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的教学模式

2023-04-08

第一篇:小学科学课的教学模式

小学科学课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依据一定的教学理论,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所采用的相对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就一堂小学科学课而言,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要取决于这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教学对象的特点。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是灵活多样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这就是所谓的“教学有法,无定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目的和对象的特点,合理地选择、组合和创立教学模式。而不能不加选择地“照搬”和“套用”已有地教学模式。根据小学科学课的教学特点,介绍三种常用地教学模式。其目的是抛砖引玉,引导广大科学课教师根据自己地教学实际,创造出新的、更多地有效教学模式来。

一、“讲授式”教学模式

讲授教学式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课堂上许多知识内容都以教师讲授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因此,它是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讲授教学常结合实验的演示、实物和标本的展示、组织学生课堂讨论等活动进行。因此,小学科学课的讲授式教学实际上已成为讲授为主,中间穿插实验演示、直观教具展示、向学生提出问题和组织学生讨论等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 讲授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讲授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的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根据这个理论,学生的大部分知识是通过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而获得的,即教师用讲解的方式向学生系统地传授有关的新知识,学生则将教师用语言文字所描述地新知识与自己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和旧经验建立实质性的联系,从而同化新知识、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二) 讲授式教学的各种变式

在小学科学课的讲授教学中,教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新概念和新的原理,常常要借助于具体地实验演示、标本或实物地展示、启发学生回忆生活中有关地知识经验等具体教学手段来进行。因此,小学科学课的讲授教学就出现了以讲授为主的各种变化多样的教学模式。这些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就称讲授式教学的“变式”,即讲授式教学的各种变化形式。常见的讲授式教学的各种变化形式有以下几种:

1. “讲授—实验演示—讲授”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是在讲授教学过程中加入必要的实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基本现象、概念和原理的教学模式。例如,在讲授“摩擦起电”一课时,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要问学生演示“摩擦起电”的各种实验,用以帮助学生了解摩擦起电的自然现象。

2. “标本展示—讲解”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是在讲授教学中,借助标本或模型的直观展示,边展示边讲解的一种教学模式。例如,在讲授“人体骨骼”一课时,教师就要借助人体骨骼标本或模型,向学生边展示边讲解,让学生借助标本或模型理解和掌握人体骨骼的概念和结构。

3. “提问—讨论—实验验证”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是在讲授新知识之前,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最后让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回答问题的教学模式。例如,在讲授“浮力”一课时,教师可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条件是什么?”然后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进行讨论,最后通过实验验证各种假设,得出问题的答案。

讲授式教学的变式还有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各种变式。

(三) 讲授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 在讲授式教学中,教师一般处于教学的主导地位。为了避免学生被动地、机械地接受知识,教师必须采用启发式讲授教学,即在讲授的过程中,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通过师生互动来学习和掌握新知识。

2. 科学知识中的科学概念一般都用词严谨,有些概念学生不易理解。教师在讲授时必须配合典型、生动的事例,用通俗易懂的言语讲解比较抽象的概念,帮助学生透过自然现象,掌握现象的本质特征。

3. 讲授教学中的实验演示和模型展示要便于学生观察。教师的实验演示过程要力求规范准确,便于学生进行观察的模仿。对教学中所用的模型和教具等,必须讲清它与实物之间的不同,让学生了解到模型与实物间的异同,形成正确的表象,准确地掌握知识。

二、“观察式”教学模式

“观察式”教学模式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指导学生对实验操作过程、自然现象、植物生长和动物习性等进行系统地观察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观察的主体。他们通过系统的观察,获得对操作过程和自然现象等的直观、生动的认识,从而获得有关操作、自然现象和植物生长方面的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组织者和引领者,负责制订观察的计划,提供观察的对象,并在学生进行观察时进行观察的组织和现象指导。

(一) 观察教学的理论基础

观察教学的理论基础是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根据观察学习理论,学生的大量行为方式是通过观察模仿习得的。在小学科学课上,学生能通过观察学习不仅可以观察教师的实验操作,习得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而且还可以观察一些直观生动的自然现象、动物习性和植物的生长规律等,为学习和理解相应的科学概念和原理奠定基础。

(二) 观察式教学的类型

在小学科学课上,根据学生观察对象的不同,可分为现场观察和教学录像观察两种。现场观察就是到实验现场、生产现场和实物现场进行观察,例如:到工厂车间、田间地头、动物园、植物园、展览馆等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教学录像观察就是在教室内,通过教学录像和记录片等进行间接的观察。

根据观察时间的长短,可分为一次性的短期观察和重复性的长期观察。短期观察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观察某种实验操作、标本展示和实物等;长期观察是对植物生长、动物习性、周期性自然现象等进行多次性的长期跟踪观察。

(三) 观察教学的一般结构

不论哪一种观察教学,都要结合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一般来说,一次观察教学由以下3个主要环节构成:

1. 确定观察对象、制订观察计划、选择观察地点、明确观察目的。这部分工作是由教师来完成的。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的安排,预先制订观察教学的内容、目的、时间、地点和组织形式。

2. 观察指导。在观察教学中,教师既是组织策划者,又是观察指导者。在学生的观察过程中,教师要提示的重点,进行观察指导,结合实际进行讲解,并回答同学提出的各种问题。

3. 观察报告。观察结束后,应组织学生进行座谈讨论,让学生汇报观察的心得体会。必要时还应要求学生写出观察报告,根据观察教学的结果,进行观察教学效果的分析。

(四) 观察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 对于现场观察要事先做好周密的组织安排,避免意外事件发生。

2. 现场观察时,学生容易被外界新鲜事物吸引,偏离观察的对象或观察的重点。教师要及时给予组织和引导,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观察教学的对象和重点上。

3. 要理论结合实际的进行观察教学,如讲解操作原理、操作顺序、仪器结构和事物的特征等。避免将观察教学流于形式或理论脱离实际。

三、“探究式”教学模式

“探究式”教学模式是美国小学科学课教学所大力提倡的一种教学模式。运用这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时,教师首先给学生呈现一个实际问题,并给学生提供解决这个问题所可能用到的实验器材等。然后,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或小组讨论)独立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并根据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设。最后自己独立地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中总结概括出事物的特征和规律,学到相应的科学原理。

(一) “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探究式”教学模式有着深远的教学思想基础。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科学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应当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并独立地掌握它们。他还说:一个不称职的教师向学生奉送真理,而一名好教师则教学生发现真理。英国的心理学家斯宾塞也曾指出:应该引导儿童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讲给他们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机能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杜威也认为:学生求知的目的不在于知识本身,而在于使学生自己获得知识的方法。

20世纪60年代,美国当代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发现学习”的概念。他指出:发现不限于寻求人类未知晓的事物,确切地说,它包括用自己地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这种发现学习的理论观点无疑奠定了“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探究式”教学模式有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探究—发现”教学模式,另一种是“探究—研讨”教学模式。下面分别介绍它们的教学活动结构、意义及作用和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二) “探究—发现”教学模式

1、“探究—发现”教学模式的教学活动结构。“探究—发现”教学模式的教学活动结构由3个阶段构成:

第一阶段:创设问题情境阶段。教师为学生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即给学生呈现具体的问题现象,并给学生提出具体的问题,让学生观察并独立思考。以“浮力”知识为例,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给学生提供各种物体,如铁块、木块、塑料块、冰块、铝块等等,然后让学生分别将这些物体放入盛水的玻璃容器中,让学生观察这些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当学生亲眼看到这些真实的现象后,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有些物体在水中下沉,有些物体却漂浮在水面?这时,学生可能七嘴八舌地提出各自的看法。待学生平静后,教师提出:请大家想办法证明物体沉浮的真正原因。

第二阶段:提出假设、验证假设阶段。学生提出假设和证明方法,即让学生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并给学生提供实验条件,例如给学生准备好盛水的容器和各种用于实验的不同材料的物体,以及天平、盛量水的量具和长度测量工具等。然后让学生自主使用这些仪器和材料,自己根据不同的假设独立设计实验进行探究。这个阶段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要阶段,学生在这时要积极思考,反复探究,提出不同的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并操作实验反复验证假设的正确与否。这个阶段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进行探究实验,而不是提供思路和方法。当学生探究失败时,教师应该给予鼓励,让他们变换假设重新探究,重新实验,直至提出并验证了正确的假设。

第三阶段:发现—概括阶段。当学生提出用相同体积的不同材料做实验,并试图用天平称物体的重量时,便进入了发现—概括阶段。这个阶段是学生独立探索事物的本质特征,发现物体沉浮原因,并概括出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条件的阶段。该阶段,教师要求学生独立进行。当学生发现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原因后,教师要鼓励学生概括出实验所得出的一般结论。

2、探究—发现”教学模式的意义和作用。 (1)“探究—发现”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在于使学生养成探究的思考方法,使学生通过探究和发现而获得知识,同时培养探究发现的科学态度。这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发现能力和相应的科学态度。

(2)、“探究—发现”教学模式所要培养的各种能力中最核心的是探究思维能力,这是科学研究能力中处于核心地位的能力。在“探究—发现”教学活动中,学生大致经历以下活动过程:①引发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学生面临教师设置的新奇而未知的问题情境,使他们的既成认知结构发生认知失调和矛盾冲突,为达到认知协调,他们迸发出强烈的探究欲望和认知兴趣。②探究思考、提出假设:学生面对问题情境和教师提出的问题,要进行探究思考,从而想出各种可能的原因或假设,这是发散思维的过程。在多种假设中,学生要选择其中的一个假设进行实验验证,这是辐合思维的过程。③实验验证和理论概括:学生为验证自己提出的假设,要亲自动手设计和操作实验,记录和分析实验结果。然后,根据实验结果概括出一般的结论或原理。这是抽象概括的思维过程。总之,在“探究—发现”教学模式中,学生的思维和操作进行了充分的活动,认知能力和操作技能得到

培养。

3、“探究—发现”教学模式的运用和应注意的问题。“探究—发现”教学模式适用于小学科学课教学,符合小学科学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也适合小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养成探究能力的特点。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收到了明显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应用该种教学模式让学生探索用测量影子的方法,测量大树高度的教学中收到了显著的教学效果。学生先在地上竖起木杆,测量木杆的长度和影子的长度。当木杆影子的长度是木杆实际长度的2倍时,他们推断树高也应该是树影长度的一半(即1|2)。这样他们通过测量树影的长度,就可能推测出树高。当学生掌握了这个原理后,他们用同样的方法测出楼高和旗杆的高度。进一步的探究在没有太阳时,怎样测量旗杆的高度。孩子们通过探究,发现了新方法:先用一根一米长的木棍竖立在地上,然后用2米长的木杆当作木棍的“影子”。一名同学躺在地上,从“影子”的顶端望木棍的顶端和旗杆的顶端。不断移动木棍和木杆到旗杆的距离,使躺在地上的同学的视线将木棍和旗杆的顶端连成一条线时,躺在地上的同学的眼睛到旗杆的距离就是旗杆高度的两倍。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发现,他们的发现已含有创造性思维。因为,他们还没有学过相似三角形的知识。

探究与发现无疑使学生的探究兴趣得到激发,使探究能力得到发展,探究精神和合作态度也得到培养。但是,“探究—发现”教学也有它的明显不足。这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探究活动的时间过长,往往是讲授教学的两倍或几倍;(2)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屡次失败会降低学生的探究信心;(3)使用大量的探究器材和其他的教学条件,使许多教师和学校不愿实施此法。

为了在教学中克服这些不足,在应用“探究_—发现”教学模式下应注意以下几点:(1)适当缩短学生的探究时间,简称“缩短”;(2)适当降低探究发现的难度,简称“平坡”;(3)使学生在发散思考解决问题的同时,进行辐合思维,选最佳的方案和方法,简称为“精简”。

在适当缩短学生的探究发现时间方面,教师应尽量设置清楚、明确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尽快明确探究目的。教师还应该为学生准备好各种探究条件,包括实验条件和探究环境,避免学生在调整实验仪器、熟悉探究环境上耗费不必要的时间。缩短探究—发现时间的最佳方案就是尽量减少用在非探究活上的时间,保证有限的时间都用在有意义的探究活动上。

为了帮助学生“平坡”,教师应该认真选择和设计难度适当的探究问题。问题太难学生不宜探究出问题的结果;问题太易又起不到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目的。所以,选择难度适当的探究课题就成为教师教学设计的关键,也是应用探究—发现模式的关键。

“精简”的目的是便于学生根据问题情境,选择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方法。所以,教师的要求应尽量突出问题的本质特征或主要特征,排除非本质的和次要的特征。从而让学生尽快发现解决问题的假设或方法,避免学生作离题太远的思考。

(三)“探究与研讨”教学模式

1、“探究与研讨”教学模式的结构。“探究—研讨”教学模式把教学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探究实物。上课时教师发给学生一些精心设计或选择与所学概念相关联的实际物体或材料,让学生自己去摆弄、操作、琢磨、探究其基本特征,充分感知材料或物体中与科学概念有关的结构或特征。第二阶段是集体研讨,即在学生充分探究的基础上,发表自己在探究活动中的认识和发现。通过大家的分析、讨论和交流,集中集体的智慧,使每个学生对探究物体的认识更加全面、完整。最后使探究中所观察到的物体特征内化成科学概念。

2、“探究—研讨”教学模式的意义和作用。

(1)科学课教学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摆弄和操作实际物体和材料,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智慧才能。同时也培养了他们认真仔细、准确全面的科学态度。通过探究实际物体,学生获得生动形象、真实具体的感性认识。这对于他们准确把握事物特征,深刻地理解科学概念十分有利。

(2)集体研讨为学生提供了发表个人见解、倾听他人意见、相互交流、相互比较的机会。学生在集体研讨过程中既可以表现个人的自信,又能发现自己的不足,还能发现别人的长处。这样经过内心深处的分析对比,无疑能够提高正确地认识自己和认识他人的自我意识能力。研讨中还可以通过讨论,澄清事物的真伪,提高个人的认识,获得准确的概念理解。研讨中同学常常相互质疑、相互争论,这既利于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坚持真理的科学态度,又能够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同学们在集体的研讨中还会增进相互间的了解,增强合作和互补意识。研讨是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的重要形式,可以相互补充、相互借鉴、共同提供之目的。小学生从小就养成科学研讨的习惯,会促进他们认识能力的提高、自我意识的发展和合作意识的增强。

(3)探究—研讨的教学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过程。教学过程中通过探究和研讨,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的探究和研讨动机被激活和强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这就使整个教学过程既严肃认真,又活泼热烈,呈现高涨的学习气氛,促进教学活动的进行。

3、“探究—研讨”教学模式的运用。“探究—研讨”教学模式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的条件,合理设置教学活动结构,灵活地加以应用。下面介绍该种教学模式在“植物怎样繁殖”(10册自然15课用根茎繁殖植物)一课中的运用。

(1)呈现植物的实物,组织学生进行探究。

教师事先准备好各种的实物植株。植物的选择要根据教学目标而定。本课探究研讨的问题是植物怎样进行繁殖,这就要根据植物繁殖的种类选择各种繁殖类型的植物。例如:种子繁殖的植物有葡萄、柑橘和桑树等;本课不做研究,茎繁殖的植物有月季、菊花、夹竹桃、玫瑰花等;用根繁殖的有甘薯;用地下茎进行繁殖的有马铃薯、姜、大蒜等;种子和茎都能进行繁殖的有桑树和葡萄等。

上课时,教师将选择好的植物发给学生。如果植株少,可按小组发给,并可轮流交换。在学生进行观察探究时,教师向学生提出事先准备好的一系列相关的问题:(1)认识植物,说出其名称;(2)指出那些植物开花,那些植物不开花;(3)那些植物先开花后结果,那些植物只开花不结果;(4)没有种子的植物怎样繁殖后代?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观察探究,并根据植物的

特征将其分类。探究过程中学生会发现有些植物不用种子繁殖后代。那么,没有种子的植物怎么生根、发芽和生长呢?教师要求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进行探究和集体研讨。

(2)发现问题,探究研讨。学生发现问题后,教师要求学生进一步探究那些用茎繁殖的植物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进一步观察并发现这些植物的茎上有节,节上有叶,叶腋下有芽。有些植物的茎节上能长根。例如大蒜会自行生根发芽,南瓜藤在土里长须根,金银花藤上长须根等等。这些特征是学生一起观察探究,大家边探究、边研讨提出的。同学们在研讨中各抒己见,相互补充,使认识不断完善。最后,找到了没有种子的植物用它的根、茎或地下茎进行繁殖后代的原因。

(1) 繁殖实验,验证研讨的结果。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研讨,大家都明确了有些植物用茎繁殖后代的原因后,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即植物茎杆的扦插实验(扦插法、压条法)。实验时,教师要明确提出操作的各种技术指标,并自己亲自操作示范,指导学生操作。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也要给与个别现场指导,保证实验的质量。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关心实验的结果,经常给扦插植物浇水、松土等,使扦插的植物到一定时间成活。

(四)“探究—发现”和“探究—研讨”两种教学模式的异同 1.“探究—发现”和“探究—研讨”都属于“探究式”教学。两者的共同特征都是组织学生对实际现象和事物的特征进行探究。教学的主要目的都是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积极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的活动结构都是在教师的设计和指导下,让学生自主探究的活动过程。学生的探究活动以发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和主要原因为目的,通过积极的动手操作、动脑观察与思考,经过自己的探究获得对事物的认识。

2.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

(1)探究—发现的主要特征是根据对问题情境的分析,提出实验假设,通过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并概括出一般原理。而探究—研讨是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实物探究,大家共同研讨,提出各自的发现,完善大家对事物特征的全面认识。所以,两者的教学活动结构、探究实物的特征等方面略有不同;

(2)“探究—发现”适用探究事物之间的内在关系,并得出一般原理的教学内容。例如:高年级的自然教学内容中,(10册的声音单元、12册宇宙单元)是指导学生认识自然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它们的运动变化规律的教学内容,就可以采取“探究—发现”。而“探究—研讨”适用于探究事物的一般特征,获得对事物的特征有个全面的认识的教学内容。低中年级的自然教学内容大多适合“探究—研讨”,因为低中年级的自然教学要求是让学生认识周围自然界常见事物的显著特征和共同特征。例如:自然第八册的植物和动物单元的教学就可以采取“探究—研讨”。

(3)“探究—发现”教学模式根据条件可让学生单独进行,也可小组单独进行,也可小组集体进行;而“探究—研讨”教学模式一般都是集体进行;

(4)“探究—发现”的时间一般较长;“探究—研讨”的时间可能稍短些。

教师在选择教学模式时应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的实际条件,适当合理地选择运用。

参考资料:

1、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及标准解读

2.小学科学教育概论

郝京华

主编

2003年10月

高等教育出版社

林崇德

主编 3小学科学教育心理学

申继亮副

主编

张奇

沈群

韩志伟著2001年7月

北京出版社

第二篇:小学科学课的一点思考 小学科学教学反思

自然界是物质的,是可以被人类所认识的。然而奥妙无穷的大自然充满着神秘,在不被人类所认识的时候总披着一层薄薄的细纱,需要人类不断的进步,不断的探索,去揭掉它,进而挖掘出巨大的潜能。历史付于我们教育工作者以重任,肩负着下一代文明程度的责任。因此,人的素质是至关重要的,更不容忽视的是对小学生的培育。随着新课改的一步步施行,科学这门课程在小学应运而生,逐步取代了过去的自然课。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经”。这不仅标志着该课程从单一的学科教育转移到学生科学素养的培育上来,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要飞跃和教学双向方式要变革。然而怎样的带好队、教好课已是转型阶段教师们最为关注的问题,学生好思想、好方法、好观点的形成离不了教师科学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近年来科学课内容不但多科性,而且观察与实验也具有多样性。怎样让这些实践活动发挥高效的作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就尤显重要了。在这里借此谈谈几点肤浅的看法。

一、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设备等多媒体教学与学生实际观察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

随着这项工程的落实,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已不再是城里人的专利,农村人也可以享用各地好的教育资源,也可以把图片、音频、文字材料及板书以动画的形式展现给每个学生。让学生看到也许从未见过的事物;让学生体验一些不易或者无法操作的实验;让学生看到一些平时无法观察到的现象;使学生的知识面进一步的扩展。因此充分的应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为我们的教与学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在学习中起到其它教学课型无法起到的作用。然而过分的依赖这一手段,只放一放图片或者单一的利用课堂实录,会使学生对知识和结论半信半疑。更不说有些可能只打开机子让学生看看。若这样仅仅让学生去观察教学是达不到本课程课程标准的。所以实际教学科学课时,力争每一个实验,都做到由多媒体与活生生的新鲜事物及学生亲身经历相结合的原则,来进行巧妙的构思教学。比如:在学习<<青蛙>>一课时,除了科学的利用投影片、录像片段、文字资料外,还可以由教师事先在小河沟里捕捞活的受精卵、小蝌蚪、带尾巴的小青蛙、不带尾巴的小青蛙、成年青蛙各一个,分别装入五个容积为500毫升的透明玻璃杯中,并加入适量的水,为防止成年蛙跳出在后两个玻璃杯口上罩上适当的网子。然后教学中分别按顺序放在投影仪上并放大到影幕上,这样学生能直观的看到在水中游动的卵、小蝌蚪、带尾巴的小青蛙、不带尾巴的小青蛙、成年青蛙。使学生对青蛙的生长过程、条件以及形态都有一个形象的了解,学生化抽象为具体,变虚为实,将学生引进身临其境的动物世界。这将收到较好的效果。然后派专人将青蛙放归大自然。并对学生进行生动的爱护有益动物的思想教育。

二、合理的组织和引导每一节科学课,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实验观念

科学教学不仅是知识教学、能力的培养,而且还包含对学生科学技术、兴趣爱好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启发、熏陶和实际锻炼,使学生在掌握和应用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潜移默化。如在教学<<磁性>>时,教师的左手心内先握一块圆柱形的磁铁(磁铁暂不叫学生知道);让学生观察拳头的手背和拳轮上吸住的铁屑、书订、大头针等物体,而且甩也甩不掉,然后再让左拳接触粗沙、锯末、碎玻璃、小铜片、和小铝片,无论怎样接触总是吸不住,学生观察到这种现象更感到莫名其妙,认为教师是在玩魔术,迫不及待的要弄个清楚,课堂气氛相当活跃,有的学生真想将教师手掰开看看手里到底是什么?当打开左手将圆柱体磁铁拿走,手上的铁屑、书钉、大头针自动掉的净光,这时学生恍然大悟,原来是磁铁作怪,用这种设计的演示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再直观的解释磁体、磁性、磁场等概念就容易多了。

三、巧妙的利用小制作和发生在身边的现象,展开想象,解释问题,揭露谬论,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实验习惯

室外观察题、技能训练题、创造思维题大多数与周围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指导学生用小制作和发生在身边的现象,去探究问题的实质,进而获得结论。如在处理“平面镜成像”实验时,利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平面镜两个,通过调整两个平面镜的位置,可看到自己的后脑勺的头发。这就证实了人们常言“后脑勺的头发摸得着,看不见”的错误说法。并对学生进行“人要经常用镜子照照自己,看一看自己的仪表和行为是否端正,养成严于律己”的思想品质教育。还有如巧借身边的事物来解释室外观察题:汽车司机夜间行车时,驾驶室内不能开灯,为什么?教师因陋就简,晚上将室内电灯打开,让学生站在玻璃窗前观察玻璃,当电灯亮时玻璃窗上的玻璃上尽是室内物体的像,而看不到室外的物体。当电灯熄灭时隔着玻璃可看到窗外的物体,而玻璃上室内的像消失了。由此,让学生自己观察、总结、尝试说明汽车司机夜间开车为什么不能开灯的原因。使学生大开眼界,进而激发学生观察身边现象的习惯。无论何种科学课型,只要通过师生共同开辟科学园地,自己动手制作教具、学具,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客观条件去开发、去选取相应的材料,进行课外小制作、小实验。将科学教材提出的问题进行观察实验,对解决问题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使学生对知识结构确信无疑。并可解释许多生活中的谬论。同时,让学生感到身边时时有科学,处处有科学。这样既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浓烈兴趣,又能在轻松愉快而充满神奇的环境中展开想象、获取知识、认识科学。从而养成良好的观察、想象、总结的科学实验习惯。借许多的科学实验结论还可对学生进行相信科学、破除迷信的科学观教育。

四、善于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走向大自然,养成正确的理论来自于实践的教育

一切理论来自于实践,来自于事物自身的发展规律。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就要让学生接触事物的本身。因此,我们要让他们走到大自然中去。自然界随处都有新奇的东西,随处都蕴藏着科学的道理,只有至身于大自然中,学生才有认识事物的机会,才有想像的空间,才有科学的灵感。改革的步伐是很大的,它需要我们去落到实处。仅仅在课堂上介绍自然界的事物,就显的空洞,而学生听起来也会不着边际,这于童心未泯的孩子们迷恋大自然、爱游玩的个性特征恰恰背道而驰。而对于新的科学课程,课程标准也要求我们应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开创性的组织教学。要让学生走出去,同时教师还必须给予合理的引导。要散而不乱。

总之,科学课的教学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真正的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科学探究活动的主体。方法是多样的,思路也是无穷的。无论怎样,我们都应以科学的观点教好科学课。都应以发展的眼光对待孩子们!

小学科学教学反思

一、鼓励学生敢问。

我认为教师首先应从教育观念上更新,采取更适合学生发挥主体性的教学模式,虽然《科学》这门课对于学生来说有的内容学生易懂也爱学 ,可有的离他们很远他们不懂就不爱学.这就要我们为学生营造一种和谐的宽松气氛,让学生敢想敢问敢于表达的真情实感。使学生感到教师与学生平等相处,一起探索,研究。若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教学内容相差甚远或问题提不到要害处,教师要先给予积极鼓励,赞扬他敢于提问的勇气,而后再给予点拨和启发,让他们带着成就感体面地坐下。

其次,要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解放思想,放下包袱,鼓励学生敢问,爱问。教师要使学生认识到学会质疑的重要性。我们可以通过爱迪生 “我能孵出小鸡来吗”、牛顿“苹果为什么往地上掉”等具体事例,教育学生学习科学家善于思索探究的思维品质,使学生懂得“疑而能问,已知知识大半”、“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的道理。还要告诉学生,课堂提问不是老师的专利或某些学生的专利,每个人都可以提问,也只有在大家互相质疑的过程中,自己的思维才能得到发展。

二、引导学生会问。

学生不会提问,是因为他们不知从哪入手,不知提什么样的问题。起始阶段,教师应注意通过示范提问,向学生展示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受到启迪,有法可循。当然,在示范提问的基础上,教师还应注意启发引导,让学生尝试提问。

1.从课题上质疑

教材中许多课文的课题都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既有利于探究和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如教五年级科学第四课《根和茎》,出示课题后,引导学生质疑。问学生:谁能分清根和茎 ?你能说出几种啊?为更好 地理 解植物的根和茎做了铺垫。

2.从课题的重点,难点处质疑

对课题重点、难点的质疑,既有利于学生深入探究本课主题,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这一课题进行教学。如教五年级第八课《仙人掌的刺》一课,一个学生提到: “为什么说仙人掌的刺就是植物的叶子呢?”其他学生听后哄堂大笑,当我反问他们怎么解释时,他们却哑口无言。其实,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提得很有价值。通过和莲的叶子荷叶相对比的讲解,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学生明白了生活在沙漠中的植物叶子发生变态的原因了. 3.从矛盾之处质疑

有些课文中有看似矛盾之处,那正是编者匠心独具所在。从而悟出道理,提高认识。如第十三课《冷水和热水》一课,有这么一个实验 :向烧杯中加入280毫升热水(80度左右)向锥形瓶中加入80毫升的冷水.将锥形瓶放入烧杯中,用纸板盖住杯口,在纸板上打两个小孔将两个温度计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观测两个容器中的初始温度和每间隔1分钟的温度变化.(到5分钟时到8分钟时)在实验前让同学说一说将要出现的结果.同学们只说出了两个结果温度一样热水比冷水高一点.我说冷水比热水温度高点.同学们说“那是不可能的.”我说“那好吧我们来试一试再说.”同学们都非常好奇,认真的看和记录.结果正是冷水高一点.这样一来同学们的积极性上来了,纷纷讨论为什么.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说过:“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那如何才能变呢?变首先要反思,而且要善于反思,如何反思?作为一个从事科学教学的老师,不仅要具有精湛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教学艺术,更重要的是要善于进行教学后的反思,只有在不断的反思过程中才能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现我根据自身经验谈一谈如何进行小学科学教学反思。

一、要充分认识科学教学反思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能不能真正地达到反思的作用,关键是看他们能否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能否有助于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科学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它需要教师的知识储备更广,因为科学涉及到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等众多领域;需要的课前准备更为充分,因为科学学习需要有结构的探究材料,需要小组合作探究。在科学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学生早已变成教学的主体,而教师的新旧教学理念必然相互冲突,作为教师必须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转变教学观念,而这一过程教师必须要及时“反思”中快速地转变过来,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从而适应当代教育的发展。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而科学素养的形成不是短时间内完成的,它是学生不断地接受与内化的漫长过程。更为重要的是,早期的科学教育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为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在学生的科学启蒙阶段即小学阶段,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显得尤其重要。有效的课堂教学不仅使学生学到科学知识,感受科学魅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到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而形成影响学生一生的能力。

从上述看来“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也是提高教学的捷径,因此教师必须总结出自我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要认识教学反思对于教师的重要性。

二、要认识科学教学反思的误区

虽然当前科学课还不如语文课数学课那样受社会重视,但教师的反思也是有必要的,在反思中教师不能进入以下误区:

(1)过分强调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

科学探究是一种学习方式,是众多学习方式中的一种,显然不是惟一的学习方式。科学课堂中有效的学习需要整合不同的学习方法,需要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考虑。比如说,科学实验课就要以探究活动为主;科学考察课就要以观察为主;科学阅读讨论课就要以阅读、讨论为主。

(2)过分追求由学生的自主探究生成知识。

新课程是强调知识的形成应该是以学生为主的探究活动形成的。但这并不等于所有的知识都要让学生去探究,这根本不现实,因为有些知识受学生阅历,器材,条件,空间等因素的限制,学生根本无法进行探究。

(3)过分重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忽视了科学概念的形成。

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与科学概念的形成是同等重要的,它们相得益彰。在教学活动中,科学概念的形成是依赖探究活动的,且探究活动与具体的科学内容分不开的,学生对探究的理解不会也不可能脱离科学内容而孤立进行的。

三、要认真地进行科学教学反思

根据新课程的理念,课堂教学的规律及评价体系,教学反思一般从教学目标的科学性、教学内容的有序性、教学结构的整体性、教学方法的确切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反馈矫正的及时性等方面进行反思。为了使教学反思能够深入且富有实效,我认为不一定面面俱到,根据科学课的特点,主要要进行以下反思。

(1)教材重点难点把握是否到位。备课是上课的前提,教师在备课时,都应认真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哪,教学难点在哪。课后反思时,就应该反思确定的教学重点是否妥当,对知识在教材中地位的判断是否正确;教学难点有没有在教学预设中顺利地突破。

(2)活动的设计是否严密、科学。科学课上概念的形成都必须借助于一系列的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形成合作、交流、探究等能力并建构科学概念。因此活动的严密性和科学性必须是教师在课后认真反思的一个重点。

(3)材料的准备与出示时间是否恰当。科学课的学习需要借助于一系列的探究材料,关于材料首先要反思的是这些材料是不是围绕课堂上需要探究的问题而准备的,且所提供的材料之间有没有特定的联系,相互作用后能不能体现出有关的科学概念和事物规律——即提供的材料是不是有结构材料。其次,反思材料的出示时间也是相当重要的,因为学生在科学课上对于材料关注往往会影响了整节课的教学效果,所以材料恰到好处的出示会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和探究热情。

(4)探究小组之间的合作是否有效。

目前科学课的学习方式是以小组合作为主,但是大部分小组活动表面看来热闹非凡,却浅显没有深度,这是因为教师只关注了活动的形式,而没有确立明确的目标,且组内分工不清。因此,有关小组活动的设计,在分工明确、目标确定的基础上,首先考虑学生思维的深度,再考虑活动频率。小组活动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理解科学的本质,绝对不能搞形式主义丢掉了本质内涵。

总之作为一名乡村的科学教师,只要认识了反思的重要性,不要误入反思的误区,认真正确的进行反思,就会在不断的反思过程中能变、能通、能久,从而科学教育教学工作,使科学教育教学工作迈向一个新台阶。

小学科学四年级教案

汤建新

教学内容:玩气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引领学生运用感官感觉空气。能用一定的办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能力目标: 使学生认识空气存在于我们周围的每一个地方,它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会流动的、能占据空间的气体。

2、能设计实验,借助其他介质来观察空气,从而学习一种新的科学观察方法。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以及初步的分析综合能力。 能对研究过程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情感目标:能对研究过程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对学生进行卫生教育,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空气存在于我们周围的每一个地方,它是一种没有颜 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会流动的、能占据空间的气体。教学难点: 能设计实验,借助其他介质来观察空气。 教学方法: 实验观察。

教学准备:气球、塑料袋、水槽、砖块、空塑料瓶子剪刀、针或锥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游戏导入.

1、教师:“许多同学都玩过气球,说一说是怎样玩的?”

2、学生回答后教师安排小游戏“吹气球”,比一比看谁吹的大。

3、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吹大的气球中有没有东西呢?如果有的话,气球中装的是什么呢?”

4、学生进行猜测,再想办法进行证明。(如学生松开吹大气球,空气冒出气球“飞跑了。)

二、通过感知,知道空气就在我们身边,初步认识空气的性质.

1、讨论并制订研究计划方案。学生讨论“把气球吹起来的这些气是从哪里来的呢?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思考哪里还有空气,并想办法寻找空气。

2、各个组长汇报研究计划,教师可以就学生制订方案中的不足问题。先让学生自己设计收集空气的方法并试一试,教师可出示用塑料袋收集空气的图例(教材第44页下图)展示“逮住”空气的方法,鼓励学生用种方法“逮住空气。

3、空气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学生先用感官来观察。你准备用那些感官来进行观察?教师在此可提学怎样运用感官进行观察。这一活动的时间要充分,要让学生尽可能地充分地感知。

4、教师演示砖快放水中冒气泡的实验(实验中的砖块越干燥越好),让学生感知空气存在于我们的周围。

5、带领学生进一步研究空气存在于什么地方。空塑料瓶中有空气吗?指导学生利用教材给出的材料设计实验,进行研究。在此,材料可以不局限于教材所给出的,可以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进行增减。

三、实验探究空气占据空间,空气能流动.

1、学生猜测:将一只气球放入塑料瓶中将气球口反套在瓶口上,扎紧。用力吹气球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学生进行猜测,教师听取汇报并询问学生猜测的依据。

2、实验观察,记录现象。

各小组进行实验操作,汇报实验现象:气球吹不起来。

3、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教师提问“为什么气球吹不起来呢?” 小组讨论并汇报。引导学生发现如果不想办法排除瓶内的空气气球是吹不起来的。从而得出空气占据空间的结论。

4、实验验证。

怎样可以把气球吹大呢?学生在发现了空气占据空间后就会想到:如果想把气球吹大就必须要将瓶中的空气排出,只要将瓶子扎破就可以了。“瓶子扎破以后,瓶中的空气是怎样跑掉的?”这个问题可以引起学生产生新的探索欲望。

教师引导学生用针或锥在瓶上扎孔后,一边吹气球一边将手放在孔的上方感受气流,体会空气可以像水一样流动,进而知道空气不仅占据空间而且还会流动。

四、归纳空气具有什么样的性质.

1、我们运用了许多方法观察了空气,大家肯定有许多发现,我们来交流自己的发现,看谁的发现多?交流会使我们每个人有更多的发现。

2、学生分组讨论,与同学交流、分析,并归纳空气的性质。 (如:空气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能占空间等。)

第三篇: 小学科学课教学设计的策略

小学科学课教学设计的策略

一、小学科学课教学设计的内涵及意义

简单地说,小学科学课教学设计就是指小学科学课教师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

具体地说,小学科学课教学设计是指小学科学课教师以现代教学理论为基础,依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师自己的教学观念、经验、风格,运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合理组合和安排各种教学要素,为优化教学效果而制定的实施方案。

2、小学科学课教学设计的意义:

小学科学课教学设计是上好小学科学课的前提,是促进小学科学教师理性地思考教学,真正实现教师与学生双发展的主要凭借。

二、小学科学课教学设计的实施策略:

A、与文本对话

(一)与课程标准对话:全面理解课程标准精神、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对课标的独特理解(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小学科学教学的基本要求)

设计应体现课标中的基本理念

1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

应表现在教学的各个阶段

2、学生是学习科学的主体

教师勇敢地退下来,适时地走进去

3、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尽量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从而实现一箭多雕。

4、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

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 学生需要什么样的发展——有个性的发展,有头脑的发展. 所以,我们强调,科学探究的重点是思维训练(各个阶段)

5、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

内容(课内、课外;课前、课后)、实验材料、实验方法、时间、空间、结论等方面的开放。

6、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形成与发展的评价

多元化的发展性评价(课堂中评价以口头评价、激励卡评价为主)

重申:师对生的评价以激励、引导为主,同时倡导评价延迟,但必要时应适时指出学生的错误。

设计应落实课标中的教学建议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对事物、现象充满好奇(特别对新奇的事物和现象)但注意

力容易分散(情景创设、形象描述);敢想、敢干但经验不足(营造氛围,精选内容,大胆放手,加适时指导)、争强好胜(尊重差异、多表扬少批评)。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活动(课内、课外)

亲历活动是指学生经历科学活动,包括科学考察、测量、实验、探究、制作乃至课题(科学小论文)等活动。学生积极参与、亲身经历各种科学活动的时候,他们的眼、耳、鼻、舌、身多种感官协同活动,真正地做到动手动脑学科学。所以,科学教师应当用丰富多彩、具有科学教育意义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活动。

这些活动应该符合下列条件: (1)精心设计,具有典型科学教育意义。如让学生养蚕、种花等,在日复一日的照料、观察、测量、记录等科学活动中,学生们逐渐知道了一些科学知识,掌握了一系列相关的科学技能,同时也形成了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难度适当,充满儿童情趣。注意选择儿童比较熟悉的、能够操作的、易于引起他们直接兴趣的活动。

(3)因地制宜。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开展亲历活动如对具有地方特色的社区资源进行积极开发和利用。

(4)注意安全,防范一切可能发生的意外。亲历活动时间有长有短,可能在课堂上进行,也可能需要课外活动的配合,教师要密切注意学生的安全,及时给予提醒和忠告。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科学课强调学生亲身的经历,强调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成为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1)给学生提供亲自参与活动的机会

在活动中,年幼的儿童需要教师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和指导,

但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教师要有意识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从事包括活动的设计、执行、交流和评价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逐渐地由说明者、讲述者、指导者转向服务人员、咨询人员和提供帮助的人。

(2)提供有结构的材料,材料要简单,能为每个学生开辟一条有趣探究之路;材料要丰富,让学生有可能通过多样的学习路子去探索

(3)进行发散性提问的训练。

发现科学问题的能力,是学生学习科学、获取知识的基本能力,判断学生学得好与不好,不仅要看学生回答了多少问题,还要看学生提出了多少问题及问题的价值。所以,教师应创设问题和探究的情境,培养学生发散性提问的能力。

(4)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做多种假设和预测。 (5)指导学生制订行动计划,并选择方案实施。

(6)引导学生思考、研讨,自己得出结论。

a.个人思考和集体研讨相结合。

b.要善于抓矛盾,启迪诱导学生深入思考,开展讨论研究。 c.给学生提供心理上的安全感,创造良好的研讨氛围。

(7)对活动的反馈与调控要适当

5、(教师)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陶行知先生说过:“要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嘴、空间和时间,并且给予充分的营养。让他们置身自然,研究自然,较之于几十平方米的教室,学习的时空更加广阔,手、口也更加自由了,他们就会感到自主、轻松、愉快。”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的开放性,表现在时间、空间、过程、内容、资源、结论等多方面。”所以,教师应具备开放的教学观念。关键有三点:

其一,教师不是权威,不是传授知识的工具,而是学生学习伙伴,帮助学生更好地探究知识的宝库。

其二,课堂是学习知识的一个场所,但不是惟一场所。科学课不受课时的束缚,教师要鼓励学生参与课外的学习活动;科学课不受课堂的束缚,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向校园、家庭、社会和大自然。

其三,科学结论不一定非要从课堂上获得,换言之,科学教师不一定要在课堂上把科学结论硬性灌输给学生。这就意味着,教师既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把妙趣横生的科学世界,在规定的课时里全部

奉献给学生。那么,教师的作用是什么?首先,他是一个向导,他引领学生学科学用科学,地点可以是课堂,更应该到校园、家庭、社会和大自然中去,所以,科学教师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的那些时数,而要重视引导学生课外的学科学用科学活动。同时,科学教师也是一个学习伙伴,他与学生一起探究、一起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或预测;一起制订计划、搜集证据、验证假设;一起概括探究的结果并且得出结论进行交流??这个伙伴是一个很重要的伙伴,他善于启发学生拓展信息渠道,善于鼓励学生利用存在于教科书以外的各种资源。教师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太小的空间里,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更广阔天地;

教师不要把上下课铃当做教学的起点和终点,小学生探究科学的活动往往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

学生对问题已有的经验和认识是重要的教学前提,同时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课后开展后续活动;

要拓展学生的信息渠道,广泛利用存在于教科书以外的各种资源;

不要拘泥于教科书上规定的教学内容,孩子眼中的科学世界永远是妙趣横生的;

要让学生知道科学探究的答案有时不是惟一的,要允许学生存有己见,既关注别人的答案又反省自己的答案。(例如,电磁铁的磁极与线圈绕向和电池正负级接法的关系)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科学课教师要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为满足这种新的更高的要求,应该具备更多的学习指导策略,以便针对性、有变通性、及时地解决问题。科学教师对学生科学学习活动的具体指导策略有: 教师要悉心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把握好以下几点: ①重视学生的学习基础、从生活经历中提出 的鲜活问题以及教学与周围环境的和谐,要能够根据这些情况适当地调整、补充教学计划和教材内容。

②亲身介入并认真观察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随时掌握他们在活动中所取得的进展、面临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

③对活动的状况及时作出判断,并决定应当采取的指导策略。 ④把确有价值的和学生在探究中产生的问题及时地纳入教学内

容之中,使之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

⑤根据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新情况,适 当地修改活动方案,调整教学进程,使教学具灵活性、变通性和针对性。

⑥不过早地出现结论,肯花时间让学生对某一个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探究和体验的机会。

7.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学生实际生活在一个信息环境中。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全新的教学天地,它应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手段和工具。

现代教育技术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调整教学进度,提高学习效率;能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为终身教育打基础;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高质量的科学信息;能为教师提供更多样、更先进的教学手段??现代教育技术为今天的教学开拓了广阔的天地。

在一切有条件的地方,科学课程的教学应尽可能地运用以下方面的现代教育技术:

①各种音像资源。如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广播、电视等,它们可以为学生提供许多无法亲身体验的信息,开阔学生的视野。 ②计算机软件。各种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文字处理软件、数据库软件、画图软件、教学评价软件,甚至包括某些智力游戏,都是很好的教学资源或工具。如可以用计算机模拟来代替一些在实验室无法完成的实验,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用数据库来记录和整理数据,用文字处理和画图软件来表达结论。教师可以使用现成的软件,也可以为满足特定教学过程的需要而开发自己的软件(课件)。

③网络。包括各种局域网(如校园网、地区网)和国际互联网,可以充分实现资源共享。如可以利用校园网发布气象消息,建立学生自己的科学网站。互联网上存在大量科学方面的信息,还有一些互动性的科学学习项目。所以,只要有条件,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同时,这也可以锻炼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在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时要注意:首先不要为用而用,要为教学内容服务,要与教学过程有机地结合。我们不能用现代教育技术去替代他们应该亲身经历的探究自然的过程,这点对小学生尤其重要。

(二)与教材对话(教学内容分析及重难点的确定):

通览全局,整体把握;以“科学探究”视角解读教材。

依据课程标准、教材特点,研读本课教材,理清本课的主要内容、结构、与前后的联系,分析教材的思维、推理的逻辑路线,把握编者的设计意图、重点难点、时间分配。

B、与学生对话 (学生基础分析)

奥苏伯尔:“如果我不得不将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人的知识在脑中是呈网状的,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

已有经验:原有认识(可能是错误的)、儿童的生活世界、现实发展水平(认知因素、非认知因素)。

平时注意观察和分析学生的发展情况,如认知能力、知识基础、言谈举止、行为表现、情绪情感、态度等,积累这些方面的感性认识,并分析总结每个儿童的变化发展规律和主要特征。

分析当前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发展状况。 分析学生对于本课的认知基础。

分析与本课相关联的学生的生活经验。

分析学生学习本课的能力水平和可能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综合以上分析,思考学生的学习基础与需求。

只有把学生的一切“了然于胸”,教学活动才有开展的可能与意义。

C、与课程资源对话(教学资源的初步准备设想):

思考儿童个人生活经验方面的课程资源。

思考儿童家庭生活方面的课程资源。

思考儿童学校生活方面的课程资源。

思考儿童社会生活方面的课程资源。

思考书刊、教师用书、他人的教学设计、网络等媒体的课程资源。 对以上几个方面的课程资源进行筛选,确定本课的课程资源。

学生准备(学具准备、课前搜集资料、课前实践等)

教师准备(演示用实验材料、课件、挂图等)

D、与自己对话(怎样组织教学——教法和学法的初步确定) 考虑自己的基础,努力作到扬长避短。

考虑组织教学过程和应对学生可能出现的意外表现。

考虑怎样凸现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利用教材实现1+1﹥2的效果。

完成上述对话后,就可以根据学生、教师的实际和教材编者的意图确立教学目标了。

说明:与课程标准和与学生对话的过程应持续保持在平时,真正撰写教学设计时主要考虑与教材的对话、与教学资源的对话、与自己的对话。

三、小学科学课教学设计的(改为要素)具体内容

(一)课题

(二)教学内容分析

(三)学生基础分析

(四)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书写要领

教学目标编制要把握四个基本的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

1、行为主体应是学生(或师生共同体)

由于课程标准检验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有没有达到,而不是直接评价教师有没有完成某一项工作,因此,课程标准的陈述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陈述行为结果的典型特征,行为的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能以教师为目标的行为主体。

2、目标一般分领域、分层次陈述(三维或四维目标)

3、行为动词应尽可能是可理解的、可观察的;

科学探究(会、能够等);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感受、意识等) 科学知识(知道、认识、理解等)(课标50页附录)

4、要有具体的表现程度;

5、必要时附上产生目标指向的结果行为的条件

6、目标还应该是可操作、可评价的。

符合要求的教学目标陈述

科学探究:学生能够用感官判断物体的特征,如大小、程度、轻重、形状、颜色、冷热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愿意把自己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告诉其他同学;并愿意倾听别人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 科学知识:在认识材料的活动中,知道某些常见材料的一般特性和常见用途。

(五)教学重难点

(六)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教师准备)

(七)教学过程(含教法设计、学法设计、多元化发展性评价设计、趣味型拓展活动设计等,通常还附有对应的设计理念)

(八)教学反思留空:实践表明,无论教师课前如何周密设计,在“以探究为核心”的课堂教学中都会出现一些教师始料未及的情况发现,自然教师必须另做灵活性处理,而这一过程,是非常宝贵的教学资源,所以我们倡导教师在课后写出教学反思,为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提供经验、教训。

荐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1500荐荐荐

字] 字字 一科中上学 三班

科上

学教教学

案案

(5000[1000案

)

]

科1 荐科学教案 [1000字]

第四篇:小学科学的基本教学模式

小学科学的基本教学模式—信息加工教学模式

“小学科学信息加工”教学模式

为了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国内外众多学者对教学模式从多角度进行了实践、分析与提炼,形成了为数众多的教学模式。美国学者乔伊斯和韦尔把众多教学模式归纳为四种基本类型:信息加工教学模式、个性教学模式、合作教学模式、行为控制教学模式。我们认为,“信息加工教学模式”更符合小学科学教学的普遍规律,所以,我们选取了“小学科学信息加工模式”为主要研究对象。

一、信息加工模式的理论依据

(一)、国外教学理论

这类教学模式依据信息加工理论,把教学看作是一种创造性的信息加工过 程。目前教育界在信息加工教学模式的研究领域认可度较高的有皮亚杰“以信息处理能力的发展研究为基础”的模式;有加涅的“以学习理论为基础”的模式;有布鲁纳“概念获得”模式。

(二)国内课改教育理论

1、我区模块教学思想

2、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3、新课改以来认可度较高的“主体性教育理论”、“生本教学思想”、“探究性教学理论”等。

二、小学科学基本教学模式的模块框架及说明:

(一)、基本教学模式框架:

多元导入,聚焦问题 问题引领,收集信息 整理信息,明细概念 拓展链接,迁移应用

(二)、基本模式模块框架的说明

第一模块:多元导入,聚焦问题

此环节属于信息输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实验、游戏、谈话、讲述等

形式,给学生输入能诱发学生思考并提出相关问题的信息。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梳理出直接指向教学目标的关键问题。

设计的目的:明确研究方向。有了问题,学生的学习就有了明确的目的性,学生的思维活动就具有解决任务的性质。这是课堂教学的初始环节。

理论依据:

《科学课程标准》: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

《科学课程标准》:重视学生的学习基础、从生活经历中提出的鲜活问题以及教学与周围环境的和谐,要能够根据这些情况适当地调整、补充教学计划和教材内容。

《科学课程标准》—“学习建议”: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提问题的训练,一般安排在探究活动的起始阶段。

《模块教学思想》---问题意识培养 操作要点:

1、重视学生的学习基础(科学的前概念),创设多元化的问题情境(如温故知新、设置悬念、创设情境、迁移类推、联系生活、媒体演示等),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

2、在学生广泛提问的基础上,引领学生梳理问题,聚焦形成每节课的核心问题---学习目标。

3、如果学生的提问不全面,教师可以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参与到提出问题的环节。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由教师直接提出问题。

4、一般在2-3分钟,最长不能超过5分钟。 注意事项:

1、无论是怎样的导入,都要与所学内容相关联,言简意赅,起到画龙点睛

的作用。

2、此环节教师特别注意要把确有价值的、学生在探究中产生的与本课教学内容有直接关系的问题及时地纳入教学内容之中,使之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如果问题与本课教学目标无关,或学生暂时无能力解决的问题,教师应该及时鼓励,并引导学生课后进行研究,以免冲淡学习目标。

教学案例:《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创设情境,引导探究

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了在水中有些物体是浮着的(如:带盖的小瓶、橡胶小鸭子、塑料空心盒),有些物体是沉入水底的(如:柿子、橡皮泥、薄金属片),下面我再请大家看一个在水中的物体,请注意观察,这个物体和上节课我们看到的物体有什么区别?(拉长) (展示潜水艇的画面),

生:上节课我们见过的物体或者是沉,或者是浮,这个物体在水中一会浮一会沉。 师:的确,像同学们看到的一样,水中物体的沉浮是可以改变的,面对这种现象,你们脑海中产生了哪些想要研究的问题呢? 生:水中物体为什么能改变沉浮? 人们是怎样改变水中物体沉浮的?

师:你们真不错,提出了两个有价值的问题!老师告诉大家第一个问题涉及到知识比较深了,中学物理课本里有,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下去研究。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研究“怎样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好吗? 生:好。

板书: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第二模块:问题引领,收集信息

此环节属于在问题引领之下,收集“解决问题”的相关信息的过程。此环节包括关于怎样收集信息方案的拟定以及收集信息的过程,一般包括猜想假设、设计方案、实验(观察、阅读、操作)等收集信息的相关活动。

此环节设计的目的:

1、 明确学生的探究活动的指向性。

2、 引领学生针对要研究的问题拟定收集相关信息的方法路径,并在实践中收集到与教学目标相关的信息。

3、 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养成善于合作、学会倾听、尊重事实等良

好品质。 理论依据:

《科学课程标准》: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

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

《科学课程标准》—“学习建议”

1、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

2、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划,包括制定步骤、选择方法和设想安全措施。

3、注意搜集第一手资料,教会学生观察、测量、实验、记录、统计与做统计图表的方法。

4、注意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

5、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

《科学课程标准》: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这种开放性表现为课程在学习内容、活动组织、作业与练习、评价等方面应该给教师、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和创新的空间,使得课程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不同地区、不同经验背景的学生学习科学的需要。这种开放性还表现为,要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并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例如蚂蚁、金鱼)

《模块教学思想》---自主学习、多元对话、学习实践 操作要点:

1、紧紧扭住“焦点问题”,组织学生展开后续学习活动。

2、关注学生探究过程中“行”与“思”的协调联动。

3、给学生提供“有结构的材料”。

4、尽可能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究。

5、教师应提供适时适度的指导。

6、必要时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收集信息提供便利。

7、采取多元评价维系学生的探究兴趣,确保学生的探究活动不偏离学习目标。

8、科学课程在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时候,重点不在于科学知识体系的传授,而在于通过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形成科学的态度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9、亲身介入并认真观察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随时掌握他们在活动中所取得的进展、面临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

10、不过早地出现结论,肯花时间让学生对某一个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探究时间和体验的机会。 注意事项:

1、课前教师应对材料进行可行性检测。

2、控制好材料出示的时机。

3、提示学生既有合作又有分工,并及时做好相关记录。

教学案例:《气体受冷受热的研究 》—猜想、设计方案、实验的过程

一、猜想假设

(师)真是个肯动脑筋、爱思考的人,能联系以前的知识,猜测处空气热胀冷缩。(板书:空气——热胀冷缩)同学们觉得空气能不能热胀冷缩? (生)我觉得不能 (生)我觉得能

(生)我觉得能热胀,不能冷缩

(师)有的同学说能,有的说不能,那我们怎么办? (生)做试验。

二、设计试验方案 设计试验方案

(师)对了,只有通过动手操作、探究,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那么这个实验该怎么做呢?先让我们回忆空气的基本性质。

(生)空气是流动的、空气没有颜色、没有味道、看不见……

(师)既然空气具有这样的性质,我们要想验证空气能不能热胀冷缩,会遇到哪些困难?

(生)验证空气能不能热胀冷缩首先要准备一部分空气,可空气是流动的,我怎么抓住它呢?(师)是呀,这可真让人为难。谁能帮他克服这个困难。 (生)可以把空气放在一个容器里 (生)这个容器还必须要封严 (师)为什么

(生)因为空气会流动,不封严空气会跑掉的。 (师)真聪明,解决了一个困难?谁还有其他的困难? (生)验证空气能不能热胀冷缩,怎样使空气受冷、受热呢? (生)可以用酒精灯加热,用凉水使空气受冷。 (师)这个办法好。

(生)还可以把装空气的容器放在热水里加热。

(生)老师,我还有个问题,空气是看不见的,受热后如果体积膨胀了,我们也看不出来呀?(生)对呀,空气遇冷体积如果收缩了我们也看不到。

(师)那怎么办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生不作声)能不能借助其他的物体呢?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几种实验材料,(介绍材料)看看能不能用这些材料

解决我们的困难。小组先讨论讨论。(讨论)

(师)刚才同学们讨论的时候,老师通过观察发现许多同学都找到了解决困难的方法,有的同学早就迫不及待,想一吐为快了,哪组先来说说你们想借助什么物体观察到空气体积的变化?

(生)我们组觉得借助气球能观察到空气体积的变化。

(生)气球里的空气膨胀了,气球就会变大,空气收缩,气球就会变小。 (生)我补充,气球必须要系严。 (生)还可以把气球套在烧瓶上。

(师)可以借助气球,还可以借助什么物体?

(生)我们觉得可以借助塑料袋。把塑料袋套在烧瓶上。

(生)我们有不同意见。我们觉得那样不容易操作,还不如就把塑料袋装满空气系紧。

(师)哪个更简便易操作? (生)第二个。

(师)还可以借助什么物体? (生)我们想借助塑料瓶

(生)我在家用凉水洗过饮料瓶,我并没有发现饮料瓶瘪下去。

(师)这说明饮料瓶这种材料效果不明显,如果我们在实验中遇到这种效果不明显的材料时,该怎么办? (生)换别的材料

(生)我们想借助瘪了的乒乓球

(生)我们想借助烧瓶、玻璃管、气球,把套着玻璃管的软塞插在烧瓶上,把气球套在软塞上。

(师)这个主意也不错。还有哪个小组用了不同的材料?没有了,同学们已经很不错了,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想出这么多的好点子,真棒!你们想不想利用自己想到的方法亲自动手实验,验证空气能不能热胀冷缩呀? (生)想

(师)我们在实验的时候可能要用到热水,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需要什么材料请小组长到附近的推车上去取。

三、实验操作(学生实验略)

第三模块:梳理信息,明晰概念

此环节属于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信息加工过程。教师引领学生对上一环节收集到“解决问题”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对比、归纳、整理,最终形成科学结论,明晰科学概念。

理论依据: 《课程标准》:

1、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作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并知道这个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2、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知道对别人研究的结论提出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

3、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 《模块教学思想》---多元对话

操作要点:

1、要求学生首先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甄别,然后以事实为依据进行交流展示。

2、提示学生将收集到的信息变成自己的话讲给大家听,而不是念报告单。

3、引领学生认真倾听,并对他人的发言在思考中做出判断,以便及时补充和质疑。

4、采取多元评价确保学生的交流活动不偏离学习目标。 注意事项:

(1)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2)不要过早说出结论;也不能以一两个学生的汇报作为结论。 (3)当学生对某一问题的交流遇到困难或出现分歧时,教师运用启发、点拨、追问等策略引导学生在进一步思考、交流甚至碰撞中逐步明晰科学概念。尽量不要直接告诉答案。

教学案例:《气体受冷受热的研究》---汇报交流 明晰概念

一、汇报交流

(师)刚才同学们做实验真是兴趣高昂,相信同学们都得到了结论。下面你们把本组的实验展示给大家,汇报时要注意说清以下几点。(出示提示) (生)(用气球,热水加热) (生)(用气球,热水加热用烧杯) (生)(把气球套在插在烧杯上的玻璃管上)

(生)发现一种新的方法,把插有玻璃管的烧杯放在热水里,玻璃管放在水里,出现水泡。把烧杯放在冷水里,水会被吸到管里。

(生)老师我觉得在这个玻璃管里放几滴水,把烧杯放在热水里,水柱可能会向外移动,再把烧杯放在凉水里,水柱可能会向里移动。 (师)真像他说得那样吗?我们来试试吧。我直接用手的温度给烧杯加热行吗?(接着做实验)

(生)我们小组把瘪了的乒乓球放到热水里,它鼓了起来,再放到冷水里,不能瘪下去,我们想可能使这种材料效果不明显,我们就选用的气球,和第一小组作的一样。

(生)我们小组用塑料袋。

二、明晰概念

(师)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证实了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么空气是气体的一类,你能不能通过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推测出气体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呢? (生)能 (生)不能 (师)我们班的一部分同学推测对了,其实科学家早就证实了空气以及其他气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板书:空气——气体)

(师)以前我们学过固体、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怎么把它们综合在一起? (生)固体、液体、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生)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板书——物体)

(师)在特殊情况下物体也有冷涨的现象,比如水结成冰体积就膨胀了,所以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只是在一般情况下。(板书:在一般情况下)

第四模块:拓展链接,迁移应用

此环节属于把学生课内形成的科学知识、探究兴趣延伸到课外上信息输出过程,即对科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教学中可以采取判断、举例、预测、制作、实验等形式出现。

理论依据:

《科学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指出: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科学课程标准》学习建议中指出: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而这种开放性表现在时间、空间、过程、内容、资源、结论等多方面。教师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太小的空间里,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更广阔天地。教师不要把上下课铃声当做教学的起点和终点,小学生探究科学的活动往往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 《模块教学思想》---学习实践 操作要点:

1、 拓展活动应该在当堂学生已经掌握的科学知识、形成的科学技能的基础

上展开。

2、 拓展活动的设计应不超出学生能力所及。

3、 及时把握学生后续探究活动的进展情况,并予以必要的指导和评价。 教学案例:《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分析解决问题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自行探究,得到了改变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四种科学的方法,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还有许多改变物体浮沉的现象,你知道吗?

师:(如果学生说出潜水艇,则做以下处理)大家了解的可真多,不过我发现同学们对如何改变潜水艇的沉浮特别感兴趣,你们想知道它是怎样改变沉浮的吗? 师:(播放潜水艇工作原理CAI课件)。

师:其实,除了刚才大家谈到的几种现象,人们利用改变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方法为生产生活服务的例子还有很多,同学们可以在课下通过上网、读报、实地考察等形式进一步了解,还可以利用改变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方法搞一项发明创造,老师祝你们成功!下课。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与现行小学科学教材内容相匹配的五种课型的教学模式框架。(其它模块同上,区别就在于第二模块——“问题引领,分步落实”模块因课型不同而不同,所以不再一一对这五种课型模式加以说明)

第五篇:小学科学课中常用的教学方法

一、探究发现法。

二、实验探索法。

三、小组讨论法。

四、角色扮演法。

五、现状调查法。

六、作品制作法。

七、信息搜集法。

八、模拟创造法。

一、探究发现法:探究发现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像科学家发现真理那样,通过自己的探究和学习,发现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和内部联系,找出变化规律的方法,在经历探究和发现的过程中,学到科学知识和学习科学的方法。在科学课中,运用探究发现法的主要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探究发现的过程学会发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验探索法:实验探索法是指教师提出命题或创设若干条件,学生围绕着教师的命题进行假设和实验证明;或者利用教师创设的条件,进行开放性实验,从中发现新问题,找到新规律。实验探索法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展假设论证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实验探索法的特点是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习,在实验探索的活动过程中,教师只是提出命题或创设条件,通过什么样的实验,怎样进行实验,通过实验探索发现什么,都由学生自己来确定。实验探索法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学习实验的方法和过程,

1 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索与发现的能力。也就是说,把实验作为探索和发现的方法,学生按照提出的命题提出假设,并通过实验寻找答案。在这里,实验过程就成了培养学生探索能力重要途径。

三、小组讨论法:小组讨论法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有关专题,在小组的群体中交流个人看法,相互学习,从中获得对该问题深入认识或进一步了解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基础,所以比较适合在小学中、高年级使用。

四、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法就是运用小品、短剧、或实况模拟等形式进行模拟活动的一种方法。在角色扮演中,首先要创设一种情境,由一部分学生担任各种角色并进行表演,另一部分学生观看表演,认真注意与活动目标有关的具体行为。表演结束后,讨论在表演中的体验和表现出的行为。这种活动形式把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活动过程艺术化、生活化,使学生在角色扮演和角色交往中,获得对过程的体验。

五、现状调查法:现状调查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有关的种种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进行调查,从而明确现状、找出问题、原因及解决方法的一种活动方法。现状调查法的活动目的是通过各种调查活动,使学生从多渠道采集和占有信息,对信息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培养学生了解现状、分析合乎把握现状的能力。

2

六、作品制作法:作品制作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使用工具、设备,通过模仿或重新设计,加工制作作品的活动,进行实践活动的方法。由于制作活动符合儿童喜欢动手,爱玩的天性,具有玩玩做做的特点,特别适合在小学中、低年级科学课中使用。

七、信息搜集法:信息搜集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某个专题的有关信息进行搜集、整理、比较、分析、综合,从而认识事物的活动方法。通过信息搜集,使学生初步了解信息搜集法的基本过程,从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搜集、处理、交流、应用、评价信息的能力。信息搜集法的运用不仅在于让学生通过信息搜集获得新知,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参与搜集、整理、分析、交流信息的全过程,学到运用信息搜集开展研究的方法,提高他们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

八、模拟创造法:模拟创造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象,独立或协作完成某种科技作品的活动方法。在科学课中,运用模拟创造,能够通过模拟创造的全过程,激发学生的活动热情和积极性,锻炼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方法。

上一篇:小学六一儿童节开幕词下一篇:学校廉政建设心得体会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