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普字词文言文翻译

2024-04-29

赵普字词文言文翻译(精选7篇)

篇1:赵普字词文言文翻译

太祖打着呵欠,伸着懒腰,慢慢起身,而将士们穿戴着盔甲、露出兵刃,吵吵嚷嚷地把太祖拥到军旗下面。等到太祖接受禅让做了皇帝,赵普因为辅佐有功,被任命为右谏议大夫,并担当枢密直学士。

太祖多次微服私访功臣之家,赵普每次退朝后都不敢穿便服。一天,大雪一直下到夜里,赵普以为皇上不会出来了。过了一会儿,听到敲门声,赵普赶忙出来,见太祖正立在风雪之中,赵普慌忙叩拜迎接。太祖说:“我已经约了晋王了。”随后太宗也到了,在厅堂铺上双层垫褥,三人席地而坐,用炭火烤肉吃,赵普的妻子在旁斟酒,太祖把她喊作嫂嫂。太祖趁机和赵普策划攻打太原。赵普说:“太原阻挡着西、北两面,太原攻下来后,就要由我们来独挡了,不如暂且等到平定各国后,那么太原这样的弹丸棋子大的地方,还能逃到哪里去吗?”太祖笑道:“我的想法正是这样,只是试探一下你罢了。”

当初,太祖地位卑微时,赵普跟他交游,得了天下之后,赵普屡次谈起卑微时二人交往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太祖性格豁达,对赵普说:“假如在尘土中就可以辨识天子、宰相,那么人人都可以去访求了。”从此赵普不再谈论。

赵普年轻时熟悉官吏应处理的事务,但学问很少,等做了宰相,太祖经常用读书去劝告他。赵普晚年读书勤奋,每次(退朝后)回到自己的住宅,关上门打开书箱拿出书,整天读书。到第二天处理政事的时候,处理决断很快,如流水一般。他去世后,家里人打开箱子一看,原来是一部《论语》。

赵普性格深沉而严肃刚正,虽然对人多忌妒刻薄,但能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宋代初年,在宰相职位上的人,许多都拘谨顾小节而遇事沉默不言,赵普却刚毅果断,没有谁能与他相提并论。(赵普)曾经上奏推荐某人去做某官,太祖没有采用。赵普过了一天又重新上奏推荐,(太祖)还是没有采用。再过一天,赵普又用此人上奏,太祖大怒,把赵普呈上的奏章撕碎了扔在地上,赵普脸色没有改变,跪下来拾走它们回去了。过了些日子(赵普)把撕碎的`旧纸片修补连接起来,又像当初一样上奏。太祖方才醒悟,终于任用了(赵普推荐的)那个人。

有一次,有个官按照律法应该升迁,但是太祖平时讨厌他,不同意升官。普坚持为他辩护,太祖发怒,说:“朕就是不给他升官,你又能怎么样?”普说:“刑罚是为了惩处坏人,奖赏是为了奖励功臣,这是自古以来不变的惯例。再说刑罚和奖赏是为了天下,而不是为了陛下,陛下怎么能以自己的喜欢厌恶来决定?”太祖怒火冲冲,站了起来,普也站了起来。太祖走进宫里(不理普了),普不能入宫,坚持站在宫门外,过了很久,太祖终于同意。

篇2:赵普字词文言文翻译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案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注释:

习:熟悉。

每归私第:每次退朝后回到自己的住宅。第,府第,大的住宅。

阖户启箧:关上门打开书箱。

竟日:整天。

临政:处理政务。

处决如流:处理决断很快。如流,像水向下淌,比喻快速。

薨:古代称诸侯或大官死叫做“薨”。

发:打开。

则《论语》二十篇也:原来是一部《论语》。全书共二十篇。

性深沉:性情沉着。

岸谷:形容人严肃刚正。

忌克:对人忌妒刻薄。也作“忌刻”。

龌龊:这里形容人过分谨慎,拘于小节。

循默:按常规办事,不多言语。

明日:第二日。

碎裂奏牍掷地:宋太祖把赵普呈上的奏章撕碎了扔在地上。奏牍,臣子向皇帝奏事的文书,这里指赵普“荐某人为某官”的奏章。牍,古代写字用的木片,后来称公文叫文牍。

普颜色不变:赵普脸色没有改变。意思是说,赵普并没有因太祖发怒而面露惶恐、惊惧的神色。颜色,脸色

卒用其人:终于任用了(赵普推荐的.)那个人。

译文:

赵普年轻时熟悉官吏(应处理)的事务,学问不多,等到做了宰相,太祖常劝说他要读书。赵普晚年读书勤奋,每次(退朝后)回到自己的住宅,关上门打开书箱拿出书,整天读书。等到第二天处理政务,处理决断很快。他死后,家里的人打开书箱看到里面的书籍,原来是一部《论语》。

篇3:赵普字词文言文翻译

一、明确文言文翻译的关键

人们常说:“打蛇打七寸。”七寸是蛇的要害, 打在那里一下子就能把它打死。文言文翻译也是如此, 考生必须抓住翻译的关键, 否则会徒劳无功, 白忙活一场。总的来说, 文言文翻译需要抓住两个关键点。

(一) 关键词。

文言文翻译试题中往往会有几个关键得分点, 这几个关键得分点多数是句中的关键词语。文言句子中的关键词包括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偏义复词、多义实词、常见虚词 (尤其是多种意义用法的虚词) 。翻译的时候, 只要找出语句中的关键词语, 明确其含义, 并准确翻译, 就能得分。反之, 关键词语翻译错误, 或不准确, 那么这个分就遗憾地丢掉了。如:“陛下以至德承天, 天以有年表瑞。”这里即有两个关键词:“承”译为“承受”“秉承”一类的意思;“年”译为“年成”“收成”一类的意思。如果两个关键词翻译错误, 这个题就很难得分。

(二) 特殊句。

特殊句式 (包括固定句式) 的翻译, 也往往是考题设置的关键得分点之一。考生如果不能识别某个特殊句式, 不知道它的特殊顺序、固定译法, 就不能准确翻译这个文言句子, 因此丢分现象也就在所难免了。如:“闻太子所欲用周者, 欲绝王之喜好也。”这是一个“……者, ……也”形式的的特殊句式, 翻译的时候必须翻译成“……是……”, 否则就要丢分。

二、把握文言文的翻译原则

具体说来, 翻译古文时, 我们要遵循两个基本原则。

(一) 词不离句, 句不离篇。

文章的词、句都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之中的。翻译古词、句, 必须了解它们所处的语言环境, 然后才能正确翻译。如初中课本《狼》一文中:“其一犬坐于前。”只看这一句, 似乎可以翻译成:“其中的一条狗坐在前面。”但联系上文“途中两狼”, “少时, 一狼径去……”可知“坐于前”者不是“狗”, 而应是另一条“狼”。“犬”的意思, 即“像狗似的”, 用来修饰“坐”的姿势的。这个例子说明, 译古文先应通全文, 了解大意, 然后紧扣“词不离句, 句不离篇”的要求作详译。

(二) 直译为主, 意译为辅。

直译, 是依据原文的词语、句子, 逐一翻译, 还要求保持原句的句式和语气等。如:“其真不知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 前句中的“其”, 应译为“难道”, 表反问语气, 后句中的“其”要译为“恐怕”, 表推测语气。但在翻译时, 某些词句直译以后语意仍不明朗, 甚至十分拗口, 那就要用意译来辅助。如:“居庙堂之高……” (《岳阳楼记》) 直译为:“处在宗庙、殿堂的高处。”含义仍嫌不明确, 可采用“在朝廷做官”这种意译, 则使人容易理解了。下面几种情形往往需要意译。

1. 使用比喻、借代、婉曲、互文、用典等修辞手法时。

如:“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此句采用了互文的修辞方式。假如不了解此修辞方式, 很轻易将此句误译为:“不因为外物的美好而感到喜悦, 也不因为自己的坎坷而感到悲伤。”正确的翻译是要把相对应的内容合并到一起。此句应译为:“不因为外物的好坏、自己的得失而感到喜悦或悲伤。”再如:“但以刘日薄西山, 气息奄奄。”该句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方式。此句中的“日薄西山”就是比喻祖母刘氏寿命将尽。在翻译时可采用描述性的语言将其译为:“只因为祖母刘氏的生命就像太阳将要落到西山一样, 奄奄一息, 生命垂危。”又如:“金就砺则利。”一句采用了借代的修辞方式。“金”是借代, 代指“金属制成的刀剑”, 属材料代物。翻译时要直接点明借代的本体, 译为:“金属制成的刀剑放在磨刀石上去磨就锋利。”假如不了解该句中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方式, 就很容易闹出笑话来。

2. 使用紧缩复句或言简意赅的句子时。

如:“法急则人残, 法宽则失罪。”这个句子属于紧缩复句, 直译不好翻译, 只能意译为:“刑律严酷, 百姓就会受到伤害;刑律宽疏, 就控制不住犯罪。”

3. 为了渲染、铺陈某种情况而故意用繁笔时。

如:“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并吞八荒之心。” (《过秦论》)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 句子中的“席卷”“包举”“囊括”“并吞”意义相同, “天下”“宇内”“四海”“八荒”意义相同, 都是为了渲染铺陈, 因此必须意译作:“ (秦) 有吞并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三、掌握文言文的翻译技巧

文言文的翻译其实是有技巧可遵循的, 具体可以总结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 留。

凡是人名、地名、朝代、年号、官名、书名等专有名词, 都可照原文抄录。此外, 在现代汉语中仍常用的成语和习惯用语, 也无需翻译。如:“光绪十六年春闰二月甲子, 余游巴黎蜡人馆。”我们可以直接将其译为:“光绪十六年闰二月二十四日, 我游览了巴黎蜡人馆。”再如:“深谋远虑, 行军用兵之道, 非及向时之士也。”“行军用兵”作为一个成语, 我们没有必要大费周折地去翻译, 只要照抄即可, 因而可译为:“深远的谋略, 行军用兵的本事, 不及过去的那些将领。”又如:“其李将军之谓也。”“李将军”其实指的就是李广将军, 应保留下来不用翻译, 译成:“大概说的就是姓李的将军吧。”

(二) 放。

将那些在句中只起语法作用, 无实在意义的结构助词和语气助词放弃, 否则会使句意不畅。如:“宋何罪之有?”在本句中“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无实义, 因此翻译时应删去。可译为:“宋国有什么罪过呀?”再如:“夫秦, 何厌之有?”“夫”为发语词, 无实在意义, 翻译时不做理会。又如:“夫大国, 难测也。” (《曹刿论战》) 中的“夫”, “何陋之有。” (《陋室铭》) 中的“之”, “学而时习之” (《论语》六则) 中的“而”等都属于这一类。另外还有一些偏义词语在翻译时也应把不表意的一个词删掉, 否则就容易使译句显得啰唆赘余。如:“便可白公姥, 及时相遣归。”“公姥”为偏义复词, 重于“姥”, 所以翻译时只需翻译出“婆婆”即可。除此, 有些表敬称或谦称的词, 也不一定要翻译。

(三) 换。

用一个意思相同的现代词语替换与现代说法不同, 音节不一致的词。这是用得最多的一种手段;运用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语来解释古文中的单音节词语。对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的活用, 用法多样的一些虚词等要特别注意, 一定要联系上下文, 选准它的确切解释。

随着社会的进步, 很多词语的含义也发生了变化, 有的已扩大, 有的已缩小, 有的感情色彩发生了改变, 有的词义已经转移, 因此我们在翻译时应根据其语境确定词义, 切忌盲目替代。如 (1)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其中“妻子”在古汉语中是“妻子和子女”的意思。 (2) “处分适兄意, 哪得自由专。”“处分”在古汉语中是“处理安排”的意思, 翻译时要特别留心。

(四) 补。

将原句省略的内容适当补出来, 使句意完整通畅。如:“然力足以至焉, 于人为可讥, 而在己为有悔。”将“焉”后省略的“而未至” (有能力到达却没有到达) 补进去翻译才连贯。否则文理不通。又如:“忽然抚尺一下, 群响毕绝。” (《口技》) 其中“抚尺”和“一下”之间缺一个动词“响”, 翻译应加上。“尝贻余核舟一, ……” (《核舟记》) 译文时, 句前应加主语“王叔远”, “一”字之后应加量词“枚”。“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翻译为:“三次到草庐里来访问我。”

有的虽不是省略句但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只有添加一些成分, 句子成分才完整, 否则就容易导致成分残缺。如:“外连衡而斗诸侯。”“外”名词作状语, 翻译为:“对外”“连衡”用作动词, 翻译为“用连衡的策略。”“斗”为使动用法, 翻译为“使……争斗”, 因此正确翻译应为:“对外用连衡的策略使诸侯自相争斗。”

(五) 调。

按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将倒装的句子成分调整过来。例如:“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有的学生翻译成:“蚯蚓没有爪子和牙齿的锋利, 筋骨的强壮。”这个译句没有按定语后置的特点来译, 正确的翻译是:“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 强壮的筋骨。”再如:“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捕蛇者说》) 原次序译作:“苛酷的统治凶狠比老虎”, 这不符合现代语习惯, 应把“比老虎”调整到“凶狠”之前“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出师表》) 译为:“这些都是忠贞、贤良、能为节操而死的臣子。”人主之子也, 骨肉之亲也, 犹不能恃无功之尊, 无劳之奉, 而守金玉之重, 而况人臣乎? (《触龙说赵太后》) 译为:“国君的儿子, 是他的亲骨肉啊。他们尚且不能靠着没有功劳的尊位和俸禄, 而守着贵重的金玉, 况且一般人呢?”

需要说明的是, 文言文中表达语气的助词, 也应根据现代人的表达习惯进行调换。如“乎”“哉”“焉”等用在句末, 可用“啊”“呢”等调换。

(六) 缩。

文言文有些句子, 为了增强气势, 故意用了繁笔, 翻译时可将其意思凝缩。如:“ (秦) 有席卷天下, 包举宇内, 囊括四海之意, 并吞八荒之心。”现代汉语中很难找到四种不同说法来译“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三个短句, 在翻译时可凝缩为:“秦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篇4:从音律入手正确理解文言字词

【关键词】 文言 字词 理解 音律

音律铿锵是文言文的一个主要特点,其主要原因是文言作品注重骈俪对仗,且十分讲究平仄和押韵,所以读起来抑扬顿挫,充满了韵律美。其中又以文言诗、词、曲最具代表性,因为有严格的格律要求,诵读时自然朗朗上口;其次则是四六骈体文,整篇文章基本由对偶句组成,在声韵上讲究平仄,读起来洋洋洒洒;即使是一般的文言散文,虽然没有固定的韵律要求,但遣词造句也非常讲究声韵的优美。在古代,诗词在其娱乐性上相当于现在的歌曲,所以古人称作诗为“吟诗”,力求用词要符合声律的要求,适合于演唱。现在的流行歌曲中,我们有时会觉得一些粤语歌词要比普通话的歌词有韵味,如在相同的曲调之下,“红红黄黄叶儿伴我窗”要比“你是我最苦涩的等待”韵味深长,除歌词本身的内涵以外,更因为粤语方言保留了更多的文言色彩,如单音节的“伴”字就比双音节的“等待”更具文言的优美。

由于文言文注重音律,往往从音律的要求出发增删、选弃字词,这就给我们今天正确翻译理解文言文增加了一些难度;解决的办法自然也可以是从音律入手,透过音律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字词的真正内涵。本文试图以《桃花源记》为例,谈如何从音律入手正确地理解文言宇词。

之所以选择以《桃花源记》为例,是基于作品本身的特点考虑。一是因为骈体文产生于魏晋而在六朝广为流行,《桃花源记》虽是晋代的作品,它不属于骈体文,但四六骈俪的特点十分明显:二是在音律的谐调上,虽然《全梁文卷二十》记载:“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作无弦素琴,《陋室铭》中“可以调素琴”出典之处)一张,每酒知,辄抚弄以寄其意。”陶令会不会弹琴姑且不论,要说他不解音律,那是不正确,我们从他文字就可以看出,他其实是很懂音律的,至少是很懂语言的音律的。

下面试举四例:

例1.“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这一句中要注意的是“若”宇。“若”字的释义应为“好像”,这样就出现一个问题,因为“仿佛”其实也是“好像”的意思,按照一般的理解,显然不能将两个“好像”连在一起使用。众所周知,文言是很讲求语言精练的,这样重复,就不怕有累赘的嫌疑吗?于是教材中给出的注解是“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这就有点似是而非的嫌疑。

其实,从音律上来分析就简单了。“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这里已经连续排列了三个四字句,而且三句的停顿相同,如果再接下去出现停顿相同的四字句,就会显得很拖沓,所以尽管“仿佛/有光”足可以表达意思,但读起来就很沉闷,必须要打破四个字的格局。那为什么不用三字句“若有光”呢?是因为下文连续出现了“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四个三字句,所以此处用一个五字句,过渡前面的四字句和后面的三字句,既起到音律上的承上启下,又使前后两部分整齐的铺陈恰到好处,不至于显得沉闷。而这一切都是通过这个“若”字来完成的,所以“若”字要重读,它不是语义上的重读,因为在语义上它和“仿佛”是一样的,属于音律要求上的重读。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文言虽然很讲究对仗与工整,但不是无限制地简单排列下去,在一定的时候也需要奇兵突出,使文章在音律上显得跌宕起伏。这就非常像约翰·施特劳斯的《春之声圆舞曲》开头部分,在连续几个小节比较整齐的舒缓之后要用较大的跳跃来破局。同理,后文“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一个较长句的出现,也是为了破一下前文骈俪短句的格局。

例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一句中,传统的翻译方法是将“交通”两字合一起,解释为“交错相通”,而且还要让学生比较此处“交通”与现代汉语中的“交通”一词有什么不同,其实这是很不妥当的。正确的理解应该是,“阡陌交通”的“交”和“鸡犬相闻”的“相”是同一个意思,都是“互相”的意思,这一用法在现代汉语中也能找到例证,如“交相辉映”。如果说“阡陌相通,鸡犬相闻”,相信在语义上不会有什么不恰当,应该说很明了。但是如果两个“相”字连用,除了雷同以外(在文言中这是很忌讳的,不只是因为反映了作者遣词造句的根底不足,大多数时候在音律上也是味同嚼蜡),而且因“相”字是平声,整句话读起来很平缓,没有起伏感,而“交”字则虽也是平声,但韵母则是“ao”,属开口呼,比较响亮;“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立刻抑扬顿挫起来,“交”字的重读也属于音律上的重读。机械地把“交”字翻译成“交错”,不是很恰当,因为“交错”带有“零乱、稠密且不规整”的意思,用来形容田间特别是桃花源中的田间小路不是很妥当,显得很勉强,至于把“交”和“通”连在一起翻译,则更是不对的。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文言音律讲究对称中的变化,最典型的例子是一副对联中不能在上下联相同的位置山现同一个字,这种要求更多的是为了在音律整齐的同时又有所变化,获得规律而又灵动的美感(传统的书法作品也是如此,同一作品中的同一字尽量采用不同的写法)。这个例子还告诉我们,文言翻译不能想当然地望文生义,尤其不能让现代白话词汇干扰了对文言词汇的理解,有时候,这种望文生义会让千年前作者的苦吟变成无奈的徒劳。

例3.“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和“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这两句中,一般都将“并怡然自乐”的“并”译为“全、都”,将“不复出焉”的“焉”译为“兼词,于此”。这种译法,从语意上来说,不管是“全都很快乐的样子”还是“不再从这里出去”,都没有什么问题。而实际上,教学这两个词的重点并不在于如何翻译,如果为了翻译而翻译,反而显得很机械,同时则会掩盖了文章中情感内涵。文言中多语气助词,除了诵读时抑扬顿挫的需要以外,更多的是“微言大义”的体现,儒家注重个人修养,崇尚“口不臧否人物”,但是又需要发出内心的看法和感慨,所以往往会在文字和语气上下工夫,除文字中隐含的深层含义外,语气也是表达观点和感情的重要手段。表现在音律上,则会通过轻重和语速的变化表达情感。

句中“黄发”借指老人,“垂髫”借指小孩,但如果仅按照字面的意思翻译为“老人和小孩,全都很快乐”,这显然是不对的。因为此处的“黄发垂髫”联用,又不仅指老人和小孩,而是借指“所有的人”。在儒家的理想中,老人和小孩这样的弱势群体都快乐了,整个社会也就“大同”了,所以应该是“以老人和小孩为代表的所有人都很快乐”。那么既然“黄发垂髫”重在强调快乐是所有的人,这个“并”字是不是还起到指明“快乐的范围”的作用?显然值得商榷。其实,“并”字在这里不是表范围,而是起到加强语气以表“快乐的程度”的作用。类似的用法如:“你并没有错”,用于加强否定的语气。“并怡然自乐”,只是为了强调桃花源人们生活快乐的程度,教学的时候只要说清楚这一点就行,翻译倒反而不重要,还不如让学生明白“并”字在这里之所以要重读的原因。从文言能省则省的原则来看,“不复出”三字足可以说明问题,不用在点明状语“从这里”。所以“焉”字同样是语气重于语义,教学时重点在于讲授“一声长叹表达了对世外桃源可望不可及的企盼和感慨”就行了,不必拘泥于字词。这个例子说明,文言教学,有时候完全可以就音律谈音律,透过音律折射内涵,比牵强的字词翻译效果更好。

例4.“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此处的“具”,教材中给出的翻译是“详细地”,但是,既然前面已经有了描述性的词语“一一”,“一一详细地说出”感觉也很勉强,“一一”不就是“详细”吗?那么去掉“具”字如何呢?“此人一一为言所闻,皆叹惋”,粘个句子就显得冗长拖沓,找不到重读,加入“具”字后,句子就有了主心骨,其作用相当于在一串平稳的音符中加入了一个圆润的滑音;同时有了这个长句作铺垫,后面的三字短句“皆叹惋”就能缓缓地流出,充分地体现出作者内心深处的感慨;把握住这一点,也就把握住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此时一字一词的翻译更显苍白与机械,如果一定要给个说法,则完全可以与上文的“问所从来,具答之”的“具”字统一解释为通假字,通“俱”即可。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有时候通过音律也能把握文章的情感,这也就是我们平时经常提到的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来体会文章的主旨的依据所在。

综上所述,文言文的音律并不是虚无缥缈、不可捉摸的,完全可以在诵读中充分领略,教师在教学时也能够将自己的理解传授给学生;而一旦师生的教与学过程和文中固有的音律产生了律动,则得到的绝不仅仅是情感的共鸣,有关字词的许多问题也将迎刃而解,这正是文言的魅人之处。

参考文献:

[1]史礼心等注.古文观止.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2]程瑞君.古诗文名句训诂研究.深圳:深圳大学学报.1996(1)

[3]王力.辞书与语言.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

[4]郭锡良.古代汉语.北京:北京出版社.1981

篇5:赵普为官文言文翻译

北宋初期,出了一个声名非常显赫的宰相。史称“半部论语治天下”,这位宰相就是赵普。下面为大家分享了赵普为官的原文翻译,一起来看看吧!

原文:《赵普》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案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译文:

赵普年轻时熟悉官吏(应处理)的事务,学问不多,等到做了宰相,太祖常劝说他要读书。赵普晚年读书勤奋,每次(退朝后)回到自己的住宅,关上门打开书箱拿出书,整天读书。等到第二天处理政务,处理决断很快。他死后,家里的人打开书箱看到里面的书籍,原来是一部《论语》。

赵普性情沉着且为人严肃刚正,虽然对人忌妒刻薄,但是他能够以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宋朝初年,在宰相职位上的人,大多过分谨慎拘于小节,按常规办事,不多言语,赵普却刚毅果断,没有谁能和他比的。他曾经上奏推荐某人担任某个官职,太祖不用这个人。赵普第二天又上奏请这个人(担任某官),太祖还是不用。第三天,赵普又把这个人(担任某官的事)上奏太祖,太祖发怒了,把奏章撕碎了扔在地上,赵普脸色不变,跪在地上把撕碎的奏章拾起来回到家。过了些日子赵普把撕碎的旧纸片修补连接起来,又像当初一样上奏。太祖这才清醒过来,终于任用了那个人。

阅读练习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弗及屏也 屏退

B.彼谓国家事皆由汝书生耳 说

C.岂得以喜怒专之 专断

D.帝怒形于色 表情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普告于帝 普力请与之

B普立于宫门 非陛下之刑赏也

C以天下事为己任 南唐后主遣其弟郑王从善来朝贺

D刑以惩恶 少赂其使者可也

12.下列选项中,前后两句分别能直接表现赵普为相忠实诚信和刚毅直谏的一组是 (3分)

A 先是国主以银五万两遗宰相赵普,普告于帝

臣实预闻顾命

B 会车驾卒至,普亟出迎

刑赏者天下之刑赏, 非陛下之刑赏

C 普叩头辞让

帝竟从其请

D 帝顾问何物,普以实对

拾奏归,补缀,复奏如初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南唐主私下送给赵普五万两银,后南唐使者觐见太祖时,赵普秘密回赠使者同等数目的银两,这令南唐君臣无比震骇,达到了太祖“使之勿测”的目的。

B.太祖突然驾临赵普家,适逢吴越王礼到,赵普当着太祖面将礼物开启,竟是十瓶满满的瓜子金,赵普惶恐至极,太祖却笑着说“受之”。

C.赵普任宰相十年间,多次犯颜进谏,对于哪些人应该任用,哪些人应该升迁,他总是坚持己见,据理力争,而他的意见往往最终被太祖采纳。

D.赵普被罢相后,出任外职,他向太祖上奏折赞美了太祖之弟开封尹,力陈自己并未轻议皇弟,也是对太祖表白自己的忠心。

14.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3分)

普 因 言 外 间 百 姓正 望 雨 于 大 宴 何 损 不 过 沾 湿 供 帐 乐 衣 耳 百 姓 得 雨 各 欢 喜 作乐 适 当 其 时 乞 令 乐 官 就 雨 中 奏 技 帝 大悦 终 宴 普 临 机 制 变 能 回 帝 意 类 此

(2)翻译下面的句子。(7分)

①臣实未尝发书,若知此,当奏闻而却之。(3分)

篇6:赵普文言文词语翻译

2.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及:等到)(以:用)

3.晚年手不释卷(释:放下)(卷:书)

4.阖户启箧取书(阖:关上)(户:门)(启:打开)(箧:书箱)

5.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临:面对)(处决:处理决断)

6.既薨,家人发箧视之(既:已经)(发:打开)

7.则《论语》二十篇也(则:就是)

8.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虽:虽然)(而:表转折,但是)(以:把)(为:当做)

9.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龌龊:形容人过分谨慎,拘于小节)(循:按照)

10.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尝:曾经)11.普明日复奏其人(明日:第二天)(复:又)(其:那)

12.碎裂奏牍掷地(碎裂:使------碎裂)(掷:扔)

13.普颜色不变(脸色)

14.跪而拾之以归(而:表修饰)(以:相当于“而”,表顺承)

15.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缀:连结)(初:当初)

16. 太祖乃悟,卒用其人(乃:才)(悟:明白)(卒:终于)

重点句子翻译:

1.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

译:赵普年轻时熟悉官吏的事物,学识很少,等到做了宰相,太祖常用读书这件事劝他。

2.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译:赵普晚年的`时候手不释卷,每次回到自己的府第,总是关上门打开书箱取书,整日读书。

3.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译:赵普性情沉着严肃刚正,虽然对人很忌妒刻薄,但能把天下大事当做自己的责任。

4.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

译:赵普第二天又上奏章推荐那个人,(太祖)还是不任用。

5.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篇7:赵普传文言文原文翻译

太祖多次微服私访功臣之家,赵普每次退朝后都不敢穿便服。一天,大雪一直下到夜里,赵普以为皇上不会出来了。过了一会儿,听到敲门声,赵普赶忙出来,见太祖正立在风雪之中,赵普慌忙叩拜迎接。太祖说:“我已经约了晋王了。”随后太宗也到了,在厅堂铺上双层垫褥,三人席地而坐,用炭火烤肉吃,赵普的妻子在旁斟酒,太祖把她喊作嫂嫂。太祖趁机和赵普策划攻打太原。赵普说:“太原阻挡着西、北两面,太原攻下来后,就要由我们来独挡了,不如暂且等到平定各国后,那么太原这样的弹丸棋子大的地方,还能逃到哪里去吗?”太祖笑道:“我的`想法正是这样,只是试探一下你罢了。”

当初,太祖地位卑微时,赵普跟他交游,得了天下之后,赵普屡次谈起卑微时二人交往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太祖性格豁达,对赵普说:“假如在尘土中就可以辨识天子、宰相,那么人人都可以去访求了。”从此赵普不再谈论。

赵普年轻时熟悉官吏应处理的事务,但学问很少,等做了宰相,太祖经常用读书去劝告他。赵普晚年读书勤奋,每次(退朝后)回到自己的住宅,关上门打开书箱拿出书,整天读书。到第二天处理政事的时候,处理决断很快,如流水一般。他去世后,家里人打开箱子一看,原来是一部《论语》。

赵普性格深沉而严肃刚正,虽然对人多忌妒刻薄,但能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宋代初年,在宰相职位上的人,许多都拘谨顾小节而遇事沉默不言,赵普却刚毅果断,没有谁能与他相提并论。(赵普)曾经上奏推荐某人去做某官,太祖没有采用。赵普过了一天又重新上奏推荐,(太祖)还是没有采用。再过一天,赵普又用此人上奏,太祖大怒,把赵普呈上的奏章撕碎了扔在地上,赵普脸色没有改变,跪下来拾走它们回去了。过了些日子(赵普)把撕碎的旧纸片修补连接起来,又像当初一样上奏。太祖方才醒悟,终于任用了(赵普推荐的)那个人.

有一次,有个官按照律法应该升迁,但是太祖平时讨厌他,不同意升官。普坚持为他辩护,太祖发怒,说:“朕就是不给他升官,你又能怎么样?”普说:“刑罚是为了惩处坏人,奖赏是为了奖励功臣,这是自古以来不变的惯例。再说刑罚和奖赏是为了天下,而不是为了陛下,陛下怎么能以自己的喜欢厌恶来决定?”太祖怒火冲冲,站了起来,普也站了起来。太祖走进宫里(不理普了),普不能入宫,坚持站在宫门外,过了很久,太祖终于同意。

注释

1、习:熟悉。

2、寡:少。

3、学术:学问。

4、及:等到。

5、太祖:指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

6、以:拿。

7、为:做,担任。

8、释:放下。

9、私第:私人的住宅。

10、第,府第,大的住宅。

11、阖户启箧:关上门打开书箱。

12、阖:关闭。

13、启:打开。

14、竟日:整天。

15、及:到。

16、临政:处理政务。

17、处决如流:处理决断很快。

18、如流:像水向下淌,比喻快速。

19、既:已经。

20、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叫做“薨”。

21、发:打开。

22、性深沉:性情沉着。

23、岸谷:形容人严肃刚正。

24、虽多忌克:虽然对人嫉妒刻薄。虽,虽然。 忌克,也作“忌刻”。

25、而:转折连词,但是。

26、以……为:把……当作。

27、龊龌循默:拘谨顾小节。

28、龌龊:这里形容人过分谨慎,拘于小节 ;循默:按常规办事,不多言语。

29、尝:曾经。

30、荐 :推荐,介绍。

31、为:担任。

32、明日:第二天。

33、复:又,再。

34、颜色:脸色。

35、而:表顺承关系,然后。

36、之:代“奏牍 ”。

37、补缀:修补连结。

38、乃:才。

39、悟:明白

40、为:做。

41、卒:终于。

42、其:指示代词,相当于“那”。

43、拾:捡起归:放下

44、迁:官员升职

上一篇:软通动力企业文化考试下一篇:2011年会计资格证考试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