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浅谈思政教育改革

2022-09-12

1 高职学生主要心理问题及成因

1.1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高职院校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下列几种

1.1.1 目标的暂时缺失给学生们造成的茫然心理。

应试教育给学生设立的目标是考入大学, 所以当学生考入大学后, 目标会出现暂时性的空白,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 少有学生能对自己的未来做出清晰详细的规划, 大部分学生的行为是从众心态, 学习及生活都比较松散, 呈现漫无目的的状态。并且, 大学生对于异性的友谊及至爱情较高中需求更高, 但是由于家庭教育及学校教育的欠缺, 加上他们的性心理并不完全成熟, 所以有部分学生会有异性交往困难的状况, 有学生后失恋后产生低落, 沮丧, 颓废, 自暴自弃, 甚至还有自残, 自杀的现象。加上大学社会生活较少, 对当前社会现实中的问题和现象认识不够全面, 例如就业问题, 贫富差距问题, 社会不公正问题, 所以学生会出现呈度不等的迷茫、困惑及对现实失望等心理问题。

1.1.2自卑心理。

一方面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在高中阶段成绩不突出, 他们未能被本科大学录取, 有部分学生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动摇, 在高中时期, 成绩是评定学生是否优秀的准则, 但到了大学, 学生的综合素质却成为判断一个学生是否优秀的标准, 很多学生对此还无所适从;另一方面, 社会贫富差距大这一社会状况也在高职校园里也慢慢突显, 来自贫困地区的学生学费生活费往往都是他们沉重的压力, 但是来自富裕家庭的学生却高端消费, 相当一部分贫困生走上工作岗位也要背负沉重的生活压力, 这也是校园部分学生产生心理落差的原因之一。

1.1.3 焦虑心理。

大学的学习生活方法较中学大有不同, 学习内容变得专业而晦涩, 学习方式由高中的被动式学习转为主动学习, 由于教师不在像高中一样要求严格, 所以学生学习缺乏动力, 学生对于学习效果的关注度低, 当然学习效果也比较差, 所以部分学生会产生苦恼和焦虑。还有部分学生对社会环境复杂多变的状况、严重的市场的趋利避害现象, 道德多元化现象及严峻的市场竞争现象理解不到位, 感到紧张不安。山东省淄博市第五人民医院的翟淑华在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测试中发现, 有70%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心理, 有超过15%的学生表现为焦虑症[1]。

1.1.4 人际交往问题。

高职院校的学生发生人际交往困难的原因大多有以下几种:自身性格内向, 自卑, 无意愿与他人交往, 或者有部分学生自以为是, 他人与之相处困难。人际交往是学生适应社会能力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因此要引起重视, 人际交往严重困难的还会影响到学生人格是否能健康发展。

1.2 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由于小学教育到高中的应试教育再加上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使现在的青少年普遍缺少磨炼, 以自我为中心, 适应能力与自理能力较差;大学生中有一部分是单亲家庭子女, 童年是留守儿童, 还有一些父母离异或父母感情不好, 这些同学在成长过程中没有足够的亲情关爱, 对他们的心理, 心智发育都有影响;还有大学生不能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反差等因素, 这就引起内心的失落情绪;最后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 一些格调低下、观念错误的影视报刊, 严重阻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成长。

2 思政课程促进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路径

2.1 提高思政课教师专项技能

现在高职院校普遍存在重技能教育、轻思想政治教育的倾向, 并且目前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对于心理健康教育也只较少提及了一部分, 相当部分思政课老师都是行政兼课教师, 即使是专业思政课教师对心理知识掌握也不够到位, 学校对思政课老师是否具备心理健康知识与技能不关注, 往往发现问题时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比较严重, 所以学校应当对思政课教师进行专项培训, 使思政课教师的具备健康心理知识专业技能。

2.2 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教学

先在学生中开展心理测试和心理健康调查, 全面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 现在高校的基本授课方式是按专业及班级授课, 所以应当将调查结果中呈现集中化的问题纳入思政课教学体系之中, 单独拿出来部分课时对这部分进行授课, 将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融入其中, 先从理论上分析这些问题的成因, 然后在教学实践中加以指导, 将各种心理问题及成因讲解给学生听并且由学生共同探讨解决方法, 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对于呈少数化的问题或个案可由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老师或者心理专业教师共同参与解决。

2.3 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外活动

具体来看可有下面一些做法:

2.3.1 开设心理咨询中心, 配备数名心理咨询专兼职教师, 为广大学生提供免费的心理服务。

心理服务的形式可以是个别面谈咨询, 也可以是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 为学生提供及时、高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当前这种机构在多数高校都存在, 但不足之处是学校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 咨询室教师人数不够或兼职教师偏多, 学生不能及时找到教师解决问题。还有就是学生对心理咨询认可度不高, 只有部分学生在遇到心理问题时会寻求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帮助。因此, 高校的心理咨询中心要加大宣传力度, 强调中心的专业性及实用性。

2.3.2

开展团体辅导, 团体咨询尽量由辅导员组织实施, 思班课教师列席或参与, 促使学生在团体交往中通过观察和体验, 能够很好的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并且调整与他人的关系。团体辅导员根据团体成员的问题进行分组, 开展班级心理主题班会, 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等, 通过共同商讨、引导, 解决成员中共有或相似的心理问题。一般来说, 同年级同专业的学生, 心理发展水平基本上处在同一层面上。因此, 团体可以为学生捉供了一个情景去体验、探索, 由此认识到他们与同伴共有这些问题, 减轻陌生感与自卑感, 产生一同解决问题的想法[2]。

2.3.3 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 请专家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

针对不同年级开展不同项目, 例如一年级可展“青舂期异性交往指导”、三年级可开展"毕业生就业心理指导"等, 这大大丰富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外活动。思政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或者团体性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观察那些有特殊需要帮助的学生, 要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单独辅导可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 更充分地挖掘自己的潜能和完善自己, 也可以帮助那些产生某方面心理障碍甚至心理疾病的学生, 克服心理障碍, 走出困境。

心理教育的构建模式和课堂上关心点在于呈学生普遍化的心理问题, 着眼点在于全体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 课外活动及专业的个别心理咨询着重维护个体心理健康, 两个大方面相联系, 有机结合, 共同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功能的发挥。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社会环境的复杂多变, 大学生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多, 但由于学校对学生心理问题疏导机制的不健全及大学生自身对心理问题认知不到位, 引发了一系列不良后果, 如何把思想政治教育课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需要从下面几方面着手:加强思政课教师的培训;在思政课堂上开设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培养课程;课外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使思政课成为大学生稳定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健康心理素质培养,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 翟淑华, 穆慧, 张群.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成因调查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 2007 (09) .

[2] 陈国梁.高职院校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意义及课堂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7 (2) .

上一篇: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微课程教学应用研究——以《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为例下一篇:“大数据”对刑事政策带来的变革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