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读后感500字

2024-05-02

《出师表》读后感500字(精选4篇)

篇1:《出师表》读后感500字

“知恩图报”四个字从古至今有无数先人诠释,他们给我们上了宝贵的一课。《出师表》里的诸葛亮忠心耿耿,因为刘备对他的知遇之恩,不介意他草民的身份。为了报答刘备,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刘备驾崩后,本可以取而代之,却不忘恩情扶持阿斗。刘备三顾茅庐的恩情,对诸葛亮的白帝城托孤,诸葛亮终是不负所望,报了那恩情。这份信任与感恩的心不仅给了当时的人留下感动,也让我们为之震撼。反观,历史中也存在忘恩负义的人。春秋时的晋惠公夷吾便是一个例子。晋献公死后,晋国内乱,秦穆公便帮助夷吾继位。夷吾承诺过割河外五城作为谢礼赠与秦国,然而夷吾成为晋惠公后就反悔了。后来,晋国闹饥荒,民不聊生,仓廪空虚,晋惠公便向秦国求救。秦穆公考虑到晋国子民便不计前嫌,帮助晋国熬过了饥荒。而当秦国闹饥荒时,晋惠公明明堆着粮食,却拒绝救济秦国。虽说春秋无义战,可当时诸侯之间的基本信用还是有的。哪怕时至今日,这种行为也是令人不齿的。

在古今中外,无论是籍籍无名还是闻名遐迩,他们都怀有一颗感恩的心。他们无愧自己,无疚他人。提起感恩,我便不由自主的想起了史蒂芬霍金先生的五句话,“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毕生追求的理想,我有爱我的和我爱着的亲人和朋友,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是的,不管贫富贵贱,我们都应该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果我们没有感恩,便会淡化中国以血缘为纽带的“人情”社会特征,缺乏默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会日渐疏远。我们可以没有财富、地位、名誉,但我们一定要怀有感恩的心。虽然它不能给予我们物质上的满足,但他能给我们无价的财富,那才是最重要的。

在生活中,我们也应带着感恩的心出发,感恩那些曾经给予过我们帮助的人。感谢老师,是他们带领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感谢父母,让我们从牙牙学语到长大成人;感恩朋友,是他们和我们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感恩他们,是他们让我们感受到世界的美好。

让我们带着感恩的心出发吧,让人生的航线驶向远方。带着感恩前行吧,让漫长而辛苦的生活,因为感恩充盈着快乐与幸福。

篇2:《出师表》读后感500字

文章开头便分析了天下形势,陈述了先帝的遗愿。希望以形势之危急,激励后主刘禅奋发图强。就从这里我们便能看出,诸葛亮与刘禅之间不止是威严的君臣关系,而是在君臣的基础上又多了一丝期望,诸葛亮希望刘禅从那个愚笨的少年中走出,成为可以公正严明的君王。

而后诸葛亮的笔锋一转将我们带入到当年的回忆中去。以看似平静的语调讲述,当年伯乐刘备发现他这匹千里马,并给了他充分的发展平台。让他能一展才华。如果认真读的话不难从中找出“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之类的话,充分表达了诸葛亮对刘备的感谢与感恩。同事又表达了自己北定中原,以报先帝之恩的决心。最后以一句“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结尾再次表达对先帝的感恩。

篇3:出师表读后感800字

广开言路,有时候听别人说的多了,不知不觉得就会变得没有主见了。不知道该怎么做,更不知道该听谁的。甚至以后再遇到什么事情的时候,都第一时间想到听听别人怎么看,从来都不会自我思考,变的不仅身体懒惰,就连思想也跟着懒惰起来。变成了可悲中更加可悲的人,我们这时候如何是好?一味的信任别人,而完全忽略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忘记了自己也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的活生生的人,只是不停的聆听,不停的接受,那就是你对广开言路的曲解了。那时的你就变成了一个思想上的寄生虫,行动上的盲从者。

赏罚分明,这个社会不得不说永远不存在绝对的对与错,也就更无所谓公正与偏私之言。就是说,一切都取决于行使者的思想。他若是从骨子里的思想就是那样认为的,他真真认为那就是对的,那又能怎么办?你就算拿个测谎仪给他不也没辙?难道不是么?所以,就根本不存在什么赏罚分明。因为当一部分人把错的看成对的,对的看成错的时,在他的判别领域也是另一种赏罚分明。如今的我们,永远也不要在深入思考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人生苦短,就那么几十年的时光,把大部分时间多放在思考对对错错是是非非上那你活的就太对不起自己了。因为你的思想永远不可能成为别人的思想,所以,你爱自己一些,当忍就忍,忍不住时二话不说就认你性子来,真没事。

亲贤远佞,这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当然也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意思了。那,这个么。元芳你怎么看?诶,此时有蹊跷啊,。!你只要相信自己做自己就是最好的方法了。因为,每个人都有缺点和优点当你和一个人绝对的熟悉了以后,那些本质就自然都展现在你的眼前了。这时候,就取决于你了。你可以把他们的优点“偷”过来,据为己有,可是你如果把你的优点“光荣的”和他的缺点同化了,你也赖不了别人。这是你自身的问题,即使让你和一个优点多的人在一起,你的优点也会选择和他仅有的那些缺点同化的。所以,自制力是关键因素,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只是客观因素。

对于我们,要想适应当今烦乱的生活,善变的社会,最应该学会的还是广开言路。我们要学会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学会对自己的敌人微笑。我们首先要学会的就是从不讨厌任何一个人,底线只是不喜欢,而不能是讨厌。这样,无论他怎么做,都无法激怒你。多听听别人的话,而只是当饭后甜点来消化,你会领略到不同人的奇妙想法,从而学到更多的生存法则。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轻易做出改变,而又做到能精简别人意见中的精华,你就会有所进步。

篇4:《出师表》读后感800字作文

余尝遍观诸葛之文,每读至此,亦唏欷不已,终日心有戚戚焉。然细细思量,乃恍然悟之。世人皆知孔明之智者莫能及也,亦知孔明之忠莫能及也,故读 “出师一表真名世,长使英雄泪满襟”,千百年来,莫不涕泣零零也。余以为:先生文章,虽有所赏;先生之心,虽照日月;先生之情,亦可谓流贯四海;然先生之智亦难如众之云云耳。君若不信,举此表所云,固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意,然若论其人,则易为忠丧智,而愚若为木也。何为哓哓者也,究其缘者,是以众人之惑惑也。

《出师表》云:“受任于败军之计,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二十有一年,先生妄动兵戈,疲于奔命,向来可理朝政?况先生空怀复国之心,然复国无望,于功何哉?岂不悲乎?当是时,百姓思定,先生非不知。欲夺天下,乃中饱一己之私囊,岂为天下黎庶计久长?

朝野上下,黄门专横,把持朝政,乃阿斗昏昏不可终日之祸根也,先生非不知,然何以无动于衷,乃殆及江山社稷也。

马谡,《三国志•蜀书》云“才器过人,好论军计”,且为先生献计,平定南方,永绝后患。可谓学富五车矣,然不善兵。先帝尝告汝曰“幼常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先生执而用之,不量才节任,随器付业,致使街亭一役,毁于一旦。至今思之,犹令人嘘唏不已也,先生明知其不可用而用之,可谓昏矣!

彝陵之战,白帝托孤。先生欲报先帝知遇之恩,六出祁山。然每每无功而返,何为?阿斗之掣肘也。阿斗愚懦,先帝欲令汝危难之时,取而代之。余辈姑且不论备之真心与否,为天下苍生,亦当取而代之也。若由先生再假以时日,励精图治,何至于蜀国不兴,朝廷不明,国土沦丧矣。此所谓尽小忠而失大义也。

东吴陆逊,文韬武略俱全,幸陷于八阵图中,先生怜其才,纵虎归山,终成大患。可谓妇人之仁也。后有诗叹曰:“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先生之举,岂不令后人所痛惜乎?

“亮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固复国心切,心神难安,事必躬亲,殚精竭虑,以致病入膏肓也!叹矣,况先生空有满腹经纶,先生之后,几人能当!先生贵为人师,亦差矣。

余读《出师表》者,情郁于胸,中有万丈波涛,吞云吐雾,终日不息也。然先生一颗拳拳忠贞之心,汉帝不解,左右不知,庶几哀叹者乎。

嗟乎,吾尝观三国之书,先生出祁山前,一谋士曰:“丞相,下官夜观乾相,相星光弱而无生,非贵之所兆,不宜出行。”然先生未听也,曰:“谋事在人,成事岂能由天也,区区天象安可信乎?”试问先生本上知天文,下识地理,今却视而不见,匆匆而行,急欲灭魏,终落得死不瞑目,懿生喜貌,蜀亡国辱。何也?先生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也。下臣告之,先生非不知,然蒙先帝重托,拳拳之心,无以言表,深叹时局维艰,时不我待也。一子既下,满盘皆输。乃以一智之化身,中道崩殂,弃蜀而去。直让天下嗟呀叹惋,痛彻心扉也。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出师表》读后感500字】相关文章:

出师表读后感500字04-21

出师表读后感05-18

后出师表04-11

出师表答案05-06

前出师表习题04-10

出师表重点复习04-29

出师表原文翻译05-15

《出师表》的阅读答案04-08

出师表公开课教案06-24

信出师表剧本改编05-02

上一篇:员工的请假条下一篇:领导力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