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版文言文翻译

2024-04-07

活版文言文翻译(共9篇)

篇1:活版文言文翻译

活版文言文简单翻译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各位,我们看看下面的活版文言文简单翻译吧!

活版文言文简单翻译

原 文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译 文

用刻板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采用它。五代时才开始印刷五经,以后的各种图书都是雕板印刷本。

庆历年间,有位平民毕昇,又创造了活板。它的方法是用胶泥刻成字,字薄得像铜钱的边缘,每个字制成一个字模,用火来烧使它坚硬。先设置一块铁板,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纸灰这一灰东西覆盖它。想要印刷,就拿一个铁框子放在铁板上,然后密密地排列字模,排满一铁框就作为一板,拿着它靠近火烤它;药物稍微熔化,就拿一块平板按压它的表面,那么所有排在板上的.字模就平展得像磨刀石一样。如果只印刷三两本,不能算是简便;如果印刷几十乃至成百上千本,就特别快。印刷时通常制作两块铁板,一块板正在印刷,另一块板已经另外排上字模,这一块板印刷刚刚印完,那第二板已经准备好了,两块交替使用,极短的时间就可以完成。每一个字都有几个字模,像“之”、“也”等字,每个字有二十多个字模,用来防备一块板里面有重复出现的字。不用时,就用纸条做的标签分类标出它们,每一个韵部制作一个标签,用木格储存它们。有生僻字平时没有准备的,马上把它刻出来,用草火烧烤,很快可以制成。不拿木头制作活字模的原因,是木头的纹理有的疏松有的细密,沾了水就高低不平,加上同药物互相粘连,不能取下来;不如用胶泥烧制字模,使用完毕再用火烤,使药物熔化,用手擦试它,那些字模就自行脱落,一点也不会被药物弄脏。

毕昇死后,他的字模被我的堂兄弟和侄子们得到了,到现在还珍藏着。

篇2:活版文言文翻译

7.“千里马”指人才;“伯乐”指 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食马者” 愚妄无知,平庸浅薄封建的统治者。

8、B9、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或: 其真不知马也。

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10.语句: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修辞:排比

作用:表达了作者对食马者的讽刺、批判、不满。

11.揭示了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希望统治者善于发现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和作用。表达了自己愤慨和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情。

活版 六:

2、A 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作比较,)

作用 突出了字模的薄

B 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打比方)

作用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字印的平。

C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作比较)

作用突出了印数越多,印刷效能越高。

D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

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作比较)

作用突出了用燔土印的字拆版更好。

3.活字印模是用胶泥制作的,它的优越性是遇水不变形,不与

药物相粘,拆板方便。

9.这段文字运用了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字平如砥”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地突出了字印用平板按压后十分平整的特点。

篇3:《活版》复习导学案含答案

一、目标导学

1、认识作者

2、识记文言词语

3、翻译句子

4、掌握内容

5、分析写法

二、自主复习组长检查

(一)认识作者:沈括,北宋,代表作《梦溪笔谈》,被誉为“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

(二)识记文言词语 通假字

(1)活板 “板”通“版”。

(2)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已”,通 “以”,“已”和“后”连用,表示时间。(3)若止印三二本 “止”,通“只”。(4)文理有疏密 “文”通“纹”

一词多义 1.为

(1)唐人尚未盛为之 动词,做(2)皆为板本 动词,是(3)又为活板 动词,发明(4)每字为一印 动词,刻(5)满铁范为一板 动词,成为(6)未为简易 动词,算是(7)极为神速 动词,算是(8)每韵为一帖 动词,做(9)不以木为之者 动词,刻制

(10)为予群从所得 介词,被,被动用法 2.以

(1)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介词,用,拿(2)以一铁范置铁板上 介词,把(3)以一平板按其面 介词,用,拿

(4)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连词,连接两个分句,表目的,翻译为“用来”(5)以纸帖之/以草火烧/不以木为之者/以手拂之 介词,用

3.其(1)其法 代词,指活字版印刷的(2)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代词,指铁板的(3)则以一平板按其面 代词,指排好的字模(4)其印自落 代词,那些

(5)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代词,他的 4.之

(1)唐人尚未盛为之 代指“板印书籍”

(2)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代词“这”; 代指“铁板”(3)持就火炀之 代指“铁板”(4)更互用之 代指“两块铁板”

(5)则以纸帖之 代指不用的字模(6)旋刻之 代指“奇字”(7)不以木为之者 代指活字模(8)以手拂之 代指字模 5.帖

(1)则以纸帖之 动词,用标签标出(2)每韵为一帖 名词,标签 6.就

(1)持就火炀之 动词,靠近(2)瞬息可就 动词,完成 7.若

(1)不若燔土 如,像(2)若止印三二本 如果 8.火

(1)以草火烧 名词作状语,用火烧(2)再火令药熔 名词作动词,用火烧 词类活用

1.板印书籍 名词作状语,表工具,“用雕版” 2.火烧令坚 名词作状语,表方式,“用火” 3.用讫再火令药熔 名词用作动词,“用火烤” 4.则以纸帖之 名词用作动词,“用标签标出”(三)、翻译(组长检查)

(四)内容理解

1、《活板》要说明的对象是“活板印刷”,特点——活(1)、每字为一印——字是活的(2)、密布字印——排版是活的(3)、每字皆有数印——字印数目是活的

(4)、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作法是活的(5)、更互用之——用法是活的

(6)、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拆法是活的

(五)说明方法

1.“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的说明刻字的厚度、硬度。2.“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地突出了字印用平板按压后十分平整的特点。

3、“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了活板能提高印刷速度的优点,印得越多越快。

4、“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了胶泥字模的优越性。

5、“每—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运用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字印树目是活的,突出了活板的“活”。二典例示范

(一)完成18——22题。(14分)庆历中,有布衣毕昇,„„ 殊不沾污。18.解释句中加粗部分。(2分)

(1)又为活板()(2)和纸灰之类冒之()

(3)持就火炀之()(4)更互用之,瞬息可就。()()19.翻译。(2分)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20.制作活板的第一道工序是(),所用的原料是(),用火烧活字的目的是()(请分别用原文中的一个二字词回答)(2分)

21.这段文字中介绍活板的排版先后有六个步骤,用自己的分别把各个步骤的名称填在符号后横线上。(4分)设置铁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按平版面 22.阅读《梦溪笔谈》中关于“炼钢”的记载,回答问题。(4分)

《梦溪笔谈》(卷三 辨证一):“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 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亦谓之“灌钢”。此乃伪 钢耳,暂假生铁以为坚,二三炼则生铁自熟,仍是柔铁。然而天下莫以为非者,盖未识真钢耳。余出使,至磁州锻坊,观炼铁,方识真钢。凡铁之有钢者,如 面中有筋,濯尽柔面,则面筋乃见。炼钢亦然,但取精铁,锻之百余火,每锻 称之,一锻一轻,至累锻而斤两不减,则纯钢也,虽百炼不耗矣。此乃铁之精 纯者,其色清明,磨莹之,则黯黯然青且黑,与常铁迥异。亦有炼之至尽而全 无钢者,皆系地之所产。”

注释:假:借、靠;濯:淘洗;尽:不断;累:累计;耗:损耗,减少。(1)从文中提炼出一个成语,并说说其意思。(2分)

(2)如果我们所吃的拉面需要面呈现出面筋,读了本文后你认为应该怎样操作?(2分)

答案:18.(1)发明(2)混合(3)靠着(4)交换着;完成。19.用完后再用火烤使药熔

化了,用手掸去,一点也不会沾上脏东西。20.刻字、胶泥、令坚21.用药物蒙铁板、设置铁范、密布字印、用火烧。22.(1)(2分)百炼成钢,比喻人经过多次刻苦的锻炼,非常坚强,或成为优秀的人物。(2)(2分)多揉多摔打

(二)【甲】宋朝庆历年间,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用粘性胶泥作成厚块,刻上一个一个字,用火把泥块烧硬。印书时,就把一个个活字块,按照书稿的次序,放在一块铁板上,用松香、蜡和纸灰等东西把它们粘在一起,用平板把字压平整,就可以印刷了。活字印刷速度快、质量好,制版比较容易,发现错误可以随时改正。印完,把版拆掉,活字可以继续使用。这是印刷史上划时代的改革。 考试大为你加油【乙】庆历中,有布衣毕升„„殊不沾污。

【点拨】甲文和乙文表现的是同一内容,但各有侧重。甲文重在介绍书籍的演变因而介绍得比较概括,乙文重在介绍活字印刷的工序,因而说明得具体而详细。 1.甲文划线句中“厚”字的意思_______;乙文划线句中“薄”字的意思是_______。2.乙文中哪些句子说明活版的制版过程时说“了甲文中说的“活字印刷速度快,质量好”? 3.乙文在说明活版的制版过程时说“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这个句子中的“和”从词性上说,是一个_______词,意为_______;甲文说“用松香、蜡和纸灰等东西把它们粘在一起”,句子中的“和”从词性上说是一个_______词,读_______。4.甲文和乙文为了说明活字印刷“活”的特征,都用了适当的说明方法,甲文主要用的是_______;乙文则主要用了_______、_______等方法。

5.加粗字词性相同的一项()A、每字为一印 若止印三二本 B、火烧令坚 再火令药熔

C、持就火炀之 瞬息可就 D、木格贮之 以手拂之 6.从乙文中找出同义词和反义词各一组。

7.乙文用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甲文概括了毕升发明活字印刷的意义的一句话是_______甲文中概括了毕升发明活字印刷的一句话是_______。

【答案】1.活字模字模上的笔画2.略3.动混合连hé4.作诠释列数字作比较5.D6.略7.程序顺序(时间顺序)这是印刷史上划时代的改革。

三、堂清检测

(一)①庆历中,有布衣毕昇,„„殊不沾污。活板的主要特征是

()A 印刷速度快 B 印刷质量好C 制版比较容易 D 印完,可以拆版 E 发现错误可以改正 F 活 2 划分这段文字的层次正确的是()A ①ㄧ②③ㄧ④⑤⑥ㄧ⑦⑧⑨⑩ B ①ㄧ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C ①ㄧ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D ①②ㄧ③④⑤⑥ㄧ⑦⑧⑨ㄧ⑩ 这段文字说明的顺序是

()A 时间顺序 B 空间顺序C 逻辑顺序 D 程序顺序 4 这段文字中介绍活板的排版先后有五个步骤,它们的正确顺序是怎样的?请将它们的字母

按顺序写在横线上。A 以火熔药 B 用药物蒙盖铁板C 按平版面 D 设置铁板E 排列字印 5 这段文字中说明活板印刷速度快的原句是“ ”和“ ”。6 这段文字的⑦⑧⑨句说明的是()A 每一字皆有数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B “之”“也”等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C 活字的存放。

D 活板对印刷中会遇到的一板内有重复的字和生僻字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的。7 活字的印模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这种材料有什么优越性? 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填入括号内,并简析它们的表达作用。A 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

()作用。B 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作用。

C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作用。D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作用。E 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作用。答案:1 F 2 B 3 D 4 D、B、E、A、C5 极为神速,瞬息可就6 D7 活字印模是用胶泥制作的,它的优越性是遇水不变形,不与药物相粘,拆板方便。8 A 打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刻字的深度。B 打比喻。形象的说明了活板字面平整的程度。C 列数字、作比较。突出了活板能提高印刷速度的优点,印得越多越快。D 作比较。突出了胶泥所制印模的优越性。E 举事例、列数字。具体说明了字印数目是活的,突出了活板的“活”。

(二)庆历中,„„殊不沾污。

7、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12分)持就火炀之 则字平如砥 以纸帖之 用讫....再火令药熔 不若燔土 为余群从所得 ..

8、选出下列两组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解说正确的一项:(4分)

满铁范为一板 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 不以木为之者 则以纸帖之 ....A两个“为”字相同,两个“以”字也相同。C两个“为”字相同,两个“以”字不同。B两个“为”字不同,两个“以”字也不同。D两个“为”字不同,两个“以”字相同。

9、选出下列各句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4分)

A有/奇字/素无备者 B若/印数/十百千本 C用讫/再火令/药熔 D其印为/余群从/所得

10、选出下列句中“其”字所指代内容解说正确的一项:(4分)A其法:用胶泥刻字(指代毕升)B 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指铁板)

C则以一铁板按其面(指铁框)D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指先设的铁板)

11、“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翻译(4分)

12、选出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4分)

A活板的制作和印刷过程主要经历刻字、排版、印刷和拆板四大工序。

B印刷术的发明、制作、效能和使用方法。

C活板的主要特征在“活”字,集中体现在字是活的,排版、印刷是活的,以及字印便于便于贮存重排等方面。

D活板的字模之所以用胶泥而不用木料制作,是因为木料质地太软,且不宜用“火炀”。

13、根椐说明内容,写出活板印刷简要的工作流程。(4分)

14、根据文意说说活板印刷术提高工效的关键是:(4分)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方家(2)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水浮多荡摇,指爪及碗唇(3)上皆可为之,运转尤速,但坚滑易坠,不若缕悬(4)为最善。其法:取新纩(5)中独茧缕(6),以芥子许腊缀于针腰(7),无风处悬之,则针常指南。其中有磨而指北者(8)。予家指南、北者皆有之。磁石之指南,犹柏之指西,莫可原其理 注释:选自《梦溪笔谈》。(2)[方家]行家。(3)[碗唇]碗边。(4)[缕悬]用丝线悬挂。(5)[纩(kuang)]丝绵。(6)[独茧缕]单根的蚕丝。(7)[磨而指北者](有的针)用磁石磨后指北。

15、解释加点的字(8分)然常微偏东()指南、北者皆有之()其法()莫可原其理()....

16、文章介绍了指南针的几种使用方法?(8分)

17、沈括对指南针的研究是有卓越成就的,试从这篇短文中找出作者有哪些发现?(6分)

18、翻译句子(8分)

①以芥子许腊缀于针腰 ②莫可原其理

答案:

7、yáng dǐ tiě qì fán wèi 解释: 烘烤。磨刀石。用标签标出。完。烧。被。

8、D

9、A

10、D

11、如果印几十本乃至上百上千本,就十分快速。

12、D

13、刻字——制版——排版——印刷

14、①用两块铁板交互使用,这样可以连续排版。② 是采用了按音韵贮存字模的科学检字法。

15、稍微 方法 都 推究。

16、四种:水浮法;指爪法;碗边法;缕悬法或浮于水面、放在指甲上、置于碗边、以线悬挂

17、(1)磁针指向不是正南方,而是略偏东(2)磁针有四种装置方法,缕悬法最好(3)磁针有指南、指北之分

18、①用芥子大小的蜡块把针的中腰粘住。②没有办法可以推究它的道理。

(三)庆历中有布衣毕昇,„„殊不沾污。(共8分)18.写出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持就火炀之()(2)更互用之()(3)则字平如砥()(4)有奇字素无备者()19.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2分)20.说说“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的原因是什么。(2分)21.用“燔土”为字印的优点有哪些?(可用原文)(2分)答案: 18.(1)烤;(2)交替,轮流;(3)磨刀石;(4)特殊的字或冷僻、不常用的字。19.用黏土刻字,字模薄得像铜钱边缘似的,每个字刻一个字模,用火烧使它坚硬。

20.因为活版印刷的效能,在于印得越多越快,而印得少的话,制作字模的功夫太大,不简便。燔土做字模,遇水不膨胀,而且用完后可以直接用火烤将字模 参取出,字模不受损伤而且易于清洁和保管。或原文:不相粘,不沾污

(四)①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1、《活板》选自《 》,作者,字。印刷术与、、并称我国古代四大发明。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蜡和纸灰()更互()

3、选出下列解释有误的一项()

A、薄如钱唇(边缘)每字为一印(字模)

B、有奇字素无备者(生僻字)则以一平板按其面(指铁框)C、更互用之(二铁板)持就火炀之(靠近)D、又为活板(发明)则字平如砥(磨刀石)

4、翻译下列句子。(1)火烧令坚:(2)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5、选出下列停顿正确的一项()

A、其上 / 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 / 冒之 B、则以 / 一铁范置 / 铁板上 C、用讫 / 再火令 / 药熔

6、这段文字中有哪些短语突出了“活板”的“活”这个主要特征?请摘出来,并且说说它们各说明了“活板”的什么特征。

7、上文第⑤和第⑩句都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

参考答案:

1、梦溪笔谈 沈括 存中 指南针 火药 造纸术

2、huò gēng

3、B

4、(1)用火烧使它坚硬(2)每一个韵的字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子把它存放起来。

篇4:活版文言文翻译

精简并非意味着功能缺失、不稳定或者兼容性差。经过七年的研究,我们的成果已经经过了各种复杂的硬件环境,各种大型软件应用的测试考验。如果你对此有怀疑,我们欢迎你对Deepin Lite Win10做一次测试,这才会真正的体验到 装机版本的优点。相信Deepin Lite Win10的安装速度、使用效率、兼容性和稳定性方面不会让你失望,

我们认为:装机版本的精髓不是追求最精简的体积.最精简的系统对大多数人来说根本无法使用.我们想追求的是用较小的体积,达到原版Windows 10 99.9%的功能.并且要在功能/性能/兼容性/稳定性这几个方面达成最好的平衡。在这个体积下,我们保留了大量可能被用户使用的功能,包括被几乎所有其他 精简版本精简的“辅助选项”,“网络工具”,IPV 6,netmeeting等。 某些精简版本也许体积会比我们更小,但是往往是牺牲大量原版Win10 的特性来达到这个体积。对于仅仅上网或者玩游戏的用户也许使用中没有什么问题, 但是到了一些特殊应用的环境(例如企业级应用)下,你需要的是用专业的态度来研究和制作的深度技术完美装机版。

篇5:活版文言文翻译

一、悟词义——重点实词要落实

所谓重点实词,就是那些在句子中承担关键意义的、意义有别于现代汉语的或有多重义项的词语。翻译时既要借助于平时的积累与联想,又要结合语境仔细推敲,以防误译。

1.译准古今异义词

为了考查考生对关键实词的精准理解,命题者通常会选用那些最容易以今律古的实词来翻译。对此考生要有足够的警惕,千万不可先入为主,“今为古用”,应该紧紧结合语境确定其义。如文段1第(1)句中的“廉”字,文段2第(1)句中的“物”字,都是容易以今律古的实词,应借助积累与语境,准确译为“调查”“人们”。这两个字都是单音节的古今异义词,对于那些形同现代汉语双音节词而实为两个词的古今异义词更要格外注意,它们是两个词,应拆开翻译。如文言文中的“妻子”应为“妻子”“儿女”两个词义。

2.译准多义词

重要实词虽然有多个义项,但在具体句子中只能有一个义项切合。因此,要学会利用上下文的具体语境来确定该实词的准确义项。在语境中确定多义词的义项,特别要注意一词中几个相近而又易混的义项。如“爱”字,义项“爱护”“爱怜”“爱惜”较难区分;“坐”字,义项“犯罪”与“判罪”易混;“治”字,何时作“治理”,何时作“治理得好、天下太平”等。不管如何易混,只要真正到了语境中,就只有一个义项是最恰当的。这时,也只有细辨语境,代入检验来确定了。记住:只要把词放在句中理解,把句放在段(篇)中读,一切问题皆有可能解决。

3.译准专有名词

“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这一考点已正式走进《考试说明》,考查中既单独设题,又在翻译中体现。近年来,命题者越来越青睐含有文化知识的句子。如果考生不知道它是一个文化知识、一个专有名词,结果硬译就会使语意佶屈聱牙。其实,专有名词在多数情况下不需要翻译,如地名、官职名、年号名、器物名等。另外,古人有个习惯用法,就是姓名的省略。一般而言文章开头会出现完整的传主姓名,之后就只出现“名”,以“名”代指传主全称。翻译时,要按照现代汉语习惯译出全称。不过,要特别注意传主的“名”是什么,并且有意识地记牢,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句意,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防止把传主之名当成了其他意义的词语。

二、看词性——词类活用要关注

翻译含有词类活用的句子也是命题者特别关注的一项内容。碰到活用词,解决的方法有二:

一是根据语法准确判断。首先要学会语法分析。如名词活用为动词,有多种语法特征:两个名词连用,其一必活用为动词;“而”前或后的名词必活用为动词;“之”前“所”后、副词后的名词必活用为动词等等。然后再联系具体语境进行分析,确定词类活用的类型,并据此推断意义。

二是译到位。何谓译到位?即必须用一套用语把它在语境中的词性连同词义译出来。例如,(1)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两种译法。一是换词法,用现代汉语的动词去换古汉语的名词。如“左右欲刃相如”,“刃”译为“杀”。二是扩充法,将原单音节名词扩充为一个现代汉语双音节动词。如“沛公军霸上”,“军”译为“驻军”。(2)名词作状语,一般要带“用……”“在……”“像……”的词语。(3)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的使动、意动用法,可译为“使……(动词)”或“以……为……”(或“认为……是……”)。(4)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必须在其后加上相应的名词(人或物)。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

观句式——特殊句式要留意

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等特殊句式,是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在语法方面的重要区别,对特殊句式的考查往往放在翻译中进行。特殊句式往往都有特殊的词语标志,只要抓住这些标志便可判断出来。而无标志的判断句和被动句,尚需借助语意、语境作出判断。特殊句式都有特殊的翻译要求,译时要把这些要求体现出来,如判断句要加“是”或“不是”,被动句要加“被”或“受”,倒装句式要回归到现代汉语语序中。

辨用法——重点虚词要体现

篇6:文言文翻译

初⒈,郑武公娶于申⒉,日武姜⒊。生庄公及共叔段⒋。庄公寤生⒌,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⒍。爱共叔段,欲立之,亟 请于武公⒎,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⒏。公曰:‚制,岩邑 也⒐,虢叔死焉⒑,伦邑唯命⑾。‛请京⑿,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⒀:‚都,城过百雉⒁,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⒂;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 将不堪⒃。‛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⒄?‛对曰:‚姜氏何厌之有⒅? 不如早为之所⒆,无使滋蔓。蔓,难图也⒇‛。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21),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22)。公于吕曰(23):‚国不堪贰,君 将若之何(24)。?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公曰:‚无庸(25),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26)。子 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27)‛,厚将崩。‛

大叔完聚(28),缮甲兵,具卒乘(29),将袭郑。夫人将启之(30)。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31)。京叛大叔段。段 人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32),大叔出奔共。

遂臵姜氏于城颍(34),而誓之日:‚不及黄泉,无相见也(35)。‛既而悔之。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36),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37)。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君之羲(38)。请以遗之(39)。‛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40)!‛颖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闕地及泉(41),遂而相见(42),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43):‚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44)!‛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45)!‛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46):‚颖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47)。《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48)。’其是之谓乎?‛

【注释】

(1)初:当初,从前。故事开头时用语。(2)郑武公:春秋时诸侯国郑国(在今河南新郑)国君,姓姬,名掘突,武为谥号。申:诸侯国名,在今河南南阳,姜姓。(3)武姜:武谥郑武公谥号,姜谥娘家姓。(4)庄公:即郑庄公。共(gōng)叔段:共是国名,叔为兄弟排行居后,段是名。(5)窹(wù)生:逆生,倒生,即难产。(6)恶(wù):不喜欢。(7)亟(qì):多次屡次。(8)制:郑国邑名,在今河南荥阳县虎牢关。(9)岩邑:险要地城邑。(10)虢(guó)叔:东虢国国君。(11)佗:同‚他‛。唯命:‚唯命是从‛地省略。(12)京:郑国邑名,在今河南荥阳县东南。(13)祭(zhài)仲:郑国大夫,字足。(14)雉:古时建筑计量单位,长三丈,高一丈。(15)参:同‚三‛。国:国都。(16)堪:经受得起。(17)焉:哪里。辟:同‚避‛。(18)何厌之有:有何厌。厌:满足。(19)所:安臵,处理。(20)图:课,治。(21)毙:仆倒,倒下去。(22)鄙:边境上得邑。贰于己:同时属于庄公和自己。(23)公子吕:郑国大夫,字子封。(24)若之何:对他怎么办。(25)庸:用。(26)廪延:郑国邑名,在今河南延津北。(27)昵:亲近。(28)完:修缮。聚:积聚。(29)缮:修整。甲:铠甲。兵:武器。具:备齐。卒:步兵。乘(shèng):兵车。(30)夫人:指武姜。启之:为他打开城门。(31)帅:率领。乘:一车四马为一乘。车一乘配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32)鄢:郑国邑名,在陵境内.(33)五月辛丑:五月二十三日.古人记日用天干和地支搭配.(34)城颖西北。(35)黄泉:黄土下的泉水。这里指墓穴。(36)颖考叔:郑国大夫。颖谷:郑国邑名,在今河南登封西南。封人:管理边界的官。(37)舍肉:把肉放在旁边不吃。(38)羲:调和五味做成的带汁的肉。(39)遗(wéi):赠送。(40)繄(yì):语气助词。没有实义。(41)闕:同‚掘‛,挖。(42)隧:地道。这里的意思是挖隧道。(43)赋:指作诗。(44)融融:快乐自得的样子。(45)泄泄(yì):快乐舒畅的样子。(46)君子:作者地托。《左传》作者常用这种方式发表评论。(47)施(yì):延及,扩展。(48)这两句诗出自《诗〃大雅〃既醉》。匮:穷尽。锡:同‚赐‛,给予。

【译文】

当初,郑武公娶了申国国君的女儿为妻,叫做武姜;生下了庄公和公叔段。庄公脚在前倒生下来,使姜氏受了惊吓所以取名叫‘窹生’,武姜因此讨厌庄公。武姜玉爱共叔段,想立他为太子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都没有答应。等到庄公当上了郑国国君武姜为共叙段请求把制作为他的封邑。庄又说‚制是个险要的城邑,从前虢叔就死在那里,如果要别的地方,我都答应。‛武姜又为共叔段请求京邑,庄公就计共叔段住在那里,称他为‚京城太叔‛。

祭仲说‚都城超过了三百丈,就会成为国家的祸害。按先王的规定,大的都城面积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超过五分之一,小的不超过九分之一。现在京邑.的大小不合法度,违反了先王的制度,这会使您受不了。‛庄公回答说;‚姜氏要这么做我怎能避开这祸害呢?‛祭仲说道:‚姜氏有什么可满足呢?不如早些处臵共叔段,不让他的势力蔓延。如果蔓延开来,就难对付了。蔓延开的野草都除不掉,更何况是您习卜受宠的兄弟呢?‛庄公说‘干多了不仁义的事情,必定会自取灭亡,您暂且等着看吧。‛

不久之后,太叔命令西边和北边的边邑也同时归他管辖。公子吕说‘一个国家不能容纳两个君王,您打算怎么办?如果您想把国家交给大叔,就请允许我去事奉他;如果不给,就请陈掉他,不要使百姓产生二心。‛庄公说;‚用不着,他会自食其果。太叔又把双方共管的边邑收归自己,一直把邑地扩大到了廪延。公子吕说;‚可以动手了。他占多了地方就会得到百姓拥护。‛庄公说‚做事不仁义就不会有人亲近,地方再大也会崩溃。‛

太叔修造城地,聚集百姓,修整铠甲和武器.准备好了步兵和战车,将要偷袭郑国国都。武姜打算为他打开城门作内应。庄公得知了太叔偷袭的日期,说;‘可以动手了!‛于是,他命令公子吕率领二百辆战车去攻打京邑。京邑百姓背叛了共叔段,共叔段逃到了鄢地,庄公又攻打鄢。五月二十三日,共叔段逃奔去了共国。

于是庄公把武姜安臵到城颖,并向她发誓说:‚不到地下黄泉,水远不再见面。‛事后,他又后悔这么说。

考叔当时是颖谷管理疆界的官员,他听说了这件事,就送了些礼物给庄公。庄公请他吃饭,他却把肉放在一旁不吃。庄公问他为什么,颖考叔回答说:‚我家中有母亲,我的饭食她都吃过,就是从未吃过君王的肉羹,后允许我拿去送给她。‛庄公说‚你有母亲可以送东西给她,唯独我没有!‛颖考叔说‚我冒昧问一下这话是什么意思?‛庄公把事情的缘由告诉了他,并说自己很后悔。颖考叔说;‚君王何必担忧呢?如果掘地见水,打成地道去见面,谁能说这不是黄泉相见?‛庄公听从了项考叔的话,照着做了。庄公进入地道,赋诗说:‘隧道当中,心中快乐融和!‛武姜走出隧道,赋诗说;‘隧道之外,心中快乐舒畅!‛于是。母于关系又与从前一样了。

君子说;‚颖考叔真是个孝子。爱自己的母亲,还扩大影响了郑庄公。《诗〃大雅〃既醉》说‘孝子德行无穷个永久能分给同类。’大概说的就是这样的事吧!‛

【读解】

这是一个流传甚广、十分典型的兄弟相争的故事。

人们常用‚亲如兄弟‛来形容亲情的深厚,也用‚亲兄弟,明算帐‛来说明亲情和利益冲突之间的关系。我们凭自己的生活体 验深知,亲情在很多时候是脆弱的,在利益的驱使之下,亲情远 远不足以化解由利益导致的矛盾冲突。

当然,兄弟相争,并非完全没有是非曲直,并非完全没有正 义、真理的存在。比如,郑庄公与共叔段的权位之争,按传统观 念,长子是王位天然的继承者,是‚天理‛,不容有违背。这样,郑庄公就代表了合理的、正当的一方,而共叔段夺取王位的图谋,便是不合理的、不正当的。

代表合理的、正义的一方,往往充满‚正气‛,可以慷慨陈辞。鸣鼓攻之,可以稳坐如山,居高临下,所以郑庄公才可以自豪地、以先知的口吻说:‚多行不义,必自毙。‛

抛开这个故事不论,‘多行不义,必自毙‛也算是一条普遍真 理,正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样。几乎可以说,古往今来,凡是作恶的人,搞阴谋诡计的人,违法乱纪的人,都没有好下场,最终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但是,如果坐着等待结果的到来,等待作恶者‚自毙‛,显然 是愚蠢的,无异于自己坐以待毙,很可能让作恶者占尽了风光好 处。我们要相信毛主席说过的:‚凡是反动的东西,你不打,他就 不例。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所以,与其坐以待毙,不如起而对抗,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这么说来,以恶抗恶,以暴力抗恶,以阴谋诡计对阴谋诡计,在一定范围内便是合理的事。真理、道义总得以某种方式来加以 捍卫,对真理、道义的信念,总不能替代实际有效的行动,就好 比强盗闯进我们家里,是不可能凭借善良的愿望和对正义的信念 来阻止强盗的抢劫的。唯有拿起武器,同强盗搏斗,把强盗赶出 家门去,才是用行动来维护自己的信念,因而真理、正义才可能 得到证明,得到捍卫。

篇7:文言文翻译

朱序字次伦,义阳人也。序世为名将,累迁鹰扬将军、江夏相。兴宁末,梁州刺史司马勋反,桓温表序为征讨都护往讨之,以功拜征虏将军。太和中,迁兖州刺史。时长城人钱弘聚党百余人,藏匿原乡山。以序为中军司马、吴兴太守。序至郡,讨擒之。宁康初,镇襄阳。苻坚遣其将苻丕等率众围序,序固守,贼粮将尽,率众苦攻之。初苻丕之来攻也序母韩自登城履行谓西北角当先受弊遂领百余婢并城中女子于其角斜筑城二十余丈贼攻西北角果溃众便固新筑城丕遂引退襄阳人谓此城为夫人城。序累战破贼,人情劳懈,又以贼退稍远,疑未能来,守备不谨。督护李伯护密与贼相应,襄阳遂没,序陷于苻坚。坚杀伯护以徇,以其不忠也。序欲逃归,潜至宜阳,藏夏揆家。坚疑揆,收之,序乃诣苻晖自首,坚嘉而不问,以为尚书。太元中,苻坚南侵,谢石率众距之。时坚大兵尚在项,苻融以三十万众先至。坚遣序说谢石,称己兵威。序反谓石曰:“若坚百万众悉到,莫可与敌。及其未会,击之,可以得志。”于是石遣谢琰选勇士八千人涉淝水挑战。坚众小却,序时在其军后,唱云:“坚败!”众遂大奔,序乃得归。后翟辽反,序遣将军秦膺、童斌与淮、泗诸郡共讨之。翟辽又使其子钊寇陈、颍,序还遣秦膺讨钊,走之。其后慕容永率众向洛阳,序自河阴北济,与永伪将王次等相遇,乃战于沁水,次败走,斩其支将勿支首。参军赵睦、江夏相桓不才追永,破之于太行。永归上党。序追永至上党之白水,与永相持二旬。闻翟辽欲向金墉,乃还,遂攻翟钊于石门,遣参军赵蕃破翟辽于怀县,辽宵遁。序以老病,累表解职,不许。寝其表,遂辄去任。数旬,归罪廷尉,诏原不问。太元十八年卒,赠左将军、散骑常侍。

(选自《晋书·朱序传》,有删改)

译文:

篇8:文言文翻译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栟榈,蒂如丁香,根如胡 桃。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栎壤,下者生黄土。凡艺而不实,植而罕茂,法如种瓜,三岁可采。野者上,园者次;陽崖陰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牙者次;叶卷上,叶舒次。陰山坡谷者不堪采掇,性凝滞,结瘕疾。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支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采不时,造不精,杂以卉,莽饮之成疾,茶为累也。亦犹人参,上者生上党 ,中者生百济、新罗,下者生高丽。有生泽州、幽州、檀州者,为药无效,况非此者!设服荠苨,使六疾不瘳。知人参为累,则茶累尽矣。

【译文】

茶,是我国南方的优良树木。它高一尺、二尺。有的甚至高达几十尺。在巴山、峡川一带,有树杆粗到两人合抱的。要将树枝砍下来,才能采摘到芽叶。

茶树的树形像瓜芦。叶形像栀子。花像白蔷薇,种子像棕榈。果柄像丁香,根像胡 桃。

“茶”字的结构,有的从“草”部(写作“茶”),有的从“木”部(写作“[木荼]”),有的“草”“木”兼从(写作“荼”)。荼的名称有五种:一称“茶”,二称“槚”,三称“蔎”,四称“茗”,五称“荈”。

种茶的土壤,以岩石充分风化的土壤为最好,今有碎石子的砾壤次之,黄色粘土最差。

一般说来,茶苗移栽的技术掌握不当。移栽后的茶树很少长得茂盛。种植的方法象种瓜一样。种后三年即可采茶。茶叶的品质,以山野自然生长的为好,在园圃栽种的较次。在向陽山坡,林荫覆盖下生长的茶树,芽叶呈紫色的为好,绿色的差些;芽叶以节间长,外形细长如笋的为好,芽叶细弱的较次。叶绿反卷的为好,叶面平展的次之。生长在背陰的山坡或山谷的品质不好,不值得采摘。因为它的性质凝滞,喝了会使人腹胀。

茶的功用,因为它的性质冷凉,可以降火,作为饮料最适宜。品行端正有节俭美德的人,如果发烧,口渴,胸闷,头疼,眼涩,四肢无力,关节不畅,喝上四五口,其效果与最好的饮料醍醐、甘露不相上下。但是,如果采摘的不适时,制造的不精细,夹杂着野草败叶,喝了就会生病。

篇9:文言文翻译

陶澍,字云汀,是湖南安化人。嘉庆七年进士,被选任庶吉士(官名),传授编纂修书知识,后升任御史、给事中。陶澍弹劾治河的工人不合格而被滥予任用,以及外省吏治的诸多积久相沿的弊病。视察南漕时,革除不好的惯例,招工疏浚京口运河。二十四年,出任川东的道台(官名)。总督蒋攸铦推荐陶澍的治理能力为四川第一。

道光三年,陶澍被提拔为巡抚。安徽公库款项,经过五次清查,都没有头绪。陶澍从任藩司开始,就核实档案,分别给他们弹劾的弹劾,赔偿的赔偿,豁免的豁免,于是三十多年的纠缠不清的事情,一下子就被厘清了。江边发生水灾,陶澍买了十万石的粮食赈灾,仔细核对赈灾的细目,受灾民众因此而受益。又怀远初次出现涨水,水流被沙洲堵塞,陶澍一并将它们凿开,并引导水流入淮河。淮河流经的地方,陶澍告诫民众修筑堤坝贮存河水,用来保障农业用水。每个县都在乡村设立储备粮仓,命令民众秋收后量力捐出公粮,捐粮不经过官吏之手,粮食不能出售,不能与别的商品交换,也不能借贷给别人,收成不好(就把粮食储存起来)以备赈灾,等到丰年再捐出粮食,此法大略像“社仓法”,但是去除了“社仓法”的弊端。

陶澍创作编辑了《安徽通志》一书,表彰忠臣孝子节妇烈女,以此来勉励人们崇尚好的风气和沿袭好的习俗。

书提出海运策略,但是朝廷内外纷纷议论并阻挠他。陶澍毅然承受了这个重任,亲自去上海筹措雇佣商船,他能体恤商家的艰难,所以得到了商人的热烈支持。海运开通之后,被皇帝重赏赐予花翎。

由于太湖水流不畅通,江苏多次遭遇水灾。陶澍上书说:“太湖下游在吴淞江和刘河、白茆河,其中吴淞江是最重要的。治理吴淞江又是以通海口为最重要。”于是把海运节省下来的二十余万的银两用于治理吴淞江,选择贤能之人来负责事务,到了道光八年竣工。陶澍当初巡视南漕时,就条分缕析陈述利害上奏皇帝,到这里就先疏通徒阳河,要依次发起刘河、白茆、练湖、孟渎这些工程。后来在总督任上,和巡抚林则徐戮力同心疏浚诸河,吴中人称他们做了利在数十年的好事,此语在《则徐传》中有详细记载。

陶澍晚年的时候打算在淮南推行淮北的政策,后来生病且中风麻痹,没有能实施这政策,后来咸丰年间才最终施行。道光十九年,逝世。临终奏表,皇帝下诏褒奖,称他“实心任事,不避嫌怨”。

理盐铁贩卖上面成就斐然,也依赖王凤生、俞德源、姚莹、黄冕这些人的帮助。和左宗 2010广东卷 【参考译文】

丁丑年,俞瑱在居庸关大肆抢掠,在当地居住的百姓偷偷地前来报信,皇上说:“通往居庸关的山路地势险要,高峰林立,是北方边境通往北平的咽喉。如果有一百个人(在这个地方),那么有一万个人窥视中原,据守此地就可以不用担心北面的忧患。现在,俞瑱占领了这个地方,这种地理上的便利被他所占有,我们势必要把它夺回来。就好像家的后门,怎么能够允许把它舍弃给强盗土匪呢。现在趁着俞瑱刚刚到达(居庸关),又忙于抢掠,民心不服,占领(居庸关)是非常容易的;如果刚纵他而不去攻打,他们增加兵力据守(居庸关),以后再想攻打就困难了。”于是就命令徐安前往居庸关讨伐俞瑱。徐安攻占了这座城池,俞瑱逃跑到怀来,依附于宋忠。取得胜利的消息传到京城,皇上说:“假如贼人知道坚持团结人民,笼络民心,小心谨慎地坚守这座城池,即使我们想攻占它,怎么能够这么快就攻破呢?而今上天把(居庸关)授予我们,不可以(再)丢失。”于是命令千户吴玉据守(居庸关)。

皇上对诸位将领说:“宋忠率领军队驻扎怀来,有必然(与我们)争夺居庸关的势头,因为他还没有到达,(我们)可以首先攻击他。”诸位将领都说:“贼人众多,我们人少,很难与他们争锋,攻打他们没有益处,应该坚守来等待他的到来。”皇上说:“你们有所不知,贼人虽多但他们是刚刚聚集在一起的,他们的内心并不一致,宋忠轻敌暴躁,缺少谋略,生性凶残,自以为是,我们趁着他们还没有安定下来,攻打他们一定可以打败(他们)。”

癸未,皇上率领八千精锐骑兵、步兵,携带盔甲而进军。甲申,(大军)到达怀来。在到达之前,抓获了贼人的间谍,(间谍)说宋忠欺骗(部队)中北平籍的将士:你们全家都被皇上杀害了,丢弃的尸体填满了沟壑,(你们)应该给他们报仇。将士听到后,有的相信有的不信。

皇上知道了这个情况,于是就让他们的家人作为前锋,使用他们原来的旗帜,(宋忠的)众多将士远远看见那些旗帜,知道父母、兄弟、孩子都还活着,高兴地说:“啊,我们本来没有什么值得担忧的,是宋都督在其骗我们,差一点被他误导了。”于是调转枪头前来归降。宋忠和余下的众人仓惶摆兵布阵没有成功,皇上指挥军队度过黄河,呐喊(着)直接冲击宋忠的军阵。宋忠大败,逃入城池。王师趁机攻入城池,宋忠急忙藏匿在厕所,被王师搜查抓获,并且还擒获了俞瑱,在阵前斩杀了孙泰,其余的人全都投降了。

诸位将领擒获宋忠以后,面带笑容,非常高兴。皇上说:“宋忠本来就是一个平庸的人,凭借着能说会道,阿谀奉承,用财务贿赂奸恶之人,获得官职,执掌军权,便骄躁放纵,他能够迷惑一般的将士民众,但是(我们)看待他就好像是狐鼠而已。小小的胜利有什么值得欢喜的。”大家都磕头说皇上说的对.【参考译文】

李迪字复古,他的祖先是赵郡人。曾祖父躲避五代战乱,迁徙家到濮。李迪深厚有器量学识,曾经携带自己写的文章去见柳开,柳开很赏识,说:“先生有辅才。”后来参加科举考试举进士第一,被升做知制诰。真宗驾临亳,李迪是留守判官,于是就任毫州知县。一群逃兵洗劫城邑,政府发兵搜捕,很久没有抓到。李迪到了之后,全部让所发的士兵休息,暗中察访流寇的去处,部署晓谕精锐士卒,一举擒获流贼,斩首后徇游示众。

曾经回家沐浴,忽然传诏对内于东门,拿出三司使马元方所上岁出入材用数给李迪看。当时正值连年蝗灾旱灾,问李迪如何度过难关,李迪请求打开内府藏库来帮助国家,这样赋敛宽裕,老百姓就不会过于劳苦了。皇帝说:“朕想让李士衡替代马元方,等他到,应当拿出金帛数百万借给三司。”李迪说:“天子在财物上没有内外之分,希望下诏赐给三司,来表示陛下的恩德,何必说借。”皇帝很高兴。

起初,皇上将立章献为皇后,李迪屡次上疏劝谏,因违章献起于寒微,不可母仪天下,章献深深地痛恨他。天禧年间,李迪任给事中。周怀政之诛,皇帝非常生气,想责怪到太子,群臣没有人敢说话。李迪从容上奏说:“陛下有几个皇子,竟然要出这个策略。”皇上恍然大寤,因此只诛杀了周怀政。

仁宗即位后,章献太后干预政事,贬寇准到雷州,因为李迪朋党傅会,贬到衡州。丁谓派人胁迫他,没有成功,李迪知河南府。来朝京师,当时太后垂帘,(章献太后)告诉李迪说:“你先前不想让我参与国家政事,(从现在看)大概是你错了!现在我保养天子到这里,你以为怎么样?”李迪回答说:“我受先帝深厚恩德,现在见到天子明圣,我不知皇太后盛德,竟然不知道到这种地步。”太后也高兴.李迪任徐州知州,想行县因祠岳为皇上祈年,仁宗对辅臣说:“祈祷不是李迪所应当做的,还是让他不要去做。”元昊攻打延州,军事长久松弛,守将有的因为有其他名义赖躲避战争,李迪愿意漱守边疆,(仁宗皇帝)下诏不批准,但却觉得他内心很有豪气。

李迪是贤相。当仁宗初立,章献临朝称制,很挟仗自己的才能,将有专制之隐患,李迪义正词严,能使宦官近习而不敢又非分之想,等仁宗皇帝的声德一天天竖起,章献也保全了好的名声,古人所说的社稷臣在这里就看到了。

【参考译文】

周访,字士达,祖先本为汝南安城人,汉代末年为躲避战乱而迁居江南,到周访已是第四代。吴地平定后,就在庐江寻阳安了家。周访年少时性格沉稳坚毅,谦逊而能礼让,做事果断,周济贫困人家,家里没有剩余的钱财。周访做了县里的功曹,当时陶侃是一名闲散的官吏,周访推荐他去做主薄,和他结为朋友,还把女儿嫁给了陶侃的儿子陶瞻。周访被举为孝廉,任命为郎中,上甲令,但他都不去就任。

到元帝渡江时,命令周访参与镇江东军事。当时有个人与周访同名同姓,犯了死罪,官吏错捉了周访,周访奋起反击扣留他的人,随后几十个人都四散逃走了,周访自己去向元帝自首,元帝不但不怪罪他,不久还任命他为扬烈将军,讨伐华轶。周访所统领的厉武将军丁乾与华轶所统领的武昌太守冯逸相勾结,周访就扣留并杀了他。冯逸来攻打周访,被周访率领众军打败。华轶的将领周广烧毁城池来应付周访,华轶全军溃败,周访便平定了江州。

元帝命周访为振武将军,命令他和众军一起讨伐杜弢(同“韬”)。杜弢制作桔槔来攻打官军的战舰,周访则制作长岐枨(音同“长”)来抵挡,桔槔无法造成伤害。周访又乘小战舰前往湘城,军队到达富口,于是杜弢派杜弘出军海昏。周访徒步走到柴桑,偷偷地渡过江,与敌军作战,杀了敌军几百人。敌军撤退以守庐陵,周访又在庐陵包围了杜弘。杜弘将大批宝物丢出城外,士兵们争相去捡,杜弘趁乱突围出城。周访率兵追击,得到许多鞍马与铠杖。杜弘逃到南康,太守率兵攻击,又打败了杜弘,跑到了临贺。元帝又升周访为龙骧将军。

周访到襄阳后,致力于农业生产,训练士卒,勤于采纳意见,选拔人才。王敦担心他对自己有威胁,但害怕周访的强大,所以没有异心。周访以威严的风范闻名后,远近的人都归附于他,他智勇过人,成为了中兴名将。周访性格谦虚,从不与人讨论战功。有人问周访:“人们做了小小的好事,都很少有不自夸的,您的功勋卓著,却一句话也不说,为什么?”周访说:“将士们都舍弃了性命冲锋陷阵,我又有什么功劳呢?”将士们因此更加尊重他。

周访训练兵马,精简士卒,想进攻中原,慷慨激昂而有平定河洛之志。他善于安抚招纳军民,众兵士都愿意为他赴死。他听说王敦有不臣之心,周访一直对他切齿痛恨。王敦虽然有叛乱的心思,但在周访去世前

。07参考译文:

郭生是淄博东山人,他从小特别喜欢读书,但山村没有地方可以请教,二十多岁时,他的字画还有很多错误。以前,他家中狐狸作难,衣服、食品、器物,总是丢失,他深深地为狐狸的祸害而苦恼。一天晚上,他阅读自己的诗文,读完后,随手把诗卷放在案头。第二天一看,他惊呆了:自己精心写出的诗文竟被狐狸涂得乌黑,以至于连字行都分辨不清。于是,他只好选择稍稍干净的编辑起来读。他心里十分愤恨,但又无可奈何。后来,他又收集了新写的二十多篇,准备向名人请教。早上起来,见诗卷被狐狸翻开摊在案几上,墨汁几乎把它全部涂满了,他更加愤恨。

刚好王生因事到东山,他与郭生是好友,登门拜访郭生时,见到被墨汁污染的诗卷,问是怎么回事。郭生详细诉说了他的苦恼,并拿出残剩的诗给王生看。王生仔细地看了看,发现狐狸的涂抹,好像有章法,被它污染的地方好像可以删去。他惊讶地说:“狐狸好像懂诗,它不仅不是你的祸害,而且你应该马上拜它为师。” 郭生开始不以为然,过了几个月,郭生回头看自己的旧作,忽然感到狐狸涂得很对。于是修改了两篇放在案上,以观察有什么怪异。到天亮时,又被狐狸涂了。过了一年多,狐狸不再涂,只是用浓墨洒洒点点,弄得满卷都是。郭生感到奇怪,拿去告诉王生。王生看了看说:“狐狸真是你的老师啊!这好文章可以入试了。”这一年,郭生果然考上了秀才。他从此感激狐狸,常常买些鸡肉黍米,备给狐狸吃。他买了别人名稿,自己不选择,而是让狐狸选择。因此,他在县、府两级考试中都名列前茅。

当时,叶、缪等人的作品,风格典雅,文词华美,家传户诵。郭生有一个抄本,爱惜备至,不料被狐狸倒了约一碗墨汁在上面,污染得几乎没有剩余的字;第二天,郭生又仿照叶、缪的题目创作,自己感到很得意,没想到,狐狸又把它涂得漆黑。于是郭生渐渐不相信狐狸。但过了不久,叶公因为文章内容不当被囚禁,郭生又不得不佩服狐狸有先见之明。但自己每次惨淡经营地写一篇文章,总是被狐狸涂坏。他还是怀疑狐狸妄为,就拿了从前被狐狸圈点很多的文章来试狐狸,狐狸又全部涂污。郭生笑着说:“这真是胡闹了!为什么以前肯定而现在否定呢?”于是,他就不再为狐狸安排饮食,并把读过的书锁在箱子里。第二天清晨看箱子分明锁着,打开一看,卷面却涂了手指粗的四道印,第一章涂了五道印,第二章也涂了五道印,后面就没有涂了。此后狐狸没有再来打扰。以后郭生在科举考试中得了一次四等,两次五等,才知道那征兆已寄寓在狐狸的涂划中。

异史氏说:自满必招致损伤,谦虚方可得到益处,这是客观规律。刚有点小名气就自以为是,偏执于叶公的不良恶习,因袭而不改变,不到一败涂地而不停止,骄傲自满真害人就是这样的啊!参考译文:

令狐熙,字长熙,敦煌人,他家世代都是西州的豪门大族。令狐熙生性严谨持重,有宽宏的度量,即使是在家里,也终日庄重。他不随便与宾客交往,凡结交的,都是当时的名士。他博览群书,尤其精通《三礼》;他擅长骑马射箭,精通音律。因为通晓经典,从家里被征召出来,担任部上士,不久被任命为帅都督,继而调任为夏官府都上士,都有能干的名声。等到周武帝平定北齐,他因留守京城有功,增加食邑六百户。他先后担任司勋、吏部二曹中大夫,很得时人的赞誉。

高祖即位时,令狐熙以本官身份代行纳言之事。不久他被授为司徒左长史,晋爵为河南郡公爵。当时吐谷浑侵犯边塞,他以行军长史的身份随元帅元谐讨伐敌人,因功升任上开府知府,后来接任沧州刺史。当时山东地区沿袭了北齐的弊政,住户人口大都不按照实际情况来登记入册。令狐熙就晓谕百姓,让他们各自回乡,当时回乡的就有一万户。他在任几年,风尚教化遍及沧州,被称为好刺史。开皇四年(584年),皇上来到洛阳,令狐熙前往朝见,沧州的官吏百姓怕他被调走,在路边悲痛饮泣。到令狐熙又返回沧州时,百姓出境迎接,欢呼叫喊声充满整条道路。

皇上祭祀泰山回京,临时在汴州停留,对当地因商贸富庶繁盛,不法之徒众多的社会风气很厌恶,于是任命令狐熙担任汴州刺史。令狐熙一到汴州就严禁百姓游手好闲、不劳而食,抑制手工业和商业,百姓有向街开门经商的,就禁止他们,凡停留在城外分散居住的船客,都勒令他们聚居到村落里,在外乡居住的百姓,都赶他们回乡务农,有积压或拖延未审结的案子,都审判发落,有令即行,有禁必止,被百姓称为良政。皇上听说后嘉奖他,回头看着侍臣们说:“邺城,是天下难治理的地方。”这年令狐熙来京朝见皇上,考定政绩,他是天下第一,皇上赐给他布帛三百匹,并颁告天下。

皇上因为岭南夷人、越人多次反叛作乱,就调令狐熙去总管桂州等十七州的军事,同意他随机行事,刺史以下官员,他可以按制度补授。令狐熙到桂州,大施恩典,讲究信誉,那些居住在溪洞中的部落首领互相交流说:“以前的总管,总是以武力来威胁我们,如今的总管有事却是亲笔写信相告,我们怎能违背他呢?”于是一起归附朝廷。

令狐熙在职几年后,向皇上上表说:“我寄居岭南,到现在已经四年了。我已经六十一岁了。才学浅薄,责任重大,但是我所管辖的地方十分广阔,安抚十分困难。我虽然未能马上革除夷人旧习,但他们也慢慢地认识到皇朝的教化。如今我年纪老了,疾病又重,怎能当此重任?请解除我现在的职务。” 皇上发下嘉奖诏书,不允许请辞,赐给他一些医药。后来因为李佛子反叛一事,皇上听说后怀疑令狐熙,就派使者把他拘捕到京城。走到永州,令狐熙因忧愤发病而去世,享年六十三岁。

李疑,居住在通济门外,同乡的年轻人去他家接受学业,他得到一些粮食来生活,本来自己十分贫困,但特别喜欢周济别人的急难。金华人范景淳在吏部当差,得了病,没有别的亲人。人们对他很冷漠,不收留他。范景淳拄着拐杖走到李疑门口,告诉李疑说:“我不幸患病,人们不收留我。听说您品德很高尚,希望能借给我一张床养病。”李疑答应了他,邀请他就座,打扫房间,安置了床褥炉灶,让他在里面休息。李疑找来医生给他把脉,亲自给他煮粥熬药。从早到晚拉着他的手,问他的痛苦。不久范景淳病情加重,不能起床,屎尿弄脏了床被,又脏又臭让人难以接近。李疑每天给他擦洗,没有一点厌恶的神情。范景淳流着眼泪说:“我连累你了。我恐怕活不下去了,没有办法报答您的大恩,行囊中有黄金白银四十多两,在过去住过的旅店里,希望你自己取来。”李疑说:“患难中互相救助,人情事理上应该如此,还要回报干什么?”范景淳说:“如果你不去取,我死后,恐怕被他人取走,这有什么好处呢?”李疑于是请邻人一起去,提着回来了。李疑当面打开行囊,记下数目封存起来作了标记。几天后范景淳最终死了,李疑拿自己的钱买棺材,把范景淳埋在城南聚宝山。将所有封存好的装有财物的行囊,存放到了他的邻人家里。李疑写信让他两个儿子来。等他的两个儿子来了,李疑取出行囊按帐册归还给他们。他们用米馈赠他,李疑推辞不接受,反而用财物送给他们,让他们回去了。

平阳的耿子廉被抓捕的人用兵刃架着押解到了京城。此时,他的老婆怀孕即将生产,亲友却都关上大门不肯收容。他的妻子卧在草中大声哭泣。李疑见到了这一幕,问清楚了原委后,回到家中对妻子说:“没有人能随身带着自家的房子四处行走,谁没有个困难的时候呢?况且人命关天,如果在生育的时候受到了风寒,就很容易造成母子丧命。我宁可冒着连坐的风险收留他们,也不忍心眼看着她们母子死去。”于是,李疑让妻子将耿子廉的老婆带回家中,结果顺利地产下一个男婴。李疑让妻子照顾耿子廉的老婆就像疑自己范景淳一样。过了一个多月,耿子廉的老婆才拜别他家。他不要耿子廉老婆的任何报酬。

因为这些事,大家都称赞李疑,名士大夫都喜欢与疑结交。凡是认识疑的人都称道:“好人啊,好人!”。李疑读了一些书籍,文章也写的很好。李疑曾经凭借很好的儒学造诣中举却推辞不去做官。然而高尚的品行最为人们所称道。宋学士说:“我和李疑有交往,了解他的为人。李疑没有魁伟雄壮的外表。可是他所做的事,却有真挚纯朴的仁义之风。《论语》上说:整个社会污浊,清廉的君子才显现出来。我为贪财好利的流俗而痛心,记载他的事迹来规劝世人。” 独家翻译。转载请标注。

表字仑高,又字南湖,是桐城人。许君年少时便有超绝的大志向。他刚满六岁那年,母亲病重,就知道长跪在祖庙祭坛前,连续十几天为母亲祷告祈福,未见丝毫倦意。等到长大后,他便跟随私塾先生接受学习,聪明智慧超出了同龄人,对于书籍无所不读。然后,他的父亲因为正直诚信被同族人所怨愤,惹上了官司,(冤屈)十多年都得不到申述,最终满怀愤懑地死去。许君对于此事始终不能释怀,多次向官府控诉,又过去了十几年,公理才开始得到了伸张。然而许君的精力和雄心都因这件事而消失了一大半了。没有任何收获啊,他于是花费了一些财物候补官职,谋得松江水利船政通判一职。松江地处海滨,过去专门添置有用于巡海的船,这种船叫乌船。从前的通判监督修理,官府上下几乎都从中谋取暴利。修出来的那些船却一遇到大风立马就会损坏。许君独自一人亲自检验调试,乌船的毛病才得以根除。在这之前,很远的商人都挑着货物到松江来贩卖。松江那些奸诈的商民强取他们的货物,却违背货物本身的价值不给予支付。许君到了之后,惩处了其中的几个最狡猾奸诈的人,那些挑着货物贩卖的人都此都感激涕零。

松江的河道细小狭长,很容易导致填塞淤积。一旦河道填塞淤积,那来往的船只便不能通航,老百姓的田地也就没有办法得到灌溉。所以,在冬天河水枯竭之时,当地征用疏浚河道的民工,这项费用都是从民间收取的,累积下来有上万。官府马虎地去兴修筑造,但超过了其应该的耗费有许多。唯独,许君认为让一个人去谋取更多的私利是有限度的,而占取了老百姓的许多血汗,内心无法忍受。于是,他亲自丈量河道的纵深和宽度,命令工匠们在尺寸上不得有丝毫差距。百姓为此都称道欢呼,认为这是几十年来都从未有过的事,于是就在河道旁边立了一块碑,用来记录这件事。沿海失业的百姓有许多通过出海来获取利益,这种现象久禁不止。许君奉命对此进行督察,那些装载私贩的货物超过口粮的海船竟有一百多艘。许君想到都是一些贫苦之人而非大奸大恶之人,只是因为无知贪图利润而招致犯法。他觉得一定要加以详细禀报,虽然自己有捕获犯人的名誉,但是人一旦处死就不可能复生。于是,他悄悄地拜见布政使辰公,请求他能宽恕赦免他们。辰公深知许君是发自内心地体恤百姓,对此深为赞赏。(后来)上级准备讨论把许君调任其他地方,但他因此在这一年生了病,六月十八日这一天在他松江的官舍中死去,享年五十八岁。当初许君年轻时,胸怀壮志背负雄心,想要为国家建功立业。那些和许君相知的士大夫们,都估计许君将来必定会被朝廷重用。然而他却遭受家庭诸多变故,不能实现他的抱负。等到他当官时,拿着俸禄过着一种闲散的生活,只是在老百姓中间奔走烦闷。既然被士大夫所了解,差不多就有能够施展抱负的地方了,却不曾想最终死去。难道这确实是命数?即使这样,把许君的施政功绩与当世那些地位显赫、凭借权力足以有所作为的官员相比,许君难道比他们欠缺吗?哎,真得很可悲啊!

彻里是燕只吉台氏人。曾祖父太赤,任马步军都元帅,跟随太祖平定中原,因功封给他徐邳二州,所以在徐定居。彻里幼年丧父,母亲蒲察氏教她读书。

至元十八年,元世祖召见了他,他对答周详文雅,世祖非常喜欢他。他跟随世祖征讨东北边疆后返回,趁机进言大军所经过的地方,百姓承受不起烦扰,饥寒交迫将要死亡,应当予以赈济供给。皇帝听从了他的意见,于是赐给边疆百姓粮食、布匹、牛马,依靠这些存活下来的人很多。至元二十三年,他奉命出使江南。这时行省正急于整理财政,卖掉所在地区的学田,用所得的钱充实府库。彻里说:“学田(收益)是用来供给祭祀仪式、培育人才的,怎么可以卖掉呢?”立即制止了这种做法。回到朝廷把这件事情上报皇帝,皇帝很高兴地接纳了他的意见。

至元二十四年,桑哥担任丞相,推荐任用他的党羽,查核全国的赋税,百姓忍受不了这样的痛苦,自杀以及死在牢里的人用百来计算,朝廷和地方都人心浮动。朝臣们有所顾忌,都不敢讲话。彻里于是在皇帝面前,详细地陈述桑哥奸诈贪婪误国害民的情况,言语十分激烈。皇帝十分生气,(世祖)说他诽谤诋毁大臣,丧失了礼节规矩,命令身边的人打他的脸颊。彻里争辩更加激烈,并且说:“我和桑哥没有仇,之所以极力列举他的罪行而不顾全自身,正是为国家打算啊。如果怕惹皇帝生气而不敢讲话,那么奸臣怎么能够除掉,百姓受到的伤害从何停止!并且使陛下蒙受拒绝劝谏的名声,我私底下害怕这个啊。”于是皇帝完全醒悟,就命令他率领三百羽林军前去抄桑哥的家,搜得的珍宝多达宫内收藏的一半。桑哥不久被诛杀,各类被冤枉逮捕的人才得到释放。彻里又遵照圣旨前往江南,抄没桑哥的亲家江浙行省大臣乌马儿和湖广行省大臣要束木等人的家,将他们全都在闹市处以死刑,天下人心大快。彻里在执行这项命令的来回过程中,总共四次经过徐州,都是过家门而不入。

他晋升为御史中丞,不久升任福建行省平章政事。汀、漳等地的大盗欧狗长期不能平定,于是彻里引兵征讨他,号令森严,所经过的地方秋毫无犯。遇到前来投降的人,就用酒和食物来犒劳他们并且劝慰释放他们回去,说:“我猜想你们怎么会是造反的人呢?确实是因为官吏的卑污暴虐造成的。现在既然来归顺,就成了平民百姓,我怎么忍心治你们的罪?你们返回家乡耕田采桑,安居在你们的田园里,不要害怕。”其他山寨的人听说这件事后,全部投降了。不久,欧狗被他的党羽绑送到军营,被斩首示众,随从的人一个也不杀,汀、漳地区平定了。

上一篇:局巡察反馈会表态发言下一篇:技术成果转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