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苍产业调查与思考

2024-04-14

旺苍产业调查与思考(精选8篇)

篇1:旺苍产业调查与思考

关于旺苍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调查

一、调查背景

由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具有不可逆转的客观规律性,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变革时期,农业作为基础,在保证经济发展、粮食安全和国家独立自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关系到整个国家民生问题。

要改变当前农业的发展,关键是要着眼于当前的农业投入要素,分析并通过改变农业投入要素的数量、质量以及相互之间的比例来动摇当前落后农业的传统均衡状态。加大农业投入,改变土地、劳动力、资金和技术要素现状以促进农业的发展。

从中观农业发展来看: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它是实现农业规模效益,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增强我国农产品竞争能力,提高农民收入的选择路径。

旺苍县位于四川北部大巴山区,经济贫困,农业发展相当于其他地方较为落后,作为当代从旺苍县走出去的农大大学生,特别是以学习农业经济管理为主,有义务也有必要在毕业之前对旺苍县的农业发展情况做一些了解,同时哪怕能做出一点微薄的贡献也会感到很欣慰。

二、调查思路

本次调查以旺苍县为例,通过了解旺苍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分析旺苍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适合的政策建议。

三、调查内容

1.农业产业化要以规模经营为前提,首先应了解旺苍县农业产业组织现状、龙头企业数量与质量、农业中介组织发展现状和政府在整个农业产业化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2.要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就必须改变农业要素投入,了解旺苍县土地流转现状、资金与金融支持现状、农民素质以及农民所面临的风险和他们的优先理性和不成熟的信用、农业技术扩散和推广机制和面临的问题。

3.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在这个一体化大链条中,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十分重要,了解旺苍县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利益协调机制和制度保障体制。

四、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法:通过设计有效的关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问卷对农民进行实地调查。

2.访问法:通过拜访农户,农业中介组织、企业、政府了解相关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等。

3.文献检索法:通过利用四川农业大学庞大的图书馆体系,检索有关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相关论文,就我县农业产业化现状进行分析,并加以解决相关问题。

篇2:旺苍产业调查与思考

调查与决策(内参)

第195期

关于旺苍县地震灾区农民永久性住房建设机制的调查

中共四川省委政策研究室、中共广元市委政策研究室调研组

汶川特大地震导致旺苍县农村房屋大量损毁,3万多户农民房屋需要重建。旺苍县委、县政府把灾后农民永久性住房建设作为灾后恢复重建中最紧迫的政治任务,作为事关受灾群众安居乐业、安全过冬,事关灾后农村发展稳定的首要大事,建立了“一套档案奠基础、一事一议定方案、一份协议明责任、一个管委会抓落实、一户多策强投入、一张明白卡保公平”的“六个一”重建机制,系统推进灾后农村永久性住房建设,效果非常显著,受灾群众满意,灾区社会和谐,有望实现“10月底前入住一批,年底前全部入住”的重建目标。

一套档案奠基础。为了消除群众思想顾虑,保证房屋重建工作有序、顺利推进,旺苍县把收入摸清灾情、详细记载灾情、严格界定重建标准、准确锁定重建对象作为做好灾后农民永久性住房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来抓。一是及时建立灾情档案。在实地查看灾情的基础上,以村社为单位召开村民会议,由群众对每户受灾情况进行公开评议,初步确定重灾、轻灾对象,对评定结果张榜公示。对公示后无异议的农户,由乡镇和村社统一逐户建立灾情档案,并专门配上照片和现场绘图等第一手资料,详细记载农户房屋的受损情况。根据余震、地质灾害不断引发新灾情的实际,落实专人及时收集新的损失情况,及时补充载入档案,确保了农户住房受损档案的真实、全面、准确,为重建永久性住房提供了可靠依据。二是严格界定重建户的范围。针对各户房屋受损程度轻重不一,重建户界限不好界定的情况,明文规定只有“全倒户、严重危房户、地质灾害威胁户”三种类型的农户可以享受重建政策。对不好把握的严重危房户的范围,旺苍县指挥部专门下发文件,明确危房是指“在地震中房屋主要或主体结构严重受损,房屋虽未完全垮塌,但已无法居住和使用,必须全部拆除重新建设的房屋”。三是准确锁定重建具体对象。按照“农户申请-群众评议-村社公示-乡镇审核-县级审批”的程序,严格申报审批重建对象,重建对象一经确定后即锁定名单,不得随意更改增减,确保了农村永久性住房建设的公开、公平、公正,有效地激发了重建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事一议定方案。为了扎实推进灾后农民永久性住房建设,旺苍县把重建方案作为永久性住房建设工作顺利推进的先导来抓,坚持以党的群众工作路线为准绳,按照“群众的事情群众办,百姓的事情百姓定”的原则,组织群众开展村民“一事一议”,让受灾群众自主确定灾后重建方案。一是精心制定方案。灾后农民永久性住房建设方案的制定,主要由基层党组织,以社(组)为单位,召开群众大会,让群众评估各户灾损以及认定重建对象,让群众充分讨论灾后重建的安置方式、宅基地调剂等重建事宜,最终形成“一事一议”决议。二是创新安置方式。把村民“一事一议”,让受灾群众自主选择重建安置方式作为制定重建方案的首要内容,集中民智,尊重民意。目前,旺苍县确立了以分散安置为主,集中安置为辅,分散安置与集中安置相结合的安置方式。三是多种举措调剂土地。落实灾后农民永久性住房建设宅基地是当前农村推进灾后重建最复杂、最困难的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旺苍县通过村民“一事一议”,创新土地调剂方式。即对本社集中建房或者分散异地迁建的农户,鼓励自行协商调剂土地,有条件的村社可用闲置土地或集体土地进行调剂;对跨村、跨社的建房户采取投亲靠友协商调剂土地,不能协商调剂的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进行调剂,也可通过补偿和用土地相互调剂;充分利用县城、乡镇场镇规划用地,采取土地置换、征用或补偿的办法进行调配,积极发动有经济实力、善于经营的灾后重建农户到县城或乡镇场镇购房兴业,引导农民向城镇化的非农产业发展。如旺苍县张华镇岐山村三社,全社23户受灾群众需要重新建房,其中有18户农户无合适宅基地,该社采取以上方法很快解决了重建农户的土地调剂。旺苍县通过村民“一事一议”,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让群众充分享有知情权、决定权和管理权,解决了地方政府难以用具体标准和政策调剂土地等棘手问题,确保了受灾群众有地建房、建得起房、高效建房。

一份协议明责任。为落实监管责任,旺苍县把农房重建纳入县对乡镇、部门“以事论官、选贤任能”目标督查考核的重要内容。确定由县灾后农民永久性住房建设办公室提供统一模式,由乡镇人民政府与重建户签订《农村居民住房灾后重建协议》,明确了管、建双方各自责任和农户在灾后重建过程中的主体作用。由乡镇人民政府协调县规划和建设局、县国土资源局等部门为重建户免费提供选址、规划、施工图纸等技术支持;组织村社干部和乡镇人民调解委员会、村调解组织等调处涉及土地调剂、复耕、青苗补偿等相关问题;落实专人监督建设质量和进度,并严格实行“一天一进度,一周一督查,一月一总结”;按照协议约定进度及时兑付政府补助,分别按重建工程量过半、工程竣工等时间段兑现补助资金。由村民委员会负责监督协议的执行。重建户必须按照选址、规划、施工图纸的技术要求进行住房重建。协议的签订,不仅维护了规划的严肃性,同时,也是对建设进度和质量的有效督促。

一个管委会抓落实。旺苍县针对地处山区,集中安置点多、面广,管理人员少的实际,因地制宜,创新建立了建房管理委员会,扎实推进灾后农民永久性住房建设。一是民主推选组建。在集中安置点的农户中,重建农户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先海选管委会成员7至10人,在管委会成员中差额选举产生管委会主任1人和副主任2人,民主推选建立建房管理委员会,管委会所有成员不计任何薪酬。二是明确管理职责。建房管理委员会根据统一规划,结合县规划和建设局提供的《农房通用图集》,征求灾损农户意见后,选定建设图纸、外观风貌、建设标准,具体协调建房过程中的各项事务,监督工程建设质量、进度,督导施工人员按规划设计施工,及时处理建设中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基层政府只参与指导、监管,不参与具体施工管理。三是延伸管理机制。房屋建成后,管委会还将负责管理集中安置点内的水、电、路、卫生、公共设施维护、社会治安、信息传达等事务的组织实施与管理。张华镇九台村集中安置点,由村党支部和管委会共同引进建筑业主,按照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的造价进行统一建设,由管委会具体负责建筑过程中质量的监督,进度的监控,具体事项的协调处理,重建农户每户只需交付建房资金,不参与建设和管理,在工程竣工验收后直接入住。灾后农民永久性住房建设管委会的组建,有效减少批量建房的政府管理事务和常规性纠纷矛盾,进一步丰富了“村民自治”的内涵,充分调动了村民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积极性,顺利实现了集中安置点的和谐共建共管。

一户多策强投入。灾后农民农村永久性住房建设最核心的问题是解决农户的投入问题。旺苍县坚持“农户为主,广开门路,因户制宜,一户多策”的原则,充分整合农户、政府、社会等多方资源,有效地解决了灾后农民永久性住房建设资金缺口大、物资短缺的问题。一是“六个一点”筹资金。按“六个一点”(农户自筹一点,亲朋赊借一点,信贷支持一点,保险理赔一点,社会捐助一点,政府补助一点)的办法,积极筹措建房资金。县委、县政府专门制定了县信用联社支持灾后农民永久性住房建设的优惠政策,每户重建户凭乡镇政府的证明和本人的申请,无需任何抵押和担保,可在当地信用社申请最高限额5万元的信用贷款,信用社在收到申请后三个工作日内完成贷款手续。目前,全县共为重建农户筹措资金1亿多元。二是整合资源增投入。把上级补助、救灾资金、对口帮扶、部门帮建、社会捐赠的资金和物资有计划地投向重建农户,统筹安排交通、饮水安全、沼气、以工代赈、金土地等相关项目,打捆使用到集中安置点,解决好重建户的饮水、出行、供电、通信等基础配套问题;把农村卫生、教育、文化等项目优先向集中安置点倾斜,把集中安置点打造成功能完善的新型农村社区。三是政策支持降成本。旺苍县委、县政府出台专门的政策,在国土、林业、建设规划、电力、水利等方面为重建户简化手续,减免相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可不收的一律不收,可减收的按下限收取,全县共减免收费项目20多项,减免收费1000多万元。抓好砂石、砖瓦、木材、水泥、钢材等建筑材料的供应,采取县外组织调动和县内扩大产能相结合的办法,在县外、省外统一调运回大宗建材的基础上,全县新审批砖瓦窑26家,可保证全县灾后重建的需要。同时,强化建材市场监管和价格干预,实行政府指导性定价,坚决杜绝囤积居奇、哄抬物价,损害重建户利益的现象发生。

一张明白卡保公平。旺苍县把重建户公平享受重建政策作为有序推进灾后农民永久性住房建设的重要抓手,在逗硬执行村社组织监督灾后农民永久性住房建设的同时,加大社会监督力度,由各乡镇人民政府按照一户一卡的要求,通过召开群众会、干部到户随访等方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科学设置内容,制作了“无房户永久性住房建设明白卡”。张贴在醒目位置的明白卡将重建户的房屋结构、建筑面积、资金来源、建设进度、补助标准、减免政策、公共义务等据实标识,并利用政务公开栏、村务公开栏以及在人口集中地带设立监督举报电话,广泛接受社会监督,确保了公平、公正和重建过程公开透明,也减轻了干部的负担。旺苍县化龙乡油树村中坝社在灾后农民永久性住房建设初期,部分村民对重建户的确认和重建补助标准的公平性提出质疑,对乡、村干部的耐心解释置之不理,重建工作一度放缓。在实行明白卡后,问题迎刃而解。

负责人:王整 蒋一

成员:吕焱飞 王强

篇3:旺苍县核桃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一、发展现状

截至目前, 全县核桃种植面积已达20万亩, 种植大户152户, 实现产量6 000t, 产值1.3亿元, 主产区人均核桃收入达1 700元, 核桃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的28%。核桃经济林增绿20万亩, 提高森林覆盖率近2%。建成500亩以上核桃产业示范基地15个、核桃专业合作经济组织5个、优质高效核桃穗圃园1个、品种改良示范基地1个。基本形成了以普济为核心的万亩核桃标准化生产示范园, 以正源为核心的万亩核桃产业示范片, 以国华、英萃、五权等乡镇为核心的千亩核桃产业带。旺苍核桃被农业部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

二、存在问题

1.种植规模偏小, 品种老化虽然全县核桃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 但大多实行一家一户经营管理模式, 形成规模的种植大户所占比例较低, 标准化建园面积更小, 零星树木占有很大比重。旺苍县现有核桃多为本土品种, 优良品种少, 单产低。且相当一部分已过盛产期, 结实量逐渐减少, 品质较差。近年来, 旺苍县虽然引进了辽核、香玲、元丰、新疆扎343等一批早实优质薄壳核桃品种, 但由于嫁接技术难度大, 成活率偏低, 推广范围受限。

2.科技含量较低, 管理粗放由于每户栽植面积小, 前期没有经济效益, 而且还需要一定的管理投入, 不少农户发现, 虽然“一村一品”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尚处于起步阶段, 产业规模小, 区域竞争优势不强。缺乏核桃深加工龙头企业, 仍处于贩卖原料的初级阶段, 大多是现收现卖, 缺乏深加工, 产品附加值不高, 产业综合效益低。

4.市场体系不健全, 竞争力不强

市场流通体系不完善, 主要依托集市贸易式的出售、收购, 市场价格波动大, 导致农民难以合理安排生产, 惜售与卖难现象并存。同时, 旺苍县的核桃产业发展仍处于自发性生产状态, 没有建立统一的品牌, 进入外地市场全靠“散打”, 缺乏市场竞争力。

三、前景分析

1. 独特自然资源

旺苍县地处四川盆地北缘, 秦巴山区、米仓山南麓, 属亚热带东南季风气候, 年平均日照时数1 355.3小时, 年平均降雨量1 196mm, 年平均气温16.5℃, 光热充足, 雨量适中, 温度适宜, 霜期较短, 适宜核桃生长。同时, 全县现有林业用地311.9万亩、占总幅员的68%, 有大面积的宜林荒山荒地发展规模化核桃种植。

2. 三大效益突出

发展核桃产业是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多功能工程。一是经济效益。发展核桃产业是发挥山区自然资源比较优势, 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目前旺苍县核桃市场价格已达28元/kg, 盛果林年产值在8 400元左右, 净收益可达6 000元, 盛产期可达50年以上。同时, 树下仍可套种魔芋、土豆、生姜等喜阴矮科作物, 与其他农作物相比效益明显。二是社会效益。通过发展核桃产业, 可以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农民收入稳定增加、农民素质有效提升、村容村貌有效改善, 是全面推进旺苍县新农村建设步伐的重要途径。三是生态效益。核桃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绿化环境等方面具有特殊的生态功能。

3. 市场潜力巨大

核桃不仅营养丰富, 而且具有较高的医疗和保健作用, 是人们十分喜爱的绿色食品和保健食品。目前我国年人均核桃占有量仅为0.38kg, 核桃的市场需求在国际上以1%、国内以3%的速度增长, 市场前景广阔。同时, 以核桃为主要原料加工制作的核桃仁、油料、食品添加剂及生产的木材、家具等系列产品已达1 000种以上, 发展核桃效益愈来愈明显。

4. 政策机遇空前

近年来, 中央、省市不断加强对核桃等干果产业的扶持力度。《广元市“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 “十二五”期间, 广元市将大力发展核桃、猕猴桃、黑木耳、茶叶、烟叶和油橄榄六大优势特色产业, 并把旺苍列为了全市核桃产业发展重点县。加之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山区林业综合开发的实施, 旺苍县山区林业经济发展必将迎来“黄金期”。

四、对策建议

1. 科学规划布局, 促进基地化建设

按照“全域演进、重点突破、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的原则, 重点推进嘉川至燕子、高阳至鼓城、国华至万家、三江至水磨、普济至九龙5个核桃产业发展带, 种植规模达到30万亩;精心打造西河高新农业示范区、普济黄花山、正源辕门、国华春风、万山云雾5个核桃产业示范园, 园区规模达到5万亩;积极培育东河松米山、嘉川和平村、英萃新房村、万山云雾村、普济远景村5个优质核桃采穗圃, 苗圃面积达到1600亩;重点建设松米山、国华、英萃、水磨、五权5个优质核桃育苗基地, 基地面积达到500亩;高标准打造西河高新农业和国华春风2个核桃产业发展核心示范区。到2016年, 建成2万亩以上核桃产业发展示范乡镇10个、1万亩以上基地10个, 1 000亩以上示范村50个, 10亩以上示范户1万户, 全县核桃基地品种优良化面积达到35万亩以上, 培育专业合作社35个以上。到2017年, 实现产量15万吨, 创产值42亿元, 助农年人均增收1万元以上。建成全省核桃产业化示范基地和“川北核桃之乡”。

2. 强化技术服务, 促进产业增效

以基地建设和大户发展为载体, 按照“一户一个科技明白人、一乡一个技术带头人”的目标, 建立健全以县核桃产业化推进办为核心、以外聘技术顾问为支撑、以乡村技术人员为主体的县乡村三级科技服务体系;深入开展“校地合作”, 引进高端人才, 共建科研基地, 积极支持企业开展精深加工和副产品开发等技术攻关, 着力提高核桃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建立分级技术培训制度, 重点乡镇配备1~2名专业技术员, 重点村配备1~2名技术协管员, 户户培训1名会嫁接、懂管理的技术明白人;制定完善适宜旺苍自然条件特点的核桃集约化经营技术方案、种苗培育标准、种植技术标准等规范性操作规程, 加快建立涵盖种苗培育、种植管理、采摘烘烤、产品包装、精深加工等核桃产业发展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体系, 大力推行“四定技术” (定点供穗、定点育苗、定单生产、定向供应) 和“五统一种植” (品种、技术、标准、模式、布局) , 引导规范全县核桃产业发展。

3. 强化龙头带动, 做大做优品牌

坚持当地培育和对外引进相结合, 加快培育2~3家综合实力强、管理理念新、带动面大的核桃精深加工企业, 予以重点支持。引导企业加强技术研发, 综合利用核桃仁、花、壳、叶和木材, 深度开发核桃油 (乳、露) 、核桃酥 (粉) 等食用性产品和工艺、装饰材料等产品, 不断延伸产业链, 提高产品附加值。到2016年, 建成省级及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家以上, 开发核桃系列精深产品3个以上。建立健全“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让企业和农民结成利益共识, 实现“双赢”。到2015年, 建成市级“十佳”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个、省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2个, 建成川北地区有影响力的核桃综合性交易市场。积极筹办“米仓山核桃节”, 在国内大中城市筹划举办“米仓山”核桃推介会和交易会, 借助互联网、电视、平面广告等媒体宣传推介, 提高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 打响旺苍核桃品牌。

4. 创新发展机制, 优化发展环境

篇4: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一、上犹县油茶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上犹县目前油茶林面积32.8万亩,其中农户的老油茶林24万亩,占73%;公司和大户新造的油茶林8.8万亩,占27%。近5年来,已建成万亩新植高产油茶基地2个,万亩以下千亩以上基地10个;完成低产林改造6.0万亩,建成东山镇墨溪坑、社溪镇龙田等千亩以上油茶低产林改造基地5个。2014年茶油产量2147吨,年产值1.7亿元。

(一)上犹县发展油茶产业的主要做法。

1.财政扶持。出台了上犹县“两茶一苗”产业重点基地基础设施建设“以奖代补”实施办法。每年统筹整合项目资金,奖补山塘水库、排灌设施、道路硬化、植树种草等建设,加快基地成型。对于连片新植10亩以上的业主,给予400元/亩(含苗木款)奖补。对单户或联户连片改造200亩以上的老油茶林业主,每亩补助300元(含苗木款)。同时,扶持连片1000亩以上的油茶产区的修路、架桥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支持产业发展。2014年向上争取油茶项目资金1190多万元用于油茶低产林改造和油茶新植补助。

2.林地流转。推进林权配套改革,明晰产权,引导油茶林和其他山地合理流转,建立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平台;规范山地流转,统一流转期限50年,一次性付清流转款(500—600元/亩·50年),收回农户原林权证,变更、办理林权证;促进规模经营,2014年流转林地面积2.3万亩,引进江西宝生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上犹强旺油茶开发有限公司、金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10家油茶种植企业承包种植油茶。

3.品牌建设。扶持江西宝生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发展油茶深加工,研发“宝生缘”、“赣之露”系列茶油产品。邀请中央电视台7套、4套栏目组拍摄、播放油茶专题节目,发掘上犹茶油传统文化,提升上犹茶油品质;在深圳、赣州等城市开设茶油现场物理压榨专卖店,建立茶油网络、超市营销体系。成立油茶合作社,鼓励企业、单位干部职工收购、推销茶油,开设茶油食品专卖店。

4.技术改造。聘请国内油茶知名专家授课,到油茶基地传授油茶栽培技术,提高油茶经营管理的科技含量。成立科技服务小组,送科技到乡村组、基地,把技术培训课堂建在一线。与中国林科院、省农大、市林科所等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建立产、学、研基地。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及油茶种植、加工大户到湖南省、亚林中心、省林科院、市林科所等高效油茶基地、育苗基地考察学习。

(二)油茶产业发展取得的初步成效。

1.发展氛围浓。上犹县对油茶产业发展十分重视,全力做大做强油茶产业。每年召开“两茶”产业总结表彰暨动员部署工作会议,奖优罚劣,全县形成了干部影响群众、大户带动千家万户发展油茶产业的良好氛围。目前已有2万多农户、100多名干部通过独资、合股等形式投资发展油茶产业。

2.造林质量高。在油茶开发施工中,指定专门的技术人员全程跟踪服务、指导,严格按油茶造林技术规范高标准造林,实行监管责任制和追究制,确保油茶示范基地建设的质量,每年油茶造林成活率达95%以上。

3.农户增收多。种植高产油茶林,9年后每亩增加收入2000元以上;农户在油茶基地和油茶加工企业务工,年均人均增加收入2.9万元;改造油茶低产林,3年内亩均产量可提高15斤,农户人均年收入提高1260元。

4.生态保护好。油茶树耐旱耐寒,适应性较强,种植油茶消灭了火烧迹地和宜林荒坡荒地,绿化环境,保护生态。在油茶产业发展中,整地注重因地制宜,提倡穴垦或打反坡条带,条带内挖竹节沟,条带外缘种水保草,既防止了水土流失,又保护条带不被水冲毁。在开发清山过程中,保留25度以上陡坡和隔离带原有植被,补种阔叶树,形成油茶林生态保护屏障。

二、油茶产业发展面临的瓶颈

(一)规模化发展难度大。由于林地分散经营,涉及农户多,林地集中连片流转难度大,加上前期资金投入大、成本回收时间长等原因,规模发展油茶产业受到影响。

(二)产业化建设滞后。由于规模开发户少,油茶生产个体户分散经营,导致区域内龙头加工企业不多,部分乡镇油茶加工仍以手工作坊为主,加工程序简单、方法粗糙,加工的油茶质地差,没有形成品牌,油茶经济效益受到影响。

(三)种植户观念陈旧。当地农民由于长期受小农经济思想的束缚,将种植油茶的主要目的定位为满足自家生活需要,没有切实树立起种植油茶发家致富的观念,以致经营积极性不高。据统计,油茶种植农户每年每亩油茶仅投入2—3个工日进行铲山,平时基本上没有进行管护,导致投入和产出基本持平。

(四)树龄老化严重。现有油茶树龄老化严重,品种低劣,加之经营方式不科学,导致品质退化,大大降低油茶产量。

三、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建议

通过调查,笔者认为,做大做强油茶产业,必须坚持因地制宜,改造与新植相结合,大力推广良种良法,使油茶产业向基地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一)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为进一步做大做强油茶产业,使之成为富民产业,建议上级进一步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积极探索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到油茶产业发展中来。

(二)加大低产林改造力度。由于油茶低产林较多和改造油茶低产林成本较低、见效较快等原因,建议把改造油茶低产林作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首选之路。

(三)加大干部帮扶力度。充分利用干部下乡“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平台和现有扶贫政策,开展干部结对帮扶,转变农户陈旧观念,帮扶有积极性的农户改造油茶低产林。

(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广泛宣传推介,积极引进外地投资者建立油茶低产林改造示范基地,解决贫困农户劳动力就业问题,增加劳务收入,实现脱贫致富。

(五)加大龙头企业扶持力度。扶持油茶加工龙头企业,采取公司与农户签订收购油茶鲜果合同,按略高于市场价收购农户的油茶鲜果的模式,解决农户的茶油加工和销售难题。

(作者单位:江西省上犹县财政局)

责任编辑:洪峰

篇5:农业产业化调查与思考

凼底乡人民政府乡长全永红

(2009年11月5日)

农业产业化是促进农业发展,增强农业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也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和谐社会的需要。近年来,作为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大乡,零陵区凼底乡始终把发展“三农”问题摆在首要位置,按照围绕“三农”调结构、抓特色、增效益的思路,认真贯彻上级的指示精神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不断深化农村改革,优化产业结构,充分利用现有水利条件和土地资源,依靠科技进步,突出地方特色,进一步完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落实惠农政策,切实稳定民心,充分调动农民投身农业、开发农业的积极性,全乡农业产业化获得长足发展。

一、全乡概况

凼底乡地处潇水河畔,位于零陵区东南部,距城区25公里,乡域国土面积83.5平方公里,东与富家桥镇隔江相望,南接双牌县五里牌镇、平福头乡和茶林乡,西与菱角塘镇接壤,北与朝阳办事处相邻。境内多山地,潇水、桴江河、双牌水库右干渠纵贯全境,水利资源丰富,灌溉便利,是零陵区的主要产粮基地,盛产优质稻、杂交水稻制种、杂交油菜制种、甘蔗、柿子、萝卜、香芋、黑美人西瓜、蔬菜、生猪等主要农产品。全乡辖20个行政村,187个村民小组。有5350户,20772人。现有耕地面积20130亩,其中水田17900亩,旱地2230亩,人均0.97亩。2008年,全乡实现地方生产总值2.3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490元。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乡以杂交水稻制种、优质稻种植、生猪养殖等为代表的农业产业化取得了较大进展。通过认真总结我乡近几年来农业开发经验,细化发展目标,狠抓措施落实,优化区域布局,发挥现有土地、水利条件优势。在“优质化、市场化、产业化”上狠下功夫,在“优质率、商品率、增加值”上大做文章,突出重点,狠抓杂交水稻制种、优质稻种植、油菜制种、生猪养殖基地建设,培育拳头产业,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区域特色农业,取得了显著成效。

1、种植业内部结构明显优化

按照“注重特色,突出重点,规模经营”的发展思路,坚持保面积、调结构、增定单,重优质稻种植。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大力调整主要粮经作物的作物结构、品种结构。到2008年全乡优质稻种植面积达到12000亩,产量1200万公斤,产值2500余万元;杂交水稻制种2500亩,产值1000余万元;油菜制种6000亩,产值265万元;其他玉米等经济作物1820亩,产值160万元。我乡的粮经作物品种结构、品质结构明显优化。

2、科技措施、良种良法在农业产业化发展应用上成效显著

一是加大了科技培训力度,做好新型农民培训。2008年共组织各种培训120场(包括专题培训及以会代训)、黑板报25期,合计受训群众7600多人次,大大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种植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意识。二是水稻良种应用率达98%以上。三是做好特产农业、订单农业的引导和指导服务工作。配合区农业局等有关部门完成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共培训46场次,培训农户180人。

3、特色、优势产业框架基本构建

经过近年来的探索,特色产业、优势产业框架基本形成。依托有利水利

资源和条件,积极争取区发改委、开发办、农业局等有关部门的支持,加大农业开发,整合土地资源,形成了优质稻种植和杂交水稻制种为主的特色农业产业带。2008年争取开发资金300余万元,对凼底、袁十万和黄皮等村的连片水田立项改造,形成了近千余亩的优质稻高产区,从而推动了我乡水稻种植等优势产业的进一步扩大和发展。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我乡农业产业化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和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诸多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大。表现为优势产业少且规模小,缺乏具有示范和品牌效应的基地典型,产业竞争力弱。种植上依然以分散的小规模农户家庭经营为主体,种植品种散而且规模小,制约了生产效率。个体经济实力弱,难以抗拒自然和市场所带来的双重风险,导致收入增长困难。

二是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后续发展力量不足。近几年,我乡发展产业规模小,在引进龙头企业开发产品加工方面非常困难,尤其是缺少跨行业、跨地区的规模大、知名度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在我乡投资带动,导致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产品在产、供、销等环节上不能很好地衔接。

三是基础设施薄弱,制约农业产业发展。我乡的水利条件虽然较优越,但水利设施年久失修、老化严重。如贯穿我乡冷山、长田、易家洞、凉水井和涯次渡等村的三斗渠,多年来塌方、渗漏严重,由于距离远、工程量大,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乡财政无力承担。造成下游各村农地缺水严重,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

四是劳动者素质偏低。表现为由于农户分散种植,缺乏必要的栽培管理技术和市场导向,优质高效农业意思淡薄,种植品种杂、乱,管理水平低,造成农业产出率低,农产品质量差,严重影响了群众生产积极性,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

这些问题的存在极大地制约了我乡农业产业化进程,我们必须认真对待,深入研究,落实措施,挖掘潜力,破解发展难题。

四、今后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一件带有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主要目标。当前,我乡的农业产业化正处于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牢牢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建设、扩大内需、移民搬迁扶持等机遇,紧紧围绕农业结构调整战略和“十一五”发展规划,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针,以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为目标,突出特色和重点,狠抓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环节,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和措施,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

1、优化农业区域布局。遵循“面向市场、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的原则,围绕农业结构调整战略,结合凼底农业产业化发展五大基地建设(即羊公滩、高桥无公害蔬菜基地,长田、凼底、大桥坝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全乡万亩优质稻基地,油山岭、欧家坪、涯次渡油菜制种基地,江边、伏塘、杳塘萝卜种植基地),整体推进,重点突破,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按照基地化、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生产要求,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2、培育主导产业。依托我乡现有资源,重点发展杂交水稻制种、优质

稻、无公害蔬菜、油菜制种、萝卜种植等主导产业,一是发展杂交水稻制种。在长田、凼底、大桥坝等制种区在现有基础上发展杂交水稻制种,引进先进技术,进一步扩大制种面积1000亩。二是发展优质稻种植。在全乡20个行政村重点是袁十万、黄皮、伏塘、凼底、易家洞、晓江和凉水井等7个村推广发展高档优质稻,引进优良品种,改良品种结构。三是发展油菜制种。落实宣传好国家有关油菜制种补贴政策,重点抓好油山岭、欧家坪和江边等3个村。四是发展无公害蔬菜。利用羊公滩、高桥两个村有利地理位置和土壤条件,发展无公害蔬菜300亩。

3、发展特色产业。按照农业结构调整战略和“十一五”发展规划,把农业产业化战略与农业结构调整、扶贫开发、移民后期扶持等有机结合起来,根据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打破行政区域界限,统一规划,统一品种,优化农业区域化布局。

4、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认真落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村种养大户的优惠扶持政策,引进龙头企业到我乡发展加工生产基地,并进行加工生产。大力培育农产品运销中介人和经纪人队伍,培养一大批农村种养加销售专户,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组织。

篇6:奶山羊产业的调查与思考

2007-01-2

2莎能奶山羊:潜力巨大的朝阳产业

“过去,一年种4亩粮纯收入1200多元,等于现在养两只莎能奶山 羊„„”千阳县南寨镇大寨一组吕志芳算账说。2004年,吕志芳购买 了26只莎能奶山羊,承包了南寨镇26亩地种玉米、苜蓿等青贮饲草,当年纯收入1.2万元。去年,羊存栏67只,出售羊奶和羊羔纯收入3万 元。据悉,全县3万多畜牧养殖户中有1.2万户从事莎能羊养殖。

规模和品质位居全国第一

莎能奶山羊(简称莎能羊)原产于瑞士莎能镇。因其体格高大、产奶性能优越、遗传性能稳定、适应性强被称为世界上最优秀的奶山 羊品种。莎能羊为我国最早培育的优良羊品种。

做为新品种种畜资源,1971年千阳从西北农学院(现西北农林科 技大学)引入莎能羊进行繁育推广,形成纯种莎能奶山羊群体。1985 年建起了全国最大的“陕西省莎能奶山羊良种繁育中心”,依托其优 势先后在14个乡镇建立了奶山羊人工授精室,以纯种莎能羊改良当地 羊和进行繁育推广,累计改良本地土杂羊10万多只。其中,有4个乡 镇奶山羊存栏过万只,单产600公斤以上的高产奶山羊1.68万只。改 良后的奶山羊平均单产428公斤,比土杂羊高出一半以上。

莎能羊产业在我省落户之后,曾创造过辉煌:向泰国提供种羊,实现国内该畜种零出口的突破;向全国30多个省、市推广莎能羊万只 以上;改良后的莎能羊售价均高于市场价30%-50%;千阳县以此为 依托,自1985年创建奶粉厂以来,奶农年交售鲜奶300多万公斤,出 售羊羔16万余只,收入7000多万元;其“飞天牌”羊奶粉销往福建、天津、台湾等地,在日本、泰国、巴西等国家供不应求,且价格高于 牛奶粉。去年,美国专家在千阳考察后计划今年将引进莎能羊并向非 洲推广。

据悉,千阳培育的莎能羊多次荣获部、省、市科技进步奖和后稷 金像奖,所完成的“莎能奶山羊选育提高”项目,经省科技厅技术鉴 定各项技术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其良种化程度高于全国水平,具 备推广能力的纯种群体。目前,千阳是全省仅完整地保留莎能羊种羊 场核心群,其生产规模和品质位居全国第一。

“硬伤”制约产业持续发展

千阳的莎能羊产业从研发到目前已积累了30多年的经验。但科技 支撑不够,支持保障体系不健全,饲草投入不足等“硬伤”制约着莎 能羊产业持续和健康发展。

首先加工生产规模小,资源整合力度不够。千阳莎能羊产业以 农户分散经营为主。虽然小生产和大市场产业链已经对接,但县内仅 有一家生产规模较小的乳品加工龙头企业,没有形成产品市场品牌,难以应对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生产方式的竞争。再有羊奶价格长 期徘徊在0.65—0.70元/公斤,低于牛奶收购价格,影响其产业发展; 二是科技含量较低,推广步伐缓慢。莎能羊生产中如人工授精、同期 发情、配合饲料、青贮饲草饲喂、羔羊的人工培育和断角等实用技术 推广步伐缓慢,使莎能羊整体生产水平较低,难以持续壮大;三是莎 能羊自身缺陷限制了大规模生产。莎能羊生性活泼好动,对牧草要求 相对较高,喜食干净、鲜嫩多汁、无污染、无异味的牧草。封山禁牧 后,不少奶农放牧饲养的习俗没有彻底改变。舍施圈养后因其产奶量 受到下降,饲草和饲料价格上涨,羊奶收购价格低于牛奶,不少奶农 因此放弃养羊,导致莎能羊饲养量由封山禁牧前的11万只下降到9.5万 只。此外,羊奶和其奶产品对加工技术要求较高。羊奶和其奶产品有 膻味,羊奶在常温下容易变质,用通常的灭菌方法容易破坏其营养成 分,目前深加工技术欠缺及收、停奶时间不合理等因素限制了莎能羊 产业的自身发展。

莎能羊何以长足发展

“千阳有养羊的传统习惯,70%的养殖户居住在山区和山塬结合 部,有适宜莎能羊发展的优越生态环境,飞天乳业公司作为莎能羊发 展的‘龙头’已具备一定规模,完全有条件扩大规模把小奶羊做成大 产业”。这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曹斌云教授等三位国内著名的奶山羊 专家,对千阳莎能羊产业调研后得出的结论。

业内人士认为,莎能羊长足发展,首先要建立健全良种繁育体系。千阳莎能羊原种场的繁育基本上是闭锁繁育,从基因优化组合上说不 利于种质资源最大价值的开发。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合作,聘 请专家教授联手调配优良种公羊配种,可避免早配和近亲交配。同时 在集中养羊区设置人工授精站或供精点,提供优质胚胎、普及疫病防 治技术等。联户育种,打破农户自繁自养局面,利用优秀基因,实现 资源共享。二是制定羊产业政策,激励群众养殖。可推广立体林牧发 展技术,适当划出放牧区域,或推行草地围栏、划区轮牧,以合理充 分利用当地成林区丰富的树叶和牧草资源,既保证奶山羊活泼习性有 足够的饲草,又能增加产奶量。同时加快发展人工种草面积。三是开 发羊奶制品,提高附加值。除羊奶粉外,加快开发生产有市场的液态 奶、保健奶、功能奶等各种羊奶制品,以提高鲜羊奶收购价格。此外,与西农大食品学院联合和扶持羊奶产业龙头企业,共同对羊毛、皮综 合利用开发,提高产、加、销一条龙水平,让莎能羊中间和终端产品 在市场上创出名牌。

目前,千阳种草面积由12万亩增至20万亩,种植青贮玉米1600亩; 许多奶农开始把粮田改为部分种植紫花苜蓿和青贮玉米等;山区耕地 较多的奶农变广种薄收为多半种植饲草;县上出台建一个养羊小区由 财政补助7000元等一系列扶持政策;新建6000吨羊奶粉生产线;“草

篇7:农业产业化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近年来,凤县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积极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农业产业化稳步推进。近期对农业产业化现状做了一次调查,谈一些粗浅认识。

一、主要成效

一是产业规模初步形成,特色优势较为明显。近年来通过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形成了“深山药材潜山畜,川道果菜遍地椒”的布局。目前,全县花椒留存4300万株、苹果留存6.2万亩、蔬菜3.16万亩、中药材5万亩,生猪饲养量达11.3万头、土鸡饲养量达到40万只,林麝、梅花鹿存栏分别达到1407只、820只,建成了2个万头生猪养殖小区、2个万亩花椒示范园、15个生猪专业村、2条苹果生产带、3个千亩套袋苹果示范园,凤县成为全国最大的林麝繁育基地。

二是大力引进龙头企业,示范带动效果初现。引进了陕西大红袍公司、杨凌本香集团、雨润集团、片仔癀麝业公司等12户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发展生猪规模养殖户600余户、林麝、梅花鹿养殖户82余户、花椒状元24名,建立专业合作社15个、专业协会32个。

三是强化质量意识,农产品知名度得到提高。以标准化为突破口,启动实施了“国家级花椒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无公害苹果基地建设和中药材GAP认证等,完成了凤县无公

害农产品产地整体认证,先后注册了“凤州花椒”、“凤唐苹果”和“凤州金果”等5个商标,凤县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花椒之乡”,获得了国家质检总局原产地域保护,花椒通过了AA绿色食品认证,“凤州花椒”、“凤唐苹果”获得陕西名牌产品。农产品销售喜人。同时加强了与外地客商的联系,同一批苹果、蔬菜经销商形成了稳定的购销关系,保证了农产品销售,2008年农业总产值达到1.9亿元。

四是作好政府扶持,产业化发展的能力不断加强。县财政每年将新增财力的20%用于扶持农业和农村发展,在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惠农强农政策的同时,出台了19项具有凤县特色的产业化扶持政策保障体系。如:对农户免费提供花椒苗木,新种植苹果每株苗木补贴2元,对从事花椒防霜冻、深加工和品牌宣传的一次性补贴10万元,购买花椒烘干机每台补助500元,购买未纳入国家补贴范围但符合我县推广的机具的给予30%补贴,修建标准蔬菜大棚每亩补贴1万元,购买二元母猪和饲养梅花鹿、林麝每头给予500-3000元补贴,建设标准猪舍、规模扩繁场及特种动物圈舍分别给予5000元至3万元的补助,对食用菌、地膜洋芋、秦艽、土鸡等种养均给予不同程度的财政补贴,建立了农业保险保障机制,除能繁母猪外的其他农产品,县财政按照60%比例对农户参保给予保费补贴,为农民发展产业降低了风险。

二、主要问题

一是特色产业的优势不明显。除花椒、苹果具备相应规模外,其余具有潜力的特色产业规模太小,而且多以出售初级农产品为主,附加值不高,生产和管理手段落后,劳动效益较为低下,区域化、专业化生产程度较低。

二是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低。主要是缺乏龙头企业带动,现有的龙头企业,普遍产量少,加工程度低,带动覆盖面小,协会、合作社对农业生产技术、产品销售等关键环节的作用也没有得到切实发挥,导致产品链条短,商品率低,大多数农民由于缺乏技术、市场信息支撑,经常盲目生产,易受损失。

三是市场建设滞后。我县仅有花椒、蔬菜、果品有注册商标,且知名品牌太少,加上对市场缺乏有效地引导和管理导致销路不畅通,市场竞争力不强,市场的导向作用难以传递到田间地头,农业生产与市场脱节严重。还未形成规范、完善的技术、信息服务体系。

四是利益连接机制不完善。农户与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之间关系松散,未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利益联结机制,各唱各的调,企业+协会+农户的效应没有形成。

三、解决对策

一是加快培育主导产业和产品,抓规模生产。应科学确定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导产业,选择市场容量大、发展前景好、单位产出高、经济效益好的产品,进行重点扶持,重点开发,力争用三年时间,建成一批产业发展专业村和集中发展区。在科学安排产业布局的条件下,全面加快花椒、苹果、蔬菜、食用菌、药材、畜牧、特色养殖发展,建设一批大规模、高标准、集约化种养基地。

二是加强扶持培育,抓龙头企业。对于各领域中具有龙头作用和具潜力的企业予以政策、资金、技术、物资等方面的倾斜扶持,使一批经济实力雄厚、带动能力强、经营机制灵活、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脱颖而出,发挥带动作用。当前应坚持公有、私有、本地、外地一起上,谁有能力谁牵头的原则,重点培育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让龙头企业成为产业化的主力军。

三是完善利益连接机制,抓组织带动。激励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农产品购销协议,让龙头企业把农业生产与市场连接起来,畅通农产品进入市场的渠道,减小农业生产的风险。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资金、技术、劳动力等形式入股,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并要保障企业、农户等各方利益。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等经营服务组织作用,大力推广“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模式,不断强化生产者与市场的联系。

四是加快市场的培育和建设,抓产品营销。克服重生产、轻流通的观念,大打“天然有机、无公害、绿色”品牌,在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和集散地,建立农产品批发市场,并以市场中介组织和农民经济人队伍为纽带,在大中城市建立农产品直销直供网络,加快占领外地市场。要注重市场引导,完善信息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业信息网络,利用现代化信息工具,形成遍布全国、产销联动的销售网络,及时准确地

收集和传递市场信息,将生产与市场紧密联系起来,以利于指导生产,促进流通。

五是加强对农业的政策扶持,抓支持保护。整合扶贫资金、国债资金、专项贷款,集中用于农业产业化建设,县财政要足额保证对农业的预算投入。加快金融服务创新,抓紧成立农村信贷担保机构,制定降低农村信贷难度的办法。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鼓励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帮助农户参与保险,不断降低农业市场风险。

篇8:旺苍产业调查与思考

近年来, 旺苍县结合红色旅游开发, 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灾后恢复重建、扩大内需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政策机遇, 按照“立足保护搞开发、搞好开发促保护”的工作思路, 先后启动实施了以中国红军城保护性开发、木门会议会址修复重建为重点的红色资源开发项目, 走出了一条红色资源保护与开发互促共进的新路, 广大老区百姓也从当地红色旅游发展浪潮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一、红色资源概况

旺苍县红色资源极其丰富, 广泛分布于境内的东河镇、木门镇、九龙乡等地区, 主要包括中国红军城、木门军事会议陈列馆、红军石刻标语等红色文化遗址, 其中中国红军城-木门寺景区已成功申报列入全国第一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一) 中国红军城。

该城位于旺苍县东河镇, 原名旺苍坝, 现为旺苍老城区。中国红军城由文昌街、王庙街、龙潭街3条主要街道和木市巷、何家巷2条小巷构成, 沿街房屋多为一式木架穿逗、青瓦屋面结构, 大部分属清代、民国时期川北民居建筑。城内现存中共川陕省委旧址、川陕省苏维埃政府旧址、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师组建地旧址等46处川陕苏区时期的各类革命遗址, 拥有国内目前现存面积最大、保存状况最好、遗址点最多的红军遗址群。

(二) 木门军事会议陈列馆。

该馆位于旺苍县木门镇青龙山上的木门寺。1933年6月底, 为加强红军队伍建设和巩固发展川陕革命根据地, 红四方面军在木门寺召开了其意义堪与“遵义会议”相媲美的“木门会议”。川陕革命根据地党政军主要领导人张国焘、陈昌浩、徐向前、王树声等100余人参加了会议。木门会议后, 红四方面军和川陕革命根据地进入了空前大发展时期, 逐渐发展成为仅次于中央苏区的全国第二大苏区。1988年5月, 徐向前元帅应邀亲笔题写了“木门会议会址”的匾额。如今, 旺苍县在“木门会议”原址修复重建了“木门军事会议纪念馆”, 馆内陈列有徐向前、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题词以及当年苏区各种革命文物400余件。

(三) 红军石刻标语。旺苍县现存大量红军石刻标语, 共

计达310余条, 其中木门镇红军石刻标语牌坊上所书的“赤化全球”是全国独一无二的以解放全人类为主题的石刻标语, 南峰山巨幅红军石刻标语“为独立自由领土完整的苏维埃新中国而斗争!”是川陕苏区第二大红军石刻标语, 此外还有张华镇红军石刻《中国共产党十大政纲》、普济镇桑林子红军石刻标语群等众多极其珍贵的红军石刻标语。

二、主要做法

(一) 瞄准红、古, 实现准确定位。

一是确立开发基调。县委、县政府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 针对全县红色资源状况, 确立了“红古结合”的总体开发路径, 即将中国红军城、木门会议会址等红色资源的红军文化和历史文化有效地融合到统筹城乡发展改革中, 把有形的物质文化遗存和无形的物质文化遗产结合在一起加以保护, 打造充满活力、富有浓郁红色文化生活气息的红色经典景点, 努力实现“恢复历史风貌、传承红色文化, 改造古旧民居、改善生活质量, 推进环境治理、提升城市品味”。二是制定高远目标。高标准、高规格地实施中国红军城保护性开发和木门会议会址修复重建, 尽快完善主题景观集群和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将红军城打造成一座兼具红色旅游、商务休闲和山水宜居特色的红色古城, 将木门会议会址打造成为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力争将中国红军城-木门寺景区红色景区建成国家AAAAA级景区。

(二) 体现高、远, 坚持规划引路。

一是科学制定规划。邀请同济大学、四川大学、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10家国内知名高校或权威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20余人, 对中国红军城的打造进行可行性研究并实施相关规划, 先后形成了《红军城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国红军城景区建设创意规划与空间设计方案》等建设规划, 并完成了规划编制及评审工作。二是优化提升规划。根据经营城市理念和低碳、环保、循环经济理念要求, 邀请知名专家及权威资质单位, 对景区建设创意规划与空间设计方案进行优化提升, 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提升环境的承载力, 还对展陈的规划采取颇具现代气息的声光系统。三是稳步实施规划。多次召开县委常委会、专题会、规划听证会等各种会议, 广泛集聚民智, 科学调研决策, 敲定分期开发的步骤和各期重点工作, 真正做到了目标明确、步骤清晰。

(三) 立足快、优, 着力打造精品。

一是宣传引路。开展入户谈心活动、召开各类动员会、编制开发宣传手册以及利用广播电视台、互联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 使红色资源开发的特殊背景、重大意义、基本原则达到家喻户晓。二是试点探索。在实施红军城保护性开发中, 选择10户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居民户进行试点, 形成“统一规划、整体打造, 分段实施、突出特色, 发动群众、尊重群众, 修旧如旧、适当提升, 保护开发、综合利用”的保护开发基本原则, 依此制定了对居民户的政府补助标准。三是规范操作。施工单位进行公开招标, 主动接受相关部门及群众的过程监督;采取一事一议、自治自管的办法, 决定自筹资金的额度, 自主推选安全质量义务监督员, 主动参与项目安全、质量及资金支付的监督。

(四) 突出新、实, 强力夯实保障。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组建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指挥长的工作指挥部, 对开发工作统一指挥, 并实行领导包片、干部包户, 建立了县级领导定期现场接访、定期督查督办及倒排工期机制。二是强化资金保障。在红军城保护性开发工作中, 采取项目、土地、产业孵化换资金以及产业配套吸引资金、群众自酬等方式, 多渠道筹措资金, 有力地加快了开发进程。三是强化技术保障。专门组建了民居风貌改造、市政设施建设、重点文物保护修复、工程质量等专业技术工作组, 从民间遴选了一大批经验丰富的能工巧匠参与项目建设, 极大地提高了工程质量。

三、几点建议

(一) 加大资金投入。

一是充分整合现有资金渠道, 从申遗、旅游开发、文物保护等多渠道积极筹措资金, 最大限度发挥这些资金的规模效益, 集中用于红色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及其周边环境整治的投入。二是设立红色资源保护专项资金, 实行专款专用, 切实保障革命遗址修缮维护、陈列展馆更新完善、景区内部旅游基础设施等的正常投入, 也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 积极吸引民资进入红色景区点经营性项目的建设。

(二) 加强推介力度。

一是充分利用举办红色旅游发展大会、红色旅游文化节等推介活动积蓄的人脉资源, 创作以红四方面军在旺苍为题材的红色经典文艺作品, 邀请权威专家和学者撰写史料文献, 提高红色资源的对外知名度和美誉度。二是注重与周边巴中、南充、苍溪等红色资源丰富的市县区衔接联系, 积极推进资源共享, 寻求联合发展模式, 共同打造跨区域的红色资源精品带, 进一步提高本地红色资源的影响力。

(三) 做大红色经济。

一是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以红色旅游为重点的红色经济, 开发配套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 拓宽景区百姓创收渠道。二是加强对红色景区的行业管理, 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优化旅游产业发展环境, 全面提升红色旅游业整体管理与服务水平。三是加大对境内鼓城山-七里峡、苍王峡、鹿亭温泉等自然旅游以及农家乐、川北傩戏等乡村民俗旅游的开发力度, 加快形成红、绿、俗结合的全县大旅游格局, 带动更多老区群众致富增收。

上一篇:袋式除尘器运行中常见问题浅析下一篇:我身边的法律故事征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