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纪录片分析

2022-08-20

第一篇:美丽中国纪录片分析

纪录片《美丽中国》观后感

《美丽中国》是表现中国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人文景观的大型电视纪录片,看过之后给了我深深的触动。纪录片作为“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的电 影电视艺术形式” ,其手段在于对真实素材进行艺术加工与展现,其目的在于以展现真实为 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但是,自然类纪录片因为较少有人的参与,缺少人与人之间 一目了然的矛盾冲突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 与社会类的纪录片相比, 它更多地表现为单纯 的猎奇与对真实镜头的捕捉,在思维品格上难以胜出。在纪录片创作中,创作观念是非常重 要的,创作者在拍摄纪录片之前,先要对所表现的事物进行思考。任何一部纪录片都或多或 少地体现作者对艺术和生命的态度, 纪实的品格上升为思维的品格, 才能使创作进入审美的 层次。 国际自然类电视节目主席帕萨`萨拉斯曾说: “自然类影片绝不只是动物、树和昆虫等非 常近的镜头和放大镜头,还有被称为自然精神的东西。也就是说拍摄自然类纪录片,首先需 要摄制者对自然的热爱和了解,要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它需要一种人文精神,而绝不 只是为了追求感官刺激。 ”他同时还说: “现今社会强调的人文精神,并不是单纯的指对人的 价值、人的个性、人的尊严、人的地位、人的发展与人的自由的关怀、看护和尊重,还有我 们所在的这个大自然,包括自然中的一切生命。人文精神就是一种关怀,真诚的对自然世界 的一种关怀。 ” 《美丽中国》是一部反映中国自然生态的纪录片。由 BBC 环球公司与中国中视传媒股 份有限公司联合拍摄,英文名称为”WILD CHINA” ,也有译为《野性中国》《锦绣中华》, 历时三年拍摄,共六集。与其说这是一部纪录片,不如说它是一场视觉的盛宴。诗一般的画 面、 伴之纯粹大自然的声音、 独具中国气质的磅礴之声相结合的美丽画面„„都给我们带来 了一种久违的震撼,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带给我们的是全新的视听完美享受。 然而,不仅如此,纪录片《美丽中国》中更有一种陷于画面和音乐背后的、厚实的浓浓 的情怀,一种博大警世的人文关怀流淌其中,它不仅给我一种视觉的震撼,更让我有了对自 然的震撼与敬畏。 《美丽中国》中的人文精神。在整部纪录片中,没有清晰的人物对白,解说词只是展示 性的, 可以说主要是在用视觉语言和影像的力量展示着自然, 更展示着不朽的人文主义精神, 这些精神深深地打动着我。 张家界深山溪水中的娃娃鱼,贵州山间的叶猴,茫茫雪山中被呼为“山中野老”的滇金 丝猴,迁徙途中在鄱阳湖歇脚的浩荡鸟群,上海郊区寺庙中 400 余岁高龄的斑点龟,贵州岩 洞中的蝙蝠。 傍晚时分, 古老爹倚在窗前, 仰头远眺, 看着遮天蔽日从北方飞来的成群雨燕, 计算着它们南来的日子,并以此盘算着插秧的日期。金腰燕飞来的第二天,各家各户就一同 忙着把秧苗移到山间的梯田之中,而头上的雨燕也在忙着建筑新巢。 如此清晰逼真的视觉语言让我在体味生命力量的挣扎的同时, 更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在这 部 6 个小时的纪录片中,所展示的动物、植物是与我们人类一样平等而珍贵的生命。在优美 的摄像的引导下, 渐渐走进了大自然的世界, 逐渐用一颗平等的心态感受着自然中生命的起 起伏伏。这部纪录片带给我们的不单单是美的享受,更融入了一种生命的整合:当我们知道 在拍摄后的几周后 400 余岁高龄的斑点龟死了时会遗憾; 在蛇岛上, 当我们看到鸟儿逃脱蛇 的攻击时会高兴„„影片中, 往南迁徙的鸟儿在枝头歇息, 透过画面观众看到伪装的腹蛇就 附着在同一棵树的树枝上,且仿佛那腹蛇一张口就要吞下鸟儿了,内心就会焦急万分,担忧 鸟儿能否躲过蛇的攻击。当看到有的鸟儿未能逃脱,只能成为腹蛇的食物时,令人感到无助 和无奈,并感受到了生物链的冷酷与无情。这一切令观众的心随着自然生命而跳动。 《美丽中国》中展现给观众的自然世界与每一个人所面对的并无不同:孤独、疲惫、不 能支撑和致命伤害。 《美丽中国》用它的镜头告诉人们:自然生物是我们的朋友,只不过与 我们生活的方式、地点不一样。也许是社会生活太过复杂和疲惫,我们早就忘了其实所有的 生物都是地球的主人,我们应该发现,这个地球不仅仅属于我们,还属于动物,属于更多的 生灵。纪录片引导人们关注或者说重拾的,可能正是已被忽视掉的人类与动物之间的感情、 生物之间奇妙的感应和联系。 如果每一个观众都在观后像珍惜自己一样善待动物, 那么这就 足以体现这部纪录片在现实中的价值和意义。 理解爱护珍稀动物, 保护我们的自然环境的意 义,正是影片所要表达的强烈的人文关怀精神。 《美丽中国》中的生态平衡观。文明是一把双刃剑,在带给人类物质享受和现代生活的 同时,也带来了人类与自然的隔阂和异化,人类的心灵越来越粗糙,感觉越来越迟钝,心肠 越来越坚硬„„于是生命的意识淡薄,悲悯情怀丧失,人文精神缺乏,人类成为唯一只爱自 己的冷漠动物。但是《美丽中国》 ,它带给观众的不仅是美轮美奂的中国自然视觉奇观,还 有前所未有的心灵震撼, 人们震撼于大自然的美与脆弱, 让冷漠已久的心灵变得湿润、 柔软。 这部长达 6 小时的大型纪录片的特点是以自然为对象, 以平等的视点关注人与自然界中的生 物。以纪实的手法和写意的风格,来抒写和展示自然的奇观和生命的奇迹,让观众有机会近 距离地观赏中国大自然中生存的各种生命,在观赏中感受自然的壮观、神奇与美妙,感受生 命的庄严、神圣与美丽,同时也对自然法则产生了新的认识和新的思考。 《美丽中国》把思考的领域从自然界扩展到人类、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实际上它是 在借大自然中生物的生存状态观察人类的行为,反思人类未来的命运。或者说,它不是从人 类的角度看自然,而是从自然的角度解读人类,即将动物的世界作为这个世界的主角,从自 然的角度来观察人类的行为, 巧妙地将动物的世界与人的世界进行艺术化的对比, 用暗示和 警示的方法来审视人类的价值观念及许多悖论性行为方式。 无污染无破坏的自然环境本来是 自然界最美好、最壮观的景象,而人类无止境的开发与建设却把这些美好近乎破坏殆尽,多 种物种濒临灭绝,美丽的自然美景不复存在,最终也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当我们从大自然的 角度来观察这个世界时, 才能看清这个世界的面貌与形态, 才能发现这个世界的自身结构和 内在关联,才能看清自己面貌的丑陋和行为的愚蠢。 《美丽中国》中人文精神指导和欣赏下的视觉语言。视觉语言是 纪录片创作者用以构成 视觉形象、表达制作思想的各种手段技法的总和。因此视觉艺术、画面思维是纪录片制作人 员应有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电视纪录片表达创意、展示故事的主要创作思维方式。对于纪 录片来说,视觉是第一性的。纪录片是供人们欣赏的艺术品, “好看”是纪录片的“核” ,因 此,视觉语言是纪录片思维品格表达的一种最重要手段。 正是基于对自然生命的尊重与深厚的感情, 纪录片 《美丽中国》 用独具中国气质的磅礴、 浑厚、 包容的声音结合美丽的中国自然画面, 把原属于自然科学范畴的主题拍成了洋溢深厚 人文主义精神的优秀作品,其视觉语言充溢、表现着浓厚的思维品格。如大量的长镜头,跟 随对象的运动,用特效表现的风云变幻、万物生长,大量的航拍镜头展现出壮阔的美感、梯 田区的整体视觉冲击效果;运用自然光线、光度的强弱,光位的顺光、逆光、侧光,光比的 明与暗等,追求写实性;运用蒙太奇的手法,切换自然中的不同场景,无不集中反映着人与 自然和谐这一伟大主题。同时,拍摄者在摄像时总是尽可能地亲近拍摄对象,获取最真实的 视觉画面、获取自然的最美好的瞬间。对于摄制者来说,它们已经不是单纯的物或景,而是 怀有情感的相互依存的“伙伴” 。 《美丽中国》 “创造和利用现实” ,以自己的人文精神与思想来指导纪录片中视觉语言的运 用,而绝不是为纪实而纪实,做呆板、机械的原生态记录。如此生动的记录给所看到的人巨 大的启发。我们都应站起呼吁: “保护自然,保护野生动植物和那些历史悠久的自然人文景观! ”

第二篇:纪录片《美丽中国》第一集“龙之心 ”赏析

网上对于《美丽中国》的定位是“由中英联合拍摄的一部关于中国野生动物和自然风光的系列纪录片”,它以精美的画面和独特的视角以及优美的配乐,让人们耳目一新,介绍了南方基本的自然状况、面积、气候等,并自然而然地转入生命物体——南方的粮食作物,水稻。水稻的历史、当地人对水稻的种植,展现中国水稻梯田的壮阔。

我将在从主题、结构、构图、景别、摄影技巧、运动镜头和固定画面、剪辑、声画关系和音响等几个方面来对其进行分析。

摄影技巧

本片的画面极为清晰细腻。运用省略叠化技术拍摄人们的劳作场景,如果把全部过程展现出来难免使观众产生厌烦之感。机位景别不改变,省略中间过程的叠镜头,可以简化漫长的过程,并使画面变得活泼不沉闷。

运用超高速摄影可以拍出比一般的摄影机快80倍的镜头。蝙蝠一段我们都被这一场面震惊。蝙蝠在水面上舞动着翅膀飞行,水中是它优雅的倒影。超高速摄影所带来的给与我们的感觉竟是如此的细腻和自然,让我们看到了以前无法观察到的一些场景

升格摄影是和超高速摄影相反的。镜头速度减慢,在农民处理稻穗的那一段放慢,制造了一种浪漫和谐美好气氛。

用水下的摄影机拍摄鸬鹚狩猎的、娃娃鱼的一段和黄金鲤鱼一段,给人平常无法体验到的水下经历。

叙述方面

本片对人声的纪录实际上并没有太大体现,因为影片主要通过解说词来叙事的。有些言语对我们的心里造成一定的打击,看到我们祖国的风光,同时也看到了,我们现在所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通过这部影片提醒自己好好的保护好我们的祖国。影片的解说词起到了贯穿始终,起到叙说、叙事、段落连接、气氛营造等作用。

音乐

本片中音乐在渲染气氛和形象塑造功用比较突出。

本片背景音乐的作曲者是一位英国人,但他将中国元素运用的贴切到位,比如对笛子、古筝、二胡和箫等中国乐器都进行了恰到的好处。在云南石林一段,笛子独奏制造出一种神秘古怪的气氛。而在猴子旁边的监视者蛇出场的时候又用音乐制造了一种危险的气氛。在黑夜猴攀岩一段又用提琴、鼓、扬琴制造轻快节奏塑造了猴子灵活的形象。在蝙蝠在山洞内水面上的滑行,静中有动,相互映衬,这声音衬托了山洞的静,而这静又体现出在这山洞中唯一声音的制造者就是这些蝙蝠们,他们才是这里的主人。

从《美丽中国》里面,我真正感受到了作为江山如此多娇,以及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整部片子基本以真实的色彩呈现,没有刻意滴去夸张。以至于其中的艳丽的自然景色更显娇媚。

第三篇:分析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生态文明

学习中心:_______

分数:_______

北京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作业论文

论文题目分析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生态文明

课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层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月日

分析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生态文明

姓名:刘锦芬 学号:

【内容摘要】:本文从生态文明由来以及我国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背景出发,阐述了生态文明的内涵,以及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关系。并且从改革和科技创新,法律、制度保障以及以人为本,改变消费观与价值观这三个方面分析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是辩证统一的,说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协调发展生态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四者。 【关键词】:生态文明改革和创新 法律制度 消费观念 【正文】:

一、生态文明的由来

世界上最早用生态史观研究人类文明史的是日本民族学和文化人类学学者梅棹忠夫。1944年以来,他多次在亚洲、非洲、欧洲各地从事民族学考察。1957年,他利用考察获得的资料,以生态学方法探讨世界文明史的规律,发表了《文明的生态史观序说》一文。而我国首次明确“生态文明”的概念,1987年5月在安徽省阜阳市召开的全国生态农业研讨会上,叶谦吉教授针对我国生态环境趋于恶化的态势,呼吁要“大力提倡生态文明建设”他指出“人类既获利于自然,又还利于自然,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又保护自然,人与自然之间保持和谐统一的关系”。党的十七大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和任务,并将它提到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地位。而继党的十七大后,十八大上再次论及“生态文明”,并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并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就是要就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从日本学者首次提出生态史观至党的十八大确立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这几十年正是是我们的经济飞速发展也是在以征服自然为特征的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发展到极致的时期。统计数据显示,我国2013年1月1日至10月31日平均的雾霾天数为30.2天,已超过1981年至2010年的平均值9.7天,并且总体是显示增长的越势。根据国家林业局于2009~2010年组织开展的第四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工作,截至2009年底,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2.3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地总面积27.33%;沙化土地面积为173.11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地总面积18。03%。森林大面积消失、土地沙漠化扩展、湿地不断退化、物种加速灭绝、水土严重流失等八大生态危机这些已不仅仅是在我国出现,这一系列全球生态危机的突现,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建设,人民生存不可忽视的危机,这也说明地球的生态已不足以支撑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需要发展[2]

[1]新的文明形态,也就是“生态文明”。

二、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他涵盖了丰富的内容,需要先对生态文明的的内涵有准确足够的理解,才能分析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如何建设美丽中国。

其核心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首先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价值观。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其承载能力再生能力并不能满足人类无限度的索求,所以他要求人类把生产控制在自然界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同时人类社会需要发展,人类需要生存,需要消耗自然界的资源,这两者之间是矛盾统一的,所以生态文明本质上是要在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同时能够把人类的活动控制在自然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在发展人类社会的同时还要保护自然,回馈自然,平衡对自然的索取以及回馈,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家园就是要回答如何能够做到即满足了人类的生存需要,又能不破坏自然界。

文明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一般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指的是人类生活的状态,表现的是物质生产方式和经济生活的水平,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越强,物质文明越发达,而精神文明主要包含社会文化和思想道德方面。物质文明是基础,而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起反作用,他的作用不仅是说明世界,也表现为指导人类如何去改造世界。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辩证统一的,生态文明是我们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保证,如果为了一时的发展破坏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人类文明将无法延续。但建设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也是分不开的,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过程也就是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他们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物质和精神基础。同时,文明是人类社会的整体概念,所以谈建设精神文明就离不开政治文明,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提供法律和制度保障。

三、我国如何建设生态文明 改革和创新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动力

的从人类文明的历史来看曾经历过的原始文明、农业文明以及工业文明。这些文明的进化的根本是人类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决定了生产关系。随着人类文明的进化,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在不进提高,这三种文明的发展正是人类征服自然过程的写照。

根据2007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全球目前有1万6306种动植物面临灭绝危机,占所有参与评估的物种近40%。物种灭绝的速度由地质时代的鸟类300年一种,兽类8000年一种到1600至1700年间的每10年1种再到1850年至1950年间的每年一种。物种灭绝的速度正在不断加速,根据美国学者的最新研究,物种灭绝速度已经是6000万年前的1000倍。由此可以,在原始文明、农业文明时代,虽然人类同样对自然界进行改造,但相对来说,由于生产力所限,人类的影响是有限的,因此这些阶段的文明到表现为对自然界的征服,至到工业文明时期,人类的改造自然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此时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已经超过了其回复和承载能力。这是自然界有限的承载能力人类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之间的矛盾。

但是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能力与生产力是不同的,由于过去工业文明征服自然的价值观的影响,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发展的过程中一味的造求物质和财富,并没有重视对自然界进行保护,对自然界产生了极大的负担。虽然在现今来看,发达国家的环境总体是优于发展中国家的,但这只是由于资本主义社会完成了基本资本的积累,从而有足够的能力去改善这一情况,并且把对自然界破坏较大的生产从本土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从全球来看,其对自然界的破坏并没有本质的改变。我们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要大力发展清洁科技,消耗更少的资源、能量,产生更少的污染而得到更多的产出,这样才能在满足社会发展的同时实现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因而只有以科发的发展观,大力发展科技提高生产力,才是发展生态文明的动力。这也说明建设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是统一的,只有发展生产力,发展物质文化才能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基础。

而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这是建利在极大代价的基础上的。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城乡发展的差距、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大,这些问题都非常突出,这些都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阻力,改革和创新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改革调整经济结构是我们迫在眉睫的工作,必须完成产业调整、经济结构的转型。而科技创新则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动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没有足够的节能减耗减排环保关键技术和环境治理技术,就没有可能在满足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发展生态文明只能是空中楼阁。因而我们必须加强科技攻关,加速绿色科技成果的转化,才能为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生态文明提供足够的动力。

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制度保障

生态文明的建设与离不开政治文明的支持,主要体现在法律、制度保障上。

我国的环境立法起步较早,改革开放初开始就提出了环境保护是基本国策,从90年代的可持续发展、新世经的科学发展观以及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生态文明都说明了我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从1979年环境保护法的通过至今,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律框架已经基本形成,主要领域基本有法可依,主要制度基本建设完成,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也为环境的保环起到了重大的积极作用,但是目前我国的环境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已经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问题,这与我国的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不无关系。

从环境立法的角度,我国的环境立法上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中国政法大学以2005年松花江的重大水污染事件为事角,提出了目前我国环境存在的不少问题:立法指导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环境责任保险、环境损害补偿基金等重要的环境法律制度亟待建立;现有的环境应急处理制度、跨行政区环境污染纠纷处理制度、跨国界环境污染纠纷处理制度有待进一步补充完善;相关法律规定无法很好地认定环境损害赔偿的范围、无法应对环境诉讼的特殊性等问题。此外当前的环境立法还存在有不少其他问题,如:环境保护法部分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制定,其内容并不能完全适用于当前的经济情况;环境保护手段缺泛活力,仍以行政命令的权力手段为主,经济手段等非行政手段不足;环境法律法规之间不协调导致主管部门不清等。

这些问题都导制了目前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的现象。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违法成本低,反而守法的成本高,导致违法行为不能得到有效的制止,环境法没有真正起作用。中国政法大学研究员杨朝飞在十一届人大常季会专题讲座中所说,目前对于环境法制中存在违法成本问题,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一是行政处罚普遍偏轻,二是行政执行缺乏强制手段,三是环境民事赔偿法律制度不健全,四是环保官司难打,五是生态环境损害难获赔偿。这些现象,不仅仅只是当前我国环境立法以及法律制度的不完善的问题,也是行政制度的问题所造成的。生态文明的建设不仅需要法律的保证,还需要制度的的保障。

要在制度上对生态问明建设进行保障,首先要改变唯GDP至上的政绩观。 GDP至上的必然会导致重规模、轻结构,高投入、低产出,重经济发展、轻民生,重现在、轻未来等危害。是制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瓶颈,只有改变GDP至上的政绩观,形成民生至上、重视质量、用权为民、发展绿色GDP的新观念,才能为经济转形,生态文明的建设提供支撑。此外明确职权,形成有力的监督考核和监管执法;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追究其责任等,都是建设健全的制度保证需要解决的问题。

此外,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制度是缓解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人与自然的问题,其主体是人,也就是公众,而环境的保护是与公众切身相关的利益问题。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是公众捍卫自身权益的需要,同时由于环境与人们的生存密切相关,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具有持久性,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很多环境保护措施就是在公众的关注和压力下制定的。但目前我国长久以来的制度影响,公众对环境保护的参与意识以及相关的法律

[4]

[3]制度保证还不完备。需要完善制度保证公众的知情权,为其参与提供渠道,保证其参与。

正如习近平在十八大上指出的,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的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以人为本,改变消费观与价值观

生态文明的建设与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是相辅相承的。精神文明建设包括,社会的文化、智慧的状况,还包括社会的政治思想、道德面貌、社会风尚和人们的世界观等。是物质文明、生态文明发展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生态文明是人类处理与自然界关系的方式,只有把生态文明的建设涵盖到每一个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让人们从生活习惯、消费观念、世界观价值观上都有所改变,能够自发的并且愉快的去参与、行动,才能真正切实有效的实现生态文明的建设。

生态文明的建设不应只是一个口号,应当以人为本,应该是与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让社会的每一个人都参与进来。节约资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而节约资源不应只是在工业生产的环节,从每个人的生活细节,水、电、煤、纸张的使用入手,都可以从源头上节约资源,积少成多,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到不浪费,节约资源,生态文明的建设才能真正完成。

而要让社会每一员都参与到生态文明的建设当中来,要改变人们长久以来形成的工业文明的消费观,做到理性消费,适度消费,绿色消费,才能从源头上实现资源的节约。适度消费是与时俱进的,是与生产力相匹配的。随着科技和生产力提高,人们可以进行更多的消费而不会对环境产生有害的影响,而不是说适度消费就应当完成限定人们消费的种类或者数量。适度消费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精神消费,而要形成这种新的消费观念首先要扭转错误的价值观,当人们看到亿元的天价婚宴时想到的是浪费而不是浪漫,当看到豪车时想到的是大气污染而不是富裕、地位,当这种环境友好的道德的消费观取代只观注物质的,实的具体的指标的高消费价值观时,人们才能形成符合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的幸福观,价值观。

要形成这种新的消费观、价值观,不是一时一刻能够实现的,长期以来形成的观念的改变需要从制度到宣传到教育一系列方面的共同努力。要从制度上进行保障,并且把新的观念的宣传和教育落到民生的方方面面,渗透到每一个人的生活当中去。

四、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家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发展的代价过大也是不争的事实,"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是我们必须解绝的难题。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对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以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建设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以及政治文明是辩证统一的,需要做到四位一体,协调发展才能有效的建设生态文明。

【参考文献】:

[1]贾卫列:《生态文明的由来》,《环境保护》,2009,第13期 [2]《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 第四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公布》,《中国林业》,2011,02期

[3]王灿发等:《我国环境立法的困境与出路》, 《中州学刊》,2007年1月第1期 [4]宋丽平:《我国环境法律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安全、健康和环境》,2007,第11期

第四篇:纪录片分析

纪录片《魅力肯尼亚》赏析

纪录片:魅力肯尼亚

播出信息: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在2011年12月20日间举行纪录片《魅力肯尼亚》首映式;《魅力肯尼亚》共3集,于2012年1月6日晚20点在央视纪录频道(CCTV-9)首播;2012年6月8日晚22:40,央视综合频道(CCTV-1)《魅力纪录》栏目播出了纪录片《魅力肯尼亚》的高清版,将原本75分钟3集的篇幅浓缩为长达50分钟的1集。

内容介绍:《魅力肯尼亚》表现了肯尼亚的自然风光,同时了展示并存于这个国家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在片中,展现的是人类与自然共享其乐的肯尼亚,传统与现代相得益彰的肯尼亚。第1集,在马赛马拉国家公园、那库鲁国家公园、安波塞利国家公园,与大象、狮群、角马近距离接触,一路走,一路拍;第2集在肯尼亚南部,进入到马赛人的部落,纪录他们的日常生活细节;第3集,在内罗毕、蒙巴萨和基苏木,捕捉国际化都市的时尚感觉。

传播效果分析

1、向观众展示肯尼亚这个国家的风土人情。

在现代社会,我们对周围世界的知觉与印象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大众传播媒介。电视作为重要的传播媒介是向观众展示世界的有用方式,而纪录片是最为客观个真实的方式。在《魅力肯尼亚》中,观众可以最直观地了解肯尼亚,因为肯尼亚远在非洲,实地了解未必都能实现,反而这样的方式更清楚明了。

在第1集《大地的呼吸》中,我们看到的是肯尼亚的自然风光,本集跟随了一对英国情侣的旅游足迹展示了肯尼亚有代表性的景物。首先在肯尼亚马赛马拉国家公园,对当地野生动物的拍摄以及动物迁徙画面的插入,对大象、犀牛、野水牛、猎豹等进行近距离展示,通过解说和导游彼得的讲述我们得知肯尼亚大量的野生动物保护区以及当地政府和民间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措施和决心。

在第2集《部族的图腾》中,主要介绍了在肯尼亚西南部和坦桑尼亚北部广袤的草原地带,自古生活着非洲最富传奇色彩的原始部族——马赛族。本集通过马赛青年肯塔经历了人生的两个重要时刻,“成人仪式”和“传统婚礼”。从而表达马赛族人的独特文化。同时,也介绍了马赛商人雷欧纳德。将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传统首饰和服装开发成马赛特色旅游商品,同时也悄悄地将他们融入现代市场经济社会。

在第3集《城市的脉搏》中,我们可以看到通过历史悠久的东非铁路,连接起肯尼亚的三大城市首都内罗毕、蒙巴萨和基苏木。众多的国际机构,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总部、联合国人居署总部都设在这里都设在内罗毕;在肯尼亚最东边,是肯尼亚第二大城市的蒙巴萨,这里既是东非最大的港口城市,也是肯尼亚最著名的海滨度假胜地。从内罗毕沿着东非大裂谷一直往西,基苏木市邻近维多利亚湖,这里是非洲最大的淡水湖,产鱼量占肯尼亚渔业生产总量的90%。渔民所罗门正在为一年的好收成而忙碌。

2、对肯尼亚的宣传效果。

肯尼亚是非洲一个地域并不广袤且只有四千多万人口的国家,在相隔如此之远的亚洲更是鲜为人知。这部虽然只有三集的纪录片让我国观众了解了肯尼亚,也扩大了肯尼亚在我国观众中的知名度,包括其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新旧文明的展现,这些在我们中国是不可思议的。在纪录片中可以知道肯尼亚的旅游也是其收入来源的一部分,这部纪录片在展示地域人情的同时也能够一定程度上吸引更多地游客,为其旅游提供宣传效果,为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3、影响观众认知。

在我国,大部分观众对肯尼亚也许并没有特别深刻的印象和感受,可能其中一部分观众是第一次对肯尼亚进行一些了解。因此纪录片的选材和拍摄范围对观众的认知产生一定的影响。纪录片《魅力肯尼亚》分为自然风光、部落特色和现代化城市三个比较具有特色的方面向观众展示,这些比较具有代表性,但是并不是全部肯尼亚的内容,使观众形成的印象基本为古老与现代相结合,保留较好的自然风光,这样形成最初的认知。

4、播出平台较少。

《魅力肯尼亚》是由中央电视台制作,播出的媒介也是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和综合频道,并且一部分是在晚间节目,收视率有限。由于其他电视台对纪录片的播出能力有限或者版权的问题,没有播出此纪录片,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之后只能通过相关的网站观看,需要观众自主自觉地去搜索,所以其受众范围受到限制。纪录片的制作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是比较大的,但是受众程度和收视率均比较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发挥良好的传播效果。

运作方式分析

1、制作方式

由中央电视台记录频道制作团队制作

出品人:胡占凡

总监制:罗明

编导:肖崴

策划:丁邦英 宋嘉宁

摄影:刘畅 郑毅

撰稿:田晓琴

视觉导演:刘华

录音:杜晓辉

解说:李易

剪辑:原媛 屈铖

音乐编辑:高宝喜

音频合成:九方明座

技术:王少飞

非线编辑:王瑄

调光调色:王世杰

翻译:范圣迪

制片:田传海

国际制片:Mark Guo Eunice Wang

国际统筹:张苡芊 李万新

运营管理:刘茜 杨海莉 王同业 周俊

执行制片人:田源 徐欢

制片人:史岩 陈晓卿 石世伦

总制片人:周艳

监制:张宁 刘文

2、运营方式

①《魅力肯尼亚》是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首次全程在境外拍摄的作品,不仅深入非洲草原腹地,也把目光投向非洲现代都市,拍摄了大量生动的影像。

②《魅力肯尼亚》是“以中国人的视角纪录非洲”,符合中国市场需要,这区别于国外同类题材。影片把镜头对准了当地最有特色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古老神秘的原始部族和迈向现代化的肯尼亚。

③纪录频道与肯尼亚政府部门建立了良好的联系,也得到了肯方的大力协助。非洲是举世瞩目的纪录片拍摄地,央视纪录频道非常看重非洲题材纪录片的创作,为此频道已制定了一个关于非洲纪录片传播的长期规划,《魅力肯尼亚》是该规划实施的第一步。

3、运作局限性

①由电视台独立制作,成本比较高,人员调配幅度大,这一定程度上加深了拍摄的商业风险,前期的投资量大。

②由于是由中央电视台独立制作,其播出平台也受到了一定限制,电视台只在中央台播出,网络上只在纪录片网站和中国网络电视台播出。

③纪录片带来的商业收益较少,中央电视台由国家相关部门管理,纪录片的拍摄以国家支持,对商业利益的考虑就比较少。

制作特点分析

1、题材选取

题材确定在非洲,是举世瞩目的纪录片拍摄地,而肯尼亚又是一个现代与古老相结合,原始与进步并存的国家,特色鲜明,选择这个题材拍摄有比较广泛地受关注程度,有利于其扩大市场影响力。

2、风格确定

《魅力肯尼亚》是一部旅游地理类型的纪录片,节奏明快、色彩鲜明是纪录片《魅力肯尼亚》的主要风格特点。这样的风格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草原景象和丰富的物种资源清新开阔,马赛族色彩艳丽的首饰和服装,现代都市的发展变迁,用一种节奏的快和色彩的亮突出了肯尼亚当地的特点。

3、拍摄选材

本部纪录片在马赛马拉国家公园、那库鲁国家公园、安波塞利国家公园、马赛人的部落、内罗毕、蒙巴萨和基苏木等地点拍摄,这些足够具有代表性,又具有对照的特点,让观众了解到最有特色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古老神秘的原始部族和迈向现代化的肯尼亚。

4、拍摄方式

拍摄角度的选择恰到好处,例如在表现动物形态时候采用的是进行,在表现动物迁徙时使用航拍展示气势宏大的形象,在每集的结尾处使用大全景展示整体形象,为观众交代了一个全面又细致的肯尼亚。

5、结构设置

纪录片分为大地的呼吸、部落的图腾、城市的脉搏三个部分,实际上是以肯尼亚的向现代化的发展为线索。大地的呼吸保留了肯尼亚最原始的野生动物群体,是肯尼亚最古老的部分;马赛族部落是原始与现代的集合,既有部落风俗和生活方式的介绍,也有部落与现代市场相结合把手工饰品与人交换的介绍;在第三部分三个城市的介绍中,则是完全过渡到肯尼亚的现代化发展。这样的结构设置也给观众一个缓冲和过渡的环节,按照从古老到现代的顺序去了解肯尼亚。

6、人物线索

在三集的纪录片中,编导安置了对应环节人物的拍摄,第1集前去旅游的英国情侣、第2集马赛族少年肯塔、第3集中国老板刘小姐、探险家约翰·汉宁·斯皮克发现维多利亚湖等。这些用人物穿插纪录片的方式使整部片子更具有趣味性,也提高了观众的积极性,由此可见导演的情节设置还是很合理很成功的。

7、语言安排

纪录片《魅力肯尼亚》采用当地人物解说和后期解说相结合的方式。当地人的解说更加真实反映出他们的状态,配合当时的环境、动作更加生动形象;解说员李易先生是我国纪录片中比较成功的解说,他的解说缓慢悠扬,更能深入人心,这样的搭配使整部片子都在声音方面都比较和谐。

8、后期剪辑

因为纪录片的真实性要求,后期剪辑很少使用剪辑特效,大多采用切的方式,因为拍摄的画面精美和清晰,剪辑方式的使用对整部片子的影响不大,反倒是镜头的组接要求较高,需要一定的逻辑性。

9、制作不足之处

观众看到的《魅力肯尼亚》只有三集,每集25-26分钟,虽然片子选取了肯尼亚最具代表性的部分,但是仍有意犹未尽之感,我觉得为读者展示出的内容还不太充分,如果可以再多方面的展示出肯尼亚的各种特色就更完美了,例如整个民族的特色、国家的经济现状、普通民众的生活状态等,我们所看到的的三集有些片面,作为观众我更想全面地了解肯尼亚。

艺术特色分析

1、真实性

真实是纪录片艺术各种功能和价值赖以生存的最重要基石。《魅力肯尼亚》同样也不例外。纪录片虽然在题材选择、拍摄方式等方面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编导的意图,但展示出的画面和反映的思想都是当地最真实的情况,而本部纪录片更是深入到肯尼亚内部展示出了最真实的肯尼亚风土人情,首先体现出的艺术特色就是纪录片的真实性。

2、知识性

《魅力肯尼亚》是一部旅游地理类型的记录片,它所展示的是大众所不太熟知或者完全不知道的肯尼亚,所以对于观众来说也是丰富阅历、增加知识的一种方式。本片选择了肯尼亚具有特色的方面进行拍摄和描述,是观众了解肯尼亚最直接的方式,这样的题材选择也容易吸引观众,加深印象。

3、故事性

本部记录片中部分采用平铺直叙、部分采用讲故事的方式,这样增加了整部片子的趣味性。尤其是对人物的讲述,跟随人物的脚步更具有线索性,通过人物的生活展示当地的习惯个特点,这样既调动了观众的积极性,又达到了以小见大的目的。

4、自然性

广袤的草原,日出日落,晕染出一幅幅浓墨重彩的画卷;辽远的天空,云蒸霞蔚,书写着一首首雄浑奇幻的诗篇。伴随着狂野的鼓点,粗犷的歌声,火烈鸟展翅高飞,长颈鹿悠然漫步,沉睡的狮子缓缓睁开双眼。纪录片拍摄的选择更多的使用自然意向表现,也使整部片子更具有艺术性。

5、人文性

《魅力肯尼亚》不仅是对肯尼亚当地风光景色的展现,也体现了了当地的人文性。例如对野生动物的保护、马赛族人的生活、维多利亚湖的捕鱼,这些都与当地的实际情况息息相关,自然与人文的结合使内容更丰富。

6、音乐与节奏相符合

在开篇与结尾表现肯尼亚宏大的全景时使用的是比较宏大的音乐,在表现肯尼亚人欢乐的景象时使用欢快的音乐,这些都与整个片子的进度和节奏相符合,能够烘托主题,渲染气氛,有利于带动观众。

7、不足

我认为《魅力肯尼亚》三集之间的联系不是很密切,如果不把三集进行对比,不是很容易发现之间的练习,会有轻微的跳跃感。此外,在结尾处有宣传的意味,这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出编导的主观意图。

第五篇:纪录片《故宫》分析

纪录片《故宫》第一集——肇建紫禁城

大型纪录片《故宫》全面、客观,又细腻、生动的向我们展现了它的历史,那恢弘的建筑,不为人知的神秘往事,以及那珍贵的文化精髓,都给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饕餮视觉盛宴。本片为清晰,客观的将这伟大的奇迹展现给观众,在制作上独具特色。高超的特效,完美的声画处理,精彩的镜头语言,最大程度的满足了观众的需求。

以第一集肇建紫禁城为例,以时间为线索,向我们讲述故宫的修葺过程。紧闭的宫门缓缓打开,镜头慢慢向后拉,由细小的人物一直到俯拍故宫的全景,瞬时造就了一种大气磅礴的基调。精彩的特效便是本片的独到之处之一。片中多次出现电脑特技、三维动画等技术进行历史的还原,情景再现。 当历史还原到建文帝朱允文于燕王朱棣二人的“靖难之役”时,逼真的特效让我们看到了当时的生产生活水平,空旷的天地下一阵寂寥的箫声奏起,给人十分真实质感。

大量的推拉镜头、降格拍摄等塑造了独特的视觉效果。在对光线的控制上也把握的很好,天空中流动的浮云,表现出了时光的流逝,岁月的沧桑。具有运动感,动静结合。

片中还善于制造悬念,伴随那个极具历史厚重感的声音,我们会思考,那大量的木材是如何运送到目的地的?那些沉重的石料又是怎样运输的? 然后再运用特效将历史还原,俯拍的河流中飘满巨大的木材,仰拍众多的采石矿工,逆着阳光,我们可以感受到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与付出的艰辛。不同角度对各种工匠的特写,突出了故宫建造工程的浩大与难度。正是因为这无数的人的自我奉献、牺牲精神,才有了我国建筑,文明史上的奇迹。

本片的声画结合也是相得益彰。无论是恢宏大气的乐曲伴随着宏伟的宫殿,还是故宫修葺时急切的鼓点,抑或是制造悬念时那空灵飘渺的中国古典乐曲,无一不使得影片整体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那个极具表现力的解说词,也起到了灵魂般的作用。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在本集中将我国的文化特色充分的体现了出来。 故宫,正是我们中华文明的一个缩影,片中将我国的绘画艺术也融入其中。《燕京八景图》中精妙绝伦的景色独具特色,细腻的笔法描绘出当时北京的美景与风情。不得不让我想起了另外一部大型纪录片——《大国崛起》。气势同样是大气磅礴,多运用电脑科技,复原了大量的历史原型,用历史的眼光进行情景再现。这两部历史题材的纪录片,在价值上平分秋色,表现上却是有些雷同。我们会发现,国内所拍摄的宫殿庙宇的影片,通常以开、关门为表现手法,不免有些单一。 这类纪录片的难点之一就是讲述历史事件,由于时间的跨度,人物,事态的发展很难表现的尽善尽美,本片在这方面做的已经相对完美了,在人物的动作,语气,场面调度上都显得相当细致。

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我们感受到了这根深蒂固的封建皇权与沉重的历史,天际的太阳缓缓而落,映红了天空与云霞。《故宫》是一种历史的记载,是一种文明的延续,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当镜头又一次拉出、俯拍故宫全景,我们看到这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宫殿建筑群,世界共同的文化遗产。 我们知道,历史的车轮虽已渐行渐远,但文明却犹如一张永不退色的水彩画,为世人所铭记。 故宫,承载历史的文明

当历史的车轮渐渐远去的时候,中国华夏五千年文明却在延续着它既有的辉煌。

见证历史更迭的故宫没有因为天火而失去它宏大的气势,也没有因为长年的战乱失去它已有的风采,故宫---一所皇家宫殿,却承载着中国五千年的人类文明,犹如一张水彩画永远铭记在后人的记忆里。

紧闭的大门缓缓打开,一派君臣晋见商议朝中大事的景象映入我们的眼帘,从此,故宫开始了它长达十年的建造过程,而中国历史上最辉煌、最气派、最奢华的皇朝宫殿将要矗立在世界的东方,故宫所蕴含的华夏文明将要续写历史的记忆。

《故宫》记录了中国一代气派宫殿的建造过程、建筑风格、建设环境以及建设技艺,通过这些展现中国高超的建设水平,从而反映中国历史深厚的人文气息、辉煌文明。在这部影片中,故宫不再单纯是一座皇家宫殿的影化,相反它却承担了中国人类文明、皇权稳固、封建礼教以及行政变革的使命。全景下的庞大建筑队伍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工程的巨大,而这份巨大却成就了未来的历史;天子犹如太阳,皇权却是太阳的化身,当这个太阳慢慢升起的时候我们感受到封建皇权的根深蒂固,感受到皇权根基的稳固和强大,但是这一切却没有继续下去,一道天火打破了封建王朝的束缚,也结束了明朝朱棣永驻皇城的梦想,天际边的太阳慢慢落山,映红了夕霞,落寞了一代世人,远景如此深切而又如此悲凉;城墙上远去的白云没有留下它灿烂的身影,远去,永远没有停歇,皇城犹此,文明没有泯灭,辉煌依然延续。

影片画面朴实,而这份朴实的后面又是一份深厚,当我们在驻足回头那堪称精美绝伦的伟大建筑时,我们迟疑了,因为那道天火,因为那份强权,因为那份泰然。恢宏的建筑留给后人太多的思考,而我们带着这份思考想得到什么答案,也许从来没有答案。宫殿内柱子的摇拍镜头使人悲痛,一根柱子,一份文明,而这就是故宫所要揭示给我们深刻意义的最好见证。

《故宫》,带给我们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带给我们强烈的心灵震撼;故宫,记载一段历史,延续一种文明,传承一种精神,更重要的是留给后人深深的思考……

上一篇:美容美发开店计划书下一篇:美容顾问的销售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