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与创新演讲稿

2024-05-05

传统与创新演讲稿(通用8篇)

篇1:传统与创新演讲稿

以“五种精神”为指导 突出创新主旋律

新组建之初,在市第一次党代会上提出了“团结拼搏、艰苦创业、务实高效、自强争先”的“精神”。“精神”既是**人民的传统美德和党优良传统在新时期的继承和发扬,又是**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万众一心建设新崇高理想、巨大热情和不懈奋斗精神的凝聚和升华,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它是一种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勇创大业的精神,是一种敢于竞争、争创一流、永不满足的精神;是一种雷厉风行、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精神;也是一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社会主义主人翁精神。5年来,精神成为**人民强大的精神动力。随着形势的变化、时代的进步、事业的发展,只有弘扬、深化和升华精神才能进一步为“富民强市、快速崛起”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弘扬、深化和升华精 神必须以“五种精神”为指导,突出创新这个主旋律。提出的“五种精神”是对我们党在领导人民长期团结奋斗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各种崇高精神的新提炼和新概括,是对我们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五种精神”就是我们党的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就是社会主义中国通过改革开放走向繁荣富强的时代精神。弘扬、深化和升华“精神”要在“五种精神”指导下突出创新这个主旋律。建市5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可以说都是与**人不断创新分不开的。

面临的新形势也要求精神必须突出创新这个主旋律。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经济走向全球化的时代,经济全球化对于崛起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果我们不去创新就不能把握机遇,战胜由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种种困难。加入WTO以后,如何才能发挥优势,缓减冲击,最根本的问题仍然是创新问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农业人口较多,传统产业比重较大,经济结构不尽合理,综合竞争力不强,与上海、苏南比较尚有较大差距,加入WTO使关税降低和减少了非关税措施,这将使农产品和制造业加工产品的原有价格优势逐渐消失;高新技术产业新经济的兴起,对经济产业结构的演变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也产生巨大冲击。所以要崛起,不能以追赶式的模式来发展,而应以超越式的模式来发展。当然,借鉴别人的经验是必要的,但有特殊情况,别人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如果用别人的模式来追赶别人,将会永远赶不上,只有依靠创新,走自己独特发展之路,才能促进大发展。崛起非走创新发展之路不可。

突出创新这个主旋律也是“富民强市、快速崛起”的内在要求。今后五到十年,是**市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大开放、城市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时期,是**市深化改革、全面进入建设宽裕的小康社会,加快推进工业化,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新的发展阶段。“十五”期间,**市必须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以上的速度发展。GDP年均增幅达到11%,从而逐步缩小与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只有大力弘扬创新精神,才能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

跨越式发展道路就是创新之路。借鉴国内发展最快地区的经验,我们试想如下的创新之路。第一,对外开放既要抓区域大开放,也要抓产业大开放,用经济全球化的视野深化、激活我市的规模经济。通过广泛的开放合作,改善我市制造业开工不足的状况,大力发挥我市的制造业优势。如春兰、林海、扬动等企业可与国际知名大公司合作,或贴牌加工,使我市成为国际化的制造业特色生产基地。第二,受过良好中、高等教育的500万人是我市的独特资源,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资源,学习海门(海门农民外出打工一年赚回24个亿)、启东等地农民外出挣钱的经验,在更高的层次上放大戴南、张郭效应,实施向国内外劳务大输出,组织百万农民走出家门、省门、国门,奔向市场,既可重铸现代文明人,也可为“富民强市、快速崛起”创出一条新路。第三,以创建文明城市为龙头,全面推介**城市的美誉度、知名度。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一个地方的软环境建设对发展的含金量和增值率影响越来越大,在**城市框架和基础设施工程初步完成之后,把创建文明城市作为一项新的重大工程,“优越的环境就是宝贵的资源”,应成为人们的一种新认识。采取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办法,全方位开发文化旅游产业,全面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全面规范城市管理,全面提升城市文明形象和社会服务功能,加快我市城市化进程,提高中心城市的吸引力,实现在苏中“快速崛起”的目标。

创新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懈奋斗的“五种精神”的核心精神,也是弘扬、深化和升华精神的核心所在。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能正确估价我们优势,才能清醒地看到我们真正的不足之处,才能面对实情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实践,开创新境界。

创新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发挥带头作用。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创新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成为“创新”的倡导者、策划者、组织实施者。要善于把握客观情况的变化,及时察视和研究前进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致力于解决改革的难点、发展的焦点和群众关注的热点;要不断从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中吸取营养,不断改进我们的工作,领导干部要在弘扬勇于创新的精神方面做全社会的楷模。要强化创新意识,把创新贯穿于一切工作之中,加快与国际接轨的体制、机制的继承创新,加快形成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全面建立技术创新和理论创新体系,着力消除经济增长的体制障碍和技术约束,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把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出来,把**人民群众中蕴藏的巨大创造力发挥出来,把各方面的力量凝聚起来,同时,还要依靠全体**人的参与、创新。领导干部要带头创新,全体党员和人民群众都要勇于创新。只有全体人民都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勇敢的创新行为,才能形成强大的创新力量。当500万**人一齐唱响创新的主旋律时,一定能把推向一个新的、更高的发展阶段。

篇2:传统与创新演讲稿

要深入思考如何在服务创新创业中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强顶层设计、优化资源配置、减轻企业负担,尽快构建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资介紧密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帮助企业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无障碍跑”。二要思考如何建载体促进创新。要深入思考怎样在完善提升现有平台功能的同时,尽快依托骨干企业新建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科技创新载体,打造一批众创空间、科技孵化器等创业服务平台,培育一批具有行业竞争力、区域竞争力乃至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

三要思考如何活金融助推创新。要深入研究怎样加快培育金融新业态、促进现代金融服务业快速发展,怎样创优金融生态环境、加快推进企业上市,市级层面、县级层面怎样建立政府引导资金,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化零为整、聚沙成塔,服务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四要思考如何引人才驱动创新。要深入思考如何在进一步培育、挖掘现有人才潜力的同时,尽快在全市叫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常在、但求常来”的柔性引才理念,出台更优惠的政策,锁定“高精尖缺”目标,不惜一切抢、挖尖端人才、稀缺人才、领军人才。

五要思考如何造氛围激发创新。要深入思考如何以此次学习为契机,在全市掀起一轮“学深杭、促发展”的热潮,进一步厚植创新创业文化,使创新成为全市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的普遍共识和发自内心的追求,成为可持续、可发展、可传承的“城市基因”“焦作符号”。

学深杭、促创新,重点是解决好“怎么干”的问题,以重点工作的创新突破加快转型。要在“一赛一节”上谋创新求突破,坚持文化体育、旅游康养、经贸招商“三线并举”,办出高水平、展示好形象、唱好经贸戏,让焦作走向世界、让世界认识焦作。要在十大工业项目上谋创新求突破,强化集团培育,建强创新平台,完善推进机制,助推工业企业坚定不移走创新发展之路。要在十大基础设施项目上谋创新求突破,高标一流规划,严格落实责任,加快推进步伐,保证工程质量。要在做活金融上谋创新求突破,把金融业作为一个战略新兴产业去打造,把支持实体经济作为首要任务,把资本市场建设作为突出重点,把防范化解风险作为基本底线。要在人才引进上谋创新求突破,建好人才队伍,创优服务环境,强化工作保障。

要在完善服务体系上谋创新求突破,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让居民和企业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要在特色小镇建设上谋创新求突破,按照“三生融合”的发展理念,确保今年每个县(市)培育1~2个产、城、人有机融合的特色小镇。要在美丽乡村建设上谋创新求突破,今年力争每个县(市)建3~4个美丽乡村作为典型示范,让农民拥有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要在污染防治上谋创新求突破,强化生态立市战略,持续加大大气污染防治、水生态治理、“污染围城”整治力度。要在脱贫攻坚上谋创新求突破,在精准扶贫、推广经验、深化改革等方面下功夫,切实增加群众收入。

篇3:论教育传统与教育创新

我国优秀教育传统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重教尊师。中华民族向来重视教育, 早在商周时期就有了“神道设教”、“敬德保民”思想。“士农工商”, “士”为四民之首, 而“士”恰恰是经过教育培养出来的文化人。因此上至皇帝下及普通百姓都持有根深蒂固的“耕读持家”观念, 教育读书于国可以培育人材、施行教化, 于家能够光宗耀祖、出人头地;劝农种地能够殷实富足、济养民生, 家国兴盛。诚如明初太祖朱元璋所说:“尽天下初定, 所急者衣食, 所重者教化。衣食给而民生遂, 教化行而习俗美。

培养“成人”。所谓“成人”, 即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孔子、荀子都主张培养德艺双修、仁智勇艺礼乐 (德智体能美) 全面和谐发展的全粹之“成人”的教育目的。孔子回答学生关于什么人才算“成人” (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问题时说, 只有具备睿智、宽仁、果敢、多艺、知礼、风雅等素养的人, 才能算是“成人”。

“成人”教育, 特别重视道德行为习惯养成和个性人格陶炼。《大学》提出教育目的在于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孟子主张:“学则三代以共之, 皆所以明人伦也。”这是一种何等崇高的精神境界、一种何等伟大的独立人格!

重视“德教”。中国教育传统特别重视德育的育人 (即成“人”) 价值, 形成了十分丰富的德育思想。传统德育内容包括理想教育 (“志”) 、道德教育 (“仁”) 、礼法教育 (“礼”) 、人格教育 (“义气”) 等几方面。相互之间的关系是:志为统帅、仁为根本、礼为规范、义气为灵魂, 分别反映了个体与自我、个体与家庭、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本质。“志”表示个体内在精神道德, 协调处理个体与自我之间的关系;“仁”表示家庭血缘伦理道德, 协调处理个体与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礼”表示社会外在行为道德, 协调处理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义气”表示个体内在个性道德, 协调处理个体与社会其他成员之间的利害关系。

德育与智育之间存在三种关系, 一是道重于文, 做人教育重于文化教育;二是道寓于文, 道德教育在文化教育中进行;三是道基于文, 道德教育以文化教育为基础。

“以学论教"。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 有着悠久的教育历史和优良的教育传统。古人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 形成了“学”为中心, 重学生, 重学习, 重体验, 强调主动学习、德艺双修等传统教学理念。

教师模范。中国古代有丰富的教师思想。譬如:《礼记·文王世子》、《韩诗外传》、《法言·学行》、《师说》都系统论述过教师。有的着重从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条件角度去谈, 所谓“师也者, 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注:《礼记·文王世子》。, “智如泉源, 行可以为表仪者, 人师也"[注:《韩诗外传·卷五》。]等都树立起了一代教师的典范, 师风犹存, 光照后人!

弘扬优秀教育传统, 推进教育创新的策略

优秀教育传统是在教育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发展、积淀起来的, 经过了历史和实践的检验,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的规律, 是传统教育的精华, 必将对教育的未来发展产生强大而深远的影响。教育创新必须以优秀教育传统为基础。现代教育是传统教育合乎逻辑的继承、扬弃和发展。传统教育思想中反映教育规律、至今仍有生命力的部分可以作为因子纳入到现代教育思想体系中而成为现代教育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 从而创造性地转化成现代教育思想, 并对当前乃至今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起着深远而巨大的启示、借鉴和指导作用。

从“建国君民, 教学为先”到“四个现代化, 科技是关键, 教育是基础, 教育优先发展"的教育地位与作用思想;从传统“尊师重教"思想到“学校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 培养人才的关键是教师"的教师地位与作用思想;从培养“成人"、“立志本仁约礼"思想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的教育目标思想, 都可看到现代教育理论与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精华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和继承发展关系, 都可以看到优秀教育传统的创新和发展。

篇4:传统与创新

宋昭┃艺术家要做别人没做过的

宋昭,先锋大提琴艺术家,“无声社”创始人。1976年出生于中国天津,6岁学习大提琴,十余年漫长的学院派生活逐渐形成其“博学”的艺术风格。数年来,宋昭为各种影视、歌剧、舞剧作品创作了大量的大提琴弦乐,与此同时,他在各地艺术区活动中频繁进行现场即兴音乐作品演出,其独特的音乐艺术风格获得了国内外诸多艺术家的赞誉。

先锋、跨界、创新、生命是我们此次聊天的四个关键词,宋昭说起话来的样子,一如他拉奏着大提琴时的状态——不紧不慢,恰到好处。他说,艺术的创新在于不断开拓新的领域,将大提琴作为一种音乐元素融合其他的艺术形式,给观众带来一种与众不同的感官体验。

先锋

在宋昭看来,先锋的意义,在于艺术家做好艺术的传承工作的同时,也要敢于去尝试前人没有涉及过的领域。在他熟识的艺术家当中,大多都有过这样的疑问——艺术家到底要做什么?他觉得,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重要,关键在于你想干什么,你的使命在哪儿?艺术家受人尊敬的地方在于——找到自己的方向,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但现在的状况普遍是:什么画能赚钱,大家就画什么;什么电影票房卖座,导演就拍什么。大家都挤在一堆,他觉得这个是违背艺术的。

跨界创新

多年的跨界经验给宋昭最直接的一个体验就是学习。每一个艺术家的工作方式都不一样,他从各种名家身上汲取了不同的养分,同时也给这些艺术家带来了新的创作方向。在这个过程中,宋昭一直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当艺术家忽略自身最擅长的一部分,是否还能再创造?如今国内的艺术圈在他看来,创造力是最缺乏,也是最难能可贵的。在宋昭看来,艺术的创新在于不断开拓新的领域,将大提琴作为一种音乐元素融合其他的艺术形式,给观众带来一种与众不同的感官体验。

生命

孩子对于宋昭来讲,是一个平衡世界、纠正错误的天使。大提琴和孩子对于他都意味着生命。艺术是一种信仰,这种信仰会产生一种向上和向善的力,这种力推着宋昭不断地往新的领域里钻,因为他明白,艺术的真正局限在于人,如果把人的局限打开了,那么乐器就没有局限可言了,而创新正是来源于此。

朱砂和王咪┃逆流而上的纸媒人

朱砂曾在法国学习过艺术,说话时,语速很快,有趣、博闻。王咪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典型北京大妞式的爽朗性格,喜欢帮爱较真的朱砂解决一些他解决不了的问题。而这对1988年生的海归小夫妻,在被唱衰了多年的传统纸媒时代,却逆潮流地共同建立了平面设计和图书出版工作室“一千遍”。

“一千遍”

关于工作室为什么叫“一千遍”这样奇怪的名字,朱砂说,其实名字这个事不重要,无论设计还是出版都是传播,而重复一千遍就会变成真理。他们工作室的业务大部分集中在平面设计,但最终落到出版相关的一些事,主要会涉及书籍装帧、艺术家的画册和出版等方面。

朱砂认为设计是一个服务业,它是在使用美术解决问题,每次都有一个针对性,而不应该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他特别抵触客户提“好看”这两个字眼,因为每个人对好看的定义都不一样。而他觉得,“一千遍”设计工作室的使命在于给品牌树立起统一的主体形象,而不单单停留在“好看”的层面。

传统纸媒的创新

他们在做一本书时,会花最长的时间,选择最合适的材质,尽可能尊重和还原作者的表达意图。他们的目的,是为纸质书摘掉所有标签,去除所有商业化的操作。

这一点在他们与理想国合作出版的朱新建随笔集《打回原形》中,就把这种理念完美地呈现了出来。如果按照市场的需求,用一张朱新建画的美人图做封面,那大概是最能吸引读者购买的设计。但朱砂却给出了一个白色的封面,腰封上,除了书名和作者,也就只有朱新建的一段语录。他希望以这个空白的设计,为父亲摘掉所有的标签,让大家从文字里重新理解父亲的绘画。就像被他选作书名的这四个字,他希望把父亲“打回原形”。

这就是“一千遍”工作室想做的设计,看上去很理想、很艺术,似乎不具备卖钱的功能。而他们所选择的项目,也都是非主流图书、文艺电影、展览和话剧这些挣不了大钱的案子。但朱砂和王咪都觉得现在很好,“一千遍”不是广告公司,也不是设计公司,就是一个有点儿情怀的家庭作坊。他们只是出于对图书出版的兴趣与热爱,坚持将传统的工作方式做好,将创意的设计和精致的内容呈现给那一小撮的人就足够了。

张大为和王旎┃像手艺人一样做建筑设计

“左右建筑”设计工作室的主人张大为和王旎,虽然都是从国外留学归来,学的也都是西方的建筑理论,但他们却痴迷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当很多建筑设计师都在张罗大项目的时候,他们却愿意精雕细琢每一个细节,像手艺人一样静下心来做建筑。

立足传统

关于工作室名字的由来,张大为说,从诗经里面的“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到拙政园的匾额——左通右达,中国文化中那种一脉相承的气韵非常符合他们的建筑理念。他们认为,中国文化是他们骨子里的东西,而西方建筑是后天学来的手段,用这种手段将东方的传统文化浇铸到现代的建筑设计当中去,就是他们理解的创新精神。

传承并创新着

当他俩在做建筑设计的时候,无论是对细节的把握,还是对完成度的要求,都像工匠一样打磨设计中的每一个细节。在他们看来,如果只是符号化地将东方传统简单地凝聚在个别元素上,人们将只会看到表象的中国元素,无法体会其中的文化内涵,也无法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产生对话。而他们要做的就是追求国际背景下的传承和创新,探索传统文化的现代精神。

至于设计的理念和工作室的未来,他们更是高度的统一。尽管在大都市里,每天都在进行着建筑奇观竞赛,奇形怪状的摩天大楼遍地都是。但面对这股宏大叙事的风潮,左右建筑还是更欣赏苏州园林的小而美。所以张大为和王旎决定不去追赶潮流,宁愿在自家院落里建造一处精致的园林,也不去建造那一时惊叹却注定毫无回味的摩天大楼。

李若帆┃最是旧曾相识的美好

2000年年初的北京,一批深受西洋文化影响的“70后”徒手开拓了北京的新时代。李若帆和她的朋友们是第一批人,一点点、以小聚多地,率先改变了这座城市的美学生活风貌。而那时的北京还是一个原始混乱、文化披着浪子的外衣的城市。

失物招领

大学时,李若帆学的是首饰设计专业,毕业后,时代无法给予合适的就业出口,但对美的启蒙引领着她慢慢摸索,直到水到渠成。从最初的雕刻时光咖啡馆,到后来与几个朋友一起张罗开设的独立家具平牌——失物招领。“被时代推着走”之后,李若帆给出了对岁月的答案:溜走的,可以在物件、家具中保留至终,一项用心制作的手艺,从来经得住与时间抗衡。

2008年4月,首家失物招领在北京古老的国子监街开门迎客。时隔三年,失物招领二店在斜对角的57号诞生。四周没有特别高大的楼宇,唯有国子监街特有的传统气息萦绕在侧,淡淡的阳光散落在屋顶,氤氲出静谧温馨。

通透的玻璃窗摇曳着内室的安闲,中厅内的植物虽不若外面的树木攀升,但也绿意葱茏、草青叶绿,似家的恬静又如家的闲适。店内错落陈列的家具,和着简约的基调漫射开来,伴着屋外的鸟鸣唱着和声;粗放而细致的手作陶瓷以高要求的质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昭示着一种思想的汇聚和心灵的沟通,用最原始的方式演绎着平凡而欢愉的品质生活。

失物招领的家具简单、朴素、平和,尽量使用实木。灵感来源有时是胡同口一把无人认领的破旧的沙发椅,有时是街上下象棋的大爷坐的小板凳。那些五六十年代的中国老家具透露出来克难、乐观、简朴的生活态度,和现在快速消费的方式截然相反。

旧物之美

李若帆喜欢旧物的美感,因为那上面有“人”的存在。她希望所有的家具,不管是什么样的风格,都需要有一点“慢”的味道,那些日子用久了的家具,慢慢会变成一个有情感寄托的物件。

来北京的这些年,李若帆亲眼目睹了一些美丽的老街、古建筑的消失。而她却一直努力将老北京一些旧的生活元素提炼融入到今天的家具制作工艺中。只有不断地继承和延续曾经的美好,交出有品质的设计和产品,同时把你对旧时光的眷恋演变为你对这个世界的善意,满怀敬意去制作最质朴的东西,才会让使用它的人们感觉到温暖。而这整个过程,或许就是“失物招领”创新精神之所在。

篇5:传统与创新作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传统与创新作文(精选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传统与创新作文1

两个书法家,一个在学习前人中僵化,一个在自我独创中漂泊。其实,真正的艺术是继承与创新的有机结合。

没有继承,创新就没有了依据。正如没有土地,草木就没有了根基,一切的枝繁叶茂,春华秋实便无从谈起。在继承中,中国文化贯穿着历朝历代的缩影,从唐诗的意境到宋词的音韵,从曲剧的情节到小说的丰盈,沿袭下来的一部《红楼梦》震撼了多少心灵?如果没有继承,“集大成”的“中国封建社会百科全书”将会成为一部揭露黑暗封建统治的论文,毫无意趣,看得见明清,却看不见历史。

没有创新,继承就没有了动力。正如没有浪花,大海便没有了生命力,一切的急流勇进,劈波斩浪都会茫然失措在一丝风也没有的平静里。在创新中,杂交水稻昂然屹立在狂风暴雨里,试想若只是顺其自然生长,水稻只能抗倒伏而低产或是易摧折而高产。是创新,让杂交稻以绝对的优势解决了十亿人口的粮食问题。这只是创新的一个阶段,我们看得到的阶段。而人类农耕文明从刀耕火种,从牛耕;从自然取种,从自西域引进新品种到今日机械化作业,人工优化作物品种。这期间,不知要经历多少次的创新!

继承与创新就像历史长河的两岸,有了岸,历史才源远流长,奔涌不息。无论缺了哪一边,都会使历史干涸。我们需要继承,我们只有继承;我们呼唤创新,我们学会创新。历史的变迁与沿革中,对于尚未形成完整的价值体系的人来说,继承是一种指导,一种启蒙。继承告知人们前人走过的路,而这是没有必要从新探索的。当路已到尽头,眼前是一望无际的荒漠草原时,你已熟谙行路的技巧。这时,创新便是你的指南针,在人生这块未知的土地上将道路延伸。

学会继承,我们是幸运的,在继承中,我们变得理智;学会创新,我们是幸福的,在创新中,我们变得清醒。就像那两个书法家,学习前人是他博采众长,总结出构书造字的一般规律,因而理智;自我独创,是他意识到个体的存在,独立人格使他清醒。我们与其批判他们是两个极端,应该中和,不如将他们看成两个阶段,认识由继承向创新的过程。这样,继承与创新才统一起来,人生也因其而丰富多彩。

传统与创新作文2

“老味道”几十年不倒,熟悉菜肴满是传统浓香;“梦里时光”欣然兴起,花样翻新全含新潮芬芳。时代发展的十字路口,新旧异行,和谐兼容,方能共赢未来。

传统佳肴带给人们的是味蕾上的回忆,新潮菜品则给人们舌尖上的刺激。回忆与新鲜,看似矛盾,但究其根本,二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追求“美好与享受”,既然如此,使其共存又有何难?

中西式餐饮店比邻而处,新潮餐饮固然吸引人眼球,但八大菜系仍受国人热捧。不仅“食”如此,衣、住、行无一不是新旧共处,互融互促。欧式建筑与传统民居错落于各大城市,展现别样的艺术碰撞;潮流服饰与汉服唐装携手于大街小巷,带来奇特的视觉盛宴;圣诞彩灯与春联窗花点缀千门万户,绽放多维节日雅趣……新兴文化与传统文化既能各行其道,又有动人的融合之美。

有人视新潮文化或异族文化为洪水猛兽,其实大可不必,所谓“入侵”之忧,纯属多虑。共存并不意味着同化,更不代表吞并取代。守与变的`对立,本身是个伪命题。新潮文化之所以迅速被人们所喜爱接受,因其独特的内容和方式,触发了人们对美的新感受,当人们对新潮事物的热情褪去,新文化形式存留与否,时代自然会做出抉择,文化也同样遵循着“适者生存”的原则,“大浪淘沙”,文化总是在经历“去粗取精”的过程。

传统文化被冷落,并非因为新潮文化的兴起,而是因其自身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掘。激进的传统文化保护者们,与其花费时间“搜捕圣诞老人”,不如琢磨如何重塑经典文化,让传统文化重获生机。排外的“民族主义”,实际是对自我文化的不自信,无异于清末的“闭关锁国”,只会腐朽没落;阻止创新而刻意为之的“文化保护”,只会造成发展的短视,最后让传统文化陷于一潭死水。一个民族的文化要发展,就要有大度的接纳与包容之心。

如何融合?新文化兴起容易,持久难,新式文化吸收传统元素,不仅要采其形式,还要纳其内涵。当然,浮躁的社会背景下,难免有文化乱象,但只要记住支持新式文化是为了发展传统文化,而非消费传统文化,就仍然走在正道上。在创新之路上,应拒绝粗俗的恶搞和无底线的亵渎,要传递美,而不是糟蹋美。

坚持传统之上创新,创新之上守住传统优势,当一种文化拥有了强大的生命力,才能历久弥香。

传统与创新作文3

近日来,中国区比基尼小姐总决赛仪式上,参赛佳丽穿着带有京剧元素的比基尼展示,这组图片在网上传开。网友们众说纷纭。有人认为这是对文化的创新,那么,这真的是在创新吗?

当那些佳丽们穿着比基尼走上舞台的时候,观众们的目光是留在她们曼妙的身姿,还是那“挂羊头卖狗肉”的京剧头饰?当佳丽们开始展示时,观众们的注意力是在她们并不精湛的演艺,还是她们撩人的曲线?

在我看来,这就是一种对文化的糟踏。京剧,是我国博大精深的国粹之一,怎可容得这些杂质?当这些杂质与国粹杂糅在一起,所谓的创新,只不过是像“比基尼京剧”一般的伤风败俗罢了。

换一个方面讲,红歌算是我国特有的文化了。如今,红歌依然像红色风暴席卷这几千万人的土地。红歌为何这样红?因为红歌是赞颂革命、歌颂祖国的经典,是我国历史的见证,人们唱红歌,赏红歌,实质上是在轻松的过程中默默接受红色的洗礼,激发起人们内心积极进取文化的追求。同样的,这祖国的史诗怎可容得杂质?有人将红歌改写成流行曲,这是对文化的践踏!而不是所谓的创新!

在一个利刃担忧的是汉语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刘吉向提出:目前中国文字已经混乱到了不能容忍的地步。回首留心自己的生活,那些在网络上流行的词语,像“菜鸟”、“灌水”等,还有像“克隆”、“纳米”等大量不规范的语言整合到汉字的系统里。在汉字的原本,哪有这类杂碎的词组。孩子词语的奇妙优美,因为这些非规范词语,削减了汉语的独特魅力。

回归到现在,渊远流长的文化,不能容忍杂质的玷污,古老的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和象征,并不是说比基尼加一个京剧头饰,就是所谓的创新。

传统与创新作文4

传统值得我们继承,因为它的文化丰富,但在不断发展的社会中,我们更要懂得去创新,去发现。

传统让我们领略到先辈们的辛苦劳作,传统也要求我们继承先辈们的美好品德,传统的生活方式告诉了我们什么是最不冒险的方式,什么是最佳的生存环境。让我们学着循规蹈矩,沿着先人们一路子、踩着前人走过的脚印一步步地到达先辈们给我们的目标。

但是,不,是每一人却愿意一味地追求传统,他们又有新兴的一些想法,那就是想要创新。他们确信传统的路子也是经过创新而通,也是追求冒险的人走出来的。

小蜘蛛因为对外界的无限好奇,她决定要创新,脱下灰暗的衣服,换上五彩斑斓的礼服,慢慢地开辟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生存之道。

动物如此,人不是更应该有冒险精神,明白前进的社会需要创新。

在这充满竞争的大社会下,发展迅速,作为竞争者之一,优胜劣汰,就需要创新。在创新之下,而你也需要保持传统,创新与传统,就像房子与根基,要想有漂亮的房子,首先就需要有稳固的根基,要想出类拔萃,那就需要有创新的气魄。

新一代人应该有新一代的想法,新一代的追求,我们不该仅满足于父母给予我们的天空,我们应该追求自己的那片天地,坚持自己的信念,到前人未到之路。

到源于内心深处,我们需要不断地去挖掘,去实践,才能有所成就。

还记得那分明电灯的爱迪生吧!他的创新意识源于有一颗好奇、爱钻的心。一个喜欢思考的头脑,和一颗永恒的心。电灯是他的创新结晶。也许曾经受到很多嘲笑,甚至遭到白眼,但他敢于创新,不会安于油灯的岁月,在经过999次的失败之后,第1000次检验钨丝的成功,爱迪生做到了,他给我们带来了新发明,也带来了光明,照亮了我们,也照亮了他自己的人生。

敢于创新并不是放弃传统,传统与创新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但一味的墨守成规,他的人生一定会是默默无闻,终被世界遗忘。

尽管创新难免会遭遇挫折,但不遭遇挫折又怎么会真正的长大,不创新哪来更好的传统呢?

传统与创新作文5

徐悲鸿曰:“道在日新,艺亦须日新,新者生机也,不新则死。”此重创新。北岛曰:“不懂得传统的人正如没有地图的旅行者,不可能远行。”此重传统,而我更认同古斯塔夫勒庞的看法:“没有传统,就没有文明;没有对传统的缓慢淘汰,就没有进步。”传统需要创新来维持,创新也需要传统来推动。

传承传统带来文明,但并不意味着传统都要传承。优良传统需要传承毋庸置疑,但有些落后的思想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这毫无疑问应当舍弃淘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乃人类的生存法则。

优良的传统在漫漫历史长河中难免损坏残缺,此时便需要技术的创新来修复和维护这些优良传承,与此同时,技术的创新又需要结合先人的智慧结晶来突破。

历史演变是悄无声息的,人们无法感知,但随着演变,传统暴露出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多,越需要人们与时俱进的去创新,去完善,就像一个滚动的圆圈,周而复始的循环,但在不断前进着。只有将传统中的精华传承下去,博大精深的文化才能继续发扬光大,只有不断创新来维护传承,解决社会面临的问题,才能不偏离轨道继续前行。

世界是一个整体,它每天都在重复传承也每天都在不断创新,相互依存。

传统与创新作文6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度,是著名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这个经久不衰的国度在五千年文明史中有着灿烂辉煌的一面,它孕育了中华儿女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它不仅是我们的母亲,更是中华图腾中一条舞动的龙。它是中华文明史的璀璨明珠。

中华传统文化是在五千年文明史中沉淀下来的,纵观世界,中国在世界上有着必不可缺的作用。古老的丝绸之路开创了中国与世界各地的联系,而丝绸之路上一颗闪闪发光的明星——敦煌莫高窟。它记录着丝绸之路的过往尘事。而对于是否对传统的敦煌莫石窟加入新的元素这一问题,我认为这应从发展的角度看待它,我们不能因循守旧,既要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也要从创新之中谋求发展。

现代社会,现代世界,是一个开放的、包容的、具有一定价值体系的组合体。它需要有着创新、有着发展眼光的人来组装。我赞成对传统文化的石窟加入新元素,但不全都是,它更需要以传统的中华文化来作基石,这样,石窟艺术才能更加完美。

鲁迅先生曾在《拿来主义》一文中提及到“送去主义”与“拿来主义”,他说道我们必须自己去拿来,而不是被别人送来。同样,对于石窟艺术的创新,我们不能走极端主义,从创新中求发展才是正确的方向。只有从创新中谋求发展,这样石窟艺术才会更吸引人,这就需要我们采取正确的方法,坚持“弃其糟粕,取其精华”。

从创新中求发展是我们每个中华儿女都做的事情。中国近代史是耻辱的,从闭关锁国到甲午战争,从各种不平等条约到日本侵华战争,这一幕幕惨痛的例子警醒我们不能闭关自守,我们要“走出去,引进来”,去创新,去将中华传统文化传播至世界各地。石窟艺术是中华文化世界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不仅需要我们去保护,它更需要我们从创新中谋求石窟艺术的发展。

篇6:传统与创新作文

中国之狭隘,在于界定文化。纵然人人都说“文化无国界”,而国人论文化,总好究其根源,以“本土”及“外来”界定之。至高至善之文化,在于其可适于所有“人”,妄以国界区分,则是对文化之限定,亦是对自己之限定。传承文化,先齐天下之文化。某些作家“中国危机论”则是不值一提的。人汲取文化,有其主动意识,爱之方可纳之。闻一多先生曾放言要将中国文化批得体无完肤,而自己又迷恋于中国诗词而无法自拔;鲁迅先生亦多次诫告其学生当读“新书”,而其本身的文章中极好用“旧书”的事例及哲思。故传承文化,先发于其喜恶兴趣。

蔡元培曾拟“传承”作“消化”。“消化”之理。在于化外物为己用,以善自身。而欲消化,则必先食,不可囫囵吞之。先辨析、理会文化,而后方可化为己用。不仅要择其善者而用,更要择其善者而用。切不可好高骛远,贪多求广。不得理会,反而会积惑成疾,累殆己身。

人之学识长时,必有所悟,思前人未想之事,达前人未臻之境。此去“创新”不远也。而今中国,看似欣欣向荣,科技渐强,其果如此?纵观文艺领域,虽有莫言获奖,而大体亦是万马齐喑的之象。文坛大多乃趋炎附势、效颦卖弄、喧哗夺众之流,对古籍如易经、庄孔思想的剖析亦是在唱陈腔滥调。观理工之势,其貌似一片盛景,工程越来越浩大,技术越来越精炼。可是,这些成就又有多少能比得上当年我国独立研发原子弹、氢弹的壮举呢?在我国能极快捷、高质量地自主研发两弹的大背景下,“两弹”元勋钱学森还问周总理“为何中国不出人才?”国内数千名可跻身于世界一流之列的研究人员犹不算人才!而今众多小突破、小科研也能将我国冠上“文化、科技快速发展的国家”的头衔?

文化无籍,而荣誉有籍。而今,在这么个“文化强国”里,出外留学依旧是主流。而我国迄今为止亦不能自主地培养出一个理科诺贝尔奖得主;细数我国引以为豪的“嫦娥奔月”、“蛟龙下海”亦是邯郸学步,亦步亦趋。中国何曾有过一个可引发生产力发生变革的科学理论或科技成果?中国何曾出现过一个能引导全世界去探讨的科学命题和技术方向?

究其弊源在于割裂文化的连贯性。各种文化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万般文化皆可相互解释、相互促进。哲学入文科,于学理之人,无疑是废其利器。哲、理本互为表里,理之革命,需哲学指导;理之变革,亦可使哲学惊起波澜。哥白尼之日心说、牛顿之力学体系、爱因斯坦之相对论,无出其右。而今中国理科之疾,乃至文科、文化之疾,在于交流滞殆。学文的不满学理的,学理的亦看不起学文的——文理之分,本是愚蠢。今救文化之举措,尽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方法。殊不知,肌肤之病,可发于心脏。

篇7:中国传统文化与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在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其独特的文字语言,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不仅对中国而且对世界的科技工艺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精彩纷呈的文化艺术,充满智慧的哲学宗教,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这些文化共同书写着中国文化的光辉篇章。

但任何文化都有其两面性,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不可能成为永恒的价值标准,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都应该不同价值观念。历史传统和文化背景是文化的积淀,是民族的精神支柱,他们对创造性活动有着重要影响,但是如何正确的把握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关系,又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因为只有正确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方向。那么这就要求我们应该审时度势的去把握传统文化,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地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创造出新的文化,以满足现代文化的发展需要。

在创造的同时我们必须认识自身的不足和怎样更好地创造出新文化。以东西文化传统为代表的文化价值观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两种不同类型的历史传统和文化背景。东方文化传统中有许多不利于创造力开发的人格特征和价值取向,有人认为中国人的智力优秀是攻公认的,但中国人的创造力评级在世界上却较低,其原因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制约。东方文化具有请个体重团体,重传统,重和谐的保守,内敛的人格特征,西方文化则更加强调个性,看重人的自由,看重个人价值,具有向自然抗争的文化传统。中国传统的中庸之道容易使人们养成一种害怕出错,害怕出错,害怕失败,知足常乐的心理和心态,容易培养一种谦虚,不善于表现,竞争意识弱,攻击性差,缺乏冒险精神的个性的特征。中国人的共同心理大于求异心理,容易压抑自己的个性。在教育上中国的传统教育方式比较的传统和继承,强调对老师,对权威的尊重和服从,不注重质疑精神,要有挑战传统的勇气。西方文化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推翻前人,鼓励学生在老师有意见冲突的时候要勇于坚持自己的观点,鼓励与老师展开辩论。在价值取向上看,中国文化具有注重实用,学以致用,轻理论的价值观念,中国人的志向就是修身治国平天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是这种使用价值的真实写照。但是,人类探索大自然的过程是十分艰辛的,长期的过程,没有对大自然的真正的兴趣,没有执着客观奥秘的精神,不可能坚持下去,也不可能有真正的发现的。科学探索的成果往往在几十年,上百年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如果抱着一种使用的功利态度来做学问是不可能有真正发现的。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已经进入“小康”却并不满足仍继续奋进、全面建设“小康”、努力进一步提高小康水平的国人们,“妄自菲薄”日渐减少,民族自豪感日益增强。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以建设现代文明的观点,越来越为人们所认同。人们认识到,“一个民族的现代化过程,不是要抹杀它的文化传统,造成清一色的世界文化,而是要求依据现代化的新要求,给它的文化传统不断地灌注以时代性的内容,达到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的有机统一。”⑥但是,我们对传统文化的钻研、鉴别、剔除、吸收、融化、发展工作做得确实不够。在中小学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课内容并不多,而且高中文理分班,那么理工科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确实不高。在社会开始关注传统文化的气氛日渐兴起的氛围下,他们有钻研、学习传统文化的愿望和要求。前几年同济大学有一些工科博士生产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自发地组织起来,钻研古代典籍,他们认为收获很大,谁知不久其中竟有几个人先后“信”了佛。这件事对我们文科尤其思想理论课教师触动很大,认识到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仍然需要给予一定的指导或者引导。这些年来,我们同济大学针对学校理工学科多的状况,注重开展人文教育。同济大学前校长、现任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在同济大学校长任上高度重视同济的人文教育,她表示赞同杨叔子院士关于 “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残缺的人文,而没有人文的科学,也是残缺的科学”的观点,提倡对理工科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并认为“人文教育是一切素质教育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学会做人、铸造崇高人格的最为直接的教育内容之一。”我们学校推行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中心的教育,实施“知识、能力、人格”的培养模式。因此,学校组织学有专长的师资力量,开设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选修课程,还经常性举办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学术报告或者讲座,并组织编写了《诸子百家》、《中外浪漫主义文学导引》、《宗教与文化》等“大学人文社科丛书”(由顾钰民教授主编)以及《中国文化史教程》(朱恒夫教授著)等教材用书。

小生产成汪洋大海的中国所形成的“传统”,注重“经验”,尊老敬祖,崇尚先贤,固步自封,因循守旧,具有保守性、滞后性,会对新生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那么,传统文化进课堂,会不会对创新教育产生不利的负面影响呢?

江泽民1995年5月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明确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盛发达的不竭动力”。在1999年的全国技术创新大会上他再次指出:如果不能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兴盛,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尤其强调创新问题,指出:“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应不断前进,应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创新,已经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是一个人内在素质的重要内容。没有创新的意识,就不可能有创新的行动。任何发现、发明都离不开创新,没有创新,任何新的知识都不会诞生。可以说创新不仅仅是一个结果,它同时也是一种过程,一种精神。敢于创新和善于创新,是获得进步的最基本要求。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属于人文素质范畴,重在教育和培养;创新思维,属于认识论范畴,重在熏陶和训练。因此,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创新是教育活动生命的源头,它既是教育自身存在的本质特点,也是教育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我们不可能教授给学生人类的全部知识,但我们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使他们敢于创新;必须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方法,使他们善于创新,能够在汲取现有知识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发展、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当然,创新教育不可能“速成”“技能”,不可能靠一门专门课程就能使学生获得并掌握创新思维方法,养成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教育、培养、训练,应当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这是一个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和训练过程。在这方面,各种课程都会有所作为、有所作用。正是基于这一基本考虑,我们在人文素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讲授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时,尽力避免其产生束缚学生思想的负面影响;在内容的选择、视角的切入、讲授方法和技巧的运用等方面狠下功夫,采择精华,运用良法,熏陶、培养、训练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在这方面,我们虽然不是刻意追求,但是确确实实是自觉为之。根据我们的做法(并不限于笔者个人的)和想法(主要是笔者个人的),得出几点基本体会。

1、培育适宜创新的社会氛围,养成思辨、争鸣、交锋的习惯和能力,是创新的基本前提。先秦时期,百家争鸣,引来百花齐放。众多文人学者,各自以独特的视角,对宇宙、社会、人生、人性、政治、经济、教育、科学、军事、伦理、道德、逻辑等诸多领域,作了比较深入的探讨。他们怀有浓厚的创新意识,以别开生面的创新精神和超越时代的睿智卓识,创立各自的思想、学说。同时,他们之间展开热烈争辩,在百家争鸣之中,通过对立或不同思想间尖锐地交锋和碰撞,相近思想、认识、见解间的交流和切蹉,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思想、学说,终于形成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的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农家以及《周易》等“百家”学派、学说,从而使先秦时期成为中国文化的黄金时代。究其原因,必然会发人深思。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宽松的政治、社会环境,良好的文化氛围,尤其百家争鸣的学术气氛,是形成百花齐放的文化繁荣局面的极为重要的社会条件。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根据人的思维特征,我们不难发现:思想,只有在交流、争鸣、交锋、碰撞中才能产生火花,闪出光彩。百家争鸣、生动活泼的文化氛围,是活跃思想、产生新思维、形成新思想的温床,是知识创新、思想创新、文化创新的必要条件。这种社会土壤的产生和形成,是多方面因素使然,其中作为社会人的个人主体因素的作用是不应当被忽视的。作为文化活动主体的人,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才能产生创新思维。要有“争鸣”的意识、愿望和要求,学会交流,敢于交锋,在交流和交锋中学习思辨,提高思辨能力。要敢于怀疑,敢于批判。通过怀疑、批判、交流、交锋,提出问题,提出见解、观点、主张,创立自己的“学说”;不唯上、不唯贤、不唯书、不崇洋、不媚俗,敢于坚持自己的“学说”。同时,又听得进不同意见,不僵化、不固执,从善如流,善于吸收不同意见,以完善自己的“学说”。

2、继承、吸收是创新的基础。恩格斯曾经说过,任何一种新学说,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但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⑦。《诸子百家》的作者同济大学教授朱义禄先生也说:“人类的思想文化史是一个发展中的系统。前人提出的见解,在后人那里,作为一种思想材料,成为构建学说的出发点。”⑧从一定意义上说,继承、借鉴、吸收是创新活动的前提,创新是在继承、借鉴、吸收基础之上的创新。创新要以“传统”为基础,要以客观现实存在为出发点,了解传统,把握现实,才能超越传统,才能提高和发展。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积淀,形成社会意识的潜流,渗入社会心理的深层,其烙印是无法抹平的,其影响是随处可现的。我们只有学习、钻研传统文化,弄通弄懂传统文化,才能正确地判断和鉴别它,分清其精华和糟粕,剔除其糟粕,吸收其精华。而且,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读懂中国,真正了解我们的国民性,熟悉我们的社会意识、社会心理。由此,才能清楚创新的需求,确定创新的目标,把握创新的方向。这样看来,传统文化知识,可以为“创新”铺垫“基础”。同济大学建筑学科是长项学科,就以建筑学为例,了解根植并相融于传统文化之中的中国传统建筑的理念、思路、风格,对于发展现代建筑保持民族风格来说,将不无裨益。比如,我们在《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的讲授过程中,分析邓小平、江泽民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吸收和借鉴,分析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关系及继承、发展的方面,分析邓小平、江泽民关于弘扬民族精神的论述及其精神实质,还通过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展进程及各种比较先进的思想文化产生的时代背景与影响、作用的了解、分析,深刻理解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这一命题的伟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由此帮助学生树立继承、吸收、借鉴是为了创新——创新离不开继承、吸收、借鉴的观念,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吸收、借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自觉性。

3、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创新精神。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有着比较清晰的演化轨迹。中国古代哲学、伦理学、文学、宗教、建筑、艺术、史学、医学等等,无论是其思想、理念,还是其具体内涵,都是动态的,其自身都有一个产生、演变的过程。就对中国文化影响比较大的“三教”(儒、道、释)“九流”(儒、道、墨、法、名、阴阳、纵横、杂、农)尤其“三教”来说,在中国这块社会土壤上产生或者扎根之后,便随着历史的进程而发展演化。比如儒学,孔子创立之后,其嫡传弟子孟子加以丰富,经汉代大儒董仲舒的发展,使之发扬光大;到程(程颢、程颐)朱(朱熹)“理学”、陆(陆九渊)王(王守仁——阳明)“心学”,其内涵有了很大的发展变化。再如,佛教传入中国之后,曾经一度受到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中国文化的抵制,但它吸收了中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相结合即“中国化”之后,便扎下根来,获得较大发展,并先后形成天台宗、慈恩宗、禅宗、净土宗等诸多流派,佛教文化对中国文化尤其文学艺术产生了重大影响。总之,中国传统文化,既有长期的历史积淀,也有各个时期的发展变化,历经数千年历史沧桑的洗炼,有所提高,有所发展。我们讲授传统文化知识时,介绍各门学科发展演化状况,分析其产生及发展变化的原因,重点剖析创立学科和影响学科发展变化的重要人物,探讨其之所以有所作为的主观因素,由此可以比较清楚地认识到,创新意识是一个人有所创造、有所发展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人生路漫漫,只有具备创新精神者,才可能有所作为。据此,鼓励学生要勇于进取,努力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4、利用传统文化训练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一个复杂的思维活动过程,其方法也会因人而异。但是,一般说来,大都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在学习、吸收、借鉴过程中,对已知命题、理论、定义、定理、公式、观点、知识、经验等等,产生了怀疑或者不满足,搜寻理由、证据对所怀疑的东西进行否定,经过发散思维活动,调动自己的一切主观能动性,异想天开,标新立意,创立自己的立论、命题,提出新的思想、新的观点。创造性思维,总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提高。或者对已知的命题、知识等有所感悟,引发深思,浮想联翩,穷思冥想,经过归纳演绎,综合提炼,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将自己感悟的东西升华、提高,使之光大发展。学习传统文化必须切合新的时代精神,从现代文明的视角,运用新知识、新观点、新理念、新思维、新方法,剖析传统文化,阐释传统典籍,才能使传统文化为我所用。正如毛泽东1956年8月24日同音乐工作者谈话时所说:“向古人学习,是为了现实的活人”。我们在讲授传统文化知识时,不仅对一些重要问题尤其是有争议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组织各种形式的讨论;而且,对一些典籍原文的理解,也尽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求学生不要拘泥于传统的解释,要根据新的时代精神和新知识、新理念,并按照自己真实的领会、感受、理解而提出自己的见解,提倡争辩,鼓励创新。这样既活跃了学习气氛,又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收到比较理想的效果。比如,在解释《论语》中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段话时,有位学生提出了新鲜“见解”。他认为这段话应当都是讲做“学问”的,那么意思应该是:学问、学识、学说经常被应用于实践,这怎么能不令人愉快呢?本来是自己学术上的对手、论敌,受自己“学问”的感召,完全接受自己的学问、观点,愿意与自己结成(学术)朋党,这怎么能不令人高兴呢?自己下了很大功夫做学问,有了很多真知灼见,世人仍不了解、不理解、不接纳,但自己并不生气,仍不气馁,继续坐得住冷板凳,潜心钻研自己的学问,这不是也称得上“君子”吗?他必将成大器啊!这位学生特别强调,“习”,不应当理解为学习,学习用“学” 而不会用“习”,它应该被理解为实习、实践;“朋”,不应当理解为朋友,朋友用“友” 而不会用“朋”,它应该被理解为朋党、同党,传统中国党同伐异,“对手”若能成为同党,怎能不令人高兴;“远方”并非指空间距离,而是指心灵距离、学术距离。心灵上、学术上隔着非常大的距离,即为自己学术上的“反对派”,现在反过头来向自己“靠拢”,成了自己的“朋党”,确实令人高兴。我们不能说这位学生对这段话的解释无懈可击,但它确实新鲜,比较活泼,说明他思想活跃,动用了“创新思维”。尝试利用传统文化知识,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确实是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大家不妨一试。

篇8:论紫砂的传统与创新

所谓的传统壶, 就是经历了几百年到现在仍然被大家宠爱的作品。我以为传统的作品就是经典的, 是最具有生命力的, 是得到大家认可的作品。然而, 在厚重深邃的文化基石面前, 我们似乎只有依仗着她向前行走才觉得踏实。在榜样力量的感召下, 对于技术的勤学苦练, 孜孜以求和对于创造的畏惧心理逐渐形成的惰性甚至是回避, 对于技术有所得的欣欣然和那满足了经验积累的快意, 掩盖了我们的陶艺创作乃至生活中缺少成功与失败、亢奋和痛苦的创造冲动。

二、紫砂创作既要继承传统又要开拓创新

我们的陶艺创作如何能在新世纪体现出新时代的特色和优越感, “向传统学习”固然是我们的必经之路, 然而“从传统中走出来”更显得对于创造宜兴紫砂壶具有积极意义。今天, 我们对于陶艺的美感认知和体验, 也并非因为现在的艺术而有所改变, 但若要适应新世纪陶艺创作的环境, 而同时又拥抱着传统的陶艺制作规则不放, 这绝对会与崇尚现代的主流相对立。甚至会间接地影响创作的思维。

一味的模仿历史脚步, 只会停滞不前, 做出来的东西只是效仿前人外型的一件商品, 而并不具有生命力。从历史走来, 紫砂壶的构成已形成一定的元素, 嘴、把、钮、盖、口、肩、腹、底等, 在创作过程中, 这些要素的运用是变化无穷的。创新要在继承基本元素的基础上, 这是由紫砂壶实用功能决定的。在不突破这些元素, 保持实用功能的原则下, 创新有自己面貌的作品, 是从艺者所追求的目标。要创作一件新品, 我们也要像审视一件传统壶式一样, 反复推敲、思考, 力求达成一定比例的协调和美学法则的运用。对比也好, 和谐也好, 节律也好, 首先要在实用基础上考虑问题。然后, 创新要考虑制作工艺实施的可行性, 不然则难以完成。决定一件好作品完成时所呈现的面貌, 要与众不同、个性化, 没有工艺技巧的运用, 作品则流于一般和简单化, 而工艺技巧也是需要创新的。再则, 创作过程, 给作品注入思想, 尤为重要。因为思想决定生命, 没有思想的作品, 等于没有生命的物品, 只能成为商品。人的思想是艺术创作的灵魂, 也是创作者的精神与意念的表达, 体现了一个从艺者的精神状态、文化涵养、品格特征等, 没有灵魂的物品, 其价值大为降低。

传统与创新并举, 制作传统经典壶式是很好的学习前人的途径。一件经典茶壶的传世, 一定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理由, 我们如何获取养分, 要细细端详, 要认真品味, 要多想些为什么。比如顾景舟大师的矮石瓢壶, 壶身横切面曲线的变化为何是这样的, 盖面曲线的凸与平时对壶体的影响, 加高一些, 平低一些, 都会呈现不同的视觉效果等等。没有很好地品味壶的生命所在, 我们怎么能从前人的经验和创新中受益呐!

纵观陶艺发展过程, 我们不难发现那些主流陶艺家和陶艺大师们, 都有自我创作的特殊的艺术涵养, 且极虚心、细腻地去思考艺术创作的传统价值和创新的成效, 使其作品能顺畅地彰显出其特有的“独创性”及“现代化”的基本要素。实际上, 创新而有味道的陶艺作品在于强调出艺术家心灵的精纯和诚实面。并非仅靠舍弃传统的创作理念, 就可立刻产生具有时代性的原创性动力。当然, 我们在创作思维的挣扎中有时也会深陷于“新”或旧思维的漩涡中而不能自拔, 但只要我们能秉持己风, 就能自由自在地彰显出陶艺作品特殊的材质美感而不致于过度的单调及僵化, 这就是所谓的传统与现代形式之间的对应及衔接的微妙关系。总之, 传统的紫砂陶艺仍然是创造现代紫砂陶艺不可脱离的背景和不可割断的根源。创新是传统的延续和再生, 传统的延续是为了更好地创新, 创新是发展的质的飞跃, 没有创新就不会有紫砂陶艺的发展。所谓创新, 就是继承传统精华, 融入时代精神, 张扬艺术个性。

三、结语

紫砂作品想要突破创新, 应该不断的学习思考。学习紫砂传统文化, 了解紫砂的文化底蕴, 思考紫砂的创新之路, 令其在不失经典的情况下获得新的外型, 新的内涵, 新的生命力。紫砂艺人在创作中应该不断的思索手中器物想要表达的文化内涵, 把握自己对紫砂壶意境的理解和感受, 创作出神形皆备的作品。在传统上务求创新, 作品的构思、设计、做工、神韵缺一不可。笔者坚信, 只要拓展视野, 了解紫砂知识, 加以探索实践, 大胆尝试, 勇于失败, 积累经验。在挫折和挑战面前不屈不挠, 紫砂会随着新一代紫砂艺人的脚步更加辉煌。

参考文献

[1]陶艺师[J].2007, (02) .

上一篇:生存状态初中作文下一篇:德育隐性课程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