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岗位开发小组

2024-04-19

就业岗位开发小组(精选9篇)

篇1:就业岗位开发小组

生命科学学院招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岗位设置及职责

一、生命科学学院招生就业工作岗位设置

组长:徐德培 李玉萍

副组长:张水印

成员:刘飚 林力 刘建涛 黄建华 肖会员

二、岗位职责

(一)组长岗位职责

1、认真学习上级有关部门下发的各类文件的精神并认真贯彻执行;

2、负责本院招生、就业指导及管理等全面工作;

3、负责拟定我院招生、毕业生就业有关管理办法;

4、负责拟定我院各专业招生计划方案;

5、负责提出我院招生年度工作目标、计划、措施、日程安排;

6、负责策划、组织我院招生宣传工作,组织编写、审核、制作、发行各种宣传资料;

7、负责外来人员和用人单位的接待等对外联络工作;

8、负责参与招生来源的制定,提出生源计划建议意见,起草招生工作总结,负责招生工作及总结会的研讨及各项准备工作;

9、负责提出我院年度毕业生就业、调配的工作目标、计划、日程安排、措施;

10、负责提出大学生就业指导及职业生涯规划体系建设实施方法;

11、负责拟定向上级主管部门申报的招生计划;

12、负责对我院各专业学生的就业需求进行调研;

13、负责起草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及提出毕业生遗留问题的建议; 分析招生、毕业生就业形势,开展多种形式的毕业生推荐工作;

14、认真完成上级部门临时交办的各项工作;

(二)副组长岗位职责

1、认真学习上级有关部门下发的各类文件的精神并认真贯彻执行;

2、协助组织负责我院全面工作,分管毕业生就业推荐工作;

3、负责拟定我院毕业生推荐工作的方案;

4、负责我院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5、负责我院毕业生就业协议管理;

6、负责我院毕业生发放就业报到证得资格审定;

7、协助有过部门做好我院毕业生离校工作;

8、认真完成领导临时交办的各项工作;

(三)招生就业工作小组成员岗位职责

1、组织院里开展多种形式的招生宣传活动并负责招生咨询;

2、负责我院毕业生就业推荐的日常工作;

3、负责分析我院毕业生就业动态;

4、负责协助我院领导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5、负责收集我院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并及时向我院毕业生发布。收集我院6、6、负责用人单位的情况介绍,并汇编成册;

7、负责用人单位校内需求信息发布协调工作;

8、负责对我院毕业生开展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负责评选我院“优秀毕业生”;

9、负责我院毕业生报到证的发放工作;

10、负责制定、管理、发放我院毕业生就业推荐表、就业协议书;

11、负责我院毕业生就业协议的签定工作,并做好统计、整理等工作;

12、负责我院毕业生就业计划的编制与派遣,协助相关部门办理毕业生离校手续等一系列工作;

13、负责我院毕业生的综合测评和毕业鉴定工作;

14、负责我院毕业生离校后的改派工作;

15、负责办理我院毕业生签约、违约、解除定向协议等具体工作;

16、负责我院毕业生咨询工作;

17、负责我院招生就业工作的日常事务,文件及资料归档工作;

18、认真完成领导临时交办的各项任务;

篇2:就业岗位开发小组

个,其中自主创业267个,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就业464人;开发公益性岗位210个,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在岗)168个;实现灵活就业837个。通过劳务输出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剩余劳动力就业19036人。目前,可向县内城乡劳动者提供就业岗位3000个左右。

尽管采取了有效措施积极开发就业岗位,但在就业安置方面还存一些问题:

一是就业岗位要求与求职者素质不相适应,下岗失业人员就业难度大。用人单位招聘条件高,而失业人员大多数年龄偏大、文化偏低又缺乏技能,“招工难”与“就业难”的矛盾并存。

二是由于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限制,本地用工单位可提供就业岗位、工资待遇及社会保险待遇与劳动者意愿不相适应。一方面由于我县可供求职者选择的岗位和工种不多;另一方面下岗失业人员“等、靠“政府安排就业的观念依然存在,且对工作条件、工资待遇期望值过高,劳动力资源不能实现充分合理配置,形成了“有事没人干”和“有人没事干”并存的现象。

三是大部分可提供的就业岗位在经济发达地区,与求职人员大多希望就近就地就业的的愿望不相适应。加之对城镇失业人员及大、中专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向经济发达地区有组织劳务输出转移就业的鼓励优惠政策未落实到位,所以有组织劳务输出目前大多仅限于农村剩余劳动力。

篇3:多渠道开发大学生就业岗位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就业岗位,岗位开发,对策研究

2011年大学生就业形势有喜有忧。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大学生就业政策, 出台针对性较强的措施, 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到基层去锻炼, 改善大学生就业环境;同时随着经济环境的好转, 2011年招聘的企业数比2010年有很大增加, 薪酬也普遍提高, 尤其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

与往年相比, 结构性矛盾和就业总量压力矛盾依然存在, 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课题组通过大量走访和调查, 提出了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打造实效化管理平台、构建立体化宣传平台、建立就业期权市场、发展第三方服务机构、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等对策建议, 解决现实中存在的“人才过剩”与“人才短缺”并存的矛盾, 开创大学生就业和经济发展双赢的新局面。

一、大学生就业的现状

1.大学生对就业形势有比较清醒的认识。

在297份有效问卷中, 有140人认为当前的就业“形势严峻, 就业难”;129人认为当前就业“形势较严峻, 就业较难”, 两者的选择比例占到了总数的90.6% (见图1) 。排除专业和其他因素影响, 说明大学生对当前的就业形势都有比较清醒的认识, 在就业之前具备了较好的形势判断, 同时具备了较强的就业心理承受能力。

2.大学生就业心态更趋务实与成熟。

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认为只有到机关或国有企业才算就业的仅占4%, 认为与用人单位签订正规合同就算就业的占39%, 认为只要有相对稳定的岗位和一份固定的收入就算就业的占38%, 认为凭劳动获得收入就算就业的占19%。大学生对就业的理解更趋实际。“先就业, 后择业”的就业观念占据上风, 并为毕业生所接受, “先积累经验, 而后谋求发展”成为大学生在就业时考虑的重要内容。

3.大学生就业范围进一步拓宽。

河北省大学生就业的范围不断拓宽, 机关、事业单位不再是毕业生的首选。受调查毕业生认为比较理想的单位, 民营企业占18%, 国营企业占33%, 外资企业占15%, 自主创业占10%, 国家机关占5%, 事业单位占16%, 其他单位占3%。

二、大学生就业的不足

1.大学生对自己就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了解较少。

大学生对自身的了解和定位并不是很准确。大学生对自己的内外部优势、劣势、机遇、挑战的了解程度, 74.1%的大学生选择了“完全不了解”、“不太了解”、“一般了解”, 只有25.9%的大学生认为对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比较了解”或“很了解” (见图2) 。大学生对外部环境的清晰认识和对自身的不甚了解的反差, 反映了河北省大学生就业宣传工作的不足, 大学生的就业信息获取渠道还不健全、不畅通, 缺乏权威的大学生就业信息宣传渠道。

2.大学生对到基层就业心态比较矛盾。

到基层就业能够为大部分毕业生所接受。96%的受调查大学生表示愿意到基层就业。但是在实际环境下, 又受到地域、岗位、待遇、保障等因素的困扰。46%的大学生希望留在大城市就业, 32%的毕业生希望留在中小城市就业, 仅有4%选择在乡镇就业, 仅仅有1%的毕业生愿意去边远地区就业, 表示无所谓和其他的占17%。这一选择与河北省大部分基层就业岗位在县城、乡镇的状况相矛盾。大学生就业心态的矛盾表明了大学生就业服务需要进一步完善。同时, 社会保障体系的不足和传统观念的影响, 导致了大学生就业心态的变化, 阻碍了大学生就业范围的拓宽。各级政府应不断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出台更完备的政策, 形成有利于拓宽大学生就业的社会环境;同时, 加强宣传, 推动思想观念的进步, 强化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舆论导向。

3.大学生对社会就业服务机构缺乏信心。

河北省大学生就业服务的需求不断发展, 因此, 大学生对就业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接受调查的毕业生中, 69%的毕业生首选各级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举办的人才市场作为自己就业的渠道, 21%的毕业生首选网络渠道, 9%的毕业生选择家长、亲属介绍, 而选择社会就业服务机构及其他就业渠道就业的仅占1%。大学生就业渠道选择的状况表明了大学生对社会就业服务机构缺乏信心, 由于就业服务机构行业门槛低, 良莠不齐, 缺乏职业自律, 没有承担起服务大学生就业的职责, 实质上没有真正起到拓展大学生就业渠道的作用。因此, 需要对其积极引导和加强监管, 对行业典型加大扶持力度, 实行一定的政策倾斜。

4.大学生自身就业能力不足。

就业经验和就业技能欠缺仍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实现对接的现实障碍。受调查单位39%表示社会经验欠缺是阻碍毕业生就业的最主要因素, 27%表示实践经验欠缺是阻碍毕业生就业的最主要因素, 21%的用人单位表示毕业生专业知识欠缺是困扰其就业的最主要因素, 13%的用人单位表示缺乏职业道德是困扰毕业生就业的最主要因素。大学生缺乏就业经验和就业能力不足, 综合素质要求尚无法与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相匹配。

三、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建议

1.充分发挥政府职能,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1) 鼓励向基层投资, 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鼓励在基层投资高科技项目。政府可以通过出台优惠的税收和信贷等政策, 凭借环京津、临渤海优势, 鼓励、引导资本从城市转向条件适合且有高利润期望空间的农村城镇,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推进基层产业聚集, 鼓励技术研发投入, 提高产品技术含量, 通过投资的扩大和技术产业化发展, 带动基层就业岗位的需求, 扩大对高校毕业生的吸收范围与容量, 增强企业竞争力。

(2) 建立县级创业孵化基地, 搭建创业平台。

政府应建立和完善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创业的政策体系, 以县为单位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 搭建创业平台, 设立基层创业专项资金, 制定相关税费减免政策, 使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在基层推广, 使大学生到基层创业成为向往和共识, 在解决大学生就业的同时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失业人员的就业。

(3) 进一步缩小城乡差别, 建立和实施大学生基层就业待遇优惠政策制度。

目前, 大学生城、乡就业仍然存在政治、生活、工作等待遇上的巨大差异, 因此, 必须努力缩小差别, 助推城乡一体化, 建立和实施大学生基层就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制度。如:在县城或乡镇建设一批保障性住房吸引大学生;对于在距离县城较远的农村, 给予交通、住房等方面的生活补贴和安家补助, 并对其子女就学提供方便;对于安心在基层工作, 服务一定年限、作出一定成绩的大学毕业生实行学费补偿、助学贷款代偿制度;对于从事基层艰苦行业的大学毕业生在福利、保险、社保等方面给予更高的优惠待遇。

(4) 建立失业救济和保障制度, 解决后顾之忧。

对于在基层工作一定年限的毕业生, 由于企业经营不利而失业的, 可以享受一定的失业救济, 这种救济可以采取提供职业培训、发放就业补贴等措施, 促使其提高再就业、再创业能力, 为其能够重新融入劳动力市场顺利就业提供服务。

2.强化大学生就业政府管理服务机构, 打造实效化管理平台。

建成实质意义上的大学生就业管理及服务机构, 要明确职责、实行目标责任制, 打造实效化管理平台。设立专门机构, 整理分析汇总各种地方反馈、统计数据、档案文件, 实地走访搜集社会需求信息, 深入各行各业, 梳理有效信息, 并对其加工整理, 形成内参、杂志、报纸、数据库、电子公告, 有针对性地向社会机构、企业、大学生推送, 形成新的职业定位, 为拓展大学生就业岗位提供支持。

3.加强宣传推动, 构建立体化宣传平台。

借助广播电视, 建立大学生就业频道, 宣传大学生就业;借助网络, 整合现有的大学生就业信息平台, 打造规范、便捷、权威、实效的大学生就业平台;借助微博, 推出大学生就业服务系统, 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满足更多大学生和社会机构的需求;借助纸质媒体, 联合各种出版发行机构, 创立大学生就业刊物或就业板块;借助移动通信系统, 打造针对大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通过各种宣传手段, 营造就业大环境, 构建立体化宣传平台, 为多渠道开发大学生就业岗位提供支持。

4.建立就业期权市场, 实施订单培养, 定向就业。

期权交易是一种权利的买卖。买卖双方的标的物不是实物, 只是一种权利, 这种权利可以在一定时期内的任何时候以事先确定好的价格 (一般称为协定价格) 成交。这个“一定时期”、“协定价格”和买卖证券的数量及种类都在期权合同中事先规定。在期权合同的有效期内, 买主可以行使或转卖这种权利。期权交易有效地开拓了市场需求, 科学地导引了资源流向, 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效率。因此, 为了避免大学生培养的盲目性, 合理调配社会资源, 最大限度保证大学生的就业权利, 建议引入金融学的期权概念, 由政府设立专门机构, 组织筹建就业期权市场, 实施订单培养, 定向就业。就业期权市场由用人方设立岗位样本、高校设立专业培养样本, 并设立期权合同, 组织进行期权交易。就业期权市场有利于高校根据岗位价格决定对大学生的培养方向, 动态调整培养方案;有利于企业根据自身特点, 开发新的就业岗位;有利于政府推动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制定, 为实现科学的大学生就业提供决策支持;有利于形成高校和用人单位的互动, 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5.发展第三方服务机构, 造就全社会关心大学生就业的氛围。

大力发展大学生就业的第三方服务机构, 如:建立一批服务大学生就业的研究机构, 为开发大学生就业岗位提供决策支持;强化大学生就业中介服务机构的建设, 大力发展社会机构, 开展大学生就业服务;打造诚信的大学生就业服务网络公司, 提高大学生就业服务网络公司的门槛。对第三方服务机构的行业资质、资金规模、人员构成、行业标准、从业流程、用户满意度进行监督, 在积极引导其发展的同时, 加强监管, 保障大学生就业权利不受侵害。

6.深化高等教育改革, 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就业市场的种种信息表明, 技能型人才受到企业追捧, 而部分没有专长的大学生迟迟找不到工作。有些大学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 在专业设置和扩招方向的安排上与市场需求错位, 专业改造步伐缓慢;教学仍然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现象, 导致毕业生不同程度地缺乏适应社会的能力;部分高校盲目追求热门专业, 专业趋同现象严重, 造成人才供求过剩;有的高校专业划分过细, 专业无特色, 教育无特点, 学生无特长, 对一些冷门专业、社会需求少的专业, 不做及时调整, 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改革滞后, 导致学生一毕业就失业。因此, 高等学校要把培养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作为最根本任务, 把学生的就业问题当做高等学校生存发展的大事, 认真做好市场需求调研, 找准办学定位, 明确培养目标, 创新培养模式, 改革培养方案, 更新培养内容, 不断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与就业岗位的匹配度, 探索针对岗位需求、能力本位的教育教学模式, 引导大学生在校期间参与、接触基层工作, 使大学生能够提前准备好基层工作所需要的各种素质和能力。

四、结语

“十二五”期间大学生就业问题仍将是重要民生课题, 如何建立可持续性的政策体系和运行机制将是未来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研究以河北省为例, 通过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深入调查和研究, 形成了初步的研究成果, 对“十二五”期间, 多渠道开发大学生就业岗位, 完善大学生就业政策体系, 解决现实中存在的“人才过剩”与“人才短缺”并存的矛盾, 实现大学生就业和经济发展双赢具有重要意义和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胡金秀, 宋占新, 吴宝华.金融危机影响下河北省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0, (3) :68-71.

[2]李瑾, 彭建章.新形势下河北省大学生就业困境分析与应对策略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6 (3) :133-136.

[3]李正龙.实现社会就业比较充分的对策研究——以上海市为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4]刘桂智, 马俊云, 郑春颖, 王爱云, 宋士清.基于B/S架构的河北省大学生就业服务评价平台[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9 (2) :24-27.

[5]刘桂智, 郑春颖, 马俊云, 宋士清, 张福喜.高校图书馆服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与对策[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8 (3) :102-107.

[6]刘桂智.高校图书馆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论略[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3 (1) :105-108.

[7]马俊云, 刘桂智, 郑春颖, 宋士清, 张楠.高校图书馆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评价指标研究[J].图书馆建设, 2010, (6) :79-82.

[8]王伟.河北省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北:华北电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

[9]夏杰长, 李勇坚, 姚战琪.增长就业与公共政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篇4:就业岗位开发小组

关键词:中职;校本教材;就业导向型

中等职业学校要想具有生命力,专业设置及教学内容至关重要。我国著名职业教育家黄炎培先生曾经有过这样精辟的论述:“对职校的专业设置,完全须根据那时候当地的状况,教学内容要切近于将来服务的需要。”这些论述对于我们正确认识职业教育,开发具有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特色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程校本教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背景分析

职业教育的任务就是紧贴市场需求,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中职学校正是高技能人才成长的基地。但是,目前中职生厌学率高,迟到、旷课严重,迷恋网吧的大有人在,究其原因是学生对学习没兴趣,但深层次的原因是学校的课程设置始终没有摆脱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学科型”课程体系,所使用的教材是按系统知识编排的教材,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虽然近几年出现了“行为导向”教学方法,广东、江苏、上海等地也开始推广“任务引领型”课程体系,但是笔者认为这些课程改革还不够彻底,多少还带有“学科型”课程体系的影子,要想让学生有兴趣就必须彻底地进行课程改革,构建“任务引领型”一体化课程体系和校本教材,以企业产品的开发设计为牵引,以就业岗位需求为目标,通过完成“任务”使学生学习到应该掌握的专业知识,让学生在“乐”中“做”,在“做”中“学”。

二、注重校本教材开发前的调研与分析

就业工作是职业学校办学的生命线,中职学校要坚持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理念,确立“以就业促招生,出口旺,进口畅”的工作思路,不但确保毕业生全部顺利就业,还要确保大部分毕业生对口就业。因此,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注重做好市场调研,加强市场预测,关注企业与市场的需求变化,坚持就业围绕企业转,企业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要开展订单培养,使毕业生充分掌握一技之长,真正适销对路。

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笔者在对21家各种行业用人单位的多项问卷调查中发现,对学生就业岗位的要求,18家企业选择了网络应用,占85.7%,其中10家企业表示需要网管员,12家企业表示需要网站维护或产品网络宣传工作人员,5家企业要求学生就业后先到网络工程部工作,学会综合布线和交换机、路由器的基本配置使用。这说明了各行各业都需要网络专业人才,尤其是需要大量的网络维护与安全管理方面的实用技术型人才,如从事企事业单位网络组网和维护管理工作(网络管理员)、网站建设和维护管理工作(网络技术人员)、网络产品营销及售前的技术支持工作(网络售前工程技术员、技术销售工程师等)、网络产品售后调试及技术支持工作(测试工程技术员、售后工程技术员等)、简单广告设计技术人员、各企事业单位中级文员工作等方面的人才。

经过调研,计算机网络专业职业岗位典型的计算机网络职业活动主要有:

(1)为企、事业单位局域网提供技术支持,规划设计单位局域网,与互连网对接,局域网的技术维护及安全防护。

(2)根据客户要求,开发特定的小型网络应用软件,并提供技术支持。

(3)根据客户企业特点及要求,利用网站设计专业软件为客户量身定作网站,并发布、推广。

(4)为客户企业进行计算机网络系统故障排除及安全管理。

(5)根据客户企业特点及要求,为客户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应用开发。

(6)网络产品营销及售前的技术支持。

(7)从事网络产品售后调试及技术支持。

分析上述典型职业活动,可归纳出从事计算机网络职业岗位的人员必备的知识与技能有:计算机技术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系统(局域网、广域网)的设计、组建、管理与维护的能力,小型网络应用软件开发能力,网站设计与维护,电子商务应用开发的能力,网络系统配置,故障排除及安全管理等能力,以及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协作意识,能快速跟踪计算机网络新技术,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注重校本教材的“适用性”与“实用性”

教材是为学生开发的,如何能使教材更适应就业岗位的需求,笔者认为,一方面,内容安排上要有一定的弹性,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使用,因此在编写时要根据内容的深浅划分为几个不同的等级,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在教学中可有不同的选择。学生也进行分层学习,根据自身的水平和今后的发展方向做出不同的选择,大大提高教材的适用度。另一方面,开发时还要考虑中职生理论基础普遍较差、动手能力不错的实际情况,在校本教材的开发中注意多一些动手操作,少一些理论研究;多一些公司作业,少一些课堂教学,如在岗培训内容的校本教材就更具适用性。

考虑到学生的就业,校本教材的开发更应满足企业的需求。能不能被企业认可是学生就业的前提,所以校本教材应根据当地企业的实际岗位需求确定开发的内容。开发团队应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相关作业,或请相关企业的技术专家共同组成开发团队,使教材编排更符合企业实际工作流程。学生现在所学的就是他们将来就业所用的,教材内容应尽量具体化、岗位化、实用化。

四、注重校本教材格式设计的创新

在教材编排方面,我们可以打破以往教材的编写模式,采用“工作过程导向”设计编排,即按实际生产中工作流程或工作过程的顺序,以“程序化”的方式编排教材。“工作过程导向”旨在实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融合,以便适合就业岗位需求。校本教材开发应把“工作过程导向”作为设计编排教材和整合教学内容的基本途径,以对应工作过程中实际应用的技术理论和技能训练为主,以必需、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以“怎样做”和“怎样做更好”的经验性知识为主,以“是什么”和“为什么”的理论性知识为辅。这样,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以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以为培养实践技能服务为原则构建理论教学体系。教学内容确定以后,按照职业工作过程和学生认知的心理过程对课程内容进行排序和组合。

在格式设计方面,最好按项目教学的教学模式设计:

(1)以项目为编写单元,每个项目分为若干个任务,在每个任务穿插知识点,并在“相关知识”中进行详细介绍。

(2)以实际工作过程为主线,每个项目都具有实用性。

(3)每个项目引入一个情景故事,力求使学生融入角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设计每个项目都充分考虑中职生的特点,定位在有趣、易学、易做的基础上。

(5)从易到难,符合循序渐进的规律。

五、注重校企合作,为校本教材编写创造条件

校企合作可为优化校本教材的实践内容奠定基础,为提升教师实践能力提供保障,为校本教材的编写与试用提供实践舞台。通过校企合作,可使专业校本教材更具实用性、专业性、针对性,从而使学生适应将来就业岗位的要求。

(1)为教材编写提供“鲜活”的素材来源,提高校本教材的应用价值。职业学校和企业良好的合作,使得学校的教学与企业的生产实践有机结合,学生视野开阔,项目来源广,项目的应用价值将因此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实践能力得到了更多的锻炼。

(2)充实实训设施,为专业校本教材的编写与试用提供实践舞台。中职教育以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中级层次的实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以技能培训为中心内容。实训场所与实训基地是技能培训的必要场所。计算机网络实训基地的建设费用较大,如果资金比较缺乏,可采用校企合作的模式,学校主要提供场地和管理,行业或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以行业企业为主组织生产和学生实训,这是校企合作的主要形式。

(3)提高教材编写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如果教师缺乏实践技能,要让教师培养出符合企业需要的合格人才是不可能的。因此,中职教育需要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首先,学校应加大培训力度,强化实践技能培训。可采取的措施有:鼓励教师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开展岗位培训、挂职顶岗活动,定期派专职教师到社会第一线了解生产设备、工艺技术和科技信息。其次,要加强专业教师的教学储备,及时、定期安排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学习最新的应用知识,掌握最新的技术,提高教师的能力和业务素质,为将来开设新的专业课程作好充分准备。再次,学校要鼓励教师积极学习,参加合作企业组织的技能培训,让教师强化专业技能,编写出具有实用性、专业性、针对性的校本教材。

(作者单位:中山市东凤镇理工学校)

参考文献:

[1]张建辉,尹光成.基于工作过程的中小企业网络组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蒋庆斌,徐国庆.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5,(22).

[4]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篇5:就业岗位开发小组

发文日期:20030606 访问次数:1386

文号:渝劳社发[2003]41号 发文单位:重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重庆市再就业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重庆市财政局、重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重庆市国家税务局、重庆市地方税务局、重庆市建设委员会、重庆市市政管

理委员会、重庆市公安局

重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重庆市再就业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 重庆市财政局 重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重庆市国家税务局 重庆市地方税务局

重庆市建设委员会 重庆市市政管理委员会 重庆市公安局关于开发公益性岗位扶持 大龄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有关问题的通知

渝劳社发〔2003〕41号

各区县自治县、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再就业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财政局、工商分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建委、市政城管部门、公安分局,北部新区组织人事部,经开区、高新区劳动人事局: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通知》渝委发〔2002〕31号精神,切实做好大龄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工作,现将开发公益性岗位扶持大龄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关于大龄就业困难对象和公益性岗位的界定

一大龄就业困难对象是指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男性50周岁以上,女性40周岁以上就业困难的下岗失业人员。

二公益性岗位是指由政府投资或政策扶持,优先安排大龄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的工作岗位。

公益性岗位的主要工种及工作内容是:1.为城市及社区环境卫生提供服务的道路清扫、垃圾清运、公厕清扫清掏等工作;2.为城市道路、公园和社区等公共场所提供公共绿化种植、日常养护服务的工作;3.协助基层公安机关开展社区和社会治安防范控制的工作;4.配合协助进行城市道路、车站和停车场等公共场所公共交通秩序管理的工作;5.市政公共设施日常维护保养工作;6.其他由政府投资或政策扶持的项目形成的工作岗位,如城市监管员、税务协管员、报刊报亭经营管理员等。

二、关于公益性岗位的开发、使用和管理

市级各有关部门、各区县自治县、市有关部门要把开发公益性岗位,促进大龄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工作列入重要日程,将公益性岗位开发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同时,要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鼓励和引导街道、社区以及社会单位开发公益性岗位,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一建立社会公益性岗位调查登记和空岗申报制度。各级就业服务机构要定期对社会单位公益性岗位进行调查登记,摸清底数。凡社会单位的公益性岗位出现空岗和新增时,必须将岗位空缺情况及时向市或所在地区县自治县、市就业服务机构申报,填写《重庆市公益性岗位用工申报表》附件1。申报内容应包括工种、数量、招用条件、工作地点、劳动报酬及福利待遇等。

二建立社区公益性劳动组织,在街道镇和社区的组织下,开展社区保洁、保绿、保安、保养、车辆看管以及便民服务等项目,安排本地区大龄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

社区公益性劳动组织的申办,由公益性劳动组织负责人向所在街道镇社会保障机构提出申请,填写《重庆市社区公益性劳动组织申请表》附件2;街道镇社会保障机构审查后,报送所在区县自治县、市就业服务机构审批;区县自治县、市就业服务机构将符合条件的社区公益性劳动组织报市就业服务管理局备案,由市就业服务管理局统一印制发放《重庆市社区公益性劳动组织证书》以下简称《认定证书》。

三对社会单位申报提供的公益性岗位,由市或所在区县自治县、市就业服务机构统筹用于再就业援助。公共职业介绍机构要根据大龄就业困难对象的特长和就业需求,制定专门的援助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服务,并与街道社会保障机构密切配合,对愿意接受政府有关部门提供的公益性岗位的大龄就业困难对象,在一定时间内,为其提供公益性岗位。对社区开发的公益性岗位,由街道镇社会保障机构负责统筹用于再就业援助。

三、关于开发公益性岗位有关优惠政策

一社会各类企业单位的公益性岗位招收大龄就业困难对象的,可享受岗位补贴。

二下岗失业人员兴办从事社区服务,以安排大龄就业困难对象为主的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或合伙企业,在申办营业执照时,凭《认定证书》,免缴登记注册费、名称查询费;获得营业执照之日起3年内免缴管理费。以街道社区社会保障机构的名义开展有偿公益性经营服务活动,吸纳大龄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的,不办理工商登记。

三社区公益性劳动组织,凭《营业执照》符合工商规定不办理工商登记的社区公益性劳动组织凭《认定证书》向当地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事宜,并按规定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领购发票。下岗失业人员兴办从事社区服务,以安排大龄就业困难对象为主的新办服务型企业、社区公益性劳动组织招收下岗失业人员达到规定比例的,报经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后,免征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及附加税费。

四社区公益性岗位安排原属国有企业的大龄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的,可按有关规定享受社会保险补贴;安排大龄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的,可享受岗位补贴。

五凡领取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大龄就业困难对象在公益性岗位就业,从签订劳动合同或劳务协议之日起3个月后,所在街道镇应重新核定其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条件。

四、关于大龄就业困难对象在公益性岗位就业劳动(劳务)关系的处理

社区公益性劳动组织应当与使用的大龄就业困难对象在用工之日签订劳务协议,明确劳务协议期限、工作时间、工作内容、劳务报酬的标准及其支付形式、终止和解除劳务协议的条件以及双方协商约定的其他内容。劳务协议一式二份,双方当事人各持一份。

社会公益性岗位的用人单位,应当与使用的在其他单位没有建立劳动关系的大龄就业困难对象在用工之日按照有关规定签订劳动合同含非全日制劳动合同;与使用的尚未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大龄就业困难对象在用工之日签订劳务协议。社会公益性岗位的用人单位组织,应当按照规定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严格规范用人单位招用大龄就业困难对象的用工行为,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切实维护大龄就业困难对象的合法权益。凡大龄就业困难对象与用工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免收其申请仲裁的受理费。

五、关于公益性岗位的经费补贴

一经费补贴的范围

社区公益性岗位安排原属国有企业的大龄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经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审核后,由其所在区县自治县、市负责提供不超过3年的社会保险补贴。

社会及社区各类企业单位开发公益性岗位安排大龄就业困难对象,并与其签订2年以上含2年劳动合同或劳务协议的,由其所在区县自治县、市一次性向用人单位提供岗位补贴。

二经费补贴的方法

社会保险补贴标准按用人单位实际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之和计算,补贴资金由区县自治县、市再就业基金支付,市财政适当补助。个人缴费部分仍由本人负担。

公益性岗位的岗位补贴标准由各区县《自治县、市》结合实际自主确定,所需资金由区县自治县、市再就业基金支付,市财政适当补助。

三经费补贴的程序

社会保险补贴实行先缴后补的办法,岗位补贴实行一次性补助。公益性岗位的用人单位按季度填写《重庆市公益性岗位经费补贴申请表》附件3,并附符合享受补贴条件的下岗失业人员名册、享受再就业扶持政策规定的有效证件复印件、劳动合同或劳务协议及社会保险缴费证明等材料,报区县自治县、市劳动保障部门;由区县自治县、市劳动保障部门审核汇总后转当地财政部门,由财政部门核定后30日内直接划入用人单位在银行开立的基本账户。

区县自治县、市劳动保障部门应按季度将本地区公益性岗位的开发使用、大龄就业困难对象的再就业、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收支等情况及时填表附件4上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附件1、2、3、4(略)

篇6:就业岗位开发小组

家住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的大学毕业生高莺日前在榆次区劳动局担当了劳动保障协理员,每月工资670元,榆次区劳动局将为她缴纳各项社会保险,并给予相应补贴。

今年8月以来,山西省已经为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开发出8296个公益性就业岗位,约2000人已经上岗。

为了对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实施就业援助,山西省将开发1万个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这些岗位涉及城乡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管理、农业、医疗卫生、文化科技、民政等多个行业和领域。用人单位与招用人员签订不超过3年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工资标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且按规定为招用人员缴纳各项社会保险,并给予相应的津贴和补贴。

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就业处处长张韧说,零就业家庭的高校毕业生,靠借贷上学的农村高校毕业生,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登记失业一年以上的高校毕业生,高校残疾人毕业生等都可以应聘。目前已开发8296个岗位,今年10月底招聘人员将全部上岗。

★ 公益性岗位申请书

★ 公益性岗位申请书

★ 公益性岗位工作总结

★ 深圳向甘肃高校毕业生等求职者提供2万个岗位

★ 海南21家见习基地为高校毕业生提供720个岗位

★ 公益性岗位整改报告

★ 公益性岗位工作职责

★ 内蒙古新增1万个公益性岗位帮助高校贫困生就业

★ 云南昆明8000岗位虚席以待高校毕业生

篇7:就业协调小组工作计划

就业协调小组工作计划

鉴于小组的特殊性,我们帮助提供某些最新市场工作变动的情况资料,所以拟定以下工作计划: 1. 联系已经毕业的学长学姐做一场有关就业的讲座,交流一下经验,说一些就业规划以及现在的就业前景,需要的注意事项。 2. 请系老师做一个小讲座,谈谈现在的`在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3. 收集近期的就业信息资料,可以帮助即将踏入社会的学姐做个参考。 4. 我们在网上或其他渠道寻找一些兼职,提供给在校学生,让大家在闲暇时间可以体验工作的感觉,增加工作经验。 以最新动态信息,如果有变动,要以实际为主。  

 

篇8:就业岗位开发小组

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在阅读教学中, 我主要从以下三步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一导读

依据阅读文章的具体内容, 可安排课前合作收集整理资料或课堂导入。

第一, 课前合作收集整理资料。在开始阅读课之前, 了解与本课相关的背景资料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 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做好心理和认知上的准备。在准备过程中, 学生们充分发挥合作精神。在阅读课前, 各组内容丰富的材料一一在班内展出, 大大丰富和扩展了课文的内容, 使学生在还没有接触到课文之前, 就了解了部分内容, 为接下来的阅读教学做好铺垫。

第二, 课堂导入。目的是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求知欲, 并使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了解背景知识, 为正式阅读做准备。各组分别有一名学生负责组织提问, 一名学生负责记录组员的发言, 最后将结果汇总。我对每组的讨论情况进行监督, 到各组倾听他们的回答, 保证讨论紧紧围绕主题进行, 鼓励他们练习英语口语。三分钟后, 请一位小组代表回答, 并做出积极评价。

二阅读中

第一, 速读。这一步骤主要是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搜索式阅读和跳跃式阅读, 以获取有关信息, 了解文章大意。在进行速读时, 学生不需要详尽地理解所读材料, 可跳过细节只了解阅读材料的基本信息。所以, 我要求学生快速浏览全篇, 领会主旨或抓住主要内容。在速读之后可让学生选文章标题、搭配段落标题或选段落大意或是回答一两个有概括性的浅层次问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各小组交流, 此环节基本不需教师点拨, 多数情况下学生能在合作中得出正确结论。

第二, 细读。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 要求学生进行第二次阅读 (细读) , 对文章中一些重要语段进行仔细阅读, 通过有目标的阅读, 加大信息输入量, 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了解文章的具体信息和细节。为进一步检验学生的理解程度, 通常在此阶段可以设置有关细节问题, 以此一步步引导学生理解文章。

速读并独立完成任务后分组讨论, 各层次学生互相帮助, 共同商讨, 弥补个人考虑不周全的不足:较差的学生在其他组员的帮助下理解问题大意, 作简单回答;中等生用原句回答相关问题;较好的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回答问题。这样每个人都有机会展示, 达到了各有所获、共同进步的目的。

第三, 朗读。在速读和细读后, 全体学生听录音跟读课文, 之后学生在组内进行朗读。小组学生轮流朗读句子、段落, 当一个学生朗读时, 其他学生纠正其发音或语调的错误。然后小组合作进行课文讲解, 针对某些关键词、长句、难句, 文中的重点和各自的疑问展开讨论, 对课文进行深层理解, 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阅读后

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际, 因此运用所学知识在真实的情境中交际, 在阅读教学中是重要的一环。在阅读后, 可以设计开放式的交际活动, 拓展课文内容, 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创造性、灵活地运用于新的情境中进行交流, 使学生从语言的知识掌握层次提升到能力运用层次, 突出知识的综合性和语言的交际性, 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我常利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复述课文、话题讨论、调查研究、采访等不同的开放式语言交际活动。

在英语阅读课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 不但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动机, 满足他们学习英语的成就感;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用英语思考、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和自学英语的能力。但要使它发挥出最大的功效, 仍有赖于教师对课堂合作学习活动作更深层次的探讨、尝试和研究, 以减少学生合作过程中的低效现象, 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朱萍、苏晨杰主编.英语教学活动设计与应用 (中学卷)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2]焦晓骏.怎样成为一名优秀英语教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3]梁祝主编.初中英语教学活动设计案例精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篇9:就业岗位开发小组

此次广西壮族自治区开发公益性岗位,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问卷调查由广西人才资源研究所启动并在相关部门的指导、支持下完成。调查对象主要是2010年应届高校毕业生、在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一年以上)及参与政策实施人员(各项目管理人员、乡村干部、高校学工人员等)。问卷针对不同调查对象的特点设计了不同的内容,总体上涉及广西现有大学生公益性岗位的认知、评价、工作内容、福利待遇和今后建议等方面。调查采用随机抽样和定向调查的方法,范围大体覆盖了广西全区设岗县(市);投送问卷的方式采用纸质、网络(QQ群)、电子邮件等,共发放调查问卷1240份,其中2010年应届毕业生750份,西部志愿者、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特岗教师等在岗人员200份,组织、人事、教育、团委等系统参与政策实施人员290份。最后回收有效问卷1107份,其中应届毕业生714份、在岗人员163份、参与政策实施人员230份,回收率为89.27%。

二、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一)对广西现有公益性岗位的认知、评价方面

1、应届毕业生对广西现有的大学生公益性岗位的认知相对充分,在岗人员和应届生均对公益性岗位性质有着较为准确的把握。调查显示,在高校、人力资源主管部门的网站和相关单位的广播电视等媒介宣传下,应届生对大学生公益性岗位(特岗教师除外)了解较多,了解比重均占被调查应届生的50%以上。而且,大部分(60%以上)的在岗人员和应届生对公益性岗位性质有较为准确的认识,认为公益性岗位是“为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的岗位”和“由政府出资开发,优先安排困难人员或特殊群体的过渡性岗位”。但也有相当大的比例认为大学生公益岗位是“面向普通大众,可长期从事的岗位”(应届生的占46.88%,在岗人员随岗位项目不同而有差别,其中“特岗教师”岗位选择比例为60.87%)。这一方面说明主管部门对公益性岗位的界定没有一个明晰的标准,另一方面也说明现有纳入公益性岗位的不同项目待遇、出路等差距较大(广西特岗教师项目服务期满基本转为正式教师)。

2、总体上赞同大学生公益性岗位计划。被调查的三类群体总体上对大学生公益性岗位计划持正面评价。高校应届毕业生参加公益性岗位的意愿很高,50%以上的应届毕业生表示“想过、并且条件允许则愿意参加公益性岗位”,同时其选择最多的项目是“西部志愿者计划”。在岗人员也把“寻求认同自己、可以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方式”作为选择岗位的重要因素,其选择的比重超过五成;而且认为在当前岗位做到了“抓住了机会,把知识付诸实践”和“发挥自身优势,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和现代文明”。超过85%的参与政策实施人员认为广西现有面向高校毕业生的公益性岗位设置基本合理,对广西农村发展是有作用的。

(二)对大学生公益性岗位服务期限、工资水平和专业要求方面

1、大学生接受的公益性岗位合适服务期为2年,希望的工资水平在“服务地区城市居民最低工资标准至该地区城市居民中等收入之间”。 调查显示,五成左右的应届毕业生接受的合适服务期为2年(男、女生选择比例差别不大),70%左右在岗西部志愿者和三支一扶人员也认为合适的服务期为2年,只有在岗大学生村官和特岗教师则认为合适的服务期为3年。应届高校毕业生在回答从事公益性岗位对工资的期望值问题时,选择工资水平在“服务地区城市居民平均收入至该地区城市居民中等收入之间”和工资水平在“服务地区最低工资标准到该地区城市居民平均收入之间”这两个区间的比例最高,均为三成左右。不同项目的在岗人员大多数都对当前工资水平表示基本满意(均超过50%),但三支一扶项目除外,仅有12.12%表示满意、39.39%表示基本满意、45.45%则表示不满意。这说明,大学生在对公益性岗位认知相对准确的基础上,对工资水平有比较理性的认识。

2、参与政策人员认为从事公益性岗位最需要经济管理和农业技术类专业背景。调查中,参与政策实施的科级及以下和处级及以上干部认为从事高校毕业生的公益性岗位最需要经济管理类和农业技术类专业背景,在四个备选项中这两者所占比重最大。但也有相当比例(20%左右)的认为“无所谓什么专业背景,主要是看能力”。

(三)调查反映当前公益性岗位存在的问题

1、公益性岗位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调查显示:大部分各类项目在岗人员和参与政策实施人员认为当前大学生公益性岗位的考核机制“合理”或“基本合理”,但也有个别项目被调查者反映考核机制存在较大缺陷,需进一步改进。其中,处级以上干部选择最多的是“三支一扶”项目,科级及以下干部选择最多的是大学生村官项目。在回答“您认为个人评估考核不合理的地方是什么”的问题时,大学生村官和三支一扶岗位人员均反映评估考核程序化,只注重形式、走过场,不注重实际的工作业绩,不能够真实地反映被考核者的绩效,缺乏对考核者的激励性。此外也有人员反映评估考核人员不够专业,态度不够认真直接影响了考评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2、服务期内的公益性岗位培训不足。在岗人员反映在岗位培训方面,与希望和实际需求相差较远,50%以上各类项目在岗人员表示仅是偶尔有岗位培训。而调查显示,应届毕业生和参与政策实施人员均看重岗位培训,尽管对培训的内容侧重点不一致,但比重相差不大,包括业务知识培训、职业道德、法律法规培训、工作职业技能培训、服务地的基本社会情况培训、大学生的心态转换及心理辅导培训、提高与村民沟通的能力以及了解新农村建设的形势和任务等。

3、服务期满后,大学生选择留在西部就业、服务基层的比例不高,且对期满后的去向不明确。应届生对于服务期满后选择留在西部就业、服务基层的比例均不高(10%左右)。在岗人员则选择“结合自身情况,伺机考虑”的最多(特岗教师除外)。在调查不愿到公益性岗位就业的原因中有40%左右的应届生表示对职业发展前景(去向)表示担忧。应届生即使选择在公益性岗位就业,在服务期内,也有近30%的学生担心服务期满的出路问题。同时,五成以上的应届生对服务期满的去向表示有目标但是不很清晰。

(四)对公益性岗位的建议方面

1、被调查者认为公益性岗位政策应该继续完善,并且实施过程中有必要建立服务地方政府、单位与学校之间的定期联络制度。不管是应届生群体还是参与政策实施人员均认为广西面向高校毕业生的公益性岗位政策应该加以改进,继续完善。尽管其选择的侧重点不一样,但主要集中在公益性岗位的“选拔方式、程序”和“岗前培训及后续培养”及适用对象上。而且高达40%左右比例的应届生认为“非常有必要”和“有必要”建立服务地方政府、单位与学校之间的定期联络制度。一方面有利于更客观、更全面地考核毕业生,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校培养方式、学习内容等的调整。

2、被调查者建议今后多开发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群众团体编外用工等公益性岗位。超过60%的应届生和50%以上处级以上干部认为广西今后开发的面向高校毕业生的公益性岗位项目应是“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群众团体编外用工等公益性岗位”;接下来是“民政低保、劳动监察、社会保险、工会协管”等。

三、结论及建议

(一)大学生公益性岗位在广西的社会总体认知度、认可度均比较高。在调查的三类群体中均对广西现有的大学生公益性岗位持正面评价,肯定其在广西这样一个后发展省区,广大农村缺乏人才、急需人才的情况下,大学生公益性岗位的设置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广西农村基层对人才的需求,对促进大学生就业产生了积极作用。因此,今后应加大公益性岗位的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的优秀应届毕业生参与到公益性岗位中来。

(二)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公益性岗位的政策,在公益性岗位的开发过程中要设置配套的政策措施,保障参加公益性岗位的应届毕业生的权益,并使其能够在服务的过程中免去后顾之忧。比如设置更加公开透明的选拔机制,择优录用;公正严明的考核机制,奖优罚劣,等等。不管是在岗人员还是参与政策实施人员,都有相当多的认为当前公益性岗位项目考核、培训等方面还存在缺陷,这就要求各主管单位深入思考和探索提高考核工作的公正性、准确性、有效性,完善合理的培训机制,加大岗位培训的力度。同时,要设置更加公开透明的选拔机制,确保择优录用;监督并落实对从事公益性岗位期满的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保障参加公益性岗位的大学生的权益。

(三)今后可进一步开发面向高校毕业生的公益性岗位,并可确定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群众团体编外用工”等大学生意愿较高的方向上。调查对象均在认可现有大学生公益性岗位的基础上,认为今后可进一步开发面向高校毕业生的公益性岗位,并可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群众团体编外用工”等方面多设置岗位。这就要求主管部门在开发、设置公益岗位时,在考虑财政承受能力的前提下,应结合大学生年轻、有知识、有干劲的特点,多设一些需一定专业技能的岗位。切忌简单套用对下岗职工和农民工的政策,警惕在岗位设置、工作内容上的大学生“民工化”的现象。

上一篇:帐户年检证明下一篇:“一诺千金,诚信做人”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