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一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招标新闻发布会讲话

2024-04-30

在十一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招标新闻发布会讲话(通用5篇)

篇1:在十一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招标新闻发布会讲话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今天,我委在这里举行“江苏省十一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招标新闻发布会”,推出我省“十一五”规划前期研究面向社会进行公开招标的课题,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是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具体要求,是推进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的具体行动。“十一五”时期,是江苏实现富民强省、全省总体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条件的地方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编制和实施好这一时期江苏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意义十分重大。关于“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省政府近期将作全面部署,下面我仅对“十一五”规划前期研究工作作一些说明。

编制规划的过程是一个决策的过程,而前期研究工作则是编制规划的基础性工作。按照五年规划形成的过程,五年规划的编制一般要经过前期研究--基本思路--规划框架--规划纲要四个阶段。在前期研究阶段,重点是分析发展环境、发展动力和支撑条件,研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论证需要政府组织实施的重大工程等,在此基础上,归纳提炼出我省“十一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形成基本思路。因此,前期研究工作是否广泛、深入,将直接影响到基本思路的提出,从而影响到五年规划的科学性、有效性和权威性。

我委在编制“十五”计划时已对前期研究工作进行了创新,第一次对五年规划的前期研究课题进行公开招标,共推出17个招标课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次编制“十一五”规划我委进一步改进了前期研究的方式和方法,按照超前研究问题、充分分析形势、研究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与重点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相衔接的原则,在广泛征求专家、部门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环境与支撑、总体思路、人民生活、综合竞争力、区域经济与城市化、改革开放、科技教育、可持续发展等8个方面37个前期研究课题。采取我委组织力量研究、委托有关单位或著名专家研究、面向社会公开招标研究等三种方式进行。目前已委托南京大学、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和南京农业大学等几家单位就5个重大问题进行研究。与此同时,我委加大了前期研究课题公开招标的力度,扩大招标课题数量,推出7个方面27个招标课题;扩大招标单位的范围,招标单位将不局限于我省,不局限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扩大到全国,扩大到行业协会、社会咨询机构和经审查合格的各类机构。为了增强专家、学者和中标单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委将适时在新闻媒体上公布委托课题和中标课题名单。以此充分体现发扬民主,提高科学决策水平。

即将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将对我国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总体部署,这必将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市场化程度,政府的职能将进一步转变,这使得规划编制和实施的体制背景将发生重大变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编制和实施规划对实现国家战略目标,弥补市场失灵,有效配置公共资源,促进共同富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规划是政府履行宏观调控、经济调节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因此,让社会上各方面力量参与规划的研究,不仅有利于集思广益、凝聚智慧,增强规划的科学性,而且有利于协调各方面的利益,让社会公众更好地了解规划、参与规划、认知规划,从而使社会各界能更加自觉地实践规划。

根据~年1月“十一五”规划纲要上报省人大审议的时间要求,我省“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将历时二年半。前期研究阶段从今年10月至明年6月,分三个步骤,一是招投标,即日起至10月30日,投标单位进行申报;二是评标和开标,11月1日至30日,我委将组织评审小组,对投标单位的申请方案和研究力量进行评审,择优确定中标单位,下达项目中标通知书,签订项目协议书;三是课题研究,课题承担单位于~年2月底前提交课题研究的中间成果,4月底前提交最终成果,5月份我委将组织专家进行评议,课题承担单位根据评议意见,对研究报告进行修改完善,一个月内提交正式研究报告。

通过向社会公开招标的形式进行“十一五”规划的前期研究,就是要进一步增强规划编制工作的透明度,扩大社会参与度,使规划真正成为有约束力、可操作、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规划。因此,诚请社会各界朋友积极参与,竞相选题,为“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出谋划策,为我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才智和力量。

《江苏省“十一五”规划前期研究社会课题招标公告》、《江苏省“十一五”规划前期研究社会招标课题》、《江苏省“十一五”规划前期研究招标课题申请书》已在我委网站上公布,请有意愿参加“十一五”规划前期研究的单位登录我委网站,在《新闻发布》条目下点击《江苏省“十一五”规划前期研究》,浏览并下载相关材料,于~年10月30日前将投标材料报我委。

开展课题招标活动,主要是为愿意为我省未来的发展贡献才智的单位或机构提供一个发表见解的渠道,课题研究本身是需要经费的,有些课题研究的经费需求还很大,我委只能根据情况给中标课题以适当的经费补助。当然,能够为全省未来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提出好的建议,本身就是一种荣誉,所以,我想有志于参加研究工作的单位并不在乎能够补助多少经费,同时我们更欢迎各机构义务承担有关的研究工作。

谢谢大家!

篇2:在十一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招标新闻发布会讲话

【发布文号】粤府办〔2004〕71号 【发布日期】2004-07-09 【生效日期】2004-07-0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广东省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广东省“十一五”规划前期研究工作的通知

(粤府办〔2004〕71号)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省政府的部署,我省“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已正式启动。我省“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从现在至2004年底,组织开展前期研究工作,年底完成规划基本思路的研究工作;2005年上半年,起草规划纲要基本框架、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草案;2005年下半年,起草规划纲要草案,对规划纲要、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草案进行论证,规划纲要报省委、省政府审定后提交省人大审议。规划期原则上以五年(2006-2010年)为主,部分规划可根据规划对象的特点和任务科学确定规划期。为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相衔接,部分规划可展望至2020年。?

为科学编制好“十一五”规划,必须切实做好前期研究工作,根据省政府的要求,省发展改革委研究确定了《广东省“十一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见附件)。省人民政府意见,整个研究工作由省发展改革委负责总协调,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认真做好课题前期研究工作,负责各课题的相关部门要抓紧开展调研、起草报告及组织论证等各项工作,并于今年10月底前将课题研究报告报送省发展改革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四年七月九日

附件

广东省“十一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

一、公开招标的课题(省发展改革委负责组织)

(一)我省“十一五”发展战略和发展思路研究

分析“十五”期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和“十一五”期间面临的国际国内发展环境,了解国家宏观政策取向;分析我省“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以及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剖析深层次矛盾;研究广东经济加快发展、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以科学的发展观,研究我省未来发展战略和发展思路,提出“十一五”期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方针、重点和政策。?

(二)我省人才强省战略研究

培养、引进和使用人才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及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进行“十一五”期间我省人才需求预测,并根据我省产业发展的特点,提出培养和引进人才的方向、重点和举措;提出提高劳动力素质的措施;提出如何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人才成长、人才流动和人才来粤创业的机制和环境。?

(三)加快我省东西两翼和山区发展的思路和对策研究

两翼和山区“十五”发展现状,与全省平均水平和珠江三角洲的差距比较;妨碍两翼和山区发展的主客观原因的深层次分析;“十五”期间省对两翼和山区资金和政策支持的情况及效果评估;两翼和山区加快发展的成功做法;两翼和山区产业发展和产业空间布局的思路,培育和发展主导产业的举措;改善两翼和山区发展环境的对策;促进两翼和山区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的思路和对策;发挥两翼和山区与珠江三角洲互动互补作用的途径;建立科学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的思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四)我省调整优化区域空间结构的思路和对策研究

研究我省空间开发秩序及空间结构的现状和问题,分析自然、体制和政策方面的成因;对“十一五”及2011-2020年未来空间结构进行展望,提出调整空间结构的必要性;合理划分空间结构,合理确立空间功能分区和城市功能、分工,协调好经济、资源、生态、城乡、居住、休闲、基础设施、地上与地下等各类空间的分布;研究如何按功能区进行人口转移、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体系布局等;提出“十一五”期间调整空间结构的主要任务、基本原则和实现途径;研究调整空间结构中,省、市和县(区)政府各自的职责及公共财政支出和投资政策调整等体制、政策创新。?

(五)我省教育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研究

“十五”期间广东教育体制改革的情况及效果评估;影响广东教育发展的体制障碍和政策障碍;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和教育投入体制改革研究;义务教育阶段政府责任与强化保障机制研究;办学体制改革研究(民办教育发展、公办学校多种办学模式等);加强高校科技创新与促进产学研相结合的机制研究;研究弱势群体教育及资助体系(包括少数民族、妇女、女童、残疾儿童、流动人口及城市贫困人口的子女教育);“十一五”期间我省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主要任务和目标。

(六)健全广东社会保障体系的思路与对策研究

“十五”期间我省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状况,及现行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扩大就业、城市化、人口流动等问题,研究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思路和阶段性目标;如何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和确定合理的社会保障水平;如何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如何提高社会保险的统筹层次;如何推行企业补充保险制度和试行地方补充保险制度,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险体系;如何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如何强化社会保险基金征缴和监管;如何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制度;如何建立健全失业预警和失业调控制度。?

(七)我省人口增长和结构变化的预测分析及对策研究

分户籍人口、常住人口和“五普”口径,对全省以及各区域(珠三角、东翼、西翼和山区,其中山区按山区50个县和不含珠三角、两翼的粤北山区两种口径)、县域和城市的人口增长(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和结构变化(年龄、城乡户籍、居住地、受教育程度等)的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十一五”及2011-2020年全省以及各区域、县域和城市的人口增长和结构变化情况特别是新生劳动力进行预测,提出各阶段控制人口增长、优化人口结构以及扩大就业的对策。?

(八)兼顾社会效率与公平的收入分配政策研究?

在初次分配如何注重效率、再分配如何注重公平,分析我省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人群分布结构、地区分布结构和行业分布结构;分析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如行业之间差距过大、国有企业分配不规范、不同地区和不同部门间收入分配差别较大等,分析国民收入再分配的结构及突出问题,提出相应的思路和对策。

(九)我省消费结构转型升级趋势对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和对策研究

分析我省消费结构现状,与沿海省份进行比较、找出差距;分析影响消费的因素,研究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对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提出促进消费结构转型升级以及由此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对策;提出“十一五”期间增加我省有效需求、提升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的目标、途径、重点和政策措施。?

二、省发展改革委组织研究(含直接委托)的课题

(一)科学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体系研究及指标的相关分析和预测?

(二)我省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方案研究?

(三)“十一五”期间广东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四)我省工业产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研究?

(五)我省九大产业规划研究?

(六)我省高技术产业发展研究?

(七)加快广东服务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研究?

(八)统筹城乡发展、切实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和对策研究?

(九)我省农业基础设施发展研究?

(十)我省能源发展战略研究?

(十一)我省综合运输体系发展战略及发展思路研究?

(十二)我省内河航运发展思路研究?

(十三)我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研究?

(十四)我省“十一五”经济体制改革研究?

(十五)“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机制和思路研究?

(十六)粤港澳合作发展策略研究?

(十七)建立广东粮食安全预警机制问题研究?

(十八)广东职业教育体系发展研究?

(十九)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制度研究?

(二十)“十一五”期间规划建设的重大工程?

三、由各厅局组织研究的课题

(一)我省“十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经验总结

分析“十五”期间我省在经济增长、结构调整、基础设施、科技教育、生态环境、人民生活,以及区域发展等方面目标和有关政策的实现程度;总结“十五” 规划实施的经验,研究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突出的问题,为编制“十一五”规划奠定基础。?

负责单位:省统计局?

参与单位:省府发展研究中心、省发展改革委?

(二)我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对策研究

分析我省生态环境建设、环境保护现状,及工业化发展过程中我省产业及工业园区的现状;研究我省及各地区环境容量和合理人口规模,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和固体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问题;提出我省“十一五”期间优化产业布局的方案,遏制和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改善环境的关键环节,及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性对策和措施。?

负责单位:省环保局?

参与单位:省农业厅、林业局、海洋渔业局?

(三)我省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和发展思路研究?

分析我省工业化进程现状、特点及存在问题;研究提出我省“十一五”期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具体内涵、主要特征、发展战略,发展思路、阶段性目标、发展原则、发展重点及相关的产业政策、技术政策等。?

负责单位:省经贸委?

(四)加速推进我省信息化的思路与对策研究?

分析我省信息化进程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通过信息化与国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的更紧密结合,实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延长国内产业链,解决信息化建设中关联业务间的标准化和避免信息化发展中重复建设等问题;提出我省“十一五”期间推进信息化的重点内容、主要途径、制度创新及相关配套政策措施等。?

负责单位:省信息产业厅?

参与单位:省经贸委、广电局、通信管理局?

(五)提高我省外源型经济发展水平的对策研究?

分析我省对外开放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我国在WTO过渡期结束后,WTO规则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对我省经济发展、体制改革可能产生的影响;提出新形势下我省“十一五”期间对外贸易、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的战略方向、政策措施及重点任务。?

负责单位:省外经贸厅?

(六)我省行政区划调整思路研究?

分析我省行政区划现状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研究有利于协调发展各地经济,减少行政区经济壁垒、地方保护主义和重复建设的区划调整原则;提出我省“十一五”期间合理进行行政区划调整的思路和对策。?

负责单位:省民政厅?

(七)深化广东财政体制改革的思路和对策研究

分析目前财政体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完善财政体制的目标和基本原则,通过调整省、市、县政府间收入划分,达到财权与事权相统一的目标,进一步规范转移支付制度,实现地区间财力及公共服务水平均衡化;按建立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要求,提出我省“十一五”期间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负责单位:省财政厅

(八)我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分析束缚我省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研究提出我省“十一五”期间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打破地区、部门和行业界限,最大限度地优化文化资源配置,进一步解放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建立起覆盖全省、结构合理、机制灵活、技术先进、优势明显并与国际接轨的广东文化产业体系的思路和对策。?

负责单位:省文化厅

(九)我省农村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及缩小教育城乡差距的思路和对策? 分析当前农村教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提出我省“十一五”期间加快发展欠发达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和加强农村技术培训的思路和对策。

负责单位:省教育厅?

参与单位:省劳动保障厅

(十)提高广东农村卫生和社会保障水平的思路和对策研究?

分析广东农村卫生和社会保障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研究提出我省“十一五” 期间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办法和分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思路与对策。

负责单位:省卫生厅?

参与单位:省民政厅、劳动保障厅

(十一)我省旅游区域协作研究

分析我省旅游区域合作的现状和存在的制度性障碍;预测我省旅游市场的发展前景;研究提出我省“十一五”期间加强旅游区域合作,实现各方旅游资源、产品、市场和信息共享,推进省内、省际旅游合作、粤港澳旅游合作和国际旅游组织间的协作,推动我省旅游经济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负责单位:省旅游局?

(十二)我省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路和对策研究

分析当前我省国有企业及国有企业改革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研究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和任务;提出我省“十一五”期间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战略性调整,改革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建立健全新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强化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等的思路和对策。?

负责单位:省国资委?

(十三)我省中小企业发展思路和对策研究

分析我省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与沿海其他发达省份的比较,及我省中小企业发展滞后的原因;研究提出我省“十一五”期间,创造良好的内外部发展环境,给予大中小企业以及不同所有制企业平等发展机会的思路和对策,及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

负责单位:省经贸委

(十四)推进我省流通业现代化的思路和对策研究

分析我省流通业发展的现状和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以及我省流通业实现国际化、现代化的主要障碍;研究提出我省“十一五”期间流通业综合协调发展的重点,以及在市场主导的前提下,促进现代流通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负责单位:省经贸委

(十五)我省人口老龄化趋势、问题及对策研究

分析我省人口年龄结构的历史对比和未来发展趋势;研究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及国内外成功的经验;提出我省“十一五”期间保障老龄人口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思路和对策。?

负责单位:省民政厅?

参与单位:省人口计生委、劳动保障厅

(十六)我省社会治安管理机制及措施研究

分析我省,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社会治安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世界发达国家和国内兄弟省市在社会治安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提出我省“十一五”期间适应社会发展形势,实施科技强警战略,推进现代警务机制建设,提高社会治安打防控整体水平,营造良好社会治安环境的思路和对策。? 负责单位:省公安厅

(十七)我省加强法制建设的思路和措施研究

分析我省法制体系建设现状及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研究提出我省“十一五” 期间,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法制保障和进一步完善我省法制体系的思路和对策,提出我省“十一五”期间的立法计划。?

负责单位:省法制办?

(十八)我省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研究

分析我省及各地土地资源的现状、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各类土地资源的需求和供给情况;研究提出我省“十一五”期间合理开发、利用、调配各类土地资源的主要模式与管理机制,包括利用模式、分配模式、保护模式、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等。?

负责单位:省国土资源厅?

参与单位:省林业局、海洋渔业局

(十九)我省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研究

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分析自然灾害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影响;研究提出“十一五”期间提高自然灾害预测预警的技术水平,增强对灾害发生的规律性的认识,建立和完善各种灾害的统一标准以及灾害预测预警机制、应急指挥救援机制和城乡应急储备机制,形成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的防灾减灾体系的思路和对策。

负责单位:省地震局?

参与单位:省三防指挥部、农业厅、民政厅、气象局、人防办?

(二十)我省安全生产的思路和对策研究

分析我省近年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原因及目前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研究提出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体系,加强安全生产法制建设,加大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力度,加快建设我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和建立预警救援机制的思路和对策。?

负责单位:省安全生产监管局

(二十一)我省食品药品质量监督保障体系研究

分析我省食品药品行业发展的现状和主要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我省“十一五”期间加强食品和药品质量监管力度,打击造假制假行为,断绝有害食品和药品的流通渠道,切实保障广大消费者的切身利益的思路和对策。

负责单位:省食品药品监管局?

参与单位:省卫生厅、工商局、质监局、农业厅、经贸委、海洋渔业局?

(二十二)我省事业单位改革思路与对策研究

分析我省事业单位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研究提出我省“十一五”期间事业单位改革的思路、目标及原则,及下一步我省事业单位改革的主要任务及相关对策和措施。

? 负责单位:省编办?参与单位:省发展改革委

(二十三)我省房地产业发展需求预测及对策研究

分析我省房地产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我省“十一五”期间房地产业发展需求的合理规模;提出建立完善住房供应体系,加快空置房消化,合理控制房地产开发用地和商品房开发规模,培育和促进住房消费,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的思路和对策。

负责单位:省建设厅?

参与单位:省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厅

篇3:在十一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招标新闻发布会讲话

介于这是一项滚动性课题, 因此, 有意参加这项课题研究的学校和教师随时可以申报、参加到新兴运动的研究和推广队伍中来。

《中国特色体育项目创新与行动研究》由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的专家学者直接参与指导, 它的立项无疑给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较高的学习交流平台, 站到这个平台上, 不但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更直接地与名师们对话, 展示自己的教育教学成果, 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和竞赛活动, 同时, 参与者所在学校将成为全国三门球研究合作单位和运动联盟会员学校, 以及获得由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和有关组织联合挂牌的“特色体育示范学校”。

有意者可直接与总课题组联系, 课题组将进一步提供子课题选题纲要, 指导课题申报。

总课题组联系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汉中路129号9楼917

电话:025-84706809

联系人:刘瑞武老师13770300049、

13906277909

邮编:210029

篇4:在十一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招标新闻发布会讲话

“阅读”与“作文”是新课标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随着新课标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入,阅读和作文在语文课堂教学和考场中都成了重要考核内容。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尝试以语文读写的选择与方法的指导为出发点,开发学生课外读写潜能,引导学生阅读经典的美文,欣赏有价值的作品,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写作能力,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我们提出“经典美文与语文课堂读写教学研究”这一重要课题进行研究。

参与本课题课题研究不但可以找到解决“作文”、“阅读”课堂教学的难点的办法也是教育从业初高职称参评的重要依据。

课题子课题、课题实验基地(学校)正在招募中……

参与单位:师范院校、中小学、民办中小学、课后辅导班均可申请参与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员正在招募中……

篇5:软件产业“十一五”专项规划

未来5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 也是实现我国信息产业由大到强的关键时期。软件产业的发展, 不仅直接关系到我国信息产业竞争能力的提升, 而且关系到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进程。同时, 对于保障国家信息安全和经济安全, 增强国防实力,

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一五”规划》、《信息产业“十一五”规划纲要》的总体部署, 进一步推动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 特编制本专项规划。

1“十五”回顾

1.1 主要成就

(1) 产业整体规模迅速扩大

经过“十五”以来的快速发展, 我国软件产业规模稳步增长。软件销售收入由“九五”末期的593亿元迅速增长到“十五”末期的3 900亿元, 年均增速高达45.7%;出口额由“九五”末期的4亿美元增长到“十五”末期的35.9亿美元, 5年间增长了近9倍;初步形成了以北京、上海、江苏、杭州、济南等11个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和天津、大连、深圳等6个国家软件出口基地为核心的产业发展集聚区;2005年底, 软件从业人员超过90万人, 软件产业对信息产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明显。

(2) 部分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自主知识产权的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信息安全软件及办公套件等基础软件产品有所突破, 已在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等领域得到应用。通信设备、电力设备等制造业领域所需嵌入式软件中, 国产软件产品的市场份额不断加大。在税务、电信等行业大型应用软件方面, 国内企业已取得一定优势。

(3) 骨干企业不断成长

“九五”末期, 销售收入超亿元的软件企业仅73家, “十五”末, 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已有299家, 超10亿元的软件企业已达29家, 并首次出现了超100亿元的企业。“九五”末, 通过CMM3以上评估的软件企业仅有2家, 到“十五”末期, 通过CMM3以上评估企业达到237家, 其中通过CMM4评估企业达40家, 通过CMM5/CMMI5评估的企业达29家, 国内软件企业的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4) 产业发展环境逐步改善

《关于鼓励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 (国发[2000]18号文件) 、《振兴软件产业行动纲要 (2002-2005) 》 (国办发[2002]47号文件) 的颁布实施, 为我国软件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极大地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同时, 我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 不断加大打击盗版软件的力度, 积极推动软件正版化工作, 使我国软件市场逐步走向规范。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国家软件出口基地产业服务平台逐渐完善, 推动了基地内软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外包业务的拓展。示范性软件学院和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的建立, 为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保障。

1.2 主要问题

在取得上述成就的同时, 我国软件产业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在:产业发展环境仍需进一步完善, 产业管理体制有待理顺;核心技术缺乏, 自主创新能力薄弱, 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所需的核心软件绝大部分依靠进口, 信息和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产业和企业规模偏小, 未形成以产品开发为中心, 以专业化服务体系为支撑的发展模式, 产业结构不合理, 缺乏龙头企业, 产业国际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有待进一步提高;软件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 高层次的技术人才、复合型人才缺乏, 软件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市场实际需求之间还存在偏差;支持产业公共技术开发、风险投融资、海外市场开拓等公共服务体系尚不健全, 制约了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技术、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 影响了软件产业的国际化进程;市场环境仍需完善, 软件潜在市场巨大和现实市场相对狭小的矛盾依然存在。

2 未来发展形势分析

2.1 技术发展趋势

未来几年, 软件技术将呈网络化、可信化、服务化、工程化和体系化的趋势, 对国民经济各领域的渗透和带动力不断增强。

网络化趋势改变应用与技术模式。信息技术正处于“以机器为中心”向“以网络为中心”的重大变革期, 网络化成为软件产业中最具影响力的发展趋势。跨平台的面向网络的软件开发和应用技术正在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随着网络服务标准的成熟, 新一代软件将基本以网络为中心来实现各种复杂的分布式应用。

可信化成为网络软件应用的关键。随着软件规模越来越大, 软件层次越来越复杂, 以及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 以服务的安全性、可用性和服务质量保证等为核心的高可信技术成为网络软件应用的关键;采用新的软件工程方法开发可信的基础软件平台及应用软件, 提高网络软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服务化趋势改变软件产业格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使各类软件产品以服务的形式向最终用户提供成为可能。未来绝大部分应用都将通过Internet提供服务, 软件服务化将在绝大部分应用软件中普遍实现。软件服务将使目前的软件授权、开发、维护方式发生巨大变化, 软件应用模式和商业模式也将随之发生改变。

工程化趋势推动复用技术和构件技术发展。网络化、服务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使得软件更加复杂, 开发难度增加, 充分利用软件复用和软件构件技术是解决软件危机、提高软件开发效率和质量的有效途径, 有助于实现软件的工程化、工厂化生产。未来大部分软件开发和部署将以复用和构件技术为基础来实现。

体系化竞争加速软件平台的发展。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计算应用的不断拓展, 分布、并发的复杂应用, 以及互通、互联、互操作的应用需求促进功能更加丰富、屏蔽操作系统具体特性的中间件等支撑技术得到快速发展, 并形成较为完整的软件平台体系, 软件的竞争已从产品竞争发展成体系竞争, 软件平台体系将发展成为网络环境下各种应用的支持基础。

2.2 市场趋势分析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世界软件产业得到较为迅速的发展, 到2005年市场规模已达8 239亿美元。其中软件服务业发展更为迅猛, 2005年其市场规模占整个软件市场规模的74.1%。此外,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 嵌入式软件发展也较快。

未来几年, 全球软件市场将保持12%左右的增长率, 其中软件服务业增长率将高于软件产品市场增长率, 到2010年整个软件市场规模将达到1.48万亿美元, 届时软件服务业仍将占据主导地位, 市场规模将达到1.1万亿美元, 软件产品市场规模仅为3 800亿美元, 其中系统软件将保持较为平稳的增长, 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 尤其是嵌入式软件产品的增长幅度会有所提高。

“十五”期间, 我国软件市场规模迅速扩大, 2005年软件产业销售额已达到3 900亿元, 其中软件服务和系统集成收入达到1 834亿元, 占软件产业全部收入的47%。预计“十一五”期间, 我国软件市场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2.3 产业发展面临的环境

(1) 产业发展面临的新机遇

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 我国软件产业目前已具备一定产业基础, 在某些领域形成了自己的优势特色, 并涌现出一批有实力的软件企业。“十一五”期间, 我国软件产业将继续保持较为快速的增长, 产业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企业的开发能力和整体实力将进一步得到增强;18号文、47号文等优惠政策的完善和落实, 以及软件和集成电路促进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制定出台, 国内软件产业发展环境将进一步趋好, 同时, 创新型国家、小康社会、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 为我国软件产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 将有利于产业规模的扩大和技术的提升。

(2) 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我国软件产业核心技术仍将受制于人, 导致我国软件产业的整体实力较弱, 短时间国产品与国外产品的竞争仍处于劣势;软件服务未能形成规范化、规模化的产业体系, 低估软件产品和服务价值的现象, 严重制约了应用领域的进一步开拓, 以及软件企业自身的良性发展。

3“十一五”发展思路与目标

3.1 发展思路

“十一五”期间, 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思路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战略思想, 加强产用结合, 做大产业规模;促进自主创新, 提高产业竞争力;健全产业链条, 大力发展软件服务;完善发展环境, 确保产业可持续发展。

加强产用结合, 做大产业规模。以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信息化建设、改造传统产业为主要目标, 培育骨干企业和拳头产品, 营造良好的应用市场环境, 大力发展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需要的软件产品和系统, 提高自主软件的国内市场占有率, 加速国际化进程, 积极开拓国外市场, 大力发展软件外包, 做大软件产业规模。

促进自主创新, 提高产业竞争力。以企业需求为主导, 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体系的完善与发展, 完善市场环境, 促进软件产品应用, 建立以企业为中心的完善的产业创新体系。推动建立公共软件开发平台和软件测试平台, 吸引和培育领军人物和实用人才, 加大对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以及国家安全等领域核心基础软件的研发, 提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软件和应用系统开发水平, 增强我国软件产业自主创新能力, 提升产业竞争力。

健全产业链条, 大力发展软件服务。加大建立从基础软件、支撑软件、各类应用软件到软件服务和系统集成的国产软件产业链的力度, 解决国内产业链各环节中发展不均衡、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等问题。大力发展软件服务及系统集成, 以企业为主体, 产学研用相结合, 形成顺畅的软件技术成果和产品进入市场的产业化渠道和良好运行机制, 保障国产软件、软件服务及系统集成的健康发展。

完善发展环境, 确保产业可持续发展。加强政策法制化建设, 力争出台软件与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条例等法律法规, 推动产业政策的进一步完善, 加大优惠政策的落实力度, 进一步改善投融资、政府采购、人才培养等环境, 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 完善产业统计指标体系, 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3.2 发展目标

(1) 市场目标

软件产业国内市场销售额以30%左右的速度持续增长, 2010年突破10 000亿元大关;软件出口超过100亿美元;

(2) 结构调整目标

软件服务及系统集成在软件产业中的所占比重进一步提高, “十一五”形成若干软件年销售额超过50亿元的软件骨干企业, 培育更多软件著名品牌;

(3) 技术创新目标

国产基础软件关键产品和核心技术得到突破, 与国产支撑软件、国际主流支撑软件相匹配, 并实现一定的产业价值和规模, 其中国产软件和信息服务占国内市场65%以上;

(4) 人才队伍规模目标

在未来5年内从业人员达到230万人左右。

4 发展重点

4.1 基础软件

以我国电子政务等信息化工程建设为契机, 加大对自主基础软件研发资金的投入力度, 重点支持面向网络应用环境的可信服务器操作系统、桌面Linux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中间件、办公套件和开发环境及其它基础类工具软件的开发应用, 尽快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软件技术, 提升国产基础软件成熟度。

4.2 信息安全软件

继续保持在防火墙、防病毒和入侵检测等领域的优势, 大力促进高端产品发展。研制安全基础软件产品, 推动包括安全管理、内网监控、外网防护等信息安全防护软件平台的研发和产业化, 提高国产软件在信息安全领域的市场份额, 逐渐建立起自主可控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4.3 行业应用软件

重点发展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医疗、电子制造和农村信息化、城市及社区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物流信息化、远程教育等领域行业应用软件, 提高国产应用软件的技术水平和集成服务能力, 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

4.4 嵌入式软件

面向移动通信、汽车电子、数字电视、信息安全等重点领域, 积极开展符合开放标准的嵌入式软件开发平台、嵌入式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开发, 继续加大嵌入式软件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 推动整体跨越与自主创新的实现, 为促进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4.5 软件服务

以全球软件服务与外包转移为契机, 加快建设国家软件服务与外包公共支撑平台, 积极打造软件服务与外包国家公共品牌, 建立健全相应的知识产权、信息安全保护体系, 大力培育服务人才, 扶持骨干软件服务与外包企业发展, 做大做强软件服务与外包产业, 扩大软件服务与外包在软件产业中的比重, 优化和完善产业结构。

4.6 数字内容处理

积极发展益智健康、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国产动漫和游戏软件等数字内容产业, 促进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的互动融合, 弘扬中国优秀文化,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推动国民经济发展。

4.7 智能中文信息处理软件

促进中文信息处理的智能化、人性化技术发展, 形成面向智能中文信息处理的技术及产业竞争能力, 保持我国在该领域的优势地位。

5 政策措施

5.1 完善产业政策法规体系, 进一步营造良好环境

继续贯彻落实国务院18号文件、47号文件, 积极推动产业政策的法制化工作, 加快出台软件与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进一步整顿和规范软件市场秩序, 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环境。同时, 加大政府采购法的执行监管力度, 完善软件采购政策措施, 扩大国产软件的市场空间。

5.2 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 保障发展所需资金

加强投融资环境建设, 建立包括政府财政、产业资本、风险资本、金融资本、民营资本的多元化投融资渠道。依托国家相关重大工程, 通过中央资金扶持和地方跟进投资的引导示范, 促进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对软件产业的支持。完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 积极为软件企业上市融资创造条件。

5.3 整合部门资源, 实现重点突破

改变目前各部门分散投资的现状, 以建立和完善相对完整的国内软件产业链为目标, 在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的不同层次上统一支持重点, 增进部门共识, 统筹部门资源, 优化软件产业的行业管理体制, 形成良好的成果转化机制, 重点支持产业链薄弱环节, 加快软件技术的产业化进程, 解决国内产业链各环节发展不均衡、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等问题, 保障软件产业的健康发展。

5.4 加强人才培养, 积极引进海外人才

进一步建立健全软件人才培训体系, 形成多层次的人才梯队, 重点培养国际化、高层次、复合型软件人才。加快建设和发展示范性软件学院和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建立较为合理的高级、中级和初级人才教育培训体系;鼓励有实力的软件企业建立企业产品的培训认证服务, 引导企业开展人才培训的积极性, 加大企业认证的社会认知度, 推动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加大国际化人才引进力度, 大力引进国内外优秀软件人才。引入竞争激励机制, 制定激发人才创造才能的奖励政策和分配机制, 提高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创造有利于软件人才发展的宽松环境。

5.5 完善软件标准体系, 强化标准的实施监督

“十一五”期间, 要紧密围绕我国自主的基础软件、支撑软件、工具软件和嵌入式软件等,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企业为主体, 并参照国际标准, 适时开展标准的研究与制定, 继续积极推进我国软件标准的执行和监督工作。同时, 鼓励和支持国内软件企业积极参与国际软件标准的制定、交流与合作。

5.6 建设公共技术平台,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在十一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招标新闻发布会讲话】相关文章:

在全市“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4-12

1十一五规划04-10

十一五规划纲要05-05

十一五规划评估报告08-27

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08-27

十一五发展规划范文06-17

国家林业十一五规划08-11

国家十一五规划总结08-11

十一五专业发展规划08-27

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08-27

上一篇:推动廉政文化进医院心得体会下一篇:甲子立春前二日作,甲子立春前二日作陆游,甲子立春前二日作的意思,甲子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