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核心生产区

2024-05-06

粮食核心生产区(精选十篇)

粮食核心生产区 篇1

目前,我国粮食生产发展处于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水土资源短缺,气候不断变化,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时期,稳定粮食生产核心区的有效供给是当前我国粮食安全重要问题。按照《规划》,中国粮食生产核心区范围包括13个主产区和11个非主产区的产粮大县800个,占全国的28%,耕地面积为85776万亩,占全国比重46.9%,粮食播种面积为88752万亩,占全国比重56.4%,粮食产量为3288.5亿公斤,占全国比重66.4%。因此,粮食主产区和非主产区的产粮大县的粮食发展及生产情况直接关系到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和粮食总产量波动率的安全指标[2]。

粮食总产量在很大程度上反应一国的粮食供给能力,也决定一国人均粮食占有量的大小,因此,选择利用粮食总产量波动系数、粮食自给率、粮食库存水平、人均粮食占有量4个指标,对粮食生产核心区的不同时段和地域粮食安全进行分析,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满足粮食消费需求、保障粮食有效供给、解决粮食制约因素突出中国粮食生产核心区战略地位,为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提供理论指导。

1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区域粮食安全是国家粮食安全的组成部分,从保证当地经济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大局来看,粮食调出省份也存在粮食安全问题,粮食大省粮食安全内涵的核心不是解决吃饭问题,而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保证全国粮食供给的问题,应是以满足生产的不断发展和能够抵御重大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为目标[3]。

对于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重视,应该建立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基础上,需要协调处理好粮食安全与国内外市场、粮食安全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粮食主产区与粮食主销区的关系,提高粮食生产核心区综合效益和国际竞争力,实现粮食生产核心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为我国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提供基础保障,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从而提高贫困人口的粮食购买力以保证粮食安全[2]。

粮食主产区的年粮食产量占到我国粮食总产量的65%以上。同时,由于粮食总产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往往在年度之间会出现波动,其波动幅度大小反映了本期粮食产量可能偏离粮食长期趋势产量的程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粮食的安全程度。从多年的实践证明,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的丰歉,决定了全国粮食丰歉的基本格局,是我国粮食供求总量基本平衡的重要基础,对我国粮食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影响[2]。

1.1粮食生产核心区人均占有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2007年,我国粮食总量能保证基本自给,全国粮食人均占有量为380公斤,与《纲要》提出的2010年不低于389公斤、2020年不低于395公斤的目标相比仍有差距。粮食生产核心区人均占有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如表1所示,2008年粮食生产核心区人均占有量平均水平为418.60公斤,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中东北区人均占有量最高,为832.09公斤,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多;黄淮海区为472.43公斤、长江流域为411.32公斤,两个区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说明粮食生产核心区不但能保证本地粮食需求,而且能够向其他地区提供粮食需求,这对缓解我国粮食产需缺口不断扩大,具有重要的战略保障作用。

1.2粮食生产核心区区域粮食安全水平较高

粮食总产波动指数反映了粮食总产量随时间推移表现出来的一种较为稳定的增长或下降趋势,绝对值越大,说明粮食总产偏离趋势产量越远,稳定性就越差,粮食安全水平也就越低;反之粮食安全水平高。

根据公式计算,2009全国粮食总产量波动指数为0.032,绝对值较小,说明国家粮食总产偏离趋势产量的程度较小,稳定性高,粮食安全水平也就较高。东北区各个省之间比较,内蒙古的粮食总产波动指数最小,为0.0451,粮食安全水平最高;黄淮海区与东北区相比,粮食安全水平高,每个地区粮食总产波动指数都小于0.1,其中,河南粮食安全水平最高,粮食总产波动指数为0.009;长江流域粮食安全水平也比较高,其中,江西粮食总产波动指数最小,为0.0329,粮食安全水平最高;华东及华南与其他地区相比,粮食安全水平不高,只有广西粮食总产波动指数小于0.1,为0.0534;西南、山西及西北地区的粮食安全水平也较高,其中,贵州、甘肃的粮食安全水平较高,指数分别为0.0006、0.0082。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9,中国统计年鉴2010。

1.3粮食生产核心区区域优势品种储备充足

中国粮食储备已具相当规模。近几年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粮食储备库存也得到了进一步充实。按照粮食省长负责制的要求,各地都建立了地方粮食储备,品种结构比较合理,增加了成品粮油储备,储备管理水平也进一步提高。

粮食储备是反映粮食安全水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粮食储备水平可以用粮食储备率这一指标来衡量(粮食储备率=粮食库存量/粮食消费量)。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通常直接用粮食储备水平来衡量全球或一国的粮食安全水平。按照国际通行的评价标准,粮食的库存量大体上等于一个国家一年消费量的17%~18%,这是比较正常的,现在中国的粮食库存达到了40%。

中国粮食储备中,大米的库存超过了合理库存。上海、浙江、福建、广东等传统稻米消费区,地方储备按照主销区6个月销量的要求充实到位,其中大米库存占70%以上。近期,国家又通过采取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格水平,并将稻谷最低收购价执行范围从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7省扩大到辽宁、江苏、河南、广西4省(区),同时加大东北稻谷收购,安排东北粳稻(大米)向南方调运,加强粮食库存监督检查,控制大米出口等一系列措施,进一步做好各项应对工作,保证国内大米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

2满足粮食消费需求

粮食消费将进入新一轮的快速增长期,一方面,以粮食为原料的深加工业迅速扩张,饲料、工业用粮迅猛增加,中长期内工业用粮的需求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占粮食消费需求总量的比重也会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城镇化进程推进,商品性口粮需求不断增加,粮食产需缺口还将扩大。

2.1粮食需求刚性增长,产需缺口扩大

随着我国城镇化、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城镇口粮消费总量增加,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专业化的发展,农村人口的口粮消费中来自购买的比重也将不断提高,商品性口粮的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其比重更会有明显提高[4]。从全球范围粮食生产格局看,利用国际市场弥补国内粮食产需缺口不仅成本高、风险大,而且空间小。从用途看,整体居民粮食需求呈刚性增长,表现出口粮消费略有减少,饲料和工业用粮增加,种子用粮基本稳定等特点。与以往相比,我国粮食问题出现了粮食产量增加,但粮食库存减少;饲料、工业用粮迅猛增加,口粮消费减少;城镇粮食需求增加,农村粮食需求减少的现象,“三增三减”新变化已成为影响我国粮食供需的主要因素。

2010年,全国口粮消费量为2600亿公斤,比2007年减少32亿公斤;工业用粮为725亿公斤,与2007年基本持平;饲料用粮为1810亿公斤,比2007年增加149亿公斤,占粮食消费的34.5%,饲料用粮的刚性增长成为我国国内粮食需求增长的主动力,口粮消费和饲料用粮占了粮食消费量的80%以上,直接决定着我国总体粮食消费的趋势。

2.2粮食核心区域供求趋于均衡

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发展必须立足于“粮食生产基本自给+适度进口”的粮食安全战略的基础上,满足我国粮食生产核心区需求,来实现农业现代化[5]。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粮食供给满足需求程度通常用粮食自给率指标来衡量,公式为:一国当年的粮食产量占当年粮食消费需求总量的比重,其中,粮食需求的估算根据人均年消费量与人口总数的乘积。多数经济学家认为自给率大于95%,己经基本上实现了自给,达到了足够的粮食安全水平。一般来讲,粮食自给率与粮食安全水平的高低成正比。因此,利用自给率指标分析我国粮食生产核心区供求情况,进而判断出我国粮食生产核心区粮食安全水平。

根据《规划》对全国各省粮食主产区、平衡区、主销区的划分以及陆文聪,李元龙,祁慧博(2011)对粮食各省供求状况和粮食各个品种自给率情况模拟分析,可知我国粮食生产核心区供求情况,判断出我国粮食生产核心区粮食安全水平[6]。

从各省粮食供求状况来看,2020年主产区自给率超过100%的省有:黑龙江、辽宁、吉林、内蒙古、江苏、安徽、山东、河南;平衡区有:山西、重庆、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未来10年三个区域出现三个特征:①未来10年全国粮食生产能力进一步向主产区集中;②11个省份由粮食平衡区向粮食净调入省转变趋势明显,可能从粮食平衡区滑向粮食主销区;③未来10年7个主销区(省份)粮食调入量大幅增加。见表2。

从粮食品种来看,未来10年中国稻谷产需基本平衡,根据测算可知,产需南北落差加剧,华南地区的调入量增大,黑龙江、江苏、安徽等省份稻谷剩余,主销区的广东、福建等省份缺口扩大较快;玉米产需保持较快增长,但由于口粮消费和饲料需求增长较快,玉米自给率在2015年和2020年分别下降到100%、98.5%,玉米主产省份仍然集中在吉林、山东、河南、黑龙江、辽宁、河北、内蒙古等,而四川、湖南、广东的调入量最大;小麦产需增长相对较慢,从长期来看,小麦自给率能够维持在98%以上,小麦主产区集中在河南、山东、河北、江苏、安徽等省份,其中河南和安徽的剩余量最大;大豆产需缺口逐渐增大,由于食用油消费和压榨消费引致的,从粮食品种自给率来,大豆自给率最低,生产主要集中在黑龙江和内蒙古,到2020年,全国大豆需求量将达到0.61亿吨,2020年大豆进口量将占全球大豆净贸易量的60%以上。

通过对粮食生产特征和粮食品种的产需情况分析,我国粮食生产表现出粮食生产能力向主产区集中、粮食平衡区滑向主销区、粮食主销区调入量增加三个特征。同时,我国需要继续努力保持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品种自给率在95%以上,保持粮食供需基本平衡,保障粮食安全水平。

3保障粮食有效供给

改革开放30年经济的高速发展,改变了中国千年来的粮食生产格局,传统粮食产区已不能为中国提供足够的商品粮。自2011年开始的全球粮价上涨,为中国又一次敲响了粮食安全的警钟,据中国《2006—2020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到2020年,中国耕地保有量仅为18.05亿亩。怎样在耕地不断减少、人口不断增加、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关系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保护传统产区的稳产,另一方面要根据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设国家粮食核心产区,以保证全国粮食的供给[7]。

为了保障粮食有效供给,实现粮食区域平衡,调整核心区粮食生产供给布局,制定产能分配任务是重点建设任务内容之一。最近颁布的《规划》中,根据农业区划特点、生产技术条件和增产技术潜力等因素,将全国粮食生产区划分为核心区、非主产区产粮大县、后备区和其他地区四类地区。对粮食生产核心区的范围、区域布局、功能定位上更加清晰,从“主销区”到“非主产区”的概念更替,显示中央政府的粮食生产区域政策由贸易角度确立一个地区在国家格局中的粮食安全定位转变成由生产角度重新安排这一个地区的粮食安全,这是对主产区、主销区和非主产区在国家粮食安全中的重新定位[8]。

从粮食生产格局变化中得知,粮食产能呈现向主产区和产粮大县集中、粮食盈余或基本自给状态逐渐变为粮食大量调入区,而且缺口进一步扩大等特征,能调出粮食的省份由14个减至为目前的6~7个,2007年全国净调出原粮580亿公斤,其中,黑龙江、吉林、河南、江苏、安徽、江西、内蒙古、河北、山东等9个主产省净调出566.5亿公斤,占全国的96%,黑龙江省净调出原粮188.5亿公斤,位居首位,这种需求压力逐步增强和供给能力逐渐虚弱的倾向,导致区域粮食供求缺口越来越大,同时,由于粮食比较效益低和现行粮食调销体制不合理,生产、调销越多越吃亏,使得粮食流通关系转为明显的产销双方利益的得失关系,集中表现为粮食利益在主产区和主销区的分配过于失衡,产区利益在生产与流通环节中流失严重,致使区域间的利益分配关系成为比平衡粮食供需更为棘手的深层次问题[4]。

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来看,粮食生产核心区的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不断提升。但由于各省的农业自然生产条件、经济发展、社会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粮食生产区域发展也存在的差异,不同区域粮食生产存在演变的内在规律[9,10]。总体来说,中国粮食生产核心区涵盖24个省(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存在差异,2008年24个省的粮食总产量51170.06万吨,占全国的96.8%,粮食单产4936.85公斤/公顷,人均粮食418.6公斤,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中,黄淮海区粮食总产量最大,为18730.58万吨,占全国的43.2%;东北区为11056.60万吨,长江流域为10130.33万吨;从人均粮食占有量指标来看,东北地区为832.09公斤,是全国平均水平2倍,黄淮海区472.43公斤,长江流域411.32公斤,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东北地区供给能力比黄淮海区、长江流域强,保障粮食生产的有效供给。

因此,为了增强粮食主产区产粮大县商品粮调出能力,提升非主产区产粮大县的区域自给能力,充分发挥主产区和非主产区比较优势,要不断完善粮食生产区域布局,挖掘粮食单产潜力,巩固和提升产粮大县在国家商品粮源中的核心地位,保障粮食安全。

4增产制约因素增多

目前及今后一个阶段,我国粮食生产面临制约因素与改革开放前有很大不同,突出表现在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耕地仍将继续减少,农业劳动力大量转移,从事粮食生产的劳动力素质下降,气候不确定性增加,生态环境恶化等,对粮食生产十分不利。粮食生产成本将呈现上升趋势,而粮食价格涨幅低于成本增幅,种粮比较效益长期偏低,农民种粮积极性差,将影响未来粮食增产潜力发挥。2010年,在6个粮食净调出省(区)中,豫、皖、赣、蒙等4个省(区)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因而,与其他地区相比,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潜力大,具有相对优势,通过适当的措施挖掘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的潜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优化粮食生产政策环境,促进粮食主产区的农业发展对保证我国粮食安全也就具有相对的优势[2]。为使粮食生产逐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应从依靠增加投入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及以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此外,气候不确定性增加,粮食生产受生态环境约束较大,严重影响着粮食质量和效益。

5结论

综上所述,只有加强粮食生产核心区供应保障作用,才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才能由“储粮于库”转变为“储粮于地”,使保障粮食安全的成本尽可能地低;只有保障粮食生产核心区自给率才能满足粮食消费需求,提高居民生产水平;只有调整粮食生产核心区生产供给布局,才能保障粮食有效供给,确保粮食供应充裕,粮食主产区和其他地区才能使生产要素转向效益更高的其他农产品生产发展;只有稳定粮食生产核心区综合生产能力,才能解决制约因素,在粮食出现紧缺、粮食价格上涨时,有能力把投向其他农产品生产的要素转向粮食生产,增加粮食供给。

只有粮食生产核心区农业发展稳定,才能为中国农业结构调整提供更大的活动空间和坚实的基础保障,确保中国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摘要:粮食生产核心区是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战略性区域,稳定粮食生产核心区的有效供给是当前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问题。根据中国粮食生产核心区区域发展的现状,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满足粮食消费需求、保障粮食有效供给、解决粮食生产制约因素4个角度,研究粮食生产核心区战略地位,为中国粮食安全问题提供解决办法。

关键词:粮食生产核心区,战略地位,粮食安全

参考文献

[1]姜长云.关于我国粮食安全的若干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5(2):44-48.

[2]吴照云,蔡文著.粮食主产区农业发展与国家粮食安全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11):3425-3427.

[3]马树庆,王琪.区域粮食安全的内涵、评估方法及保障措施[J].资源科学,2010,32(1):35-41.

[4]钟钰,秦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供需问题研究[J].商业研究,2010(2):149-154.

[5]蔡文著.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发展模式问题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7(1):36-39.

[6]陆文聪,李元龙,祁慧博.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粮食供求区域均衡:对国家粮食安全的启示[J].农业经济问题,2011(4):16-26.

[7]杨邦杰,郧文聚,吴克宁,等.国家粮食核心产区的保护与建设——黑龙江调查报告[J].中国发展,2009(2):1-5.

[8]胡靖.粮食安全格局之变[J].农产品市场周刊,2009(18):17.

[9]薛宇峰,中国粮食生产区域分化特征和成因的实证研究[J].经济经纬,2005(2):105-109.

粮食核心生产区 篇2

――建设中原经济区,学习省第九次党代会心得体会

九月二十八日国务院通过了《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标志着中原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航母正式启航,这是全省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客观全面地总结了省第八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的成果,是国家对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肯定。根据自己工作实际,谈几点体会。

一、深入理解,把握要义

学习既是工作的需要,也是进步的需要,正确理解和把握中原经济区和建设粮食核心产区的内涵,主要从四个方面:

一是学习河南省第九次党代会是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概括起来说,就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把建设中原经济区摆到了全省各级党组织中心任务的新高度。国务院《指导意见》的出台使我们思路更清、方向更明。这次党代会是贯彻落实国务院《指导意见》,结合我省实际和实践探索,进一步明晰了中原经济区的概念和战略定位,进一步完善了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基本思路和阶段 1

性目标,进一步明确了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发展布局和主要任务,更加全面、更加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中原经济区、建设什么样的中原经济区、怎样建设中原经济区等重大问题。

二是全省实施的农业综合开发粮食核心产区建设新战略工程是田野上的事业,实施这项“战略工程”是惠及民生的“民心工程”,造福后代的“德政工程”,促进农民增收的“富民工程”,改善党群关系的“鱼水工程”。田野上的创新性探索,是我们河南的首创,成功性实践在广裹的田野,这是河南这个农业大省在建设粮食核心产区征途上的坚实步伐,探索是成功的,果实是丰满的。集中力量建设粮食核心产区,是打造“高标准、永久性大粮仓”的创新之举,是振兴中国农业和粮食产业的、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举措,是国家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后盾。现在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围绕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学习交流和创新实践不断深入,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工作方式、工作作风持续转变,学习之风、创新之风、务实之风、为民之风日益浓厚。“所有领导干部都要求真务实,少说空话,不做表面文章,不搞花架子,不搞形式主义。”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始终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勇于正视问题、高度重视问题,更多地研

究问题、解决问题。

三是中原经济区和建设粮食核心产区的发展观。它提出坚持以人为本,不但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且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四是中原经济区和建设粮食核心产区。它不但强调发展要全面协调可持续,而且强调要用系统辩证和统筹兼顾的思想方法来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关系。而且还要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既要总揽全局,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二、认清形势,把握机遇

九月二十八日国务院通过了《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标志着中原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一个难得的机遇,要围绕建设中原经济区这一目标,大胆解放思想,大胆突破;要紧密联系实际情况,着力推进思想上再解放、认识上再深化、措施上再强化、落实上再动员,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一是要继续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科学发展的第一动力,要把河南建设成为经济强省,最为紧迫的还是解放思想。要以解放思想、扎实作

风的新成效打开跨越发展的新通道,引领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二是立足跨越发展,增强科学发展的紧迫性。科学发展实质是要求充分发展,发展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出路。特别是对于河南这样一个基础设施差、工业经济相对落后,区域发展既不够又不平衡的地区来讲,发展不够、发展不充分是当前最大的实际、最主要的矛盾。解决这个问题是我们最主要的任务。任何人都不能懈怠、不能动摇、不能偏离。建设中原经济区不是孤立片面、不计代价、竭泽而渔,是好与快的辩证统一,绝不能将好与快对立起来,决不能人为放慢速度求好,更不能停滞不前求优,而要在发展中优化,在优化中加快,要坚持“努力于快,服从于好”,又好又快,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三是找准突出问题,掌握科学发展的规律性。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需要我们勇敢面对、认真解决,这也是科学发展观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破解阻碍科学发展的难题,就是要解决好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等各种矛盾,从中探索和积累对科学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才能真正推进科学发展。四是勇于开拓创新,发挥科学发展的创造性。要在“干”中“试”,在“破”中“立”,要“敢先、敢闯、敢试、敢冒、敢探”。少问合不合适,多去先行先试,少些观望等待,多些自我创造。在思想上先行一步,在行动上快人一着,在方案上胜人一筹,在先试上高人一招。真正在提高科学决策、统筹发展的能力上下功夫,在运用市场、改革、开放的办法化解矛盾、破解难题的能力上下功夫,在开拓创新、依法办事、促进和谐的能力上下功夫,深入基层,深入实际,解决民生,促进发展。

三、结合实践,真抓实干

在河南省第九次党代会上,明确了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通过认真学习党代会有关精神,感到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是未来五年我省人民的重大任务。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贯彻省党代会精神的具体实践,是落实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具体体现。

(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搞好河南统筹规划

(二)确保粮食稳产增产,打造粮食核心产区

(三)广开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提高农民收入

(四)加快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五)工农牧副协调发展,经济建设才有出路

我们要找准自己的位置,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到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大潮中来,要各有其位、要各尽所能,要分工协作、要优势互补,才能使大家各尽其才,各尽所能,在工作中才能起到1+1﹥2的效果。中原崛起乘东风,河南振兴势如虹。省第九次党代会的圆满成功,必将进一步把全省人民的思想统一起来、干劲激发起来、力量凝聚起来,形成强大

粮食核心生产区 篇3

【关键词】东部山区粮食;生产安全;提高能力措施

1.东丰县粮食生产现状

东丰县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地处黄金玉米带、土质肥沃、适合发展粮食生产。全县耕地统计上报面积178万亩,近三年粮食平均年产量16.5亿斤,商品粮食贡献率达到了78%,平均单产达到528公斤/亩。我县农业发展目标是:在稳定土地种植面积的基础上,改善粮田的基础设施和土壤地力,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增加总产,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努力提高商品粮贡献率,在现有土地面积上使粮食总产量要保持在17亿斤,商品粮贡献率要达到85%。

2.影响粮食生产能力提高的因素

2.1耕地面积缩减、地力下降

土地承包以后,调动了农民极大的粮食生产积极性,播种面积有所增大,但近年来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局地的水土流失、非农业用地(工矿、道路、建房)的增加等使耕地面积呈现缩减的趋势。粗放经营、只种不管、耕层变浅、地力下降。

2.2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持续生产能力下降

我县主要的农业基础设施都是60、70年代修建的,已落后于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2.3农村劳动力素质下降

有文化、有技术的农民离开土地的人越来越多。一是无地可种、土地承包经营权长期不变,80后出生的没有土地承包经营权,无地可种。二是农村流入城市的人口越来越多,而留守的多是素质较差的劳动力。称为“389961”部队,指妇女、老人和儿童。

2.4粮食生产环境趋向恶化

全球气候变暖、突发性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增加,土壤沙化、盐碱化加快、病、虫、草害发生频繁。

2.5科技力量薄弱,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缓慢

科技推广队伍力量薄弱,人员青黄不接,推广经费严重不足,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难以破解,科技成果入户、入田率不高,成果推广转化慢。

2.6粮食单产较高,土地边际效益递减

目前全县粮食单产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亩产已达到千斤,土地边际效益递减现象越来越明显,大幅度提高粮食单产的担子越来越重。

3.加强农业生产能力建设的措施

3.1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用途不改变

依法管理和使用耕地,加强对有利提高耕地质量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的投入和农田环境保护。

3.2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向科技要产量

一是加强重点农业科研队伍建设。增加农业科研资金投入。二是完善重大农业科技项目的管理、示范和应用。三是完善农科研推的合作的协作机制、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贡献率。

3.3增强农业科技推广能力

现有农户的经营规模较小,农民的教育水平较低,基础设施也较差,因此,更需要农业推广发挥更大的作用,加强农业推广机构改革与建设,使之成为向上连接各级科研机构,向下连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组织、专业合作社、科技示范户的纽带,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投入,建立统一管理的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是解决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的有效途径,也是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技术到田率、入户率、保证粮食安全的有效措施之一。

3.4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上地的抗灾能力和可持续生产能力

一是要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从根本上提高水土保持和抗御水涝灾害的能力;二是加强标准粮田建设。提高土地产出率。三是加强小流域治理、土地整治、改善耕地条件。四是以培肥地力为中心,改善土壤耕作层,提高地力。五是集中力量,整合资金,加大投入,扩大田间工程的建设内容和范围,提高基本农田建设标准,加快基本农田建设步伐,提高土地可持续生产能力。

3.5采取综合措施,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建立突发性自然灾害预警机制,把突发性自然灾害带给农业生产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加强农作物危害较大的病、虫、草、鼠害的预报预测和预防。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保护性栽培,增强对自然灾害的抗御能力。大力推广种植抗逆性强的作物品种。加强植物保护工作,提高农作物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

4.提高粮食产量的途径

4.1培育高光效农作物品种

现在光能利用率只有0.4%,占太阳光能到达地球的三十分之一,如果能把太阳光能作用利用率提高到5%,则平均亩产可达到2500斤以上。

4.2增加绿叶面积系数

合理密植,适当增加株数,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叶绿素功能,靠增加绿色来提高产量提高作物群体光能利用率。

4.3延长光照时间

采取保护性栽培,立体栽培,提高复种指数,延长作物生育期等措施,尽量延长作物光照时间。

4.4提高光合效率

如补施二氧化碳肥料,人工补充光照;抑制光呼吸等,提高光合利用率。

4.5加强田间管理,正确运用肥、水、气、热,最大限度满足作物各生育阶段对外界环境的要求

5.提高粮食产量的综合措施

(1)扩大高产作物播种面积。全县玉米播种面积要从67.5%增加到85%以上,水稻播种面积要保证17%以上。

(2)改造中低产田,提高中低产田生产能力。全县中、低产田面积93万亩,亩产分别比高产农田低100和200公斤,采取综合治理措施,使低产田变中产田,中产田变高产田。

(3)提高低产农户的生产能力。全县8.2万农户中,有1.7万户单产水平低于全县平均值100公斤左右,这些农户承包土地25万亩,通过土地流转承包,成立农业合作组织,发展农业产业化,农技人员包保等措施,提高低产农户的单产。

(4)大力培育、筛选和推广高光效、抗性好、品质优良、丰产性强的主导品种,发挥品种的增产优势。

粮食核心生产区 篇4

1 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融资现状

1.1 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资金投入总量不足

尽管“十五”期间我国农村水利投入有了大幅增长, 但是相对于整个国家的投资增长, 我国的水利建设投入明显偏低。以我国灌溉水利设施投入为例, 水利设施资金投入如表1所示, 九五以来, 我国灌溉工程投资在水利基本建设投资、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和国家财政基建支出中的比重并不稳定, 特别是在2002年以后, 灌溉工程投资在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和国家财政基建支出中的比重不断下降, 见表1。

1.2 农田水利设施资金投向结构不合理

农田水利资金的投向结构不合理, 大中型水利工程的资金投入远远高于农民直接受益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 一些财政支农项目支出, 如江河堤防、南水北调、防洪防汛等, 其受益对象包括城市和农村, 工业和农业, 但支出却全部列在支农资金当中。国家对大中型水利设施投入较多, 而小型水利设施工程仅有少量的财政资金补助, 且主要靠的是受益区农民投工投劳来对之建设和维护。

1.3 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融资渠道单一

中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是农村公共产品的一部份, 其融资渠道主要有财政资金、政策性金融、政策性信贷资金、市场融资和农民集资。本应由财政资金、政策性金融、政策性信贷资金为主要投入来源的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而事实上主要由地方政府和农民集资来投入, 财政资金的投入比例占财政的比例较低, 财政支出的比重除1999年为4.07%外, 其余各年均未超过4%, 最低时仅为0.95%且近年有下降的趋势, 市场融资很少。这就使得中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主体“有能力投的不投”, “没有能力投的硬着头皮也要投”。融资结构不合理, 融资渠道单一, 导致中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不足。

2 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融资问题原因分析

2.1 国家政策环境

历年来, 国家一直重视大江大河的治理与防治和大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对于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的和投入较为忽视。国家政策指挥棒的不合理倾斜, 影响了地方政府的投入方向。在粮食核心生产区, 河南省是劳动力输出大省, 农户“重商轻农”思想较重, 不愿意种地, 外出打工较多。农户种地积极性不高影响了农户对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投入的积极性。

2.2 缺乏健全的融资制度

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准公共物品的性质决定, 其资金投入来源融资渠道不可能是单一的。从国家到地方并没有建立一个健全的融资制度。地方政府重视大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 忽视了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村集体、村干部没有针对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融资渠道做一规划和管理。地方企业只顾自己发展, 没有投入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意愿和积极性。

当前, 随着农业税和“两工”的取消, 以及主要用于村内中小型农田水利的每年按农民上年人均纯收入一定比例征收的村提留和乡统筹也被取缔, 造成地方财政十分困窘而中央财政又没有采取相应的财政措施来填补地方财政的空缺, 以致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形势更加严峻。税费改革前在农村水利建设投入结构中, 两工折资和群众集资以及乡村投资占81.38% (见图1) 。但是税费改革前后每年投工量变化很大, 如税改前1996年和1997年投工量分别为63亿个、87亿个。税改后2004年和2005年投工量分别为31亿个、29亿个。

尽管现在实行了“一事一议”政策来填补资金投入不足的空缺, 农村“一事一议”政策界限模糊, 最高集资限定额不合理等诸多因素导致农村干部“怕触高压线”, 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一事一议”政策在基层的实施存在着极大的困难, 导致该政策在基层“名存实亡”, 原本由两工义务来维修和建设的水利设施, 现在全部需要雇工来维修和建设, 由于资金的缺乏, 造成水利设施无人维护和修建的状态, 国家的财政政策没有针对取消两工政策进行成功的改革, 没有加大资金的投入比重, 没有实现从“义工”到“雇工”的转变, 造成了水利设施的投入更加不足。

注:此表摘自《中国农村水利设施供给制度研究》 (倪焱平, 2007)

2.3 传统的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产权体制不合理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农户土地承包权的延长, 农村工业的发展, 种植结构多样化等, 增加了对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需求。而传统的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体制方式同新的农村生产体制不相适应。原属于国家、集体所有的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体制与农户分散经营的模式不相适应, 以致后期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使用、维护、维修费用的投入缺乏。

3 构建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融资机制

解决粮食核心生产区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融资的关键在于构建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融资机制。本文从政策激励、构建机制两个角度来构建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融资机制。以解决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融资问题, 进而确保粮食核心生产区的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3.1 政策激励

政府应当加大对粮食核心生产区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资金的倾斜, 以引导、带动、激励企业、农户等投入主体加强对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同时, 政府还要针对农户、企业等投入主体出台一系列专门的优惠政策、措施, 提供技术服务和指导, 灵活机制等。例如对水利设施经营者实行减免税收、银行专项优惠贷款;对农户免费进行技术、知识培训。从而使其更加了解政策, 提高其搞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积极性。

政府补贴性激励机制是促进粮食核心生产区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定心丸”。首先是对农户的补贴。当前农业收入的水平比较低, 为此政府需要建立专项补贴基金, 对农户进行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专项补贴, 主要包括现金补贴、水利设施占地补贴和配套设施用具补贴, 使农田灌溉更加便利, 使农户的经济负担更小, 对粮食增产增收更有信心。对于各项补贴还要做到长期化、制度化, 以起到长效保障的作用。

3.2 融资机制

3.2.1建立新的融资比例制度。

对具有准公共物品性质的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其投入新机制的建立, 应当根据“柠檬定价”理论, 针对农户不同的受益程度制定不同的资金投入标准。而不是“一刀切”, 以避免农户的“搭便车”行为。根据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耗资规模制定不同的融资比例。对于耗资较少的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应当以政府、村集体和农户投入为主, 地方企业投入为辅;对于耗资较大的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应当以政府、村集体和地方企业投入为主, 农户投入为辅;而政府、村集体、农户和地方企业之间的融资比例应当根据当地情况制定。

3.2.2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加强农村金融体系建设, 理顺农村金融体系, 构筑一个服务三农发展的金融体系深化农业银行改革;明确职能定位, 农村金融市场上的金融服务需求是多种多样的, 而农村相当一部分金融服务需求是能够通过商业性金融得到满足的。多渠道筹集资金, 现有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应逐步减少对中央银行的依赖, 逐步拓宽融资渠道, 增加金融信贷对农田水利基本设施建设的支持。

3.3 提高自身建设价值机制

提高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自身建设价值, 积极争取国家持续性项目的投资, 对于持续性项目政府要坚持“竞争立项、专家评审、优胜劣汰、能进能退”的原则多渠道、多层次地筹措资金, 稳定加大水利建设的投入力度。通过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自身价值的提高带动、引导、刺激政府、村集体、农户以及地方企业的投入。

摘要: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是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的前提和基础。但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足、融资渠道单一严重阻碍了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从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融资现状, 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融资问题原因分析以及构建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融资机制三个部分来探讨粮食核心区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融资问题。

关键词:粮食核心生产区,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融资现状,融资机制

参考文献

[1]要刘欣.农田水利公共设施的供给与需求分析[F].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7, (7) :131-134.

[2]钮慧娟, 李晶.完善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建设,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资金保障.现代经济, 2008, 7, (3) :55-56.

[3]郑济春.论新形势下农村经济体制的完善[F].农业, 2008, (2) :160-161.

[4]陈志龙.从公共选择理论角度反思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F].行政改革与实践, 2008, (3) :40-43.

[5]伍艳.多维视角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完善[F].农村经济, 2008, (3) :65-69.

[6]刘铁军, 郭洁, 董晓绘.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投资主体缺位原因分析[F].2004, (8) :57-59.

粮食主产区粮食采购单位调查 篇5

(1)调查问卷的目的本调查旨在通过问卷了解我国粮食主产区的农民种粮意愿、种粮收益、粮食技术采用,种粮大户粮食种植情况、技术采用和粮食收购单位的粮食需求现状、趋势,在此基础上,对调查问卷的汇总、整理和统计分析,对我国粮食技术需求和发展要求进行研究判断。本问卷调查是个项目区调查表的重要补充,也是对项目区数据分析的重要验证。

(2)调查问卷说明

粮食作为一种兼具公共产品和商品特征的农产品,现在的市场需求和未来的市场需求直接决定了粮食种植者的意愿和积极性。此部分调查内容试图通过对粮食采购单位的采购现状、采购趋势对国内外粮食市场的走势进行了解,最终对未来粮食技术扩散和综合效益评价提供依据。

问卷调查3 粮食主产区粮食采购单位调查

1.采购单位名称:采购单位地址:县(区、旗)。

2.采购单位类型()。

A.粮食加工企业

3.采购单位性质()。

A.国有 B.集体 C.股份制 D.私营 E.其它B.粮食存储、销售企业 C.畜牧养殖企业 D.其它

4.采购单位经营的主要粮食作物()

A.小麦 B.玉米 C.水稻D.其它(请填写具体作物名称)

5.粮食采购总值(每年)

6.粮食年采购数量(每年):小麦:吨;水稻:

7.贵单位的粮食或粮食加工产品是出口还是国内销售?()

A.主要是国内B.主要是出口 C.全是国内 D.全是出口

8.有新品种小麦、玉米或水稻出现时,贵单位会选择尝试采购吗?()

A.会 B.不会 C.无所谓

9.您认为影响粮食供求的因素是()。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多选。并在此处把选择的项目按主要程度排序:

A.粮食价格B.粮食加工技术 C.全球粮食供给市场 D.政府支持 E其它。

11.贵单位采购粮食时最关注什么()。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多选。并在此处把选择的项目按主要程度排序:

A.价格 B.粮食品质 C.是否是转基因 D.交货期E其它。

12.根据贵单位的研判,全球粮食市场的未来5年的走势包括:

(1)全球粮食需求走势增加()稳定()减少()

(2)全球粮食价格走势上涨()稳定()下降()

(3)全球农产品需求走势增加()稳定()减少()

13.贵单位未来5年的粮食需求情况:

(1)需求种类:()A.小麦B.玉米C.水稻D.其它

(2)粮食品质要求

(3)数量要求(吨)

(4)其它需求

14.贵单位认为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对粮食需求会产生哪些影响?

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 篇6

一、我国粮食安全的现状

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总体良好, 但今后一段时期, 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社会发展, 我国粮食消费需求继续刚性增长, 资源环境对粮食生产的约束增强, 加上种粮比较效益低, 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难度加大, 促进粮食生产稳步发展, 保障粮食供求平衡的压力增大, 我国粮食安全将面临严峻挑战。

1.粮食产需缺口扩大。

粮食供需区域性和结构性矛盾突出。我国粮食生产重心北移, 南方销区粮食产需缺口扩大, 资源条件较差的西部及西南部分地区也存在缺口;随着饲养业发展, 玉米消费较快增长, 产需关系趋紧;大豆、食用植物油国内生产潜力有限, 目前食用油自给率仅为40%左右, 稳定和提高自给水平难度很大。同时, 目前农户存粮数量逐年减少。从国际市场看, 粮食供求也是总体偏紧, 我国利用国际市场来弥补国内个别品种供给不足的难度加大。上述这些因素, 都将加大粮食供需总量平衡和市场调控的难度。

2.气候变化增加粮食生产不确定性。

全球气候变化引发的灾害性极端天气增多, 对粮食生产威胁极大, 我国亦然。中国农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的研究显示, 近5年来, 我国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粮食损失达1000亿斤左右, 为粮食总产的10%。主要表现在:一是气候变暖导致极端灾害性天气多发、频发、重发。二是气候变暖导致病虫害发生规律性变化。三是气候变暖影响种植制度。此外, 气候变暖还常常导致土壤肥力下降, 农药、化肥施用量增加, 粮食生产成本上升等问题。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相互作用, 相互交织, 在时间和空间上呈现错综复杂的现象和结果。

3.外资粮商加速渗透增加市场调控难度。

外资粮商已经或正在全面进入我国大豆、玉米、小麦、稻米等主要粮食品种的收购、加工和终端销售领域。这些企业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经验和资金, 有利于促进行业竞争、提高加工水平和技术进步, 但也在市场调控、保障供应、稳定价格及维护产业安全等方面带来影响。

4.耕地减少、水源不足等问题不容忽视。

目前, 在“推进城市化、城镇化”的热情支配下, 我国一些地方存在片面追求增加城镇建设用地指标, 大量耕地被占用现象。国土资源部调查显示, 1997年至2009年, 全国耕地减少和补充增减相抵, 净减1.23亿亩。除此之外, 我国目前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欠账严重,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 未来气候变化会增加我国粮食生产的不确定性。我国每年农业缺水仍达300亿立方米以上;大部分农田水利工程运行时间长, 老化失修严重, 高标准的旱涝保收田比重偏低。水利建设薄弱, 尤其是部分地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严重滞后, 这样的局面持续下去, 将对我国的粮食安全产生巨大的挑战。

5.种粮比较收益长期偏低。

尽管近几年粮食价格稳步上升, 但农民种粮收入仍然不高, 我国粮食生产比较利益太低, 新的工农“剪刀差”出现, 即种粮收入与种植经济作物收入、外出打工收入与种粮收入愈拉愈大, 粮价上涨速度一直赶不上农资上涨速度, 特别是与从事其他产业相比, 种粮比较效益明显偏低, 一些地区出现了粮食“副业化”等趋势。这些因素对进一步稳定和发展粮食生产造成不利影响, 使粮食供应问题愈来愈严重。而低粮价战略的实施导致一些地方粮食生产越多反而越穷, 很多粮食生产大县成了财政穷县。最重要的粮食反倒最便宜, 从长远来看, 这种低价的粮食安全战略是不可持续的。

二、保障粮食安全的措施

为促进我国粮食产业稳定发展, 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供求平衡, 必须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方针, 落实粮食安全责任, 强化生产能力建设, 完善粮食市场机制, 加强粮食宏观调控, 加快构建供给稳定、储备充足、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1.建立耕地保护与粮食生产的长效机制。

土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 稳定播种面积是粮食增产的保障。要坚决守住耕地18亿亩红线, 划定永久基本农田, 确保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从我国人多地少、城乡差距大的基本国情出发, 不仅要从经济学规律和理论角度去评判我国耕地利用与粮食安全的战略问题, 而且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从根本上解决农民不愿种地的深层问题。建议充分发挥土地利用规划的调控与引导功能, 加强土地用途 (空间) 管制;围绕“保面积、攻单产、增效益”目标, 以明晰土地产权为前提, 建立稳定粮食生产的政策体系, 以及集约利用土地和保护基本农田的长效机制;有效整合多渠道的农业资金投入, 建立耕地及基本农田保护基金, 加大农田整理与中低产田改造力度, 着力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2.健全和完善我国粮食生产补贴政策。

当前, 按照耕地面积发放“粮食直补”的办法, 忽视了耕地资源的利用环节, 结果是撂荒农民也可领到政策性补贴, 这不仅浪费了国家宝贵的惠农资金, 而且难以起到激励种粮的效果。因此, 要进一步完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等各项对农民收入的补贴制度。将按耕地面积直补, 改为按粮食产量直补, 将农业政策鼓励改为产粮奖励;完善反映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水平变化因素的农资综合补贴调整机制。国家根据年度收成和非农就业收入, 适时浮动补贴标准, 多种多产多补, 让种粮者长期受益;强化对粮食补贴资金的监督检查, 防止截留、挤占挪用补贴资金, 保证补贴资金能够真正落实到农民手中。

3.切实加大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力度。

农业自然灾害主要是旱涝灾害, 因此防御自然灾害主要是新修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和重修农村原有农田水利设施, 真正实现其原有的防洪灌溉功能, 因而加强与完善农田水利建设则成为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前提和保障。针对目前农田水利建设欠帐多的实际情况, 要把加强农田水利作为今后若干年的重大事项、基础工作来抓。一是要制定农田水利建设投入规划, 并纳入各级财政预算计划, 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确保落到实处。二是要健全农田水利设施管理维护制度。三是要完善农村“一事一议”, 保证农民每年都有合理的工日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四是要加大农田水利建设“以奖代补”力度, 以更大程度地调动农民从事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通过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逐步提高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增加旱涝保收面积, 改善粮食生产条件。

4.积极利用国际市场调剂国内粮食余缺。

根据全球粮食生产与消费情况, 粮食供求将会在近中期呈现偏紧的态势。从中长期看, 我国小麦供求总量基本平衡, 而大米的口粮消费比重逐步提高, 稻谷供求总量将长期偏紧, 玉米由于饲料与工业加工需求逐年增加, 其供需关系也将日趋偏紧, 我国玉米出口的贸易格局将发生变化。为此, 要在保持稻谷和小麦自给、玉米基本自给的基础上, 积极利用国际市场调节国内供需。通过政府间合作, 与主要的产粮国建立长期稳定的粮油贸易合作关系, 并基本稳定粮食进出口贸易。要继续发挥国有贸易企业在粮食进出口中的作用, 同时允许其他国内粮食企业渐进参与粮油国际贸易, 稳步发展粮油产品的期货交易。要有针对性地控制外资在粮油期货市场上的行为, 在准入门槛与交易规模上加以规范。

5.提高农民种粮和地方抓粮积极性。

粮食价格, 是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保证粮食播种面积最有力的杠杆。从农民积极性来看, 一方面要继续帮助农民减少种粮成本, 规避生产风险;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粮食价格, 增加种粮比较效益。目前粮价与生产成本、调动农民积极性相比, 还是偏低, 需要逐步提高。从调动地方积极性看, 要对主产区予以倾斜支持, 扩大产粮大县补贴规模, 减少农业大县的财政负担, 切实改变“产粮大县、财政穷县”的现象。通过财政、税收、信贷等政策, 支持主产区发展粮食加工业, 延伸产业链, 促进主产区经济发展。同时, 要全面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 强化粮食生产责任。要建立健全中央和地方粮食安全分级责任制, 明确各地的粮食发展目标, 层层分解任务, 确保粮食安全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姜长云, 张艳平.我国粮食生产的现状和中长期潜力[J].经济研究参考, 2009, (15) :23-26.

粮食核心生产区 篇7

1 粮食生产的总量特征

改革开放后我国粮食生产能力显著提高,通过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经营体制改革以及提高粮食收购价格等重大政策措施,增强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使过去农业基础设施、科技、投入等方面积累的能量得以集中释放。粮食总产量由1978年的30477万t,先后登上了35000、40000和45000万t三个台阶,1996年总产量超过50000万t;然后在1998年和1999年又连续突破50000万t,其中1998年的51230万t为历史最高水平。连续多年粮食丰收引起结构性、区域性供给过剩,导致种粮效益下降,农民种植积极性受挫;加之农业结构调整、退耕还林还草等政策出台,粮食产量逐年递减。2004及以后几年,在政策驱动、市场拉动和工作推动的综合作用下,粮食生产出现了重要转机,总产量出现恢复性增长。我国粮食生产经历了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具有如下特征:

1.1 粮食产量增长根源于生产要素投入增加

粮食产量增长依赖于生产要素供给推动,生产要素投入增加与基于技术变化的要素生产率提高,构成了粮食生产能力增长的源泉。研究结果表明:粮食播种面积、农机总动力、农村用电量、化肥施用量和成灾面积的要素贡献份额之和为2.0216[1],粮食生产总体处于规模效益递增阶段。但不同阶段投入要素的贡献率排序存在明显差异。利用相关数据进行了测算,要素贡献率测算方法为:

技术进步贡献率公式为:

其中CFR-Xi第要素贡献率;ai-第Xi要素弹性(通过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计算获得);△Xi/Xi第要素平均增长率;△Y/Y-粮食产量平均增长率。(1)1978-1991年各要素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依次为农机总动力、科技进步、粮食播种面积和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说明该阶段农机总动力增加和科技进步水平提升对促进粮食产量增长更为重要。(2)1992-1998年各要素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依次为农机总动力、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和科技进步,说明该阶段农机总动力和粮食播种面积增加对促进粮食产量增长作用显著。(3)1999-2006年各要素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依次为农机总动力、科技进步、化肥施用量和粮食播种面积,说明该阶段农机总动力和科技进步水平提升减缓了粮食产量下降幅度,粮食播种面积贡献率为负,表明其是造成该阶段粮食减产的最主要原因。可见每个阶段粮食生产过程中,农业机械化都起到了催化剂作用。1998年前后我国粮食产量经历了较为明显下降,把粮食产量变化趋势与粮食单产变化趋势进行比较后,发现两者变化趋势高度吻合。再回顾农业生产中的两个主要投入品指标——化肥施用量和农业机械总动力的变化趋势,两指标都保持了增长趋势,但农业机械总动力的增长趋势同样在1998年前后有所减缓。

1.2 粮食产量在波动中循环增长

(1)古典波动。从粮食产量增长幅度来看,除了1980-1984年持续增长及1999-2001年连续减产,其他时期粮食产量增产或减少没有连续超过两年的,基本是短期粮食增长后就出现产量下滑或短期减产后就回升,我国粮食产量增长符合古典型波动特征。(2)频率增强。1978-2006年我国粮食生产可划分为9个波动周期(第9个周期中2004年以来粮食连续三年恢复性增长,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表现出增长停滞,不算一个完整的周期),从波长上看平均3.1年一个周期。1992年之前波动周期平均约4年,这之后平均2.8年发生一次,可见近年来频度有所加强,尤其第八个周期即2002-2003年仅2年。(3)低幅振荡。从变异率看,最高波动幅度是第Ⅱ和Ⅶ周期,超过13%,其他周期波动幅度都在10%以内,表现出一定的收敛性。(4)间歇增长。以0.5亿t为标准,我国粮食生产先后跨越4个台阶:1978-1982年粮食产量从3亿t跨到3.5亿t用了4年;1982-1984年粮食产量从3.5亿t跨到4亿t用了2年;1984-1993年粮食产量从4亿t跨到4.5亿t用了9年;1993-1996年粮食产量从4.5亿t跨到5亿t用了3年(表1)。粮食产量变动经历了一个“W”形轨迹,多次登上台阶后又经历一个下挫过程。

注:(1)波动周期是以两个波谷年之间的循环为界限,变异率上升降年开始,至变异率下降至谷底年止,为一个波动周期。(2)趋势值是利用多项式函数(LNY=10.29+0.0408*T-0.0009*T^2)对我国粮食产量进行时间趋势拟合,拟合后的残差单位根检验结果表明,在5%的置信水平下残差序列是平稳的。(3)增长率和变异率常出现不一致现象,两个指标的内涵存在差异。增长率是一个年际概念,本身包含趋势成分,不能准确度量具有长期变动趋势的经济变量的波动程度,而且容易放大波动水平;变异率是波动的相对幅度,它反映真实增长波动偏离均值的相对程度。

1.3 粮食产量增长主要归结于土地产出率提高

在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我国粮食生产最大的挑战是保持产量稳定和平衡增长,播种面积已不可能大幅度增加,持续粮食增长应主要依靠提升单产水平。单产对总产量影响贡献为1.000006,播种面积对总产量影响贡献为0.999982[3]。单产提升则是土地和劳动力两大要素协作结果。(1)土地产出率。粮食单产从1978年的2527kg/hm2上升到2006年的4716kg/hm2,上升了86.6%,年均上升2.3%。其中上升最快的时期是1980-1984年,从2734kg/hm2上升到3608kg/hm2,年均增长率为7.3%。此后在波动中增加,特别是2004-2006年始终处在高位,单产均值为4659kg/hm2。(2)劳动生产率。每个农业劳动力的粮食产量从1978年的1076kg上升到2006年的1528kg,上升了41.9%,年均仅上升1.2%。因此,我国粮食产量增长主要是通过提高土地产出率而不是劳动生产率,这与我国资源禀赋特征相吻合。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体系中,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具有较高的边际收益率。

1.4 粮食价格波动大于产量波动幅度

粮食产量波动对粮食市场价格波动形成较大压力,市场价格波动则使产量进一步波动。我国粮食商品率不高,稻谷、玉米、小麦三种粮食平均约50%上下(2006年除外,商品率猛增到64.5%),粮食市场容量相对于粮食总产量来说很小,总产量的小幅振荡可能会对市场粮食价格的波动产生巨大的压力。波动幅度粮食价格比产量要大,如1995年粮食产量增加了4.8%,而粮食价格则上涨了22.4%(1)。从周期波动幅度和波长来看,1987-2006年粮食价格波动幅度最大为52.6%,最小2.36%,平均为18.7%;粮食产量最大波动幅度9.7%,最小为0.1%,平均3.8%。这从侧面印证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信息已对我国粮食生产发挥了明显调节作用,粮食波动在整体上受制于市场价格的不确定性。

1.5 粮食总产增长率逐年下降

进一步考察不同时期粮食增长率的变动情况,发现其增长率呈相对下降趋势。平均增长率1978-1985年为3.17%,1978-1990年为3.23%,1978-1995年为2.54%,1978-2000年为1.91%,1978-2004年为1.77%。在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背景下,耕地面积急剧减少,粮食产量要继续维持1.8%左右的增长速度将面临很大困难。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农业补贴力度,但由于化肥、农药、农机等农用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劳动成本不断提高,粮食的比较效益仍然属于最低的。2003-2006年粮食每亩实际收益(含补贴)分别为212元、382元、329元和320元[4]。尽管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加强,但政策对种粮农民的激励作用在逐年减弱。

2 粮食生产的品种特征

在我国粮食总产量中,稻谷、小麦、玉米和大豆四大品种的产量所占比重合计85%-90%。这四大主要品种产量,对于整个粮食生产具有决定性影响。在粮食总体安全形势下,品种结构矛盾越来越成为影响我国粮食供求平衡的主要矛盾。

2.1 玉米小麦是粮食增长主力

主要粮食品种在粮食总产量中的相对地位,发生了明显变化。稻谷增产幅度低于粮食总产增长,相对地位显著下降,所占份额由1978年的44.9%下降到2006年的36.1%。主要是稻谷面积趋于收缩所致。2000后年种植面积一直低于3000万hm2,尚不到1978年的90%。小麦相对地位在波动中略有增加,从17.7%增到21%,影响小麦总产量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单产,两者相关系数为0.94。国内饲用需求增长、玉米种植效益提高推动了国内玉米生产稳定[5],其相对地位大幅上升,从18.4%增到29.2%。归结于种植面积扩大和单产水平提高,种植面积从1978年的1996万hm2扩大到2006年的2697万hm2;单产水平相应从2803kg/hm2提高到5394kg/hm2。大豆相对地位微增,从2.5%增到3.2%。

在早期粮食增长2000万t以上年份主要依靠稻谷和小麦,如1979年和1982年,是为了满足居民细粮消费;后期粮食增长则日益依靠玉米增产,如1990年粮食增产3869万t,在粮食增量组成中,玉米贡献份额为46%,小麦贡献份额为24%,两者已占据支配地位。利用斯皮尔曼(spearman's)等级相关系数计算粮食总产和稻谷、小麦、玉米和大豆产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5、0.92、0.94和0.88,证实了玉米小麦产量增加与粮食总产量关系密切。

2.2 稻谷生产相对平稳

表2显示了四种粮食生产波动周期,稻谷经过了7个周期,平均为4年/周期,最大波幅0.47%,平均波动系数为0.33%;小麦经过了8个周期,平均为3.5年/周期,最大波幅1%,平均波动系数为0.7%;玉米经过了9个周期,平均为3.3年/周期,最大波幅1.15%,平均波动系数为0.73%;大豆经过了10个周期,平均为2.7年/周期,最大波幅2.35%,平均波动系数为0.88%。进一步说明稻谷的波动周期频度最低,振幅最小,稻谷比其他粮食品种生产更为稳定,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口粮生产的相对稳定,有大豆波动幅度大,但波幅有逐年减少的迹象。从波动系数来看,多数年份四种粮食波动走势不相同,表明它们具有相互“熨平”的功能。

注:波动系数=(Y-Yt)/Yt×100%,其中Y-粮食产量在t时刻的实际值,Yt-粮食产量在t时刻的趋势值,(Y-Yt)-粮食产量在t时刻的波动

2.3大豆产量增长处于徘徊萎缩状态

20世纪80年代至目前,我国大豆生产交替出现徘徊萎缩和小幅发展格局,除了自然因素外,主要是政策不稳定造成的。总产量有两次比较大幅度提高,一次是20世纪80年代,由700-800万t提高到1000-1100万t;第二次是90年代,提高到1500-1600万t水平。2004年大豆播种面积达到历史最高水平—959万hm2,总产量首次突破1700万t,此后一路下滑。在四大粮食作物中,大豆单产水平一直是最低的,以2006年为例,大豆单产为1721kg/hm2,仅相当于稻谷27.6%、小麦37.8%和玉米31.9%。在片面追求产量农业发展模式下,大豆生产必然遭遇冷落,再加上大豆比较收益通常低于玉米(据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显示,1978-2006年间玉米平均净利润比大豆高11%),从而导致大豆供给增长落后于需求扩张,只能依靠大量进口填充供需缺口。在黑龙江、吉林等大豆主产区,玉米是与大豆争地的最主要作物品种,导致玉米对大豆的生产替代。大豆商品率在70%以上,高于其他三种粮食,因此大豆种植面积对价格和比较收益更为敏感。

3 粮食生产的地区特征

按照地区粮食产量及需求量,我国粮食产区可分成三类:主产区、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主产区包括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和四川13个省份;主销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和海南7个省份;产销平衡区包括山西、广西、重庆、云南、贵州、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1个省份。

3.1 主产区是粮食增产及稳定的基础

粮食主产区是全国粮食安全的主要依托,1978-2006年间主产区粮食总产量增长了1.7倍。回顾主产区粮食生产历程,可以发现该区域粮食生产一直循着“增长—波动—增长”的轨迹,波浪式向前发展[6]。从构成要素变动看,1978-1998年间是我国粮食产量波动上升时期,主产区粮食产量从21288万t增加到36316万t,增长了75.9%,年均递增2.9%;而非主产区从9189万t略增到13792万t,增长了50.1%,年均递增2.1%。从产量形成要素看,主产区粮食面积年均减少0.04%,明显低于非主产区0.44%的减少幅度。同时,主产区粮食单产年递增率达到3.01%,又明显高于非主产区2.3%的年均递增速度。此阶段粮食产量增长过程中,主产区贡献率达到77.8%,非产区贡献率仅为22.2%。1998-2006年是全国粮食产量下降时期,主产区粮食产量仍增长1.4%,非主产区产量下降了13.3%。

3.2 主销区粮食生产敏感性强

主销区大多是工业化、城镇化密集地区,粮食生产机会成本高,粮食减产、侵占和毁损耕地、污染水源等破坏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现象更容易发生。相对于全国粮食供求平衡,确保粮食主销区粮食生产稳定则更为敏感[7]。1987-2006年间,在大多数全国粮食增产年份,主销区粮食增产量占全国粮食增产总量的比重,往往低于主销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在全国粮食减产年份,主销区粮食的减产量占全国粮食减产总量的比重,往往高于主销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主销区产需缺口不断拉大,已达到500多亿kg[8]。主销区粮食种植面积对粮食价格弹性感应系数为0.73,如果将种植面积滞后一期,则系数高达为0.85。主销区对主产区乃至全国的依赖性更强,这些地区粮食供求的小波澜有可能引起全国粮食市场的大风浪。

3.3 平衡区种植面积稳、产量增长快,粮食生产潜力大

(1)平衡区粮食播种面积比较稳定。1978-2006年产区内粮食播种面积始终保持在2200万hm2以上,2006年产区粮食播种面积2494万hm2,比1978年的2557万hm2仅减少2.5%。(2)平衡区粮食产量增长快。2006年该产区粮食产量9401万t,比1978年的5235万t增长79.6%;同期主产区粮食产量增长73%,主销区粮食产量下降21.1%。(3)平衡区粮食单产增长凸显。2006年平衡区粮食单产3770kg/hm2,比1978年增长84.2%,同期主产区粮食增长73.5%,主销区粮食增长42.4%。

4 推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思路与政策建议

为了推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在继续执行现有促进粮食生产政策基础上,新的战略思路是: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统领粮食生产全局,以先进设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基础,以粮食品种结构平衡为突破口,以保护耕地、提高地力为重点,以加强财政支农为抓手,推动粮食向优质、高产、高效方向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夯实基础。

4.1 建立健全耕地保护和建设用地管理制度,努力提高耕地质量

(1)加强基本农田保护。一是基本农田保护区要落实到地块,建立每一地块信息档案;有条件的地方绘制成图上网公布,便于农民和社会监督。二是基本农田占用,要建立用地听证制度,并向社会公开审批结果。三是完善耕地占用补偿机制,尽快出台政策文件,通过土地收益分成,弱化地方利用信息不对称优势占用耕地的利益冲动。将土地开发收益纳入财政预算,征收的耕地占用基金大部分用于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中低产田改造等,以及失地农民的就业安置。(2)推进耕地质量建设。一是将“沃土工程”建设制度化、长期化,确保政府在改善耕地质量方面的投资稳定增长,建设高标准农田。二是鼓励集体或农民投工投劳治理改造农田,对农民增施有机肥等培肥地力行为给予补贴,引导农民运用综合农艺、生物和工程措施提高耕地质量。

4.2 加强农业机械化建设,提升农业装备水平

(1)加大农机补贴力度和范围。一是积极争取国家对农民的购机补贴资金,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和广大农民向农机化投入的积极性,扶持各种农机合作组织发展。二是根据各地农业发展和农民购机需求,结合耕地面积、粮食产量、农机综合化水平、农民购买能力及地方政府积极性等县域差异,使农机购置补贴覆盖范围扩大,如在南方丘陵地区农户经营规模小,应将小型农机纳入补贴范围。(2)实施农机综合治理。一是引导农机装备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二是促进粮食高产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实行联合耕整地、机械深松、免耕播种、节水灌溉等先进适用和常规农机化技术的集成组合配套。

4.3 注重粮食品种结构平衡,满足不同用途消费需求

(1)稳定稻谷生产。一是确保稻谷播种面积,防止竞争性作物对稻谷过多挤压。二是建立耕地动态平衡机制,使区域内占用耕地速度与新开发耕地速度基本平衡。(2)努力提高小麦单产。四大粮食品种中,只有小麦种植面积的相对地位大幅下降,应加大对小麦单产的科技研发投入(3)鼓励玉米深加工。我国玉米产量不断提高,要防止供求严重失衡,应提高玉米转化率和转化层次,一是促进玉米精加工和产业升级。二是推进玉米产业化,联合不同环节的技术组装、配套开发和推广应用。(4)稳定大豆价格和效益。只有把大豆生产效益稳定在一个合理区间,大豆产量才不会大起大落。

4.4 确定地区重点和优先序,促进各产区粮食生产综合能力建设

(1)在全国粮食生产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用中主产区占有决定性地位,因此必须千方百计培育和提高其粮食生产能力。一是提高财政对粮食生产支持力度,主要用于中低田改造;二是加强耕地保护和土地质量保养;三是建立持续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的长效机制,建设主产区内商品粮基地。(2)主销区应着手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一是严格控制耕地占用,力避在耕地“占补平衡”中出现“占多补少”、“占优补劣”问题;二是发展节水农业和无土栽培,扩大良种使用覆盖率,提高粮食单产;三是培育、促进与粮食主产区建立稳定的粮食产销协作关系。(3)平衡区应重点改良耕地、保持粮食产量继续增长。一是充分利用测土配方等技术,控制化肥施用量,减少化肥对土地负面影响;二是平衡区进一步发展节水灌溉,提高单位水资源粮食生产能力。

参考文献

[1]黄汉权,蓝海涛.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研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20-22.

[2]朱希刚.我国“九五”时期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J].农业经济问题,2002(5):30-34.

[3]高帆.中国粮食安全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07-167.

[4]王明华.对当前我国粮食安全形势的基本判断[J].调研世界,2007(6):3-5.

[5]姜长云.我国主要粮食品种综合生产能力的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6(35):2-10.

[6]盛来运,侯税,马治鑫.我国不同地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6(85):29-48.

[7]姜长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次粮食供求失衡的回顾与启示[J].中国农村观察,2006(5):8-15.

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大力扶持粮食生产 篇8

国家粮食局局长聂振邦

加强粮食宏观调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黑龙江省粮食局副局长金辉

适应新增粮食生产能力要求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江苏省粮食局局长王元慧

真抓实查推进依法管粮工作迈上新台阶山东省粮食局局长孟庆秀

发展城乡连锁经营推进农户科学储粮广东省粮食局局长张军

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篇9

一、我国粮食结构性紧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近年来,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粮食生产, 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体系逐步完善, 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跃上了新的台阶。2004年以来, 我国粮食连续9年增产, 粮食产量连续6年超万亿斤, 2 012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1, 7 91亿斤, 年均增产353亿斤, 年均增幅3.6%。改革开放以前, 我国有两次粮食增产超过5个年份的纪录:一次是从1950年到1958年, 粮食生产连续9年增产;第二次是1962年到1967年, 粮食生产连续6年增产。其他阶段粮食生产一直没有走出“两丰一平一减”的周期循环。这次粮食“九连增”, 累计增产粮食3177亿斤, 是建国初期“九连增”的近两倍。粮食“九连增”是在国际粮食市场动荡不定、国内自然灾害频发、通胀预期加重等严峻环境和挑战下取得的, 确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我国粮食产量不断打破新的历史记录, 这确实鼓舞人心, 但也要看到, 在粮食连年增产的背景下, 粮食进口量也呈直线上涨。1996年以前, 我国为大豆净出口国, 此后, 大豆进口一路飙升, 2 012年的大豆净进口量达到5838.4万吨的历史最高纪录。不仅大豆需要大量进口, 近几年小麦、玉米和水稻三大谷物进口量也激增, 2 008年的进口量为154.1万吨, 2 010年增至570.9万吨, 2 011年略降至545万吨, 2 012年增至1398万吨。目前, 三大谷物均为净进口。2012年, 我国粮食净进口规模达到7748万吨, 粮食年度自给率已降至88.4%, 其中大豆自给率18.1%。

单位:万吨

单位:万吨

注:大米折算成稻谷, 折算率是0.69;国内自给率=国内产量/ (国内产量+净进口) *1 00%。

造成粮食连年增产, 进口量不断攀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国内外粮食市场价格的波动以及价差的变化

最近几年, 国内粮食生产成本快速增加, 推动粮食价格稳步提升。而国际粮食价格高位回落, 国际市场的小麦、玉米等加上运费、关税和保险等费用运到国内仍低于国内价格。2012年, 国际国内较高的价差导致粮食进口量快速增加。2012年1月~6月, 进口小麦到岸税后价比国内优质小麦销区港口价低150元~3 50元/吨, 进口玉米到岸税后价低于国内价格大约150元/吨。

2. 人口增长因素

2000年至2011年, 我国总人口增加7992万人, 年平均增加726万人。人口规模扩大直接导致粮食需求的增长。

3. 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的深刻变动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 居民膳食结构不断改善, 食物消费日趋多样, 口粮消费逐步减少, 肉、禽、蛋、奶、水产品及食用植物油等消费逐步增加, 营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居民人均每日食物热值、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相应的, 粮食消费结构也发生了重要变化:大米、小麦和其它粮食在粮食需求中所占比例下降, 大豆和玉米在粮食需求中所占比例上升明显。在国内粮食“九连增”的背景下, 以大豆为主的粮食进口激增, 最主要的驱动力就是食物消费结构的变化。这一点从大豆的使用构成就可以清楚地看出来。从用途看, 大豆进口主要是满足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后对植物油的需求, 大豆加工副产品豆粕可以作为饲料, 满足养殖业对蛋白饲料的需要, 这些都不完全是原来意义上的粮食需求, 而是体现了更广泛的食物需求。我国榨油用大豆需求快速增长, 从1996年的570万吨增加到2010年的5620万吨, 增长近9倍, 在大豆总需求中的份额由1996年的40%提高到2010年的81%。随着榨油用大豆使用量的快速增长, 国内豆粕产量显著提高, 由1996年的460万吨增长到2010年的4380万吨。我国是既缺食用油更缺饲料蛋白的国家, 进口大豆榨油, 既可弥补食油的不足, 还可利用豆粕促进饲料加工业和养殖业的发展, 增加就业岗位,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大豆进口填补了国内市场供给缺口, 为发展现代养殖业和改善国民膳食结构提供了有效支撑。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农业生产迈上了新台阶, 粮食进入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新阶段。近年来,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 我国粮食生产发展和供需形势呈现出新的变化, 即粮食供求总体上呈现紧张平衡状况, 结构性紧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所谓紧张平衡, 是指粮食总供给保障所有人口粮食安全的能力不宽裕, 表现在品种结构上是:小麦供求总量基本平衡, 而稻谷消费比重逐步提高, 供求总量长期偏紧;玉米由于饲料与工业加工需求逐年增加, 供需关系日趋偏紧;大豆已日益依赖国际市场。

未来10年~2 0年, 我国将由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迈进, 仍处在食物消费结构持续转变的过程中, 除了口粮消费会继续下降外, 其他农产品的食用消费都还有较大增长空间, 粮食需求总量将会持续增长。同时, 耕地减少势头不减, 水资源短缺加剧, 气候恶化影响加深, 国际市场动荡不定, 而全球经济增长格局也将发生深刻变化, 我国粮食将面临供需差距的巨大压力,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二、牢牢把握国家粮食安全的主动权

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 今后我国粮食及食物安全目标将是保障全体人民从“吃饱”到实现“吃好”。我国作为一个人多地少的发展中大国, 仅仅局限于国内耕地和水资源, 已经难以满足居民食物消费和经济社会发展对粮食不断增长的需求。以2010年为例, 我国进口大豆和食用植物油等于在国外使用了7.6亿亩播种面积, 这相当于我国2010年农作物播种面积的32%。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时代背景下, 不充分利用世界粮食市场和粮食资源, 不仅代价太高, 而且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农业发展战略布局必须立足于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但我国毕竟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和消费国, 如过分依赖粮食进口, 存在着不可低估的风险和隐患。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 必须清醒和理性的把握好粮食进口的度, 坚持立足于靠国内保障粮食基本自给, 牢牢掌握粮食安全的主动权。这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所决定。

1. 由粮食的极端重要性决定

粮食是一种特殊的产品, 不仅具有食物属性, 也具有能源属性、金融属性、政治属性、人权属性。粮食安全与能源安全、金融安全并称为当今世界三大经济安全。民以食为天。安民之本, 必资于食, 安谷则昌, 绝谷则危。因此, 治国安邦必须把解决好吃饭问题作为头等大事。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 我国每年粮食消费量占世界粮食消费总量的五分之一, 占世界粮食贸易量的两倍左右, 世界粮食市场的供给能力有限, 如果我国粮食进口过多, 不仅国际市场难以承受, 也会给低收入国家的粮食安全带来不利影响。一旦出现严重的粮食供求缺口, 国际市场也满足不了我国的需求。

2. 由我国农业发展的要求所决定

我国小麦、水稻、玉米的单产水平已经高出世界平均水平56.7%、56.6%和2.6%, 但仍然分别是单产排在前10位国家平均水平的60%、71%和67%左右。2 011年, 全国270个早稻万亩示范片亩产比所在县高122.1公斤, 950个小麦万亩示范片平均亩产比所在县平均亩产高142.5公斤。这说明, 如果能妥善应对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科技支撑不足、自然风险增多等不利因素, 未来我国粮食增产潜力仍然十分可观。预测表明, 即使城镇化能顺利推进, 2020年和2030年我国农业劳动力人口仍会多达2.1亿和1.6亿人。显然, 在国内粮食生产仍有很大潜力可挖的条件下, 如果过度进口粮食, 必然会冲击国内粮食生产, 造成大量农民失业, 进而影响社会稳定。

3. 由国际粮食市场的不确定性决定

据测算, 近10年来全球谷物消费需求年均增长1.1%, 产量年均增长0.5%, 全球粮食产量增长难以满足消费需求增长的需要。2008年, 全球发生了严重的粮食危机, 世界粮食价格大幅上涨, 一些发展中国家受到严重冲击, 甚至出现社会动荡。2 008年以后, 世界粮食价格曾短暂回落, 但很快又出现震荡性快速上涨。世界粮食市场动荡不定, 价格大幅度上涨, 是多种原因造成的, 其具体包括美元贬值、气候因素和自然灾害导致的粮食供给不足, 生物燃料和消费结构变化导致的粮食需求旺盛, 部分国家出口禁令, 国际投机资本在期货市场上的炒作等。世界粮食价格除了受一般供求关系影响外,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还受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 中国保障粮食安全的外部条件不容乐观。一方面, 不断增长的资源约束、环境压力对全球粮食生产形成制约。新兴经济体的发展, 发达国家粮食需求领域的拓展, 将使得全球粮食消费持续增长, 全球粮食供需矛盾将会长期存在。另一方面, 从长期来看, 南美洲、非洲、部分周边邻国的粮食生产潜力较大, 如果能通过加强合作开发, 挖掘生产潜力, 不仅能够增加我国粮食来源, 而且能够促进东道国经济发展, 对增加世界粮食市场供应具有重大作用。但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 出于国家领土主权、国民心理、国际政治经济利益等方面的考虑, 一些国家采取限制性购买土地的政策, 还有的国家采取禁止的政策。海外大规模土地开发, 需要在水利建设、品种繁育、机械购置、道路修建、粮食加工和储运等方面进行巨额的投资。全球正在进入高粮价时代, 粮食市场的不确定性加大。面对不断上涨的国际粮价, 各国政府都在想方设法保护国内供给, 甚至不惜禁止粮食出口。“手中有粮, 心中不慌”。作为快速发展中的大国, 中国对全球粮食市场的影响以及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责任要求都在不断增加。我国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 这也是对全球粮食安全的重要贡献。

三、加快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面对国内外粮食生产、需求和贸易环境的新变化, 我国应从国情出发, 完善粮食市场机制, 健全粮食支持政策体系, 严格保护耕地, 强化科技支撑, 提升统筹利用国际农业资源和市场的能力, 加快构建供给稳定、储备充足、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1. 改善粮食基本生产条件, 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 提高单产水平, 是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路径。为此, 一是必须在严格保护耕地的基础上, 加大中低产田的改造力度, 不断提高耕地质量, 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二是必须提高粮食生产用水保障能力。我国水资源紧缺, 水资源与耕地资源和气候资源的匹配不理想, 洪旱灾害频繁发生, 农田水利建设对粮食生产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影响。要统筹利用现有的水资源, 确保农业用水资源不被挤占。要完善农田水利设施, 稳定提高农田灌溉比例, 提高粮食生产用水效率, 健全防洪抗旱减灾防灾体系。三是发挥科技对粮食增产的支撑作用。这些年的经验证明, 每一次粮食种子革命, 都会带来粮食产量的一次飞跃。种业作为农业产业链的源头, 在保证粮食和农业产业安全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支撑作用。要增加国家对种子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投入, 加强小麦、玉米、水稻等主要农作物育种科技攻关, 加快选育开发产量高、抗灾强的粮食新品种。构建强有力的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探索现代种业发展新机制, 大力提升国内种子企业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加快推进粮食全程机械化, 提高农机补贴水平和范围, 加大大型农机具的推广应用, 促进农业节本增效。

2. 保持粮食价格合理水平, 完善粮食市场机制

粮食生产高度依赖水土等自然资源, 在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下, 大幅度提高粮食劳动生产率不易, 从事小规模经营的农民消化生产成本上涨的能力弱。在这种情况下, 粮食价格提高就成为保障供给、平衡工农业利益关系的重要手段, 这也是工业反哺农业的重要方式。从国际经验看, 劳动生产率提高较慢的行业往往是价格上涨最快的行业。2 004年, 我国开始实施水稻、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以来, 到2012年, 小麦提价幅度达40%以上, 水稻提价在70%以上, 其中粳稻提价幅度在86%。在最低收购价逐步提高的同时, 粮食市场收购价也水涨船高 (见表3和表4) 。2012年与2004年相比, 三种粮食平均收购价格上涨了76.7%, 其中稻谷平均涨幅90%、玉米为84.2%、小麦为47.1%、大豆只有29.8%。近年来, 化肥、农药和柴油等生产资料价格全面上涨, 同时, 农业人工成本和土地成本不断攀升, 粮食成本增速高于价格增速。2004年~2 011年, 三种主粮土地成本年均增长15.7%, 人工成本年均增长10.4%, 物质与服务费用年均增长8.7%, 都高于价格增速 (见表5和表6) 。由于种粮成本大幅上升, 种粮收益并不高。从三年平均 (2009年~2 011) 收益来看, 三种主粮的平均收益只有223.43元/亩。受成本上涨因素的影响, 粮食种植实际收益增长缓慢, 有些甚至出现负增长。2 004年~2 011年如果剔除消费价格上涨的影响, 三种主粮亩均种植收益在7年里一共仅提高了0.8元, 其中玉米提高了91.4元, 稻谷提高了8.6元, 小麦则下降了97.8元。与居民收入水平和社会物价总水平相比, 当前粮食价格总体水平并不算高。从保障市场供应、农民增收、平衡城乡关系的角度看, 在全社会物价总水平提高的同时, 应当保持粮食价格水平的稳步提高。现行的最低保护价和临时收储价政策还存在明显的缺陷, 不同品种、不同年份间, 成本利润率相差较大, 且执行时间不易掌控。例如, 2009年以来, 粳稻成本利润率上升幅度大, 由40%升到59%;小麦油菜籽成本利润率有所下降, 小麦由27%降至17%, 油菜籽由10%降至2%;大豆稳定在30%左右。要进一步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 使粮食最低收购价与相关农资价格保持同步, 真正成为粮食最低支撑价, 确保农民种粮收益不降低, 并逐步提高。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启动机制, 国家有关部门在新粮收购上市前, 要充分做好市场调查和分析预测, 一旦市场价格低于或接近国家最低收购价, 新粮上市后就要及时启动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坚持主要由市场供求来决定粮食价格, 提高政府价格干预政策的前瞻性和稳定性。应尽快研究以目标价格为核心的反周期补贴制度。按照产品前3年平均收益制定目标价格, 当市价高于目标价时, 农民可直接向市场出售;当市价低于目标价时, 政府按价差补贴农民, 既保证农民收益, 又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

单位:元/50公斤

单位:元/50公斤

单位:%

单位:%

注:总成本=物质与服务费用+人工成本+土地成本。

此外, 要加强粮食市场体系建设, 促进粮食市场竞争。重点建设和发展大宗粮食品种的区域性、专业性批发市场和大中城市成品粮油批发市场。继续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 推进国有粮食企业兼并重组, 重点扶持一批国有粮食收购、仓储、加工骨干企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村经纪人, 为农民提供粮食产销服务。

3. 创新农业经营体制, 发育规模化种粮主体

随着农村劳动力持续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就业, 农村土地流转加快, 粮食规模经营呈明显增加趋势。据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对全国205个村5165个农户进行的调查, 发生土地流转的农户占农村家庭的15.5%, 其中全部转出户占7.2%, 村均流转面积占承包耕地面积的15.6%。户均家庭经营实际面积达到9.4亩, 比户均承包地面积8.6亩多9%。调查显示, 在流转土地中, 7 1.3%的土地在农户间流转。农户转入土地仍以种植粮食为主, 占2/3。公司经营的土地面积占到流转土地的19.6%, 在有公司租地经营的21个村中, 每个公司平均转入土地766亩, 其中85%用于非粮食生产。可见, 转入土地后, 公司的经营行为与农户的家庭经营行为完全不同, 呈现出明显的“非粮化”特征。据统计, 截至2011年底, 全国农村土地流转比例已经达到了17.8%, 上海、苏南等发达地区更是达到60%~8 0%以上。在土地流转过程中, 对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种养业, 如投资较大的设施农业、规模化养殖业, 可以鼓励引导工商资本进入。但对于粮食种植, 应鼓励耕地流向专业大户、联户经营、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 以确保农民家庭承包经营的主体地位。对于企业租赁农户承包地, 应严格农业经营能力审查, 规范流转行为。要加快确权颁证, 以法律形式确立农户家庭长久不变、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 为培育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规模化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创造良好环境。

4. 完善粮食支持政策, 改善粮食宏观调控

一是增加对农民种粮的补贴规模, 提高补贴政策效果。从2004年开始, 我国开始实行种粮补贴, 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这“四项补贴”从145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1628亿元。尤其是农资综合直补水平大幅度提高, 2 012年补贴规模达到了1078亿元, 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农民因生产成本增加带来的负担。粮食补贴方式也存在不合理之处。各地一般都是将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发放给原土地承包户, 只要有承包地就能拿到补贴, 租入承包地的种粮大户难以享受政策优惠。由于补贴方式不够合理, 补贴资金的效果没有充分体现出来。为了更好地发挥政策效能, 应提倡补贴资金发放与粮食播种面积直接挂钩, 新增补贴向新型种粮主体倾斜, 确保种粮农民能真正得到政策实惠。二是健全对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2 004年~2011年间, 中央财政对粮食主产区转移支付年均增长速度已达27.8%, 但粮食主产区财力依然薄弱。2011年13个粮食主产省人均财政收入3252元, 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3%。2011年, 列入《全国新增1000亿斤生产能力建设规划》的745个产粮大县, 人均财政收入1200元, 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0%;人均财政支出3040元, 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4%。为改变商品粮调出大县财政拮据状况, 中央和省级财政要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 增加对粮食主产区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 进一步加大对粮食主产区教育、卫生、文化、交通等社会事业的支持, 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要参考各个省区粮食产量和农村人口比重, 完善支农资金分配和财政转移支付机制, 逐步使粮食主产县人均财力达到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三是健全粮食宏观调控机制。加强对粮食生产、消费、进出口、市场、库存、质量等监测。加强粮食市场监管, 维护正常的粮食流通秩序。完善粮食储备制度, 健全中央储备粮吞吐轮换机制。培育以仓储为基础、加工为支柱、贸易为龙头、物流为延伸的具有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能力大型粮食企业集团。加强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 改进粮食运输的薄弱环节。

5. 强化从生产到消费全过程节粮, 提倡科学健康的食品消费

加强管理, 改进技术, 降低粮食储备的损耗。大力推广种子精量精播技术, 提高收获机具的精度和性能, 减少生产环节的损失。加快粮食加工业技术进步, 提高粮食加工水平, 减少粮食损耗。完善运输装备和作业标准, 减少粮食运输环节的损耗。加快推广农户科学储粮技术, 鼓励粮食购销企业面向农民和用粮企业开展代购、代销、代储业务, 减少粮食产后损耗。我国不能采取西方国家以肉食为主的饮食结构, 也不能脱离经济发展水平, 要提倡符合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科学的饮食结构。“一粥一饭, 当思来之不易”。要在全社会树立节约粮食观念, 自觉克服浪费粮食的现象。

6. 提升统筹利用国际农业资源和市场的能力

一是提升粮食进口能力。通过政府间合作, 与主要产粮国建立长期稳定的粮油贸易合作关系, 建立稳定进口渠道。二是农业援助和对外投资相结合, 加快“走出去”。以国内涉农企业为主体, 以加工业、贸易渠道和基础设施为重点领域, 逐步构建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和服务链。三是推动全球粮食安全治理改革。推动各项粮食援助承诺得以落实, 推动统筹运用金融、贸易、援助、环境保护等各项措施系统应对全球粮食危机。

摘要:近年来, 我国粮食供求总体上呈现紧张平衡状况, 结构性紧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面对国内外粮食生产、需求和贸易环境的新变化, 应从国情出发, 完善粮食价格机制, 保持粮食价格水平的稳步提高, 提高政府价格干预政策的前瞻性和稳定性, 健全粮食支持政策体系, 严格保护耕地, 强化科技支撑, 提升统筹利用国际农业资源和市场的能力, 加快构建供给稳定、储备充足、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立足于国内保障粮食安全。

粮食生产先进单位事迹 篇10

广河县

广河县位于甘肃省中部西南方, 是临夏回族自治州的“东大门”。近年来, 广河县立足县情实际, 紧紧围绕省州农业发展的总体安排部署, 创新发展模式, 大力推广旱作农业, 着力培育草食畜牧业, 有效促进了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2009年、2012年两次被农业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列为全国50个县之一、全省唯一的高产创建整县推进示范县;被省农牧厅列为全省民族地区“养羊大县”和“种养结合示范县”。

(一) 坚持普惠理念, 牢固确立农业基础地位

广河县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3%, 是一个典型的旱作农业县, 广河县牢固树立普惠理念, 坚持把农业作为重点扶持的基础性产业来培育, 从发展规划、资金投入、组织领导等各个方面制定措施, 大力扶持, 真正确立农业基础地位。经过几年的实践, 初步走出了一条以旱作农业为基础、以秸秆利用为依托、以草食畜牧业为突破、以能源沼气为辅助的循环农业发展路子, 总结起来就是坚持“种养”结合, 努力实现“种足、养多、增收、普惠”目标。

(二) 政府强力推动, 旱作农业实现全覆盖

广河县从2005年开始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 推广面积逐年扩大, 实现了适宜种植区全覆盖。2014年, 广河县多方筹措资金1070万元, 购买地膜850吨, 争取省州配套地膜700吨, 通过科学谋划, 靠实责任, 抢墒覆膜, 强化服务, 全县共完成覆膜36.11万亩, 占省州任务36万亩的100.3%。经省农牧厅专家实地测产, 广河县全膜玉米自2006年以来平均亩产在830公斤以上, 2014全膜玉米平均亩产达到833.5公斤, 与半膜玉米亩产613.4公斤相比, 亩均增产220.1公斤, 全县增产粮食7.88万吨, 全县旱作农业总增效益2.572亿元, 户均增收6840元, 人均增收1286元。在推广工作措施中, 县上提出“年年都有新突破、年年都有新亮点、年年都有新提高”的要求, 一是注重宣传引导。始终将思想引导和技术推广工作同步开展, 每年组织村社干部现场观摩, 邀请农技专家和技术人员讲课培训, 广泛宣传讲解双垄沟玉米的技术原理和增产效益, 用事实教育群众, 用典型引导农户, 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这项技术的认知率, 逐步使越来越多的群众得以接受。二是注重资金投入。从十分紧张的县级财力中想方设法整合资金, 通过向群众补助地膜的方式, 强力推广旱作农业技术。2014年, 广河县财政整合落实补贴资金1800万元, 争取省州资金900多万元, 共计购置地膜2160吨, 免费发放给群众。通过大力扶持引导, 使群众普遍掌握接受了该技术, 并自发种植全膜玉米。三是注重机械耕作。在推广过程中, 高度重视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2014年, 广河县共投放农机具3265台 (套) , 受益群众5500户, 其中拖拉机2433台, 旋耕机械503台, 覆膜机402套, 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特别是旋耕机, 每天整地20亩, 有效提高了整地质量和速度, 解放了劳动力, 综合效益显著。四是注重技术服务。实行技术人员分片包干, 承包负责制度, 广河县每年抽调100多名技术人员, 组成70多个技术服务小组, 深入覆膜一线, 开展人对人、面对面、零距离的技术服务。具体做到了严把“五个关口”、坚持“五个统一”的要求。即严把整地、施肥、起垄、覆膜、选种“五个关口”, 坚持“统一种植品种、统一种植模式、统一施肥水平, 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田间管理”的“五个统一”要求。五是注重行政推动。推行“三级两线”工作制, 县、乡、村三级干部工作各延伸一级, 县级干部工作延伸到乡抓样板, 乡镇干部工作延伸到村抓规模, 村社干部工作延伸到点抓落实;行政线确保资金、农资、机具等扶持措施到位, 业务线确保技术指导、地膜发放等田间服务措施到位。六是注重地膜回收。随着全膜玉米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 地膜使用量也逐年增长, 大量的废旧地膜随意堆弃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 不仅严重影响着农村环境卫生, 而且相当一部分旧膜残留在田间不腐烂, 造成土壤板结, 严重影响农作物生长, 导致作物减产。为此, 广河县专门筹措资金, 采取政府补贴的办法, 在每个村设立废旧地膜回收点, 每个乡镇设立回收站, 以每公斤1.2元的价格集中回收, 同时, 积极联系生产企业, 对回收的地膜进行再加工、再利用。2011年以来, 共计投入资金450多万元, 收购废旧地膜4300多吨, 每年回收1000吨以上。2014年, 完成废旧地膜回收1700吨, 有效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 基本解决了“白色污染”问题。

(三) 推进高产创建, 进一步挖掘粮食增产潜力

随着适宜种植区全覆盖, 依靠扩大种植面积来促进增收, 空间已十分有限。为此, 广河县一方面延伸产业链条, 依托丰富的秸秆资源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另一方面, 积极探索提高粮食单产的方法, 大力开展高产创建工作。在不同区域建立了25个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 示范面积38.8万亩。2011年以来, 广河县抢抓被列为高产创建整县推进示范县的大好机遇, 通过加大投入、强化服务、提高机械利用、清收废旧地膜等措施, 全面提升了旱作农业耕作种植水平, 增加粮食单产。2014年广河县玉米平均亩产为843.7公斤, 超出农业部650公斤的高产创建指标要求。

(四) 延伸产业链条, 着力培育壮大草食畜牧业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的大面积推广, 不仅促进了粮食增产, 同时也产生了丰富的玉米秸秆。广河县将草食畜牧业列为全县重点培育的富民产业, 抢抓省上扶持机遇, 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2014年广河县秸秆总量达68万吨 (风干重) , 为发展草食畜牧业储备了丰富的饲草资源。在思路上, 坚持以千家万户养殖为基础, 以联户养殖为方向, 以秸秆利用为重点, 以科技服务为支撑, 以金融支持为动力, 综合利用玉米秸秆, 有力推动了草食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立足县情实际, 大力推广“人畜分离、联户养殖、集中管理、单独核算”的联户养殖模式, 创出了一条最广大、最普通、最贫困老百姓稳定增收的路子。目前, 广河县牛羊存栏130万只羊单位;建成联户养殖小区 (场) 191个;青贮窖池30万立方米;秸秆利用率达68%;畜牧业产值2.8亿元, 人均养殖业收入1400元。

(五) 发展能源沼气, 努力走循环农业发展路子

广河县旱作农业的稳定高产, 重点亦得益于丰富的有机肥。据测算, 全县农田亩均施农家肥6吨, 既减少了化肥施用量, 又改善了土壤结构, 提高了农作物种植效益。目前, 广河县共建成户用沼气池20300户, 约占总户数的三分之一, 初步形成了“旱作农业—玉米秸秆—养殖牛羊—能源沼气—有机肥料—粮食增产”的农牧结合的循环利用模式。

凉州区

近年来, 凉州区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主线, 以主攻单产、稳定总产、增加效益为目标, 大力挖掘粮食单产潜力, 在保持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基本稳定的前提下, 努力提高粮食单产, 增加总产, 保持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2014年全区预计实现农业增加值54.4亿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9970元;全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67.82万亩, 其中粮食作物106.12万亩, 平均亩产656公斤, 粮食总产量69.64万吨, 较上年增加2.12万吨, 人均粮食占有量675公斤。粮食作物中, 玉米68.7万亩, 产量54.5万吨;马铃薯16.1万亩, 折粮产量8万吨;小麦12万亩, 产量5.87万吨。农民人均种粮纯收入达到1464元, 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5%。

(一) 加强组织领导, 落实工作责任

凉州区成立了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 农牧、财政、发改、水务、农机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粮食生产领导小组, 具体负责全区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建立了“一个领导小组负责一项工作, 一项工作一套工作班子”的工作制度, 实行重点工作领导责任制和区级技术人员联系片、基层农技人员联系户制度, 将粮食高产创建工作纳入乡镇和职能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指标体系, 严格考核奖惩, 形成了行政推动、技术支撑、农户受益的有效工作机制, 确保了项目顺利实施。

(二) 落实惠农政策, 激发种粮积极性

一是切实抓好惠农政策的落实, 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渠道广泛开展强农惠农政策宣传, 做到惠农政策家喻户晓。二是积极落实农业政策性保险保费补贴政策。2014年全区承保玉米40万亩、马铃薯6万亩, 安排保费补贴专项资金821万元, 玉米保险理赔474万元, 马铃薯保险理赔60万元, 较好地化解了粮食生产风险。

(三) 建设高标准农田, 夯实增产基础

依托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等项目, 通过平整土地、修建道路、建设农田防护林、增施有机肥等措施, 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步伐, 夯实农业基础, 不断提高粮食生产能力。2008年以来, 凉州区累计实施土地整理项目87个, 建成高标准农田56.17万亩;共衬砌干、支渠102公里, 斗、农 (井) 渠7958公里, 安装机井智能化计量设施4887套;配套田间节水面积115.5万亩, 其中渠灌93.1万亩, 管灌8.6万亩, 大田滴灌9.2万亩, 温室滴灌4.7万亩, 节水灌溉体系初步形成, 提高了农田保灌能力, 为粮食增产创造了良好条件。

(四) 实施高产创建, 提升生产水平

一是积极开展以玉米为主的粮食高产创建活动。2008年实施高产创建项目以来, 凉州区累计建立玉米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30个, 实施总面积60万亩, 平均亩产达894公斤, 比全区平均亩产提高130公斤, 累计增产7800万公斤, 新增产值1.56亿元。二是积极开展玉米增产模式攻关试点。以实现全程机械化为核心点, 以创新组织方式、创新管理方式、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专家指导方式为着力点, 在种植规模、栽培技术、机械研发、废旧地膜回收利用上求突破, 凉州区落实玉米增产模式攻关万亩示范片11个, 面积32万亩, 平均亩产可达950公斤, 比全区平均亩产提高150公斤, 通过典型示范, 以点带面, 促进了全区粮食大面积增产。

(五) 创新工作机制, 提升服务水平

一是创新组织方式。大力培育种粮大户、农机大户、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 把攻关工作与土地流转结合起来, 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新型经营主体流转, 建立攻关示范点, 推进粮食生产向规模化、专业化、组织化、机械化方向发展, 全区培育种植大户180个、种植业合作社283个, 农机合作社39个, 在黄羊镇、韩佐乡等乡镇, 支持种植大户建立500亩以上示范点6个, 新型经营主体在增产模式攻关工作中发挥了良好的作用。二是创新管理方式。完善监测手段, 对土壤养分、墒情定期监测, 做到适时适墒播种, 适时适量灌水, 提高玉米苗情、土壤水分和配方施肥管理的精准化水平。三是创新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依托现有农技推广体系和村级组织办公场所, 搭建村级服务平台, 以基地农户为基础, 以合作组织为纽带, 以龙头企业为骨干, 创新农业服务模式, 建立多元化服务体系, 有效解决了基层农技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四是创新专家指导方式, 聘请全国知名专家, 为凉州区玉米增产模式攻关号脉把诊, 解决技术瓶颈, 建立了“技术单位领导+区级专家+技术服务小组+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五位一体”技术服务模式。

(六) 强化技术集成, 提供科技支撑

注重示范引领, 按照“五统一”要求, 整村整组推进, 做到乡有示范片、村有示范点, 累计建成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30个, 发挥了很好的示范、辐射带动效应。一是大力推广垄膜沟灌、膜下滴灌等高效农田节水技术, 2010~2014年累计推广432万亩, 累计增产28.6万吨, 节水3.1亿立方米。二是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累计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面积772万亩, 节肥5万吨, 新增粮食产量4万吨。三是在示范点重点推广机械整地、机械起垄覆膜、机械点种、机械收获等技术, 示范片整地、点种机械化作业率达到100%, 玉米机收率达到46%。四是引进推广优质、高产、抗病的玉米、马铃薯新品种20多个, 选育出了“吉祥1号”玉米品种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有重大推广价值的农作物新品种, 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五是大力推进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 减少农药使用量30%, 防治效果提高到90%, 有效控制和减轻了病虫害危害, 保障了粮食生产安全。

(七) 强化政策扶持, 加大投入力度

为保证高产创建工作取得实效, 凉州区整合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测土配方施肥、科技入户、良种补贴、高效农田节水技术推广等项目资金, 重点向高产创建示范片倾斜, 对集中连片种植500亩以上的垄膜沟灌玉米每亩补助40元。凉州区财政累计配套补助资金、试验示范经费1190万元。

凉州区实施高产创建项目以来, 全面落实粮食补助政策,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整合农业项目、技术力量, 集成推广综合配套技术, 建立核心高产攻关田, 2008年和2012年玉米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两次创全国玉米大面积高产纪录, 亩均产量分别为970.52和1041.3公斤, 是全区粮食总产稳定增加的主要支撑因素。下一步凉州区将依托农业部粮食增产模式试点项目, 在总结玉米高产创建连创全国纪录经验基础上, 突破技术瓶颈, 集成组装成熟生产技术模式, 整合高产创建、高效农田节水等项目, 组合优良品种推广、机械化作业、节水灌溉等节本增效关键技术, 开展跟踪服务和指导, 更大规模、更广范围集成推广技术, 探索粮食稳定增产新途径, 确保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

安定区

2014年, 在农业部、省市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安定区抢抓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有利机遇, 挖潜力发展特色产业, 强科技提升生产能力, 保持了粮食生产的持续稳定增长。据统计部门实测, 安定区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0万亩以上, 总产量突破10亿斤大关, 实现了连续7年增长, 成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最大的亮点。

(一) 加大科技创新应用

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的同时, 坚持良种、良法、良田、良繁、良机有机结合, 大力推广以地膜覆盖为主的旱作高效农业技术, 2014年, 安定区旱作农业示范推广面积达到126.7万亩, 近80%的粮食作物实现了地膜覆盖种植。建立万亩以上规模示范片带26个, 综合技术组装集成核心示范点10个, 粮食生产开始由传统种植向旱作高效种植模式转变。地膜玉米亩增产23.7%, 黑色地膜马铃薯种植84.5万亩, 占马铃薯种植面积的84.3%, 比露地亩增产22.4%。建成万亩马铃薯高产创建示范区6个10万亩, 马铃薯、玉米高产创建整乡推进示范区2个12.4万亩, 推进了高产创建向纵深发展。组织开展统防统治、群防群治, 马铃薯晚疫病发病程度全省最低。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到33.5%。

(二) 积极发展特色产业

安定区以打造“中国薯都”核心区、建设全国马铃薯贸工农一体示范区为目标, 充分挖掘增产潜力, 种植面积连续8年稳定在100万亩以上, 成为全国最大的县 (区) 级马铃薯标准化种植基地。鲜薯总产达到145.3万吨, 增幅达23.5%。三分之二以上的马铃薯实现外销和加工。马铃薯原原种生产能力达到4亿粒, 占全国的36%, 建立原种扩繁基地2.1万亩, 一级种扩繁基地15万亩, 脱毒种薯应用率省内第一。连续8年承办了农业部和甘肃省政府举办的全国马铃薯大会 (博览会) 。建成马铃薯产品生产线22条, 加工能力达到37万吨。农业部和甘肃省政府共建的国家级定西马铃薯批发市场启动建设, 推动了马铃薯产业转型升级。

(三) 不断提高保障能力

安定区财政按照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要求, 整合资金4632万元, 集中解决脱毒种薯补贴、地膜补贴、新技术新材料试验示范等粮食生产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完成了9个乡镇和3个区域农技站建设, 在春种、夏管、秋收、冬藏的关键农时季节, 组织农技人员面对面、手把手地开展技术指导和宣传培训工作。旱涝保收标准农田建设、旱作农业示范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高效农田节水技术、全国马铃薯增产模式攻关、土地整理等一批项目的实施, 保证了粮食生产技术的全面推广和综合生产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四) 强化工作推进机制

上一篇:造价管理桥梁工程下一篇:新贸易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