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言胜 信息化手段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2024-04-22

陈言胜 信息化手段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运用(精选9篇)

篇1:陈言胜 信息化手段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信息化手段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合肥光华学校中学部

陈言胜

摘要:随着我国信息科技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技术也逐渐融入了人们的生活。信息化的教学模式能够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作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整体教学内容中具有难度较高的特点,要求初中学生具备丰富的知识和较强的语言组织能力,对初中学生来讲,语文作文是学习生活中的一个难点。传统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范例,引导学生进行模仿,这种教学方法严重限制了学生开放性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灵活掌握和运用各种写作技巧。信息化教学手段,有效填补了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不足,丰富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初中语文教学;作文教学;学习兴趣

初中语文教学当中,写作教学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然而,我国现阶段的初中写作教学模式还存在一些弊端。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成为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师亟须解决的问题。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初中写作教学中应及时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转变传统的写作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素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信息化手段对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影响

1.影响语文教学内容

信息化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使得语文教学内容发生了转变。教学内容不再单纯地以文本形式展现,而是通过声音、动画和图形等多种形式展现出来,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有多种展现形式,更易于学生选择和接受。同时,情景教学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而信息化手段的有效应用,能够为情景教学提供大量的信息资源,极大地丰富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写作情景变得更加生动,对于激发学生的创作思路具有重要意义。2.影响作文教学方法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转变了传统教学中以灌输式为主的教学方法。现阶段的教学以尊重学生为主,采用引导的方式进行,变学生为课堂主体,自主地进行知识的探索。例如,作文教学中可以采用实物感受法,针对不同的写作内容,教师可以有效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出各种形象生动的实物场景,通过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来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这样一来,有助于学生将抽象的文本知识转换成生动的素材。例如,《春天的景象》这一题目,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的过程中,首先可以运用多媒体软件为学生播放生动的春景图,播放树木摇摆和清风的声音等,这样能够刺激学生的多重感官,使得学生的创作有感而发。

二、信息化教学手段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1.运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针对一个作文题目,完全找不到合适的语言进行表达,创作出来的文章存在内容空洞的现象等等,这是因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应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加深感悟。传统的初中作文教学中,学生获得写作内容的方法是阅读范文,这种方式导致学生创作出来的文章,其结构和内容形式等都比较相似,毫无新意。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和不断发展,使得大量的素材和资源被引入语文作文的教学课堂。学生只要将关键词输入计算机当中,就能够查找到各种各样丰富的作文资料。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课堂中,学生对各种资料可以进行探讨,通过交流,不但促进了作文课堂气氛的活跃,还能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写作和交流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2.对学生进行个性培养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体现出不同的天赋和兴趣爱好。传统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打断学生的自由发挥,引导和教育学生以同一种方式和技巧进行写作,这种教育方法严重影响了学生想象力的充分发挥,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充分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有利于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能够逐渐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扬长避短,通过长期的、有计划的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初中学生在进行作文练习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无法准确应用文字来充分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的现象,这是由学生对于生活的观察和感悟能力较弱导致的。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当中包含各种各样的知识材料,对于丰富初中生的知识库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积极在作文教学课堂上应用信息化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将大量的素材以各种生动的方式展现给学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学会总结,有效运用各种素材来丰富自己的写作内容。

3、使用信息化的技术,提高作文评改效果

众所周知,作文评改在语文作文教学中占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传统的作文教学通常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听得不太完整,因此也都不在意,这使得学生的作文水平很难得到提高。而现在的信息化教学,老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把比较好的作品给大家呈现出来,让大家积极参与进来,或者可以分组讨论,共同分析,把文章好的地方使用不同的方式或者颜色标记出来,是学生能够清晰的看到。通过这种集体式的评改模式,不仅让学生明确了写作的目的,还能够让同学在范文中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除此之外,老师还能够大大的提高老师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这种网络教学不仅能够给学生带来相互启发的作用,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同时,作文老师还可以通过网络对学生进行监控管理,能够及时的发现每个学生的缺点,采取相应的措施,有针对性的去解决。

参考文献:

[1] 黄晓山.课外阅读与拓展训练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J].中国校外教育,2015(08):47.[2] 任冬贺.叶圣陶的略读理论在初中语文略读教学中的应用[ 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3] 佟佳颖.基于网络环境的初中语文写作训练系统设计研究[ D].东北师范大学,2006.[4]曹均平.信息化时代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08).[5]梁建强.中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1).

篇2:信息化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优势分析

信息化手段主要指以多媒体为基础,多种演示操作设备相配套的教学设备。其在教学活动中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优势。一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 趣。信息化手段的加入可以丰富语文课堂的信息量,使教学更加生动形象,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可以丰富语文课堂教学容量。多媒体手段与网络的完美结合,可以为语文教学搜集所需的各种信息,通过下载储存的方式,在课堂上随手拈来、灵活运用,这对于扩大语文课堂的信息容量具有重要的作用。三是可以强化思想教育成效。渗透思想与情感教育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有了多媒体的辅助,可以在关键环节通过音乐熏陶、场景演示等手段营造浓厚的教学氛围,这对于深化学生思想认识、提高情感渗透效果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二、信息化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路径分析

1.运用信息化手段激情导入,提高学生 学习兴趣。相对于教师的简单口头导入而言,利用信息化手段演示教材内容中的相关信息,以视频、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学习,这样的导入成效更为明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探究欲望,为接下来整节课的教学营造良好氛围。这一点运用于一些写景类的文章教学更为贴切,一小段景观视频能够让学生进入到课文的情境之中,增强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的兴趣。

2.运用信息化手段形象演示,增加课堂 信息容量。初中语文教材中许多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例如科普类说明文所讲述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缺少交集,一些描写著名景观的建筑类说明文,也在学生脑海中缺乏直观的感知印象。在这些类型文章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生动信息的补充,通过精彩画面展示以及视频播放等途径,将教材中所描述的内容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极大地缓解学生因缺乏感知印象而出现的理解困难问题。另外,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可以补充相关的信息,如作者的背景资料、写作背景等,这些方面都能够对教学活动发挥有效的补充作用。

3.运用信息化手段创设情境,深化思想 教育效果。对初中生渗透思想与情感教育,是三维教学目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仅凭口头讲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未免显得空洞苍白和无力,信息化手段的介入能够提高教师思想与情感渗透的效果。教师可以通过音乐熏陶、配乐朗诵等方式,在课堂上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带领学生伴随着课文的节奏进入所描绘的境界中,增强心理体验,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情感教育。教师也可以通过典型场景演示的方式,让学生的感官与教材内容同脉搏、共呼吸,在直观感知中增强心理体验效果,这对于教师有效实施思想教育营造了良好氛围。

4.运用信息化手段便捷互动,节约课堂 教学时间。信息化手段不仅演示生动形象,而且非常便捷,这一点在节约语文课堂教学时间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需要出示一些拓展信息或习题,传统的方式是在黑 板进行补 充,板书需要 花费一定 的时间。而有了信息化手段的帮助,鼠标轻轻一点,内容就可以跃然屏幕之上,使整个教学环节更加紧凑,节约了课堂教学时间,更多地运用于重难点的突破中。在当堂检测环节,教师也可以通过直接投影知识点测试题的方式,让学生及时回顾当堂所学,也便于教师掌握教学反馈的第一手资料信息。

三、语文教学中信息化手段运用的注意点

信息化手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具有显著的优势 和广阔的前景,语文教师要将其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具体使用环节还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避免出现电脑指挥人脑。尤其要注意不能以贯穿整节课始终的成套教学课件代替教师的启发引导,要始终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这样的原则,多媒体课件即使再周密精美,始终缺乏主观能动性,只能发挥辅助功能。二是要掌控好使用的频率节奏。信息化手段对语文教学具有促进功能,但前提是要掌握好度,不能过多过滥地运用,否则语文课堂就会沦为信息手段的展示会。原则上每节课使用的时间控制在100秒以内,频率不宜超过三次。三是要逐步扩大自主设计比例。教师要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同时还要提高自主创新的意识,尝试运用设计软件制作更加贴近学生思想特点、感知实际,与教材紧密联系的自主课件,这样的课件能够有效体现对语文教学的促进功能。

篇3:陈言胜 信息化手段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信息手段对高中语文教学的意义

1.信息手段可以汲取教学经验精华。随着信息手段的普及,网络走进了教学工作。各地各学校和广大教师的经验技巧,可以通过互联网的路径进行分享借鉴。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可以广泛吸收其他教师的成功经验,在网络中筛选整理出有价值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从而对自身教学工作起到较好的推动作用。

2.信息手段可以搜集各类补充信息。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收录了许多经典的文章,但是仅仅依靠文字进行展示,无法让学生全面了解相关内容。信息手段的加入,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掌控能力,特别是在课前搜集到大量教学信息,既可以是写作背景方面的内容,又可以是教学工作中涉及的一些知识,如文字、图表、音频视频,对教学工作的开展发挥补充作用。

3.信息手段可以强化教学演示效果。信息手段在语文课堂上运用的最广泛形式是影音展示,从文字到图像、声音,从静态的信息到动态的信息,高中生在语文学习中可以借助信息手段,更加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和教师进行互动,对提高语文学习效率发挥了积极影响。

4.信息手段可以营造浓厚的教学氛围。除了运用信息手段展示大量的生动信息之外,教师还可以运用信息手段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无论是配乐朗诵还是情境演示和互动交流,有了多媒体的帮助,更多的鲜活因子融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情感,对课文的内容理解更加深入,从而营造浓厚的教学氛围。

二、信息手段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运用探究

将信息手段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广大教师应当强化这一方面的研究。

1.运用信息手段完善教学方式方法。除了强化对教学对象的研究之外,我在教学中将教学方法的研究也作为重要的切入点,广泛汲取其他教师的成功经验,和自身教学成果结合起来建立独具特色的教学体系。这一方面,信息手段的确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经常上网浏览教学网站,浏览各地有名学校的主页,了解一些知名语文教师的博客等,通过这样的方法广泛搜集各地区语文教师的成功经验和模式进行吸收运用,教学设计的科学性、组织的严密性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2.运用信息手段补充语文教学内容。信息手段在语文课堂上的运用,关键体现在对教学的促进效果上。信息手段可以帮助语文教师增加教学信息、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习理解的过程中更加有效。例如在《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教学中,学生对基因组计划的研究非常不熟悉,缺乏深入的了解。对此,笔者运用信息手段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让学生系统了解人类基因组计划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提出和开展的,研究进程中取得了哪些成果,面临哪些困难,基因组计划的研究对人类生产生活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等等。通过多媒体图文并茂的演示,学生对人类基因组计划这一高科技研究领域的内容有了深入浅出的了解。无论是在接下来的学习理解过程中,还是在分析探讨环节,学生的思维有效性必将得到快速提高。

3.运用信息手段增强学生理解效果。信息手段在语文课堂上作用的发挥,主要通过补充信息加深理解等路径实现。学生理解出现难度,一方面是因为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离得比较远,另一方面可能和学生缺乏直观感知有关。此时运用信息手段帮助学生强化理解效果,对教学工作的开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例如教学《江南的冬景》时,一些学生对江南冬景非常不熟悉,既没有实际看过,又没有通过其他途径进行了解。对此,笔者运用信息手段进行演示,以多媒体向学生形象演示了江南地区冬天的美丽景色。这些画面对学生心理产生的碰撞效果非常显著,他们对江南的冬景赞不绝口,接下来回到教材中进行教学探讨,学生自然而然就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运用信息手段提高课堂热烈程度。高中语文课堂一定不能死气沉沉,要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要通过多媒体手段的辅助,让课堂变得热热闹闹。笔者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问题的演示,启发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学生交流回答时的要点重点在多媒体投影中显示出来,帮助学生抓住重点、突出要点,提高学习成果的完善程度。另外,还可以将信息手段与教学的互动环节融合起来,在哪个小组或哪位学生完整回答出问题之后,屏幕上出现礼花四射的场景,这对学生而言也是一次较大的鼓励,在课堂上创设了人人积极参与,踊跃发言、深入思考的良好情境。信息手段对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促进手段,能够强化学生理解的效果,同时帮助教师增强课堂驾驭效果。

三、几点思考

篇4:陈言胜 信息化手段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增强课堂吸引力

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传统的课堂教学中, 老师往往会通过朗读帮助学生感知课文的情感内容, 以便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但是, 同样的一篇文章, 有人能读出感情, 引起别人的共鸣, 而有人平铺直叙, 没有丝毫感情, 课堂朗读教学还不尽如人意。许多时候, 教学效果的好坏完全取决于教学主体水平的高下。而充分利用电教手段, 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 巧设情境, 让学生听听声情并茂的录音, 看看栩栩如生的画面, 通过动静结合、情境交融的感官刺激, 产生激动人心的情境效果, 学生犹如身临其境, 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春》时, 课件中的朗读配有音乐、文字、图片, 文字根据朗读速度滚动, 图片根据课文朗读的进度而自动切换, 朗读声情并茂, 音乐灵动, 使人仿佛感受到春的活力, 这对理解课文的主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艺术都是相通的, 音乐、画面、声音的辅助手段, 无形中丰富了课文的审美空间, 增加了课文的表现力, 整个音乐、文字、声音、画面造成了巨大的情感磁场, 真正营造了一个可感、可知的情境, 让人如临其境, 从而达到了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的目的, 使后面的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增大课堂容量, 提高课堂效率

利用多媒体电教手段, 可节省大量的板书时间, 尽量展示更多的教学内容。如在教《故乡》一课时, 在启发学生思考回答中年闰土与少年闰土在外貌、神情、言行、性格、对“我”和对生活态度等方面有何变化以及变化原因的基础上, 教师利用投影, 将少年闰土的形象直观地展示给学生, 让学生观察其不同之处, 等学生回答完毕后, 就可以及时显示出完整的板书设计, 比传统的板书效果更高更好, 而且教师还可以利用节省下来的时间, 让学生进行迁移训练:运用对比手法描写一个熟悉的人的外貌, 写出其变化。写完后, 指名学生读一读、评一评, 这样不但调动了学生课上的积极性, 而且使学生得到了语文综合能力的训练与提高。可以说, 只要教师精心准备, 合理利用多媒体电教手段, 就可以增加学生学习、思考的机会与训练密度, 增加语文课堂的吸引力, 既减轻了老师的负担, 又提高了课堂效率, 还能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三、利用电教手段可以化繁为简, 化难为易

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语文教师可以一改以往靠口头语言传授知识的传统模式, 以其鲜明的直观形象, 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从而使教学得以化繁为简, 变难为易, 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中语文课本中的戏剧单元, 往往需要学生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来理解。如《威尼斯商人》, 如果单纯读课文, 学生往往会缺乏对故事的整体把握。比如安东尼奥为什么要向夏洛克借款, 夏洛克为什么对基督教徒怀着刻骨仇恨, 非要置安东尼奥于死地, 这些只靠课下注释的解释是不够的。如果先让学生观赏背景影片, 教师再引导他们张开想象的翅膀, 理解人物和情节, 无疑可以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 学生对人物的理解也更全面、透彻。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受阅历的限制, 对很多不了解的事情需要形象、直观的认识, 电化教学恰恰能够做到这一点。它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给学生最易于接受的方式, 给教师创造最便利的教学条件, 从而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实践证明, 恰当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语文课堂教学, 能化难为易, 变抽象为具体, 使教学生动形象, 能够全方位地调动学生思维, 充分发挥视觉和感知的作用, 把学生领入多姿多彩的语文世界, 让学生轻松、愉快、主动、有效地学习, 从而达到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摘要:有效地运用多媒体电教手段, 能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把学生领入多姿多彩的语文世界, 让学生轻松、愉快、主动、有效地学习, 从而达到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篇5:陈言胜 信息化手段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电教手段;语文教学;兴趣;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76-01

有效地运用多媒体电教手段,能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在倍感枯燥的语文课堂中主动去思考、去答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下面就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增强课堂吸引力

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往往会通过朗读帮助学生感知课文的情感内容,以便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但是,同样的一篇文章,有人能读出感情,引起别人的共鸣,而有人平铺直叙,没有丝毫感情,课堂朗读教学还不尽如人意。许多时候,教学效果的好坏完全取决于教学主体水平的高下。而充分利用电教手段,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巧设情境,让学生听听声情并茂的录音,看看栩栩如生的画面,通过动静结合、情境交融的感官刺激,产生激动人心的情境效果,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春》时,课件中的朗读配有音乐、文字、图片,文字根据朗读速度滚动,图片根据课文朗读的进度而自动切换,朗读声情并茂,音乐灵动,使人仿佛感受到春的活力,这对理解课文的主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艺术都是相通的,音乐、画面、声音的辅助手段,无形中丰富了课文的审美空间,增加了课文的表现力,整个音乐、文字、声音、画面造成了巨大的情感磁场,真正营造了一个可感、可知的情境,让人如临其境,从而达到了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的目的,使后面的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增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利用多媒体电教手段,可节省大量的板书时间,尽量展示更多的教学内容。如在教《故乡》一课时,在启发学生思考回答中年闰土与少年闰土在外貌、神情、言行、性格、对“我”和对生活态度等方面有何变化以及变化原因的基础上,教师利用投影,将少年闰土的形象直观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观察其不同之处,等学生回答完毕后,就可以及时显示出完整的板书设计,比传统的板书效果更高更好,而且教师还可以利用节省下来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迁移训练:运用对比手法描写一个熟悉的人的外貌,写出其变化。写完后,指名学生读一读、评一评,这样不但调动了学生课上的积极性,而且使学生得到了语文综合能力的训练与提高。可以说,只要教师精心准备,合理利用多媒体电教手段,就可以增加学生学习、思考的机会与训练密度,增加语文课堂的吸引力,既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又提高了课堂效率,还能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三、利用电教手段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语文教师可以一改以往靠口头语言传授知识的传统模式,以其鲜明的直观形象,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从而使教学得以化繁为简,变难为易,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中语文课本中的戏剧单元,往往需要学生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来理解。如《威尼斯商人》,如果单纯读课文,学生往往会缺乏对故事的整体把握。比如安东尼奥为什么要向夏洛克借款,夏洛克为什么对基督教徒怀着刻骨仇恨,非要置安东尼奥于死地,这些只靠课下注释的解释是不够的。如果先让学生观赏背景影片,教师再引导他们张开想象的翅膀,理解人物和情节,无疑可以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学生对人物的理解也更全面、透彻。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受阅历的限制,对很多不了解的事情需要形象、直观的认识,电化教学恰恰能够做到这一点。它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给学生最易于接受的方式,给教师创造最便利的教学条件,从而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篇6:陈言胜 信息化手段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语文是一门基础的学科, 学好语文对学生学习其他的科目, 在学习中取得更优异的成绩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现在语文教学效率低的现状, 提高教学效率。教学的现代化、信息化不仅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任务, 也是克服传统教学弊端, 进一步实现科学化的有效途径。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 笔者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信息技术优化教学, 谈论几点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个体力求深入地认识某种事物或乐于参与某种活动的一种积极的意识倾向。学生学习的动力来自于对学习内容浓厚的兴趣。如果学生对学习内容没有兴趣, 只是机械、被动地学习, 学习的效率就会降低。因此, 教师应该在教学中采用各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根据课文的教学需要, 通过各种的朗读、品读, 深刻地揣摩、积累等方式, 引导学生披文入境, 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如郭沫若的诗歌《静夜》的教学, 我就以品味诗歌语言,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教学目标, 首先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在此基础上诵读, 体味诗的音乐美;接着深层品读, 引导学生评析诗的图画美;最后通过想象、联想, 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美和诗的意境美。通过这三个环节的教学, 学生在了解诗歌内容的同时, 自然提高了语言的审美能力。

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在传统的教学中, 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再加上学生自身社会经验的缺失, 无法理解体会课文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无法成功地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此时, 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就可能够以直观、生动的画面将时代背景、知识等信息展示给学生, 让学生在文本知识的基础上构建起新的知识结构, 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例如, 在讲述《威尼斯的小艇》这篇课文重难点时, 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现这座古老的的城市白天的喧嚣以及晚上安宁的夜景, 配上音乐及课文的有感情朗读, 让学生充分感受威尼斯这座古老城市的魅力, 激发学生对世界风景名胜的喜爱、实现本组目标。再如, 在学习《狼牙山五壮士》利用多媒体播放剪辑的战斗画面、英勇就义时的坚毅, 学生如临其境, 对战士们的敬佩之心油然而生。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引发美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多媒体越来越多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是通过计算机, 对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教学信息进行处理、整合, 形成图、文、声、像融为一体的具体生动的教学课件。它的使用加强了传统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它声像并茂, 新颖活泼, 使身在教室的学生如临其境, 对文章中所表现的的内容有了直观、具体地认识, 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了他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素养。如在《山中访友》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让学生面对着美丽的自然画面, 耳边流淌着舒缓优美的音乐, 再辅以轻柔、喜悦、娓娓道来的课文朗读, 那些“老友”———古桥、青翠的树林、山泉溪流、白云瀑布、一片落叶、一朵小花、无人的幽谷, 一幅幅清新优美的画面深深地印入学生的脑海, 让他们很快就沉浸在浓郁的抒情氛围和优美的课文意境中, 使整个课堂教学在充满美感的氛围中轻松完成, 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运用信息技术, 节省时间, 拓展空间, 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可以使教学内容不受时空的限制, 这样不仅能加速知识传播的速度, 而且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协调活动, 从而提高学习的质量。现代学生的学习空间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 他们在课外可以利用广播、电影、电视、计算机等多种媒体, 凭借教育软件、校园网、资源库等, 随时随地、有选择地学习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知识。而在传统教学中, 学生想要广泛阅读、多方涉猎是较难实现的。现代信息技术在这方面有极大优势, 它可以极大拓展学生阅读选择的空间, 让学生获得较大的自由。多种媒体的综合效应, 还可以使学生更有效地完成语言信息的加工、汲取, 可更好地启迪学生思维, 提高学生吸纳和输出语文信息的质量, 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凭借多媒体, 直观评改, 优化评改途径

学生在认识事物和表达对事物的认识, 从作文的角度上看反映在“作”“改”两方面, 初次作文表达出对事物的初步认识, 修改过程则是对事物认识深化的过程。因此, 大纲明确提出, 要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使用多媒体, 可以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直观地评改, 使学生对自己在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目了然。教师可以将优秀的学生写作制作成功课件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 进行范例讲评。教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将典型的语句、病例投影出来, 进行分析、推敲。为鼓励学生习作的进步, 每次习作后, 教师应该从一般习作找出精彩的词句段篇, 制作成课件后直接利用投影仪展示, 让大家品味、欣赏、引导学生点评, 从而保持学生的习作热情, 体验习作成功的喜悦, 形成良好的习作内驱力, 让写作成为学生自觉自愿的表达感情的一种激情和需要, 一种展示才华的机会每一种不断学习他人和自我挑战的最佳途径。

篇7:陈言胜 信息化手段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更新观念;激发兴趣;培养能力;提高效率;培养品质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可见信息技术电教手段与学科教学整合,是基础教育课程的重点内容之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学校信息技术电教设备的不断更新完善,幻灯机、录音机、电视机、录像机、摄像机以至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极大的促进了语文教学的改革,提高了语文教学质量。如何在语文教学中科学地、有效地使用信息技术电教媒体,使之更好地为素质教育服务,这是值得广大语文教师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更新观念,合理使用信息技术电教媒体

语文课堂上那种“满堂灌”“念经式”的教学方法,早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代之而取的是不断涌现的灵活多样的、令人耳目一新的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改革的进程中,信息技术电教媒体正在被广泛的使用,这就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更新观念,更新知识,在课前精心构思、细心准备,认真设置教学环节。目前在使用信息技术电教手段上,还存在两种不良现象,一是有的信息技术电教设备形同虚设,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二是有的教师刻意追求信息技术电教媒体的使用,一节课中过多、频繁地使用,与其说是服务于教学倒不如说是干扰了教学,信息技术电教媒体成了语文教学的花架子,同样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一方面要更新观念,大胆使用信息技术电教媒体,另一方面还应注意合理使用,以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适时运用信息技术电教手段,设置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带有一种积极情绪色彩的意识倾向性。运用信息技术电教手段,通过教师有意识的引导,适时为学生设置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诱发情感,是实现阅读目标的重要手段。[1]在上《黄河颂》一文时,笔者在课前播放《黄河大合唱》组乐,同时播放黄河壶口瀑布等景色图片。以这种方式导入是为了以强烈的气势感染学生,渲染课堂气氛,从而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学生们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这样很容易就进入了课文。这种设计以一种轻松、抒情的方式创造出优美的情境,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导入新课。

三、运用信息技术电教媒体,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利用信息技术电教媒体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还可以用直观的生动的形式表达课文中的人物性格、思想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讲授《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我依次图片展示小说描写最精彩的地方——对鲁达三拳的描写:第一拳打在郑屠“鼻子上”,第二拳打在“眼眶际眉梢”,第三拳“太阳上正着。”看到画面,学生如身临其境,一个威风凛凛、武艺高强的江湖好汉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示在面前,加之教师的点拨,学生的品味,鲁达那种见义勇为、疾恶如仇的性格也就栩栩如生、显而易见了。

四、借助信息技术电教媒体,提高学生朗读能力

中学语文教材中所选诗歌与散文均为名家名篇,这些作品或寄情于花草,或寓理于山水,或托志于事物,令人百读不厌。由于课堂时间所限,教师无法全面了解学生的朗读水平,布置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这一类作业,学生是否落实到了实处,还要划一个问号。为此,我的作法是:朗读课文需交录音磁带,上课抽查,作为平时成绩记录。天长日久,不但极大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使其掌握了一定的朗读技巧,还陶冶情操,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五、运用信息技术电教媒体,丰富听说内容,提高学生听说能力

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听说能力,既是日常生活的需要,又是提高学生读写能力、思维发展的需要。目前,听说能力的测试,大都是通过笔答进行测试,而学生往往难以区别口语与书面语,这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针对这种情况,我的作法是教师设置题目,由学生导演、排练、摄像,面对熟悉的面孔,激发学生强烈的表达愿望。如,设置这样一题目:九年四班班主任张老师有病住院,班委会决定由一名同学代表全班同学到医院看望张老师。这位同学见到张老师后,该怎样说?紧接着播放甲、乙、丙三位同学的说话录像,请同学们找出毛病,说出自己认为合适的话。同学们跃跃欲试,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最后教师点评作结,学生学有所获。

六、运用信息技术电教媒体,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运用信息技术电教媒体配合作文教学。作文教学是字、词、句、段、篇和观察、记忆、思维、想象以及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训练。它在进行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丰富精神生活乃至培养正确的人生观等方面,都起着重要孤作用。采用录音手段,以特定的音响刺激学生的感官,形成听觉表象,从而想象出一个特定的画面,学生再把画面中的内容场景用语文文字描述出来,就是一篇成功的作文。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听、写、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等都得到了锻炼,作文水平也得到相应的提高。比如七年级的记叙文写作教学可用优美动听的音乐,引起学生遐想,触发灵感,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进行写作。

七、运用信息技术电教媒体,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利用幻灯、投影教学媒体可以代替教师板书,节省大量教学时间,提高45分钟课堂教学效率,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及心理素质。[2]如生字解词、文学常识、教学重点等都可以在每次新授课时通过投影片传授给学生。特别是习题课、复习课,更可广泛应用。这样既可以节省大量的课堂时间,又可在短时间内系统直观地介绍丰富的内容。另外,幻灯、投影教学媒体善于呈现事物瞬间静止的特征,能够让学生反复细致的观察比较,从而培养观察能力,强化身心发展素质;能提供鲜明的感知形象,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记忆,提高教学效率。

八、运用信息技术电教媒体,培养学生思想品质素质

录像等信息技术电教媒体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广阔的表现领域,它可以将文字符号直接转变为具体可见的形象、逼真的视觉画面,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调节学生情绪,使他们处于积极学习的兴奋状态,提高学习的速度与质量。同时,恰当的选用录像、电视资料还有助于学生热爱我国辉煌灿烂的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和强烈的爱国精神。如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和《葫芦僧判断葫芦案》时,我适时播放了《水浒传》和《红楼梦》片断,使学生加深了对人物、情节的感受理解。既锻炼了观察、思考、想象的能力,又感受到了中国古典文学的艺术魅力,培养了思想品德素质。

总之运用信息技术电教媒体辅助教学是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有效手段。恰当地运用电教媒体教学可以多角度地拨动学生的心弦,多方面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多渠道获得信息,激发兴趣,保持良好的记忆,促进积极思考,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郑有才著,暨南大学出版社。

篇8:陈言胜 信息化手段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师生互动,有声有色

一、信息技术教学能借助直观形象使课堂生动有趣, 从而使学生产生一种渴望学习的冲动, 激发其求知的欲望

多媒体有丰富多彩的视听和动画效果, 可以增强教学直观性和生动性, 使课堂生动有趣, 一些优美的画面能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 极易唤醒学生的情感, 激发学习的兴趣。开始上课时, 我们可以给学生展现出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 让学生观察欣赏, 这种以形象导入课堂, 以画面激情引趣的方法往往能够引起学生莫大的学习兴趣。上某些情感性较足的课文时, 我们还可以渲染气氛, 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总之, 利用信息技术教学能够使师生在互动中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促使学生产生学习渴望, 从而激发其求知的欲望。而兴趣和积极性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 有了兴趣可以变苦学为乐学, 变厌学为愿学, 变被迫、被动地学习为主动、创造性地学习。

二、信息技术教学能使学生在师生互动中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化难为易

随着电视、计算机不断普及, 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日益整合, 我们还可以适时利用计算机网络、电视媒体进行教学, 把知识内容与图、声、动画有机融为一体, 将要表现的信息直接、形象、逼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将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有趣。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又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构筑起清晰合理的认知结构。由于教材中有些知识点或深邃、或枯燥, 要准确理解十分困难。有时教师提问, 学生“启而不发”, 教师反复讲解, 学生也很难彻底领悟。当教材中的重难点或关键处需要学生掌握而又难以掌握时, 利用电教多媒体手段, 可以把学生带入一个全新的教学天地, 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信息技术教学能使学生在师生互动中拓展阅读空间, 丰富他们的知识视野

语文知识十分浩瀚, 仅靠课本知识是十分有限的。语文教师必须突破课堂教学的局限, 引导学生自主获取一些课外知识, 拓宽知识面, 培养求知欲。例如在教学《大自然的语言》时, 导入新课后, 就开始播放课件, 让学生观看有关视频资料, 使学生从活动的图像中获取活性的感性认识, 从而对大自然语言的了解变得更加具体、形象、全面。历史场景、宇宙天体等, 由于受到时空限制, 显得比较抽象, 我们不可能亲身去体会。我们可以采用多媒体来增强直观感, 提高效果。

四、信息技术教学能使学生在师生互动中培养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信息技术条件下, 由于多媒体提供的情景比课本更生动, 更真实, 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因此它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判断、推理事物的能力, 也更容易激发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同时, 信息技术教学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探究心,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培养他们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体验创新乐趣。这种师生互动, 有利于创新欲望的培养, 有利于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营造创新氛围, 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有助于丰富课堂教学, 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提高学生的素质, 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为培养学生收集、辨别、处理信息的能力奠定创新基础。

五、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师生互动教学离不开教师的调控

我们要知道,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师生互动教学, 教师要对课堂纪律作宏观的调控, 不能搞放牛式的教学。电视电化媒体教学, 只是一种手段而已, 它不能替代常规的课堂教学, 学生知识的获取还是要通过备、教、辅、改、考环节来调控, 对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有利于学生增长知识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教师应该对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加以纠正。教师在回到教室后, 还要对教学效果进行检查, 与教材配套的内容还要继续研讨, 对其它内容作适当的点评, 对学生的行为加以评价, 总结不足, 提出希望, 力求以后教学精益求精。

六、信息技术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现在的社会, 连农民都懂得通过互联网发布产品信息来推销产品, 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师仍然坚持传统观念, 坚持一本教科书、一枝粉笔、一块黑板的单一教学方式, 必将成为时代的落伍者, 被时代的列车所抛弃。信息化时代的语文教师更应积极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 以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为荣, 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 还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环境, 对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深入的开发性研究, 使之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

在语文学科运用信息技术的实践中, 我们要明白:多媒体技术虽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 但它终归只是一种提高语文能力的辅助性教学手段, 只是为学科课程服务。我们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教学时不能让它凌驾于语文学科之上, 而要看到它的优势与不足, 让它与语文学科有机融合, 更好地进行教与学。

篇9:陈言胜 信息化手段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作文教学;激励手段;写作动机

一、善用情境激励,激发强烈的写作动机

赞可夫说过:“语文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能够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可见,激发良好的写作动机就显得十分重要。学生进入初中,会有一段学习动机迷惘期,在学习的内部动力上可能不够足,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促进学生有效地进行长期有意义的写作学习。其中巧妙创设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是一种简单易行而又见效快的办法。

创设情境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教师课堂设问,可以是预习作业,也可以是写作情境模拟等。创设的情境必须适中,要使写作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学生才感兴趣而迫切希望掌握它,才能激发出良好的写作动机,这样的情境才是有效的。

比如,在进行《我心中的三坊七巷》作文教学时,我分三步创设情境。第一步,在写这篇作文前一周,让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去游玩一趟,亲身感受三坊七巷的人文景观,为写作文提供现场感。第二步,创设问题情境:你能用一段话表达你对三坊七巷的印象和评价吗?同时让学生查找有关三坊七巷的资料,在作文课上展现。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三坊七巷的研究动机,激起了学生探求的欲望,也就把动机迁移到了作文课上。第三步,在作文课堂上我先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然后再展示我预先准备的有关三坊七巷的精彩图片、视频和名家名篇。由于创设了这样生动而有效的写作情境,学生的写作冲动就十分强烈,这次的作文也写得特别好。通过多次激励,学生不断产生新的写作动力,从而向着新的目标努力,形成良性循环。

二、善用竞赛激励,激发浓厚的写作兴趣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渴望获得写作知识,并使学生在写作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欢乐和学习的愉快。适当地、巧妙地开展写作竞赛活动,是培养写作兴趣的重要途径之一。

开展写作竞赛活动,就是课前设计好与作文教学内容有关的竞赛活动,布置若干适当的有难易层次的实际任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投入、参加,让学生动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任务,并进行竞赛。这种竞赛活动,要实行必要的激励机制,设立多项奖项,让大部分学生都有获奖的机会和愉悦体验。引导学生在与别人竞赛的同时,也要进行纵向比较,鼓励和自己竞争,争取每次都有新进步、新突破,并适时给予肯定鼓励,让学生真正品尝真实的喜悦。

例如:在教学记叙文写作《校园一角》时,可以设计校园风景展示比赛,让学生寻找最美校园一角,并拍下来,每组选一张上台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并配上一段优美、生动的文字,来介绍所拍的校园风景。接着让全体学生侧重作文角度,依据观察角度、景物特色、文字介绍等三个评比项目与标准,进行投票,选出优秀的作品。最后,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作品写一篇完整的作文。这样的活动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爱上作文课,还培养了学生善于留意生活、观察事物、准确记录、生动描述的写作意识。

三、善用归因激励,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

初中语文老师应当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有一个很好的方法,叫做结果归因法。所谓结果归因,就是在学生完成某一项写作任务后(比如片段描写、写作实践活动等等),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分析好坏得失的原因,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阅读习惯、查找资料的习惯、认真观察的习惯、修改作文的习惯等。利用这种方法,通过评价的反馈作用,可以让学生及时明白:写作水平与写作习惯的正比关系,就会产生相当大的激励作用,激起进一步养成良好写作习惯的愿望。

例如:在一次作文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布置了写作题目《我与书的故事》。在这次写作中,有20个学生的作文写得优美而富有内涵,我特地让这20个学生做了一份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围绕语文学习习惯做结果归因,结果这20个学生都有看名著、作文书等书报的好习惯;有5个学生将本次作文修改了3次以上,有2个学生修改了2次,有3个学生修改了1次;有4个学生的书法曾获过奖,有8个学生还有每天练字的习惯。于是我特意在班级开了奖励会,发了奖品给这20个学生,同时向全班宣布了调查问卷的结果,让学生明白:读书看报的习惯、认真书写的习惯、勤思考勤动笔勤修改的习惯,对于写作水平的提高,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总之,初中语文教师应当重视激励手段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作用,善用情境激励、竞赛激励、归因激励,激发学生强烈的写作动机和兴趣,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促使作文教与学的目标的实现,使学生不仅不怕作文,而且爱上作文,从而自主地不断自我完善和提高,也就增强了作文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上一篇:一河北省播音主持专业院校下一篇:幼儿园大班数学游戏活动教案《小动物搬新家》及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