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案例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024-05-06

小学科学教学案例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共12篇)

篇1:小学科学教学案例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探究科学 体验乐趣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案例

【主题】

在科学教学中不断地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科学问题的各方面能力,体验其中的乐趣,促进更有效地学习自然规律,掌握科学知识。【案例背景】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应尽可能地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的机会,使他们像科学家那样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科学的乐趣和魅力,一方面能增强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另一方面能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和深刻地获取和掌握科学知识。

小学科学作为一门承担科学启蒙任务的基础课程。它强调了体验、增长、获取、尊重和善于等一系列科学学习的过程、方法和素养,让学生真正做到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是四年级科学中一节探究型的课程。“声音”本身就是一个对学生而言比较抽象的物体,而在这节课中,通过实验和观察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并且通过几个小实验体会乐趣,把抽象化为具体,有效地掌握课程内容。【案例片断】 片段一

师:“同学们,讲台桌上有鼓、锣、橡皮筋、钢尺,请问你们有什么办法使它们发出声音?”

生:各抒己见,运用各种方法使这几样物体发出声音。

„„

师:“说的好,我们发现拉长橡皮筋不会发出声音,拨动它会发出声音;按压尺子不会发出声音,放在桌边弹动它会发出声音;按压鼓不会发出声音,可是敲打它会发出声音。这是为什么呢?仔细观察一下在发声的物体都有什么变化呢?”

生:“我发现拨动橡皮筋的时候发出声音的时候,橡皮筋在左右晃动,而拉长它时没有在动。”

生:“我发现拨动钢尺的时候发出声音的时候,钢尺在上下摆动,而按压它时没有在动。” „„ 师:“观察的非常仔细,我们发现在发出声音的物体都会有什么现象?” 生:“来回运动”

师: “对,物体在振动的时候才会发出声音。”

[设计意图:研究物体为什么会发声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很难说清楚,这个活动由“扶”到“放”,让学生通过平常生活中常常遇见的如橡皮筋、鼓等物体,学会观察、学会思考。通过相同现象的观察分析,自然而然地得出发声物体的共同点,即发生了振动。] 片段二

师:“接下来我们来观察几个发生物体,来验证一下物体发出声音时是否都在振动。刚才敲打小鼓发出声音,可能看不清楚鼓是不是在动,那么我现在在鼓面上放上几粒绿豆,请同学来敲打鼓面,看看会有什么现象。”

生:体验小实验,观察现象。

生:“我发现我们在敲打鼓,发出声音的时候,绿豆神奇地跳动了。”

师:“我们没有敲击绿豆,为什么它会跳动呢?”

生:“因为鼓面在动,使得绿豆也跳动了。” 师:“这就证明鼓在发出声音的时候在振动。” „„

师:“接下来的小实验,请每小组在用正确的方法敲击音叉,并且快速地放入水中,观察现象。” 生:体验实验,观察现象。

生:“敲击音叉发出声音,快速地将音叉放进水中,水面有波纹,甚至还会有水溅起。”

师:“水面为什么会有波纹呢?说明了什么呢?”

生:“是音叉动使得水有波纹,说明发出声音的音叉在动。”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体验几个现象明显、有趣的小实验,观察现象,得出结论。大大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实验观察能力,概括总结能力,更使得学生对刚学到的知识加深印象。] 片段三

师:“原来物体发出声音真的都必须要在振动。我们周围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我们人也能说话发出声音,请问这个发声器官在哪儿呢?”

生:(指着自己的喉咙)“在我们的喉咙里。”

师:“对。在我们的喉咙里有一个发声器官,这个发声器官就叫声带。用手轻轻触碰声带,在说话的时候会发现它在振动。” 师:“还有我们有时候能发现周围有苍蝇在飞动,是因为我们听到了“嗡嗡嗡”的声音,请问这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呢”

生:“是苍蝇的翅膀在振动。”

[设计意图:运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解释周围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使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案例反思】

“物体由于振动产生声音”这一自然规律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模糊,甚至是陌生的概念,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他们觉得敲打、碰撞、摩擦„„是物体发出声音的直接原因,他们关注的是什么动作使物体发出了声音,而不是发声物体的变化,缺乏深入的探究声音现象的本质。所以在这堂课中教师主要是在起引导作用,根据小学生有限的理解、认知水平,设计一系列合适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学到知识。并且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中的乐趣。我认为本节课教学突出了以下几个方面:

1、由扶到放,凸现探究过程

学生的认知水平的局限性,许多认识仅存于表象,知识比较零散、不连贯,因此其探究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艰辛的获取真知的过程。为了有效完成这一探究历程,课堂中不该是老师一味地演示实验,传授知识。而是采用师生互动,半扶半放的形式,指导学生利用鼓面上绿豆的跳动,从侧面验证鼓在发出声音时是在振动;指导学生敲击音叉,使音叉发声,将音叉轻轻放入水中,观察实验现象。学生分组实验,合作观察,记录现象,交流总结,得出结论“发声的物体都是在振动”。从扶到放,这一过程清晰明了,具有层次性,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2、教给方法,培养孩子们的自主意识

在本节课探究实验中,教师用课堂教学中常用的听、看、摸、说等方法积极引导学生找寻物体发声的共同特征,让学生从各个方面去仔细地实验,观察现象。“听”即是在寻找使物体发声的方法时,要专心听物体是否有发出声音。“看”既认真的观察实验结果,敲动鼓发出声音后,鼓面上的绿豆会跳动;音叉敲击发音后,水花四溅,泛起微波„„“摸”即用手或其他身体部位去感知,如敲击音叉使音叉发声,用手或脸去触摸,那种又麻又痒的感觉非常明显,学生乐于在这种探究活动中实验;在说话时触摸声带,也会发现在振动,让孩子们再一次验证了已学的科学知识。“说”即通过几个实验想象,交流总结,用自己的语言得出实验结果及规律。在这些教学方法的积极引导下,学生的不仅做好实验,也逐步地培养学生在今后科学学习能更为自主、高效。

3、利用多种教具方式,突破课堂教学重难点。

利用学生熟悉的钢尺、橡皮筋、鼓、音叉等教具,通过探究活动,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为了达到突破本课教学重难点的目的,往往用单纯的语言描述教学、或是视频演示并不能很直观、很有说服力地让学生体会到这一知识规律。而是利用各种教具,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探究,把对生活中一些常见现象及经验联系总结起来,进一步结论化,从而达到有效的教学的目的。

4、培养学生动手探究的兴趣

在探究课堂中,准备的材料及实验要符合现阶段小学生的水平,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力求富于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发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往往不是一节课就能完成的,小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关键就在于让学生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在后续的教学中,能因为自身的兴趣自发地进行活动探究。这也是教学所要追求的结果。

篇2:小学科学教学案例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教材分析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是教科版科学课四年级(上)《声音》单元第二课时内容。它属于“科学探究”的目标系列,通过实验和观察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创新能力。本课在本单元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基于前一节《听听声音》来研究、探索“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为后面《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控制物体发出声音》等课时的探究活动作好充分的知识准备。与旧教材相比,本课能够***地以探究为核心,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探究机会,尝试运用科学的探究方法,让学生充分经历探究过程,逐步形成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迎合了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为了能够顺利完成整个探究活动,我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把它分为4个部分:1、创设情景、制造声音2、收集事实、提出假设3、设计实验、验证假设。4、欣赏乐曲、思考延伸。每个环节层层推进,有扶到放。主要通过让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和常见材料来“制造声音”,并对发声的物体与不发声的物体进行观察、比较,就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积极思考,建立起“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的初步感性认识。最后从正反取证,验证假设。满足了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要求,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特别是让学生经历了整个探索求知的过程。

2、学生分析

在进行本课学习前,作为四年级的学生对声音都有一定的了解,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对声音有着最直观的感受,有些学生还通过不同的信息渠道获得了一些声音的知识,尤其是一些学声乐或乐器的学生,他们对声音的了解更加专业。但是熟悉的现象并不一定引起学生的关注,学生并不会花很多的时间去探究声音更多的奥秘,这恰是我们教学有价值的地方。我们可以在“熟悉”两个字上做文章,上课前可以由老师收集声音的录音材料,以便在引课时让学生做“听声音,猜物体”的游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生活在充满声音的环境中,激发学生想知道声音更多知识的兴趣。

3、教学方式的分析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属于探索性实验,从教学进程来分析,对于四年级的学生的认知水平说,这种实验并不适合大步子教学,四年级的学生从接触科学到现在,他们经历的观察活动比较多,验证性实验比较多,而对探索性实验在三年级下册部分单元学生才有所涉及,但教学期望与实际效果有一定距离,为此,本课宜采用层层推进的方式设计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他们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而我们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设计理念

基于以上三方面的考虑,我对本堂课的设计理念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让学生展开一系列实验活动,探究声音产生的缘由,知道整个的探究过程。“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是经过抽象和概括出来的话,学生并不这么认为,有人认为是敲打、碰撞、拍打……等原因产生了声音,这是他们已有的经验,他们关注的是动作的本身,而不是发声物体的变化,所以很难进行科学的概括和抽象。为此设计了几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主要分为实验探究、观察讨论、教学评价三个部分。

三、具体的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

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二)、科学探究:

1.通过探究声音产生缘由的整个过程,知道探究的步骤、所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

2.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作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与发展想要了解世界、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2.知道科学已经能解释世界上的许多奥秘,但还有许多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

教学重点:

通过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创新能力。

教学难点: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三、教学程序设计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恰当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新课教学创造最佳的学习氛围,我从小学生喜欢“做游戏,猜谜语”的心理特点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在上课之前准备好一些物体发声的录音材料,收集一些有关声音的资料。上课伊时,做“听声音,猜物体”的游戏,引起学生对声音的关注,通过让学生说说听到的声音,进一步“唤醒”学生对声音的直接认识。让学生初步感觉到我们生活在充满声音的环境中,激发学生想知道声音更多奥秘的兴趣。此时,老师进一步引导:“其实,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我们总能听到各种声音,大自然的风声、雨声、雷声,乡间的蛙叫蝉鸣,城里车水马龙的声音。所以声音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再也熟悉不过的东西,它看不见,摸不着。现在你们身边有许多物体,你能不能自己来制造声音呢?在制造声音的过程中,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呢?”。这些物体事先准备好,起到一个导向作用。学生肯定会提出许多问题:比如,声音是怎样来的?声音是怎样传到我们耳朵里来的?我们怎样才能控制声音等问题。——揭示了课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二)、分组操作,解决问题。

1、引导学生用各种方法使物体发声。

首先组织学生观看桌子上许多能够发声的物体,主要起到一个导向作用,同时适当的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接着对学生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有目的的实验。

(1)、这些物体你不动它,它会发出声音吗?你能使它们发声吗?

(2)、你能用不同方法使某一物体发声吗?

篇3:小学科学教学案例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教材分析

《声音的产生》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自然》教材四年级第一学期《声音与振动》单元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材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声音与振动的关系。教材首先安排学生用纸发声的活动,让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来“制造声音”,进而让学生产生关于声音与振动关系的假设,并对发声的物体与不发声的物体进行观察、比较,再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积极思考,初步感知物体振动产生声音。其次,教材安排学生观察纸哨、橡筋、鼓等一些物体发声的现象,收集声音与振动之间关系的相关证据,验证假设,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鼓励学生经历整个探索求知过程,从而建立起“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的感性认识。

2.学情分析

在一年级第一学期的学习中,低年级学生对声音的性质已有了初步了解,知道声音有轻、响、高、低的不同。在生活中,每个学生对声音有着不同的认识,对声音有着直观的感受。虽然学生每时每刻都在接触声音,但这些熟悉的现象并不一定会引起学生的关注,学生也并不会花时间去深入探究发生在身边的声音的奥秘。小学自然教材合理地安排有关声音的内容,能激励学生学习科学的欲望,认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体验科学探究中的具体方法和技能,提高自身的科学探究能力与科学素养。

[问题提出]

小学科学课程把探究活动作为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强调通过学生动手、动脑活动,学习科学知识。《声音的产生》是小学生非常关心的内容,声音也是他们在生活中常感受的现象,这节课的知识点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在教学设计时,教师不要一切都安排好,如果教师说什么学生做什么,会造成学生真正探究不多,被动参与。但教师的尺度也不要放得过大,如果放得太大,会造成课堂表面热热闹闹,但真正的探究却不实的情况出现。

要让学生真正进入到探究层面,教师就要让学生充分体验物体振动的不同情况,通过“质疑-猜想假设—观察实验一合作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掌握“观察现象-提出问题一推测结果—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思维方法。我为学生准备了大量的实验用具,让他们通过自行探究来揭示自然奥秘,在动手活动过程中通过用眼看、用手模、肢体感受等方法进行探究,促进学生带着积极的思维参与教学活动,真正经历探究过程,体验探究乐趣。

[教学设计]

1.新课导入环节

教师:“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宝贝,你们看看,这是一个特殊的响钵,不信你听(让钵发声)。”“声音从哪里来?这样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声音的产生。”(板书:声音的产生)教师通过奇特的发音钵,引起学生对声音的关注,通过让学生说说听到的声音,进一步唤醒学生对声音的直接认识。

2.新课学习环节

活动一:用各种方法让纸发出声音。教师:“在大千世界我们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这些声音究竟是怎样产生的?为了深入探究这个问题,我们首先来做个实验,你能通过哪些办法使一张纸发出声音?”学生实验后汇报结果,向全班演示。

活动二:做纸哨。教师按照教材要求示范做纸哨。教师提问:“怎样让你的纸哨发出的声音最响?”“纸哨发出声音时你看到了什么现象?猜想下,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活动三:制造声音,作出假设。教师:“刚才,我们听了纸哨的声音比较单调,昨天老师布置大家自带能发声的物体,你能制造出其他声音来吗?”教师提出要求:“声音不要太大,看谁想的办法多?交流你们的方法,说说物体在发声时你有什么发现?猜一猜究竟声音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会这么认为?你有没有不同见解?”(板书:摩擦、撞击、弹拨、敲打、乐器发声、语言说话……)教师总结:“以上都是同学们的看法,是一种猜测。要知道,世界上许多伟大的发现都源于猜测。要想知道声音究竟是不是因为摩擦、撞击、弹拨、敲打、乐器发声、语言说话等原因产生的,就要通过我们深入的观察与实验才能知道。”

活动四:实验探究。教师:“同学们,在你的实验桌上有钢尺、橡皮筋、小鼓等实验物品。我们让这些物品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首先,学生观察物体发声特点并思考。教师提问:“请你仔细观察物体发声时这些物体状态有什么变化?这些物体发出声音时有什么共同特点?”教师小结:“物体本来是静止的,但我们人为地摩擦、撞击、弹、拨、敲打,让它运动起来,物体产生了振动,我们也就听到了声音。”其次,振动与声音。教师提问:“物体的振动与发声有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自行设计实验来验证音叉发声时音叉也在振动。”学生敲击音叉然后插入水中;敲击音叉后用手摸感知;敲击音叉后接近悬挂的乒乓球……教师说:“我们清楚地观察、感觉到橡皮筋、钢尺、小鼓等物体发声时在振动,借助于乒乓球看到了敲击音叉发声时音叉在振动,我们敲击队鼓发出声音,怎样让我们能看到鼓皮同样在振动呢?”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小结与归纳:“通过实验我们知道,让纸哨、钢尺、音叉、队鼓、乐器等物体振动,就产生了声音。可见,声音的产生与物体振动密切相关,也就是说,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固体、液体、气体振动都能发出声音,如乐曲是固体振动、流水和下雨是液体振动、瓶子发声是里面的气体在振动。”

3.巩固应用环节

研究怎样让发声体停止发声。教师提问:“你怎样使正在发声的物体停止发声?”教师敲一下锣,锣发出了声音,提问:“怎样使它停止发出声音?”学生演示让锣停止发声。教师提问:“同学们的演示说明了什么?”师生小结:物体停止振动,发声也停止。

4.课程小结环节

教师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师生小结:其实自然界一些科学现象都是有规律的,这节课我们通过实验探究寻找到物体发声时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振动,得出了声音原来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科学结论。教师:“最后,我们做个游戏,根据老师发出的声音,请你指出老师的位置,并说一说这种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学生配合完成游戏。

设计意图:

依据教材的特点,我的教学设计意图具体如下。

第一,游戏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根说:“好奇是知识的萌芽。”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诱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我首先利用不敲击“宝贝”钵,而通过多次绕钵也能发声导入新课,然后提问:“同学们,这奇怪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学生此时学习热情被点燃,由此引入本课学习内容。这样设计目的是通过游戏设置情境、质疑、激发兴趣和求知欲,用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点燃学生探究自然的智慧火花。我运用科学合理及有趣味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激起学生对奇妙声音的极大兴趣,促使其产生探究自然事物规律的强烈欲望。

第二,创设情境,鼓励学生猜想假设。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活动是认识的源泉,智慧从动作开始”。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把理性认识分化在分组实验和学具操作中,让学生在静态和动态中获得感知并形成表象,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促使学生思维由具体向抽象转化。

第三,丰富感知,多种渠道验证假设。学生用“振动”来描述物体发声时的特征。课堂上,我放手让学生做“手拨橡皮筋”“按压钢尺”的实验,探究橡皮筋在发声时还有什么现象产生,由此强化“振动”(即来回不断的快速摆动)的概念。英国物理学家牛顿说过:“真理来源于实践。”学生只有不断地摸索、自行实验,然后认真观察现象,才能了解规律,掌握知识,真正达到研究学习的目的。在学习用“振动”来描述物体发声的特征时,学生用黄豆、大米等撒在鼓面上,然后敲响鼓,发现鼓发声的同时黄豆、大米在跳动,这就明白了原来这时鼓面也在振动。教师不必用口头讲授,学生自己通过观察实验,已经能够理解物体发声的特征了,自行突破了教学难点,而且印象更为深刻。

在进行物体振动发声的验证实验时,我在提供大量实验材料的基础上,让学生设计实验,他们不仅用各种方法进行验证,而且认真观察现象,最终证明所有的物体发声时都在振动。例如,为学生提供音叉和许多能发声的实验材料,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验证音叉发声时也在振动;用直观的实验现象来理解“振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我与学生共同归纳振动发声的规律。学生自由提出自己的观点,而我则引导学生运用“求同法”来归纳,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既突出了自然学科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点,又发挥了每个学生的潜能,发展其创造力,让学生自主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我通过反面求证“让发声物体的振动立即停止”,让学生发现当锣的振动停止时声音也随即消失,学生也会感觉到手捂在锣面麻麻的。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始终是学习的主人,完全像科学家那样用一系列实验来最终证明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在经过演示、实验、观察、分析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得到了提高。

第四,创设氛围,培养探究科学兴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情感并不一定伴随认识效果自然而然地产生和发展,而需教育者的专门评价和培养。”教学时,通过设置生动的教学情境、表扬激励等多种方法,我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既长知识又长智慧,在学中乐、乐中学。我通过举例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声音是由哪些物体振动而发声(如风声、波涛声)的,来解释“宝贝”钵发声的原因和道理。另外,我通过让学生找资料研究青蛙是如何发声的,促使其自觉动手实验、分析,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自我反思]

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充分讨论,有利于提高其表达的频度与效率,有利于学生自行探究和学习自然科学知识过程。在归纳物体振动发声的原因时,我让学生小组讨论“通过橡皮筋和鼓这两个发声实验,你们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使学生互相启发,从而找出它们的相同之处。随后,我进一步抛出问题“通过实验,你有什么猜想”,自然地引出本课的教学重点。学生对“音叉发声时也在振动”不甚理解,于是,我为学生准备水、乒乓球以及一些轻小物体等作为实验材料,让他们通过讨论,寻找不同的验证方法,然后用实验说明真理。小组讨论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得学生能在别人面前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提高其心理品质方面与自然知识,并促使其勤于表达,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专家点评]

曹庆明老师的《声音的产生》一课,处处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时时呈现出教的激情与学的热情,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做中学,玩中学,激发学生探究兴趣。针对“声音的产生”这一教学内容,曹老师设计了一系列制造声音、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活动,让学生在“用各种方法让纸发出声音”“做纸哨”“让自带物发出声音”的制造声音的活动中,产生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兴趣;在“直接感知物体振动”“间接感知物体振动”“让物体停止发声”的活动中发现声音与振动的关系,充分体验探究发现的乐趣。

基于学生已有经验,引导学生建构知识。曹老师充分关注并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学生在制造声音活动中呈现的“声音产生原因是撞击、弹拨、敲打”的原有认识出发,引导学生观察比较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现象,鼓励学生提出“振动产生声音”的假设,并提供多样的实验器材,让学生动手操作,验证假设,得出结论,由此帮助学生建立“力作用于物体,使其振动产生声音”的认识。

针对学生认知特点设计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小学生常常是知觉主导思考,将理解和推理建立在可观察的现象上。针对学生的这一认知特点,曹老师先引导学生观察钢尺、橡皮筋等物体发声时较为明显的振动现象;再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借助物体间接观察音叉、鼓面发声时肉眼难以观察的振动现象;最后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发声物停止发声,观察停止振动声音停止的现象。这样,不仅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关,而且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在反复求证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篇4:《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能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声音产生的原因作出假设:能够想办法验证假设。

知识与技能: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到科学研究中要尊重事实。

教学重难点: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能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声音产生的原因作出假设。能够想办法验证假设。

实施前的设想:在教学本课时通过“小精灵”形象的跳动使学生领会到较抽象的振动,同时很自然地将学生的好奇、兴趣引导到发现问题、探索奥秘上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再引导学生会自己获取知识,使学生懂得凡事要通过自己的实验去发现其中的奥秘,养成对待问题、对待新鲜事物都要通过发现、研究而得到验证的良好习惯。通过观察、实验,学生已获得了较多的信息和事实。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把探究活动中获得的感性认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互相交流,互相启发,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得到科学结论。

一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一段优美的音乐,猜这段优美的音乐是怎样发出来的呢?

生1:钢琴发出来的。

生2:我还听到小鸟和水发出的声音。

师:同学们听得真仔细!

师:为了更清楚地看到喇叭是怎样发出声音的,老师今天特意请来一位“小精灵”(用乒乓球做的小人头),让同我们一起欣赏这优美的音乐。

生:好。(这时同学们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教师把“小精灵”放置在喇叭的纸盆上,音乐响起后,“小精灵”因纸盆的振动而快乐的跳起了舞。)

师:大家知道“小精灵”今天为什么这么高兴跳起来吗?

二是发现问题,引导探究

生:声音可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师:日常生活中,你可以举一些有物体振动而产生声音的例子吗?

师:到底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请大家动手做一做,用事实来说明,刚才发言的几位同学也请你想办法证明自己的观点。做试验时有两种途径供选择:(1)做完必做的试验后,可根据试验单选择做实验,选取其中一个或两个,有能力的小组也可以选取;(2)做完必做实验后,自己设计其他的试验,老师下面有很多器材,你也可以来选。

三是汇报交流,验证结论:四是对比试验,感知声音:五是自主反思,巩固新知

教学反思:课堂是老师的生命力所在地,是学生智慧的发源地。为了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爱充满整个课堂,让学生在朴素的课堂生活中去品味自然科学,我们要用师生之间的爱唤起孩子们的求知欲,用技巧引导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给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发展空间。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创设的情境必须具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功能,更重要的是情境中要充满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自然科学问题。情境的创设以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对话表演,操作实验,多媒体投影等形式出现,然后让学生观察,操作,猜测,交流,质疑,发现和提出自然科学问题。

二、开发资源,引导学生体验

让生活课堂化,让课堂生活化,引导学生把自然科学知识运用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去体验感受,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然科学来源于生活又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工具,达到自然科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目的。我们的自然科学。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科学其实是源于生活且无处不在的。自然科学的学习就是建立在日常的生活中,学习了自然科学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体验生活。

三、发挥主动性,鼓励自主、合作学习

以自主、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程度。学生不是一张白纸,即使是一年级的学生也有一定的自然科学活动经验和知识的积累。因此,在教学中,不是让学生被动的吸取、模仿、记忆和反复练习,而是创设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情境。

四、独立探究,解决问题

这堂课,通过让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探究学习也有助于发展学生优秀的智慧品质。新课程改革,使得自然科学课堂教学走上了“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的道路,这是一种可喜的现象,它使自然科学课堂教学真正贴近自然、贴近经验、贴近生活、充满生命的活力。

篇5:小学科学教学案例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让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探索兴趣,对提出的疑问喜欢动脑筋探究

2、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去探索发现“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试着总结出“声音是通过物体的震动而产生的”这一理论。

3、幼儿能积极的参与活动,参与小组和同伴的讨论,阐明自己的观点。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活动准备:

科学发现室、实验记录本、笔。

活动建议:

1、教师提出问题,引起幼儿想去探究的兴趣

2、教师提出要求,大家一起做实验,并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要求:

1)以每个小组为单位,每组有一个负责的组长,把组员观察发现到的问题和讨论的结果记录下来,可用图来表示。每个组的成员要积极的动脑筋找答案,配合组长。

2)用验法来摸一摸、做一做、听一听、想一想,找一找声音到底是怎样产生的,什么样的物体可以发声。并把它们记录下来。

3、大家交流自己探索发现到的结果,找到的答案。

小结:小朋友们说了那么多,其实啊,声音是物体通过震动而产生的,我们如果不去敲打它,不去碰它,物体自己在那是不能发出声音的。知道了这个原理以后,我们可以再去试试哪些物体可以发出好听的声音,也叫乐音;哪些物体发出来的声音很刺耳,让人听了很不舒服,这叫做噪音。

4、活动可以继续延伸,让幼儿带着问题去进一步探索,让幼儿对声音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反思: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的特点,喜欢直接参与尝试,对操作体验型的活动尤为感兴趣。本次科学活动正符合了孩子们好动手、喜探究的心理特点。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幼儿动手操作、主动活动的兴趣和创造意识。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层次性、开放性,幼儿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动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

篇6:小学科学教学案例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知道不同材料的物体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

2、学会分辨什么样的声音是好听的,什么样的声音是噪音,培养良好的说话的习惯。

3、通过各种尝试活动和操作活动,激发幼儿对周围世界的探索兴趣。活动准备:

1、小鼓、小铃、盘子、碗、小勺子、各种瓶子、空的盒子、米、豆子等若干。

2、录有声音的磁带一盒,录音机一台。活动过程:

一、寻找声音

1、通过游戏,激发幼儿对声音的兴趣。教师请四名幼儿事先藏起来,分别对大家说一句话,请大家猜猜是谁在说话。教师提问:你是怎样知道的?(引导幼儿感知,每个人说话的声音都有自己的特点。)教师提问:你是用什么发出声音的?(引导通过各种方法:摸、发声看让幼儿认识身体的发声器官――喉咙。并且知道人是通过喉的震动发出声音的。)

2、让幼儿自由探索,通过碰、打、敲等方法让各种物体发出声音,知道物品发出声音是由多样物品碰撞发出来的。

3、让幼儿通过实验,知道声音的产生必须是几种物品碰撞后产生震动发出声音。情境表演:大米(由老师扮演):“小朋友们我是大米,我可是个舞蹈家。你们想不想看我跳舞啊?” 将红米放在鼓面上,用鼓棍敲击鼓面可以看到鼓面上的红米在跳动。提问:小朋友们,大米是个舞蹈家,她是怎样在舞台上跳舞的?(引导幼儿感知大米的跳动是因为鼓棍敲击鼓面使得鼓面震动才让大米跳起来的。)小实验:让锣、拨、钢琴、鼓等乐器发出声音后马上阻止震动,发现震动消失声音也消失了。使幼儿知道声音是通过震动产生的。

二、制造声音

1、让幼儿尝试让所有的物品发出声音。

2、引导幼儿交流自己的操作及发现。

3、让幼儿通过进一步自由探索,知道不同材料的物体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

三、分辨声音

1、教师播放两段录音,请幼儿听一听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2、学会分辨什么样的声音是好听的,什么样的声音是噪音,教育幼儿在活动中轻轻地说话,避免产生噪音,养成良好的说话的习惯。

篇7:《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反思

新课标强调: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在《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教学中,我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围绕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材料和时间,让学生先根据已有经验进行猜想,然后让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展开观察实验活动,从而了解声音的产生与物体的振动有关,得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结论。在教学设计中,突出了以下两个方面:

1.实验材料取材于学生的生活,体现探究材料的结构性。

丰富的有结构的材料,能提高实验的实效。在实验中,我为学生提供了他们十分熟悉的材料:钢尺、橡皮筋、气球皮、纸片、镲、音叉等。材料结构丰富,数量充足,使人人动手落到实处。而且材料大多来自学生的生活,激发了学习热情。在观察实验,提出假设过程中,选择了钢尺、橡皮筋等为典型的物体,帮助学生发现“振动”,理解“振动”;在初步建立“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概念后,又借助镲,让学生进一步感知“振动产生声音”,停止“振动,声音消失。最后提供音叉让除了用触觉感受到物体的振动,还能用视觉看到物体振动是怎么样的。如:使学生用肉眼就可以看到音叉振动时会发出声音,不振动时就不会发出声音,更能体现物体振动与发声的关系。

2、循序渐进,注重学生探究过程的引导。

研究物体为什么会发声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很难说清楚。在本课教学中我立足学生的前概念,尝试打造“自然而生“的科学课堂。

(1)假设验证,揭示前概念。前面在听声音、制造声音环节中,已引起学生对声音的关注,激起学生认识声音的兴趣。“为学生学习新知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心理状态,又为后面的交流打下基础。学生在“制造声音”活动的基础上,再让他们猜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样使他们的猜想不再盲目,而是建立在他们的认知基础上的。

本课的教学核心概念是: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学生在此前往往关注的是动作本身,而不是发生物体的状态。这也是教学的难点所在,要向突破难点,就应该立足学生前概念,只有顺应了学生的思维,才能更好地激活学生的思维。

2)实验探究,观察发声物体。

提出猜想后,让学生利用刚才的一组实验材料来验证猜想,在“放”的基础上集中思维,引导学生由关注造声方法转向发生物体,把观察的焦点放在物体发声时的现象与变化上,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物体发声时的规律,初步感知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

(3)巩固拓展,完善科学概念

由于前概念的影响,实验后仍有少部分学生有人认为是敲打、碰撞、拍打……等原因产生了声音,这是他们已有的经验,他们关注的是动作的本身,而不是发声物体的变化。针对这一问题,我加了一个环节:让学生感知镲发声的过程,由于镲的持续振动,学生们发现当两片镲停止撞击时,仍然有声音。这时适时地引导学生观察到物体本身的变化,这一实验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到“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敲打、碰撞、拍打是产生声音的外在条件。” 接着让学生围绕“能使镲发声时突然停止吗?”设计反证实验,进一步体会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在学生认识到“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后,再次提供音叉,让学生设计实验,用视觉看到物体的振动。这时,学生进一步探究尝试,学生在实验中不仅借助其他材料看到了物体的振动,而且还发现物体振动与音调、音量的关系。

这样处理,使探究“振动”的内涵由易到难,由显到隐,由固体、到液体再到气体,逐步丰富概念外延。思维的顺应和激活,实现了教学的“层递性”。

(5)巩固提高、拓展延伸。

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物体振动发声的例子?一个简单的活动旨在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通过教学实践,我感到本课的教学还是比较成功的,在学习中力求让学生体验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当然这个探究过程不是体现在教学的结构上,而是体现在学生的自身探究过程的完整。我注意了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身份,是组织者、参与者,把自己融入学生的学习中,在开放中去组织,在参与中指导。

篇8:好的新闻标题是怎样产生的

人们常说, 眉目可以传情, 一个人的一双眼睛可以反映出这个人整个的精神面貌。那么我们说“标题是新闻的眼睛”, 无疑突出了标题在整篇新闻稿件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当今这个媒体多如牛毛、网络飞速发展的时代, 一张报纸能够让读者从头读到尾的已经不多了。许多人都是在粗略地浏览, 当看见自己关心或喜欢的题目时, 才会稍微留意一下。所以一个好的新闻标题, 犹如神来之笔, 能够打动人, 吸引住读者的眼球, 使读者有一睹为快的欲望, 正应了那句话:“看书看皮, 看报看题”。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 可以说, 现在早已进入了“读图时代”“读题时代”, 这也使得报纸编辑们不得不在新闻的标题制作上多下苦功。

2 怎样为新闻拟一个好的标题

一个好的新闻标题应该是简洁精练、题文相符、生动活泼的。制作标题既要注意与内容的关系, 又要注意与导语的关系, 同时还要注意主题与辅题的关系, 在制作形式方法上可以说千姿百态。“言之无文, 行而不远”。标题也是这样, 缺乏修饰与锤炼的标题往往难以被读者接受。例如呼伦贝尔日报晨刊2015 年4 月14 日二版一组图片取名为《伊敏河畔的堂·吉诃德》, 既突出了主人公的特殊身份——献艺者, 又为他的为何出现打下了伏笔, 让读者想知道他与堂·吉诃德到底有什么相似之处。新华社曾发过一条原题为《阿勒泰坚决不准渎职者一走了之继续做官》的消息, 意思虽然明白但标题显得拖沓, 其卖点何在?海南日报的编辑仔细读原文注意到, 文中交待的三名渎职者分别叫胡立扬、朱马、胡马尔买提汗, 海南日报做了这样一个标题: (引) 阿勒泰:此地失渎职他处休做官 (主) 任上留得“账单”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标题, 该标题巧妙地化用唐诗“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使得三个渎职者的姓和名成了这篇稿子的卖点, 看得出来编辑的用心。笔者的一位同仁, 在采写一名历史课老师后, 得知这位老师又是当地著名的书法家, 好饮酒作诗, 于是为采写他的人物稿件取标题为《黑白两支笔, 诗酒一姚公》, 黑者毛笔也, 白者粉笔之谓也。老师姓姚, 仅此十字, 已把人物特点尽收于标题之中。《湖北经济报》曾刊发过一篇题为《“黄山头”穿上“文化衫”》, 写的是黄山头酒业公司发展企业文化, 打出文化品牌, 以推销产品, 提高效益, 发展企业的作法。用“穿上”一词将企业拟人化, 形象、巧妙地把企业的营销战略表达得淋漓尽致。记得在单位一次评稿会上, 一位主任编辑把记者采写的某部门门前三包的小树年年种年年不成活的现象一稿, 取标题为“年年岁岁坑相似, 岁岁年年树不同”, 运用排比句, 读来朗朗上口, 看后过目不忘, 获得好标题奖。

3 标题制作的技巧

有初学新闻者常问, 标题制作有没有什么技巧可寻?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 认为标题制作看似并不复杂, 但实则值得仔细推敲。在标题制作中, 既要重修辞手法的运用, 又要注重创意, 修辞以饰其外, 创意美其内, 这样内外相成, 标题才会起得出色。而修辞方法除了比喻、对仗、比拟等常用手法外, 还有映衬、排比、设问、反语、谐音、重叠、对照、警句、感叹、夸张等等, 讲究标题的修辞, 是为了使标题生动活泼, 给人以美的享受, 决不是画蛇添足。但在使用人们常见的比喻时, 切记避免使用已经被滥用的那些比喻, 比如以园丁或蜡烛比喻教师, 以花朵比喻儿童, 以公仆比喻干部, 这样效果会适得其反。有人说, 第一个用鲜花比喻美女的是天才, 第二个是聪明人, 那第三个则是弱智了。除了注重修辞, 讲究创意也是把标题做好的一个关键。如果说修辞显示的是编辑的文字功底的话, 在创意上更多靠的是编辑的新闻意识和眼光。一条各个媒体都报道的新闻, 谁能够从中发现独到的看点, 并把它用标题展示出来, 谁就有可能让读者“买单”。记得有一位同仁在“古典诗词在标题中的运用”的业务交流会上, 就例举了古诗词在标题中如何正确使用, 古诗词如运用得当, 同样会给标题增添不少艺术色彩, 达到传神的地步。给一篇新闻稿件取一个出色的标题, 方法其实有很多, 如提炼深刻的意蕴、捕捉特别的字眼、深究事实要害、转换切入的视角、挖掘潜在的新闻、说两句口语白话、追求个句式齐整、显示一下音韵之美等。所以说标题制作无定法, 需作者反复推敲, 用心琢磨, 这样才能有好的新闻标题的产生, 起到为稿件增光添彩的功效, 一篇好文章也才会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新闻标题的制作, 有点像人们说作诗的那句话:戴着镣铐跳舞。它既拥有广阔的空间, 也有严格的规律。只有熟悉了规律, 才能由必然王国进入到自由王国, 这时, 编辑才可以随心所欲, 也只有这个时候, 工作才有了创造的味道。对于一条新闻标题的推敲, 虽然受时间的限制不能无休止地持续下去, 但是对于一个编辑而言, 标题做得好是无止境的, 每一条标题都应该尽可能地斟酌, 就像诗人锤炼诗句一样, 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那种境界。

参考文献

篇9:《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是继《听听声音》之后,进行的又一项关于声音的研究。它属于“科学探究”的目标系列,是一节探究课。它为后面《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控制物体发出声音》等内容的探究活动做好充分的知识准备。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建立起“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感性认识,真正经历知识整个探究的过程。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发声物体和不发声物体;就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积极思考,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2.通过自己动手制造声音、对发声物体进行观察,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3.在实验过程中养成既动手又动脑的好习惯,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交流与倾听。体会探究声音现象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现在,请同学们仔细倾听一些动物的鸣叫声。(播放录音:大象、公鸡、狗、鸭、羊、马、蛙、牛、鸟的叫声)

你听到了哪些声音?(学生回答)

声音使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有关声音问题。你想研究声音的什么问题?

今天,我们就先来研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二、教学新课

(一)活动一:制造声音。

现在老师给你的锣、鼓、直尺、橡皮筋等物体,你们想出各出办法让它发出声音。

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同学们静下来,哪组愿意把自己的做法讲给大家听听?其他小组认真倾听,老师很想知道同学们是怎么做的。

请三个小组说一说,边说边演不。

学生分别用弹、拨动、敲、打、碰撞、摩擦等多种方法使物体发出声音。

(二)活动二:探究声音的产生。

刚才同学们用了很多的方法使物体发出了声音,那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要求:听、看、摸,组内交流;比较物体发音前后有什么变化;根据提示,把你的发现经小组讨论后填出来)比一比,看哪一组同学观察得最仔细、发现得最多。

提示:1.鼓、锣、直尺、橡皮筋在你不动它时,它会发出声音吗?

2.鼓、锣、直尺在挤压,橡皮筋在拉伸的情况下会发出声音吗?

3.鼓、锣、直尺、橡皮筋在发出声音时你有什么发现?

思考: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学生根据要求展开小组合作,自主操作,共同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刚才同学们做了实验,老师请几个小组(四个小组)把自己的发现说说,哪个小组愿意首先来展示,说说自己的发现,把发现的过程展示出来。其他小组注意倾听,看看有没有不同的发现。

小组演示、展示,交流补充。

在学生意见不同时,老师可让学生展开充分地讨论,明白是振动使物体发出的声音。

(三)活动三:进一步论证。

既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教师敲击两个不同的音叉)问:听到声音了吗?它们的声音一样吗?(音叉大小不同,声音高低不同)你用什么方法能够发现音叉在发出声音时是不是在振动?

学生回答。

请同学们根据刚才回答的方法做做实验。(让学生小组自主探究)

学生反馈。

通过探究,我们发现两个大小不同的音叉因为振动的大小不同。所发出的声音也不同。

三、延伸

发声的物体与振动有什么关系?我们身上就有一个非常敏感可以感受震动的器官,猜猜它在哪?是什么?

学生回答。

生活中有哪些发声的物体,你知道它是怎样发出声音的吗? 学生列举生活中发声的物体以及发声的原因。 这节课你有什么不懂或要解决的问题吗?

四、总结

我们这节课研究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最后,老师带给同学们一曲优美的乐曲《边疆的泉水清又纯》,让我们共同去领略声音的美妙吧。

声音是门大学科,知道了“声音是怎样形成的”,我们以后就可以研究声音是怎样传播,并想办法对声音进行控制。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多观察声音问题,还有很多声音问题等着同学们去研究。

设计评析

本课设计以学生自主探究为核心,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探究机会,尝试运用科学的探究方法,让学生充分经历探究过程,逐步形成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篇10: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

王卫东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引导学生在制造声音的过程中,在对发声物体进行观察的过程中,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2、科学探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声物体和不发声物体,能够就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积极思考,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养成实验的全过程中既动手又动脑的好习惯,学会交流与倾听,体会探究声音现象的乐趣。教学重点

在观察、比较、讨论、交流中认识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比较,将声音的产生与物体振动建立起联系。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音像资料、音叉、小棒、鼓、乒乓球等

2、学生准备:尺子、橡皮筋、空瓶等

课前活动,激发兴趣。

1、上课之前,让我们一起唱首歌,好不好?

(播放《假如幸福你就拍拍手》,鼓励学生跟着做动作)。

2、接下来做一个抢答题,看谁说得多,说得快:从走进教室到现在你都听到了那些声音?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在我们的周围,声音无处不在。听,这都是些什么声音?(播放多媒体课件:公鸡、狗、羊、马、牛、鸟的叫声及风声、雨声、雷声等)。

你听到了哪些声音?(学生回答)

形形色色的声音使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关于声音,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

(学生提出关于声音的诸多问题,选择“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一问题进行研究。)

教师板书:揭示课题。

二、教学新课:

(一)、活动

一、制造声音

1、保鲜袋发声

请你试着用不同的方法让这只保鲜袋发出声音。老师不看哪组制造的声音响,而是看哪一组合作默契,想的办法多。

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反馈:同学们静下来,哪组愿意把自己的做法讲给大家听听,其他小组认真倾听。

请一、二个小组边演示边说一说。

2、身体部位发声

不借助任何物体,用自己的身体发出不同的声音。造声音的感性认识。)

3、小结

刚才我们听了一些声音,也制造了一些声音,在我们周围充满了各种声音,有自然的、有人为的,它们为我们传递了各种信息。

(二)、活动

二、探究声音的产生

1、过渡:为什么使用不同的方法都能使物体发出声音?你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吗?

2、猜测:学生猜测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发声的方法很多,丰富学生对于制

3、现在每组的桌子上都有鼓、直尺和橡皮筋,你们有什么办法让它们发出声音?(生说)

(1)、师:为了使我们的实验做得更好,老师给大家提出了一些建议: 投影:

鼓注意不要发出太大的声音。注意安全,小心使用直尺。实验结束,把器材放回原处。

(2)、现在请同学们动手试一试用什么办法让鼓、直尺和橡皮筋发出声音。

(3)、交流汇报

(4)、小结:下面我们做实验时,一种物体统一采用一种发声做法: 鼓——敲击 橡皮筋——拨动 直尺——弹拔

4、实验时要认真听、认真看、认真填写实验记录表。

5、实验要求:

(1)、橡皮筋:将橡皮筋套在右手拇指和食指上,用力张开这两个手指,用左手手指拨动橡皮筋。

(2)、直尺:一只手在桌子边缘按住直尺的一小部分,另一只手弹拔直尺另一端,松开。

(3)、鼓、鼓槌、乒乓球:将乒乓球放在鼓面上,将左手的食指按在鼓面上,用右手拿鼓槌敲击鼓面。

6、师巡视指导实验和填写实验记录表。

7、结果展示。

8、小结: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9、振动产生了声音,如果让振动的物体立即停止振动,他们还能发出声音吗?亲自试一试。说明什么?(物体停止振动,声音消失)

(三)、活动

三、进一步论证

1、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新的仪器(教师出示、敲击音叉)问:听到声音了吗?看见它在振动了吗?猜一猜,他是否在振动?(学生猜测)

2、有什么方法可以证明音叉在振动?

(1)、敲击音叉用手摸一摸,有什么感觉?说明什么?(2)、敲击音叉后放入水中,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

3、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使音叉停止振动?(手握)

我们再一次证明了:振动产生了声音,如果让振动的物体立即停止振动,声音也会消失。

三、总结

谈话:通过这么多活动,你得出什么结论?

篇1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声物体和不发声物体的状态,并对这一现象进行积极思考,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创设情景质疑-—猜想假设-—观察实验-—合作交流等方式,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之中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掌握观察现象-—提出问题-—推测结果-—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等思维方法。

2、在动手实验过程中,通过用看、摸、说等方法进行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会与他人交流与倾听,体会探究声音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观察、实验、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三、教学模式选择

为了能够顺利完成整个探究活动,我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把它分为四个部分: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二、提出假设,实验探究;

三、巩固提高,拓展延伸;

四、验证猜测,总结评价。课堂上让学生通过运用看、摸、说多种方法观察发声物体的特点,并对发生物体与不发声物体进行观察比较,就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积极思考。在这节课教学中,始终贯穿小组合作实验、观察、对比、讨论、交流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采用引出问题——提出假设——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的科学研究方法,努力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四、媒体的使用

1、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提供创设问题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思维。

2、利用课件出示本节课实验记录表及探究结论,突出重点。

3、利用展示平台展示各小组的实验记录表,便于学生相互交流,形成正确的认识,得出科学的结论。

五、教学准备

队鼓、乒乓球、橡皮筋、尺子、音叉、橡胶小槌、铜锣、水槽、实验记录表。

六、教学过程

课前选好小组里的材料员和记录员。

(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作出猜想

师:上课前,老师给大家带来几种声音,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 师:(点击声音1)这是什么声音?你说。。生:雷声

师:(分别点击其他声音)这是什么声音? 生:流水声、敲锣声、掌声。

师:你认为这些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板书课题)师:谁来说说看,你说。。(多请几个同学说说)

师:是不是这样呢?声音到底怎么产生的呢?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一下。

(二)探究活动

1、使物体发声,观察发声物体。初步感受声音和振动的关系。(1)介绍实验材料,讨论发声方法

师:(出示材料)同学们请看,老师准备了一些材料。都有些什么? 生:鼓,钢尺,橡皮筋。

师:你能想办法让它们分别发出声音吗?(出示投影)师:(出示鼓)你来说说? 生:用鼓槌敲(板书:敲打)师:(出示钢尺)这个谁来说说? 生1:敲打桌子;生2:按在桌上往下拨。。

师:哪种方法比较明显,可以吗?(演示)板书:压,拨

师:(出示橡皮筋)这个谁来说说? 生1:用弹得的方法。。。。师:老师觉得刚才用拉长后弹拨的方法可能会比较好。(板书:弹)(2)明确观察内容和记录表

师:等会儿每个小组都有一份这样的材料,不过在活动中还要求每个组做好这样一份记录。(出示记录表)(投影记录表)

不发声时的状态 发声时的状态 鼓 橡皮筋 钢尺

发声状态时的橡皮筋、钢尺和鼓有什么共同特点?

师:鼓、橡皮筋和钢尺,不发声和发声的状态,我们观察什么地方?(比如:敲鼓后观察哪里呢?)师:实验做好后请小组讨论一下

师:老师这儿还有一个活动要求,我们来看一下。(出示要求)(3)学生观察实验,老师指导。

师:请小组材料员来领取实验材料和记录表。比一比,哪个小组最快,最认真。教师随机指导。

(4)小组汇报,老师板书

师:好了,请材料员将材料整理好,放回原处。

师:我们先请各小组派代表上来给我们来讲解一下他们的观察记录结果。(及时给予鼓励)

(请一小组的同学说老师板书,并结合全班交流)

师:鼓不发声时的状态是?(像是平静的水面一样)生:不会动的;泡沫不会动。。。师:发声时的鼓是怎样的呢? 生:泡沫在跳舞。。师:泡沫为什么会跳舞?

生:因为敲过了。。因为鼓皮(面)在动。师:鼓皮是怎么动的? 生:上下在动。

师:其他小组有没有补充呢?(师板书画图鼓得振动)同样的方法交流橡皮筋和钢尺并且老师板书画图。

师:刚才同学们也讨论过了,鼓橡皮筋和钢尺在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生:都在动。。

师:其他小组呢?(请学生回座位)。

师:(观察板书)它们的动有没有规律,谁来形容一下。

生:都在上下动;来回动。。。。

师:(概括)都在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是这样吗?(板书)

师:这样的运动师怎么产生的呢?

师:我们敲,弹,拨都是给了这些物体一个力,在力的作用下(板书)物体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取个什么名字呢?科学家们称它为振动。

师:在力的作用下,鼓橡皮筋和钢尺产生了振动,声音也就产生了。

师:那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呢?

生: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板书,箭头)

2、观察音叉的振动,更深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1)师提问: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吗?

师:(出示音叉)这是音叉。(演示使用方法)

师:那它有没有在振动呢?你有办法证明吗?(2)(课件打出)活动内容

师:老师这里也给大家带来了活动要求。(投影出示)

师:按要求做好的小组就举手,看哪个小组动作最快。

师:请材料员上来取实验的材料。学生进行实验,老师指导。(3)交流汇报

师:请材料员收好材料,放好音叉。

师:不发声的音叉触及水面是怎样的? 师:发声的音叉触及水面呢?为什么?

师:不发声的音叉触及手背是什么感觉? 师:发声的音叉触及手背呢?为什么?

师:音叉的声音是怎么产生的?

(三)小结提升

师:总结一下,声音是由什么产生的呢?

师:刚才同学们不是说,声音是由敲打产生的,现在我们通过实验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那敲打和振动与声音的产生有什么关系呢?

生:我们敲打或弹拨等方法是为了用力让物体产生振动,而振动才产生了声音。

(四)巩固提高,拓展延伸

1、找寻人体发声部位

师:我们人说话发出的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在哪里振动能找到吗? 师:手轻按喉部。声音是怎么产生的?

(其实声音是从喉咙里的声带中发出的,声带是很薄的膜,所以我们平时不要大喊大叫,要保护声带。要不然就发不出声音了。)

2、师:我们身上有一个非常敏感可以感受声音振动的器官。猜猜它在哪儿?

3、怎样让正在发出声音的锣立刻停止发声,学生演示并说明理由。师:(出示锣)我在锣上敲一下锣就发出了声音,你知道锣的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吗?

师:为什么我敲了一下马上停止,而锣的声音却能响很长时间呢? 师:谁有办法在老师敲完一下之后让声音也马上停止? 师: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五)总结评价

1、师生小结

刚刚这堂课上你学到了什么?

2、评价

在这节课上,老师发现我们班许多同学都能像科学家那样去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动手操做实验。

篇1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声音》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使物体发出声音、观察发声的物体和观察物体的振动三部分。这三部分内容在实际课堂教学上主要呈现了两大块学生活动:一,想办法使鼓、钢尺、皮筋等发出声音;二,通过观察、实验,探究鼓、钢尺、皮筋、音叉、声带等发声的原因,并发现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及不同的振动产生不同的声音等性质。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 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声音产生缘由的整个过程,知道探究的步骤、所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

2、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作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与发展想要了解世界、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2、知道科学已经能解释世界上的许多奥秘,但还有许多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

教学重点 通过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创新能力。

教学难点

设计实验,验证假设。教法:观察法、合作交流等。

教具:四人小组:鼓、钢尺、皮筋、小纸团、两个大小不同的音叉。

教师:水槽(盛有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提出研究的问题

上课前,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玩个小游戏。请一位同学上来,背向大家,下面老师拍谁的肩,谁就大声说“猜猜我是谁”,上面的同学就猜说话的人是谁。

师问:你怎么准确猜出的? 生:听到声音 师:我们朝夕相处,熟悉的声音泄露了秘密。(出示课题“声音”)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一位朋友,我们就让她自己介绍一下吧。(课件出示:HI 大家好,我是声音小精灵哦,请朋友们闭上眼睛,我将带你们去旅行,仔细听哦,边听边告诉我你在干什么?到了什么地方?

播放课件,汽车发动行驶,港口气氛轮船汽笛声,摩托艇从远到近,小船笛、水冲刷声,收矛下矛,大海潮声海鸥鸣叫,电闪雷鸣声„„)

师:同学们真棒,想象力非常丰富。是什么把我们带到了大海边? 生:声音

师: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我们周围有各种各样的声音,有些是大自然发出的,有些是我们人类活动发出的,声音和我们如影随形。对奇妙的声音王国,你想知道哪些问题? 生提师板书

师:同学们真行提出了这么多想知道的问题,那我们首先应该研究哪个问题?

生: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师:好,今天我们就共同来研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其他的问题我们后面再来研究。

(教学要在一定的情景中展开,新颖的情境创设拉近了我和学生的距离,也激发起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为教学的正常开展做好了良好铺垫。)

(二)初步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利用已有经验,引导学生使物体发声

师:同学们周围有很多东西,我们的书、文具盒、桌椅还有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实验用品。你能让他们发出声音吗?

老师先提出要求:发出的声音不要太响,但发出声音的方法要多样,看看哪个小组的小朋友最能干。开始!

(学生分组实验)

2、进入对声音是如何产生的猜想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成功的让这些东西发出了声音。大胆猜测,你们认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 请生答,将生答的写在黑板上。(预计:敲击、碰撞、摩擦、摇晃等)

师:猜测是科学发现的前奏,你们已经迈出了精彩的一步。那声音产生的秘密我们真的找到了吗?还要做进一步的实验,进行更深入细致的观察和研究。

(经过一年多的对科学学科的学习,学生们已经初步掌握了质疑的方法。适当的引导学生们会提出的许多精彩的问题。)

(三)由学生自己通过实验观察发声物体的变化,获得“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的初步感性认识。

1、师出示实验报告单。师:提出实验的要求:

(1)选择自己小组感兴趣的实验用品进行研究。

(2)采用多种方法使它发声,仔细观察,物体发声时和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3)你们可以采用老师提供的实验报告单,也可以自己设计出自己小组的实验报告单。

(4)一个优秀的科学家,不仅注重实验过程,更重要的是要把实验过程给记录下来,希望我们的记录员能把同学的发现记下来。

看看谁是火眼金睛,观察得最仔细、准确!师:老师是看到了鼓面在动,但是其他同学看得到吗?能想个办法让全班的同学都看到鼓面在动吗?(生提出可以用手摸,可以在上面放上橡皮擦)

强调三种观察方法(1)我们不但可以用观察的方法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还可以使用身体感受发声物体的振动;

(3)还可以借助其他的物体观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师:刚才我们一起找到了三种观察鼓面振动的方法,同学们,请拿出老师让你们准备的直尺。运用我们学到的方法,对直尺发声时和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再做研究并填制好实验报告单(将小组填好的报告单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

师问:

1我们让这些物体发声时,用了哪些方法?请一个同学做示范。○ 2我们用力拉伸橡筋、按压鼓、弯曲直尺能让它们发声吗? ○3为什么轻轻的敲击、拨动却能发声? ○说明:使物品发出声音和我们力气的大小无关。师:看我们的发现一栏,能改一改吗?

(科学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科学课程标准》里也指出: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要求不能过高,必须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扶到放,逐步培养。在这里通过对鼓声这一典型例子的教学,从而使学生过渡到自行探究钢尺、皮筋等物体发声的活动中去。)

4、总结

你们观察到了这些物体发声时,无论用的是什么方法,都产生了什么样相同的结果呢?(指实验报告单)(都在振动)

师:同学们,做了这么多实验,声音小精灵要考考你们哦!(放课件:小精灵问:朋友们,你们找到了声音产生的秘密吗?)(出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有不同意见吗?请同学齐读,同时用手摸着自己的喉咙。体会发声时的振动。

我们人也能发出各种声音,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人体也有一个能够振动的器官,请大家用手摸自己的喉部,试着发出声音,有什么感觉。(振动)

师:这个振动的器官叫——声带。

我们还能听见各种声音,我们人体有一个十分灵敏的、能够感觉物体振动的器官—耳朵的鼓膜。

(学生们的所做、所思,让他们对科学知识从表面感知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不但理解了科学知识,而且掌握探索科学知识的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四)观察音叉的振动、感受物体的振动产生了声音

师做不同的音叉的振动实验,请学生来解释看到的现象。请一位同学来当老师的小助手。将音叉放在学生耳边。

问:听到什么了?(没有声音)将它放进水杯里,请学生观察 问:水面有什么变化?(没有)

敲击后放在学生耳边,问:现在呢?(有声音)

师:音叉敲击后会发出声音,这个声音是由于振动发出的吗? 将音叉敲击后放入水中。问:同学们有什么发现。师用实物投影仪展示振动产生的水波纹。问:怎样解释你看到的现象? 大家一块儿回答

(其实,关于“不同的音叉振动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一点大有学问,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不让学生进行深入研究,在教学目标的定位上只是让学生发现这一性质即可,这一处理可能值得商榷。)

(五)趣味比赛,巩固运用新知

请两个同学拿锣上来,我们要进行一次比赛。老师说开始,你马上让手中的物品发出声音,我说停,你就要迅速的让声音消失。问:每位同学都及时发出声音,谁的声音消失的快呢? 问获胜的同学:你为什么要用手按住锣面呢?(尽快使物体停止振动)问: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请生答(对答得好的奖励小星星)师:刚才的游戏进一步证明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师小结

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观察和实验,现在你们明白了吗?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呢?(指大屏幕)

问:为什么一开始同学们会认为声音是敲击碰撞产生的呢?(只看到了表面的现象)以后啊,碰到这种情况要多观察思考。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老师非常想知道你们有什么体会? 师小结:

第一、通过对发声物体的仔细观察,我们找到了声音产生的秘密,物体振动发出的。

第二、学到了观察的方法,可以直接观察,可以用我们的身体去感觉,可以借助其他物品帮助我们观察,同时注意观察的时候不能只看表面现象,要深入细致的研究。

(六)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制作简单的节奏小乐器。

师:你想制作自己的打节奏的小乐器吗?(指导学生利用易拉罐瓶、豆子、玻璃瓶等制作可以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的小乐器)

(《科学课程标准》里指出: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太小的空间里,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更广阔天地。是的,学生们的探究远远没有结束,因为科学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用小乐器来打出节奏,唱《拍手歌》结课。

板书设计: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为什么会有高低不同的声音? 摩擦、碰撞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拍打、敲击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踢、拨、甩„„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点评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的教学设计能体现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关注学习过程。”教学设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激发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激情。以课堂细节的处理,来有效的对进行学生的科学素养地培养。注重学习和探究方法的传授,使学生能掌握有效的进行科学探究。

1、实验准备丰富,材料使用科学。有专家说,一套好材料,就是一堂好课。或许有夸张万分,但材料的选择的科学与否对教学的成功影响巨大,它是科学教学正常开展的基本保障。针对性强、代表性好的材料能使学生更好的进行实验探究活动。本教学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实验的设计和材料的选择上,是认真思考后的匠心体现。教学设计中,教师的实验材料能根据材料自身的特点,考虑每一份材料所要承载的任务。同时实验和材料的选择也是严谨的,非常具有代表性,不存在模棱两可的区域,对学生能很好的起到引导及激发思考的作用,尽可能地避免了不必要的干扰。同时在使用几个材料进行平行实验,材料之间也比较均衡,避免了存在厚此薄彼现象。比如:橡筋、音叉、鼓做振动发声实验,三种材料都要去感受“振动”,但是由于感受的方法不一样,学生对“振动”的感受就更深刻。同时,由于三种材料在发声时,产生振动的用力方法不一样(拨、敲),对于纠正学生日常形成的“发声”错误观念很有帮助。因此,本设计在实验方法和材料的选择科学性体现非常强。

2、充分采用探究活动进行教学。“做中学”教育理论要求在科学学生观的指导下,教师在科学教育研究过程中必须遵循“学生在前,教师在后;尝试在前,指导在后;操作在前,结论在后”的活动指导原则,从而转变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确定角色和地位,使学生从学习的客体变为学习的主体,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使教师在活动中成为真正的指导者、推动者和合作者。本教学设计中,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实验素材非常的丰富,实验安排也比较多,为孩子的探究学习奠定了基础。孩子通过“推测—探究—验证”等一系列实践活动,能够真正在自主探究活动,自己找到声音产生的原因——振动,这一探究活动过程也是符合人类认识事物的规律。通过这种过程性学习,学生经历了一次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体验了科学探究的愉悦,获得科学的经验和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体现了新课程关注学习过程的理念。

上一篇:三月雷锋月演讲稿与三爱三反发声亮剑发言材料下一篇:《名人的磨难》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