在国内尚属首次。片中推出了一系列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先进人物,讲述了一个个生动感人的精彩故事,同时也普及了与社会大众相关的民航知识,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富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历史的回忆,1955年,民航局招收了第一批空中女乘务员,也就是著名的18姐妹,纪录片中的前辈们说,当时,觉得能上机是一种革命工作,她们始终以周恩来总理“保证安全第一,改善服务工作,争取飞行正常” 电力论文发表/dllwfabiao/的批示为工作指导方针,爱岗敬业,爱岗敬业,批驳奋斗,同时,她们的行为方针为:“五勤、四美、三不怕”,作为一名厦航资历六七论文范文 年的两舱乘务员,当我听到了前辈们口中说出来的五勤,三不怕都是我们厦航贯穿始终的行为方针时,我由衷的感觉到一种历史的使命感,18姐妹为中国民航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她们是中国民航的骄傲,是中国民航的宝贵财富,她们值得尊重、值得学习、值得讴歌,作为新时代的空中乘务员我们是否更该继承和发扬这个已经有着五十年的职业传统美德!

空乘工作是民航的重要岗位,是民航的窗口,窗口洁净,民航有光。而今,五十五年过去了,中国民航的空姐队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队伍的规模日益宏大,人员的素质全面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提升。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空姐,为了我们的民航兴隆发展,我们一起努力吧!

保障客舱安全是空姐的第一履行职责。面对危重病人,中国空姐依靠专业的医疗知识和一颗无私的爱心化解危机;面对飞机的机械故障,面对突发的人为安全事故,中国空姐临危不惧,训练有素,守护生命。这里要强调的是,我们身为一名客舱乘务员,这不仅是一个服务工作,更重要的是要保障旅客的生命安全。航班执行中,飞机不着天不着地,所以在飞机和机组人员的要求上就更加严格,纪录片中的这个故事深深的引起了我的共鸣。讲诉的是越洋巡航中,一名婴儿因为气道梗堵,脸色发紫,呼吸困难,四肢松软疲沓冰冷,乘务组临危不乱,报告机长寻求找最近的机场给予备降,同时广播找医生,幸运的是确实有一名老医生乘坐该航班,不过老医生看到婴儿的病状,直接就说小孩不行了。当时作为一名乘务员,除了我们,只有我们能救旅客了!要采取一些救治措施,是需要担负起很重大的责任的。因为我们是乘务员我们没有处方权,没有医师证。但是,这位乘务员能够在紧急的情况下,选择把小孩抱过来自己身上,让小孩倒立,从后背适力的拍打小孩的肩胛,坚持了五分钟,突然听到了小孩的一声打嗝,像男人般的打嗝声,这位乘务员没有放弃,继续适力拍打了两分钟,小孩的手心慢慢有了温度,脸色也慢慢红润,哇,听到这里,我的心里真是莫大的感动!因为小孩活过来了,更加的认为乘务员的使命感是这么的神圣。这是一种责任感的体现!更是一种专业技能的体现!也只有在平时抓好业务学习,拥有者较强的职业技能,才能为旅客提供安全优质的服务,才能在关键时候顶上,才能真正的做

到用自己的实力来保障客舱和旅客的安全!

篇12:纪录片辉煌中国观后感

在项目领导的组织下,全体职工观看了《辉煌中国》纪录片,其中第一集“圆梦工程”让我感到十分振奋与自豪,十八大以来我们砥砺奋进,凭借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努力,打破欧美等国家的技术封锁并超越,完成了一个个世界瞩目的超级工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wang,这些浩大工程顺利建设的背后是我国科技实力的折射,更是我国综合国力的折射。从影片中我们领略到一张张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大网编织起了人民走向幸福、美好的希望版图,托举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当影片中出现中交蓝时,作为一名中交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属于中交的“中国桥”“中国路“中国港”港珠澳大桥、杭州湾大桥、京新高速、兰新高铁、上海洋山港、宁波舟山港等超级工程一一展现在国人面前。这一座座桥,一条条路,一座座港都蕴含了我们中交人的汗水,虽未能参与这些工程建设,但是我们新一代中交人也一直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付出自己的一份汗水,履行一个中交人的职责,中交的前辈们在攻克这些超级工程的技术难题时从不放弃,敢于创新,一步一个脚印,使命必达,才能铸造如今的中交辉煌,作为新一代中交人的我们,也应无惧风雨,砥砺奋进,秉承我们的中交永不言弃的精神,努力拼搏,携手同行,铸就中交新的辉煌。

上一篇:华为的供应链管理下一篇:毕业生该端怎样一个“饭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