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24-04-12

在全市“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共5篇)

篇1:在全市“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一、充分认识“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十一五”规划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我市现代化建设的有力保障。“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十一五”规划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出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根据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部署,“十一五”规划的主线是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核心是制定分阶段的行动纲领。我们要长期保持池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好势头,在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实现新的发展和提高;要抓住本世纪头二十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并且大有作为,都需要深入研究、科学规划、精心组织。通过研究和编制“十一五”规划,把我们的奋斗目标分阶段、具体化,把发展思路和对策措施明晰化、科学化,有效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扎扎实实地推进小康社会建设进程。 (二)编制“十一五”规划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是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行政手段,是制定其他各项经济政策和年度计划的重要依据,对于实现政府战略目标,弥补市场缺陷,有效配置公共资源,促进共同富裕等都具有重要作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从长远和全局的高度,进一步审视和研究池州未来的发展战略,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安排,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编制“十一五”规划是正确把握国内外形势,解决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有效途径。从国内外环境看,池州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还面临许多制约因素和突出问题。内部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工业化和城市化明显滞后,经济发展缺乏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支撑,抗风险能力十分脆弱,经济发展水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从外部看,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世界性结构调整加速,中国入世后市场加快开放,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生存与发展压力加大。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调研,提前谋划,以规划的形式做出系统部署,克服前进中的困难和障碍,对于提高当前的经济运行质量和实现长远的发展目标都具有重要作用。 (四)编制“十一五”规划是反映广大人民群众意志和利益,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渠道。“十一五”规划涉及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与人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从本质上讲,“十一五”规划是反映人民呼声、体现人民意志、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重要途径,也是政府对人民的郑重承诺。规划的制定过程,是一个充分发扬民主、广泛集中民智、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也是人民参政议政、行使民主权利的过程。通过编制和实施“十一五”规划,可以有效地扩大公民参与政治生活,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落到实处,切实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二、以科学的发展观统揽规划编制工作科学的发展观是制定发展战略、发展方针、发展规划、经济政策和改革方案的思想基础和价值取向。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对传统发展观的一次革命,是发展观的一个重大转变,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能不能把正确的发展观作为统揽规划工作全局的基本指导思想,并把它切实贯彻到规划编制的每一个环节,体现到规划的每个层面,落实到调控政策措施和评估指标体系之中,直接决定着我们的发展方向、发展思路和最终成效。因此,编制“十一五”规划,首要的是以科学的发展观统揽全局。一是要统筹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同步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但经济的发展不会自动带来社会的进步。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而相对于较快的经济发展来说,一些社会问题和矛盾进一步突出。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就业压力加大、农村贫困问题等都比较突出,公共服务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等等。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好,不仅会影响社会的稳定,也会动摇经济发展的基础。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就是坚持经济与社会的共同发展,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把为人民提供更多受教育机会、增进人民福利、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和谐安定等放到重要位置。二是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当前,我市面临着振兴传统工业和加快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双重任务。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必然带来土地的减少和非农人口的增加。如果我们仍沿用过去重城市、轻农村和城乡分割、城乡差别化发展的传统观念和做法,就难以持续提高农民收入,就无法如期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因此,必须树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理念,实施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的新战略,通过体制创新和政策调整,给城乡居民创造相对相应平等的发展地位和发展社会。在城市化方面,要按照“三位一体、市山合一”的组团式发展思路,结合高速公路、铁路、机厂、电厂及开发区建设等重大项目规划布局,抓紧修编和调整城市总体规划。同时,要加强对318、206国道和铜九铁路沿线重点城镇规划的指导,尤其是城市组团发展中的沿线重点城镇,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规划、管理,以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三是要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形成全市相对均衡发展和共同进步的格局。目前,我市经济发展水平仍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人均GDP仅为4894元,为全省平均水平的79 %。同时,各县区的发展也很不平衡,石台县的人均GDP仅相当于贵池区的44.7%,只占全市平均水平的55.7%。因此,在“十一五”期间,必须在综合考虑各地发展条件和环境承载力差异的基础上,通过统筹规划、完善机制,形成符合各地实际,能发挥比较优势的相互协作、合理分工的新型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新局面。四是要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相协调。我市正处于工业化初期发展阶段,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相对较轻。优良的生态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加快发展的资本,也是我们巨大的优势所在。在市委、市政府的积极努力下,我市已被省政府批准为“生态安徽”建设首批3个综合示范市之一。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经济时,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必须探索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相协调。五是要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进一步拓宽经济发展的空间。20,我市经济的对外依存度仅为6.1%,实际利用外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只有4.7%,经济国际化程度远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和经济发达地区,这是我市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重要因素之一。今后,要继续实施大开放战略,统筹考虑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扩大对外开放,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经济全球化,更多的利用国外资源,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循环、国际竞争与合作,进一步拓宽经济发展空间。 三、创新思维,明确规划工作的重点“十一五”规划的编制,要改变以往面面俱到的传统思维和习惯做法,要突出重点,提高实践性和针对性。一个好的规划,必须是一个系统性和重点性相结合的规划,必须是一个全局和局部相配套的规划,必须是一个前瞻性、自主性和指导性很强的规划。一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规划重点。要适应新形势下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的需要,提高政府管理经济社会的引导力和控制力,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要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办大事,以重点突破之举,收推动全局之效。编制“十一五”规划,一定要正确处理统筹兼顾与突出重点的关系,把注意力更多的转到重点问题上来,突出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包括战略方针、战略任务、战略布局、重大政策措施等;要突出重点任务、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大项目建设等;更多地阐述与城乡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使规划真正具有实践性。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为人民办实事上发挥更大作用。二要理清思路,突出研究重大问题。规划是用来指导发展、指导实践的,必须要形成清晰的、长远的发展思路。全面深入分析国内外环境,准确把握所处发展阶段和前进方向,深入研究重大问题,形成发展思路,然后再具体编制规划,这是规划工作的一条成功经验,要继续坚持。在“十一五”规划编制中,各级各部门务必要集中精力,加强调研,全面深入分析国内外形势,正确判断演变趋势,以开放的视野审视未来,深入研究重大问题和难点问题,摸清实际情况,理清发展思路。市发改委在充分调研分析、多方征询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28个重点研究课题。主要有池州市新型工业化的方向与途径研究、农民增收问题的思路与对策、物流产业发展研究、拓展旅游客源市场研究、小城镇建设研究、发展民营经济的思路和对策、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研究等课题。这些重点课题的研究和实践,将直接关系到我市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各课题研究承担部门要集中精干力量,开展深入细致的调研,拿出具体明确的意见。如果“十一五”规划能在这些重大问题的研究上取得较大突破,就是一个值得肯定的成绩,就是一个有质量的规划。三要形成合力,做好规划的衔接工作。“十一五”规划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按行政层次分,包括国家规划、省级规划、市县规划;按对象功能分,包括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各类规划的功能定位不同,编制要求也不同。要保障各级各类规划相互协调,杜绝交叉重叠甚至相互矛盾问题出现,关键是要切实做好规划衔接工作。编制“十一五”规划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则,就是各级各类规划之间要进行充分的衔接。下一级规划要与上一级规划衔接,专项规划要与总体规划衔接,城市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衔接。衔接的重点要放在发展目标设定、重大项目实施、重要产业发展、重大基础设施布局、重要资源开发、政策手段等方面。市发改委要负责我市各类规划之间的协调衔接,重大问题应报市政府审定。只有形成功能清晰、衔接协调的规划体系,编制出的规划才具有科学性、权威性和指导性,才能得到有效实施。四要超前谋划,充分认识重大项目的支撑作用。国务院已明确“先编规划、后审项目”的决策原则。重大项目能否列入国家和省的相关规划,将对我市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建设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市发改委和各专项规划承担部门,要主动与上级部门沟通联络,及时了解上级规划编制动态,重点加强与国家、省规划的协调和充分衔接,积极做好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尽可能多地争取将我市重大建设项目列入上级规划中。四、切实加强规划编制的组织领导与协调配合编制“十一五”规划,实质就是对我市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和任务进行准确定位、科学论证和科学决策,这是各级各部门的重要职责,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明确职责、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精心组织,保证高质量完成规划编制工作。重点要做好以下工作:(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规划编制工作的领导,把规划编制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扎扎实实抓紧抓好。主要领导要亲自研究部署规划编制工作,及时了解编制进展情况,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矛盾,保证人员、经费等及时足额到位。要明确分管领导,抽调精兵强将组成专门工作班子研究和编制规划。要加强对规划编制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确保规划编制工作顺利推进。(二)发扬民主,提高社会参与度。规划既要体现国家利益,又要反映公众利益。编制规划不仅是政府行为,也是社会行为。实施规划不仅要靠政府组织协调,更要靠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各级各类规划都必须坚持规划编制过程的开放性,坚持政府、专家和人民群众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扬民主,采取灵活方式,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不同意见,让人民群众了解和参与规划编制,集思广益,博采众长,不断提高规划水平。要建立健全规划咨询评议制度,形成经常性、制度化的规划咨询评议机制。总体规划形成草案前,要听取人大、政协的意见;形成草案后,要通过新闻媒体等形式公开征询社会意见,多听专家和群众的声音。特别是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专项规划方案,要实行社会公示、群众讨论,必要时可采取听证会等形式,保证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三)明确职责,确保顺利完成规划编制工作。各级各部门要根据市政府确定的规划编制工作总体安排,明确各自职责。市发改委作为全市“十一五”规划编制主要职能部门,要切实承担规划编制牵头、组织和协调等职能。各参与部门要积极配合,认真做好本领域内的规划编制工作,形成职责明确、合作高效的工作机制。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明确各阶段的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工作重点和工作措施,要实行规划编制工作的目标管理,定期检查总结,严格考核,以推动整个规划编制工作有力、有序进行,确保按时、按质完成。同志们,编制“十一五”规划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创造性、开拓性的工作,意义深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观念,以“求真、求新、求实”的精神,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做好“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为我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创下良好规划指导基础!

篇2:在全市“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根据国家和省关于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总体要求,市政府决定召开这次会议,这标志着我市“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已全面启动。刚才,黄市长宣读了工作方案,会上印发了规划编制工作的基本思路,希望大家回去后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要深刻认识编制“十一五”规划的重要意义

~年是我市决胜“十五”,谋划“十一五”的关键之年,编制好“十一五”规划,对于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编制“十一五”规划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力保障。“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十一五”规划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出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根据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部署,“十一五”规划的主线是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核心是制定分阶段的行动纲领。我们要保持XX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新的提高,需要深入研究、科学规划、精心组织。通过研究和编制“十一五”规划,把我们的奋斗目标分阶段、具体化,把发展思路和对策措施明晰化、科学化,有效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扎扎实实地推进XX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

其次,编制“十一五”规划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是我们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行政手段,是制定其他各项经济政策和计划的重要依据,对于实现政府战略目标,弥补市场缺陷,有效配置公共资源,促进共同富裕等都具有重要作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站在长远和全局的高度,进一步审视和研究XX未来的发展战略,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安排,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编制“十一五”规划是正确把握国内外形势,解决经济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有效途径。从外部环境看,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世界性结构调整加速,中国入世后市场加快开放,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直接面对国际市场,生存与发展的压力增大。从我们自身看,XX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还面临许多制约因素和突出问题。新一轮市场竞争优势不明显,缺少具有牵动力的大项目、好项目;项目开发储备不足,招商引资效果不明显;筹、融资困难,城市建设、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缺乏多渠道资金支持;社会保障、就业、安全及信访稳定的压力依然很大。同时,周边绥芬河、东宁等市县竞相发展的强劲态势,向我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调研,提前谋划,做出系统部署,克服前进中的困难和障碍,对于提高当前的经济运行质量和实现长远的发展目标都具有重要作用。

第四,编制“十一五”规划是反映广大人民群众意志和利益,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渠道。“十一五”规划涉及经济、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与人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从本质上讲,“十一五”规划是反映人民呼声、体现人~志、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重要途径,也是政府对人民的郑重承诺。规划的制定过程,是一个充分发扬民主、广泛集中民智、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也是人民参政议政、行使民主权利的过程。通过编制和实施“十一五”规划,可以有效地扩大公民参与政治生活,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落到实处,切实为人民群众谋利益。

二、要以科学的发展观统揽“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

能不能把正确的发展观作为统揽规划工作全局的基本指导思想,并切实贯彻到规划编制的每一个环节,体现到规划的每个层面,落实到调控政策措施和评估指标体系之中,直接决定着我们的发展方向、发展思路和最终成效。因此,编制“十一五”规划,首要的是以科学的发展观统揽全局。

一要统筹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同步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近年来,我市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相对于较快的经济发展来说,一些社会问题和矛盾进一步突出。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就业压力加大、农村发展较慢等问题都比较突出,公共服务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等等。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好,不仅会影响社会的稳定,也会动摇经济发展的基础。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就是坚持经济与社会的共同发展,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把为人民提供更多受教育机会、增进人民福利、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和谐安定等放到重要位置。

二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必然带来土地的减少和非农人口的增加。为此,我们必须树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理念,实施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的新战略,通过体制创新和政策调整,给城乡居民创造相对平等的发展地位和发展社会。在城市化方面,要按照生态城和卫星城的定位,合理规划、管理,实现城乡一体化统筹协调发展。

三要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形成全市相对均衡发展和共同进步的格局。近年来,虽然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比前几年要快一些,但与其他地区比,发展速度还是有些慢,GDp每年基本上是百分之十的速度,包括财政收入的增幅、招商引资的增幅、固定资产投入的增幅也都不很乐观,且各乡镇、森工企业、农场的发展水平也不平衡。因此,在“十一五”期间,必须在综合考虑发展条件和环境承载力差异的基础上,加强与区域内驻市单位及森工企业合作,通过统筹规划、完善机制,形成符合我市实际,能发挥比较优势的相互协作、合理分工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新局面。

四要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相协调。优良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资源,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加快发展的资本,也是我们巨大的优势所在。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人居署确定的中国两个实施可持续发展计划的城市之一,要求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必须探索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相协调。

篇3:在全市文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认真贯彻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市委关于文艺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积极投身建设现代化包头的生动实践,通过各种文艺样式讴歌人民、讴歌时代,凝聚力量、凝聚人心,我市文艺事业呈现出一派繁荣发展的生动景象。一是文艺创作成绩显著。我们推出了一批优秀的舞台剧、影视、文学、艺术作品,荣获国家和自治区级重要奖项达100多项。电影《吴运铎》、广播剧《宗旨》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话剧《惊蛰》荣获中国话剧艺术最高奖“金狮奖”,舞蹈《醇香》、摄影《北纬45°心情草原》、撕纸《吉祥草原》、中国画《天韵草原·赛场》分别荣获“荷花奖”“金像奖”“山花奖”“中国百家金陵画展金奖”,一大批好作品流传广泛、影响深远。二是特色文艺各领风骚。糅合包头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精髓独创的地方剧种漫瀚剧,成为改革开放后我区第一个走向全国的地方戏曲剧种,赴10多个国家进行交流演出,市漫瀚剧院被文化部命名为“天下第一团”。土右旗连续两次被文化部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二人台文化艺术之乡”,被自治区文化厅确定为内蒙古二人台艺术节永久举办地。我市民间剪纸艺术,兼具北方游牧和中原农耕文化特质,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剪纸艺术品牌。三是文艺人才声名远播。著名美术教育家兰尚濂老师,桃李满天下,很多学生成为中外知名的画家、教育家。美术大家刘大为、杨飞云,长期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和中国油画院院长职务,艺术成就非凡;著名书法家麻天佑半个多世纪笔耕不辍,其隶书作品人称“麻隶”;白铭、闫汝勤、任德超、潘志成等一批书画大家,作品广泛流传,形成了当代书画界的“包头现象”。著名诗人纪征民作词、国家一级作曲家王星铭作曲的歌曲《我从草原来》,传唱祖国大江南北。老一辈作家玛拉沁夫、歌唱家马玉涛,深受全国人民爱戴。国家一级编剧闫甫、郭长岐多年倾心戏曲创作,为漫瀚剧成为创新剧种奠定了基础。四是群众文艺方兴未艾。鹿城文化艺术节、新年音乐会等一批品牌文化,为文艺精品走进群众提供了展演展示平台。社区之光大舞台、少儿艺术节、农牧民文化大院风采大赛、老年艺术节、文博书法绘画展等一批特色群众性文化活动载体,既让群众通过多种形式参与文艺创作,又让群众享受到了更多的文化成果,展现了强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五是文艺队伍发展壮大。我市已拥有书法、美术、作家、摄影、曲艺等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文艺协会会员3000多人;国家一级编剧、演员30多人;有影响力的民营文艺机构200余家;一批中青年艺术家迅速成长,业余作家、民间歌手、民间艺人不断涌现,网络作家、个体演艺人员等新生力量持续壮大,为包头文艺事业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文艺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着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着力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兴盛。2014年10月,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透彻地阐述了文艺的重要作用、根本方向、历史使命和时代要求,创造性地回答了事关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我国文艺工作和文化建设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2015年10月,中央制定下发了《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深入贯彻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对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是指导我国文艺事业和文艺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中央《意见》精神,努力推动我市文艺事业和文艺工作在新起点上实现新发展。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当前,我市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正处在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上璀璨明珠的关键时期。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进程,如火如荼的现代化建设实践,既搭建了文艺事业的大空间大舞台,也呼唤着文艺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一定要充分认识文艺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更好履行自身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把自己的追求奋斗融汇到实现中国梦的伟业中去,融汇到建设现代化包头的实践中去,努力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努力创作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鼓舞和激励全市各族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第一,坚守为民导向,努力在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中体现文艺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这是党对文艺战线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决定我国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要求,切实把握文艺创作的人民取向、文艺发展的人民坐标,真正做到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要始终怀有真挚爱民的情感。有没有感情,对谁有感情,决定着文艺创作的命运。古往今来,那些关心群众疾苦、关注人民生活的伟大诗人作家,那些历经磨砺而愈显珍贵、大浪淘沙而更加醇厚的传世经典,之所以被人们津津乐道、世代相传,就是因为他们始终把人民的冷暖放在心上、把万家的忧乐倾注笔端。比如,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寄托了对人民命运的悲悯;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包含了对百姓冷暖的关切;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表达了对人民群众的热爱,等等。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对人民饱含真挚的感情、怀有浓重的热爱,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为人民创作、为人民放歌,从而赢得人民的敬仰和爱戴。

nlc202309090206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要充分反映人民大众的心声。文艺创作的根在基层、本在人民,只有让人民成为主体、成为主角,只有顺应人民意愿、反映人民关切,文艺创作才会始终充满希望和活力,文艺工作者才真正践行了服务人民的创作导向。我国著名作曲家聂耳,始终坚持为劳动人民、劳苦大众进行创作,被称为是“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把自己的创作和感情倾注于被压迫劳动人民、为劳苦大众而歌的作曲家”。我市创作的话剧《北梁人家》,描绘了2000多名干部与北梁群众肝胆相照、同心协力,共圆“宜居梦”的感人事迹,反映了北梁人民期盼和梦想,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强烈共鸣。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想创作出深受群众喜爱的作品,就必须代表他们的利益、表达他们的心声,为他们写和作、为他们歌和唱、为他们鼓与呼,做他们多彩生活的演绎者、真实感情的传递者、心灵诉求的代言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的需要。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当前,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消费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多诉求,对文艺作品的质量、品位、风格有了更高要求。文艺工作者要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不断创作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让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当前,随着我市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外地人对包头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他们想了解包头的经济社会、历史人文、民族风情、地方特色,这些光靠对外宣传、官方介绍是远远不够的,靠外地人亲自了解、亲身感受是很有限的。而文艺是最好的交流方式,在这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立足包头大地、传承包头文化、讲好包头故事、唱响包头声音、光大包头形象,让外地民众通过欣赏我市作家艺术家的作品来深化对包头的认识、增进对包头的了解。

第二,发扬精品意识,努力奉献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需要优秀作品来体现;一个地区的文艺高峰,需要优秀作品来构筑。当前,我市文艺创作总的态势是好的,但扛鼎之作、经典之作还不是很多,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紧紧抓住创作这个中心任务,努力推出更多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传世之作。

要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就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当年柳青、丁玲等老一辈作家,为了创作一部好作品,在村子里一住就是几年,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作品的人物都是有着生活原型的;路遥创作《平凡的世界》时,亲自下煤窑、当矿工,感受其中的人物心态和生活。这些作品之所以有影响力、得到群众认可,是因为它们从劳动群众的最深厚根基中汲取了养分。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的创作态度,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努力创作出更多“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作品。要建立健全作家、艺术家深入群众、体验生活的常态化制度和机制,大力弘扬“走转改”精神,深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最前线,深入重点民生工程最前沿,深入农村牧区、街道社区、企业学校最基层,使作品始终体现时代特色、群众立场和生活温度。

要善于挖掘、善于发现。我市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黄河文化与阴山文化、西口文化与工业文化多元交织、融汇发展,孕育形成了包容开放、兼容并蓄的独特文化品质,为文艺创作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和资源。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根植包头文化沃土,努力推出更多具有包头特色、反映包头风格、体现包头气派、展现包头风貌的文艺精品,让它们在祖国文艺百花园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当前,我市正在进行许多具有新时期特点的伟大建设,改革开放、创新创业、转型发展,城市棚户区改造、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等,都为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题材。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深入挖掘我市人民群众在这些伟大实践中的事迹,努力从实践中获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推出更多反映人民群众热火朝天搞建设、为幸福生活而奋斗的励人作品。

要潜心研究、潜心创作。从古至今,凡是传世之作、千古名篇,必然是笃定恒心、倾注心血的作品。汉代司马迁用毕生精力著成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清代曹雪芹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最终铸就了世界文学史上的奇峰;我市蒙古族作家玛拉沁夫用近30年的时间酝酿打造《茫茫的草原》,创作了我国文学史上较早反映蒙古族人民生活与斗争的长篇小说。这些文学巨匠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创作精神,为我们树立了典范、树立了丰碑。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以先贤为范、向经典看齐,静下心来、克服浮躁、拒绝喧嚣、耐住寂寞,用情感和功夫锤炼、用时间和心灵酿造,努力打造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时代精品,创作更多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传得开留得下的文艺巨制,推出更多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传世之作。

第三,大力铸造灵魂,努力在传承和弘扬中国精神中发挥作用

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要切实担负起举精神旗帜、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的崇高使命,履行好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凝聚包头各族人民力量的神圣职责,真正发挥文艺引领时代风尚、铸就民族魂魄的重要作用。

要凝聚实现中国梦的正能量。紧紧围绕我市正在开展的“中国梦·尽责圆梦”“德润鹿城·文明包头”等系列主题实践活动,以自己熟悉和擅长的文艺形式,深情讴歌各行各业践行“中国梦”的奋斗历程,全面反映包头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用优秀作品汇聚起建设包头、共筑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继续发扬我市在蝉联四届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把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地体现在文艺作品中,生动形象地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唱响爱国主义的永恒旋律。正确、生动地反映和描写包头发展史,大力弘扬包头文化核心理念,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激发起各族人民热爱包头、建设包头、发展包头的豪迈热情和精神动力。

nlc202309090206

要弘扬真善美的时代主旋律。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民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比如,根据我市全国“孝老爱亲”道德模范朱清章真实事迹改编创作的电影《守候》和话剧《惊蛰》,生动再现了朱清章三十年不离不弃,终于唤醒植物人母亲这段撼人心魄的人间真情,弘扬了中华民族孝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让广大观众受到极大的感染;以文艺志愿者为主题的《爱+1度》微电影,深刻诠释了志愿服务精神,让更多人认识到了志愿服务的价值和快乐。这些作品不仅向世人生动传递了向上向善的价值观,还引导人民增强了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做好新时期文艺创作工作,必须要继续坚持真善美的时代主旋律,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通过精彩的故事、鲜活的语言、丰满的形象,使人们感悟和认同社会主流价值。

要坚守中华文化自信和自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这些年,我市广大文艺工作者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丰润作品,使文艺创作有了更为丰富的哲学内涵、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增强了作品的历史厚度和文化底蕴。新的时代条件下,要继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接续好中华文脉,溯到源、找到根、寻到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理念、道德规范和生活智慧挖掘出来,把中国人民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精华部分发扬光大。要找准当代生活的底蕴和传统文化血脉之间的契合点,创作更多具有中华文化底色、鲜明中国精神的文艺作品,在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彰显包头独特魅力中,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

第四,加强自身修养,努力成为德艺双馨的优秀文艺人才

文艺能否给人以价值导向、精神引领、审美启迪,取决于艺术家的思想水平、业务水平、道德水平。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牢记德艺修养这个根本,追求德艺双馨,赢得人民尊敬。

要提高艺术修为。现在,有些文艺工作者创作的作品人们不喜欢,不是曲高和寡,而是曲低和寡,主要原因是文化功底不深,实践功底不深;有的不注重积累积淀,把主要精力和心思用在宣传、广告、公关上,结果是昙花一现,很快就被遗忘了。古人经常讲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实际上只有学富五车、才能才高八斗。我们一些文学大师、艺术大家,无不是经过日积月累、艰苦磨练才修成正果的。历史只承认真正的艺术,关键是要舍得下硬功夫、下苦功夫。广大艺术工作者尤其是年轻艺术工作者,一定要学习和发扬老一辈艺术家的优良传统,自觉坚守艺术理想,讲品位、重品质,不断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和艺术训练,持续提升自己的学养、涵养、修养,努力通过潜心钻研、苦心历练达到成功的彼岸、艺术的高峰。

要恪守道德情操。精品力作都是有大德的文化人所作,屈原的《离骚》、司马迁的《史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之所以千古传颂,就是他们本身的为人境界高。广大文艺工作者必须注重品德修养,自觉锻造人格修为,打牢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根底,严明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恪守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职业道德,努力做到以德立身、以文化人。要处理好义利关系。坚决抵制低俗、庸俗、媚俗之风,坚决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积极传播先进文化、引领时代风尚,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自身留清名,努力以高尚的职业操守、良好的社会形象、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赢得人民喜爱和赞誉。

要强化文艺担当。文艺有教育、认识、审美、娱乐等功能,但教育是第一位的功能。一部好的作品可以引导人们崇德向善、积极向上;一部坏的作品可能让人走火入魔,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文学艺术家影响的是全社会的人,一定要在文艺育人、弘扬正气上发挥更大作用,在促进社会和谐上担负重要责任。总书记在《忆大山》一文中写到,大山是一位非党民主人士,但他从来也没有把自己的命运与党和国家、人民的命运割裂开来。他利用与基层民众水乳交融的关系,以诙谐幽默的语调,合情入理的分析,乐观豁达的情绪,去劝说人们、影响人们,主动地做一些疏导和化解矛盾的工作,让人们看到光明和希望,对党和国家的前途充满信心。大家一定要学习贾大山的思想境界和精神追求,在团结人民群众、营造社会和谐上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五,坚持党的领导,努力为全市文艺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党的领导是文艺繁荣发展的根本保证。各级党委要自觉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充分认识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极端重要性,从建设文化强市、打造文明包头的高度,切实加强和改进对文艺工作的领导。

要把握文艺发展的正确方向。各级党委要把文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对文艺工作的宏观指导,贯彻落实好党的文艺方针政策,把握处理好党性和人民性、政治立场和创作自由的关系,切实做到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掌握文艺改革发展领导权。要选好配强文艺单位领导班子,把那些德才兼备、熟悉文艺工作规律、能同文艺工作者打成一片的干部充实到领导岗位上来。要高度重视文艺阵地建设特别是网络文艺创作生产,加强正面引导,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决不给错误文艺思潮和不良文艺作品提供传播渠道。各级宣传部门要发挥统筹指导作用,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做好文艺工作,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宣传部门牵头抓总,各有关部门和团体协同推进,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的文艺工作新格局。

要加大文艺人才培养力度。文艺的发展首先看作品,作品的背后是人才。没有好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没有好的作家、艺术家。要加强高端人才、人民喜爱的名家大师和民族文化代表人物的培养、锻炼和使用力度,造就一批造诣高深、成就突出、影响广泛的文艺领军人物。要大力宣传推介有突出贡献的文化名家,整合社会资源,对他们承担的重点项目、重要演出等给予支持,力争有更多的名人入选自治区、国家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要引导和扶持群众中涌现出的业余作家、民间歌手、民间艺人,发展壮大民间文化人才队伍,培养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要强化文化人才梯队建设,建立后备人才库,发挥老专家、老学者、知名艺人的“传帮带”作用,大力培养接班人,推动青年文化人才快速成长。要牢固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观念,积极探索凝聚、吸纳、利用各类文艺人才的有效渠道,加强文艺人才引进,壮大文艺人才队伍。

要营造良好的文艺创作环境。环境关系文艺生态的涵养,关系文艺事业的健康发展。要认真贯彻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拿出细化、量化、具体化的落实措施,更好促进文艺创作生产。要在全社会营造尊重文艺人才、尊重文艺创造的良好氛围,使优秀作家艺术家专业上有权威、社会上受尊重。要加强对文艺队伍的团结引领,诚心诚意同他们交朋友、为他们办实事,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倾听他们的心声和心愿,在政治上充分信任、在创作上热情支持,营造有利于文艺创作的良好环境。要加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形成健康有序的良好市场环境。要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健全有利于出作品、出人才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创新精神和创造活力竞相迸发、文艺精品和文艺人才充分涌现、文艺影响力和传播力不断扩大的生动局面。

各位艺术家、同志们,伟大的时代催生伟大的作品,伟大的作品助推伟大的时代。希望大家不辜负时代召唤、不辜负人民期望,多出精品、多创佳绩,为开创我市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新局面,全面建成更高质量的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16年4月15日)

篇4:在全市“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树求真务实之风谋科学发展之策――在全县“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这次会议是县政府专门研究部署我县“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会议,标志着我县“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正式启动。刚才,*主任宣读了“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局长对“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提出了具体意见,希望大家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根据县委、县政府对“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有关要求,讲四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编制好“十一五”规划的重要意义

规划是政府履行宏观调控、经济调节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十一五”规划期内,即至,将是经济结构调整加速、产业规模迅速扩张、消费升级明显加快、城镇空间快速拓展的关键阶段,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将显著增强,同时发展中的各类矛盾也相互交织,机遇与挑战并存。面临新的形势、新的任务,要求我们必须把这一阶段各项发展建设规划好、引导好、组织好,从而进一步延续近几年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并在重要战略机遇期内全面提升我县经济总量、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质量水平。

(一)编制好“十一五”规划,是适应宏观形势变化,为我县提供发展思路与工作保障的需要。“十一五”时期,国内外宏观形势都将发生一系列重大变化。从内在因素看,我国的各项改革将进一步深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将得到加强;从外部环境看,随着加入WTO承诺逐步兑现,将面临更加开放的发展环境,经济全球化对经济的影响将更加明显;而国内随着经济快速增长期的到来,周边地区发展势头强劲,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大的压力。面对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认真分析研究“十一五”期间国际、国内经济走势及对我县的影响,结合形势发展变化和自身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理清发展的思路,明确发展的目标、任务和重点,提出对策和措施,事关我县新阶段的发展大局。

(二)编制好“十一五”规划,是解决发展中面临的各类矛盾和问题,实现经济社会追赶式发展,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寻找新的工作着力点和发展突破口的需要。经济基础薄弱总量小,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工业结构单一,产业整体素质较低,社会发展滞后,城乡差距明显,就业难,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等,这些都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逐步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在“十一五”规划编制中整合资源、人才、环境等优势,以新的理念、新的视角、新的要求、新的举措统筹各方面的发展,有针对性地解决各种制约发展的薄弱环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切实有效的工作指导和政策保障。

(三)编制好“十一五”规划,是完善宏观调控,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研究和制定,提出发展的重大战略、基本任务和产业政策,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我县的“十一五”规划将是政府发展思路的直接反映,经过人代会审议通过后将成为政府的重要工作职责和对人民群众的郑重承诺,同时也是政府发挥经济调控职能,向社会公众传递发展信息,引导社会投资方向的重要渠道。编制好这一规划,对于宏观调控的进一步完善、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都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规划编制工作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的科学发展观,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特点和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能不能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十一五”时期的发展,直接决定着这个时期的发展方向、发展思路和发展成效。因此,编制“十一五”规划,必须树立和贯彻科学发展观,把它作为编制工作的根本性要求。结合我县实际,要突出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强县富民做规划。牢记发展第一要务,围绕提速发展、追赶发展主题,精心规划改革开放、结构调整、工业强县、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环境优化、城镇化、民营经济等重点工作思路举措,整合优势,扬长避短,谋求县域经济实现重大突破。谋划经济增长科学举措的同时,还要兼顾经济结构优化、科技水平提高、人民生活改善、社会进步等内容,要把扩大就业、健全公共服务、提高人民物质文化水平与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放到重要的位置上来,注重研究经济增长与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步提高,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享受到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成果,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二)坚持经济与社会“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在抓好经济调控和市场监督的同时,更加注重发挥好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职能,把为人民提供更多受教育机会、增加人民福利、提高健康水平、创建和谐社会等当作重要任务来抓。要不断研究和完善指标体系,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深入研究与提高人民生活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密切相关的指标。根据规划的性质和作用

,在经济社会的统筹发展方面,既要研究提出预期性、导向性的指标,也要研究提出一些有约束力、能检查可评估的指标。

(三)在发展战略、经济体制、政策措施、工作机制上树立城乡统筹的思想。目前我县城镇化水平较低、县域经济发展滞后,“三农”问题亟待解决。编制“十一五”规划,要把农业的发展放在国民经济的循环中,把农村的进步放在全社会的进步中,把农民的增收放在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中统筹考虑,具体在收入分配、财政支出、产业布局、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等诸方面统筹考虑,消除城乡间生产要素难以有效流动的障碍,逐步缩小城乡差别。要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继续实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统筹推进城乡改革,消除体制性障碍。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户籍管理制度、义务教育制度和税收制度等,逐步形成有利于城乡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体制和机制。

(四)制定地区协作、周边带动举措。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国家或地区间经济合作的客观要求和主要方式。今后一段时期内,国际资本将加速向我国转移,南方发达地区资金向北流动,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环京津环渤海地区将成为我国又一新的经济增长极。我们青龙临近京津唐,处于环渤海经济圈,有矿产、旅游、农业、生态、劳动力等资源优势,有日益改善的基础条件优势,有少数民族自治县和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的特殊政策优势,有条件、有能力融入周边经济圈。要从规划起步,跳出青龙看青龙,把自己放在全市的总盘子中考虑,放在环渤海湾经济圈和京津冀一体化的大环境中去安排,找准定位,取长补短,打造区域经济的整体优势,寻求把握住协作契机,实现借力发展。(五)强化支撑,抓好重大项目的谋划。重大项目是经济发展的载体和支撑,没有项目,规划再好也不过是空中楼阁。今天的投资决定未来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决定未来经济的综合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我们要加紧对事关全县发展大局的重大项目的认真研究,科学谋划,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培育主导产业,构建具有综合竞争力的经济新格局。一是要体现经济结构调整方向。要根据全县结构调整的总体要求,结合本单位的特点,谋划一些能够支撑经济发展的重大项目,特别是能够立县、立乡的工业项目。二是要突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集中精力谋划一批交通、能源、水资源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公共服务项目,为城乡经济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和配套条件。三是转变项目谋划方式。要建立政府、专家、企业三位一体的谋划机制,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注重通过产业政策的引导、市场信息的发布、组织专家论证咨询、服务方式的改善等形式,帮助企业谋划项目。特别强调一点,今后政府项目管理工作向规划管理过渡,国家批准立项或安排投资的一个重要依据就是项目是否列入了规划,没有列入规划的项目不批准立项,不安排投资。对此,各单位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切实加强项目谋划工作,争取更多的项目列入国家、省、市规划盘子。

三、以求真务实精神编制规划(一)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一个好的规划,必须是一个系统性和重点性相结合的规划。“十一五”规划的编制,一定要把握“有所侧重”的原则,做好各类规划的定位,明确区分政府能够有效调控的领域和主要应依托市场规律调控的领域,按照不同的领域,确定不同的`发展方针。规划方案要着重在强化经济发展主导因素、引导城乡协调发展、加强公共产品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深入研究。对于企业建设、产品生产等主要由市场调节的问题,规划应主要侧重于环境建设、制度建设,努力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使市场调节力量更加灵敏、顺畅和有效。要改变过去那种面面俱到、针对性不强、什么都点到但都难以解决大问题的弊病。要突出研究战略任务、战略方针、战略措施、重大政策,把这些问题研究透彻了,规划也就深入了。

(二)突出战略性与操作性相结合。体现战略性,是因为规划的作用在于指导长远,需要前瞻的眼光、战略的谋划;要有操作性,是因为规划的目的在于指导发展、指导具体的实路。“十一五”规划编制一方面要加强重大问题的研究,提出具有战略眼光的思路;另一方面要增加操作性的内容,探索建立规划内容向实施任务转化的机制。增强“十一五”规划的操作性或可实施性,要抓好三个环节。一是时序安排要合理。在目标制定、任务提出上要兼顾近期、中期、远期,排出相对具体的近期建设重点。二是项目谋划要细致。刚才已经讲到,政府决策建设项目原则是能编制规划的领域要先编规划,后审项目。这就要求我们对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项目建设要超前研究、超前掌握、超前储备,纳入上级“十一五”规划大的方案。三是配套措施要可行。措施的提出要有针对性、配套性,具体、可行,真正为规划实施提供保障。

(三)做实做深专项规划。专项规划是总体规划在特定领域的延伸和细化,是指导该领域发展并决定该领域重大工程和安排政府投资的依据。专项规划的编制一定要着眼于国内外经济竞争,立足于发挥比较优势,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形成产业体系。在发展的重点产品、重点项目、重点企业、技术体系、销售网络、配套条件、人才资源和政策保障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专项规划的编制必须符合总体规划确定的发展方向和原则,深化和落实总体规划的目标和任务。要体现本领域的特点,任务要明确,重点要突出,布局要合理,保障措施要可行。

(四)处理好政府编制规划与调动社会资源的关系。一个科学的规划,需要广泛参与的民主决策机制,要充分调动各方面参与规划编制的积极性。总体规划在规划草案初步形成后,要公开征询意见,专项规划也要采取适当形式提高社会参与的广泛性。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规划,要采取社会公示和社会听证制度。县里将建立健全规划咨询制度,扩大专家队伍,完善咨询方式,形成规范化的规划决策咨询机制。

四、加强规划编制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乡镇、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规划编制工作的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确保规划编制工作顺利进行。一是要把“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纳入本乡镇、本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着力抓好推进。主要领导要亲自研究规划编制工作,协调解决规划编制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要根据县里确定的规划编制工作的总体安排,明确各阶段的工作目标、任务、重点和措施,确保规划编制工作有序推进。要健全组织机构,各级各部门要明确一名主管领导同志专门负责规划工作,充实规划队伍,抓紧建立一个强有力的规划编制工作班子。二是要加强衔接协调。这里强调两点,首先规划之间的衔接,其次部门之间的配合。各类规划要与相关的规划进行衔接,下一级规划要与上一级规划衔接,专项规划要与总体规划衔接,相关的专项规划之间要进行衔接,城镇规划、土地规划要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进行衔接。规划衔接要遵循下级规划服从上级规划,专项规划和乡镇规划服从总体规划,同级规划相互协调的原则。县发展计划局是规划编制的主要职能部门,要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切实承担起规划编制的牵头、组织和协调职能,其他各有关部门要发挥专业优势,履行好自身职责,积极配合发展计划局,做好本领域的调查研究工作,相互沟通,密切配合,形成通力合作、协同作战的工作机制。

同志们,“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任务艰巨,责任重大,直接关系我县今后的发展大计。我们要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切实加强对规划编制工作的领导,求真务实,精心组织,认真做好“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为我县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奠定基础。

篇5:在全市“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这次会议是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的,主要是研究部署我县“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明确县级各部门和乡镇政府的工作责任与任务,以利加快我县“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县级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乡镇规划的推进。下面,我就“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讲几点意见供同志们在工作中参考。

一、高度重视“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

“十一五”是我县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编制好全县“十一五”规划,对于在宜宾天原化工新区入住XX后,加快我县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县域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政府是制定规划的主体。

从“十一五”开始,原来的“五年计划”改为“五年规划”,这是适应体制变化而做出的一个重大变革。计划侧重指令性,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规划则侧重指导性,强调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制定规划的主体是政府,推动规划实施的主体也是政府,因而规划什么内容涉及政府的职能范围。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职能范围是有限的,超出政府职能范围的事无须政府去规划,只须政府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充分发挥企业和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如何尽快为企业和个人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也是需要规划的。因此,“十一五”规划的重点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市场不能发挥作用或难以很好发挥作用的领域;二是制度变革或制度环境的建设。因此,政府必须高度重视规划工作。

(二)规划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

规划体制是经济体制和政府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宜宾是全国“十一五”规划体制改革试点城市之一,国家要求试点市县必须改革规划体制中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部分,对规划编制理念、规划体系、规划功能、规划内容、编制程序、编制方法进行全面改革。市县规划应该是最贴近人民、最有约束力、最具可操作的规划,但目前却是规划体系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同时,按照国家规划体制改革的要求,国家今后将逐步减少单个项目的审批,先批规划再谈项目,纳入规划的重大项目,不再另行申报核准,只需要履行备案手续。重大项目如果进不了国家规划,启动建设就很困难;凡申请国家财政资金的项目,必须列入规划。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规划工作。

二、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十一五”规划编制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必须体现这一新的时代精神,切实做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新的规划理念,改变传统的规划理念和思维定式。关键把握好五条:

(一)坚持以人为本。要从过去“五年计划”唯GDp论中解脱出来,在规划体制中体现以人为本,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出发,从就业、收入、居住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出发编制规划,而不是单纯地从国内生产总值、产业和投资出发编制规划。要把人的发展、社会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纳入发展战略,把转变增长方式、优化经济结构作为规划的重要内容,而不再是简单地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编制规划。从吸纳农村人口转移、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出发谋划城镇的发展布局,改变盲目追求城镇土地扩张的倾向。履行好本级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同时,把外来人口纳入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的服务范围。GDp应由企业去创造,而不由政府去创造,政府主要应该为企业创造GDp构建新的制度和政策环境。

(二)坚持空间均衡发展。重视规划的空间性与区域性,要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等因素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和谐发展,重点强化全县经济区域布局、城镇化布局、基础设施布局(尤其是交通、能源、水利、市场)、土地综合利用布局、资源与环境保护布局(森林、水、矿产等资源)。同时,要为XX空间均衡发展创造条件。

一是城乡协调、南北统筹。城乡差异,最根本的就是城镇与乡村工业发展水平的差异,城乡协调就是要促进城镇化、工业化与农业化的协调发展,南北统筹就是科学布局“南竹北果、北工南旅、长江流域城镇群”,实现经济与人口在一定空间的协调发展,即一个地区有多少GDp,应该有大体相当的人口。

二是区域协调、跨区发展。要拓宽发展视野,跳出行政区域界限、具体产业领域或产业边界,把我县发展融入川西南、成渝两地和川南区域发展,根据区域内产业、资金、人口等要素流动特点,科学谋划我县化工、旅游、食品等的发展方向和重点,明确功能定位,以扩大我县资源配置空间。

三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我县人口众多,平均每平方公里594人,仅次于翠屏区,居全市第二位,而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人与自然协调发展难度大,尤其是岩区、矿区。岩区、矿区要减少人口增长、扩大森林植被,有条件的岩区要加速旅游业的发展;长江、绵溪河流域可吸纳人口,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丘陵地区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

四是重复建设问题。“十一五”期间,我们要更加重视区域分工,明确我县的功能定位,尽可能减少项目的重复建设。

(三)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谋化发展要考虑需要与可能,要从我县土地资源、水资源、生态环境以及电力、交通运输力等的承载能力,特别是不可交易和运输的资源承载能力出发,合理确定发展方向和重点,发展不能以破坏资源环境为代价,要处理好当代与后代、本届政府任期目标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如我县工业、城镇发展最适合的区域应该在长江沿线及绵溪河流域,而其他乡镇扩大城镇、发展工业都要受到水资源短缺的制约。

三、有关“十一五”规划的几个问题

做好我县“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要重点把握好以下四个问题:

(一)科学预测宏观经济环境。

1、中国经济运行正发生着重大的变化,投资膨胀向消费膨胀的传导受阻。投资膨胀引起生产资料需求膨胀,再引起消费资料需求膨胀,就会带动物价大幅上涨。这是过去的一条规律,但现在,投资品价格上涨,并不一定导致最终消费品价格上涨,投资膨胀引发消费膨胀的传导机制不灵了。其原因是:第一,技术进步带来生产成本下降,商品价格也必然下降。如手机、家电、汽车等。第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国内市场价格受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越来越大。如这几年汽车价格的频频下调。第三,中国的市场关系发生了重大转变,从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除煤、电、油、运等少数商品和服务外,绝大多数商品依然供过于求。这种基本的市场关系,决定了消费品价格难以大幅上涨,也意味着经济发展主要受需求约束,受购买力制约,不能再单纯靠投资推动。第四,居民消费倾向下降。一是收入分配差距拉大,高收入者消费已到一定程度,再提高的空间不大,收入低者想消费却消费不起;二是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健全,居民养老、医疗、子女教育等支出预期增加。因此,投资必须讲究高质量,我市重点投向天原化工、向家坝电站、五粮液的后续产业链,能源、交通、旅游、食品等薄弱产业领域以及教育、卫生、文化等人文关怀领域。

2、新一轮经济增长特征发生重大的变化,最引人注目的是重化工业的快速增长。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机械工业、钢铁工业(包含冶炼、金属制品业、有色金属工业及相应的采掘工业)、化学工业三大产业群高速增长。因此,化学工业应成为我县发展的主导产业。

3、区域合作更加广泛。“十一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经济建设将进入一个新的高峰期,区域间合作将更加广泛。就我县而言,近期应立足川南、川西南地区与成渝;远期则应放眼长江流域、泛珠江三角地区。

(二)正确审视我县发展优势。

XX发展有以下五大优势:

1、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随着宜宾天原化工新区的入住;金沙江水电资源滚动开发,向家坝水电站的开工建设;川南旅游环线的资源整合;循环经济及新型工业化的全面推进;以及以成渝高速环线建设为标志的成渝经济圈的加速启动,必将推动我县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2、历史文化悠久。XX自东晋穆帝永和二年建立汉安县始,已有1658年的建县史,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独具特色的四张文化名片:川南民居活化石--夕佳山古典庄园,中国戏剧摇篮--国立剧专旧址,中华工艺奇葩—XX竹工艺,长江文化瑰宝--XX奇石。

3、交通区位优越。XX位于万里长江之畔和宜宾、泸州、自贡三市之交,是宜宾的东大门;处于长江黄金水道、川南旅游环线和即将启动建设的成渝高速环线宜泸段的重要交汇处,且紧邻宜宾、泸州两大国内航空港。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已具雏形,通畅便捷。

4、产业资源富集。XX农林资源丰富,拥有30万亩竹、10万亩橙,“果、畜、竹”初具规模,水果被誉为“中国夏橙第一县”;“绿色化工、食品加工、橙竹加工”三大产业链具有独特资源优势。文化旅游资源独特,拥有国家4A级风景区蜀南竹海、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夕佳山古民居、“中国戏剧圣地”国立剧专旧址、仁和百竹海等景区。水和天然气资源富集,长江水资源用之不尽;两条日输气量达600万方的天然气管线贯穿县境,开发利用潜力巨大(2007年以后,天然气紧张状况将逐渐缓解)。

5、劳动力富余。全县城乡富余劳动力高达20余万人,常年外出务工人员超过10万人,其务工所带回的资金、技术、信息及观念的改变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因此,编制全县“十一五”规划,一定要正确审视自身优势,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挖掘发展潜力,做大做强“绿色化工、食品饮料加工、橙竹加工”三大产业链。

(三)“十一五”规划的重点内容。

1、空间布局规划;

2、国土利用和国土整治规划;能源、矿产等战略性资源开采和利用规划;

3、城镇体系发展规划;

4、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行业发展规划;

5、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6、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福利保障、就业等社会公益事业规划;科学研究和重大公共性技术开发规划;

7、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规划;

8、人口规划;

9、法制建设、体制变革(包括财政、教育、卫生、文化等改革,城乡统一制度和区域统一市场建设等)、行政区划调整和政府职能转变规划;

10、对外开放进度和区域协作规划等。

这十个方面都是具有外部性的公共产品领域,或者是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行业,或者属于制度变革领域。

(四)充分发挥项目支撑作用。

固定资产投资是一个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和后劲所在。项目建设作为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载体,在资源开发、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县项目工作长期滞后,特别是项目前期工作不到位,只有项目名称,没进行项目规划、可行性研究、论证评估,致使大批需要建设的项目无法争取国家资金扶持,对外招商效果也不理想。因此,必须突出做好项目规划工作,以项目为依托,围绕项目编制“十一五”规划。

在项目谋划上,各乡镇、各部门要围绕自身优势,根据国家产业政策,按照市场导向,围绕“十一五”规划重点内容的十个方面,紧密结合我县经济总量低、基础设施落后、缺乏支柱产业、财政负债重的现状,筛选一批对县域经济发展具有较强拉动作用、可操作性的大项目、好项目,并作好储备包装,争取国家投资和对外招商引资。

四、“十一五”规划的主要任务和时间要求

(一)“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总体规划已委托西南财经大学编制,相关的协调工作由县发展和改革局牵头,县级各部门、乡镇要尽全力配合西南财经大学做好课题调研接待与资料搜集工作。今年6月底前初步形成“十一五”总体规划思路,提交各部门讨论,修改完善后报县委、县政府审定;7-8月完成总体规划草案文本编制(初稿),并作好总体规划与各专项规划的统筹衔接;9-10月将规划草案文本向社会公布,广泛征集社会各方意见,汇总修改后报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审定修改并报市规改办,与市级总体规划及各专项规划作好衔接。全县“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于2006年初提交县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正式颁布实施。

(二)县级重点专项规划。

全县有8个重点专业规划,由以下部门负责完成:

1、《XX县“十一五”新型工业化发展规划》,由县经济商务局负责。

2、《XX县“十一五”城镇发展规划》,由县规划和建设局负责。

3、《XX县“十一五”土地资源利用规划》,由县国土资源局负责。

4、《XX县“十一五”交通建设发展规划》,由县交通局负责。

5、《XX县农业七大综合配套体系建设规划》,由县农业局牵头负责,县林业局、水利局、畜牧食品局、农机局等单位配合。

6、《XX县“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由县旅游和文化局负责。

7、《XX县“十一五” 教育发展规划》,由县教育局负责。

8、《XX县“十一五” 医疗卫生发展规划》,由县卫生局负责。

各有关单位务必于2005年6月底前提交专项规划(初稿)报县规划办(设在县发展和改革局),8月底前完成专项规划送审稿文本报县政府并抄送县规划办(县发展和改革局)。

(三)部门规划。

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民政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水利局、林业局、畜牧食品局、农机局、扶贫办、农能办、城管办、科技局、档案局、体育局等部门要完成“十一五”部门发展规划,并于8月底前提交部门规划文本到县规划办(县发展和改革局)。

(四)乡镇规划。

各乡镇务必于10月底前提交乡镇“十一五”规划送审稿文本及电子文本到县规划办(县发展和改革局),由县规划办汇总后报县政府。

五、加强领导,确保规划编制工作圆满完成编制“十一五”规划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要求高,必须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规划编制任务。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要进一步提高对“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强领导,把规划编制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各乡镇、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要根据工作任务需要,安排能力强的人员,制定好的工作方案,落实规划编制经费和规划论证经费,确保规划编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认真调研,理清思路。为保证“十一五”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各乡镇、县级有关部门要对一些关系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重点对“三农”问题、社会发展环境、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经济结构调整、社会保障、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理清发展思路,突出工作重点。

(三)密切配合,通力协作。规划编制工作不是哪一个部门就能做好的事,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和配合。大家一定要树立大局意识,统一协调,做好本地本单位的规划编制工作。县发展和改革局作为“十一五”规划编制的主要职能部门,要站在全县经济发展的高度,统筹谋划,牵头组织、协调好规划编制工作,搞好项目的组织实施。各参与部门要积极配合,认真做好本行业、本领域的规划编制工作。同时,要特别做好部门之间、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之间的衔接。

(四)集思广益,提高社会参与度。各规划编制单位要采取多种方式,为公众参与规划编制开辟通道,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规划草案初步形成后,要公开征询意见。凡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规划,要采取社会公示制度。县电视台和县党政网要就“十一五”规划的相关问题开辟专栏,开展讨论。

(五)加强对规划工作的考核和督查督办。为了进一步强化规划工作,县政府已将“十一五”规划列入今年对乡镇、部门的目标考核。同时要建立规划工作定期交帐和督查督办制度,每月对规划工作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对规划工作开展得好、规划质量高的单位要给予表彰,对规划工作不重视、工作质量差和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的单位要给予通报批评。

同志们,我县“十一五” 规划工作质量的好坏,关系到我县“十一五”期间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关系到宜宾作为全国“十一五”规划体制改革试点城市规划体制的改革。规划体制改革试点质量要求高,任务重,时间又非常紧迫。因此,要求总体规划、专项规划承担单位及全县各乡镇、各部门齐心协力,紧密协作,扎实工作,圆满完成我县“十一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

上一篇:宾馆布草管理整改报告下一篇:iyb创业培训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