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法律课程人文教育论文

2022-04-26

摘要:法律职业与法律教育从一开始就有着不解之缘,法律教育是从事法律职业的必经之路,法律职业则决定了高职法律教育的性质、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培养模式,决定了高职法律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和内在动力。法律职业具有区别于一般职业的特殊性,也正是此特殊性决定了法律职业教育区别于一般的高等职业教育。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高职法律课程人文教育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职法律课程人文教育论文 篇1:

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法律课程教学体系的优化设计

摘 要 现行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法律课程开设的目标是完成考证教育、就业教育和法治教育。可是目前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法律课程教学主要存在课程定位模糊不清,课程设计不科学,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通过进行教学体系的优化设计,高职院校可以将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法律课程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的知识基本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和教学结果评价组成统一的整体,实现体系化,为解决目前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法律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提供一定的思路、路径和方法。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财会类专业 法律课程 教学体系 优化

0 引言

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屆四中全会提出“要形成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课程体系”。2015年2月,教育部发布2015年工作要点,要求“加强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可见,对高职院校来说,财会类专业也需要开展法治教育。就目前的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法律课程教学来说,还无法完成这一目标,同时在现行的法律课程教学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需要对法律课程教学体系进行优化设计,形成体系化的理论方案。

1 法律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法律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法律课程内容没有形成体系化。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普遍只开设了单一的经济法课程,没有在财会类专业课程设置内形成法律课程内容的体系化。(2)课程设计不科学。任课教师普遍反映教学课时不足,导致教学难度大,教学方式单一,学生接受程度低。(3)课程设置目的单一化。目前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开设的法律课程都是出于学生考证而非法治教育的需要,因此教学内容不全面。(4)教学方式单一。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沿袭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习惯于用填鸭式、满堂灌的方式,没有与学生的互动,许多教师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忽视了对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1]

2 法律课程开设的目标

目前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法律课程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由于法律课程开设的目标不清晰导致高职院校对于法律课程在财会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定位不准确是主要原因。在广泛征求多所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师生、社会考证人士与合作企业代表意见的基础上,笔者将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法律课程开设的目标归纳为:

2.1 直接目标——考证教育

财会类专业学生所会面临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有三门法律类考试科目,依次为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经济法基础和经济法。财会类专业学生不是法律专业学生,缺乏法律知识基础。高职院校如果不开设法律课程,只靠学生自学是无法顺利通过这三门科目的考试的。对于这一目标,由于就业的导向,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都有很明确的认识,但也基本局限于这一个目标。

2.2 间接目标——就业教育

这里的就业教育是说法律课程应该教会学生在未来的实习与就业过程中保护自己的人身和财产权益。教育不光要教学生成才,还要育人。现实表明,学生在未来的实习与就业中经常会遭遇到用人单位的侵权,因此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法律课程应该通过讲授和学生实习与就业紧密联系的法律(如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两部法律对学生具有极强的实用价值,能够在学生未来的实习与就业以及几十年的劳动者生涯中为其提供全程的法律保障。对于这一目标,大多数高职院校都缺乏明确的认识。

2.3 根本目标——法治教育

党中央和教育部的指示精神已经说明,完成法治教育才是高职院校开设法律课程的根本目标。调查表明,对于这一目标,高职院校几乎都缺乏明确的认识和有力的措施,这一点从大多数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都只开设了经济法这一门法律课程,同时不重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法律基础知识讲授就可以看出。这里的“法治教育”包含两部分内容:(1)普及基本的法律常识。(2)树立敬畏法律的意识。经济法毕竟只有经济法律知识,高职院校难以通过经济法课程教学全面实现法治教育这一根本目标。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法律基础知识篇幅极少,授课教师又基本都是马列或思政专业出身,导致这一课程的开设也是难以实现这一目标的。

3 核心概念界定

在对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法律课程教学体系进行优化之前,先要进行核心概念的内涵界定。(1)本文的“高职院校”既包括五年制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也包括三年制高等职业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2)“财会类专业”是指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4年修订稿)所规定的会计、审计、会计信息管理、财务管理等专业;(3)“法律课程”指的是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所需要开设的,具有财会特色、能够满足考证、就业与法治教育需要的法律课程,区别于目前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所开设的经济法课程以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4)“教学体系”是法律课程教学的知识基本结构和课程具体内容的安排与设计,使之体系化;(5)“优化”意味着并非要全盘推翻现行的财会类专业法律课程教学体系,而是在其基础上依据考证、就业与法治教育的需要对之进行修订和完善。

4 教学体系的优化设计

4.1 课程定位设计

课程定位的依据是课程开设的目标。前文已述,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法律课程开设的目标为完成考证、就业与法治教育。这意味着法律课程在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人才培养中扮演的是考证基础与辅导课、就业实训课与法治教育课的角色,笔者认为这就是高职院校財会类专业法律课程的课程定位。(1)由于财会类专业学生要面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法律科目考试,因此学校必须要通过开设经济法律课程来帮助学生学习相关的经济法律知识,从而顺利地通过这些考试。同时,学生要掌握基本的经济法律知识,培养经济法律意识。[2](2)由于学生未来会面临实习与就业,为了使学生能够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学校必须要通过开设相关法律课程来帮助学生学习和熟练运用劳动法律知识和纠纷解决的法律知识。(3)法治教育意味着除了开设经济法律课程外,高职院校还要采取有力的法律教育措施向在校生传授基本的法律常识,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敬畏法律的意识。

4.2 基本结构设计

完成课程定位,就可以依据课程开设目标与定位进行基本结构设计。笔者以为,考虑到现实实际以及不同类型法律知识的特点,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法律课程结构应该分为两部分:专业必修课与公共选修课。

(1)专业必修课。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有三门法律类考试科目,分别为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经济法基础和经济法。由于财会类学生不像法律专业学生那样具有经济法律基础知识,仅靠学生自学很难通过考试,所以高职院校需要开设这三门考试科目的课程,或者起码开设从业和初级考试的课程。但如果只开设这三门法律课程,依然无法解决学生因为缺乏专业知识背景而无法理解和掌握考点的问题。因此,财会类专业在开设考证科目课程作为专业必修课之前,应先开设包含劳动法律知识和法律纠纷解决知识在内的经济法律课程作为专业必修课,由其扮演着考证科目基础课的角色。

这里要强调说明的是,现实中高职院校都把这门考证科目基础课称之为“经济法”,市面上的所有教材也都称之为“经济法”。对于这样的名称,笔者以为是不科学的。第一,这样的名称会和会计师考试科目经济法重名,很容易引起学生和部分任课教师的混淆。第二,目前市面上的经济法教材都是经管类专业通用教材,中间包含了许多非财会类法律。第三,这样的名称无法体现其作为考证基础课的定位。因此,笔者建议把在考证法律课程之前开设的这门考证基础课程的名称改为“财会法律概论”,并由高职院校组织财会类和法律类专业教师重新编写教材出版使用。

(2)公共选修课。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学生需要树立敬畏法律的意识,需要学会清清白白做人、坦坦荡荡做事的道理,需要通过法治教育培养诚信意识,需要学习与其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基础知识。现代会计之父、会计教育家潘序伦将诚信概括为:“立信,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也就没有会计。”高职院校会计诚信教育就是要把一定的会计诚信原则、会计诚信规范和会计诚信观念灌输到受教育者意识之中,使之形成良好的会计诚信品质。[3]但是,这些法律知识如果以专业必修课的形式开设课程,必然会加重财会类专业的教学任务负担。而且,目前也没有专门的、适用于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的法律基础知识教材,所以笔者的建议是,根据现实特点和学生的普法需要开设公共选修课程,或者通过课外讲座的形式满足学生学习非财会专业法律基础知识的需要。

4.3 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内容的整合重组和精选优化既要注重技术教育,又要注重人文教育,既重视专业教育,又重视综合能力培养,既充分发挥课程在课程群中的独特作用,又注意加强各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增强其内在逻辑性,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的结合上,构建高职人才培养的课程框架。[4]目前的经济法教材扮演着经管类专业通用教材的角色,导致财会类专业学生学习经济法时缺乏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因此,需要根据学生考证、就业的需要对相关部门法知识进行取舍。高职院校财会专业三门考证科目所涵盖的法律知识具体有经济法概论(含法律基础理论)、会计法、支付结算法、票据法、税法、预算法、政府采购法、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企业法、公司法、金融法、合同法、国有资产管理法、公平交易法、知识产权法、法律纠纷解决制度等内容。这些法律知识的内容,应该囊括入专业基础课——财会法律概论的教学内容。除此之外的、学生较为感兴趣的或与其利益相关的部门法知识,如宪法、侵权行为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知识可以考虑通过公共选修课或课外讲座的形式向学生普及。

4.4 课程设置设计

4.4.1 课时设置

目前,高职院校的经济法课程教学课时一般都在64—72课时左右。经济法教师普遍感觉课时量偏少,难以使学生能够真正对某个部门法有一个全面、清晰的认识进而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筆者建议将财会法律概论课增加到96课时,这样可以保证授课教师能够实现理实一体的法律教学,帮助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同时学会运用法律知识分析解决案例。对于公共必修课,笔者建议可以安排32~48课时左右,确保满足学生对法制教育所需法律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即可。

4.4.2 开设时间

财会法律概论扮演的是专业基础课的角色,开设财会法律概论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学生未来学习考证相关课程时能够易于理解,轻松自如。由于学生第一学年主要学习的是公共基础课,因此经济法课程放在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开设比较合适,开设太晚将无法发挥考证基础课的作用。至于公共选修课的开设时间,笔者建议放在第一学年的第一学期开设,此时学生刚刚进入校园,对法律知识的新鲜感和求知欲还比较旺盛,对规章制度的敬畏感也比较强,开设法律基础知识选修课有利于培养学生敬畏法律的意识。

4.5 教学方式设计

笔者认为,高职法律课程教学是一个多种教学方式并用的过程,无论是案例分析法、情景模拟法、小组讨论法都是适合法律课程教学的教学方式。笔者这里仅就案例分析法和情景模拟法相结合的产物——教学情景剧阐述自己的探索。教学情景剧是情景教学法中的一种具体教学方式,即以课本知识为内容,以典型案例为载体,以话剧表演为形式的教学方式。教学情景剧的内容为法律知识,是与案例分析法紧密结合的教学方式,所表演的都是具体案例,每一个案例为一幕,所表现的都是课堂教学所要讲授的内容,同时尽可能地选自社会真实案例。教学情景剧以话剧表演的形式进行,通过教学情景剧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可以变学生被动学习为自主探究式学习,提升教学效果。

4.6 评价标准设计

笔者以为,对教学实施的评价标准首先要建立在对每一个任务的操作过程和完成结果进行点评与讲解的基础上,教师必须对每一位学生的回答和演示给予及时鼓励评价,同时以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为主要评分依据进行评价,充分体现教学开放式的特点。最后,教师要对整个课程的教学情况、学生学习情况、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等做一个点评与总结,尤其要注意表扬先进,鼓励学生再接再厉。

具体来说,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法律课程教学评价应设计具体的评价标准表,主要评分标准包括达成知识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方向目标,其中达成知识目标包括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两个评分维度,过程与方法目标包括课堂参与度与体验学习度两个评分维度,方向目标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分维度,三者结合形成综合性的教学评价标准体系。

5 结语

通过将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法律课程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的知识基本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评价组成统一的整体,实现体系化,为解决目前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法律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定的思路、路径和方法,从而为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创新专业建设、办学模式、课程改革、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学生管理等方面建设与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自广.关于高职院校经济法课程名称及教学方法的思考[J].学周刊A版,2013(4):8.

[2] 刘桂清.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下财经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体系化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8):204.

[3] 谢宏.浅析《经济法》课程在高职院校会计诚信教育中的作用[J].科学时代,2013(23):101.

[4] 鞠春燕.试论高职院校财经类课程教学改革[J].经济研究导刊,2008(1):219.

[5] 张乃强,林琳,陈丽莉.应用技术型财经类院校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11):258.

作者:王珺

高职法律课程人文教育论文 篇2:

高职高专法律教育的性质初探

摘要: 法律职业与法律教育从一开始就有着不解之缘,法律教育是从事法律职业的必经之路,法律职业则决定了高职法律教育的性质、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培养模式,决定了高职法律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和内在动力。法律职业具有区别于一般职业的特殊性,也正是此特殊性决定了法律职业教育区别于一般的高等职业教育。

关键词: 法律职业 高职教育 法律教育

一、法律职业的特殊性

“职业”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①法律职业者,顾名思义,是指以从事法律工作为职业的人。

关于法律职业的内涵,学术界似乎并无太大的分歧,然而,由于存在着不同的法律制度,所以,在比较法的视野中看,法律职业的含义仍有不同。

英文“profession”一词主要指“脑力或知识的而不是体力的或手工的劳动和技能”,“原本专指神学、法学和医学,后随着科学和知识广泛应用于别的事务部门,也指别的职业,以示其具有相当程度的特殊知识含量,与仅仅是技能相区别”。可见,从花费时间和生活来源的角度,“profession”与中文“职业”一词意义相同;从职业性质和社会层次来看,“profession”本指神职人员、律师和医生,后因愈来愈多的职业知识含量增加,便逐渐扩展,也可指其他的白领职业。

中文的“职业”一词原本没有英文“profession”的涵义,近年来,随着学术界对法律教育和法律从业人员的关注,“法律职业”(legal profession)的概念逐渐开始在学术著作中被广泛使用。但是,我们在这里所说的法律“职业”和法律“职业”教育,是使用英文“profession”的涵义,因为中国法律教育也确实是一种“高级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训练”,而不是“体力或手工技艺”的培训。②

尽管如此,各国法律职业制度的不同只能影响人们关于法律职业概念之外延的判断,并不影响人们关于其内涵的判断。所以,这并不妨碍给其以定义性描述:法律职业是指受过专门的法律教育、具备法律预先规定的任职条件、取得国家规定的任职资格而专门从事法律工作的一种社会角色。

法律职业具体范围在各国并不一致。在英国,法律职业一般限于律师。在美国法律职业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包括私人开业律师、政府部门法律官员、公司法律顾问、法官和法律教师;狭义上仅指私人开业律师。加拿大的法律职业范围较广,分为法官、律师和公证人、法律辅助职业(如专利代理人、法律书记员、专利查询专家、合同书记员、地产契约书记员、所有权审查员)、法庭官员(如法庭书记员、法警、行政司法官员)等。在日本,法律职业一般指法官、检察官和律师。我国的法律职业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主要指法官、检察官、律师;广义也包括书记官、法律助理、法律文秘、司法警察等辅助型法律职业,法律教师及法津研究人员、公证人员、仲裁人员和行政执法人员等。③

在各种社会职业中,法律职业具有突出的行业背景和职业特殊性。这种职业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法律职业对象的特殊性

法律职业主要是以人以及人与人关系为工作对象的,而人又是地球上最复杂多变、最难界定的高级生命形式,它不同于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由于法律职业接触的是社会上各个阶层、各类不同职业和不同文化程度的人,工作对象十分复杂,加上工作性质、特点等原因,他们还要广泛接触各种社会问题,包括政治、经济、科技、思想、伦理、历史、文化、民族、宗教等等,特别是还要接触社会上的阴暗面和不良现象,所以对其职业的基本要求(基本资质)和准入条件更高、更严格。再从行业背景看,由于法律集中反映了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问题而具有高度的复杂性、抽象性和概括性,司法又是各种纠纷最后的解决办法而具有终结性,司法裁决因可决定人的生杀予夺和财产、利益的归属而具有重要性、权威性,加之法律自身具有普适性、程序性、规范性和强制性等等,这一切,使得从事这一职业的人员有着比社会其他职业更为严格、更为规范和更高层次的要求。正是基于职业对象的特殊性,法律职业与工程技术性职业相比,有内在的和先天的差异性。由此也形成了法律职业教育的基本特点。

2.法律职业精英化与大众化的统一

随着中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一方面,社会必然要求提高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的任职条件和准入标准,进一步推进法律职业的精英化;另一方面,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决定了法律人才需求的不平衡,社会各个方面也同样需要大批辅助类的应用型法律人才。随着中国法律职业划分科学化,法律辅助型职业将成系列。

3.法律职业与法治的特殊关系

近代以来法治国家的实践屡屡表明:法治是全民的事业,离开全民的理解、参与和支持,法治往往只能是海市蜃楼。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不能忽视法律职业者(法律家)在法治建设中的作用(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因为在法治的关键和紧要处,每每是法律家在担当大任,所以,人们常称法治就是法律家之治。这在关于法律家(法律职业)作用的估计中可见一斑。托克维尔强调:“……民主精神如不结合法学家精神,我怀疑民主可以长期治理社会;而且,如果法学家对公务的影响不随人民权力的增加而增加,我也不相信在我们这个时代一个共和国能够有望保住其存在。”埃尔曼指出:“法律专业人员负有塑造法律制度的结构与类型的使命,并在很大程度确定法律用作于其中的一般趋势。”而大木雅夫则把法律职业(法律家)的作用概括为“法律秩序的创造者”。

法律职业具有区别于一般职业的特殊性,也正是此特殊性决定了法律职业教育区别于一般的高等职业教育。在这方面,我们以往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并未认真区别职业对象和层次的不同,仍然是粗放式地按照一般的社会职业对待,即仍习惯于沿用社会通用的“手工或技艺”人才的培养模式和采用普通的教育制度,或者只考虑到法律职业教育制度的教育属性和共性,其结果是所培养的人才仅仅只是“半成品”或是“残废品”,尚不能适应法律职业的特殊需要。

二、关于高职高专法律教育的性质问题

法律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人文社会科学范畴。法律教育是以传授法律知识、训练法律思维和法律技能、培养合格的法律专业人才为内容的教育活动。

高职高专法律教育是我国高等法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专科层次的以法律职业技能培养为本位的高等职业教育。从法律职业的特殊背景出发,笔者认为应当将高职高专法律教育的性质作以下把握:

其一,高职高专法律教育属于法律职业教育,是针对具体职业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获得从事特定的法律职业所需的实际技能和知识,使学生一般具备进入劳务市场所需的能力和资格。高职高专法律人才培养应当突出职业性、行业性的特点。不能把高职高专法律教育与普通法学教育等同。前者是以法律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模式,后者是以法学学科为本位的教育模式。

高职高专法律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法律职业技能培养和管理的教育。它以岗位群的需要为依据制定教学计划;在进行职业岗位描述、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按需施教;着眼于职业知识和能力的提升,而组织理论和实践教学;着眼于我国法律制度的调整、补充、更新,选择教学内容与构建课程结构,体现职业能力要求而形成课程体系。这种体系应是打破学科型的教学模式,建立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教学体系,才能培养具有必要的法律专业知识、掌握法律实践技能的与法治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的法律人才。这样的应用型法律职业者应具有接受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信息素养,具有合作精神与开拓能力,能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一线发挥有效作用。④

其二,高职高专法律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结合,不能将高职高专法律教育与职业培训等同。

法律职业教育虽有明显的优势,却也有不可避免的缺陷。单纯的法律职业教育会使法律教育流于浅薄。目前,以市场为导向、以职业技能培训为本位的法律教育虽很有必要,但也要防止顾此失彼。我们不能忽视的是,正是由于过于关注市场动向,致使现在的学校教育有简单化的倾向,如一些课程里仅仅注重技术操作层面上的东西,法律教育变成了条文解说,忽视了基本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如此学生很难真正理解法律精神,这对法律教育和法律实务都是致命的杀伤力,因为法律职业者对法律的适用,绝对不是机械的生搬硬套,更应是对法律精神和原则的把握。

确实,法律的运用有许多技巧,但在法治原则下技巧的获得源自于对法律概念、原理的深刻把握,源自于使用法律的人对它灵活运用和真正理解。

单纯的职业教育趋向于奉行实用主义,片面强调与职业有关的知识的灌输和特殊技能的培训。其极端的形式便是“用什么就学什么”,结果是把“人”与“人才”隔离开来,导致大量的“机器人”出现,甚至是有才无德的“佞才”。片面的职业教育对大学法律教育而言是及其危险的。法律的目的在于追求正义,而“机器人”和“佞才”所能做到的,就是无意或有意地损害法律正义。⑤

那么,高职高专法律教育要培养出什么样的人?对这个问题,柏林大学的缔造者、德国著名教育家洪堡(1767-1835)曾这样回答:大学教育是要培养兼具个性和理智的“完人”,既要掌握经验知识,又要掌握道德科学,从而发展出完善的人格,在精神上“成人”。20世纪40年代曾任司法院大法官的燕树棠先生也曾主张:法律事业是公益事业,法律教育是训练社会服务人才的教育,因此,法律教育的目的,是在训练社会服务人才,而不是造就个人谋生的能力;法律人才的训练,不能只限于一般的专门知识,还需要一种“法律头脑”;有“法律头脑”的法律人才应具备四项条件,要有社会的常识、剖辩的能力、远大的思想、历史的眼光,能使机械的法律知识有了生机和动力,使死知识变为活知识、死法律变为活法律。⑥

当然,寄希望于高职高专法律教育实现洪堡的“完人”教育的理想并不实际,但对高职法律专业学生进行法学理论知识、道德素养、全局视野及应变能力的培养却是必不可少的。正如我国近代法学家杨兆龙曾警示的那样:在法律教育中忽视法律伦理教育,不顾学生的道德修养,“那无异替国家社会造就一班饿虎”。

作为一个完整的法律人才培养体制,法律教育既应包括通识教育,又包括职业教育,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是高职法律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我国的法学本科教育,在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将二者分割开来,对立起来了,以致出现培养出的学生不会起草合同,不会办案的反常现象,其原因就在于单纯强调通识教育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法学本科教育制度内外都缺乏必要的职业教育和训练,不得不等法科毕业生进入法律职业之后,自己慢慢去摸索。而高职高专法律教育可能是另一种反应过度,单纯强调法律职业操作技能的培训,这种错位的结果又影响了学生学习和掌握法律职业所必需的法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素质的形成,同样影响法律人才的培养质量。究其原因都在于割裂了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内在联系。

法律职业的特点决定了高职高专法律教育必须由通识教育和职业教育两个部分构成。法律职业,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技术、操作上的问题,更是涉及思维、理论、职业道德层面的问题。

高职高专法律教育处于一个难以两全的尴尬境地:职业训练要求教学关注技能,而在没有足够的素质教育的前提下,仅关注技能就很可能浪费人才,而且也不可能培养出高水平的职业人员;而注重素质教育又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职业训练,特别是我国高校学生绝大多数都来自高中校门,缺乏足够的社会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因此,通识教育又是必须的。

高职高专法律教育企图在三年时间内完成所有的教育培训任务,培养高层次的、精英化的法律人才是不现实的,而将辅助类法律人才的培养作为我国高职高专法律教育的目标是具有客观现实性的。

笔者认为,从法律职业的特殊性以及我国高职高专法律教育的实际出发,其应当定位于:以职业教育为主,职业教育和人文教育相结合。高职高专法律教育既要重视职业教育,又不能目光短浅,把法律专科教育变成一般的律师职业培训,因此我们的法律高等专科教育既要以职业教育为主,又要注意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在人才培养方面,应该根据法律教育的性质、社会需求、学校发展定位和战略目标来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标准和模式。

注释:

①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增补本,第1616页.

②王宏林.国际一流法律人才培养论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9~30.

③王冰路.法律技能的培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14).

④邵文华.高职的定位.职业特色[N].中国教育报,2001-10-1.

⑤周世中.倪业群等著.法学教育与法科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15页.

⑥燕树棠.法律教育之目的.转引自王健.中国近代的法律教育,第328页.

基金项目:本文系西安欧亚学院2007年院级科研课题项目“高职专科法律人才素质提高和能力培养模式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叶肃杰

高职法律课程人文教育论文 篇3: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注重人文教育

摘 要: 在培养合格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注重将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既学会做事又学会做人。本文结合高职教育与高职学生自身的特点,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缺失的现状、原因、基本对策。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学生人文教育 基本内容

许多调查文章指出,有部分高职学生素质不高,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道德、情感方面的缺陷,其中有些人自私自利、追求享乐、损人利己、以邻为壑,嫉妒心强、心理脆弱,狂妄自大、眼高手低,宽以律己、严以责人,缺乏同情心、难以共事。如此种种,当然有家庭和社会的原因,但究其根本,是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缺失,这一现象不能不引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警觉与思考。

一、高职院校学生人文教育缺失的现状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不容乐观,人文素质教育存在较大差距。

(一)“人文、社会学科缺乏症”越来越严重。表现在不少学生行为不文明,社会公德意识淡薄,心理承受能力差,不善处理人际关系,甚至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对民族历史、优秀文化、优良传统了解甚少等多个方面。

有关高职院校学生人生意义的调查表明:7.2%的学生选择“人生在世,吃喝二事”,3.6%选择“过一天算一天,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10.4%选择“人生就是一场悲剧”,20.1%选择“平生无大志,但求温饱足”,18%选择“人生就是追求金钱”,15.1%选择“人生就是追求权力,因为有权就有一切”,只有25.1%选择“人生的意义是为社会做贡献”。这说明具有正确人生观的学生比例太少,享乐主义、悲观厌世、金钱至上、权力意志主义、知足常乐人生观在学生中很有市场。

(二)教师本人的人文素养欠佳。相当数量的教师专业技术过硬,但在教学过程中仅仅传授给学生专业技术,并不能教给学生更多的人文知识,更不用说在授课时融人文知识于专业教学过程中。

(三)人文素质教育考评机制缺失。调查显示,高职院校普遍缺少鼓励教师进行人文教育的激励机制。通过访谈发现,现在高职院校的院系体制建构,基本上依据学术领域的分工原则,教师以进行专业教学为其最主要的工作,而把参与人文教育活动视为时间和精力上的一种负担,所以人文教育就成为被忽视的一个环节。

(四)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缺少职业特点。许多高职不能针对学生的专业实际和未来从事的工作岗位开展相应内容的人文教育,造成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的缺失。学校对开展职业人文教育认识不足,缺乏整体规划和指导,所以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和课外活动没有体现出职业人文教育的特点。高职院校的学生社团与普通大学的学生社团趋同化,缺乏职业特色,学生活动以文体活动为主,没有体现出高职院校的职业特色。

二、高职院校学生人文教育缺失的原因

(一)领导重视不够。一些高职院校的领导缺乏对人文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认为人文教育是全社会的事情,由社会大环境制约,把人文教育作为“软任务”而少有精力去抓,造成人文教育的边缘化和弱化。

(二)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由于职业教育学制只有三年时间,许多学校甚至只有两年时间在校学习,因而造成了课程设置时只注重专业课,忽视了人文课;只培养学生的技能,不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的不合理现象。

(三)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人格心理方面的养成过分依赖理论知识的传授,人文教育内容过多强调理论性。人文教育工作者过于寻求理论体系的完整和宏大,评价机制不与受教育者的切身利益相关联,只是倾向于解决一般的道德认知,忽视了人文教育的实践性。

(四)人文教育不能贴近高职生的生活,不能贴近社会发展的变化,不能够贴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校园里无论是课堂上“两课”教师的长篇大论,还是课堂下辅导员的滔滔不绝,大多是知识的传授和说教,理论宏大而收效甚微,造成“空对空”的尴尬局面。

三、高职院校学生人文教育的基本内容

(一)正确把握“人文”内涵。人文素质是指人通过人文知识的学习,以及由这些知识内化而成的在精神面貌、道德修养等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人文素质的基本内容是人文知识,其形成主要有赖于后天的人文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受教育者的人文素养。人文精神是人文素养的灵魂。

(二)在专业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教育。高职院校开展“人文教育”和“素质教育”不能简单等同为普通高等教育中的“通识教育”。职业技术院校的学制较短,学生在校时间要接受大量的实践教育,不可能像本科院校那样设立更多通识教育的课程。在专业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教育,让学生在课堂上逐渐培育人文精神,然后借助于课堂外的隐性教育实现学生掌握更多的人文知识、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的目标,这才是切合高职院校实际的人文教育之路。在专业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教育,就是要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使学生在开展学习、应用、创新技术的活动中或者是在探索人类精神,关注人的本性的人文社会活动中,能够受到两种精神指引,使得自身的专业技术同人文素养协调发展。

(三)围绕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开展人文教育。高职学生要做到乐岗敬业,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高等职业院校围绕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开展人文教育,其内容要针对未来从事行业职业的特点,重点开展与未来职业紧密相关的法律教育,诚信、责任、创业、敬业的教育,培育突出职业特点的人文素养。

(四)人文教育将与科技教育有机结合,满足学生成才的多元需求。首先,高职人文教育要清醒地认识到学生入学时的素质分异并不一定导致终身职业分野,要鼓励和帮助学生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兴趣,制订各自的成才计划,努力学习,实现远大的人生理想。其次,高职教育的专业或工种的设置以社会职业分工为基础,较具体地反映了社会不同职业岗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人文教育应与科技教育有机结合,为高职学生倾向性潜能的发挥创造更多的机会,高职学生不同倾向性潜能的充分发挥必然导致其多元化成才。高职教育不是培养单纯的专业人,也不是培养单纯的职业人,而是培养完整的社会人。因此,高职教育不能忽视人文内涵,必须坚持做人、做事相结合的教育理念,既要实现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于社会,特别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又要充分认识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价值追求的过程,应该同时满足个人发展的需要,以追求人性的完美、培养健全的人格作为其最高目标。

(五)关注学生的主体性。高职院校人文教育要引导学生认识与内化自身存在的主体性,树立和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教育学生在尊重自己存在的同时,要尊重他人的存在,既要珍惜和热爱自己的生命,又要关爱和敬畏他人的生命,引导学生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其善于从单调的工作环境中寻找乐趣,培养民主、平等的人际交往态度,增强与人合作共事的能力,建立和谐愉悦的人际关系。

(六)道德教化。开展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和教育高职学生夯实为人民服务的职业道德理论基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突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际关系理念,信守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等职业道德规范,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七)心理疏导。根据学生的心理健康需求与身心发展特点,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首先,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与环境,确立适宜的奋斗目标;其次,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态度面对挫折,努力培养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增强挫折承受能力;再次,帮助学生树立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培养多方面的兴趣;最后,引导学生培育创新精神,对所学的专业知识孜孜不倦地钻研,力求有所创新,从而推动技术进步。

参考文献:

[1]叶肇芳.论职业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J].职教论坛,2000,(5).

[2]刘晓明.人文教育与高职培养目标[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3,16,(2):88-90.

[3]张立芬.谈高职院校合格人才培养的定位、标准和保障措施[J].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3,5,(3):75-76.

[4]刘太刚.高等职业教育探索·创新·实践[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5]杨柳.高职院校应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5-8.

作者:傅文芳

上一篇:职业技术院校古代文学论文下一篇:施工质量下的机电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