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生产功能区制度

2024-04-17

粮食生产功能区制度(精选8篇)

篇1:粮食生产功能区制度

一、统一思想,进一步提高对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的重要性的认识

(一)各级农业部门要切实增强发展粮食生产的决心和信心。粮食是个战略产业。粮食安全问题事关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事关国计民生。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粮食安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必须长抓不懈。200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要实施粮食战略工程的要求,农业部也开展了“全

国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年”活动,这些充分显示了粮食生产作为农业基础产业的重要性。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粮食生产,严格实行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负责制,加大了粮食生产补贴,尤其是在当前国际经济不稳定,全球出现粮食危机的时刻,及时出台了力度更大的扶持政策,努力保障粮食生产和供应。但粮食生产又不是一蹴而就的,即使在去年粮食大丰收的年景,粮食总产也只有85万吨,只能满足全市粮食总需求量的30%左右,因此,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符合我市粮食发展需要,是稳定和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的有效途径,是保障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的关键,是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负责制的基础性工作,更是我们农业部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的工作重心。

(二)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体现了我市粮食生产工作的创新。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是一项创新性工作,借鉴了先进工业发展的理念,把工业园区的建设经验直接应用于粮食生产,采取市、县、乡镇三级联动的形式,通过整合各种各级政策、资金、服务、技术,逐步形成一整套粮食生产投入机制、技术推广机制、服务机制、管理机制、先进激励机制,体现了工作机制的创新。同时,通过功能区建设,形成了一套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相配套的粮食生产高产高效体系,体现了技术创新。在市政府出台的政策里,明确了粮食生产功能区要有较高的复种指数、完善的基础设施、健全的服务组织、全程机械化生产、新型生产经营模式和较高的科技到位率等六大标准,着重扶持基础设施建设、服务组织建设、高产示范活动和土地流转工作,努力构建一个科学合理、完善配套的粮食发展模式,有效结合了各方面力量,形成了建设合力,走出了一条粮食生产的新路。

虽然粮食生产功能区在各级农业部门的努力下,已经开始建设,但在最近的几次调研中我发现,在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中有的地方还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一是认为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后可能会影响当地的土地征用和产业结构调整,对当地经济发展有影响,一些乡镇对落实粮食功能区积极性不高。二是认为当前全球粮食危机有所缓解,国内粮价平稳,搞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只增加财政支出又不能增加税收,基层干部工作不积极,出现了建设的“上热下冷”现象。三是认为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时间紧、任务重、资金少,产生了畏难情绪。

二、真抓实干,全面启动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

(一)抓住时机,加快粮食生产功能区基础设施建设。今冬明春是大搞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最佳时间,各级农业部门要把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作为当前农业生产的主要工作来抓,作为粮食高产创建的关键环节来落实。今天镇海区给我们开了一个好头,各地要抓紧落实,争取春节过后全面动工。尚未搞好2009年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规划地区,要在节前搞好规划,明确具体建设内容,落实专人负责。同时,各地在功能区建设中要注意二点:一是按照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原则,先对基础设施相对较完好,农田基础设施基本符合田成方,路相连,灌排顺畅要求的功能区进行修缮或改建,以适应水稻生产和全程机械化作业的要求。二是结合农田基本建设,对功能区的农田进行培肥。根据最近全市标准农田分等定级情况统计,全市约50%的标准农田为二等田,这些农田要在3年内全部达到符合粮食生产稳产高产要求的标准农田一等田,难度确实不少,现在起就要重视土壤肥力建设,对今年没有播种绿肥的农田,推广冬季深耕不失是培肥地力的好办法。

(二)搞好流转,着力推进粮田适度规模经营。要通过政策引导,加快粮食生产功能区的土地流转工作,探索粮食生产新型规模经营模式,使粮食生产功能区内的土地向种粮大户集中,或者通过粮食生产合作社、粮食生产全程化服务组织的统一服务经营,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种粮效益,努力形成符合现代农业要求的新的粮食生产经营模式。镇海区粮食生产功能区核心区内的500余亩土地,通过流转,现在由3户种田能手承包,合同期5年,这样做很好,便于发挥示范效应。各地应从当地的实际出发,制订相关政策,鼓励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同时,要健全土地流出户的保障机制,使他们安心从事第二、第三产业,加快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推进新型城市化、新型工业化,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

(三)积极引导,尽快组建粮食生产服务组织。在努力促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土地流转的同时,要以乡镇为主积极引导鼓励种粮大户、农机大户牵头组建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或其他形式的粮食生产专业服务组织;或以乡镇为单位,由农机、农技等部门牵头组建粮食生产服

篇2:粮食生产功能区制度

1实施科技配套建设

功能区内培育建立了粮食、农机、植保合作社3家,科学布局粮食作物,早稻晚稻搭配,全面推广应用粮食生产新品种、新技术和新农机。金早47等早稻,甬优12、浙优12等单季晚稻,甬优8号、秀水09等连作晚稻优良品种的引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功能区域生产水平,受到广大农户的喜好好评。新技术主要有:水稻植保统防统治技术应用率36.5%,早晚稻分别为20.87hm2,60hm2;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实行全覆盖;应用机插早稻61.33hm2,全年水稻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78.2%。功能区内设立早稻、连作晚稻、单季晚稻示范方方分别为2、1、1个,单产比非示范平均增5%以上;13个科技示范户通过参加柯桥区农业技术学校等举办的“阳光工程”、“现代农业技术”系列培训,提高了技术的.示范推广和到位率。

2实施机制创新建设

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功能区内县有种粮大户2户,承包经营面积16.67hm2。组建了集农技农机服务、动植物防疫、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为一体的农业公共服务中心(简称“三位一体”),同时实施“三新”技术推广和社会化服务建设项目,通过购买插秧机、收割机对功能区及周边农户土地开展代育、代插、代管、代收等社会化服务,既方便了周边农户,又产生了较好的示范作用,提升了社会影响力。

3实施了建设后续管理

以镇政府名义下发了《关于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管护工作的通知》,确立了长效管护机制,落实了管护责任。功能区田块实行系统化管理,建立了电子地图和数据库档案;实行项目化管理,明确了镇政府为具体管护人。对基础设施破损、缺失予以修复;实行科学化管理;实行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对功能区因重大建设项目不得不占用的,实行先补建后占用,且确保维持质量等级不低于先前。

4主要成效

4.1经济效益较显著

据测算,早稻50.98hm2,平均产量426kg/667m2,晚稻221.67hm2,平均511kg/667m2,比全镇面上增69kg/667m2,年增产稻谷23.27kg,按每3元/kg计,直接效益69.81万元;早稻机械插秧61.33hm2,每667m2节省用工成本30元,计省工节本2.76万元;推广测土配方施肥272.65hm2次,每667m2节省肥料成本12元,计节肥节本4.91万元,推广植保统防统治技术78.87hm2次,每667m2节省农药成本20.4元,计节药节本2.41万元。4项增加79.89万元。

4.2社会效益有提高

通过开展粮食功能区建设,提升了基础设施水平和地力水平,社会化服务水平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保障了粮食生产的生产能力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受到了广大农户的好评,提高了社会影响力。

4.3生态效益有体现

篇3:粮食生产功能区制度

1 粮食生产现状

据2015年灵台县国民经济统计资料, 全县辖6镇7乡184个行政村1429个合作社, 总农户5.12万户, 总人口23.2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20.8万人, 耕地面积5.25万hm2, 其中山地3.54万hm2, 川地0.25万hm2, 塬地1.46万hm2。农作物总播种面积7.11万hm2 (含复种) , 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0万hm2 (含复种) , 经济作物面积1.93万hm2。近年来, 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粮食生产作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 按照“稳定面积, 依靠科技, 加大投入, 主攻单产, 增加总产”的思路, 不断调整品种结构, 扩大优质粮食比重, 集成配套实用技术, 充分挖掘增产潜力, 使粮食生产水平得到了较大幅度提高。2010—2014年, 粮食平均单产连续5a位居全省前列。2014年, 全县粮食总产再创历史新高, 达到17.5万t, 平均233.1kg/667m2, 人均产粮841.3kg, 向社会提供优质商品粮8.65万t, 人均贡献商品粮416 kg, 农民人均纯收入3631元, 农民人均种粮收入749元, 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0.6%。

2 存在问题

2.1 粮食生产结构单一, 优质粮食生产面积小

冬小麦、玉米是灵台县粮食生产的2大主要作物, 冬小麦播种面积2.13万hm2左右, 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44.4%, 玉米、高粱、糜、谷等作物面积比较小。优质专用小麦、优质玉米、高粱、马铃薯、小秋类 (糜、谷、荞麦) 作物相对较小, 特别是适宜本县种植的豆类 (白芸豆、红小豆、黄豆、黑豆) 等名、特、优粮食作物面积小、产量低。在粮食生产中, 占主导地位的冬小麦品种退化较严重, 抗病虫耐贫瘠、面粉品质优良的小麦品种少;玉米品种多而杂, 转基因玉米品种种植面积大;良种良法不配套。

2.2 粮食比较效益低下, 生产投入不足

粮食生产效益低下。条件较好的塬地种植粮食除去化肥、种子、机耕、机播、机收等费用投入, 平均净收益在300元/667m2左右, 条件差的山地尚不足200元/667m2;土壤养分不足。大部分农户不施用有机肥或有机肥施用量少, 大多数依靠化学肥料, 土壤养分逐年下降。据2007—2011年灵台县农技中心测定, 全县耕地土壤有机质为12.7g/kg, 全氮0.678g/kg, 有效磷9.9mg/g, 速效钾127mg/kg。全县耕地土壤养分与第2次土壤普查 (第2次土壤普查有机质为13.1g/kg, 全氮为0.82g/kg, 有效磷为8.9mg/g, 速效钾为150mg/kg。) 相比有机质降低0.4g/kg, 全氮降低0.142g/kg, 有效磷降低1mg/g, 速效钾降低23mg/kg。耕地土壤普遍表现为氮少磷缺, 有机质贫乏, 氮磷比例失调;生产投入不足。大多数群众在新技术应用方面舍不得投入, 特别是良种应用、土壤深耕、肥料施入等方面投入严重不足, 导致粮食品质和效益都不高。

2.3 粮食生产基础薄弱, 自然灾害频繁

中低产田面积大。灵台县自然件差异较大, 山、川、塬兼有, 其中山地面积3.54万hm2, 占粮田总面积的50%以上;中低产田面积达3.7万hm2, 占到总耕地面积的70.5%;自然灾害频繁。春季小麦返青拔节期干旱、霜冻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 夏季成熟期冰雹、洪涝等灾害较多;以小麦条锈病、玉米二代粘虫、马铃薯晚疫病等为主的重大病虫害发生面积大、范围广、危害重, 给粮食生产造成较大损失;群众防控农作物病虫害的意识不强;高产稳产田面积小。全县5.25万hm2耕地旱涝保收田只有1.77万hm2, 只占总耕地面积的34%。

2.4 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较低,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缓慢

近年来, 由于青壮年农民外出务工, 种粮农民大多为老年人和妇女, 接受新事物、学习新技术能力较差, 科技种粮的意识不强;南部及西部山区人口与耕地比例失调, 大部分群众由于人均耕地面积大, 生产条件差, 劳力有限, 习惯于“朝天一把籽, 地里一年去两回”的传统广种薄收, 农民粗放种植已属不易, 粮食产量低。因此造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缓慢。

2.5 资源配置欠合理, 土地收益率较低

灵台县耕地面积较大, 人均粮田面积0.25hm2, 人均资源优势明显, 但资源配置不够合理, 资源利用率较低。冬小麦收割后正值夏季, 降雨量相对比较集中, 有利于玉米、高粱、豆类、糜、谷、荞麦等作物生长, 但绝大多数农民基本上遵循1a1茬播种习惯, 轮作倒茬嫌麻烦, 夏收后复种指数大多在50%以下, 60%左右的麦田赤地过夏, 土地收益率较低, 资源浪费比较明显。

3 粮食生产功能区发展思路

按照“区域化布局, 规模化发展, 标准化建设, 集约化经营, 品牌化推进”的原则, 以稳定面积、提高单产、改善品质为目标, 以进一步调整结构, 建设特色化功能区, 发展标准化生产, 实行产业化经营, 集成推广新技术, 实现机械化耕作, 全面提升粮食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3.1 发展规划

到2018年, 全县农业生产的主要经济指标是: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万hm2以上, 单产达到300kg/667m2以上, 粮食产量年递增5%以上, 实现总产22万t以上。其中:小麦面积稳定在2万hm2, 实现平均单产达到280kg/667m2以上, 总产8.5万t;玉米1.33万m2, 平均单产达到620kg/667m2, 实现总产12万t;高粱0.0667万hm2, 平均单产达到500 kg/667m2, 实现总产0.5万t;糜谷0.533万hm2, 平均单产达到125 kg/667m2, 实现总产1万t;豆类0.667万hm2, 平均单产达到100 kg/667m2, 实现总产1万t;马铃薯0.2万hm2, 实现总产0.75万t;其他0.2万hm2, 实现总产0.25万t。到2018年末, 按照粮食生产功能区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建成优质冬小麦良种繁育基地0.2万hm2, 玉米、高粱“两杂”制种基地0.0667万hm2, 全面实现订单化生产, 年产小麦良种0.5万t, 玉米、高粱良种0.4万t;建成优质冬小麦生产基地0.6万hm2, 订单面积达到0.27万hm2, 专用玉米生产基地0.47万hm2, 订单面积达到0.33万hm2;小麦、玉米生产实现规模化、产业化、优质化, 粮食作物每667m2均增产15%, 促进农民667 m2均增收100元;全县培植1200个粮食生产大户, 农民人均产粮达到760kg, 粮食商品量达到9万t, 人均贡献商品粮430kg, 人均农业收入达到1200元。

3.2 发展布局

立足本县自然条件, 兼顾气候、土壤、降水等因素, 按照“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的原则, 本着农业生态环境和生产能力的相对一致性, 农业发展方向和主要目标的相对一致性, 充分发挥农业生产的地域特征优势, 将全县划分为6个粮食生产功能区。

3.2.1 什字塬区优质小麦、玉米生产功能区

在朝那、上良、什字、西屯、独店、星火6乡镇塬面以发展优质冬小麦、优质玉米为主。

3.2.2 南部山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马铃薯生产功能区

以百里、星火、蒲窝、新开、龙门5乡镇为主, 在山地梯田重点发展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和马铃薯。

3.2.3 什字塬区山台地优质小杂粮生产功能区

在朝那、上良、什字、西屯、独店、星火6乡镇山台地, 以种植糜子、谷子、荞麦、豆类、小黑麦等作物为主, 在缓坡地、阴山地、低山地建成优质小杂粮生产区, 带动全县特色粮食生产及加工业的发展。

3.2.4 邵寨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功能区。

在邵寨塬塬面以及四周山台地推广种植面包型优质小麦, 建成专业的面包专用型小麦生产基地。

3.2.5 全县重点适宜制种繁育生产功能区

达溪河、黑河川区玉米、高梁制种繁育生产功能区。在“两河”川区的梁原、百里、中台、星火等有条件的区域, 建立玉米、高粱制种基地, 带动粮食产业发展;独店、朝那塬区高粱、玉米制种基地。建成高粱制种基地300hm2, 建成以富农一号为主推品种的高产晚熟粮饲兼用玉米生产基地3000 hm2;建成以朝那、上良为主的硬粒型玉米制种基地;以朝那塬区为主, 建成高强筋小麦良种繁育生产区。以什字塬5乡镇塬面为主, 建立优质小麦常规制种繁育区。

4 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4.1 加强组织领导, 上下联动促落实

建议由县政府直接领导, 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 加强对功能区建设的统一协调。县农牧局、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作为实施的主体, 加强技术服务和技术指导。各乡镇要把粮食功能区建设作为农村工作的重要方面, 承担组织实施职能, 积极会同农技部门, 加强科技培训和教育引导, 促使群众转变思想观念, 加快推进区域化种植、品质化生产进程, 努力提高粮食生产效益。

4.2 加大资金投入, 多方扶持促落实

积极整合干旱山塬区农田灌溉设施建设、基本口粮田、高标准农田、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优先在粮食生产功能区实施。结合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旱作农业项目、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项目、小麦高产创建项目、农业病虫害统防统治等项目的实施, 整合各类农业生产扶持资金, 形成多渠道、多元化投入机制。同时, 认真落实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 加大对种粮农民的扶持奖励力度, 着力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4.3 强化技术培训, 示范引导促落实

整合各个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力量, 因地制宜制订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 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化肥、农药减量增效使用, 农产品达到无公害、绿色的要求。全面启动培训计划, 对粮食生产功能区内的种粮大户、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和专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人员, 根据农时季节进行不定期培训, 提高种粮技术水平。县农技部门和乡镇农技站在每个功能区至少确定3名农业技术人员, 进行全程跟踪技术服务, 切实做好产前、产中、产后的全方位技术指导, 随时为农民提供咨询、指导服务。在粮食生产功能区重点推广小麦宽幅精播技术、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技术、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玉米秸秆粉碎覆盖集雨沟播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病虫害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技术等适用技术, 确保粮食生产功能区技术覆盖率达到90%以上。

4.4 培育新型主体, 创新机制促落实

根据粮食生产实际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 探索土地流转机制, 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农业服务主体, 积极推进土地股份合作制和土地租赁、土地互换制度, 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推进土地流转, 推动耕地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农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适度集中, 实现粮食连片规模经营。加大对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培育力度, 鼓励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化社会服务组织扩大经营规模, 创新粮食生产功能区的经营模式, 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4.5 发挥典型引领, 强化服务促落实

依托本县农广校、职业中专, 对农村留守人员和种粮农民进行职业培训, 鼓励农村应届大学毕业生、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投身农业等途径, 着力打造一批有学识、懂技能、会管理、善经营的种粮大户、农场主、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 真正发挥产业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依托小麦高产创建项目和旱作农业项目, 大力开展小麦、玉米高产创建示范活动, 扩大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努力提升功能区粮食产量。积极引导种粮大户、青年农民、农业技术推广人员, 带头组建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或新型农业服务组织, 将广大种粮农民通过专业合作组织联系起来, 在新技术、新品种应用示范推广等方面, 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组织作用, 提高农民种粮的科学化水平。同时, 加强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 在农作物良种供应、肥料使用、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控、收割播种等方面提供统一服务, 提高专业化社会服务程度。

摘要:为推进灵台县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 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按照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的要求, 在研究灵台县粮食生产现状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了粮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初步提出了灵台县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布局规划和建设对策。

关键词: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李怀忠.灵台玉米品种布局意见[J].甘肃农业科技, 2011 (6) :60-61.

篇4:粮食生产功能区制度

【关键词】东部山区粮食;生产安全;提高能力措施

1.东丰县粮食生产现状

东丰县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地处黄金玉米带、土质肥沃、适合发展粮食生产。全县耕地统计上报面积178万亩,近三年粮食平均年产量16.5亿斤,商品粮食贡献率达到了78%,平均单产达到528公斤/亩。我县农业发展目标是:在稳定土地种植面积的基础上,改善粮田的基础设施和土壤地力,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增加总产,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努力提高商品粮贡献率,在现有土地面积上使粮食总产量要保持在17亿斤,商品粮贡献率要达到85%。

2.影响粮食生产能力提高的因素

2.1耕地面积缩减、地力下降

土地承包以后,调动了农民极大的粮食生产积极性,播种面积有所增大,但近年来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局地的水土流失、非农业用地(工矿、道路、建房)的增加等使耕地面积呈现缩减的趋势。粗放经营、只种不管、耕层变浅、地力下降。

2.2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持续生产能力下降

我县主要的农业基础设施都是60、70年代修建的,已落后于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2.3农村劳动力素质下降

有文化、有技术的农民离开土地的人越来越多。一是无地可种、土地承包经营权长期不变,80后出生的没有土地承包经营权,无地可种。二是农村流入城市的人口越来越多,而留守的多是素质较差的劳动力。称为“389961”部队,指妇女、老人和儿童。

2.4粮食生产环境趋向恶化

全球气候变暖、突发性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增加,土壤沙化、盐碱化加快、病、虫、草害发生频繁。

2.5科技力量薄弱,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缓慢

科技推广队伍力量薄弱,人员青黄不接,推广经费严重不足,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难以破解,科技成果入户、入田率不高,成果推广转化慢。

2.6粮食单产较高,土地边际效益递减

目前全县粮食单产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亩产已达到千斤,土地边际效益递减现象越来越明显,大幅度提高粮食单产的担子越来越重。

3.加强农业生产能力建设的措施

3.1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用途不改变

依法管理和使用耕地,加强对有利提高耕地质量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的投入和农田环境保护。

3.2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向科技要产量

一是加强重点农业科研队伍建设。增加农业科研资金投入。二是完善重大农业科技项目的管理、示范和应用。三是完善农科研推的合作的协作机制、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贡献率。

3.3增强农业科技推广能力

现有农户的经营规模较小,农民的教育水平较低,基础设施也较差,因此,更需要农业推广发挥更大的作用,加强农业推广机构改革与建设,使之成为向上连接各级科研机构,向下连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组织、专业合作社、科技示范户的纽带,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投入,建立统一管理的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是解决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的有效途径,也是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技术到田率、入户率、保证粮食安全的有效措施之一。

3.4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上地的抗灾能力和可持续生产能力

一是要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从根本上提高水土保持和抗御水涝灾害的能力;二是加强标准粮田建设。提高土地产出率。三是加强小流域治理、土地整治、改善耕地条件。四是以培肥地力为中心,改善土壤耕作层,提高地力。五是集中力量,整合资金,加大投入,扩大田间工程的建设内容和范围,提高基本农田建设标准,加快基本农田建设步伐,提高土地可持续生产能力。

3.5采取综合措施,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建立突发性自然灾害预警机制,把突发性自然灾害带给农业生产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加强农作物危害较大的病、虫、草、鼠害的预报预测和预防。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保护性栽培,增强对自然灾害的抗御能力。大力推广种植抗逆性强的作物品种。加强植物保护工作,提高农作物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

4.提高粮食产量的途径

4.1培育高光效农作物品种

现在光能利用率只有0.4%,占太阳光能到达地球的三十分之一,如果能把太阳光能作用利用率提高到5%,则平均亩产可达到2500斤以上。

4.2增加绿叶面积系数

合理密植,适当增加株数,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叶绿素功能,靠增加绿色来提高产量提高作物群体光能利用率。

4.3延长光照时间

采取保护性栽培,立体栽培,提高复种指数,延长作物生育期等措施,尽量延长作物光照时间。

4.4提高光合效率

如补施二氧化碳肥料,人工补充光照;抑制光呼吸等,提高光合利用率。

4.5加强田间管理,正确运用肥、水、气、热,最大限度满足作物各生育阶段对外界环境的要求

5.提高粮食产量的综合措施

(1)扩大高产作物播种面积。全县玉米播种面积要从67.5%增加到85%以上,水稻播种面积要保证17%以上。

(2)改造中低产田,提高中低产田生产能力。全县中、低产田面积93万亩,亩产分别比高产农田低100和200公斤,采取综合治理措施,使低产田变中产田,中产田变高产田。

(3)提高低产农户的生产能力。全县8.2万农户中,有1.7万户单产水平低于全县平均值100公斤左右,这些农户承包土地25万亩,通过土地流转承包,成立农业合作组织,发展农业产业化,农技人员包保等措施,提高低产农户的单产。

(4)大力培育、筛选和推广高光效、抗性好、品质优良、丰产性强的主导品种,发挥品种的增产优势。

篇5:粮食生产功能区制度

一些干部群众对粮食功能区建设重要性认识不足,很少从政治高度去认识,单纯从经济角度去考虑的多。粮食功能区建设由于时间紧、任务重、资金缺,各级政府要真正重视功能区建设,牵头成立领导小组,将功能区建设纳入政府考核内容,把功能区建设完成质量,作为功能区所在地党政领导的考核指标之一,以确保功能区建设工作的`顺利完成。

3.2力求政策倾斜,增加财政资金投入

丽水市是经济欠发达山区,地方财政用于功能区建设配套资金较少,加上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建议在全省统筹安排粮食功能区建设项目资金时,给予政策倾斜,并给予适当的经费补助,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设计、招投标、工程监理、功能区立牌支出。

3.3提前示范引导,促进服务体系建设

丽水山区粮食生产多以散户为主,经营规模很少,单家独户购买机械生产不合算。因此,要以乡镇为主,积极引导鼓励种粮大户、农机大户牵头组建粮食生产专业服务组织;或以乡镇为单位,由农机、农技等部门牵头组建粮食生产服务组织,对粮食生产功能区内的散户、小户开展服务。各级政府要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对这些组织予以支持,鼓励他们积极为农户提供粮食生产全程服务。

3.4创新种植模式,稳定粮食生产水平

针对丽水山区单纯种粮规模少、效益低,种粮现状较难维持的实际,粮食生产功能区的种植模式应灵活运用,应积极探索粮经型的种植模式,既要稳定粮食产量又要使农民增收,促使土地利用效益最大化。因地制宜推广“菇稻轮作”“菜稻轮作”“药稻轮作”“席草稻轮作”等新型种植制度,稻田养鱼、稻鸭共育等高效生态模式应逐步得到广泛应用,也可推行粮食新“三熟”制度,如蚕豆/春玉米-晚稻、蚕豆/玉米-玉米;同时,要积极开展冬季农业生产,扩大鲜食蚕(豌)豆、马铃薯、鲜食春大豆、春玉米等粮菜兼用作物生产,增加粮食总量,提高种植效益。

3.5加强土地流转,推进适度规模经营

篇6:粮食生产功能区制度

摘 要:文章介绍了河上镇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的典型做法,并对其取得的成效进行了简要总结,为各地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提供经验参考。

关键词:河上镇;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做法;成效

粮食是国家的战略物资,是人民的生活必需品,为保持粮食安全所必需的生产能力,充分发挥粮食生产所无法替代的社会、生态效益,河上镇着力开展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工作。根据《关于切实抓好2014年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与保护工作的通知》(杭农作〔2014〕106号)文件,在市、区农业局精心指导下,河上镇高度重视粮食功能区建设工作,不仅成立了粮食功能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编制了功能区项目的实施方案,而且对粮食功能区建设在政策、资金、人力物力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目前,项目已建设完成,现将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情况作以下分析。

一、粮食生产功能区基本情况

河上镇梧桐畈市级粮食生产功能区位于河上镇东部,紫东村与璇山下村交接处,东至阮家坞山,南至五岭林场,西至塘村畈,北至凤山,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功能区面积980亩,由部分梯田和标准农田组成,自然条件好,土壤肥沃,田块成片,水源充足,无污染,参加农户为347户。其中,紫东村梯田部分土地198亩集中流转给种粮大户1户,璇山下村189亩土地集中流转大户1户,夏、秋季分别种植主导品种晚粳稻“浙粳88”及杂交晚粳“春优84”,具有良好的示范带动效果。余下部分田块前作种植西瓜,目前由紫东村种粮大户积极进行流转种植小麦、油菜等作物。

二、实施计划及完成情况

1.实施计划。梧桐畈粮食生产功能区2014年计划新建排渠570米、疏浚清淤243米,新建灌渠1016米,新建机耕路803米,修复机耕路1016米,新建农用桥6座,完成后基础设施配套率达到90%。一年种植两季作物,农田空闲时间控制在三个月以内,农作物复种指数达到200%,冬种覆盖率达到100%。功能区建设投入资金200万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62.3167万元。

2.完成情况。项目由河上镇人民政府作为实施单位,工程统一通过招投标确定施工单位。根据招投标结果,该工程中标价为162.3167万元(预算审核价优惠15%),具体工程为新建排渠580米,疏浚清淤223米,新建灌渠1016米,新建机耕路803米,修复机耕路1016米,新建农用桥6座,于2015年3月初完成工程建设。

三、建设情况

1.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粮食生产功能区内田成方,路成网、排灌分系,达到旱涝保收的要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排渠580米,疏浚清淤223米,新建灌渠1016米,新建机耕路803米,修复机耕路1016米,新建农用桥6座,使得基础设施配套率达到90%。

2.土壤肥力情况。功能区内土地有较高的肥力水平,冬季种植小麦等作物,冬季作物覆盖率100%,对稻麦全面实行秸秆还田,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实行水旱轮作,粮经轮作,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等。

3.推广三新技术。(1)提升科技应用率。功能区内全面推广“三新”技术,以测土配方施肥、精确定量栽培、主推品种全覆盖、土壤肥力提升等为抓手提升科技应用率。(2)创新粮田种植模式。2014年功能区内种植小麦374.3亩、黑麦草70亩、晚稻474.3亩、西瓜430.7亩、其他60亩,农作物复种指数达到200%。(3)示范高产高效。开展示范方攻关田建设,在粮食功能区的核心区块,设置了1块198亩的示范方,示范方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节约种植成本,提高粮食产量,平均亩产约580公斤/亩。设1块1.66亩的攻关田,品种为浙粳88,经测产验收亩产达到603.4公斤/亩。

4.创新工作机制。(1)创新土地流转机制。河上镇土地流转受历史习惯制约,仍以大户直接向散户流转为主,常导致田块不能合理连片整合,不利于大户管理种植的情况。目前,功能区内土地经由镇农办积极引导,由村集中流转散户土地统一发包给大户。现紫东村梯田部分土地198亩集中流转给种粮大户1户,璇山下村189亩土地集中流转大户1户。同时,镇农办正积极与紫东村对接,引导组织散户集中流转剩余部分土地,统一发包给1-2户大户种植粮食作物。(2)加大扶农力度。根据省、市、区文件精神,河上镇针对粮食生产出台了《河上镇关于扶持农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鼓励联片种植,联片种植早、晚稻面积在20亩以上的,补贴30元/亩,对粮食功能区内联片种植面积50亩以上的规模户,给予20元/亩的补贴;对引进水稻新品种种植20亩以上的,给予20元/亩的补贴;对种植区农业局主推杂交品种的,联片面积50以上,给予20元/亩的补贴;冬季联片种植大麦、绿肥、油菜在20亩以上且长势良好的,给予50元/亩的补贴;联片种植小麦20亩以上的,按粮食订单数对完成订单任务的种植户每公斤奖励0.4元,同时对冬季种植大户实行小麦种子补贴等;开展大面积水稻机械化插秧的,按实施面积奖励具体实施单位20元/亩;实行早、晚稻粮食订单奖励,对完成国家早晚稻订单任务的售粮户每公斤奖励0.22元;对新创建省、市、区级粮食功能区的村,补助5万元。

5.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1)成立专业合作社。鼓励功能区内土地集中流转,成立专业合作社,今年来,功能区内新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一家。(2)开展社会化服务。在功能区内进一步开展统一机械化育插秧,统一机耕机收,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防治等“六统一”服务工作,节本增效,成果显著。

四、工作措施及建后管护情况

1.加强组织领导。河上镇为响应市、区的粮食功能区建设规划,成立了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领导小组,由农业副镇长为组长,农办主任、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为副组长,对功能区的建设进行统筹规划;由镇农技员、水利员、村农业负责人和村农技员等技术人员为组员,负责对功能区内的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进行规划修整,对粮食生产进行技术指导,推广新的种子品种、新的高产节本技术,对农户进行培训等。

2.落实专人管护。成立管护小组,落实紫东村书记为功能区基础设施管护人。紫东村为梧桐畈粮食生产功能区管护主体单位,管护单位对功能区内的农田水利、粮食生产设施工程的运行情况负责。

五、效益分析

1.社会效益:通过功能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梧桐畈内路、渠配套建设,达到了旱涝保收的基本条件。梧桐畈内今年冬种预计种植小麦600余亩,剩余田地种植油菜、绿肥、蔬菜等,基本可实现绿色过冬。

篇7:粮食生产功能区制度

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实施意见

渝府发〔2017〕50号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指导意见》(国发〔2017〕24号)和《农业部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做好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工作的通知》(农计发〔2017〕99号)精神,进一步提升全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切实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贯彻执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确保粮食安全和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目标,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主体功能区规划和优势农产品布局规划为依托,以永久基本农田为基础,将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以下统称“两区”)细化落实到具体地块,优化区域布局和要素组合,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提升农产品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统筹兼顾、科学划定。按照“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要求,以全国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国家下达我市“两区”划定任务和《重庆市粮油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为依据,综合考虑消费需求、生产现状、水土资源条件等因素,以保核心产能、保产业安全、保生态环境为底线,统筹兼顾局部和整体、当前和长远利益,科学合理划定全市水稻、玉米生产功能区和油菜籽生产保护区。

――完善机制、建管结合。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强“两区”建设和管护工作,稳定水稻、玉米和油菜籽种植面积,保持种植收益在合理水平,确保“两区”建得好、管得住,能够长久发挥作用。

――加强引导、协同参与。充分尊重农民自主经营意愿和保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完善支持政策和制度保障体系,积极引导农民参与“两区”划定、建设和管护,鼓励农民发展特色效益粮油产品生产。

(三)主要目标。力争用3年时间完成1250万亩“两区”地块的划定任务,做到全部建档立卡、上图入库,实现信息化和精准化管理。其中,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1250万亩(水稻750万亩、玉米500万亩),划定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250万亩(油菜籽250万亩,与水稻生产功能区重叠)。力争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两区”建设任务,形成布局合理、数量充足、设施完善、产能提升、管护到位、生产现代化的“两区”,全市主要粮食品种和油菜籽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业产业安全显著增强。

二、科学合理划定“两区”

(四)科学确定划定标准。“两区”划定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水土资源条件较好,坡度在15度以下的永久基本农田;

相对集中连片,原则上浅丘平坝地区连片面积不低于50亩,深丘低山地区连片面积不低于20亩;

农田灌排工程等农业基础设施比较完备,生态环境良好,未列入退耕还林还草、还湖还湿、耕地休耕试点等范围;

具有水稻、玉米和油菜籽种植传统,近3年播种面积基本稳定。优先选择已建成或规划建设的高标准农田进行“两区”划定。加强与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有效衔接,不得将城乡规划确定的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区域交通设施用地、区域公用设施用地、特殊用地、采矿用地和城镇发展备用地划入“两区”,禁止将受污染耕地等不适宜耕种的地块划入“两区”。

(五)分解落实目标任务。根据全市“两区”划定任务和各区县(自治县,含万盛经开区,以下统称区县)现有耕地面积、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以及水稻、玉米和油菜籽种植面积等因素,以30个粮食主产区县特别是520个重点产粮乡镇和26个产油重点区县为划定重点,综合考虑资源禀赋、发展潜力、产销平衡等情况,明确各区县具体目标任务(详见附件)。“两区”划定工作以区县为基础推进,各区县政府要将划定任务进一步分解落实到各乡镇。

(六)以区县为基础精准落地。各区县政府要根据土地利用、农业产业发展、城乡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基本农田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规划,按照统一标准和分解下达的“两区”划定任务,结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明确“两区”具体地块并统一编号,标明“四至”及拐点坐标、面积以及灌排工程条件、作物类型、承包经营主体、土地流转情况等相关信息。依托国土资源遥感监测“一张图”和综合监管平台,建立电子地图和数据库,建档立卡、登记造册。

(七)审核和汇总划定成果。各区县政府要根据目标任务,及时组织开展“两区”划定成果的核查验收工作,在公告公示无异议后,将有关情况报送市农委、市国土房管局、市发展改革委,同时抄送市财政局、市城乡建委、市水利局。市农委、市国土房管局要指导各区县建立“两区”电子地图和数据库,形成全市“两区”布局“一张图”。市农委、市发展改革委要会同有关部门汇总全市“两区”划定成果并向市政府报告。

三、大力推进“两区”建设

(八)加强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依据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和土地整治规划等,按照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要求,积极推进“两区”范围内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田生态综合治理。大力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采取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等措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耕地基础地力。加强“两区”范围内的骨干水利工程和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兴建“五小水利”工程,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打通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

(九)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大“两区”范围内的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力度,优化支持方向和领域,使其成为“两区”建设的骨干力量。以“两区”为平台,重点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健全农村经营管理体系,加强对土地经营权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的管理服务。重点培育“两区”范围内农机合作社、植保专业队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化服务组织,提升农机、病虫防控作业的规模化和专业化水平。加大农业标准化示范力度,提升“两区”范围内农业全产业链的标准化、现代化、规模化生产能力。引导和支持“两区”范围内经营主体根据市场需要,优化产品结构,实现产销对接。

(十)突出服务综合配套。着力深化“两区”范围内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农技推广和服务能力,加快农业绿色环保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速度。构建高效便捷、运转通畅的现代化农业物流体系,促进生产加工、包装储存和运输配送等环节有效衔接,提高物流配套服务水平。推广运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农业生产信息化水平。

(十一)统筹调整粮经种植结构。按照稳粮优经的思路,加快构建粮经协调发展的种植结构。粮食作物要以“两区”为重点,稳定水稻生产,确保口粮绝对安全,依托“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大力发展优质稻、青贮和鲜食玉米、优质油菜籽等特色效益粮油作物,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产品品质和单产水平。同时要适度调减低效粮食种植面积,大力发展高效蔬菜、水果、茶叶等经济作物,合理调整粮经比例,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强农业品种品质品牌建设,提升“两区”的粮油优质品率,实现农民稳定增收,促进农业增效。

四、切实强化“两区”监管

(十二)依法保护“两区”。各区县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要根据农业法、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农田水利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强化“两区”保护责任落实,将宝贵的水土资源保护起来。严格“两区”范围内永久基本农田管理,确保其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两区”范围内的耕地原则上不得占用,因重大项目建设确需占用的,应严格依据相关政策法规履行手续、落实补偿措施,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两区”面积不减少。

(十三)落实管护责任。各区县政府要按照“谁使用、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将“两区”地块的农业基础设施管护责任落实到生产经营主体,督促和指导经营主体加强设施管护。加强“两区”管护制度建设,依法依规推进“两区”管护工作。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将各地“两区”管护情况作为分配有关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的重要因素。

(十四)加强动态监测和信息共享。各区县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要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两区”监测监管体系,定期对“两区”范围内的农作物品种、种植面积和耕地质量等级等进行动态监测,深入分析相关情况,实行精细化管理。建立“两区”信息报送制度,及时更新“两区”电子地图和数据库。建立健全数据安全保障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开放“两区”电子地图和数据库接口,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

(十五)强化监督考核。市商务委(市粮食局)会同市农委、市发展改革委、市国土房管局等部门将各区县“两区”划定、建设和管护工作纳入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考核内容进行评价考核,评价考核结果与“两区”扶持政策挂钩。各区县政府要切实抓好“两区”的监督检查,将相关工作作为当地政府绩效考评的重要内容,并建立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

五、加大对“两区”的政策支持

(十六)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把“两区”作为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安排的重点领域,现有的高标准农田(包括国土整治、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田间工程、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要重点向“两区”倾斜。鼓励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建设高标准农田项目,积极探索“两区”建设投融资机制,吸引商业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投入,加快“两区”建设步伐。

(十七)完善财政支持政策。市、区县两级财政分别负责,确保“两区”划定、建设和管护资金落实到位。进一步发挥财政政策导向和财政资金杠杆作用,积极支持“两区”产业发展。优化财政支农结构,创新资金投入方式和运行机制,推进“两区”范围内各类涉农资金整合和统筹使用。率先在“两区”范围内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和产粮产油大县奖励资金重点投入“两区”,粮油绿色高产高效示范、耕地质量提升和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示范、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等项目优先安排在“两区”范围实施。各区县政府制定的粮油生产扶持政策要向“两区”倾斜。

(十八)创新金融支持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完善信贷管理机制,创新金融支农产品和服务。充分利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拓宽抵押物和质押物范围,在符合条件的“两区”范围内探索开展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主体营销贷款试点,加大信贷支持。完善政府、银行、保险公司、担保机构联动机制,深化小额贷款保险试点,优先在“两区”范围内探索农产品价格和收入保险、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保险等试点,探索“保险+期货”“保险+信贷”等金融保险融合创新,推动“两区”农业保险全覆盖,健全大灾风险分散机制。

六、强化组织保障

(十九)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建立由分管副市长牵头,市农委、市国土房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科委、市城乡建委、市商务委、市环保局、市水利局、市林业局、市政府法制办、市农综办、人行重庆营管部、重庆银监局、重庆保监局、市气象局、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等部门参加的“两区”工作协调机制,统筹协调全市“两区”划定、建设和管护相关工作。各区县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两区”划定工作,将其作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障粮食安全和稳定食用油有效供给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二十)明确部门分工。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指导、协调和监督检查,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市发展改革委要会同有关部门做好统筹协调,适时组织第三方评估。市农委要指导各区县制定“两区”划定规划,会同市国土房管局等有关部门制定“两区”划定、验收、评价考核操作规程和管理办法。市国土房管局要会同市农委完成“两区”划定的上图入库工作,制定激励“两区”建设的用地政策,统筹项目资金集中投入“两区”建设。市财政局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财政补贴资金的统筹和整合,优化使用方向,扎实开展支农资金分配管理改革,建立健全支持“两区”建设的支农项目资金保障机制。人行重庆营管部、重庆银监局、重庆保监局要创新和完善“两区”建设金融支持政策。

(二十一)落实地方责任。市政府将与各区县政府签订责任书,确保“两区”划得准、建得好、管得住。各区县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两区”划定、建设和管护工作负总责,要建立由区县政府分管负责同志牵头的“两区”工作协调机制,出台相关配套政策,细化具体措施,抓好工作落实。要结合本地实际,于2017年12月底前编制完成“两区”划定工作方案,2018年全面开展、2019年年底前全面完成“两区”划定工作。要按照统一标准做好“两区”划定数据的测绘和搜集,开展上图入库、建档立册、成果审核和汇总上报工作,切实做好划定后的“两区”建设和管护工作。

自本意见印发之日起,由各区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牵头,每季度末向市农委报送“两区”划定地块图斑、数据汇总及划定完成情况,并抄报市国土房管局、市发展改革委。

附件:重庆市“两区”划定和建设任务表

重庆市人民政府

2017年12月12日


附件

重庆市“两区”划定和建设任务表

单位:万亩

序号

区县

“两区”面积

粮食生产功能区

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

水稻

玉米

油菜籽

(与水稻生产功能区重叠)

万州区

8.5

黔江区

12.5

11.5

8.5

涪陵区

38.5

27.5

长寿区

27.5

16.5

5.5

江津区

合川区

52.5

33.5

12.5

永川区

62.5

12.5

南川区

39.5

9.5

綦江区

44.5

27.5

大足区

34.5

12.5

璧山区

铜梁区

43.5

32.5

6.5

潼南区

30.5

14.5

20.5

荣昌区

开州区

66.5

30.5

梁平区

35.5

18.5

8.5

武隆区

4.5

城口县

0.5

0.5

丰都县

44.5

20.5

8.5

垫江县

30.5

18.5

忠县

46.5

13.5

云阳县

50.5

24.5

10.5

奉节县

30.5

13.5

巫山县

巫溪县

2.5

石柱县

15.5

14.5

3.5

秀山县

38.5

22.5

酉阳县

彭水县

43.5

12.5

万盛经开区

合计

1250

750

500

250

篇8:粮食生产功能区制度

要提高粮食生产的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和科技化水平, 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保障粮食有效供给和安全, 则加快粮食生产功能区服务组织建设是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的中心工作。

一、余姚市粮食生产功能区概况

余姚市将经过3年的建设, 确保全市粮食生产耕地面积1.3万hm2, 保持粮食播种面积2.4万hm2的水平, 其中水稻种植面积2.17万hm2, 早杂粮种植面积0.33万hm2, 粮食总产量15万t;6.7 hm2以上粮食生产功能区耕地面积达到1.12万hm2, 其中66.7 hm2以上宁波级粮食生产功能区总面积0.72万hm2, 33.3~66.7 hm2余姚市级粮食生产功能区总面积0.25万hm2, 33.3 hm2以下乡镇 (街道) 级粮食生产功能区总面积0.15万hm2。

二、粮食生产功能区农机合作社存在的问题

目前, 余姚市粮食生产功能区内已建有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25家 (其中2009年新组建11家) , 农机维修示范网点8家。3年规划粮食生产功能区内组建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37家, 农机维修示范网点20家, 基本实现粮食生产功能区农机服务全覆盖。

当前粮食生产功能区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在发展中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 农机合作社股权结构单一

目前的合作社只是粗放型的合作, 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 社员以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和农机户为基础, 在组建过程中农机具、土地、技术等折价成股份入股操作难度很大, 现有社员都以现金形式参股, 股权结构单一。

2. 农机合作社社员结构不合理

成立农机合作社, 组织者心切, 为了凑足法定人数, 存在拉郎配的现象, 给合作社的规范运作带来不便;再者合作社的社员年龄偏大、文化技术水平偏低。农机合作社社员结构不合理给合作社的发展带来阻力。

3. 农机合作社库房建设用地落实难

目前余姚市的很大一部分农机合作社的办公场所仍借用家庭居所或村办公室, 合作社的机械库房、维修车间、学习和活动场所的建设用地依法申批比较难, 虽有文件精神, 但各地的情况不同, 要具体落实难度很大。

4. 农机合作社建设资金不足

农机合作社的社员基本上是农民, 购置高性能农业机械已属不易, 再来投资建设合作社的机械库房、维修车间、学习和活动场所只能是一种奢望。因此农业机械长年停放在露天, 影响了机械的使用寿命和安全可靠性。

5. 农机合作社规模偏小

目前余姚市粮食生产功能区内的农机合作社规模普遍偏小, 社员在100人以上的只有2家, 仅占8%;10人以下的有22家, 占88%。先进农机具的配置结构和数量, 与所承担的农机作业服务任务不尽适应。

6. 农机合作社内部管理欠缺

目前余姚市粮食生产功能区内的农机合作社主要是镇农办 (村) 牵头模式和农机 (种粮) 大户自发合作组建两种模式。镇农办 (村) 牵头模式组建的合作社理事长都由镇干部和村干部来担任, 他们平时工作很忙, 很难顾及合作社里的管理工作, 致使造成“失管”现象;农机 (种粮) 大户以自发合作模式组建的合作社理事长都是实实在在的农民, 文化水平和管理经验不足, 致使造成“无管”现象。再者, 早先成立的合作社财务管理存在不少问题, 资金的使用、报销、提留、分配和台账的登记都存在不符合要求的地方。

7. 农机合作社经济效益不明显

合作社规模偏小, 作业服务面积少, 竞争优势不明显, 作业服务还停留在粮食生产过程中部分生产环节, 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水平不高, 合作社社员的单打独斗局面还没有被打破, 规模化、全程化作业服务局面形成难, 合作社的经济效益和社员利益没有充分体现。

8. 农机合作社的作业服务模式单一

目前农机合作社作业服务模式还比较单一, 基本停留在水稻生产部分环节的作业服务, 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生产比例不是很高, 开展土地流转经营、全程托管服务、租赁经营的更是屈指可数。

三、农机合作社存在问题的成因

1. 思想认识不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在2007年7月1日起施行, 政府和各级部门都非常重视, 制定出台了很多相关的发展扶持政策。但有相当一部分管理指导层人员和农民误读相关政策, 就事论事, 思想认识产生偏差, 不用发展的眼光、科学的思维看待社会前进中的新生事物。

2. 制度性制约

当前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小规模经营形式, 对农业机械的发展和广泛使用产生了一定的制约和影响, 同时给农机合作社健康发展也有不利的影响。

3. 效益不明显

目前已组建的农机合作社是初级分散型的, 很多因素制约着农机合作社向紧密型转型, 只是个体单打独斗小范围的一种初级联合, 产生效益优势不明显。

4. 服务模式创新缺乏内在动力

农机合作社的年收益不高, 大多数合作社资金积累不足, 缺少再投入资金。机具更新缓慢, 成立初期的老旧机械依旧普遍成为作业服务的主要机具, 作业标准、作业效率、作业质量等提升困难。人员素质偏低, 有知识、懂技术、善管理的骨干缺乏, 合作社的规范管理不到位。

四、加快发展和规范粮食生产功能区农机合作社的对策措施

在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发展过程中, 仅靠农民自发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需要政府部门的正确引导和强有力的支持。

(1) 合作社的机库、维修、活动和办公场所建设用地要用政府的文件加以具体规定, 保证有稳定的经营场所。

(2) 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 机械的添置、更新和建设, 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希望得到金融机构的低息和无息信贷支持, 为合作社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3) 稳定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提高合作社购机补贴比例, 政策给予倾斜, 区别于一般购机者, 来调动合作社社员使用机械的积极性, 提高合作社机械化装备水平。或者, 实行购买先进适用机械补贴与作业面积挂钩政策。

(4) 政府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的承包土地流转出来, 提高流转补贴, 来推动土地的规模经营。合作社要发展, 必须在扩大服务领域、增强服务能力的同时, 要积极地承包或流转土地, 把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规模化经营, 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和机械的使用效率。合作社要生存、发展和推进农机化、现代化, 关键在于土地的集约经营, 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之路。

(5) 政府应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 以规范性、示范性合作社的建设和评定等方式给予合作社一定的物质奖励, 提高合作社的竞争意识, 开展品牌建设, 不断壮大合作社的经济实力。

(6) 设立合作社社员培训补贴资金, 培养和吸引人才, 提高管理水平和操作水平。

(7) 建立农机干部联系合作社制度, 开展一对一的帮助活动, 合作社的规范发展与其工作业绩挂起钩来。

上一篇:试析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下一篇:工地试验室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