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生产论文范文

2022-05-09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粮食生产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生产要素随着市场经济的发育而不断转移。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在资源配置中处于绝对不利的地位。加上世界能源的紧缺,生物能源的发展不以世人意志为转移。粮食紧缺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为世人所关注。粮食生产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任何时候都不可放松,保证粮食安全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第一篇:粮食生产论文范文

粮食安全战略视野下我国区域粮食生产量度分析

摘要:区域粮食生产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在分析近年来区域粮食生产量度指标的基础上,提出了粮食安全贡献度的概念,确定了其计算方法,并通过分析山东省1995—2012年粮食生产状况,验证了粮食安全贡献度作为区域粮食生产量度分析指标的直观性,证明了粮食安全贡献度是衡量区域粮食生产可持续性的较为科学的量度指标。

关键词:粮食安全;区域粮食生产;粮食安全贡献度

区域粮食生产,特别是主产区的粮食生产,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基础。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区域的自然禀赋、粮食生产条件、农业产业结构差异较大,如何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科学量度区域粮食生产,是科学划定区域粮食生产指标任务、建立区域粮食生产补偿机制的前提所在。

1 我国区域粮食生产量度分析研究概况

1.1 区域粮食生产量度分析研究的意义

区域粮食安全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近年来,随着对我国粮食安全的热议,作为全国粮食安全保障源头的区域粮食生产也备受关注。做好区域粮食生产量度分析,不仅为科学评价区域粮食生产提供了可靠依据,而且对健全我国区域粮食生产体制机制、有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2 目前区域粮食生产量度分析的局限

近年来,不少学者对我国区域粮食生产量度分析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这些研究绝大多数都引用了区域粮食安全的概念,并且套用了粮食自给率、粮食储备水平、粮食产量波动系数、人均粮食占有量、低收入居民粮食保障水平等国家粮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1],部分学者利用耕地压力指数建立起了区域粮食安全量度模型[2],并结合区域粮食需求和供给,在综合粮食生产波动系数、耕地压力指数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粮食安全系数为指标的区域粮食安全量度模型[3],从区域粮食供求平衡的角度分析了区域粮食安全,但均未站在国家粮食安全的大局,从区域粮食生产对国家粮食安全贡献的角度进行量度分析。

曾福生等提出了粮食大省对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度的问题,并借鉴库茨涅茨的“农业四大贡献”理论进行了相关理论分析和粮食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简单数据比较,但没有提出粮食大省对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度的计算方法,也未针对某一省份进行计算分析[4]。马树庆等提出粮食调出省也存在粮食安全问题,保证国家粮食供给是粮食主产省粮食安全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仍然运用了粮食总产量、粮食稳产系数、人均粮食占有量、粮食贮藏系数、粮食商品率、粮食市场状况等国家粮食安全传统评价指标作为区域粮食安全的评价指标,进行了吉林省的粮食安全评价[5]。王兆华等提出了粮食主产区对全国粮食安全的贡献率,并列出了不同年份粮食主产省份对国家粮食安全的贡献率数据,但没有明确阐述贡献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6]。算分析得知,山东省粮食调出量由1995年的891.4万t,下降为2012年的294.4万t,波动式下降趋势较为明显;粮食安全贡献度也由1995年的16.73%,下降为2012年的2.72%,呈现显著下降趋势(图1)。从以上量度指标可以看出,近年来,山东省粮食产量虽逐年增长,但对国家粮食安全的贡献却在不断减小,正从粮食调出大省向粮食产销平衡省份过渡。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审视,山东省近年来的粮食生产状况是不可持续的。

由此可见,粮食安全贡献度更能较为直观地反映出区域粮食生产状况,特别是区域粮食生产对国家粮食安全的影响,是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角度,衡量区域粮食生产是否具备可持续性的较为科学的量度指标,也是建立国家层面上的区域粮食生产补偿机制的重要参考指标。

参考文献:

[1]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宏观经济政策动态跟踪”课题组.粮食安全评估指标与方法研究综述[J]. 经济研究参考,2007(13):44-51.

[2]蔡运龙,傅泽强,戴尔阜.区域最小人均耕地面积与耕地资源调控[J]. 地理学报,2002,57(2):127-134.

[3]刘丽丽,刘金萍,李建国,等. 区域粮食安全度量研究——以重庆市万盛区石林镇为例[J]. 中国农學通报,2010,26(6):348-354.

[4]曾福生,匡远配. 粮食大省对国家粮食安全的贡献分析[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29(6):662-666.

[5]马树庆,王 琪. 区域粮食安全的内涵、评估方法及保障措施[J]. 资源科学,2010,32(1):35-41.

[6]王兆华,褚庆全,王宏广.粮食安全视域下的我国粮食生产结构再认识[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32(3):257-260.

作者:王兆华 褚庆全

第二篇:浅议发展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

[摘 要] 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生产要素随着市场经济的发育而不断转移。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在资源配置中处于绝对不利的地位。加上世界能源的紧缺,生物能源的发展不以世人意志为转移。粮食紧缺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为世人所关注。粮食生产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任何时候都不可放松,保证粮食安全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关键词] 粮食;风险;安全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要确保十三亿人口的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要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1%的人口,任务十分艰巨。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确立,经济快速发展,生产要素自觉不自觉地由比较效益低的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经济向城市经济转移,产品经济向商品经济转移。很明显地出现了世界性的三个不可逆转:即人口的不断增加不可逆转;耕地的不断减少不可逆转;粮食的消费增加不可逆转。其直接后果将是产粮大国保守主义抬头,将进一步作为战略物资的“硬通货”。世界性的“粮荒”将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摆在各国政府和世人面前。作为发展中的中国,人口众多,中央政府非常关注。笔者认为:确保粮食安全生产,必须加大农业投入,提高种粮的比较效益;依靠科技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解决有人为农服务,提高家业技术的入户率。

一、加大投入,提高种粮比效效益

近年来,中央免除农业税,加大了农机、种粮、良种直补,减轻了农民负担。但由于种粮生产周期较长,又受自然风险的制约,分散的小农经济劳均占有耕地少,种粮农户所种粮食除自食外,商品量有限。近年粮价虽有上升,但化肥、农药价格的上升幅度远远大于粮价的上升,其结果是种粮的比从事其他行业的比较效益仍然低,导至农村大量青壮劳动力弃农务工,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特别是从事粮食生产的劳动力缺乏。传统的精耕细作被束之高阁,更有甚者出现大量的“抛荒”,造成有限的耕地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加上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有限的耕地逐年减少。笔者认为,中央政府应出台钢性政策保护耕地,让中央提出的耕地警戒线18亿亩得到真正的落实,同时进一步加大农业,特别是对粮食生产的投入:一是资金的投入。目前国际市场粮价远远高于国内粮价,试想能否将这部份差价拿出40%作为种粮农户的直接补助,即种植面积×产量系数(高产区系数大,广种薄收地区系数小);20%作为规范农资市场(化肥、农药、农机、种子)补贴,对国有大中型农药、化肥、农机生产企业进行原材料补贴,控制价格,种子补贴到种粮农户;40%作为商品粮补贴,40%的资金量除以国家计划每年收购多少粮食量,即为单位商品粮量的补贴金额,这样一来有利于耕地向种粮大户集中,让种粮劳动力比较效益接近从事二三产业(至少相当或接近外出务工效益),让一部份有头脑,会管理的农村新型农民从城市回流到种粮(油)第一线。二是政策投入。政策的入主要是在鼓励耕地向种田能手集中,机械化耕作,严格控制耕地,特别是基本粮地上下功夫;三是改善生产条件的投入,要将耕地出让金国家收取部份,全额用于基本农田改造,兴修大中型水利设施上,尽快将粮田改造为旱涝保收的良田。

二、依靠科技,大幅度提高单产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蒸汽机的发明带来了第一次工业革命;20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美国推广杂交玉米,使美国玉米亩产每十年增加100斤;“绿色革命”给人口众多的印度带来了希望,基本解决了印度的“饥荒”;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解决世界的粮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每年种植杂交水稻3.5亿多亩,增产的稻谷达350亿kg(每亩按增产稻谷100kg计),至少可供1亿人口的消费,目前杂交水稻已在全世界主要稻米生产国推广。我国的粮食安全,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但最终要靠科学技术解决问题。我国人多耕地少,土地后备资源不足,要保证粮食的稳定增长,保证粮食安全,将取决于农业科技新的突破。“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一项新技术推广可以造福一方百姓”,目前超级稻已面世,在现有杂交稻的基础上每亩增产100kg已成为现实,正向第二阶段冲剌,即每亩超过1000kg物新品种选育。要集航天技术、组织培养,基因等高科技为一体,尽快培育出一大批更具增产潜力的新品种。同时在低耗能化肥,安全有效低残毒农药、除草剂、及省工培技术的研究等方面有新的突破。可以设想,在上述领域谁占有先机,有所突破,谁就可以在世界上最先有发言权,谁就会在世界粮食生产上成为强者,到那里我们才能说保证了我们的粮食安全。

三、强化服务,稳定和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要保证粮食生产安全,将取决家业科技的突破和实用技术在更大范围的普及推广。依靠科技不是权宜之计,而是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根本战略方针。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科技与生产相结合的“二传手”。笔者在基层从事农技推广工作近二十年,目前的状况实在是令人担忧;本世纪初的机构改革,将乡镇农业服务机构下放到乡镇管理,上级业务部门只是业务指导,实际上上下已没有多少联系,有言者为“脱钩”了,知识上难以更新,业务中无人管了。加上经费不足,“有钱养兵,无钱打仗”,使基层农技人员无所事事;再者教育制度的改革,院校毕业生不包分配,自己求职,农业,特别是分散经营比较效益低下的农业,农业院校毕业生求职难,学生不报农业院校,农业院校生源少,纷纷改行办非农专业;农业中专纷纷停办,这样一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难以接收到新鲜血液。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来,基本上无农业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充实到基层农业推广单位,照此下去,再过十来年谁来推广农业技术?只有让农民“自学成才”!笔者认为,国家应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学子学农;鼓励农业院校“务正业”,招收农学专业;尽快将乡镇农技推广机构与上级农业技术管理部门挂钩,让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有人管,有事做、有经费、,做出业绩的基层农技推广人员转为公务员得以社会的承认,享受到相应的待遇。让农业技术真正地转化为保证粮食安全的生产力。

发展粮食生产,保证粮食安全检查,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投入,政策支持,各级政论高度重视,全社会高度关注。把政策投入、资金投入落到实处,严惩各种违规行为和挤占挪用发展粮食生产资金。

参考文献

[1] 祝滨滨,刘笑然.新时期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措施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09(12)

[2] 邵鲁.我国粮食供求、价格波动与安全问题的实证分析[D].吉林大学,2009

[3] 刘铮.世界粮食危机挑战中国粮食安全[J].经济学家,2009(12)

[4] 彭克强,刘枭. 2020年以前中国粮食安全形势预测与分析[J].经济学家,2009(12)

[5] 侯力.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耕地资源保护研究[D].吉林大学,2008

[6] 梅燕.中国粮食供求区域均衡变化研究:模型构建与模拟分析[D].浙江大学,2008

[7] 公茂刚,王学真.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区域比较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9(11)

[8] 陈波.中国粮食安全成本及其结构优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

[9] 杨晓智.我国粮食供求与农业开放政策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9(11)

[10] 张士功.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

作者:吴英

第三篇:我国粮食生产全要素生产率实证分析

[摘 要]采用DEA-Malmquist指数,以三种主粮(水稻、玉米、小麦)为研究对象,选择全国三大主粮平均每亩劳动和资本投入、每亩主粮产出为计算单元,在数据翔实基础上,对我国粮食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客观测算。据研究表明:10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全要素生产率有较大的震荡和增长,这主要是粮食生产技术进步所带来的,而技术效率对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贡献相对较小。

[关键词]三大主粮;全要素生产率;每亩主粮投入产出指标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6.017

1 引 言

我国粮食生产是否能够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如何保障,是我们面临的紧要问题。不断提高我国农业生产效率,对于我国粮食生产的健康发展,促进我国农业产出的增长有着重要的意义。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是一个对粮食生产效率和技术进步进行描述的有力指标。小麦、水稻和玉米是我国的三大主粮。针对三大主粮的粮食生产率进行研究,不仅对我国整个粮食生产行业的效率提高有借鉴意义,而且三大主粮数据可得也确保了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本文在全要素生产率测量方法中的确定性前沿生产面方法,即Malmquist指数法的基础上,通过回顾我国粮食生产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研究,为投入产出指标的科学选取提供理论和方法保障,重点对三大主粮(水稻、小麦、玉米)指标选择进行说明和描述,以此来测算我国实施粮食生产补贴十年来主要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发展变化状况,并对研究结果进行讨论。

2 我国粮食生产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回顾

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以下简称TFP)是表示生产效率水平的一种指标,于20世纪60年代,由以索洛等为首的一些经济学者提出。具体指某项经济活动的所有生产要素(如土地、劳动、资本等)的投入量不变情况下,该经济活动的生产总量仍能增加的比例。因此,全要素生产率通常被用来衡量经济活动中所有投入有形的生产要素一定的条件下,完全是因为技术进步而引起的生产率的增长。因此,该指标又被称为技术进步率。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方法可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增长会计法;另一类可称之为经济计量法。

由于农业技术进步对于农业经济发展极为重要,而粮食又是重中之重,因此粮食的TFP近些年来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粮食生产过程通常包括了多种生产要素的投入,这些生产投入主要又可分为劳动、资本、土地三种。在粮食生产过程中,各类生产投入要素之间存在相互替代性,如果仅仅使用单要素生产率计算粮食生产的生产率水平及其变动,那难以得到全面、准确的结果。TFP则充分考虑了粮食生产过程中所有的投入生产要素,因此这个指标对粮食生产效率的表达较为全面而综合,计算结果能够涵盖生产过程中的生产组织水平的提高、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生产创新和组织创新等进步水平等,从多个不同角度对粮食生产的效率进行描述。

近年来也有许多学者对中国的农业与粮食生产的TFP进行研究,出现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研究中通常是以农业产业的全部子行业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整体的农业生产效率研究,选择的投入产出指标也是涵盖农业整个产业的数据。在以往总体的农业TFP 的计算中,研究者们采用的产出要素一般都为农、林、牧、渔所有子行业的总产值,而生产投入要素中主要是采用了劳动力要素、土地资源要素和资本要素三大类。具体而言包括了农作物播种面积、第一产业从业人数、有效灌溉面积、机械总动力、化肥施用量等。使用这些指标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就是很容易获得,这些数据在国家统计年鉴上能够全部找到,但缺点是这些数据过于笼统,过于粗略,难以对粮食生产的真实投入进行准确反映。如马文杰(2010),白林(2012)等。

多数学者使用Malmquist指数法来测算粮食生产TFP。在测算过程中,绝大多数学者将粮食产量作为产出指标,而在投入指标选择上学者们有了不同的取舍。如周明华(2013)将具有完全替代或完全互补的投入指标进行归类,建立了综合投入指标。焦晋鹏、宋晓洪(2011)选取农林牧渔业就业人数、粮食播种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等五个指标作为投入指标。由于指标选取不同,导致研究结果上有差异。以往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通常采用的是广义的粮食投入与产出数量的指标,而不同的研究者对投入要素、产出要素的观察与界定的方法不同,以致不同研究者采用的宏观投入、产出的指标也往往有很大差异。因此,以往我国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计算结果在不同研究之间的差异也比较大。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量的方法不同也会造成测算结果的差别。

以往的研究成果为本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本文将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对我国粮食生产的TFP进行测算,对其各种生产效率因素进行分解。值得说明的是,在选择具体测量指标时,考虑到使用全国的总量指标会像其他许多研究一样,面临主观性相对较强等问题,并且以往该领域对我国粮食生产的TFP计算的结果大多彼此之间存在差异,所以本文选择全国主粮(水稻、小麦和玉米)平均每亩投入产出为计算单元。我国主粮平均亩产投入产出都有详细的数据记录,这些记录见《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为避免上述所言的可选择指标较多、差异大的问题,本研究根据粮食生产的函数,尽量选择明确而客观的水稻、小麦和玉米三大主粮生产投入和产出指标,产出的是每亩三大主粮的产量,投入指标主要是每亩三大主粮投入的资本和劳动数量。

3 指标选择与描述

本部分选择三大主粮(水稻、玉米、小麦)为研究对象。在研究中,产出指标只设一个,即全国主粮平均亩产;投入指标包括劳动投入与资本投入二类共四个指标,劳动投入是亩均劳动用工数量,资本投入是亩均种子用量、亩均化肥施用折纯数量、农业机械投入(即当年农业机械化水平)。上述指标中均为投入产出的数量水平而不含价格因素,避免了各类投入产出要素受到价格上涨幅度不同导致的实际计量投入的误差,并且这四个指标也相对充分地表达了粮食生产主要投入的劳动与资本要素。这些数据除了当年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指标来自于前文的相关统计外,其他数据均来自历年《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对以上数据(2001—2013年)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到,从2001年以来,我国农业主要粮食的亩均产量变化不大,中值为410.8公斤,标准差为35.6公斤;亩均种子用量、亩均化肥折纯用量变化也相对较小,一般都在均值的10%范围内变动;而亩均用工数量和亩均机械投入比例变化都非常大,最大值与最小值几乎都翻倍,图1进一步对这二者进行描述说明。

图1显示,亩均劳动用工数量从2001年的近12年呈递减趋势减少到了2013年的6人左右,而同时期的粮食生产的机械化水平从30%左右呈递增趋势到2013年增加到60%,两类粮食生产的主要投入要素间呈现出此消彼长的格局。

图2 历年来粮食生产中亩均种子用量、亩均化肥折纯用量变化状况

从图2中可以看到,亩均化肥折纯用量近十多年来呈现不断缓步攀升的趋势,而亩均种子用量一直以来保持基本平稳。当然,种子虽然用量基本不变,但粮食种子中实际上蕴含着农业良种技术的科技发展,粮食种子中包含着良种科技对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

而同时期,我国主要粮食的亩产量也呈现出间歇性的上升,如图3所示。

从图3中看到,我国主要粮食的亩产量在2004年有个较大幅度的上升,在2005年有个小幅度下降,在之后继续缓慢攀升至2008年的近450公斤/亩,之后反复到2013年的亩产量仍然在这个数值左右。

4 统计结果与讨论

本文采用Win DEAP软件对以上投入产出数据进行了2004—2013年间的全要素生产率的统计分析。得到TFP 变化指数(TFA)、技术进步变化指数(TE)、技术效率变化指数(PE)、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TP)和规模效率变化指数(SE)。2004—2013年我国农业主要粮食的TFP 变化及其Malmquist 指数分解见表2。

表2中数值显示,我国主要粮食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在实施粮食生产补贴的十年中发生了较大的震荡与增长,十年间的总体增长率是26.6%。其中,在农业税试点改革以及开始实施对粮食生产进行补贴的2004年度,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幅度最大,达到了20.6%,当年的主粮生产的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都有了显著的增长,从当年TFP的计算数据中可以看到,当年的技术效率增加了12.4%,技术水平进步也达到了7.3%,说明当年初次试点的税收政策与粮食生产补贴政策对于农村的粮食生产与技术的提升在短期内产生了显著的积极影响,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升了农业粮食生产的组织效率,促进了在粮食生产中新技术的推广和运用。到2005年全要素生产率出现了一个下降,TFP仅为0.961,技术效率和技术水平指标都不到1,说明生产率在短期刺激下大幅提高之后的一个暂时回归,而在之后的数年中全要素生产率保持着震荡状态,没有显著的趋势性变化。本文认为,其更大可能是由于当年进行农业税试点改革而在短期内激发出的巨大的、潜藏的农业生产能力的缘故。这从上表中列示的“后九年变化率”中可以看到,2005—2013年的九年间,我国粮食生产的累计技术进步达到了0.137,同时期技术效率累计下降0.074,而全要素生产率累计增长0.060,TFP增长平均每年近0.6%。

同时,我们从表2中可以看到,在十年来生产率变化的总体指标中,技术进步的指标更接近于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幅度,总体增长率为20.6%,而同期技术效率的增长率为5%,说明十年来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来源为农业技术进步,而技术效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贡献相对较小。其中,2004年的技术效率提升达到了12.4%,而之后的九年间技术效率大部分在1.0以下,实际上之后九年技术效率累计是负值,说明技术效率在近些年没有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做出贡献。技术效率从理论上说,只是用来对投入产出的效果进行衡量的一个指标,也就是对于一定的投入,产出越高那么技术效率越高,反之则技术效率越低。而技术进步变化反映随着时间变化投入对产出的影响,一般认为随着时间的推进技术总是在进步,从而会导致相同投入会创造出更多的产出,本文中的技术变化不单是指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它也包括由于时间变化,其他农业相关产业进步对农业生产的渗透和影响,农业生产环境变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且通常来说生产技术不具有可逆性,即生产技术一般是不会倒退的。因此,从近些年我国粮食生产的技术效率来看,我国在农业粮食的生产过程中,对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和运用、农业生产的组织方式等,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了在农业技术水平提高的同时,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没有得到相匹配的增长。这个统计结果与郑京海等(2005)、方福前等(2010)的研究相类似,他们研究认为,我国农业生产中技术效率改善的速度滞后于技术进步的速度,原因很可能是由于我国农业技术的有效利用和推广存在问题(例如农业技术推广,农业技术发展应用与农村人力资本不匹配)、农村金融体系的效率问题、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问题等。这个研究结果进一步促使我们去思考,为什么我国这么多年不断加大农业科研、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等科技的投入,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5 结论与建议

综合以上研究结果,即使不考虑我国2003年粮食大幅减产与2004年开始农业税试点改革对生产效率影响的重要因素来源,我国近十年来农业主粮生产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极其缓慢,其中尤其是技术效率在2004年当年有了不错的增长外(而其原因在本文看来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当时进行的农业税试点改革而激发出的潜在生产力),近些年大部分时间都是负增长,阻碍了农业粮食生产率的提高,这与我国粮食生产补贴的预期目标并不一致。我国粮食生产补贴的主要目标——保障我国粮食生产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必须依赖于粮食生产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那么,粮食生产补贴究竟对于我国粮食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了什么影响,这将是以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在提升农业技术效率方面,我国需促进农业土地流转、构建并不断完善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支持体系,以加快促进粮食生产规模化经营,确保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和落实。在这个基础上做好相关配套制度的完善,如农业信贷制度、农业劳动力的培训机制以及粮食生产周边的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马文杰.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研究[M].

作者:谢枫

上一篇:媒体艺术论文范文下一篇:平衡理论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