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犯的生命教育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论死缓限制减刑罪犯的服刑管教模式

摘要:死刑缓期二年执行限制减刑,指《刑法》第五十条第二款规定: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人民法院对上述罪犯进行死缓限制减刑,根源在于其对社会造成了严重危害。同时,《刑法》第七十八条第二款第三项:人民法院依照本法第五十条第二款规定限制减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五年,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年。该条规定了死缓限制减刑罪犯减刑后的实际最低服刑期限。死缓限制减刑制度,是我国刑罚执行制度的创新,是我国人权理念的发展和进步,将少杀慎杀的先进刑罚理念融入刑罚执行中,体现了法律对生命的谨慎和尊重。实现了减少死刑和预防犯罪的双重价值功能。相比普通罪犯,对于死缓限制减刑罪犯的减刑在减刑幅度、减刑条件、减刑间隔等方面要求非常严格,有些死缓限制减刑罪犯入监时可能已近中年,漫长的刑期使死缓限制减刑罪犯可能看不到出狱的希望,心理上长期处于压抑、焦虑状态,容易滋生自杀、越狱或者其他暴力行为,不仅自身抗拒改造,而且危及警察和其他罪犯的安全,具有很强的人身危险性,对监狱管理、教育、执法造成很大压力,一旦出现监管安全事故也会产生不良社会影响。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是探寻死缓限制减刑罪犯犯罪的各种成因,从而分析得出其不同于其他普通罪犯的特点。第二章是阐明现行监狱管教模式的存在的弊端,以及对死缓限制减刑罪犯管理效果欠佳的分析。第三章是死缓限制减刑罪犯管教模式的新探索,这部分重点阐述了为解决现行模式的弊端,提出新的立体管教模式,分析新模式的所具有的五大优点,并阐述新模式所需要的理论和制度支撑。第四章是新管教模式的实现途径,分为八个途径展开论述,这八个途径并不是单方面进行,而是要共同发挥作用,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第五章是预测随着死缓限制减刑罪犯人数的增多,新管教模式会成为监狱的必然选择。本文的创新点在于探索一套不同于普通罪犯的动态立体管教模式,该管教模式要既能够体现法律的威严性,又能够体现出法律的人性化,既能够使他们感受到刑罚的威严,又能感受到公平正义,既能够促进监狱监管秩序的稳定,使他们安心的服刑改造,又能够使其出狱后有一定的生活能力。

关键词:死缓限制减刑;累进处遇;替代性教育;心理干预;帮教

学科专业:法律硕士(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死缓限制减刑罪犯的特点

一、S省H监狱死缓限制减刑罪犯的构成

二、死缓限制减刑罪犯的特点

(一) 社会特征方面

(二) 心理特征方面

(三) 法律特征方面

(四) 服刑表现方面

第二章 现行管教模式及弊端

一、现行管教模式

(一) 分散混合关押

(二) 按照危险分子级别管理

(三) 采用同一计分考核标准

(四) 无专属管教警察

(五) 减刑受到严格控制

二、现行管教模式的弊端

(一) 未集中关押造成无法实现集中管教

(二) 计分考核的奖惩机制作用日渐削弱

(三) 教育管理手段及监管设施落后

(四) 警力资源不足

(五) 缺少对回归社会问题的关注

第三章 死缓限制减刑罪犯管教模式的新探索

一、新管教模式的内涵

(一) 实际改造效果为管教标准

(二) 个案改造为基本管教方法

(三) 赋予计分考核的新的功能

(四) 重视社会资源的利用和衔接

二、新管教模式的优点

(一) 管教模式的立体性和科学性

(二) 管教场所的专属性和超前性

(三) 管教警力的直接性和固定性

(四) 管教手段的系统性和综合性

(五) 管教资源的协同性和开放性

三、新管教模式的理论和制度支撑

(一) 协同理论

(二) 刑罚个别化理论

(三) 需求层次理论

(四) 循证矫正理论

(五) 累进处遇制度

第四章 新管教模式的实现途径

一、实现高度戒备下的集中关押

二、做好危险甄别和评估

三、施行个别化循证矫治

四、以管教警察的高素质实现监管实效

五、增加替代性教育内容

六、劳动改造目标侧重个体价值实现及出狱衔接

七、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八、引入社会资源以实现帮教衔接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谢辞

上一篇:大学生毕业德育论文提纲下一篇:学籍管理开放教育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