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长的述职报告

2024-04-25

中小学校长的述职报告(精选8篇)

篇1:中小学校长的述职报告

小学副校长述职报告-小学副校长述

职报告

小董小学张天运

尊敬的各位领导:

经教育局党委考察任命,我于2016年8月起任小董乡中心小学分管日常管理、德育和安全的副校长至今。现在,根据武陟县教育局党委的有关要求,一年来做述职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及其成果回顾

任职以来,我怀着强烈的使命感和危机感,把“认清角色,干好工作,服务师生”作为自己的工作信条,恪尽职守,求真务实,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高个人修养,谋政、勤政、廉政,全身心投

入到加快发展、振兴我校教育的事业中去。小学副校长述职报告始终明确自己的职责、摆正自己的位置,坚持从教师中来,到教师中去,努力营造领导与领导、领导与老师之间融洽的工作关系。积极协助孙玉明校长搞好学校的管理工作,抓好德育和安全工作,把德育工作抓出特色,使德育工作稳妥有序地开展;认真落实校园安全工作制度,按时开展校园安全演练和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确保师生生命安全。

副校长作为学校管理的中层领导、校长的助长,担当者上传下达,下情上报的角色。上边的一头牵着校长,下边的一头前者教师和学生。千针万线都要从此过,所有的工作任务都要经过分解和落实,可谓称得上枢纽和桥梁。副校长在工作中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既需头脑清晰、工作思路明白;又需用人得当,把工作分解落实。一来年,最大的收获就是工作来临时,认真落实,合理用人之长,巧妙分解;同时不忘副

校长的职责,跟踪服务保证工作不走样、保质量。面对教师的疑惑,及时破疑解难,微笑服务,热情服务。

针对学校存在的差距和自己分管的范围,主要做了如下工作:创新德育工作,以“感恩教育”为切入点,展开对学生的行为习惯教育;强化教学业务管理,创建学习型校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新教育校园;加强安全工作,创建平安型校园。

2016年,学校先后被评为武陟县《师德师风先进校创建》工作先进单位,武陟县少先队工作先进集体。

二、以身作则,树立勤政廉政的良好形象

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我始终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告诫自己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权为民所用,利用民所谋,情为民所系。

和学校其他班子成员一样,自己坚持做到谋政,把学校发展作为第一目标;勤政,把真抓实干作为第一追求;廉政,把清正廉洁作为第一责任。

三、坚持抓好教学业务管理工作

1、开好周三业务会,以十二五课题为抓手,严格要求学案标准和框架要求,写实、写真,认真备好每一课;

2、坚持每周听课制度,要求每位教师必须完成听2节课的硬任务;领导班子每周3节;

3、督促要求语文组、数学组、英语组按时及时地开展听评课活动,不断反思教学中的得与失;

4、坚持开展新教师读书写博活动,要求每位教师每周至少写2篇读书笔记,每月一通报;

5、坚持月考制度和每月学案、作业检查,为县教育局“两查三看”工作做好准备;

6、落实每周图书借阅和科学实验工作,保证学生的图书借阅率和实验开出率。

7、抓好住宿生日常管理,落实学习、纪律、卫生、生活各项常规,强化

工作责任制,责任到人,任务到人,服务到底;每周召开寝室管理生活教师、晚自习教师、餐厅经理主题会议,保证无缝衔接,餐饮、生活全程安全。

四、加强德育工作管理,培养学生文明习惯

我一直保持着边做边学的态度,力争把学生工作做到扎实、细致。小学副校长述职报告在这一年中,学生工作未出现大的违法违纪事件。

1、夯实基础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校从感恩教育入手,狠抓学生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要求学生做到: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同学、感恩祖国,开展每周一晨会背诵感恩诗词活动,达到人人会背诵,学会做人。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本学期,我们克服困难,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为载体,举行了书法进校园、新教育学生晨诵——午读——暮省活动,使学生在良好的人文、自然环境中受到熏陶和感染。、3、加强三位一体教育,促进德育网络建设

结合教育局党委开展的“情系学子,走访万家”活动,组织全体教师对学生进行家访。继续办好家长学校,开好每学期的家长会,加强家校沟通,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篇2:中小学校长的述职报告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白驹过隙、时光荏苒,紧张繁忙的20xx年已悄然离去。回顾过去的一年,我校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与支持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本着“和谐、民主、务实、创新”的办学目标,以“追求和谐、享受快乐”为学校办学理念;以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为中心;以实施素质教育为重点,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学校校园环境整洁优美,教师队伍团结向上,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学生的德育、安全、卫生工作不断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逐年提升。下面我就一年来的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和同仁们作具体汇报:

一、加强学习、提高师德修养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特定场所,它不仅需要教师具有高超的技能,更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德才兼备的教师除了自身具备的素质之外,还要通过政治理论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认识自身的价值,塑造人格品质2017年农村小学校长述职报告汇总2017年农村小学校长述职报告汇总。一年来学校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政治时事、教育法令和法规,党的xx大精神以及上级下发的各种文件等。同时鼓励教师自我学习,自我修养,学习身边的人和事。通过学习,教师爱岗敬业的精神有了很大的提高,涌现出了一批像赵立传、霍修琴那样师德高,教风正的好教师。

二、加强常规管理、构建平安校园

作为一名村小校长,面对的工作是千头万绪,但为了保障学校工作平稳、正常、顺利地开展,在日常工作中我坚持以安全为重点,教学为核心的工作原则,始终把校园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建立健全学校安全工作管理制度。

篇3:中小学校长的述职报告

本调查从三个维度展开:第一, 校长对课程领导的基本认识, 即校长“应然”的课程观和课程领导观, 涉及校长对学校课程目标、课程领导的理解, 对国家课程及国家课程二次开发的认识, 以及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看法;第二, 当下校长课程领导的“实然”状态, 包括学校课程目标建设、课程整体规划、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和学校课程开发、课程资源建设、课程监控和评价等基本内容, 从中透视校长课程领导能力的实际状态;第三, 校长行使课程领导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考察, 主要从国家教育政策、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社会环境、学校自身因素 (包括师生因素) 等层面来调查。

课题组通过不同层次、不同地域、不同类别的校长培训班、校长研修班、校长论坛等途径, 向中小学校长发放调查问卷1600份, 回收问卷1533份, 其中有效问卷1400份。调查对象分布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份, 包括京、浙、鲁、辽、吉、粤、豫、湘、渝、川、滇、甘、桂等。调查对象在学校类型、年龄、性别、教龄、任职年限上都有有效分布。课题组在统计处理时, 除了运用频数和百分比等描述统计外, 还运用了卡方检验、方差分析等推断统计方法, 分析了校长课程领导在各因素上的差异状况。

现状篇校长如何理解与实践课程领导

(一) 校长对课程与课程领导的理解情况

调查发现, 在“学校是否应该有自己的教育目标”认识上, 51.3%的校长认为国家制定的教育目标需要学校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化;46.1%的校长认为学校最重要的目的是育人, 因此可根据自己的育人思想制定学校的教育目标。两者的比例加起来达到97.4%。相反, 仅2.6%的校长认为教育目标国家已规定, 不需要学校考虑, 学校要一丝不苟地执行。从数据来看, 几乎所有校长对学校课程目标的性质都有着比较清晰的认识。

在“对于国家课程, 学校应该的做法”问题的回答中, 78.3%的校长选择“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做好二次开发”;67.4%的认为国家课程二次开发要综合考虑学生、教师和学校环境的具体情况。与此相关, 在对“校本课程对学校的作用”问题的认识上, 94.2%的校长站在了“是学校不可或缺的部分, 是对国家和地方课程的有机补充”的立场上。这反映了校长比较成熟的课程思想。

在调查校长对课程领导的理解上, 在对“校长课程领导最为重要的任务”认识上, 63.5%的校长认为“引领全体教师制定并达成学校课程目标”;23.1%的认为“引领全体教师做好课程实施工作”;7.7%的认为“引领全体教师开发校本课程”;5.7%的认为“做好教学管理”。绝大多数校长认为, 校长进行课程领导最为重要的任务是“引领全体教师制定并达成学校课程目标”。在对“校长课程领导最为重要的作用”的认识上, 74.1%的认为“根据国家政策创造性地建立学校课程体系, 提升学校教育质量”;23.6%的认为“强化学校管理, 使学校管理制度化, 提升学校教育效能”;1.7%的认为“开发校本课程”;0.5%的认为“一个新名词, 没有什么作用”。

(二) 校长课程领导能力的实际状态

校长课程领导的“实然”状态是本调查的重点。课题组从学校课程目标建设、课程整体规划、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和学校课程开发、课程资源建设、课程监控和评价等方面来调查分析校长课程领导的实际情况。

调查中, 校长对于“学生在学校获得什么样的成长”有异常清晰认识的占63.3%;有点感觉, 但是还不清晰的占26.0%;按照惯性做下去, 学生就可以获得很好的成长的占10.7%。在“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的认识上, 17.4%的校长回答“我自己很清楚, 但是教师们理解不了”;12.3%的回答“目前还不清晰”;70.3%的回答“是我和教师们一起建立起来的, 得到了大家的认同”。

对于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具体情况, 调查反映出的情况是, 校长选择“已经按照国家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开足、开齐课程”的占48.9%;选择“虽然尝试对各类课程进行整合, 但是还不知道如何做”的占21.2%;选择“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已经围绕着学校的教育理念形成了一个整体”的占29.9%。经卡方检验, 不同的学校在课程体系建设的具体情况上存在显著差异, 也就是说, 当下, 我国中小学在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上存在着这样三种形态。

在对校本课程开发能力和学校可以利用开发课程的资源认识上, 校长明显地反映出不自信。校长认为“本校教师完全有能力开发校本课程”的仅占8.3%;认为“有一定的课程开发能力, 但还需要付出巨大努力”的占72.9%;认为“学校老师校本课程开发的能力十分匮乏”的占18.9%。对学校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的认识, 7.8%的校长认为“自己学校的课程资源实在太匮乏了, 无法进行课程建设”;64.8%的认为“自己学校虽然有一定的课程资源, 但是还远远不够”;27.4%的认为“自己能够发现很多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 可以用它们有效地开发课程”。

课程改革有效实施的关键在于什么?问卷给出4个选项。校长在4个选项上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5.9%、23.9%、35.9%、24.4%, 校长在4个选项上的比例相对均匀, 没有哪一项很突出。在与课程实施相关的学校内在能力认识方面, 校长的自信度也不高。30%的校长认为“自己完全有能力带领教师做好课程实施”;58.1%的认为“国家课程实施比较好办, 但是校本课程实施起来难度很大”;8.3%的认为“教师素质和学生素质不行, 课程实施难度很大”;3.6%的认为“课程实施要求太高, 教师根本达不到”。

“对于你自己学校课程实施的监控情况, 你觉得如何”的问题, 6.9%的校长认为“太过复杂, 学校很难全面监控”;16.2%的认为“学校有能力监控, 按要求全面实现目标”;22.1%的认为“应该给教师赋权, 自我监控与他人监控相结合”;54.8%的认为“应该给教师和学生赋权, 人人都是课程实施的监控者”。与此相关, 校长“对于课程评价, 你觉得自己如何”问题的认识, 22.6%的校长认为“具有丰富的课程评价经验”;6.0%的认为“从来没有做过, 不知道怎么做”;39.9%的认为“做过一些, 但是很麻烦”;31.5%的认为“自己虽然不能做, 但是可以利用各种力量把它做好”。

(三) 校长进行课程领导的制约因素或希望得到的支持

课题组从国家教育政策、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社会环境、学校自身因素等几方面, 调查了校长进行课程领导的比较大的制约因素, 或者校长希望在哪些方面得到支持。

关于“在校本课程开发中, 你认为国家政策提供的最重要支持是什么”这一问题, 问卷给出4个选项, 调查结果显示, 校长选择“给学校一定的课程开发权力”的占24.3%;选择“给学校一定的课程实施空间”的占31.6%;选择“给学校提供课程资源支持”的占39.9%;选择“对学校没多大帮助”的占4.2%。与此相对应的一个问题是, “你认为国家政策对于学校课程建设最为重要的制约因素是什么”, 校长选择“对学校赋权不够”的占20.0%;选择“强制性课时太多, 学校没有发挥空间”的占53.6%;选择“对国家课程实施督导十分机械, 学校不敢做出改变”的占26.4%。

对“在校本课程开发中, 你认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的最重要的支持是什么”问题, 问卷给出4个选项。调查结果显示, 校长认为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提供课程资源以及其他物质支持”的占44.7%;认为“对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进行监督”的占15.5%;认为“为学校提供专家支持”的占24.6%;认为“对学校进行激励”的占9.5%;认为“对学校没多大帮助”的占5.6%。通过学校类型的卡方差异显著性检验, 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校类型的校长在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提供最为重要的支持的4个反映变量上没有显著性差异。

那么, 教育行政部门对于学校课程建设最为主要的阻碍因素是什么?校长认为“行政事务太多, 让学校忙不过来”的占62.2%;认为“行政干预太多, 学校动辄得咎”的占23.6%;认为“行政不懂教育, 瞎指挥”的占6.4%;认为“行政监控严, 学校不敢改变”的占7.7%。

在“对教师在学校课程建设中提供的最大帮助”的看法中, 校长认为是“教师的高素质”的占10.4%;认为是“教师的工作责任心和热情”的占46.9%;认为是“教师的服从和勤劳”的占3.6%;认为是“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的占39.1%。因此, 校长对教师在学校课程建设中提供最大的帮助的看法, 主要集中在“教师工作责任心和热情”方面, 其次是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教师对于学校课程建设最为主要的阻碍因素是什么?校长选择“教师思维僵化, 不愿意改变”的占62.9%;选择“教师能力太低, 无法进行有效的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占35.3%;选择“教师太懒了, 不愿意多付出”的占16.9%。通过对不同学校类型校长在最主要的阻碍因素三个反应变量上进行卡方差异显著性检验, 至少有一个选项的次数百分比之间存在差异, 经过比较显示出, 高中校长和小学校长在认为“教师思维僵化, 不愿意改变”的看法上存在显著差异, 高中校长对此的看法要明显强于小学校长的看法。

课题组还从评价制度、学校文化、学生条件三方面对学校课程建设产生的阻碍因素、对校长的认识态度进行调查。针对“你认为我国的评价制度对于学校课程建设最为主要的阻碍因素是”这一问题, 在3个选项中, 校长选择“评价方式过于刚硬, 学校不敢做出改变”的占17.7%;选择“社会对高考等评价十分看重, 学校不敢出错”的占50.8%;选择“评价主体过于单一, 学校不敢做出改变”的占31.5%。从数据可以看出, 社会的压力而非评价的方式是学校不敢做出改革的重要原因。

学校文化对于学校课程建设最为主要的阻碍因素是什么?在问卷给出的3个选项中, 校长选择“学校文化具有太强的稳定性, 教师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改变不易”的占77.0%;选择“学校文化中具有太多的消极因素, 大家不愿意改变”的占15.9%;选择“学校文化中具有太多消极因素, 大家不愿意做事情”的占7.1%。从数据上来看, 校长更多地看到学校文化自身的共有特性, 而没有看出自己学校文化的具体特性。

在“你认为学生条件对于学校课程建设最为主要的阻碍因素是”这一问题中, 校长在4个选项上的选择情况分别是, 选择“学生基础差, 只能学最基本的东西”的占23.5%;选择“学生家庭条件不好, 无法开展一些校本活动”的占17.6%;选择“学生对于新鲜事物接受太慢”的占12.8%;选择“学生家长对学校改变不支持”的占46.1%。经卡方检验, 校长在对学生条件对于学校课程建设最为主要的阻碍因素四个水平的认识上, 存在显著差异, 校长认为“学生家长对学校改变不支持”的较为普遍, 接近一半。也就是说, 近半校长认为家长不支持学校变革是来自于学生方面最为主要的阻碍因素, 其次才是学生能力不足的问题。

分析篇校长对课程领导认识到位, 但实战能力不足

调查数据基本上可以显示出校长在学校课程领导上的思想和能力现状, 以及校长行使学校课程领导的有利和阻碍因素。通过对学校课程领导有关理论的回顾, 笔者提出了进一步研究和改进实践的建议。

(一) 绝大多数校长都拥有正确的课程观和课程领导观

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 绝大多数校长对学校教育的目的, 对课程目标、课程领导的目标, 对校本课程的意义以及国家课程的实施问题, 都有比较清晰的认识, 这种认识与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主流方向是一致的。这充分说明, 新课程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中小学校长的课程观与课程领导, 或者说校长并不缺乏正确的课程观与课程领导观。具体表现在:

1. 绝大多数校长认为校长最重要的任务在于引领全体教师制定并达成校本课程目标, 而不是像过去那样认为主要目标在于实施国家课程。这说明校长们已经有了学校课程领导的目标和方向意识。

2. 大多数校长认为学校课程领导最为重要的作用就在于依据国家政策创造性地建立学校课程体系, 提升学校教育质量, 能够站在学校本位看到课程领导的作用, 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3. 绝大多数校长或者认为国家制定教育目标需要学校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化, 或者认为学校最重要的目的在于培养人, 可根据自己的育人思想制定学校的教育目标, 说明校长持一种相互调适的课程实施观, 同时把目光聚焦到学校的具体情况上, 聚焦到学生的发展上。

4. 大多数校长认为需要依据学校实际情况对国家课程进行二次开发, 且在开发时会综合考虑学生、教师和学校的情况, 并不只考虑单一的因素, 这说明他们思想比较成熟, 考虑比较全面。

5. 校长对校本课程意义的认识是非常到位的, 认为校本课程是学校不可或缺的部分, 是对国家和地方课程的有机补充。

当然, 笔者还是可以看到校长的思想中有一些矛盾的地方, 一方面他们相信学校的课程应该关注学生的成长, 应该依据学生的成长进行调整;另一方面他们又不敢对国家课程采取一种更加灵活的态度, 说明校长对国家课程“刚性”地位的触动还有所顾忌。

(二) 与正确的课程领导观相比, 校长课程领导能力明显不足

调查同时反映出, 校长对课程和课程领导更多停留在思想意识层面, 绝大多数校长拥有正确的“应然”的课程观和课程领导观。相反, 校长课程领导的“实然”状态方面, 并不如校长在课程观与课程领导观上乐观。在这里, 笔者看到了比较矛盾的现象。

一方面, 校长在学校课程建设方向的把握和引领上自认为做得很不错, 比如多数校长相信自己对学生在学校中获得的成长是有着清晰认识的, 他们实际上能够依据学生的成长来做好学校课程建设工作;多数校长在思考学校未来发展方向时, 能够让教师共同参与, 得到教师的认可;多数校长认为学校文化建设最重要的作用首先是重建教师和学生都认同的价值观和思维, 其次是构建富有特色的课程;大多数校长都认为国家课程有种种不足, 教师可对其识别和修改, 对教师课程能力很有信心;多数校长认为, 在课程实施的评价上要给教师和学生赋权, 人人都是课程实施的监控者。

另一方面, 在实际的学校课程建设行动上, 校长们所做的并不是那么突出, 有不少人把按照政府要求开足开齐课程看作是学校课程体系建设最为主要的内容, 对国家、地方、校本课程围绕学校教育理念形成一个整体并不认可;虽然认为教师课程能力比较强, 学校有课程开发能力, 但是校长表示教师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同时埋怨课程资源严重不足;只有不到一半的校长认为学校形成了符合教学理念的教学模式。更奇怪的是, 有相当多的校长认为他人开发的国家课程好实施, 而自己开发的校本课程难以实施。在课程建设和课程实施的监控评价上, 多数校长的反映并不自信。

上述矛盾表明, 校长对课程领导更多停留在思想层面, 经过大量的理论培训, 他们的课程领导意识已经得到了强化, 但是这些课程领导意识转化为具体的课程领导能力、解决现实中具体课程问题的能力, 还需要一个过程。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能力、国家课程二次开发的能力、学校整体课程规划能力、学校课程思想落实到课堂中的能力、课程监控评价能力等, 对校长来说, 都还有待大幅度提升。

(三) 校长在课程领导中的阻碍因素是多方面的

调查数据反映出, 校长认为, 在进行课程领导过程中, 受到阻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既有来自国家教育政策方面的, 也有来自教育行政部门管理方面的, 还有学校文化以及社会环境方面的。这些阻碍因素包括强制性课时太多、学校没有发挥空间;学校行政事务多、忙不过来;教师具有太强的稳定性、价值观与思维方式不易改变;社会对高考评价十分看重、不敢出错;同时, 还有学生家长对学校改革不支持。

分析这些阻碍因素, 可以发现, 在校长们的认识中, 真正阻碍校长行使课程领导的, 更多的是教育体制机制上的原因, 同时还有社会环境看重升学考试、教师思想保守。在这种情况下, 如何从学校作为教育变革和育人的主体出发, 充分发挥自身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等主体意识与能力, 是校长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篇4:中小学校长定位的思考

关于校长的定位问题,笔者认为:就工作性质而言,校长是服务员;从业务的角度讲,校长是“好老师”;对学校管理而言,校长是“教育家”。

学校是事业单位。在《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第二条中明确指出:“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其特征是服务性、公益性、知识密集性。学校是服务机构,校长不具有“官”的职能。

当前新兴的“倒金字塔”型等组织结构模式中,教师处于组织的最顶层,可以方便地进行知识的交流、传递、授受与创新;而中层管理者则作为支持人员,为教师进行知识的共享、创新、使用创造条件,并使校长的管理战略有效地执行。在底层的校长,主要为教师知识管理活动的开展服务,同时制定知识管理的基本政策,构建知识管理的服务平台。从这个意义上讲校长不是官,而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服务员。

校长是老师,说得确切一点,校长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更应该是一名好教师。他能使学校名师辈出、才子云集;他具有识才的慧眼、用才的气魄、爱才的感情、聚才的方法;他还能团结专家,和专家做朋友。

校长应致力于将学校办成学习型组织、培养人和人才的摇篮,更要致力于营造实现“苏步青效应”的空间:不想超过教师的学生不是好学生,不想让学生超过自己的教师不是好教师,不想让师生超过自己的校长也不是好校长。

人民群众满意的学校就是好学校!校长要把学校办成学生满意、教师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的学校,就应该使自己尽快成为教育管理的行家——准教育家。

篇5:小学校长的竞聘报告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叫xxx,大专学历。20xx年分配到实验小学,20xx年和xxx、xxx、xxx等几个位同志一起,被任命为实验小学的中层副职,从此,便走向了教育教学的管理之路。

20xx年到期间,辅助过三位教导主任,致力于实验小学的教育教学管理,并主管学校语文教学的研究和管理。九年的时间,写过17个学期的学校教学工作计划,18个课题实验方案。

在语文教学管理和研究方面,针对学校教师的实际状况,制定实施了《分层推进、全面提升》的教师培养计划,把全校语文教师分三个梯队,进行分层管理,按照一年一提高,三年全提升的培养思路,使全校几十位语文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研究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并且对外形成了实验小学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98年在市语文优质课评选中,市教研室领导曾带着疑惑的语气问我:你们学校每次参评都是新面孔,每个选手都很优秀,你们学校还有多少这样的人才。

在9年的语文教学研究和管理中,听过并指导过的语文课在500节以上,其中获县市级以上奖励的课在100节以上,95年指导的《伟大的友谊》一课,获省级优质课奖,填补了我县小学语文课在省级获奖的空白。

99年到03年期间,担任实验小学教导主任,我把管理语文教学的经验和做法推广到各个学科的管理中,有效地加快了各个学科研究水平的提高,先后和广大教师一起,进行了语文、数学、劳动、音乐、体育、思想品德、活动等学科的研究,四年的时间,有7节课获得省级奖励,其中语文两节,数学一节,劳动两节。音乐、体育、思想品德、活动等学科的研究也同时达到了市级先进水平。

99年到00年期间,理顺了学校教科研组织,分六大块分化了31个县级以上的实验课题,编写了《实验小学教科研手册》,从组织到制度,一直到课题的分布,都进行了细化,使学校教科研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形成了全校上下齐心搞科研的良好局面。这期间,学校被确定为省级重点课题实验基地,被授予省级和全国级创造教育先进集体。

03年8月到7月,担任现代学校的校长,新办学校,新的工作环境,迫使我重新调整自己的工作思路。

首先,调整管理思路,狠抓内部管理。教学、德育、医务、生活、保卫五块管理层层有序,制定了学校24小时管理程序和管理规定,保证了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健康、安全等管理有条不紊。

其次,拓宽办学思路,寻求发展特色。作为民办学校,如果和普通学校一样,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和发展的空间,因此,办学特色是这类学校发展的关键。

一年来,围绕“特色”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培养教师的特长。对于首批聘用的教师,虽然都比较优秀,但对于创办特色学校来说,还有一定程度的不足。因此,初步构思了教师三年培训计划,在过去的一年里,主要依据开展的各种活动提高教师的基本素质。如普通话、英语会话比赛,目的在于提高教师的双语会话水平;形体训练主要是提高教师的外表形象;读两本好书活动,主要是增强教师的内在修养;课件制作比赛,目的是提高教师掌握现代教学技术的水平;每周坚持开展的听评课活动,主要是提高教师的业务研究水平,并且通过互相研究,逐步形成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风格;全员系列健身运动的开展,目的在于锻炼教师的身体素质,而且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趣味体育活动,便于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建立朋友式的平等师生关系。

2、发掘学生的特长。本着人人能提高,个个有特长的原则,在全体学生中先后开展了绘画、泥塑、歌咏、背诵、写字、洗衣、救助、制作、演艺、朗读等学科、生活、技艺方面的系列比赛活动。使每个学生在活动中找到了乐趣,增强了自信。16个与学科和活动课紧密相关的区域专题,几百件泥塑作品的展示,几十米长的巨幅画卷,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同时,在一年的时间里,学生的12件作品和3篇作文获国家级奖励,学校也被命名为国家级艺术示范学校。

3、开发了特色课程。从一年级开始,增设了英语、泥塑、信息技术、文学欣赏、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并且亲自靠上,狠抓这五门特色课程的研究。目前,均有不同的收获,国家级刊物《小画家》上,刊登了我们的作法;《欢歌笑语闹玉盘》综合实践活动课光盘,已经通过了市、省两级的评比,并代表省送往中央教科所参评。

总之,现代学校在创办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得到了家长的认可,招生人数由去年的212名,目前已经超过600名。

回顾14年的管理工作,自己觉得没有什么成绩可谈,有的只是许许多多的收获和自身的提高。

多年来,先后多次执教过观摩课和研究课,三十余篇教育教学论文获县级以上奖励,20xx年被评为县“优秀班主任”,92年被评为“市教学能手”,94年被评为市“教改先进工作者”,00年被评为“全国中小学创造教育先进个人”,99年参与编写了《社会教育与素质教育》一书,00年主编了《小学作文目标全程序列训练》全省作文教材,04年参编了省级《小学生精读80篇》、《三维互动同步练》等书目。04年在省“心理教育研讨会”上,执教了一节示范课。

过去的毕竟已经过去,并不能代表未来,也不能说明未来。今天,我竞聘的职位是现代学校的校长,对今后工作构思如下:

一、进一步落实学校发展计划,强化《教师三年培训计划》的实施,逐步建立一支适合民办学校发展的教师队伍。

二、研究制定《学生六年综合素质发展培养计划》,逐步达到学生内有修养、外显气质;文化基础牢固、自理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培养目标。

三、依据项目管理理论,实施学校项目管理办法。弥补学校管理人员少,没有一位职员的困难。引导每一位教职工积极投入到学校管理中来。

四、继续坚持“个个能成功、人人有特长、时时得提高、处处求发展”的工作理念。不小看每一位教职工,不让每一位学生掉队,把学校的每一个时空都作为教师和学生提高和发展的时机,依此来提升学校的整体发展水平。

五、共建良好的工作氛围,形成平等互助的工作集体,创建有话能说,有话愿意说的宽松局面,使每一位教职工都能把心思集中到学校的发展中来。

六、建立学生发展跟踪监测档案,收集整理客观的、真实的学生成长数据,研究探讨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逐步形成民办学校学生管理的特色。

篇6:中小学校长述职报告

尊敬的局领导、镇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首先感谢大家对我的关心厚爱。下面汇报一年来我的工作、学习情况。

一、不断学习提升自我。

1.通过络培训平台不断充电。

通过中小学校长上培训平台,聆听专家们的教诲,进行自我剖析反省,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更加明确了自己作为副校长的责任;接受名家名师辅导,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养,对“有效教学研究”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为今后开展有效课题研究打下了理论基础;透过名师成长历程,聆听专家精彩报告,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提升了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

2.携手“曙光社团”成员共同提高。

8月31日下午,对沐小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在教研室沙主任主持下,学校召开了组建“曙光社”教师专业成长团队动员大会。“打造一批在市内外有一定影响的教师群体,为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的办社宗旨让老师们群情激奋。有了这个平台也就有了更多的学习机会。老师们“人人参与,个个亮相”、单双周交替进行语文数学研讨活动,英语学科穿插进行、沙主任的示范课、老中青教师的“同课异构”、专家的精彩点评、老师们的深度剖析和反思诠释了新的课堂教学观,点燃了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热情,加快了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步伐。

3.借助专家名师引领更新理念。

刘海姜同志暑假到我校任职,半年的相处,让我领略到刘校学校管理的风采。他将苏南挂职锻炼的所学与自我调研的所思进行融合,在张沐小学这片热土上进行试验。这成为我更新学校管理理念的源泉。11月份,“周国欣名师工作室”送教活动在我校举行。这是我校教师一次近距离亲近名师学习名师的良机。学校精心策划活动圆满成功。今后我将继续秉承沐小人的实干精神,在刘校创新的学校管理理念引领下,和大家一起为进一步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做深入研究。

二、踏实工作充实自我。

当教师很辛苦,作为副校长自感压力较大。该怎么做一个辛苦着并幸福着的教师?我觉得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价值取向。当一个人从自己的工作中发现了价值,将工作与自己的生命建立了意义链接,再苦再累也无怨无悔。

1.组织学习培训,锤炼教学基本功。

为了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学校非常重视教师学习培训。仅本学期就外派各学科老师到泰兴、泰州、南京等地学习,次数达十多次。12月上旬,我在南京观摩了第三届全国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课堂教学大赛,学习归来,向大家汇报学习心得,精心备课上汇报课。像这样的“学习、汇报”活动已经成为学校师资培训的常态做法。

2.抓好中心工作,服务学校大局。

校园内每天琐事不断,但是校园无小事,件件要做好。一年来做了一些事,比如:学习执行“五严”规定禁止非法教辅用书进校园进学生书包、中层干部每日三巡校园、年级组长不定时巡课、督查中午每班一品和周五下午的艺术活动、组织学生语文素养展评活动……

新时期,学校管理工作不断呈现新特点、新内容。XX,和同志们一起努力又好又快完成各项中心工作。

省优质园“迎检”阶段,抽调力量投入幼儿园帮助完善资料、整理环境。

篇7:中小学校长述职报告

一、主要成绩:

1、本学期,推行采取分块管理与级部管理相结合的方式(扁平式管理模式)。

以梳理――规范――深化为工作思路。实行分块管理,校长职责切块,主抓一个面,或教学、或政治思想;年级主任抓线,主抓年级。

纵横双项管理:纵――处、科、室管理;横――校长到级部管理。

加大了对教学过程性考核的研究,特别是对教师平时工作的督促、检查。以抓过程来夯实基础。

2、努力争取各项工作的全面领先

想办法、出点子,在新泰市的教学管理工作中也出了新点子;9月份,省素质教育论坛上我校出示了管理和德育工作的两篇交流材料;在X村召开的教学推进会上,我校出示交流材料;先后创建了XX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XX市素质教育先进学校(XX市初中唯一)、XX市课程教学先进学校、省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参加了省农村校长提高工程专题培训,省规范化学校的复评验收以及XX市规范化学校的复评验收。

二、缺点:

1、“分块管理与级部管理”块线结合的管理模式还存在许多问题。责任界定还不够清晰,出现了部分管理人员工作敷衍,无进取心,没有在广大教师面前起模范带头作用。

2、教学工作注重了平时工作,也有了较大的进步。但缺乏创新,在过程管理、课堂教学方法、科研方面没有突破性的进展,还需要我们的不断探索。

3、学生的养成教育及各个方面的管理有了较大进展,但是缺乏系统性、深入性。

4、广大教师团结进取,不断探索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但是仍有一部分教师工作靠不上,处处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业务上不进取。

5、总体管理还不够精细化,管理漏洞依然很多。极个别领导在年级管理中存在老好人,不敢得罪人,把皮球往校长身上踢,对表现差的教师不去管理、不敢管理,致使一部分优秀的教师看了伤心。也有解个别管理人员摆老资格,缺乏一个领导干部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缺乏事业心、责任心、进取心。缺乏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总提当年,那么学校永远不会发展。

三、下一步的打算:

1、加强领导管理,明确责任,树立领导干部的示范作用。

学校进一步明确领导的分工与责任,强化监督和评议工作,让领导干部确实起到示范、带头的作用。在全校倡导努力工作者光荣,不干工作可耻,干与不干不一样的氛围。

2、规范管理、精细化管理,实现管理的个性化、科学化。

领导干部采取工作日清、周报、月汇报的办法,写工作日志。加强对年轻干部的培养,提高领导干部的管理才能,倡导领导干部做教师的学习楷模。我要把在外地检查中学的先进经验运用到学校管理中。

强化对教师的过程管理,推出一批优秀教师,特别是加强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和科研工作加大培养,让领导定期对他们进行培训。

3、完善教师的聘任机制。

新学期召开教代会,全校形成良性竞争机制,让不干工作的人走出去,同时吸收新鲜的血液,增强教师的责任感。

4、努力提高教师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

今年冬季购买了空调,明年逐步实现办公现代化,每人一台液晶台式电脑,争取学校网络的畅通和流畅。

篇8:中小学校长的述职报告

2007年8月31日,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指出, “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培养高素质人才, 教师是关键。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一个好校长, 带领一批好教师, 就能办出一所好学校。”[1]全面完成“十一五”教育发展的各项任务, 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首先要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校长队伍。因此, 规划校长队伍建设, 推动校长专业发展,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校长专业化发展呼唤校长培训专业化

目前, 我国在职中小学校长1 0 0余万人, 在深化素质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而且关键的作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 先要评论他的校长。”伴随着多元化、信息化的国际趋势以及基础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 研究如何引导中小学校长通过提升自身素质, 促使自己由原来的纯行政职务型校长向专业化的校长转变, 推动中小学校长的专业化发展, 并进而引领学校发展, 提升学校质量, 是一个越来越值得关注的课题。[2]

“校长专业化发展是指校长逐步适应专业标准, 得到持续发展、完善并获得相应专业地位的过程。”[3]就校长的成长规律和周期而言, 一名校长大体要经历职前预备期、岗位适应期、称职期和成熟期四个阶段。校长培训是校长队伍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中小学校长专业化发展的主要途径是对其进行有效的专业化培训。参加校长培训, 是促使校长从一个较低层次向更高层次攀升飞跃的重要条件, 系统、科学的专业化培训是校长专业化的捷径。[4]以校长培训专业化推动校长专业化发展也就成为了校长培训机构的历史责任和第一要务。

二、专业化的校长培训基于辩证的工作理念

(一) 培训即服务

作为校长队伍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中小学校长培训的根本属性是一种智力服务。

1. 为促进校长专业发展服务

要重视校长的个性发展, 关注校长的自我实现。中小学校长培训机构的管理者和培训者要设计、保持、实施培训计划, 及时把握培训需求的变化, 提供满足培训需求的各种课程设置、计划目标;要对培训规律作科学研究, 运用各种激励手段和监督措施, 选择和使用具体的学习方法, 为中小学校长们提供学习内容、条件、信息绩效反馈以及其他帮助, 监督学员个人学习计划的执行和其他影响学习过程的所有活动, 以保证中小学校长顺利实施个人的学习计划;要主动帮助校长分析和判断个人专业发展中的优势和劣势, 引导和激发校长们的培训需求和学习热情, 帮助校长成为有实力、有智慧、有思想的人。

2. 为推动学校创新发展服务

要重视校长个人发展与学校发展目标的相对统一, 在提高校长综合素养的同时促进学校的发展。中小学校长培训机构的管理者和培训者要加强“顾问”意识、增强“顾问”能力, 努力成为管理实践指导方面的权威, 解决学校发展中涉及到的培训问题, 当好管理参谋。要加强实地调查, 开设“学校管理诊断”等课程, 积极引导并帮助中小学校长们开展学校管理现状分析和发展策划;要探索实施“情景模拟”、学校管理案例分析等互动型教学模式, 通过贴近学校实际的培训改进学校管理效能。

3. 为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服务

中小学校长培训机构的管理者和培训者要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系统的思维方式, 积极捕捉教育改革的前沿信息, 善于预见教育发展态势, 进而通过培训辅导、网站发布、论坛共享等途径和方式, 面向全体, 促进中小学校长队伍的均衡发展, 因为中小学校长队伍的均衡是最基础的教育均衡;要紧紧围绕本地区教育行政部门的中心工作, 尤其是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实施相关培训;要通过年度培训发展报告等途径为本地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教育决策的依据, 以应对形势和环境的变化。

(二) 学员即资源

校长本身是最丰富的培训资源, 应该在培训中加以充分的发掘和利用。在进行中小学校长培训时, 要充分了解学员的学习特点, 有意识地挖掘和开发潜藏在每个人身上的智力和经验财富, 力求使每一个校长都能通过培训, 提升自己的领导力。

1. 中小学校长的学习特点

(1) 一种根植于问题和困惑的学习。中小学校长们往往都带着各自学校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来参加培训, 当培训理念能适合其价值判断, 培训内容能满足他们的经验、兴趣并结合其工作背景及实践应用时, 学习动机将极大地被激发, 学习主动性、创造性就强, 学习效果就好。相对青少年学习而言, 校长们的学习由普通教育的储备型向功利型转化, 强调“即学即用”而非“以防万一”的培训效果。

(2) 一种自我反思性学习。中小学校长在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生活阅历, 形成了比较明确的独立判断和价值取向, 这些经验和判断在其培训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然, 既有积极影响, 也会有消极影响。因此, 在培训过程中, 他们对问题的独立思考要多于简单接受。

(3) 自我导向的学习。中小学校长学习的自主性与其学习效果有很大联系, 他们的自我概念已从儿童时代“依赖的个体”转变为“能够自我指导的个体”。他们能够自主、自律、自控自身的学习过程。因此, 培训者要研究和运用成人学习原理, 如“戈特16条”等, 准确地把握学员的培训需求, 积极引导和调适学员的学习意识、态度和方法。

2. 组织校长培训的一些基本原则

(1) 要让校长们成为培训内容和形式的主动创造者。要树立适应培训对象需要、主动跟进、主动服务的观念, 力求从以培训师资为中心转向以参训校长为中心, 从以信息提供为目标转向以素质提升为目标, 在培训者与受训者之间建立自然、平等的朋友关系。培训者不应该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信息提供者”, 而是“设计者”、“组织者”和“促进者”;校长们也不应该再是被动接受和消化信息的接收者, 而是培训内容和形式的主动创造者。要引导校长们积极参与到培训方案的设计中, 以期实现培训目标与校长们的期望相互匹配。为了恰当引导校长们的期望, 培训者应尽可能早地与校长们建立联系, 向他们介绍培训的目标、内容、方式、时间安排等, 并提供必要的阅读资料。更重要的是, 让校长们在培训中丰富方案、完善方案, 让培训计划变成行动计划。

(2) 要尊重和重视校长们的经验和经历。培训者应注意吸收和利用校长们的已有经验, “使校长们自己从已知到未知”, 而不是由培训者“带着校长们从已知到未知”。[5]在培训过程中, 要注意创设宽松、积极的学习氛围和安全、适宜的培训情境, 引导校长们在活动、表现和体验中反思自己的经验与观念, 在交流和分享中学习同伴的优势经验, 形成新的思考, 达成新的共识, 从而实现自我提高, 并能够采取行动改善管理现状。

(3) 要让校长们实现培训中的自主管理。要相信并积极发挥校长们的自主管理能力, 通过选举班委会、组建研学小组、开设班级博客与网站以及创建班级文化等途径, 引导校长们确立个人学习计划和小组活动方案, 并通过定期的汇报会、对话会、反思交流会等方式检查评估反馈进展情况, 让校长们在学习活动中体验管理理念、在班级管理、团队建设中概化学校管理。

3. 培训的价值更在于激活需求

价值问题是工作理念的一个重要基点, 因此, 既不能忽视培训机构和培训者的责任, 也不能一味地夸大培训的价值和功能。

从宏观上来说, 培训具有四项功能, 一是教会为人, 二是教会处事, 三是引领做学问, 四是激励干事业。但从微观上来说, 一场培训, 既要关注提供了多少知识点, 还要关注引发了多少思考点, 更要关注帮助校长们找到了多少个人专业发展和组织效能改进的切入点和生长点。

换句话说, 培训的价值不在于能给校长们什么, 而在于为校长们搭建交流平台, 锻造其思维品质, 在研究需求、满足需求的基础上激活需求, 从而引领校长走向更加自觉的学习、更加主动的发展。

三、专业化的校长培训依托于优质的培训课程

优质的课程是中小学校长培训机构的核心竞争力, 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培训的质量和效益。设计并实施系统、科学的培训课程是中小学校长培训成功的关键。因此, 中小学校长培训机构的管理者和培训者要在准确把握校长培训需求的前提下, 不断增强课程研发能力, 努力做到慎重甄选、科学确立培训内容, 并系统研发、有效提供培训课程。

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设计就是将培训目标转化为培训课程的过程, 是为实现培训目标寻找可行的课程框架。针对成人培训的特殊性, 结合当前校长培训的经验, 一般可以采取培训模块的方式来实现培训目标。所谓培训模块, “就是从某一相对独立的问题出发, 打破学科界限, 将解决这一问题所需要的相关知识、分析方法和解决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 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单元。”[6]培训模块的开发和设计, 应从我国基础教育近期和未来对中小学校长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出发, 突出基础教育追求的目标和蕴涵的文化, 从专业知识的更新、专业情意的培育、专业能力的提高以及信息素养的提升等方面入手, 开发既能满足校长现阶段工作需要, 又能适应未来发展要求的系统性课程, 培养具有科学理念、现代精神、创新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中小学校长。

研发校长培训课程要有充分的依据, 包括制度层面, 如各级文件规定和相关课程指南等;理论层面, 如现代培训理论、成人学习规律等;实践层面, 如时代与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要求、校长本人和学校发展中的问题与困惑等等。研发校长培训课程要有规范的程序, 主要包括课程设计、课程论证、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改进等五个基本环节。一般而言, 课程开发的成果呈现方式为课程简介、教师手册、学员手册和PowerPoint等四方面的材料。

具体说, 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的选择, 要力求政府要求与学员需求相统合、课程指南与区域特色相结合、人格塑造与文化熏陶相融合、传统经典与流行时尚相整合;要恰当处理“专业课程与基础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系统课程与微型课程、普遍领域课程与特殊领域课程”等关系。[7]除此之外, 在培训内容的提供上, 还要注意其序列性, 要精心把握重点和难点, 实现模块化管理, 系统、循序渐进地予以安排, 从而使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体系科学、适用而特色鲜明, 以增强时代性、实践性、适应性和吸引力, 进而不断提高培训质量。

总之, 要开发出适合校长专业发展的培训课程, 除了培训者需要具备一定的课程开发能力外, 还需要紧密结合校长队伍和区域教育的实际情况, 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 再通过不断地讲课和效果反馈, 了解学员实际需求, 来不断改进课程的内容与授课方式。只有这样, 才能使培训真正符合校长们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马润之.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建设好校长和教师队伍[J].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0 (4) .

[2]张琴秀, 王媛.中小学校长素质研究20年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7 (13) .

[3]李文科.论中小学校长专业化发展与培训工作专业化[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5, 4 (2) .

[4]赵小雅.校长们的未来之路:专业化发展[N].中国教育报, 2002-10-19 (3) .

[5]陈向明.在参与中学习与行动:参与式培训方法指南[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

[6]王松贤.企业培训的课程设计和内容开发[J].中国成人教育, 2006 (4) .

上一篇:泾河污染治理下一篇:初一期中复习计划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