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作文教学生活化

2024-04-16

论作文教学生活化(精选6篇)

篇1:论作文教学生活化

论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

第一章 引言

当前,小学生作文教学重写法,轻过程,已严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这种教学方法导致相当一部分小学生的作文抄袭严重、语言贫乏、情感淡漠。要改变这种局面,小学作文教学应该由“封闭课堂”走向“开放课堂”,走作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

第二章 作文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性

2.1﹑作文教学生活化的背景

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著名进步主义教育家杜威就提出了“教育即生活”这一极具生命力和号召力的教育主张,对学校教育脱离现实生活,难以适应生活需要的弊端进行了抨击,他指出:“如果我们的教育对于社会生活具有任何意义的话,那么它就必须经历一个相应的完全的变革”。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也说过: “写作的根源在于自身的生活,脱离了生活,写作就无从说起。”这些话都充分表明:小学作文教学应当重新树立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语文教学观。

当前,很多学生的生活圈子非常狭窄,同龄间少交流,少集体活动,再加上本身基础知识不牢,阅历浅薄,认识水平有限这就导致他们的生活积累、思想情感的贫乏,他们写作常常会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再加上教师对作文的种种要求“立意要高远,结构要模式,腔调要老成”,“听话”的小孩子们就一一照办了。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有这样的亲身体会,“我八九岁的时候在书房里„开笔‟,教师出的题目是《登高自卑说》;他提示道:„这应当说到为学方面去‟。我依他吩咐,写了八十多字,末了说:„登高尚尔,而况于学乎?‟就在„尔‟字„乎‟字旁边博得了两个双圈。登高自卑本没有什么说的,偏要你说;单说登高自卑不行,一定要说到为学方面去才合适。”

第三章 作文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叶圣陶曾说:“生活充实,才会表白出、发抒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 其实“人在生活中在工作中随时需要作文。写封信、打个报告、写个总结……诸如此类,不是各行各业的人经常要做的事吗?”作文与生活这两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看田间绿草,听林中小鸟啾啾,写封信,写张请假条等都表明作文需要生活,生活需要作文,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时必须学会从生活中取材。下面从三个方面来介绍作文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即作文教学与社会生活、作文教学与学校生活,作文教学与家庭生活。3.1作文教学与社会生活

关于社会生活的素材,举不胜举,比比皆是,它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人间的悲欢离合人情冷暖,大自然的花开花落阴晴雨雪等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重视生活经验积累,将会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因而关注社会生活是学生写好作文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里主要从两方面进行探讨:

3.1.1社会生活中的体验。作为教师应该给多点学生自由,引领他们走进社会,接触各色各样的劳动者,了解各行各业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体验劳动的艰辛与价值,体验劳动成果的快乐与满足。比如说,可组织学生开展“当一天小交警”、“清洁队跟班一日”、“我是售货员”、“我是小记者”等活动,增强学生自律意识和升华学生热心助人的情感。

3.1.2大自然中的体验。好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引领学生走向自然,不但符合他们的心理需求,还可以看祖国河山,听鸟兽虫鸣,为写作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我们可以让学生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学生在那里参观、玩耍,获得了大量教科书上所没有的第一手材料。这种开放式作文教学得到很多教育者的认同,它不但为学生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激发了学生写作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提高了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使他们从小在体验中形成健康的体魄和高尚的情操。3.2作文教学与学校生活

学校是学生活动的重要场所,有计划开展校内活动是引导学生参与生活的重要途径,它不仅可以让学生增长见识,获得生活情趣,还可以丰富学生情感。杜威认为在学校开展各种活动把学生引进生活氛围浓郁的情境可以增强学生个人体验,有利于知识与生活相结合,他指出:“哪里的学校设置了实验室、车间和园地,哪里充分地运用了戏剧、游戏和活动,哪里就存在种种机会。”

3.3、作文教学与家庭生活

家庭是儿童学习语文的第一场所,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很大程度来源于家庭。根据这个特点,教师在作文训练当中,可以实行让学生多“说一说”、“演一演”、“做一做”的方案,比如给学生布置一些家庭劳动任务,如扫地、买菜、购物、做饭等等,然后让他们写一写,说说亲自当家的感受。真可谓生活体会有多深,写的就有多真,这就是实践出真知的结果。

第四章 作文教学与生活亲密接触的途径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生活对作文教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要想教好作文,学生要想写好作文两者都应该走进生活中去,因为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没有丰富的生活体验,就没有真切的感受,也就没有丰富的情感,这样一篇作文永远都是干巴巴的,那我们可以通过什么途径让作文教学与生活亲密接触呢?下面只要从四个方面来说明: 4.1溶入社会,走进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古迹、自然风光等语文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努力让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等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方法收集资料。比如面对污水横流、乱砍乱伐、废气污染、温室效应等问题,教师可以引领学生走进生活,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了解它们的形成原因以及其将会带给人类的危害。4.2注意观察,积累经验

要写好作文,注意身边的人和事是最基本的方法,其实生活中有很多学生常见或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时要恰当指导学生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理解事物,积累写作素材。张煜恒老师在指导作文时认为:我在教学写作《我们的校园》时,先带学生到校园各处观察,引导他们抓住景物的特点,展开联想,能挖掘平时没有发现的地方。再按照方位顺序,从校园门口的两棵松树写起,教学楼,左侧的操场——学生的乐园,以及后面的学生公寓。并且重点要求抓住一个地方具体来写。观察后,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推荐代表做导游,向大家介绍校园风景,教师及时指导评论,分析他们的优点和不足的地方。

第五章 搭建融洽作文教学与生活的桥梁

作文教学与生活联系的途径是多样化的,那我们应该搭建什么桥梁来融洽两

者的关系呢?下面也从四个方面来谈实施策略。5.1作文教学内容生活化

叶圣陶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这句比喻形象地点出了作文内容与生活的关系,作文内容的“新鲜血液”得于生活的供应。以下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取水”。

学科整合,拓宽视野。新课程标准提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应用领域,注意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中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学科之间都是相辅相成的,作文教学可以通过学科整合拓宽学生写作视野,多体验多感受。如:在校运会上,让学生都做做班里的通讯员;美术课后,让学生写写想象作文;数学课后,让学生谈谈游戏过程;实验课后,让学生介绍实验步骤。这些作文素材都是可以随手从生活中拈来的,学科的整合为学生开辟了一片广阔的天空。

大胆想象,丰富体裁。《语文课程标准》第一次明确提出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想象作文作为小学作文教学的一大重点,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使他们可以在不同的情境中想象,丰富写作体裁,使学生学会创造生活。5.2作文教学过程生活化

有了汩汩流淌的“活水”,还需要把 “水”巧妙顺利地引进 “田”中,这个过程需要学生和教师的通力合作。

5.2.1 准备阶段生活化。生活化作文与传统作文的区别之一也就在于写作前的准备,传统作文根本就没有准备阶段,全凭平时积累,生活化作文则重视写作前的素材积累,在写作之前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写作时间和空间,这样学生就有了充足的时间去观察去实践,体验,感悟。

5.2.2 指导过程生活化

小学生正处于非常崇拜,依赖大人的年龄阶段,这种心理导致他们对事物懒于思考,当出现问题就把希望寄托在大人身上。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善于分析困难症结所在,通过旁敲侧击的点拨,引导他们自行克服困难。作文指导生活化主要通过活动实现:

(1)社会活动。社会活动应该以学生为主,提倡个人主动参与,让学生在习作过程中感知,体验,积累素材,教师在这过程中充当带头人,带领学生走出课

堂,走进生活。

(2)校园活动。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在校园内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人际交往,沟通交流,团结友爱。这些活动可以通过表演、办手抄报、游戏、主题班会等形式进行。

5.3作文教学手段生活化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如果作文教学只通过语言文字来说教,那就等于在课堂弹催眠曲,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导致课堂上教师说教师的,学生做学生的,大家都苦不堪言。要想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在作文教学时最好能使用一些工具,给学生一个惊喜,或者再现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激发回忆,创造想象。

5.3.1利用图片、简笔画或生活物品来进行教学。这个方法既通用又实用,它适合所有地区的作文教学,简单又方便,利用这些工具多少都能激发学生好奇、探索欲,同时也能起到定格生活瞬间的作用,能激发学生对物品和已有生活的对比,形成不同的感受,诱发习作兴趣。

5.3.2利用现代教学媒体进行教学。现代教学媒体在作文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代教学媒体的形象性、虚拟性、再现性等特点能把学生熟悉或不熟悉的、感性趣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通过直观,生动的画面反映出来,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多媒体能化抽象为形象,化静态为动态的特点,充分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弥补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感知距离。5.4作文评价生活化

作文讲评是提高学生作文素质的重要一环。传统的作文评价方式是教师独自面对一大叠作文逐字逐句的批改,耗时费力,又不能及时反馈,真是吃力不讨好。学生关注的永远是他的分数,当他们拿到作文本,他们只会扫两眼分数立即把作文本盖上,这种情况根本就不利于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那新课程理念下的生活作文评价究竟应该怎样呢? 5.4.1 作文评语多样化

实习的时候我认真观察了那里语文教师作文的评改情况,发现每个教师在评改作文时都会写下几句评语,好的几乎都是那几句话,作文思路清晰,内容详实,观察仔细,写字工整漂亮;不好的则是这几句话,都不知你写了什么,离题,重做。这些话语总是那么生硬、呆板、俗套。学生看多了也就麻木了,丝毫引不起注意,抱着要骂就骂要批就批吧,没关系的心态。当今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评价要体现针对性、启发性、激励性,这三种评语对学生来说是最重要的。

(1)针对性评语。这种评语要求教师针对学生作文做出恰当的评价,可以针对某个词、句子、某段文字或整体结构,文章思路,语言等对他们的优缺点做个详细的点评,使学生知道自己好在哪些地方,哪些地方又还需要改正。

(2)启发性评语。学生作文哪个地方还可以做得更好或对习作中出现的不合常规的思想,教师可以给学生画出来或在旁边提出自己看法,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引起学生的注意,让他们形成爱思考的习惯。比如,“弯弯的月亮象香蕉”,如果教师不同意这一看法就可以把两样物品画出来做个比较,还可以配个问号,增强学生的探索欲,不过可能这些评语可行性有限。

(3)激励性评语。叶圣陶说:“学生作文里任何一点可取的地方,都应找出来,肯定他的想法和写法。”现在都提倡欣赏教育,所以对习作中的优点给予充分的鼓励与肯定是非常重要的,但激励性话语也不宜过多,要针对习作内容而言。这种做法也可以通过符号点评方式来进行,比如利用星星印章配上鼓励话语。

5.4.2 作文评价主体多样化

曾经看过生本教育的作文教学课,“生本教育就是真正以学生为主人的,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笔者特别欣赏其中的点评手段,它主要通过自评、互评、联评、教师评和社会评来进行。

(1)自评。学生是作文的主人,让学生自评是教师肯定学生权利的一种表现,同时学生在习作过程中经过思考肯定清楚自己的优点和不足,经过自评提出自己的问题有利于别人参考,进而提出意见解决问题,这种做法是对学生勇气和接受能力的一种挑战值得发扬。

(2)互评。互评主要通过同桌互评、小组互评的方式来进行。俗话说:“旁观者清。”自己的东西自己不一定最了解,有些解决不了的问题,通过他人的眼光,听取别人的宝贵意见,或许你会顿时豁然开朗,同时大家在读文、评文的过程中,渗透了对以往生活的理解并且使学生在比较中不断成长。

(3)联评。即选几篇较好的作文印给学生,做比较分析,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评析作文标准的方法,还可以在评析中学习别人的优点,借鉴别人的优美

语句,激励自己以他人为榜样同时提高自己批改作文的水平。

(4)教师评。很多人认为教师不应该作为学生作文的点评者,一怕挫伤了学生自尊,二怕打击了他们的习作兴趣。就我看来教师永远是学生的引领者,他必须参与到学生的点评中来,学生毕竟是学生,经历浅学识薄,学生的点评不一定中肯,因为教师生活阅历比较丰富,在学生点评完后给予适当的补充能弥补这种认知差距。

生活化作文教学是通过创设一种轻松、愉快、又富有刺激性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的,它是一种与社会、校园、家庭紧密相连的作文教学,它从头至尾都笼罩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让学生描写真实生活,抒发真情实感,它的整个实施过程实际就是呼吁把学生从应试教育中脱离出来做生活的主人,它是解放学生思想,解放学生个性的最佳途径。

参考文献:

[1]柯孔标.作文教学创新与创新能力培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3]张微素.浅论作文教学生活化[EB/OL].

[4]衡南县咸塘中学.张煜恒——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体会[EB/OL].[5]杜威著.学校和社会[A],见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C].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6]柯孔标.作文教学创新与创新能力培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88,119 [7]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359,234 [8]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27,178 [9]韩进.儿童文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50 [10]郭思乐.生本教育之路[M].香港.伟达教育出版社.2002.前言

篇2:论作文教学生活化

【摘要】高中政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因此必须对其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引入生活化教学理念,穿插生活实例,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 政治教学 生活化

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让学生感受到思想政治课的时代气息,满足他们的生活体验和感悟,增强他们对政治知识的理解。当前的高中政治教学受传统教学模式的严重,注重理论学习而忽视教学实践。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实践教学,并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一、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涵义

政治教学生活化是指在高中政治教学中,从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储备出发,利用生活讲解政治,做到生活经验政治化,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的新的教学理念。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告诉我们,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并且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所以,高中政治课程与现实生活内在的息息相关,也为政治教学生活化提供了可能。因此,简单地说,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实质就是要将政治理论与实践以及学生的生活结合,多用现实案例来讲解理论知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并应用政治学理论知识。

二、如何在高中政治中实施生活化教学

1、引入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根据教育学及心理学的相关研究表明,若将生活实例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已有的生活经验与课堂内容联系起来,将枯燥的知识转变为有趣的知识。通过设置特定的生活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深刻领悟学习内容。如学习“信用工具”时,教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工具,展现人们在琳琅满目的商场中挑选需要的商品,挑选完所有需要的商品后,将小车推入到前台结账,有的消费者采用刷卡方式,而有的消费者采用现金方式。然后教师将画面定在这一刻,引入将要学习的内容,通过此种方式,能够吸引学生眼球,将注意力集中在接下来的教学中。

2、精选教学内容

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政治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立足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把理论知识寓于社会生活中,实现生活现象和理论知识、生活逻辑和理论逻辑的完美结合。高中政治教学是师生共同探求知识的体验过程,是对教材、各种环境的整合。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局限于讲教材,应根据政治学

科的特点,结合学生在生活中触及到的文化、经济和政治现象,把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贯穿于政治教学中,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贴近生活,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问题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索的指明灯。这就需要教师在导入新课之后,通过引用生活例子,引导学生发问,或设置问题,进而激发学生思维,提高政治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教师设置该问题后,学生也会对此问题好奇,从而积极思考,根据教师的引导,总结出影响因素。

4、创设体验性情境

学生受其生活空间、阅历、时间等的制约,对社会现象的认识具有局限性、片面性,需要教师通过言语的或形象的手段,提供相关的文字、图片、视频等材料,帮助学生扩展认识,丰富体验。语言描述、多媒体展示是教师最常用的手段,尤其是现代多媒体的广泛应用,打破了教学的时空限制,丰富、形象、生动的资源,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为学生感性认识的扩展提供了帮助。

5.展现生活原型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再现和创设生活情境,寓生活原型于教学过程之中,沟通书本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建立一种开放的,与生活相结合的、生动的课堂教学方式。如在进行“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有人说,人民币是由国家发行的,为什么国家不能多发行人民币,让每个人手中的钱多一点,以此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呢?”这个问题一经提出,立即引起学生的热烈讨论。在此基础上笔者引出相关知识:人民币作为纸币,发行量要以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基础,过多会引发通货膨胀,过少则会导致通货紧缩。

6.体验生活,鼓励学生合作探究

我国新课改强调“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对于高中政治教学也不例外。课堂合作探究离不开生活实践,在体验生活的基础之上,进行合作探究,有利于知识的内化,在探索实践中理解知识内涵。如学习“新时代的劳动者”内容时,教师可组织一场辩论赛,让学生从中理解如何解决就业问题。可这样设置辩题,正方主题为解决中国就业问题主要靠劳动者个人观念及素质,反方主题为解决中国就业问题主要靠党和政府。根据班级实际人数组织分若干组,让学生自由辩论,并做好相应记录,课后上交给教师;教师也可从中选择一组上台表演,对其作出客观评价。采用辩论赛式的合作探究,不仅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构建和谐关系,而且还能够激发发散性思维。

7.领悟生活,激励学生总结评价

课堂评价是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导向及激励功能。进行生活化教学时,可采用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师生互评及生生互评的方式,活跃课堂气氛,彰显学习自主性及互动性。通过多种评价,让学生体验到获得成功的快乐,激励追求新的目标。如学习“公民依法享有的选举权及被选举权”内容时,全班学生纷纷发表意见,对我国公民享有的权利进行分析,最大限度地让每一位学生发表意见,然后,对这些意见教师可进行客观评价,也可让其他学生对其进行评价,并说明理由。最终实现融洽的学习氛围,促进政治知识的内化。

结语

高中政治教学对培养社会主义新型人才发挥着重要作用,高中政治教学的生活化,一定要将教学内容和生活化联系,主要目的是用生活中的经验来解释思想政治课程中的难点,即不能将生活化和教学内容背离,也不能将政治课教学庸俗化,这样就达不到教学要求。教师要把生活引入到政治教学中,充分发挥本学科的价值和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艳阳。论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2

篇3:试论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

我们常常发现:当一群学生聚在一起时, 往往争先恐后地讲述某一个见闻或经历, 口若悬河, 说到激动处还会舞之蹈之。可见学生的生活其实并不缺乏精彩, 学生也并不是不会感悟。如何把学生那些精彩丰富的见闻经历感悟发掘出来, 成为写作的素材?我尝试“作文生活化”教学的实践, 即抛开作文技法的讲解, 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真生活, 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真感受, 以是否具有真实生活气息为评价标准, 指导学生从生活中选取、积累作文素材, 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我是这样进行尝试的:

一.激活学生的生活记忆, 构建写作素材库

生活中每天都在发生许多新鲜有趣的事, 如何让学生观察的触觉敏锐的感知, 留存那些事, 成为写作的有效素材呢?我要求学生写周记, 如实记叙自己的见闻感受, 但没有一般作文写法的要求。我的批阅也很简单, 以是否来源于真实生活作为评价的唯一依据, 由此每次都能从芜杂的学生周记中抽取几个新鲜活泼的事例。如有学生写星期天和妈妈一起到服装市场去买衣服, 妈妈如何和店家讨价还价的事;有学生写妈妈因为爸爸把钱偷偷借给叔叔家而吵架的事;有写邻居家为孩子该姓爸爸还是妈妈的姓吵得不可开交等等。我把那些富有生活气息的事例原汁原味地打印给学生, 让学生辨别生活中有这种事吗?学生纷纷表示这些事经常发生。我明确的告诉学生这些事例就是我们写作时最好的素材, 经过加工写入自己的作文, 就是一篇洋溢着浓浓生活情趣、具有真情实感的好作文。学生恍然大悟, 原来每天发生的那些平常小事, 都能入文成为写作的材料, 只要把身边的事收集起来, 作文就会有话可说、有事可写了。

我通过写周记发掘学生的真生活, 培养学生关注自我的意识, 发现、捕捉生活中的琐事, 及时采撷生活的浪花, 加以积累, 再分类形成写作的素材库。如“家庭风波”一类就积聚了好几个新鲜活泼的素材:父母为要不要借钱给亲戚而吵架, 为孩子该姓哪一方的姓而争执, 节日里爸妈为给双方父母送的礼物价值数量不同而闹别扭等等。随着学生对自我的关注, 观察视野不断扩大, 学生对生活的感知也越来越敏锐, 一些新鲜富有现实意义的事例不断涌现, 素材库也不断更新。

二.激起学生的生活共鸣, 丰满生活事件细节

周记中学生写的事例往往很简单, 几乎没有什么可读性。如何让一个很有现实性的题材用文字活灵活现的表达出来?我要求学生用自己的经历和同学写的片段相比照, 尽可能的还原当时的情景。以《妈妈买衣服砍价》为例。原文片断:星期天一早我和妈妈来到中翔服装城买衣服。在一家店里妈妈看中了一件衣服, 妈妈里外看着摸着, 还拿衣服在我身上比划。老板走过来说:“要不先试试?”“这件衣服多少钱?”妈妈问。“200元!”“200元?太贵了!”妈妈扔下衣服, 拉着我要走。“给你打个折, 180元, 怎样?”老板连忙说。“120元!高了不要!”妈妈说。“130元吧。”妈妈就同意130元成交。

同学们一致认为“砍价”没这么简单。那具体情形是怎样的?下面是学生的发言概要。

妈妈的表现:妈妈明明很喜欢这件衣服, 但总是鸡蛋里挑骨头, 说衣服面料不好、做工粗糙、有褶皱。妈妈还会装出一副买不买无所谓的样子, 暗示老板价格贵我就不买。妈妈嘴上说这件衣服不好, 手还是抓着那件衣服, 左看右看。妈妈还会和老板套近乎, 说我经常到你这里来买衣服的, 是熟客了, 你便宜一点, 下次我还来, 还给你宣传宣传。妈妈还有一个杀手锏:就是假装不买了, 走出店去。

店老板的表现:老板会喋喋不休地说, 这件衣服的款式是现在流行的, 进价很贵。别人我是不打折的, 你买就给你打个折吧。当妈妈把价压的过低时, 老板会说:呵, 我成本都不止这个价, 要不我给你钱, 你帮我去进货。实在没辙时老板还会说, 我们开店不容易, 一件衣服就赚10元钱, 想博取别人的同情。面对妈妈狠狠的杀价, 老板显得很无奈, 嘴里嘟哝着:亏的亏的, 不卖, 你到别的店里去看看吧。当妈妈走出店门时, 老板连忙说, 你再加起一点, 让我不亏本。老板是一边叹气一边包装衣服, 仿佛是真的亏了一样。

学生七嘴八舌的演说着自己的经历, 把妈妈和店老板斗智斗勇的砍价过程绘声绘色地还原出来, 生活气息浓郁, 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也非常富有个性特点。

我就此引导, 既然大家都有这种真实的体验, 如果我们把它写出来, 不就是很好的一篇作文吗?趁着学生热情洋溢, 又有现成的材料, 当堂练习, 落笔自然较为流畅。下面是一位同学的习作:

星期天一早我和妈妈来到中翔服装城买衣服。在一家店里妈妈看中了一件衣服, 妈妈里外看着摸着, 还拿衣服在我身上比划。老板含笑走过来:“要不先试试?”“这件衣服多少钱?”妈妈问。“200元!”“200元?太贵了!”“哪里贵?这种款式是今年最流行的, 布料是全棉的, 你看看、摸摸, 多柔软啊。200元算便宜的了, 这种衣服在大商场里都要卖到500多元呢。”老板喋喋不休的说着。妈妈默不作声, 只是摇头。“那你说多少?”老板急切的问。妈妈仍不说话, 只是反复看着、摸着衣服, 心里盘算着该出多少钱才合算。“120元!120元我就买。”“120元?你也太狠了吧。120元我进价都不止。”老板一副惊讶相夹杂着些不平, “最低180元。”“我经常到你这里来买衣服的, 优惠点。”“180元已经是看在熟客的份上了, 其他人我不打折的。”老板似乎看出了妈妈的心思, 神情很坚决。妈妈让我去试穿一下, 我穿好衣服走出来, 妈妈对着我横看竖看。“看看, 你女儿穿着多合身啊, 人都显精神了。这种款式今年是最流行的, 我都进了两批货了, 这已是最后几件了。”老板不失时机的恭维着, 又不忘王婆卖瓜自夸一番。“你觉得怎么样?”妈妈问我。“还好。”“我觉得不好, 小了点, 不合身。”妈妈摇摇头说。我惊讶的望着妈妈, “我觉得不大不小正合适呀。”但妈妈的表情告诉我不能说出来。“老板, 你说个实价, 最低多少?”妈妈看着老板, 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无所谓的模样。“180元!不能再低了。”老板似乎也是铁了心。妈妈一声不吭扔下衣服, 拉着我就走。“多好的一件衣服啊, 你能不能再加起一点?”老板一看苗头不对, 口气迅速软下来。“120元!高了不要!”妈妈头也不回的说。“你不要走啊!130元, 要不要?”妈妈朝我挤挤眼, 故意迟疑了一下, 很不情愿地进店拿起衣服再仔细看了看, 问我:“你喜欢这件衣服?”“嗯!”我轻轻点了点头。“要不是我女儿喜欢, 我还不要买呢。”妈妈一边说一边掏钱。老板一副苦瓜相, 一边包衣服一边嘟哝着, “生意难做啊, 这衣服只卖130元真的不赚钱的。今天第一单生意, 就图个吉利吧。”

寻找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题材, 激起学生的共鸣, 学生情绪往往很高昂, 因为他们有那么一段亲身的经历, 叙述时也都能娓娓道来, 一个普通的场景就在学生七嘴八舌的交流中鲜明的凸显在大家眼前了。有感受、有事例、有细节, “我手写我心”也就不是一句空话了。

三.激励学生生活智慧, 提炼生活哲思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琐事, 与学生一起领略生活的情趣, 还原形象活泼的场景, 这只是帮助学生找到了作文的生活源泉, 还要帮助学生善于从生活琐事中发现其中所蕴含的生活智慧, 从而提升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能力。

仍以上文《妈妈买衣服砍价》为例, 在学生写出了较为生动形象的作文片段后, 我再进一步追问:从这件事中, 你从中获得什么感悟呢?学生一下陷入了沉思中, 他们没想到一件普通平常的小事还能蕴藏着哲理。在我的启发引导下, 同学们很快说出了一些道道。

生:买衣服实际上就是一次与人交往的过程。要懂得运用欲擒故纵的策略和高超的语言表达技巧。

生:我当时觉得妈妈为了便宜几块钱, 费这么大的劲, 犯不着。现在想来妈妈为了全家人的生活, 能省则省, 体会到妈妈持家的不易。

生:妈妈和店老板斗智斗勇, 每次都是在即将达到目的时退一步, 才买到价廉物美的衣服。我想有时不可一味坚持自己的立场, 而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灵活机动的策略, 否则会处处遭遇失败。

生:我平时很怕和生人打交道, 经过那次买衣服, 我懂得了其实和人交往并不难, 只要你敢于走出去, 积极参与各项活动, 交往能力就能得到锻炼提高。

一件简单的生活小事经过几个回合的引导讨论, 激活了学生沉睡的生活记忆, 鲜亮了生活的细节, 同时悟到了些许生活道理, 学生怎么会无事可写、无话可说呢?如果顺势鼓励学生把这些诉诸笔端, 适当指导一下谋篇布局的小技巧, 定能写出一篇新鲜活泼的好作文。

篇4:试论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

我们常常发现:当一群学生聚在一起时,往往争先恐后地讲述某一个见闻或经历,口若悬河,说到激动处还会舞之蹈之。可见学生的生活其实并不缺乏精彩,学生也并不是不会感悟。如何把学生那些精彩丰富的见闻经历感悟发掘出来,成为写作的素材?我尝试“作文生活化”教学的实践,即抛开作文技法的讲解,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真生活,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真感受,以是否具有真实生活气息为评价标准,指导学生从生活中选取、积累作文素材,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我是这样进行尝试的:

一.激活学生的生活记忆,构建写作素材库

生活中每天都在发生许多新鲜有趣的事,如何让学生观察的触觉敏锐的感知,留存那些事,成为写作的有效素材呢?我要求学生写周记,如实记叙自己的见闻感受,但没有一般作文写法的要求。我的批阅也很简单,以是否来源于真实生活作为评价的唯一依据,由此每次都能从芜杂的学生周记中抽取几个新鲜活泼的事例。如有学生写星期天和妈妈一起到服装市场去买衣服,妈妈如何和店家讨价还价的事;有学生写妈妈因为爸爸把钱偷偷借给叔叔家而吵架的事;有写邻居家为孩子该姓爸爸还是妈妈的姓吵得不可开交等等。我把那些富有生活气息的事例原汁原味地打印给学生,让学生辨别生活中有这种事吗?学生纷纷表示这些事经常发生。我明确的告诉学生这些事例就是我们写作时最好的素材,经过加工写入自己的作文,就是一篇洋溢着浓浓生活情趣、具有真情实感的好作文。学生恍然大悟,原来每天发生的那些平常小事,都能入文成为写作的材料,只要把身边的事收集起来,作文就会有话可说、有事可写了。

我通过写周记发掘学生的真生活,培养学生关注自我的意识,发现、捕捉生活中的琐事,及时采撷生活的浪花,加以积累,再分类形成写作的素材库。如“家庭风波”一类就积聚了好几个新鲜活泼的素材:父母为要不要借钱给亲戚而吵架,为孩子该姓哪一方的姓而争执,节日里爸妈为给双方父母送的礼物价值数量不同而闹别扭等等。随着学生对自我的关注,观察视野不断扩大,学生对生活的感知也越来越敏锐,一些新鲜富有现实意义的事例不断涌现,素材库也不断更新。

二.激起学生的生活共鸣,丰满生活事件细节

周记中学生写的事例往往很简单,几乎没有什么可读性。如何让一个很有现实性的题材用文字活灵活现的表达出来?我要求学生用自己的经历和同学写的片段相比照,尽可能的还原当时的情景。以《妈妈买衣服砍价》为例。原文片断:星期天一早我和妈妈来到中翔服装城买衣服。在一家店里妈妈看中了一件衣服,妈妈里外看着摸着,还拿衣服在我身上比划。老板走过来说:“要不先试试?”“这件衣服多少钱?”妈妈问。“200元!”“200元?太贵了!”妈妈扔下衣服,拉着我要走。“给你打个折,180元,怎样?”老板连忙说。“120元!高了不要!”妈妈说。“130元吧。”妈妈就同意130元成交。

同学们一致认为“砍价”没这么简单。那具体情形是怎样的?下面是学生的发言概要。

妈妈的表现:妈妈明明很喜欢这件衣服,但总是鸡蛋里挑骨头,说衣服面料不好、做工粗糙、有褶皱。妈妈还会装出一副买不买无所谓的样子,暗示老板价格贵我就不买。妈妈嘴上说这件衣服不好,手还是抓着那件衣服,左看右看。妈妈还会和老板套近乎,说我经常到你这里来买衣服的,是熟客了,你便宜一点,下次我还来,还给你宣传宣传。妈妈还有一个杀手锏:就是假装不买了,走出店去。

店老板的表现:老板会喋喋不休地说,这件衣服的款式是现在流行的,进价很贵。别人我是不打折的,你买就给你打个折吧。当妈妈把价压的过低时,老板会说:呵,我成本都不止这个价,要不我给你钱,你帮我去进货。实在没辙时老板还会说,我们开店不容易,一件衣服就赚10元钱,想博取别人的同情。面对妈妈狠狠的杀价,老板显得很无奈,嘴里嘟哝着:亏的亏的,不卖,你到别的店里去看看吧。当妈妈走出店门时,老板连忙说,你再加起一点,让我不亏本。老板是一边叹气一边包装衣服,仿佛是真的亏了一样。

学生七嘴八舌的演说着自己的经历,把妈妈和店老板斗智斗勇的砍价过程绘声绘色地还原出来,生活气息浓郁,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也非常富有个性特点。

我就此引导,既然大家都有这种真实的体验,如果我们把它写出来,不就是很好的一篇作文吗?趁着学生热情洋溢,又有现成的材料,当堂练习,落笔自然较为流畅。下面是一位同学的习作:

星期天一早我和妈妈来到中翔服装城买衣服。在一家店里妈妈看中了一件衣服,妈妈里外看着摸着,还拿衣服在我身上比划。老板含笑走过来:“要不先试试?”“这件衣服多少钱?”妈妈问。“200元!”“200元?太贵了!”“哪里贵?这种款式是今年最流行的,布料是全棉的,你看看、摸摸,多柔软啊。200元算便宜的了,这种衣服在大商场里都要卖到500多元呢。”老板喋喋不休的说着。妈妈默不作声,只是摇头。“那你说多少?”老板急切的问。妈妈仍不说话,只是反复看着、摸着衣服,心里盘算着该出多少钱才合算。“120元!120元我就买。”“120元?你也太狠了吧。120元我进价都不止。”老板一副惊讶相夹杂着些不平,“最低180元。”“我经常到你这里来买衣服的,优惠点。”“180元已经是看在熟客的份上了,其他人我不打折的。”老板似乎看出了妈妈的心思,神情很坚决。妈妈让我去试穿一下,我穿好衣服走出来,妈妈对着我横看竖看。“看看,你女儿穿着多合身啊,人都显精神了。这种款式今年是最流行的,我都进了两批货了,这已是最后几件了。”老板不失时机的恭维着,又不忘王婆卖瓜自夸一番。“你觉得怎么样?”妈妈问我。“还好。”“我觉得不好,小了点,不合身。”妈妈摇摇头说。我惊讶的望着妈妈,“我觉得不大不小正合适呀。”但妈妈的表情告诉我不能说出来。“老板,你说个实价,最低多少?”妈妈看着老板,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无所谓的模样。“180元!不能再低了。”老板似乎也是铁了心。妈妈一声不吭扔下衣服,拉着我就走。“多好的一件衣服啊,你能不能再加起一点?”老板一看苗头不对,口气迅速软下来。“120元!高了不要!”妈妈头也不回的说。“你不要走啊!130元,要不要?”妈妈朝我挤挤眼,故意迟疑了一下,很不情愿地进店拿起衣服再仔细看了看,问我:“你喜欢这件衣服?”“嗯!”我轻轻点了点头。“要不是我女儿喜欢,我还不要买呢。”妈妈一边说一边掏钱。老板一副苦瓜相,一边包衣服一边嘟哝着,“生意难做啊,这衣服只卖130元真的不赚钱的。今天第一单生意,就图个吉利吧。”

寻找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题材,激起学生的共鸣,学生情绪往往很高昂,因为他们有那么一段亲身的经历,叙述时也都能娓娓道来,一个普通的场景就在学生七嘴八舌的交流中鲜明的凸显在大家眼前了。有感受、有事例、有细节,“我手写我心”也就不是一句空话了。

三.激励学生生活智慧,提炼生活哲思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琐事,与学生一起领略生活的情趣,还原形象活泼的场景,这只是帮助学生找到了作文的生活源泉,还要帮助学生善于从生活琐事中发现其中所蕴含的生活智慧,从而提升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能力。

仍以上文《妈妈买衣服砍价》为例,在学生写出了较为生动形象的作文片段后,我再进一步追问:从这件事中,你从中获得什么感悟呢?学生一下陷入了沉思中,他们没想到一件普通平常的小事还能蕴藏着哲理。在我的启发引导下,同学们很快说出了一些道道。

生:买衣服实际上就是一次与人交往的过程。要懂得运用欲擒故纵的策略和高超的语言表达技巧。

生:我当时觉得妈妈为了便宜几块钱,费这么大的劲,犯不着。现在想来妈妈为了全家人的生活,能省则省,体会到妈妈持家的不易。

生:妈妈和店老板斗智斗勇,每次都是在即将达到目的时退一步,才买到价廉物美的衣服。我想有时不可一味坚持自己的立场,而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灵活机动的策略,否则会处处遭遇失败。

生:我平时很怕和生人打交道,经过那次买衣服,我懂得了其实和人交往并不难,只要你敢于走出去,积极参与各项活动,交往能力就能得到锻炼提高。

一件简单的生活小事经过几个回合的引导讨论,激活了学生沉睡的生活记忆,鲜亮了生活的细节,同时悟到了些许生活道理,学生怎么会无事可写、无话可说呢?如果顺势鼓励学生把这些诉诸笔端,适当指导一下谋篇布局的小技巧,定能写出一篇新鲜活泼的好作文。

作文生活化教学源于学生,又回归到学生中,一切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为起点和终点,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找米,破解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难题。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擦亮了学生观察生活的一双慧眼。解决了“写什么”的难题,“怎样写”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篇5:论作文教学生活化

向朝富

(湖北省来凤县第一中学)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新课标在不断实施和改革。高中政治这一学科的核心理念是:“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骨架的政治课堂教学。”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应该全面贯彻落实新课标这一核心理念,将政治教学与生活经验相结合,共同建立生活化的课堂教学,以满足社会和教学的不同需求。主要以生活化在政治教学中渗透的重要性为出发点,简单地谈论了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进行生活化渗透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学习兴趣

高中政治是一门理论性强的学科,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的学科。因此,在高中政治课堂常常会出现学生无精打采、课堂氛围死气沉沉的现象。然而,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就是课堂教学的知识太过理论化,脱离了生活。俗话说,学习的最高境界就是“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最后将知识回归到生活中。可见,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渗透尤为重要。这样不仅可以将理论知识简单化和具体化,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提升教学效率。那么,如何在高中教学中有效地进行生活化的渗透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其进行简单的论述与分析。

一、高中政治教学中进行生活化渗透的重要性

高中生是正值青春叛逆期的一个特殊群体,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应该专注高中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开展合适的、科学的课堂教学活动,并对其进行正确的指导和教诲。同时,高中生的思维模式相对于中小学生已经较为成熟,具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和辨别能力。因此,对高中生开展政治思想道德的`教育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高中教学中,开展政治教学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要想能够成功、顺利地开展政治课堂教学,首先必须从实际生活出发,将理论难懂的政治知识转化成为简单、易懂、具体的生活化知识,从而降低学生学习政治知识的难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在学习中建立自信心。同时,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渗透生活化的教学就是知识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的充分体现,是为学生营造活跃课堂氛围、树立生活化教学的典范。可见,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生活化十分重要。

二、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进行生活化渗透的策略

1.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众所周知,高中政治是一门理论性较强、颇为抽象、枯燥乏味的学科,进而使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乏味。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应该将生活与理论知识相结合,运用形象具体的生活案例,结合课本知识,创设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将理论、抽象的政治知识具体化、简单化,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如,在讲授“经济全球化”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运用身边的实例来引导学生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即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在你们生活中,知道哪些是进口食品吗?”以此为突破口,开始经济全球化教学,这样先埋下一定的伏笔,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政治素材

生活中到处都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只是缺少发现它们的教师,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从生活中挖掘政治素材,把学生从枯燥乏味的课堂氛围带入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促进生活化教学的渗透。同时,教师在挖掘生活中的政治素材时,应该不断地完善理论知识,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充分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促进学生良好道德素质的形成与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

3.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

随着设计科技的飞速发展,现代教学设备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多媒体设备是利用图片、视频、音频等将理论知识形象化、生动化和具体化地展现出来,直接刺激学生的听觉、视觉神经,进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教学设备。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学中也不能与时代脱轨,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发挥其作用,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探索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探索能力、识别能力。

学习的最高境界是“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的完美体现,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要想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必须将理论抽象的政治知识与丰富多彩的生活案例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展生活化的政治教学。同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开展生活化的高中政治教学中,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并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实现新课改的高中政治教学理念――“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架的政治教学”。

参考文献:

[1]祁德兵。高中政治学科作业设计创新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09)。

篇6:论作文教学生活化

小学生开始学习英语时都是非常感兴趣的。然而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加,教师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一味地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布置大量的重复性的作业,使英语成为死记硬背的学科,就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减弱,产生厌烦情绪,甚至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仇视英语,使英语学习产生很低的效果。我经常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好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趣味化、生活化的小学英语教学效果很好。要做到趣味化、生活化的小学英语教学,一要充分了解学生,二要结合教学内容营造英语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兴趣,三要使英语教学生活化。

一、要充分了解学生。

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如果教师的举例或创设的情境超出了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是无法理解教师的教学意图的,就更谈不上学生与教师配合学习知识了。小学生对事物的模仿能力强,感性认识强,逻辑思维能力弱,小学生知识面窄。依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作为教师在举例或创设的情境,就要选择小学生能够理解的题材。这样才能和小学生达到心灵上的沟通,教学效果才会好。有这样一个例子,这名教师就没能充分了解学生,致使教学过程中教师显得很尴尬。这名教师在讲famous singer这两个词时,拿出了一张有我国著名歌唱家郎朗照片的图片。教师用英语问:“Who is he?”连问了几遍,学生不作回答。于是教师又问:“What does he do?”学生还是无语。最后教师只得回到老的教法上,直接讲解famous表示著名的,singer表示歌唱家。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充分了解学生有多重要。小学生对歌唱家了解的很少,所以当这名教师以我国著名歌唱家郎朗为例时,学生们做不出回答。如果你和小学生谈灰太郎与喜洋洋时,他们都能说的很清楚。所以教师要了解你的学生,了解他们知道什么,喜欢什么,教师要到学生的认知圈里去寻找英语教学所需要的素材。

二、要结合教学内容营造英语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兴趣。

营造英语学习环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节、形象、有针对性的把学生和教学内容融入进去的场景。使学生学习英语时,更有真实感和生活感,学生可以体验应用英语成功的喜悦,学生乐于学,在学中乐。如运用Let’s do、Let’s chant、Let’s sing等课本上的素材,学生们边唱、边做动作、边听录音,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英语。这样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听力能力都得到了训练。当然还有组织游戏,角色表演、分组比赛、运用信息技术等等多种形式。总之教师创设出适合小学生的情境,使英语学习变得快乐。

三、要使英语教学生活化。

这里所说的生活化就是英语教学要贴近生活实际,包括两点:一是指教学内容要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二是指在课外,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身边的英语,用所学的英语。教学内容要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英语时,感到英语离他们很近,就在他们身边。英语所教的单词就是指的生活中的实物。为了更好地教学,教师把教材备透这一点也很重要。我们现在用的教材是PEP人教版的实验教科书。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小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选择话题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需求,如:学校、家庭、衣服、天气、动物、购物、数字、时间、蔬菜和水果等。语言材料真实地道、活泼有趣,让学生易学乐学。教学内容生活化就是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教学内容和小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用生活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和内容来教学。例如,教师在上课时,可以叫学生用学习过的表示衣服的单词,介绍自己家庭成员的衣着。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英语知识,又使学生感到很亲切。学生心理很高兴自己会用英语介绍家人。又如:apple表示苹果。教师拿着苹果在学生面前说几遍apple之后,学生自然会明白apple表示苹果。其实这个过程与我们学习母语是完全一样的。妈妈初次拿着苹果给自己的孩子吃时,就是这样说的;“苹果。”孩子看到苹果(实物),听到妈妈说的苹果(音),很自然的就明白苹果表示什么了。所以我们教学英语时,不要脱离生活,不要把英语当作语法知识来研究,叫学生死记硬背。教师的任务是要像妈妈教自己的孩子初学说话时那样教学生学说英语,而不是研究英语语法。第二点指在课外,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身边的英语,用所学的英语。教师主动用英语和学生打招呼。鼓励学生用英语讲自己的所闻所见。发动学生课下搜集用英语写的名人名言、广告牌、花草介绍等。用英语写简短的日记。自习课时,举办班级英语会话活动。总之,叫学生不要局限于课上的时间学习英语,要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用英语,发现英语。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用到自己所学的英语时,心理有成就感。渐渐的学生会主动的学习英语的。小学生爱表现,看到别的同学发现了生活中的新单词,他会努力去找别的单词,警示语什么的。在课外主动的寻找英语,课上学生就更好好学习英语了。

上一篇:捣练子 赠五会道众,捣练子 赠五会道众马钰,捣练子 赠五会道众的意思,捣下一篇:语文公开课评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