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作文

2024-05-15

陶渊明作文(共15篇)

篇1:陶渊明作文

他从小受儒家学说的影响,有着为民谋福的志向,为此他出仕做官,但不过只是参军,九品的小官。而后做官也是被生活所迫,便道出:“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对仕途的厌恶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使他写出:“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而在《饮酒》、《杂诗》中他说:“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少时壮日厉,抚剑独行游。”说明他一开始就有隐居脱世的想法。

他过着安适的生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而在这,为生活他也不忘:“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为此他无怨无悔,“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他开垦的荒田使他的一家走上幸福安康的日子,但好景不长,一场大火使他一贫如洗,几亩荒田,几间茅草屋就这样消失了。他曾说:“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而他又“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为此“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他虽说家贫,但仍保持“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他在去世前的两个月,写下相当于告别诗的《挽歌》其一、其二、其三,更是在《挽歌(其一)》中写下:“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为自己归天已经做好思想准备。而他又在《挽歌(其二)》和《挽歌(其三)》中抒发对死亡的感慨与虚想。

他死去之后首先是他的好友——颜延之,为了纪念他,写了《陶征士》。“靖节先生”的由来也就是他的好友给予他的称号,他的田园诗则更受梁朝太子萧统的推崇,可谓爱不释手。就连“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北宋的王安石、苏轼都是崇拜他的文豪,爱国诗人辛弃疾在《念奴娇》中:“须信采菊东篱,离情千载,只有陶彭泽。”给予陶渊明最高的评价。

陶渊明,他永远是世人心中真正的隐者。

篇2:陶渊明作文

很难想象,在一个无米无炊的境地怎么才能活得如此自在。没有大悲大怨,反而还透出几分乐的味道。也许这正是陶渊明之所以为陶渊明的原因吧!东晋,一个遥远且陌生的年代,从容不迫地走出了中国文化屈指可数的几个人物,陶渊明首当其冲。《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无不是脍炙人口的佳文,而每一篇的内容虽不一样,但作者对美好的向往却始终如一。正因为这种追求,他才毫不犹豫地辞官隐居。

后来的中国文人仕途失意时首先想到的便是陶渊明,苏东坡也曾说过“渊明吾师也”是否也是因此?恐怕更多程度上还是他的文章吧!陶渊明从来就是为自己而写,这在中国是为数不多的。因为隐居才可能这样,以此来舒展自己。读别人文章的时候,总觉得有一道门槛客客气气地把人挡在外面,而读陶渊明的,却就像在叩问自己的心灵,使得心灵深处无法表达的部分得以舒缓。正是这种心灵的共鸣,才让这千百年来无数的士大夫这么推崇陶渊明。陶渊明的文章就像是冷雨的街头永远温馨的客栈,暴雨狂风大海上的安宁港湾。

可以这样说,整部中国历史上像陶渊明这样的,仅此一人。上古隐士的残文断章古怪而深奥,竹林七贤又有一股反叛的情绪。论隐士之文,陶渊明是当之无愧的无冕之王。当然,在西方还是找得出相似的,在千年后的美国,梭罗独自来到了瓦尔登湖旁住下,像极了当年的陶渊明。而他的《瓦尔登湖》也与陶渊明的意向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陶渊明身上,我看到了很多人的影子以及那早已消散的品格。可是这样的人现在却越来越少,这不可谓不是一个悲哀。

当看着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时,是否听到了一个高亢嘹亮的声音在舒啸?“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是乡里小人也——陶渊明。

很早就听说陶渊明很了不起,有骨气,不向权贵低头。

陶渊明又名潜,是东晋伟大的诗人,出生在没落的地主家庭,他青年时代有远大的抱负,曾经三次做官,但由于官场的黑暗和腐朽,他最终选择了辞官回乡,过隐居生活。

陶渊明归隐后,生活变得十分贫困,要过年了,别人都是忙忙碌碌的,而他家却还冷冷清清的,由于他爱写诗,于是他挥笔写下一副传于后世的对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横批是:“南北”。读过书的人一看就知道他的意思,上联缺“衣”下联少“食“横批没有“东西”,陶渊明用自己的只是创去连宣泄困苦,虽然身苦,看心态乐观,不改初衷。

他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更是勉励后人以天下苍生为重,以节义贞操为重,折腰时心已愧,不趋炎附势,保持善良纯真的本性,不为世上任何名利和浮华所改变。

比如他的《五柳先生传》中,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写出了他不涉官场的尔虞我诈,不陷入世俗的恩恩怨怨,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娴静少言,不慕容利,点点风骨,跃然纸上,从不为“五斗米折腰”到“娴静少言,不慕容利”陶渊明在我心中一直以一个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立居。

人生在世,始终一帆风顺是天方夜谭的,面对挫折坚信,我们绝不能望而生畏,徘徊不前,生活的积极者,应像陶渊明一样为自己的志向“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求名利,保持一颗快乐的心,于浊世中,洁身独立。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如此地脆弱,需要精心的呵护,无视安全,就无视生命的存在。

当我们在安静的教室中听课时,安全的概念或意识在我们的脑海里荡然无存,就体会不到安全的重要性。而每分每秒都有一些人出生或意外死亡,季节可以轮回,而生命的逝去就如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去无返了。

在我们的周围演绎着一场场血淋淋的教训:车祸、火灾、坠楼等等,一个个美好的生命就这样悄然殒失了。

安全第一,警钟长鸣。

我们学校的新校区坐落于郊外,由于缺乏严格的管理,交通秩序异常纷乱,司机超速行驶,学生交通安全意识模糊,在短短的两个月里三个年轻鲜活的生命灰飞烟灭,全校师生陷入了悲痛之中,而受害者的家长更是倍尝生死离别的巨大悲痛和创伤,谁之过?这三起事件引起了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大力投资修建路面设施,给学生安上了一道生命的防护线。此后,再也没有发生类似事件,每当看到那长长的防护栅栏,每个本校学生都深深地懂得那是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为什么只有当事情发生了才想到去修治?防患于未然,它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思考。

有一则事例让我终生难忘:在一次交通宣传课上,放映了许多真实的车祸事件,其中有一个七岁的女孩在一次车祸中失去了下肢,整个上身被安置在一个疲软的蓝球里,两只手拄着木屐一样的木板蜗行爬索,面对记者的采访,她却笑得那么的天真无邪,说她的愿望就是再要一个篮球,在场的每一个人无不为之动容,泪如泉涌,教室里一片抽噎哭泣,心酸,心痛。

当你正愁你的身体不够好时,你有没有想过一个没有下肢的人是怎样度日的?你不觉得惭愧吗?你的烦恼又算得了什么?

认真地遵守交通法则,即是对自己的生命的珍视,也是对他人生命的负责。避免一场车祸的发生,就会避免两个家庭的残损和悲痛。

悲剧,我们谁也不愿看到!

怎样避免,你我他,大家都有责任,都有义务。维系生活的美妙,就要珍视自己的生命,而安全就是第一位的。

点评:

篇3:真我陶渊明

陶渊明“在后人的心目中,实在飘逸得太久了”,这样的印象成全了他大隐士的鼎鼎声名。可是恰如俗语所谓“甘蔗难有两头甜”,大隐士的名声太响亮了,响亮得妨碍了我们的听力,使我们很难再听得到他的追问和叹息。我更愿意说,陶渊明是用世俗人生追寻生命意义的问道者,他走向田园、返归自然的步履并不轻松,一直带着些思虑迟疑。

一个年轻人,曾祖官至大司马,封长沙郡公,祖父和父亲都出任过太守,生长在官宦家庭,自小接受儒家思想教育,他如果没有一点儿胸襟抱负反倒会令人意外。陶渊明“总角闻道,白首无成”,那一份激烈壮怀后来是渐行渐远了,去得却并不甘心。“慷慨忆绸缪,此情久已离。”少年壮志,多少年后想起来,仍然不免澎湃汹涌。一面叹息着“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一面还要勉励自己“先师遗训,余岂云坠”,甚至立下了“千里虽遥,孰敢不至”的誓言。好读书,读到精卫刑天,便感慨“猛志故常在”;读到屈原贾谊,更直言“进德修业,将以及时。如彼稷契,孰不愿之”。不解音,却“畜素琴一张”,偏又“弦徽不具”。谁若是“解识无声弦指妙”,来听一听这酒后无弦琴上的心曲吧。直到晚年病重之际给儿子们留遗言,还借子夏口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这洒脱通达的话里,是不是隐藏着几丝遗憾呢?对,就是遗憾!陶渊明的现实人生是贯穿着失意无闻的遗憾的,它构成了一种若有若无、时近时远的背景,或者如地心吸力拉着这位大隐士,使他的飘飘凌云增加了宝贵的重量,不至于真的脱离了人间。

你也许受命运眷顾,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人生得意,富贵闻达,不用像陶渊明当年背着显赫家世的包袱去受门阀世族的白眼,甚至还有温峤那一声“溪狗”的嘲骂。要知道,这家世可惜并非世家,等传到他手里,早已经成了一张过期的支票。对于“少而贫苦,居无仆妾,井臼弗任,藜菽不给”的人来说,这倒恰好帮他更多地看清了世事真相。应该不用等到成年,这年轻人跃跃欲试,指望着到社会上放手一搏,续写乃祖辉煌的热血就已经在渐渐变冷了吧?世胄子弟充斥要津,天下纷扰又日甚一日,不要说建功立业,就是全身远祸也还得费周章呢!既不肯与世推移但求宦达,又似乎心有不甘,他迟至二十九岁才出为江州祭酒,三十五岁始作参军,四十一岁求为彭泽县令,每次都是不得已而来,不得意而去,一律地匆匆复匆匆。

时世已然看清,诸如“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的先师遗训又念念在心,出入进退之间,他本该是坚定的。然而生活不肯轻易放过他,在他弃掷了士大夫的颜面躬耕陇亩后,仍然叫他“儋石不储,饥寒交至”。生生乏术,也罢,且为稻粱谋一场,任从口腹自役吧。这样想着,陶渊明摇摇头步入官场。仿佛还只过去了一个夜晚,内心的痛苦就泛滥开去,眼看要将他淹没,窒息。于是逃,于是回,再逃,再回,几番挣扎到底助他淘尽了尘滓,那个自然浑朴的真我站立起来,一开口便已穿越千年: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原来无中真能生有。当所有的矛盾都化解了,所有的苦难都消融了,冲淡、平和、宁静和纯洁也就产生了。从此心之灵性犹如泉眼汩汩流淌,源源不绝全是乐生的情怀。

世俗人生需要光宗耀祖、封妻荫子、闻达天下、留名青史,一个人如果汲汲于此,再成功其实仍只是小我。儒家圣贤热心救世,要人行仁义,济苍生,“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不行”则“乘桴浮于海”。至于富贵闻达,只该是自然而然的结果,君子不以此萦怀。一个人如果遵循圣贤教诲,就可以提升人生的境界,有望造就大我。道家圣哲冷眼观世,教人“无已”“无功”“无名”,远离俗世作“逍遥游”。一个人践之行之,走到最后便是无我。小我混世、大我济世、无我遗世。多少前人走过去了,也只是这三条道路。没有别的可能吗?陶渊明在官场和田园中来来回回,心头纠缠不已的,也许正是这一声追问。而他最终给出的回答,足以令当代的行为艺术汗颜,是真正艺术的行为。他用世俗生活开拓出了第四条道路,活出了自由意志,活出了诗意人生。世人多不能理解,只是视之为大隐士,岂不惜哉!

陶渊明的第四条道路,概要言之,就是自然随性、任真自得,做“真我”。

我一直以为说陶渊明隐居包含某种误解。沈约编著《宋书》,将之归入《隐逸传》,后人多不假深思,不能明辨,遂致一误千年。中国古代隐士窥破红尘,鄙弃名利,如许由之洗耳颍川、庄子之曳尾泥涂、渔父之鼓枻江泽;陶渊明则少壮“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后来眼见世家塞路,天下多故,仍再三尝试,很有些犹豫徘徊,即便最终选择了远离官场,还不免时或流露失意的遗憾。中国古代隐士远遁山林,僻处岩穴,逃避世俗生活,疏离人伦常情,如夷齐之采薇、介推之抱树、庄周之鼓盆;陶渊明则“结庐在人境”,和亲朋邻里多有往还,对子女家人常存温情,虽然自言“而无车马喧”,其实一直没有断绝和官场中人的酬酢。这个人因为晋宋易祚而更名为“潜”,作《述酒》《拟古九首》诸诗影射时事,忧念儿子们无所成立,悲祭弟妹而复自祭。你可以看到他的眼光并没有全部离开现实社会、此在人生而投向彼岸,他的所谓隐居,怎么看都只是和官场保持距离的世俗生活。

陶渊明的隐居,确切点说其实是“园居”。他没有选择山林岩穴避世,而是独具慧眼,返归田园,只因他发现了世俗人生的真乐趣。入官场则违已交病,返田园则载欣载奔。官场与田园之间的几番往返促使他认清了人生真正的快乐不在于利欲的满足,而在于天性的保全。物质生活贫乏一点儿没什么可怕的,简单平凡的生活反而有助于天性的自在舒展。所以种豆南山沾衣不惜,采菊东篱得意忘言,南窗常可倚,容膝自易安,涉园日成趣,矫首时遐观。陶渊明既已发现真我,将之植入田园,真我便扎下根去,蓬蓬勃勃地生长起来。这真我日渐充盈,日渐开敞,田园不足以继续滋养,也不再能够容纳,他势必要寻找一个永恒的居处。“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大自然,只有大自然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可资印证,有如此灵动的源头活水不停流淌。植根田园,取给自然,这就是陶渊明的诗意人生,这样的人生形式里,又怎么会缺少真正的快乐!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如何?

这哪里是诗,这分明是陶渊明的生活。这生活里洋溢着真爱好、真欢欣,便从这真心真性里滋长出真诗意。这真诗意是什么?是意志的自在自由,是心灵的自得自足。耕我田,摘我蔬,酌我酒,读我书,我亦爱我庐,草木扶疏起我欣欣生意,微雨好风与我自足。

然而自足中犹有不足。投入大自然,看到了永恒,便也照出了个体生命的短暂,痛切地体悟了人生虚无的本质。这实在是难以承受的无奈和悲哀。陶渊明对此从不掩饰,他叹“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叹“人生若寄,憔悴有时”,叹“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叹“去去百年外,身名同翳如”……随手翻检陶集,我们便听到了这许多声叹息。有意思的是,这许多声叹息并不妨碍陶渊明发现和享受人生的快乐。他有他的办法:“形迹凭化往,灵府长独闲”,形体和心灵的二分法让他摆脱死亡的恐惧而得其自在;“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生命短暂的清醒意识又反过来促成了对人生快乐的迫切追求;“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认识到个体生命的过程也是自然运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乐天安命就成了顺理成章的必然选择。这最后的选择我以为并不消极,它是存在向虚无投去的淡淡一笑,恰恰显示出对此生的积极态度。他知道,正因为现实人生无法带领我们到达彼岸,此生的快乐满足才显示出不可替代的价值。

陶渊明真正活出了“我”,活出了一个真正的“我”。他曾经在人生的困境里挣扎,为世路艰险叹息过,为生活艰难苦恼过,为仕进还是退处矛盾过,压根不愿做混世的小我,又实在无法做行当道义的大我,眼看要遗世逍遥归于无我,幸而他质性自然,本爱丘山,才能在转身田园后将物质生活中的缕缕蛛丝轻轻拂去,擦亮了精神生活中的这个真我。这个真我以世俗人生的苦难、忧念、悲戚、无奈、遗憾等一切灰色和沉重做基础,却焕发出超越现实的洒脱、轻松、安然和快乐。走在终南捷径上的假隐士们固不足论,就是避于山林逃处岩穴的真隐士们亦无可比。真隐士们无非成就了个人道德的崇高,我辈世俗中人徒然仰望而不能追蹑。陶渊明的真我却很亲切,他没有高标远引,他只是你的邻里亲朋,他能陪你长夜对饮,伴你中宵长谈。只要你肯静下心来倾听他,他会告诉你,不以物欲累心,尽可能让心灵获得自由,在平常的世俗生活中放纵性灵,不拒绝歌哭,却更愿意发现快乐,任真自得,自然随性,就可以不失真我,在世俗人生里找到意义。

篇4:陶渊明“乞食”

主人谐余意,遗赠副虚期(一作“岂虚来”)。谈谐终甘夕,觞至辄倾杯。

情欣新知劝,言咏遂赋诗。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

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

陶渊明这首《乞食》诗非常著名,诗的题目极能吸引眼球:大诗人已经穷到向人乞讨的地步了!曾有不少论著拿这首诗来证明陶渊明的极度贫困。但是只要一读诗的正文便可以知道事情远没有那么严重。陶渊明不过是到一个很熟悉的朋友家蹭了一顿饭吃,他们在一起高谈阔论,饮酒赋诗,这一天过得非常愉快。世界上哪里有这样的乞丐!诗中所说的“主人”是谁,现在当然无从查考,想必是经济状况高于陶渊明、而又很理解陶渊明的一个好人,他不仅请陶渊明喝酒吃饭,还另备礼品相送。陶渊明不虚此行。

诗的结尾两句“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意思是死后报恩,这话说得太严重了——吃了老朋友一顿饭,何至于如此。估计陶渊明同这位主人太熟了,所以诗末顺便跟他开了这么一点玩笑。苏轼《书陶渊明乞食诗后》(《东坡题跋》卷二)云:“渊明得一食,至欲以冥谢主人,此大类丐者口颊也。”此言极是,但应认清这种口吻不过是一种黑色幽默。所以苏轼这段跋语的下面几句话就不能用来解释原诗了:“哀哉,哀哉,非独余哀之,举世莫不哀之也。饥寒常在身前,声名常在身后。二者不相待,此士之所以穷也。”这大约乃是东坡的借题发挥,借渊明之酒杯,浇自家的块垒,并非原诗之确诂。

鲁迅说得好,“穷到透顶,愁得要死的人,哪里还有这许多闲情逸致来著书?……高吟‘饥来驱我去……’的陶征士,其时或者偏已很有些酒意了。正当苦痛,即说不出苦痛来,佛说极苦地狱中的鬼魂,也反而并无叫唤”。(《华盖集·“碰壁”之后》)从陶诗的全局看去,“丐者口颊”全然是玩笑。准此以推,诗的题目也是一个玩笑。整首诗写得很是轻松愉快,充满谐趣。在诗文里幽默地自嘲自讽是陶渊明的一贯风格,即如他在《责子》诗里把五个儿子都说得一塌糊涂,显然言之过重,表达的其实是慈爱和旷达。黄庭坚《书陶渊明责子诗后》(《豫章黄先生文集》卷二十六)云:“观渊明之诗,想见其人岂弟慈祥,戏谑可观。俗人便谓渊明诸子不肖,而渊明愁叹见于诗,可谓痴人前不得说梦也。”陶渊明作品里有许多语句不宜呆看,否则弄不好就会“死于句下”,很对不起这位幽默的大诗人了。

能去蹭饭吃的人家,同自己肯定不是泛泛之交。鲁迅本人也有过一次类似的“乞食”经历。1926年6月28日,他外出买药,顺道往访刘半农不遇,又累又热,于是就近跑到c君即齐寿山先生家去——

我首先就要求他请我吃午饭。于是请我吃面包,还有葡萄酒;主人自己却吃面。那结果是一盘面包被我吃得精光,虽然另有奶油,可是四碟菜也所馀无几了。

吃饱了就讲闲话,直到五点钟。

客厅外是很大的一块空地方,种着许多树。一株频果树下常有孩子们徘徊;C君说,那是在等候频果落下来的;因为有定律:谁拾得就归谁所有。我很笑孩子们耐心,肯做这样的迂远事。然而奇怪,到我辞别出去时,我看见三个孩子手里已经各有一个频果了。(《华盖集续编·马上日记》,参见《鲁迅日记》1926年6月28日:“往信昌药房买药。访刘半农不值,访寿山。”)

齐先生是鲁迅的老同事老朋友,他们之间关系一向非常之密切。齐先生为不速之客鲁迅提供面包、菜肴和葡萄酒,相当于《乞食》诗中“主人谐余意……觞至辄倾杯”;而两位老朋友“讲闲话,直到五点钟”则相当于陶诗中所说的“谈谐终日夕”。主人家的孩子同乞食者鲁迅也不生分。鲁迅写这一段供发表之用的日记,固然有事实作为依据,但也不排除他心目中正有《乞食》一诗在垫底。

日本资深汉学家冈村繁先生对陶渊明及其作品多有新鲜的见解,亦时有苛论。他认为“在渊明的时代,真正的廉洁隐者似乎是绝不接受他人施舍的”,陶渊明本人也在《咏贫士》七首其五中赞颂过袁安、阮修二人不肯接受资助的高洁,“按理说这与他自己的生活信条应当是一致的”;接下来冈村繁先生就引用《乞食》诗,严正指出这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太不同了,“渊明对施舍他酒食的这家主人感激涕零,其态度与袁安、阮修的廉洁迥然相异,显得卑屈而近于厚颜无耻”(《陶渊明新论》第一章第四节《清廉与卑屈》,《冈村繁全集》第四卷《陶渊明李白新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P41-42)。这一批判未免太严峻了,表现出对于陶渊明之幽默相当隔膜。

陶渊明做人一向讲究原则和骨气,所以他不为五斗米折腰,也不肯接受本地父母官檀道济的馈赠:

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日:“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甘解印绶去,赋《归去来》。(沈约《宋书·隐逸传》)

躬耕自资,遂抱赢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圣贤,志不及也。”馈以粱肉,麾而去之。(萧统《陶渊明传》)

这些都表现了陶渊明的高洁。对于历史上不肯随便接受馈赠的贫士黄子廉,陶渊明专门写过一首诗加以歌颂,诗的后几句道:“惠孙一晤叹,腆赠竟莫酬。谁云固穷难,邈哉此前修”(《咏贫士》七首其七)。黄子廉不肯接受惠孙那一笔厚礼(“腆赠竟莫酬”)的具体原因和背景,因为史料不足,不知其详,但有一点很明确:有些馈赠是不能要的。至于《咏贫士》其五中的袁安和阮公,同馈赠之接受与否并无直接关系。东汉人袁安僵卧于家,大雪封门,洛阳令问他何以不出去想办法,他回答说:“大雪,人皆饿,不宜干人。”(《后汉书·袁安传》注引《汝南先贤传》)由此可知他平时还是有些干谒活动的。阮公其人不详,冈村先生认为指阮修,他不愿意与高门有钱的人家结婚;但陶诗中所说的“阮公见钱入,即日弃其官”不见于《晋书·阮修传》。“见钱入”之钱是些什么钱亦无从确知。要之,历史上的高人不肯接受某种馈赠,自有其道理;现实生活中的事情也是一样,例如江州刺史檀道济送来的梁肉之不能接受,显然是因为他说的那一番话官方气息太浓,陶渊明不爱听。但另外有些馈赠是可以接受的。

不肯接受别人任何好意的隐士也是有的。《晋书·隐逸传》载郭翻的故事说:“曾坠刀于水,路人有为取者,因与之。路人不取,固辞。翻日:‘尔向不取,我岂能得?’路人日:‘我若取此,将为天地鬼神所责矣。’翻知其终不受,复沉刀于水。路人怅焉,乃复沉没取之。翻于是不逆其意,乃以十倍刀价与之。其廉不受惠皆此类也。”郭翻只顾保持自己的高尚,不免置对方于难堪的地位,其做法远于人情,实不可取。陶渊明不是这样矫情的人,他对于友人的帮助接济是愿意接受的,并不一味乱摆高尚的架子。陶渊明接受的最著名一笔馈赠,大约是颜延年

送他的,萧统《陶渊明传》:“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渊明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造饮焉。每往,必酣饮而醉……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二万钱不是一个小数目,可以用来喝很多酒。此外陶渊明还接受过另外一些馈赠,包括《乞食》诗中提到的这一次。

因为要保持高士的身段而绝对不接受任何馈赠,在陶渊明看来乃是矫情做作,并不可取。这是陶渊明的家常随和之处,同廉洁与否完全无关。他另写过一首题为《有会而作》的诗,小序云:“旧谷既没,新谷未登。颇为老农,而值年灾。日月尚悠,为患未已。登岁之功,既不可希。朝夕所资,烟火才通。旬日以来,始念饥乏。岁云夕矣,慨然永怀。今我不述,后生何闻哉!”诗云:

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长饥。菽麦实所羡,孰敢慕甘肥?

惄如亚九饭,当暑厌寒衣。岁月将欲暮,如何辛苦悲。

常善粥者心,深念蒙袂非。嗟来何足吝,徒没空自遗。

斯滥岂彼志?固穷夙所归。馁也已矣夫,在昔余多师。

诗中除了写自己的饥寒困苦之外,最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发挥了儒家经典的本来意义,讲了一通他所认同的人情物理。诗中“粥者”、“蒙袂”、“嗟来”诸句典出《礼记·檀弓下》: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履,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

陶渊明基本同意曾子的意见,并略有修正和发挥,他认为在灾荒之年有人出来做慈善事业是值得感谢的,弱势群体只要能保住自己的人格尊严,接受救助是可以的,即使多少有一点屈辱之感也不必介意(“嗟来何足吝”),因为接受救助可以从中得益,保住自己的生命;如果死顾面子不接受援助,白白饿死,那是不值得的。这一见解相当通达,靠近现代观念。

陶渊明本人接受过若干馈赠,又拒绝过另外一些馈赠,都有他的道理和原则。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在儒家的谱系中,陶渊明只对“先师”孔子奉若神明,其他圣贤经师他或者不予理会,或者有所保留,对地位崇高如曾子,他也不惮于提出修正。研究思想家陶渊明时,这一点至可注意。

但是陶渊明并没有太多的发挥自己的新人生观,《有会而作》一诗很快就回到儒家传统的“君子固穷”论上去了。何焯说,此诗的后一半“言蒙袂扬目者诚过,然斯滥可戒,当以固穷为师也”(《义门读书记·陶靖节诗》)。要之,我们从这首诗可以感受到陶渊明在对待贫困的问题上既有他的原则性,也有他的灵活性。为了生存下去,他可以接受某种馈赠,也可以主动“乞食”——这是很正常的人生态度,怎么能斥为“近于厚颜无耻”呢?

《路西法效应》,(美)津巴多著,孙佩妏、陈雅馨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3月,48.00元

1971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主持了“斯坦福监狱实验”,引发了全球心理学界重新审视以往对于人性的天真看法。2007年,津巴多教授首度撰书详述其事,并结合从该实验到伊拉克监狱虐囚案三十多年来的社会现象,深度剖析复杂的人性,透彻解释“情境力量”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吕著史地通俗读物四种》。吕思勉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3月,28.00元

篇5:走进陶渊明作文

――当你几欲逃避,当你以筋疲力尽,在挣扎之中,你选择忍下去;当你忍无可忍,当你不愿再逢场作戏,质性使然,你不愿以心为形役,不肯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而解绶去职。人未灭,心已死,你隐没于菊香之中,叹息乱世的罪恶。放开历史的束缚,在茫茫人海中,我寻见了你,陶渊明。你于365降生在一个贫苦家庭,父早逝。你拼尽全力得到官职,自幼受儒、道思想熏陶的人怎会因一个官职而画地为牢,舍弃自由呢!?你有“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宏图大志,却又向往于山水之美,田园之乐。你不愿在别人面前卑躬屈膝,不想做见人乐而赔笑,见人忧而愤慨的小人。厌倦官宦生活的你毅然地拂袖而去,隐居田园。看着你不时望向那勾心斗角的官场,看你无奈的叹息,我终于明白身处乱世之中才知和平之贵的道理,

永初2年你写下《桃花源》,桃林之美使我眷恋,民风淳朴使我感动。这有若无物的世外桃源中蕴含着你对没有剥削压迫、没有勾心斗角、没有尔虞我诈,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人世是多么的向往。你将那一腔热血埋藏在内心深处,将你对宁静安乐的思念寄托在笔下。但你也知这不可能达到,有美好的事物就有罪恶,有君子就有小人,桃园最后的.无人问津和你直至死去依然失落的心,终究没有再次开启。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你生命的大小不及沙石,一位老人就这样被光阴所淹没

篇6:品读陶渊明作文

把陶渊明与普通人进行对比,更突出了其性格特点。

从他的角度来说,他选择归隐,是因为他受不了官场的生活,面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他无力抗争,只好逃避。

从我的角度来看,他的这种行为就是懦夫,男子汉大丈夫,有何不可?就算当时的社会再黑暗,再无奈,也要选择坚持,用自己的淡泊名利去挽救,去扶植,尽自己的努力去完成,如果实在不行,也不后悔。

鲜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有质疑精神。

不过,虽然我不太赞同,但陶渊明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获得身心的自由,写出了流传千古的诗文。在为后人留下宝贵文学财富的同时,也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这一点还是值得肯定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的这种淡泊名利,热爱自然,值得我们佩服。“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他是多么地厌恶官场的黑暗,又是多么地热爱田园生活啊!

再次补充陶渊明的可贵之处,完善对人物的认识。

篇7:抒情作文:告别陶渊明

陶渊明,我透过历史层层的迷雾,想探寻你遗世独立的内心,驾一叶摇晃的小舟,驶入你饮酒的河流。

刚刚进入新环境的我,觉得身处苍凉的荒漠。我失去了从前傲人的成绩和炫耀的资本,我呐喊,我彷徨,我反抗,现实却总给我以冰冷的嘲笑。

然后我遇到了你,“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你,我不顾光阴沉厚的距离,将脚印覆盖在你曾到过的地方。那片芳草鲜美的桃花林啊,我日日听到花瓣飘落的叹息;那座静默亘古的南山下啊,我夜夜感受你独酌的忧愁。陶渊明,我觉得我遇到了知己,所以更加不顾一切地,深埋在自己的天地里。

父母,老师,朋友,他们开始向我投来担忧的目光、询问的神情。是啊,为什么我学着你,独来独往,自知胜事,却没有得到更多的快乐?

陶渊明,我逐渐地问自己,也对你产生了怀疑。虽然你说“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却最终没有走出现实的`阴影;虽然你讲“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却终究每日借酒消愁。

我想你的内心,还是没有比天空更宽广,在以后的黑夜里,我反省着往日的孤芳自赏、自怨自艾,终于明白我对你的追寻,是一种多么错误的偏执。

你看,暖色的夕阳里,父亲响亮的吆喝唤贪玩的孩子回家,被阳光拉长的两条身影是多么美丽的风景。

你听,同学们为一道数学题争得面红耳赤,你一言我一语,嘈杂的教室里溢满活泼的气息。求知,上进,奏响我们的青春主旋律。

告别你,是告别一种心情,不再悲苦无依。

告别你,也是告别一种方式,不再与世界隔离。

陶渊明,我希望在菊花次第开放的季节里,你不再把酒问天,吟一曲《归园田居》,而是抖擞起精神,绝知济世要躬行。

告别你,最后望一望你猎猎作响的青衫,走出自己狭小的天地。

篇8:品味陶渊明

这两位生活在同一时代的士人,各据高峰,而又具有惊人相似的旨趣。王羲之的书法,绚烂之极复归平淡,初看之下绝不会有惊人之貌,但特别经得起玩味,随着阅历增加、年华老大,你会越来越感到王羲之的高不可攀和深不可测。其实,中国一切文学艺术的高境界无不如此,王羲之、陶渊明不过是这种审美标准的最高体现。

陶渊明文学上的难度,在于他人生境界的独一无二。中国历史上有多少仕宦?又有多少大小隐士?都不可胜数,但惟有陶渊明,不但不恋官位,也不在意清名。他的出仕,或为理想,或为糊口,而他的归隐,又从来都是那样的自然、平静,不回避,不掩饰——“不吝情去留”,他自己真正做到了。还是苏东坡了解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而一般人的差距。正是要给行藏寻找一个体面的理由。于是有掛碍、于是有粘滞,于是不通脱,也于是不真实。

品味陶诗,一切的技巧、委曲、深邃都浑化于平淡。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刻意的渲染,甚至没有人工的造境,一切都平实写来,万千气象隐藏于平静的外表之下。那是一颗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心灵,他的读书学养、他的内心感受,他的取舍褒贬,在选取意象、采摘词汇、运用典故、铺排意境中自然展开,袒露无疑。但要了解这些,需要阅读者具备相应的阅读视野,对于他的这些深隐无迹的若拙大巧,你能否感知以及感知多少,这需要你自身的条件来决定。黄庭坚可以安排的“纵横气”很讨巧,年轻人很喜欢很容易爱上它。八大、徐渭以及许许多多人早年就学黄庭坚的字,因为他特别容易让人感到一种气势。我甚至联想到今天世界上流行的声光影像,都是采用这样的一种方式,外表特别讨人喜欢,讨年轻人喜欢。但欣赏王羲之、陶渊明是需要高度的,需要学养、需要阅历、需要人格。

陶渊明诗中的意象,出笼之鸟、倦飞之鸟、失群之鸟都不是具体的一只什么鸟,这一点像极了真正中国画中的形象,他虽然可能画了某一种现实中的事物,但那不是最重要的,八大山人笔下的鸟,同样具有这样超越了有限时空的概念中的鸟。具有人格、能通人性。陶渊明爱菊、种菊、赏菊、采菊,所以菊就成为后代画家反复描绘的题材。除了机械因袭者不在讨论之列,大多数画家描绘的已经纯粹是一种精神了。哪一种菊?什么地方、季节的菊?对于理解中国画而言都是无稽之谈。画菊者是在仰望一种士节,而这个抽象的“士节”,没有统一的可以衡量的标准,他存在于每一个画家心中。就拿近代画家来说,徐悲鸿笔下的马,就具备这样经过提炼的抽象的概念性,遂成为人们心中的永恒意象。也因此,他的马比其他人的马,总是多了那么一些品味,也比他自己的其他艺术完成度都更高。苟不知此,何以论中国画?

后世仰望陶渊明的士人、诗人不在少数。王维也隐居起来了,但他没有躬耕、更没有讨饭,而是在终南山购置良田、豪宅,过着安逸的生活。他用这样的心境来批评陶渊明的“真隐”,认为他不如用一次的委曲求全来换取终身的安逸和平,这就是对陶渊明的充分误解了。对王维而言,“隐”只是一个姿态,所以他的田园诗,就总是隔岸观火,缺少真切的生活体验。苏东坡之外,更有辛稼轩对陶渊明的欣赏:“老来曾识渊明,梦中一见参差是”、“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终究世易时移,稼轩心中难有那一番坦然、平静的光景。

文学艺术上最可珍贵的就是这个“独一无二”,我们只有欣赏、仰望他,真正的高度是难以企及的,研究者花费毕生的经历,闲扯葛藤,说了一些外在的无关紧要的东西,对于真正的艺术而言,我们永远只倾倒于那一份真诚的独一的感情。

篇9:陶渊明作文600字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普通的诗词。却写出了对生活的热爱,在秋天,菊花随处可见,他们随风而舞,好似嘻戏娇莺,犹如窈窕淑女。美;真的很美。

山高路远,采菊东篱下,是我期盼的地方;悠然见南山,是我渴望的场景。陶渊明。是我心中的偶像。

如果有可能,我多么想像他一样,淡薄一切名利,抛除一切杂质,去寻找生活中的情趣。但是不能,我还是个学生,我还要学习,我还要成长。

不为五斗米折腰,是他的精神,更是为官之道,就像那句话一样:做官要像荷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做人要像竹子一样,挺拔而坚韧。

我羡慕陶渊明的生活,与青山做伴,与菊花为友。怡然自得。心旷神怡。

爱屋及乌,因为喜欢陶渊明,所以也很喜欢菊花,秋天一到,马路边;公路旁,处处都是他的美丽倩影,风儿吹来,丝丝菊瓣轻轻摇摆,伴随着淡淡清香,真是沁人心脾,

除了这个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则是它的精神。在生机勃勃的春天,百花争奇斗艳,它,却无动于衷,只是静静的等待,夏天,荷花亭亭玉立,它,却依然枯枝散叶。秋天。百花凋零。它,却黯然开放。傲雪霖霜,独留一片美丽。

回顾历史长河,陶渊明不就是这朵菊花吗?充满正义,却惨遭迫害,犹如菊花未开时,人们将他当成杂草,随意拔除。后来他退隐山林。虽算不上荣华富贵,但也还算悠闲自得。如同菊花盛开,受人赏识。

篇10:陶渊明作文600字

寂静的山林中,一间破旧的草屋,几根参差不齐的树枝搭凑而成的篱笆凑成了一个小园子。园中,在秋风中吐露芬芳的菊花开的正艳,只见一人在园中菊花丛中漫步,忽而,他折下一株开得正盛的菊花,自言自语地似是叹息又似怡然自得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生活真是惬意呀,说完,笑着走进了草屋之中。

此人自号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一旦对知识有了新的领会,就会高兴的忘了吃饭。家中贫穷,以至于不避风日,短褐穿结,单瓢屡空,吃不上饭的事也是时有发生。但他自己并不为此而感到伤感,反而常著文章自娱,颇示以志。在生活中,他也并不总依靠亲朋好友,时常也为那南山下的豆苗而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虽然有时候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但他依旧没有放弃此中艰辛而又惬意的生活,依旧没有为那黑暗官场中的五斗米折腰。现在,他只是扛着锄头走在下山的路上呢喃道;“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惬意的五柳先生也有幻想。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中无杂树的桃花源就是他的梦想。桃花源中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就是他幻想中的社会。没有官场中的黑暗,没有世俗中的纷争,没有苦难,没有惶恐,只有朴实的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永远过着平和、宁静的生活,就算有外人打搅,想着太守,官员报告此事,美丽的桃花源也会让其不复得路。五柳先生的梦想是美好的,与世无争的五柳先生不正适合于此地吗?衔觞赋诗,以乐其志,”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五柳先生难道不是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让我们走近秋风中的菊花中,找寻陶渊明的隐逸之感;走进终南山下的豆苗中,领会陶渊明的惬意之情;走近那美丽而又美好的桃花源中,品读陶渊明与世无争的意境吧!

篇11:陶渊明作文600字

——题记

曾几何时,你带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心境退隐官场;曾几何时,你有着“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感慨隐居山间;曾几何时,你挂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汗水辛苦耕作。你,胸怀大志却又甘愿做一名隐士。对你,只有无比的钦佩和仰慕……

风一样的来去,从官场到田间,你看破红尘,你“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你宁愿抛下原来所拥有的一切隐居乡间,也不愿再次面对黑暗的社会。你选择了归隐之路,但这并不是逃避,而是对光明的另一种渴望,这一路,走得潇洒,走得清明!

远离尘世,归隐田园,看花开花落。你的生活很清逸,很自由,像蓝天中的白云,像大海中的鱼鳞。他们说,你像是菊,清新淡雅,与世无争,你把你的诗寄托于菊,寻回了一方心灵的净土。但我觉得,是你的诗让菊带上了品质高洁,与世无争的高贵品质,流传至今……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你并不甘于被囚于黑暗的社会中,也许正是你那种洒脱感染了我,让我在众多诗篇中一眼便识出了属于你的独特。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你对黑暗的不屑。更深深地爱上了你的不羁。是你,改变了我对世事的看法。

李白选择“直挂云帆济沧海”,是自强;苏轼选择“一蓑烟雨任平生”,是豁达;但你选择“不为五斗米折腰”,是自尊。我并不是不忠于李白的浪漫,更不是不屑于苏轼的豪放,只是相对这些来说,我更能接受的是你的与世无争。

篇12:陶渊明作文300字

在语文课上,语文教师用了“落寞”两个字评价他辞官归隐后的心境,我有不一样的理解。陶渊明从小就深受儒家和道家两大学派的影响,逐渐的思想产生了“达则兼济天下”和“穷则独善其身”的思想,在家人及朋友的鼓励下,他五次出仕。然官府的黑暗,兵祸连年不断,根本无法实现心中的梦想。

十三年的宦游生涯,对陶渊明来说,仅仅是一场噩梦,他的《归去来兮辞》写得再明确可是了。“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这是心性与出仕的矛盾;“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这是心性与世俗的矛盾;“羡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这是心性与时代的矛盾。既然如此,“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更何况“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呢!“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这不是一时的感情冲动,而是深思熟虑后的理性抉择。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陶渊明告别仕途,戡破宦海,归隐田园,是情之所致,性之必然。所以即便是晚年的穷苦潦倒,但内心仍是甘之如饴。所以他是幸福的。

篇13:赞美陶渊明的作文

早晨的阳光透过玻璃射到了屋内,让人有种隔世之感,可在这个世界里,哪里有真正的宁静呢,恐怕即使是归隐田园的陶渊明在山林里时,也会有一种噪音一直缠绕着他的吧。忽然有些佩服陶老,尽管他的隐居不会对那个动荡的社会产生任何影响,但最起码他能够有一方净土可以歇息,但这个时代到哪里去寻找这个地方呢?恐怕是永远都找不到吧。

陶老,九泉之下的你看到了我的这篇文章会有什么样的感悟呢,不会追着我打吧。

篇14:陶渊明作文600字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是你少年时的志向,你胸怀大志,混迹宦海,却屡受轻视,不得重用,于是你发出了“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的感慨,后几进官场,几度失望。在沐浴过春雨,迎接过秋风的十三年官场打拼中,为了“大济苍生”的崇高理想,你奋斗过,拼搏过,但换来的只是不断的失望。在彭泽任县令,当遇到傲慢的督邮时,你怒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而折腰向乡里小儿!”后毅然辞官归隐,这就是你仕途的终点。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是你心中的乐趣,你挣脱出世俗的漩涡,归隐入僻静的田园,你曾幻想过宁静和谐的桃花源,那里人民安乐,自给自足,那是你心中憧憬的地方;你曾居住在“环堵萧然,不避风日”的陋屋中,却依旧忘我地读书,忘怀得失,安然自若;你曾“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清新、恬淡的意境笼罩在你的周围。是否也有那么一株菊花,像你一样,不奢求阳光,不奢求雨露,兀自傲立,远望南山。固守寒庐,看时空轮转,风卷云舒,享素月清辉播洒,骄阳金光笼罩,与雅菊青山相伴,这就是你——陶渊明!

你为我们留下的不仅是诗文,更是一种思想,一种意境,一种如同清风拂面、清新而自然的意境,读了你的诗文总是会不自觉地感到心灵的放松,好似身处深谷幽涧,聆听着泉水叮咚……

篇15:陶渊明作文600字

像陶渊明一样生活。去体会“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安然自若。他去寻自己的桃花源,那远离外界纷纷战乱的地方,享受自然带来的静谧与美好,让心沉淀下来,让精神自由地驰聘于无际的天空,让宁静过滤烦忧,让寂静筛去欲望,在田园中,让心灵得到洗礼和涤荡,让麻木的灵魂变的轻灵。如果像陶渊明一样生活,那自然便可以做到心无外物,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云卷云舒。过着淡淡的闲情逸致生活。

像陶渊明一样生活。去体会“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的心如止水。他保持自己的本性,控制自己的欲望,不追逐纸醉金迷的成功,不沉醉于功利纷争的世俗,安于贫贱,与世无争。说到底,他获得那独属自己的快乐和幸福,不是金钱与权力,而是内心深处的一种安适与宁静。“富贵如指间的薄暖,浮名若云影的轻凉。”形容的便是陶渊明的生活罢。如果像陶渊明一样生活,远离一些名利、一些物质的追求,无意中就能发现真的自我。

像陶渊明一样生活。去体会“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铁骨铮铮。他原本可以活得舒适,荣华富贵唾手可得,但他热爱远离城嚣的田园,厌恶黑暗腐败的官场。这种精神让他最终选择了艰苦但宁静而自由的田园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所以他获得了心灵的自由,获得了人格的尊严。获得了人生在世最重要的东西啊!陶渊明的言行举止就像一滴水,折射出一个人应有的品质。如果像陶渊明一样生活,把生命灌注到自己所抱有热情的事物中,坚守信念,日后必将事半功倍,硕果累累。

上一篇:个人对照检查材料范下一篇:刷新自我甘肃中考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