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心文言文字词翻译

2024-04-21

私心文言文字词翻译(通用8篇)

篇1:私心文言文字词翻译

导语:他生性诚实,缺少文采,做官时以清廉著称,当时人们把他比作西汉时贡禹(那样明经洁行的人)。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私心文言文字词翻译,欢迎借鉴!

原文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密曰:“暮夜无知者。” 震曰:“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者?” 密愧而出。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尝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令为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后汉书》

译文

杨震到东莱郡上任时,路过昌邑县,原先他所推荐的秀才王密,这时做昌邑县的县令,王密夜里怀中揣着十斤金子拜见,来赠送给杨震。

杨震说:“老朋友了解你,你却不了解老朋友,这是为什么呀?”

王密说:“夜里不会有人知道这事。”

杨震说:“天知道,地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能说没人知道呢?”王密惭愧地走了。

他为人奉公廉洁,不收别人的钱,子孙常常吃素菜,出门步行。老朋友中有人想让他为子孙置办产业,杨震不肯,说:“让后代人说他们是清官的子孙,把这个‘荣誉’留给他们,不也是很丰厚的吗?”

词语解释

1杨震:东汉人

2东莱:古地名,今境内

3举:推荐

4怀:怀揣

5遗(wèi):送给

6故人:老朋友(杨震自称)

7知:了解

8何也:为什么

9故旧长者:老朋友及德高望重的人

10为:担任

11之:到...去

12治:置办

13迁:搬到

14公廉:公正廉洁

15或:有的,有的人

篇2:私心文言文字词翻译

原文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密曰:“暮夜无知者。” 震曰:“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者?” 密愧而出。 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尝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令为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后汉书》

译文

杨震到东莱郡上任时,路过昌邑县,原先他所推荐的秀才王密,这时做昌邑县的`县令,王密夜里怀中揣着十斤金子拜见,来赠送给杨震。

杨震说:“老朋友了解你,你却不了解老朋友,这是为什么呀?”

王密说:“夜里不会有人知道这事。”

杨震说:“天知道,地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能说没人知道呢?”王密惭愧地走了。

他为人奉公廉洁,不收别人的钱,子孙常常吃素菜,出门步行。老朋友中有人想让他为子孙置办产业,杨震不肯,说:“让后代人说他们是清官的子孙,把这个‘荣誉’留给他们,不也是很丰厚的吗?”

词语解释

1杨震:东汉人

2东莱:古地名,今境内

3举:推荐

4怀:怀揣

5遗(wèi):送给

6故人:老朋友 (杨震自称)

7知:了解

8何也:为什么

9故旧长者:老朋友及德高望重的人

10为:担任

11之:到...去

12治:置办

13迁:搬到

14公廉:公正廉洁

篇3:浅谈文言文字词教学

一、问, 旁敲侧击

一堂课四十五分钟, 学生若总是处于被动听的地位, 经常忙于“听”“记”之中是很容易疲倦产生逆反心理的, 这势必会直接影响听课效果, 要改变这种“一言堂”的填鸭式教学, 就要不断地运用课堂提问的教学手段, 用疑问去调动学习兴趣, 启发大家思考。这里便有一个“问”的艺术。学生已经习惯了字词教学中教师的“某某词是什么意思”“某某词该怎样讲”等一类直来直去的问题, 麻木于教师的逐个点将, 一直“点”到答对为止的做法。实际上, 这仍然未摆脱“强制性”, 并不能真正地调动学生。要激发兴趣, 教师须避免问题的过于直来直去, 想方设法, 变换提出问题的角度、形式, “旁敲侧击”使学生有新鲜感, 有一定的“琢磨头儿”。实践证明, 能使学生兴趣盎然“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问题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新颖, 二是有一定难度。比如, 《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中有两处: (1) “今君乃亡赵走燕, 燕畏赵, 其势必不敢留君, 而束君归赵”对其中的“亡”一词, 不去直问“亡字是什么意思呢?”, 而换个角度问“君 (即缪贤) 死在赵国了吗?”问题一提出便会引起学生探求的兴趣。学生会根据上下文, 很自然地由后文的“走燕”和“束君归赵”, 明了此人未死, 便因此知道了“亡”在此处是“逃跑”“逃亡”之意了; (2) “既罢, 归国, 以相如功大, 拜为上卿, 位在廉颇之右”, 对“右”一字, 问“相如的职位是在廉颇的右边吗?”学生经过思考, 根据文中的“相如功大”和下文廉颇恶言中的“位居我上”, 便清楚了“右”的意义。

正是缘于问得角度新颖, 学生有了求知的兴趣和欲望, 这样地旁敲侧击, 问得具有难度, 又不乏暗示和“台阶”, 学生“跳一跳便可摘到果子”, 有了成功的愉悦, 便开创了字词教学生动活泼的局面。

二、讲, 温旧启新

对一些重点字词, 象课本后归列出来的三百四十个常用实词和二十几个虚词等, 教师只做笼统的点拔, 说明其意义和用法, 而后仅靠学生的记忆、自我总结去把握很不利于知识的巩固。重点字词的理解需要经历“学而时习之”的反复。那么, 教师在讲解中就应注意利用过去学过的旧知识, 引导学生温故而知新, 让大家通过对旧知识的回顾、温习去推知、理解新的问题, 即巴甫洛夫所说的:“利用知识, 利用获得的联系”去思考、去分析和理解, 去全身心地投入到探求正确答案的过程中。心理学认为, 人的感官参加学习的活动越多, 所得感性材料越多, 理解记忆得就越深刻、全面。所以, 教师在讲授时要使学生的眼、耳、口、手、脑各器官俱动, 实践证明, “温固启新”不失为一既简洁又实效之法。例如, 初中《公输.墨子》一文中学生接触过“子墨子九距之”, 知道其中的“距”是通假字, 也懂其意义, 而在高中的《鸿门宴》中有“距关, 毋内诸候”, 对“距”的理解让学生去思考, 列举学生学过的类似情况便是用过去的知识推知了“距”现在的用法和含义。又如《狼》一文中学生学过以下语句:“途中两狼, 缀行甚远。一狼得骨止, 一狼仍从;屠乃倚其下, 驰担持刀, 少时, 一狼径去……”等。而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 (1) 相如因持壁却立, 倚柱; (2) 秦王恐其破璧, 乃辞谢; (3) 赵五遂行, 相如从; (4) 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等, 象后文中加点的“持”、“倚”、“乃”、“行”、“从”、“去”等词的理解, 根本无需教师再费口舌, 只要联系前文, 学生便可在回头看中推知新知识。这种讲法调动学生全身心地学习, 更有利于理解和总结。

三、不妨以练代讲

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现象无疑是教学重点之一, 要具备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必须累积相当的多义词。对多义词的教学, 只是蜻蜓点水一掠而过, 很难达到预期目的。因此, 教师若以练代讲, 在课堂上以训练题的形式让学生去自己动脑、动手, 在思考研究中解决问题, 又可在这一过程中巩固和积累。例如《鸿门宴》中有“项王则授璧, 置之坐下”, 对“置”教师并不直接讲解或提问, 而把“置”的义项全部提供给学生, 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查字典来完成, 之后学生即可根据具体的语境, 得出正确的理解。同样是此例, 也可以训练形式达到目的, 例如, 可交给学生以下句子: (1) 郑人有且置履者; (2) 沛公置车骑, 脱身独骑; (3) 公子于是置酒大会宾客; (4) 喜置榻上, 半夜复苏……等, 让学生从中选出与所讲之句的“置”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例句, 这便引起一番思索, 学生会从比较分析中得出结果。这样, 既可避免教师的“一言堂”, 引起兴趣;同时, 也便于积累和总结, 教学效果会更明显。

篇4:私心文言文字词翻译

一、文言文字词教学的“翻转”模式

云技术下的初中文言文字词教学翻转课堂之所以可行,理由不外乎以下几点:首先,文言文字词的知识点单一,就是字意的认知,像《湖心亭看雪》这样篇幅的文章,其字词完全可以在三分钟内串讲完;就算是长点的文章如《出师表》,也可以分成几个微视频串讲完成。其次,文言字词在中考中的考点很明确,主要包括实词的一词多义和虚词的一词多义,我们完全可以根据这样的考法,把文言文中纷杂的字词,归纳成以字为联结点的知识模块,并设置相应的题目类型,比如说当学生做错一道考查“之”字用法的题目以后,我们可以通过云技术找到更多有关“之”字用法的题目给学生练习。而云技术下初中文言文字词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四个环节(见图1):一是教师课前准备,设计好微视频内容和习题,让学生在课下完成初步的文言文字词学习;二是学生课前学,通过观看微视频,主动了解文言字词,并完成作业;三是课堂深化内化,学生通过课堂讨论和多层次的练习及教师指导,进一步加深对字词的理解;四是评价反馈,教师在布置作业后,借助云平台的反馈功能实时掌握学情、改进教学。下面,我以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湖心亭看雪》的字词教学为例,阐述我的“翻转”经历及体验。

(一)教师课前准备

在正式上课之前,我准备了两个微视频。一个是文章的配乐朗诵视频,约一分三十秒;另一个是文言字词串讲,约三分钟。我让学生通过云平台观看这两个微视频,做到读对全文字音,并在课本上做好文言字词的笔记。此外,我还在云平台上给学生布置了三种类型的预习作业:字音,实词含义理解,虚词含义理解。每个类型各两题,基本涵盖了本课的全部文言字词。要求学生在晚九点之前完成。

(二)学生课前学习

通过观看配乐朗诵视频,学生对文章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基本解决了字音问题。文言字词串讲,原本是传统课堂中最枯燥、学生最难跟上的学习内容,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微视频自由自主地学习这部分内容: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流畅地播放视频并快速完成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通过调慢视频播放速度、暂停或反复观看等,也可以基本解决字词问题。

(三)课堂深化内化

云平台上的数据显示出每一个学生做题的正确率。我据此把学生分成了三个学习小组,并按组排好座位:正确率达100%的学生为第一组即上组,坐最后;正确率在50%以下的为第二组即下组,坐前排;其余的为第三组即中组,坐中间。

【课堂实施】

1.字音强化。我先让几个在预习作业中做错字音题的学生起来朗读课文,让其他学生帮忙指出读错音的地方,并板书了“更”“挐”“沆砀”几个读错率较高的词。然后全班齐读课文。

2.翻译内化及展示评讲。我给上、中、下三组分别布置讨论和翻译任务:上组通过讨论翻译全文,中组通过讨论翻译五句话,下组通过讨论翻译三句话。要求学生译好后写在本子上,再拍照上传云平台。最后我选择了每一组中最具代表性的答案进行展示和评讲。

下组翻译的句子相对简单,但包含的知识点是他们在预习作业中错得最集中的。比如预习作业中的这道题:

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湖中人鸟声俱绝(消失,停止)

B.上下一白(全)

C.三大白而别(酒杯)

D.余强饮(勉强)

这道题的正确答案是D,但下组大多数学生都选错了,这说明他们对“强”字的理解不到位。所以,在之前安排翻译任务时,我就让他们小组翻译了这个句子——“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他们拍照上传的答案是——我勉强喝了三大杯就告别了。

我把该答案展示出来,让全班学生举手分析这句翻译的问题在哪里。因为中组也要翻译这句话,所以,有一个中组的学生很快举了手,指出这个翻译对“强”和“而”二字的翻译不够准确。我肯定了他的回答,并展示了他的答案——我尽力喝了三大杯然后告别了。

这个环节看起来和常规的课堂没什么区别,但“翻转”后的这个环节是有的放矢的,是基于学生学情中的问题设计出来的教学环节,是对知识的纠偏和内化;分层讨论、翻译,也是基于学情,安排适合学生的任务,以保证他们在相同的时间内都能动起来且都能有收获,进而实现分层和个性化教学。课堂成了学生协作和自主探索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每个人都可以找到合适自己的角色。通过由三句到五句再到全文的翻译评讲,学生对整篇文章的文言字词有了更深的理解。

(四)评价反馈

串讲完毕,我通过云平台当堂给学生布置了十道字音、实词含义理解、虚词含义理解题。学生当堂完成效果很好,正确率达到了93%。我记下仍有错误的学生,待课下单独辅导。

接下来,我又通过云平台给学生出了五道题,分别考查实词和虚词的一词多义,如“更”“一”“焉”等。每道题考查一个字的意义和用法。最后的数据显示,“焉”字意义和用法的错误率最高,达到了56%。题目示例如下:

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湖中焉得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B.故水潦尘埃归焉不复出焉

C.父异焉故日月星辰移焉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二石兽并沉焉

标准答案为B。学生的答案却是五花八门,说明他们对“焉”字的意义和用法基本不清楚。我当堂帮学生归纳出目前学过的“焉”字的几种用法:①兼词于之;②代词;③语气词;④怎么,哪里。之后让学生再次分组讨论。上组给每种用法找两个例句,中组给每种用法找一个例句,下组给“兼词于之”这个用法找两个例句,最后展示。

最后布置这五道题,是为了和中考接轨。每道题四个选项,考查的全是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定位学生知识点的缺漏。课后我想,如果能够把十几个常见的虚词意义和用法都做成微视频,学生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可以观看视频,这样的学习效率一定会更高一些。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目前的困境与思考

(一)对学生知识点漏洞的定位问题

云平台是通过学生做错的题目来统计学生知识点漏洞的。可是以实词含义理解题为例,一道选择题的四个选项里,至少会考查到四个字词的含义,而每一道题目只能设定一个知识点。所以,在考查字词含义的题目中,我们只能笼统地把知识点设定为“实词含义理解”。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就不能准确地统计出学生具体是对哪一个字、哪一个词还理解得不够到位。

(二)课堂教学的个性化问题

学生的学情不同,完成课堂作业的时间也不尽相同。通过云平台布置统一的作业,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PAD实时监督全体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如果要等到所有学生都完成作业再讲评,势必会让一些基础好的学生在课堂上无所事事;如果照顾基础好的学生提前讲评,又会让那些没有完成作业的学生跟不上节奏,或者直接放弃独立思考完成作业的锻炼机会。而布置分层作业时又会出现一个讲评什么的问题:学习基础好的同学做的题目多一些,可当讲评这些多出来的题目时,学情薄弱的学生在没有见过、做过该题目的情况下,会听得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三)技术问题

在现阶段,我们在运用云平台的过程中时常出现习题推送延迟或网络掉线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节奏,导致教学不畅。

(责编 白聪敏)

篇5:于园文言文字词翻译

【《于园》原文】

于园在瓜洲步五里铺,富人于五所园也。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葆生叔同知瓜洲,携余往,主人处处款之。

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丹、芍药,人不得上,以实奇。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跨小河,四围灌木蒙丛,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胎于石,娠于磥石之手,男女于琢磨搜剔之主人,)至于园可无憾矣。

(仪真汪园,葢石费至四五万,其所最加意者,为“飞来”一峰,阴翳泥泞,供人唾骂。余见其弃地下一白石,高一丈、阔二丈而痴,痴妙;一黑石,阔八尺、高丈五而瘦,瘦妙。得此二石足矣,省下二三万收其子母,以世守此二石何如?)

【逐句翻译与注释】

[于园在瓜洲步五里铺,富人于五所园也。]

于园在瓜洲停船的地方——五里铺,是名叫于五的富人所建的园林。

瓜洲:镇名。步:通“埠”,水边停船之处。所园:所建筑的园林。园:动词,建筑园子。

[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

不是有地位的人投下名帖,这座园子门上的钥匙是不会被拿出(指主人打开门锁开门迎客)的。

显者:指有名声有地位的人。刺:名帖。这里做动词用,投名帖。钥:钥匙。

[葆生叔同知瓜洲,携余往,主人处处款之]

葆生的叔父在瓜洲任知府的佐官,带我前往于园,于园主人处处殷勤地招待我们。

同知:“知”意为主管,同知即为“一同管理”。又,同知为明清时官名,知府的副手。余:我。款:殷勤招待。之:人称代词,我们。

[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

园子里并没有其他奇特的地方,奇就奇在用石块堆砌的假山。

奇:特殊的,罕见的。磊石:用各种各样的石块堆砌成假山。磊:垒,堆砌。

[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丹、芍药,人不得上,以实奇。]

堂屋前面有用石块垒成的斜坡,斜坡高两丈,上面栽种了几棵果子松,沿坡栽种了牡丹、芍药,人不能够到上面去,这里因为没有空隙满满当当而奇特。

植:栽种。缘:顺着,沿着。以:因为。

[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

后面的厅堂临近大池塘,池塘里有奇特的山峰和极陡峭的沟壑,直上直下,人们行走在池塘的底部,抬头仰望池塘中的莲花反而好像在天上,这里因为空旷而奇特。

临:临近。绝壑:陡峭的山沟。

[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

卧房的栏杆外面,有—条山沟盘旋而下,好像螺蛳回旋形贝壳,这里因为阴暗深远而奇特。

[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跨小河,四围灌木蒙丛,禽乌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

再向后,有一座水阁,长得像小船。这座阁子横跨在小河上,阁子的周围,矮小的灌木覆盖丛生,小鸟在这里叽叽喳喳,好像在深山密林之中,大家坐在阁子里,舒坦惬意。

艇子:小船。蒙丛:覆盖,丛生。啾唧:细小而碎杂的声音:颓然:柔顺的样子,文中是舒坦的意思。碧窈:碧绿幽远。

[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胎于石,娠于磥石之手,男女于琢磨搜剔之主人,至于园可无憾矣。]

瓜洲的许多园林亭榭,都是凭借假山而有名声。(这些假山在自然山石中怀胎,在堆砌山石的人手中孕育,在主人的精细构思中诞生,)这样的假山石安置园林之中就不会使人不满意了。

诸:众,各。俱:都。以:凭借。显:显扬,有名声。憾:心感不满。

注:“至于园可无憾矣”一句可以翻译为:

1、至/于园/可无憾矣(这样的假山石安置在于园之中就不会使人不满意了);

2、至于/园/可无憾矣(这样的假山石安置园林之中就不会使人不满意了);

3、至于园/可无憾矣(瓜州园林的假山,能达到于园的程度就没有遗憾了)。

篇6:入蜀记文言文字词翻译

原文

七月

十四日,晚,晴。开南窗观溪山。溪中绝多鱼,时裂水面跃出,斜日映之,有如银刀。垂钓挽罟者弥望,以故价甚贱,僮使辈日皆餍饫。土人云,此溪水肥,宜鱼。及饮之,水味果甘,岂信以肥故多鱼邪?溪东南数峰如黛,盖青山也。

八月

十四日,晓,雨。过一小石山,自顶直削去半,与余姚江滨之蜀山绝相类。抛大江,遇一木筏,广十余丈,长五十余丈。上有三四十家,妻子鸡犬臼碓皆具,中为阡陌相往来,亦有神祠,素所未睹也。舟人云,此尚其小者耳,大者于筏上铺土作蔬圃,或作酒肆,皆不复能入夹,但行大江而已。是日逆风挽船,自平旦至日昳(dié)才行十五六里。泊刘官矶,旁蕲州界也。儿辈登岸,归云:“得小径,至山后,有陂湖渺然,莲芰甚富。沿湖多木芙蕖,数家夕阳中,芦藩茅舍,宛有幽致,而寂然无人声。有大梨,欲买之,不可得。湖中小艇采菱,呼之亦不应。更欲穷之,会见道旁设机,疑有虎狼,遂不敢往。”刘官矶者,传云汉昭烈入吴尝杈舟于此。晚,观大鼋浮沉水中。

(八月)二十一日。过双柳夹,回望江上,远山重复深秀。自离黄,虽行夹中,亦皆旷远,地形渐高,多种菽粟荞麦之属。晚,泊杨罗,大堤高柳,居民稠众。鱼贱如土,百钱可饱二十口;又皆巨鱼,欲觅小鱼饲猫,不可得。

九月

九日,早,谒后土祠。道旁民屋,苫茅皆厚尺余,整洁无一枝乱。挂帆,抛江行三十里,泊塔子矶,江滨大山也。自离鄂州,至是始见山。买羊置酒。盖村步以重九故,屠一羊,诸舟买之,俄顷而尽。求菊花于江上人家,得数枝,芬馥可爱,为之颓然径醉。夜雨,极寒,始覆絮衾。

十月

二十一日。舟中望石门关,仅通一人行,天下至险也。晚,泊巴东县,江山雄丽,大胜秭归。但井邑极于萧条,邑中才百余户,自令廨而下皆茅茨,了无片瓦。权县事秭归尉右迪功郎王康年、尉兼主簿右迪功郎杜德先来,皆蜀人也。谒寇莱公祠堂,登秋风亭,下临江山。是日重阴微雪,天气,复观亭名,使人怅然,始有流落天涯之叹。遂登双柏堂、白云亭。堂下旧有莱公所植柏,今已槁死。然南山重复,秀丽可爱。白云亭则天下幽奇绝境,群山环拥,层出间见,古木森然,往往二三百年物。栏外双瀑泻石涧中,跳珠溅玉,冷入人骨。其下是为慈溪,奔流与江会。余自吴入楚,行五千余里,过十五州,亭榭之胜无如白云者,而止在县廨听事之后。巴东了无一事,为令者可以寝饭于亭中,其乐无涯,而阙令动辄二三年,无肯补者,何哉?

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

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宜为仙真所托。祝史云:“每八月十五夜月明时,有丝竹之音,往来峰顶,山猿皆鸣,达旦方渐止。”庙后,山半有石坛,平旷。传云:“夏禹见神女,授符书于此。”坛上观十二峰,宛如屏障。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祠旧有乌数百,送客迎舟。

部分词义

〔十四日〕七月十四日,作者乘船在长江中西行到太平州州治当涂县(现在安徽当涂)。

〔南窗观溪山〕南窗,船舱中向南的窗。溪山,河山风景。溪,姑熟溪。书中七月十三日这样记述:“州(太平州州治)正据姑熟溪北,土人但谓之姑溪。水色正绿而澄澈如镜,纤鳞(小鱼)往来可数。溪南皆渔家,景物幽奇。”山,就是下文“溪东南数峰如黛”的青山(山名)。

〔绝〕极。

〔裂〕冲开。

〔垂钓挽罟(gǔ)者弥望〕垂钓,垂竿钓鱼。挽罟,拉网。罟,捕鱼的网。弥望,充满视野。弥,满。

〔以故〕因为这个缘故。

〔僮使辈日皆餍(yàn)饫(yù)〕家僮差役们每天都吃得饱饱的。僮,年纪小的仆役。使,公家的差役。餍、饫,都是饱足的意思。

〔土人〕当地的人。

〔宜鱼〕适于鱼的生长。宜,适宜。

〔信以肥故〕当真是因为(水)肥的缘故。

〔黛〕青黑色的颜料,可以画眉。这里是说山色青黑。

〔十四日〕八月十四日,船从富池出发西行。富池,富池口镇,在现在湖北阳新。

〔自顶直削去半〕像是从山顶一直削去一半。形容山的一面直上直下。

〔余姚〕县名,现在浙江余姚。

〔江〕余姚江,东流入甬江。

〔绝相类〕极像。

〔抛〕放,行船。

〔筏〕用竹或木编的水行的工具,俗称竹排、木排或筏子。

〔妻子鸡犬臼(jiù)碓(duì)皆具〕妻子、儿女、臼、碓都具备。妻子,妻和儿女。臼、碓,舂(chōng)米的工具。臼是石槽,盛还没去皮的谷子。碓是一块圆形石头,系在杆上,一上一下地捣臼中的谷。具,具备、齐备。

〔阡陌〕田间的小路,南北向的称阡,东西向的称陌。这里指筏上纵横的通道。

〔素所未睹〕向来没看见过。

〔舟人〕使船的人。

〔蔬圃〕菜园。

〔酒肆〕酒铺。

〔夹〕江边的小水湾,可以停船。

〔但〕只。

〔挽船〕用力拉船。

〔自平旦至日昳(dié)〕从天亮到日落。

〔矶(jī)〕水边的大岩石、小山。

〔旁(bàng)〕同“傍”,靠近。

〔蕲(qí)州〕州治在现在湖北蕲春南临江处。

〔儿辈〕子侄等晚辈。

〔陂(bēi)湖渺然〕湖泽广阔辽远。陂湖,湖泽。渺然,形容面积很大。

〔芰(jì)〕菱角。

〔富〕繁多。

〔木芙蕖(qú)〕一种落叶灌木,秋天开花,花大而艳,有红、黄、白等颜色。

〔芦藩〕用芦苇编的篱笆。藩,篱。

〔宛〕逼真,相似。

〔艇(tǐng)〕轻快的小船。

〔穷之〕看个究竟。穷,尽。之,代陂湖的环境。

〔会〕恰好。

〔机〕捕捉野兽的工具。

〔传(chuán)〕传说。

〔汉昭烈〕蜀汉昭烈帝刘备。昭烈是谥号。

〔入吴〕往吴国去。

〔鼋(yuán)〕鳖。

〔二十一日〕八月二十一日,船从黄州上游戚矶港出发。

〔黄〕黄州。

〔旷远〕空阔辽远。

〔菽(shū)粟(sù)荞(qiáo)麦〕菽,豆类。粟,谷子,去皮后为小米。荞麦,粒三角形,有棱,磨成面粉食用。

〔杨罗(fú)〕江边地名,在鄂(è)州(现在武汉市武昌一带)以东几十里。

〔稠众〕稠密众多。

〔百钱可饱二十口〕一百个铜钱(买的鱼)可以使二十口人吃饱。

〔九日〕九月九日,船行至荆州石首县(现在湖北石首)界内。

〔谒(yè)后土祠〕往拜土神的庙。后,古代尊称君主。

〔苫(shān)〕覆盖房顶。

〔挂帆〕张起船帆。

〔买羊〕买羊肉。

〔村步〕村庄。步,停船的水边。

〔以重(chóng)九故〕因为重阳节的缘故。重九,阴历九月初九。古代说九是阳数,所以重九称为重阳节。

〔屠一羊〕(村庄里)宰了一只羊。

〔俄顷〕一会儿。

〔求菊花〕重阳节是菊花开的时候,古代有重阳赏菊的风俗。

〔芬馥(fù)〕芳香。

〔颓(tuí)然径醉〕就喝醉了。颓然,醉后坐立不稳的样子。径,就。

〔始覆絮衾(qīn)〕开始盖棉被。〔二十一日〕十月二十一日,船过归州(现在湖北秭(zǐ)归)西行往巴东县(现在湖北巴东,往西就是重庆巫山县界)。

〔石门关〕两山夹着的一条狭路,当在巴东县之东。

〔井邑〕街市。井,民居。邑,县城。

〔于〕助词,无义。

〔萧条〕冷落。

〔令廨(xiè)〕县官办公的地方,县衙门。令,知县。

〔茅茨(cí)〕茅屋。茨,用茅草、芦苇盖的屋顶。

〔了无片瓦〕一片瓦都没有。了,完全。

〔权县事〕代管县里的政事,代理知县。权,暂代。

〔秭归尉〕秭归县的县尉(县令的属官)。

〔右迪功郎〕一种文散官(只是品级,没有实职)衔,从九品,品级最低。

〔尉兼主簿〕(巴东县的)县尉兼主簿。主簿是县令属下管文书的官。

〔寇莱公〕北宋名相寇准,字平仲,华州下(guī,现在陕西渭南)人。19岁中进士,曾任归州巴东县的知县。宋真宗时封莱国公。

〔重阴〕天阴得很。

〔(liáolì)〕凄冷的样子。

〔复观亭名〕再看看秋风亭这个名字。秋风容易唤起凄凉惆怅的心情,所以这样说。

〔流落天涯〕在远离故乡的地方漂流。

〔槁死〕枯死。

〔南山重(chóng)复〕南山峰峦很多。

〔绝境〕超过一切的美妙境界。

〔间(jiàn)见(xiàn)〕和“层出”意思一样,都是山峰很多的意思。间,更迭。

〔森然〕繁密茂盛的样子。

〔栏外双瀑泻石涧中〕栏杆外面的两条瀑布倾泻到石涧里。泻,奔流。石涧,连底带岸都是石头的山涧。〔跳珠溅玉〕像珍珠在跳跃,像玉屑在飞溅。形容瀑布水入涧的景象。

〔是为慈溪〕这就是慈溪。

〔会〕会合。

〔自吴入楚〕从江浙到湖北。

〔亭榭(xiè)〕都是点缀风景的建筑物。榭,建在高台上的敞屋。

〔胜〕(景物)优美。

〔止〕只,仅。

〔听事〕厅堂,办公的处所。

〔了无一事〕(知县)一点事都没有。

〔为令者〕作知县的人。

〔寝饭〕睡觉吃饭度日。

〔无涯〕没有边际,无尽。

〔而阙令动辄二三年,无肯补者〕可是每逢知县出缺,动不动就两三年没有人肯补这个缺。阙,通“缺”。

〔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

〔翳〕遮盖,这里指云。

译文

七月

十四日,傍晚,天晴。打开船舱中向南的窗,观看河山风光。姑熟溪中有很多鱼,不时冲开水面跃出来,夕阳照映溪水(鱼)如同银刀一样。垂竿钓鱼、拉网捕鱼的人满眼都是,因为这缘故,鱼价很低,家僮差役们每天都吃得饱饱的。当地的人说,这溪水很肥,适于鱼的生长。等到我喝了这溪水,觉得水味道真很甜,难道当真是因为水肥而鱼多的缘故吗?溪的东南许多山峰像青黑色的颜料染过一样,原来是青山啊。

八月

十四日,(船从富池出发西行)拂晓,下雨。经过一座小石山,(这座山)笔直得像从山顶一刀削去一半,跟余姚江边的蜀山很相似。行船在江上,遇到一木筏,宽十多丈,长五十多丈。上面有三四十户人家,妻子儿女鸡狗以及舂米的臼、碓都有。中间有相往来的通道,还有神祠,这是向来没有见过的。驾船的人说,这还是小的呢,大的可在竹筏上铺上土作菜田,或开酒店,大得却不再能开进小水湾,只在大江中行进罢了。这天刮逆风,(纤夫)用力拉船,从天亮到日落才走了十五六里。船在刘官矶停泊,这里古代蕲州边界。子侄等辈上岸,回来后说:“发现一条小路,(从小路)到山后面,有一个小湖,面积很大,莲子菱角很多,沿湖有很多木芙蕖,几户人家在夕阳中,芦苇篱笆、茅屋房舍,仿佛是一个幽雅的地方,而且寂静得没有人声。有很大的梨,想买它,但没法买到。湖中有轻快的小船采菱角,叫他们也没有人答应。想要再看个究竟,恰好看见路旁设有打捉野兽的工具,怀疑有虎狼,于是不敢再向前走了。”刘官矶,传说走蜀汉昭烈帝刘备到吴国去,曾在这里拢船上岸。晚上,看见大鳖在水中沉浮。

(八月)二十一日,(船从黄州上游戚矶港出发)经过双柳夹,回头望江上,远山重重深幽清秀。从离开黄州,虽然行进在双柳夹中,也都空阔辽远,地形渐渐高了,大多种些豆子、谷子、荞麦之类的粮食作物。晚上,在杨罗洑停泊,这里堤岸宽大,柳树高密,居民稠密众多。鱼像土般便宜,一百个铜钱(买的鱼)可以使二十个人吃饱;又都是大鱼,想找点小鱼养猫,不能找到。

九月

九日,(船行至荆州石首县境内)早上,往拜土神的庙。路旁的民屋,覆盖房顶的茅草都有一尺多厚,整齐得没有一根乱草。张起船帆,在江中航行三十里,在塔子矶停泊,塔子矶是江边的大山。从离开鄂州,到这里才见到山。买羊买酒,在村庄旁的水边停船,因为是重阳节的缘故,杀了一只羊,几条船分买了,不一会就吃完了。在江边的人家那里买了几枝菊花,芳香可爱,因此就喝得醉了。夜里下起雨来,非常寒冷,这才开始盖被子了。

十月

二十一日,(船过归州)在船中望石门关,才能通过一个人,真是天下最险的地方。晚上,船停泊在巴东县,大江和山川都很雄伟壮丽,远远超过了秭归。街市上很萧条冷落,县城里才一百多户人家,县令办公的地方以下都是茅草屋,没有一片瓦。代理县尉的是秭归的县尉右迪功郎王康年,尉兼主薄是右迪功郎杜德先来,都是四川人。拜见寇莱公词堂,登上秋风亭,下面挨着长江。这一天天阴很重下着小雪,天气凄冷,再看亭子的名字,使人怅然若失,才有流落天涯的感慨。于是又登上双柏堂、白云亭。堂下原先有寇莱公所栽种的柏树,现在已经枯死了。然而南山峰峦很多,秀丽可爱。白云亭是天下最幽奇最绝妙的地方,群山环围着,一层一层显现出来,古木繁密茂盛,往往都是二三百年长起来的。亭栏外面有两个瀑布直流进山涧中,像珍珠在跳跃,像玉屑在飞溅,冷气侵入骨间。它的下面是慈溪,奔流着与长江会合。我从江浙进入湖北,行程五千余里,经过了十五州,最美的亭台没有超过白云亭的,只在县尉办公之地的后方。巴东知县一点事也没有,作县令的可以睡觉、吃饭都在亭子中,那种乐趣简直无边,可是县令空缺动不动就是二三年,没有人肯来补缺,这是为什么啊?

篇7:周处文言文字翻译

原文: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乃入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译文:

周处年轻时,为人蛮横强悍,任侠使气,是当地一大祸害。义兴的河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白额虎,一起祸害百姓。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大祸害,三害当中周处最为厉害。

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个祸害相互拼杀后只剩下一个。周处立即杀死了老虎,又下河斩杀蛟龙。蛟龙在水里有时浮起有时沉没,漂游了几十里远,周处始终同蛟龙一起搏斗。经过了三天三夜,当地的百姓们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轮流着对此表示庆贺。

结果周处杀死了蛟龙从水中出来了。他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对此庆贺的`事情,才知道大家实际上也把自己当作一大祸害,因此,有了悔改的心意。

于是便到吴郡去找陆机和陆云两位有修养的名人。当时陆机不在,只见到了陆云,他就把全部情况告诉了陆云,并说:“自己想要改正错误,可是岁月已经荒废了,怕终于没有什么成就。”陆云说:“古人珍视道义,认为‘哪怕是早晨明白了道理,晚上就死去也甘心’,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再说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又何必担忧好名声不能传扬呢?”周处听后就改过自新,终于成为一名忠臣。

周处简介

周处(236—2[1] ),字子隐。义兴阳羡(今江苏宜兴)人,鄱阳太守周鲂之子。周处年少时纵情肆欲,为祸乡里,为了改过自新去找名人陆机、陆云,后来浪子回头,改过自新,功业更胜乃父,留下“周处除三害”的传说。吴亡后周处仕西晋,刚正不阿,得罪权贵,被派往西北讨伐氐羌叛乱,遇害于沙场。

陆云:古人贵朝闻夕改,君前途尚可,且患志之不立,何忧名之不彰。

众朝臣:处,吴之名将子也,忠烈果毅。

陈淮:周处吴人,忠直勇果,有仇无援。

齐万年:周府君尝为新平太守,有文武才能,若专断而来,不可就也;或受制于人,此成擒耳!

陆机:忠烈果毅,庶僚振肃,英情天逸,远性霞骞。

潘岳:周徇师令,身膏齐斧。人之云亡,贞节克举。

阎缵:周全其节,令问不已。身虽云没,书名良史。

贺循:处履德清方,才量高出;历守四郡,安人立政;入司百僚,贞节不挠;在戎致身,见危授命:此皆忠贤之茂实,烈士之远节。案谥法执德不回曰孝。

房玄龄:①夫仁义岂有常,蹈之即君子,背之即小人。周子隐以跅弛之材,负不羁之行,比凶蛟猛兽,纵毒乡闾,终能克己厉精,朝闻夕改,轻生重义,徇国亡躯,可谓志节之士也。 ②平西果劲,始邪末正。勇足除残,忠能致命。

柳宗元:冯妇好搏虎,卒为善士。周处狂横,一旦改节,皆老而自克。

苏轼:历观自古奇伟之士,如周处、戴渊之流,皆出于群盗,改恶修善,不害为贤。

李慈铭:若羊祜之厚重,杜预之练习,刘毅之劲直,王濬之武锐,刘弘之识量,江统之志操,周处之忠挺,周访之勇果,卞壸之风检,陶侃之干局,温峤之智节,祖逖之伉慨,郭璞之博奥,贺循之儒素,刘超之贞烈,蔡谟之检正,谢安之器度,王坦之之风格,孔愉之清正,王羲之之高简,皆庸中佼佼,足称晋世第一流者,盖二十人尽之矣。

篇8:浅谈文言文字词教学技巧

回顾文言文教学, 发现学生失去对文言文阅读的兴趣, 关键在字词讲解的过程, 枯燥的字词讲解使得学生品味不出文言文所蕴含的独特的韵味, 但字词教学又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 因为它是打开读者与文本直接对话的一把钥匙。那么如何使“枯燥”的字词教学吸引学生的眼球则为教学的一个关键环节。我认为应该关注学生的阅读心理, 尊重学生的阅读情感, 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 创设一定的情境, 带领学生主动去学习文言文。同时穿插对文章重点字词的理解, 让学生有一个情境去认识, 掌握。让学生明白为鉴赏文本而学字词, 这比生硬地将知识强压于学生更能使学生保持学习字词的热情, 从而激发其阅读兴趣, 提高课堂效率。

比如《细柳营》这篇文章, 要如何成为一个真正能驻守边疆, 让皇帝放心边疆战事的将军, 则为文章讨论的一个重要内容, 也是文本理解的一个切入点。那么, 要解决该问题, 可以让学生设想课堂就是细柳营, 自己就是周亚夫。“让学生当将军”, 这个提议一提出便可激发学生上课的兴趣, 让学生畅谈眼中真将军的形象。此时, 老师可借该情境引导学生回到文本, 结合预习, 利用页下字词的解释, 重读原文找出文中相关语句, 对自己的观点进行验证、总结、归纳。这样, 课堂上出现了你一言我一语, 仿佛学生置身于军营中的场面。那么, 此时, 则为字词教学最佳时期。如:当学生谈到真将军应临危受命, 开头点明了文章的背景:“文帝之后六年, 匈奴大入边”。“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 军细柳, 以备胡”。此时, 教师则应把握情境融入重点字词的教学, 如:“大”则为“大举”;“为”则为“担任”;“军细柳”中的“军”则为“驻军”, “以备胡”则为用来防备胡人;解决字词之后, 再综合本文的翻译, 让学生诵读这个部分, 展开想象, 再现“兵临城下”的情境, 从而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字词的含义, 就能更好地体会“大”、“以备胡”等字词带来“大军压境, 临危受命”的语言魅力。

再如, 当学生认为真将军应军纪严明:“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 不闻天子之诏’”。面对这个情景老师则应观察, 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把握, 学生可以结合页下注释自行解决。此时, 教师则应鼓励学生发挥优势, 改变讲授方式换作提问方式进行补充, 强调突出文中重点字词。如:两个“闻”则为“听从”, “之”则为“的”, 等等, 从而调动学生对军纪严明这个情节的把握的热情;以此类推, 发现整个课堂上, 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真将军形象”的讨论中, 并解决了学生认为最为枯燥的字词问题。这种结合情境理解字词, 让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配合老师解决问题的方式, 可以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字词的兴趣, 提高课堂参与程度。同时, 学生学习文言文字词的愿望也会得到相应提升。因为他们明白, 文言文字词的掌握并不是枯燥无味的记忆, 而是为了更好地鉴赏《细柳营》这篇文章的内容, 分析周亚夫的人物形象, 把握人物情感。

结合情境把握字词, 让学生主动学习字词, 这无疑是提升学生喜爱文言文的一种方式。但这必须基于学生对字词有一定的掌握。可见, 文言文教学中的字词讲授教学还是十分重要的, 特别是对于大部分中学生而言, 字词理解必须作为独立课时先行传授。那么, 为了让文言文字词教学不显得枯燥, 我认为应对语言进行再把握, 让学生清晰明白文言文与现代文之间并无太大的区别, 从而吸引学生学习文言文。以初一学生为例, 该阶段学生对文言文认识不足, 要采用预习设定情境, 对字词进行自主理解的方式有一定的难度。但为了减轻学习文言文的恐惧, 教师则应先从字词讲解入手, 结合具体语境对字词进行再把握。这样, 可以让学生有一个指导方向去解读文本。

例如, 以第一篇文章《论语六则》“子曰:“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为例:在字词讲解过程中可以简单介绍, 扣住页下注释但在中学阶段应掌握的重点词语的用法。如当“而”作为连词时, 可表“并列”、“递进”、“修饰”、“承接”、“转折”关系, 并结合浅显实例进行讲解, 让学生对该词从整体上进行一个初步认识, 如表“并列”:“黑质而白章”中的“而”表并列, 因为黑与白都是蛇身上的颜色, “质”与“章”指的是蛇的质地与花纹, 二者对蛇而言地位相同。由此学生发现只要两词在句中成分相同, 地位一致, 在文言文中为了使两个词连成句子就可以使用“而”, 就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又”、“和”, 这样通过简要分析主要是让学生明白, 文言文与现代文没有太大的区别, 只不过因时代不同但为表现特定的含义而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 用此来消除对文言文字词的恐惧。以此类推解决了“而”作为连词的所有用法后, 应及时结合语句“学而时习之”对词进行再把握, 让学生结合语境去推测, 判断, 学生很快得到“而”在句中表“递进”的关系。老师再进行肯定来激发学生的成就感, 这样由字词单一解释的传授转变为字词多样理解的推理来丰富教学, 扩充知识量的方法大大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自然就会主动地融入课堂进行字词学习。

再如, 以初一课文《卖油翁》“尝射于菜圃中”为例, 在解释完字词含义后进行语句的理解, 学生就会发现如按字面顺序进行翻译, 会出现语意不通现象, 此时则应提示学生运用现代汉语语句结构:主语+ (状语) +谓语+宾语, 对句子进行结构上的重组, 很快学生明白应是“尝于菜圃中射”, 因为“于菜圃中”在句中充当状语, 而“射”在句中为动词充当谓语, 按照现代汉语语句结构则应是“尝于菜圃中射”, 此时老师在进行简单的介绍这种不同与现代文语句结构的现象为倒装现象, 它的作用与现代文中的感叹句、反问句、祈使句的作用一样, 仅仅是为了起强调作用, 而后再次结合文本“尝射于菜圃中”进行语言再把握, 作者是为了强调动词“射”, 这样学生就能体会到文言文的语言魅力:为了表示强调作用, 除了现代文中的一些语句外, 在古文中还可以采用倒装的形式。这时学生就自然理解, 文言文与现代文之间在语句方面其实也没有多大的区别, 也仅仅是因为时代不同为表达出某种效果而呈现出不同的形式。

总之, 文言文字词教学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与对知识的认知程度, 结合文本语境, 创设一定情景、语境进行教学, 这样才能让学生主动投身于课堂, 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字词的兴趣, 从而养成一种主动学习字词的习惯。进而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水平, 达到提升文言文教学效率的目的。正如, 张中行说的:“到习惯和兴趣混为一体的时候, 水到渠成, 那就保险可以学会。”

参考文献

[1]陆卫东.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D].华东师范人学硕士论文2005.

[2]许令仪.中学文言文教学模式探究[D].重庆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

[3]向旭.中学文言文现代教学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2.

[4]雍海文.浅谈文言文教学的点滴体会[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

上一篇:c和指针读书笔记下一篇:自主招生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