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纪录片鉴赏

2022-08-20

第一篇:美丽中国纪录片鉴赏

纪录片《美丽中国》观后感

《美丽中国》是表现中国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人文景观的大型电视纪录片,看过之后给了我深深的触动。纪录片作为“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的电 影电视艺术形式” ,其手段在于对真实素材进行艺术加工与展现,其目的在于以展现真实为 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但是,自然类纪录片因为较少有人的参与,缺少人与人之间 一目了然的矛盾冲突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 与社会类的纪录片相比, 它更多地表现为单纯 的猎奇与对真实镜头的捕捉,在思维品格上难以胜出。在纪录片创作中,创作观念是非常重 要的,创作者在拍摄纪录片之前,先要对所表现的事物进行思考。任何一部纪录片都或多或 少地体现作者对艺术和生命的态度, 纪实的品格上升为思维的品格, 才能使创作进入审美的 层次。 国际自然类电视节目主席帕萨`萨拉斯曾说: “自然类影片绝不只是动物、树和昆虫等非 常近的镜头和放大镜头,还有被称为自然精神的东西。也就是说拍摄自然类纪录片,首先需 要摄制者对自然的热爱和了解,要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它需要一种人文精神,而绝不 只是为了追求感官刺激。 ”他同时还说: “现今社会强调的人文精神,并不是单纯的指对人的 价值、人的个性、人的尊严、人的地位、人的发展与人的自由的关怀、看护和尊重,还有我 们所在的这个大自然,包括自然中的一切生命。人文精神就是一种关怀,真诚的对自然世界 的一种关怀。 ” 《美丽中国》是一部反映中国自然生态的纪录片。由 BBC 环球公司与中国中视传媒股 份有限公司联合拍摄,英文名称为”WILD CHINA” ,也有译为《野性中国》《锦绣中华》, 历时三年拍摄,共六集。与其说这是一部纪录片,不如说它是一场视觉的盛宴。诗一般的画 面、 伴之纯粹大自然的声音、 独具中国气质的磅礴之声相结合的美丽画面„„都给我们带来 了一种久违的震撼,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带给我们的是全新的视听完美享受。 然而,不仅如此,纪录片《美丽中国》中更有一种陷于画面和音乐背后的、厚实的浓浓 的情怀,一种博大警世的人文关怀流淌其中,它不仅给我一种视觉的震撼,更让我有了对自 然的震撼与敬畏。 《美丽中国》中的人文精神。在整部纪录片中,没有清晰的人物对白,解说词只是展示 性的, 可以说主要是在用视觉语言和影像的力量展示着自然, 更展示着不朽的人文主义精神, 这些精神深深地打动着我。 张家界深山溪水中的娃娃鱼,贵州山间的叶猴,茫茫雪山中被呼为“山中野老”的滇金 丝猴,迁徙途中在鄱阳湖歇脚的浩荡鸟群,上海郊区寺庙中 400 余岁高龄的斑点龟,贵州岩 洞中的蝙蝠。 傍晚时分, 古老爹倚在窗前, 仰头远眺, 看着遮天蔽日从北方飞来的成群雨燕, 计算着它们南来的日子,并以此盘算着插秧的日期。金腰燕飞来的第二天,各家各户就一同 忙着把秧苗移到山间的梯田之中,而头上的雨燕也在忙着建筑新巢。 如此清晰逼真的视觉语言让我在体味生命力量的挣扎的同时, 更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在这 部 6 个小时的纪录片中,所展示的动物、植物是与我们人类一样平等而珍贵的生命。在优美 的摄像的引导下, 渐渐走进了大自然的世界, 逐渐用一颗平等的心态感受着自然中生命的起 起伏伏。这部纪录片带给我们的不单单是美的享受,更融入了一种生命的整合:当我们知道 在拍摄后的几周后 400 余岁高龄的斑点龟死了时会遗憾; 在蛇岛上, 当我们看到鸟儿逃脱蛇 的攻击时会高兴„„影片中, 往南迁徙的鸟儿在枝头歇息, 透过画面观众看到伪装的腹蛇就 附着在同一棵树的树枝上,且仿佛那腹蛇一张口就要吞下鸟儿了,内心就会焦急万分,担忧 鸟儿能否躲过蛇的攻击。当看到有的鸟儿未能逃脱,只能成为腹蛇的食物时,令人感到无助 和无奈,并感受到了生物链的冷酷与无情。这一切令观众的心随着自然生命而跳动。 《美丽中国》中展现给观众的自然世界与每一个人所面对的并无不同:孤独、疲惫、不 能支撑和致命伤害。 《美丽中国》用它的镜头告诉人们:自然生物是我们的朋友,只不过与 我们生活的方式、地点不一样。也许是社会生活太过复杂和疲惫,我们早就忘了其实所有的 生物都是地球的主人,我们应该发现,这个地球不仅仅属于我们,还属于动物,属于更多的 生灵。纪录片引导人们关注或者说重拾的,可能正是已被忽视掉的人类与动物之间的感情、 生物之间奇妙的感应和联系。 如果每一个观众都在观后像珍惜自己一样善待动物, 那么这就 足以体现这部纪录片在现实中的价值和意义。 理解爱护珍稀动物, 保护我们的自然环境的意 义,正是影片所要表达的强烈的人文关怀精神。 《美丽中国》中的生态平衡观。文明是一把双刃剑,在带给人类物质享受和现代生活的 同时,也带来了人类与自然的隔阂和异化,人类的心灵越来越粗糙,感觉越来越迟钝,心肠 越来越坚硬„„于是生命的意识淡薄,悲悯情怀丧失,人文精神缺乏,人类成为唯一只爱自 己的冷漠动物。但是《美丽中国》 ,它带给观众的不仅是美轮美奂的中国自然视觉奇观,还 有前所未有的心灵震撼, 人们震撼于大自然的美与脆弱, 让冷漠已久的心灵变得湿润、 柔软。 这部长达 6 小时的大型纪录片的特点是以自然为对象, 以平等的视点关注人与自然界中的生 物。以纪实的手法和写意的风格,来抒写和展示自然的奇观和生命的奇迹,让观众有机会近 距离地观赏中国大自然中生存的各种生命,在观赏中感受自然的壮观、神奇与美妙,感受生 命的庄严、神圣与美丽,同时也对自然法则产生了新的认识和新的思考。 《美丽中国》把思考的领域从自然界扩展到人类、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实际上它是 在借大自然中生物的生存状态观察人类的行为,反思人类未来的命运。或者说,它不是从人 类的角度看自然,而是从自然的角度解读人类,即将动物的世界作为这个世界的主角,从自 然的角度来观察人类的行为, 巧妙地将动物的世界与人的世界进行艺术化的对比, 用暗示和 警示的方法来审视人类的价值观念及许多悖论性行为方式。 无污染无破坏的自然环境本来是 自然界最美好、最壮观的景象,而人类无止境的开发与建设却把这些美好近乎破坏殆尽,多 种物种濒临灭绝,美丽的自然美景不复存在,最终也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当我们从大自然的 角度来观察这个世界时, 才能看清这个世界的面貌与形态, 才能发现这个世界的自身结构和 内在关联,才能看清自己面貌的丑陋和行为的愚蠢。 《美丽中国》中人文精神指导和欣赏下的视觉语言。视觉语言是 纪录片创作者用以构成 视觉形象、表达制作思想的各种手段技法的总和。因此视觉艺术、画面思维是纪录片制作人 员应有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电视纪录片表达创意、展示故事的主要创作思维方式。对于纪 录片来说,视觉是第一性的。纪录片是供人们欣赏的艺术品, “好看”是纪录片的“核” ,因 此,视觉语言是纪录片思维品格表达的一种最重要手段。 正是基于对自然生命的尊重与深厚的感情, 纪录片 《美丽中国》 用独具中国气质的磅礴、 浑厚、 包容的声音结合美丽的中国自然画面, 把原属于自然科学范畴的主题拍成了洋溢深厚 人文主义精神的优秀作品,其视觉语言充溢、表现着浓厚的思维品格。如大量的长镜头,跟 随对象的运动,用特效表现的风云变幻、万物生长,大量的航拍镜头展现出壮阔的美感、梯 田区的整体视觉冲击效果;运用自然光线、光度的强弱,光位的顺光、逆光、侧光,光比的 明与暗等,追求写实性;运用蒙太奇的手法,切换自然中的不同场景,无不集中反映着人与 自然和谐这一伟大主题。同时,拍摄者在摄像时总是尽可能地亲近拍摄对象,获取最真实的 视觉画面、获取自然的最美好的瞬间。对于摄制者来说,它们已经不是单纯的物或景,而是 怀有情感的相互依存的“伙伴” 。 《美丽中国》 “创造和利用现实” ,以自己的人文精神与思想来指导纪录片中视觉语言的运 用,而绝不是为纪实而纪实,做呆板、机械的原生态记录。如此生动的记录给所看到的人巨 大的启发。我们都应站起呼吁: “保护自然,保护野生动植物和那些历史悠久的自然人文景观! ”

第二篇:纪录片《美丽中国》第一集“龙之心 ”赏析

网上对于《美丽中国》的定位是“由中英联合拍摄的一部关于中国野生动物和自然风光的系列纪录片”,它以精美的画面和独特的视角以及优美的配乐,让人们耳目一新,介绍了南方基本的自然状况、面积、气候等,并自然而然地转入生命物体——南方的粮食作物,水稻。水稻的历史、当地人对水稻的种植,展现中国水稻梯田的壮阔。

我将在从主题、结构、构图、景别、摄影技巧、运动镜头和固定画面、剪辑、声画关系和音响等几个方面来对其进行分析。

摄影技巧

本片的画面极为清晰细腻。运用省略叠化技术拍摄人们的劳作场景,如果把全部过程展现出来难免使观众产生厌烦之感。机位景别不改变,省略中间过程的叠镜头,可以简化漫长的过程,并使画面变得活泼不沉闷。

运用超高速摄影可以拍出比一般的摄影机快80倍的镜头。蝙蝠一段我们都被这一场面震惊。蝙蝠在水面上舞动着翅膀飞行,水中是它优雅的倒影。超高速摄影所带来的给与我们的感觉竟是如此的细腻和自然,让我们看到了以前无法观察到的一些场景

升格摄影是和超高速摄影相反的。镜头速度减慢,在农民处理稻穗的那一段放慢,制造了一种浪漫和谐美好气氛。

用水下的摄影机拍摄鸬鹚狩猎的、娃娃鱼的一段和黄金鲤鱼一段,给人平常无法体验到的水下经历。

叙述方面

本片对人声的纪录实际上并没有太大体现,因为影片主要通过解说词来叙事的。有些言语对我们的心里造成一定的打击,看到我们祖国的风光,同时也看到了,我们现在所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通过这部影片提醒自己好好的保护好我们的祖国。影片的解说词起到了贯穿始终,起到叙说、叙事、段落连接、气氛营造等作用。

音乐

本片中音乐在渲染气氛和形象塑造功用比较突出。

本片背景音乐的作曲者是一位英国人,但他将中国元素运用的贴切到位,比如对笛子、古筝、二胡和箫等中国乐器都进行了恰到的好处。在云南石林一段,笛子独奏制造出一种神秘古怪的气氛。而在猴子旁边的监视者蛇出场的时候又用音乐制造了一种危险的气氛。在黑夜猴攀岩一段又用提琴、鼓、扬琴制造轻快节奏塑造了猴子灵活的形象。在蝙蝠在山洞内水面上的滑行,静中有动,相互映衬,这声音衬托了山洞的静,而这静又体现出在这山洞中唯一声音的制造者就是这些蝙蝠们,他们才是这里的主人。

从《美丽中国》里面,我真正感受到了作为江山如此多娇,以及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整部片子基本以真实的色彩呈现,没有刻意滴去夸张。以至于其中的艳丽的自然景色更显娇媚。

第三篇:中国纪录片年表

1990年 《流浪北京》 吴文光

1991年

《望长城》 刘效礼 纪录片和专题片分家

《藏北人家》 王海兵 获四川国际电视节"金熊猫大奖" 《沙与海》 康健宁、高国栋 获28届亚洲广播电视联盟奖;重编更名为《生活》,入展1995年日本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

1993年

上海电视台《纪录片编辑室》开播,代表作有:《摩梭人》、《德兴坊》、《茅岩河船夫》、《远去的村庄》、《毛毛告状》、《不平常的心》等 《生活空间》开电视纪录片每日定期栏目先河 《最后的山神》孙曾田 获亚洲广播电视联盟大奖

《两个孤儿的故事》高国栋 获日本福冈亚洲电影电视节纪录大奖 《远在北京的家》 陈晓卿

《人.鬼.人》 高国栋 获四川国际电视节“金熊猫纪录片”大奖 《茅岩河船夫》 宋继昌 获第5届上海国际电视节“白玉兰”奖短片大奖

《深山船家》 王海兵 获1993年四川国际电视节“金熊猫”奖,入围法国国际音像节

1994年

《甫吉和他的情人们》 王海兵 德国格廷根国际民族学电影节、瑞典第15届北欧影视人类学年会暨国际民族学电影节、94英国皇家人类学 协会电影节、葡萄牙第7届国际民族学纪录片电影节参展作品 《广场》段锦川 张元

1995年

《峨嵋女尼》、《二娘》、《马班邮路》 梁碧波 获第2届中国纪录片学术奖

《回家》赫跃俊 获1995年四川国际电视节“金熊猫”奖 入围法国戛纳国际影视节、1998台湾国际纪录片双年展,获1999中国"彩虹奖"纪录片类一等奖 《圆明园的画家生活》 胡杰

1996年

《远去的村庄》王小平 获上海国际电视节大奖、法国第10届国际电视节惟一获提名的亚洲纪录片

《冬天》 梁碧波 获第15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短纪录片奖、第15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纪录片摄影奖、第3届中国纪录片学术奖一等奖、第3届中国纪录片学术奖最佳摄影奖 《山洞里的村庄》 赫跃俊 获法国第九届戛纳影视节评委会特别提名奖、第17届NAFA国际民族学电视节、德国哥廷根1996国际民族学电影节展映 《八廓南街16号》段锦川 获法国真实电影节大奖 《远山》胡杰

1997年

《神鹿啊,我们的神鹿》 孙曾田 获爱沙尼亚国际影视人类学电影节大奖

《三节草》 梁碧波 获第20届法国国际真实电影节特别奖、入围98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入围98爱沙尼亚国际电影节、入围第40届意大利佛罗伦萨波波里电影节,获第4届中国纪录片学术奖、第7届中国电视骏马奖 《阴阳》 康健宁

《钉子户》张元 获日本HBF第3届"今日亚洲"录像纪录片大赛头奖

《生产》 、《茶馆》 汪建伟 第10届各国卡塞尔文献展、日本山形纪录片参展作品; 《今晚我们相识》乌尔善 11届柏林录像节、第16届阿姆斯特丹国际录像节、1999澳门录象节参展作品;

《贡布的幸福生活》、《去天国的路上》 季丹

1998年

《费杰日记》 张治

《甲次卓玛和她的母系大家庭》王海兵 入围98德国格廷根国际民族学电影节 《丽江神韵》 黄群学 《楚布寺》 唐丹鸿

1999年

《好大一个家》 获沈阳电视台 获第20届东京电影电视节最高奖 《海选》胡劲草 获蒙特卡罗国际电视节银奖

《婚事》 梁碧波 入围 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 第40届意大利佛罗伦萨波波里电影节、第13届法国国际音像节、2000匈牙利国际视觉艺术节、第15届德国慕尼黑国际纪录片电影节提名,获第5届中国纪录片学术奖

《江湖》 吴文光 日本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

《疯狂英语》 张元 获意大利米兰电影制作人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老头》 杨荔娜 获日本山形电影节优秀奖、法国真实电影节评委会奖 《北京的风很大》睢安奇 2000年柏林电影节青年论坛 《食指》蒋志 获中国当代艺术奖

《斥力》、《游戏》 冯晓颖 香港第5届短片录像节参赛作品 《进化爵士》 乌尔善

《降神者尼玛》、《在轮回之门--藏族人的丧葬习俗》、《漫步在云端》唐丹鸿 《九位中国艺术家》、《王迈的春节联欢会》胡择

2000年

《别担心会好起来的》、《风来了》杨福东 《夜莺不是唯一的歌喉》 唐丹鸿

《北京弹匠》朱传明 获山形国际纪录片节亚洲新人奖 《铁路沿线》杜海滨 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参赛

《不快乐的不止一个》王芬 新加坡国际电影节参展,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参赛 《纸飞机》 赵亮

《我们的留学生活》张丽玲 《金星小姐》张元

2001年

《公共场合》 贾樟柯 获2002年法国马赛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大奖 《盒子》 英未未

《今年冬天》仲华 获13届法国马赛国际纪录片电影节"最佳导演处女作奖" 《百年不化》 张勇 《群众演员》 朱传明

2002年

《希望之路》宁瀛 《DV中国》 郑大圣 《号子茅山》 仲华 《安定医院》施润玖 《张博士》黄小娟

《幸福生活》 蒋樾 《缘起》 甘露

2003年

《铁西区》(新)王兵 鹿特丹国际电影节;柏林电影节青年论坛;马赛电影节;日本山形电影节

《平原上的山歌》胡杰 《讲故事》崔子恩 《哑巴的正月》 焦波

2005年

《淹没》李一凡 鄢雨 2006年 《梦游》黄文海

2007年 《无用》贾樟柯 《颍州的孩子》杨紫烨

第四篇:从《舌尖上的中国》透视中国纪录片品牌构建

“撑面杆从中间精准分开,面的柔韧与重力的合作恰到好处。160根一挂,能拉长到3米。银丝倾泻,接受阳光和空气最后的塑造。”这是《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心传”中的一段描述。这部以讲述中国不同地域美食为主题的纪录片2012年在央视一经播出,立即红遍大江南北。如今,《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在万众期待中闪亮登场,创下纪录片收视率新高。

《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能够在众多饮食类节目中脱颖而出,成为街谈巷议的话题,主要是其将美食与文化相结合,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讲述美食背后的故事。作为中国纪录片的一个成功案例,我们有必要对该片进行总结,从而加快中国纪录片品牌的构建。

纪录片品牌的价值构成

品牌是在消费者对其内涵价值认同的基础上,通过知名度和美誉度来体现价值的。消费者在使用该商品时不仅仅获得了“效用”,更多的是对该品牌价值的一种认可。因此,品牌建设应当从品牌的内涵价值入手。纪录片的品牌与其他商品的品牌一样,都需要从价值上引起消费者的共鸣。《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极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正是因为制作者准确地把握了它的价值定位,成功地传达了纪录片的核心价值观。

首先,《舌尖上的中国》以美食为主题、以故事为线索,进行立体化的价值表达。与以往的纪录片不同,《舌尖上的中国》将美食的主题与中国的饮食文化相结合,围绕主人公的生活背景,用讲故事的方式向观众展示美食的制作过程。整个纪录片不仅仅是单一的讲授美食的制作方法,而是通过故事、文化、内涵和历史的有机结合,形成立体化的价值表达方式,再运用真实的场景和平实的语言引起观众的共鸣。

其次,以主题为基础,强调纪录片的文化内涵。随着世界文化的不断交融,外来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舌尖上的中国》正是以此为突破,深入挖掘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尽可能减少了浮华的场景和绚丽的画面,使用生活中常见的食材来制作美食。当孙媳妇一手搀着90岁的奶奶,一手领着3岁的儿子来到饭桌前坐定,拿起热腾腾的黄馒头,这个四世同堂一起吃饭的画面展现给我们的更多的是家的味道和对团聚的向往。

再次,以情感为契机,从灵魂深处打动观众。从以往的纪录片中不难发现,故事的情感线往往贯穿始终,而《舌尖上的中国》则以平凡人家的故事为感情线,根据每个故事不同的地域和文化建立自己的感情线。当我们看到年迈的老人制作面条的时候,我们也会想起家乡的老母亲;当我们看到一家人从四面八方赶回家来准备晚饭的时候,我们也会想起过年时阖家欢聚时的场景;当我们看到山西的抻面师傅抻出长长的面条时,我们也会为其娴熟的技艺拍案叫绝。这一个个温情的场景,无不从灵魂深处打动着观众。

纪录片品牌的创作模式

打造中国纪录片品牌的途径有两个:模仿借鉴和自主探索。一方面,认真分析国外经典纪录片的制作模式和制作流程,学习和借鉴知名媒体的创作手法。另一方面,在创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积累经验。《舌尖上的中国》成功地将国内外的经验汇集在一起,走出一条兼具民族化与国际化的创作道路。

第一,精准的市场定位。定位是通过对产品形象的设计,确保其在预期客户心目中占据的真正有价值的地位。《舌尖上的中国》定位于普通老百姓,通过前期的探索与研究,采用了朴实无华的描述,深刻理解了观众接受信息的思维方式和心理需求,突破了信息沟通的障碍。与此同时,创作团队放弃了传统“讲理”的思维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大众化路线,讲普通人的故事,力求简单、浅显,易于大众接受。

第二,灵活的创新思维。任何品牌在创建和维持过程中都离不开创新,这一定律对于纪录片品牌也同样适用。《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的热播并没有让创作团队停滞不前,第二季开播后,我们惊喜地发现该片更加贴近人物,更加贴近于文化的传承。片中运用不同的背景音乐来制造不同的效果,雄壮短促的鼓点体现出生活的忙碌;令人紧张的旋律,则衬托出普通百姓生活的艰辛甚至是危险。

第三,跳跃的视听感受。《舌尖上的中国》一改观众传统的视听经验,运用空间跳跃式的表现方式,打破了饮食空间和地域上的局限性。传统的美食节目通常在一个固定的空间,在主持人的热情介绍下,用镜头来展示食物的制作过程和品尝过程,再通过主持人的主观评价将食物的口感和味道传递给观众。《舌尖上的中国》在一集之中会介绍不同地域的多种美食,使观众能够真正足不出户就“吃遍”大江南北。与此同时,在介绍美食的制作过程中,平实的独白配以极具艺术感染力的背景音乐,将“味道”直接传递给观众,形成了传统电视纪录片难以企及的视听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体验到了中国传统美食的奇妙。

纪录片品牌的合理延伸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在2012年5月一经播出就迅速引爆全社会的美食欲望和亲情回忆。首播就以0.59的收视率独占鳌头,单日最高收视率更是达到了史无前例的0.75。精致的画面将感人的故事与美食文化完美链接,使“舌尖”迅速成为极具潜力的纪录片品牌。

成功打造“舌尖”品牌后,品牌的延伸为《舌尖上的中国》带来了名利双收。节目播出后,网络媒体爱奇艺率先与央视签约,购买《舌尖上的中国》正版网络播出版权。在2013年的广告招标中,《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单片获得9000万元的广告收入。《舌尖上的中国》DVD上市一周之内就销售了1.6万套,创造了纪录片DVD销售的记录。冠以“舌尖”二字的相关出版物更是无法计数。

《舌尖上的中国》不仅在纪录片衍生品领域收获颇丰,更是在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引起了“舌尖效应”。在2012年该记录片播出的5天之内,有将近800万人通过电子商务网站搜索相关食材。淘宝网开辟了“边看边吃”的官方体验平台,片中出现的相关美食销量猛增,就连相关产品生产企业的股价也随之飙升。不少旅游机构纷纷推出“舌尖上的旅行”等主题线路,而与“舌尖”主题相关的实体餐馆的生意更是异常火爆。

《舌尖上的中国》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美食,更重要的是中国纪录片一次成功的尝试。对于中国纪录片而言,只有合理、有效的品牌构建才能吸引更多的观众,从而获得自身发展所必需的精神及物质动力,形成良好的纪录片创作环境,使纪录片品牌中所蕴含的巨大价值得到体现。

第五篇:2014年中国纪录片研究

一、世界纪录片:电视平稳发展,电影再创奇迹

2014年,世界纪录片发展平稳,产业持续提升,娱乐继续升温。美、英、法保持纪录片出口前三名,电视纪录片依然向前推进,而美国探索集团保持了上升势头。

电视纪录片稳定增长。美国探索集团总收入62亿美元,与上年相比增长了13%。美国国家地理频道推出的大片《宇宙时空之旅》在全球全频道同时首播,并获艾美奖鼓励。但英国BBC收视率普遍下降,唯一的蓝筹大片《生命的故事》为BBC品牌注入一点信心。不过,BBC也依赖《全英烘培达人赛》之类的真人秀获得更多观众。2014年法国电视集团晚问黄金时段播出的剧情片和纪录片数量相差不大,法德合作频道ARTE纪录片播出占49%。年度收视冠军是法国电视2台的王牌系列纪录片《未知地的约会》。法国文化部对纪录片信心提升,宣布重点资助具有制作优势和市场潜力的科学类和历史类纪录片。日本NHK以《NHK特辑》的方式制播纪录片,2014年关于3·11大地震的作品依然反思地震之后的重建。

自从2002年重回电影院,纪录片一再创造票房和文化奇迹。2014年欧美纪录电影整体保持了平稳发展,但亚洲成为纪录电影新势力:韩国《亲爱的,别过河》成为票房黑马。

2014年美国院线纪录片达到159部,票房将近一亿美元;《熊世界》(Bears)以1800万美元成为票房冠军,但第87届奥斯卡纪录片奖授予了《第四公民》(Citizenfour)。《第四公民》是一部基于“棱镜门”事件的“政治惊悚片”。就在爱德华·斯诺登(Edward Snowden)因为揭露美国政府监控丑闻被通缉之时,这部纪录片在美国影院放映。同时,法国恺撤奖影片《上学路上》感动了117万观众,票房仅次于雅克·贝汉的壮丽史诗《海洋》。

2014年世界纪录电影奇迹再一次出现于亚洲:继2009 年《牛铃之声》之后,韩国479多万人去电影院观看纪录片《亲爱的,别过河》,票房一度领先好莱坞大片《星际穿越》。台湾纪录片褪去了2013年《看见台湾》的票房神话外衣,但《筑巢人》等影片却在人文内涵与美学表达上更见光彩。

二、中国纪录片频道:卫星年

2014年,中国纪录片遭遇卫星年:北京、上海两家纪实频道上星播出,与央视纪录频道一起构成三家卫视纪录片传播平台。长期困扰中国纪录片的传播瓶颈豁然开朗,纪录片不能再作为频道特色傲视天下,细分化、品牌化成为纪录片频道必须直面的课题。

目前,中国纪录片频道暂时划分为三个阵营:一为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和科教频道,凭借着多年的制作经验、强大的传播平台和资金优势,以及中国纪录片制播联盟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在行业中仍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二阵营为地方记录片频道。上海纪实频道凭借着多年以来在纪录片制作和传播方面的经验和实力,有望通过上星发展全国性影响力;而北京纪实频道通过产业化改革,将纪实频道、新纪实公司以及北京国际纪实影像创意产业基地 (BIDC)以三位一体的方式完成产业化布局,视野开阔,目标宏大,产业前景和文化价值值得期待。2014年,中国教育电视台3频道尝试进入资本市场,以跨区域、跨台的形式与其他制作机构展开多项合作;湖南金鹰纪实频道则对频道定位进一步调整,主打“青春纪录”主题,向湖南卫视靠拢,从年轻人的角度,关注民生,关注个体,关注当下人群的生存状态和内心世界。贴近性仍然是地方纪录片频道的发展策略。第三阵营为民营制作机构和视频网站:目前,我国至少有200多家民营公司、工作室参与纪录片创作。规模较大的制作机构年度营业额接近1亿元,规模较小的公司年度营业额在一两百万元。当前比较知名的民营纪录片公司有三多堂、雷禾传媒、东方良友、大陆桥、新影世纪等,这些民营公司的纪录片项目一般与电视台、视频网站及其他新媒体平台有多渠道合作。随着自制节目的不断尝试,视频网站已经成为又一快速发展的纪录片制播主体。目前纪录片视频提供网站主要集中于优酷纪录片频道、土豆纪实频道、爱奇艺纪录片频道、迅雷看看纪录片频道、搜狐视频纪录片频道、网易视频纪录片频道、腾讯视频纪录片频道、凤凰视频,此外乐视、酷

六、新浪、56网等网站也提供部分纪录片视频。

2011年创立以来,央视纪录频道已然构建了高品质、国际化的品牌形象;上海纪实频道携带丰厚的市场经验和品牌积淀,启动国际化、产业化之路;北京纪实频道与北京国际纪实影像产业基地、北京新纪实传媒有限公司实现市场组合,调整产业布局,蓄势待发。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里,央视纪录频道的优势依然明显,而从项目、资金、团队到市场的资源重新整合也将逐步开始,产业化将提速。

三、纪录片节目、栏目与品牌

2014年,据课题组不完全统计(只计算卫视与纪录片专业频道),中国纪录片播出总量为75800小时,其中首播量为18000小时。与2013年相比,播出总量提升了5800小时,但首播量并未增加。2013年国家广电总局“限娱令”所规定的卫视频道纪录片播出时间大多被重播节目填充起来,且主要分布于垃圾时段。由此看来,仅仅数量扩大并不能带来真正的繁荣,核心问题是质量提升。据课题组不完全统计(只统计卫视频道和纪录片专业频道),2014年中国开路播出的主要纪录片栏目总计110档,其中首播98档,重复播出12档。在首播的98档栏目中,以自编自拍为主的栏目共有45档(45.9%),以外购素材加后期编辑为主的栏目26档(26.5%),完全外购的栏目27档(27.6%)。与2013年的相比,以自编自拍为主的栏目上升2.7%,以外购素材加后期编辑为主的栏目上升4.3%,而完全外购栏目下降了7%。这说明纪录片栏目更加注重打造自己的栏目品牌,并对素材进行加工以适应本土的播出。

这一年,纪录片栏目发展平稳。在价值导向上,社会影响力成为纪录片栏目发展方向。在运营管理上,纪录片栏目从注重数量的扩张转变为打造品牌的竞争力。在美学风格上,形态创新,界限模糊,泛纪实美学兴起,各类真人秀栏目火爆荧屏。

历史文化类栏目依旧占有最大的份额,品牌化优势进一步凸显,如北京卫视的《档案》和上海纪实频道的《档案》,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探索发现》,浙江卫视的《人文深呼吸》等。现实类纪录栏目成为频道核心竞争力,收视率与影响力都居前列。上海纪实频道整合推出《纪录片编辑室》,北京纪实频道改版《纪实天下》,吉林卫视开播《天地长白》,湖南金鹰纪实频道开播《我的纪录片》等。从收视效果来看,中央电视台收视率最高的栏目为国际频道的《远方的家》(平均收视率为0.57%),省级卫视收视率最高的栏目为江西卫视的《传奇故事》(平均收视率为0.43%),地面频道收视率最高的栏目为湖南金鹰纪实频道的《丁点真相》(平均收视率为1.56%),上星专业频道收视率最高的栏目为上海纪实频道的《沙场》(平均收视率为0.72%)。

2014年中国纪录片作品类型化鲜明,每种类型都有着各自的特征与功能。宣教片引领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定制片开始追求更高的审美水准与更好的传播效果。审美片继续保持着对于历史与现实的思考与表达。工业片渐成规模,并逐步树立稳定的品牌。

作为国家意识形态重要的承载者,每个历史时期总会有一批宣教片紧跟国家大政方针,对最新国家意识形态作出诠释。自中国梦作为国家主题提出以来,一批以中国梦为主题的作品在2014年涌现。中央文献研究室与江苏省委联合出品、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摄制的文献纪录片《中国梦·中国路》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题,将历史印记与现实故事交织起来,诠释着中国梦。由中宣部宣教局和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联合制作的《国魂》在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播出。这是中国梦的另一版本,旨在通过一个个贴近生活的小故事以及百姓采访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中央电视台与学习出版社联合出品的《百年潮·中国梦》、广东卫视的《追梦在路上》等作品也属于中国梦主题。

江苏卫视和风凰网联合出品的纪录片《你所不知道的中国》在江苏卫视播出。这是中国梦的民间版,它以现代文明和古老文明为两大主题线路,主要表现中国的古老技艺、风土人情、传奇历史、神秘物种,为广大观众呈现了一个不为大家所熟知的中国。该片采取全媒体策略,实现台网同步直播,借助新媒体扩大了纪录片的影响力。

审美型纪录片出现一批精品。其中历史人文纪录片表现突出。2014年,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的《瓷路》展现了一段段发生在瓷路上的关于财富与探险、人性与生死的传奇故事,揭示中国陶瓷文化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寻找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碰撞时留下的印痕。纪录频道与省级卫视联合制作了多部历史人文题材作品,如《大黄山》《五大道》《船政学堂》《楚国八百年》等,这些作品突出国际化理念和叙事方式,重新解读历史,突出技术美学,三维动画、情景再现、航拍成为常规手段,审美力和传播力大幅提升。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央视纪录频道在中国纪录片转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现实题材纪录片从遥远的历史转向切近的现实,冷静地观察当下中国社会。央视财经频道出品的《互联网时代》是中国第一部深入解析互联网的大型纪录片,作品以10集的篇幅全景式呈现了互联网带来的经济、文化、社会、政治、人性等各个方面的深层变革,思考并描绘互联网的本质。该片采用格里尔逊模式,结构大开大阖,叙事绵密细腻,但以论说见长。这一年,关于年轻人的作品尤其集中。纪录电影《我就是我》以电视娱乐选秀节目《超级男声》为题材,讲述华晨字、欧豪、自举纲、宁桓宇、于游等几位选手的参赛历程,尤其是他们在选秀过程中遭遇的心理波折与现实矛盾,具有一定的洞察力与感染力。与这些“放肆青春”(电影宣传语)的男孩不同,《高三16班》里的孩子们正接受命运之门——高考的磨练:成绩、感情、青春的躁动与人生的搏斗,风格冷峻、酸涩,迫人沉思。而《棉花》第一次以服装产业链为题,记录了从棉花种植、采摘、服装加工到服装贸易的全程。

2014年,品牌力量再次显示,并带动产业系统升级。这一品牌便是《舌尖上的中国Ⅱ》。

2014年4月18日—-5月30日,两年酿造、反复被期待的《舌尖上的中国Ⅱ》在央视综合频道、纪录频道播出,毫无悬念地再次掀起狂澜,其收视率和影响力超越包括综艺、电视剧在内的所有电视节目,叉一次制造了传媒文化现象。其周播方式将节目效应扩展到两个月,也为各种议论留下发酵空间。以《人民Et报》为代表的主流媒体及时称赞节目的“社会责任与人文情怀”,而有些新媒体却吐槽“煽情”“跑题”。无论如何,《舌尖上的中国Ⅱ》从民间视角发掘美食,以美食涵融人性,俯仰自若,生趣盈动,为中国纪录片创立了第一个品牌,并成功地把文化影响力转换为市场效益:《舌尖上的中国Ⅱ》的综合收益已经超过5亿,将纪录片产业链从传统的广告、音像、图书等拓展到电商销售、电影,甚至拉动了相关行业的股票价格。在中国纪录片产业探路之际,《舌尖上的中国Ⅱ》留下一座含义丰富的路标。

四、新趋势:国际化新形态

国际化是2014年中国纪录片的突出向度,而新形态成为年度新探索。这一年,一些国际合作项目成果初现,不仅在中国成功播出,也在英国、法国主流媒体播出,并在世界几十个国家传播。继《非洲》之后,央视纪录频道与英国BBC合作《隐秘王国》,将动物节目扩展到小金花鼠、小狨猴等一群小型超级动物组成的隐秘新空间。央视纪录频道与新西兰自然历史公司、动物星球频道、美国野生救援协会联合摄制的《野性的终结》,邀请运动员姚明去非洲考察野生动物,借姚明号召动物保护。从动物和动物保护人手,中国纪录片以合作方式进人国际主流,这是一种成功的传播策略。

然而,国际化并不仅仅呈现于国际合作,也表现于更多纪录片的“中国故事、国际表达。”2014年,一批优秀纪录片力图以国际理念和叙事方式讲述中国故事,叙事语态从宣教转向传播,表现出开阔的国际视野和美学魅力。《互联网时代》远赴美、英、法、日等14国追踪互联网的起源与发展,从人类高度考察互联网对于世界的改变。《瓷路》从日、英、德、法等9个国家讲述陶瓷的传奇故事,展示了一条文化大道。《五大道》赴美、英、法等国采访国际汉学家,并邀请八国联军的后代访问天津大沽口炮台,重新审视以五大道为代表的九国租界带给天津的文化记忆。《大黄山》放弃传统风光片的明信片美学,转而寻找故事,并邀请奥地利摄影师和加拿大山地飞行员一起航拍黄山的云海、峡谷、峭壁等奇观。《1937南京记忆》采访美、日、德、韩等国120多位专家、学者、亲历者和幸存者后人,一起见证南京大屠杀。反映南水北调工程的《水脉》也放弃简单的政论模式,去美国、巴西、伊拉克、以色列等国实地拍摄水利工程,从水与文明的关系进行讲述这一宏大工程。国际视野支撑了国际高度,国际叙事决定了美学形态,中国纪录片向国际化迈出坚实的一步。

2014年,真人秀依然是中国电视荧屏的宠儿,《爸爸去哪儿》《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等一浪赛过一浪;新媒体认真发力,爱奇艺绑定《爸爸去哪儿》,赢得眼球翻滚。从世界范围看,纪实娱乐已是趋势,美国探索、国家地理、英国BBC与法国电视台都已开播真人秀纪录片。中国纪录片也不再满足于在纪录圈里打转,开始探索新的可能。 央视综合频道的《客从何处来》便是真人秀与纪录片的杂糅。节目邀请易中天、马未都等五位名人寻根认祖,每人在寻找过程中都发现了自己不曾了解的家族历史秘密,这秘密也是驱动节目叙事的核心动力。与真人秀的明星耍宝不同,《客从何处来》只是借重了这些文化名人提升收视,而寻找过程是真实的,人物情感是真挚的,从而呈现出纪录片的质感。

2014年是新媒体视频网站全面崛起的一年,全媒体传播已然成为年度关键词。江苏卫视与凤凰视频联合制作的《你所不知道的中国》算得上一个成功的全媒体传播案例。江苏卫视自然不会放弃自己的明星主持孟非和众美女,也邀请了毕淑敏、贾平凹、谭咏麟等各界名人,以纪行方式发现藏在各地的风情技艺、奇景异观。本片由江苏卫视与凤凰视频同步播出,成功地实现了电视与网络的联姻。

五、纪录片的新媒体空间

2014年,中国拥有互联网网民6.4亿,网民规模世界第一。网络视听产业成新一代主流媒体。网络视频作为网络视听业的核心业务,市场规模接近200亿元。2014年,新媒体纪录片平台播放量普遍增加50%,但受到广告营收限制,整体进入盘整阶段。

凤凰视频纪录片频道同步独家播出凤凰卫视的《凤凰大视野》《冷暖人生》《我的中国心》等一大批栏目。2014年与江苏卫视一起投资出品纪录片《你所不知道的中国》,全视频流量突破5000万,日均播放量过百万,这是全网首个全媒体共同投资、互动运营的案例。从2012年开始连续三年推出凤凰视频纪录片大奖。优酷纪录片频道全身心投入自制,以项目运营为重心,以实际广告收入为考量,拿到收入后再进行内容制作。2014年主要节目是双周播自制纪录片栏目《影像录》和《行动志》。土豆为年轻人打造了两个自制栏目《土豆热》和《青春季》。搜狐视频纪录片频道曾经推出《我的抗战》I、II,2014年推出《终极骑行:骑行印度》,但自办栏目《大视野》因为巨大的成本压力和公司业务方向变化而停止更新。腾讯以版权长视频为主要运营内容,从2015年开始和美国福克斯国际电视网合作,将播放三百多小时的《国家地理》纪录片;在自制栏目《某某某》《纪录》的基础上,7月份推出了纪录片自制周播栏目《焦点人物》;8月27日上线的第9期《念斌:沉冤得雪》创下了两项纪录:5个月时间内总播放量9270 万次,创下互联网单集纪录片播放量的最高记录,同时该片九成播放量来自微信公众平台和朋友圈分享,是微信端第一个播放量过9000万次的纪录片视频。爱奇艺秉承“悦享品质”理念,引进大量高清正版片源,上线三万多集纪录片,结合网络热点打造微纪录栏目《热纪录》,制造频道差异和口碑。爱奇艺纪录片以“分甘同味”计划来收罗纪录片制作机构作为优势PGC,参与爱奇艺纪录片分成,但目前效果尚不分明。央视网纪实台立足中央电视台,聚集了全国最优质的电视纪录片资源,同时集纳省级卫视及各种媒体机构的纪录片,现有纪录片近5000部,超过5万小时,是中国新媒体平台上版权长视频内容最多的纪录片平台。它为纪录片人打造了“纪录片名人工作坊”,陈汉元、刘效礼、雅克·贝汉等业界名人入驻其中。中国纪录片网由央视网代为运营,是集纪录片创作生产、传播推广、融资交易为一体的国家级纪录片新媒体综合性运营平台。 2014年“纪录中国APP”在广州纪录片节正式推出,试图以互联网思维实现纪录片创作者、投资者和播出机构的跨界交流和平等对话,以基金形式扶持创作者并支持其享有版权收益。良友新视界是第一家纪录片专业视频网络平台,推出了“良友纪录”官方公众微信平台,每日为纪录片工作者、爱好者推送纪录片资讯和行业解读,公众号用户数过万。

现象级《舌尖上的中国II》是中国目前售卖单价最高的纪录片,也是2014年严格意义上的年度纪录大片,优酷、爱奇艺、腾讯、搜狐、乐视、凤凰这6家视频网站购买播出,形成《舌尖Ⅱ》在互联网的再度火爆,总播放量近8亿。

然而,《舌尖Ⅱ》现象也引起新媒体的深思。过亿总播放量无法消化完广告,纪录片货币化能力偏弱,并且通过大项目来带动一个频道发展的经验并未生效。网络纪录片频道的播放量和年收入在各自网站贡献率大多低于1%,属于弱势资源频道。由于巨大的成本压力,以及电视剧综艺等其它视频门类的持续走高走红,各视频网站调整战略,集体转向娱乐,对纪录片则是“轻体量投入,控制亏损额”。从某种程度看,互联网格局里纪录片逐步被边缘化。

新媒体面临纪录片价值与广告价值错位的收入困境、版权价格与广告价格错位的价格困境,纪录片与新媒体如何共舞?市场是一把双刃剑,残酷的商业竞争往往令文化衣衫不整,而低俗风、庸俗风劲吹大小荧屏,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常常错位,尤其在媒介生态恶化、市场竞争无序之际。作为纯市场行为,新媒体以娱乐为主业、追逐眼球经济自在情理之中,这并非中国一家之规律。然而,这只是短期现象。当混乱的市场进入有序竞争的时候,文化品牌将成为核心价值。一个媒体如果缺乏文化价值和品牌价值,必将被市场淘汰。

新媒体不仅是一种传播媒介,也是一种新语体,正如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所说“媒介即讯息”。新媒体纪录片概念已不新鲜,而成功案例并不多见。目前新媒体视频网站依旧以播放电视纪录片为主,投入既少,着力也不多。纪录片如何拥抱新媒体?这不仅需要市场的推手,也需要美学的动力。

面对剧烈变迁的技术现实与市场格局,具有前瞻性的研发将构成竞争的核心生产力。在互联网时代,一切皆有可能。纪录片与新媒体的拥抱也许就在不远的将来。

六、纪录片市场

2014年,据不完全统计(只计算卫视与纪录片专业频道),中国纪录片行业年度生产总投入约19亿元,总收入约30亿元,比去年增长33.3%。 中国纪录片制作主体可分为四类,根据市场体量,由大到小依次为:电视台、民营公司、国家机构(非电视台) 和新媒体。

据课题组调研测算,2014年电视台依然是最大的市场主体,纪录片总投入约为13亿元,占行业年度总投入的 64%。纪录片专业频道生产小幅下滑,但依然是核心生产力量。央视纪录、央视科教、北京纪实、上海纪实、中国教育台3频道、湖南金鹰纪实频道6家专业频道的全年总投入占行业总投入的38.4%,与前一年的51.4%下降不少,这与央视纪录频道下半年项目暂停有直接关系。因此,地方频道投入首次超过央视,主要是地方卫视投入增加。

民营公司所占市场体量仅次于电视台,2014年总投人为4.11亿元(同比增长9%),占整个行业年度投入的 22%(略低于前一年的24.3%)。

2014年纪录片行业大洗牌,民营公司几家欢乐几家愁,进入深度调整期。资本雄厚、市场化程度较高、盈利模式多元的大公司迎来丰年,营业额不断攀升,市场空间越来越大;反之,市场适应能力较弱的中小型公司则捉襟见肘;尤其是对电视台过于依赖、靠委托制作项目生存的小公司举步维艰,甚至被迫改行,与前两年生机勃发的境况形成鲜明对比。大陆桥、三多堂、雷禾、新影世纪、五星传奇、东方良友等公司发展较快,虽有部分项目受央视纪录频道影响而停滞,但整体波动不大。然而对于那些营业额在1000万以内、依赖央视纪录频道委制项目的小公司,2014年则异常艰难,部分公司营业额几乎为零。多数民营制作公司都是多种经营,纪录片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业务,甚至呈现逐年降低趋势,而真人秀等泛纪实类节目的增长速度较快。

2014年,资本市场向纪录片打开一扇门。三多堂登陆新三板,成为中国纪录片第一股,虽然暂未面向社会募资,但已打通和资本市场的对接通道。大陆桥注入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公司股权结构变更,由纯粹民营转变为混合所有制,股权结构变成民营股份、基金股份和高管期权三类组成。新影世纪正在进行股份制改造。雷禾也由传媒公司注册为雷禾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2014年,两支纪录片基金诞生。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纪录片工作委员会和北京中视文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发起成立“北回归线纪录片天使基金”,为纪录片项目提供资助;“中尚雷禾纪录片创作基金”正式设立,资金规模已达 1亿。

新影集团、五洲传播中心、军队电视宣传中心等国有机构2014年的总投人为2.41亿元,占行业年度总投入的 12.7%。新影集团纪录片投入略降,主要来自科影与央视纪录频道的合作。五洲传播中心投人大约在3000—4000万之间,主要用于两部分:一是自主制作50集左右的纪录片,二是lO个左右的国际联合制作项目。2014年五洲传播中心正酝酿着新一轮的战略转型,加强与国内电视台和民营公司的合作,由制作型机构向传播型机构转变。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共有《军事纪实》《军事科技》《军迷淘天下》三个栏目和一个大片组,年投入超过3000万。海军政治部电视中心制作了6集《北洋海军兴亡史》。

2014年,纪录片市场根本缺口不在数量,而是质量。纪录片年产量已达到一定程度,但多数是低端制作与无效传播的恶性循环。因此,衡量市场主体竞争力的核心指标已经从数量转移到质量:生产熊力主要体现为品质,而非产量;传播力主要体现为影响力,而非传播量。从《舌尖》案例可知,品牌可以焕发出多么巨大的文化与市场力量。作品也好,栏目也好,可以预见,品牌将会成为中国纪录片发展的主流方向。

而品牌也将改变中国纪录片产业发展的方向。长期以来,广告是电视台的主要收入,也是纪录片的产业支柱。然而,广告的增长是有限的,中国纪录片天然缺少收视费这一项目,一直没有找到可行的盈利模式,这严重阻止了产业链的形成。2014年的调研说明,广告增长放缓,天花板效应初步显示。从纪录片所拍摄的对象延伸产业链是一种现实的思路。《舌尖II》《味道中国》等产品营销都开始尝试把注意力经济转向商务合作,在吸引收视率、电影票房、广告销售之外,转向与电商合作的“T20”(TV to Online)模式。

2014年中国纪录片取得巨大进步。然而,我们必须坦率地承认:超越个人和集团利益,为社会、为公众担当的纪录片少而又少。崔永元自费去美国制作的《小崔考察转基因》是个特例。这部纪录片是崔永元从央视辞职之后的作品,且发布于网络,目的非常明确:美国人是否没有争议地接受转基因食品?崔永元的调查也许存在科学或方法失误,但这一行为值碍尊重。当多数媒体众口一词支持转基因之际,公众有权利了解关于转基因的不同意见。就在此文写作期间,前央视主持人柴静制作的《穹顶之下》在网上公益播放,第一天访问人群接近亿次,一周之内达到三亿,成为传媒热点事件。这位曾经的记者以个人身份调查了雾霾现象,犀利地揭秘雾霾背后的体制、文化与经济的纠缠。这是一部典型的行动电影,对于正在进行的事件迸行干预,她为纪录片赢得了尊严。

大众传媒日益向碎片化、感官化的互联网空间滑动,纪录片将面临一次分化:大片更大,小片更小。高品质、大制作将是电视台甚至电影院的发展方向,而贴近性、小制作将是新媒体纪录片的发展趋势。由此,工业纪录片和公共纪录片也将逐步分离,按照各自的轨迹运行。

纪录片是宣教,是工业,是美学,也是思想。每当社会遭遇重大变革,纪录片往往都最先站出来,改变社会,推动历史。期待2015年纪录片更有市场,也更有力量。

上一篇:母乳喂养周活动方案下一篇:美容院连锁加盟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