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望穿文言翻译

2024-04-23

一眼望穿文言翻译(共5篇)

篇1:一眼望穿文言翻译

一眼望穿和一眼望不穿小学生作文

从小学六年级开始到今年了,我有一个一直都联系的儿时伙伴,说起来这交情也足足有二十余年了。虽然小学六年级开始才真正开始同学,再到中学的两年的同班同学,再到后来就没有再一个班,甚至没有在一个学校呆过,就是这样一个相处时间不长,但友情能延续到今天的朋友,对我来说真的好难得。我算是个不太善交际,不太爱有事没事都与同学朋友常常联系的人,能有一个这样从小到大的朋友意义真是不同一般。

昨天相约带孩子一起去碧沙岗公园玩,她事业心比较强至今没有结婚生子,所以只有我家的一员小将充当了我俩的大乐子。虽然朋友没有孩子,但她对孩子真的是特别好,一边逗弄着我家儿子,一边跟我闲聊,半天时间居然在不经意之间就溜走了,中午吃饭间谈到了工作,朋友说我家老公娶了个好媳妇--顾家,家里家外不用担心,我也是深知朋友工作非常出色,外企工作,一个月的收入是我一年的收入,跟她一相比,我还真是有些......不说伤感的事情,个人自有个人福,虽然我工资低,但我家庭幸福美满。

工作说起来她也是深有感触,谈起她一个在财政局工作的同学,一家子两口都在行政单位上班,俩人都觉得自己的工作一眼都看穿了后边的几十年,所以说两个人特别潇洒觉得工资低就算了,身体得好,爱好得坚持,所以假日经常就是旅游摄影,平时每周都要做运动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如朋友同学的妈妈说:你们这多好,现在觉得自己的工作一眼就看穿了,不知道有多少人明天的工作都看不清呢!这话真是不假,老一辈子的人都觉得像我们这种稳定一眼看穿一生的工作真是很幸福,觉得吃了这顿下顿怎样的一眼望不穿的工作不怎么好,可眼下对于年轻人来说真的好吗?对于我来说可能一辈子就是在做着一个平凡而伟大的育人工作,可能这辈子的终结也看的.比较清楚,可是这一辈子也都是在不停地学习中度过的,一天不学习可能就无法胜任自己的岗位了。朋友的工作却不一样,只要努力干,就能升职加薪,所以她才能到世界各地参观学习,见识比我多得多。

所以说“一眼望穿和一眼望不穿”各有各的好处,这是每个人不同的选择,每个人能在自己的岗位上作出自己应该有的贡献足以!

篇2:文言翻译如何做到有意趣

第一是重言轻文。自白话始, 作为母语的文言文就成了“另外一种语言”的语系, 不仅需要解释, 还需要翻译。而近百年来, 文言翻译虽然一直以“信达雅”为准则, 但实际情况却一直存在着重言轻文的现象。文革以降, 在高考的压力下, 重言轻文现象越演越烈, 甚至到了只追求“言”而忽略“文”的程度。重言轻文的翻译, 译出的文字或化生动形象为笼统, 或化美为丑, 或割裂情感, 或割裂意境, 或割裂文气, 或割裂文势, 总之, 是有义而无境, 有义而无趣。如:

《醉翁亭记》“伛偻提携, 往来而不绝者, 滁人游也”中“伛偻提携”如何翻译呢?人教版译为“老年人弯着腰, 小孩子由大人搀着走”, 百度百科译为“老人弯着腰走, 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 课文单独解释“伛偻, 借指老年人;提携, 借指小孩子” (这个解释是对的) 。这两句如果从“言”的角度看, 也可以符合“信”。问题是, 老年人为什么一定要“弯着腰”呢?小孩子为什么一定要“由大人搀着”呢?如果小孩子一定要由大人搀着, 那就表明小孩子一定很小, 要小于6岁, 太小的孩子会懂得山水之乐的情调么?如果大人一定都“弯着腰”, 是不是都驼背? 这肯定不合事理, 就算不都是驼背, 那么多“往来而不绝”的大人都“弯着腰”, 有美感么?能体现主旨“乐”么?那么, “伛偻提携”如何翻译呢?还是古诗文网译得好:“前面的人呼喊, 后面的人应答, 老老小小, 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 是滁州人在游山啊。”把“与民同乐”神韵译得合情合境。

第二是将解释与翻译混淆。解释对原文作解作注作说明, 以便让读者更准确地理解文本。但是, 从现代学科分类看, 解释属“训学”, 要符合科 学的要求 , 追求的是 “实”, 要达到“信”;解释与被解释属同一知识系统。翻译是“把一种语言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 属“译学”, 就是从一个系统 (文言) 转为另一系统 (白话) , 要符合人文学的“用鲜活的语言表达”这一要求, 追求“虚实相映”。当然, 从严格意义上说, 所有的翻译都是解释, 但不能说所有的解释都是翻译, 比如翻译学中的“意译”。解释是翻译的基础, 但不能代替翻译。如:

《烛之武退秦师》“夜, 缒而出”中的“缒”字, 苏教版注为“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往下吊”, 全句译为“夜晚, 烛之武用绳子从城上吊下去”, 解释是对的, 但译文实在是让人费解, 其译文可变式为:烛之武用绳子把自己从城上吊下去, 可不可以理解为烛之武有分身之术, 一个在城上, 一个到了城下?人教版注为“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 全句译为“夜晚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 错倒不错了, 但总觉得不合事理人情:郑伯急而求, 难道就用绳子拴着这个老人吊下去么, 这样做, 是求人之道, 还是重用之道?烛之武要离间联盟, 势必不想被晋国发现, 必然不能从城门出, 还需要夜色浓重, 我以为可以译, “夜幕降临, 烛之武从城上缘绳而下”, 不采用注释中的“吊下去、往下送”, 更能体现其为国而赴汤蹈火的形象。况 且 , “缒”字 不一定是 “吊”, 如《东周列国志》第三十八回“乃争建降旗于城楼, 缒城以追文公之军者, 纷纷不绝”, 如果都是需要别人从城上往下放, 那“纷纷不绝”就无法理解了。

那么文言翻译如何做到有意趣呢?所谓文言的文之“意趣”, 是指翻译出的文字要能够契合写作目的、作者情感, 符合原文的语势、文气, 并且能够有文采地再现原文的意境。“意趣”主要是指语义要明, 语势、文气相当, 情境、态度、色彩要有神韵。李海林教授指出:“越是重要的价值, 基本的价值, 越隐藏在语文教材的深处, 越难发现, 越难掌握。”追求文言翻译的意趣, 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文本深层的义旨。

文言翻译要做到有意趣, 要从知人论世入手, 了解文化传统, 把握作者深层的写作意图, 体会文本语境、语势、语气、得体等要素, 尽可能在“信”的基础上, 译出文本的神韵。笔者以为可从以下几点进行:

首先是义合。就是译出的意义要能真实地表达作者所要传达的信息, 既要表现准确, 更要表现情调, 而不仅仅是语义相当。如《项脊轩志》“前辟四窗, 垣墙周庭, 以当南日, 日影反照, 室始洞然”中“当”字, 沪版教材译为“抵挡”, 固然不能说是错的。但是, 若是为“抵挡日光”, 那么“前辟四窗”的目的是什么呢?是为了“日影反照, 室始洞然”。所以, 这个“抵挡”就不能准确传达出作者修葺房子的意图, 当译成“反射”, 也可译成口语化的“迎着”。

其次是势合。译出的文字语气语调语势要吻合原文的语势。如《师说》“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许多人错误地断句为“师道之不传/ 也久矣”。苏教版译成“跟从老师求学的传统没有人继承已经很久了”, 其中的“已经”从何而来? 不会是把“也”字译为“已经”吧。我们不要忘记前面还有个表达强烈情感的“嗟乎”, 且为本文加标点的学者极为准确地连加了三个叹号 , 那么 , 文中表达 语气的“也”字为什么不译出来呢?我以为译为“跟随老师学习的风气不流传哪, 太久太久了啊”, 才能表现出韩愈那种忧心如焚的感叹, 才符合原文的语势。

《五人墓碑记》“激昂大义, 蹈死不顾”, 苏教版译成“却能被大义所激励, 踏上死地也不回头, 又是什么缘故呢”, 如些舒缓, 如此啰嗦, 完全破坏了原文的味道。不如翻译成“却能激昂大义, 蹈死不顾, 又是什么缘故呢?”简洁明了, 既符合作者的情感, 更切合原文气势磅礴的语势。《聊斋·老饕》“未及觑避”, 有的译为“还未来得及避让”;有的译为“还没有来得及看一看, 躲避一下”。第一种译法, 没能体现“觑”, 第二种译法, 意思译对了, 语势太缓节奏太慢, 没了原文的短促的语势, 也就失去了原文“说时迟, 那时快”的意趣———由于小孩子出手太快, 邢德根没时间反应。

第三是体合。译出的文字文体、语体都要符合原文, 更要符合文化, 要得体。如《五人墓碑记》“大阉之乱,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四海之大, 有几人欤”, 苏教版译为“当魏忠贤作乱的时候, 做官的人能够不改变自己志节的, 中国之大, 能有几个人呢”, 姑且不说“做官的人能够不改变自己志节的”译错了 (定语后置句没译正确) , 且将“大阉”译成“魏忠贤”, 意思是对了, 却失去了原文那种对“大阉”不屑称名的憎恨厌恶之情。古人对人的称谓很有讲究。《五人 墓碑记》一文中, 称周顺昌为“蓼洲周公”, 不直呼其名而称其字, 表示对周顺昌的尊重。对官位很高的“以大中丞抚吴者”“毛一鹭”, 则直呼其名, 因为是“魏之私人”, 是爪牙。而对于魏忠贤, 连名都不屑直呼, 称之为“逆阉”“魏”“大阉” (我们今天骂人时还骂“你个太监”) 。译成“魏忠贤”, 就变成了无关痛痒的旁观者的语气。“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中的“圣人”译成“当今的皇上”, 也没有错, 却没有了原文感恩之情。想那时东林党人饱受阉党迫害、镇压, 一旦阉党被除, 真是大快人心, 对扫除阉党的“当今皇上”自是由衷的感激、敬仰, “圣人之出”乃发自内心的呼喊。如译成“当今的皇上”, 何以得体?

第四是气合。译出的文字要与原文的上下文的文气相贯通。如《烛之武退秦师》“若舍郑以为东 道主, 行李之往来, 共其乏困”, 译“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做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 出使的人来来往往, (郑国可以随时) 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 这样译肯定是对的。这句话, 作为烛之武退秦师的一个最重要理由, 其真实的意图是什么?秦伯劳师数万, 难道只贪图那一点点物资?烛之武其实是委婉地表达结盟 (依附) 之意, 所谓“供使者的物资”, 其实就是年年向秦进贡。秦伯也明白自己不费一枪一剑收服了郑国, 下文才有“秦伯说, 与郑人盟”。烛之武凭什么能退秦师?就是去离间秦晋联盟的, 他要让秦伯明白:秦晋都想称霸, 必有一战, 与其灭郑资敌, 不如盟郑抗晋。所以, 对这句, 若直译必失其神韵, 可意译为“若保全郑国, 成为 (你称霸中原) 的东方盟友, 贵国与人争锋时, 我们郑国可提供各种支持”。

第五是情合。译出的文字要与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色彩、心理色彩相契合。如《促织》 “将献公堂, 惴惴恐不当意, 思试之斗以觇之”, 许多版本把“将”译成“将来、将要”等表时态的词, 好像也不太错。问题是, 表时态的“将来、将要”表达的是一种肯定的行为, 与后文的“惴惴恐不当意” (既想侥幸过关又怕不合县令之意而再被打板子) 矛盾的心理不太符合。如何译这个“将”, 才能把成名特定的心理和思想情感反映出来呢?我以为, 可译为表情态的词“欲” (想要、打算) , “欲献公堂”, “打算献公堂”, 既表情态, 也表时态, 人物的神态、内心的矛盾, 一下子就活灵活现。

篇3:摭谈文言文的翻译

一.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翻译的要求———词不离句, 句不离篇

文章的词、句都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之中。翻译文言词、句, 必须了解它们所处的语言环境, 然后才能正确释译。如:“狐鸣呼曰‘大楚兴, 陈胜王’” (《陈涉世家》) , 光看这一句, 似乎可以译成“狐狸叫喊道……”但联系上下文“ (陈涉)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可知“呼曰”者不是“狐”而是“吴广”。“狐鸣”即“像狐狸嗥叫那样”, 用来修饰“呼”的。翻译古文先应通读全文, 掌握大意, 然后依据“词不离句, 句不离篇”的精神作详译。

二.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方法——直译为主, 意译为辅

直译, 是依照原文的词语、句子逐一翻译。例如, 原文:此殆天以资将军, 直译:这大概是天拿来资助将军的, 原文:将军岂有意乎?直译:将军大概有些意思吧?

上面的译文基本上和原文的词语一一对应。除个别词语只起某种语法作用或表示某种语气而不能译出外, 直译要求基本上做到逐词落实。如果把第一个例句译成“这是天帮助将军”, 大意是对的, 但“殆”、“以”这些词语没有译出, 不能准确表达原句的语气。如果只满足于此, 提高精确地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直译, 还要求保持原句的句式和语气。“将军岂有意乎?”用的是疑问句式, 表达的是询问、估测的语气。前面的译文较好的体现了原意。如果译作“将军难道对它有意图吗?”那就成了反问句式, 意思恰恰相反;译作“将军对它是有意图的”, 又成了肯定性的陈述句, 舍弃了原句的估测性、委婉语气, 语意也有出入。后两种译法都不能采用。

一篇文言文的翻译, 主要应采用直译, 但有时, 某些词句直译以后语意仍不显豁, 甚至十分拗口, 那就要用意译来辅助。如“居庙堂之高……” (《岳阳楼记》) , 直译为“处在宗庙、殿堂的高处”, 含义仍嫌不明确。采用“在朝廷做官”这种意译, 则使人一清二楚了。意译的好处在于灵活性大, 译者可在理解原文实际含义后, 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 使较深的词句译得通俗明白。但它仅译大意, 不及直译严密, 对正在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中学生来说不宜大力推广。

留、释、换、补、删这五个字概括了直译时的五种手段:1、留:凡是人名、地名、朝代、年号、官名、书名等专有名词, 都可照原文留下。此外, 古今词义一致, 人们熟知的词, 如“虎”、“星”、“车”、“大”、“开”等, 也无需翻译;2、释:这是用得最多的一种手段, 运用现代汉语的语词来解释文言文中的语词。对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的活用, 用法多样的一些虚词等要特别注意, 一定要联系上下文, 选准它的确切的解释;3、换, 即是替换。有很多文言词, 在翻译时既不能“留”、“补”, 又不属于“删”, 此时就要“换”。“换”有两种情况:其一, 不少文言词所表示的意义现在还用得着, 可是现代汉语不再用原来的词表示, 而用另外的词表示;其二, 同一个词, 在文言和现代汉语里都常用, 但表示的内容有差别, 不能以今度古, 造成误解;4、“补”:在原文有省略的地方补充必要的内容, 使译文通顺、明确;5、“删”:有些词语仅有语法作用而无法译出的, 可删去不译。

三.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技巧——自编口诀, 熟能生巧

古诗文翻译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只要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适当引导他们编录一些翻译口诀, 就能事半功倍。比如有人编成了如下口诀, 很适合学生实践运用。

篇4:高考文言文的翻译技巧

一、考情分析

当前, 考生在翻译过程中往往过于程式化, 追求僵硬化的逐字逐句直译, 不懂得知识的迁移, 不能得高分。就文言文翻译而言, 不是短期内能达到立竿见影的功效, 但也不是无章可循。只要考生在平时学习中大量诵读, 加强语感培养, 做到文言并重, 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考点精析

高考文言文阅读翻译题, 既能考查考生对文言实虚词、不同句式、古代文化常识、句子间的语意关系的领会, 又能考查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要做好文言文翻译, 考生可借鉴以下方法。

1.留:保留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些词。如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书名、度量衡单位等。

例如: (1) 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官名)

(2) 李氏子蟠, 年十七, 好古文。 (人名)

(3) “非有仲尼、墨翟之贤”“崤函之固, 自若也”。 (人名、地名)

2.删 :文言中有些虚词的用法 , 在现代汉语里没有相应的词替代, 如果硬译反而别扭或累赘, 译文时可删削。如发语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结构倒装的标志、句中停顿的词、个别连词及偏义复词中的虚设成分等。

例如: (1) 生乎吾前,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凑足音节的助词)

(2) 夫赵强而燕弱 (发语词)

(3) 我有亲父兄, 性行暴如雷。 (偏义复词)

3. 换 : 将单音词换成双音词 , 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 通假字换成本字……换言之, 留的留下, 删的删去, 其他的都是“换”的对象, 这是字词翻译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

例如: (1) 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 (单换双)

(2)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 争宠而心害其能。 (古今异义)

(3) 天下云集响应, 赢粮而景从。 (名词作状语)

(4) 既泣之三日, 乃誓疗之。 (动词为动用法)

4.调:把文言句中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要求调整。由于古今语法的演变, 有的句型表达方式有所不同, 译文时, 应按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及时调整。包括: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介词短语后置等。

例如: (1) 夫晋, 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

(2)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介词短语后置)

(3) 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 (定语后置)

(4) 甚矣, 汝之不惠。 (主谓倒装)

5.补:补出省略内容。比如原句中有省略或古今用词不同的地方, 可根据现代汉语语法增加或补充一些成分, 使译文显得通顺。

例如: (1) 沛公谓张良曰:“ (你) 度我至军中, 公乃入。” (省略主语)

(2) 夫战 , 勇气也。一鼓作气 , 再 (鼓 ) 而衰 , 三 (鼓 ) 而竭。 (省略谓语)

(3) 竖子, 不足与 (之) 谋。 (省略宾语)

(4) 今以钟磬置 (于) 水中。 (省略介词)

6.贯 :指要根据上下文语境 , 灵活贯通地翻译。这往往指前五种方法都用上了还不能解决问题时, 不得已才用“意译”。这个“贯”就是所谓的“意译”。意译的情况:

例如: (1) 太史公牛马走, 司马迁再拜言。 (注:牛马走, 像牛马一样的人。此处为作者自谦词)

译:太史公、愿为您效犬马之劳的司马迁拜了又拜说。

(2) 有席卷天下, 包举宇内, 囊括四海之意, 并吞八荒之心。

译: (秦) 有并吞天下, 统一四海的雄心。

三、高考链接

《申甫传》 (2010年山东卷)

13.把文言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 入嵩山, 复遇故童子时所见道人, 乞其术, 师事之。

译: (申甫) 进入嵩山, 又遇到了过去小孩子时见到的道人, (向他) 请求 (学习) 那本领, 用对待师长的礼节侍奉他。

(2) 甫数以其术干诸公卿, 常不见听信。

译:申甫屡次凭借他的本领拜见各位公卿, 一直不被听从信任。

(3) 于是权贵人争咎甫, 而讥刘公、金公不知人。

译:在这时掌权的权贵争着责怪申甫, 并且讥讽刘公、金公不能了解别人 (的优劣) 。

从以上例题不难看出:在做高考文言文阅读翻译题时, 考生要抓关键词语 (多义实词、常见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 找含有特殊句式的句子 (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判断句、固定句式) 。抓住关键词句, 洞悉得分点。代入原文, 联系上下文准确翻译。这样就能提高翻译的准确率。

四、方法归纳

第一步:通读语句, 整体理解。

第二步:找得分点, 找出关键词。

第三步:理清句式, 调整语序。

第四步:草拟底稿, 连词成句。

第五步:调整至答题卷。

附:文言文翻译技巧口诀

熟读全文, 领会文义;扣住词语, 进行翻译;

字字落实, 准确第一;国年官地, 保留不译;

单音词语, 双音换替;遇到通假, 换回本字;

古今异义, 仔细辨析;虚词无义, 删去不译;

遇有省略, 补充整齐;前置后置, 调整语序;

被动判断, 语气清晰;固定结构, 不要乱译;

修辞用典, 辅用意译;推断词义, 前后联系;

字词句篇, 连成一气, 带回原文, 检查仔细;

通达完美, 翻译完毕。

篇5:一眼望穿文言翻译

1. 留

在文言文中凡是国名、地名、人名、官名、帝号、年号、器物名、度量衡等, 在翻译时, 可以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 不必翻译, 因为这些词一般都无法与现代汉语对译。 (古人重复提到人名时不喜称姓, 翻译时最好按照今人的习惯补上。)

例1:良淳见国定慷慨大言, 意其可用也, 请于朝, 留戍安吉。 (辽宁卷)

译文:赵良淳见吴国定情绪激昂地高谈阔论, 料想他可以任用, 向朝廷请示后, 留下他来防守安吉。

其中“ (赵) 良淳”“ (吴) 国定”“安吉”分别是人名、地名, 就不需要翻译。

例2:会元遗脱脱征饷, 胁王以危言, 必欲杀祎。 (全国卷Ⅰ)

译文:恰巧元朝派遣脱脱来征收粮饷, 用耸人听闻的话威胁梁王, 一定要杀掉王祎。

句中“脱脱”“ (王) 祎”是人名, 不需要翻译。

2. 对

一般来说, 一个词语该怎样解释就怎样翻译, 这种方法, 在文言文翻译中用得最多。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相比有一个很大的区别, 就是单音节词占多数, 而这些单音节词到今天大多数已经发展成为双音节词了。所以, 我们在进行翻译的时候, 应尽量用现代汉语的双音词对译出文言文中的单音词。

例3:故为之传, 以遗后之修志者。 (福建卷)

译文:所以为他作传, 以便留给后来编修县志的人 (作参考) 。

单音词“故”、“传”、“以”、“遗”、“后”、“修”分别对译为双音词“所以”、“作传”、“以便”、“留给”、“后来、以后”、“编修”, 译文才能通顺。

例4:上麾师渡河, 鼓噪直冲其阵。 (广东卷)

译文:皇上指挥军队渡过黄河, 呐喊着直接冲击宋忠的阵营。

句中单音词“上”、“麾”、“师”、“渡”、“河”、“直”、“冲”、“阵”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分别对译为双音词“皇上”、“指挥”、“军队”、“渡过”、“黄河”、“直接”、“冲击”、“阵营”。

3. 换

随着时代的发展, 古汉语中有些词语已经不再使用, 或者是意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有的词义扩大了, 有的词义缩小了, 有的词义发生了转移, 有的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 有的名称说法已经不同等。因此在翻译时, 应该用现代汉语替换的地方必须替换, 千万不能以今义当古义。

例5:时既与梁通好, 行李往来, 公私赠遗, 一无所受。 (安徽卷)

译文:当时已经与梁国互通友好, 使者往来, 官方和私人赠送的礼品, (贺兰祥) 一概都不接受。

“行李”在现代汉语中是指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但在古文中的意义却是“使者”。所以, 翻译的时候不能忽略这一古今词义的转移, 要用“使者”一词来替换。

例6:众犹环守不去, 良淳大呼曰:“尔辈欲为乱邪?”众涕泣出, 复投缳而死。 (辽宁卷)

译文:众人仍守在四周不走, 赵良淳大声呼喊说:“你们想作乱吗?”众人流着泪出去, 他再次上吊而死。

“涕”在现代汉语中一般是指鼻涕, 但在文言文中多指眼泪, 名称说法改变了, 翻译时不能译成“鼻涕”, 而应换成“眼泪” (而在此句中又是名词用作动词, 应译作“流着眼泪”) 。而“投缳”在现代汉语中一般也不用了, 改说“上吊”。

4. 增

文言文中往往有较多的省略成分, 在翻译的时候, 有时只有将原文中省略的成分增补出来, 翻译出来的句子才能够完整、通顺、明确。

例7:今天以授予, 不可失也。 (广东卷)

译文:而今上天把 (居庸关) 授予我们, 不可以丢失。

“今天以授予”中介词“以”的宾语省略, 根据上下文, 应是“居庸关”, 翻译句子时必须把它补上去, 否则就不通顺。

例8:委身偏方, 特霸者之臣尔。 (湖南卷)

译文:寄身于偏远的地方, 只不过是称霸的人的臣子罢了。“委身偏方”省略介词“于 (在) ”, 翻译时应当补全。

5. 删

文言文中常有一些这样的虚词, 它们仅有语法作用, 而无实际意义。这些词包括发语词、音节助词、主谓之间的虚词、结构倒装的标志词、加强语气的词、表句中停顿的词、表恭敬的词、个别连词及偏义复词中虚设成分等。尽管它们在原文中必不可少, 但在翻译这些词语的时候, 因为没有相应的词义可以来表示, 所以必须删去。

例9:引军而济, 背水为垒。 (湖南卷)

译文:率领军队渡河, 背靠渭水筑下营垒。

句中“而”字连接前后相承的两个动作, 是表示顺承关系的连词, 没有必要译出。

例10:使吾不以富贵贫贱累其心者, 抑吾妻之助也。 (江苏卷)

译文:让我不因为财富多少、地位高低而焦虑, 大概是妻子对我的帮助吧。

这是一个“……者……也”型的判断句式, 其中“者”表提顿, 不必翻译。

6. 调

随着语言的演变, 有的文言句式的表达顺序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 这就是倒装句式, 包括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短语后置等。对于这些特殊句式, 在翻译时, 必须按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加以调整。

例11:殓以嫁时之衣, 甚矣吾贫可知也。 (江苏卷)

译文:用出嫁时的衣服 (给她) 穿上入棺, 我的贫穷超乎寻常, 就可以知道了。

“以嫁时之衣”属于介词短语后置, 直译的话就不符合现代汉语语序, 因此, 在翻译的时候应该调整为“以嫁时之衣殓 (之) ” (此句还要注意补出宾语) 。而“甚矣吾贫”是主谓倒装, 应该还原为“吾贫甚矣”后再翻译。

例12:吾为德请, 财何为也? (浙江卷)

译文:我为德行而请命, 拿钱财做什么?

“何为”属于宾语前置, 对应翻译就是“什么做”, 不符合现代汉语习惯, 因此, 翻译的时候应调整过来, 译作“做什么”。

摘要:将文言文中的某些文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是高考文言文阅读中综合考查的重要内容。解答文言翻译题, 要坚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直译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简而言之, 可以归纳为“六字真经”, 即“留、对、换、增、删、调”。

上一篇:各种创建文明校园倡议书的下一篇:自然教学总结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