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常见知识

2024-05-01

文言文常见知识(精选11篇)

篇1:文言文常见知识

常见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一、文言虚词

在初中阶段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有“之、其、而、以、于”。为便于同学们复习,现就初中常见的文言虚词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结合具体实例对其用法作简要分析。

(一)之

1、代词,代人,译为:他,他们。例: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

2、代词,代事,译为:这,它。例:肉食在者谋之。(《曹刿论战》

3、代词,代物,译为:它,它们。例: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4、指示代词,译为:这。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5、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

6、助词,用于主谓结构之间,无实在意义,不译。例: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7、助词,作宾语倒装标志,无实在意义,不译。例:何陋之有。(《陋室铭》)

8、助词,用于凑足音节,无实意,不译。例: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9、动词,作谓语,译为:去,往。例: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注:此处作实词)

(二)以

1、介词,与后面的词或短语一起构成介宾短语,充当状语或补语,其译意较多。①译为:把,拿。例: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②译为:用,拿。例:以刀劈狼首。(《狼》)以王命聚之。(《捕蛇者说》)③译为:凭,靠。例:何以战。(《曹刿论战》)

④译为:根据,按。例: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⑤译为:因为。例: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岳阳楼记》)

2、作连词,表示顺承、目的、结果等。

①可译为:来,而。例: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②也可译为:以致。例: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作副词,表示时间,译为:已,已经。例: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4、动词,用作谓语,译为:以为,认为。例:愚以为宫中之事„„(《出师表》)(注:此处作实词)

(三)而

1、作连词,表示并列、顺承、转折关系等关系。

1、①表示并列关系,译为:并且,而且。例:中峨冠而多髯者。(《核舟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2、②表示顺承关系,译为:就,然后。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3、③表示转折关系,译为:但,却,可是。例: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4、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5、表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例: 富而可求也(《论语十则》)

2、作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语。例: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观潮》)

(四)于

文言文中“于”一般用作介词,表示处所、时间、对象、被动、比较等。

1、表示处所,译为:从,在。例:舜发于畎亩之中。(《孟子》)

2、表示目的,译为:到。例:出于秦川。(《出师表》)

3、表示对象,译为:对,向。例:胡不见我于王。(《公输》)

4、表示比较,译为:比。例: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五)其

1、作人称代词,代人/物,译为:他/它,他们/它们,他的/它的,他们的/它们的。例:百姓多闻其贤。(《陈涉世家》)流辈甚称其贤。(《送东阳马生序》)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货恶其弃于地也(《大道之行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桃花源记》)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

2、作人称代词,译为:自己的。例:蹲其身。(《童趣》)

3、作指示代词,近指。译为:其中。例:其一犬坐于前。(《狼》)

4、作指示代词,远指。译为:那。例:其中往来种作„„(《桃花源记》)

5、用于句首,表示委婉语气、反问语气等。译为:难道,恐怕,大概。例: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吗马也。(《马说》)

二、常见通假字: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六则》“说”通“悦”,愉快 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伤仲永》 “扳”通“攀”,牵,引3.出门看火伴 《木兰诗》“火”通“伙” 4.对镜帖花黄 《木兰诗》 “贴”通“贴”

5.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三峡》“阙”通“缺” 6.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口技》 “坐”通“座”

7.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曾”通“增” 8.困于心,衡于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衡”通“横”,梗塞,这里指不顺。9.入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拂”通“弼”,辅佐 10.邹忌修八尺有余《邹忌讽齐王纳谏》“有”通“又” 11.故患有所不辟也《鱼我所欲也》“辟”(bì)通“避”

1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 “辩”(biàn)通“辨”13.所识穷乏者得我欤《鱼我所欲也》“得”(dé)通“德”14.乡为身死而不受《鱼我所欲也》“乡”(xiāng)通“向”15.小惠未徧《曹刿论战》“徧”(biàn)通“遍”16.始一反焉《愚公移山》“反”(fǎn)通“返” 17.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惠”(huì)通“慧”

18.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亡”(wǘ)通“无”19.一厝朔东《愚公移山》“厝”(cuî)通“措”

20.蝉则千转不穷《与朱元思书》“转”(zhuǎn)通“啭”21.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反”(fǎn)通“返”

2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食”(sì)通“饲”23.才美不外见《马说》“见”(xiàn)通“现”24.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材”(cái)通“才”25.其真无马邪《马说》“邪”(yé)通“耶”

26.四支僵劲不能动《送东阳马生序》“支”(zhī)通“肢”27.同舍生皆被绮绣《送东阳马生序》“被”(pī)通“披”28.百废具兴《岳阳楼记》“具”(jù)通“俱”

29.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属”(zhǔ)通“嘱”30.玉盘珍羞直万钱《行路难》“羞”(xiū)同“馐”31.玉盘珍羞直万钱《行路难》 “直”(zhí)同“值”32.便要还家《桃花源记》“要”(yāo)通“邀”33.尊君在不 《陈太丘与友期》 “不”(fǒu)通“否”

三、常见古今异义字1.方七百里。《愚公移山》方:古义,方圆;今义,方向 2.由是感激。《出师表》感激:古义,感动,激动;今义,感谢。3.诚宜开张圣听。《出师表》开张:古义,扩大;今义,店铺开始营业。

4.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痛恨:古义,痛心、遗憾;今义,非常憎恨。5.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出师表》 感激:古义,感动振奋,今义,感谢。6.临表涕零,不知所云。《出师表》 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7.居十日,扁鹊复见。《扁鹊见蔡桓公》居:古义,停留、过了;今义,居住、住所。8.又何间焉。《曹刿论战》间:古义,参与;今义,隔开,中间,空间,或时间。9.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可以: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许可,可能。10.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 假:古义,借;今义,虚伪的,不真实的。11.阡陌交通。《桃花源记》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泛指交通运输或邮电事业。12.臣是以无请也。《扁鹊见蔡桓公》 请:古义,问;今义,邀请。1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男子的配偶。绝境:古义,是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是没有办法,没有出路的境地。14.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无论:古义,更不必说;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15.滕人持汤沃灌。《送东阳马生序》 汤:古义,热水;今义,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16.牺牲玉帛。《曹刿论战》牺牲:古义,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今义,损害一方的利益。

17.小大之狱。《曹刿论战》 狱:古义,诉讼案件,罪案;今义,监禁罪犯的地方。18.一鼓作气,再而衰。《曹刿论战》再:古义,第二次;今义,又一次。19.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走:古义,跑;今义,行走。

四、常见的一词多义:

1.安(1)安求其能千里也(怎么)感激“的意思)(2)衣食所安(养)(4)林尽水源,便得一山(看到)2.卑(1)非天质之卑(低下)(5)故不为苟得也(苟且取得,(2)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3.鄙(1)肉食者鄙(鄙陋、目光短浅)(6)二者不能得兼(能够)(2)先帝不以臣卑鄙(出身鄙野)(7)余因得遍观群书(得以,能4.薄(1)不宜妄自菲薄(轻视)够)(2)薄暮冥冥(迫近)10.故(1)公问其故(原因,原故)5.策(1)策之不以其道(驱使)(2)桓侯故使人问之(特意)(2)执策而临之(鞭子,马鞭)(3)故余虽愚(所以)6.诚(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4)温故而知新(旧的知识)

(实在,的确)11.光(1)以光先帝遗德(发扬光大)

(2)帝感其诚(诚心)(2)仿佛若有光(光线)7.称(1)不以千里称也(著称)12.归(1)云归而岩石暝(聚拢)(2)流辈皆称其贤(称赞)(2)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回)8.道(1)策之不以其道(方法)(3)微斯人,吾谁与归(归依)(2)不足为外人道也(说,告诉)13.或(1)而或长烟一空(有时)9.得(1)既出得其船(寻到,找到)(2)或异二者之为(或许)

(2)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3)或以为死,或以为亡(有人)

(领会,体会)14.加(1)而山不加增(更加)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同”德“,这里是”(2)万钟于我何加焉(好处)

(3)弗敢加也(虚夸,以少报多)15.间(1)立有间(一会儿)

(2)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

16.见(1)乃入见(拜见)扁鹊见蔡桓公

(2)才美不外见(通“现”)17.景(1)春和景明(日光)

(2)四时之景不同(景观,景物)18.具(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详细)(2)政通人和,百废具兴(都)19.居(1)面山而居(居住)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在„„位置)

(3)居十日(经过,停留)(4)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停留)

20.举(1)百里奚举于市(选择,被任用)

(2)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推举)21.绝(1)群响毕绝(停,没有)(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没有出路)

(3)往来而不绝者(断、断绝)22.临(1)临溪而渔(来到)(2)执策而临之(面对)

(3)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快要)

23.名(1)不能名其一处(说出)(2)名之者谁(命名)24.且(1)且焉置土石(况且)

(2)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将近)25.去(1)则有去国怀乡(离开)

(2)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出(距离)(3)去死肌,杀三虫(除掉)26.若(1)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与夫连用,作发语词)

(2)曾不若孀妻弱子(比得上)

(3)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如果)27.食(1)设酒杀鸡作食(食物)(2)食不饱,力不足(吃)(3)食之不以其道(通“饲”,喂养)28.属(1)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管)(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3)属余作文以记之(嘱托)29.亡(1)河曲智叟无以应(通“无”)(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灭亡,死亡)

30.鲜(1)芳草鲜美(鲜艳)

(2)陶后鲜有闻(xiǎn,少)31.寻(1)寻向所志(寻找)(2)寻病终(不久)

32.许(1)遂许先帝以以驱驰(答应)(2)杂然相许(赞同)(4)高可二黍许(左右)33.效(1)恐托付不效(成效)

(2)不效,则治臣之罪(实现,完成)

(3)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任务)34.一 1)而或长烟一空(全、都,一概)(2)上下天光,一碧万倾(都,一概)35。益(1)增益其所不能,(增加)(2)不治将益深(更加)

(3)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好处,利益)

36.与(1)呼尔而与之(给,给与)(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同“欤”,语气词)37.易(1)天下事有难易乎?(容易)(2)寒暑易节(交换)

38.曾(1)曾不若孀妻弱子(竟然)(2)曾益其所不能(增加)39.志(1)寻向所志(记号)(3)处处志之(作记号)40.自(1)有朋自远方来(从)(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月

(如果,假如)

篇2:文言文常见知识

者的用法

1.作助词

⑴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指人、物、事、时、地等。译为:的`的人(东西、事情),或不译。

①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②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③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⑵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

①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②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黔之驴》)

⑶定语后直的标志。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②石之啌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4)用在句中表示判断,常与一也呼应,构成者也的判断句式,一般不必译出。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④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作语气助词

⑴用于句中表提顿或判断。不必译出。

①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②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

③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

⑵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可译的或不译。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⑶用于陈述句末表陈述结束。 译为的或不译。

篇3:初中文言文常见文体简析

“说”, 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 跟现在的杂文大体相近, 其内容大多是一事一议, 即借一件事或一种现象来表达作者对某些事物或问题的见解和观点。写法上不拘一格, 行文崇尚自由活泼, 波澜起伏, 篇幅一般不长, 大多是有感于日常见闻, 随手拈来, 生发开去, 自如地朝纵深发展, 在姿态横生的叙议中, 寓以深刻的哲理, 使读者深受教育和启发。形式上表现为叙议结合, 或先叙后议, 或先议后叙, 或边叙边议, 但基本原则是叙为议设, 议由叙生, 所以核心是议, 同时常采用对比手法, 突出所要表明的观点或蕴含的哲理。如《黄生借书说》就利用了对比手法, 夹叙夹议, 议论层层深入, 含蓄有力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即通过黄生借书一事, 提出了“书非借不能读”的见解, 并以自己做官前后的切身体验, 联系藏书者蹉跎岁月, 借书者因“虑人逼取”而抓紧时间勤奋读书的普遍现象进行论证, 最后勉励后学者发奋用功。

“铭”, 本意是古代刻于金属器具和碑文上用以叙述生平事迹的一些赞颂或警戒性的文字, 多用于歌功颂德与昭申鉴戒。后来逐渐发展演变为一种独立的文体。由于这种文体独特的历史渊源, 使这种文体具有篇制短小、文字简约、寓意深刻等特点, 而且一般是用韵的。形式上常融情、理、事、人、景、物为一体, 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与现在的散文相似, 其中《陋室铭》就是“铭”文中的典范, 本文融情、理、事、人、景、物为一体, 运用了虚实结合、衬托类比、比喻等多种艺术手法和修辞方式, 自述其志, 并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 极力形容“陋室”不陋, 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 即借陋室之名行歌颂道德品质之实, 这是作者写作本文的真正目的。

“记”, 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 至唐宋而大盛。它可以记人和事, 可以记山川名胜、器物建筑, 故又称“杂记”。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 兼有议论、抒情成分, 是文言文中的一种不定体。

其一, 相当于现在的说明文。如《核舟记》开头总说王叔远在雕刻上的卓越成就并引出说明对象——表现“大苏泛赤壁”主题的核舟, 然后, 紧扣主题分说船的体积、船舱、船头、船尾、船背;最后总结全文, 呼应开头, 再次突出雕刻技艺的高超。文章脉络清晰, 详略有致, 语言平实洗练, 极具表现力, 把“大苏泛赤壁”刻画得淋漓尽致。由此可把本文看作一篇很典型的说明文。

其二, 大多的“记”与现在的散文近似, 常以叙述、描写为主, 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为一炉, 但目的均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操和抱负, 或阐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观点。在写法上, 要么寓情于事、景、物之中, 要么由事、景、物之中自然生发出情理, 常以“卒章显志”的方式表现出来。《岳阳楼记》就是这类体裁中的代表之作, 本文以作“记”为名, 借题发挥, 通过叙事、写景、抒情、议论有机结合, 阐发了“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的主张, 表达了“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 并以此勉励友人, 警策自己。

“表”, 文体名。原是古代奏议的一种, 用于向君主陈说作者的请求和愿望。表文的一般内容不外乎议论和叙事, 又往往带有较强的抒情色彩。诸葛亮的《出师表》是表文中的代表作, 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本文是诸葛亮决定北上伐魏, 临行前上表给后主刘禅, 在分析当前形势的基础上, 劝勉后主要继承先帝遗志, 并向他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条建议, 表达了“报先帝”“忠陛下”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最后再向后主提出“咨诹善道, 察纳雅言”的殷切希望。

篇4:文言文常见句式考查

判断句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

例1 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

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解析 这三个句子都比较容易分辨,如果提炼主干的话,都呈现“名词主语”+“名词谓语”的结构。

而对下面这个句子(划线部分),有些同学就要犯迷糊了:

例2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吕氏春秋 察今》)

解析 划线的这个句子同样是判断句。主语由“是”充当,翻译为“这”;谓语是名词短语,由所字结构(所……的地方)充当的。全句翻译为:这(就是)我的宝剑所掉下去的地方啊。

同学们为什么会犯迷糊呢?第一在于“是”,这个“是”是代词而不是判断词,第二在于句子中没有“者”“也”之类的语气助词,而且主谓间没有逗号。可见掌握判断句,关键在于其基本特征:名词性主语+名词性谓语。

被动句

被动句分两类,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有标志被动句的难点在于“见”。

例3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

解析 上述两句都是被动句,有被动标志词“见”或“见……于”,“见”后都接动词。但并不是所有“见”后接动词都表示被动。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容易相混,如:

例4 冀君实或见恕也。(《答司马谏议书》)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

解析 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充当动词的宾语,实际上起一个代词的作用,“见恕”意为“饶恕我”。

现代汉语中的“见谅”也是此种用法,意为原谅我。还有:

例5 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孔雀东南飞》

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同上)

解析 上面的两个“见”都相当于代词“我”,指的是刘兰芝,后面都接动词。这是一个难点,注意掌握。

意念被动主要通过上下文的内容来进行推断,找出动词的施动对象进行判断。

例6 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解析 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因为附操之民是被逼迫的。意念被动要求同学们能理解文意,这样才能推敲。

倒装句

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主─谓─宾”“定(状)─中心词”,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的,这就是古汉语中的所谓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这里有几个难点:

1. 宾语前置中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是”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例7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唯利是图、唯命是从。

解析 原句颠倒过来,应该是“不知句读”“不解惑”,“图利”“从命”。这里的“之”“是”用法归于结构助词一类。

2.定语后置中的楚辞句式。“楚辞”代表着南方方言,一般用“之”来倒装,同学们掌握较差。其固定格式是:名词+之+定语。

例8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涉江》)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解析 颠倒过来,依次是“陆离(言长)的长铗”“崔巍(言高)的切云(指帽子)”,“高的庙堂”“远的江湖”。

3.倒装的杂糅

有时,一个句子中存在多种倒装现象,同学们可能辨析不全。

例9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史记·信陵君窃符救赵》)

解析 这是平原君的使节对信陵君的激将话。“安”翻译为疑问代词“哪里”,“急人之困”翻译为“为别人的困难而着急”。

这是一个倒装的杂糅,是主谓倒装与宾语前置的结合。从一个句子分为主谓两部分来看,这个句子首先应该判断是主谓倒装,其次,再指出其谓语部分的宾语前置。整个句子翻译为:公子您能为别人困难所着急(的美德)在哪里呢?遇到倒装杂糅,要分清结构,抽茧剥丝,层层深入。

固定句式

常见的固定句式的语法功能主要有一些固定的词组搭配来体现。这样的词组搭配非常多,我们这里选择一些重要的或易错的来讲解:

1.推测语气

……得无……

这个词组表示对某种情况的推测。“得无”也常写作“得勿”“得亡”。翻译为“莫不是”或“该不会”。

例10 日食饮得无衰乎?(《后汉书·庞萌传》)

翻译:每日的饮食莫不是减少了吧?(意思就是可能减少了。)

2.疑问语气

“如……何”“奈……何”“若……何”

这是三个表示相同的疑问语气,可以翻译为“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或“怎么对待……”。

例11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翻译: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

“……何(胡)以……”何以是以何的倒装。意思是用什么、拿什么、凭什么,表示疑问。

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

翻译:国家拿什么来救济(灾民)呢?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孟子·庄暴见孟子》)

翻译:我们君王大概没有疾病吧,(不然)凭什么能够奏乐呢?

3.反问语气

“不亦……乎”亦是副词,用来加强反问语气。翻译为“不……吗”或“难道不……吗”。

例12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

翻译:难道不是令人高兴的事吗?

“何(奚)……为?”是表反问的语气词。翻译为“哪儿用得着……呢”或“要……干什么呢”。

秦则无礼,何施之为?

翻译:还要报答干什么呢?

篇5:·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

·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

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或叫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它的分类可按表达语气的种类分为四种:

第一种:表陈述语气常用的有:有以(有......用来)、无以(没有......用来)、有所(有.....的)、无所(没有......的)、比及(等到......的时候)、为......所。第二种:表疑问语气常用的有:奈何(怎么办)、何如(怎么样)、如......休(把......怎么样)、得无......耶(大概......吧、恐怕......吧)等。第三种:表感叹语气常用的有:何其(多么)、一何(何等、多么)、何......之(怎么......这样啊)等。第四种:表反问语气常用的有:无乃......乎(恐怕、只怕)、不亦......乎(不是......吗)、得无......乎(难道......吗)、孰与、孰若(跟......相......)何......为(为什么......呢)等。

篇6:常见的文言文代词

一、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我,余,予,吾,仆,妾,愚,臣,寡人,孤,己,自。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吾欲之南海,何如?

3、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

4、同予者何人?

5、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

6、臣不胜受恩感激。

7、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8、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9、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10、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11、君与仆有何亲?

1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二人称:汝,尔,乃,若,而,子,君,卿,公,足下。

1、甚矣,汝之不惠。

2、尔安敢轻吾射?

3、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4、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

5、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6、君与家君期日中。 先主曰:“君与俱来。”

7、吾知所以距子矣。

8、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9、公等遇雨,皆以失期。

10、然足下卜之鬼乎?

11、愿诸君勿复言。

12、卿太重,将非鬼也。

第三人称:之(他,他们);其(他的,它们的);彼,伊,焉。

1、愿陛下亲之信之。

2、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3、彼竭我盈,故克之。

4、为伊消得人憔悴。

5、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6、岂其学不如彼邪?

人称复数:

古文中用“辈,等、属,侪(chái)、族、徒、曹”等放在人称代词后表示多数,可译成“们”,或在人称代词后加“一类”、“一班”、“这些”等词对译。

1、公等遇雨,皆以失期。失期,法皆斩。

2、徒属皆曰:“敬受命。”

3、尔曹身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二、指示代词:(代人,代物,代事,……)

近指代词:是,此,斯,之,然,兹,焉……(这个,这里,这样……)

1、余之游于是乎始。

2、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3、今若断丝织也,则捐失成功。

4、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

5、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6、此皆幼时闲情也。

7、今臣使楚,不当从此们入。

8、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9、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0、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11、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1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13、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14、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5、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

16、然足下卜之(于)鬼乎?

17、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18、郁郁适兹土。 挥手自兹去。

19、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远指代词:其、夫、彼。 (那,那个,那里,那样……)

1、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2、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3、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

4、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5、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6、予观夫巴陵胜状。

7、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8、大略如彼,其实过之。

9、此起彼伏,绵绵不绝。

10、而观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

11、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言穴暝。

旁指代词:它,他。(相当于“别的.”、“其他的”)

1、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2、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虚指代词一:肯定性无定指代词“或”,相当于“有的人”、“有时”

1、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

2、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3、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4、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担。

5、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6、或凭或立,不一状。

虚指代词二:否定性无定指代词:莫、无(没有,没有谁,没有哪一样东西……)

1、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亡”通“无”,不知道的东西。)

2、无(没有什么)它,但手熟尔。

3、岂独一琴哉,莫(没有什么)不然也。

4、皆若空游无(没有)所依。

5、元礼及宾客莫(没有谁)不奇之。

6、时人莫(没有谁)之许也。

7、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三、疑问代词:谁,孰,何,曷,安,胡,恶(wū),所,何遽。

1、微斯人,吾谁与归?

2、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3、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4、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智乎?”

5、孔子云:“何陋之有?”

6、然则何时而乐邪?

7、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

8、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

9、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10、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记?

11、然,胡不已乎?

12、此何遽不为福乎?

13、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

14、君谓计将安出?

15、况仁人居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16、岂(哪里是)他人之过哉?

篇7:文言文常见词用法

(1)动词①加倍。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五蠹》)

一人予二十金,骨微伤一人倍之,伤肤。(《狱中杂记》)

②增加。焉用亡邻以倍郑。(《烛之武退秦师》)

③通背,背向。管仲反,入,倍屏而立,公不与言。(《管子·中匡》)

右背山陵。(《淮阴侯列传》)

④通背,违背。倍道而行,则天下不能使之吉。(《荀子·天论》)

⑤背叛。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

(2)量词。照原数加一次。然言其户口,则视三十年以前增五倍焉。(《治平篇》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唐雎不辱使命》)

(3)副词。越发,更加,。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名词。恩惠。(古之遗爱也《左传》)

(2)动词①加惠于人。(吴广素爱人。《陈涉世家》)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过秦论》)

②喜爱,爱护。(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触龙说赵太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

③吝惜,舍不得。(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齐桓晋文之事》)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过秦论》)

④怜惜。(爱其二毛<怜惜鬓发花白的老人>。《左传》)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指南录〉后序》)

⑤通爰,隐蔽,躲藏。(爱而不见,搔首踟躇。《静女》)

(3)形容词。吝啬。(百姓皆以王为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1)形容词。

①舒适,安适。(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论语·述而》)

(予出官二年,怡然自安。《琵琶行》)

②安稳。(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安全。(谢庄遂安。《冯婉贞》)

④安定。(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季氏将伐颛臾》)

(2)动词。①养生。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②安置,安放。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失街亭》)

③使安定。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3)代词。哪里,怎麽。沛公安在。(《鸿门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1)名词。被子。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杨修之死》)

(2)动词。①覆盖。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促织》)

②遭受,遇到。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荆轲刺秦王》)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论积贮疏》)

③施加,施及。去乱而被之以治。(《荀子·不苟》)

(3)介词。表示被动。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

(4)pī,通披,动词。①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将军身披坚执锐。(《陈涉世家》)

②披散,披着。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屈原列传》)

(1)名词。①草木的根。芙蕖与草木诸花似觉稍异,然有根无树。(《芙蕖》)

②草木的干茎。摇其本,以观其疏密。(《种树郭橐驼传》)

③根本。父母者,人之本也。(《屈原列传》)

然墨之道,兼爱为本。(《中山狼传》)

④本业,指农桑。强本而节用。(《天论》)

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论积贮疏》)

⑤稿本。今存其本不忍废。(《〈指南录〉后序》

⑥版本。已后典籍皆为板本。(《活板》)

⑦奏本。别具本章。(《狱中杂记》)

(2)量词。①草木花卉一株称一本。新松郁郁三千本。(陆游诗)

②书籍一册称一本。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活板》)

(3)动词。推究本原,考查。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

(4)形容词。原来的。刘媪本姓实存。(《汉书》)

(5)副词。本来,原来。本在冀州之南。(《愚公移山》)

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本姓曹。(《刘敬亭传》)

(6)复合词。本心:指心的.自然状态,本性(即所谓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此其谓失其本心。(《鱼我所欲也》)

(7)介词。本着,根据。本之《书》以求其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1)名词。边界地方。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动词。①以为边界(边邑)。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

②动词。轻视,看不起。孔子鄙其小器。(《训俭示康》)

过我而不假道,鄙我也。(《左传》)

(3)形容词。鄙陋,见识浅,庸俗。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孔雀东南飞》)

(4)复合词。①鄙人。

ⅰ、自称的谦词。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史记·冯唐列传》)

ⅱ、鄙俗,不开化的人。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荆轲刺秦王》)

ⅲ、乡下人。

余目睹将军悛悛(质朴的样子)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史记·李将军列传》)

②鄙贱:粗野而又地位低微。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廉颇蔺相如列传》)

(1)名词。①兵器。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过秦论》)

②士兵,军队。可汗大点兵。(《木兰诗》)

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战略战术。公不论兵,必大困。(《战国策》)

④战争。兵旱相乘,天下大屈。(《论积贮疏》)

(2)动词。①侵略。无岁不受兵。(《十八史略》)

②以兵器杀人。左右欲兵之。(《史记》)

(3)复合词。兵符:古代调兵用的凭证。用铜、玉或木石等制成,状如虎,又称虎符,剖成两半,国君和统帅各掌握一半,以便对证。

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信陵君窃符救赵》)

(1)名词。①排行第一的,老大,古人同辈间的伯(孟)、仲、叔、季来排行老大、老二、老三、老四。侯主侯伯,侯亚侯旅。(《诗经·周颂·载芟》)

②伯父。汝泊何由发如漆。(杜甫《醉歌行》)

③女子对丈夫的尊称。自伯之东,首如飞蓬。(《诗经·卫风·伯兮》)

④古代五等爵位的第三等。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崤之战》

⑤古代管理一方的长官。二百一十国为州,州有伯。(《礼记·王制》)

⑥bà通霸,春秋时诸侯国联盟的盟主。

桓公,五伯之上(首)也,争国而杀兄,其利大也。(《韩非子·难四》)

(2)副词。表尊敬。若为河伯娶妇。(《西门豹治邺》)

(3)bǎi数词。通佰,一百。亡(没有)农夫之苦,有仟佰之得。(《论贵粟疏》)

(4)复合词。伯仲:原指兄弟的次第,后用以比喻不相上下的事物。

(1)céng副词。表时间的过去。曾经,已经,才。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白居易《忆江南》)

(2)zēng①名词。指与自己隔着两代的亲属。

是高、曾时为一户者,至曾元时不分至十户不止。(《治平篇》)

②动词。通增,增加。

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③副词。表意外。竟然,居然,简直。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

(1)动词。①细看。徐而察之。(《石钟山记》)

②看清楚。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齐桓晋文之事》)

③详审。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赤壁之战》)

④明察,了解。小人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⑤考察后加以推荐。察臣孝廉。(《陈情表》)

(2)形容词。精明。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东方朔《答客难》)

篇8:文言文教学常见的问题及对策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教师教学目标单一,教师教法僵化,教学方法“从本到本”,缺少迁移。那么应该怎样改变这种现状,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注重形式,激发兴趣

通常我采用以下形式:

1. 以故事传说引出课文。

以《木兰诗》为例,花木兰的故事家喻户晓,让学生讲讲他们知道的木兰的故事,谈谈对人物形象的看法,学生在把握历史背景及花木兰的人物故事后,对《木兰诗》所表达的思想内容理解起来也会容易得多。

2. 以成语名句引出课文。

如“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一鼓作气”等。课前可询问学生是否知道这些成语的本意、引申意及出处,增强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掌握文中的成语。

3. 以精美语段引出课文。

文言名篇都有精彩的语段,或长于描写,或重于叙述。教师把这些精美“点心”拿出来先让学生尝一尝,尝到“甜头”后自然可以轻松地组织新的教学活动。如《小石潭记》中的“潭中鱼可百许头……乃记之而去”,如果教师能在学生面前声情并茂地配乐朗诵这一段,相信一定能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4. 用插图或画面引出课文。

文言文课本中只有少量精美的插图,教师可从网上下载相关的图片资料,作为激发学生学习文言作品的兴趣。如教《爱莲说》时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莲中的插图,让他们试着说莲的外形,再对照课文原句,体会文字语句的特点。

教无定法,除了进行有准备的活动外,还可以随时进行表演。如在学习《核舟记》时让三个学生分别摹拟苏轼、鲁直和佛印的动作、神态等,结合表演进行教学。相信教师只要善于观察学生的个性爱好,善于激发、引导,就能收到理想效果。

二、注重朗读,读出神韵

这里的“读”指诵读,初中阶段,文言文教学的突破口也应该选在“读”上。通过读,使学生充分认识祖国语言的典雅优美,从而提高其阅读与写作水平。

文言文诵读必须做到这样两点:

1. 读顺、读准、读懂。

2. 读出神韵。

三、注重教法,还原课堂

教学中,如果采用传统的串讲法,固然做到“字字落实,句句清楚”,但套用同一个模式,难免乏味。所以,在教学中,应围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根据每课的特点,灵活教学。如可以采用纠错法。课前要求学生翻译好要学的篇目,课堂上把译文写在黑板上,然后将原文和译文进行对比,译对的给予肯定,译错之处寻找原因,重新翻译,直至正确无误。

四、注重实践,实施迁移

在文言文教学中,“迁移”训练应成为不容忽视的一环。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教学要求,帮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知识积累点和能力训练点,然后将知识和能力所得作正向迁移,适当向课外延伸,让学生在知识的实际运用中提高阅读能力。

迁移的方式通常有两种:

一是向与课文难度相当的课外文言文迁移,主要从文言文知识或思想内容方面迁移。比如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或主题相近(反)的、或描写同一人物的文言文,都可作为迁移训练的材料。如学了《桃花源记》,就可选《五柳先生传》加以比照阅读,在巩固课内文言知识的同时,更进一步地把握陶渊明的思想。

二是向现代汉语迁移,主要把文言课文中的词义与现代汉语词语的语素义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理解词义。这在现代汉语的成语中可作大量的迁移。比如“肉食者谋之”的“谋”和“不谋而合”的“谋”、“陶后鲜有闻”的“鲜”和“鲜为人知”的“鲜”等等。

篇9:高考文言文翻译常见失分点

一、专有名词,强行翻译

在翻译文言文时,遇到一些国名、地名、年号、谥号、官职等专有名词时,可不作翻译,将之保留即可。因为这些名词有其固定、特定的指称意义,现代词难以准确表达。强行翻译,难免画蛇添足。

示例1:永乐元年入朝,留为故官。未几,复谢去。(《明史·郑濂传》)

同学的翻译:年号永乐的第一年被征入朝,(留下担任原官职。不久,又辞官离去。)

答案分析:永乐、元年分别是年号。年号开启的第一年,这都有其特定意义,不必翻译。

正确的翻译:永乐元年被征入朝。

示例2:淮南王朝,杀辟阳侯,居处骄甚。盎(袁盎,人名)谏曰:“诸侯太骄必生患……”(《袁盎晁错传》)

同学的翻译:淮南一带称王的诸侯入京朝拜的时候,(杀了辟阳侯,生活起居、处世表现非常骄横。)

答案分析:淮南王是固定的称谓,应保留原文。如译为“淮南一带称王的诸侯”,意义就变成“淮南一带称王的诸多诸侯”。

正确的翻译:淮南王入京朝拜的时候。

二、该译不译,文白混杂

翻译时,有些同学对有个别词语常常不翻译或翻译不彻底,对词类活用词翻译不够清晰到位,导致文白混杂,不伦不类。

示例3:[燕兵既入,有告建文帝匿其(郑渶)家者,遣人索之。渶加厅事中,列十大柜,五贮经史,五贮兵器备不虞。]使者至,所发皆经史,置其半不启,乃免于祸,人以为至行所感。(《明史》)

同学的翻译:使者来了,打开看到的全是经史书籍。置其一半不打开,才免于祸患,人们认为是“至行”感应的结果。

答案分析:“置其一半不打开”,文白掺杂,读者还不知具体含义,应彻底干脆地用现代汉语翻译:“丢下另一半未打开”。“认为是‘至行感应的结果”,“至行”何意呢?读者也不清楚,如此老师就会觉得同学不会翻译而有忽悠之嫌。

正确的翻译:人们认为是崇高品行感应的结果。

三、脱离语境,孤立翻译

在古文中,相同的词语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的翻译。脱离语境去翻译具体句子,往往就难以准确。

示例4:[(原平)宅上种少竹,春月夜有盗其笋者,偶起见之,盗者奔走坠沟。]原平自以不能广施,至使此人颠沛,乃于所植竹处沟上立小桥,令足通行。(《宋书·郭原平传》)

同学的翻译:原平自认为不能广泛地施舍,致使此人颠沛流离,于是在种竹处的沟上建起小桥,让人的脚通行。

答案分析:选句前的语境是:郭原平在房子旁边种了一些竹子,春季夜里有人来偷竹笋,被郭原平偶尔撞见,偷笋的人奔逃掉进了水沟。于是句中的“颠沛”就应翻译为“跌倒”。另外,句中的“足”,也应译为“足以”,意即郭原平尽量将桥建得宽。

正确的翻译:郭原平自认为不能广泛地施舍,致使此人跌倒,于是就在种竹处的沟上建起小桥,让人足以通行。

示例5:[希贤与严忠范等奉命使宋,请兵自卫。]伯颜曰:“行人以言不以兵,兵多,徒为累使事。”(《元史·列传十四》)

同学的翻译:出行的人要靠语言能力而不靠兵器锋利,兵器多了,只能徒然使事情受到牵累。

答案分析:“行人”不是出行的人。因为前面说是奉命使宋,故应译为“出使的人”。“以言不以兵”,“兵”不是兵器,前面有句“请兵护卫”,故“兵”应为“士兵或武士”。

篇10:常见课外文言文翻译

贞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咒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将吞之,左右遽谏曰:“恐成疾,不可。”太宗曰:“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

选自《贞观政要》

译文

贞观二年,京师大旱,蝗虫四起.唐太宗进入园子看粮食(损失情况),看到有蝗虫(在禾苗上面),捡了几枚蝗虫卵念念有辞道:“百姓把粮食当做身家性命,而你吃了它,这是害了百姓。百姓有罪,那些罪过全部在我,你如果真的有灵的话,你就吃我的心吧不要再降罪百姓了,”将要吞下去。周围的人忙劝道:”恐怕吃了要生病的!不能吃啊!“太宗说道:”我正希望它把给百姓的灾难移给我一个人!又怎么会因为害怕生病而逃避?"(说完)马上就把它吞了。

注释

①贞观:唐太宗年号。 ②京师:京城,国都。 ③苑:古代皇帝游玩和打猎的园林。 ④掇:拾取。 ⑤予:唐太宗自称。 ⑥遽谏:(急忙)赶忙规劝。 ⑦朕:皇帝自称。 ⑧躬:身体。⑨冀:希望。⑩是:这样。?蚀:吃。?遂:于是,就。

唐太宗的精神

篇11:文言文常见虚词用法

文言文常见虚词用法汇总

文言虚词是高考语文中的难点,也是重点。领会文言虚词的用法多靠多读多悟,下面介绍部分高考常见的文言虚词的用法,希望对大家的备考有作用。

【因】

(一)介词。

1.依照,根据。

①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②变法者因时而化。

③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2.依靠,凭借。

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③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屈原列传》)

3.趁着,趁此。

①不如因而厚遇之。(《鸿门宴》)

②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4.通过,经由。

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鸿门宴》)

5.因为,由于。

①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

②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书》)

(二)副词。

1.于是,就;因而。

①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②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2.原因,缘由,机缘。

①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

(三)动词

1.根据

①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五蠹》)

2.沿袭,继续。

①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②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于】

(一)介词。

1.在,从,到

①乃设九宾礼于庭。(在)《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前一个于:从)(《劝学》)

④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到)《廉颇蔺相如列传》

2.在方面从中

①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

②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游褒禅山记》)

3.由于

①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

4.向,对,对于。

①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②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赤壁之战》)

③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5.被。

①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6.与,跟,同。

①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②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赤壁之战》

7.比。

①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后一个于:比)(《劝学》)

【于是】

1.相当于于+此,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从此,因此。例:

①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在这时)

②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捕蛇者说》)

③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罅。(对此)《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于是余有叹焉。(因此)(《游褒禅山记》)

⑤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从此)

2.连词,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例:

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

③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触龙说赵太后》)

【见于】表示被动。

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②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愚溪诗序》)

【与】

(一)介词。

1.介词。和,跟,同。

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2。给,替。

①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

②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3.比,和比较。

①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六国论》)

(二)连词。

1.连词。和,跟,同。

①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

②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勾践灭吴》)

(三)动词。

1.给予,授予。

①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勾践灭吴》)

②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

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结交,亲附。

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②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

③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

3.对付。

①庞煖易与耳。

4.参加,参与。

①骞叔之子与师。(《骞叔哭师》)

5.赞许,同意。

①吾与点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②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四)通假。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疑问。

①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②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③然则废衅钟与(《齐桓晋文之事》)

【孰与】【与孰】表示比较与选择,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①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

③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孰若】【与其孰若】表示选择(舍前取后),译为:哪如与其哪如

①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

②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童区寄传》)

【则】

(一)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如:

①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②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③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④临视,则虫集冠上(《促织》)

2.表示条件、假设关系。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3.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

①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②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

③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④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4.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时,用在前一分句,译为虽然倒是。

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②手裁举,则双超忽而跃(《促织》)

③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

5.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呼应着用,译为就是不是就是。

①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②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勾践灭吴》)

(二)副词。

1.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如: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2.表对已然或发现的强调。可译为已经原来原来已经。

①及诸河,则在舟中矣。(《殽之战》

(三)名词。

1.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

①《论语》六则。

2。准则,法则。

①以身作则。

(四)动词。效法。

①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

(五)通假。同辄,总是,常常。

①居则曰:不吾知也!

【则是】只当是。

①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窦娥冤》)

【则则】赞叹的声音。

①连呼则则。

【者】

(一)助词。

1.指人、物、事、时、地等。的,的(人、东西、事情)。

①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触龙说赵太后》)

②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①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

②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3.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

①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②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黔之驴》)

4.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5.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6.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不必译出。

①近者奉辞伐罪。(《赤壁之战》)

②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③远者数世,近者及身。

7.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

①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赤壁之战》)

②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语气词。

1.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之】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①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之:我)(《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数存之。(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⑤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之:你)(《与妻书》)

2.指示代词,这,此。

①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将伐颛臾》)

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前一个之,这样。后一个之,它。)(《季氏将伐颛臾》)

③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④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①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②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勾践灭吴》)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②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勾践灭吴》)

④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②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②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

5.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②余扃jiōng,牖yǒu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③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三)动词,到去。

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③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齐桓晋文之事》)

上一篇:综治自查自评报告下一篇:地方人大工作形式主义经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