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教学设计的反思

2024-04-08

草教学设计的反思(精选8篇)

篇1:草教学设计的反思

这首古诗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咏物诗。本诗读时琅琅上口,思时情景交融,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

因为学生基本会背这首诗,在此基础上,我注重了学生的朗读指导。采取教师范读,画出节奏,指名领读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虽说新课改注重学生的自读自悟,通过反复朗读去思考、领会、感受、体验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进而通过自己表达出来,做到作者、文本、读者有机地融合起来。但是,就“离离原上草”这句中的“离离”我想任哪个学生也不会想到是“茂盛”的意思,而“一岁一枯荣”中的“枯荣”似乎稍易理解一些,但对于二年级的孩子,也不会那么容易就想到它的意思。

所以,我此时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教学的作用,通过图片,让学生感受到小草的茂盛,点拨即“离离”的意思,通过茂盛的小草和枯黄的小草两幅图片的对比,理解“枯荣”的意思,学生明白了大致的意思, 更容易在头脑中形成画面,更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感悟。再通过后两句浅显易懂的诗句,体会小草那顽强的生命力。然后,指导学生反复吟诵诗句,做到心中有诗,脑中有画。也许这些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有些难度,但我觉得适当地加深、加宽学生的知识面,也未必不可行。社戏教学反思实心球教学反思

篇2:草教学设计的反思

【1】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十二单元有三篇主体课文,第二篇是《草叶上的歌》,这是一首散文诗。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一块草坪进行描写。 在学习完这篇课文后,我让学生质疑问难。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有问题。这首散文诗作者是围绕这是一块怎样的草坪来写的,为什么题目不取《草坪上的歌》,而是《草叶上的歌》?”生2:他是写草坪,可是草坪上有草叶,也一样。生3:草坪上还有其他动、植物。因为作者重点是在对草叶进行描写。生4:老师!我也有个问题。这单元的主题是走进森林,为什么这课写的是草坪?生5:森林里有草坪。走进森林就看到草坪。生6:课文第一句话就告诉我们:“大森林里有块草坪。这就是写走进森林里看到的景象。”课程改革倡导新的教学观并致力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新的教学观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构建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这是为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创设良好环境的重要一环。教学时我们应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焦虑感,培养他们质疑解难的勇气和兴趣。

【2】《草叶上的歌》读书会终于上完了,说实话,自己对班级读书会应怎么上,也不是十分了解。尤其是《草叶上的歌》这本书,属于同步阅读课本,里面包含的80篇文章在内容与情节上是互不联系,独立成体的。为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在课堂上想说、敢说、乐说,我设计了三个环节:交流阅读感受、美文诵读、阅读竞猜。但课堂上除第三个环节学生兴趣高涨外,前两个环节学生兴趣不高,参与讨论交流的人很少,即使有说的,其他人也不听,说明我在这个环节设计上是不成功的。在阅读竞猜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三组题目,分别由易到难,尤其是第三组题以写人文章中的感悟为主。因此,我想,如果我将这三个环节的顺序调整一下,把阅读竞猜放在交流会的开始,不但能让老师掌握学生的读书情况,而且能激发学生交流的欲望,让学生在获得成就感的同时,还可以将零散的地阅读感知进行适当的整理。接下来再就某一点进行交流感受这一环节效果会更好。由于课堂上学生交流的内容给人一种很散的感觉,所以我应该这样调整一下:结合阅读竞猜环节第三组题的内容,让学生找到关于写“爱”的几篇文章交流讨论,这样每一环节之间衔接得也比较自然。再就是问题的设计上也要注意尽量让学生都参与进来,如:这几篇文章所展现的人物形象中,你最喜欢谁?他们之间有没有相似的地方?在你的身边有没有类似的事例?从他们身上你学到了什么?……这样学生交流的可能有针对性,参与讨论得也可能比较热烈。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美文诵读,将这几篇文章中,你认为最精彩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并适时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那么这一节课下来,学生的兴趣、参与讨论与阅读的的能力也会大有提高的。

篇3:草教学设计的反思

一、用线把“珍珠”串起来

[思考]作为一线教师, 我发现在教学“圆的认识”时, 教师非常重视画圆方法的指导, 注重对学生画圆技能的训练。然而当学生进入后续学习时, 除了考试, 它被抛弃了。难道画圆是走一次过场?画圆就不能与后续学习的内容发生关联?

如果把对圆周长探索的每个环节看做一颗颗珍珠, 以“画圆”为主线, 把这些珍珠串起来, 那就在“画圆”与“探索圆周长”之间找到了一个结合点。而这条线并不是孤立的, 它融圆周长于学生的探索之中, 能使教学行云流水。

[回放]

师:请同学们用圆规在纸上任意画一个圆。

(学生第一次画圆)

师:刚才我们用圆规画出来的曲线一周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

师:再画一个周长不一样的圆。

(学生第二次画圆)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 你有什么发现?

生: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越长, 画出来的圆就越大;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越短, 画出来的圆就越小。

生:圆的周长和半径有关系。

师:请同学们画一个周长是12.56 cm的圆。

(学生第三次画圆, 此时大多数学生不知所措, 无从下手)

师:遇到什么困难?

生:我不能保证画出来的圆的周长是12.56 cm。

生:如果知道半径就好了。

师:看来要准确地画出周长是12.56 cm的圆, 现在有点困难。怎么办呢?

生:是不是可以根据圆的周长先算出半径?

……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是课本第62~64页的内容, 同学们看看课本, 梳理一下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和运用的方法, 有什么问题请及时提出来。

生:周长12.56 cm的圆还没画。

师:你准备怎么画?

(第四次画圆, 学生积极发表见解)

生:半径是12.56÷3.14÷2=2cm, 再画半径是2 cm的圆。

……

第一次画圆是简洁的开始, 自然地揭示了圆的周长的意义;第二次画圆是搭一座便桥, 巧妙地唤起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第三次画圆是一次挑战, 为新知识的探索指明了方向;第四次画圆是一次反刍, 检验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立足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从画圆导入, 学生自然想到圆的周长与半径 (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 存在某种关系。通过画不同要求的圆, 巧妙地进入到对圆周长的探索中, 可谓“顺其自然, 水到渠成”。

二、让“镜头”换个角度

[思考]对于圆周长的教学, 从教材编排和传统教学来看, 一般都以“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为主要研究方向, 从直径来突破。当我确定“以研究圆的周长和半径的关系为重心, 从半径来突破”的思路设计教学时, 我犹豫了, 这样的设计能行吗?

换个角度, 从半径来突破圆周长的教学, 并不是无的放矢。从学生的认知起点来说, 对于圆的周长学生已有相应的知识储备, 已经知道半径的作用是确定圆的大小。从数学活动的有效性来说, 在观察、操作、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的基础上发现圆的周长和半径的关系, 进而推理得出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 能使学生更好地构建与内化数学知识。

[回放]

(学生提出先算出半径, 再画圆)

师:圆的周长和半径之间会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学生独立思考)

生:我估计圆的周长可能是半径的4倍。

生:我认为圆的周长是半径的6倍。

师:现在同学们有不同的猜测, 但有一点是一致的, 大家都认为圆的周长和半径存在倍数关系。要知道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 可以怎样验证?

生:先量出圆的周长和半径, 再计算出那个圆的周长除以半径所得的商。

……

(学生完成实验)

师:你有什么发现?

生:圆的周长与半径的商大约是6。

师:是不是在任意一个圆中, 圆的周长都是半径的6倍左右呢?

(学生表示肯定, 教师演示课件加以验证)

师: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曾经用这样的方法研究圆的周长。 (课件演示:割圆术)

师:你有什么发现?

生:正六边形的边长就是圆的半径, 圆的周长是半径的6倍多一些。

师:我们的实验、电脑的演示、刘徽的方法都告诉我们, 在任意一个圆中, 圆的周长是它的半径的6倍多一些, 看来我们猜测的方向是正确的。

师:我们知道圆的直径与半径有关系, 现在我们发现了圆的周长是半径的6倍多一些, 那么圆的周长和直径会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生:直径是半径的两倍, 圆的周长是半径的6倍多一些, 所以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师:其实, 我们的先辈在研究圆的周长的过程中取得了卓越的成就。约2000年前, 《周髀算经》中就记载“周三径一”。你知道“周三径一”是什么意思吗?

生:圆的周长是它的直径的3倍。

……

让学生画周长为12.56 cm的圆, 这是很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学生发现了问题, 主动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这就促使学生从数学的本质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应该找到圆的周长和半径有什么关系”。在系列探索活动的基础上, 学生发现了“圆的周长与半径的关系”, 进而推理得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之后通过对“周三径一”的解释, 沟通了圆的周长与半径、直径的关系, 实现了数学知识的自我建构。如果强行将学生的思维拉到研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上, 则是“强扭的瓜不甜”。

三、“粗粮细粮”全都有

[思考]如果把教师选择的学习材料比作“精粮”, 那么来源于学生, 生成于课堂的学习材料就是“粗粮”。“精粮”代表性强, 易于操作, 但指向性太强, 学生处于被动状态。“粗粮”能更好地促使学生参与学习, 但学生自主操作有难度。两者如何取舍?

学习材料是数学教学的基石, 它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益。以“圆”为基石, 精心组织“粗粮细粮”, 挖掘其丰富的内涵, 使学习材料更简洁、有效, 让学生在对材料的利用中达到数学内容吸收的最大化。

[回放]

师:在学具袋中, 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些材料, 请你用这些材料, 运用我们想出的方法, 量一量、算一算, 验证一下我们的猜测。

……

(学生发现圆的周长与半径、直径的关系后)

师:刚才我们用滚动、绕线的方法测量了圆的周长, 用这样的方法测量黑板上这个圆的周长方便吗?测量圆形大花坛的周长呢?有没有好的方法, 能让我们快速、准确地知道圆的周长。

生:只要先量出圆的直径或半径, 就可以算出圆的周长。

师:我量出黑板上这个圆的直径是3 dm, 半径是1.5 dm, 请你任选一条信息, 试着算算圆的周长是多少?

(学生尝试解决问题)

生:圆的周长是它的直径的π倍, 也就是3×3.14=9.42dm。

……

师:这种方法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怎样表示? (生答)

师:为什么“π”写在前面?

生:π是固定的无限不循环小数, 数字与字母相乘用简便方法表示时, 数字写在前面。

师:还有不同想法吗?

生:圆的周长是它的半径的2π倍, 可以用2×3.14×1.5=9.42dm。 (板书:C=2πr)

师:知道了直径或半径, 就可以计算出圆的周长, 你能运用这些方法解决一些问题吗?

师:先量出自己所画的任意一个圆的直径或半径, 再计算圆的周长。

……

画不同要求的圆是学生对圆周长内涵的逐层体验, 是探索圆周长相关知识的生发点, 是推导圆周长计算方法的基本素材, 是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练习对象……在这里材料虽然简洁, 但使用充分。当学生感到用“化曲为直”的方法测量圆的周长不方便时, 不约而同地想到用计算方法求圆的周长, 而课堂上所画的圆就成为研究圆周长计算公式的素材。学生依托这些素材自主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方法。运用现成的素材进行自主探索、公式推导和应用练习, 充分发挥了学习材料的效益, 恰似“删繁就简三秋树”。

四、撩开“遮面琵琶”的面纱

[思考]“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圆周长一课蕴含着比较丰富的数学文化内涵, 教材的编排也体现了这一点。如何使学生在探索圆周长的过程中体验数学文化, 从文化层面去理解数学呢?

数学文化不是“遮面琵琶”, 对它的体验应自然地镶嵌在数学活动中, 使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伴随着学生对圆周长的探索, 回望人类研究圆周长的历程, 学生在与古人的对话中, 运用古人的成就解决问题, 走过了一段令人难忘的体验之路。

[回放]

师: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曾经用这样的方法研究圆的周长。 (课件演示:割圆术)

师:你有什么发现?

生:正六边形的边长就是圆的半径, 圆的周长是半径的6倍多一些。

师:我们的实验、电脑的演示、刘徽的方法都告诉我们, 在任意一个圆中, 圆的周长是它的半径的6倍多一些。看来我们猜测的方向是正确的, 不过有些同学的猜测误差比较大。

师:其实, 我们的先辈在研究圆的周长的过程中取得了卓越的成就。约2000年前, 《周髀算经》中就记载“周三径一”。你知道“周三径一”是什么意思吗?

生:圆的周长是它的直径的3倍。

师:我们再来认识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数学家———祖冲之。请同学们默读这段文字, 找找有价值的数学信息。

生: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是一个固定的无限不循环小数, 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

生: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 π=3.1415926535……, 取近似值是3.14。

师: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吗?

……

对刘徽割圆术的重温, 再次验证了圆的周长和半径的关系;对《周髀算经》中记载的“周三径一”的解释, 沟通了圆的周长与半径、直径的关系;而对祖冲之和圆周率相关信息的检索, 凸显了探索圆周率的历程。而课件的演示, 文本的阅读, 以及学生的思辨, 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既是对数学文化的体验, 又是对知识的一次新的探索, “润物细无声”的体验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教学真谛。

篇4:《草》教学实录

上课开始播放歌曲《十送红军》,顿时教室氤氲着一种对红军长征敬仰的情怀。

师:大家从歌曲当中能听出来了这是关于什么方面的事情吗?

生:(部分)红军长征。

师:从上周开始,我们就进行了长征之旅,今天我们要走进王愿坚的小说《草》,再来回味那长征过程中感人的一幕。

解析:教师借助歌曲进行导入,将学生进一步带入情境当中。出示野草标本(放幻灯片)。检查预习。

师:看了画面上的野草,你有怎样的感受?

生:会很难吃,怎么能吃得饱!

生:真难想象,他们怎么会吃得下?

师:是的,就是靠着这些野草。我们的红军战士走出了草地,我们的战士就靠着这些吃野草的精神,取得了胜利。(教师一边播放幻灯片,介绍作者王愿坚和草地。学生朗读。)

师:课前我们布置了预习,这篇课文的词语很多,我们要注意掌握,把每个词语读两遍。

师:好,这篇文章是小说,请同学回忆小说的三要素。

生: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师:故事情节又可分为哪几个部分?

生: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师:请同学快速浏览课文,有没有同学来给大家复述一下大概的故事情节?

生:第一个情节是红军战士不小心误吃了毒草中毒;第二个情节是红军战士在长征的过程中拦截了周副主席的担架;第三个就是周副主席他分辨毒草并且尝试一下毒草;最后一个就是周副主席说吃草,红军战士从中得到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师:嗯,很好请坐。

师:xx同学用了精简的语言将整个小说的大概情况概括了下来。大家看到了,整篇小说是以“草”来安排整个故事情节的,草就是文章的线索。

学生一直在七嘴八舌的和老师一起说,老师播放幻灯片逐步理清文章的大概情节:

开端:战士误食野草,班长摸黑报告。

发展:路遇分队忙救人,引出担架设悬念。

高潮:主席辨毒草,不顾安危尝毒草。

结局:主席议“吃草”,启迪战士悟真理。

解析:这一个环节是为了让学生学会概括,从而激发、加深学生对本课情节的掌握。

二、研读描写,感受形象

师: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要手段,那这篇文章中塑造了哪两个人物?

生:(齐)周副主席和杨光。

师:下面大家动手动脑,在文章中,找出或画出描写杨光和周副主席的精彩语句。(小组之间开始互动学习,老师走到学生当中去和学生一起学习。)

师:好了,咱们来共同分享一下精彩语句。把你所选的句子先读给大家听一听好吗?

生:“你记着,刚进嘴的时候,有点涩,越嚼越苦。”

师:你选这句的原因是什么?

生:因为这句可以看出周副主席为了大家以后不再因吃毒草而中毒,他亲自尝了毒草。

师:那就是说在你选的这个句子中是抓住了前面的一系列的什么描写?

生:动作描写。

师:他尝的是什么样的草?

生:(齐)毒草。

师:他知不知道这是毒草?

生:(齐)知道。

师:难道他不知道危险吗?

生:(齐)知道。

师:那他知道为什么还要去尝?

生:(部分)为了战士们。

师:为了全军的战士,对不对。作为红军的一位革命领袖,虽然身患重病,但他却没有将自己的安危放在心上,由此体现出总理的什么?

师生:(齐)对红军战士的爱,品格,气度,哪种大将的气度就出来了。

师:既然我们说和前面的动作有关,找出前面的动词,找出周副主席品尝野草时的动词或者是他的神态描写。

生:32节,“那干裂的嘴唇闭住了,浓密的胡须不停地抖动着,一双浓眉渐渐皱紧了。嚼了一阵,吐掉了残渣,把那棵野菜还给了杨光”。

生:这一连串有他的神情,有他的动作。都表现他尝毒草时的那种认真,那种专注。

师:这个专注是为了多少背后那多少千千万万红军战士的生命。

生:第22节,“他慢慢抚摸着杨光那湿漉漉的衣服,又摸摸杨光的额头,亲切地说道:‘这么说你们是吃了有毒的野菜?”

生:首先,周副主席的动作表现出他特别关爱杨光,这是对战友的一种无私关怀。然后他的话又说得特别的温柔,看出来他是多么平易近人。

师:正因为他的平易近人也才会让他的战士如此地爱戴他。

生:还有38节,“革命斗争,需要我们吃草,我们就去吃它。而且,我们还要好好总结经验,把草吃得好一些!”我觉得这句话体现了周副主席那种豁达开朗的态度。

师:这里把草“吃”得好一些是什么意思?

生:是吃出精神来。

师:吃出精神来,吃出让敌人一见就退却的那种精神来。咱们就抓住38节,谁能将那种精神带着感情来读一下?

请一名同学站起来带着感情进行朗读。

师:周副主席话里大家可揣摩一下周副主席的内心活动,他想通过他的话激励战士什么?

生:“我们正是因为吃草吃得强大了,吃得胜利了!”

师:在第几节里面?

生:在39节。

师:这个地方哪些词属于重音词?

生:“强大”、“胜利”。

师:“强大”、“胜利”,读的时候应当怎样?

生:应该着重读。

生:第41节中,“杨光激动地听着,就在这一霎,他看到了伟大战士的那颗伟大的心”。

生:从杨光的这句感悟里面,特别体现出了周副主席的一种伟大的精神。为了革命献身,为革命同志而不顾自己的那种牺牲精神。

师:它里面有两个同样的词,是哪两个词?

生:“伟大”。

师:两个“伟大”是不是一样的意思?

生:(齐)不是。

师:请分析一下这两个“伟大”指什么?

生:前一个“伟大”是指红军战士对周副主席的爱戴和敬重;后一个“伟大”是指周副主席的那种高尚的品格和人格魅力。

师:你的意思是说前一个“伟大”是指周副主席是一位受到全军战士爱戴的领袖;后一个“伟大”是指周副主席关爱着战士的生命和健康,他唯独心里面没有装谁?

生:(部分)自己。

师:没装自己的那种高尚的人格。

生:第43节中,“我们吃的是草,留得是血,可我们比那些花天酒地的敌人高尚得多,也强大得多呀!”

生:这句话是战士们在听过周副主席议吃草之后而产生的一种感悟,然后正好下一节中周副主席听了他们的话之后“那浓浓的胡须绽开来,宽慰的笑了”,因为周副主席“从患病以来,还是第一次笑得这样痛快”。这体现了周副主席所说的话对小卫生员和对全体战士们都起到了作用。他们也有信心走完这两万五千里长征,取得最后的胜利。

师:很好,请坐。

师:刚刚找了这么多你们认为的精彩语句,感受到了两个鲜明的人物形象。杨光是不顾个人安危,关心爱护战士的生命,舍己为人。周主席既有高超的领导艺术,又有独特的人格魅力。我们就要善于从描写中学会分析,学会感受。

解析:这是让学生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更加深入地领悟文本,在学生心中树立起感人至深的形象,在崇高美的品味中真正感到攀登人格高峰的乐趣。

三、情感迁移,话英雄

师:大家现在心中一定涌动着一种感情,那么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去朗读高潮部分。

生:齐读

师:今天我们通过学习这篇小说,再次感受到了周总理的人格魅力, 我们再来说说:

(1)什么样的人是英雄,结合课文说说你心目中的英雄。

(2)说一句总结的话,英雄就是 的人。

(3)有人说当今时代是一个没有英雄的时代,人们崇拜的大都是偶像,你认同这句话吗?请联系今天的生活谈谈自己的想法。

生:英雄就是能够以大局为重,懂得付出的人。

生:英雄就是平易近人,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的人。

生:英雄就是那些在汶川地震中抢险的武警战士。

生:英雄就是宁愿捐助孩子也不肯为自己治病的丛飞。

生:英雄就是两弹之星的钱学森。

师:嗯,不错,英雄既有普通人,也有名人,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许许多多的英雄,只要我们善于发现。

解析:启发学生不仅要体悟到英雄的含义,更要看到新时代的英雄。

【案例反思】

情境导入法,如运用得当,则会使学生身临其境,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获得知识。本节课笔者采用了借助歌曲进行导入,在教学一开始就牢牢抓住了学生的心。而且用幻灯投影野草标本,让学生看画面谈感受,将学生进一步带入情境当中。

新课标明确提出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上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和合作者。所以整个课堂,笔者分三个环节进行教学。一是让学生掌握概括提炼的能力,从而加强对本课情节的掌握。二是让学生分析这篇文章中塑造的人物形象,让学生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去分析人物,学会从细节入手,挖掘人物的闪光点,让学生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更加深入地领悟文本,品味到攀登人格高峰的乐趣,并且让学生学会写作的方法。三是引领学生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教学,师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学生通过分析人物内涵后,接下来就要引导学生要抓住话题材料中自己最受感动或是最有感触的一点,发表自己独到的看法和见解。从而启发学生不仅要体悟到英雄的含义,更要看到新时代的英雄。

要让学生从文本中学到解读的方法,从而让学生举一反三,从中得到收获。总之,学生的解读需要老师去引导,在探讨中不要只关注结果,而应该关注过程。

篇5:《草》教学反思

在学习完这篇课文时,我情境导入:在春雨的滋润下,沉睡了一冬的大地伸了伸懒腰苏醒过来了。花儿涨红了脸,柳树笑弯了腰,连草叶也唱起了动听的歌儿。同学们,想不想去听听?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作家高洪波写的一首优美的小诗——草叶上的歌。接着,我让学生读题质疑:读了这个课题,你想说什么?

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有问题。这首散文诗作者是围绕这是一块怎样的草坪来写的,为什么题目不取《草坪上的歌》,而是《草叶上的歌》?”

生2:他是写草坪,可是草坪上有草叶,也一样。

生3:草坪上还有其他动、植物。因为作者重点是在对草叶进行描写。

生4:老师!我也有个问题。这单元的主题是走进森林,为什么这课写的是草坪?

生5:森林里有草坪。走进森林就看到草坪。

生6:课文第一句话就告诉我们:“大森林里有块草坪。这就是写走进森林里看到的景象。”课程改革倡导新的教学观并致力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新的教学观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构建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这是为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创设良好环境的重要一环。教学时我们应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焦虑感,培养他们质疑解难的勇气和兴趣。

孩子们有强烈的个性化思维,他们的想法总是异彩纷呈,令你措手不及。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我们力求为孩子们营造开放、宽松的心理环境,引导他们以独特的视角表达自己独特的观点。当教师意识到学生的思维不愿走进我们“预设的圈套”时,要如何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如何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和调控能力,使学生走上更开阔的思维空间呢?因此,在肯定孩子们思维的同时,我也在思索着如何引导学生更深地领悟文章的意涵。也可以说,是孩子们启发了我,我体味到了“教育的艺术”,体味到了“教师的机智”。我突然知道:原来,爱,可以这样伟大,原来,教师可以这么伟大!……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真正的教育者,他的教育应该闪烁着一种智慧的光芒。

篇6:《草》教学反思

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我在第一课时扫除字词障碍之后,这样设计的第二课时:第一个板块是回顾作者是哪几方面赞美小草的?让学生快速浏览文章,对上一课时的内容进行快速的回顾,为下一板块的学习打下基础。第二个板块是抓住赞美指导学生深入读文,进行个性化阅读,读出自己的理解。学生的每一次读,教师都要结合文章的首尾进行内容上的点拨,让学生真切的体会到作者对小草的热爱,并通过不同方式的读感受到小草的顽强的生命力和高尚的品格,从而产生对小草的赞美之情。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第二个板块时间处理的不好,个性化朗读占的时间过多,总想让每个孩子都说出自己的感受,并读出来。所以到第三个板块时就是教师讲的多,学生 自己发现的少,并没能真正掌握总分段式的构段方式。如果能够再用一节课专门讲总分段式,并进行实际练习,学生会掌握的更好。

篇7:草教学设计的反思

课前透视

《草》是描写春天的绝句,诗句意境优美,语言清新明丽,情景交融,重在咏物抒怀,是就荣枯生发,极力表现草的顽强生命力。教学中要图文结合,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诵中生情,吟中入境,充分感受古诗独特的音韵美和节奏美,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逐步形成文化积淀。

二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古诗积累,对这两首古诗也不太陌生,教师要挖掘学生潜在的学习优势,引导自读自悟,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3、有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诵读诗句,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感情。

信息资料:生字卡片、相关图片、音乐磁带、学生查找诗人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挖掘积累。由学生课前积累的古诗展开背诵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2、图片导入。出示课文插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观察到的内容。

师:春天的小草蓬勃生长,春天的孩子兴致高昂。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看看你们对春天有没有新的发现。

学习《草》。

对话平台

自学

1、自读古诗《草》,注意读准字音。

2、小组内互相检查读诗情况,教师纠正字音荣烧。

感悟

1、自由读古诗,思考:自己哪里读懂了哪些字词还不懂

2、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不懂的地方(如离离、岁、枯、荣等词语的理解)

3、全班交流讨论自己对古诗的感悟,教师适时引导点拨。

(1)离离可以让学生看看课件,说说草长得怎么样?从而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它的意思是指草长得很茂盛。

(2)岁可问学生几岁了

,随学生回答告诉学生从出生到现在几年就是

几岁,一岁就是一年。

(3)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不同画面,想想枯和荣应该分别是哪一幅图描绘的景象。并让学生说说草什么时候是枯什么时候是荣

(4)尽可用简笔画的形式,让学生说出火只能烧光草的叶和茎却烧不完地下的草根。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自主品读的基础上交流学习所得和所惑,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合作意识。】

朗读

1、自由读:你喜欢小草吗为什么(喜欢小草那种生生不息,顽强的生命力。)

2、多种形式朗读:指名读--配乐读--竞赛读。

【在充分地诵读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节奏美。】

背诵

1、情境背诵:教师创设把《草》背给家人听的情境,引导学生背诵。

(如离离原上草我怎么听不懂呢怎么不写花,只写草呢)

2师生共同扮演妈妈、哥哥、爷爷等角色进行表演背诵。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情境表演背诵,既训练了形义较难的字,又理解了课文的思想内容,利于培养语感,积累语言。】

练习

1、填空。

离离

,一岁一

。野火

,春风

篱落疏疏一径深,

,飞入

无处寻。

2、按要求分类。

宿

独体字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上中下结构

半包围结构

书写

1、学习书写枯

、荣、烧三个字。重点指导:荣:草字头的横不能太长,秃宝盖要宽,木字横要短,撇捺伸展开。烧:火字旁捺要变点;右上部不要写成戈,第二笔斜钩要有弯度;下面的兀字横要短,竖弯钩的拐弯处要圆润。

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评议展示。

教后反思:

本课教学,我注重了三个方面:

1.注重学生的主体意识。从对词义的理解到对诗句整个意思的领会,从启发体会到组织表演,都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参与,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2.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低年级学生喜玩好动的特点,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了表演练背古诗的情境,寓知识教学于富有情趣的活动之中。

篇8:草教学设计的反思

关键词:英语新课程标准,课堂教学,教学反思

有句俗话:“好马”不吃回头草。但是我认为好马应该吃回头草, 因为马回头需要勇气, 需要思考, 再回头的时候, 它可以重新找回应期待前方而忽略的好草。这就像作为英语教师的我, 这方面的体会尤其深刻。我曾经一度激情澎湃地憧憬着上好一堂又一堂的好课, 所以不断地在课堂教学上去突破、去创新。但往往事倍功半。为什么呢?那就是忽略了课堂教学的反思。没有能够认识到像要求学生“学会学习”一样, 我们英语教师也要能够在自觉的教学反思中“学会教学”。实践表明, 优秀的初中英语老师必须具有自觉性的反思行为, 必须通过自觉而有效的反思, 及时发现和解决英语教学中的新问题, 不断把英语课堂教学实践提升到新的高度。因此, 笔者认为一线的英语老师在教学中要学会三个反思———课堂教学前的反思、课堂教学中的反思以及课堂教学后的反思。

一、课堂教学前的反思

英语老师在上课前, 应该针对课堂教学状况, 对原有的教学设计进行反思———即“课前问”。就是教师课前要多问问自己几个为什么。例如:为什么要这样设计我的教学过程, 它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吗?本堂课讲解的关键内容设计到位了吗?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定是否准确、突出?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是否合适学生?在教学内容上学生有哪些生活方面的经验和知识储备?可能会有哪些因素影响上课的效果?反思自己所定的教学目标是否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特点;是否具体明确;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 还必须做到新旧知识点的有效对接, 然后才能帮助学生取得最近发展区的有效进步。只有在每堂英语课之前坚持教学前的三思而行, 才能有效地为自己的课堂教学作好充分的铺垫, 然后取得英语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二、课堂教学中的反思

就是教师在上课过程中, 对课堂中发生的出乎意料的问题扪心自问进行及时反思———即“课中问”, 并随机应变及时调整课堂教学计划。这个过程包括对教师教的行为反思, 对学生学的行为反思和师生之间能否实现有效的互动, 以及如何达到良好的情感交流。其次, 在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中, 我们可以尝试进行如下的反思:一是教学重点是否突出?是否给学生留了些思考的时间?师生互动中是否处于了平等地位?二是学生之间的讨论是否有效开展?教师的课堂用语是否得当?英语板书是否合理和适时?总之, 只有通过自觉的观察和思考, 主动根据课堂教学中发生的实际情况, 及时诊断出存在的误区和弊端, 才能为以后教学调整做出有利的分析和判断。第三, 我们还可以关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反思。在课堂上, 观察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的听讲、参与、思维、情绪等行为。在操作上, 可以进行这样的反思:学生倾听是否全神贯注?学生是否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尤其值得重视的, 是学生是否敢于用英语进行交流?甚至能否做到善于质疑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其实, 只要我们坚持做有心人, 不断从实践中积累经验, 就能够根据学生细微的表情变化, 发现他 (她) 们是否有持续的兴趣?能否自我控制和调节学习情绪?当然, 还有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行为, 也值得加以主动反思。其实, 从新课程理念来说, 课堂互动能充分保证学生有机会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因此, 当前的教学改革重点之一是加强师生互动。学生通过师生互动才能真正做到主动参与、个性参与和全程参与, 而不是一味的“师教生受”。我在实践中体会到, 通过互动, 才能掌握学生的情感需要和知识需求, 才能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保证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就要特别注意创造实现互动的条件。总之, 在课堂教学中我常会坚持自我反思:一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二是自己该如何应对这种负面的状况?三是应该采取怎样措施才比较积极有利?此外, 还有课堂气氛是否沉闷?为什么?我该怎样调节课堂气氛?学生的积极性可否真正的调动起来?该如何调动?教学内容是否被学生接受?并在自问自答中快速找出应对的答案, 使得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反思, 不断地在实践中改进教学方法, 不断地在教学反思中成长, 完善自我。

三、课堂教学后的反思

上一篇:实验高级中学美术特长教育发展规划构想下一篇:本事最大的成语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