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生产实习报告

2022-07-09

在一段难忘的实习结束后,想必你已经收获满满了吧?如果你能及时的对实习阶段的工作、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总结,想必会获得更大的收获。那么如何能写好实习总结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粮食生产实习报告》,供大家参考,更多范文可通过本站顶部搜索您需要的内容。

第一篇:粮食生产实习报告

粮食生产情况调研报告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粮食是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础,是国家安全的物质保障,事关改革发展、政治社会稳定的大局。为了确保我市粮食综合生产的能力,实现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按照市委办公室的文件指示精神,现将我市目前粮食生产的现状、问题和发展对策调查综述如下。

一、我市粮食生产现状分析

**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黄淮海经济区腹地,全市耕地面积204万亩,农业人口119万人,占总人口的50.8%。盛产小麦、玉米、大豆等,小麦播种面积达160万亩,正常年景小麦产量在60万吨左右。濉溪县是国家优质粮生产基地,小麦是第一大农作物,优质小麦比重大,是国家优质专用小麦良种和农业部良种补贴项目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我市连续多年实施小麦高产攻关活动和国家优质小麦良种推广补贴项目,建立了36万亩小麦高产攻关核心区和70万亩小麦良种补贴项目区,实施了标准粮田建设、高蛋白大豆良种繁育等一批部、省级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项目。通过项目推动和示范引导,全市已形成100万亩优质小麦、60万亩高蛋白大豆、40万亩优质饲料用玉米规模生产基地,粮食生产单产、质量、效益同步提高,正在逐步形成优质化、规模化、区域化的生产格局。 近年来,通过通过大力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开展粮食精深加工,我市创出了鲁王、鲁南、天宏等知名品牌,大大延长了优质小麦产业链。

1、粮食(小麦)生产特点。20**年午季,全市小麦面积177.4万亩,比上年增加13.2%,单产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达422公斤,比上年增长4.6%,总产74.86万吨,比上年增长18.4%,单产、总产均创历史新高。我市所承担的农业部70万亩小麦良种推广补贴项目区平均单产440.8公斤,比去年增产14.8公斤。全市36万亩高产攻关核心示范区平均单产491.2公斤,同时出现了一批高产超高产典型,百善镇叶柳湖村出现了万亩以上的超千斤的丰产示范方,最高单产637公斤。增产的原因:一是小麦良种的推广起到了作用;二是雨水气候适宜,天气条件较好,有利小麦生产;三是小麦病虫害较少。

通过高产攻关活动,小麦品种结构趋于合理,积极推广半冬性、弱冬性品种,基本上不使用春性品种。优质小麦品种种植面积140万亩以上,其中烟农19面积110万亩,皖麦19面积30万亩,周麦18面积5万亩。优质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其中70万亩良种补贴项目示范区优质率100%,全部实现了订单收购。

20**年我市小麦生产呈现出亩均单产提高、成本上升、价格上涨、收益增加的特点。

2、粮食(小麦)生产情况。今年秋季,全市秋播面积约200万亩,其中小麦165万亩,大麦、蚕豌豆20万亩,发展小麦预留行、间作套种20万亩。实行优质小麦同一品种连片种植、规范化栽培、专业化生产,发展订单农业,提高规模种植效益。全市种植小麦165万亩,其中烟农

19、皖麦

19、周麦18等优质小麦种植面积就在150多万亩,占全部种植面积的90%以上。全(!)市安排小麦良种补贴项目面积70万亩,其中濉溪县55万亩,烈山区15万亩。实现统一供种700万公斤。同时,省下达了小麦高产攻关核心示范区面积30万亩(其中濉溪县25万亩,烈山区5万亩),市财政拿出专项资金,分别在相山区和杜集区安排小麦高产攻关核心示范区各1万亩。预计明年,我市小麦单有望突破430公斤。今年秋季粮食生产抓的早、抓的紧,秋种面积落实非常顺利。各地领导重视、粮价上涨,更重要的是,粮食直补、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农机购置补贴、优质专用小麦良种补贴、测土配方施肥、科技入户等惠农政策措施的落实,调动和保护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3、粮食(小麦)生产形势。今春以来,由于部分畜产品市场价格剧烈波动,粮食等大宗农产品价格上涨,让农民得到的较好的经济利益。有利的经济因素和惠农政策正在当前农业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持续几年的农业良好态势仍然没有改变。预计,今后至明年一段时间,小麦价格将稳定上涨。原因是:一是近年来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居高不下,而农民种粮积极性高,投入也在逐年增加;二是作为原材料的石油、天然气价格上涨,直接导致农用柴油价格上升;三是各地小麦生产机械化程度提高,机械费用也相应增加。小麦种植成本的上升,将直接导致小麦市场价格的上升。当前,继续保护好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确保今年农业丰收是实现政府宏观调控目标的重要举措,为我市社会经济发展营造稳定环境具有决定性的意义。针对可能导致农业减产的不利因素,影响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最大威胁的气象灾害和病虫害,以及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波动,应做好事前预防和应急管理工作。

二、我市发展粮食生产的措施

我市粮食生产,在国家、省大力支持和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投资建设资金足额到位,土地治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低产田改造、 优质小麦基地建设、良种补贴、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等各项政策措施实施良好,粮食生产持续得到发展。

1、科学规划,项目带动,为粮食生产注入活力。 我市按照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生产示范区建设,以点带面,实施小麦良种补贴项目、小麦高产攻关,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十分明显。已建立起36万亩小麦高产攻关核心区、70万亩小麦良种补贴项目区和100万亩优质小麦、60万亩高蛋白大豆、40万亩优质饲料用玉米规模生产基地。

2、科技支撑,服务到位,为粮食增产提供动力和保障。每年秋种之前,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密切合作,紧紧抓住技术培训、科学播种、推广优良品种、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关键技术不放松,确保落实到位。今年全市测土配方面积达60万亩,其中配方肥施用25万亩。组织农业科技人员进村入户,传授科学种田知识,共下发科技明白纸20多万份。农业科技为全市小麦单产、总产跃上新台阶提供了有力支撑。

3、政企联姻,狠抓订单,提高粮食生产组织化程度。 积极培育中介组织,我市先后成立了粮食协会、小麦专业协会等中介组织,政府引导中介组织在技术培训、标准研制、市场分析、产销衔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我市还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依托鲁王、天宏、鲁南等龙头企业,结合小麦良种补贴项目,积极开展了小麦订单生产,全市粮食订单面积达70万余亩。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我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积极发挥作用,做到优质专用小麦种子供应到哪里,订单签到哪里。在每年秋种时节,粮食部门积极与农业部门配合,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广泛宣传,深入发动,促进优质专用小麦优势产业带的建设,不断提高优质小麦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

4、政策扶持,支农惠农,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我市开始减免农业税后,农民种粮不缴粮不纳税,国家还给补贴,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决定》、《**五大主导产业发展规划》、《**扶持农业产业化企业若干意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扶持管理办法》等多个规范性文件,制定了一系列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政策措施,极大地激发了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

第二篇:永兴县粮食生产调研报告

作者:郭华军文章来源:本站原创更新时间:2011-9-29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粮食是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础,是国家安全的物质保障,事关改革发展、政治社会稳定的大局。近年来,永兴县把发展壮大粮食生产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实现了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为保障国家粮食生产安全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一、农业生产概况

永兴县境东部山脉西部丘陵,中部丘陵和盆地相间,势如马鞍,形似桑蚕,溪河呈树枝状,县域总面积1979.4平方公里,辖25个乡(镇)342个行政村,总人口66.2万人。2010年,全县农业户12.02万户,农业人口42.86万人,实有耕地面积28.05千公顷,其中水田面积22.38千公顷,旱地5.67千公顷,农业人口人均耕地面积是0.98亩。永兴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湿,年均气温18.6℃,气温适中,四季分明,年均降雨量1524mm,无霜期达300天。全县水域宽广,拥有便江、永乐江两大水系,共有大小河流149条,青山垅水库属大型水库,蓄水量达1.14亿立方米。

二、粮食生产的现状

(一)主要粮食作物平稳增长

由于中央对农业的高度重视及永兴县一系列惠农政策的推出,全县农民种粮积极性进一步提高。2011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46.22千公顷,预计产量245233吨,分别增长1.52%、1.6%,其中:水稻播种面积38.8千公顷,预计产量214425吨,同比分别增长0.78%、0.8%;玉米播种面积2.38千公顷,产量11298吨,分别增长7.2%、7.3%;豆类播种面积0.99千公顷,产量2102吨,分别增长8.8%、8.85%;薯类播种面积

3.42千公顷,产量15530吨,分别增长2.1%、2.15%。全县水稻种植面积由2008年35.8千公顷缓慢增长到2011年的38.8千公顷,中稻及一季晚稻播种面积却经历了一个“过山车”式的变化,2008年为4.57千公顷,2009年突增加到6.57千公顷,2010年降为3.47千公顷,2011年为3.59千公顷。

(二)土地流转助推种植大户蓬勃发展

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大量转入城市务工,出现少量抛荒田。永兴县在依法推进农村土地流转进行了一些积极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通过专业代耕代种、集体直接经营、集体转包、大户承包流转、合作制流转模式,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体系,2011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3.2万亩,促进全县农村土地流转总面积达到84.1万亩。修订完善了《永兴县2011年粮食种植大户和粮食生产科技示范户奖励评定办法》,通过大抓示范创建和土地流转,有力带动了一批种粮大户。目前,全县种粮合作社8 家,种粮大户发展到98户。同时,全县粮食复种面积在20亩以上的有614户、50亩以上的有123户、100亩以上的28户、200亩以上的10户,1000亩以上的1户。

(三)主要农资价格总体上涨

据调查,今年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主要农资价格呈上涨趋势。其中复合肥(45%含量)2800-3100元/吨,同比上涨400-650元/吨;尿素2140-2200元/吨,同比上涨190-250元/吨;过磷酸钙500-520元/吨,同比上涨40-100元/吨;钾肥3200-3300元/吨,同比上涨100-200元/吨;农膜13000-14000元/吨,较去年增长了1000元/吨。杂交稻种子28-35元/公斤,同比上涨2-5元/公斤;杂交玉米种子13-14元/公斤,同比上涨1元/公斤左右。

(四)农业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2006至2010年,共投入水利建设资金32152万元,完成各类水利工程28510处,重点对石壁垅水库、工农利水库等45座上型号病险水库进行了整治,对柏永干渠、青资西干渠、柏双干渠等重点渠段共32.6公里进行了硬化;共投入资金2872万元,完成黄泥乡、湘阴渡镇、油市镇等中低产田改造3.85万亩,扩建小型水库7座,修建拦河坝13座,衬砌渠道163.42公里,改善灌溉面积2.85万亩,改善除涝面积1.5万亩。永兴县确定从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为“水利建设年”,全面改善和提高水利基础设施现状和水利工程效益,总体目标是全县2011年水利建设完成投资6亿元,向上争取项目资金突破2亿元,完成病

险水库除险加固、便江左干渠改建、青山垅水库永兴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重点工程。

(五)惠民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

永兴县按照 “治抛荒、调结构、创高产、树品牌”的粮食生产基本思路,印发了《永兴县2011年粮食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办法》、《永兴县2011年粮食生产综合治理考核办法》、《关于进一步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工作的意见》等文件,与各乡镇签订了粮食生产目标管理责任状。在马田、高亭、油市、湘阴渡、黄泥、柏林等乡镇设立县主要领导和县四大家分管、协管及联系农业工作的县级领导联系的6个示范样板点共6200亩,每个示范点都有农业局领导及农技人员参与,示范点乡镇都制定了实施方案。2011年上半年,全县已发放第一批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资金3575.8万元,第二批农资综合补贴资金788.4万元,早稻良种补贴资金382.8万元,油菜良种补贴资金160.96万元。对种植双季稻单季面积在50亩以上的实行100元/亩奖励,每年奖励资金近50万。2011年,永兴县财政统筹安排预算粮食生产资金600余万元,对乡镇粮食生产任务完成较好的实行重奖,设一等奖1名,奖金2万元;二等奖2名,奖金各1万元;三等奖3名,奖金各5000元。

三、粮食生产中存在的基本问题

(一)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提高,但后劲不足。随着粮食直补、良种补贴、购机补贴、粮食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提高,但也存在着农民种粮积极性后劲不足。原因,一是务农种粮不如打工、不如种经济作物;二是化肥、农药、燃油等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粮食涨价收入被抵消。

(二)农业劳动力短缺

传统的农业种植生产周期长、获益慢,而务工经济收入效益大,见效快,致使有知识,有技术,思维灵活、年富力强的青壮年纷纷进入城市或工厂就业。大中院校毕业生受传统习惯的影响,宁肯到城市打工,也很少愿意回农村从事农业劳动。从事农业种植的大都是老年人,文化程度总体偏低,思想传统、保守,技术水平偏低。随着老龄化时代的到来,以及自然减员、疾病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务农人员逐年减少,劳动力呈现出快速下降趋势,农村用工越来越贵,越来越难找。

(三)产业化程度不高。加工龙头企业力量薄弱,缺乏实力和竞争力,优质稻谷精加工、深加工能力不足,水平总体层次较低,附加值低,最终制约了产品和市场的扩大。

(四)播种面积遭遇瓶颈。据统计,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等省农作物复种指数均在200%以上,土地利用率较高(复种指数=全年播种(或移栽)作物的总面积÷耕地总面积×100%,≤300%)。目前,永兴县耕地面积28.05千公顷,2011年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80.5千公顷,复种指数达到286.99%。排除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用地及农民外出务工等因素,依靠扩大播种面积发展粮食生产的方法举步维艰。

(五)土地流转总量不大。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以规模化为基础,提高集约化水平。但对照全县农业发展要求,土地流转量还不能满足农业经营业主的需求,主要原因:一是一些干部群众对土地经营权流转缺乏必要的认识,存在一定的疑虑,有的认为目前土地流转时机还未成熟,有的认为土地经营权流转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关系到农民的根本利益,流转不好怕引发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二是当前农民的恋土观念还是比较强,对土地流转还保持较犹豫的心态,乃至不愿流转。三是支农惠农政策力度加大导致农民不愿意放弃土地。目前农民种田不但不需要上缴任何税费,而且国家给予农民各种补贴,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农民的种田积极性。四是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对农民承包地征用政策比较优越,农民看到了土地的潜在效益,怕土地流转后,影响政策享受。五是经营业主害怕承包经营风险大,不敢大规模经营和开发。

四、今后粮食生产的对策及建议

(一)建立稳固的粮食生产基地,切实保护粮食生产者利益

建设具有区域优势、抗灾能力强、生产基础好的稳产高产粮食生产基地,是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坚持走规模种植道路,重点抓好马田、高亭、油市、湘阴渡、黄泥、柏林等6个乡镇示范样板点,创建好双季稻高产创建整建制示范乡镇(鲤鱼塘镇)、晚稻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碧塘乡)。在建立粮食生产基地,确保粮食生产能力时,应重点考虑粮农利益,粮食生产者其他渠道不多,增收难度较大,收入增长缓慢,甚至容易出现“高产穷农”现象。为此,一是要提高粮食收购价格,落实

好最低收购价政策,实行优质优价;二是要降低粮食生产成本,通过先进农业适用技术的应用,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含量,减少成本,提高粮食生产的经济效益,努力增加种粮农民的收入。

(二)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粮食是特殊的农产品,确保粮食安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的支持。一是要增加投入,把对粮食生产的投入放在公共财政支持的优先位置。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好永兴县政府一系列粮食生产奖励机制,对稳定粮食生产作出贡献的单位及个人给予奖励,从上至下营造粮食生产良好的氛围。二是加强领导、强化服务。广泛开展技术、信息宣传,加大技术扶持和对农户的技术培训力度,改善生产条件,提高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

(三)依靠科技进步,着力提高粮食生产单产水平

在有限的耕地面积上提高粮食总产量,只能依赖于单产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单产更大程度上依靠科技的进步与到位。从近年来永兴县粮食发展的实践来看,城市发展、农业内部种植结构调整加快等,给种植粮食的耕地面积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这要求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提高速度必须大于由于耕地面积减少而造成的粮食产量下降速度。为此,要在科学确定粮食生产总量和面积的基础上,注重把粮食生产与调整农业结构结合起来,把粮食生产重点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上来,大力推广高效优质稻等,稳步提高粮食单产水平。

(四)加强社会化服务,大力促进粮食产业化经营

粮食产业化是确保粮食生产持续健康发的有效保障,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大力促进粮食产业化经营。首先,要大力发展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在产业化经营中起着中枢和领导地位,具有开拓市场、引导生产,加工转化,销售服务的作用,其生产能力、组织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粮食产业化经营的水平。要积极扶持一批技术含量高、加工能力强的加工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和工艺,全面提升加工产品的品位和竞争力,延伸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发展订单粮食,不断完善“公司+基地+农户”的粮食产业化经营模式,通过国家级、省级、市级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培植,促进粮食生产的规模化经营,提高粮食生产经济效益,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其次,要广泛开展龙头企业与购销企业的对接双赢,合理利用粮食资源,促进粮食产销衔接,降低市场经营风险,努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五)依靠已建立的土地流转服务平台,优化服务。县、乡(镇)两级建立的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作为农村土地流转的有形市场,负责本区域土地流转的日常服务工作,开展政策咨询、信息收集及发布项目推介、流转价格评估、合同登记备案、权证变更登记等。村级建立的土地流转服务站,土地流转信息员继续负责宣传贯彻好农村土地流转政策法规,建好土地流转台账,及时传递和反馈土地流转信息。同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种养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的基础,通过培育壮大他们带动土地流转。

(六)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努力提高现代农业物质装备水平

1.加强农机化建设。以国家实施农机补贴政策为契机,积极向上争取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大力发展农机作业合作社,服务公司。通过发展农机化,推进农业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同时,扎实推进水稻育秧大棚建设,增加育秧总量,扩大机插、抛秧等耕作面积,提高耕作水平。

2.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结合全国水利普查和水利建设的大好时机,积极争取中央、省级扶持资金,增加县级财政投入,重点在水源建设、改造中低产田、节水灌溉和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上加大力度,建设一批控制性水源工程,增强水资源控制能力,完善农业生产条件。

(七)抓好社会化服务。根据农村的新情况、新变化,教育引导县、乡、村干部,创新工作方法,牢固树立服务意识,为发展粮食生产提供各种有效服务。重点从农民最切身、利益最直接、受益最明显的农业技术,农业植保、农业信息、粮食购销、农村金融等方面做起,踏踏实实为农民办实事、做好事,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加强农村公共服务,谋发展、抓落实、促和谐的合力,为发展粮食生产提供保障。

第三篇:关于农村粮食生产现状的调查报告

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粮食安全情况调查

——以于都县罗坳镇三门村为例

学院: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

作者:徐书林

专业:公共事业管理

班级:公事管120

1指导老师:潘丽君

二0一四年二月

关于农村粮食生产现状的调查报告

江西农业大学大学 南昌商学院学院 公事管1201班 徐书林

调查时间:2014年1月22日

调查地点: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罗坳镇三门村

调查对象:所在村庄

调查方法:询问村民及实地走访调查

第一篇粮食生产基本情况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一个国家的粮食生产是整个国家发展的基础,其重要性可与一个国家的军事、政治等同而视。今年寒假,响应学校的号召,我利用今年寒假时间参加了学校的关于农村粮食安全情况调查活动,对所在村庄的粮食安全情况进行了细致的调查。

我所在村庄耕地约2000亩,人口2500户,属于小型村庄,主要耕种水稻与花生。水稻一年两季,分别为春秋两季。春季一般每年的三四月份开始播种(即清明节前后),当年的七八月份就可以收获夏季粮食。秋季一般在每年的八月份开始播种,十月中旬到下旬左右就可以收获。花生也是一年两季,同样分为春夏季,春季一般在每年的清明节前后开始播种,每年的八月份就可以收获。这一季的花生农民大多数是用来榨花生油的。秋季每年的九月份开始播种,十一月份收获,秋季花生一般是农民为了第二年留种子,才稍微种一点。产量一年比一年高。每年水稻产量每户有1000KG,花生产量有200KG。几十年来,本村耕地经历了“由衰到盛再到衰”的阶段,10年前,由于耕作技术制约,尽管耕地面积广阔,但没有高效化肥及现代化的耕作机械的帮助,收成不是太好,农民将收获的希望寄托在天气的风调雨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科技实力都有了显著提高,10年后机械化耕作普及到我所在的村庄,收割机、犁地机„„越来越多的现代化农业机械雨后春笋般投入了使用,农忙时节不再有全家动员的忙碌场面,也不再有数日的辛苦劳动,然而粮食产量却有了极大改善,由10年前的亩产量300斤到了现在的900斤,农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二篇 粮食生产存在的安全的问题

1 、环境质量不容乐观。地表水局部污染比较明显,属于有机污

染类型,空气污染继续加重,尘类颗粒物是本地空气的主要污染源。

2 、农业设施相对落后。仍然有些人采用手拉肩扛的运输方式,使用镰、辘轳等古老的生产方式进行作业,与其他农业大省比远远落后,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

3、耕地面积占用。随着城镇化脚步加快,城镇面积的增大,越来越多的农村耕地成为建筑,耕地变为住房,面积逐渐减少。

4、自然灾害时有发生。水涝灾害一直是困扰南方的一大问题,本村粮食问题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等特点,是一项庞大系统工程。

5、农技队伍不够健全。基层农技人员年龄普遍老化,知识退化,工作趋行政化。农技队伍线断、网破、人散现象突出。

6、种粮主体老龄化。新农民越来越少,接班越来越难。从事农业的劳动力缺乏,年轻人都基本外出打工。目前种粮大户平均年龄50岁以上,小学及文盲占三分之二以上,总体素质不高,且后继乏人。

第三篇 个人确保粮食安全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对粮食安全工作的领导。粮食安全事关稳定大局,确保粮食安全,既是经济工作,更是政治任务。领导必须高度重视粮食工作,牢固树立粮食安全风险意识,进一步落实粮食工作地方行政首长责任制,承担起本地区保护耕地、发展粮食生产、搞好总量平衡、落实地方储备、保证市场供应、维护市场秩序的责任。要根据当前粮食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突出考核重点,完善考核办法,真正使粮食安全责任制成为推动粮食工作的有效抓手。各有关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落实相关责任,切实做到领导重视,政策到位,考核严格,齐抓共管,整体推进。

(二)进一步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各级政府要围绕稳定和提高粮食自给能力,搞好规划并落实措施。

一是要切实加强基本农田保护,死守耕地红线。要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积极实施土地开发复垦工作,建立完善耕地补偿机制。努力提高耕地质量,增强耕地产出能力。

二是要推进粮食功能区建设,保证粮食生产功能的发挥。加强对粮食生产功能区的投入及设施维护管理,加大对粮食生产功能区非粮化倾向的有效监管,保证良田种粮。

三是要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切实加强农技队伍建设,健全完善农技服务配套网络,为农民提供全面、专业、便捷的农业公共服务。四是要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努力完善农田灌排体系,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加快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搞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五是要加强农业主体培育。鼓励和引导企业向粮食生产领域和加工领域延伸,积极发展和培育农业龙头企业、粮食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加快土地流转,推进粮田适度规模经营,提升粮食产业化经营水平。要激励引导年青人特别是大学生投身现代农业。

(三)进一步提升粮食调控保障能力。

一是要加强仓储能力建设。要继续扩大成品粮储备规模,充分发挥储备粮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稳定器”的作用。要加快现有粮食仓库的整合和升级改造,从信息化、绿色储粮、完善功能的角度,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仓储设施改造建设工作。

二是要提升仓储管理水平。认真落实储备粮管理的各项政策规定,深入开展仓储管理规范化建设,严格做到储备粮规模、仓储、费用三落实。要加强对粮储企业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充实技术人才,改善队伍结构,提升管理水平和应急能力。

三是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藏粮于民”。

(四)进一步增强粮食应急保障能力。

一是要完善粮食供应应急预案。

二是要加快粮食市场建设。做到合理布局市场网络,优化市场环境,提高市场档次,强化配送功能。要谋划启动嵊新二地共建粮食市场,加快市区粮食市场新建项目建设进度,提高批发市场辐射功能。

三是要切实提升粮食应急加工能力。

四是要加强产销协作。树立大市场、大流通、大粮食的理念,鼓励企业和种粮大户到省外直接承包(租赁)土地,建立粮食生产基地,开展订单生产和收购。

(五)进一步加强粮食质量安全监管。

一是要整合部门力量,加强监督检查。严格规范粮食市场秩序,加强行业自律,引导粮食企业依法诚信经营,农业、粮食、物价、工商、质监、食监等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大对粮食生产、加工、批发、零售等重点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力度,坚决打击违法行为,着力营造公平、规范的粮食市场秩序。

二是要加强索证索票,实行源头追溯。

第四篇 惠农政策

一:粮食直补及农资综合直补

2007年粮食直补每亩9.46元,农资综合直补每亩23.14元,两项合计每亩32.6元。农民通过乡农村信用社采取存折形式直接兑付补贴资金。工作中以村为单位,对补贴标准,核定到户的补贴面积和补贴额等主要政策和内容张榜公布,取得广大农民的认可。

二:农机补贴

标准是对购机进行30%补贴,持村委会证明信,身份证,乡镇政府证明信报名,确定补贴对象后方可购机发放,还要对机手培训。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1 筹资渠道及标准:中央及地方财政(省、市、县)分别扶持参与者每人20元,共40元,参加者个人筹资10元,每人每年筹资总额为50元,合作医疗覆盖率75%以上。

3、正常分娩补助100元

4、农村五保户、贫困家庭成员缴费部分由民政部门利用医疗救助资金并按规定程序资助参加合作医疗。

五、教育工作涉及“三农”问题的相关政策

1、实行农村义务教育。现在六周以上适龄儿童全部上学。每学年只交教科书费、作业本费,中学学生报名考试费,寄宿学生交住宿费,对贫困学生进行资助。

2、学龄前儿童基本上全部入园。

六、民政局对弱势群体救济工作。

1、农村低保:人均补贴标准25元/月。

2、通过个人申请,村委会评议,公示,上级审批。

3、对五保户、低保户纳入新型合作医疗,使弱势群体的治病难得到解决。

第五篇 农民对惠农政策的感想及个人感受

农民对于国家的惠农政策非常的高兴,因为粮食生产成本不断提高,在国家的政策中得到了一定的补贴。对此我个人觉得对于国家的补贴要花到实处,同时要善于学习科学知识,科学种田,要学会珍惜粮食。

第四篇:关于粮食生产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近期,我们于组织人员就我县粮食生产相关情况进行了认真调研。就我县粮食生产现状、取得的成绩及成熟经验进行了认真总结,对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了分析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粮食生产基本情况及现状

1、粮食生产基本情况:我县位于南阳盆地西沿,全县耕地面积83万亩,总人口75万,以小麦、玉米、红薯、水稻等作物为主的粮食作物,常年种植85万亩,其中小麦常年播种43.1万亩,平均单产360公斤,总产15.73万吨;玉米种植40万亩,单产370公斤,总产14.8万吨;红薯种植5万亩,单产 550公斤(折粮食)总产0.275万吨;水稻2万亩,单产480公斤,总产0.096万吨,全县粮食总产30多万吨。

2、粮食加工销售情况全县以牧原、华泰、银桥、菊龙、光友等市级以上粮食加工转化企业四家 ,其中,牧原食品股份公司饲料分厂,从事生猪饲料生产,年加工转化玉米30余万吨;华泰粮油食品有限公司,年交易玉米8.1万吨;华泰粮油、菊龙粮油公司年分别加工销售小麦8万吨、6万吨、8.04万吨。光友薯业,年加工鲜薯7500吨。这些粮食加工企业除加工转化我县生产的粮食外,每年还要从外地粮食市场购进相当数量的粮食用以加工面条、面粉等产品。全年加工转化小麦玉米等粮食以这些粮食加工企业为依托,我县粮食产业格局已初步形成的产业化经营。一是农户(生产基地)+龙头企业+市场链条形,如华泰粮油、菊龙粮油等几家企业,已分别在我县建立2万亩以上优质小麦生基地,开展小麦优质优价订单收购,农户与企业互惠互利,实现市场利益的双赢。二是市场——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型产业链条。

二、基本经验及主要作法

1、搞好优良品种引进试验推广

以良种补贴项目、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为依托,积极开展小麦、玉米、红薯等粮食作物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筛选、推广,全县以衡观

35、豫麦70—

36、郑麦 366等小麦优质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玉米生产,重点引进推广了金海

5、金海60

4、蠡玉16等 等优质新品种;红薯生产围绕全县发展目标,重点搞好“梅营一号”“梅营七号”等高淀粉红薯新品种示范推广。通过优质新品种推广引进,有效提高了粮食生产的产量和质量水平。

2、落实良种良法配套关键技术措施

组织开展好科技入户、科技下乡及科技特派员活动,认真组织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采用现场技术指导、进村入户培训、电视讲座、热线咨询等形式,以测土配方施肥、化肥深施、精量播种、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优质高产技术为主,广泛开展粮食生产技术指导技术培训,加快科技用应,提高粮食生产科技水平。

3、抓好无公害生产基地建设

积极开展标准化无公害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组织技术人员研究制定优质小麦、红薯标准化技术规程,广泛开展优质高产技术推广用应,在全县建立小麦、红薯等粮食作物无公害生产基十万有效提高了我县粮食作物的综合生产水平。提高我县优质小麦质量安全水平。

4、积极培育粮食加工转化型龙头企业

为拉长产业链条,增强辐射带动,培育壮大原有企业,依照“资金倾斜,政策扶持,积极引导,推动发展”的原则,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严格落实好各级各类优惠扶持政策,全力搞好企业发展服务。对“牧原养殖”等重点企业,更是集中财力重点培育,千方百计为牧原食品股份公司等企业,争取大型养殖场沼气及其它扶持资金近千万元;围绕光友薯业有限公司生产需求,搞好高淀粉红薯引进推广,发展优质原料生产基地5万

亩,尤其是牧原食品股份公司,辐射带动不断增强,农户从中收益明显提高。

三、存在问题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认为制约我县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是农村劳动力短缺,目前,全县有10多万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大部分是中老年人,从事粮食生产的劳动力显得相对短缺;

二是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相对较低,近年来农村工价由40元上涨到60元,涨幅达50%,加上种子、化肥、农药及农机作业成本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虽然粮食价格有所提高,但粮食的生产成本不断的增加,粮食生产比较效益有所降低;

三是种植经营水平偏低,少数农户仍存荒种荒收、粗放经营。

四是粮食生产基础设施相对较弱,应对自然灾害能力差。

五是从事粮食加工的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不大、产品的技术和科技含量有待提高;

四、几点建议

针对我县发展粮食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特提出以下几点意见建议:

(一)确保基本农田面积的稳定。内乡县是典型山区农业县,人均耕地少,近几年,基本农田保护虽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是,仍需进一步规范农村耕地保护确保基本口粮田面积。

(二)有效提高粮食生产农机作业水平。实践证明,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县的农业机械化程度虽然有一定的提高,但农业生产条件与农业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三)进一步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今年持续干旱天气,使我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薄弱现状暴露无疑,对我县粮食生产造成极大不利影响,

为此要进一步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县内自筹资金远远不够,需上级大力扶持。

(四)进一步强化农技推广人员队伍建设。在广大农村地区推广新广新技术、新品种,指导农民科学种田的主要是农技推广部门。然而这些农技人员的工资、补贴及工作经费,严重不足,人员队伍严重老化,自94年以来,我县农业局系统没补充一名正规大专院校毕业,老人员不断老化,新人员得不到补充,,势必影响农技推广工作的正常进行。

(五)加大粮食产业扶持支持力度。随着中原经济区和优质粮食核心区建设战略深层推进,我县粮食产业化发展将面临极大机遇,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市场经济下城镇化、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粮食为民生之首的地位将更加明显,粮食及粮食附产品价值将日趋拔高,粮食生产的产业化发展,不但使满足群众生活需求,确保粮食安全的必由之路。而且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建议中央财政进一步加大粮食流通及加工企业的政策性资金扶持力度

第五篇:粮食局安全生产工作调研报告

浅谈如何加强新时期粮食系统的安全生产工作

xx市粮食局

安全生产事关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事关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新时期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为统领,扎实推进安全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安全发展环境。本文就如何强化管理,切实抓好新时期粮食系统的安全生产工作,促进粮食工作又

好又快发展,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近年来,xx市粮食局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各级政府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加强组织领导,健全规章制度,落实安全责任,注重宣传教育,搞好检查督促,落实防范措施,实现了安全生产无事故,达到了上级下达的事故控制指标要求。但是,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目前粮食系统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一是安全生产基础还比较薄弱,支撑体系和监管机制尚不健全;二是部分粮站库房破旧漏现象比较严重,但由于维修资金不足,故存在着不安全因素;三是系统内粮站大部分出租,而承租企业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生产投入不足,拼设备、拼厂房情况比较突出,给企业留下一定隐患。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牢固树立安全生产常抓不懈的思想,把安全生产作为头等大事抓紧抓好。本人认为,加强搞好新时期粮食系统的安全生产,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重视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

搞好安全生产工作,是保障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措施,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的基本任务和企业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安全生产事关大局,我们一定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正确理解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进一步强化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把安全生产工作真正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单位一把手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要集中精力抓,切实负起具体责任。要坚持“以人为本”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研究、探索和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不断改善安全生产环境,完善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狠抓安全生产各项制度措施的落实,加强检查督促,从严管理,严格要求,切实做到安全生产工作层层落实,责任到人。

二、要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每位职工安全生产的基本制度。大量的事故表明,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的关键在领导,领导手握决策大权,领导责任制的落实与否,直接关系着整个单位的安全与否。因此,作为领导首先在思想上要把安全工作作为“天”字号头等大事来认识,严肃认真地履行自己对国家、对单位、对职工所负的安全责任。要认识到领导安全意识的淡薄,领导责任的不到位,才是单位最大的事故隐患。作为单位领导,必须按照有关制度要求,用“铁的心肠、铁的手腕”带头严起来,带头抓落实,逐级签定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将安全生产与职工年终工资挂钩,与领导考核、任免挂钩。只有这样,才能使领导能够恪尽职守,严把关隘,使每一个职工坚决做到不违章、不冒险,遵章守纪,保证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三、要加大事故隐患的查治力度,防范各类事故发生

安全生产预防工作一定要经常化。要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做好安全事故的隐患排查工作,在发挥专门机构作用的同时,积极鼓励职工帮助查找、发现事故隐患。要认真落实安全生产检查工作,安全检查是落实责任、规范管理行为、发现事故隐患、促进隐患整改和减少“三违”的有效手段。通过制度化、规范化和专业化的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积极有效地消除生产现场存在的各类事故隐患,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做到超前预防、超前控制。安全检查要切忌走马观花、敷衍了事和形式主义。必须严肃认真,要把检查与整改、检查与责任追究结合起来。在检查中积极开展调查研究,针对安全生产工作中的新特点、新问题,抓薄弱环节、抓要害岗位、抓危险场所、抓事故多发地点,提高检查质量及效果;要提高隐患整改的质量和效率,对查出的问题和隐患不迁就、不护短,认真整改、及时处理,使各项检查和整改工作落到实处。

四、要搞好宣传培训教育,提高职工安全素质

培训教育是提高职工安全素质,杜绝“三违”的有效途径。要从安全生产方针的贯彻、安全法律法规的普及、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的掌握、安全防范技能和意识的提高等方面入手,全面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不能只满足于会议传达、文件转发,也不能以偏概全、以点带面。必须以三级安全教育为基础,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全局职工工牢固树立“人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和安全生产“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观念,形成人人讲安全,人人重视安全的良好氛围,杜绝“三违”行为,有效地减少事故的发生。

五、要加大对安全生产资金的投入

要根据本系统安全生产工作的实际和需要,加大对人员和经费的投入,改善安全生产硬件设施,重视和充实安全生

产监管人员,确保安全监管工作不断档、不空位;要正确认识安全和发展的关系,舍得资金投入,保证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正常的经费,以促进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要督促生产经营单位,按照法律要求,每年投入一定量的资金,用于添加安全设备和开展安全教育、安全培训及其他安全生产必要的投入,进一步完善机制,改善条件,确保安全生产预防工作的落实,使安全资

金为生产条件的改善和隐患治理提供重要保证。

上一篇:历史上的雍正皇帝下一篇:两首描写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