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下的农业经济论文

2022-04-23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并对比传统农业与大农业,分别对农企在传统农业和大农业视角下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基于大农业视角的农业发展提出了建议。关键词大农业传统农业农企发展一、何为大农业传统农业即我们常说的农业,亦称小农业,是狭义的农业概念,指通过培育动植物来生产食品及工业原料的产业。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现代农业下的农业经济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现代农业下的农业经济论文 篇1:

海南省三亚市农地流转量预测分析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设定三亚市不同目标下的假设条件,对农户农地流转量进行了预测。根据推算,在最低生活保障阶段的耕地流转比例为29.85%,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阶段的耕地流转比例为66.66%,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劳动力市场完善阶段的耕地流转比例为82.47%,说明如果做好相关保障措施,土地流转供需都会有较大的突破。

[关键词]耕地流转;流转量;三亚市

一、引 言

土地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是农业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而农村土地问题是农村问题的重中之重。由于缺乏适度的土地流转机制,由此造成的土地利用分散、闲置、低效等问题,已成为新时期制约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影响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阻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业现代化的主要障碍。[1-2]

很多学者对我国20世纪80、90年代土地流转状况的研究发现我国农地流转发生率较低。[3-6]近几年,随着政府对农地流转政策进行了调整,农地流转规模有所扩大,根据全国农业农村经济典型调查汇编(1988—1999年)以及2000年和2003年农业部统计数据整理计算,2003年全国农户平均转入农地面积占当年平均经营耕地面积约为11.5%,比1999年的8.999%增加约2.5个百分点。2003年平均转入面积为0.86亩,比1999年的0.71亩增加了约0.15亩。总的来看,我国农地流转已逐渐增多,但是流转量较小,农地流转的比例还较低。

作为研究区域的海南省三亚市,三亚市农村经济主要以第一产业为主,农村经济等同于农业经济。三亚市地处热带,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全年气温都适宜农作物生长,三亚的热带农业产品以其绿色、无污染、无公害的特点深受岛内外市场的欢迎,尤其是反季节瓜菜种植快速增长,热带农业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土地流转的巨大需求,农地流转加快,但是经营规模还较小,产出效率低,整体上还处于小农分散经营模式,农业生产与现代农业都有很大的差距,这对于农民收入增加、第三产业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以及海南省建设国际旅游岛发展现代农业这一目标都是巨大的障碍。因此,通过分析三亚农村承包土地流转缓慢原因,探索三亚市农村土地流转的新机制,对于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解决“三农”问题意义重大。

二、农户流转耕地的基本假设和阶段分析

耕地的流转行为是以农户的理性决策为基础,而理性的农户总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同时,农户的理性行为还要受到农村土地家庭承包制等一系列制度性的约束。因此,在研究耕地流转问题时,首先必须假设以下两个重要条件:[7]

假设1:农户满足经济人的假设,即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人。

假设2:较低的农业比较效益可以得到政府的适当补偿。

在以上两个假设前提下,随着宏观经济的变化,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政策环境的改变,以及其他影响耕地流转因素的变化,耕地的流转会经历不同的阶段,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流转量和流转比例。本文根据耕地所承担的社会压力和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不同把耕地流转分为三个阶段:

阶段1: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耕地分散经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的难度大而且工作不稳定。这个阶段农民除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外,还要追求就业保障和生活保障。

阶段2: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耕地没有非经济压力,农业剩余劳动力可以毫无阻碍地转移出去,并能享受转移目的地居民的同等待遇。

阶段3: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完善,耕地连片经营,有完善的劳动力市场,根据需要可以雇用农工。

实际上,耕地流转的可能性,首先取决于农户耕地最优经营规模AF是否等于农户耕地当前经营规模AFt。当农户认为AF*>AFt时会产生对耕地的需求,需求量为AF*-AFt;当农户认为AF*[8]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AF>AFt的农户只是有转入耕地的潜在愿望,这种愿望能否转化为现实的转入行为还要受约束于耕地供给的情况,即耕地的意愿转出总量TS与耕地的意愿转入总量TD的匹配情况,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耕地单位面积的经营盈利率较低时,TS>TD,TD即为耕地的实际流转量。相反,当耕地的盈利率较高时,TS[9]

三、不同阶段耕地流转数量的预测

(一)阶段1耕地流转量的预测

1.阶段1下耕地转入总量的预测。

TD1=∑n1i=1(AF*1-AFt)(1)

AF*1=AL*1×LTF(2)

AFt=TLTF(3)

n1=TLAL*1LTF(4)

其中,TD1表示在阶段1下的转入总量(需求总量)。

根据目前三亚市的实际情况,农户耕地最优经营规模AF*大于农户耕地当前经营规模AFt。AF*1表示在阶段1下户均耕地最优规模;AFt表示现有的户均耕地面积;

n1表示在阶段1时经营耕地的农户数量。

AL*表示在阶段1下三亚市农业劳动力人均最优耕地面积。通过对三亚市耕地最优经营规模的入户走访调查,按照当地土地经营条件和状况,每一个劳动力的耕地最优经营规模大约为4.5亩。

L表示农村就业劳动力总量,为11.58万人,TF表示农村总户数,为5.02万户,TL表示耕地总面积,为1.16万公顷,即17.39万亩。①

把以上数值代入(式2)可得AF*1=10.39亩/户;代入(式3)可得AFt=3.46亩/户;代入(式4)可得n1=1.67万户

把(式2)、(式3)、(式4)所得数值代入(式1)可得:TD1=11.59万亩

2.阶段1下耕地转出总量的预测。

TS1=酟a(AL-ALw1)(5)

其中,TS1表示在最低生活保障下耕地的转出总量(总供给量),岜硎久恳桓雠┐謇投¦的人口负担系数。

=lL=25.03万人/11.59万人=2.16(6)

其中,l表示2007年末农村总人口,为25.03万人;L表示2007年末农村从业人口总量,为11.59万人;La表示非农就业劳动力总量,为3.81万人;

AL表示三亚市现有人均耕地面积,AL=TL/l=17.39万亩/25.03万人=0.69亩/人

ALw1表示从事非农生产的农村劳动力及其所负担的人口保持最低生活水平所需要的耕地经营规模。

由于假设耕地只提供最低生存保障,如果以居民的人均口粮来计算,一年食用大米195.35公斤,折成未脱壳的标准粮为279公斤。[10]2007年,三亚市粮食单产为4367公斤,则可计算出农民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所需要的耕地经营规模为0.064亩/人,即有:ALw1=0.064亩/人。

把以上数值代入(式5)得:TS1=2.16×3.81万人×(0.69-0.064)亩/人=5.19万亩

在阶段1假设条件下,TD1>TS1,TS1为耕地流转量,即约有5.19万亩耕地参与流转,流转比例大约为29.88%。

(二)阶段2耕地流转量的预测

在阶段2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耕地没有非经济压力,农业剩余劳动力可以毫无阻碍的转移出去,并能享受转移目的地居民的同等待遇。

1.阶段2下耕地转入总量的预测。

TD2=∑n2i=1(AF*2-AFt)(7)

其中,TD2表示在阶段2下的转入总量。

AF*2表示在阶段2下户均耕地最优规模,AFt表示现有的户均耕地面积;

n2表示在阶段2时经营耕地的农户数量。其中

AFt=TLTF(8)

n2=TLAF*2(9)

在阶段2假设前提下,阶段2的耕地经营规模及耕地经营农户数与阶段1相同,因此,阶段2的耕地流转需求转入数量应该相等,即TD2=11.59万亩。

2.阶段2下耕地转出总量的预测。

TS2=∑N2j=1(AFt-AFw2)(10)

其中,TS2表示在阶段2下耕地的转出总量(总供给量);

AFt表示现有的户均耕地面积,为3.46亩/户;

AFw2表示在阶段2的条件下农户愿意保留的农地面积。在阶段2假设条件下,从事非农生产的农户和农业隐含剩余劳动力一般会完全转让耕地经营权。因此,AFw2=0,则

TS2=N2×AFt(11)

N2表示在阶段2的条件下愿意放弃耕地的农户数量;N2=L*+LaAFP

La表示非农就业劳动力总量,为3.81万人;

AFP表示农村每户平均劳动力人数;AFP=LTF=11.59万人/5.02万户=2.31人;

L*表示农业隐含剩余劳动力

L*=L-La-TLAL*=11.58万人-3.81万人-17.39万亩/ 4.5 =3.91万人

N2=L*-LaAFP=(3.81万人+3.91万人)/2.31人=3.34万户

把以上数值代入(式11):TS2=N2×AFt=3.34万户×3.46亩/户=11.57万亩

在阶段2下,如果农业劳动力的耕地最优经营规模仍为4.5亩,则农户耕地流转需求总量TD2约为11.59万亩,农户耕地流转供给总量TS2约为11.57万亩。TD2>TS2,约有11.57亩耕地参与流转,占耕地总面积的66.66%。农户耕地经营规模约为10.39亩,即阶段2下的最优户均经营规模是当前户均规模3.46亩的3倍。尽管耕地流转比例大大提高,但由于现实的诸多限制,农户的耕地经营规模仍较小。阶段2下的耕地流转使农业劳动者做到了“满负荷劳动”,而劳动成本和管理成本节约较少,至于其他生产成本则照旧按量发生,耕地流转的真正目的并未达到。但是,作为劳动者“满负荷经营”的耕地适度流转,总比目前少流转好。[7]因此,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应当努力改善农民工的就业环境和就业待遇,建立较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为耕地流转创造条件。

(三)阶段3耕地流转量的预测

在阶段3下,耕地最优经营规模比阶段1和阶段2的最优经营规模大。根据有关规模经营的研究,在中国当前能达到的小型机械装备水平和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的条件下,南方水田地区农户的适度经营规模是20-30亩,北方早作区为60-70亩,大约为当前的农户耕地经营规模的4-5倍。[10]三亚市属于丘陵地区,但是三亚以热带农业为主,经济作物种植率较高,综合当地农民和农业专家意见,设定阶段3下的户均耕地最优经营规模20亩。

1.阶段3下耕地转入总量的预测。

TD3=∑n3i=1(AF*3-AFt)(12)

其中,TD3表示在阶段3下的转入总量(需求总量)。

AF*3表示在阶段3下户均耕地最优规模,AFt表示现有的户均耕地面积;

n3表示在阶段3时经营耕地的农户数量。其中

AFt=TLTF(13)

n3=TLAF*3(14)

把(式13)、(式14)数值代入(式12)可得:TD3=0.87万户×(20-3.46)亩=14.39万亩

2.阶段3下耕地转出总量的预测。

TS3=∑N3j=1(AFt-AFw3)(15)

其中,TS3表示在阶段3下耕地的转出总量(总供给量);

AFt表示现有的户均耕地面积,为3.46亩/户;

AFw3表示在阶段3的条件下农户愿意保留的耕地面积。在以上假设条件下,阶段3从事非农生产的农户和农业隐含剩余劳动力一般会完全转让耕地经营权。因此,AFw3=0。因此,TS3=N3×AFt

N3表示在阶段3的条件下愿意放弃耕地的农户数量;N3=L*-LaAFP

La表示非农就业劳动力总量,为3.81万人;

AFP表示农村每户平均劳动力人数;AFP=LTF=11.59万人/5.02万户=2.31人;

L*表示农业隐含剩余劳动力

L*=(TF-n3)×LTF-La(16)

n3表示在阶段3经营耕地的农户数量,

AF*3表示在阶段3下户均耕地最优规模;

L表示农村就业劳动力总量,为11.59万人;

把以上数值代入(式15)可得:TS3=N3×AFt=4.14万户×3.46亩/户=14.34万亩

在阶段3的条件下,农户耕地流转供给总量TS3为14.34亩,耕地流转需求总量TD3约为14.39万亩。TS3

四、不同阶段耕地流转数量的预测结果分析

通过设定的假设条件出发,根据以上理论和实证分析,在不同的情形下流转比例差别较大。在非农生产的劳动力和农业隐含剩余劳动力有稳定的工作和社会保障条件下,他们愿意转让耕地经营权,这样既能使其赚取一笔耕地经营权转让费,同时也使得那部分耕地经营规模未达到最优的农户能够满足满负荷经营的要求,使耕地经营规模达到或接近最优。根据推算,在最低生活保障阶段的耕地流转比例为29.85%,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阶段的耕地流转比例为66.66%,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劳动力市场完善阶段的耕地流转比例为82.47%。

但是,从现实来看,以上假设将可能被改变。假设1将变成“农民是追求就业、生活保障及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理性人”,我国目前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迄今为止,我国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面向城镇人口,而占总人口近70%的农村人口尚未被覆盖。[11]2000年,三亚市撤销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局所属的各农保站,农村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在农村几乎空白,加之农民保险意识较低,“有钱的不愿搞,没钱的搞不了”现象普遍存在,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参与率非常低,2007年累计参保人数5738人,覆盖率仅为3.63%。医疗保险方面,2004年11月,三亚市被国家批准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增扩大试点市,到目前为止,参加新型合作医疗人数达25.6万人,参合率98%,但是保障水平有限,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差距很大,卫生院、市级医院、市级以上医院的起付线分别为250元、500元、800元,报销比例分别为50%、40%、30%,最高保险限额为每人每年累计10000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在报销标准上相差很大,而由个人实际负担的保费差额仅有50元。农民缺少保障,必然不敢流转土地。农民工待遇差,他们在城市里打工,但是却无法获得稳定的生活。假设2也将被打破,我国目前虽然对农业实行粮补,并且实现粮食最低保护价制度,但是与其他行业相比,农业的平均利润远远低于其他行业。

五、结 论

以上预测分析展现了三亚市农村承包耕地流转的前景,实证分析结果告诉我们在满足外出务工农民具有生活保障和稳定工作的情况下,确实还有较大比例的耕地参与流转。然而,由于我国的耕地承载着农村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压力和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压力,许多农民工在市里有一份工作,他们有耕地转出的愿望,可是他们的工作不稳定,随时都可能失去,并且缺乏相应的社会保障,他们又不敢随意转出去;而农村的一些种植大户以及一些农业企业希望通过转入耕地来扩大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他们目前拥有的耕地远远未达到最优规模。因此,不是农民不愿把耕地经营权流转出去而阻碍了耕地流转,而是农民外出就业不稳,一旦失业,他们又缺少相应的生活和就业保障,而这一切都是由他们承包的土地来承载。耕地巨大的社会功能,加深了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进而延缓了耕地流转的进程。因此,要使耕地有效流转,必须首先解决三大难题:一是要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二是要为承包土地全部流转出去进入城镇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村居民,在社会保障、子女入学等方面提供稳定、公平的待遇;三是要加快发展二、三产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注 释:

①三亚市统计局.三亚市统计年鉴2007年.三亚市统计出版社,2007

主要参考文献:

[1]黄海平,黄宝连.大力完善农地使用权流转制度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J].农业经济,2006(2).

[2]孙忠才.吉林市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

[3]James Kung Kai-Sing. Common Property Right and Land reallocation in Rural China: Evidence from a Village Survey.

[4]Turner, Scott Rozelle and Loren Brandt,1998,“Property Rights Formation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Exchange and Production in Rural China"[C].中国农地制度与农业绩效国际研讨会论文,北京.

[5] 张红宇.中国农地调整与使用权流转:几点评论[J].管理世界,2002(5).

[6]俞 海,黄季盤.地权稳定性、土地流转与农地资源持续利用[J].经济研究,2003(9).

[7]胡瑞卿,张岳恒.不同目标下耕地流转的理论与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7(l).

[8]姚 洋.中国农地制度:一个分析框架[J].中国社会科学,2000(3).

[9]王 阳,郑景骥.不同约束条件下耕地流转量的分析与预测—川东北传统粮区的实证[J].当代经济研究,2008(10).

[10]蒋中一.农民的土地承包权不可轻易动摇[J].经济管理文摘,2008(8).

[11]王留豹.农村土地制度与构建社会保障体系的关系分析[J].河南社会科学,2006(4).

On the Estimation of the Farmland Transfer Amount In Sanya City of Hainan Province

Huang Wei1 Luo Yuanhang2 Lu Yonghui3

Key words: Farmland Transfer; Transfer Amount; Sanya City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黄伟 罗远航 卢勇辉

现代农业下的农业经济论文 篇2:

基于大农业视角的农企发展分析

摘 要 本文通过介绍并对比传统农业与大农业,分别对农企在传统农业和大农业视角下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基于大农业视角的农业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大农业 传统农业 农企 发展

一、何为大农业

传统农业即我们常说的农业,亦称小农业,是狭义的农业概念,指通过培育动植物来生产食品及工业原料的产业。传统意义上农业单纯针对有生命的动植物,并直接从有生命的动植物身上来获取农业产品。另外传统农业主要存在于第一产业,是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部门。这使得其对动植物的科技开发和综合利用不高。

大农业即相对于单纯作用于农业经济小农业的广义上的农业,主要包括农、林、牧、副、渔五种产业形式,涉及到农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三个环节,而其中的“农”即狭义上的农业。大农业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及工业生产资料、科学规范社会管理方法的农业。大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可同时应用于一二三产业,指在保障第一产业顺利运作的情况下,加速扩大农村工业和商业服务业的比重的产业,例如第二产业中的食品、药材、天然肥料加工;第三产业中的花卉农业、农家乐、旅游观光农业,使得种植园田化,耕作机械化,管理科学化,农业技术化和农村城市化。与传统农业相比,大农业的显著特点是:

(1)农业侧重于开发利用微生物资源,并形成生态循环系统。(2)大农业更注重生物的二次利用。(3)大农业强调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三效合一。

这是顺应市场需求以及利于工业迅速发展的农业,是将现代化发展的传统农业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产物,与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下的农业以及摒弃科学发展规律的计划经济下的农业,有着本质上的区别。随着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向各领域的快速发展,如今我国大农业已经逐渐形成多种发展模式,其中主要涉及到新型快速繁育技术的应用、人工定向研制开发新物种、新型绿色能源的开发利用、微生物发酵产品、海洋航空等新领域的拓展等方面。大农业已经发展为高科技的知识型农业。

二、传统农业模式下的农企

传统农业企业主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盈利为目的,结合当今产品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专业分工协作,从事商品性农业生产以及与农产品直接相关,它包括传统农作物的种植和畜牧业的养殖以及产品的生产、加工、包装、流通、销售等环节。

(一)现存形式。

按农产品的生产运作流程,农业企业主要可分为:

1、农产品生产企业。

农产品生产企业是指涉及农、林、牧、渔等多种产业,以生产农产品为主要目的,以有生命的动植物为主要产品生产对象,采取多种方式对产品进行环境分析、组织规划的企业。它的主要特点为生产环节要求严格,操作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用量流程;同时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高,易受外部条件的影响,生产风险较大。

2、农产品加工企业。

农产品加工企业是指对农产品运用多种科学手段加工制作以及现代规模作业从而产生市场所需产品的企业,既包括原料的加工、运输、储存等基础环节,又包括产品的设计、包装、研制等技术环节。它的主要特点为充分结合和利用农业自然资源;以提供消费者日常生活用品为主,产品需求大;企业对技术需求高,产品加工方向由科学的研究实验确定。

3、农产品流通企业。

农产品流通企业是指促使农产品进行商品流通即商品买卖的企业,由企业规模可分为代理销售企业、分销企业、批发零售企业等。它的主要特点为对交通条件、地理位置要求高;对市场需求信息敏感,对市场变化反应迅速;有巨大的存储空间;有健全的运输分销网络。

(二)发展规模。

尽管我国农业产业发展迅猛,产量逐年增收,但传统农业模式下企业却发展缓慢。以河北省为例,2000年全省约有512.2万户农户参与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但符合河北省统计标准的对其他企业具有一定带动作用的大型企业却只有604个,其中年销售额上亿的农业企业更是不到100个,大规模农业企业在所有农企中所占比重过小。由此可见,我国农业企业数量多,普及较广,但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且企业技术水平不高,生产规模没有形成科学体系,缺乏竞争力,基本处于起步阶段。

(三)发展前景。

对于大规模的农业企业来说,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产业结构以及供应链,其工作已进入相对稳定模式。若是按照传统农业中仍坚持生产对象为动植物且企业不开发新领域的话,企业只会维持现有规模,在未来甚至会因为新技术的发展而被新的企业所取缔。

对于小规模的农业企业来说,企业各项环节的不完善使得其很难去开拓新的市场,争得更多的客户来源。随着农业运作产业化的发展,农业生产必将合作化,小企业无法贮存并生产大数量农产品,又很难寻得小数量的农产品来源,企业的生产堪忧。

三、大农业视角下的农企发展

大农业视角下的农业企业在传统农业企业生产运作的基础上加入农业在微生物等行业领域的运作,充分利用农业原材料同时开发动植物的新功用,生产医药、新能源、生物材料等新产品,从而使资源合理化、产业最大化、效益最大化。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农业企业数量增长迅速,规模逐渐扩大,越来越多的农企开始涉及工业、信息服务业,基于大农业的农企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网上商城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传统食品,一些专门经营农产品的网站开始出现,易特商城便是其中的代表。同时一些经营传统农产品的企业也逐渐投身到电商行业,并取得了一定效果,以经营枣类食品闻名的好想你企业也加入到互联网行业,在团购和加盟店中大展身手。但是,农企主要发展模式仍为传统农业,要实现大农业的农企的大发展还仍有许多困难要克服。

(二)大农业的优势。

与传统农业相比,大农业下的农企有几处优势:

1、良好的外部环境。

我国的大农业环境下的农业企业发展尚处于初期,这也决定了农企的发展面临很好的机遇。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已经处于相对成熟的阶段,农业生产、加工、包装、流通已形成相对完善的产业链,并且农村与城市乡镇的产业发展已基本实现一体化。因此,我国的农企发展有良好的范本。

2、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

近些年,国家已逐渐意识到建设现代农业的必要性,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保护农民利益,鼓励农企发展的措施。农业企业发展将减少严苛冗杂的手续过程,从而使企业办公更高效,企业得到迅速发展。

(三)投资环境发生变化。

一方面,我国对农企贷款的要求放松,以及国家对农企发展有一些财政补贴,更多的企业开始加入到这个行业;另一方面,由于国外农业发展已趋于成熟,越来越多的人认准了中国这块快速发展的市场,未来必然会是中国农企技术及资金快速涌入的时代,农企在经济上的发展将更顺利。

(四)大农业的劣势。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大农业下的农企有几处劣势:

1、技术落后,资金匮乏,人才缺失。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现代化大农业起步较晚,且因为国家政府相应的鼓励政策实施力度不大,使得我国大农业下的农企技术水平落后,信息同步度不高,产品生产具有盲目性,造成企业效率、效益较低。这也造成了产业发展缓慢,社会和国家重视度不够,银行贷款难也使得大农业企业没有获得巨大的资金投入,吸引更多的人才。此外农业企业多靠近农田,远离市区,使得企业的电力、网络等办公需求得不到满足,办公效率低下。因此,先进农业企业总体上规模较小,市场竞争力不足。

2、缺少科学的理论依据。

由于几千年来中国小农经济的发展,农民小农经济的思想已经根深蒂固。随着新中国成立后多种农业体制的建立,我国现有农业制度较为复杂,与国外有极大的区别。这使得我国大农业的农企发展要自己摸索规律。但由于缺少专业人才、资金以及国家扶持,使得建立相关制度、理论体系的人少之又少,问题得不到解决。农民没有科学的制度引导,便无迹可寻,对农业的发展只能盲目进行,企业发展缓慢。

3、土地问题众多。

首先,近年来中国耕地逐渐减少,耕地面积已逐渐逼近耕地红线,加之我国水资源,大气环境等一系列问题同时袭来,使得我国土壤质量逐渐降低,土地资源减少。这对于尚处于依赖土壤的我国农产品的生产来说是极其严重的影响。要保证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企业就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来解决增加土地肥力,处理废弃物等问题。在生产成本已较高的前提下,再次增加了成本,企业的收益受到巨大损害。

此外,由于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的不健全,造成农民土地转让出现转出转入差价过高,农民权益受损;农民法制意识不强,出现违约状况;部分组织强迫或诱骗农民出租土地等问题。加之近年来土地所有权是属于农民还是属于国家这一问题争执不断,更为土地流转增加了阻碍。这不仅对农民是一种伤害,更使得农业企业的农产品来源无法得到保障。

4、供应网络不健全。

企业缺少先进的管理发展经验,不注重与农户、与经销商的沟通,没有建立完善的供应网络。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合同意识不强,不会与合作对象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造成企业在原材料采购以及产品销售过程中稳定性不高。由于市场变化迅速,企业很容易受到损失,农民也很难从中获取长期收益。

(五)发展前景。

大农业是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综合多种资源的农业,是传统农业顺序现代化发展的产物。虽然目前我国的大农业农企尚处于较低层的发展阶段,但随着国家政策的出台,以及国内、国际上人才、资金和技术的不断流入,我国农企必然会取得巨大的竞争力。

四、对大农业模式下的农企发展建议

要发展大农业模式的农企,就要强化“大农业”的概念,使农业与工业、高新技术产业有效结合,摒弃以往小农业中单纯依靠手工的模式,使农企的产业运作更科学高效。

(一)加强科技研发。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每一个行业甚至国家的崛起都源自科学技术的突破发展。目前,我国大农业下的农企发展虽然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相比较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仍存在巨大差距。我国大农业农企的生产运作主要采用较低层次技术,使得农产品利用率不高,农业与新技术、新领域的结合不贴切,大部分农企发展仍处于传统农业生产模式。而加强科技研发,就要吸引高技术人才,有设备完善的研发机构,有足够的研发资金,懂得学习改良国外先进技术。此外还应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到东科技创新的积极性,这是促使农企发展的本质措施。

(二)国家加大扶持力度。

由于我国目前城镇普及化程度不高、农民受教育水平较低,使得农民对农业商品经济并不重视,只单纯遵循传统农业模式。同时,我国农业企业发展较慢,多数农企负责人均为农民本身,农企的发展受到了很大局限。要大力发展大农业农企,就要让农民提高对农业知识的了解,对大农业下农企的认知,让农民真正认识到发展农业商品经济重要性。因此,国家应该采取多项措施以达到效果。首先应是大农业、现代农业等概念深入人心,是公众了解更多的科学农业知识和技术;其次要出台多项政策措施,减免现代农业企业的税收,减少农企发展的门槛障碍,鼓励农民、农企发展新型农业;鼓励科技创新,组织相应的科技创新比赛或创立科技创新基金;严打倒卖农作物,恶意提高差价的行为,制定科学规范的食品价格体系。调动农民对农业商品经济积极性,使更多优秀的企业和人才投身大农业当中。

(三)企业加强新领域的开发。

目前大农业主要以动植物和微生物为对象,运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技术,虽已取得一定成果,但若想发展更大,需要企业对更多领域进行开发,尤其是现在告诉发展的第三产业中的领域。加强农企与网络科技的结合,既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又是对农企未来发展的新领域的探索。还应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强对微生物和其他小生物的研究,并使得他们的研究得以产业化发展、批量化发展。另外,企业在吸引技术人才以及研发资金的基础上,还应积极与研发机构沟通合作,找到企业想要同时适合企业的发展方向。同时企业要具有持续发展的眼光,对新技术新行业有敏锐的判断和分析能力,以最快的速度找到适合企业发展的道路,又不至于盲目投身未知行业,准确且快速地做出判断。

(四)加快信息化建设。

发达国家,如美国,农业产业已基本步入信息化管理。农业的运作采用大型机械播种、收割等,同时可对作物最适宜的温度、湿度、习性做出判断,并据此做出相应的科学有效的反应。这使得企业在节省人力、物力、财力的同时提高了产品生产的质量和效率。而中国大多数企业则仍处于无计算机的生产运作模式,传统手工操作模式下的企业,这使得我国企业技术应用水平不高,信息较落后,不能及时获取市场需求,从而造成产品与市场不对口,损害企业受益。由此可知大农业的农企与科技的发展息息相关,农企若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必须加快信息化建设。

(五)企业及时总结、借鉴经验。

对于大农业模式下的农企发展,应在取得一定成果时,对比以往策略,及时总结成功经验,并据此为以后发展制定相应计划,严格实施。总结农业企业发展经验时要注意我国实际情况,以建立协调科学的农业生态系统为基础,对我国农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做出一定实地调查后,做出总体的安排。此外,发达国家对农企发展从观念普及到技术革新、管理体系的完善,以及政府给予的政策支持,对我国存在极大的参考价值。我国应借鉴国外经验,根据我国国情、自然条件、国家历史及政策的不同,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吸收适合我国农业企业发展的科学技术及管理经验,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农业企业。

农业是万业之本,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要使我国大农业下的农企得到迅速发展,就需要对我国传统农业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积极探索新技术,开发新领域,同时学习外国现代农业,加强科技研发,加强信息化建设,国家加强扶持力度,企业加强新领域开发。农业企业的发展是对农村经济的有效推动,也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一步。□

(作者: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农生系副主任,副教授、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及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柏振忠,王红玲.基因利用限制技术的潜在影响及其在中国的适用性分析[J]. 中国科技论坛. 2011(04)

[2]柏振忠,钟涨宝.民族地区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研究——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为例[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1)

[3]柏振忠.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建设与完善的路径分析[J]. 科学管理研究. 2010(05)

[4]柏振忠.农业技术引进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的贡献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08)

作者:陈勇兵

现代农业下的农业经济论文 篇3:

浅析农业展览业中的政府职能定位

摘要:农业展览业发展与创新具有政府和市场两大动力。政府适度干预下的诱导型发展能较好地实现市场功能和政府功能的有机结合,是中国农业会展业发展的主导模式。政府职能定位在于制定政策,加大支持力度,扶持农业会展业的发展;制定统一规划,加强宏观指导,规范农业会展业市场;提供公共服务,建立绩效评估机制,提升农业会展业水平。

关键词:农业会展业;政府职能;定位

农业展览是以农业为主题的展览活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和展览业有机结合的产物,是加速农业技术推广、带动农业产业升级、促进农产品贸易、扩大农业对外交流与合作的现代化平台。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展农业会展经济,支持农产品营销”。因此,正确分析当前中国农业展览业的基本属性和供需特征,重新定位政府职能,促进其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业展览业的基本属性及其供需特征

(一)基本属性

根据功能侧重的不同,展览活动可以分为公益性展览和商业性展览两类。公益性展览的主要价值在于技术、知识和信息的传播,具体形式包括农业技术示范展、农业发展成就展等。此类展览的参与主体是一般观众,展览运营的成本主要靠政府补贴或者观众门票收入来弥补。在一定的展出规模限制之下,公益性展览平台不会因某一观众的加入而影响其他观众的使用,通常也不会在被一部分观众使用的同时限制其他观众的使用。因此,属于一类准公共产品。而商业性展览的主要价值却在于促成参展企业实现商业收益,其具体形式包括各类农业生产资料订货会、农产品展销会及产销对接活动。商业性展览的参与主体是参展商和贸易观众,展览运营的成本也主要由参展商支付的展位费来抵消,而贸易观众则被看作是一种资源,其参与成本很低甚至可以从组织机构得到补偿。由于参展商在购买展位、搜寻买家、推广产品、实现交易时都具有明显的竞争性和排他性,因而商业性展览属于一种私人产品。

当前,中国大多数农业展览都介于纯粹“公益性”和纯粹“商业性”之间,是具有一定公共产品属性的混合产品。

(二)供需特征

根据经济学当中的公共产品理论,具有较强公共产品属性的混合产品如果完全由市场提供则会存在供给不足的问题。因此,大多数偏向公益性农业展览都对政府的财政补贴及政策支持具有依赖性。同时,由于农业展览在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因而即使是作为私人产品的商业性农业展览,如果没有政府的参与,其供给也应该是不足的。

从目前的情况看,中国农业展览供需失衡,总体供给过量。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全国举办的中等规模以上农业展览160个,数量上要比2007年金融危机前的180个有所减少,然而县级以上农业展览数量却超过700个,比上年还有所增加。

农业展览供需失衡的状况至少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得到印证:

1、农业展览平均展位价格远低于其他行业展览。展览的主要收入为展位费,以山东省展览主要举办城市为例,据山东省农业展览馆的不完全统计,2009年农业展览平均展位费比其他行业展览低29.1%。根据会展经济的理论和山东省农业展览馆的调查,在目前农业展览行业的收费水平下,标准展位数量达到200个是展会盈亏的平衡点,而山东省市、县两级区域性展会平均展位数为207个,这就意味这山东地方区域性农业展会基本上处于亏损的边缘。

2、重复办展,行业资源分散。多数区域性农业展览大多是从眼前利益出发,缺乏品牌规划和可持续发展,企业在一年内参加同主题农业展览次数多,这些展览虽然举办时间和地域不同,但其内容、效果、主要参与者等严重重叠。由于政府主导成分太多,缺乏有效的市场机制,不能充分调动和优化各种社会资源,许多农业展览流于形式,国际化程度不高,专业采购商组织力度不够,直接影响了展会效果。

尽管存在着总体上的供给过量,但是专业化程度高、品牌效应明显、展示交易效果突出的高效农业展览却供给不足。如果按照展示性和交易性两项指标对当前中国农业展览进行考察,则其大部分集中于展示性和交易性都较低的中部区域。这是中国农业展览行业普遍专业化程度低、项目重复化严重的一个直观体现,其背后所体现的农业展览供需结构性失衡正是中国农业会展在数量和规模增长的同时行业效率却一直地位徘徊的主要原因。

二、中国农业展览业主导模式的选择

农业展览业发展具有两大动力——政府与市场。由市场运行过程中潜在利益出现而诱发的展览活动,称之为市场诱导型;由政府通过行政措施所进行的展览活动,称之为政府强制型;由市场力量与政府力量共同作用而诱发的展览活动,可以称之为政府适度干预下的市场诱导型。

第一,市场诱导型难以适应农业展览自身的特点和快速发展的需要。市场诱导型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目标的明确性。活动主体是各类展览企业或组织,内在动力在于获得外部获利机会内在化,实现利润最大化预期。二是决策的自主性。在市场利益驱动下,由活动主体做出决策,它能充分反映发展主体的意志和利益,同时承担伴随的风险。三是过程的经济性。在成本与收益的分析比较中,不断比较、鉴别、选择成本最低的方案,提高展览效率。当前,中国农业展览业尚处于培育阶段。商业性展览只占少数,大多数展览介于纯粹“公益性”和纯粹“商业性”之间,农业展览业的脆弱性和效益低下以及市场调节的盲目性和滞后性,导致了市场主体尚未完全建立,离开了政府的介入和扶持,半数以上的农业展览就不能持续举办,因此,单纯依靠市场诱导,难以适应中国农业展览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

第二,政府强制型不符合中国政府职能转变的根本要求。政府强制型发展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发展速度快。政府可以借助行政命令、法律法规和经济刺激,以及利用对资源的垄断地位来推动发展进程。二是发展目标的双重性,即政治目标和经济目标、公益性目标和市场性目标并存。但考虑多的是政治目标和公益性目标,注重的是领导出席、媒体宣传、签约仪式和招商引资等,对提供专业化、现代化服务做得很不够,实际成效较低。

第三,政府适度干预下的市场诱导型是中国农业展览业发展的主导模式。单纯的市场诱导型往往依靠市场体系的自我调节,在市场主体实力比较薄弱的条件下,发展速度慢,效率低。单纯的政府强制型也会由于主体的单一性和随意性,使活动服从于短期利益和局部利益,出现短期行为,缺乏可持续性。政府适度干预下的市场诱导型就是指政府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和优惠政策,扶持农业会展业的发展;制定统一规划,加强宏观指导,规范农业会展业市场;提供公共服务,建立绩效评估机制,提升农业会展业水平。提高市场收益预期,降低市场风险,改善市场环境,从而调动微观经济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是一种集市场诱导型和政府强制型的优点于一体而派生的模式,较好地实现了市场功能和政府功能的有机结合,应该成为中国农业展览业发展的主导模式。

三、农业展览业中的政府职能定位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展览业行为主体的决策应该是富有理性的,因此,政府的职能定位在于尽量降低其参与的预期成本,努力提高其参与的预期收益,化解参与风险,提高工作效率。农业展览业的进展如何,不仅取决于行为主体的能力和水平,而且取决于外部环境的好坏,这需要政府构筑一系列有利于农业展览业发展的政策框架。

第一,制定中长期规划,加强宏观指导。根据农业展览的规律和特点,结合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贸易发展现状、格局、趋势等实际情况,研究提出农业展览业布局和发展思路的指导意见和建议,指导农业展览业的健康发展,避免盲目发展造成的各种问题。

第二,规范和培育农业展览市场。政府应从培育成熟的市场主体、建立市场规范和鼓励市场自由竞争三方面着手。只有成熟的市场主体存在,才能提供高质量的农业展览,才能发挥农业展览业对于农产品贸易乃至整个农业经济应有的促进作用;只有建立一个统一的、有力的行业协会性质的组织,通过其贯彻政府意图、执行政府政策,并进行行业自律、规范和监督,转变政府在农业展览业发展中“直接干预”为“间接引导、直接服务”的角色,才能使政府对农业展览的引导、鼓励和支持的效率真正得到提高,才能使农业展览业健康快速发展。

第三,整合资源,培育品牌展览。针对目前农业展览数量多、规模小、层次低、良莠混杂的实际情况,组织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对现有展会进行分类排队,提出科学合理的归类整合意见,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不同区域、不同类别的农业展览发展侧重点。尤其要充分整合各类公共资源,避免过于分散,要发挥整体功能和效益。中国农业展览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品牌建设已经成为必由之路。对重点展览要长期培育,重点扶持,在全国范围内打造出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展览。要加快制定展会评估标准和行业标准,培育符合中国国情和会展经济发展现状的评估机构。

第四,制定产业政策,完善相关法规。产业政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调控宏观的重要手段,是决定产业发展方向、规模和速度的重要因素。如农业展览业,主要的产业政策应该包括如下方面:一是地区扶持政策。因为中国农业展览业不可能也不应该遍地开花,政府应根据各地经济发展特征、会展资源的分布等情况,对重点发展区域和非重点发展区域进行合理划分。对符合地区产业布局政策的展会,给予税收减免、土地使用优惠、财政补贴等政策。二是行业扶持政策。农业展览业在整个会展业中处于弱势地位,同时,它还具有公益性强的特点,政府对农业展览业的扶持符合WTO对农业补助的“绿箱”政策。政府尤其要加大对公共产品属性较强、外部性效果明显的公益性农业展览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探索最优的支持方式,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农业展览业的发展。三是企业扶持政策。加大对农业展览企业财政补贴,鼓励办展企业扩大展览规模,提高服务质量和办展水平;制定税收优惠政策,为办展企业减税,不仅可以减轻办展企业和参展企业的负担,鼓励其积极做好展览工作,而且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高从业人员的收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开展多种类型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展览行业的整体水平,为展览企业提供智力支持。四是完善法规。从目前涉及会展业的有关法规、管理办法看,商务部、贸促会、国家工商总局、海关总署、建设部等都从不同侧面出台了有关管理办法。尽管这些办法对规范和发展中国会展业起到过积极作用,但由于管理办法太多,管理办法解释单位也太多,而且不同管理办法之间存在冲突等原因,造成了中国会展业管理比较混乱。为了确保政令统一,规范市场行为,必须对现有法律法规进行梳理,该合并的合并,该取消的取消,该调整的调整,以建立系统、规范的会展业法律监管体系。

参考文献:

1、于孔燕.关于农业类展会发展的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6(8).

2、宋晓雁,武邦涛.农业会展的功能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4).

3、陆红.农业展会在中国农产品贸易中的促进作用[J].世界农业,2008(12).

4、马世俊.展会的作用及中国会展存在的问题[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8(8).

5、贾向峰.农业展会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作用及宁夏的实践[J].宁夏农林科技,2008(1).

(作者单位:山东省农业展览馆)

作者:高传杰

上一篇:体育德育中的大学体育论文下一篇:水利建设与新农村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