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规模企业的规章制度

2024-04-25

小规模企业的规章制度(精选6篇)

篇1:小规模企业的规章制度

摘 要:该文从《会计法》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出发,阐述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对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的重要性。指出小规模企业内控制度建立和执行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注册会计师审计实务中对内控制度审计的实际情况,对照财政部关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建立、测试、评价的有关规定,提出小规模企业内控制度评价结果对审计报告意见类型具有决定性影响的观点。

关键词:小规模企业;内控制度;审计;影响

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七号———审计报告》规定了四种审计意见类型。注册会计师出具审计报告必须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在充分的审计证据支持下发表审计意见,审计意见的对象是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资料要做到真实、完整,所谓真实就是会计报表反映的经济内容真实,会计处理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的会计制度规定;完整就是企业所有的经济业务必须纳入会计报表体系,而完整的前提条件是企业必须有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并得到良好执行。由此可见,企业内控制度建立及执行情况对注册会计师正确发表审计意见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在小规模企业普遍存在内控制度不健全,有的根本没有内控制度的情况下,更要重视内控制度对审计意见的影响,以规避审计风险。不少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实务中采用回避方式,不对内控制度作深入地研究与评价,只是做一些形式上的工作底稿,以应付复核和检查,在对企业内控制度根本没有实质测试的前提下发表审计意见,意见类型主要是无保留意见及保留意见,很少有否定意见和无法表示意见。本文就此提出一些看法。

一、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并得到良好执行是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报表的前提条件

一般认为构成财务报告公允、准确呈报的三道重要防线分别为: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公司治理结构和独立审计师的审计。其中内部控制是一组程序,受到公司董事会、管理层以及其他人员的影响,合理保证了经营活动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合规性目标的实现。有效的内控制度能防止舞弊形为的发生,保证资产安全和完整。内控制度是企业董事会和经理阶层为确保企业财产安全和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实现经营管理目标而建立和实施的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措施和程序。内控制度是企业内部管理的事,因此,法律往往不作具体的规定,而只是原则性的规定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并保障其顺利运行是管理当局的责任,对于具体的控制方式和程序只制定相应的规范。内控制度的目标是实现企业的目标,根本作用在于衡量和纠正下属人员的活动,以保证事态的发展符合计划的要求,它要求按照目标和计划对工作人员的业绩进行评价,找出消极偏差,采取措施得以改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防止资产的损失,保证企业预定目标的实现。

有效的内控制度可以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堵塞漏洞,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和舞弊行为,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有明确要求:各单位应建立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企业经营的目标为追求利益最大化,从这点上看,健全内控制度必然是企业的内在要求。但不同的企业的价值取向或实现方式存在较大差异,国有企业及其他大中型企业管理当局对企业价值实现方式的理解不局限于经济效益的增长,较多地考虑国家法律、法规及企业未来的发展,所以,对企业内控制度的建立健全相对重视。而小规模企业的管理当局对企业价值的实现方式的理解更多地局限于经济效益的增长,甚至个人财富的扩大,偏重于纳税影响,有的甚至认为会计报表的编制仅为纳税而异,从而对内控制度的建立缺少内在动力,有的甚至没有基本的内控制度,把一些经济业务不纳入会计报表体系。因此,在没有内控制度这个前提条件下提供的会计报表完整性是得不到保证的。

二、注册会计师在小规模企业审计中遇到的企业内控制度的主要问题

1.内部控制环境弱化,控制体系不完善,使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内控制度的信任度

大打折扣

目前我国很大一部分小规模企业不重视内控制度的建立,习惯于行政指挥、家长制管理的现象还普遍存在。企业普遍存在没有成文的内控制度,即使有制度也是为了应付有关部门的检查,具体的内部控制更无从谈起。相关的内控关键点失控,不履行相应的书面手续,注册会计师收集内部控制的证据犹如大海捞针、费时费力,难以保证审计效率和执业质量基本目标的实现,还有很多小规模企业内控制度尚未建立,更谈不上内控制度的履行。具体表现形式如:一是货币资金收付没有履行相关手续,无专职出纳管理现金,以致出现账面现金结存不符实际,同时有的企业银行账和企业账长期不符;二是材料收发没有相关手续,带来成本核算不实;三是销售结算环节失控,形成账外收入等等。

2.会计系统设计未考虑内控制度,会计凭证依赖的原始凭证履行形式上的手续,使注册会计师难以把握内部控制的实质

近年来,财政部对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对财务会计报告的信息提供和披露都制定出具体的准则和制度,对内控制度的建立已出台相应的规范,但对不建立内控制度的企业缺少相应的制约措施和处罚力度。具体到每一单位的会计系统设计形成了五花八门的局面,使注册会计师对内控制度的评价难以形成一般性认识。

由于会计系统的设计承袭了计划经济时代的陋习,会计凭证依赖的原始凭证过于简化,因此注册会计师从会计资料中往往找不出内控制度运行的有效证据,在财务会计报表中,只重视会计报表的提供,忽视财务情况分析和会计报表附注编制,只研究如何满足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的需要,少研究利用财务会计信息加强内部管理。

3.小规模企业普遍缺乏成文的内控制度,对同一被审计单位,不同注册会计师所作的评价有时大相径庭

不同的经济单位应具有不同的内部控制模式。大中型企业人员分工较为细致,内部控制程序也严密,而小规模企业为了有效利用人力资源,内控制度显得粗略一些。《独立审计准则第九号———内部控制和审计风险》要求注册会计师应当审查企业的内部控制情况,注册会计师对不同的经济单位,如果企业没有建成内控制度,就缺乏评价的具体标准和尺度,就不能进行量化处理,仅凭抽象的专业性判断难以使人信服,一旦判断失误,将导致审计报告失真。

三、相关法律、法规对企业内控制度的建立及审计的要求

首先,《会计法》第27条规定:“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明确要求各单位应当建立内部牵制制度,这是对单位建立内控制度提出的原则性要求。财政部于2001年6月至今相继出台了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和具体规范,这些规范的出台,为企业提出了内部会计控制的一般标准,使企业具备了建立适合本单位特点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条件。

另外,《内部控制和审计风险准则》《审计重要性准则》《错误与舞弊准则》《管理建议书准则》《小规模企业审计特殊考虑实务公告》等都对内部控制的测试、评价和报告做出了规定。在财政部发布《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不久,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也发布了《内部控制审核指导意见》,对注册会计师签定内部控制审核业务约定书、制定审核计划、履行审核程序、出具审核报告等做出了详细规定,为注册会计师开展内部控制评审提供了依据和准则。因此,企业内控制度特别是内部会计控制的建立,测试评价制度体系已基本形成,要得到良好的贯彻执行,并实现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操作性,关键在于企业管理当局的自我意识以及相关行政部门的监管。同时,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实务中要严格执行内控制度的审计程序,切忌走形式,只有对企业内控制度的建立、健全情况有正确的评价,才能为发表正确审计意见打下基础。

四、小规模企业内控制度评价结果对审计报告意见类型具有决定性影响

小规模企业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通常很高,因其业务比较简单,审计收费低,注册会计师实施审计的外勤时间往往较短,实施审计的程序可适当简化,对账面情况的审计难度不大。如果注册会计师没有把握对企业内控制度的正确评价,将导致审计意见错误,使审计报告失真,带来致命的审计风险。

《独立审计准则第七号—审计报告》规定了四种审计意见类型。注册会计师必须对被审计单位的内控制度进行测试和评价的基础上,确认企业的内控制度有效性后,才具备会计报表反映的经济内容达到完整性这一些要求。会计资料具备了完整性,所有经济业务内容都纳入了会计报表体系,注册会计师才能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发表相应的审计意见。实务中,注册会计师对小规模企业内控制度的评价多流于形式,在没有作深入细致的测试的情况下,简单信赖,仅根据账面审计的情况发表无保留意见和保留意见,很少出具否定意见和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但小规模企业大多没有建立内控制度,因此,注册会计师往往通过实质性测试来实现对其评价,所以带有很多的主观判断。因此,注册会计师必须从企业内控制度的关键控制点着手,如货币资金的收付,存货进销存流程的相关手续等,通过测试评价,一旦认为企业内部控制失控,企业往往会存在账外资产,收入不入账,账实不符等问题,直接带来对会计报表完整性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很难通过追加审计程序来达到审计目的。由于企业内控制度失控,注册会计师无从全面了解审计范围,就无法确定审计范围限制带来的影响程度,故一般不应出具无保留意见和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更多地应发表否定意见和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如对企业存货的核实,按照审计准则要求注册会计师必须实施监盘程序。如存货不能核实,应视其对会计报表的影响程度发表相应的审计意见。当企业账面存货金额很小,对会计报表的影响在重要性标准以下,一般可不予披露,但这是建立在对内控制度确信有效的前提下。如企业内控制度失效,大量账外存货已转移的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在失控的内控制度前提下很难做出存货对会计报表的影响,发表保留意见和无保留意见都会带来很大的审计风险。

因此,注册会计师对小规模企业审计时应特别关注企业内控制度的建立、执行情况,核实会计资料真实的同时,更要重视完整性,只有具备了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并良好执行,才能在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并在充分的审计依据支持下发表审计意见。

作者:胡金

篇2:小规模企业的规章制度

严格落实请销假制度。凡请假者必须写出书面假条,交组长转主任批准,不得先斩后奏,否则按旷工计。

1、招待所、客房部通知的政治学习,业务学习,职工大会,点名及其它活动要按时参加,不得请假。

2、凡请长假不能按时回来者,必须打电话报管理员转所长批准后,方可延假,否则超过三天者按旷工计。超过三天以上者按自动辞职处理。

3、请病假者通须持医疗单位证明,并经管理员批准同意,方可休假。

4、因公负伤经所长同意后方可休公伤假。

生活制度

全体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所规定的工作休息时间,楼层正副值班员一律保持在位,不准外出。夜间交班时要共同查房,做好交接班登记,夜间查房不得少于6次,并做好登记手续。

1、全体员工直系亲属来探望需住宿时,应提前报告管理员,经批准后,按规定到总台登记收费住宿。不得私自留宿客房或宿舍。

2、按规定的开饭时间就餐,不得乘坐客用电梯端饭上楼层,吃饭时间保证服务台有人值班。

3、服务员严禁在外留宿,如有特殊情况者,应先向管理员请假。

登记制度

1、各楼层设值班日记本,用于登记当日住房、空房及卫生情况、领导通知事项、宾客嘱办事项等。登记要详细、认真、及时,并做好交接班工作。

2、建立旅客住宿登记本。凡来宿宾客的各方面情况应根据住宿登记单上反映的各项内容逐条如实登记,不得漏填并要保存好,以备后查。

3、建立客房设备损坏维修登记本,及时将客房设备损坏情况、报修情况及修复情况登记备查。

4、楼层每日发放物资消耗要如实反映在“物资日耗表”登记表上,做为发放数量的依据。

5、建立楼层物资明细帐,及时将增减物资情况登记入帐,每月底清查一次。并把增减情况、原因、库存现有数上报客房部。

客房安全防事故制度

1、严格遵守值班制度,注意观察楼面情况,尽快熟悉本楼住客特征,把好安全关。

2、提醒客人将现金贵重物品及时到总台寄存。搞卫生时要搞一间锁一间,不得敞开房间。

3、对来访宾客要核实被访者单位、姓名、房号,并做好访客登记,盯人到位,如被访者不在,不能让来访者单独在房内等候。

4、如果客人要寄存行李,请其到总台寄存。对寄存的行李要标志明显,交接清楚,防止调包错换。

5、凡发现携带易燃易爆、枪等危险物品的宾客,必须及时报告客房部和保安部,让公安部门采取安全措施。

6、服务员要勤查客房,宾客不在房内时和夜间休息后要主动为宾客锁门。

7、接到通缉通报要及时核对布控,发现可疑人员要立即报告领导或派出所。

8、注意火灾苗头,值班员加强巡查,一旦发生失火,要沉着、泠静、不慌乱,及时扑救和报警(火警电话:119)。

9、使用电器时要注意防触电、短路,有危险苗头要及时报告维修,防止出事故。

10、所有公用物资要妥善保管,特别是电视机、毛毯等较贵重物品,防止丢失。

11、在流行病发季节(如流感、肝炎、红眼病等)不准到公共场所的人员密集处活动。注意饮食卫生,避免传染疾病,发现疾病苗头要及时投医,防止蔓延。

12、夏季无统一组织不准单独游泳。集体游泳时要注意安全,防止淹亡。

宾客遗留物品处理制度

1、宾客离开宾馆时,服务员应及时进入客房检查。发现遗留物品应及时追交宾客. 2、如未能及时交给宾客应立即上交总台,总台应查清并记下宾客单位、地址、姓名,并对遗留物品进行封存。同时报告主管领导,并设法与失主取得联系,以便归还。

3、在归还物品前,应将宾客的姓名、单位、遗留物和数量核对清楚,确实无误后方可将遗留物归还。

4、如得到失主收到遗留物品的消息应及时报告领导。

5、因特殊情况在1—3个月内确实找不到失主的应将遗留物品上交,客房转交招待所保管。

6、对处理遗留物品有显著成绩的视情况给予奖励。

楼层物资保管制度

1、楼层公用物资由各楼长负责保管。每月定期全面清点一次,并将物资增减情况如实反映在清查表上报客房部。

2、客人离开宾馆时要及时清点客房内用具。发现减少或损坏时应及时追赔。如有特殊情况要及时记录下来以备后查。

3、凡楼层公用物资不得随意挪用、外借。如有工作需要应报部门领导,经同意后办理借用手续。

4、送洗、回收被褥时,应与洗衣房当面点清交接,并妥善保管送洗清单,不得遗失,保证数量准确无误。

5、如发现有将公物外流者以一罚十,严重者开除处理。

6、发现楼层物资减少,损坏应及时追查原因,属责任心差遗失、损坏的要照原价赔偿。

7、楼层物资移交时,须有监交人和移交表,并将移交情况如实反映清楚,由交接人、监交人签名盖章。

篇3:小规模企业的规章制度

一、中国小规模农业生产模式的现状

(一) 土地经营权是农村社会保障的替代品

目前, 单纯来自土地的收入已经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 农民努力通过各种方法, 寻求来自农业之外的收入来源。从而使得农民的队伍出现了分化, 从改革开放以前和改革之初的一个同质性集团变成一个异质性很强的集团。虽然很多农民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农业之外的第二第三产业, 但是由于受自身文化技术水平以及农村户口的限制, 大部分人的非农收入都是不稳定的, 随时面临着失去工作和丧失非农收入的风险。除此之外, 他们还面临着和城市居民一样要面临的其他例如工伤、疾病以及今后的养老等问题。但是他们并未被社会保障系统所覆盖, 因此, 虽然不依靠土地的收入, 他们仍然不愿意农民的身份, 不愿意放弃土地。土地对于他们而言, 具有失业保障、养老保障的职能。

(二) 农业的社会功能大于经济功能

由于农业作为国家的基础性产业和广大人民的温饱问题密切相关, 和9亿农村人口的就业问题密切相关, 所以政府在处理相关问题的时候, 一向是把农业的职能定位在“稳”而不是“富”或“兴”上, 似乎要想达到农民富裕的目的, 必须靠发展乡镇企业, 农村城镇化这些非农手段来实现。而农业本身不具备富裕农民的功能。

农业制度变迁在改革开放初期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而设计的, 在解决温饱问题以前可以说制度变迁的目标十分清楚———增产, 只要制度有助于增加粮食产量, 就是好的制度, 因为在改革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 温饱问题总是没有完全解决好, 新的制度供给都是围绕增产来完善和配套, 一直没有提出较长远和完整的农业制度变迁的目标模式。因此, 在1985年基本上解决温饱问题以后, 农业制度变迁方向就比较模糊了, 而且由于对土地社会功能———提供“口粮”过分重视, 依然是沿袭的增加粮食产量的制度变迁路径, 这种重视土地社会功能的制度变迁方向, 就与农民新的要求———增加收入产生了比较大的矛盾。

(三) 农民的身份是耕种者而不是经营者

传统农民和职业农民差别,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 传统农民是“世袭”的, 具有强制性, 不可选择性;而职业农民是由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人员自我选择的, 具有自主性。其次, 传统农民是当地“土生土长”的, 难以流动, 具有封闭性;而职业农民既可以是本地人员, 也可以是外地农民、城镇居民, 可以自由流动, 具有开放性。最后, 传统农民对于经营素质、科技知识、资金投入等方面的条件可有可无、可多可少, 几乎没有什么约束;而职业农民在经营素质、科技知识、劳动技能、管理经验、资金投入等方面或某一方面则必须具备良好的条件, 具有很强的约束性。他们所经营的农业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生产型农业, 而是伴随着大量工商业资本注入, 演变出了观光农业、休闲农业, 生态保护型农业等多种形式的现代农业。”

与“生产型”农业经营模式相对应, 目前中国的农民和农户在生产活动中不看市场, 纯粹是生产者, 不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而是追求风险最小化。农业生产活动不是为了增加收入和获取利润, 从而提高生活水平, 而是为了提供口粮, 保障基本的生活。

二、小规模农业制度变迁的方向和收益成本分析

(一) 制度变迁的方向———农业专业经济合作组织

目前中国由小规模农业生产转向规模化农业生产的制度变迁方向有两种可能, 一种是转向市场经济条件下自愿的合作经营, 成立农业专业经济合作组织, 通过生产、流通领域的合作以及劳动、资本和土地的联合来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二是转向完全的私有制, 任由人们自由买卖土地, 任由产业资本自由介入农业生产, 从而实现规模经营。但这种制度不可避免地伴随着农业雇工的产生、农村人口收入分配的严重不均衡以及农村大量的隐性失业人口变为显性失业。所以目前在农业制度变迁的方向选择上, 无论是政府还是农民都倾向于合作经营而不是私有化。

(二) 制度变迁的收益分析

从各国合作社发展经验来看, 农民借助生产或流通领域的合作组织可以降低农产品的成本费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农产品总成本构成也应该由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和交易费用两部分构成。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大小与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业经营规模有关, 在以人畜力耕作为主的条件下, 农业小规模经营的成本费用一般比较小, 而大农场的成本费用则比较大。相反, 在使用机械耕作的条件下, 大农场的成本费用比较小, 而小农户的成本费用则比较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农产品总成本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交易成本。从以上对交易成本的分析中, 可以看出, 交易成本具有不可分的特点, 无论农户经营规模大小, 其交易成本大体相近。因此, 农户经营规模越小, 单位农产品所要分摊的交易成本就越高。在生产成本相同的情况下, 交易成本越高, 农产品的总成本也就越高。近年中国出现农产品卖难的问题, 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农户对农产品信息掌握不完全, 而农户要掌握农产品的完全信息, 就要花费比较高的信息成本。对小农户而言, 他根本无法支付高额的信息费用。

农业小规模经营不但生产成本高于大农场经营, 而且交易成本也远远高于大农场经营, 因此农业小规模经营的总成本也高出大农场经营总成本。因此, 通过建立农业合作组织, 可以降低农产品的成本, 增加农业生产的利润。

(三) 制度变迁成本分析

制度实施成本包括: (1) 规划设计、组织实施新制度的费用。由分散经营向合作经营的转变初期需要支付较高的制度转换成本, 或称制度启动成本。合作组织将分散的农户组织成一个有效率的整体需要支付较高的组织费用;后续良好发展需要培养成熟的农村职业经理人, 需要建立合作组织相应的管理制度、监督制度及委托制度等。 (2) 消除制度变革阻力的费用。这种阻力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原有体制下的受益者;对于基层政府来说, 农业组织性的提高削弱了政府的权力。更重要的是如果合作组织失败了, 相应的政府官员要承担政治风险。二是体制本身所内含的保险模式。农民对农业合作组织还缺乏认识, 除非看到合作组织能够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 否则很难要求农民放弃经营自主权参加合作组织。 (3) 合作组织运行中的内部交易成本。建立农业合作组织虽然可以节约外部交易成本, 但合作组织要保持正常运转并发挥合作效率, 需要组织内部实行良好的民主管理、资本报酬适度、所有者与惠顾者身份同一、利润按交易额二次返还、必要的激励监督机制等制度, 实施这些制度所带来的成本构成运行成本或管理成本。而且, 合作组织本身存在着制度缺陷, 如资本投资激励不足、产权模糊、“搭便车”、内部人控制等问题, 这些同样构成组织运行的成本。因此, 农业合作组织在减少外部交易成本的同时, 增加了内部交易成本。

三、成本分摊制度创新是新一轮农业制度变迁的突破口

制度均衡是一种行为均衡, 即对立势力中任何一方都不具有改变现状的动机和能力。制度创新的动力来源于创新利润。当外部条件的改变增加了预期收益, 或减少了预期成本时, 使制度变迁的收益大于成本, 按照现行的制度安排, 人们无法获得潜在利益, 原先的制度均衡状态就会被打破, 受利益驱动的组织就会从事制度创新活动。制度发展的过程, 就是从制度均衡到制度创新, 再到制度均衡, 又再到制度创新的不断演进的过程。

目前中国农业制度变迁模式, 采取的是诱致性变迁为主, 强制性变迁为辅, 二者相结合的模式。但一般情况下, 诱致性制度变迁在收益的分配和成本的分摊中, 会碰到外部效应和“搭便车”问题。产生外部效应的原因, 是因为制度安排并不能获得专利。当一个制度安排被一部分人创造出来后, 其他群 (个) 人可以模仿这种创新并大大降低他们组织和设计新制度安排的费用。“搭便车”问题可能会因为制度安排是一种公共货品而产生。一旦制度安排被创新和被建立, 每一个受这个制度安排管束的个人, 不管是否承担了创新和初期的困难, 他都能得到同样的服务。

当存在外部效应和“搭便车”问题的情况下, 即使从制度变迁对整个社会或农业部门的收益成本分析来看是可行的, 但对于实行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微观主体———农业部门的个人或者团体来说, 在新制度实施之初要承担巨大的启动成本和政治风险, 而在新制度被认可取得成功之后, 那些没有为之付出成本和承担风险的微观主体却可以获得与他们相同的收益。这种情况会影响微观主体进行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积极性。同时, 就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 单个的农民或农户也不具备相应的物质和精神承受能力。所以, 要想鼓励农民进行制度创新, 关键是要降低创新主体的制度创新成本, 由政府、可以从农业制度创新中获利的企业以及在制度创新取得成功后收益的个人来共同承担制度创新的成本。

参考文献

[1]黄宗智.制度化了的“半工半耕”过密性农业:上[J].读书, 2006, (2) :30-37.

[2]胡敏, 陈阿江.制度变迁的“成本—收益”分析——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例[J].前沿, 2004, (12) :46-48.

[3]邓大才.农业制度变迁成本分摊的经济学分析[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2, (4) :41-43.

篇4:小规模企业的规章制度

一、日本农业面临“后继无人”、耕地抛荒与生产能力下降问题

(一)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兼业化,农业生产“后继无人”

上世纪50—8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大量的劳动力从农业转向二、三产业,1950年到1980年农业就业人口比例从45.4%下降到了9.8%。期间,农业机械大规模应用,农业现代化程度提高,农业产值在1984年达到峰值。此后,日本农民的农业从业意愿不断降低,农业劳动力数量加速下降,农业发展受到影响。1990年到2011年,农户数和农业从业人口分别从297.1万户和459万人下降到了156.1万户和247万人,20年内下降了近一半。同时,日本农业劳动力的平均年龄从1995年的59.1岁增长到了2012年的66.2岁,65岁以上的劳动者占到了农业劳动力的60%,40岁以下的农业劳动者比例仅为10%。

由于农业比较收益低,小规模农业难以维持家计,日本农业劳动力以兼业为主。上世纪70年代,日本兼业农户比例超过了80%,1984年专业农户比例仅占13.5%,“第一兼业农户”(是指以农业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占15.4%,“第二兼业农户”(是以非农收入为主)占71.1%。随着稳定农业生产者政策的实施,以及农业生产规模和效率的提升,农业生产经营能够达到社会平均收益水平,专业农户的比例有所提升。但到2011年,日本专业农户比例不足30%,即使在销售农户(是指年销售额在50万日元以上的农户,自给农户是耕地面积小于0.3公顷、销售额小于50万日元的农户)中,专业农户也只占28%,“第一兼业农户”占14%,“第二兼业农户”比例仍高达58%。

(二)耕地连年减少、抛荒严重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日本耕地面积已经连续60年减少,在上世纪末耕地减少趋势进一步加速。1980年至2011年间,日本的可用耕地面积从519.9万公顷下降到了437.6万公顷,是之前25年耕地减少面积的1.5倍。同时,因为劳动力短缺,耕地抛荒现象严重。2010年,日本抛荒耕地面积为39.6万公顷,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近10%,与90年代相比,增长约1倍。根据2012年农林水产省对耕地荒废情况的调查,这些抛荒耕地中有27.2万公顷完全荒废,其中可再生利用的只有14.7万公顷。

上世纪50年代,日本成功进行了土地改革,确立了“耕者有其田”的自耕农制度,并通过《农地法》对农地买卖及流转作出了严格的限制。日本耕地大规模抛荒的另一原因是自耕农制度固化了土地所有,造成了农地经营的分散化、碎片化。尽管几十年来,日本一直努力促进农业规模经营,不断调整《农地法》逐步放宽对农地转让和租赁的限制,但在土地私有制下,农民放弃土地的意愿很低,耕地资源一直很难实现高效利用。日本拥有耕地的非农户(或称不在村地主)从1990年的77.5万户增加到了2010年的137.4万户,20年期间增加了近60万户,占总农户数的比例从10%提升到27%。2013年,全国户均耕地面积为2.12公顷,除北海道外的都道府县户均耕地面积仅有1.52公顷。

(三)农业生产能力持续下降,食物自给率降低

因为耕地与农业劳动力大幅度下降,农地规模化经营推进缓慢,日本农业三十年来持续减产。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主要农产品的生产指数连年下降,以1960—1964年为基期100计算,2000—2004年期间的农业综合生产指数已经从1985—1989年期间的134下降为115。以种植面积最大的水稻为例,2005年以来水稻的种植面积和收获量持续下降,2011年跌至最低谷,种植面积和收获量仅分别为157.6万公顷和840.2万吨。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日本食物自给率一直下降,按热量计算从79%下降到目前约40%。按生产额统计,2013年度日本粮食自给率为65%。目前,日本约60%的食品需求依赖进口,需要进口几乎全部的饲料粮以及90%的小麦。基于对主粮安全的考虑,日本竭力维持大米的自给率,2009年大米的自给率为95%,其中主食大米的自给率为100%。但这是以日本水稻种植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34.3%、约占水田面积63%、国内大米价格约为国际市场价格的9倍为代价的。

二、日本农地规模经营制度体系

为稳定农业生产、提高效率,日本确立了农业规模化经营的改革发展方向。在已有政策制度的基础上,2012年出台 “人与农地计划”(也称地域农业基本计划),旨在推进农业经营者的培育强化和土地的连片集中。2014年,政府为该计划投入了12亿日元(约7300万元人民币)。

(一)培育和强化农业专业经营者

1993年,《农业经营基础强化促进法》确立了认定农业者制度。认定农业者是日本农业政策执行的重要抓手,通过选拔和确立年轻的、有经营能力的专业经营者,给予农业经营基础强化、经营安定所得、低利率融资以及农地集中转让等政策,支持核心经营体扩大规模、提高生产效率。根据“人与农地计划”,认定农业者主要能够享受两大优惠政策:第一,经营集聚协力金(对符合政策要求的主体给予的补贴)支持。在都道府县经营4公顷以上农田的农户,在北海道经营10公顷以上农田的农户或者实行统一销售、收入核算和分配的20公顷以上的村落营农(是指同一村落里各个分散的农户在协商的基础上,联合起来组成一个生产合作组织,在集中起来的土地上充分利用劳动力和机械等生产资源,实现农业生产过程部分或全面的合作),按照耕地面积给予每公顷2万日元资助;第二,农业经营安定所得补偿制度。对种植米、麦、大豆、甜菜等作物给予补贴,包括生产补贴和价格补贴。前者是对执行农业生产计划按面积给予定额补贴,比如大米按面积根据生产目标折算后全国统一每公顷补贴75000日元(约合人民币4500元);后者是按不同产品的实际交付量给予市场价格与目标价格之间差额补贴,比如小麦的目标价格是6320日元/60kg。截至2013年2月,日本认定农业者数量达到23.34万个,其中法人1.67万个(特别农业法人836个),14717个村落营农组织中63.34%都是认定农业者。

除重点支持认定农业者外,日本还着力培育新兴的农业接班人。一是鼓励青年人从事农业经营。对45岁以下有意独立自营农业的认定新务农人员给予每年150万日元“青年务农给付金”支持,研修结束后1年内可以提供最长2年的经营准备资助,自经营开始给予最长5年的经营补助。二是加强对新农业生产者的培训。对农业经营组织雇佣新的农业生产者以及对其进行技能培训和研修给予最长2年每年最高120万日元的资助,对接受短期农业就业体验的实习生给予每名2万日元的支持;对农业经营的继承者、先进法人的研修给予每月最高10万日元的资助,最长资助期限不超过2年。三是建立农民年金制度。对未满35岁和35岁以上的认定农业者由国库分别给予每月4000—10000日元的保险补助,用于补充农业者的养老年金,以保障农业生产者老年后的生活,使农业生产者能够安定从事农业经营。

(二)促进农地向核心经营者集中

日本于2011年制订的《农业改革基本方针及行动计划》提出要在5年内使每个农户或法人的经营面积扩大10倍,达到每户20至30公顷。“人与农地计划”的重要任务就是要促进农地向核心农业经营者集中。为此,2013年日本国会批准在各都道府县设立农地中间管理机构,以支持和促进农地的流转和集中连片经营。

第一,建立土地积聚协力金制度,促进耕地向种田能手集中。向转出耕地者提供经营转换协力金支持耕地流转,缔约租期10年以上,转出规模为0.5公顷以下、0.5—2.0公顷和2.0公顷以上的转出方,分别给予每户30万、50万和70万日元的资助。地区积聚协力金则是对推动农业集中连片经营的中介组织给予支持,对流转土地占所在地区耕地的比例在20%—50%、50%—80%和80%以上的,分别给予每公顷20万、28万和36万日元的支持。

第二,加强对农地流转的组织管理,成立农地中间管理机构。2014年,为了促进农地的集中利用,在全国范围所有都道府县成立了“农地中间管理机构”,负责集中流转和平整土地,再出租给农业企业和大型农户。农林水产省预算计划拨付1064亿日元支持农地中间管理机构推进耕地连片集中经营,其中138亿日元用于建立农地基本台账、电子地图以及耕地放弃者的意愿确认等农地积聚的基础性工作,314亿日元用于对农地中间管理机构土地租赁、管理、整备等事务支持。

第三,强化税收优惠激励,鼓励通过中间机构买卖和租赁土地。按照农地利用计划获得当地农业委员会批准流转的耕地,通过中间管理机构、土地流转推进组织买卖和转让的,流转双方均可获得相应的税收优惠。农地的出让方可以获得税前800万日元的扣除,农地受让方的不动产交易登记税税率可以由1.5%降低到0.8%、不动产取得税则可以减免2/3。这有利于土地向中间管理机构集中,从而使其能够在市场机制下对农地进行集中连片改良。

(三)放宽工商企业经营农地限制政策

工商企业经营农业是促进规模经营的一条途径,但出于对自耕农和农地的保护,长期以来日本对工商企业购买或租赁农地实行限制政策。不过,随着形势的变化,限制性政策在逐步放宽。

第一,具备农业生产法人资格的工商企业可以买入农地,且农业生产法人资格在逐步放宽。农业生产法人是指有农业生产经营法人资格的合作社和企业,获得这一资格需要具备相应的条件,主要是要真正从事农业生产。日本的农地买卖仅限于农业经营者之间,包括农民和农业生产法人。对于非农业生产类工商企业,法律明确禁止其买入农地。此举是为了避免没有农业生产经营能力或无心真正从事农业的工商企业凭借其雄厚的资本实力囤地、圈地,以致农地生产经营不善以及普通农民失去土地。根据1962年《农地法》修正案创设的日本农业生产法人制度,最初是一个限定极其严格的制度,几乎把对自耕农的条件复制到了法人身上。农业生产法人从事农业生产要满足法人形式、营业内容、成员要件、业务执行人员4个要件。面对农业持续衰退、农业经营者老龄化及退出等状况,1993年颁布《农业经营基础促进法》开始放宽农业生产法人条件。

第二,取消特定法人租赁制度,但购买、租赁农地仍必须符合一定条件并经过市町村农业委员会审核,且须农地农用。日本在2005年曾设立特定法人租赁制度,这是一种由市町村对租地从事农业经营的企业进行审批的制度。不过,由于农业从业人数不断减少、弃耕地增加、农业经营规模小等问题突出,以及迫于拉拢企业选票的政治目的,2009年日本对《农地法》进行了最新修订,取消了特定法人租赁制度,企业自由租用农地经营实现合法化。但企业租赁农地仍须经当地农业委员会审核批准。日本市町村的农业委员会是由农民选举代表(兼职)组成的自治非官方管理机构,日常工作由聘请的专职行政人员办理,主要负责农地买卖和租赁的审核、农业项目和补贴的申请与管理等。市町村农业委员会引导本市町村内的农民之间优先进行农地交易,以有利于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和有效利用农地资源。在日本,购买或租赁农地必须符合一定条件。日本《农地法》要求购买或租赁农地者应有效利用土地、农机、劳动力等农业资源,提前做好计划;要求从事农业生产的企业参加村庄的农田道路维护和水利设施建设,遵守农用路的使用等当地规则;不能影响周边农户的正常农业生产活动,与周边农民保持和谐等。出租土地的市町村和农民保留一项重要权利,即租用土地的经营者如果有损坏农地、抛荒等不适当行为,租地合同将被解除,出租农户有权收回土地。

(四)金融政策助力规模经营

一是对认定农业者提供农业经营基础强化资金(又称“超级L资金”),支持农业生产者扩大生产规模。认定农业者可以向日本政策金融公库申请个人最高3亿日元(约1800万元人民币)、法人最高10亿日元(约6100万元人民币)的无担保、无抵押贷款,贷款期限最长可达25年,利率在0.4%—1%之间。“人与农业计划”当中的核心经营者可以免除头5年的利息。二是青年务农资金。对18—45岁的青年务农人员以及65岁以下有知识和技能的农业生产者,给予最高3700万日元无担保、无抵押的农业生产改良贷款支持,贷款最长期限为12年,并免除5年内的利息。三是农业现代化资金。这主要是由农协系统金融机构在政府贴息支持下提供的无担保、无抵押的低息贷款,贷款的最长期限为15年,个人和企业法人最高贷款额度分别为1800万日元和2亿日元,利率一般为1%,对认定农业者利率仅为0.4%—0.85%。

三、启示与建议

(一)加大对农地规模经营的资金扶持力度

我国已初步具备了实行适度规模经营的经济社会条件,当前应出台具体措施给予农地规模经营主体发展资金的支持。一是各级财政奖励规模经营主体,对规模经营主体应用新技术、建立销售渠道、开拓新市场的费用给予补贴;二是加强政策性金融对规模经营主体土地集中连片整理、优化改良的长期性资金需求的支持,探索完善承包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制度,形成支持规模经营主体的商业金融可持续发展机制。

(二)促进农地合理有序向规模经营主体集中

一是对长期流转出土地的农户给予充分的社会保障、再就业或创业的扶持及适当的流转奖励,鼓励不再以农业为主的农民转出土地。二是在农村集体范围内探索农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永久转让”制度,对后继无人的农民、在城市有稳定职业和居所的农民,如果其本人愿意,可以有偿退出其农地承包经营权,但转让范围目前应仅限于本集体经济组织范围内。三是培育农村土地流转市场,规范土地流转行为,在充分保障流转双方权益的基础上促进土地合理有序向规模经营主体集中。支持集体经济组织与中介服务组织有序组织实施土地集中连片整理、农田改造和土壤改良,为规模经营主体提供集中连片的优良土地。

(三)建立农地流转的审查和过程监管制度

通过农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是一个趋势,但在此过程中应建立农地流转准入和监管制度,尤其对工商企业租赁和利用农地必须进行严格监管。一是严格限制农地的用途,政府相关部门与农民集体及其代理者集体经济组织(或村委会)有权对有意转入农地的申请者的资格、信用、农业生产经营能力、生产计划、流转期限和面积、风险防范措施等进行审查。二是对农地经营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管,针对经营者不履行建设经营义务、污染和掠夺性经营土地、随意改变用途、撂荒、不遵守当地的农业生产规则等行为,农民集体、转出户、相关政府部门都有权要求终止流转协议,收回农地经营权,并根据情况索取补偿。

(四)重点培养青年职业农民

针对中国同样存在的农村人口老龄化、青壮年农民不愿务农而外出打工经商、农业后继无人的情况,可以借鉴日本“人与农地计划”、“青年务农给付资金”政策、“认定农业者制度”,制定青年职业农民培养和扶持计划。一是通过农业职业教育和专业培训培养青年职业农民。二是建立青年职业农民申请和档案制度,对青年职业农民给予专项补贴。三是加强农业产业化等项目资金对青年职业农民的支持。

篇5:小规模企业的规章制度

如题,小规模物流公司财务制度和岗位职责(会计、出纳)

[小规模物流公司财务制度和会计、出纳的岗位职责]

篇6:小规模企业的规章制度

摘要:财务分析是企业预测风险的前提,也是过去经营活动的总结。把财务分析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用其能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可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小规模企业也要针对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做好相关指标的分析。

关键词:小规模企业财务分析 方法 作用

财务分析是以企业财务报告反映的财务指标为主要依据,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评价和剖析,以反映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的利弊得失、财务状况及发展趋势,为改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和优化经济决策提供重要的财务信息。财务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财务分析则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强化财务管理理念、财务分析程序、财务分析方法,对于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均具有重要意义。

一、财务分析的内容。

财务分析的内容主要根据信息使用者的不同而分为外部分析内容、内部分析内容,另可设置专题分析内容。具体来说,企业财务分析的内容有:财务分析是以企业财务报表等核算资料作为依据,采用专门的会计技术和方法,对企业的风险和营运状况进行分析的财务活动。它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只要内容包括以下部分:

(1)财务状况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是用资金进行反映的生产经营成果。

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从不同方面反映企业的生产规模、资金周转情况和企业经营的稳定程度。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包括:分析其资本结构,资金使用效率和资产使用效率等。其中资金使用效率和资产使用效率分析构成该企业营运能力分析,它是财务状况分析的重点。常用指标:流动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等。

(2)获利能力分析企业的获利能力是企业资金运动的直接目的与动力源泉,一般指企业从销售收入中能获取利润多少的能力。

盈利能力可反映出该企业经营业绩的好坏,因此,企业的经营人员、投资者和债权人都非常重视和关心。获利能力分析常用指标:主营业务利润率、营业利润率、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等。

(3)偿债能力分析偿债能力指借款人偿还债务的能力,可分为长期偿债能力和短期偿债能力。

长期偿债能力指企业保证及时偿付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到期债务的可靠程度。其指标有固定支出保障倍数、利息保障倍数、全部资本化比率和负债与EBITDA 比率等。短期偿债能力指企业支付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到期债务的能力。其指标有现金比率、营运资金、速动比率、流动比率等。

(4)现金流量分析。

现金流量分析是通过现金流量比率分析对企业偿债能力、获利能力以及财务需求能力进行财务评价。常用指标有销售现金比率、现金债务比率、现金再投资比率和现金满足内部需要率等。

(5)投资报酬分析。

投资报酬指企业投入资本后所获得的回报。投资报酬分析常用的指标有资本金报酬率和股东权益报酬率、总资产报酬率和净资产报酬率等。

(6)增长能力分析。

企业的成长性,是企业通过自身生产经营活动,不断扩大和积累而形成的发展潜能,其是投资者在选购股票进行长期投资时最为关注的问题。增长能力分析常用的指标有利润增长率、销售增长率、现金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和股利增长率等。

二、财务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1)财务分析是评价企业经营业绩及财务状况的重要依据通过企业财务状况分析,可了解企业现金流量状况、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利于管理者及其相关人员客观评价经营者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通过分析比较将可能影响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微观因素和宏观因素、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加以区分,划清责任界限,客观评价经营者的业绩,促进经营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更好提高。根据财务状况的分析结果可监督企业贯彻执行国家方针、政策、法令,法规及税金、利润的完成及上缴情况。近些年我国改革不断深入,政府对企业的管理也已由微观管理转向宏观调控,因此,客观有效的财务分析数据对于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经济政策及判断宏观经济运行情况有重要作用。

(2)财务分析是为债权人、投资者提供正确信息以实施决策的工具企业的投资者可通过财务分析,了解企业获利和偿债能力,预测投资后的风险程度及收益水平,从而做出正确决策[4]。近年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和发展的势头逐渐明显,作为企业投资主体也逐渐多元化,债权人已不仅只局限在国家银行。此种情况下,各方面潜在的债权人和投资者在决策上就会考虑到企业的经营现状,他们的信贷和投资等决策就需要通过考察企业的财务状

况,对其进行分析,之后作出决策。因此,财务分析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各类债权人和投资者所需信息的重要分析方法。[论文网 ]

(3)为企业内部管理人员了解经营情况及方向、挖掘潜力、找出薄弱环节提供依据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加强管理、提供可靠资料,企业的管理人员通过对其成本利润的情况的了解,及时发现企存在的问题,进而采取对应措施,改善其经营管理模式,使企业经济效益提高。

(4)实现理财目标的重要手段是财务分析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善于企业理财尤为重要。通过对财务状况进行分析,挖掘潜力,找差距,多方面揭露矛盾,找出未被利用的人力、物力资源,有效整合,促进企业经营活动朝健康方向,按照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运行。

三、改进财务分析的措施。

(1)提高财务分析依据资料的质量。

第一,拓展财务报告披露的信息。新准则的颁布实施,拓展了财务报告披露的信息,但还够具体全面,要严格按照财会报告充分揭示的原则,对投资者有影响的财务信息要加以披露,地点要固定,时间要及时,信息要全面,不仅要披露确定性信息,还要披露不确定信息;不仅要披露定量信息,还要披露定性信息;不仅要披露财务信息,还要披露非财务信息。人不仅是生产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还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所以,还要在企业财务报告中披露人力资源状况。

第二,提高财会报告时效性,缩短财务报告周期。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的时效性越快越好,因此财会报告的时效性同样重要。

今年来计算机技术大范围普及,多数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工作时已摆脱了手工操作,工作效率显著提高。因此,首先应该把财务报告的披露时间做修改;其次,要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平台,实现实时报告与定期报告并存,企业要及时的把相关的信息发布在自己的网站上,用户可随时可以查找该企业的财务信息,选取有价值信息,提高会计信息的效率和使用价值。

第三,加强会计信息披露监管机制。

为确保企业提供的会计原始资料真实性,保证会计信息披露监管的可靠性和质量特征的要求,要采取必要措施来强化会计信息披露监管。首先,要从源头上杜绝制度性失真,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其次,加强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的监管监督,对其违规执业人员及机构实施严格制裁,如罚款、暂停执业、吊销执业资格,并进行公告等,同时理顺委托关系,改由企业直接委托,由信息使用人直接委托并支付费用,使事务所自主执业,摆脱受被审单位的影响。

(2)努力完善健全财务指标体系。

改进现有财务分析的方法。要针对财务指标存在的不足和缺陷,进一步健全财务指标体系,针对各行业见不同特点,可对不同行业建立不同指标体系,除要有财务指标,还要有非财务指标。而且针对该指标体系要有与其相适应的分析方法,可适当引入数学分析的方法,来解决目前分析方法简单的弊端,提高分析的效果。

(3)进一步加强财务人员专业素质。

财务资料日益繁复,分析技术不断提高,要进一步提高财务分析人员的素质。首先,要提高财务人员队伍的业务素质,要求财务分析人员不具备专业财务知识的同时,还要掌握其他不同行业的专业知识,有助于提高财务分析的效果;其次,要提高财务队伍的道德素质水平,确保财务分析人员在工作中公正和客观的立场;最后,加强财务分析人员的监督监管,保证财务分析结果公正和客观。

随着国内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企业的财务制度管理也趋于制度化规范化。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面临多重考验。财务分析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做好企业财务分析,可以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决策信息,使企业长久保持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张先治。现代财务分析程序与方法体系重构[J].求是学刊,2002,(04)。

[2].朱晶。试论企业并购中财务分析及作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3)。

[3].倪霞丽。财务分析应注意啥[J].中国统计,2005,(04)。

[4].董玉。企业财务分析存在问题及其改进[J].商业会计,2005,(24)[论*文*网]

上一篇:漫步红尘,且听风吟美文下一篇:拍摄一部高清企业宣传片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