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教学反思的教学设计

2024-05-18

有教学反思的教学设计(共12篇)

篇1:有教学反思的教学设计

关于《有多重》的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物体都有重量,有的物体重一些,有的物体轻一些,使学生对看不到,听不见的重量能够用手或身体其他的部位的感觉而感受到,体验并比较什么“重”,什么“轻”,进一步对“1千克”所代表的实际重量有一个亲身的“感受”。这种“感受”是一种直接经验,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也是学生进入社会生活、“学会生存”所必须具备的本领。

通过教学,我体会到计量单位的教学,不能*教师的“说”和示范,而是注重以学生的“做”为基础,让学生自己活动、体验、感悟,充分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最后通过自己总结提炼作为知识外显的手段。“体验”是计量单位教学的关键。体验是指由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教学关注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千克,是为了获得关于“千克重”的触觉表象,而表象是形象思维的基础。表象有两个特点:它的形象性和概括性。对于如此抽象的千克重,怎样才能具有形象性?可以让学生掂了1千克重的物体后说说感觉如何,还要用比1千克重的物体和比1千克轻的物体让学生用手去掂掂,在比较中巩固表象。至于概括性,可以让学生在掂量物体的.重量时,提供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不同质料的物体,使学生排除物体的质料、形状、大小、颜色等属性,而把有关重量的感觉概括出来。

此外,人是一个整体,人的各种感知觉也可以相互沟通。如通过听“滴答、滴答”的声音,加深对秒的认识。这个经验在对教学千克的认识中可以借鉴。如在常见的物体中找出一个1千克的东西作为“标准”,借以估测别的物体的重量。这样,就把抽象的数量“一千克”变成孩子们看得见摸得着的数学事实———重一千克的实物。

重视直接经验,尊重学生的个人感悟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变为可体验的数学事实。

篇2:有教学反思的教学设计

《有多重》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认识和了解克与千克两个质量单位,是后面学习“吨的认识”的前提和基础。本节课内容学生有一些生活经验,但缺乏具体认识,因此,初步建立质量观念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新一轮教学改革的核心是要“创造适合于学生发展的教学,使数学学习活动不再单纯依赖模仿和记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实践。”教学中,我力求做到“以人为本”,注重了学生体验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通过猜、掂、称等活动方式,调动多种感官,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概念,充分体验克与千克的实际质量。通过一系列的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数学基本技能和方法,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力求体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的思想。

2、设计的问题具有开放性,拓宽多向思维的空间,有利于思维的搜索与发散。

3、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从猜想到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4、将德育教育融于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科教学的`思想性。

篇3:有教学反思的教学设计

生:正方形里小球行的路程长一些。

师:你是怎么猜的?

生:因为正方形的周长是32厘米, 正六边形的周长是24厘米, 正方形的周长长些。

师:小球行的路程分别是这两个图形的 (生:周长) 。一算周长就知道了。

师:小球继续滚动 (课件演示小球滚动成圆, 如图2) , 这次小球行的路程是圆的 (生:周长) 。 (揭示课题:圆的周长)

师:谁来指一指这个圆的周长? (生指周长)

师:围成圆的这条曲线的长就是圆的周长。有办法知道这圆的周长吗?同桌商量商量。

生1:用胶带纸贴在圆的周围, 然后再量出胶带有多长, 胶带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

生2:用一根铁丝弯成和这个圆一样大的圆, 然后把铁丝拉直, 再量出铁丝有多长。

评析:这一环节通过猜哪个小球行的路程长一些的游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里让学生计算正方形和正六边形的周长后再进行猜测, 是一种有依据的猜测。这样做不仅复习了旧知, 又为后面沟通这三个图形之间的联系和猜测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作好了铺垫。另外, 这一环节将“周长”这一抽象的概念, 通过小球滚动形象地展现出来, 使学生印象深刻。

师:你们的方法都是先把圆的周长这条曲线, 化曲为直后再测量出圆的周长。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 (一个学生激动地站起来) 我知道, 量圆的直径, 用圆的直径乘以3.14就是圆的周长。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看书。

师:你真会学习, 预习是很好的习惯。那你知道为什么这么做吗? (生摇头) 咱们一起来研究, 好吗?

生: (齐) 好。

师:看图 (如图3) , 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什么有关?

生: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 正方形的周长等于边长乘4。

师:也就是正方形的周长是边长的4倍。正六边形呢?

生:正六边形的周长是边长的6倍。

师:那圆的周长与圆的什么有关呢?

生1:跟圆的大小有关, 大圆周长长, 小圆周长短。

生2:跟圆的直径或者半径有关, 因为圆的大小是由半径或者直径决定的。

师: (课件出示大小不同的两个圆, 并画出圆的一条直径) 是的, 直径长的圆, 半径也长些, 圆也大些, 周长也长一些。

师: (课件演示周长和直径分别闪动) 猜一猜圆的周长可能是直径的几倍?

生1:2倍。

生2:2倍多。

生3:4倍。

生4:3倍。

评析:由正方形和正六边形的周长与它们边长的倍数关系, 过渡到猜测“圆的周长与圆的什么有关”“圆的周长可能是直径的几倍”, 顺利实现知识迁移。这里猜测圆的周长是直径的几倍, 只是一种凭着直觉进行的猜测, 缺少有力的依据支撑, 但猜测并没有结束。

师: (课件演示如图4) 车轮滚动一周的长度是圆的周长吗?

生:是。

师:再猜一猜这个圆的周长可能是直径的几倍?

生:我可以这样来猜, (走上讲台用胶带量了直径的长度, 又在线段上量了三次) 我觉得周长应该是直径的三倍多一点。

评析:这里猜测圆的周长是直径的几倍, 已经有了直观的依据, 学生可以动手测量, 直接猜测出来, 但猜测并没有就此结束。

师:真聪明, 会想办法。会不会出现刚才同学们说的2倍或者4倍的情况呢?我们可以借助学过的图形来推测。

师: (课件出示正方形并演示图5) 我们以正方形的边长为直径画出一个圆, 比较圆的周长与正方形的周长, 你发现圆的周长一定小于直径的几倍?

生:圆的周长小于直径的4倍。

师:你是怎么猜的?

生:因为正方形周长是边长的4倍, 而圆的周长比正方形的周长短, 直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 所以我推测圆的周长小于直径的4倍。

师:圆的周长一定小于直径的4倍, 到底小到什么程度呢?我们再请出正六边形。 (课件演示转动正六边形的两条边到中间, 如图6) 这条线段长几厘米?我们再以这条线段为直径画一个圆, 比较圆的周长与正六边形的周长, 你发现圆的周长一定大于直径的几倍呢?

生:正六边形的周长是24厘米, 是圆直径的3倍, 而圆的周长大于正六边形的周长, 所以圆的周长大于直径的3倍。

生:我发现圆的周长在直径的3倍和4倍之间。

师:你们也发现了吗? (课件演示三图重叠, 如图7) 这样我们就更能看出圆的周长在直径的3倍到4倍之间了。

评析:这里的猜测不只是单纯的直观猜测, 更需要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合情推理。通过将圆的周长与正方形和正六边形进行比较, 让学生有依据地去猜测。通过多媒体动态演示三图合一的过程, 将学生的思维引向将三图联系起来进行推理, 从而合理估计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倍数范围。这是更高层次的猜测。

师:是不是所有圆的周长都在直径的3倍到4倍之间呢? (课件演示三图同时放大或缩小, 如图8) 这个倍数会变化吗?

生:这个倍数不会变化。因为放大或缩小以后, 圆还是在正方形和正六边形之间, 正方形的边长还等于圆的直径, 正六边形两条边长的和等于圆的直径。所以, 所有圆的周长应该都在它直径的3倍到4倍之间。

师:看来所有圆的周长都应该在它直径的3倍到4倍之间, 而且这个倍数也是不变的。这只是我们的猜想和推测, 还需要进行验证。

评析:这里将三图同时放大或缩小, 引导学生分析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的周长与圆直径的关系, 从而将这一研究发现推广到所有的圆, 使学生的推理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反思:

猜测和估计都是依据已有经验和事实而进行的一种推理, 是一种有根有据的合情推理。大数学家高斯也认为, 在某些情况下, 教猜想比教证明更为重要。《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使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 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能有条理、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小学生的猜测和估计往往受制于已有经验和知识水平, 因而随意性较大。如果不加引导, 容易造成学生毫无根据地“乱猜”“瞎估”, 养成“信口开河”的坏习惯, 从而失去猜测和估计的意义。

篇4:有教学反思的教学设计

“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3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知识内容。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是乘法中的特殊情形,学生在计算时往往容易算成5×0=5,或者把积的书写位置对错,或者丢了末尾的0。所以本小节教材将这部分内容专门作为一段,安排在学生基本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一般方法之后,以便学生集中学习在乘的过程中处理0的具体方法。

学生分析:

这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学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一般方法,这节课的关键是让学生处理好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难度不算大,但关键就是要让学生掌握其方法,并在计算时心细。

设计理念:

本课的教学设计主要分为3个层次,①根据教材的特点,创设学生感兴趣的动画情境,并呈现多种计算方法。②让学生讨论交流,理解和掌握算法。③加强不同层次的练习,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这样安排,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提出有关的计算问题,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启发学生探索多样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切实经历学习计算的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目标:

1.知道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结论。

2.理解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算理,能正确地计算。

3.初步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难点:

1.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结论和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

2.初步理解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仪。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西游记》的故事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西游记》中的蟠桃会,去学习一些笔算乘法的知识。

师:《西游记》中,玉帝为了降服孙悟空,让它去看管蟠桃园,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多媒体展示。)

二、探究新知

(一)例5

1.孙悟空不仅偷吃蟠桃,还把蟠桃树也给毁了。这时,七仙女奉王母娘娘之命来摘蟠桃,结果怎么样呢?(多媒体展示。)

师:同学们,七仙女一共摘了多少个蟠桃呢?你能用算式表示吗?

(板书:0+0+0+0+0+0+0=00×7=0)

2.0×7=0你是怎么想的呢?

0×8= 0×2= 0×59= 0×1000=

师:你还能再说几个这样的算式吗?能说完吗?

师:你发现了什么?0乘任何数都等于0。

3.7×0等于多少呢?(板书:7×0=0)你是怎么想的?

8×0= 15×0= 361×0= 0×0=

师:你还能再说几个这样的算式吗?能说完吗?

师:看看这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任何数乘0都等于0。)

4.能把我们刚才的发现用一句话来概括说说吗?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5.同学们,下面我们就来做几道题,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P83做一做:在书上独立完成。小组开火车汇报。)

(分类并发现规律,得出结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0和任何数相加都得那个数本身。任何数减0都等于那个数本身。)

完成练习十九第4题

(二)例6

1.借助七仙女摘桃子,我们知道了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时,各路神仙都赶来参加蟠桃会,老寿星也来了,大家都向他讨教长寿的秘诀。老寿星说:“长寿的秘诀有很多,运动就是其中之一。”

师:那老寿星每天是怎么运动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在这幅图中你都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呢?

师:你能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算出老寿星每天步行多少米吗?

2.指名列式,进行估算。

3.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习的笔算乘法有什么不同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如何计算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板书: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4.学生试着独立计算,指名板演,交流算法。

探究为什么因数中间有0,积的十位却不是0。

三、巩固练习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不仅知道了老寿星每天是怎样运动的,还学会了如何计算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可蟠桃会却被孙悟空搅得乱七八糟,玉帝要派兵捉拿孙悟空,到底派谁去呢?玉帝决定出题考考大家,这可难坏了天上的大将军,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

1.基础练习

计算207×8603×4305×9

2.应用练习

(1)等边三角形每条边401米,周长是多少?

(2)一头牛的体重是605千克,一头大象的体重等于8头牛的体重,这头大象的体重是多少千克呢?

(3)改错:703×4=2852

208×3=604

904×2=188

四、拓展小结

师:在同学们的帮助下,这些天兵天将终于可以出发了,之后又演绎出了更多精彩的故事。

师:看到你们这么聪明,老师也想考考你们,敢应战吗?

7□□×3=21□6

师:同学们,这里既有我们以前学过的笔算乘法,还有我们今天学习的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下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末尾有0的乘法。

反思

在这节课的教学上我实活并重,有效地落实三维目标,从教学实施上主要有以下优点和不足。

1.在情境的创设上,我尊重了儿童的年龄特点,由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片导入,变静为动,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引出了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使学生直观、清晰地知道了0×7=0。

2.教学方式上我注重学生的知识迁移,不仅使学生从图中得出0×7=0,还利用学生已有认知的联系,通过加法得出0×7=0。而7×0=0完全由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独立得出。我鼓励学生从做题到出题,在大量算式的基础上发现规律、得出结论,对“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中“相乘”的含义揭示到位。

我能够巧妙利用书上的资源,在处理“做一做”的内容时,不仅让学生“做一做”,还加入了“分一分”、“想一想”的环节,既巩固了“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一结论,又得出了“0和任何数相加都得那个数本身”“任何数减0都得那个数本身”,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更系统、更完整。

在竖式计算中,我有效、灵活地追问:“因数中间有0,积的十位却没有0,0跑到哪去了呢?”使学生既理解了算理,又明确了算法。

3.这节课的练习设计有梯度、目的明确、层层递进,很好地巩固了本课的重、难点。特别是最后一道开放题,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沟通了学生已有知识和即将学习的知识。

当然,没有完美的课堂教学,本节课我对学生的关注有所欠缺,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完全调动起来,课堂没有预想的活跃。练习题中的改错一题,在多媒体的设计上如果一题一屏,更有利于澄清问题的所在。练习中的最后一题,在问题的设计上针对性不够强。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马家沟小学)

篇5:有多重的教学反思

1、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力求体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的思想。

2、设计的问题具有开放性,拓宽多向思维的空间,有利于思维的搜索与发散。

3、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从猜想到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4、将德育教育融于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科教学的思想性。

篇6:《铅笔有多长》的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具有亲和力的教学风格,扎实的教学功底,以及4个活动设计的环环相扣,让学生的各个感官都参与到认识分米和毫米的学习中,课堂中对“吸管”的运用恰到好处,发展了学生估测的意识,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

本节课在以下几方面还有待改进:

1、“分米”这个概念揭示的太突兀,与前面环节联系的不够紧密,如何使“分米”揭示的更加自然,还有待进一步的设计和思考。

2、寻找生活中的1分米或几分米,孩子运用1分米长的吸管发现了文具袋的长度大约是2分米,这时候可用文具袋作为估计的标准,让孩子估一估课桌的高度,培养学生根据不同参照物作为估计标准的估测能力,发展学生的估测意识,最后再进行追问,如果没有吸管、文具袋、课桌这些估计的参照物,我们还可以找到哪些估计的标准呢?引导学生发现身体上的“尺子”——一拃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进一步加深和巩固学生对1分米长度的认识。

3、学生已经学习了厘米和米,为什么还要学习分米和毫米呢?怎么才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分米和毫米的必要性?如果能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进行有机的结合,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学习这两个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就更好了,也可以在教学中将分米、厘米和毫米进行对比认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测量不同物体时,使用不同的长度单位,在体验中让学生更加明确不同长度单位的不同使用功能。

篇7:有序数对的教学反思

有序数对是七年级下学期第七章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一课时,是数形结合真正的开始,标志我们的数学学科的知识学习及研究从一维世界进入到了二维世界,是后续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容的开端,所以要让学生感兴趣,理解并打好这个基础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能更好的把握整堂课的教学步骤,和教学环节顺序的合理安排以及时间段的分配,我在另两个班先进行了试讲,并在同组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进行内容和环节上的修改,以求能达到更好效果。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

1、通过丰富的实例认识有序数对,感受它在确定点的位置中的作用。

2、了解有序数对的概念,学会用有序数对表示点的位置。

3、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经历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验有序数对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教学重点:理解有序数对的意义和作用。教学难点:用有序数对表示点的位置。课堂上,整个气氛是比较轻松、愉快的,为了能达到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四个重要的包袱:

1、在讲学稿的课标中加入找不同字体的游戏,使得学生在认真仔细阅读了本堂课学习目标的同时,又初步了解如何定位一个字的位置,一下子就让学生进入了学习的状态,效果非常好。但遗憾的是本应在举实例的环节再次提及,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有序数对在生活中的作用,这一环节没能进行。

2、紧接着用电影票找座位的游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兴趣,每个人都积极地参与进来,去找自己的座位号,再一次的感受有序数对的意义。不足之处:由于设想的不周到,本来想展示一个教室的平面示意图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横排和竖列的规定,但图示的问题,造成了第一位同学没能很顺利的找到座位,耽误了一些时间。总的来讲,前两个游戏的使用帮助学生突破了理解有序数对的意义和作用这个重点的目的基本达到,效果体现的也比较不错。

3、动手动脑的找点连线画图的游戏,采用学生比较喜欢的形式,课堂上每个人都认真的根据要求找点、连线,最终得到一个五角星的图案。

4、利用学生最熟悉的身边的学校作为题目的主要依据,根据学校的平面示意图,用有序数对来表示每个建筑物的位置,学生的正确率非常高。后两个包袱使出了非常理想的效果,使学生顺利的突破了难点,学会了如何用有序数对表示点的位置。在这两个环节进行中我还安排同桌之间先自我作答再互相交流,使得每个人都有自我表述的机会,题目的最后讲解也是由具体的学生来完成,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感。

篇8:有教学反思的教学设计

1.在熟练掌握一位数笔算除法的基础上, 正确计算“商的中间有0的除法”的另一种情况。

2.理解“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时, 就在这一位上商0”的道理。

3.在探索过程中,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商0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小黑板、作业本。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口算小比拼, 一起来试试。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口算小比拼, 一起来试试。

(课件出示)

师:真不错, 继续。先判断商是几位数, 再计算。

师:谁来说说第l题, 商是几位数?

生:三位数。

师:你是怎样判断的?

生:4>2, 所以是三位数。

师:被除数的最高位大于除数时, 就够商1个百, 所以商是三位数;当被除数的最高位等于除数时, 商是 (%) , 被除数的最高位小于除数时, 商是 (%) 。

师:哪两位同学来黑板上完成这两个填空?

师:一起来看这两道题, 对吗?

师:商的中间为什么商0?

生:0除以2得0。

师:商中间的0不写, 行吗?为什么?

生:不行, 不写商就只是两位数, 商0用来占位。

师:这是我们学过的除法中的哪一种情况?

生:商中间有0的情况。

师:我们继续研究“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第2种情况。 (板书:商中间有0的除法 (2) )

二、探究新知

师:星光小学三年级的同学们要去参观天文馆, 他们遇到了一个问题, 想请我们帮助解决?

(课件出示:星光小学832名学生分4批去参观天文馆, 平均每批有多少人)

(学生汇报, 师板书算式832÷4)

师:看到这个算式, 你能想到几种算法?

生:估算, 笔算。

师:怎样估算?

生:把832估作800, 800除以4得200。

师:尝试做做这个题, 谁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生:为什么要在十位上商0?

师:谁回答?

生:3除以4, 不够除, 所以商0。

师:你的意思是十位上的3, 也就是3个十, 每十个一份, 分成4份, 不够分, 是吗?

生:是。

师 (引导) :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想法。

(教师出示:小棒图)

师:3在十位上, 表示3个十, 用3捆小棒代替, 把它们平均分成4份, 每份几捆?

生:不够分。

师:对, 十位上一捆也得不到, 也就是十位上不够商l, 就商0来占位。

(师巡视, 请二名学生板演)

生:第二个竖式比第一个竖式少了一步, 除到3不够商1时, 商0后直接落下2和3合并成32, 去除以4, 这样更简便。

师:商中间的0不写, 行吗?为什么?

生:不行, 用0来占位。

生:我想给他提一点写竖式的建议, 行吗?

师:你真细心, 我想他一定乐意接受你的建议。

生:写竖式时, 书写要工整, 相同数位要对齐, 数字与数字隔开一小点, 这样更好对数位。

师:你的建议很好。两种商中间有0的除法各有什么特点?

生:第一种情况, 求出商的最高位后, 没有余数, 而且被除数中间有0, 商中间也有0;第二种情况, 求出商的最高位后, 也没有余数, 被除数中间没有0, 商的中间却有0。

师:这两种情况都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商的中间不够商1时, 就商0。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除到被除数的中间, 不够商1, 就商0)

三、巩固练习

师:现在来检查一下自己学得怎么样?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教师批改并讲错题)

四、课堂总结

师:通过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生:学会了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第二种情况。

生:知道了商的中间为什么商0。

生:写竖式要规范。

[课后反思]

第一, 让学生先理解算理, 后掌握算法。虽然这部分知识是这一单元最后的内容之一, 但根据学生前面所学的笔算除法, 仍然觉得学生对其算理的理解是模模糊糊的, 不会笔算的学生更是胡乱做一通。为此, 本节课我设计了用小棒图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的环节, 如832÷4中, 除到“3”不够除时, 让学生把3捆小棒平均分成4份, 每份几捆?学生自然明白每份1捆都得不到, 就是不够商1, 只能商0来占位;接着将3个十和2个一合并成32个, 再平均分才够分。这样, 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在后面的计算中学生出错率明显降低。

第二, 规范了竖式的书写。课堂上, 我让学生看看2名同学板演的竖式, 问更喜欢哪一种?学生们都回答喜欢简便写法的, 我让他们说说喜欢的理由, 没想到有一名学生却说:我想给他的竖式提点建议, 行吗?我想这是好事, 便顺水推舟:“那请你给他提提书写竖式的建议吧!”这位同学提得很好, 让全班同学都受到了启发, 并把竖式规范的写在作业本上。

篇9:有教学反思的教学设计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上海200240)

一、“有计划废止制”与熵的能量退化

1.“有计划废止制”

“有计划废止制”产生于1930年代的美国汽车行业,由于当时汽车这种消费品带给企业的高额利润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汽车销售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在利益的驱动下,通用汽车公司创造了汽车设计的一个新模式——“有计划废止制”,即在设计新的汽车样式的同时,必须有计划地考虑以后几年之间不断地更换部分设计,使汽车的样式最少每两年有一次小的变化、每三四年有一次大的变化,形成有计划的样式老化过程。显然,这是一种厂商人为制造的、通过不断改变设计样式以造成消费者心理老化,最终促使消费者为了追逐新的样式潮流而放弃旧样式改换新样式的市场促销方式。这种方式很快被其他行业或企业采用,给美国的工业企业带来了巨大利益。此后,这种方式便成为消费社会设计的一个重要特征。正因为如此,美国的汽车工业成为当时工业设计师最集中的行业。但是,单纯地强调样式改变,也造成了美国汽车设计重外型而轻功能的问题,大批外型华贵、性能低下的产品在1972年前后的能源危机中轻易地被外型简单、性能优异的日本汽车挤出市场。1980年,日本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汽车生产第一大国。

发源于汽车行业的“有计划废止制”被其他工业生产采用之后进一步升级,不再仅局限于外观造型的改变,而是包括三种类型:一是功能上的废止,使设计出的新产品具有更多、更新颖的功能,以取代原有的产品;二是质量上的废止,即在产品的设计中限定产品的使用寿命,使其在达到使用寿命时无法继续使用;三是样式风格上的废止,就是使新产品具有更流行的新的风格样式,使原有的产品因风格过时而废弃。

2.熵的能量退化

熵(entropy)是一个物理学上的概念,最初是用来描述热力学问题,现已广泛用于化学、生物学、经济学、社会学、信息论等领域,其基本含义是:系统倾向于取得最大的混乱度或无序度。德国理论物理学家鲁道夫·克劳修斯(Rudolf Clausius)于1865年为热力学第二定律引入了一个新的态函数——熵。熵是对热系统中热平衡程度的量度,或者说是非自由能状态的量度,是不能再被转化为做功的能量总和的测定单位。他在熵概念的基础上对热力学第二定律提出了一种新的表述形式:在孤立的系统中实际发生的过程,总是使整个系统的熵增大,且是不可逆的,这就是熵增加原理。从热力学第二定律中可以得出能量退化的规律:不可逆的过程在能量利用上的后果总是使一定的能量从能做功的形式变成不能做功的形式,即形成了退化的能量;而且其大小正好与不可逆过程中所引起的熵增加成正比。自然界中所有运动的实际过程都是不可逆的,这些不可逆过程的不断进行,使能量的某一部分不断地转变为不能做功的形式。虽然能量是守恒的,但是一旦经过不可逆的过程,原来可用度较高的能量总有一部分变成不可用的能量,也就是其可用度越来越低了。因此,一切运动的实际过程的进行都会导致能量的退化、贬值。

根据熵理论,每消耗一定的能量,就会增加周围环境的混乱程度、造成能量的退化。近代工业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物质文明,在高效生产的同时也造成了高能耗、高消费和高污染,使得整个生态系统的无序化程度持续增大,给人类居住的世界带来了极大的混乱,从而使得人类社会越来越不安全。

由于“有计划废止制”需要消耗更多的资源、浪费更多的人力,并人为地造成产品的功能欠缺和质量低劣,这种设计模式所引起的熵增加远远超过普通设计模式,因而在全球普遍强调可持续发展的当代社会,它理所当然地受到质疑。

二、“有计划废止制”引起的熵增

1.再生产对资源、能源的消耗引起的熵增

有计划地加速产品的更新换代,对旧的产品进行再生产,使得生产产品所需的原材料大大增多,需要从自然界提取更多的资源和能源。每再生产一次,就要再消耗一定的能量,增加周围环境的混乱程度,造成能量的退化。这种大量的再生产对于资源、能源的不断消耗以及由于生产产生的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使得整个生态系统的无序化程度持续增大,从而引起熵的增加。

2.再生产对人力资源的浪费引起的熵增

产品的不断更新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做支撑,其中包括设计师对新产品风格样式的更新,工程师对新技术、新功能的研发,工人对新产品的生产以及销售人员对新产品的推销等。一种新产品的诞生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投入,这种人力资源本身就是一种能量,而过度强调推陈出新,必然浪费大量的人力资源,导致能量的不必要消耗,引起熵的增加。

3.功能的欠缺和质量的低劣降低了产品的可用度

“有计划废止制”是人为地、基于功利目的地限制了产品的功能和使用寿命,造成了产品功能上的欠缺以及质量上的低劣。以1930—1980年代美国的汽车设计为例,这个时期的汽车设计重外观而轻功能,外型样式不断更新,性能却没有得到提高,使得美国汽车成了外型华贵、性能低下的产品。汽车生产要消耗能量,这本身就导致熵的增加,而对产品功能和质量的有目的的限制又进一步降低了能量的可用度,使得熵进一步增加。

可见,“有计划废止制”不仅对能量的消耗更高,而且使得能量从可用到不可用、从有效到无效、从有序到无序的速度加快,且程度加深,即加快加大了熵的增加。这一体制使消费者原来具有的勤俭节约习惯被追逐新型号、新款式的新消费习惯所取代,不但造成个人开支的增加,同时也造成对有限的地球资源的浪费。因此,这种制度被批判为一种迫使消费者抛弃依然有用的产品、购买他们并不需要的新型产品的恶劣手段。

“有计划废止制”以及传统的设计观实质上是加快熵增的设计观。设计的本质应是全面理解以人为本的深刻内涵、引导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有效能耗的低熵设计活动,它不能以损害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与人类的长远利益为代价。

三、实现低熵设计的对策分析

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一系列全球性危机的日益紧迫让我们认识到传统的高消耗设计模式的弊端,要促进可持续发展,必须也只能走低熵设计之路。目前,受到广泛关注的生态设计和非物质设计这两种新兴设计模式,都是低熵设计的典型,其设计理念完全符合减少熵增、降低消耗的低熵原则。

1.生态设计

生态设计,又称绿色设计,它以环境因素决定设计的方向;它认为,在开发和设计中,环境已成为主要的评价标准,生态与经济两方面必须达致协调和平衡。生态设计的核心是3R,即Reduce、Recycle和Reuse,不仅要尽量减少物质和能源的消耗及有害物质的排放,而且要使产品及零部件能够方便地分类回收并再生循环或重新利用。生态设计必须致力于减少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它涉及到环境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及制造业等多个领域;原材料的选择须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制造过程中应减少对能源和自然资源的消耗,以及对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控制,以生态设计理念来实现设计的低熵化。

我们现今有些“生态设计”尚未达到这一要求。以绿色设计的核心之一——Reuse为例,它强调要使产品能够分类回收并再生循环或重复利用,但回收过程中对废弃材料的收集、运输和处理都要消耗额外的能量,导致同一环境内熵的增加,如有毒废料对回收工人的危害等,这就违背了生态设计或循环经济的美好理念与初衷。所以,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并深入研究生态设计的本质,对强调循环的观点进行修正和完善,应认识到生态设计并不只是使产品可以回收再利用,而且是要将回收再利用的方式也纳入到整个设计的过程中,使产品设计和其回收机制能够尽量做到方便、高效、低熵。

2.非物质设计

相对于生态设计对物质的减少、回收、循环利用,非物质设计是一种从本质上改变设计模式的新理念,因为非物质设计不是基于物质的设计,它使得整个设计过程对能源、材料的消耗降低到了最小程度。

非物质设计最初是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到1990年代,随着网络界面设计、信息设计、虚拟化设计、人性化设计等概念的普及,非物质设计成为设计的一个崭新领域。它是与信息技术密切相关的设计形式,是基于服务的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以数字化设计为主要特征的设计形态。

非物质设计主要从三个方面实现设计的低熵化。一是数字化。数字化改变了设计的方法,进而开创了新的设计理念、产生了新的设计思想。通过数字化,实现了虚拟化设计,同时也改变了信息的传递与表达方式,从而使异地加工与无纸化生产得以实现。这些都降低了对环境的依赖,实现了低熵的传递与汲取。二是信息化。非物质设计的主要特点就是具有较高的信息量。对于人类生存的自然和社会来说,信息的创造与汲取必不可少。信息的本质是对不确定性的消除,因而有效的信息意味着负熵——一个开放的系统,吸取信息的过程即熵减的过程。三是人性化。人性化是非物质设计中的核心理念之一,它要求产品不仅具备合理的功能、易操作、易使用、经济、美观,同时还要满足人的情感、认知等更高层次的需求。因为人的心理作为一个系统,在运作过程中会产生高熵,如厌倦、忧郁、悲伤、烦躁等心理情绪,而符合心理需求及认知习惯的设计能够使心理系统中产生的高熵得以释放,使人愉悦、轻松,达到身心平衡,这也是人性化设计之真谛。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物质资料的供应已十分丰富,人类的物质需求渐趋平稳,发展速度渐趋缓慢,然而人对于非物质资源的需求却迅速扩张。产品的设计要求不再仅仅是达到功能主义的满足或者商业注意的刺激,更是要拥有恰到好处的信息量,以及能够实现精神愉悦和生活享受等数字化、信息化、人性化的要求,这些都属于非物质层面的要求。因此,以熵减为引导的非物质设计必然会成为未来设计的主流。

四、结语:走向低熵设计的发展之路

“有计划废止制”于1930年代开始在美国的工业界生根,后逐渐影响到世界各国,它对后来的设计以及设计之外的领域,比如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等,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现代企业的经营模式、消费者的消费模式都曾有过积极作用。通过熵理论的分析不难看出,“有计划废止制”这种高熵设计模式过度迎合商业化,鼓励、误导人们无节制地消费,在一定时期内造成了资源、能源的加速消耗,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因此,我们要从熵的角度出发,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看待自然和社会,并寻找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更好途径。现代设计是一门通过设计生活和工作中各种物质及非物质用品来规划、协调人与自然及社会之间关系的学科,它应以熵减为目标,研究和发展生态设计和非物质设计等新型设计模式,抑制并降低熵的增长,通过设计来实现人、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及可持续发展。

[1] 钱凤根,于晓红.外国现代设计史[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 张锡纯.二熵——源事理[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0.

[3] [美]杰里米·里夫金,特德·霍华德.熵:一种新的世界观[M].吕明,袁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4] 谢庆森,李晓娜.从“熵”理论探讨工业设计的发展[J].机械设计,2006(10):1.

[5] 汪仁斌.现代设计与低熵生活[J].家具与室内装饰,1999(2):2.

[6] 于炜.以熵定律反思工业设计——兼论设计与全面发展观[J].机械设计与研究,2004(5):84.

篇10:《寻找有生命的物体》教学反思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我眼里的生命世界》单元中的第一课。在教材的处理方面,我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在把握好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进行一些合理化的调整与处理。

另外,我还将课堂中的学习活动延续到课外,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查阅“我们肉眼看不到的生物”的有关资料。过去,我们认为:教学就是把书上有关的知识点讲完,教材中的相关实验做完,就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今天,教学更需要将学生课堂上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外,为他们更深入的了解相关知识拓展空间。这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新理念,更新我们的原有思维,并在科学课上有所突破。

篇11:《有多少名观众》的教学反思

《有多少名观众》是对较大数量进行估计,该节课被安排在乘法这一单元,正是为了借助乘法用不同的方法对生活中的较大数量进行估计,体现出乘法的实际应用,并发展学生的数感。

本节课在出示情境图后,我就直接切入主题:“请估计出体育场能容纳多少名观众,你有什么办法?”本环节旨在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然而学生却对于如何估算表示出困惑。因此我结合教材中淘气和笑笑的讨论,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发现估算的策略。从估计整个体育场缩小到先估计一个看台的人数,在估计看台的观众人数中,学生的数学思维开始逐步启动,纷纷提出多种方法,例如,可以分为3部分,或每排取整十数再乘排数等等。在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学生慢慢感受到估算的基本方法:可以分为若干个大致相等的几份,用每份数乘份数就能估算出整体的数量,这也就是“以小估大”。紧接着估计出一个看台的人数后,引导学生再估算出整个体育场的人数,并让学生说一说估算的过程。学生各自表达出自己的估算方法,体现出估算的多样化,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乘法的应用价值。

篇12:教学设计有教学反思吗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设计及反思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分析“欧·亨利式结局”的特点和妙处,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文章主旨

过程与方法通过质疑与探究,由分析讨论学生的质疑问题作为切入点赏析结尾特点及妙处,分析理解文章主题:一是普通人之间无私的关爱,一是精神支柱对人生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人间真情,认识建立精神支点对人生的重要性,懂得关爱他人,坚定人生信念,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分析“欧·亨利式结局”的特点和妙处,理解文章主旨

教学难点:感悟人间真情,认识信念对人生的重要性

反思:

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的确立依据有三:一是课程标准对小说阅读的要求;二是欧亨利小说的特点——情节曲折,构思巧妙,往往用一种出人意料的结尾,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三是学生的阅读水平,以及对本文的理解把握。设计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理解的最大难点在于琼珊这个人物形象,而不是“感悟人间真情,认识信念对人生的重要性”。

预习

1、初读文章,读准字音,试一试能否复述故事情节。(用200字左右概括)

2、再读文章,你认为作者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情节的设置方面有那些巧妙之处,还有那些地方存在疑问?(将自己的见解看法形成文字)

反思:

1、预习题的设置推动了学生亲密接触文本

2、收集学生的预习成果可以了解学生在文章的整体把握,文章艺术特色理解方面的情况,为课堂目标的设置提供依据。

3、形成书面形式将无形的学习任务变为有形,对学生是一种督促,对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有好处。

教学过程:

导入:

春秋战国时代,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打仗。父亲庄严地托起一个箭囊,郑重地对儿子说:“这是家袭宝箭,配带身边,力量无穷,但,千万不可抽出来。”果然,配带宝箭的儿子英勇非凡,所向披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当胜利的号角吹响时,儿子再也禁不住得胜的豪气,完全背弃了父亲的叮嘱,试图看个究竟。骤然间,他惊呆了。箭囊里装着一只折断的箭。大家觉得结局会怎样? 是的,最后他的意志垮了。儿子死在了战场。这样的结局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与其说是一支断箭,不如说是一个人的意志,既成就了一个人,也毁灭了一个人,今天我们也试图通过一片小小的藤叶,来反观人的脆弱与坚韧,人间的无奈与温情。

反思:

1、小故事作为导语可以引起学生听课的兴趣,用这个故事和文章中的主人公形成对比,引起学生对“信念”重要性的思考,帮助学生理解主题

解读文本

概述故事情节

要求你用两句话概括,并且两句话里都要包括课文的题目“最后的常春藤

叶”。

明确:女画家琼珊因肺炎而生命垂危,她把生命维系在最后的常春藤叶上;老画家贝尔曼在风雨交加的夜晚画了最后的常春藤叶,挽救了琼珊的生命,却失去了自己的生命。

反思:既是预习成果的展示,又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新颖的形式也会引起学生的兴趣。总结归纳学生质疑的问题

这是怎样一片神奇的叶子呀,它竟然治好了琼珊的病,而这片叶子竟然是假的,这假的叶子竟然是贝尔曼冒雨画上去的,贝尔曼竟然因为画这片叶子而染上肺炎死去,这样的结尾确实是意料之外的,是不是在情理之中呢?

讨论、交流

明确:

治好了琼珊的病:

1、琼珊把自己生的希望寄托在叶子上,而最后一片傲然挺立的常春藤叶给了琼珊鼓舞,她重新有了生存的信念。

2、真的是这一片常春藤叶使琼珊获得了生命吗?

3、从原文来看琼珊是怎样一个人?

小结:

琼珊是怎样一个人:

有艺术理想,热爱生命,曾经失去生存的希望,但在最后一片藤叶的鼓舞下重拾生活的信念的一位青年画家。

符合人物性格

竟然是假的

①琼珊没有看出来

距离太远,只能卧床观看(34页18节);病情严重,高烧导致神志不清(36页34节),所以琼珊没有看出来

②伏笔 37页40“经过了漫漫长夜的风吹雨打,仍旧有一片长春藤的叶子贴在墙上”46段“那片长春藤叶仍在墙上”54段“在风中不飘不动”

③37页40段叶子画的很逼真

符合生活真实符合情节发展

贝尔曼冒雨画上去

贝尔曼为什么会去画,他是怎样一个人?

老贝尔曼形象

课文第30节(一生读文章,其他人思考,在这一节中,贝尔曼有什么特点): 初见贝尔曼:失意、暴躁、唠叨、酗酒、(先用原文中的词汇概括)相貌怪异 爱讲大话 善良(为什么会酗酒? 失意苦闷 应该是自顾不暇的但他却不遗余力的帮助别人)

又见贝尔曼(课文第31-36节(分角色朗读33——35)善良、热心(注意我与我们这两个人称,照应了上文的看家凶狗 称琼珊为“小琼珊”)

正是有了这样的性格特点,才有了54段的结局

再见贝尔曼-生齐读课文54节—— 舍己为人

小结

贝尔曼是怎样一个人

明确:贝尔曼是一个平凡的甚至有点讨厌的外表下有一颗火热的、金子一样的爱心。穷困潦倒仍无私关怀、帮助他人,甚至不惜生命代价的失意老画家。(通过前两次的描写,我们看到了贝尔曼的善良与无私,有舍己为人的举动完全符合他的性格)

染上肺炎死去(为什么会染上肺炎,为什么只有两天就死去了)

①肺炎在艺术区蔓延 33页4“在这错综复杂、狭窄而苔藓遍地的“巷子”里,他的脚步却放慢了。”

②贝尔曼的年龄和身体状况 60开外、酗酒、充血的眼睛总是迎风流泪 ③贝尔曼在暴风雨中画上的藤叶。(符合生活的真实,做足了情节上的铺垫)小结 这个意料之外的结局符合生活的真实,符合人物性格,符合情节的发展,是在情理之中的。这也是欧亨利小说的一大特色。

这样结尾有什么好处?

①情节上 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

②人物形象得以丰满,品质得以提升,使我们发现了贝尔曼粗鲁的外表下有一颗善良的心,前后的对比更震撼人的心灵。

③主题 得以升华:琼珊从绝望到希望的逆转让我们体悟到坚强的信念是生命赖以延续的精神支柱。贝尔曼的死与琼珊的生,让我们体会到普通人患难与共的人间真情。(读一读,记下要点)

在小说中问某一段文字的好处,我们可以从以上三个方面去考虑。

反思:

1、“这是怎样一片神奇的叶子呀,它竟然治好了琼珊的病,而这片叶子竟然是假的,这假的叶子竟然是贝尔曼冒雨画上去的,贝尔曼竟然因为画这片叶子而染上肺炎死去,这样的结尾确实是意料之外的,是不是在情理之中呢?”这是本课的主干问题,因为它是对学生质疑问题的概括和集中,学生比较感兴趣,有利于将学生与文本联系起来,推动学生反复阅读文本,进一步引领学生理解文章。

2、在回答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就会涉及到老贝尔曼和琼珊两个人物形象,所以这个主干问题就是贯穿课堂的一条线索,将人物形象的分析,“欧亨利式”结尾的赏析,文章主旨的初步理解贯穿在一起,学生既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体会畅所欲言,老师又可以依据问题有效的控制课堂节奏。

3、在回答这个问题的过程中,遇到有争议的地方,我就引导学生找到相应的文本反复揣摩,整个过程都紧密联系文本,采取各种读的形式,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老师绝不多言。学生理解不到位的地方老师也注意引导的过程,而不急于展示答案。比如有的学生认为琼珊是一个软弱、悲观的人,我就让学生找到文章中和琼珊有关的句子,并将这些句子联系起来分析。最终师生达成共识:琼珊是一个有艺术理想,热爱生命,曾经失去生存的希望,但在最后一片藤叶的鼓舞下重拾生活的信念的一位青年画家。

4、本课的第一主人公是贝尔曼,作者在塑造这个人物形象时又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所以在课堂设计上,老师是偏重于这个人物的,而实际上学生理解这 篇二:教学设计与反思模板

要求:

1. 必须是原创,抄袭将被判定为“不合格”。

2. 内容和格式必须与教学设计与反思模版要求相符合。

注意事项:

1. 将教学设计与反思模版表格从网页上复制到word中,在word中进行填写,注意要删除内容说明(蓝色部分)。再上传到网上,为了方便辅导老师批阅大家的作业,请大家将内容全部粘到页面上,不要以单一附件形式上传。2. 如教学设计与反思中用到图片,上传到编辑器时不能直接粘贴,必须用插入的方式,如图:

教学设计与反思模板 篇三: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设计与反思

课题:《解析几何》

科目:数学

提供者:赵建国 教学对象:学生 单位:新郑一中分校 课时:2课时

一、教学内容分析

解析几何利用代数方法研究空间直线、平面、二次曲面、常用的一些特殊曲线和曲面的几何性质以及平面二次曲线的一般理论,是高等师范院校数学类专业一门必修的基础课。解析几何可以为高等代数及数学分析提供直观的几何背景,为领悟其结论的精神实质提供最为直接的帮助。解析几何也是学习许多其它后继课程的重要基础。它不仅在数学学科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且在其他学科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解析几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 方法,培养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矢量法与坐标法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加深对中学几何理论与方法的理解,从而获得在比较高的观点下处理中学几何问题的能力,借助解析几何所具有的较强的直观效果提高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

二、教 学目标

本课程是以代数法为工具来研究几何图形的性质的学科。它是在学生学习习近平面解析几何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矢量代数、空间的直线和平面、柱面、锥面、旋转曲面、二次曲线和二次曲面等内容,掌握它们的概念、性质以及它们所对应的方程等有关问题,提高学生用代数法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力。为学习高等数学打下必要的基础,为获得在较高理论水平基础上来处理中学几何教材的能力作好必要的准备。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我们的学生的现状是,还没形成良好的自我探究,自我合作学习的较好习惯,所以做教师的要充 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起到指导者的典范作用,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自主学习。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教学策略具体包括:

(一)、教学方法的选择;

(二)、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

(三)、教学媒体的选择;

(四)、教学过程结构的表示。

常见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

1、讲授法

2、演示法

3、讨论法

4、训练和实践法

5、示范模仿法

6、发现法。

在教学中运用发现法,其灵活性和自发性都很大,要根据不同学科和不同学生的特点来选择。其 大致步骤包括:(1)、设置问题情境(2)、建立假说(3)、检验假设(4)、整合与应用 将新发现的知识与原有的知识联系起来,纳入到认知结构的恰当位置,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促进知识的巩固和迁移。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1)矢量的运算(线性运算,数性积,矢性积,混合积)。2)轨迹与方程(曲面、空间曲线、平面、空间直线的方程)。

3)几何图形的相关位置(平面与平面、平面与直线、直线与直线)。4)柱面、锥面、旋转曲面。

5)二次曲面(椭球面,双曲面,抛物面)。6)二次曲线的一般理论。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上一篇:护理优秀毕业生自荐信下一篇:幼儿园员工安全责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