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长的基本素养

2024-05-09

小学校长的基本素养(精选6篇)

篇1:小学校长的基本素养

小学校长具备的基本素养

一名优秀的校长应具有多方面的素养,贯穿其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人格的魅力、渊博的学识、领导的艺术、宽容的胸怀、担当的意识等。

1、校长要善于学习。校长的引领必须基于校长的学习。学习就不仅仅是一种观念,一种态度,而是一种需要。校长的学习能力和习惯将影响到一个学校的学风,只有学习才能进步,一切能力水平的提高源于勤奋孜孜不倦学习。作为校长,不仅要自己学习,还要引导教师、学生学习。学习是一种责任,一种超越,学习是一种反思,一种环境,学习是一种对话,一种互动,一种生存的能力。校长必须在学习过程中把师生引领到一条崭新的、正确的、通往光明和真理的路上。

当然,校长出去学习他人的先进办学理念和先进的学校管理办法,并不是“拿来主义”,通吃别人的东西,如果这样的话还有可能适得其反,出现“水土不服”现象,导致学校不但无法向前发展,反而陷入落后的境地,因此,校长要因校制宜,选择适合自身学校发展的特色道路,于己有用的则拿来,不能一股脑儿照抄照搬,这样才能够推动学校不断向前发展。

2、校长要勤于思考。孔子说得好: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深刻揭示出学与思的关系。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从某种意义上讲,有了一个好校长,就能办出一所好学校。但是,同样的条件下,为什么有的学校办得生动活泼,有声有色,家长放心,社

会满意;而有的学校却办得冷冷清清,死气沉沉,家长不放心,社会不满意呢?形成差别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校长有没有成熟的、系统的理性思考。

作为校长,一定时期内的办学目标是什么?用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去实现办学目标?有思考与无思考是大不一样的。只有勤于学习,善于思考,使自己成为学习型校长,才能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理清办学思路,并紧紧地依靠和团结全校教职工把学校越办越好。当校长,如果不读书,不看报,不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不重视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不注意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不主动地从本地本校实际出发去思考办学目标和办学理念,而是满足于现状,停滞于经验,或者沉醉于勾兑,那就将无所作为,一事无成,永远也办不出自己学校的生气、质量、水平和特色来。

在任何一个时代,校长都必须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必须拥有自己的办学思路和办学主见,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这就要求我们校长不仅要有时代的敏锐性,还能随时对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对学校办学目标和方向作出判断和决策。因此,作为校长不仅要站在教育、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俯视学校教育的现状,建构学校发展的目标;而且要对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行为进行经常性的反思,譬如“什么样的管理才是有效的”?

“怎样让教师幸福的工作

”?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能够不断地根植于学校、教师中,站在学校的高度、教师的角度去思考,永远保持做校长的那份清醒。

因此,所有中小学校长都要加强学习,勤于思考,善于吸纳集体

智慧,认真思考自己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办学理念,使自己的学校在前进的道路上,取得更加优异的业绩。

3、校长要利用发展规划来促进学校的发展。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最重要的内容就是确定办学理念和发展目标,它既是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落实,又体现了校长的办学思想;还要承载着学校发展的历史,规划着学校发展的未来;同时还要符合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调控,符合学校教育发展的实情。因此,学校规划与校长关系极大。

校长领导和管理一所学校,是一项崇高而艰苦的事业。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国家把整个的学校交给你,要你用整个的心去做整个的校长。”当一任校长,就应该在任期内全身心地投入,努力创新,积极进取,使学校年年有变化,让师生感到学校在发展,让社会看到学校有生气。作为校长,这是一种责任的体现,一种事业的追求。因此,校长应该总结昨天,把握今天,面向明天,精心设计学校的发展蓝图,使学校在改革中不断创新、进取。

教育事业是一项激动人心的事业,它需要作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我们用热情和生命去拥抱。学校发展目标系列的确定和实施方案的设计与选择看似简单,实属不易,更何况不管是学校发展目标还是实施方案,还需要在执行过程中随环境、条件的变化而不断调整。但不管怎么说,学校发展规划是学校发展的总纲,是校长们心血和智慧的结晶,更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相互推动和转化的复杂过程,需要学校付出巨大的时间和精力将其扎扎实实反映到日常管理工作中去,用发展规划来促进学校的发展。

4、校长要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要以教师为本,教育要以学生为本,教学要以学习为本。校长要充分了解教师自我实现价值的需求,为教师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帮助,让教师成为研究者,成为思想者,成为有思想的行动者。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校通过专家引领,校本研修,案例讨论,反思实践等方式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执教能力。真正的课程改革之战场发生在课堂之中,三维目标的落实是建设新课堂的重要途径。而最终教育目标的实现要依靠广大教师,教师的水平有多高,学校的发展就能走多远。因此,校长要倡导教师备课要有立意,上课要有创意,评课要有诚意,课堂有诗意。通过营造氛围,搭建平台,提出愿景,细化要求,不断实践,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5、校长要注重学校的德育建设。大教育家陶行知说:“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所学校,先要评论它的校长。”大家也经常说,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由此可见,校长的思想和行为将决定学校的发展方向。

作为校长,要树立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质量观。学校培养的学生应该成为品德高尚的人,他要有文明的品行,高雅的品味,健康的品性,优秀的品格,在德育工作中要目标高远,更要立足于现实,德育教育具有时效性的特点,因此德育内容要创新,要创设情境,要让学生去实践,在活动中得到体验。同时德育工作又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要坚持不懈,要对中学生心理行为要有透彻的分析,要有策略,要使德育课程化、生活化。教育的力量在于久而久之,通过德育的实践使

学生对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认同感,从而使其成为一个品格高尚的人,对社会有责任感的人,富有同情心的人,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因此,在实践中,我们的教育教学更多的要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着重培养学生高远的气概和人生追求,高尚的道德品质,顽强的意志毅力,而不能唯分数论,这才是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只有基于对教育的正确理解,我们才能坦然接受学生给我们带来的困惑。

6、校长要引领学校走特色发展之路。首先要有符合自己学校实际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应紧紧围绕着学校的办学特色进行,校本课程是学校具有特色的关键。如:即墨二中“雷锋精神”是校园特色。学校长期坚持雷锋精神普及教育,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让每一个学生在熏陶中,在美善相谐的教育中健康成长。

7、校长应该是个细心人。学校工作包罗万象,校长要尽量做一个有心人,细心人,善于从微小的现象看问题、找原因;善于从细小的工作入手聚民力、聚人心。此外,校长还应该是个多面手,不求样样精通,但绝不能一窍不通……

8、安全是学校的生命,学校有安全才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个学校,只有办出高的质量,人民群众才会满意,广大师生才会满意。要切实抓好学校安全工作。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校长要做到安全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严格落实安全制度,把人员安全和财产安全落实到实处,确保万无一失。

此次培训将对我今后的工作具有深远的影响。培训中的先进的教育理念,行之有效的方法,尤其是对当今教育的思考,将会使自己今

后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培训中所结识的老师与各位校长更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尽管这次培训所学的内容也不可能成为灵丹妙药,解决学校实际工作中的一切问题。所学理论应用到实践也需要有一个艰难的过程,即便有些成功的经验,在借鉴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问题和困难,还需要大量的工作去研究去探索,但此次培训一定会为自己今后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篇2:小学校长的基本素养

“要让教师有危机感”,这是某些学校校长改革的动机和目标。他们以为,教师只有在校长的权势下,战战兢兢地工作,才是最佳的管理状态;因此动辄以“不聘”或“缓聘”来威胁教师,把教师和校长之间的关系变成了一种相互提防的关系。这种人际关系紧张的学校往往留不住有能力的教师,但这里的校长自己还不服气:“我的学校是老牌学校,岗位津贴也不错,可是还是留不住教师”。这表面上是学校管理、用人方法上的问题,其实背后却是校长素养问题。

学校在很多地方与机关、企业不同,它是一个充满知识、文化、思想的场所,它需要思想的交流,文化的沟通和知识的对话;对于教师的管理要既有激励手段,又充满人文关怀,“既要让教师有危机感,又要有安全感”。一方面要让教师对待事业要有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另一方面,要让教师感到学校是可以依靠的大树,校长是可信赖的人。教师对学校有心理上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就会对校长有由衷的敬佩感和信服感。

校长的行政权力是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授予的,但学校校长的领导主要靠非权力性影响力。非权力性影响力又称自然性影响力,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威信”,是从校长内在素质和修养中自然渗透出来的精神感召力,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它是校长行政权力性影响力的基础要素并制约着权力性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比权力性影响力更持久,更有感染力;同时,又有助于发挥权力性影响力。这就要求学校校长提高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基本素养。

一、校长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基本素养

1.良好的政治思想与法律意识

“带好教师,办好学校,关键在校长。对中小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校长的政治思想素质对形成优良的学校集体具有较大的作用,因此,校长要注重政策水平的提高,要有对国家政治环境的理解、适应和判断能力。忠诚于教育事业,把学校当成实现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的舞台,从本校实际出发,坚持教育思想领先,立足于学校发展,形成学校特色。同时,学校的一切规章制度必须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相一致,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校长治校应当牢固树立法制观念,通过建章立制,实现依法治校。当学校师生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就以法律为武器,坚决同违法行为作斗争。

2.良好的个人品德与健康心理

俗话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校长良好的个人品德比言语教育和规章制度管理具有更强的心灵渗透力,它对学校师生的影响也更持久、更深远。“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校校长,要公道正直,严于律己;言行一致,宽厚待人。要经常与教师谈心,不摆架子,不训人,不骂人,尊重教师,的人格,尊重教师的劳动,“尽可能地要求每一位教师,也尽可能地尊重每一位教师”,坚持以德治校。在与教师交流时,多采用经验交流式的、和风细雨式的谈话,要富有人情味,心中装着教师。真正做到以情待人,以情暖人,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使教师和校长之间实现零距离的思想交流,产生良好的心理共鸣,树立校长的“教师贴心人”形象。

3.过硬的学科教学能力与岗位业务本领

苏霍姆林斯基说:“想成为一位好校长,先得成为一位好教师,一位好的教学专家。”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的生命,对教师教学工作的.指导与帮助是校长义不容辞的责任,校长是教师的“教师”。打铁还需自身硬,一位好教师不一定能成为一位好校长,但一位好校长应该是一位好教师:“中小学校长必须懂教育、会管理、能兼课”。在学校管理实践中应注意大权不独揽,小权都分散。权力是激励人最有力的武器,应当做到集权有道,分权有序,授权有章,用权有度。同时,经常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越俎代庖,是否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家的地。自觉做到大事不独断,琐事不纠缠,难事不推诿,好事不抢先,以及失误不埋怨。

4.知人善任和善与人同

知人,就是要知人之所长和知人之所短;善任,就是用其所长而避其所短。知人善任,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潜力和积极性,才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能和容人之长、容人之才、容人之短,不搞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学校校长不仅要知人善任,还需要善与人同:要能善于和教师求菜同存异,注意对不同思想、不同观念、不同行为的理解和支持。把工作成绩和利益与教师同享,不能把功劳全部归于自己,把错误和“残羹剩饭”留给教师,否则就会丧失威信、丢失人心。“得人心者得天下”,搞好上下左右的团结,使大家同心同德,这是永远不会过时的真理。

5.公正无私与作风务实

校长是学校全体教师的校长。要坚持一心为公,待人公正,处事公平。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一定要胸怀大局,力争一碗水端平;诗人、接物、处事要公道正直,无论亲疏一视同仁,不送空头人情。学校校长应当做铁面无私的“包公”和刚正不阿的“海瑞”。此外,学校校长要多深入第一线了解实情,掌握第一手资料,多倾听教师的呼声,认真解决教师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多与教师交流,关注教师的成长。要让教师感到自己将来业务上有发展,工作上有奔头。不仅如此,作为一校之长,还应当敏锐地抓住教育的未来走向和社;会发展提供的机遇,实事求是地设计本校发展的蓝图,并使之付诸实施。

6.多谋善断与廉洁负责

“出主意”是校长智力水平的体现,多谋就是处理事情、解决问题的主意多;善断,就是优先决策,在众多的主意中选择出最好的主意来,并能当机立断,坚决果断地去实行。学校校长应当通人情,达事理,思维敏捷,头脑清晰;有主见,理性强,善于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进行追踪决策和随机处理。办事公开,公平合理,大家的事大家办,敏感的事透明办,棘手的事大胆办:力求做到大事得到教师支持,难事得到教师理解,好事办得教师高兴,公生明,廉生威,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敢做、敢负责,不怕挫折和批评,以“学校发展要有新思路,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精神,勇于负责地探索学校发展的新路子,开创学校发展的新局面,作出令人信服的业绩。

二、校长非权力性影响力的自我基本修养

1.要养成能“坐下来读书”的习惯

校长获取信息状况与自我素质的提高具有最高的相关显著性。如果校长能够迅速获得和传递新的信息.就可以在校内作为思想旗手影响和转变教师的观念,更新其行为,就可以在学校发展中真正起到引导变革者的作用。许多科学知识决不是靠自己的亲身实践所能得到的,这就要求校长虚心好学,“坐下来读书”,摒弃“干就是学习”的狭隘思想,在读书中领会、掌握知识,博学多识,“不被名家学说所吓倒,不把前人的学说奉为教条,而是自由地去运用各种学说,辨别真伪,不断提出创造性的新观点、新理论”,

2.要养成能“静下来思考”的习惯

对于学校校长来说,不仅要有“坐下来读书”的习惯,还要养成爱思考的习惯。“学而不思则罔”,只有把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经过思考加以消化,才能使认识进一步深入和提高。对于工作来说,校长若不善于思考,工作就抓不到位,就有可能成为被动应付的事务主义者,既理不清现实情况,更谈不上谋划学校的明天。作为校长应当学会面对问题,能冷静分析、沉着思考,从纷繁复杂的表象中迅速理出头绪,抓住关键点。此外,要经常进行深刻“反思”和自我“解剖”,注意积累经验和吸取教训,善于自我总结提高。

3.要养成“有效支配时间”的习惯

大量的工作需要时间,“坐下来读书”需要时间,“静下来思考”也需要时间,而时间是有限的,这就需要提高时间效率。一方面要统筹兼顾,合理地分配时间,学习、工作、生活应当忙闲交错,张弛有致;另一方面,要重视行动,现在的事马上办,今天的事决不拖到明天,“子路无宿诺”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迅速有效地行动,不仅节约了时间,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学校校长应当牢固树立时间就是事业,时间就是价值的观念,时不我待,与时俱进。

4.要确立“依靠教师办学”的管理取向

尽管校长具有教育学生的责任,但这个责任主要是通过教师去实现的,校长必须改变以往见物不见人的管理模式。管理之根本在于经营人心,只有团结人心,净化人心,凋动人心,学校才能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当教师在工作中遇到挫折时,校长要主动与其谈心,帮助其分析原因,使之振作;当教师生活方面有困难时,校长要真诚地关心帮助,尽可能给予解决;当教师情绪糟糕低落时,校长要善于分析他们的心理原因,帮助其清除心理障碍,解开思想扣子,“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让教师参与学校的管理,增加管理的透明度和可信度,使学校与教师形成一个整体,使每位教师意识到个人的成长发展与学校事业的发展密切相关,“校兴我兴,校衰我耻”。

5.要树立“以业绩立身”的价值取向

毫无疑问,“只凭良心办事”的校长不可能有大的作为,为了暂时的利益而保守地“但求无过”的态度也不可能赢得威信,为了个人的“业绩”而将有限的教育资源用来大兴土木,力求学校换“新装”,却忽视师资等软件建设,这种“只炼外功,不炼内功”的单纯追求看得见摸得着的目标的思想,是一种以己之业绩资本牺牲学校长远健康发展的急功近利心态。学校建设应当“软硬件”兼顾,软件优先,互动前进:此外,学校校长要精心教学,潜心科研,敢于创新,勤于笔耕:

篇3:校长的基本素养和人格魅力

学校在很多地方与机关、企业不同, 它是一个充满知识、文化、思想的场所, 它需要思想的交流, 文化的沟通和知识的对话;对于教师的管理要既有激励手段, 又充满人文关怀, “既要让教师有危机感, 又要有安全感”。一方面要让教师对待事业要有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另一方面, 要让教师感到学校是可以依靠的大树, 校长是可信赖的人。教师对学校有心理上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就会对校长有由衷的敬佩感和信服感。

校长的行政权力是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授予的, 但学校校长的领导主要靠非权力性影响力。非权力性影响力又称自然性影响力,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威信”, 是从校长内在素质和修养中自然渗透出来的精神感召力, 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它是校长行政权力性影响力的基础要素并制约着权力性影响力, 这种影响力比权力性影响力更持久, 更有感染力;同时, 又有助于发挥权力性影响力。这就要求学校校长提高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基本素养。

一、校长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基本素养

1 良好的政治思想与法律意识

“带好教师, 办好学校, 关键在校长。对中小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校长的政治思想素质对形成优良的学校集体具有较大的作用, 因此, 校长要注重政策水平的提高, 要有对国家政治环境的理解、适应和判断能力。忠诚于教育事业, 把学校当成实现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的舞台, 从本校实际出发, 坚持教育思想领先, 立足于学校发展, 形成学校特色。同时, 学校的一切规章制度必须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相一致, 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校长治校应当牢固树立法制观念, 通过建章立制, 实现依法治校。当学校师生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 就以法律为武器, 坚决同违法行为作斗争。

2 良好的个人品德与健康心理

俗话说:“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校长良好的个人品德比言语教育和规章制度管理具有更强的心灵渗透力, 它对学校师生的影响也更持久、更深远。“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学校校长, 要公道正直, 严于律己;言行一致, 宽厚待人。要经常与教师谈心, 不摆架子, 不训人, 不骂人, 尊重教师, 的人格, 尊重教师的劳动, “尽可能地要求每一位教师, 也尽可能地尊重每一位教师”, 坚持以德治校。在与教师交流时, 多采用经验交流式的、和风细雨式的谈话, 要富有人情味, 心中装着教师。真正做到以情待人, 以情暖人, 将心比心, 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 使教师和校长之间实现零距离的思想交流, 产生良好的心理共鸣, 树立校长的“教师贴心人”形象。

3 过硬的学科教学能力与岗位业务本领

苏霍姆林斯基说:“想成为一位好校长, 先得成为一位好教师, 一位好的教学专家。”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的生命, 对教师教学工作的指导与帮助是校长义不容辞的责任, 校长是教师的“教师”。打铁还需自身硬, 一位好教师不一定能成为一位好校长, 但一位好校长应该是一位好教师:“中小学校长必须懂教育、会管理、能兼课”。所以, 在学校工作中, 我不仅教一门主课, 而且带头上实践课, 教育质量在同轨年级中处在前列。在学校管理实践中应注意大权不独揽, 小权都分散。权力是激励人最有力的武器, 应当做到集权有道, 分权有序, 授权有章, 用权有度。同时, 经常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越俎代庖, 是否种了别人的田, 荒了自家的地。自觉做到大事不独断, 琐事不纠缠, 难事不推诿, 好事不抢先, 以及失误不埋怨。

4 知人善任和善与人同

知人, 就是要知人之所长和知人之所短;善任, 就是用其所长而避其所短。知人善任, 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潜力和积极性, 才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能和容人之长、容人之才、容人之短, 不搞顺我者昌, 逆我者亡。学校校长不仅要知人善任, 还需要善与人同:要能善于和教师求菜同存异, 注意对不同思想、不同观念、不同行为的理解和支持。把工作成绩和利益与教师同享, 不能把功劳全部归于自己, 把错误和“残羹剩饭”留给教师, 否则就会丧失威信、丢失人心。“得人心者得天下”, 搞好上下左右的团结, 使大家同心同德, 这是永远不会过时的真理。

5 公正无私与作风务实

校长是学校全体教师的校长。要坚持一心为公, 待人公正, 处事公平。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 一定要胸怀大局, 力争一碗水端平;诗人、接物、处事要公道正直, 无论亲疏一视同仁, 不送空头人情。学校校长应当做铁面无私的“包公”和刚正不阿的“海瑞”。此外, 学校校长要多深入第一线了解实情, 掌握第一手资料, 多倾听教师的呼声, 认真解决教师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多与教师交流, 关注教师的成长。要让教师感到自己将来业务上有发展, 工作上有奔头。不仅如此, 作为一校之长, 还应当敏锐地抓住教育的未来走向和社;会发展提供的机遇, 实事求是地设计本校发展的蓝图, 并使之付诸实施。

6 多谋善断与廉洁负责

“出主意”是校长智力水平的体现, 多谋就是处理事情、解决问题的主意多;善断, 就是优先决策, 在众多的主意中选择出最好的主意来, 并能当机立断, 坚决果断地去实行。学校校长应当通人情, 达事理, 思维敏捷, 头脑清晰;有主见, 理性强, 善于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进行追踪决策和随机处理。办事公开, 公平合理, 大家的事大家办, 敏感的事透明办, 棘手的事大胆办:力求做到大事得到教师支持, 难事得到教师理解, 好事办得教师高兴, 公生明, 廉生威, 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敢做、敢负责, 不怕挫折和批评, 以“学校发展要有新思路, 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精神, 勇于负责地探索学校发展的新路子, 开创学校发展的新局面, 作出令人信服的业绩。

二、校长非权力性影响力的自我基本修养

1 要养成能“坐下来读书”的习惯

校长获取信息状况与自我素质的提高具有最高的相关显著性。如果校长能够迅速获得和传递新的信息.就可以在校内作为思想旗手影响和转变教师的观念, 更新其行为, 就可以在学校发展中真正起到引导变革者的作用。许多科学知识决不是靠自己的亲身实践所能得到的, 这就要求校长虚心好学, “坐下来读书”, 摒弃“干就是学习”的狭隘思想, 在读书中领会、掌握知识, 博学多识, “不被名家学说所吓倒, 不把前人的学说奉为教条, 而是自由地去运用各种学说, 辨别真伪, 不断提出创造性的新观点、新理论”。教育局举办的这个读书班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读书平台, 我们必须珍惜这个难得的机会, 认真读书, 读好书。

2 要养成能“静下来思考”的习惯

对于学校校长来说, 不仅要有“坐下来读书”的习惯, 还要养成爱思考的习惯。“学而不思则罔”, 只有把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 经过思考加以消化, 才能使认识进一步深入和提高。对于工作来说, 校长若不善于思考, 工作就抓不到位, 就有可能成为被动应付的事务主义者, 既理不清现实情况, 更谈不上谋划学校的明天。作为校长应当学会面对问题, 能冷静分析、沉着思考, 从纷繁复杂的表象中迅速理出头绪, 抓住关键点。此外, 要经常进行深刻“反思”和自我“解剖”, 注意积累经验和吸取教训, 善于自我总结提高。

3 要养成“有效支配时间”的习惯

大量的工作需要时间, “坐下来读书”需要时间, “静下来思考”也需要时间, 而时间是有限的, 这就需要提高时间效率。一方面要统筹兼顾, 合理地分配时间, 学习、工作、生活应当忙闲交错, 张弛有致;另一方面, 要重视行动, 现在的事马上办, 今天的事决不拖到明天, “子路无宿诺”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迅速有效地行动, 不仅节约了时间, 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学校校长应当牢固树立时间就是事业, 时间就是价值的观念, 时不我待, 与时俱进。

4 要确立“依靠教师办学”的管理取向

尽管校长具有教育学生的责任, 但这个责任主要是通过教师去实现的, 校长必须改变以往见物不见人的管理模式。管理之根本在于经营人心, 只有团结人心, 净化人心, 凋动人心, 学校才能万众一心, 众志成城。当教师在工作中遇到挫折时, 校长要主动与其谈心, 帮助其分析原因, 使之振作;当教师生活方面有困难时, 校长要真诚地关心帮助, 尽可能给予解决;当教师情绪糟糕低落时, 校长要善于分析他们的心理原因, 帮助其清除心理障碍, 解开思想扣子,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让教师参与学校的管理, 增加管理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使学校与教师形成一个整体, 使每位教师意识到个人的成长发展与学校事业的发展密切相关, “校兴我兴, 校衰我耻”。

5 要树立“以业绩立身”的价值取向

毫无疑问, “只凭良心办事”的校长不可能有大的作为, 为了暂时的利益而保守地“但求无过”的态度也不可能赢得威信, 为了个人的“业绩”而将有限的教育资源用来大兴土木, 力求学校换“新装”, 却忽视师资等软件建设, 这种“只炼外功, 不炼内功”的单纯追求看得见摸得着的目标的思想, 是一种以己之业绩资本牺牲学校长远健康发展的急功近利心态。学校建设应当“软硬件”兼顾, 软件优先, 互动前进:此外, 学校校长要精心教学, 潜心科研, 敢于创新, 勤于笔耕。

篇4:小学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

关键词:小学 语文教师 基本素养

【分类号】G623.2

人们常说,教师的深度决定学生的高度。教师一身端庄得体的衣着,一副自然大方的教态,一手刚柔相济的书法,一口字正腔圆的普通话……都会对学生的注意力具有无形的控制作用,对学生的审美情趣具有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从而激发起学习兴趣,焕发课堂活力。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有三:无可抵挡的亲和力、规范美观的汉字书写和丰厚渊博的文化底蕴。

一、无可抵擋的亲和力

亲和力是教师在言传身教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让学生感受到的亲切感和信赖感。亲其师,则信其道。教师有亲和力,学生对教师的接纳程度就高,教师的言行就会更好地融入学生的学习和情感生活;学生就能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积极响应,主动思考,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

想做一名有亲和力的教师,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学会爱。教师的亲和力本质上是一种爱的情感。只有发自肺腑地爱学生,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才能真正地亲近学生,施爱者才能得到爱。

(二)要真正学会平等与尊重。教师亲和力的核心是民主平等的思想。把学生当成大写的人,当作自己的亲密朋友,尊重学生的人格,才能形成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教师才易于把握学生的真实需要和兴趣,为学生个性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

(三)要学会微笑。没有微笑何谈亲和力。微笑不仅要表现在生活中,还要表现在教学中。微笑具有极大的暗示性和感召作用,能表现教师的友好态度,缩短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若教师在学生面前摆出一副冷面孔,自然不会具有亲和力,只会拒人于千里之外。

当然,在平常的教育生活细节中,在教学环节的细微处,注意一些小技巧也可以帮助教师提高亲和力。比如,课间和学生闲聊;路上相遇主动和学生打招呼;学生回答问题时拍拍他的肩膀……这些似乎与教育没有关系,但它们能拉近学生与老师的距离,提高教师的亲和力。

二、规范美观的汉字书写

汉字书写不但能体现一个人的精神、气度、性格、修养、审美情趣,而且可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而教师的书写恰恰是对学生的影响最直接的。

(一)学生善于模仿老师的一言一行,自然也会模仿老师的书写。教师不规范的书写会直接影响学生,而且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书写的态度。常见这样的情况,一方面教师要求学生把字写好,另一方面教师的板书和在学生作业本上的批语又写得不成样子。可想,这是怎样的“润物细无声”呢?所以,教师首先就要严格要求自己不管在什么时候书写都要做到率先垂范、树立形象,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只要是展示给学生的字,随时都注意安排好字的结构和笔顺。这样即使老师的字写的不是那么漂亮,但这种认真的态度也会感染学生、教育学生。

(二)作为教师,好的书写可以直接培养学生的人品。好的书写习惯和书写水平可以直接影响学生做其他事情的态度和风格。早在古代就有了“书如其人”的说法,看一个人的字就可以了解这个人,知道这个人具有什么样的品质、性格、修养等。

(三)认真写好规范的汉字,对学生素质提高具有很重要的义。教师要带头从自身做起,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在板书过程中,老师写的字会给学生起到引领示范的作用。所以,教师书写汉字的表率做好了,就能从根本上影响学生,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精湛的汉字书写是一门艺术,也是撬开学生智慧的杠杆,是知识的凝炼和浓缩,能给人以志得神怡的艺术享受,漂亮的汉字书写是教师进行表情达意、教书育人活动必备的技能,如果教师的板书规范甚至精美,那么学生必定会对书写的要求从视觉上引起兴奋,从而自觉落实在写好字的行动上。

三、丰厚渊博的文化底蕴

语文教学要将学生带入美妙的文学殿堂,最重要的还得用真正的语文味去感染学生,使其受到熏陶——教师满腹经纶,才气横溢,授课时,或宏论滔滔,妙语连珠,或精点略评,字字珠玑,让学生如饮甘醇,定会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教师的授课语言要绘声绘色,既要有表情达意的准确性,又要有和谐悦耳的音乐性,教师用这种语言描景状物,述说人事,说明特征,品味诗文,定能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语文教师如果既熟悉教材,又对名篇佳作记忆成诵,授课时样样精通,形成自己钻研教材的特殊风格,能常教常新,那么一定能给学生以艺术熏陶与美的享受,真正成为学生求知与做人的良师益友。

(三)语文教师要有出色的艺术审美能力与艺术创新能力,能有助于激活课堂气氛,使课堂充满朝气与生机。因为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与点拨下,能够从教材的字里行间发现各种静态美、动态美、形态美、色泽美,能够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到教材横生的情趣,与文本对话。不仅如此,教师匠心独运的板书设计也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从而激发起学习语文的兴趣,焕发出语文课堂的活力。

篇5: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这次听了几堂语文课,虽然只是几堂课,短短半天的时间而已,我却收获良多,获益匪浅,真是庆幸我能有此机会坐在下面听课。本次活动上的是语文课,我在实习的时候上过几个月的语文课,作为师范生,在学校也上过一些语文微型课。但是上班之后教的却是英语,再没投入到语文的教学当中去。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借此机会再次投入到小学语文教学当中,不禁让人心潮澎湃,思考甚多。通过这次听课活动,我深受启发,思考了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素养这一问题。下面简单地谈下我的想法:

一、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扎实的语文知识底蕴。

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博古通今,熟悉各种体裁的文学形式。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上信手捏来,给学生营造出良好的语言文化环境,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提高文学素养。像陈碧霞在课上展示了自己的写的一首诗,优美的文字能够感染着学生,并且能够启发学生的写作。

二、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丰厚的教育专业知识。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有“教育学科类”知识。它主要由“帮助教师认识教育对象、教育教学活动和开展教育研究的专门知识”构成,具体可包括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学等等。优秀的语文教师应当不仅仅是一名教育者,更应当是一个研究者。掌握一定的教育学科类知识不仅可以帮助语文教师展开科学的教学活动和教育研究,在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而且可以提高语文教师自身的理论素养和科研水平。比如陈碧霞老师在说到“不解之缘”一词时,她并没有自己直接把词语解释出来,而是自己举出一个例句助学生理解。除此之外,陈碧霞老师在课堂中主要扮演引导者的角色,结语主要都是通过自己的引导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来说,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三、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较强的能力素养。除了语文专业和教育专业的素养之外,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还应该具备各种其他能力。我认为优秀小学语文教师还应该具备的能力有:

第一,较强的课堂随机应变能力和掌控能力

虽然我们都会在上课之前备好课,但是在课堂的实际操作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状况,这就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随机应变能力和课堂掌控能力。我觉得本次上课的陈碧霞老师就具有较强的课堂掌控能力。虽然对学生不太熟悉,学生也很容易在众多老师听课的情况下放不开,但是陈老师仍然能够让学生大声地跟读,总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走,轻松地驾驭课堂,实在令人佩服!

第二,较强的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感染力

相比秦老师的课,两位陈老师的语言都很生动,表情和肢体语言也比较丰富,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富有感情地对学生进行设问或者交流,学生很容易地就被带入到课堂中,能够置身于课文的情境中,使得课堂效果得到大大提高。

第三,较强的鼓动能力

四十五分钟的课堂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是很难坚持一直认真听下来的。有很多情况是学生不敢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或者很多学生对课堂兴趣乏乏,无心专注于课堂。对于这些情况,除了要求教师把课堂活动设计得更具吸引力之外,教师较强的鼓动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陈碧霞老师在学生表现好的时候总会记得毫不吝啬地给予学生表扬,丰富多样的评价语更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除了丰富多样的评价语之外,陈老师还会鼓动学生给予表现好的同学掌声,表现好的同学能够大受鼓舞继续投入到课堂学习当中。对于表现不好的学生,陈老师也会说些鼓励的话语,既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还能让学生有继续努力学习的动力。

第四,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如果教师能够熟练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于课堂当中,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获得充分的感官享受,更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三位老师的课都运用了现代教育技术,适时地播放歌曲,朗读,或者穿插一些生动的图片,学生更能进入到课堂中,也更能融入到课本所教内容的情境当中,为课堂增色添彩。

四、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还应当注意细节的把握

上一堂好的语文课,需要注意的细节很多。我认为需要注意的细节有如下几点:

第一,学生在进行小组讨论的时候老师不能过多地去参与,但是也应当适当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指导。

第二,即使用了课件,黑板上也必须有板书。因为课件会一张张地过,有些重点的知识或者文章的重要脉络应当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能够多加记忆加深印象。

第三,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个设问。准确的设问能够让学生把握住课堂的重点,不让课堂重难点偏移,从而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并且能够启发和激发学生更好地去思考,甚至是更好地进入课文中的情境去思考。比如陈碧霞老师在上《我的舞台》这一课时,她就把学生当做稳重的吴霜进行设问:“吴霜,你苦不苦?„„”这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到了课本角色当中,使学生更能设身处地地去体会课本中人物的情感。此外,我觉得教师还要注意的是 尽量不要问一般疑问句,多问特殊疑问句,因为特殊疑问句更能让学生去多思考。

第四,教师应该适当范读和进行较好地朗读指导。我认为语文课应该让学生多读,并且是多带感情地朗读,让学生从读中感悟。相比秦老师的《老人与海鸥》这一堂课,两位陈老师的范读都做得不错,自己的情感把握很到位。对于学生的朗读指导也很到位,学生一点就通,效果显著。

第五,除了知识的教授之外,教师还应该注重技巧的教授,让学生学会进行实际操作。陈碧霞老师就在课堂上教给学生抓关键词、借助想象等技巧。

第六,课文情感的体会与操练并重。语文教学不光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也要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因此课文的情感体会应该与操练并重。比如陈碧霞老师就设计了半开放性的题目,让学生来改一改句子。我觉得把这样的题目设置在课文的教学当中是相当好的,因为课堂内容能够很好地给学生启发,从而降低了学生的答题难度,也能让学生在受启发后更好地答题。

第七,对于重点分析的语句或者词语教师应当在PPT中展示。因为有些反应慢的学生很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在书上找到,所以教师在PPT中清楚明了的展示能够让学生注意力更集中,也能够让反应慢的学生更好地跟上课堂的节奏。

第八,PPT的展示一定要突出重点,不能喧宾夺主。比如秦老师的《老人与海鸥》的课件和陈老师的《不一样的卡梅拉》课件,虽然有很多的图片打底,色彩丰富,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但是字体太小,学生看不清楚,难免有喧宾夺主之嫌。

第九,教师的关注面要广。如果教师的关注面小,跟教师互动的学生就会少。相反,如果教师的关注面大,那么参与课堂的学生就会多,课堂效果就会更好。

第十,教师要多引导学生。既要引导学生在思考中学,又要引导学生在拓展中学,还要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不光如此,教师还要更有耐心地适时引导学生。比如陈老师在上《不一样的卡梅拉》一课时,陈老师让学生读一读卡梅拉的话,但学生的情感不到位,陈老师便耐心地加以引导,让学生去分析和体会卡梅拉的情绪。这样做了后,学生的情绪就比较到位了。

第十一,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让课堂活动多样化。多样化的课堂活动能够增加课堂的吸引力,课堂效果自然会更好。

篇6:中小学音乐教师基本素养

上传: 兰天 更新时间:2013-3-4 10:42:43

中小学音乐教师基本素养 高中新课程改革非常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将体育、美术和音乐等课程的开设放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新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在音乐教学及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中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发展对音乐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这一观点的提出,使中小学音乐教学有了质的飞跃。传统音乐教学中那种只注重音乐技能、技巧训练,忽视学生情感体验,只注重少数音乐尖子的培养,忽视大多数学生音乐素养提高的现象将不复存在。高中音乐新课程教材以新课标为基础,以学生音乐素质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为教师、学生发挥创造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高中音乐教师要积极开发音乐教育资源,提高学生音乐素养。一.热爱音乐教育事业的精神品质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首先要热爱音乐,对音乐有一种特殊的感知,要有饱满的情绪,欣赏要有浓厚的兴趣,只有教师本身受感动,才能引导学生受到感染,进而达到教学目的。要热爱音乐教育事业,如著名音乐教育家缪裴言,虽然未接受过系统的音乐教育,但却非常热爱和喜欢音乐教育事业。他在音乐教育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对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些都缘于他对音乐教育研究的不懈努力,缘于他对教育事业的毕生追求。实践表明,许多成功的教师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他们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愿意为下一代的成长奉献自己的毕生精力,不畏艰辛,不计得失,勤于耕耘,因此成绩卓著,受到人们的尊敬;相反,如果不热爱他所从事的事业,缺乏对事业的责任感,那么他就失去了动力,也不可能胜任培育下一代的责任。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教师只有以自己的爱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才能搭起师生之间的情感桥梁。当然,这种爱并不是顺从、溺爱,教师的爱体现在公平对待每个学生,体现在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信任、尊重、期望和正确的评价上,它要求教师彻底抛弃只教书不教人,以师为中心的旧观念,而必须树立起以学生为主体的新思想。所以,音乐教师要热爱音乐、热爱音乐教育事业和热爱学生,才能使自己在新课程的理念下迅速进入角色,发挥最大的创造力,为学生创设愉悦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爱学和会学的能力。

二、复合的音乐专业技能

作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唱、弹、跳”是所有音乐教师应具备的三大基本功。

“唱”即歌唱能力和自弹自唱能力。“唱”在音乐教学中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激励性。歌唱教学是训练学生的音乐感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声情并茂地范唱能给学生带去最直接的美的感受。

“弹”即键盘弹奏能力和即兴伴奏能力。只有具备娴熟的、能为各种风格的歌曲伴奏的即兴能力,才能组织好课堂,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跳”即舞蹈表演能力。《新课标》强调师生的互动性,使整个课堂处于一种轻松、愉快、活泼的氛围中。音乐教师的舞蹈表演能力对于小学音乐课堂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抓住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模仿的特点,从而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来引导学生体会音乐、表演音乐,建立一种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音乐是一门技能性较强的学科,音乐是一种十分特殊的艺术,它不像图画呈现的是造型艺术,也不像电影戏剧那样是可听可见的综合艺术,而是一种由声音运动作用于人的听觉从而引起联想而获得一个仿佛可以感觉到的形象。音乐教师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新课标》改变了原先以音乐知识与欣赏为主的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内容,提出了以“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为主的新的内容标准。所以,原来那种能“弹琴、”就能当音乐老师的观点是片面的。音乐教师除了要重视原来的专业技能之外,还要逐渐掌握合唱指挥、乐器演奏以及音乐创作等复合的专业技能。教师单一的技能是不能满足学生日益膨胀的音乐需求,同时,一名音乐教师也绝不只是上好课就完事了,他们的任务还在于课外艺术实践及培养人的品格和情操。因此,中小学音乐教师应在具备扎实的“唱、弹、跳”的专业技能之外,通过自学、培训的方式,努力去探索其它有关的技能领域,使自己成为一名具有复合的音乐专业技能的综合性教师

三、广博的知识体系

教师的知识素质构成,包括娴熟的业务知识和宽广的科学文化知识。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既要精通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技艺,又要有一定的谐和独到见解对相邻学科有广深的涉足和了解;同时还要懂得一些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管理学以及计算机技术,才能不被改革大潮所淘汰。俗话说:要给人一滴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特别是高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层出不穷,如果不去学习,与时俱进,而传授一些过时、落后的技术和知识就会耽误学生的学习,得不到社会的承认。教师在知识结构上应努力做到广而博,努力成为复合型教师。通过学习,构筑有利于不断进步和发展的知识结构,吸收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综合是基础教育中的一种基本理念,体现了当代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广泛综合其他相关的共同元素,整合成音乐课程资源,能为学生提供艺术素养完整和谐发展的空间。四.具有与姊妹艺术相关的知识

音乐学科是在横跨学科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很自然地就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等学科联系到了一起。因此音乐课不是一门单一的课程,而是一门综合的学科。新课程中,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险究、勤于动手,培养其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新课程呼唤综合型教师音乐教师只有具备深厚丰富的文化知识,才能把音乐课讲的形象、透彻、生动,从而激发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全面深入的学习。

我国早期的“乐教”就是“歌、诗、乐、舞”的综合活动。古代艺术活动中的语言、歌唱、舞蹈都是自然的结合。而今《新课标》中如是写到:“认识音乐与姐妹艺术的联系,感知不同艺术门类的主要表现手段和艺术特征。”舞蹈、美术、戏剧等姐妹艺术在本质上与音乐艺术相通,具有相互促进作用。同时国家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计划中也提出应将基础教育阶段的音乐、美术等课程统称为“艺术课”,因此,这次课改除了颁布《音乐课程标准》外,还颁布了《艺术课程标准》,其中就把音乐、美术、文学、戏剧、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相关知识、文化背景、风格流派融于一堂,形成一个“大艺术”。

音乐教师只有熟悉并掌握诗歌、戏剧、影视方面的基础知识,以此触类旁通,使学生逐渐对个艺术共通的特征有所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艺术素质。

五、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

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教师工作的好坏与个性心理特征有一定的关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假如教师情绪不稳定,工作缺乏热情,会使学生无所适从,丧失上进的信心;教师性格偏执,会使学生滋生逆反心理;教师心理失衡,对学生缺乏爱心,也会使学生感情冷漠。

可见,健康的心理素质对教师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会有心理健康的学生。只有那些情绪稳定积极,生活中有广泛兴趣和活动领域,对他人和社会富有情心的人才能具有诸如高度责任感和事业心,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情绪特征,开朗的性格和乐观的精神,豁达的胸怀和真诚的态度等健康的心理素质。

上一篇:美国图书馆空间设计思想研究论文下一篇:学校三年发展规划问卷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