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一量比一比教学实录

2024-04-20

量一量比一比教学实录(共16篇)

篇1:量一量比一比教学实录

上课前,我在整理学习用品的时候,孩子们看到了我准备的测量工具,一阵阵激动,我想,这一定是他们期待的数学课。本节课一节实践活动课,考虑到孩子年龄小,好动并且好奇心强,我由两个比赛引入新课,让孩子感受到,测量长度时,需要选择不同的工具。接下来的测量活动我首先带领孩子认识测量长度的几种工具,比划几种长度标准;接着让孩子小组活动进行测量(一拃、一庹、肩宽、身高、桌子的高、教室的长);最后利用身边熟悉的“单位”表示未知物体的长和高,达到了学习目标。

在本节课,我发现了孩子的闪光点:在用自己选择的标准表达动物身长和高时,马上想要要用已知的长描述新事物的长,这真是学数学的好方法。但是也出现了小问题:首先,小组活动前,要求讨论选择测量工具,因为孩子没有用过这些工具,对它们不熟悉,导致无法分辨到底该选择哪种工具;其次,在测量桌子的高时,测量的结果很不符合逻辑,一组孩子不知道读米尺哪边的数据,导致测量桌子的高都是二十多厘米,也没有意识到测量出了问题,充分说明,孩子对物体的长和高没有直观感知;最后,活动反馈时,孩子不知道怎么评价别组的汇报,需要强加锻炼,提高表达意识。

本节课结束,我深刻的感受到:孩子们真的喜欢动手,我们的教学是否应该再多一些实践活动,多给孩子一些主动权,让孩子们发自肺腑的去探索发现他们想寻找的。

篇2:量一量比一比教学实录

教学内容:二年级上册教科书88页和89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实际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认识身边事物的长度。

2在实践活动中,能够用比较合适的方式描述物体的长度,在比较修正测量结果的过程中,体会测量的本质,培养估测的能力,建立初步的长度观念。3感受数学在日让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教具准备:米尺 软尺 卷尺 皮尺 纸尺 测量的记录单。教学重点:对量的实际意义的理解,发展长度观念。教学难点:对量的实际意义的理解,发展长度观念。教学过程

一游戏情境 激趣导入

同学们,老师请大家做一个猜一猜的游戏,请看大屏幕上有一个古体字,你知道它是什么字吗?

学生汇报,教师及时引导。

出示:尺这个字 教师给予肯定。

原来是个尺字,谁来说说:“尺是用来干什么的?”

学生汇报:尺是用来度量的 尺是用来量东西的

总结:尺是用来度量物体长度的一种工具,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用尺量一量 比一比。

教师板书课题:量一量 比一比 二创设情境 探究新知 1认识身上的尺

想想古人为什么把尺字的字形写成这样呢?

学生汇报

同学们都说这个字形像一个人在量东西,说的好,聪明的古人没有尺,但是他们用身体的一部分作为尺来测量。想想身上哪些地方也可以当成尺呢?

小组讨论 推荐汇报(在汇报的同时,学生要演示怎样用身体的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师展示课件:一庹 一zha 一步 一脚 一掌 这几种都是我们常用的。

同学们,中国古人经常会用到这些身体上的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那么外国人是怎样做的呢?教师举例:古埃及人用手臂 成年人用走几步来测量(课件展示)2活动起来 探索“量”的方法

第一次量:现在我们就用身上的尺量一量课桌的长度?用哪把尺?

师生共同确定用zha 学生测量后汇报:zha数

教师书写在黑板的表格里,引导学生观察表格,提出疑问。

每个人量出来的都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

最后交流得出结论:因为每个人手的大小不同,结果就不相同。

过渡语:教师引导:我们量的都是一样大的课桌,如果我们想要相同的度量结果,想想我们该用什么去量?学生说用尺。

第二次量:运用尺去测量 教师对尺做简要的介绍:有学生尺 米尺 纸尺 软尺 卷尺 钢板尺 皮尺 测量轮,教师出示尺的历史及用法。(课件展示)

学生观察尺子,汇报对尺子的了解,包括怎么用。

教师板书: 1米=100厘米 1m=100cm A测量小纸条,每人都测量。

B测量桌子用哪把尺?引导学生测量,并汇报。

学生汇报,教师书写汇报结果。

小结:如果你用尺来量,你会发现结果原来一样,所以全世界人们用尺去量同样的东西,结果是一样的。

第三次测量:测量身上的尺和周边的熟悉物体的长度

教师引导学生分小组,根据表格填写数据,强调先估一估,再去测量,看看估计的结果和实际测量的结果差多少,准不准?

例如:桌子的高度 伸开手臂一庹的长度 小同学身高 肩宽 黑板的长 讲台的长 教室的长等等

学生汇报,教师要给予肯定,在学生测量时,教师要给予指导。

三借助身边的事物,描述其他物品的长度和高度,发展长度观念。A用合适的方式描述“鳄鱼身长6米”这个长度。(1)直观感知6米的长短。

(2)借助熟悉的标准来描述6米这个长度,理解6米的实际意义。(3)直观感知6米的长度,体会用不同的方式描述的价值。(4)用不同的方式描述6米的长度。B自主选择研究素材描述物品的长度

篇3:量一量比一比教学实录

一、整合教材,尊重学生生活实际

课标新教材每册都安排了一定量的综合实践活动课, 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材素材。 但教材中所提供的素材并非全都适合于我们的学生,教师必须站在生本的立场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比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89页教材内容:( 1) 选身边常见的测量“ 单位” ( 一庹和肩宽) ,描述6米长的鳄鱼 。 ( 2) 让学生自主利用身边熟悉的“ 单位”( 一庹、身高、一鳰和肩宽等) 表示未知的物体的长度或高度。 如长颈鹿、鸵鸟和企鹅的身高,鲸鱼、巨蟒和壁虎的身长等。 对于二年级学生而言, 他们刚刚接触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只能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表象,学生虽然已经量过自己的庹长和肩宽等的长度,但这并不代表学生已经建立起这种新的测量“ 单位”的长度表象并能较好地运用它。 教材中提供的动物学生就算看过,可它们留给学生的印象还只是停留在:“ 好高啊! ” “ 好可爱啊 ! ”… … 事实上 ,这些动物离学生的生活还是有点远的 , 无法使学生有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真实感,对孩子而言,这样的活动他们认为“ 不需要”,也“ 不想要”,准确地说是有点“ 要不起”。 因为此时的学生没有具体的“ 6米长的鳄鱼”作为测量对象,只能凭自己的想象与推算,对学生而言,显然是过于抽象了。 最后,老师不得不借助6米长的皮尺, 让学生亲身验证一下自己的描述是否合理,结果是学生明白了:6米长的皮尺大约和5个同学手拉手差不多,6米长的皮尺大约和20个同学并排站着差不多, 至于6米长的鳄鱼在学生的心里早就成了可以忽略不计的范畴了。

教材是“ 死”的,学生是“ 活”的,教师要研究教材,更要研究学生。 教材对教师而言是提供素材,对学生而言只是呈现读本,当学生难以完成读本所提供的实践活动时,老师只能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生活经验,对教材内容进行增删和创编。

二、重视思考,还原数学课堂本真

通过有效的数学思考, 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我们学习数学的终极目的,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把“ 数学思考的位置”给留出来,让数学活动与数学思考有效地结合起来,在这两者之间的结合点上进行巧妙设计, 使数学实践活动课能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合理的整理与应用,真正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上课伊始,老师指名学生汇报自己的一鳰、肩宽、一庹、身高和脚长分别有多长,并说说自己是按什么顺序来记的。 紧接着,让全班学生仔细观察这个学生的测量数据, 找一找这些数据之间有什么秘密? 顿时,一双双小眼睛紧紧地盯着黑板看,有些同学还情不自禁地讨论了起来……当他们发现一庹和身高差不多、 两鳰和肩宽差不多, 脚长比一鳰长一点这些秘密的时候, 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此时,老师话锋一转,说:“ 是不是每个人的‘ 身体尺’上都存在和这位同学一样的秘密呢? ”问题一出,学生马上研究起自己的测量数据……当学生证实了自己身上也存在同样的秘密后, 老师再次追问:“ 知道了‘ 身体尺’上的秘密,对我们的生活到底有没有帮助呢? 请在小组内讨论以下问题:有张新床,床长正好是老师的一庹,老师买还是不买? 为什么? ”问题设计层层深入,并且将生活和数学紧密联系在一起, 课前的测量使学生觉得数据来源就在自己身上,课上的观察发现不仅使学生对“ 身体尺”上的秘密感觉神奇, 更重要的是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这样的问题情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数学思考,进一步丰富了学生脑中的长度表象,同时又让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讨论的过程中体悟到“ 身体尺”可以作为一种新的测量“ 单位”并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方便。

三、强化实践,凸显综合实践本义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此,教师必须努力创设一个能激发学生探索热情的活动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提高活动的实效性。 笔者在学生充分认识自己“ 身体尺”的具体长度以后,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活动:选择合适的“ 身体尺”测量教室里你想测量的物体的长度或高度,并完成活动记录单。 可以自己单独完成,也可以几人合作完成。

活动记录单:

1.我想测量的是()。

2.我用的身体尺是(),量完大约是()。

这样的实践活动,内容开放、形式开放,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探索需求,让学生在“ 找一找、想一想、说一说、用一用、比一比、估一估、量一量”的过程中,主动将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关于“ 身体尺”的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中,提高自己的综合分析和实践应用的能力,收获了不同的数学体验,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必须服务于生活。“ 实践运用”要成为学习的目的,更要成为学习的一种需要,老师精心设计现实情境, 引领学生运用“ 身体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选”中知方法多样性,“ 测”中比方法优劣,运用体验中彰显“ 身体尺”的好处。

摘要: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是新课标的一个组成部分,核心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和帮助下有目标的、自主的实践活动。因此,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既要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能够启发学生思考,又要考虑问题的数学实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结合“量一量,比一比”一课的教学实践,从整合教材、重视思考、强化实践三个方面谈谈对低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教学的看法。

篇4:《量一量》教学设计

关键词:面积单位;厘米2;分米2;米2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7-063-02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42—44页“量一量”。

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认识面积单位1厘米2、1分米2和1米2,并知道它们实际的大小。②、过程与方法:经历用不同的单位测量同一平面等活动,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在实际测量中体会认识各种单位的必要性,建立面积单位的空间观念。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在探究活动中感受数学的实用价值,获得成就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测量活动,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体会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面积单位。

教具学具:

教具:多媒体课件,1厘米2、1分米2、1米2教具各一个。

学具:1厘米2纸片各一个,直尺,每人一张画有1平方厘米方格的方格纸,每两人一把剪刀。

教学过程:

一、实际测量,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1.同学们快到5.12地震三周年纪念日了,老师想请同学们帮忙制作一些贺卡送给汶川的小朋友,你们乐意吗?这是我准备制作贺卡的材料,他们的大小相同,可他们的表面看上去有多大,你们知道吗?请同学们拿到贺卡后,在小组内用老师发给你们的方格纸,小组合作铺一铺贺卡表面占了几个方格?

2.有的是24个格子,有的却是6个格子。为什么一样的贺卡材料,测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

3.我们怎样做才能让答案统一?

4.你们真聪明,要统一正方形的大小。

5.究竟正方形要多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类在生产生活的过程中发明了面积单位。(板书"面积单位")

今天,我们将一起认识“面积单位”。

设计意图:《课标》要求: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用制作贺卡渗透思想教育,由铺贺卡材料活动出现认知上的冲突,使学生体会到形成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二、亲历过程,认识面积单位。

1、认识1平方厘米

(1)看一看1平方厘米。(出示1cm2的正方形)

师:它看上去大还是小?

师:这个很小的图形,它的面积是1cm2,请同学们从学具袋中拿出一个1cm2的图形,看一看它是什么形状的,量一量它的边长是多少?

边长是1cm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请同学们用手摸一摸,然后闭上眼睛想一想:1平方厘米有多大?

(2)画一画1平方厘米

用铅笔在纸上画一画1平方厘米,画完后拿出1cm2的模型对照一下,同桌之间再相互指正。

设计意图: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孩子的智慧生在手指尖上。通过动手描画1平方厘米,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实践中形成对1平方厘米的大小形成正确的表象。

(3)找一找1平方厘米

想想生活中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

(4)写一写1平方厘米

其实1厘米2还能用更简单的方法把它写下来,想知道吗?(教师板书1厘米2 1cm2)

跟老师一起来写一写,读一读。

读作:1平方厘米

(5)用面积为1cm2 的方格纸量一量,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cm2

小结:刚才我们用了哪些方法学习1厘米2?

总结:用了“看一看”、“测一测”、“摸一摸”、“想一想”、“画一画”、“扎一找”、“估一估”等方法。

设计意图:《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通过让学生经历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实现了有效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自己去获得新知识。通过小结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上的指导,为后面自己尝试打下基础。

2、设计1平方分米

(1)请同学们用1cm2的方格去量我们课桌表面有多大?

(2)在量的过程中,你们有怎样的感觉?面积单位大小,量起来很麻烦,想要一个较大的面积单位去度量,老师建议大家用平方分米(板书)

(3)那平方分米又该怎么规定呢?请同学们根据刚才学习1平方厘米的方法,自己设计一个1平方分米,完成手中问题导学单上的内容。

问题导学单

边长( )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你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

请自己设计一个1平方分米。

(4)反馈结果。

设计意图: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儿童的思维与学习不是被教出来的,更重要的是从已有经验出发主动的探索建构的过程。1平方厘米以介绍引导为主,到了1平方分米,放手让学生操作,把自主权还给学生。

3、探究1平方米

(1)刚才我们用1厘米2了解了数学课本的大小,用1分米2知道了课桌有多大,如果用1分米2的方格量黑板表面的面积,你会有什么要求或建议?

(2)1分米2太小,谁能发明一个更合适的面积单位?

(3)我们就用这个正方形去量黑板表面的面积,(出示1米2)能说说它有多大吗?请两位同学合作来量量它的边长,大声告诉大家你们的测量结果。

(4)能像概括1厘米2、1分米2那样,也试着说说1米2吗?

(5)概括并板书: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谁还想补充什么?

(更简单的写法:1米2、1 m2)

(6)估一估:黑板表面的面积约为()m2

(7)说一说我们的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表面大约是1 m2

(8)在这张1米2的白纸上,请同学们估一估上面大约能站多少个人?上来试一试吧。

设计意图:对于"m2"这个较大的面积单位选择"量一量"、"估一估"的方式让学生获得实实在在的体验。

小结:我们已经认识了1厘米2、1分米2、1米2,并知道它们实际的大小,有个词语叫"学以致用"我们一起去用一用吧!

三、实践应用,感受成功。

1、用适当的面积单位(cm2、dm2、 m2)填空。

(1)教室地面的面积约为50()

(2)一张邮票的面积约为6()

(3)练习本的面积约为2()

(4)单人床的面积约为2()

2、写出下列各图形的面积。(1小格表示1 cm2)

四、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老师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度过40分钟,想想在这节课上你有什么收获?请告诉老师。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只要你们留心观察,善于动脑,仔细思考,你们一定能用你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不少难题。

如果我们要测量学校操场的面积,用1平方米的正方形一个一个摆拼这个方法可行吗?你能想出一种科学的计算方法吗?如果能,你真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学家,把你的方法打电话告诉老师,也让老师分享你成功的快乐。

设计意图:一堂课的收尾,可以是"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的回顾,也可以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展望。这节课的收尾显然是属于后者,为新课的学习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使这节课"完而未完",产生余音在耳.袅袅不绝的效果。

板书设计:

面积单位

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厘米2cm2)

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分米2 dm2)

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米2 m2)

篇5:量一量比一比教学实录

xiaoxue.xuekeedu.com

《量一量,比一比》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一节实践活动课。学生在本学期的第一单元已经认识了线段,形成了1厘米和1米的长度表象,完成了对线段、厘米和米的认识。因此,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定位就不能仅满足于通过测量加深对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的认识上,而要注重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经历实际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认识身边物体的长度,并在实践活动中,能够用比较合适的方式描述物体的长度,体会测量本质,培养估测能力,构建不同物体之间的长度关系,发展学生的长度观念,体验数学带来的乐趣。

本节课的活动分为两部分,一是量一量,二是比一比,量是比的基础,量为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比是量的升华,在比的过程中学生能构建物体与物体之间的长度关系,体会量的本质,发展长度观验。这是本节课的主体部分,也是体现学生“学以致用”的环节。注意引导学生在测量之前先估测、步测同时注意把测量任务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体验测量的价值。因此,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在交流中明确:每人“身上的尺”长度不一,并通过举例、估测来体会身上的尺在生活中的用途,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在选择测量的物体时,我有意识地选择了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如肩宽、步长、两臂展开的长、教室长、讲台长等,有了这些长度表象作为参照,就为后面用自己喜欢物体的长度去比较其他物体的长度打好了基础。为了更有效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在学生测量活动之前,我要求每位小组成员先对所要测量的物体进行估测,再进行实际测量,并将估测数据和实际测量的数据进行对比,这种对比可以调整学生对物体长度的感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估测也是需要有方法的,但从学生记录的数据来看,部分学生估测时随意性还是比较大。

篇6:量一量比一比教学实录

活动目标:

1、能和同伴合作测量,体验测量的乐趣

2、感知量具长短与测量结果的关系,乐于交流讨论

3、进一步学习自然测量,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活动准备:

各种铅笔、筷子、水彩笔若干;每组长度相同的绳子一根、记录纸一张 活动过程:

1、探索测量方法

——引导幼儿自由探索:没有任何工具,这样知道桌子有多长、多宽?鼓励幼儿积极动脑,然后用自己的方法试一试,量一量。

——交流探索过程:你测量了什么?是用什么测量的?结果是多少? ——思考:除了身体以外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测量?(利用工具)

2、合作测量

——认识桌上的测量工具,操作后讨论:运用工具怎样才能量的更准确?

——讲解演示正确的测量方法:从被测量的一端开始,沿着直线连续移动测量工具,使前一次测量的终点成为下一次测量的起点。测量一次数一次并记录最后量了多少次。——幼儿以组为单位,商量选择什么工具,用什么方法量桌上的绳子。——幼儿交流测量的结果并讨论:同样长的绳子为什么有的组量的次数多,有的组量的次数少?(引导幼儿感知测量工具的长短与测量结果的关系)

3、自选工具进行测量并用自己的方式记录

——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工具测量活动室内的物品,并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结果。——相互交流记录的结果,想一想并说一说怎样让别人看懂自己的测量记录。活动建议与提示:

1、在区角提供一些测量记录单,供幼儿学习和参考,帮助幼儿掌握一些记录测量的方法。

2、本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进一步学习自然测量,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体验测量的乐趣;难点是感知量具长短与测量结果的关系

3、生活中教师可以随机引导幼儿进行测量活动,让幼儿熟练地掌握多种测量方法,发现更多的量具和测量结果之间的秘密,加深对各组物体量的认识

篇7:二年级数学教案量一量比一比

课型:实践活动 课时安排:备课时间:上课时间:

[教材解读]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

邓村小学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篇8:大班数学活动:玩一玩、量一量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刻度尺连续测量并记录蚕豆的生长过程, 对测量活动感兴趣。

2.对植物生长过程有探究愿望。

活动准备

种植区——蚕豆小火车;各种自然测量工具 (火柴棍、回形针、积木、油画棒……) ;可供制作刻度尺的卡纸;记录本等。

活动过程

1.量一量豆苗有多高。

(1) 师:小朋友们种的蚕豆苗都发芽了。现在, 我们要来比一比谁种的豆苗长得高, 你们有什么办法? (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 说出测量的多种方法:叠拳头、虎口码、木棍量……)

(2) 幼儿自由测量, 记录测量结果。 (幼儿选择喜欢的测量工具测量自己的豆苗)

(3) 展示、交流测量结果:你选用了什么测量工具, 你的豆苗有多高? (用手指头量, 有一个手指节高;用拳头量, 比一个拳头矮一点;用积木叠, 有四块积木高……)

2.比一比谁的豆苗高。

(1) 师:你们都量出了自己的豆苗有多高, 现在你能说出谁的豆苗最高?为什么? (如“亲亲的豆苗高, 因为有四块积木高, 果果的豆苗矮, 只有一个拳头高, 四当然比一大了”。“不对, 虽然四比一大, 可是, 积木很小的, 四个叠在一起还是很矮”……)

(2) 师:到底谁的豆苗高?用你们的方法能比出来吗? (引导幼儿将不同的测量工具进行演示比对)

3.讨论测量豆苗的最好方法。

(1) 师:用什么样的方法可以很方便地测量并比较豆苗的高度? (引导幼儿说出“用同一种方法进行测量”。)

(2) 介绍刻度尺。

(3) 为每棵蚕豆苗制作一把刻度尺 (指导幼儿裁剪卡纸条, 用统一的方形积木块作刻度) , 布置测量环境:火车新干线。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每日进行观察, 每一个星期将观察结果在刻度尺上作一次标记, 并记录时间。引发幼儿观察思考:第几天的时候谁种的蚕豆苗长得超过了谁种的?同样是蚕豆, 为什么有的长得快?有的长得慢?

活动二:时间测量——有趣的滴漏

活动目标

1.发现物体的滴漏速度与滴孔大小、装量多少及物体的材质有关。

2.对滴漏计时方法在生活中的巧妙运用感兴趣。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大小 (容积、小孔) 相同的水漏、油漏、沙漏计时器各一个;标记条;亲子制作的各种滴漏瓶若干。 (漏孔、容积、时间的设定按教学需要确定)

经验准备:对古代计时工具有初步认识;已认识过时钟。

活动过程

1.夹珠比赛导入。

(1) 出示水漏:今天我们要进行一次夹珠比赛, 用水漏来计时, 当水漏里的水全部漏完, 小朋友们就停止夹珠。

(2) 交流:小朋友数一数夹了多少颗珠子? (提醒幼儿简单记录)

(3) 出示沙漏、油漏:现在我们再来进行一次夹珠比赛, 这一次用同样大小的沙漏和油漏同时计时, 当其中一个滴漏里的东西全部漏完, 小朋友们就停止夹珠。

(4) 交流:哪个滴漏先滴完?这一次, 你夹了多少颗珠子?跟第一次比多了还是少了?

2.讨论发现不同材质的物体流动速度不一样。

(1) 师:你发现沙、水、油在大小一样、漏孔一样的滴漏瓶里流动的速度一样吗?谁最快?谁最慢?你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 (启发幼儿通过比较夹珠的数量发现:第一次夹珠少, 说明水流得最快;第二次夹珠多, 说明沙流得慢, 油流得最慢。)

总结:珠子夹得越多, 说明瓶子里的东西流动越慢;珠子夹得越少, 说明瓶子里的东西流动越快。

3.玩一玩, 进一步发现滴漏计时的有趣现象。

(1) 师:请两个小朋友一组, 分别选择时间一样、材料不一样和滴孔大小不一样、装量一样的计时器玩一玩, 看一看, 这一次又是什么东西流动快?什么东西流动慢?

(2) 请你们将自己的新发现告诉其他小朋友。

4.活动拓展。

这些有趣的计时器在生活中用得到吗?你想用在什么地方?

活动延伸

篇9:动手“量一量”

光速“量”出来

你可能以为太阳一升起就会被我们看到,其实不然。它出现的时间比我们看到它的时间要早呢。这是因为光速是有限的,而不是无限快的。那么光速究竟是多少呢?

要回答这一问题,就要用定量实验法来测定。

伽利略在1607年做了一个实验。他叫甲乙两个人在夜间各带一盏灯,分别站在两个山顶上。甲迅速拿掉灯罩后对乙发出信号,乙一看到信号,就马上拿掉灯罩,对甲发出信号。然后,他们根据两座山之间的距离和光往返的时间计算光速。

1849年,法国科学家斐索让一个齿轮以一定的速度运动并让光通过齿轮间,通过测量光走过某一给定距离的时间,算出了光速。

后来,法国科学家傅科用一面旋转的镜子测定光速。他让镜子以一定的速度转动,使它在光线发出并从一面静止的镜子反射回来这段时间内,恰好旋转一周。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们不断改进实验装置和技术,使光速的测定更加精确。

胸中要有“数”

何为胸中有“数”?即我们在求解问题或设计方案时一定要有基本的数量分析。

例如,在做有关化学领域的发明创造时,人们不但需要确定药品组合物的成分,而且需要确定各成分的含量,这时定量实验就必不可少了。可以说,如果没有定量实验,有关新药品的发明创造只是一种空想。

此外,在发明创造过程中,经常需要做选择。当要确定选择范围时,我们也得依赖定量实验。比如,在50℃~130℃的温度下,物质A与物质B生成物质C,能否选择一个最佳的温度范围,使物质C的生成量明显超过预期量呢?有人通过定量实验,发现在63℃~65℃的温度范围内能达到这一要求。

即使是新产品的发明,也常常离不开定量实验呢。例如,人们发现臭氧虽然与氧气是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但性质大不相同。臭氧比氧气重,有特殊气味。在雷雨天气,闪电使一些氧气转变为臭氧。大气中这些低浓度的臭氧,会使空气变得格外清新。

臭氧有极强的除臭、杀菌、防霉作用。生活中其他一些不好闻的气味,如含硫化合物的臭鸡蛋味、醛类化合物的刺激性气味、胺类化合物的鱼腥味等,与臭氧发生反应后产生的物质都没有异味,也没有毒性。

基于这些发现,有人提出了开发电冰箱电子灭菌除臭器的创意。通过定性实验,可以解决利用臭氧能否杀菌除臭的问题。但对于电子线路能产生多大浓度的臭氧、消毒不同的物品应分别采用多大浓度的臭氧、能在多长的时间内杀灭电冰箱中危害人类的细菌等问题,则必须依靠定量实验。

如果不解决上述问题,开发设计的电冰箱电子灭菌除臭器是无法成为顾客乐意接受的商品的。

定量很重要

定量实验法是发明创造中非常实用的一种方法。所谓定量实验,是为了深入了解事物和现象的性质、揭露各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确定某些因素的数值而进行的实验。

运用定量实验法,首先要明确它与定性实验的关系。

一般来说,定性实验是定量实验的基础。只有先确定了某些因素是否存在,不同因素之间是否有联系,才能进一步安排定量实验。同时,也只有通过定性实验了解和掌握了试样的定性组成及其大约含量,才能正确地选用定量分析的方法。

定量实验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测试或测量,因此,掌握或了解有关量的测试或测量的方法,对发明创造者来说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能力。

篇10:《量一量》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目标是让学生在具体测量活动中,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从而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如何帮助学生建立起“面积单位”的表象是重点。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操作的权利叫给学生,让他们在画一画,看一看,摆一摆的活动中,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感受统一和使用适合的面积单位是很有必要的,亲身经历面积单位的形成过程,便于帮助学生对面积单位的正确感知建立扎实。对于抽象的“面积单位”,只有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了准、鲜明的空间表象,才能牢固的掌握知识。同时,在认识了每个面积单位之后,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寻找类似面积单位大小的物体,进一步在熟知的、现实的情境中增强对面积单位的正确感知。这样不仅让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具体了,而且还训练了学生养成用数学的眼光去审视和思考周围事物的习惯,学会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发现和构建所学数学知识的“原型”,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此外,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充分认识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把教学变为一种动态的活动形式,能更好的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究与交流合作的平台。

本课教学节奏不够紧凑,问题的设计需要精练些,若在认识完一个面积单位以后,组织学生利用所学的面积单位去亲自量一量,会更有助于学生思维的提升。

篇11:量一量的教学反思

2、本课教学中我注重揭示和呈现矛盾,层层深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面积的意义,我补充了平面图形面积大小的比较,不断扩充和完善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灵活地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在介绍常用的面积单位时,也处处设疑,引导学生自己探索、解决矛盾,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主动。

3、在教学常用的面积单位时,认识平方厘米是教学的重点。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找一找、量一量等活动去认识1平方厘米,清晰地建立起1平方厘米的表象。在教学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时,学生就可以通过知识的迁移和推导来认识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

篇12:《估一估,量一量》教学设计

1、能选用适当的单位表示长度。

2、能估计身边物体的长度,会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二、教学过程

(一)室内活动

师:请同学们伸开两臂,比一比1米有多长。

(学生站起来比划,教师拿着米尺到学生中巡视,发现误差大的进行纠正。)

师:有一些长了,再往回缩一点儿,就正好是1米了。

(教师走到几位学生面前,边用米尺验证,边进行指导。)

师:下面请同学们估计一下你们的桌子大约有多长?把估计的结果告诉同桌,然后你们俩一起量一量,看谁估得准?(学生活动)

活动结束后,学生开始汇报。

生1:我们量的结果是1米20厘米。

师:那你们俩谁估得准?

生1:我们俩都估得一样。

师:那你们俩估的是多少呢?

生1:我们俩估的是1米90厘米。班里的桌子是1米,这张桌子比班里的桌子稍微大一点儿,然后我们估的就是1米90厘米。

师:你们能根据班里桌子的长度来进行估计,想法很好。不过,这张桌子比班里的桌子长一些,而不是长很多,估计得再少一些就更好了。

师:谁再来说一说你们量的结果是多少?

生2:我们量的结果是120厘米。

师:请把你估计的方法给同学们介绍一下,好吗?

生2:我是先比划出1米,然后再比划出1拃是10厘米,一量是2拃,就是120厘米。

师:你的方法真不错,你能够借助身体中的尺子来进行估计,这是一种很好的估计方法。

师:下面我想请同学们评价一下,在刚才的活动中,你的同桌表现得怎么样?

生3:我觉得我的同桌表现得非常好。

师:他哪儿表现得好?

生3:因为他用拃量了这张桌子的长度。

师:也就是他能借助拃来进行估计,还有呢?

生3:还有他量完以后就坐好了。

师:看来,他还是一个遵守纪律的孩子。

师:你认为他的表现怎么样?

(教师指着生3的同桌问。)

生4:他的表现也很好。

师:好在哪儿?

生4:他参照我的数字增大一些,结果他比我估得准。

(二)室外活动

活动一:测步长。

教师提前给每组发放一份记录单:

师:步长指什么?(脚尖到脚尖或脚后跟到脚后跟的距离。)

强调:步长是平时走一步的长度,不要刻意迈大步。

师:我们先来进行量步长的活动,每组的4个同学提前分好工,在活动之前想一想,用什么办法估得最准?先估一估,然后再量一量,并填写表格。

(学生开始活动。)

师: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活动的过程汇报给大家?

小组1:1号是××,他估计的是50厘米,测量也是50厘米;2号是××,他估计的是50厘米,测量的是57厘米……

师:你们组谁估计得最准?请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是怎么估计的?

生5:我就是迈步画完线后,用拃量的。

师:你一拃有多长?

生5:我一拃长10厘米,5拃就是50厘米。

生6:我是用铅笔盒估的,铅笔盒的长是21厘米。

师:你一步大概有几个铅笔盒长?

生6:大概有3个铅笔盒长。

师:你们能够借助工具来估计真是太好了。

生7:××迈了一步,我就想我的个子比他高,就应该迈得比他多一点儿。

师:我们又跟你学到了一种很好的估计方法。

活动二:测立定跳远。

说明:立定跳远指脚尖到脚后跟的距离(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始活动)。

填写表格。

活动三:在操场上任选一种物体,测量其长度或高度。

说明:测量的长度要在可测量范围内。

任选一种物体得长度(高度)

师:下面请每个小组从操场上任意选一个物体,先估一估,再量一量它的长度或高度,比一比,看谁估计得最准。

(四人一组开始活动。)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你们小组选的是什么?是怎样估计的?

篇13:“领导交办的”也要用尺子量一量

领导交办的事,一般有三种情况:一种是“公事”。这种事一般是集体研究,大都符合程序规则,应一丝不苟、快马加鞭地办好。另一种是“特事”。很多时候,领导会交代有些事要“特事特办”,这种“特事”大都是好事,但也有可能会违背原则和规矩。再一种是“私事”,主要是领导干部交代的一些“个人的事”。对这些“私事”,如果不违反原则、违背规矩,办办也无妨。

然而,也有少数党员干部,对待领导交办的事,脑中没有规矩,手中没有戒尺,不管是非对错皆“一路绿灯”。有的唯上是从,只讲人情不讲规矩,只讲面子不讲原则,为领导办事把规矩当作“变形金刚”,随意变通;还有的“看人下菜碟”,搞“选择性执行”,戒尺对“来头大的”没作用。结果,办事时把纪律规矩放在一边,以至于不该开的口子开了,不该破的规矩破了,不该办的事情办了。等出了问题要问责时,再搬出“领导交办”做“挡箭牌”,一切都晚了。

党的十八大以来,很多被查处的贪官所“带出的泥”,都会有一些为领导办事的党员干部,或秘书,或下属。这些人出事的一个共性,就是对领导交办的事没有握紧戒尺。

篇14:量一量比一比教学实录

【活动目标】

1、初步掌握用自然物测量长度的方法。

2、进一步感知量具的长短与测量结果有关,量具越长,测量的次数越少,量具越短,测量的次数越多。

3、对测量活动感兴趣。

4、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5、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活动准备】

1、幼儿已有用等长的量具一一排列摆放进行测量的经验

2、学具:

(1)各种长度不同的量具

(2)记录用的作业单、笔等

3、教学用品

相等长度的小课桌若干、其他等物

【活动过程】

一、用打扮教室引起幼儿的测量兴趣

T:春天到了,我们小朋友们都穿上了好看的衣服,我们幼儿园也将要打扮一新,我们要给这里的小桌子做一个布的桌套,桌套要和桌子一样大小,现在我们就来量量看,桌子有多长。

二、幼儿自选一种量具进行测量。量好后,请幼儿用笔和纸记录下来。

三、幼儿交流自己刚才的测量方法与结果。

教师讲述正确的方法:要求每次测量注意首尾相接。

讨论:量相同的桌子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测量结果?

【活动小结】

测量工具越长,测得的结果越小,测量工具越短,测得的结果越大。

幼儿换一种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并和第一次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再次感受量具长短与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

师生共同小结

在测量活动中,我们发现大家测量相同的小桌子,用的量具越长,测量的次数越少;最具越短,测量的次数越多。

【教学反思】

由于选择的教学内容——《自然测量》活动是幼儿较感兴趣的一项数学活动内容,也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活动;而且,我为幼儿也准备充分的材料,能做到人手一份。所以,幼儿在活动中主动性及积极性都很强,探索活动中个个都表现地很投入,许多平时比较不爱动手的孩子在此次活动中也显得活跃多了。幼儿通过多次的自由探索活动,已能掌握比较准确的测量方法了;幼儿在测量中,各项能力也得到了发展,特别是动手能力及探索能力。

第一环节

适宜行为:在第一个环节中,让幼儿进行探索性测量,并根据自己的测量经验进行讨论,让幼儿把自己的做法和想法说出来,起到了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的作用,而且个别幼儿的演示、教师的示范讲解,使幼儿对正确的测量方法有了初步地了解。

不足之处:

1、幼儿人数较多,而空间有限,选择椅子的高度来测量,让孩子的视线受阻,活动不方便。

2、在我示范正确的测量方法时,选择了和幼儿一样的测量对象——椅子,由于空间受阻,因此做在后面及旁边的幼儿观察地比较不清楚。

篇15:量一量比一比教学实录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和学习直尺的使用方法。

2.欣赏各种尺子(直尺、三角尺、卷尺等),了解其不同的作用。

3.萌发对测量的兴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与幼儿人数相等的各种尺子(直尺、三角尺、卷尺等)

2.测量的表格、笔和纸盒

活动过程:

一、提问引发思考

师:教师里面的桌子、椅子、黑板,你们知道他们有多宽有多长么?

师:那如果我想知道他们的有多长有多宽,谁可以帮助我呢?(幼:尺子)

师:现在请你观察一下尺子上有什么?尺子是干什么用的呢?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尺子呢?

教师小结:尺子上面有数字、有刻度,是一格一格的;尺子是能够用来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

二、演示和操作

师:请你们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尺子,现在请你来数一数直尺上面的小格子(就是刻度),数完以后请你尝试测量一下铅笔盒的长度。<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量出请闭合的长是几个小格子,宽是几个小格子,并把你量出来的结果记录在纸上。

师:现在你已经量好了,我请几个小朋友来告诉我你的测量结果?

教师小结:测量时尺子和被测量的物体起点要对齐,要及时做记号,继续测量。要记住原来量了多少格,然后把你几次测量的数据加在一起,最后结果就是物体的测量长度。

三、幼儿思考,提出问题

师:下面请你们讨论一下为什么小朋友测量的铅笔盒的长和宽是不一样的呢?(引导幼儿小结:铅笔盒的大小不同,他们测量出来的结果就不同。)

师:现在你可以用你的尺子,和刚刚老师教你们的那种方法去测量别的物体了。

四、问题迁移,欣赏各种尺(直尺、三角尺、卷尺等),并了解作用。

师:今天我们还带来了很多各种各样的尺子,请你们先来欣赏一下这些尺子,看看这些尺子有什么作用,你都在哪里看到过这些尺子呢?

教学反思:

这一课旨在通过学生对自己身边熟悉的事物的测量,加深对米、厘米的认识,通过实际测量周围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通过在没有尺子的情况下想大致知道物体的长度的需求,激发学生认识身上的“尺”,用自己身上的尺来表示其他物体的长度,从而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本节课通过第一部分认识各种尺让学生了解了尺子的分类,第二部分是通过用尺量学生身高和用软尺量学生的头围让学生亲身实践去感受,学会用尺量,第三部分是认识身上的尺,比如食指宽约1cm,小指长约3cm,一拃长约10cm,一步大约50cm,臂展长大约1米等,最后一部分告诉大家可以用自己身上的尺来表示其他物体的长度,整节课下来学生热情很高,也能很好地掌握教学内容,他们都很积极地去测量身边的物体,去了解一些身边熟知物体的长度。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是学生没有太多的时间去了解生活中物体的长度,比如应该多涉及一些类似鳄鱼身体的长度、长颈鹿的身长等等,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去了解生活中物体的长度,并将其应用于生活中。

篇16:量一量教案

教科书88、89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实际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认识身边事物的长度。

2、在实践活动中,能用比较合适的方式描述物体的长度,在比较、修正测量中,体会测量的本质,培养估测能力,建立初步的长度观念。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体验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

教具

米尺、软尺、卷尺、测量记录单等。

教学重难点

对量实际意义的理解,发展长度观念。

教学过程:

一、激活经验,制造认知冲突,明确活动意义

(一)激活经验,制造认知冲突

1、用手势比长度。比如1米、1厘米。2、60厘米。点评差异太大。

3、如果给你一个参照的对象,你能比划得出来吗? 4小结:看来,光记住1米、1厘米的长度还不够,还需要了解身边一些常见物体的长度,熟悉它们之后借助它们了解更多事物的相关信息。

(二)做好测量前的准备: 出示测量工具。米尺、软尺、卷尺。

1、学生说用法。

2、分组、分发记录单。

二、实际测量,认识身边物体的长度

1、观察图片,了解测量内容

课件呈现测量事物。,这些事物你熟悉吗? 2仪测量肩宽为例,做好测量的指导。

(1)、提出测量要求,保证参与活动的全员性。

以两名同学为一组,互相量一量各自的肩宽,记住测量结果。(2)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测量肩宽的活动。组织反馈,合理表示测量结果。

用的什么工具,怎样测量的,结果是多少? 根据测量结果讨论:

第一:为什么侧来那个结果不完全相同? 第二:要不要把每个不同的数据记录下来? 第三:如何记录测量的结果? 随着交流,板书: 肩宽 大约30厘米

3、分组实践,积累直观经验。

以小组为单位,确定测量结果后分别展开测量。测量前,先估一估,在测量。并记录结果。

交流反馈,形成板书: 肩宽 大约30厘米 一步的长度 大约40厘米

两臂展开的长度: 大约1米30厘米 将桌长 1米 教室长 大约10米 身高 大约1米30厘米 课桌高 大约70厘米

4、利用所学知识,积累更为丰富的实践经验 一扎长 大约15厘米 手掌宽 大约7厘米

5、用多种方式建立所测物体长度或高度的表象 闭眼想:教师读板书的长度或高度,学生闭眼想实际物体的长度。用手比:学生读长度,边读边比划。

说关系:课桌比肩宽一些;两臂的长度比讲桌长一些;什么比什么长的多。

小结:我们了解了身边事物的长度,生活中还有很多事物很难有一个直观的了解,有时测量也不是很方便。你们能不能试着用身边的这些事物来描述呢?

三、借助身边的事物,描述其他物品的长度或高度,发展长度观念

1、用合适的方式描述“鳄鱼身长6米”这个长度(1)直观感知6米的长度。6米的长短比较。

(2)借助熟悉的标准描述“6米” 的长度,理解6米的实际意 义。

谁能用手势比一比鳄鱼的长度。一个够吗?估计一下,几个就差不多了,讨论形成共识。操作,再测量一下,看看结果是否差不多。

(3)直观感知6米的长度,体会用不同的方式描述的价值。看5名同学的手臂的长度,感知鳄鱼的长度。

表述时注意两点:以什么为标准;量得的结果大约是6米。小结:看来用我们熟悉的物体长度为标准,可以表示新事物的长度,我们就能知道新事物到底有多长。

(4)用不同的方式表述6米的长度。如果并肩站立,需要多少名同学呢? 操作并测量。

追问:还有其他的方式吗? 学生先说一说,并实际比一比。

2、自主选择素材描述物品的长度。

出示以下物体,用你喜欢的方式估一估、比一比、量一量。颈鹿的身高:6米

鸵鸟身高 : 2米50厘米 培养估测能力。

四、回顾与反思 你的收获是什么?

上一篇:日语自我介绍句型下一篇:新员工入职岗位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