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中国的纪录片

2022-07-06

第一篇:介绍中国的纪录片

一部经典的介绍海外留学生活的纪录片

重看《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收集剧中人近况,同时勉励自己。 2010-07-29 12:21 P.M. 这片子很经典,当年几乎人人都看,算是超级经典的纪录片了

2006年电视台又去寻找当年的人,有了后来的《含泪活着》这个结尾。 通过对几个普通人在日本的生活,让我们认识到一个外乡人去异国的真实情景。 人人都不同,就好象外地人来北京打拼,除了没有语言障碍,其他何尝不是同去异乡日本或者其他国家的 人处在相同的处境?

按照出场顺序,我努力的搜索一下他们的现状吧。加粗的字都在自网上的其他人评论,版权归原作者哦

第1、2集:初来乍到(上、下)

人物:王尔敏,19岁(当时)浙江省舟山市人。

韩松,26岁(当时)江苏省盐城市人,已婚。

1996年4月21日下午,两名来自日本自费留学的中国青年,拎着大包小包的行李,踏入了东京成田机场--日本的国门。他们素不相识,抱着不同的理想,迎接一切从零开始的挑战。从他们走下飞机的那一瞬间起,摄制组跟踪拍摄了二年半,忠实地纪录了他们“初来乍到”的泪水与笑容,记述了他们完全不同的成长过程...... 王尔敏近况

据说:王尔敏大学毕业以后在日本就职了 王尔敏在做“酒水”工作,为了赚取学费。 王尔敏早就日本大公司就职了

王尔敏

去年4月底,我那十九岁还未脱稚气的女儿王尔敏,要东渡日本求学。我忘不了她进机场时,带着迷惘的神色,一步一回头的情景。是啊!女儿在家,除了读书,一切都由我们包办,是那样的娇生惯养,如今去异国他乡,将面对陌生的世界,她能独立生活吗?能坚持下去吗?我们是多么的牵肠挂肚啊!

今年8月底,女儿要回国探亲。又在这机场门口,我们焦急地等待她。呀!她出来了,还是那样的朴素,那样的瘦小,头发剪得很短,像个男生。大概是为标明自己是女生,耳朵夹着小耳环,显得有些可笑,但步子是那样的轻松。这次来机场接女儿的还有来自日本富士电视台的四名记者,原来尔敏还是他们系列采访的对象。女儿带着欢愉的神情扑向我们,这瞬间被两架摄影机摄入镜头。在一起去旅馆的路上,女儿用熟练的日语与他们交谈,并不时为我们做翻译,我望着她还是那样幼稚的脸,嘴中吐出一串串流利的日语,不禁暗问我自己,这是我的女儿吗?一年之前她还只会背些日语单词,学得真快啊!电视台记者给我家带来一盒录像带,里面有记录王尔敏在日本学习、打工的情况。她拖着弱小的身子,在陌生的街上,一户一户地,边说边打手势在推荐自己。三个月还未能找到工作,坐在椅子上,低垂着头在伤心地落泪。一年不到,王尔敏以高分考入了日本千叶大学,为完成学业和吃饭,一星期有四个下午到晚上要去打工,路上来回还得三个小时,每次打工回宿舍已是凌晨,而清晨又得起床,赶上课。这艰难的日子都在录像带中记录着。看着看着,我们全家都掉泪了,想不到女儿会变得这样的刻苦与坚强,她忍受了国内大学生难以碰到的艰辛,她咬牙坚持了,又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奖学金,她自豪地说:“我是用自己挣来的钱来探望你们的”。女儿长大了!

女儿的努力与刻苦,引起了日本富士电视台浓厚的兴趣,为什么这样弱小、看起来还像初中生的女孩,会有这样的精神?带着这问题,四名记者专程赶到中国并跟踪到舟山,做进一步的采访。8月31日在舟山中学她中学时的教室门口拍摄,并对舟山中学有这样的规模和良好的教学环境大加赞赏;还在普陀山的千步沙拍摄了她踏浪的镜头。舟山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都说:“舟山是个海岛,但有这样好的学校,人民是那样勤奋,海边上成长的人应该是坚强的,所以王尔敏弱小的身躯中会有那样刻苦而坚强的品质啊。”

在录像带中可以看出,日本并不是天堂。你想在那里学习与生活,必须付出极大的努力。女儿在身边时,老觉得她长不大,而一旦离开我们独立生活,艰难的环境反磨练了她的意志,在奋斗中逐渐成熟起来。作为父亲,看到女儿在异国如此艰辛的生活,自然心疼,但她表现出来的坚韧和勇气,更使我高兴,我对自己说:“女儿长大了!可以放心了!”只希望她早日学有所成,报效祖国。 (本文作者系王尔敏之父王义生先生) 韩松 近况

http:///?id=148146818

第9、10集:我的太阳(上、下)

人物:李仲生,45岁(当时)北京市人。来日11年。

1986年,34岁的李仲生来日本留学,考上博士课程后,老李的妻子便不让丈夫打工了,全家的生活靠妻子洗碗的收入来支撑着。96年夏末,老李抱着筹资在国内建一所学校的想法,听信了诈骗组织“KKC”成员的谎言,在没和妻子商量的情况下,将妻子花了10年心血攒下来的全部财产--300万日元,投向了“KKC”......

妻子,终日泪水不止--结婚15年的夫妻最终分居了。

45岁的李仲生带着书,在中野区租了间不足5平方米的小屋,每周外出2-3次打零工,维持生活,每天写论文到天亮--离提交论文只有半年。96年除夕,妻子让老李回家吃顿团圆饭,望着增添了不少白发的妻子和默默包饺子的女儿,李仲生感慨万千,放开喉咙,唱起了十几年前唱过的那首名曲--我的太阳......

日本的除夕之夜,十分地宁静,李仲生的歌声在街头回落,迫人胸怀...... 据说:李仲生近况 博士

现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日本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副研究员;兼任日本早稻田大学经济学研究科特约研究员、日本国际亚洲文化学会亚洲经济研究会副会长

很多人对李博士的女儿李博很有印象

今年25岁,但是还没有上大学

还有就是老婆女儿的工作学习生活没解决好,

据说他们三个人现在关系不好~

李教授一月只回家一两次。

别人blog里转的 是一些日本人看完此片后的评论

片子播出以后日本的网站上收到了几百万条留言

“星期五晚上,我和妻子偶尔从电视上看到《含泪活着》这个纪录片。两个多小时里,我们被牢牢地钉在电视机前。播完后,浸满泪水的纸巾在茶几上堆成小山。片子结尾时妻子握着我的手哭出声来,结婚17年来看电影电视从未有过。我也是有生43年来第一次这么感动爽快地流泪!《含泪活着》给我们面对困境的勇气、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对理想的追求等启迪,无法用语言概括。向片中主人公中国人丁先生和他妻子、女儿以及纪录片制作者张丽玲女士脱帽致敬!”

“泪流不止看完《含泪活着》,许多年没这样哭了!脑子里对中国人的反感偏见被泪水洗刷得一干二净,取而代之的是对中国人的崇敬。中国人丁先生一家深切的爱,为理想锲而不舍前仆后继,历经不幸但含泪追梦的人生态度,都是现代日本人不应忘记但却忘记了的东西。中国人丁先生是当代男人的楷模,丁先生的妻子是女性的典范,丁先生的女儿是年轻一代效仿的对象,希望《含泪活着》发行DVD永久保存版。”

“2000年看了富士电视台播出的纪录片《小留学生》大受感动,之后的《年轻人》、《我的太阳》、《来自中国的瑰宝》„„张丽玲女士的纪录片每部必看,每次都获益匪浅。这次我召集全家一起看《含泪活着》,丁先生十几年含辛茹苦,但他清澈温和的目光、为理想视死如归的身影,他妻子对丈夫和女儿的无私奉献和对感情的忠贞不渝,他女儿对父母的期待以实际行动的回答„„令我全家泣不成声!这部纪录片让我即将大学毕业的儿子决定去中国留学。”

第二篇:从《舌尖上的中国》透视中国纪录片品牌构建

“撑面杆从中间精准分开,面的柔韧与重力的合作恰到好处。160根一挂,能拉长到3米。银丝倾泻,接受阳光和空气最后的塑造。”这是《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心传”中的一段描述。这部以讲述中国不同地域美食为主题的纪录片2012年在央视一经播出,立即红遍大江南北。如今,《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在万众期待中闪亮登场,创下纪录片收视率新高。

《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能够在众多饮食类节目中脱颖而出,成为街谈巷议的话题,主要是其将美食与文化相结合,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讲述美食背后的故事。作为中国纪录片的一个成功案例,我们有必要对该片进行总结,从而加快中国纪录片品牌的构建。

纪录片品牌的价值构成

品牌是在消费者对其内涵价值认同的基础上,通过知名度和美誉度来体现价值的。消费者在使用该商品时不仅仅获得了“效用”,更多的是对该品牌价值的一种认可。因此,品牌建设应当从品牌的内涵价值入手。纪录片的品牌与其他商品的品牌一样,都需要从价值上引起消费者的共鸣。《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极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正是因为制作者准确地把握了它的价值定位,成功地传达了纪录片的核心价值观。

首先,《舌尖上的中国》以美食为主题、以故事为线索,进行立体化的价值表达。与以往的纪录片不同,《舌尖上的中国》将美食的主题与中国的饮食文化相结合,围绕主人公的生活背景,用讲故事的方式向观众展示美食的制作过程。整个纪录片不仅仅是单一的讲授美食的制作方法,而是通过故事、文化、内涵和历史的有机结合,形成立体化的价值表达方式,再运用真实的场景和平实的语言引起观众的共鸣。

其次,以主题为基础,强调纪录片的文化内涵。随着世界文化的不断交融,外来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舌尖上的中国》正是以此为突破,深入挖掘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尽可能减少了浮华的场景和绚丽的画面,使用生活中常见的食材来制作美食。当孙媳妇一手搀着90岁的奶奶,一手领着3岁的儿子来到饭桌前坐定,拿起热腾腾的黄馒头,这个四世同堂一起吃饭的画面展现给我们的更多的是家的味道和对团聚的向往。

再次,以情感为契机,从灵魂深处打动观众。从以往的纪录片中不难发现,故事的情感线往往贯穿始终,而《舌尖上的中国》则以平凡人家的故事为感情线,根据每个故事不同的地域和文化建立自己的感情线。当我们看到年迈的老人制作面条的时候,我们也会想起家乡的老母亲;当我们看到一家人从四面八方赶回家来准备晚饭的时候,我们也会想起过年时阖家欢聚时的场景;当我们看到山西的抻面师傅抻出长长的面条时,我们也会为其娴熟的技艺拍案叫绝。这一个个温情的场景,无不从灵魂深处打动着观众。

纪录片品牌的创作模式

打造中国纪录片品牌的途径有两个:模仿借鉴和自主探索。一方面,认真分析国外经典纪录片的制作模式和制作流程,学习和借鉴知名媒体的创作手法。另一方面,在创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积累经验。《舌尖上的中国》成功地将国内外的经验汇集在一起,走出一条兼具民族化与国际化的创作道路。

第一,精准的市场定位。定位是通过对产品形象的设计,确保其在预期客户心目中占据的真正有价值的地位。《舌尖上的中国》定位于普通老百姓,通过前期的探索与研究,采用了朴实无华的描述,深刻理解了观众接受信息的思维方式和心理需求,突破了信息沟通的障碍。与此同时,创作团队放弃了传统“讲理”的思维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大众化路线,讲普通人的故事,力求简单、浅显,易于大众接受。

第二,灵活的创新思维。任何品牌在创建和维持过程中都离不开创新,这一定律对于纪录片品牌也同样适用。《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的热播并没有让创作团队停滞不前,第二季开播后,我们惊喜地发现该片更加贴近人物,更加贴近于文化的传承。片中运用不同的背景音乐来制造不同的效果,雄壮短促的鼓点体现出生活的忙碌;令人紧张的旋律,则衬托出普通百姓生活的艰辛甚至是危险。

第三,跳跃的视听感受。《舌尖上的中国》一改观众传统的视听经验,运用空间跳跃式的表现方式,打破了饮食空间和地域上的局限性。传统的美食节目通常在一个固定的空间,在主持人的热情介绍下,用镜头来展示食物的制作过程和品尝过程,再通过主持人的主观评价将食物的口感和味道传递给观众。《舌尖上的中国》在一集之中会介绍不同地域的多种美食,使观众能够真正足不出户就“吃遍”大江南北。与此同时,在介绍美食的制作过程中,平实的独白配以极具艺术感染力的背景音乐,将“味道”直接传递给观众,形成了传统电视纪录片难以企及的视听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体验到了中国传统美食的奇妙。

纪录片品牌的合理延伸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在2012年5月一经播出就迅速引爆全社会的美食欲望和亲情回忆。首播就以0.59的收视率独占鳌头,单日最高收视率更是达到了史无前例的0.75。精致的画面将感人的故事与美食文化完美链接,使“舌尖”迅速成为极具潜力的纪录片品牌。

成功打造“舌尖”品牌后,品牌的延伸为《舌尖上的中国》带来了名利双收。节目播出后,网络媒体爱奇艺率先与央视签约,购买《舌尖上的中国》正版网络播出版权。在2013年的广告招标中,《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单片获得9000万元的广告收入。《舌尖上的中国》DVD上市一周之内就销售了1.6万套,创造了纪录片DVD销售的记录。冠以“舌尖”二字的相关出版物更是无法计数。

《舌尖上的中国》不仅在纪录片衍生品领域收获颇丰,更是在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引起了“舌尖效应”。在2012年该记录片播出的5天之内,有将近800万人通过电子商务网站搜索相关食材。淘宝网开辟了“边看边吃”的官方体验平台,片中出现的相关美食销量猛增,就连相关产品生产企业的股价也随之飙升。不少旅游机构纷纷推出“舌尖上的旅行”等主题线路,而与“舌尖”主题相关的实体餐馆的生意更是异常火爆。

《舌尖上的中国》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美食,更重要的是中国纪录片一次成功的尝试。对于中国纪录片而言,只有合理、有效的品牌构建才能吸引更多的观众,从而获得自身发展所必需的精神及物质动力,形成良好的纪录片创作环境,使纪录片品牌中所蕴含的巨大价值得到体现。

第三篇: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赏析

2011级车辆工程 莫永才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看过《舌尖上的中国》很久了,今天又重温了一集,我还是收到了很大的触动。《舌尖上的中国》一共有七集,主要中国各地的美食以及这些美食背后的故事,赞扬了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舌尖上的中国》通过中国的食物的文化来表现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也展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源远流长。

我觉得《舌尖上的中国》真正的展现了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展现了老百姓千年来对自然的改造以及与生活的抗争。《舌尖上的中国》有几个镜头是十分让我触动的,一是在有一集结尾的时候,有一家人捧着食物,他们都露出了质朴而羞涩的笑容。这个镜头深深地触动了我,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我觉得他们几乎代表中国农民的形象。他们勤劳、善良,与土地相伴一生,为充足的食物而感到无比的幸福。在几千年的历史里,直到今天大部分中国农民才过上了衣食无忧的日子。还有一个镜头就是挖藕工人们在结冰的水田里挖藕,每个人都在奋力工作,我感到了十分的震撼。我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和不容易,需要多大的毅力才能在结冰的水田里挖藕。

《舌尖上的中国》让我感受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我感受到了食物的来之不易。我深深的为我们祖先的智慧所折服,有时想到外国的食物,我就觉得外国的食物实在是太烂了。《舌尖上的中国》也让我了解到了全国各地的美食和饮食文化,特别是各地的劳动人民为食物所做的各种改变更让我赞叹不已。

我觉得《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真正反映了老百姓的普通的生活,反映了老百姓生活中的甜酸苦辣,表现出了中国老百姓的勤劳善良,不像以前的纪录片,总让我感觉是在歌功颂德,让人觉得中国已经一片繁荣富强了。《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书写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中国老百姓,他们会笑、会哭、会有对生活的不满,但他们从不放弃。

第四篇:试述对中国纪录片的看法

我经过几次上课在课堂上观看的中国纪录片,我觉得中国纪录片反映都是很真实很现实的社会各种各样,各个阶级层次人的生活百态,有描述为自己梦想奋斗的普通人,也有智障儿童的生活。想对于电视剧那种脱离现实生活,脱离国情民情,只讲市场不讲责任;只讲“娱乐至死”,相差很多,我们学生可能感受不到社会底层或者弱势群体的生活状态,纪录片也很好的给我们反映了。让我们体会到很多东西,得到启示。

事实上中国纪录片向世界反映一个真实的中国,纪录片的灵魂是真实,是事实胜雄辩的可信性、可看性和可思性。忽视“内容为王”而仅仅靠讲故事制胜,难以抵消内容的单薄和思想的贫乏而带来的平庸。讲好纪录片的故事,固然重要,但它是一种表述方式,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如果没有坚实的思想内容作基石,天花乱坠的故事性也难以征服人心在多元并存的时代,纪录片毫无疑问也必须多样与多彩。我们要科学而务实地吸纳和消化西方的有关纪录片理念和实践。但是,我们不能失去民族的底气和元气,不能简单地切割中国纪录片的传统而妄自菲薄;全球化意识不等于对西方百般依附。我们不是“西化”而是“洋为中用”的“化西”,要看清中西文化的差异性、兼容性和互补性;千万不能脱离国情用西方的时尚或把有关理念奉为神灵作为信条,掩饰纪录片思维和导向的迷惘和生命感受的贫弱。削足适履地穿上人家的“套鞋”将行之不远;无根的浇灌,纪录片生命之树是枯萎的。精神的矮化是比文化与经济落后还悲惨的落后

我还觉得我们中国自己的国产纪录片题材相对狭窄。在文化部选送对外播出的纪录片中,选题也大多侧重于社会人文和政论类。而在国际纪录片市场,最受关注的其实是自然、动植物和环保等生态题材节目。我认为,当前中国纪录片在题材取向上的短视,值得反思。

“一部优秀的纪录片,为什么能够被不同国家,不同语言,不同政治背景的人所接受,唯一缘由就是人类情怀。”我认为中国故事,人类情怀,这是中国纪录片目前需要解决的最大问题。人类情怀说起来很大,实际上很小,不管什么类型的片子都承载着创作者的情感,没有带着真情实感去表现,你的片子就没有灵魂,你就不能打动观众。如何把中国的选题进行国际化的表述,又符合中国人的心理价值和主流价值,这是中国纪录片走向世界必做的一道功课。我这就是我对中国纪录片的看法。

工业四班

林榕

学号9100090

第五篇:探析中国纪录片的现状和发展

摘 要:随着中外电视文化交流日益扩大,近年来中国纪录片创作的越来越活跃,并接二连三地在国际上获奖。今天我们的纪录片:纪录片 中国纪录片 未来和发展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以不能虚构情节、不能用演员扮演、不能任意改换地点环境、不能变更生活进程为其基本特性。在人类影像发展史上,纪录片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试图寻求对现实世界的关照与摹写,把人类自身的发展和与自然的抗争以影像的形式再现或表现于世,它对于生活的逼真的批判性与尖锐性更给人类在高速发展的历程中以反思空间。

一、我国当代纪录片的发展回溯与现状

从中日合拍纪录片《丝绸之路》开始,给电视界带来了开放的意识。1982年拍摄的《话说长江》、1984年的《话说运河》成为中国纪录片发展史上最早的高潮,直到1991年的《沙与海》和孙曾田导演的《最后的山神》,先后国内获得亚广联国际纪录片奖的片子。后来又有了像《望长城》这样的佳作,而1993年《生活空间》的推出,将中国纪录片放到了电视的最前沿。正是使传播的内容直接诉诸观感,使传播者全身心、以人的整体进行介入,在更大程度上,能够使得观众有很大的思考和参与空间。

文革时期是我国电影纪录片的盛产时期;1950年的《中华儿女》是新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1963年李俊导演的《农奴》是第一部反映解放前西藏人民非人般苦难生活的影片,于1981年获菲律宾马尼拉国际电影节金鸡奖。几十年来,中国纪录片的内容和形

式非常单一,拍摄纪录片的目的不过是为了进行宣传。但是,在过去的两三年中,中国独立纪录片文化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廉价、便捷的摄像设备的普及,商业电视台数量的增加使得越来越多的年轻中国人举起镜头,制作自己的纪录片。

湖北电视台导演张以庆拍摄的纪录片《幼儿园》,在2005年6月的上海第10届国际电视节上获得了“最佳人文类纪录片创意奖”,又于同年12月在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上获得大奖。《幼儿园》的获奖至少向世人证实了,中国的人文纪录片还是可以与世界水平一比高下,特别是在艺术内涵方面,但如果要谈到纪录片的市场运作,以及制作的多样化方面,我国的纪录片整体上就明显存在很多的不足,可以概括为多样化的缺乏、市场化的滞后等问题。

二、中国纪录片多样化的缺乏

我们参展纪录片基本都只是采用一些中规中矩的传统拍摄制作模式,与国外的同行相比较,我们在多样化制作方面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而且,制作形式的单一也使得国内的纪录片很难有很大的突破,所以,创造性地使用多元化的元素,是中国纪录片急待加强的工作。

好的选题并不能保证是一部优秀的作品。只有实现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一部好的纪录片才谈得上是一部优秀的作品。纵观国内外优秀纪录片创作,在艺术表现上,一方面写实与表意共存。写实,重画面语言,造型艺术,构图精湛,剪辑考究,学院气浓重;写意,取前被众家之长,将文化、历史、社会变迁的理解通过各种技术艺术手

段表达出来。另一方面多时空交错,创作类型多元化。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一)纪录片题材选择的多元化视角

近年来的国际获奖纪录片在题材选择上,呈现出创作出多元化的趋势,综观当代国际获奖纪录片从题材上至少可分为四类:发生在当今世界的具有新闻价值的纪录片、已经发生的历史事件、科学文化类纪录片和人类学纪录片;而国际上比较畅销的题材则主要集中在人文、社会、自然与环境三大类型上,它们展示了丰富的各国文化,满足了部分观众追求知识性、趣味性、探秘性的心理需求,将知识性、趣味性、欣赏性和社会性、教育性等有机地融入节目中。

(二)纪录片强化故事性

纪录片故事化是当今国际、国内纪录片艺术创作走向的主要潮流之一,这也是全球关注的社会、人文、自然等三大类纪录片类型的创作中普遍采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在社会类纪录片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创作者将人们生活中的故事用影视艺术的手法真实再现,使故事更生动、更感动、更打动人心、更具说服力和影响力;在人文类纪录片中,由于使用了“故事化”叙事表述手法,使原本过去了的历史故事、历史知识、历史文献变得不再乏味而生动有趣,使消逝了的文明重新再现耀眼的光芒;在自然类纪录片中,通过它使所反映的各种动植物生灵的神秘面纱得以揭开,使各种深奥而枯燥的自然科学知识变得形象、通俗、易懂,满足了人们渴望亲近大自然和探索发现的心理需求和求知欲望。

(三)纪录片拍摄艺术化与再现真实

作为纪录片创作中虚构策略的一部分,所谓“真实再现”,就是运用新闻性、纪实性、艺术性相结合的多元化的影视语言,利用主观镜头、道具、光影、声音、场景模拟、演员表演等多种表现手法,营造过去时空,再现历史真实,用一种意向性的表达方式,传递出同现场纪录同样真实可信的历史气息,达到表达生活本质真实的目的。回头看看我国的纪录片,的确有一批上乘之作,可是在国际节目评奖、交流会上,往往由于图像清晰度低、音频信号不稳定等问题,失去了机会。因此中国纪录片要想在国际上获得成功,必须把节目的技术质量视为生命。当今数码科技越来越发达,高科技产物DV(也就是数字摄像机,英文Digital Video的简称。)领导的影像革命时代即将到来。DV所提供的自由表达权利,才使得纪录片的创作拥有了更广泛的视角。DV的便携性和操作的简便性都为更多的人使用这种工具提供了可能。

三、生产营销----国产纪录片要走向国际市场竞争

如何使纪录片顺利地进入国际市场是实现这一沟通的基本条件和前提。除以上涉及的诸多方面需要借鉴启示之外,从国际获奖纪录片的竞争力上看,更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纪录片创作的经费上,我国与西方差距太大。其次,适应国际电视节目市场销售的需求,是实现纪录片品牌生存的基本策略。在中国现行的体制下,国家仍然是纪录片的投资主体,这种依靠政府投资、领导支持,投资模式存在很大的弊病。只有真正地为市场而制作才是中国纪录片发展的出路。

我国数字电视中的全纪实频道的市场运行模式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全纪实频道是首个全国性计时付费电视频道,目标用户是中青年知识分子群体及电视电影节专业人士,它依托上海文广集团的整体优势和国际地位,汇中国纪录片创作之精英,集全球真实电影之精华,以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节目拉近纪录片与观众的距离,探寻国内外人文地理、见证文化变迁。对于节目提供商提出了“自愿选择、服务有偿、利益共享”的原则,为纪录片节目提供商搭建了一个筹集资金的渠道。

四、我国纪录片在国外获奖对纪录片创作的启示

中国纪录片人一如既往地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知坚守着自己的历史使命与文化品格,探索时代的纪录片表现形式,拍出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内容涉及社会、历史、自然、人文等诸多领域。这些不同类型、不同题材的纪录片,以深刻的历史反思、强烈的人文关怀和浓厚的文化底蕴,丰富了中国荧幕,呈现给广大观众以真正的视觉盛宴,为浮躁的社会和浮躁的大众文化带来了理性思索的清风。结束语

纪录片不像新闻节目,制作纪录片收回成本需要的时间也比较长,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纪录片作为一种高品位的视听文化产品, 在国际化的市场环境中将会蕴含着无限的商机。一个充满艺术芬芳和无限商机的中国纪录片大市场,一定会在不远的将来呈现在世界面前!

上一篇:建设银行总结报告下一篇:教师要有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