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小学校校长的竞聘演讲稿

2024-05-05

中心小学校校长的竞聘演讲稿(精选8篇)

篇1:中心小学校校长的竞聘演讲稿

投身教育,永不言输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

你们好!

首先感谢各位领导、评委给我一次学习、锻炼的机会。记得有人说过,人最大的不足不在于看不到自身的不足,而在于看不到自身巨大的潜能,80%的人只发挥了个人能力的20%。受这句话的激励,同时也凭着多年的工作经验,今天,我满怀信心和激情地前来参加中心小学校长的竞聘,自信有能力挑起这副重担!

有人说,在学校的舞台上,校长是领跑者,校长跑得多快,老师们跟着就会跑多快;校长是船长,是掌舵的,指挥着学校这艘航船乘风破浪远航,达到理想的彼岸。因此人们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我于1980年就参加了工作,从事教育事业已经有**个年头了,从一个不谙世事的毛头小伙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的人生可谓是丰富多彩的。**年的工作生涯,锻炼了我的意志,丰富了我的知识,增强了我的能力,拓展了我的视野,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我乐观豁达、冷静沉稳的性格和顾全大局、开拓创新的精神和作风,而这样的性格和作风,无疑是一位小学校长所必备的基本素质。

**年的工作经历及生活积累,让我养成了一种心理习惯,也可以说是生活态度:无论是对工作还是对生活,我的第一个信念就是我能够做好,而且必须尽全力做好。有了这个信念,我总是以极大的兴趣

和热情去面对任何事情,开动脑筋应对和解决出现的各种情况和问题。应该说我是一个有目标、有追求的人,面对目标,我并不总是成功者。有些事情成功了,有些事情失败了。岁月带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面对成与败,我不再浮躁、不再脆弱,我学会了在成功的时候去寻找不足,争取更大的成功;失败的时候总结经验和教训,争取下一次成功。

我目前担任办事处中心小学副校长兼代理校长。在学校干的不错,担任代理校长也已经多年了,不管是在教学管理上还是在与同事配合工作上,我都已经轻车熟路。在我担任副校长期间,不管是招生还是教员下派到村小学任教上,我都处理的很不错,并受到学校老师和同事们的广泛好评。虽然有过这么多荣誉,但是当我得知我们学校公开竞聘校长的消息后,还是毫不犹豫地报了名。这不仅是受拿破仑“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的名言激励,更多的是我认为我已经具备了担任这一职位的许多有利条件和优势,同时我也希望能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至于优势而言,首先,我讲究组织原则。多年的工作磨练,使我具备了良好的自身素质,培养了光明磊落、有正义感、乐于助人的品德。工作中生活中,我始终注重加强自身修养,做事坚持原则,遵纪守法,思想进步,工作遵纪守法,讲党性,深受校领导和同事们的信任。

其次,我熟悉教学管理工作,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我参加工作多年,一直从事教学管理工作,多年的教学管理生涯使我掌握了一套

独特的教学管理方法并取得了优秀的成绩。从担任学校中层干部到担任学校副校长,这个过程可以说是我人生中收获最大,进步最快的过程。可以说,这些年来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我平时的刻苦钻研和领导的栽培,同时,多年的工作生涯也使我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有人说,经验是一笔财富,而我更愿意把自己的经验当成一种资源,一种在我今后的工作中可以利用、可以共享、可以整合的资源。再次,我具有较全面的组织、协调管理工作的素质和能力。工作中,我识大体,顾大局,处理问题较为周全,工作认真负责。具有团结同志,正确处理与领导和其他同志的关系的素养;做工作,办事情,能够做到思路清晰,行止有度,头绪分明,恰到好处。特别是在我担任副校长期间,我能较好的协调各中心、各部门科长及班主任开展各项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也锻炼了我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所以,就综合协调、管理能力上而言,我将无愧与组织和领导的信任。第四,多年的工作实践,使我养成了严谨细密扎实高效的工作作风。志当存高远,骏马何需鞭。我个人的性格特点是做事追求完美,无论什么工作,不干则已,要干就要追求卓越,力争达到一流水平。这种性格促使我自加压力、负重奋进,竭尽全力争取把本职工作做得最好。我富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工作严谨细密,一丝不苟,高效快捷,讲求效率。同时,这些年来,也造就了我勇于承担责任,永远不言放弃的坚强性格。所有这些,都为我做好校长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第五,我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多年来,我认真学习,刻苦钻研

专业知识,探讨教学管理方法,大大丰富了自己的专业知识,有效提高了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在繁忙之余,我还坚持科研。先后在《中国教师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各种文章?篇,其中获一等奖的就有5篇。可以说,多年的不间断学习,不仅使我丰富了理论知识,更加使我开阔了视野,在工作中可以理论指导实践。

第六,勇于挑战自我,有信心和决心做好校长的工作。信心和决心是事业的保证。工作以来,由于我工作努力,也曾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成绩只代表以前的付出和努力,并不代表以后,我是一个勇于接受挑战的人,我愿意接受更大的挑战和重任。所以,我有信心和决心当好校长。

此次竞聘,如果承蒙领导厚爱,让我走上校长的岗位,我将始终坚持“关爱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尊敬家长,让每一个家长满意;善待教师,让每一个教师都获得成功”的办学理念,使学校朝着六化迈进:①办学条件标准化②学校管理人本化③师资队伍优良化④学校环境优美化⑤教学手段现代化⑥学生素质优质化。要实现这样的办学目标,我将实行民主科学的管理。具体措施如下:

一、加强三个管理。首先,加强学校财务管理。严格按上级规定,制定学校收费标准,坚决杜绝乱收费现象,健全学校财务管理制度,落实财务人员岗位责任制。履行节流开支,勤俭办学的原则。制定各、各学期财务工作计划,做到财务公开。其次,加强学校的财产管理。实行节约开支原则,严格按程序购置财产,规范学校各类财产账目,建立定期检查制度,落实采购人员、保管员岗位责任制,管好

学校财产。第三,加强学校的生活管理。

1、健全食堂、小卖部的承包制度,2、确保师生的水电供应及合理的收费。

3、制定校园净化、绿化、美化规划并组织实施。

4、由医务室牵头,做好师生的保健工作。

第二,提高师资素质。如果竞聘成功,我将从教师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的战略高度出发。通过教师师德、教学基本功、教育教学能力、教育教学科研能力的培训,造就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掌握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和科学民主的教育方法,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具有示范性,符合新世纪素质教育的专家化教师队伍,要建立这样一支队伍,就要制定切合实际的师资培训规划,根据教育发展的现实和趋势,有目的地开展各项师训活动,努力打造一支平等和谐、教学相长的学术氛围的教师队伍。体现为年老的不以老卖老,年轻的敢于向权威挑战、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丰富的经验,弄得好,可以为一个人谋求更大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支持。弄不好,就会成为阻碍一个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勇往直前的绊脚石。信息社会,知识更新,真可谓坐地日行八万里。如果总认为,文凭有了、职称有了,船到码头了、车到站了、刀枪入库了、马放南山了,那么,辛辛苦苦积累起来的所谓丰富的经验就会被透支殆尽,就等于自己把自己引入一条死胡同。年轻的呢,如果没有敢于向权威挑战的信心和勇气,就会不思进取、得过且过、迎来的必将是为时代所淘汰。同时还体现为以人为本,而不是“天地君亲师位”,高高在上,课堂上“我说了算”的队伍,作为教师以人为本的第一要

义就是承认老师是人,学生也是人。人,天生就是平等的。所以,教师应该与学生平等相处。互相尊重,共同进步。

第三,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永恒主题。为做好这一重中之重的工作,我将首先要加强对常规学校的管理,通过检查学生了解教师是否敬业乐业、忠于职守,是否有严谨的治学精神、灵活恰当的教学方法,也可以知道学生的学习状况、学习态度,以及学习方法的掌握及主体地位的落实程度。针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地纠正。其次要以课改为契机,立足校本培训,更新教育观念,大力发展科研兴校。实践使我认识到:向教育科研要质量、靠科研推进素质教育和教育改革。科研兴校,这是创建特色学校、实现创办一流学校目标的必由之路。因此我们要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第四,提升人格魅力,做一名优秀的决策者。校长是学校的领导核心,但校长的核心地位及其权威不能单纯凭法定权力去建立,而应注重培养自己的非权力影响力--即高尚的人格魅力,我将以自己的思想,学识和言行赢得教师的认同、敬佩,进而凝聚成校长的威信。以广博的知识吸引人,以创新的能力征服人,以民主的氛围熏陶人,带领全校教职工树师风、铸师魂、强师能,为培养未来的建设者而努力工作。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办一所好学校是校长的神圣职责。做一个好校长是校长的光荣追求。办学也好,做校长也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如果竞聘成功,我将继续学习先进、努力塑造和完善自我,不断提高政治思想素质,提高管理水平,提高人格品德和魅力,做思

想上的导航员,制度上的裁判员,感情上的联络员,业务上的指导员,作风上的示范员,生活上的服务员,同时要努力做到:眼睛明、头脑清、耳朵硬、脊梁直、肩膀宽、肚量大、心肠善、脚跟勤、形象正。我今天的演讲虽然称不上是毛遂自荐,但却不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我只是向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展示一个真实的我。如果我这次竞聘成功,我将做一位让领导放心、教师信任、学生爱戴、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校长。但是我绝不会回避失败,不管结果如何,我都将“堂堂正正做人,兢兢业业做事。”

谢谢大家!

文章摘选自中国演讲网 http://.cn 欢迎转载或分享,转载或分享请注明稿件出处,更多精彩内容尽在中国演讲网,迎中秋庆国庆中国演讲推出写稿八折优惠,尽请关注!

篇2:中心小学校校长的竞聘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大家好!

我是号演讲员,中心校校长实行竞争上岗,这是我县人事制度改革的又一重大举措,这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这必将推动我县教育管理工作再上新的台阶。我演讲的内容可概括为:“坚持一个原则,实现两个转变,完成三个目标,推进四个突破”。

一、坚持“一个原则”

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原则,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教师的发展为本,力争让每位学生学得开心,让每位教师教得舒心。作为中心校校长,要始终把师生的情绪作为第一信号,始终把教师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始终把师生的利益作为最高追求,始终把师生的口碑作为最好奖赏。在平时的工作中,要亲师生、爱师生、为师生、和师生。要时时以师生为本,处处为师生着想,努力做到“教为师生所用,情为师生所系,和为师生所谋”,围绕这一原则,最大限度地激励师生工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实现“两个转变”

一是实现角色上的转变。即实现过的的“外部协调型”向“内部管理型”上的转变。在“人民教育人民办”已经推移到“义务教育政府办”的体制下,中心校校长要始终遵循学校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特色化的思路。以实际行动履行中心校校长的职责。

二是实现思想上的转变。即由“当校长有多大权利”向“当校长有多大责任”上的转变。作为中心校校长,要常怀责任之心,要经常给自己施加压力,压力变动力,促进工作业绩更加突出。MBA管理学上有这样一句话:“技术只占10%,责任却占90%”,可见,责任决定行动,有责任心的人一定有一颗“认真的心”,在平时的工作中,要认真安排好中心校的每项工作,这句话包含三层意思:一要认真,认真是基础不能应付;二是要做好,好是目标;三是每项工作而不是一项工作。可能是喜欢做的事,也可能是不喜欢做的事但必须做的事。因此,中心校校长只有强烈的责任感谢,因为强烈的责任感可以激发工作的热情,可以促使中心校校长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

三、完成“三个目标”

在方城教育质量建设的不断推进和深化的大好形势下,我有决心和信心把中心校打造成全县一流的中心校,特色的中心校、高质量的中心校,要全面建设中心校,努力创建中心校。奋力打造中心校。

四、推进“四个突破”

(一)质量建设上的突破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而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中心校的工作要始终围绕着质量的提升而开展。在新的学期中要继续推行集体备课和推行听课制度;继续实施五个一和二二一工程;完善充实各校课件库,共案库、题库的质量和数量;在抓好教育常规工作的同时,重点抓好1—8年级的质量抽测工作,毕业班分流工作和目标管理工作,确保在全县质量评估中中心校的综合名次再提高。

(二)学校管理上的突破

为推动学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学校管理工作严格要遵循四个环节,即遵循学年开学前制度在先的环节;遵循每周不定时督察的环节;遵循每月下发工作简报的环节;遵循第学年对学校质量评估的环节。确保学校管理工作走向精细化和特色化。

(三)队伍建设上的突破

各位领导,全县教育工作会的闭幕,假如我竞聘成功的话,我一定会牢记古训:行百里者半九十,不敢有任何松懈、麻痹和动摇,我将继续重管理、抓落实,求实效,以实际被动维护学校管理的公平、公正与尊严,以满腔热情迎接教育上以一个春天的到来!

篇3:中心小学校校长的竞聘演讲稿

1997年, 李果担任了泰来县大兴镇综合中学 (现大兴中心学校) 副校长。从那时起, 他心中就埋藏着一个梦, 一个关于农村娃娃的素质教育梦。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1997年, 任教快20年的李果, 一直在思考:“我教了这么多学生, 每年只有几个学生考上高中, 那么多学生考不上高中怎么办?”在升学比例条件下, 农村的学生势必有一大部分初中毕业就要结束求学之路。他们接受了9年的义务教育, 没有从事农业生产或就业的思想准备, 就业无技术, 致富无门路, 好多学生都成了义务教育培养出来的新型“无用农民”。

一个思想炸开一片宁静

从当上副校长的那天起, 李果就日夜苦思冥想, 他能为这些农村的学生做点什么, 学校能为这些农村学生的未来做点什么, 是只教他们读几本书、识几个字, 还是能做得更多, 做得更有实际意义?

因此, 李果的一个想法, 犹如一枚炸弹一样, 炸开一个农村学校的平静。“农村学校要不要一味地搞应试的升学教育?”在一次学校领导班子会上, 李果的问题一出, 大家都瞪着眼睛望着他, “不搞应试教育?不在乎升学?那我们在乎什么呢?县里乡里的领导又在乎的是什么呢?”甚至还有些老同志说:“李果, 你这不是瞎胡闹吗!”其实, 李果的想法早已得到了时任校长李德军的支持, 而且他也早就预想到大家会有如此的反应, 他看了看满眼赞许的李校长, 把自己深思熟虑了许久的东西娓娓道来, 一讲就是一个多小时。他给大家讲了当时素质教育的大形势, 农村教育的现状, “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面向全体, 全面发展啊。我们如何关注学生的发展了?他们毕业后都做什么去了?最后成为游手好闲的农民, 这不是我们农村教育的悲哀吗?”

李果的一番讲解, 让领导班子刮目相看。但“言之容易, 行之难啊”。我们一个农村中学能改变应试教育的形势吗?带着些许的怀疑和担心, 学校的教师跟着李果一起在农村素质教育改革的道路上摸索着前行。

首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拓展农村教育功能”, 如何让农村义务教育完成的同时, 一手抓“升学人才”的培养, 一手抓“落地人才”的培训。“因材施教”“三教统筹”, 把农村的中学办成一个“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中心, 让一个乡镇的学校成为农村地区的“四个中心”, 即当地人才培养中心、为农服务中心、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农村的文化建设中心。基础教育抓人才培养, 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抓为农服务。职业教育是综合模式的重点, 通过职业教育来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 使大多数学生在职业教育中找到更好的出路, 这也是基础教育的有效拓展和延伸。根据职业教育大纲要求, 结合大兴镇的实际情况, 在初三后分流一批学生, 有针对性地开设农学、养殖、种植、会计电算化、计算机、工艺美术等专业课程。学生在职业高中的学习既可以充分地为高职的升学作准备, 还可以获得专业技术职业证书, 为就业做准备。2000年以来, 共有高中毕业生800多人, 考入专科400多人, 本科40多人, 获得研究生学历的6人, 镇域高中毛入学率、大学毛入学率远超当地平均水平;2006年大兴综合中学的学生取得了全市养殖专业前三名、种植专业第二名的好成绩。2007年取得种植专业的省状元。现在很多毕业生已经奔赴全国各地, 尚兆江同学大学毕业后在四川朝源谷林蛙养殖中心负责总技术指导, 2009年他回齐齐哈尔做大棚内的现代农机的代理, 为大兴的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从1997年任大兴综合中学副校长, 2003年任大兴综合中学校长, 到2009年任大兴中心学校校长, 李果的个人成绩并不醒目。但这十几年的时间, 大兴中学却成为了全省教育行政领导和教育系统时刻关注的焦点。2009年, 省教育厅厅长张永洲带着国家高等教育评估团去齐齐哈尔大学评估, 评估结束后, 距离返程还有3小时的时间, 厅长安排秘书抓紧时间驱车前往大兴综合中学。下车后, 张厅长对李果说:“我的耳朵里灌满了大兴综合中学, 一直想来看看, 究竟如何。”一个小时的参观汇报, 张厅长临行时说:“这是我省农村中学发展的典型。”十几年间, 大兴综合中学获得了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黑龙江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省农村办学的样板学校、齐齐哈尔市劳动模范单位等光荣称号, 李果觉得领导的认可和学校的荣誉比他个人的荣誉更重要。

一个目标指引孩子一生

显著的成果背后, 是艰难的探索过程。2003年, 李果当上校长时, “三教统筹”已经有了一定效果, 百姓也很认可。但这涉及到一个细化的问题, 如何让学生都能从自己生存与发展的角度现实地设计和选择自己的未来, 找到自己的出路?“能不能让学生较早地确立一个目标和方向, 实施目标教育, 这样初中4年的培养是否更有针对性?”李果的又一想法, 再一次在全体教师的头脑中炸开来, “我们既然不能都培养成大学生, 那么在落地人才的培养上, 我们能不能培养一个吹着牧笛去放牛的放牛娃?”

可是, 给学生确立“发展目标”谈何容易?凭什么我家孩子的目标是放牛、当厨师?人家孩子是考大学?第一次初一家长协调会上, 一系列的尖锐问题冲着李果而来。“乡亲们, 这就是现实, 现实就是, 我们每年只有一小部分人能考上高中、考上大学, 你们的孩子现在不面对这个问题, 4年后一样要面对, 而且会更艰难地面对。”会后, 家长成了他的常客, 面对着一双双茫然而又充满渴望的眼睛, 李果磨破了嘴皮, 也伤透了脑筋。当时也有一些老师并不理解, “家长不买账, 工作不好做, 打破常规的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

但李果凭着心中的梦执著地坚守着素质教育的信仰, 带领全体师生共同追求探索。如今, “发展目标”教育已经形成了立体化的系统工程。“长远发展目标”“阶段发展目标”“近期发展目标”3个层次的目标, 构成了一个立体的目标体系, “长远发展目标”是一种向上的目标, 作为人生的理想和追求的引导;“阶段发展目标”主要是学生初中毕业后的目标, 比如要考什么学校, 选择什么职业;“近期发展目标”是为了实现前两个目标, 一个月、一个学期、一个学年应该做什么, 分为“品行”“学业”“专长”3个方面。李果把这个目标体系比做一颗目标大树, 各个枝干都丰满了, 大树自然就可以绿树成荫。李倩同学的发展目标本上记录着她的成长历程, “我的长远目标是当一名幼师;阶段发展目标是考上幼儿师专;数学学科的近期目标是数学成绩提高10分”。在明确的目标指引下, 孩子们对自己有了准确的把握。也更快乐了, 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也不再自暴自弃, “我的目标是学习修汽车”“我的目标是初中毕业后回家开个养牛场”“我的目标是当个理发师”, 这些孩子们不再盲目, 而且奔着自己的目标去努力, 学校也为他们提供尽可能的帮助, 找实习单位进行技能培训。

如今“发展目标”教育已经应用到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我的近期目标是被子叠得比张林叠得好”“我的长期目标是, 每天叠好被子, 摆好牙刷, 争取当上宿舍长”“我的近期目标是吃饭的时候不剩饭”。在学校宿舍大厅和食堂的学生目标记录卡上, 每一个学生的目标管理都记录在册。

李果说:“其实, 这样做, 不见得每个学生都能达到目标, 但至少在写这个目标卡的时候他的内心要树立起一个努力的方向, 这才是最重要的。”发展目标教育主要是要定向解决学生的教育问题, 要使教育真正地为“人”服务。为了拓展学生的视野, 李果还在学校开设了各种手工、艺体课程, 剪纸、版画、盘画、彩蛋画、诗配画, 走进学校犹如走进了一个艺术的乐园。丰富多彩的艺体活动让这些在农村土生土长的家长们赞叹不已, 羡慕不已, “我们那时怎么没学过这些, 在大兴综合中学上学, 孩子真是受益匪浅啊”!

中国的农村教育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大兴综合中学只是农村教育改革的一个小小的点, 还有很多困难, 但李果说:“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 让来到这里的学生明白, 考不上大学, 也要吹着牧笛快乐地放牛, 也要让他们成为当地的养牛大户、养殖大户, 也要让这些‘落地人才’更好地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发展……”

篇4:中小学校长竞聘制的问题与思考

中小学校长竞聘制是指县级人民政府或教育行政部门主持,通过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择优聘任、合同管理、定期考核、解聘续聘等选拔任用和管理校长的系列程序和制度。中小学校长竞聘制是一种新型的校长队伍建设和管理制度,通过专业的透明竞争,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通过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长之间签订聘任合同,规定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通过合同进行考核和管理决定任期和去留。可以说中小学校长竞聘制是民主择优之制,是知人善任的用才之道。

一、中小学校长竞聘制存在的问题

校长竞聘制是选拔优秀人才的一个强有力的杠杆,是实现校长与学校资源最佳匹配的重要途径,它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体制上,实行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机制上,实行由对校长的简单人事调配向人力资源开发转变;措施上,由单纯的重行政任命向主要依靠校长候选人竞争激活人才转变。改革以后达到了校长岗位职责清楚,发展空间明确,薪酬制度规范,人员流动合理,校长素质急速提升的效果。校长竞聘这个展示平台,让很多优秀的校长后备人才浮出水面,学校积极向上的风气越来越浓,办学成本大大降低,办学积极性和办学效益明显提高。

当然我们在回访调研中也发现部分地区与学校,实施校长竞聘制后并没有发生以上的巨大变化,我们觉得主要是校长竞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竞聘前的宣传不到位。本来校长竞聘是为人才提供一个展示平台,让教育系统优秀的人才浮出水面,让社会符合竞聘资格的优秀人才参与角逐,通过选一个人来激发整个教育系统的活力。但有的县区因为缺乏宣传,导致竞聘候选人范围不够宽,有的县区竞聘方案匆忙出台,知晓公众不多,这样校长竞聘的效果就大打折扣。更有些县区对校长竞聘的目的事先宣传不到位,造成在职校长的一些不必要的猜疑、担心、焦虑,从而影响到学校日常工作。

2.聘任的主体不明确。县(区)领导、县(区)委组织部、县(区)纪委、县(区)委宣传部、教育局党组成员派员组成聘任小组,作为一个临时性机构参与选聘的全过程,难以落实聘任主体的责任和年度考核的责任。加之机构多样、主体多元、背景不一,利益殊异,具体操作时就难以完全剔除人为操作与人情因素,某些岗位实际上并没有做到公平透明操作。

3.没有设计好“老校长”让贤的后路。有的县区打着“搬掉位子,全体起立,重新洗牌,竞争择优”的校长竞聘口号开展工作。有一个县一个暑假聘任了100个多中小学正副校长,由于下岗的老校长们没有出口的渠道,新校长工作和新政策的推行阻力重重。

4.聘任校长权力太小。“办学自主、管理自主、用人自主、分配自主”的职、责、权、利统一的法人代表制度没有形成,聘任校长没有决定副校长、中层干部人选及学校教职员工选拔和招聘权,缺乏对不称职者的解聘权,校长在新的环境中推行自己的办学理念举步维艰。

5.监督不到位。对聘任校长的上级监督、同级监督和下级监督缺乏标准,广大教职工、社会、学生家长对选聘校长的监督缺乏有效的渠道,没有实施严格的校长试用期以及校长的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校长试用期考核不合格没有及时解聘或撤职。

二、完善校长竞聘制的思考

1.完善中小学校长聘任组织及其工作机制。这是中小学校长聘任制改革的重要环节。应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中小学校长任用和管理权限,明确校长聘任的主体。按国家规定:高级中学和完全中学校长一般由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提名、考察或参与考察,按干部管理权限任用和聘任;其他中小学校长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选拔任用并归口管理。为此,建议各县(区)成立县(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明确其成为校长聘任的主体,统筹教育工作和校长聘任工作。县(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作为中小学校长聘任组织,主要履行以下职责:组织制定并实施校长聘任工作规程;明确校长的聘任条件及其职责、权利和义务;讨论并向教育行政部门提请确定校长聘任人选;组织对候选人进行考核;负责组织实施对校长进行年度和聘期考核,按考核结果进行解聘、续聘等工作。

县(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要更新观念,树立科学的用人观,打破论资排辈的思想束缚,按岗位需求来聘人。要敢于把那些有本事,能干事不出事的人聘到校长岗位上来,县(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要坚持公道正派,按照“对己清正、对人公正,对内严格、对外平等”的要求,坚持按原则办事,按制度办事,遵守工作程序,严守工作纪律,完善工作机制,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确保唯贤是举,切实树立凭业绩用干部的正确导向。同时应追究县(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举贤不贤的责任,从而避免竞聘“暗箱操作”、“人情操作”,真正实现公平、公正、公开的竞聘宗旨,达到“上者服众,下者服气”。

2.加大宣传力度,扩大校长竞聘制的政策效应。在实施校长竞聘制之前,要注意在职校长的思想动态,把校长竞聘任制的目的、意义讲清楚,多做离职校长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在推进校长竞聘制的同时,要认真做好宣传和思想发动工作,把校长竞聘的激励、促进机制视作提高学校所有人员能力与素质的一个契机,使学校校长和教师树立竞争意识、忧患意识,使学校的每一个人都做到真正爱岗敬业,忠于职守。要利用校长竞聘的时机,明确学校校长岗位和内部其他岗位的工作职责,避免学校内部工作扯皮和互相推诿;规范校长工作程序,清晰工作流程,落实校长负责任制;切实提高学校办学效益。

3.实施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实施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是完善学校内部监督与管理制度的重要手段,通过目标达成度的评估来衡量校长工作优劣是一种有效机制。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的内容包括校长在任期内要达到的工作目标以及达成工作目标的策略、方法和支持条件等。具体内容为:(1)背景分析:包括社会背景和学校的现状分析,如概况、优势及存在问题等。(2)目标系统(包括总目标和分目标):如学校环境,校舍、设备设施建设,干部、教师队伍建设,教改科研、教育教学质量、办学特色等学校、教师、学生发展目标。(3)主要工作任务:指为达到目标要求需要完成的主要工作和责任分工。(4)具体工作措施:包括方法和步骤。(5)保障条件:政府和社会要提供哪些办学条件。(6)工作的标准:包括学年度完成工作的纵向标准和校内分工的横向标准。

任期目标及方案确定后,由校长与教育工作委员会签定任期目标责任书,作为学校发展的目标和校长的任期目标。校长的任期目标既是考核校长的依据,也是上级领导、广大教职工、学生、学生家长和社会监督校长的依据。

4.规范校长竞聘的基本程序,把握校长竞聘的关键环节。制定规范的中小学校长竞聘程序是聘任改革的重要内容。严格按照校长竞聘的程序周密部署、缜密实施。具体校长竞聘操作时需要把握好几个关键环节:严格把握校长竞聘的报名资格,以确保校长的基本素质;科学组织笔试,合理规划笔试内容,确保遴选出熟悉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政策法规、熟练掌握学校管理知识并能在实践中灵活运用的学校领导候选人;面试着重考察综合分析、组织协调、领导决策、创新应变、语言表达及逻辑思维能力;施政演讲着重评价候选人施政治校方案是否能得到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职工的认可;组织考察是看候选人的过去业绩和口碑。以上几方面科学组合才能找到优秀的校长。

5.转变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能,落实校长负责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作为政府机构,重在对学校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政策上把关,对教育的管理应限于宏观指导和依法督导。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主要体现在监督、协调和服务上,不应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和人、财、物上做过多的行政干预。推行校长竞聘制的同时应减少对学校副校长以下人事安排的干预。建立有利于促进形成教育行政部门宏观管理调控与校长逐步行使办学自主权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校长逐步成为“办学自主、管理自主、用人自主、分配自主”的职、责、权、利统一的法人代表。至少使校长具有副校长建议权、决定中层干部人选及学校教职员工选拔和招聘权和对不称职者的解聘权;在经费使用方面,校长根据上级划定的总额包干教师工资,对30%的津贴部分具有重新分配的权力,对下拨的办学经费具有支配权。学校每年必须向教育行政部门提交报告,说明财产的使用、经费的安排等情况,接受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学校的监督和效益评价。

6.切实加强对中小学校长聘任的监督。中小学校长聘任制度改革涉及广大中小学校长的切身利益,政策性强,情况复杂,在校长工作中要切实加强中小学校长聘任的监督,坚持实行政策规定、程序方法和聘任结果“三公开”,主动接受社会舆论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同时,要建立健全中小学校长公开招聘工作责任制,加强监督检查,严格要求,严肃纪律,严禁徇私舞弊。参与校长聘任的工作人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在校长聘任工作中徇私舞弊、以权谋私的,要追究其责任,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参考文献

[1] 赵志毅等.校长选拔培训的分析与思考——从中国和美国比较的角度.课程·教材·教法,2002(3).

[2] 陈永明等.关于加强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的研究.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

篇5:竞聘中心小学校长职位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同行们:大家好!本人,38岁,中共党员,本科学历。首先感谢在座的各位给我有这个机会竞聘中心小学校长这个职位。下面我说下的竞聘理念:首先,我认为校长应有很高的政治道德素质。具体工作中,校长要摒弃官位意识,提高为师生服务的热情,增强干事创业的责任感;淡化管束意识,体现人文关怀;抛开功利意识,提倡脚踏实地的作风;要知人善任,在思想品德、道德修养上做教师的楷模。时刻用苛求的眼光看待自己,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师生,做师生的知心人。其次,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一名合格的校长必须要勤学习,善钻研,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执行教育教学有关的法规政策,把握办学方向。要善于通过正确的政策引导、舆论引导、典型引导等卓有成效的工作,把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集中到以学生为主、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和新课程改革的轨道上来,完成教育培养人才的使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第三,要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现代型的校长应该具有创新精神,有科学的判断力和决断力,有自己独特的思路和独到的见解。没有创新精神和自我个性化的心理构造,肯定当不好校长。第四,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处事艺术。良好的人际关系和高超处事艺术能够团结人、凝聚人,把学校的目标化为全体教职工的共同行动,有利于校长意图和学校整体目标的实现。校长对人要有信任感、期望感、同情心、宽容心;要相信人、鼓励人、成就人,创造条件为教职工谋事谋利。要做到表扬用喇叭,批评用电话,使其有温暖感;对取得成绩的教师给予鼓励,使其有成就感;对优秀教师评优、入党、提干给予倾斜,使其有归属感。当前,教育战线迎来了改革的春天,各项改革措施逐步推出,素质教育实施正方兴未艾。倘若这次竞聘成功,我将明确新的办学理念,确定新的发展方向。具体的办学思路如下:

一、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培养团对精神世间万物,人是最宝贵的资源。而教师则是办好学校的中坚力量,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主体。因 此,除了要建立健全一整套的管理制度,坚持依法治校,还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对下属、对教师有更多的人文关怀。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把学校逐渐办(来源于新世纪范本网)成家长满意的学校。

1、树立榜样形成学校的核心力量我会向全校提出:“用人格的魅力来影响每位教师。用真诚笃信的感情投入来弥补物质上的不足。”逐步加大教职工待遇,按照教师工作的质量考核兑现奖金,充分体现多劳多得的分配制度。同时,我会以身作则并要求职工经常关心有困难的教师,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还在每个月中给教师两个小时的机动假,来解决生活中急需处理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我会要求每位领导成员都要以身作则,为教师树立典范。要用爱校如家、清正廉洁、公正严明、诚实可信的言行赢得广大教师的信赖,从而带出一支师德高尚、爱岗敬业的骨干教师队伍。

2、树立共同远景并努力为之奋斗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生力军,学校如何发展、怎样发展,教师有决策权、参与权,也最有发言权。所以我会真心实意地俯下心来,广泛听取广大教师提出的具有建设性与前瞻性的意见或建议,这样全校上下达成共识,形成共同目标,并共同为之奋斗。作为一校之长,要为学校的长远发展深思熟虑。因此,我将制定出适合学校发展的“六个一流”工作目标,即:一流的领导班子、一流的学校管理、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育质量、一流的学校设施和一流的学校形象。这样,全校教职员工围绕这一目标共同努力,最终达到学校办学模式新、教育设施优、教学效果好、学生能力强、社会影响广的一流学校。本学期,我将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更换师生的桌椅和教学楼门窗,粉刷两栋教学楼内外墙壁,使学校环境亮起来。

3、树立师德至上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教师的人格魅力、道德品位是教育学生影响学生的最大力量。所以我会要求每位教师都要在工作、生活的实践中使自己的道德修养得以提升。组织教师通过学习国家政策法规、传统的民族美德、先进的人物 事迹,开展以“树立当代教师新形象”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教师间不断进行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等措施,可以使广大教师把成为有高尚师德、精神品格的人作为毕生的追求。

二、抓好教师业务提高,保持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要想使一所学校长盛不衰,除了有正确办学思想的领导外,关键就要看有没有一支德高业精、风正纪严的教师队伍了。因此,我不但要求教师对事业做出贡献,还要为教师的成长发展铺路搭桥。一是选派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学习,到名校跟踪学习,尽量为他们创造提高的条件和机遇。二是为教师搭建展示的平台,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大赛活动,使教师从中认识自我,展示自我,增强自信心、竞争意识和才干。三是开展“研讨课”“汇报课”“观摩课”“说课”“专题讨论”“经验交流”等活动,从而培养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能力。四是建立奖励机制,可以设立“先进人物奖”“教育科研奖”“教师技能竞赛奖”“教学达标奖”等奖励项目,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体现“多劳多得,优质多得”。五是设立学历补贴,激励教师在学历上达到合格。六是为教师订阅适用的学习资料,让教师不断学习充电。七是为教师创设人际交往的宽松环境,如组织期末的联欢会、文体比赛等。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可以使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得到锻炼,迅速成长起来。

三、尊重差异发展个性,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落脚点就是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与教学质量,就必须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满足每个学生的发展需求,尽最大可能安排好适合个体发展的学习和活动。为此,我会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的不同特点实行分层分类教学。其目的:一是能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班级授课制的条件下,得到充分的发展,让所有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二是通过教育方法、手段的改革,创造宽松、激励、竞争、创新的学习氛围,使每个学生的潜 力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创新能力。三是使教师素质得以提高。在教育科研的实践中,学校将逐渐形成“先学后讲,当堂训练“的教学特色。由此,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转变了角色,由重传递向重发展转变,课堂教学也将由重教向重学转变。四是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培养。学校会开设适合不同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走班学习,这样既能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又能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全面和谐发展。总结昨天,抓住今天,展望明天。作为这次小学校长竞聘上岗的积极参与者,我希望在竞争中获得成功。因为我相信,凭着我的政治素质,我的爱岗敬业、脚踏实地的精神,我的工作热情和管理经验,我一定能把校长的工作做好。谢谢大家。

篇6:竞聘中心联校长演讲稿

各位评委、大家好:

首先感谢领导、同志们的厚爱和支持,给予了我这样一个公平竞争,推荐自我、参加校长竞聘会的机会。

我叫XXX,现任XXX校长职务,拟XXX校长。

一、学校基本情况:略

二、竞争岗位的优势

我所要竞聘的岗位是中心校校长,之所以要竞聘这一职位,自认为具备胜任这一工作 的优势条件:

其一、我有过硬的教学资历优势,从参加工作到现在,我有

其二、我有较强的领导能力优势

其三、我有优越的外部环境优势。参加工作多年,尤其是任领导职务这些年以来与上级部门领导、地方常委政府以及单位,各学校领导,老师之间有着极为融洽的工作关系和个人关系,这对于教的的后方中心校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其四、我有厚重的群众基础优势,本人从教以来,交人无数,但无论与谁,一切皆以,“待人以诚、处事以正、自律以严”为原则,赢得了各届的广泛好评和厚爱,为我干好这些年的工作铺垫了厚重的群众基础。

在此,也借机会向多年来一贯与本人工作的各级领导、各届朋友、全体教师一并表示真诚的感谢!

三、工作 思路和方法

各位评委,全体教师,如果竞聘成功,我将人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工作。

1、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环境,改善办学条件的当务之急是更新教具和师生用具,尤其是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教具,这是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水平的必然选择。如果我就任后,将积极向上级争取,向地方党委政府和其它一些支持我们的各单位,各部门寻求大力的支持,力争早日实现这一目标。

2、力是举,全面调动教师工作 积极性,按照我的热情,今后教师工作安排要彻底打破厚有模式,论才使用,唯才是举,不论长幼,不论职级,竞聘上岗,能者上,庸者下,每个学校实行未二位淘汰制,淘汰者更新学习;竞聘再上,再次淘汰出局者,高者育局人才中心任一安排。同时,教师岗位要与奖金,福利待遇挂勾,以此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3、加强管理,提高教育质量。我要注重“开发教师”将教师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经常带领教师进行培训,科研学习,如向杜郎口中学,洋恩中学,车庐中学等深该名校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出一条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教学模式,并使之上长为一个深课题,学习它,这用它,推广它,办人民满意的具有特色的优质学校。

4、打造精品,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方法

怎样能使教育可持续健康发展?依据学教实际经验和情况,找准学教发展定位,遵循办学的客观规律,打造精品学生,打造精品家长,打造精品老师,打造精品校长,从而达到打造精品学校的目的。

如果能得到大家认可,我将竭尽全力,忠于职守,克已奉公,勇往直前,为教育事业上献终生;如果有更合适人选,我情服从组织安排,全力支持当选者,做一名者事业的老黄、一、民办教师转正后,素质低,教学质量差,只能教一、二年级水平。

二、怎样提高教师素质。

篇7:竞聘中心校校长演讲稿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

大家好!

感谢给我这次竞聘的机会。我叫XX,今年XX岁,中共党员,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职称,具有初中教师资格。

1989年7月,我毕业于XX学校。分配到XX小学,开启了我从教生涯。在校领导和同事们的关怀、指导和帮助下,我迅速成长起来,参加了XX镇组织的各级各类大赛,均已骄人的成绩赢得大家的瞩目,被聘为XX教师中级职务培训讲师,这些工作奠定了我在XX教育的基础,成为学生、家长信赖的好老师。

1994年9月,由于工作需要,教育办把我调到XX当班主任、教语文学科。我自觉进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尝试采用先课前自学——课上交流研讨——教师答疑——总结提高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当时的条件下,利用投影仪、录音机配合再加上自制玻璃片投影片就是多媒体教学了。现在回想起来,尽管当时不被重视的教学方法改革,却在新课改中得到印证。

1996年(时年28周岁)9月,我调到XX小学,任后勤副校长,兼管德育工作。2000年9月,任副校长分管全面工作,同年11月,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在任期间,锐意进取,兴利除弊,加强管理,学校逐渐向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迈进。

2001年自筹资金十余万元,为24个教学班和办公室配备了计算机,建立了局域网,接入互联网,“天网”“地网”合一,在XX率先

1实现了“班班通”,在XX市教育局接受了石X局长亲自颁发的奖牌;学校代表阿城市接受省档案局检查,评为优秀档案管理单位;同年,顺利通过“教育强镇”国检。

2002年“非典”流行期间做好预防工作,表现突出,当时的李XX市长亲临学校视察,并在阿城电视台报道。

关心教职工生活,提高福利待遇,改善居住环境。2002年筹建教师住宅楼,克服种种困难,2003年6月份竣工、进户。

更新办学理念,明确办学方向,大力推行赏识教育。聘请哈尔滨市著名赏识教育专家王XX教授,在大礼堂义务为家长、教师进行“赏识教育”专题报告,中心校相关领导出席并讲话。主动邀请教师进修学校相关领导和教师到校进行业务指导,迅速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攀升。

2003年9月,调到XX中心校,任初中教研员。先前自己任校长期间,主持新课改工作,参加了国家、省、市、区组织的不同层次专家讲座和校长论坛,较快、较全面的掌握了新课改的精神,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在这里派上了用场。和其他教研员一起深入辖区初中学校,检查指导工作,听课、评课,把先进的教学理念带给他们,推进了初中学校的课改进程。发挥自己普师毕业业务比较全面的优势,对初中音、体、美学科进行多次专项检查指导,迅速提高了教师编写教案、课堂教学的水平。深入调查了解学校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协助中心校副校长搞好全镇农民扫盲、“普九”及关工委工作,各项检查全部顺利过关,多次获得优秀集体称号,同时认真完成好文秘工

作和领导交办的各项临时工作。

2005年1月,我调到XX二中,任工会主席兼政工主任,随着工作能力的凸显和工作需要,我又相继兼任科研主任和校本课程主任。具体业务范围是分管工会、政工、团委、学籍、档案、安全、中考、教育科研、校本课程和日常管理工作。很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受到上级领导认可和群众的拥戴。

创新德育途径,发挥诗教育人功能。走诗教、德育、校本课程和教育科研一体化道路。我曾经领导了“九五”、“十五”教育科研工作,被评为阿城市教育科研骨干教师。当“十一五”科研开题之时,领导任命我为科研主任兼课题长,申报了哈市教育学会课题《立足诗词创作、开发校本课程》。领导又任命我为校本课程主任。至此,诗教已经由“土八路”变成了“正规军”,有效地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彰显了办学特色。编辑了诗教校本教材,出版了校本课程成果《新月诗韵》和《玉韵清音》两本诗集。2009年下半年,我带领诗教团队,代表XX区参加哈市教师岗位大练兵展示竞赛,备受市教育局孔局长关注。我被推选为省诗词协会常务理事,学校被评为省诗教先进单位。“腹有诗书气自华”,通过诗教培养了师生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品质。

2009年11月,我调到《阿城教育志》办公室任编辑。此时,编办已经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对不合格部分,我重新搜集素材,进行编写,全面参与了后期汇稿,总编审工作。12月份,圆满完成任务,付梓印刷。之后,我正式调入阿城教育科研所。

2010年2月22日,我调区教育督导室任督学。在机关工作两年多来,我参与过其他区学校的评估学习,在我区的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和千分考核过程中,我深入了解了几乎全区的义务教育学校,先后多次起草区政府工作报告。这些经历,开阔了我的视野,提升了我的内涵。

参加工作23年来,我一直兢兢业业,格尽职守。在困难面前不低头,执着追求,无怨无悔。由一株弱不禁风的小苗,逐渐成长起来。我怀着“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之心谱写了自己脸上流汗、眼里流泪、心里流血的成长史。既享受了成功的喜悦,也品尝了失败的痛苦。使我更加成熟,为我积累了经验。相信自己经历诸多锻炼与考验,已经具备了中心校长所需要的基本素质,因此,报名参加双丰中心学校校长的公开竞聘。

请大家相信,在新的岗位上,我会用实际行动很好的去诠释一个中心校长的责任与担当。

1、当选中心校长之后,我一定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坚决与教育局党政保持高度一致,完全按照领导指示去做。

2、抓好中心校、中小学校长、教师三支队伍建设。带好班子,关爱下属,勇于担当,团结协作,努力构建务实、和谐、进取的教育氛围。

3、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目前,XX中学已经通过标准化合格学校验收,中心小学投资810万元,新建3382平米教学楼,专用馆室齐全,10月份迎接市政府评估验收。下一步要集中精力办好重点学校,合理调配教育资源,实现区域内教育基本均衡。

4、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办学品位。提高教学质量,满足XX学生、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5、与街道搞好关系,赢得政府的支持,营造全社会共同办教育的良好环境。

6、在这个岗位上,我是个新兵,我会空杯心态,从零学起。拜各位领导和所有有经验的校长为师,遇事向你们请教,力争做好本职工作。

尊敬的各位评委:我真诚的感谢多年来,每一个岗位上领导和同事对我的关怀、指导和帮助。真诚的感谢所有关爱、支持我的人。如果我能当选,我一定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厚爱,一定不负领导重托、群众期望,满怀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带领全体师生,努力开创XX教育新篇章!

篇8:中心小学校校长的竞聘演讲稿

【孟夏】我觉得我这一生做出的一项重要的选择, 就是从事了教育事业。因为它让我找到了人生的价值感, 随着工作的变化经历了不同的教育, 不断地对教育有了更多的理解。我的教育观念与实践构想大都不是从书本上习得的, 而是从实践中感悟到的, 包括我的“幸福教育”理念。这也使得我在几次人生路口的选择上, 尽管个人待遇、生活境遇上并不富足, 但都没有放弃对教育的追求。

【陶继新】您对教育的感情是从血液里流淌出来的, 有着极深的渊源。所以, 在一般人看来, 您舍弃的是官位, 是财富;可在您看来, 您获取的是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是人生的幸福。尽管您在教育行走的路上也有这样那样的艰难, 可是, 这都不能改变您对教育的执著追索。人的一生不可能同时干几件大事, 却可以将一件大事做好。您, 则将教育这件大事做得精彩纷呈, 不但成就了自己, 也让很多老师与学生领略到了教育的意义。

【孟夏】我至今从教已经36年了, 这36年中对教育感悟最深的, 也最引以为骄傲的还是小学教育。此前从事师范教育、职业教育的一些经历, 使我越发感受到了基础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的重要性。在师范学校任教期间, 我感受到了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 因此对“幸福教育”教育产生了本能的向往。回到北京后, 从事了6年多的职业教育, 恰逢职业教育“萎缩”期, 也成为我最痛苦的一段时期。正是有了前后这两种教育的比较, 才使我一直在思考“我们应该提供怎样的教育”的命题, 也更加珍视“幸福教育”的价值。

【陶继新】小学是有点“小”, 可是, 它的未来意义却是巨大的。这正如高楼大厦平地起, 必然有一个坚硬的地基做支撑一样。小学教育做好了, 不但可以成就真正的人才, 更可以成就真正意义上的人。人做好了, 才能才尽其用, 才能获得幸福。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幸福, 可是, 对于幸福的诠释却是千差万别。而小学教育, 恰恰要给孩子们锻造一个真正幸福的童年, 并让这种幸福绵延下去, 直到未来。

【孟夏】当初自己做教育, 纯粹是一种被动中的偶然。真正喜爱上教育是后来的事, 或者说, 是经历了一个从职业喜爱到事业追求的过程, 开始是把它当职业当乐趣, 后来是把它当事业当使命。每当人生出现转折、工作遭遇挫折的时候, 我就在想, 既然选择了这一行, 就应该不断坚持把它做好, 对得起这份职业, 也对得起当初百转千回做出的人生抉择。

【陶继新】天花乱坠地说, 远不能与踏踏实实地做重要得多。孔子之所以说“古者言之不出, 耻躬之不逮也”, 就说明了做的意义之大。孔子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大教育家, 最重要的是做出来的, 所以, 有人说他是一位实践哲学家是有道理的。当老师如此, 做校长亦然, 只有踏踏实实地做, 才能真正做好, 才能对得起这份事业。

【孟夏】面对人生中的几次机遇, 不管是面对早年的提干、开启仕途之路, 还是中间优厚待遇、让人羡慕的社会地位, 我始终坚守自己当初的选择, 这其中更多的还是出于自己的乐趣, 以及感受到的一种所谓的“价值”——成就感。

另外, 正因为对幸福的认识方法与途径不同于他人, 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体验、领悟着幸福, 此后无论自己做教师还是做学校管理者, 才会由衷希望我的学生不仅在学习阶段能够感受幸福, 今后也能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 不需要在成长过程中以苦难与挣扎换来所谓的终极幸福。人生就像是一次长途旅行, 每段都应该有每段的风景, 更重要的是感受到生命不同阶段的幸福。

【陶继新】工作有职业、事业与志业之分, 而您则将教育当成了一种终生不舍的志业。于是, 其他的诱惑就不可能动您心、摇您志, 相反, 您越干越感到教育工作的意义太大了, 以至有了乐在其中的感觉。

做教育工作, 当然会有累、有苦, 但当有了为师生幸福而工作的追求后, 这些累与苦又都变成了美与甜。更重要的是, 您的这种志趣并不止于您自身, 您还推而广之, 让老师们、孩子们也在乐中教, 在乐中学。他们当下的生命状态是幸福的, 同时, 这也成了为他们未来的幸福构建一个精神的奠基工程。

【孟夏】您说得很对, 但是要把这种理念转化为教育实践的过程是很艰辛的, 尤其作为管理者, 要把理念通过管理手段变为教师的一种教育实践, 把自己的教育理想转化为教师的教育行为和目标追求的时候, 就会感到时时的不如意。教育理想不是一个自我陶醉的“象牙塔”, 必须要找到适合的载体与方法, 让它变成大家的共同愿景, 在实践中落地。

【陶继新】理念转化为现实, 当然需要一个过程, 因为内化于心, 进而付诸行动, 既有一个思想蜕变的过程, 也有一个实践验证的过程。不过, 永远都不能放弃, 要想做好任何一件事情, 都需要努力, 也需要等待。不过, 等待不等于无所事事, 其中内含了相信会变的信念, 也内含了继续为之努力的信心。

◆为学生种下一颗幸福的种子◆

【孟夏】如果说此前幸福对我来说更多的是一种人生体验的话, 来到小学以后, 我开始在实践中建构自己对“幸福教育”的理解。在我看来, 基础教育阶段, “幸福教育”有三个重要的落脚点——兴趣、习惯、方法。习惯是使人终身受益的行为方式, 在小学阶段养成良好的习惯, 不管将来做什么都会收益;而要获得知识, 培养兴趣非常重要, 而这种兴趣的形成更多的是在小学阶段培养的, 错过了培养的最佳时期, 可能会事倍功半;同时, 作为教师, 在学生学习、成长的过程中, 应适当地传授学习方法。

有了这三个人生的基点, 就能为他的幸福人生建构坚实的基础, 这也是教育的核心价值所在。在建构这三个基点的过程中, 也正是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过程, 在小学阶段, 不必刻意地追求教育的效果, 只要抓住这三点, 教育效果就会水到渠成。这也在客观上要求了, 教师应该做“人师”而不仅仅是个教书匠——一个可以成为“人师”的人, 会让学生终身受益。

【陶继新】您所说的兴趣、习惯、方法三个元素, 对于小学生成长来说太为重要了!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快乐状态下的学习, 不但是高效的, 而且还会在心理积淀下一种积极的思维, 久而久之, 会让学生感到学习并非一场又一场心力交瘁的苦役, 而是主动积极地探索未知的快乐之旅。

习惯的重要性绝对不亚于兴趣。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要一句话, 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这个人与那个人未来能不能走向成功, 重要的不在智商上, 而在情商上, 而习惯则是情商的核心要素。从某种意义上说, 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就等于为自己的一生积蓄下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利息;养不成良好的习惯, 就等于为自己的一生欠下了一笔永远还不完的债务。所以, 在习惯养成上要下大功夫, 要持之以恒地抓下去。唯其如此, 才能为学生终生积蓄幸福的资本。

方法同样重要, “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知识是现成的, 而方法则是需要在学习实践中感悟出来, 并形成一种良好的思维品质。有了这种思维品质, 有了这种随手可取的方法, 学习知识就会易如反掌, 也会因为会学善学而幸福起来。

【孟夏】我特别感谢我的一位初中老师。在小学时, 由于父母不幸的遭遇, 也使我对小学阶段的记忆都是灰白的。五年级时, 我们被下放农村, 先是在村子里上学。不久, 就升到公社上中学。虽然条件艰苦, 环境恶劣, 但却享受了一段非常充实且恬静的学习时光。

还记得初一的第一次作文课, 老师没有急着讲授写作方法, 而是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我们听得都很着迷, 老师抓住契机, 让我们复述这个故事。为了让我们复述得更好, 老师让我们先把故事写下来, 我立刻兴致勃勃地写了起来, 有些记得不清楚的地方, 就通过自己的想象来补充。最后, 老师让我和一位同学在班里读了这篇作文, 这是我的第一篇作文。我的第二篇作文, 是老师出示了几十个成语和词组, 让学生组织成一段话, 我写的是一个电影片段, 被老师张贴在教室的墙上, 贴了好久好久。

多年后回想起来, 我感触很多。教育就应该是无痕的, 老师巧妙的引导非常重要, 要让学生在“不露痕迹”中爱做、想做这件事情。不用说, 这样两次写作经历让我爱上了作文, 感受到写作文不是痛苦的, 满心期待着老师给我们留第三篇作文。后来的作文课上, 老师还经常给我们讲故事。当我们为班里赢得荣誉的时候, 老师也会用讲故事的方式奖励我们。

记得初二下学期, 我就跃跃欲试地开始写“小说”了, 因为一直在作文练习中得到老师的褒奖, 所以充满了强烈的写作欲望。甚至是在语文考场上, 当别的同学都已经交卷了, 我还在写“小说”, 到了该交卷的时间, 老师也不会打扰我, 只是坐在讲台前, 一支接一支地吸着烟, 耐心地等待着, 为此吸引了别的班的同学趴在窗子上观望。

这一幕永久地留在我心底, 成为一道温暖的风景。这种教育学习生活在当今循规蹈矩的局面下恐怕是不可能出现的, 我不评判老师这一做法的对错, 但不可否认, 这对于一个孩子的个性和自信心的培养却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也让我不断地反思, 今天什么样的教育才是适合生命成长的教育?

【陶继新】您在初中阶段的作文经历说明, 老师对于学生成长的作用太大了。是打击, 还是欣赏, 将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景。设若您的那位老师不欣赏您的作文, 在您写“小说”的时候横加批评, 您就不可能喜欢上写作, 也不可能写出那么好的作文来。看来, 老师首先要爱学生, 同时, 还要会爱学生。您的那位老师不但爱您, 而且爱到了节点上, 让您终生难忘, 也让您终生爱上了写作。同时, 也让我们看到, 学生的潜力是巨大的, 您的写作历程就说明了这一点。老师如果给学生一点阳光, 他们就会灿烂起来。可是, 有的老师就是不愿意施舍这种阳光, 而是施以阴冷与雨雪。教育的一个重要的使命, 就是将蕴藏于学生之中的潜力挖掘出来, 尽可能地放大它, 进而激发起学生积极学习的欲望, 进而生成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孟夏】现在回想起来, 那位老师最让我感动的地方, 就是每次给我们留完作文题目, 他自己也要写一篇, 后来我才知道那就叫“下水文”。我在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也经常给班里的孩子们写“下水文”, 这样能潜移默化地给孩子树立榜样, 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因为着迷于写作, 那段时间也是我最爱读书的一段时光, 但当时文化很贫乏, 能供我们选择的书籍非常少。我们所在的那个村连公社里都没有书卖, 只能到县城里买, 我经常利用周末时间骑行40里的山路到县城里购书。当一本书即将看完的时候, 心情特别难过, 总想让这本书再长一些, 最好永远不会读完, 因为之后不知道要等多久才能读到下一本书。而现在可选的书太多了, 人们反而不再珍惜了。

【陶继新】当年叶圣陶先生就倡导教师写“下水文”, 而且有很多切中肯綮的精妙之语。我在曲阜师范教学的时候, 就常常给学生写“下水文”, 我还与我的同事出过几本关于教师“下水文”的书。教师不“下水”写作, 就很难感受到写中的个中三昧。教师能写出比学生好得多的“下水文”, 不但可以为学生的写作引路, 还可以在学生中提升教师的权威性。这样, 教师再做写作指导的时候, 学生就会心服口服, 并生成一种“择其善者而从之”的心理趋向。当学生自愿写作并知道写作的“道”后, 爱上写作, 也就有了水到渠成之势。

【孟夏】2001年起, 我开始接触小学教育, 好像有一种“柳暗花明”的感觉, 因为时常能够有一些自由、新鲜的空气让我们去呼吸, 所以特别希望能把自己接受到的一些难忘的幸福生活情境, 或者工作以来自己感受到的幸福的校园生活在如今的校园里得到复制, 让现在的孩子们能够获得当初我曾获得的那种幸福体验, 并不是要复制当时的形式, 而是创设条件增强他们内心的体验。

我时常在想, 现在并不缺少教育理念和现代化的教育手段以及丰富的教育资源, 在学习和生活条件上是远非我们当初所能比的, 但为什么我们现在的孩子感受不到教育的幸福?我想, 其根本原因就是我们的教育目标被孤立了, 教育被异化了, 更多的是在为中考高考的一纸证书在学习。

人生不可轮回, 面对只有一次的人生, 我们作为教育者应该经常反思自己能够做什么、应该做什么、究竟怎么做的问题。我愿以微薄之力, 做自己力所能及、想做并应该做的事情。我认为, 教育说白了就是丰富人生、完善人生、提升人生的一种由体验、感悟而生成的精神活动。

【陶继新】非常欣赏您所说的最后一句话, 真是太精彩了!学生学习知识, 只是教育的一部分, 可现在一些学校教育, 却将其视作了全部。教育的要义在于如何让人生丰富起来, 丰富更多在精神层面, 必须自己去经历, 去体验, 去感悟。别人的东西再好, 如果没有自己的生命实践与精神投入, 都不可能化成自己的东西。况且, 最有意义的东西, 多是自己在生命实践是中感悟出来的, 既有着“这一个”的特点, 又可以支撑久长生命的发展。

孔子说得好:“为仁由己, 而由人乎哉?”我与您一样, 小时候学校里没有良好的硬件设施, 可是, 却有着今天没有的精神道场。经常感叹这种精神道场的不再, 也希望如您所说的经由内心体验后去“复制”, 去创造。您的忧患与感叹, 您的期待与理想, 显见了一个当代公共知识分子的良知。有没有这个良知是不一样的, 有没有这个希望与实践也是不一样的。正因如此, 我对您才更多了一份敬仰。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

【孟夏】我发现, 身边很多的孩子似乎并不幸福, 也未必知道什么是幸福。归根结底, 如果我们的教育方式、培养模式不改变, 孩子们恐怕永远也感受不到教育是件多么幸福的事情。这种幸福是一种心灵得到浸润、精神得到滋养的心理体验, 而不是表面的“热闹”浮饰。缺少幸福感的教育, 是无法触动学生的心灵, 也很难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的。所以, 无论在幸福村学区, 还是在安贞里学区, 我首先做的就是力促教师观念的改变, 让老师们在学习与实践中不断理解与感悟——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如何才能真正走入孩子们的内心世界?

【陶继新】幸福不是表面的“热闹”浮饰, 也不重在物质的丰富, 主要是一种内心的体验, 是一种有着高尚品格的心灵的快乐。现在孩子之所以感受不到幸福, 是他们不懂得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幸福, 学校也没有给他们提供体验幸福的教育气场。为此, 就要培养一批像您这样的懂得教育、珍爱幸福的校长, 进而改变教师的观念, 让他们首先幸福起来, 进而带领孩子们走进幸福的生命领地里。

【孟夏】要让孩子们学习生活快乐, 首先应该让教师们的精神充盈起来, 但我们的教师更多是被功利的东西所捆绑, 被行政的指标所束缚, 被更多的“任务”所驱动。在凡此种种压力下, 他们失去了更多对教育本真追求的源动力, 陪伴孩子成长的“慢”教育更是很难实现。因此, 让孩子们幸福起来的前提是让更多的教师在职业发展中找到幸福。

基于这样的理解, 我在幸福村学区工作的时候, 首先就以教师为重心, 以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推动“幸福教育”的突破口。通过调研我了解到, 学区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前期有着非常好的基础, 如果顺势而为, 在继承中创新, 必能有所成就;再有, 由于我们对基础教育的功能定位不准, 一线教师们长期在学校、家长、社会的多种功利的挤压下负重前行, 确实也需要一些心理课程帮助教师走出心理焦虑的废墟和精神匮乏的荒漠。于是除了配建心理咨询室, 努力打造专业团队外, 还借助专业机构, 面向全体教师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通识培训, 并帮助各校引导教师们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的研究, 寻找“幸福教育”的突破口。

到了安贞里学区后, 看到中心校艺术社团的发展, 特别是看了孩子们的排练、演出, 我一次次被生命的灵动所震撼。我觉得通过艺术教育为孩子们的生命注添活力, 从而打破、甚至改变当前基础教育模式刻板、课程僵化的现状, 应该是让“幸福教育”走向实践的一条可行路径。

随着实践的深入, 我逐渐有了一个更加明确的愿望, 就是让每个孩子都能有这样一个精神层面的平台, 去不断改变、去不断丰富他们以往的单调的学习生活, 以此作为实践“幸福教育”、素质教育的一个载体, 这也就是我由学校到学区全面启动艺术教育的一个初衷。

【陶继新】要想让学校成为学生终生的铭记, 成为他们向往的地方, 艺术教育则绝对不可少的。尽管孩子们的艺术天赋不一, 可在艺术熏陶下的快乐却是共通的。

孔子本人就是一位音乐大家,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孔子:“诗三百, 皆弦而歌之。”当年, 孔子在齐国听到《韶》乐的时候, 竟然“三月不知肉味”, 且感慨万千地说过这样一句话:“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那些有着优质内容与美好旋律的音乐, 可以悦志, 可以悦心, 也可以让人幸福。

艺术教育的本质是天人合一的和谐自由的理想关系, 它包含着认识关系和功利关系, 又不同于认识关系和功利关系, 体现出真善统一的特色, 它具有人类社会性、客观实现性、形象直觉性、精神功利性、和谐自由性、新颖独特性等基本特征。蔡元培先生提出以美育代德育, 就是因为好的艺术之中除了内蕴着美质之外, 还有高尚的德育情结。学生在学校里, 长期处于这种和谐之美中的时候, 不但心理是健康的, 而且也是幸福的。您在全学区启动艺术教育, 不就是为了学生学习与生活得更幸福吗?

【孟夏】这就要说到安慧里中心小学的金帆民乐团了。这支乐团自建校之初就有了, 如今已经建团20年, 在全国、北京市各类大赛中获奖无数。每一次参赛的作品, 都是委托词曲作家为学校量身打造的原创作品。

可是, 有一个奇怪的现象, 这些作品只是用来参赛、获奖, 比赛后都被束之高阁, 尘封在柜子里, 无人提及问津, 更没有让更多的人领略这种艺术之美, 没有让民乐在校园里得到广泛传播。因此, 我来到中心校后的第一件事, 就是让孩子们重新演奏、感受这些乐曲, 让这些乐曲在校园、在学区内的其他学校播放。

这也是2010年5月我们在人民大会堂开办原创音乐会的动因, 可以说, 这次活动相当于学区面向全体学生开展艺术教育的一次行动宣言。

【陶继新】历届参赛的乐曲是留给学校留给世人的一笔精神瑰宝, 如果束之高阁, 则失去了这些精神产品的意义。您让孩子们重新演奏、感受这些乐曲, 既让优秀的民乐作品重现其美丽的光华, 又让更多孩子有机会领略民乐的魅力, 丰富了学校的文化建设。艺术精品是永远不过时的, 有着永久的生命力。

【孟夏】接下来, 我做的是艺术教育校本课程的研发, 让更多的孩子接受到艺术的滋养, 给孩子们提供感受艺术、学习艺术的多样选择。课程建设是学校教育的核心, 如果说孩子们每一次的排练演出是一种内心的触动, 是精神上的愉悦, 那么校本课程则是文化的积蓄与沉淀。好的教育必须有好的课程来实施, 为此, 我们提出了艺术教育三步走的设想, 后来又进一步提出了学科教学中的艺术教育渗透, 通过实践为我们的教育注入活力, 增添一抹亮色。

在艺术教育实践中, 我深刻感悟到:学科教育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通过德育来解决, 德育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来解决, 心理健康教育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通过艺术教育来解决。特别是, 艺术教育校本课程的研发与实践, 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一种生命的回归, 激扬了师生的生命活力。

此后, 我们成立的性健康教育基地, 也是基于生命健康成长的考虑。其实我也知道, 开展性健康教育并非每个学校之所必须, 只是作为教育者,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教育实践, 向社会传递一种声音——尊重生命的成长, 找回教育的本真。

在一次全国的教育沙龙上, 专家向我提问:学校开展艺术教育与性健康教育, 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我的回答是:艺术教育是丰富人的精神情感、滋养人的心灵向善向美的精神活动, 但这些年, 我们的艺术教育是被严重扭曲的, 换句话说, 现在从小学到高中所开设的艺术课程, 很难起到美育的作用, 起不到滋养心灵的作用和审美教育的效果。而性健康教育更是基础教育中避而不谈的, 是生命成长教育的一个空白点。我们所倡导并实践的艺术教育和性健康教育, 就是想通过对“扭曲的教育”的矫正, 通过对“缺失的教育”的补白, 唤起社会对教育的重新思考, 让教育真正成为帮助人的发展的教育。

【陶继新】艺术教育校本课程的研发, 让学校的艺术教育走上了一个更高的层面。课程, 是最能彰显学校特色的一个载体, 也是使艺术教育真正扎根于学校这片沃土的根本保障。当然, 有课程, 不一定有课程文化。文化的要义, 是以文“化”人。当课程上升为课程文化的时候, 其艺术“化”人的意义也就有了更大的生命张力。我觉得, 你们的课程, 就有了文化的况味, 起到了“化”人的作用。因为你们不但是艺术课程的开发者, 也是这一课程的使用者、修订者与完善者。

于是, 你们的师生与这些课程就有了更加亲密的关系, 以至成为他们生命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艺术教育也有优劣之别, 正如书有好坏优劣一样。你们的艺术教育是优质的, 而且有着开放性与融合性的特点, 它与德育、心理健康教育、性健康教育等有着内在的和谐。

于是, 艺术教育, 就不只有了美, 也有了真, 也有了善, 也有了心灵的快乐。小学生的心理是纯净的, 是向往真善美的, 而你们的艺术教育, 恰恰是在孩子的心灵里播撒真善美的种子。而且, 在播种这些种子的时候, 不是强行的, 而是水到渠成的、不知不觉的, 是美在其中的。

还是孔子说得好:“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作为艺术, 承载着教育的特殊使命, 它让教育不再“扭曲”, 让生命有了勃勃生机, 让孩子在艺术教育中成长起来了。

【孟夏】在艺术教育的实践中, 随着校本课程的研发, 我们真正感受到, 艺术教育在学生成长中的助力是非常强大的。怎么使用好这样一种优势资源, 真正发挥它的价值呢?除了我们前面提到的艺术教育所特有的教育功能之外, 它还能为学校教育提供更丰富的发展资源, 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比如说, 我们现在启动的三级课程, 也是源于艺术教育的优势资源而建构的, 我理想中的教育是让孩子们的生命充分得以绽放, 活力充分得以释放, 个性充分得以张扬, 心智充分得以滋养, 能够通过教师对课程的重新构建和整合, 形成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教育生态。

在这里, 我们关注的是班级授课制下“吃得快、吃得饱”的学生和“吃得慢、吃得少”的学生的发展差异, 让每个学生都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 让他们在三级课程里进行选择, 汲取他们所需的营养, 并非只是依靠教师。吃不饱的学生, 可以走出课堂, 根据他们的实践需要进行选择, 有目的地学习, 既促进了高效课堂的实现, 也充分关注他们成长的需要, 使他们获取更多的成就感、荣誉感。孩子们提前完成了学习任务, 满足了获取成就、获取荣誉的心理体验, 同时根据学生需要催生的高效课堂, 对老师们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促使他们要不断完善课程, 不断进行了自主的专业提升。这种提升是由学生需求催生的, 并非是被动接受学校管理的行政要求。

为了实现这种教育状态, 我们提出了“五还给”课堂教学理念, 也是一种教学模式, 即要求教师充分把时间权、话语权、学习权、探究权、发展权还给学生, 让我们的课堂从过去教师为主导的灌输式, 转而成为一种生命互动、师生共同建构的灵动的课堂, 从而实现心灵与心灵、生命与生命的交汇。

【陶继新】孔子说:“中人以上, 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 不可以语上也。”可当下的不少课堂教学, 是不管这种上下之别的, 而是向学生施以统一化的教育, 出现“吃得快、吃得饱”和“吃得慢、吃得少”的情况也就自然产生了。你们所构建的课程, 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学生学习水平与能力的高下不一, 是一种客观现实。教学, 就不能无视这种现实, 而应当因人而异, 采取不同的教育。于是, 不管什么样的学生, 就都有了“吃得饱”的可能, 有的学生还可以“吃得快、吃得好”。这样, 学生就有了特别的自信与成就感;自信与成就感, 又可以催发其更大的积极动力, 从而让自主学习成为可能。

学生学习质量的高下, 与老师的教学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 但如果只是老师一个人在课堂上侃侃而谈的话, 学生就没有话语权, 也没有了相互探究与彼此研讨的可能。知识再现有一个金字塔规律, 这是美国科学家研究24小时后得出的一个规律:只用耳朵听讲授, 24小时后知识在大脑保留5%;只用眼睛去阅读, 24小时后知识在大脑保留10%;分组讨论法, 知识保留50%;实验操作、练习, 知识保留75%;向别人讲授、互相教, 快速应用知识, 知识保留90%——这就是知识再现的金字塔规律。只有学生之间相互教, 快速应用知识, 学习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效。

◆做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教育者◆

【孟夏】坦率地说, 目前“幸福教育”下的课堂教学改革, 更多的还是停留在理念口号上, 让学生真正享受课堂的有效和高效, 让教师在“五还给”的课堂理念下自觉运用有效实施, 还有待时日。但是做了就比不做的强, 今天的一小步就是明天的一大步。只有实现了这一点, 才是最理想的教育状态, 它不仅体现的是对学习者学习的多元性和差异性的尊重, 同时也是对教师生命质量的尊重, 它是真正提升教师职业价值的唯一途径。但这样做, 实现它难度确实很大, 所以学校管理者, 要克服重重困难, 不断迎接新的挑战。

艺术教育对安慧里中心小学来说, 是发展的“魂”。前面提及, 艺术教育改变了我们学校的教育方式, 注入了活力, 既发挥了艺术教育本身的教育功能, 也催生了学校的三级课程和三型课堂。同时, 艺术教育还是连接学校、社会和家长的重要纽带和桥梁, 校外教育资源的引入, 社会大课堂的教育实践, 都源于我们艺术教育这支花蕾。

我在很多场合都谈到:中国的教育是最难搞的, 一方面是人口基数大, 优质教育资源不足, 教育的发展远远满足不了人们对教育资源的需要;另一方面, 十年“文革”造成了教育文化断代, 从祖辈到父辈都把自己的大学梦寄托在了独生子女的身上, 不仅给了政府、学校以巨大的压力, 也给孩子们巨大的压力, 由此造成了社会“鞭打”教育, 教育被家长“绑架”, 政府为了公平疲于救火的混乱现象。

独生子女身上的孤僻、冷漠、脆弱、敏感、不懂关心他人、不会合作等诸多问题, 也给学校教育带来巨大的挑战。但是我们现在的教育只关心孩子怎么能考上大学, 而忽视了对人心灵的滋养, 忽视了人才发展固有的规律, 注重眼前利益, 用成“才”教育取代成“人”教育, 教育已经被严重扭曲, 完全脱离了它应有的运行轨道。

所以, 作为教育工作者, 要本着职业道德的良知进行自省与考量, 要理清并反思基础教育各个阶段的功能定位究竟是什么, 回归教育的本原, 遵循教育的规律, 重新厘清其服务于人与服务于社会的功能, 否则就不可能真正解决择校热的问题以及人的发展的问题。

【陶继新】你们的艺术教育不但打通了学校与社会、家庭之间的生命链接, 也让学生从单一的知识学习走向多元成长的大舞台。一个人的成长, 只有学校教育是不行的, 只有知识的学习更是不行的;有了社会实践方面的学习, 有了成人的教育, 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可是, 当下我们的孩子在成人的路上可谓举步维艰, 在很多时候, 他们是无力的, 是无奈的。正如您所说, 他们“被家长绑架了”。家长当然是爱孩子的, 可是, 这里的爱出现了问题, 他们因为自己小时候没有接受好的教育而深感缺憾, 便将所有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了。于是孩子考取高分, 升上重点学校, 就成了他们梦寐以求的唯一追求。孩子心理有没有问题不考虑, 身体出现了问题无所谓, 品质不优秀也不担心, 只害怕没有好成绩与好学校。

其实, 他们应该意识到, 取得再好的成绩, 考上再好的学校, 身体与心理不好了, 也只能是一个废人;道德品质不佳, 也只能是一个危险品。到头来, 不但害了孩子, 也害了自己, 也害了社会。

作为学校教育工作者, 尤其是校长, 对此不但要有一种清醒的认识, 更要有一种舍我其谁的担当意识。在上次采访的时候, 我就深深地感到了您的担忧, 感到了有一种良知在您的心里跳跃。是的, 真正的教育工作者是应当“内省不疚, 无恶于志”的。相信有努力, 就会有结果, 你们学校的孩子, 会因有您这样一个有使命感的校长而走向幸福境地的。

【孟夏】古人说的好, “亲其师, 信其道”。作为学校, 不仅要承担教育下一代的责任, 还要承载文化引领和文化传播的社会功能。

这些年来, 我们通过文化理念的传播, 通过教育思想的渗透, 用我们的艺术教育纽带连接起社会与家庭, 让他们了解如何培养孩子成人, 如何陪伴生命成长, 让下一代真正成为中华民族未来的希望与栋梁。这是学校应做的, 作为国家与政府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与义务。只有发挥各自的职能与作用, 用积极方式解决、疏导, 而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时时处于救火状态, 这才是中国教育走出困境的唯一选择。

因此, 我们学校除了家校培训以外, 还依据学校的特色资源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活动。

我们创办了“我们家的歌”活动, 就是想通过无痕的教育方式, 让家长真正走进学校, 理解教育。目前, 学校已经创作了近百首“家庭歌曲”, 同时征集《“我们家的歌”背后的故事》,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在成长, 家长也在成长。

通过“寻找爸爸妈妈童年的游戏”, 让家长们懂得关爱孩子不仅要关心他的学习, 还要关心他的成长, 这是培养孩子情商的重要命题。教育的内容与方式不能只局限于课堂上教师的传授, 当然更不仅仅是知识的习得, 更重要的是一种心与心的温暖, 是精神的融汇, 是生命力量的传递。让他们在游戏的情景中、在玩耍中, 学会尊重、学会理解、学会沟通、学会合作。

另外, 我们还开展了“故事爸爸、故事妈妈”和“我家的绘本”等多项家校协同教育活动, 并通过邀请家长志愿者和大学生志愿者走进学校, 为孩子们带来书本和学校所不能提供的教育资源。

2012年, 我们将学校的校本课程和上述教育实践搬上了舞台, 组织了一场名为“让花儿绽放”的大型汇报演出。在确定演出主题时, 我们特别强调了一个“让”字, 这实际上就是要向社会做一种教育的表达。

之前我写了一本书, 我给它起名为《守望者的声音》, 内容更多的是近年来我在各类活动各种场合的发言和发表的文章。之所以起名为《守望者的声音》, 是想告诉社会同仁同时也提醒自己——教育需要等待、成长需要陪伴。新近, 我的第二本书也即将出版, 书名为《叩问教育的幸福》, 也是想通过对自己心路历程和教育实践的梳理, 来完成我对教育的理解与诠释。

【陶继新】尽管当今一些家长的教育理念与家教方法存在一定的问题, 可是, 他们都有一个美好的愿望, 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当下与未来都幸福。在这一点上, 家长与学校又有着共同的追求。那么, 如何将这种共同点更好地和谐起来, 当是学校教育应当思考的问题。

你们以艺术教育为纽带, 开展创作“我们家的歌”等活动, 则让您的教育理念, 通过“艺术之声”而“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地走进家长的心里。当家长被“化”之后, 他们就会与学校形成一种教育的合力, 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你们的家长不但变了, 而且也行动起来了。您所期待的“让花儿绽放”, 花儿也真的绽放了。可是, 如果没有您这个校长及其教师和家长的主动努力, 花儿不但不会绽放, 还有可能凋谢与枯萎。而这一个“让”字, 又凝聚了你们多么大的期许与愿望啊, 又经历了你们多少的努力与探索啊!

上一篇:初二读书节主题班会教案下一篇:第六单元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