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家庭背景

2024-05-23

陶渊明的家庭背景(精选12篇)

篇1:陶渊明的家庭背景

东晋

陶渊明去世后,他的至交好友颜延之,为他写下《陶征士诔》,给了他一个“靖节”的谥号。颜延之在诔文中褒扬了陶渊明一生的品格和气节,但对他的文学成就,却没有充分肯定。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在他死后几十年里,没有得到充分的肯定和承认。梁朝的昭明太子萧统,对陶渊明的诗文相当重视,爱不释手。萧统亲自为陶渊明编集、作序、作传。《陶渊明集》是中国文学史上文人专集的第一部,意义十分重大。萧统在《陶渊明集》序中,称赞“其文章不群,辞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如之京”。

南朝

陶渊明的文学地位,虽得不到应有的肯定,但他的诗文作品,流传越来越广,影响越来越大。

篇2:陶渊明的家庭背景

陶渊明生活的时代背景是西晋王室后裔在南方组织建立起了一个规模较小的朝廷,这个朝廷就是东晋王朝。东晋王朝虽然作为一个朝代记录在史册中,但是东晋王朝的统治范围非常的小,管辖区仅限于江南地方的半壁江山。在东晋王朝年间,北方的统治权一直是由赵国及前秦人等统治者掌管的。国家呈现分裂的状态,这个分裂的状态一直延续了两个朝代:东晋、南北朝时期,前后分裂的时间为三百年。

公元前3,西晋王朝在西晋帝司马邺被俘下宣告终结。西晋灭亡,但仍有亡国奴不甘心,想恢复西晋王朝。他们在各个地区积极活动,为恢复西晋时刻准备着。公元前3,在南渡过江的西晋遗臣江南及中原氏族共同拥戴下,琅琊王司马睿在建康都城称帝为王,史称晋元帝,国家的国号仍旧是晋。由于建国帝都位于江南西晋的东侧,所以史称东晋

陶渊明时代背景经历了东晋王朝,又迎来了南北朝。这两个王朝所属年代的国家均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分裂。在东晋至南北朝时期,中国一直都是分裂的局面,没有得到完整的统一。

篇3:论家庭背景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家庭背景,影响,建议

0 引言

毕业生参与竞争都有两种资本, 一种是个人人力资本, 这种资本是自身的秉赋加上后天教育得到的, 而大学教育就是培养人力资本。另一种是社会资本, 这种资本是通过家庭、家族、亲戚等社会关系来调动、支配和掌控社会资源尤其是公共资源而形成的。目前, 我国就业竞争很大程度上不是人力资本的竞争, 而是一种社会资本的竞争, 即父母、家族拥有的公共权力的竞争。

1 家庭背景对大学生就业的正面影响

家庭背景可以具体描述为家庭拥有的经济资源、文化资源、组织资源及社会资源, 这些资源都通过不同方式影响家庭中的子女 (大学生) 最终的就业状况。

1.1 经济资源

在家庭所拥有的资源中, 经济资源是基础。家庭是经济条件越好, 子女所受的教育的质量也就越好, 尤其在基础教育阶段, 相对比例的教育性投资就比较大。在中国的环境下, 大学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毕业生的就业平台。而家庭的教育性投入也间接决定了子女在大学以前所受教育的质量, 进而影响了进入大学的门槛——高考成绩。

另一方面, 在大学毕业之际, 家庭能否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持也是影响许多毕业生选择是否继续求学以获得更高学历的重要因素 。

1.2 文化资源

文化资源则主要体现在父母受教育的程度上, 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 子女得到的家庭教育也更好, 也能更好地挖掘子女的才能与潜力, 从而更好地判别有关学校、教育、就业机会的信息, 给予子女学习和就业上更明智的指导。不仅如此, 父母如果受过高等教育, 他们就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子女们接受某种文化, 从而使其在现有的教育体系中更容易获得成功 。

1.3 组织资源和社会资源

组织资源指的是在社会组织中获得和支配人力、物力、信息的权力, 社会资源则是社会关系和人际网络的数量和质量。父母的社会地位越高, 则拥有的权力越大, 社会关系越多, 那么他们就能动用和利用这些社会关系网获取更好的就业信息, 甚至直接通过关系和权力决定子女的就业。因为大学生自身的社会关系网络起作用的空间是有限的, 只有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 才能通过社会关系网络为自己获取各种稀缺资源, 大学生在其父母所从事的劳动力市场求职时, 更有可能通过家庭的各种社会关系来获得相关工作的具体信息。

2 家庭关系的动用在大学生就业中的负面作用

现今很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是通过家庭背景的强大关系通过强权直接录用的, 由此而带来的选拔过程的随意以及不公正性很大程度上导致了用人单位和劳动力资源的信息不对称, 这将带来日后职业适合度的不匹配问题, 间接提高了雇用劳动力的成本。

这种就业竞争不是个人能力的竞争, 而是通过父母、家族、亲属等社会关系进行的竞争, 本身就是不公平的。而且这种竞争还会导致公共权力和社会资源的不正当使用。另外, 权力和关系的介入, 破坏了市场对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人才的社会流动受到限制, 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功能被扭曲, 必然导致人才的浪费。

这种家庭背景关系在劳动力市场的过度介入会导致社会竞争的不公、社会信任的丧失、社会不公平感的蔓延、社会流动受阻、社会活力递减、社会趋于不稳定。另外, 还易滋生大学生的消极心态, 如缺乏上进心、攀比心理、过分依赖父母等, 不利于他们的成长成才。

2.1 对当代大学生的建议

“家庭背景决定子女就业”的状况, 在短期内是难以扭转的, 而且似乎有愈演愈烈之势。面对这种就业形势, 大学生应该坦然面对, 既然不能改变社会, 那就要改变自己来适应社会。家庭背景关系较弱的大学生, 不应只是怨天尤人或消极等待, 而应通过各种途径去开拓和发展自己的人脉, 不断丰富自己的社会网络和资源, 开发自己的社会资本, 为将来的就业和个人的发展打好基础。开拓和积累自己的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本, 宜应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当具备的一种能力去拓展。

参考文献

[1]文东茅.家庭背景对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及毕业生就业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5, (03) .

[2]周宇, 尤一.大学生就业与家庭背景关系的调查与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上旬刊) , 2008, (9) .

篇4:红色家庭背景的熏陶

李小琳生活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她从小就爱看古书包括中医方面的书,谈起《易经》、《黄帝内经》等典籍,她娓娓道来,兴致颇浓。奶奶赵君陶是教育学家,博览群书,志趣高雅。“小的时候,奶奶对我的影响很大,尤其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方面,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资治通鉴》、《古文观止》,在奶奶的引导下,我都有所研读。直到今天,《桃花源记》、《岳阳楼记》等经典中的许多段落,以至于全篇,我还记忆犹新。”

北京那小小的四合院,被奶奶装扮得永远芳草萋萋、枝繁叶茂。赵君陶经常给小孙女讲故事,用她平缓的四川话娓娓道来,李小琳觉得好有趣,问奶奶:您怎么知道这么多故事?奶奶指着桌上的《资治通鉴》说,就在里面呀,你翻一翻。李小琳趴在厚厚的《资治通鉴》上,又不认识那么多字,奶奶便在桌上放一本《康熙大字典》,教李小琳查字典。李小琳说,奶奶是一个极富文学素养和文化底蕴的女性,“是奶奶在我心灵中播下中华优秀文化的种子”。

今天,李小琳还记得奶奶坐在院子里靠着躺椅,平静而安详地给自己讲荡气回肠的革命故事,教自己背脍炙人口的诗词的情景。“奶奶总是见景生情,脱口而出,用特有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感化着我,激发着我的热情和兴趣,令我如痴如醉。”

奶奶赵君陶晚年喜书法习字,写得一手隽永娟秀的“赵”体字,气韵生动、形神兼备,墨花飞舞中、虚实相生间流淌出高蹈自然之境、洒脱出尖之气、空灵飘逸之美。李小琳记得,奶奶练书法时旋腕自如,似行云流水。受奶奶的影响,李小琳一直偏爱繁体字。翻看李小琳的书法,骨骼清奇,娟秀中透出一股英气。一手好书法,是奶奶赵君陶留给她的最好的礼物。

一次,本刊记者向李小琳问了一个很“私人”的问题。“大家都知道,您是名门之后。请问,您认为您的父辈对您是否有影响?如果有影响,您认为对您最大的影响是什么?另外,您能否简要介绍一下您的父亲李鹏同志的生活近况吗?”

李小琳听后,笑了笑,说:“这是个很‘personal’的问题了,不过我还是很愿意回答,可能很多人对我的个人问题很感兴趣。的确,我成长的家庭大家都知道,每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其实都与家庭和社会是分不开的,家庭于一个人是很重要的。我出生的这个家庭给我的影响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她说,自己从小时父母对她很严格,“我从小一直很努力。我觉得从我父亲身上学到的,是对理想、对信念的坚定意志,并且对工作非常认真负责任的态度,而且能够持之以恒;从我母亲身上我学到了慈悲、善良,去关心、关爱别人。我的家庭给人的感觉是暖暖的,这个小家庭透露着、诠释着浓浓的大爱”。

李小琳说,母亲朱琳特别美丽温柔、无私博爱。“母亲有着远大的理想,她是哈尔滨军工大的高材生,曾做过电影演员,但她的理想就是像‘苏拉’一样给大多数人谋幸福。母亲是充满正义感的女性,非常率直、无私,我的直率、有爱心等好多秉性也是受了母亲的影响,觉得那样才是正确的处事方式。”

她出身高干家庭,父亲是国务院前总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前委员长李鹏。每每有人提及父亲李鹏,李小琳都语气尊敬,她眼中的父亲“意志坚定,生活有目标,做事认真,在朝目标不断努力。他没有刻意去教我们,但我们做儿女的在耳濡目染下,也在无形中学到了他这种意志与品德”。在外界看来,许多人认为李小琳能有今天这样的位置,与她的家庭背景紧密关联。其实真正了解李小琳的朋友则说:如果没有特殊家庭背景,靠她的才华人品和实际工作能力,也许会获得更多。

在李小琳心目中,前辈的荣誉和业绩永远属于前辈,它可以让你感到幸福和自豪,但它不会成为靠山,而只有自己的奋斗,才是最坚实的依靠。“我想,一个人出生在比较好的家庭,如果没有自己的努力,只有父辈的影响,即使给你了这个位置,你也是扶不起的阿斗!”她说,理想是一种境界。人生难保完美,“靠天靠人不如靠自己,求神求佛不如求吾心”。

李小琳说自己的父亲是一个非常爱学习的一个人。“在工作之前,他一直坚持写日记,他退休以后,把这些日记分门别类,公开出版了好几本。他曾经跟我说过,他准备lO个不同的类别,将陆续出版。这个占了他挺多的时间,有的时候我回家看他还在伏案工作,很辛苦的。很多事情,父亲喜欢亲历亲为,比如自己上网、自己打字。他希望自己能够健康,能够看到未来改革开放的新成果。”李小琳说,父亲喜爱看书,还非常喜欢锻炼,对游泳颇有偏好。

李琳透露,她也坚持写日记,这是从父亲那里传下来的好习惯。她十分细心,把每天点点滴滴的感悟、思考记录下来,自己所做过的工作、在各种场合的发言和讲话,以及接受传媒访问的内容和各种来信,她都认真收集,曾辑录成多本自编的《心路历程》,“闲时经常翻阅这些东西,每次看都有满足感、自省自励感”。

篇5:陶渊明生活的时代背景介绍

《幽兰》这首诗的主要意思是这样的:来自幽静偏僻地方的兰花在院子中生长,蕴含着非常浓郁的芳香气息等待着清微的风的到来。清风不经意地轻轻吹来,带来兰花独特的芳香,能够立即从萧艾等杂草中辨别出来。一直向前行走不停歇会使人找不到来时的路,顺着前进的道路一直走下去或许才能走通。等到醒悟到应该回去的时候,飞鸟消失了,优良的弓箭也没有了用途。

诗中将人的高贵品质比作兰花,暗示应该像兰花那般保持高尚的品格,展现了陶渊明不随波逐流,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诗中还将没了用途的弓箭比喻完成大业后无用了的良将功臣,表达了作者对当下时局的怨愤。

陶渊明的这首《幽兰》虽然是《饮酒》这组诗中的一首,而《饮酒》是陶渊明在辞官隐退后每每喝醉酒后诗兴大发所创作的,但是在《幽兰》这首诗中却连一个字都没有提到酒,在诗中只能看到兰花生长开放的田园场景以及陶渊明对于当下政治局势的不满,整首诗可以说是有酒的意味,就算没有酒也能让人沉醉其中。

篇6:陶渊明生活时代背景

陶渊明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优秀作品寄寓着对官场与世俗社会的厌倦,表露出其洁身自好,不愿屈身逢迎的志趣,但也有宣扬“人生无常”,“乐安天命”等消极思想。其艺术特色,兼有平淡于爽朗之胜,语言质朴自然,而又极为精炼,具有独特风格。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萧统在《陶渊明集序》中,称赞“其文章不群,辞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如之京”。 梁启超评价陶渊明时曾经说,“自然界是他爱恋的伴侣,常常对着他笑”。确如其言,陶在自然与哲理之间打开了一条通道,在生活的困苦与自然的旨趣之间达到了一种和解。连最平凡的农村生活景象在他的笔下也显示出了一种无穷的意味深长的美。 陶渊明的诗文重在抒情和言志。他的语言,看似质朴,实则奇丽。在平淡醇美的诗句中,蕴含着炽热的感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五首,是田园诗的精品或极品。其中《少无适俗韵》,编在中学生的语文课本中。诗的抒情沁人心脾;诗的写景,豁人耳目。读过后叫人终生难忘。什么时候读,都是一种美的享受。

篇7:陶渊明的家庭背景

虽然劳作辛苦有些疲倦,但家酿浊酒还满可解乏。

傍晚时分驾着车子回来,山路也渐渐地变得幽暗。

望着前村已是袅袅炊烟,孩子们在家门等我回家。

要问我这样做是为什么?人的一生总要从事劳作。

我只希望桑麻农事兴旺,蚕事之月纺绩事务顺遂。

篇8:家庭教育缺失背景下的学校德育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基地, 家庭教育的全面协调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重要补充, 但它又有着自身的教育特点与教育形式。家庭教育的核心应该是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与良好的习惯。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2008年发布的《全国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状况抽样调查报告》显示, 尽管越来越多的家长重视家庭教育及未成年人的全面健康发展, 但经济社会高速发展背景下的家庭教育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 直接导致学生不良行为的发生, 如心胸狭隘、缺乏宽容;不懂感恩、爱心淡薄;纪律性不强、缺乏自我约束;性格孤僻、行为极端等等。有人断言, 中国传统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等强烈的“功名”观与如今世界过度物质化、价值观多元化遭遇, 必然会导致家庭教育的大面积缺失。不少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不健全的、片面的甚至是扭曲的。无论是“学习至上型”、“物质至上型”, 还是“简单粗暴型”、“溺爱放任型”, 都将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影响, 甚至使孩子在某一方面成为“畸形人”。家教缺失现象的滋生与蔓延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二、现阶段家庭教育的困境

家庭教育有其独特的使命, 正如柏拉图所言:“一个人从小所受的教育把他往哪里引导, 能决定他后来往哪里走。”在“人之初”, 它为孩子的一生奠基;在上学时, 它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进入社会后, 它仍然是孩子成长发展的重要坐标。优秀的家庭教育使孩子受益终身, 其影响力甚至可以超过学校教育。在全社会高度重视学生教育的今天, 家庭教育的缺失可能给孩子的成长带来致命的影响。现阶段, 以下三类情况有一定的代表性。

1. 家庭教育理念滞后, 教育目标与学生发展不尽匹配

案例一:“我在学生时代一直是班里最优秀的, 真不明白你怎么会这么差!”苏州某知名医院主任医师陈先生经常会把这句话作为对独生女陈依雯训话的结语。陈先生是江苏南通人, 他在学业与事业上一直顺风顺水, 对独生女陈依雯也抱有较高的期望。自女儿上幼儿园开始, 陈先生夫妇便忙着帮她报名参加各类兴趣班, 她曾就读的小学、初中都是苏州的名校。陈依雯的卧室里到处是各类习题集、辅导书, 没有一本与功课无关的“闲书”。然而, 她的学业并不算出色, 中考时也未能考入理想的高中。陈先生想尽办法给女儿花钱“择校”到某高中, 并到处请家教来进行辅导。“考不上大学还有什么前途!”父亲的话像鞭子一样时常抽打着陈依雯。

在学校, 陈依雯完全算不上是“问题学生”, 但她的沉默寡言、郁郁寡欢让老师总是为她担心。她上课常走神, 作业也完成得不好。每次考试成绩出来, 她都会担心无法面对父母, 于是有时会编出些谎言来躲过可能的责备。当成长的目标被窄化为考高分、上大学时, 当成长的过程一味充满功利性的教育时, 父母潜意识之中强烈的改造和占有欲会将孩子改造成言听计从、毫无私人空间的附属者, 孩子们在巨大的阴影中生活, 失败与挫折感已经沉重得难以负担。对于他们来说, 学习生活毫无快乐可言, 未来的日子更是一片黑暗。

2. 家庭教育手段不当, 实际结果与家长愿望背道而驰

案例二:某职业中学机电 (2) 班的袁子强是在父母的呵斥与巴掌下长大的。父母所受的教育不多, 对孩子也没有过高的要求, 但他们的管理手段却比较严厉。每当袁子强犯错, 父亲会不由分说地进行惩罚, 但这样并没有改掉孩子爱惹事生非的毛病。初三时, 袁子强曾因不服父母管教离家出走。2008年, 袁子强考入某职业中学。住校期间, 他结交了一些意气相投的“哥们”, 在周末常出入KTV与小酒店。父母多次规劝没有效果, 于是决定不再给他零花钱。2009年5月, 手头比较紧的袁子强与另外两名同伙在某网吧实施暴力抢劫, 第二天即被抓捕, 后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四个月。

简单、粗暴是家庭教育的大忌。不少父母信奉“棒打出孝子”的传统教条, 当孩子出现问题行为时不加以了解、疏导, 动辄恶语相加甚至使用暴力来解决问题。家庭教育应当是严与爱的统一。严并不是简单的限制、命令, 更不是严厉、专制、打骂、体罚, 严格中包含着说理、引导和启发, 严格要求应与尊重、信任、关心、热爱孩子相结合, 做到严中有爱, 爱中有严, 严爱结合, 刚柔相济。

另一种不当的教育手段是溺爱。独生子女政策、生活水平的提高、单亲家庭等极容易滋生溺爱。在世界各国的家庭教育中, 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溺爱程度当仁不让地名列前茅。溺爱是一种畸形心理, 对孩子照顾有加而要求甚少, 孩子会变得懒惰、自私、怯弱, 缺乏必要的责任感。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一切都给孩子, 牺牲一切, 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 这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

3. 家庭教育出现真空, 教养责任与感情支持双双缺乏

案例三:陈炳, 初二学生, 河南中牟县人。父母离异。2007年迁至苏州生活。父亲因经商长年在外奔波, 陈炳与爷爷奶奶共同生活。尽管爷爷管束严格, 但奶奶对其十分溺爱。他的学业情况极不理想, 而且常有作弊、抄作业等问题行为。进入初中后, 陈炳开始迷恋网络, 逃学、旷课时有发生。面对前来家访的教师, 爷爷奶奶表示对孙子的教育已经力不从心。

在工作竞争加剧、生活节奏加快的社会转型期, 如陈炳这样缺少父母直接关爱而与非法律监护人在一起生活的孩子并不少见。他们有的属于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孩子”, 有的属于家庭重组后的“遗留问题”, 有的则是父母“图省心”的结果。还有些父母只顾忙着应酬, 没有与孩子一起的共同时间, 无法倾听孩子的心声, 无法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 无意去欣赏孩子成长的脚步或是拨正孩子前进的方向, 这种近乎“虚拟家庭”的教养方式都会在孩子心中埋下问题的种子。

三、优化学校德育的三个重要理念

家庭教育的缺失无疑给学校教育带来巨大挑战, 优化学校德育、呵护学生心灵、消除成长隐患成为当务之急。尽管德育不可能包办一切, 但学校必须最大限度地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 并且尽可能对家庭教育进行点拨, 促进其向良性的方向发展。笔者认为, 优化学校的德育工作、针对性地做好学生生命中的“守护者”, 需要落实以下三个理念。

理念一:办好“家长学校”——家长也要受教育

倡导“新父母教育”的著名教育学者朱永新指出, 进入21世纪以来, 当学校管理策略、课堂教学模式、教师专业发展伴随着新课程改革而不断走向成熟时, 人们突然发现我国家庭教育的发展处于停滞状态。调查表明, 绝大多数的家庭教育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解决问题过多依赖于感觉或经验;大多数父母评价孩子的首要标准是学业成绩, 他们普遍忽视孩子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审美情趣等项目;不少父母还存在缺乏真诚平等、较少沟通、示范意识薄弱等问题。他认为, 家庭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 家长也要受教育, 因为“没有父母的成长, 就没有孩子的成长”。

为让更多的父母成长为合格的教育者, 优秀的学校德育需要发挥“家长学校”这个平台的教育功能。作为家校沟通的重要平台, “家长学校”在不少地方只承担传递信息、布置任务的功能。事实上, 学校应当利用家长的教子差异, 开展有效的多形式多序列的教育活动, 讲授育子方法, 交流育子心得, 营造育子环境, 进而提升家庭教育的水平。

“家长学校”的教育内容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而有所侧重。如创办“咸阳道北铁中家长学校”的特级教师呼秀珍制订的教学计划值得借鉴。

初一年级——让您的孩子迈好初中第一步;懂得家长的责任;如何做“现代父母”;谈谈中学生的自我保护。这些专题旨在使孩子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指导下, 做好与小学的衔接, 在崭新的学习环境里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初二年级——重视青春期教育;防止“两极分化”;尊重个性, 因材施教;沟通理解最重要。重点是让家长明确了解、尊重和信任孩子的重要性, 指导孩子顺利进入青春期。

初三年级——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心理;让孩子珍惜你的爱;调整你的期望值;帮助孩子走向成功。要求家长保持一颗平常心, 帮助孩子树立自信, 发挥潜能, 成为一名合格的初中毕业生。

当然, 开办讲座并非“家长学校”的全部, 还需要辅以丰富多彩的参与性活动, 如“家长咨询日”、“亲子活动”、“家长沙龙”等, 让家长在交流、反思、实践中不断成长。此外, 对于逃避教育责任的家长, 学校要通过走访家庭、走访社区进行沟通、提出要求, 必要时通过行政乃至法律渠道促使家长回到正确的育子轨道上来。

理念二:构建“文化德育”——真正的德育是一种“唤醒”

德育是教育的灵魂, 它体现着教育的基本目的与发展归属。传统的学校德育的价值取向过多地强调传递既定的道德规范知识, 忽视学生的基础德性和基本品格的养成, 把德育过程简单地等同于教学过程, 实践证明, 灌输式、控制式德育重条文识记、轻情感体验, 最容易导致学生的厌恶与反感, 其效果之差有目共睹。

真正的德育是一种“唤醒”, 是一种真实的、美好的、符合学生生理与心理特征的校园文化对学生品质的深度浸润。校园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 它对学生道德发展发挥着导向、激励、塑造和规范的作用。从学校的历史、校训、校风, 到常规安排、团体活动、教师言行等都引导着学生的价值取向。文化德育的目的在于将文化作为载体, 把学校的精神追求内化在学生的思想、心理、思维、语言、行为之中, 从而唤醒学生心灵深处富于生命力的纯真向善的种子, “屏蔽”来自家庭或社会的负面影响。

春晖中学校长李培明是“文化德育”坚定的实践者。他主张要让学生在校园文化经常性的良性互动中实现品质的主动建构, 有效整合物质和精神, 传统和现代, 静态和动态的各种文化, 使学校德育完全置于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构架之中。他提出, 要让学生在人文环境中浸润灵魂, 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 在校本课程中健全品质。例如, 春晖中学成立了春晖文化研究会、白马湖文学社、足球俱乐部、环保协会等十大学生社团, 团委、学生会每年定期组织规模浩大、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科技节, 将演讲比赛、辩论比赛、书画比赛、拔河比赛、卡拉OK大赛、学生才艺表演、跳蚤市场、文化书市等作为学生展现风采的舞台。为“唤醒”学生的求知欲, 学校把校本德育课程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有机地联系起来, 如《艺术与人生》、《春晖家园》系列、《历史与智慧》等, 为每个学生构建了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

理念三:推行“全员导师”——学生的成长比成绩更重要

文中第一个理念旨在帮助家长更新教育观,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第二个理念旨在改良学校的文化结构, 将“以教开智”、“以文化人”做到极致。要将这两个理念落实到行动层面, 先决条件是打造以育人为己任的教师队伍, 引领老师们从“教者”成长为“教育者”。

传统教育对学生的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 过分重视考试成绩, 学生仅是被动地接受评价。无须讳言, 这种单一评价体系使素质教育成为空谈, 不仅导致了众多学生“畸形”发展, 还对那种信奉“分数至上”的家教观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强调, “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 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 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 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在家庭教育严重缺失的今天, 强化“学生的成长比成绩更重要”的教育观, 推行人人参与德育的“全员导师”制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推行“全员导师”制度是对当前班主任工作的丰富和发展, 有利于构建全员育人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德育工作体系。传统的学校管理中, 班主任是德育工作的基本力量, 其他教师则主要承担学科教学的任务。班主任不仅精力有限, 所能利用的时间、空间也不多, 很难应付校园隐性、显性问题较多的现状。

推行“全员导师”制度能有助于深化德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按照“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学力辅导、特长发展”的要求, 教师们将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及身心健康, 更多地将学科知识与品德教育联系起来, 寻求促进其全面发展的新思路。

参考文献

[1]李培明.春晖中学“文化德育”界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7 (1) .

[2]文开艳.传统家庭道德教育的启示.考试周刊, 2007 (2) .

[3]朱永新.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112-116.

篇9:陶渊明的家庭背景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 成长环境 厌学

离异家庭是一个越来越被大家所熟知的社会名词,其背后所隐藏的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父母离异而出现了一个特殊群体—离异家庭子女,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里,这个群体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

在青少年阶段,随着“成人感”的产生,少年要求摆脱父母的束缚,按自己的意志生活,而父母又不能理解子女的这种独立的需要,因此亲子关系紧张不协调,两代人之间常常缺乏交流和沟通,彼此抱怨、误解[1]。父母认为孩子越来越不听话,难以管教,而子女则把父母看成顽固、守旧,不愿再听父母的唠叨,渴望冲出家庭走向更广阔的天地。两代人之间的情感冲突也时有发生,对青少年来说,不良的家庭气氛会影响其个性发展和人格塑造,同时会对学习产生障碍。因此,减少或消除两代人之间的隔阂,拉近两代人的心理差距是至关重要的。

一.亲子关系的含义

青少年期的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其他各种人际关系相比,亲子关系有以下特性:一是抚养与被抚养的关系;二是生活在共同的空间,经济上关联密切,亲子关系在情感上尤其表现出亲密性;三是父母对子女常表现出无私而博大的爱,而子女对父母则由孩童的依赖转为对双亲的孝敬。

二.亲子关系的重要性

亲子关系对子女来说具有极其深刻的影响。亲子关系是—个人出生后遇到的第一个微观的社会关系。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孩子总是受到父母有意无意的持久、反复的影响。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师,从幼年起就向孩子进行道德规范的教育,逐渐使其成为孩子的行为习惯和自觉要求,父母也是孩子最早模仿的榜样,孩子都是努力追随着父母的言行举止。

家庭条件,包括社会地位、经济状况、父母职业性质、文化水平、人格素养等都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孩子的生活道路。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家庭的整体气氛每时每刻都在感化和影响着孩子。这些影响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不断积累,逐渐反映到他们的个性结构中,尤其是在青少年阶段,亲子关系对可塑性强、模仿力强的的少年来说,具有不可逆转的影响。

良好的亲子关系能使青少年对家庭产生深厚的感情和责任感,并能形成积极、独立的态度,富于创造性,平稳地度过“心理断乳期”,走向成人社会;而不良的亲子关系则会使父母和子女间矛盾激化,刺激青少年反抗行为增多,在社交、脑力劳动、学习等方面表现出困难,对青少年家庭观的形成成带来不利影响,甚至造成一生的遗憾。

三.离异家庭环境中亲子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表现

在现代社会中,夫妻离异、家庭解体已日益成为世界性问题。我国80年代以来,离婚率呈逐渐上升趋势,父母离异对子女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1.学习方面

离异家庭孩子的智力发展和学习成绩明显落后于完整家庭庭孩子,而且这种落后状态在7~13岁各个年龄阶段中都能显示出来。父母离异对子女来说是痛苦的,必须面对只能选择父母中―方的现状。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孩子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且客观环境也不利于孩子安心学习。

2.情绪情感方面

离异家庭子女的情绪情感发展也出现障碍,尤其是青少年阶段,情绪情感容易冲动,也是日趋丰富的时期。父母离异导致他们消极情绪占优势,他们有的为父母离婚感到羞耻,觉得低人一等而自卑心理严重;有的不愿同别人谈话而喜欢孤独;有的对成人怀有敌意,还有的则忧伤、烦闷、看破一切。同时,父母离异使子女丧失安全感,产生恐惧感。离异家庭中,男孩多具有明显的情绪不稳和倔强,而女孩则表现为更多的焦虑。

3.个性特征方面

离异家庭子女容易产生某些性格缺陷,比如自卑、孤僻、怯懦、粗暴等。破裂家庭的夫妻由于感情纠葛、不仅无力顾及孩子的精神世界,有时连孩子的生活都无暇顾及,常给孩子带来不能摆脱的情感负担,使孩子的心理上的积极因素被抑制,给孩子的心灵带来创伤!

离异家庭的孩子容易对父母产生不信任感甚至怨恨,并泛化到对其他人和社会的不信任感,易形成情感冷漠、孤独怪癖、我行我素的人格特征。尤其是处于“心理断乳期”的中学生,如果没有良好的外界影响和教育使之转变,很容易成为犯罪行为的心理基础。据学者调查,我国违法犯法犯罪青少年大约有10-30%来自离异家庭[2]。

四.良好亲子关系沟通策略

离异家庭与完整家庭子女在各方面表现出的差异虽有—定的必然性,但并不绝对,其差异程度由许多方面因素所制约,而且离异家庭子女存在的问题如果采取相应的措施,也是可以弥补和矫正的。

(一)正确、诚恳的态度

代际沟通是消除两代人隔阂、促进亲子关系向和谐转化的一个良好途径。代际沟通是指两个世代之间在行为方式、生活态度以及价值观念方面的认同,是为了缩小和消除年轻一代和老一代由于年龄经历、社会地位以及所受教育不同带来的各种差异达到彼此适应的一种认知行为。要达到代际之间相互沟通,首先必须采取正确的诚恳的态度。

1.相互尊重

在家庭中,父母和子女的角色是截然不同的。父母得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使子女有机会接受适当的教育,从而长大成人成才,而子女则正好处于接受教育的地位,客观上就存在了相互对立的可能性。有时,父母为了维护长辈的尊严还会摆出一副“真理化身”的模样,这对独立意识日趋强烈烈、自尊心很强的青少年来说是难以忍受的,无形中便有了心理隔阂,妨碍两代人之间的感情交流。所以,父母要与子女进行有效沟通,便要像朋友式地交流思想和情感,而达到这一效果的基础便是确立人格平等的观念。

2.相互信任

正因为在不少亲子关系中缺乏人格的平等,彼此间也就难以相互信任。父母与子女相互猜疑、疏远的现象时有发生,尤其在青春期,孩子渴望拥有自己的一片小天地,拥有自己内心的一点秘密,而不少父母对此感到难以理解和接受,他们以为孩子一旦有秘密瞒着自己,就一定是做了“见不得人的坏事,否则尽可以“光明正大”地去做。于是,有的父母会时不时地窥探子女上锁的抽屉,有的甚至强行翻阅子女的日记,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妨碍了代际间的思想沟通和感情交流,影响了亲子关系。对于青少年来说,信任是他们与父母之间关系中最敏感的问题,也是冲突的焦点。如果父母能给予子女充分的信任,子女反而会向着他们所期待的方面发展。

3.相互体谅

父母和子女在希望对方在某些方面接受自己意见的同时,必须准备在另一些方面接受对方的意见,如果双方都能移情地从对方的立场和观点出发去体察其心理需要和个性特征,那么父母和子女之间就能取得相互谅解。为求得相互谅解,父母与子女在表达自己的意见时,应该充分说明理由。应当毫无顾忌地坦诚交流,使对方有机会充分了解自己的看法。不要先认定对方“听不懂”、“头脑陈旧”或“思想幼稚”,只要肯以平静诚恳的态度表达出来,就容易达到彼此的理解。

(二)恰当的沟通方法

亲子之间具备了良好的心理态度,还要选择恰到好处的沟通方法以便自然地相互交流、彼此理解。

1.家庭共同活动

可以抽时间组织家庭成员共同参加的各种活动,在活动中达到彼此沟通与理解。在合作中体会相互之间的关心和帮助,创造出温暖的家庭气氛;休假日共同外出郊游踏青,形成一些共同的兴趣爱好以拉近彼此的距离;一起观看电影,通过对影片的评论来了解各自不同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等等。通过家庭成员的共同活动,可以增进父母与子女的接触和了解,有利于彼此沟通。

2.交谈

尽管父母与子女间的交谈存在诸多心理障碍,尤其是两代人单独谈话更是如此。但是,只要彼此之间都具备了开放和平等的心理和良好的态度,能够像朋友那样坐下来交谈,克服不耐烦的情绪,平心静气地听完对方的倾诉,并作出相应的回报,交谈无疑仍不失为一种增进理解的好方法[3]。但是,在交谈中父母不要用高高在上的尊长的口吻,这种语气是交谈的―大碍,会引起子女的反感。既然已经决心坐下来坦诚交谈,就不要再用训斥的态度对待孩子。对子女身上的不足之处可以指出,当双方意见相左时,不要立即强求统一,可以先各自保留意见或选择一个“折中性”的观点。

3.父母主动接近孩子

对于父母来说,还可以主动地通过以下办法来获得子女的理解与信赖。这就是经常和孩子谈论自己的工作,很多子女都想了解父母的工作情况,父母多谈谈自己上作的内容、责任感、成绩、挫折以及与同事的关系等,对对青少年是极有帮助的,既可使他们感觉到父母是把自己当大人看平等相处,又可令他们从中学到很多东西。如果有可能的话,父母甚至可以偶尔带子女一起去上班,让他能更了解自己的日常生活情况。

有些父母在事业上干得非常成功出色,但子女却并不认为他们是合格的父母。因,孩子更需要父母在家中与自己一起度过课余时间,他们渴望父母对自己的关注,对处于青春期的少年来说,可能还会有很多烦恼或困惑等着父母与自己一起分担或探讨。所以,父母应该多与子女在一起,别频繁外出,也不要工作过度。

4.多发现子女的优点

对长大的孩子,切不可不经过了解就给予不公平的批评。青少年时期孩子的自尊心特别强烈,父母不应该说任何使孩子感到“丢面子”的事,尤其是和他的同伴在一起时更不能轻易批评他。有时父母对孩子的批评过度或不公正,都会损伤孩子的自尊心,并导致子女对自己的敬而远之。父母应当多发现子女的优点,以表扬和鼓励来代替喋喋不休的嘱咐和批评。

总之,亲子之间的差距并没有构成不可逾越的鸿沟,并没有构成解决不了的问题。只要父母和子女双方都能寻找机会交换意见和互相了解,并从对方的立场和观点去设想,互相理解就就容易多了。

参考文献

[1]申继亮著.青春不困扰-心理与人生发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钱铭怡著.心理咨询与治疗[M].当代世界出版社,2001

[3]刘守旗著.当代青少年心理行为透视[M].安微人民出版社,1994

该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河南省农村中学生成长环境现状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研究成果,立项编号:[2014]-JKGHC-0154.

篇10:家庭背景的影响作文800字

也说出来了,说明家长啊,当然。也是非常危险,所以儒家呢也不能说。这个输钱时间的缘分通过这个,是不是你家跟我觉得有关?而且中文加中它其实。就是收益不贵,我前面说了,分包的父亲那个人这个孩子其实但不是人家从那边,以前说了他其实祖父教你的,是间谍,他的意思是,我们自己重要的讲说的,冤枉我是对的,可能交易银行。在我这我们就说到这个地方更要简单说,叫战国策和左传的这种文学研究的评价来讲,也可以,看看书就行了,我在你想想看。战斗车里面的从总体上在从叙事的说明上面,事实上在本次的情节一般来说更加的理解和。更多的话来说赞助。他走到哪个地方去?自由其他国家发生什么事情,其他什么事他一般不关注,关注的就是。

另外做单的颜色一般是以古老的信条来说道理,动不动就说你说得道德和那个理念用这些来教训就违背道德对他进行批评。当时的形势。你要做一个。外在的环境的影响,而战斗车的车,随时可以去外面等一些电话,来改变目的,就是要让个人取得成功,实现第一最大化,他们要是有这个时候他们的的那个。去积极还是做他的邮政,他的这种这种店面是围绕一些传统的道德伦理,因此不断的在表达意见的`时候,他要和我们的贵族的道德,所以他们有时候从容不迫总是很讲究他们的身份,他们的一些看法,嗯,他们的涵养要把它传达出来,呃,因此他们说话的时候比较委婉,去呃战国策就是为了达到他的目的,定义是第1位的目的是最重要的,所以时间较长,请记住,嗯,在语言上一个那种微微往上通过,一个是非常伤心的。

篇11:家庭背景对李白个性发展的影响

关于其家庭特殊性是明显的。

一、曾在西域生活过,接受西域文化影响;

二、他家是脱离土地的流民,蜀地不是他家祖籍;三;其家既非官宦阶层,也非庄户,极有可能是商户。

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曩昔東遊維揚,不逾一年,散金三十餘萬,有落魄公子,悉皆濟之,此則是白之輕財好施也。”他早年富有资财,游江东,遇落难子弟,皆周济之,不食逾年,散金三十万。其家非官宦,如此富有,非商人不能。

三、较少写农耕生活。熟悉商人生活,如《长干行》之类作品,非了解商贾生活者难写得如此生动。],这对其性格产生了以下方面影响.

1、西域文化的熏染,使其个性中有异域文化因素,其本身就是由多种文化交汇而成的,体现了盛唐文化精神的丰富性与开放性。

朱熹、鲁迅都曾说过:唐人大有胡气,唐代文明是四百年来民族融合的结果,唐代文化的繁荣很大程度上就是中原的农耕文化与西北游牧文化交化的产物,盛唐文化就是南北文化融合后形成的一个新的审美热潮。李白本人这一经历与背景就是时代文化的一个缩影。其父李客在西域生活时间较长,李白五岁才到内地,其父前半生是在西域度过的。这自然也接受了西域胡人文化习惯与观念的影响,故其家庭有胡人文化因素。其身上体现一些异域文化因素。如,一,他有西域胡人习俗,《上安州裴长史书》:“又昔與蜀中友人吴指南同遊於楚,指南死於洞庭之上,白禫服慟哭,若喪天倫,炎月伏屍泣盡而繼之以血,行路聞者悉皆傷心,猛虎前臨,堅守不動。遂權殯於湖側,便之金陵,數年來觀,筋肉尚在,白雪泣持刃,躬申洗削,裹骨徒步負之而趨,寢興攜持,無輟身手,遂丐貸營葬於鄂城之東,故鄉路遙,魂魄無主,禮以遷窆,式昭朋情,此則是白存交重義也。” 《扶风豪士歌》“脱吾帽,向君笑,飲君酒,為君吟。”“剔骨葬”“脱帽舞”属西域风俗,李白接受了这一习俗。二,行为方式有胡人之豪气,如好持刃佩剑,以至白昼杀人,非中原士族特点。“眸子炯然,哆如餓虎,或時束帶,風流醖籍,曾受道籙於齊,有青綺冠帔一副。少任俠,手刃數人,與友自荆徂揚,路亡權窆,迴棹方暑,亡友糜潰,白收其骨江路。”《侠客行》:“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十歩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三,诗中流寓意识较多,但不似多数唐人有较强烈的少怀乡思乡情感。一生生游走四方,居无定所,少中原汉人的安土重迁的意识。

2.商人加移民的家庭环境, 迫使他不得不采取特殊的求仕方式。这本身就体现了唐代文化开放性,与包容性。

李白家世与陈子昂接近。其家世不甚明朗,或因李白自己即不太清楚,或是因有苦衷不便明说。其家庭材料不多,且有矛盾。其家于隋末因罪被谪边地,神龙年才逃归潜还。可能不是政治原因,如果是因遭遇隋炀帝之害,唐时一定会被平反,不得称为逃回。至所以潜还,只能是犯了其他刑事罪。但其身份与社会地位一定较低;其家是外地移民,属客居者,是没有本籍流民,且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李客“神龍初潛還廣漢,因僑為郡人。父客以逋其邑,遂以客為名,髙卧雲林,不求禄仕。”似一商人性的庄园主,同时,其父应有一定的知识水平。李白言:“余小时,大人令诵《子虚赋》,私心慕之。(《秋于敬亭送从侄耑游庐山序》)”,。这种家庭决定了李白的成长与士族子弟有所不同。仅从文化学术背景看,其家庭地位决定了他既不能入州县之学学习,也得不到“郡举”机会。唯求得特殊成名的机会。李白早年苦读,既是受到了时代文化的感召,同时,自身家庭地位也刺激他的强烈求取之心。

3、特殊的家庭决定了早年的李白成长方式与一般人不同,并很早就形成了特殊的个性:。这一家庭背景对李白成长最直接的作用就是为他发扬个性提供相对宽松的环境。使从小就接受了非传统的教育,并具有一个相对开放而自由的成长环境,形成了他与传统的中原士族不同的文化性格。李白于儒家经学较少有深究。而倾心于道家与杂家也是这一原因所致。这形成了他以辞赋为主体以道家思想为内核兼取百家的知识结构,以及丰富而复杂的思想。

其早年生活由三方面构成苦读——学道——游侠

(1) 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轩辕以来颇得闻矣。(《上安州裴长史书》)

(2) 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赠张相镐》二首之二)

(3) 十五好剣术,遍干诸侯。(《与韩州书》)

(4) 十五游神仙,游仙未曾歇。(《感兴》八首其五)

(5) 余小时,大人令诵《子虚赋》,私心慕之。(《秋于敬亭送从侄耑游庐山序》)

篇12:陶渊明的家庭背景

论文摘要本文以社会转型为背景,深入分析中国政治实践和权力渗透对家庭养老的影响。家庭养是传统中国家庭的重要功能之一,但是随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家庭结构与功能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这些变化是造成传统家庭养老结构变迁的主要原因。

论文关键词社会转型 家庭养老 养老结构

一、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

家庭养老是一种非正式的制度安排,主要是指养老的一种方式,包括经济上的赡养、生活上的照顾和情感上的交流3个方面。在养老的3项内容中,收入保障是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是其他两个方面的经济基础。中国传统家庭类型是以核心家庭为主,主干家庭为辅,这样有利于老年人的赡养,因此,家庭养老是中国历史长期遗留下的产物。费孝通曾经用“反馈模式”来概括中国的养老模式,即父母对子女有抚育的义务,而子女长大成人后也必须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孝敬父母是中国社会传统的孝道。由此,在日常生活中被人们所熟知和实践的“多子多福”、“养儿防老”应运而生。而在这一养老模式的背后,则有一套完整的社会制度、组织运行机制和社会文化的强大支持。家庭养老是宗族制度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由于传统社会中宗法家庭与宗法政治所具有的同一性,家庭养老及其所蕴涵的文化意义和运行逻辑也因与国家体制相联通而成为整个社会所公认的规范,可以说,传统社会的宗法制度、孝道文化、家庭模式等为家庭养老提供了很好的文化基础和社会支持 。家庭养老适应了中国传统的经济基础和伦理道德要求,成为人们伦理道德观念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的变迁,社会家庭结构模式也发生了深刻的改变,而与之紧密相连的家庭养老方式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冲击。

首先,传统家庭结构在近几十年中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家庭规模小型化,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数据显示,平均家庭户规模从1982的4.57人/户下降到的3.60人/户 ;另一方面,虽然20世纪90年代之后三代直系家庭有一定幅度增长,但家庭结构的简化趋势并没有根本改变。家庭结构简化的一个重要后果是,不同代际间的生活照料关系削弱,家庭养老资源趋于萎缩,这使得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削弱。同时,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以及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家庭的经济基础也在悄然的发生改变,由此导致了一系列的后果:父权制逐渐衰落,家庭的个体化趋势日见加强,家庭和宗族的联系大大减弱,家庭伦理重心转移,老年人传统权威丧失,年轻人赡养意识淡化。作为传统家庭下自然选择的家庭养老方式,在传统家庭式微,现代家庭结构侵入、接替的情况下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家庭养老给老年人提供经济支持、生活照顾和精神慰藉变得越来越困难,养老问题日渐突出,由此,家庭的养老功能也逐渐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这种变化的总趋势似乎是家庭在养老方面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消解,家庭养老支持力弱化、养老资源减少。

上一篇:邻里之间怎样相处教案下一篇:新老师班主任心得六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