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诗歌鉴赏

2024-04-10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诗歌鉴赏(共12篇)

篇1: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诗歌鉴赏

【作品介绍】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抓住有边地特征的景物来状写环境的艰险,从而衬托士卒们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开头极力渲染环境恶劣、风沙遮天蔽日;接着写匈奴借草黄马壮之机入侵,而封将军不畏天寒地冻、严阵以待;最后写敌军闻风丧胆,预祝唐军凯旋。诗虽叙征战,却以叙寒冷为主,暗示冒雪征战之伟功。语句豪爽,如风发泉涌,真实动人。全诗句句用韵,三句一转,节奏急切有力,激越豪壮,别具一格。

【原文】

篇2: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诗歌鉴赏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注释】

⑴走马川:即车尔成河,又名左未河,在今新疆境内。行:诗歌的一种体裁。封大夫:即封常清,唐朝将领,蒲州猗氏人,以军功擢安西副大都护、安西四镇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后又升任北庭都护,持节安西节度使。西征:一般认为是出征播仙。

⑵走马川行雪海边:一作“走马沧海边”。雪海:在天山主峰与伊塞克湖之间。

⑶轮台:地名,在今新疆米泉境内。

⑷匈奴:泛指西域游牧民族。

⑸金山:指今新疆乌鲁木齐东面的博格多山。

⑹汉家:唐代诗人多以汉代唐。

⑺戈相拨:兵器互相撞击。

⑻五花连钱:五花,连钱 指马斑驳的毛色。

⑼草檄(xí):起草讨伐敌军的文告。

⑽短兵:指刀剑一类武器。

⑾车师:为唐北庭都护府治所庭州,今新疆乌鲁木齐东北。蘅塘退士本作“军师”。伫:久立,此处作等待解。献捷:献上贺捷诗章。

【翻译】

您难道不曾看见吗?那辽阔的走马川紧靠着雪海边缘,茫茫无边的黄沙连接云天。

轮台九月整夜里狂风怒号,走马川的碎石块块大如斗,狂风吹得斗大乱石满地走。

这时匈奴牧草繁茂军马肥,侵入金山西面烟尘滚滚飞,汉家的大将率兵开始征西。

将军身著铠甲夜里也不脱,半夜行军戈矛彼此相碰撞,凛冽寒风吹到脸上如刀割。

马毛挂着雪花还汗气蒸腾,五花马的身上转眼结成冰,营幕中写檄文砚墨也冻凝。

敌军听到大军出征应胆惊,料他不敢与我们短兵相接,我就在车师西门等待报捷。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年)或天宝十四载(755年),当时岑参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判官。这期间,封常清曾几次出兵作战。岑参对当时征战的艰苦、胜利的欢乐,都有比较深的体会,曾经写了不少诗歌来反映。这是岑参封常清出兵西征而创作的送行诗,与《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系同一时期、为同一事件、馈赠同一对象之作。

【鉴赏】

这首诗主要表现了军队在莽莽沙海、风吼冰冻的夜晚进军情景。环境虽然恶劣,但将士们却充满着高昂的战斗气志。

为了表现边防将士高昂的爱国精神,诗人用了反衬手法,抓住有边地特征的景物来状写环境的.艰险,极力渲染、夸张环境的恶劣,来突出人物不畏艰险的精神。诗中运用了比喻、夸张等艺术手法,写得惊心动魄,绘声绘色,热情奔放,气势昂扬。

首先围绕“风”字落笔,描写出征的自然环境。这次出征将经过走马川、雪海边,穿进戈壁沙漠。“平沙莽莽黄入天”,这是典型的绝域风沙景色,狂风怒卷,黄沙飞扬,遮天蔽日,迷迷蒙蒙,一派混沌的景象。开头三句无一“风”字,但捕捉住了风“色”,把风的猛烈写得历历在目。这是白天的景象。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对风由暗写转入明写,行军由白日而入黑夜,风“色”是看不见了,便转到写风声。狂风像发疯的野兽,在怒吼,在咆哮,“吼”字形象地显示了风猛风大。接着又通过写石头来写风。斗大的石头,居然被风吹得满地滚动,再著一“乱”字,就更表现出风的狂暴。“平沙莽莽”句写天,“石乱走”句写地,三言两语就把环境的险恶生动地勾勒出来了。

下面写匈奴利用草黄马肥的时机发动了进攻,“金山西见烟尘飞”中“烟尘飞”三字,形容报警的烽烟同匈奴铁骑卷起的尘土一起飞扬,既表现了匈奴军旅的气势,也说明了唐军早有戒备。下面,诗由造境转而写人,诗歌的主人公——顶风冒寒前进着的唐军将士出现了。诗人很善于抓住典型的环境和细节来描写唐军将士勇武无敌的飒爽英姿。如环境是夜间,“将军金甲夜不脱”,以夜不脱甲,写将军重任在肩,以身作则。“半夜军行戈相拨”写半夜行军,从“戈相拨”的细节可以想见夜晚一片漆黑,和大军衔枚疾走、军容整肃严明的情景。写边地的严寒,不写千丈之坚冰,而是通过几个细节来描写来表现的。“风头如刀面如割”,呼应前面风的描写;同时也是大漠行军最真切的感受。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战马在寒风中奔驰,那蒸腾的汗水,立刻在马毛上凝结成冰。诗人抓住了马身上那凝而又化、化而又凝的汗水进行细致的刻画,以少胜多,充分渲染了天气的严寒,环境的艰苦和临战的紧张气氛。“幕中草檄砚水凝”,军幕中起草檄文时,发现连砚水也冻结了。诗人巧妙地抓住了这个细节,笔墨酣畅地表现出将士们斗风傲雪的战斗豪情。这样的军队必然无人能敌。这就引出了最后三句,料想敌军闻风丧胆,预祝凯旋而归,行文就象水到渠成一样自然。

全篇奇句豪气,风发泉涌,由于诗人有边疆生活的亲身体验,因而此诗能“奇而入理”,“奇而实确”,真实动人。

全诗句句用韵,除开头两句外,三句一转韵,这在七言古诗中是不多见的。全诗韵位密集,换韵频数,节奏急促有力,情韵灵活流宕,声调激越豪壮,有如音乐中的进行曲。

【作者介绍】

篇3: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诗歌鉴赏

关键词:岑参,边塞诗,《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特色

唐朝万紫千红的诗坛上, 岑参的边塞诗可说是一朵奇葩。他的诗描绘西北边疆雄伟魄丽的山川景物, 反映边塞风俗和军旅生活, 充满奇异色彩, 惹人喜爱, 令人神往。《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是一篇描写战争的杰作, 大约写于天宝十三年 (公元754年) 。这年, 御史大夫封常清受命为西域驻防军的统帅, 军府驻轮台。冬天, 率军西征播仙。岑参当时在封常清军府中任职, 故作诗送行。走马川是征播仙必经之地, 本诗采用的是歌行体形式, 所以叫“走马川行”。这首诗, 以饱满的激情颂扬官军的声威, 表现出征将士不畏艰苦、奋勇抗敌的英雄气概和必胜信心, 读之令人感奋。可以说, 它是一首洋溢着爱国热情的、振人心魄的战歌。关于封常清征播仙事, 虽然史无记载, 但岑参在另一首《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帅西征》的“序”中曾有说明:“天宝中, 匈奴, 回纥寇边, 踰花门, 略金山, 烟尘相连, 侵轶海滨。天子于是授钺常清, 出师征之。及破播仙, 奏捷献凯, 参乃作歌。”据此可知, 战争是匈奴、回纥首先挑衅, 而唐朝派封常清出征, 是抵御性的正当行为。我国从汉朝开始, 就经营西域, 设置都护府实行管辖, 并且开辟了“丝绸之路”, 使西域成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要道。唐朝继续在西域设置都护府, 并先后战胜突厥、回纥、吐蕃等族统治集团的军事侵扰, 平息叛乱, 以确保西北边境的安定, 巩固唐王朝的统一, 维护西北各族人民团结友好的和平生活, 保障西北经济的开发和中外的文化、贸易往来, 是符合历史发展要求和各族人民利益的。岑参于天宝年间两次赴西域军中任职, 正是由于他深知西北边防与国家的安危盛衰有着密切的关系。他在《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中说:“万里奉王事, 一身无所求。也知塞垣苦, 岂为妻子谋!”可见他是怀着以身报国的壮志, 不惜抛妻别子, 到塞外去过艰苦的军旅生活的。这时, 虽然已是“安史之乱”前夕, 各种社会矛盾已经十分严重, 但唐王朝表面上还维持着开元以来的全盛局面, 西北边境上的兵力仍很强大, 驻军的士气也很高昂。就是在这种情景下, 岑参才写出了一些高昂雄健的战斗诗篇, 而《走马川行》则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诗一开头, 便以歌行体常用的“君不见”, 作为提示, 把读者带到充满神奇色彩的边地绝域中:君不见走马川, 雪海边, 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 一川碎石大如斗, 随风满地石乱走。那一望无垠的雪原, 如浩瀚大海。那莽莽黄沙, 漫天蔽空。朔风如野兽咆哮, 竟把一川大如斗的碎石刮得满地乱滚, 可以想见其声之厉, 其力之猛, 使人惊心动魄, 并且预感到一场激烈的战斗就要在这里爆发了。下面很自然地引出了敌情:匈奴草黄马正肥, 金山西见烟尘飞, 汉家大将西出师。那剽悍的匈奴, 草黄马壮, 正值出兵进犯的有利时机。远望金山, 叩边的铁蹄已扬起了烟尘, 形势何等急迫。然而, 正是由于强敌压境, 才显示出官军力量的更为强盛。诗人用“汉家大将西出师”一句, 简洁而有气势地写出了官军的声威, 并且紧扣“送封大夫出征”的题意。然后, 描绘将士们半夜行军的情景:将军金甲夜不脱, 半夜军行戈相拨, 风头如刀面如割。将军身先士卒, 夜不解甲。将士们冒着面如刀割的凛冽寒风, 勇往直前, 快速挺进。在漆黑的夜里, 看不见这支浩浩荡荡的大军, 只听见兵戈碰撞的声音。纪律何等森严, 士气何等高昂。接着, 又形象生动地描写了边塞的严寒:马毛带雪汗气蒸, 五花连钱旋作冰, 幕中草檄砚水凝。这几句所写, 当是大军结营扎幕后的情景。因为经过整夜的急行军, 战马浑身汗气蒸腾, 现在一停下来, 马毛上的雪立刻结成了冰。在军帐中起草讨敌的文书, 砚中的墨水竟也冻凝了。在这样的冰天雪地中行军作战, 将士们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也就不言自明了。这样, 双方的阵势特别是官军的强大已经写足, 最后, 诗人满怀必胜的信心, 预祝大军凯旋:虏骑闻之应胆慑, 料知短兵不敢接, 车师西门伫献捷。诗人料定敌人闻风丧胆, 不敢同官军交锋, 因而将要伫立车师西门, 等着举行献俘告捷的仪式。这首诗, 充分体现了岑参边塞诗雄浑豪迈、奇峻峭拔的特色。唐代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评论说:“参诗语奇体峻, 意亦造奇。”[1]先说“体峻”, 也就是章法的奇峻。此诗一开头, 便写雪海、荒漠、大川、狂风、飞沙走石……突兀而起, 劈头而下, 使人猝不及防, 真如“高山坠石, 不知其来, 令人惊绝”。诗人把边地的景物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它是这样的罕见, 这样的奇特, 这样的引人入胜, 使你不能不一口气把它读完。当然, “起手贵突兀”, 很多好诗都有这样的特点, 如李白的《将进酒》, 一开头便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气势是何等非凡。而岑参则“走尚此法, 为一家数”。[2]我们读了他的这首诗, 自然就会联想到《白雪歌》的“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和《陕州月城楼送辛判官入秦》的“送客飞鸟外, 城头楼最高”。这些诗的开头, 都有同样神奇的艺术效果。再说“语奇”, 就是语言的清新、奇特。关于边疆荒漠景象的描写, 唐诗中确实不乏名篇佳构。王维的“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固然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但它给人的感觉是静止的, 多多少少带有王维诗所特有的“闲适”情调。而岑参这首诗, 则风格迥异。“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 写得多么有声有色。“一川碎石大如斗, 随风满地石乱走”, 更是气势磅礴, 而且带有怪异的色彩。试想, “碎”本来总是和“小”联系的, 现在碎石竟“大如斗”;“石”本来总是和“静”联系的, 现在竟“满地乱走”, 简直成了活物, 用语真是奇而又奇。当然, 这些描写多有夸张, 但夸张得不同凡响, 出人意表, 为他人笔下所无, 因而给人留下的印象也就十分深刻了。所谓“意亦造奇”, 就是立意奇, 构思奇。这首诗分明是为出征的大将送别而作, 但它既无冠冕堂皇的颂赞之辞, 又无空洞乏味的祝勉之语, 更无片言只字表现缠绵悱恻的离情别绪。分明是写于大军未发之前, 诗中却悬揣将士们行军的情况, 似乎诗人自己也是这支劲旅中的一员, 荷戈持戟, 冒风披雪, 夜涉沙川, 营中草檄……一路悬想下去, 好像已走过了千里征程。这首诗可说通篇都是悬想, 直到最后才用“料知短兵不敢接, 车师西门伫献捷”两句, 表明诗人已从想象回到现实中来了。像这样别开生面的送行诗, 也是不多见的。统观余诗, 可看出诗人很善于描写典型环境和典型细节, 以渲染气氛, 烘托人物, 突出主题。所以诗中既有荒漠大川, 风沙弥漫的宏观图景, 又有马毛雪冻、砚水凝结的近视镜头。前者笔调粗犷、大开大阖、后者纤细入微、精描巧绘, 而且都是通过视觉、听觉、感觉, 捕捉景物的各种具体特征, 着力描写, 我们读了他的《白雪歌》中“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难著, 风掣红旗冻不翻”等句, 叹服诗人把边塞严寒写得淋漓尽致, 却不料这首诗中还有“风头如刀面如割”、“五花连钱旋作冰, 幕中草檄砚水凝”等句, 读来更觉寒气逼人。这样, 全诗十之七八的句子虽是写景物, 却句句烘托将士们英勇顽强、坚韧不拔的气概。诗人既把风沙严寒写得这样真切, 使读者犹如身临其境, 那么, 对于大军的正面描写虽然着笔不多, 但读者睹景见人, 将士们的英雄形象也就仿佛如在眼前了。因此, 最后几句预告敌人闻风逃遁, 王师奏捷凯旋, 不但令人信服, 而且会被诗人那种豪迈乐观的情怀所感染。这首诗不像一般歌行体那样隔句押韵和多句转韵, 而是句句押韵, 三句一转韵, 读起来音调慷慨激越, 节奏鲜明急促, 声声都是催征的战鼓, 从而有力地表现了主题。这也可说是它的另一个特点。岑参一生诗作很多, 题材也很广泛, 但成就最高的还是边塞诗。边塞诗人的称号, 岑参是当之无愧的, 唐代杜确在《岑嘉州集》的序文里说:岑诗“每一篇绝笔, 则人人传写, 虽里闾士庶, 戎夷蛮貘, 莫不讽诵吟习焉”。[3]可见岑诗在当时就受到各族人民的喜爱, 对后来的诗坛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殷璠.河岳英灵集.台湾商务印书馆, 2009, 12, (1) .

[2]沈德潜.说诗晬语.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 5 (1) .

篇4: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诗歌鉴赏

关键词:燕歌行;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异同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6-027-2

一、同样的恶劣环境,不同的侧重点

《燕歌行》一诗中是这样来描写边塞风光的:“山川萧条即边土”、“大漠穷秋塞草腓,古城落日斗兵稀”、“边庭飘摇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这些诗句中的“萧条”、“腓”、“落日”、“苍茫”等词可让人想象出这样一幅画面:一片荒漠之中矗立着一座孤城,斜阳把昏黄且冰凉的余晖淡淡地抹在城墙上,四围俱寂,荒无人烟,只有几匹战马踢踏着铁蹄出来寻觅食物,远处则为一望无际的荒漠。《燕歌行》中对边塞风光的描写突出了萧条、苍凉、苍茫、广漠的特点。《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则是这样来描写边塞风光的:“平沙茫茫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风头如刀面如割”。诗人写出了狂风卷着飞沙,遮天蔽日,一派混沌的迷蒙景象。主要突出了对于塞外狂风的描绘,塞外风大且猛,环境十分险恶。这两首诗都描写了塞外十分恶劣的环境,但在写景的侧重点上有所不同。

二、同样的爱国主义精神,不同的战斗结果

高、岑两人的边塞诗歌都歌颂了唐军将士奋不顾身,英勇报国的英雄气概,表现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如高适的“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岑参在其边塞诗中,以慷慨之笔,热情歌颂了前线战士不畏艰险、英勇战斗、抗击敌人的无畏精神。如“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但高诗中战斗的结果却是“孤城落日斗兵稀”、“力尽关山未解围”。而岑诗中诗人在诗的末尾作了大胆的设想,“车师西门伫献捷”,这既是祝愿,也是对即将作战的将士们的鼓励,充满了必胜的信念!同样的爱国热情,但战斗的结果却很是不同。

三、同样的战争,不同的主题

两首诗都描写对匈奴作战,但是在主题表现的深刻度和多样性上又明显不同。一是表现在深刻度上。在《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一诗中,诗人极力渲染朔风夜吼,飞沙走石的自然环境,和来势逼人的匈奴骑兵,有力地反衬出“汉家大将西出师”的声威。“将军金甲”三句更写出军情的紧急,军纪的严明,用偶然听到的“戈相拨”的声音来写大军夜行,尤其富有极强的暗示力量。在这里岑参的诗主要是歌颂唐军将士在反击侵略、保家卫国的战斗中,不畏艰险、斗志昂扬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精神。而《燕歌行》中有“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的诗句极沉重极深刻地表达了主题。战士们在战场上浴血奋战,将领们却在营帐中日日笙歌,根本不管在前线奋力杀敌的战士们的死活,也无心过问战争的成败。在这对比之下,他揭露了军中将领的腐败无能,大大加重了其诗作的社会意义,这在当时是很难得的。总的说来,高适的《燕歌行》这首边塞诗,其思想内容比较深刻,对战争中唐军中不良的负面现象敢于提出批评,敢于抨击战争失利,描写战争的残酷,表现对战士的深切同情。而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这首边塞诗,就很少注意战争残酷的一面,更多地着笔于战争的英勇的一面,可歌的一面;很少注意士卒的疾苦悲酸的一面,更多地着笔于士卒英勇献身的一面;在对边塞战争的看法上,持正面肯定的态度,注意反映战争的胜利,为战争唱颂歌。比如他在诗中这样写:“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战争还未结束,作者就已经预祝战争的胜利了。在这里高适是从政治家的角度抒写边塞诗,使边塞诗成为对边塞战争的批判诗。岑参是以诗人的体验与感受去表现艰苦激烈的边塞战斗生活和雄奇瑰丽的边塞风光及边塞习俗。就思想性而言,他不如高诗深刻。二是表现在多样性上。高、岑两人的边塞诗,有很多都表现了征人思乡之情。但在这比较的两首诗中,高适的诗中表现了征人思乡这一主题,而岑参的诗中却没有这一主题。如高适诗中有“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的诗句,这些诗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征人怀乡之情,表达了战争给普通人民带来的苦难。但是,岑参之诗中却无这样的诗句。这也许也可以作为高诗深刻的一个佐证。

四、同样是崇高的格调,不同的是一“悲”一“壮”

这两首诗中表现出来的为国建功的理想抱负使人感受崇高,但这种理想抱负在现实追求中的不同结果又给人不同的感觉。如高诗中写到的理想的挫折和失落,使人感到悲凉:“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士兵们与敌人短兵相接,浴血奋战,在危急关头,他们想到的是精忠报国,哪里还想到功名利禄、荣华富贵!他们是何等质朴、善良、勇敢,然而等待他们的又是什么呢?“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最终只能是“力尽关山未解围”。何等的可悲。我们能够从诗中读出崇高,但这种崇高中又包含着悲壮。在岑参诗中,奇险的大漠风光使人感受雄奇壮美,奋勇杀敌、尽忠报国的气节使人感受崇高,而将士们经受的劳苦艰辛又使人产生同情和怜惜;“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行军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血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旋砚水凝”写出将士们不畏艰险,一往无前的气概,表达了士兵们的自豪自信,显示了岑诗豪壮的风采。

五、同样的边塞诗,不同的表现形式

篇5: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诗歌鉴赏

作者:岑参

jūnbùjiàn,

君不见,

zǒumǎchuānxínɡxuěhǎibiān,

走马川行雪海边,

pínɡshāmǎnɡmǎnɡhuánɡrùtiān。

平沙莽莽黄入天。

lúntáijiǔyuèfēnɡyèhǒu,

轮台九月风夜吼,

yīchuānsuìshídàrúdòu,

一川碎石大如斗,

suífēnɡmǎndìshíluànzǒu。

随风满地石乱走。

xiōnɡnúcǎohuánɡmǎzhènɡféi,

匈奴草黄马正肥,

jīnshānxījiànyānchénfēi,

金山西见烟尘飞,

hànjiādàjiàngxīchūshī。

汉家大将西出师。

jiānɡjūnjīnjiǎyèbùtuō,

将军金甲夜不脱,

bànyèjūnxínɡɡēxiānɡbō,

半夜军行戈相拨,

fēnɡtóurúdāomiànrúɡē。

风头如刀面如割。

mǎmáodàixuěhànqìzhēnɡ,

马毛带雪汗气蒸,

wǔhuāliánqiánxuánzuòbīnɡ,

五花连钱旋作冰,

mùzhōnɡcǎoxíyànshuǐnínɡ。

幕中草檄砚水凝。

lǔqíwénzhīyīnɡdǎnshè,

虏骑闻之应胆慑,

liàozhīduǎnbīnɡbùɡǎnjiē,

料知短兵不敢接,

jūnshīxīménzhǔxiànjié。

军师西门伫献捷。

【注释】

⑴走马川:即车尔成河,又名左未河,在今新疆境内。行:诗歌的一种体裁。封大夫:即封常清,唐朝将领,蒲州猗氏人,以军功擢安西副大都护、安西四镇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后又升任北庭都护,持节安西节度使。西征:一般认为是出征播仙。

⑵走马川行雪海边:一作“走马沧海边”。雪海:在天山主峰与伊塞克湖之间。

⑶轮台:地名,在今新疆米泉境内。

⑷匈奴:泛指西域游牧民族。

⑸金山:指今新疆乌鲁木齐东面的博格多山。

⑹汉家:唐代诗人多以汉代唐。

⑺戈相拨:兵器互相撞击。

⑻五花连钱:五花,连钱 指马斑驳的.毛色。

⑼草檄(xí):起草讨伐敌军的文告。

⑽短兵:指刀剑一类武器。

⑾车师:为唐北庭都护府治所庭州,今新疆乌鲁木齐东北。蘅塘退士本作“军师”。伫:久立,此处作等待解。献捷:献上贺捷诗章。

【翻译】

您难道不曾看见吗?那辽阔的走马川紧靠着雪海边缘,茫茫无边的黄沙连接云天。

轮台九月整夜里狂风怒号,走马川的碎石块块大如斗,狂风吹得斗大乱石满地走。

这时匈奴牧草繁茂军马肥,侵入金山西面烟尘滚滚飞,汉家的大将率兵开始征西。

将军身著铠甲夜里也不脱,半夜行军戈矛彼此相碰撞,凛冽寒风吹到脸上如刀割。

马毛挂着雪花还汗气蒸腾,五花马的身上转眼结成冰,营幕中写檄文砚墨也冻凝。

篇6: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诗歌鉴赏

轮台,唐时候轮台非今日之轮台,为北庭州属下辖一县,今新疆乌鲁木齐附近,惜具体位置至今未得确实考证。

金山,今阿尔泰山。

篇7: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诗歌鉴赏

教学设想:

《唐诗宋词选读》分为12个专题。第二专题是“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该专题有6首诗,4首教学篇目,2首学生自学或老师选教。本课要学的《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系学生自学或老师选教篇目。学习过程中主要解决三大问题:1、读懂,理解字词句子;2、理解诗歌的情感思想;3、领悟表现手法和基本风格。学习中以诵读为主,在多读中逐渐推进学生的领悟能力;配以适当的赏析题,引导学生走上探讨之路。

专题目标:

1、感悟盛唐诗歌“声律风骨兼备”的特点及其阔大雄浑、豪迈恢宏的艺术境界。

2、初步熟悉张九龄、李颀、王维、孟浩然、高逋、岑参的生平事迹及其诗歌的主要特征。

3、初步了解盛唐边塞诗派和山水田园诗派的风格差异。

本课目标:

1、初步熟悉岑参生平事迹及其诗歌的基本风格,理解诗作所表达的复杂感情和主旨。

2、初步感受盛唐边塞诗的特征。初步感受盛唐诗歌“声律风骨兼备”的特点及其阔大雄浑、豪迈恢宏的艺术境界。

3、理解、背诵,并进一步学习诗歌的赏析。

4、初步了解盛唐边塞诗派和山水田园诗派的风格差异。

教时设置:1教时

过程:

一、导入

上一课我们学习了边塞诗人高逋的代表作,这一课我们学另一位边塞诗人岑参的代表作《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二、简介作者及背景

岑参(715-770),江陵人,自幼家境贫寒,二十岁时到长安求仕,天宝三年(七四四)中进士,充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后出为虢州长史,关西节度判官,嘉州刺史。大历五年卒于成都。

他二十岁后有十年时间,出入于京洛求仕,三十岁应举及第,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以后又任右补阙、虢州长史等官,后转嘉州刺史,秩满罢官后卒于蜀中。有《岑嘉州诗集》。自天宝八载至至德二年春,岑参曾两度出塞。第一次赴安西(今新疆库车),为安西节度使高仙芝的僚属,第二次入封常清幕府,在北庭(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呆了三年,经常往来于北庭和轮台之间。他的生平遭际和高适有相似之处,如年轻时曾至长安求仕不成,以及一度任卑职而终于弃官从戎,等等。他的思想也和高适颇多相通之处,例如对于从军立功的向往:“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对于权贵的反感:“何处路最难?最难在长安。长安多权贵,珂佩声珊珊。儒生直如弦,权贵不须干。”(《送张秘书》)这些都可以说是高、岑的共性。但是岑参的想象力更加丰富,并且性格好奇,在诗歌创作上形成了他独特的艺术个性。

岑参的诗,题材多样,想象丰富。特别是几次随军出塞,描写边塞最为擅长。他的边塞诗以具有特色的语言,鲜明的情调,把西域地区的雄伟壮阔、绮丽多姿的自然景物,描写的栩栩如生;他把激烈征战、远戍思乡,将军逸乐、战士悲苦等等内容都写入诗中;热情地歌颂了戍边将士保卫祖国而英勇抗敌的战斗精神。历来被认为是“边塞诗”作者中成就最高的一个。沈德潜说:“参诗能作奇语,尤长于边塞。”(《唐诗别裁集》)翁方纲也说:“嘉州之奇峭,入唐以来所未有。又加以边塞之作,奇气益出。”(《石洲诗话》)。

三、朗读

标题怎么断句?(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四、理解

篇8: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诗歌鉴赏

军书昨夜连夜送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以西入侵。

从哨楼向西望烟尘滚滚,汉军就屯扎在轮台北境。

上将手持符节率兵西征,黎明笛声响起大军起程。

战鼓四起犹如雪海浪涌,三军呐喊阴山发出共鸣。

敌营阴沉杀气直冲云霄,战场上白骨还缠着草根。

剑河寒风猛烈大雪鹅毛,沙口石头寒冷马蹄冻脱。

亚相勤于王政甘冒辛苦,立誓报效国家平定边境。

篇9: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诗歌鉴赏

1.理解诗文“意奇语奇”的特点。

2.把握岑参诗的艺术风格。

3.感受诗人所塑造的战士形象及精神。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文“意奇语奇”的特点。

2.感受诗人所塑造的战士形象及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一些有切身边塞生活经历和军旅生活体验的作家,以亲历的见闻来写作;另一些诗人用乐府旧题来进行翻新的创作。参与人数之多,诗作数量之大,为前代所未见。其创作贯穿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其中:初、盛唐边塞诗多昂扬奋发的格调,艺术性最强。而岑参则是盛唐边塞诗的杰出代表诗人。

二、岑参及背景介绍

1.作者:荆州江陵(今属湖北)人,郡望南阳。曾祖父文本、伯祖长倩、伯父羲皆以文辞致位宰相。参少孤,从兄读书,能自砥砺。天宝三载进士及第,因曾做过嘉州刺史,所以世称“岑嘉州”,严羽说:“高岑之诗悲壮,读之使人感激。”(《沧浪诗话》)

岑参边塞诗的特色及价值在于充满了山川奇气和爱国壮志。所谓山川奇气,即以边疆自然风光作为诗歌意象,在绝域的荒凉和广漠中挖掘庄严和美丽,并加以热烈歌颂,这是岑参诗歌的独到之处。所谓爱国壮志,即抒写边防将士保卫边疆的正气。在艺术上,善于观察,精于描绘是他的特长。岑参诗常用的表现手段是:丰富的想象、新奇的比喻和合理的夸张。譬如以梨花喻雪,以“一团旋风桃花色”比喻骏马,以刀割面比喻寒风,都是新奇的`。夸张更为常见,譬如“一川碎石大如斗”(《走马川行》);“都护宝刀冻欲断”(《天山雪歌》)都是富有表现力的夸张。诗体形式上,岑参长于七言古诗,容量大,内容丰富,气势充沛。

2.背景:这首诗是岑参任西北庭节度判官时写的。这期间,封常清曾几次出兵作战。岑参对当时征战的艰苦、胜利的欢乐,都有比较深的体会,曾经写了不少诗歌来反映。有一次,封常清出兵去征播仙,曾参写了这首诗为他送行。

三、鉴赏文本

1.生齐读,思考:通过朗读感受,这首诗对唐军战士有无激励作用?从哪些地方能够鼓舞人心?

【明确】

有。

表示诗人对封常清的祝愿,表现诗人必胜的信心。对封常清及其军队产生鼓舞的力量。(在结构上、内容上,水到渠成,让人信服。若放在文开头,有“溜须拍马”之嫌。)

2.唐军此行一定会胜利,依据是什么?

【明确】

好将好兵,将士很英勇,爱国精神。

3.如何把这种英雄气概表现出来的?

【明确】

(1)反衬——恶劣环境

①风大:“平沙茫茫黄入天”(视觉上的震撼)

“轮台九月风夜吼(风猛,风大,如狮子、野兽),一川碎石大如斗(石头很多,遍布走马川的河床,“斗”写出石之大),随风满地石乱走(风大,风猛,“乱”风狂暴,风向变幻莫测,没规律。)。”

角度:视觉、听觉;白天、夜晚

②严寒:“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A.写马的斗风傲雪,神采风扬,衬托人的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B.途中草檄,表现“汉家”出战迅疾,又显出“汉家”有条不紊,镇定从容。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角度:户外→户内 武→文

条件艰苦,更显唐军将士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

(2)将士 A.“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表现敌人凶狂,不可一世,也说明唐军早有警戒),汉家大将西出师。”

敌人利用草黄马飞时机发动进攻,“汉家大将”出师西征,为保卫国家反抗侵略,正义的。

B.”

将军夜不解甲,常备不懈深,风大③路途坎坷多石,刻画士兵的共同感受 “金甲”将士威武的外在了冲风冒雪,黑夜行进的一队英 形象,不是“铠甲”“铁衣” 雄的形象

对比

封常清军队:不畏艰险,威武雄壮。四、总结

此诗通过对封常清出征情况的描绘,热情歌颂了唐军将士在反击侵略,保卫国家战斗中,不畏艰险,挺身赴敌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精神。

篇10: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诗歌鉴赏

轮台城头夜吹角①,轮台城北旄头落②。

羽书昨夜过渠黎③,单于已在金山西④。

戍楼西望烟尘黑⑤,汉军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⑥,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⑦。

虏塞兵气连云屯⑧,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云片阔⑨,沙口石冻马蹄脱⑩。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注解】

①角:军中的号角。

②旄(máo)头:星名,二十八宿中的昂星。古人认为它主胡人兴衰。旄头落:为胡人失败之兆。

③羽书:即羽檄,军中的紧急文书,上插羽毛,以表示加急。渠黎:汉代西域国名,在今新疆尉犁县。

④单(chán)于:汉代匈奴君长的称号。

⑤戍楼:军队驻防的城楼。戍:驻防,防守。

⑥上将:即大将,指封常清。旄:旄节,古代君王赐给大臣用以标明身份的凭证。

⑦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

⑧虏塞:敌国的军事要塞。兵气:战斗的气氛。

⑨剑河:地名,在今新疆境内。

⑩沙口:位置不详。亚相:指御史大夫封常清。在汉代御史大夫位置仅次于宰相,故称亚相。勤王:勤劳王事,为国效力。

【韵译】

轮台城头夜里吹起了阵阵号角,轮台城北预兆胡人的昴星坠落。

紧急的军书昨夜飞速送过渠黎,报告单于的骑兵已到了金山西。

从岗楼上西望只看见烟尘弥漫,汉家的军马屯驻在轮台的城北。

封将军拥旌节衔亲自出去西征,凌晨吹号集合了大军威武前进。

四方的战鼓雷动宛如雪海汹涌,三军的喊声轰鸣象是阴山震动。

敌营上空的乌云屯集气氛阴沉,战场上的尸骨与草根纠缠不清。

剑河风急吹得阴云布满了天空,沙口石冻快把虎马的铁蹄冻脱。

封亚相为了王事勤劳含辛茹苦,发誓报答君主平定边境的烟尘。

自古来英雄名垂青史谁人不见?而今可见封将军功名胜过古人。

【评析】

这首七古与《走马川行》系同一时期、为同一事、赠同一人之作。但《走马川行》未写战斗,而是通过将士顶风冒雪的夜行军情景烘托必胜之势;此诗则直写战阵之事,具体手法与前诗也有所不同。此诗可分四层。

起首六句写战斗以前两军对垒的紧张状态。虽是制造气氛,却与《走马川行》从自然环境落笔不同。那里是飞沙走石,暗示将有一场激战;而这里却直接从战阵入手:军府驻地的城头,角声划破夜空,呈现出一种异样的沉寂,暗示部队已进入紧张的备战状态。据《史记。天官书》:“昴为髦头(旄头),胡星也”,古人认为旄头跳跃主胡兵大起,而“旄头落”则主胡兵覆灭。“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连用“轮台城”三字开头,造成连贯的语势,烘托出围绕此城的战时气氛。把“夜吹角”与“旄头落”两种现象联系起来,既能表达一种敌忾的意味,又象征唐军之必胜。气氛酝足,然后倒插一笔:“羽书昨夜过渠黎(在今新疆轮台县东南),单于已在金山(阿尔泰山)西”,交待出局势紧张的原因在于胡兵入寇。果因倒置的手法,使开篇奇突警湛。“单于已在金山西”与“汉兵屯在轮台北”,以相同句式,两个“在”字,写出两军对垒之势。敌对双方如此逼近,以至“戍楼西望烟尘黑”,写出一种濒临激战的静默。局势之紧张,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紧接四句写白昼出师与接仗。手法上与《走马川行》写夜行军大不一样,那里是衔枚急走,不闻人声,极力描写自然;而这里极力渲染吹笛伐鼓,是堂堂之阵,正正之旗,突出军队的声威。开篇是那样奇突,而写出师是如此从容、镇定,一张一弛,气势益显。作者写自然好写大风大雪、极寒酷热,而这里写军事也是同一作风,将是拥旄(节旄,军权之象征)之“上将”,三军则写作“大军”,士卒呐喊是“大呼”。总之,“其所表现的人物事实都是最伟大、最雄壮的、最愉快的,好象一百二十面鼓,七十面金钲合奏的鼓吹曲一样,十分震动人的耳鼓。和那丝竹一般细碎而悲哀的诗人正相反对。”(徐嘉瑞《岑参》)于是军队的声威超于自然之上,仿佛冰冻的.雪海亦为之汹涌,巍巍阴山亦为之摇撼,这出神入化之笔表现出一种所向无敌的气概。

“三军大呼阴山动”,似乎胡兵亦将败如山倒。殊不知下面四句中,作者拗折一笔,战斗并非势如破竹,而斗争异常艰苦。“虏塞兵气连云屯”,极言对方军队集结之多。诗人借对方兵力强大以突出己方兵力的更为强大,这种以强衬强的手法极妙。“战场白骨缠草根”,借战场气氛之惨淡暗示战斗必有重大伤亡。以下两句又极写气候之奇寒。“剑河”、“沙口”这些地名有泛指意味,地名本身亦似带杀气;写风曰“急”,写雪片曰“阔”,均突出了边地气候之特征;而“石冻马蹄脱”一语尤奇:石头本硬,“石冻”则更硬,竟能使马蹄脱落,则战争之艰苦就不言而喻了。作者写奇寒与牺牲,似是渲染战争之恐怖,但这并不是他的最终目的。作为一个意志坚忍、喜好宏伟壮烈事物的诗人,如此淋漓兴会地写战场的严寒与危苦,是在直面正视和欣赏一种悲壮画面,他这样写,正是歌颂将士之奋不顾身。他越是写危险与痛苦,便“越发得意,好象吃辣子的人,越辣的眼泪出,更越发快活。”(徐嘉瑞《岑参》)下一层中说到“甘苦辛”,亦应有他自身体验在内。

末四句照应题目,预祝奏凯,以颂扬作结。封常清于天宝十三载以节度使摄御史大夫,御史大夫在汉时位次宰相,故诗中美称为“亚相”。“誓将报主静边尘”,虽只写“誓”,但通过前面两层对战争的正面叙写与侧面烘托,已经有力地暗示出此战必胜的结局。末二句预祝之词,说“谁不见”,意味着古人之功名书在简策,万口流传,早觉不新鲜了,数风流人物,则当看今朝。“今见功名胜古人”,朴质无华而掷地有声,遥应篇首而足以振起全篇。上一层写战斗艰苦而此处写战胜之荣耀,一抑一扬,跌宕生姿。前此皆两句转韵,节奏较促,此四句却一韵流转而下,恰有奏捷的轻松愉快之感。在别的诗人看来,一面是“战场白骨缠草根”而一面是“今见功名胜古人”,不免生出“一将功成万骨枯”一类感慨,盖其同情在于弱者一面。而作为盛唐时代浪漫诗风的重要代表作家的岑参,无疑更喜欢强者,喜欢塑造“超人”的形象。读者从“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所感到的,不正如此么?

全诗四层写来一张一弛,顿挫抑扬,结构紧凑,音情配合极好。有正面描写,有侧面烘托,又运用象征、想象和夸张等手法,特别是渲染大军声威,造成极宏伟壮阔的画面,使全诗充满浪漫主义激情和边塞生活的气息,成功地表现了三军将士建功报国的英勇气概。就此而言,又与《走马川行》并无二致。

“战场白骨缠草根”,白骨缠草、尸横遍野的战场,令人胆战心惊。但这就是战争!诗人对此没有丝毫的怯懦之态,不作凄苦之语,确是战场送别之作的本色。

篇11: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诗歌鉴赏

岑参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韵译】

轮台城头夜里吹起了阵阵号角,轮台城北预兆胡人的昴星坠落。

紧急的军书昨夜飞速送过渠黎,报告单于的骑兵已到了金山西。

从岗楼上西望只看见烟尘弥漫,汉家的军马屯驻在轮台的城北。

封将军拥旌节衔亲自出去西征,凌晨吹号集合了大军威武前进。

四方的战鼓雷动宛如雪海汹涌,三军的`喊声轰鸣象是阴山震动。

敌营上空的乌云屯集气氛阴沉,战场上的尸骨与草根纠缠不清。

剑河风急吹得阴云布满了天空,沙口石冻快把虎马的铁蹄冻脱。

封亚相为了王事勤劳含辛茹苦,发誓报答君主平定边境的烟尘。

自古来英雄名垂青史谁人不见?而今可见封将军功名胜过古人。

【赏析】

这首七古与《走马川行》系同一时期、为同一事、赠同一人之作。但《走马川行》未写战斗,而是通过将士顶风冒雪的夜行军情景烘托必胜之势;此诗则直写战阵之事,具体手法与前诗也有所不同。此诗可分四层。

起首六句写战斗以前两军对垒的紧张状态。虽是制造气氛,却与《走马川行》从自然环境落笔不同。那里是飞沙走石,暗示将有一场激战;而这里却直接从战阵入手:军府驻地的城头,角声划破夜空,呈现出一种异样的沉寂,暗示部队已进入紧张的备战状态。据《史记·天官书》:“昴为髦头(旄头),胡星也”,古人认为旄头跳跃主胡兵大起,而“旄头落”则主胡兵覆灭。“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连用“轮台城”三字开头,造成连贯的语势,烘托出围绕此城的战时气氛。把“夜吹角”与“旄头落”两种现象联系起来,既能表达一种敌忾的意味,又象征唐军之必胜。气氛酝足,然后倒插一笔:“羽书昨夜过渠黎(在今新疆轮台县东南),单于已在金山(阿尔泰山)西”,交待出局势紧张的原因在于胡兵入寇。果因倒置的手法,使开篇奇突警湛。“单于已在金山西”与“汉兵屯在轮台北”,以相同句式,两个“在”字,写出两军对垒之势。敌对双方如此逼近,以至“戍楼西望烟尘黑”,写出一种濒临激战的静默。局势之紧张,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紧接四句写白昼出师与接仗。手法上与《走马川行》写夜行军大不一样,那里是衔枚急走,不闻人声,极力描写自然;而这里极力渲染吹笛伐鼓,是堂堂之阵,正正之旗,突出军队的声威。开篇是那样奇突,而写出师是如此从容、镇定,一张一弛,气势益显。作者写自然好写大风大雪、极寒酷热,而这里写军事也是同一作风,将是拥旄(节旄,军权之象征)之“上将”,三军则写作“大军”,士卒呐喊是“大呼”。总之,“其所表现的人物事实都是最伟大、最雄壮的、最愉快的,好象一百二十面鼓,七十面金钲合奏的鼓吹曲一样,十分震动人的耳鼓。和那丝竹一般细碎而悲哀的诗人正相反对。”(徐嘉瑞《岑参》)于是军队的声威超于自然之上,仿佛冰冻的雪海亦为之汹涌,巍巍阴山亦为之摇撼,这出神入化之笔表现出一种所向无敌的气概。

“三军大呼阴山动”,似乎胡兵亦将败如山倒。殊不知下面四句中,作者拗折一笔,战斗并非势如破竹,而斗争异常艰苦。“虏塞兵气连云屯”,极言对方军队集结之多。诗人借对方兵力强大以突出己方兵力的更为强大,这种以强衬强的手法极妙。“战场白骨缠草根”,借战场气氛之惨淡暗示战斗必有重大伤亡。以下两句又极写气候之奇寒。“剑河”“沙口”这些地名有泛指意味,地名本身亦似带杀气;写风曰“急”,写雪片曰“阔”,均突出了边地气候之特征;而“石冻马蹄脱”一语尤奇:石头本硬,“石冻”则更硬,竟能使马蹄脱落,则战争之艰苦就不言而喻了。作者写奇寒与牺牲,似是渲染战争之恐怖,但这并不是他的最终目的。作为一个意志坚忍、喜好宏伟壮烈事物的诗人,如此淋漓兴会地写战场的严寒与危苦,是在直面正视和欣赏一种悲壮画面,他这样写,正是歌颂将士之奋不顾身。他越是写危险与痛苦,便“越发得意,好象吃辣子的人,越辣的眼泪出,更越发快活。”(徐嘉瑞《岑参》)下一层中说到“甘苦辛”,亦应有他自身体验在内。

末四句照应题目,预祝奏凯,以颂扬作结。封常清于天宝十三载以节度使摄御史大夫,御史大夫在汉时位次宰相,故诗中美称为“亚相”。“誓将报主静边尘”,虽只写“誓”,但通过前面两层对战争的正面叙写与侧面烘托,已经有力地暗示出此战必胜的结局。末二句预祝之词,说“谁不见”,意味着古人之功名书在简策,万口流传,早觉不新鲜了,数风流人物,则当看今朝。“今见功名胜古人”,朴质无华而掷地有声,遥应篇首而足以振起全篇。上一层写战斗艰苦而此处写战胜之荣耀,一抑一扬,跌宕生姿。前此皆两句转韵,节奏较促,此四句却一韵流转而下,恰有奏捷的轻松愉快之感。在别的诗人看来,一面是“战场白骨缠草根”而一面是“今见功名胜古人”,不免生出“一将功成万骨枯”一类感慨,盖其同情在于弱者一面。而作为盛唐时代浪漫诗风的重要代表作家的岑参,无疑更喜欢强者,喜欢塑造“超人”的形象。读者从“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所感到的,不正如此么?

全诗四层写来一张一弛,顿挫抑扬,结构紧凑,音情配合极好。有正面描写,有侧面烘托,又运用象征、想象和夸张等手法,特别是渲染大军声威,造成极宏伟壮阔的画面,使全诗充满浪漫主义激情和边塞生活的气息,成功地表现了三军将士建功报国的英勇气概。就此而言,又与《走马川行》并无二致。(周啸天)

篇12: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诗歌鉴赏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原文翻译赏析1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云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古诗简介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这首边塞诗虽题为送行,却重在西征。希望对方扫清边尘,立功异域。诗起首六句先写战前两军对垒的紧张状态。紧接四句写白昼出师接仗,然后写奇寒与牺牲。讴歌将士抗敌奋不顾身。末四句照应题目,预祝凯旋,以颂扬作结。全诗一张一弛,抑扬顿挫,结构严谨。有描写,有烘托,有想象,有夸张,手法多样。情韵灵活,充满浪漫主义激情。

翻译/译文

轮台城头夜里吹起了阵阵号角,轮台城北预兆胡人的昴星坠落。

紧急的军书昨夜飞速送过渠黎,报告单于的骑兵已到了金山西。

从岗楼上西望只看见烟尘弥漫,汉家的军马屯驻在轮台的城北。

封将军拥旌节衔亲自出去西征,凌晨吹号集合了大军威武前进。

四方的战鼓雷动宛如雪海汹涌,三军的喊声轰鸣象是阴山震动。

敌营上空的乌云屯集气氛阴沉,战场上的尸骨与草根纠缠不清。

剑河风急吹得阴云布满了天空,沙口石冻快把虎马的铁蹄冻脱。

封亚相为了王事勤劳含辛茹苦,发誓报答君主平定边境的烟尘。

自古来英雄名垂青史谁人不见?

而今可见封将军功名胜过古人。

赏析/鉴赏

这首七古与《走马川行》系同一时期、为同一事、赠同一人之作。但《走马川行》未写战斗,而是通过将士顶风冒雪的夜行军情景烘托必胜之势;此诗则直写战阵之事,具体手法与前诗也有所不同。此诗可分四层。

起首六句写战斗以前两军对垒的紧张状态。虽是制造气氛,却与《走马川行》从自然环境落笔不同。那里是飞沙走石,暗示将有一场激战;而这里却直接从战阵入手:军府驻地的城头,角声划破夜空,呈现出一种异样的沉寂,暗示部队已进入紧张的备战状态。据《史记·天官书》:“昴为髦头(旄头),胡星也”,古人认为旄头跳跃主胡兵大起,而“旄头落”则主胡兵覆灭。“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连用“轮台城”三字开头,造成连贯的语势,烘托出围绕此城的战时气氛。把“夜吹角”与“旄头落”两种现象联系起来,既能表达一种敌忾的意味,又象征唐军之必胜。气氛酝足,然后倒插一笔:“羽书昨夜过渠黎(在今新疆轮台县东南),单于已在金山(阿尔泰山)西”,交待出局势紧张的原因在于胡兵入寇。果因倒置的手法,使开篇奇突警湛。“单于已在金山西”与“汉兵屯在轮台北”,以相同句式,两个“在”字,写出两军对垒之势。敌对双方如此逼近,以至“戍楼西望烟尘黑”,写出一种濒临激战的静默。局势之紧张,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紧接四句写白昼出师与接仗。手法上与《走马川行》写夜行军大不一样,那里是衔枚急走,不闻人声,极力描写自然;而这里极力渲染吹笛伐鼓,是堂堂之阵,正正之旗,突出军队的声威。开篇是那样奇突,而写出师是如此从容、镇定,一张一弛,气势益显。作者写自然好写大风大雪、极寒酷热,而这里写军事也是同一作风,将是拥旄(节旄,军权之象征)之“上将”,三军则写作“大军”,士卒呐喊是“大呼”。总之,“其所表现的人物事实都是最伟大、最雄壮的、最愉快的,好象一百二十面鼓,七十面金钲合奏的鼓吹曲一样,十分震动人的耳鼓。和那丝竹一般细碎而悲哀的诗人正相反对。”(徐嘉瑞《岑参》)于是军队的声威超于自然之上,仿佛冰冻的雪海亦为之汹涌,巍巍阴山亦为之摇撼,这出神入化之笔表现出一种所向无敌的气概。

“三军大呼阴山动”,似乎胡兵亦将败如山倒。殊不知下面四句中,作者拗折一笔,战斗并非势如破竹,而斗争异常艰苦。“虏塞兵气连云屯”,极言对方军队集结之多。诗人借对方兵力强大以突出己方兵力的更为强大,这种以强衬强的手法极妙。“战场白骨缠草根”,借战场气氛之惨淡暗示战斗必有重大伤亡。以下两句又极写气候之奇寒。“剑河”、“沙口”这些地名有泛指意味,地名本身亦似带杀气;写风曰“急”,写雪片曰“阔”,均突出了边地气候之特征;而“石冻马蹄脱”一语尤奇:石头本硬,“石冻”则更硬,竟能使马蹄脱落,则战争之艰苦就不言而喻了。作者写奇寒与牺牲,似是渲染战争之恐怖,但这并不是他的最终目的。作为一个意志坚忍、喜好宏伟壮烈事物的诗人,如此淋漓兴会地写战场的严寒与危苦,是在直面正视和欣赏一种悲壮画面,他这样写,正是歌颂将士之奋不顾身。他越是写危险与痛苦,便“越发得意,好象吃辣子的人,越辣的眼泪出,更越发快活。”(徐嘉瑞《岑参》)下一层中说到“甘苦辛”,亦应有他自身体验在内。

末四句照应题目,预祝奏凯,以颂扬作结。封常清于天宝十三载以节度使摄御史大夫,御史大夫在汉时位次宰相,故诗中美称为“亚相”。“誓将报主静边尘”,虽只写“誓”,但通过前面两层对战争的正面叙写与侧面烘托,已经有力地暗示出此战必胜的`结局。末二句预祝之词,说“谁不见”,意味着古人之功名书在简策,万口流传,早觉不新鲜了,数风流人物,则当看今朝。“今见功名胜古人”,朴质无华而掷地有声,遥应篇首而足以振起全篇。上一层写战斗艰苦而此处写战胜之荣耀,一抑一扬,跌宕生姿。前此皆两句转韵,节奏较促,此四句却一韵流转而下,恰有奏捷的轻松愉快之感。在别的诗人看来,一面是“战场白骨缠草根”而一面是“今见功名胜古人”,不免生出“一将功成万骨枯”一类感慨,盖其同情在于弱者一面。而作为盛唐时代浪漫诗风的重要代表作家的岑参,无疑更喜欢强者,喜欢塑造“超人”的形象。读者从“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所感到的,不正如此么?

全诗四层写来一张一弛,顿挫抑扬,结构紧凑,音情配合极好。有正面描写,有侧面烘托,又运用象征、想象和夸张等手法,特别是渲染大军声威,造成极宏伟壮阔的画面,使全诗充满浪漫主义激情和边塞生活的气息,成功地表现了三军将士建功报国的英勇气概。就此而言,又与《走马川行》并无二致。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原文翻译赏析2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作者:岑参

朝代:唐朝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军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雪片阔 一作:云片阔)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译文

轮台城头夜里吹起号角,轮台城北旄头星正降落。军书昨夜连夜送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以西入侵。从哨楼向西望烟尘滚滚,汉军就屯扎在轮台北境。上将手持符节率兵西征,黎明笛声响起大军起程。战鼓四起犹如雪海浪涌,三军呐喊阴山发出共鸣。敌营阴沉杀气直冲云霄,战场上白骨还缠着草根。剑河寒风猛烈大雪鹅毛,沙口石头寒冷马蹄冻脱。亚相勤于王政甘冒辛苦,立誓报效国家平定边境。古来青垂史名屡见不鲜,如今将军功名胜过古人。

注释

⑴封大夫:即封常清,唐朝将领,蒲州猗氏人,以军功擢安西副大都护、安西四镇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后又升任北庭都护,持节安西节度使。西征:此次西征事迹未见史书记载。⑵角:军中的号角。⑶旄(máo)头:星名,二十八宿中的昂星。古人认为它主胡人兴衰。旄头落:为胡人失败之兆。⑷羽书:即羽檄,军中的紧急文书,上插羽毛,以表示加急。渠黎:汉代西域国名,在今新疆轮台东南。⑸单(chán)于:汉代匈奴君长的称号,此指西域游牧民族首领。金山:指乌鲁木齐东面的博格多山。⑹戍楼:军队驻防的城楼。⑺上将:即大将,指封常清。旄:旄节,古代君王赐给大臣用以标明身份的信物。⑻平明:一作“小胡”。⑼伐鼓:一作“戍鼓”。雪海:在天山主峰与伊塞克湖之间。⑽三军:泛指全军。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⑾虏塞:敌国的军事要塞。兵气:战斗的气氛。⑿剑河:地名,在今新疆境内。⒀沙口:一作“河口”,地理位置待考。⒁亚相:指御史大夫封常清。在汉代御史大夫位置仅次于宰相,故称亚相。勤王:勤劳王事,为国效力。⒂青史:史籍。古代以竹简记事,色泽作青色,故称青史。

赏析:

上一篇:《笑猫日记——永远的西瓜小丑》读后感下一篇:巴基斯坦婚礼礼仪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