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发展规划范文

2022-06-17

第一篇:十一五发展规划范文

十一五规划

目录

前言

1第一章“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宏观环境

第一节“十五”计划预计完成情况

第二节“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

第三节“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分析

第二章“十一五”时期总体战略构想

第一节指导思想

第二节

总体要求

第三章发展目标和战略

第一节发展目标

第二节发展战略

第四章“十一五”期间产业空间布局和经济发展重点

第一节经济发展重点

1、主动融入00经济圈,抓好00区域经济建设、构筑00经济腾飞的脊梁6

2、突出园区建设,高质量打造00工业发展平台7

3、突出近郊优势,大力发展高效优质特色农业8

第二节产业空间布局8

1、工业布局8

2、农业布局8

3、第三产业布局9

第五章“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措施9

第一节做强工业,舞活发展龙头9

第二节做优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0

第三节做活旅游,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1

2第四节做大城镇,打造发展平台1

4第五节做实基础,增强发展后劲1

5第六节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16

第七节化优环境,加大招商引资,搞好重点项目建设17

第八节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18

第六章实施规划的主要政策措施23

00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

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前言

“十五”期间,我县各项工作在州委、州政府的领导下,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及胡锦涛同志视察、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坚持发展这个富民兴县的第一要务,加强投资环境建设,着力推进改革开发,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通过全县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经济社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过去的五年,全县上下积极抢抓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新阶段扶贫开发等机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以交通、水利、通信、电力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发展的基础得到进一步的增强;积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工业化、城镇化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步伐加快;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县级经济总量快速增长;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扶贫开发取得丰硕成果,城乡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实施“科教兴县”取得积极进展,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得到加快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得到加强。总体来看,00“十五”计划的预期目标已经提前和超额实现,“十五”期间的发展为“十一五”时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十一五”时期,是我县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新阶段扶贫开发和融入00经济圈,进一步打好基础,实施重点突破,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努力扩大对外开放,总体实现小康生活水平的关键时期,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历史地位。因此,编制好“十一五”规划,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编制“十一五”规划,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和环境建设,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壮大特色优势产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农业产业化。把加快发展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此同时,要按照州委、州政府构建“431”经济发展格局的要求,紧紧围绕建设新兴工业城、绿色药城、生态园林城和经济强县“三城一县”的目标,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完善措施,扎实推进全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一章“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宏观环境

第一节“十五”计划预计完成情况

2005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47688万元,年均增长14.4,完成“十五”计划的121.87,其中第一产业达到20210万元,年均增长5.3,完成“十五”计划的111.78;其中第二产业达到103568万元,年均增长16.7,完成“十五”计划的128.34;其中第三产业达到23910万元,年均增长13.4,完成“十五”计划的100.64;工农业产值达到252216万元,年均增长14.1,完成“十五”计划的135.35,其中工业产值达到210670万元,年均增长15,完成“十五”计划的128.67,农业产值达到41546万

元,年均增长4.9,完成“十五”计划的99.5;财政总收入达到17168万元,年均增长23.4,完成“十五”计划的194.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到6590万元,年均增长14.3,完成“十五”计划的139.0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28元,年均增长8.1,完成“十五”计划的127.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2700万元,年均增

长13.6,完成“十五”计划的148.17;全县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达到50306万元,年均增长24.7,完成“十五”计划的205.25;“十五”期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56950万元,比“九五”期间增加投资102470万元;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45482万元,年均增长30.5,完成“十五”计划的568.53;“十五”期间,共引进经济技术合作项目210个,实际到位资金109127万元,分别比“九五”期间增加项目66个,资金63003万元;总体来看,00“十五”计划预期目标可以提前和超额实现,“十五”期间的发展为“十一五”时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节“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

通过五年的发展,我县经济总量迅速扩大,国内生产总值已由“九五”末的47029万元增加到“十五”末的147688万元。人均GDP已由“九五”末的万元增加到“十五”末的万元。规模工业产值已由“九五”末的万元增加到“十五”末的万元,财政总收入已由“九五”末的万元增加到“十五”末的万元,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大大增强;五年来全县以交通、水利、通信、电力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重大突破:新增县乡油路公里、改造乡村公路公里、新增乡村公路公里。新增灌溉面积亩、改善灌溉面积亩、解决人畜饮水人/头。新增通信光缆公里、新增固定电话门,移动电话网络覆盖率达到、新增百分点、新增移动电话户。基本完成城乡电网改造,发展的基础得到进一步增强;积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工业化、城镇化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步伐加快,一二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已由“九五”末的20.7:59.9:19.4调整为“十五”末的13.7:70.1:16.2,工农业产值的比值已由“九五”末的16:84调整为“十五”末的9.2:90.8,工业化率提高了百分点、城镇化率提高了百分点,医药、冶金已发展成为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县级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城乡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实施“科教兴县”取得积极进展,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得到加快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得到加强。

第三节“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分析

新世纪头20年,是全国由基本实现小康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的新阶段,也是我县实现“新兴工业城、绿色药城、生态园林城、经济强县”目标,融入00经济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县加快发展战略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良好发展条件: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政策措施,将正确指引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实现科学发展;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有利于我县进一步扩大开放,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国家继续加大实施西部大开发力度,为我县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将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加快工业化进程创造了有利条件;黔桂铁路扩能改造、00铁路枢纽建设工程的建成,我县的交通优势将更为明显,00城市经济圈建设的启动,将为我县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极为有利的条件和强大的动力;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全县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投资环境明显改善,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特色优势产业逐步形成;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有不少的经验和教训,促成发展的思路更加明晰,广大干部群众盼发展、谋发展、促发展、促跨越的愿望强烈,是进一步改变经济社会面貌的强大动力。

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仍较迟缓,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贫困面大、部分地区贫困程度还较深,解决“三农”问题的任务十分艰巨;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水平低,财力仍较薄弱,经济结构不合理,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仍较突出;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劳动者素质亟待提高,城乡就业压力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窄;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亟待解决,社会利益关系的处理难度加大,构建和谐社会任重道远。但总体上看,有利条件多于不利因素,机遇大于挑战。

第二章“十一五”时期总体战略构想

第一节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抓住西部大开发、新阶段扶贫开发和中央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扶持力度的三大战略机遇,迎接挑战,加快发展;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促进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注重统筹兼顾,促进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区域之间、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

第二节总体要求

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

三、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进取,大力推进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在加快发展中继续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在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全面实施科教兴县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依法治县,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第三章发展目标和战略

第一节发展目标

到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高于全州平均水平,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以上,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农业产业化建设、新型工业化建设、城镇化建设及市场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增强,初步形成经济建设新的发展构架;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得到较大改观,发展环境明显改善,经济社会全面进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经济增长率年均增长14以上,到2010年GDP总量达到283000万元,第

一、

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05年的13.7:70.1:16.2,调整为2010年的9:76:15左右。

——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4左右,到2010年达到32154万元。

——规模工业产值年均增长17左右,到2010年达到421170万元。

——城镇化水平到2010年提高到40左右。

——森林覆盖率到2010年提高到50以上。

——人口自然增长率,到2010年控制在6‰以内;年末总人口到2010年控制在218000人以内。

——农民人均纯收入到2010年达到2680元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到2010年达到9340元左右。

——扶贫开发到2010年6.23万人低收入农业人口稳定脱贫致富奔小康。

——城镇登记失业率到2010年控制在3以内。

第二节发展战略

西部大开发战略:按照州委、州政府“431”战略的发展构想,努力把00建设成为黔南州对外窗口的北大门,贵州实施南下经济通道经济的第一站,能更好地发挥紧靠00省会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积极融入00“半小时经济圈、生活圈”,努力使贵新高等级公路00经济带、沿008乡镇经济带、00铁路枢纽节点经济区成为全县经济新的增长极和可持续发展新的支柱力量。

科教兴县战略:优先发展教育,提高人民素质。培养、引进、使用高层次人才和适用型人才。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信息化战略: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信息产业,促进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经济和社会各领域,加速信息化进程。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跨越发展。

城镇化战略:把加速城镇化进程和工业化进程有机结合,构建现代化城镇体系,提高城镇化水平。形成以龙山中心、谷脚为次中心,其他乡镇共同发展的城镇体系。努力探索城镇带农村的发展新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可持续发展战略: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自然资源,依靠科学技术,发展绿色产业。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和谐统一。

第四章“十一五”期间产业空间布局和经济发展重点

第一节经济发展重点

紧紧围绕州委、州政府提出的“431”经济发展格局,结合县域区位的自然优势,抓住00做大做强省会中心城市的机遇,积极主动地融入“00半小时经济圈”,围绕建设“三城一县”(新兴工业城、绿色药城、生态园林城、经济强县)的目标,大力实施“农业稳县、工业强县、生态绿县、文化亮县、旅游热县、商贸活县”的发展战略,重点规划建设贵新高等级公路经济带和沿008乡镇经济带;夯实农业和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四个工业园区”(00谷脚医药工业园区、龙山工业园区、龙山北部工业园区和谷脚继望坡工业园区)的建设,培育“四大支柱”(医药、食品、畜牧、旅游),力争实现五个重大突破(力争在基础设施上基本形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基本解决城乡供水安全问题;在重点产业上,力争药业、食品加工、畜牧业、旅游业等产业在全州居领先或靠前位置;在创新投融资体制上、加大投入上,向上争取项目,向外招商引资,向内激活发展要素,使00成为投资企业的热土;在生态建设上,着力建设绿色药城,把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在推行素质教育上,巩固提高“两基”教育成果,提高人口素质,并在创新中走出新路子,努力把我县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向一个新台阶。)

1、主动融入00经济圈,抓好00区域经济建设、构筑00经济腾飞的脊梁

紧紧抓住实施00城市经济圈战略的机遇,主动融入00经济圈,使00成为00经济圈产业分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功能区。00作为00近郊和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延伸和拓展区域,要以南下出海大通道为依托,以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资源为载体,对其进行优化整合,实现自然、旅游、金融、人才、科技、信息和资源等在空间上的重新组合和产业间的优化配置。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着力建好餐桌农业基地、新兴工业基地、生态旅游基地、民族医药生产基地,更好地融入00产业发展体系。把00建设成为具有交通、区位、商住等特定优势和以反季节蔬菜、中药材种植、畜产品、食品加工、生物制药、旅游、物流等产业特征的经济走廊。

将00建成00经济圈特色产业区。充分利用00独特的区位、交通、快速发展的非公有制经济、00工业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延伸地等优势,争取省、州在产业政策、土地利用、金融信贷、项目资金投向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和重点扶持,将00作为省里项目申报的直报直批县:使00成为经济圈的“非公有制经济示范区”;紧紧抓住《00医药工业循环经济规划》被省确定为工业循环经济重点专项规划的契机,积极争取00在“十一五”期间作为省级循环经济生态工业示范点基地启动实施;以科学规划为龙头,以产业发展为支撑,突出发展镇域特色经济,实现产业互动,城乡经济互融,城乡共享现代文明,将00建成00经济圈城乡一体化的示验区。

将00建成00经济圈的产业承接区。进一步夯实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十一五”期间,我县要借地缘之利,找准产业承接的切入点,加大招商工作力度,不断创新引资方式,采取灵活有效的措施,主攻00,增强引资实效,启动实施“00工业转移承接园区”。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将00建成00经济圈重要的近效旅游区。充分利用毗邻00的近郊优势,发挥县内生态良好、民族文化特色浓郁等优势,依托猴子沟省级风景名胜区、万亩草场、醒狮小岩金龙谷地质奇观、谷脚巫山古岩画、摆省果里洞棺葬、龙架山森林公园、哨上珍稀植物园、生态园以及苗族、布依族民族文化村寨等旅游资源,将00建成集休闲度假、康体娱乐和民族文化旅游为一体的00市近效旅游区。

2、突出园区建设,高质量打造00工业发展平台

园区是工业发展的载体,也是产业聚集的平台。“十一五”期间,充分发挥园区产业集群、要素集聚、资源集约效应,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园区汇集,使其成为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洼地,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集中一切力量争取建成民族药研发中心。园区建设,必须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着力打造绿色园区,做到规划一张图,交通一张网,产业一条龙,政策一盘棋,突出产业特色,按照标准化生产的要求,搞好园区布局,真正形成谷脚药业、食品加工;继望生物科技;北部重工业各具特色、颇具规模的工业群体,积极承接省内外经济的新一轮产业转移;使工业园区真正成为经济活跃、功能齐全、环境优美、体制先进、管理科学、运转规范的经济增长示范区、全州乃至全省经济发展的集中区、财政收入的主产区,区域创新的实验区。

3、突出近郊优势,大力发展高效优质特色农业

以农民增收为切入点、进一步拓展农民增收渠道,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充分利用00得天独厚的立体气候和丰富的土地资源,夯实立足00、面向东南沿海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规划建设,各乡镇农业产业的发展,按照各自的区域特色,群众的种养习惯,大力发展农村“板块”经济,真正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特的发展模式;二是借助县内民族医药企业众多、贵州苗医药文化博览会的发展平台,打造省内外颇具影响力的GAP中药材种植基地。

第二节产业空间布局

1、工业布局

产业定位:以医药、冶金为主,重点培育食品加工和建材两大产业,优化提升其他产业水平。

空间布局:坚持工业集中发展,走循环经济之路,实施“三园两翼”的空间布局。即“00谷脚医药园”,以医药、食品为主导产业,壮大和发展食品产业集群,总面积6.8平方公里;“继望科技生物园”,以苗医药生产和贸易、民族医药文化展示、电子工程、生物科技等为主的高新科技园区;“北部工业园区”,以冶金、建材等为主导产业,提升和发展冶金、建材等产业集群,规划面积9平方公里。“两翼”:一翼以醒狮为重点,培育和发展食品加工业;一翼以水场为重点,发展壮大化工和建材业

2、农业布局

产业定位:立足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粮、菜、畜、烟、中药材”五大主导产业。

空间布局:按照集中成片、规模发展的原则,大力发展集约化、标准化特色农业,推进产业化经营。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保持全县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羊场、湾寨等乡镇大力实施“种子工程”,加强优质商品粮基地建设。与00毗邻的醒狮、谷脚、谷龙、水场、草原、哪旁、摆省等乡(镇),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专”的思路,积极发展特色无公害蔬菜。民主、谷脚、龙山、哪嗙等乡镇重点发展养殖奶牛、肉羊、家禽。洗马、巴江、谷龙、摆省等乡镇发展优质烤烟。全县各片区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速生丰产林和经济林木

3、第三产业布局

产业定位:重点发展旅游业、物流业,以此带动房地产业和特色商贸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空间布局:旅游产业要立足生态品牌,着力构建“一区一线”。即猴子沟省级风景名胜区,依托猴子沟省级风景名胜区、万亩高山台地草场,重点发展生态、科考,高山台地草原旅游业。风景名胜区规划面积95平方公里,核心区36平方公里。围绕00市创建“林城”的战略定位,以醒狮小岩金龙谷地质奇观、谷脚巫山古岩画、摆省果里洞棺葬、龙架山森林公园、生态园、哨上珍稀植物园、贵新路森林屏护带,倾力打造城郊休闲旅游、生态旅游、康体旅游与乡村民族文化旅游精品线。现代物流业围绕铁路200万吨货站及中药材批发市场建设物流中心,以推动00特色商贸业的发展。房地产业以发展居住、休闲、度假类等房地产。

第五章“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第一节做强工业,舞活发展龙头

工业是富民之源,强县之本,是00经济发展的重点,也是振兴00,实现00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十一五”期间,要进一步巩固国有企业改革改制成果,充分发挥我县既有产业优势,集中力量发展壮大支柱产业,大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2010年,努力把我县建设成为我省的中药现代化产业基地和铁合金生产基地,全县工业总产值达444210万元以上,年均增长16以上,其中规模工业企业达到家,规模工业总产值达到42.11亿元,工业企业实现税收亿元以上。

突出支柱产业。“十一五”期间,全县工业发展继续突出药业、铁合金两大支柱产业。着力推进技术革新,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加快冶金工业提升改造,延长产业键和引导深加工,实行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进一步做强做大我县铁合金产业,推行集中配套建设环保设施,使其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把铁合金改造成为无公害产业。积极推进中药现代化,支持以特色民族药为重点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品、保健品研发和技术创新,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药和保健品,加快建设以民族药为主的中药现代化产业基地,高度重视中药材资源有序开发和可持续利用,引导制药行业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发展有较强竟争力的民族制药集群

积极培育食品、建材业。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和省城00市的技术辐射,大力发展食品原料生产基地,积极培育以啤酒、奶制品、肉制品、辣椒等为主的食品业,重点支持神奇啤酒厂、贵州凌华、“牛老大”、“00高原羊肉制品加工厂”、“苗家味辣椒厂”的建设。不断改善现有建材业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利用先进的技术装备,提高产品产量,稳定产品质量。积极开发节能节材、高强度、低污染的新型建筑材料和装饰装修材料,拓展建材业的发展空间。

突出骨干企业。努力提高企业产品科技含量和市场占有率,切实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后劲。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利机遇,用好用活项目政策。让神奇、富华、龙腾、亚冶等优势工业企业得以扶持见效。坚持以品牌兴企业、以企业兴产业,立足现有基础,扩大规模,提升档次,着力打造一批竞争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名优企业和知名品牌。到2010年,创建国家级名牌产品2个以上,省级名牌产品5个以上。同时,要以优势企业为龙头,以产业链为主线,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积极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聚集,尽快改变散、小、弱的现状。“十一五”期间,重点创建税收过5000万元的企业3家以上,税收过1000万元的企业7家以上。

以项目为抓手,推动工业发展提速。积极争取国家、省、州的政策、项目、资金支持,加速推进州县共建工业园区建设进程

加强企业发展环境建设。努力构建全县工业经济运行监测体系和预警机制,建立工业经济动态信息分析制度,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强化政银企合作,做好协调服务,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市场、融资和服务环境。

第二节做优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按照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思路,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调整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由数量农业向效益农业的转变,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由村庄小农业向市场大农业的转变,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扩大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优质农产品的生产和供应,构筑现代农业新格局。到2010年,农业增加值达到亿元,年均增速6。

多渠道增加农业投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立稳定增长的支农资金渠道,加强农业的对外交交流与合作,千方百计增加农业投入,继续搞好“沃土工程”、“中低产田土改造”、“坡改梯”“烟水配套工程”,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支撑,以产业优势为依托,按照“突出重点,凸显特色”的原则,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和高效经济作物。按照建设“畜牧大县”的目标,着力将生态畜牧业培育成我县的后续支柱产业,坚持走依靠科技发展生态畜牧业的路子,以养殖小区和规模场户为载体,改良畜禽品种,改进饲养方法,开发饲草饲料资源,发展饲料加工调制,推广“两全三保”等产前产中产后系列服务模式和机制,集中力量抓好优质奶源、肉羊和家禽基地项目建设,推动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生态畜牧业转变,把加快发展生态畜牧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点,使畜牧产业化经营迈出实质性步伐。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按照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顺应市场抓调整,突出特色抓调整,围绕支柱抓产业,继续巩固优化扩大粮食、烤烟、油菜、速生丰产林等优质农产品基地。大力发展蔬菜、畜牧、中药材、脱毒马铃薯等特色农产品基地,形成多乡一业、多村一品的农业产业格局。“十一五”期末,优质稻发展到6万亩,优质油菜5万亩,烤烟3万亩,蔬菜4万亩,脱毒马铃薯1.5万亩;奶牛万头,肉羊万只,家禽万羽,中药材发展到3万亩;丰产林万亩。形成以粮食、蔬菜、烤烟、畜牧、中药材、四大主导产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框架。

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和信息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农业科技、实用技术、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按照发展农村特色主导产业的要求,切实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实效性,大力发展农技推广、动物防疫等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升农经网建设,构建政府扶持与市场推进互动的农村市场信息体系,为龙头企业、营销组织和广大农民提供全面、准确、快捷的信息服务。培育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大力提高农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

积极发展乡镇企业,深化农产品加工。进一步落实信贷和税收优惠政策,积极支持乡镇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企业自主投资建设原料生产基地,鼓励龙头企业联基地、联农户,创新企业与农户的合理联结与利益分配机制。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推动农副产品的深加工和精包装,切实提高农副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延伸农业产业增值链。“十一五”期末,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家以上,年产值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家以上,全县农产品加工率达到以上,农产品加工总产值突破万元。

建立和完善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机制,积极采取综合措施,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十一五”期间,确保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0元以上,要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广辟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民的非农业收入比重,发展劳务经济,广泛开展农村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农村劳动力就业及转移培训的统筹协调,增强农民外出就业竞争力,拓宽农民外出务工增收渠道,大力推进“订单输出”,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

建立健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制定和实施主要农产品无公害、绿色、有机质量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健全农产品品质质量检测设施和手段,强化农业投入品市场监管,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进一步完善以农户家庭经营为主的双层经营体制,落实好减轻农民负担和扶农、惠农的各项改革措施,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整顿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增强村集体经济服务能力。严格保护耕地制度,按照“有所保,有所控”的原则,依法解决好城镇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的土地资源供给问题,确保重点项目的建设用地,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切实解决好失地农民的长远生计问题。逐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探索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推进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依法合理流转。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结合"文明新村"、“小康村”建设,做好乡村规划,集约利用土地,发展生产,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的发展,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三节做活旅游,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十一五”期间我县要把旅游业的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合理规划、市场运作、综合开发,尽快将旅游业培育成我县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成为我县的后续支柱产业。以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积极发展商贸物流、房地产、社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到2010年,国内旅游人数达到万元人次,年旅游收入达到万元;服务业增加值达亿元,年均增长%。

大力发展旅游业。围绕00市创建“林城”的战略定位,充分利用我县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优势,突出生态旅游、自然风光、民族风情三大特点,精心打造00旅游“朝阳产业”。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以南、北两条旅游线为两翼的总体布局。高起点、高规格完成主要旅游景点的建设性详细规划。加快我县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包装,完成国家森林地质公园申报工作,打造精品旅游区和旅游线路。通过各旅游景点的建设,形成县城商务观光休闲游;猴子沟科考探险游;草原、摆省民俗风情游;龙架山森林康体游;醒狮镇金龙谷自然风光游等五大旅游区,打造南、北两条黄金旅游线。把00建成黔中及南线旅游网络的重要连节点。

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加快建立“多渠道融资、多方式合作、多元化经营”的旅游融资体制,吸引民间资金和外资参与旅游资源开发和项目建设,着力构建投、建、管分离的旅游开发新模式。加强旅游市场管理和人才队伍建设,建立旅游景区现代企业制度。

大力拓展旅游领域。依托中国贵州00苗医药文化博览会的品牌,继续积极策划办好00“苗药”博览会等主题活动,加快打造“绿色药城”、“苗药基地”的步伐,实现从生态观光游到生态休闲、康体度假游的转变。

强化旅游服务,营造00良好的旅游环境。进一步加强旅游环境综合整治,维护好旅游市场秩序,加强旅游从业人员技能培训与服务质量管理,搞好旅游交通、安全、食品卫生等工作。借助电视、报刊、网络、户外广告等宣传造势,打造提升“绿色00天然氧吧”的旅游品牌形象,突出高山台地草原观光、休闲度假、康体健身的旅游特色,扩大00旅游知名度。

搞活提升商贸物流业。以加快城市特色市场建设为重点,进一步优化商贸业发展布局,依托铁路货站建设,建立全县高效、畅通的商品流通网络,发展连锁经营、专营专卖、物流配送等现代商贸流通业,搞活县城商贸,活跃城乡经济。

壮大房地产业。规范土地市场,鼓励创新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制度,全面推行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公开招标、拍卖和挂牌出让制度,坚持土地集中统一管理,建立土地投资基金,探索用部分收益金建立土地收购储备制度。规范国有企业的土地资产处置,纳入土地市场运作,盘活土地存量资产,增强政府对土地市场的调控能力。全面启动房地产

二、三级市场,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根据00的地理、区位和生态环境优势,面向00大力开发居家、养老、休闲和度假类房地产,建立业主自治和专业管理相结合的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的物业管理体制,促进住宅产业现代化。

培育发展其他服务业。支持发展独立公正、运作规范的专业化市场中介机构和各类行业协会等自律性组织,加强工业化发展中中小企业集群和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保健养老、公用服务、保洁保安社区服务业,促进社区服务产业化、规范化,为城乡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生活服务,全面提高服务行业的质量和效益。

第四节做大城镇,打造发展平台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十一五”期间,顺应经济发展和城镇发展规律,按照提质扩容、做大城镇的要求,改革体制,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有序推进,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城镇化进程。以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优化整合现有城镇资源,健全城镇整体功能,促进城镇化和区域经济的联动发展,实现人口与产业的聚集,加速城镇化进程,增强区域经济的辐射力和竞争力。到2010年,全县城镇人口达到8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40以上。

加快城镇建设。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实施以扩大县城和重点城镇的规模和实力为重点的城镇带动发展战略,优先发展县城,不断提升县城综合功能,强化区域中心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有重点地发展各具特色的小城镇,逐步形成以县城为龙头、中心镇为重点、村镇为基础的城镇体系。“十一五”期间,我县城镇建设按照“做强一点,带动两翼”的点轴发展战略,建成以县城为中心、以谷脚、洗马、羊场、湾寨、醒狮、哪旁、草原等为重镇的城乡体化城镇网络体系。到2010年,城区面积达到5.4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到6万人)、重点集镇达到0.2——0.6万人口的目标。

强化城镇规划约束。严格执行新一轮县城总体规划及城镇体系规划,进一步强调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县城要坚持“优化主体,拓展外延”的发展思路,完善区域详规,结合中心城区绿化、美化,统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搞好城镇重点工程建设,县城集中力量建设“一带”(贯城河风光带)、“一场”(综合体育场)、“二路”(环北路、环南路)、管道液化气站等重点项目。争取国家支持建设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工程,加快旧城改造居民小区治理步伐,高起点规划和启动新城区建设,强化县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和金融中心功能。

搞活城镇经营。逐步取消户籍城乡分置制度,建立新型的按居民居住地登记及变更登记制度,保证人口的自由流动和合法的迁徙权,取消附加在户籍制度上的规定。探索城乡社会保障、子女上学和升学、就业等方面一体化的具体途径,不断提高社会保障统筹的层次。建立市场化推进城镇化的机制,让市场去“经营城市”,盘活城镇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运用市场手段实现城镇建设的多元化投入,拓宽城镇建设筹资渠道。深化市政公用事业改革,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实行开放式、多元化、竞争性的经营方式,鼓励和引导各种所有制企业和个人投资市政公用服务领域,逐步形成城镇建设投资主体由政府向社会过度的格局。

加强城镇管理。建立健全“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城管机制,积极探索城市综合执法新路,健全城镇管理措施。加快城市环境整治,争创省级文明城市。重点整治脏乱差、违法建筑、占道经营等老大难问题,积极实施“蓝天、绿地、碧水”和“净化、美化、亮化”工程,大力开展文明示范路、平安示范街等系列活动,塑造优美、舒适、文明的城镇形象,不断提高依法治县水平。

第五节做实基础,增强发展后劲

“十一五”期间,要充用分利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我省实施00城市经济圈战略的有利时机,切实加强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到2010年,争取我县基础设施实现由“瓶颈”制约转变为基本适应发展要求,形成有效的水利保障体系、便捷的交通网络体系、可靠的能源保障体系、安全的信息网络体系。

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构筑密集便捷的交通网络体系。“十一五”期间,着力抓好“五连两通”(连接高等级公路、机场、铁路、主要工业矿区、旅游景区,通乡油路、通村道路)建设,力争完成千家卡—洗马—巴江、三元—龙从、民主—湾寨、民主—高坡、洗马—谷龙—偏坡、高枧—谷龙、00—水场等公路的油路建设。完善县内交通网络建设,提高公路等级,力争实现乡乡通油路或水泥路。以骨干交通线为纽带,抓好县内乡(镇)汽车站(场)建设,实现乡乡通客车,不断规范县内客运市场和客运管理体系。同时,争取开通继望坡连接高等级公路匝道口、开工建设00至00无障碍二级公路,开通00——00公交线路。积极配合完成黔桂铁路扩能改造、00枢纽改造工程、加快00县城铁路货场、龙羊公路铁路立交桥建设、麻芝至北部工业园区铁路专用线前期调研工作。有效地地解决制约我县区域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问题,充分发挥交通的“经济引擎”作用。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大中小微相结合、以中小水利设施为主,蓄、引、提、排、节水相结合,蓄、节水为主”的建设思路,多渠道筹集资金建设石龙沟水库,枧槽冲水库、龙潭水库等水利骨干工程;加快石板滩等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及红岩水利等枢纽工程的配套建设;大力建设节水灌溉设施和“三小”工程,使我县在解决工程性缺水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全面启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加强城镇和工业区供水能力建设,力争到2010年人均有效灌面达到0.5亩,节水灌溉面积达2.787万亩,解决6.8万人的饮水安全。树立水资源是第一战略资源的思想,加强水资源的统一规划和管理。

大力实施电力保畅工程。继续完善农村供电网和城网改造工程,努力提高农村电网供电质量和安全系数,提升电网配送电能力、力争到2010年,基本达到户户通。重点建设220千伏00变电站二期工程,完善35千伏线路的网络结构。抓好北部工业园区110千伏变电站新建、110千伏谷脚变电站二期工程建设;完善谷脚医药工业园区10千伏配电线路、县城龙山变电站、黑山变电站及连接城区之间的10千伏线路建设。争取国家支持建设0032万千瓦风力发电项目。加快整合改造煤矿,提高煤矿建设规模标准。构建稳定可靠、适应全县工业化、城镇化用电需求的能源保障体系。不断优化能源供应体系,调整电力结构,推广普及沼气、风能等新型能源,清洁能源,打造清洁能源示范县。

建立高速安全的信息网络体系。依托00城市经济圈无障碍信息平台,构建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城市管理、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公共安全、旅游服务、金融保险、环境保护灾害预防等综合集成应用系统,加快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网络建设,引导和促进通信网、互联网和有线电视网融合。加快邮电通信业发展,支持建设农村电信网络和加强邮政网络建设,提高农村电信和邮政普遍服务水平。逐步实现网络办公自动化,启动县委、县政府可视电话会议工程,到2010年,全县电话交换机容量达到3.5万门,80以上的行政村通电话。各乡镇全面开通宽带网,行政事业单位上网率达到,企业上网率达,城镇居民上网率达以上,形成一个技术先进、功能完善、方便实用、广泛覆盖的快速综合信息网络,逐步实现信息共享。

第六节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十一五”期间,00面临人口增长、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等多重压力,资源环境矛盾更加尖锐。我们必须从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高度,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力度,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继续实施天保工程和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工程建设,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大力开展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建设猴子沟自然保护区、云台山自然保护区和富洪国有林自然保护区。加快贵新高等级公路00段绿色通道和城镇绿化建设,争取启动石漠化治理工程。加大生态示范村建设力度,提高农村能源利用能力和水土流失防治综合水平,严格禁止对矿产资源破坏性开采。大力实施以沼代柴、以电代柴、节能灶等能源替代工程。“十一五”期间,力争每年建成农村沼气池1000口以上;治理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00平方公里,生态修复359平方公里;新增森林面积10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50以上。

减少污染,防治环境恶化。在招商引资、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中,执行“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的方针,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严格建设项目的“环评”和“三同时”,制度积极探索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补偿的新机制。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减少污染排放,确保工业企业污染全面实现达标排放;建立重点水源保护区,控制水污染,保障全县城乡饮用水源安全;推广清洁能源,提高清洁能源使用率;继续实行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的集中处置。规范生猪屠宰,减少养殖场的污染,鼓励畜禽粪便资源化,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使农业面源污染和农村环境污染得到切实整治。“十一五”期间,全县城乡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县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控制在国家Ⅱ级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国家Ⅲ类水域标准,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质量达到或好于国家Ⅱ类水域标准,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60以上,争取建成县城污水处理厂,县城区的声环境质量全部按功能区达标,逐步实现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以提高资源生产率和降低废弃排放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积极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进程。鼓励发展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附加值高的产业,全面推广清洁生产,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开发和推广应用资源节约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限制和淘汰落后工艺、技术、设备和产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抓紧完善本地区煤碳发展规划,指导煤矿有序发展,积极推行矿产资源保护权、探矿权招拍挂制度,合理开采和有效保护矿产资源。完善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价格形成机制,采取阶梯式定价、超量加价等办法促进资源节约。按照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原则,推动工业集中发展区按循环经济模式布局,大力提倡绿色消费,引导消费者自觉选择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开展节能、节水、节材、节粮和垃圾分类回收活动,减少一次性产品使用,推动全社会参与循环经济建设,力争到2010年,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取得实质性进展,单位产值物耗、能耗明显降低。

第七节化优环境,加大招商引资,搞好重点项目建设

围绕“行政提速、信用00、优质服务”等环境创新工程,积极营造招商引资的良好环境。强化对内对外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意识,大力实施开放先导战略。建立和完善投资环境监测和考评机制,建立健全各级政府综合性的行政服务中心,加快推进“一站式服务”、经济发展环境投诉中心建设,落实损害投资环境责任追究制度。坚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增强政策的透明性和可预见性,营造公平的竟争环境,形成规范一致的招商引资激励机制。“十一五”期间全县要牢固树立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以及“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观念,对规划所列的重大项目,要建立和完善项目咨询评估、审议决策制度,项目前期工作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千方百计多渠道、多层次、多方式争取和吸引投资参与我县重大项目建设,确保我县“十一五”期间有较高的固定资产投资率,支撑县域经济快速持续发展。

第八节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十一五”期间,我县社会发展坚持实施“科教强县”战略,把科技和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强公共事业和公用服务建设,按照公共财政的改革方向,保障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领域的财政投入,切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以人为本,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扩大就业和再就业,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努力构建友好和谐00。

充分发挥科技先导作用,积极推进科技创新。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加大对科技事业的投入,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以经济建设作为主战场,积极引进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大科技投入,确保财政用于科技经费的增长幅度高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和安排科技三项费占财政预算经常性比例,引导和支持企业增加科技研发和创新投入,加快建立科技风险投资、科技成果贷款担保机制,强化科技研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大力培养优秀年轻科技人才、科技管理人员和农村适用技术人才,加强科学普及、技术培训公共设施建设,文泛开展科学普及、技术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全民科技素质。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形成科学的人才评价、选拔任用和激励保障机制,为各类人才发挥作用、建功立业营造良好的环境,逐步打破制约我县经济发展的科技、人才瓶颈。“十一五”期间,确保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0以上。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不断完善教育体系。“十一五”期间,基本建立适应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均衡协调健康发展的教育体系和人才培训体系。推进素质教育,加大义务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积极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提高高中入学率,进一步调整完善中小学布局。到2010年,力争把00中学建成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加快3所完全中学建设,使高中毛入学率达到80%以上,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改善9所独立初中和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县城完成第四小学建设、完善30所中心完小和57所村级完小的办学条件和校舍环境建设,进一步整合农村不完全小学和教学点,合理配置师资力量,使全县适龄儿童入学巩固率和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8%以上,全县青壮年文盲控制在3%以下;加大学前教育的办学力度,各乡镇建好一所农村中心幼儿园;在巩固提高“两基”、“普实”教育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优秀贫困学生扶助基金,实施优秀贫困学生救助工程。搞好普职联办,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大职业技术的培训力度,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对社会青年、农村劳动力、失地农民进行专业技术培训,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适用型技术人才农村科技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培训,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力争到2010年,全县中、小学师资合格率达99%,小学教师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达到70%,初中教师大学文化程度达到60%,高中教师队伍大学文化程度达到99%,推动我县教育事业健康协调发展。

加快发展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网络服务体系建设,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一是在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网络服务体系建设上,继续巩固“十五”期间取得的成绩,以建立和完善城乡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助体系、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体系和卫生、计生执法体系为重点,优化并整合卫生和计生资源,合理配置,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确保全县城乡居民人人享有初级卫生医疗保健服务,提高城乡居民的身体健康。二是充分利用我县作为第一批实施《农村乡镇卫生基础设施规划》县的契机,加强项目管理,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彻底改变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使医疗技术水平得到提高;继续改善00县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龙山卫生院医疗服务条件和硬件设施建设;随着县城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县城规模的不断扩大,整合现有卫生资源,合理优化医疗网点布局。三是加强城乡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建立起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体系和现代化疫情信息系统,提高对疾病的预防控制能力,基本建立起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卫生服务体系、疾病防控体系,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条件得到较大改善,技术服务水平显著提高,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0岁以上,98%的村建有村级卫生室,50%村级卫生室配有专业的医务人员和医疗仪器设备,服务水平达到甲级标准;积极开展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开革,启动农村合作医疗示范乡镇,最终使农村医保人数达到或超过总人口的75%以上,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人口明显减少,疾病和疑难病症得到有效治疗,农村合作医疗救助体系基本建成。四是在计划生育事业上,通过加大硬件设施的建设和投入,整合卫生与计生人力和设备资源,进一步完善城乡计生服务体系,巩固“计生优质服务县”成果,使全县生育人口得到较好的服务,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率,提高人口素质。同时,继续贯彻国家对民族地区独生子女户、二女结扎户的优惠和扶持政策,加大社会保障的建设和健康教育、卫生保健的宣传力度,革除陋习,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十一五”期间,全县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不高于6‰,全县人口控制在21.8万人以内。

积极发展文化、体育事业。继续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为目的,在充分挖掘民族民间文化的前提下,通过国家及社会的资金投入,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得到根本改善。一是完善体育设施建设,推进全民健身运动,力争在“十一”期间建设00县城综合体育运动场,填补我县体育基础设施发展的空白;二是建设00县青少年宫,培养青少年的发明创造能力和热爱科学的兴趣和爱好,增强科技意识;三是建设00县老年活动中心,使全县老年人有固定的活动场所,达到老有所乐;四是改造建设00县城影剧院,丰富城镇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五是加强县城文化馆、图书馆的服务体系建设,使公共文化产品服务更多的社会群体,同时,完善全县14个乡镇文化活动中心和159个村级文化活动室的建设,丰富城乡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六是加强文化队伍建设,组建专业的文艺工作队,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艺演出活动;七是加强广播电视事业的投入和建设,形成以村为单位高速、宽带、互连互通的网络信息系统和统一开放、管理的交换网络体系,县城逐步向数字化方向发展;八是争取将巫山岩画等文物纳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完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冠山的总体配套设施建设,积极参与全国文化资源共享工程联网建设;九是以苗医药博览会的举办为契机,开展好城乡文体活动,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加强民族民间文化、历史文物的保护和开发,整合民族文化资源,把餐饮文化、体育休闲文化、社区文化、广场文化等赋予民族文化特色,形成多元文化共生共荣的文化繁荣体系。

促进档案气象等社会事业发展。加快档案设备设施建设,以档案信息化建设为重点,将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各级政府政务公开建设结合起来,促进档案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高度关注残疾、五保等社会弱势群体,让其同享社会平等的权益。按照“公共气象、安全气象和资源气象”的发展要求,加快气象现代化建设,构筑公共气象保障体系,重点抓好农业气象和生态气候监测预报工作,加强人工降雨、消雹和农村综合经济信息网络建设,推进探测环境保护和防雷安全执法检查,努力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加快统计、技术监督等各项事业的发展,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人民生产生活服务。

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坚持“两个确保”,落实“三条保障线”。力争让更多的非公制企业、个体工商户和灵活从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逐步把失地农民、进城务工农民纳入社会保障范围,依法逐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将符合条件的城镇贫困人口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做到应保尽保。加快“金保工程”建设,全面实现社保资金网络化管理,积极探索并建立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五保合一”的征缴模式,各项社保基金征缴率要达到95以上,确保企业养老保险按时足额社会化发放。建立健全独立于企事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样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发展社会公益、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互助、优抚安置等社会保障事业。

努力扩大就业和再就业。全面落实好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各项政策,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作为政府工作的优先目标,坚持在发展中解决就业问题。建立促进扩大就业的有效机制,鼓励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中小企业。重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积极引导全社会转变就业观念,提倡和鼓励弹性就业、自谋就业、自主创业。加大再就业资金投入,强化就业职能培训,高标准建好职业技术培训基地,组建职业介绍中心,提供劳动力供求信息,进行免费职业介绍服务。广泛开展各种再就业援助活动,启动小额担保贷款,扶持下岗企业人员再就业。统筹城乡就业,搞好农民工就业培训,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十一五”期间,新增就业岗位8000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关心困难群众生活。积极探索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各方支援、社会参与的扶贫助困帮扶机制,实现扶贫帮困工作经常化和制度化。围绕整村推进、劳务培训、产业发展三个重点,大力实施“基础扶贫”、“产业扶贫”、“科技扶贫”、“生态扶贫”、“社会扶贫”五大工程,着力搞好贫困地区路、水、电、通讯、基本农田、沼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重点扶贫、对口扶贫、抑制返贫工作力度,将农村特困群众纳入定期救助范围,力争完成不具备生存条件的贫困人口易地移民搬迁,加快贫困地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断改善教育、卫生等条件,切实保障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和平等享受公共服务的权利,努力使他们共享发展成果。到2010年,基本解决极端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帮助全县低收入人口实现稳定脱贫。

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稳定问题,用发展的手段解决稳定问题。认真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稳定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注重科学民主决策,提高决策水平,努力从源头上减少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的产生。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建立有效的民意沟通、矛盾调处机制,依法、合理、及时地解决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高度重视和解决房屋拆迁、征用土地、环境保护、企业改制、民工工资拖欠等热点问题。以创建“平安00”为载体,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农村以村组为主、城市以社区为主、机关以单位为主的群防群治体系,把矛盾纠纷调处、犯罪预防、法制教育等基础工作落到实处。健全“严打”经常工作机制;打造“平安00”新形象。

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坚持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建立健全统一协调的安全生产监管体制,严格安全执法检查,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设施建设。切实抓好煤矿等高危行业安全生产,做到监管关口前移,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进一步加大政府公共安全投入,建立和完善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应急保障机制,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加强交通、消防安全宣传教育、责任落实和监督管理,搞好交通安全设施、消防安全和消防队伍建设。抓好消费品市场和食品、药品、餐饮卫生安全等的监管,加强产品质量监督体系建设,加强自然灾害、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财产安全。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执政能力。按照精简、统

一、效能的原则,围绕建设法治政府,建立严格、公正和文明的执法机制;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切实解决政府职能错位、越位、不到位的问题;加强和完善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抓好公务员队伍建设,加强对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特别是领导班子主在负责人的监督,切实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程招投标、土地使用权出让、探矿权及采矿权出让、产权交易,政府采购、财政资金运行、国有资产管理和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积极推进政府行政管理、投融资体制、交通、水利、市政公用设施、教育教育文化卫生体制等各项改革,落实好各项改革措施。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加快健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预防腐败体系。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全面落实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广大干部、教育人民群众的战略任务,继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全社会树立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大力倡导遵纪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充分发挥学校主渠道作用,不断深化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努力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广泛开展爱我00、建设00等公益活动,大力表彰和宣传各类先进典型,弘扬社会正气,破除各种陈规陋习和封建迷信,积极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争创国家精神文明先进县。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充分发挥政协政治协商、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职能,继续推进政务公开,村务公开,拓宽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广泛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和企业民主管理制度,保障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进一步做好民族、宗教、侨务、对台工作,组织实施00县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切实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提高妇女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及决策水平。坚持“依法治县”,继续做好普法工作,强化全民法制意识。推行政府工作规范化、法制化,依法从政,从严治政。加强政法队伍建设,提高政法队伍素质,强化执法监督,提高执法水平。继续加强公安、检察、法院、司法的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

第六章实施规划的主要政策措施

一、产业导向政策。以国家产业政策为依据,结合我县经济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制定和实施产业导向政策。政府鼓励和支持各类投资主体投资于农业、支柱产业、高新技术先导产业及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社区服务业等重点领域。依法禁止或限制低技术水平、污染严重、浪费资源的产业和产品发展。

二、积极的财政政策。坚持依法治税,强化税收征管,增加财政收入,提高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增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重点提高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建设支出,优先安排人民生活。坚持量入为出,量力而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科技教育和文化公益事业发展、经济结构调整的投入。增加财政导向性资金投入,引导社会各方面增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

三、促进投资增长政策。为支撑“十一五”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要继续保持投资对经济的主要拉动作用。初步测算五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10.06亿元,年均增长15。为此,必须有效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多途径和多方式吸引和启动社会投资,集中资金保证重点建设。“十五”期间将建成关系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的重点工程30项。

四、鼓励和扩大消费政策。以积极的消费政策促进消费需求较快增长,拉动经济增长。拓宽消费领域,发展消费信贷,改善消费环境,加快居民消费升级步伐,促进住宅、家用汽车、教育、旅游、信息等消费热点形成规模,增加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提高改革措施透明度,改善消费者预期,增加即期消费。

五、完善收入分配政策。深化对劳动及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完善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收入分配体制,鼓励技术、资本、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强化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功能,防止收入分配差距过分扩大。保护合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六、规划组织实施。本纲要所确定的目标和任务,政府通过组织实施政府工作报告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加以落实。关系我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发展的重点专题规划,由政府职能部门组织实施。特定行业或产业发展方向的行业规划,是指导性的规划,重在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方向。

“十一五”时期,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要实现又快又好发展,前景光明,任重道远。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各项方针政策,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动员和组织全县各族人民,齐心协力,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完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十一五规划

图书馆“十一五”发展规划

一、前言

图书馆是我院文献信息中心,承担着为全院师生提供教学、训练、科研和竞赛所需的各学科各类型文献资源的任务。本馆紧密配合学院的建设与发展,以读者为中心,以创办体育大学和创建广东乃至华南地区一流的体育特色图书馆为目标,从长远的、宏观战略上考虑,制定本馆“十一五”发展规划。

二、发展现状

(一)主要成绩

1、馆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学院领导的关心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图书馆对内、外墙进行了翻修,正面外墙贴上了色彩明快的釉面砖,内墙也用白色乳漆重新粉刷,显得宽敞明亮;同时更换了破旧的门墙,换上了崭新的窗帘。图书馆老化的电线也全部更换,照明系统重新布设。经过一系列的翻新改造,图书馆的面貌大大改观,为读者创造了良好的借阅环境。

2、硬件设施大大改善

近年来,学院加大了对图书馆现代化方面的投入。2002年底,总投资达到80万元的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正式动工,2003年初建成。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拥有60台高性能的多媒体电脑,以及投影机、视频展台、DVD机、控制中心等设备,可以为读者提供上网以及多媒体教学等服务。电子阅览室开放2年多以来,深受读者们欢迎。与此同时,图书馆升级了服务器,添置了新复印机和多台工作电脑,大大改善了图书馆的设备状况。

3、藏书建设取得巨大成果

为了迎接教育部2008年对我院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近年来,图书馆狠抓藏书建设。据统计,2001年至今,图书馆共采购图书13万多册。其中体育类中外文图书、报刊的收藏量华南地区最多、最全,省内高校、国内体育馆校以及港澳台甚至东南亚地区都有读者前来我院查找、利用文献资源。

4、开拓文献资源采购业务

本馆执行国家政策和学院规定,进行了历史上第一次文献资源的招标工作,使文献资源的采购真正做到公开、公正、透明,使本馆文献采购工作步入规范化轨道。

5、管理水平稳步提高

近年来,图书馆在管理上下功夫,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方面坚持考勤制度,使图书馆成为全学院考勤工作做得最好的单位之一;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了图书馆党务、行政、业务、科研方面的管理制度,编制了《图书馆规章制度汇编》,使图书馆的各项工作有章遁。

6、服务水平再上台阶

多年来,图书馆坚持“读者至上”和“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从多方面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首先,图书馆延长了开放时间,周开放时间达到81小时,中午、周

六、周日部分室(部)正常开放;其次,图书馆建立了图书馆网站,通过访问网站,在家中也可以检索图书馆的藏书资料,进行借书查询和图书预约、续借操作,可以向图书馆荐购图书,对图书馆的工作提交意见或建议。此外,图书馆还调整了借书权限,使读者的借书范围更广,借阅权限更大。通过购买数据库和加入广东高校网络图书馆,图书馆可以为读者提供10多种全文数据库的检索和下载服务,深受读者欢迎。

7、科研成果丰富

贯彻“以工作带科研,以科研促工作”的方针,在搞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图书馆员工还积极参与科研活动。据统计,“十五”期间,图书馆共承担省部级科研课题四项,院级科研课题30多项,编撰出版书籍数册,在各类型专业刊物发表文章120多篇,参加各类学术会议,获奖和交流的论文达30余篇。

(二)不足与问题

1、“以读者为中心,读者至上”的观念未完全落实。个别工作人员对读者的服务态度有时不够友好,未能切身处地站在读者的立场上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

2、爱岗敬业思想有待进一步加强。工作人员串岗、离岗现象时有发生,部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不足,主动服务的意识不强。

3、服务方式和范围未能完全满足读者要求。服务方式和范围还主要停留在阅览和借还书阶段,参考咨询工作虽已开展起来,深层次的服务还需继续加大、加强力度。

4、办馆条件严重不足。

(1)馆舍面积仅为3150平方米,以2004-2005学在校学生4842人计算,生均仅0.65平方米。

(2)阅览座位仅为350个,按座位数与学生之比为1:4计算,图书馆的阅览座位应为1200个。

(3)电脑设备不足。电子阅览室仅有60个机位,经常出现读者排队上机现象;图书馆有近半的工作人员还没配备电脑,有些日常工作无法开展;服务器和存储设备不足。

5、电子资源无法满足需要,没有自己的特色资源。

三、机遇和挑战

踏入新的五年,图书馆将面临着一系列的机遇与挑战。当前,学院正在密锣紧鼓地进行迎接2008年教育部对我院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准备工作,为了实现包括图书馆在内的测评指标达到优良标准,学院领导非常重视,无论从人力、物力、财力方面都进行了较大的投入。在可见的将来,建筑面积20552平方米的新图书馆将拔地而起,新图书馆实行更加现代化的管理方式,贯彻“以人为本”理念,为读者提供更加舒适的借阅环境,更多元化的服务。此外,学院提出要在2015年创办体育大学的目标,这对图书馆来说也是一个发展的契机。当然,机遇和挑战是并存的,学院为图书馆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图书馆必须抓住这些机遇,从管理、藏书、服务等方面做更多的工作。

四、指导思想

“十一五”时期图书馆工作和各项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图书馆的发展全局,紧紧围绕我院的教学、科研和训练任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牢固树立“一切为了读者”的服务理念,大力加强藏书建设、现代化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增强人员素质,扩大服务范围,为实现学院创办“广东体育大学”的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五、发展目标

“十一五”期间,我院图书馆事业建设的发展目标是:改善办馆条件,充实馆藏资料,优化藏书结构,加强现代化建设,为我院教学、科研和训练提供资源保障,为我院实现“十一五”规划和创办体育大学的目标提供应有保障。

发展目标:我院图书馆在2008年之前应建设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左右的新馆,并配备先进设施;馆藏纸质文献总量将达到50万册以上(电子图书约10万册),馆藏资料满足我院各专业、各学科用书的需要;电子阅览室机位达到100个以上,公共检索机位20个以上;建立博硕士学位论文提交和发布平台,建设博硕士论文数据库和体育专家数据库,提供电子图书、全文期刊和各类特色数据库的检索服务。

六、主要任务

(一)基础设施建设

图书馆是学校文献信息中心,是学校教学科研的重要基础设施。学院新图书馆将于2006年5月动工兴建,新图书馆要建成校园标志性建筑,充分体现“功能需要”、“技术领先”和“以人文本”的三项原则。“功能需要”是指能够满足现代化图书馆各种功能的要求;“技术领先”是指能够收藏和利用各种载体的文献资源,满足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技术要求;“以人为本”,就是要给读者创造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给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

新馆的建筑面积将达到20552M2,阅览座位1300多个。新馆在功能设计上采用藏、借、阅、检、研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具有突出的高等院校文献信息中心的品位与风格,为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采用灵活的开放式服务模式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是集信息化、网络化和数字化于一体的新一代图书馆。其总体设计目标和基本要求为:

1、新图书馆大楼的建设要按“一流规划、一流设计、一流建设、一流质量”的要求,按照一流的标准去规划设计,建成校园标志性建筑。

2、新图书馆要建成学院的文献服务和信息网络中心、检索咨询中心和学术交流活动中心,为广大读者提供优美的学习环境和良好的研究条件,成为读者学习研究、开展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

3、新图书馆在建筑设计时,既要满足藏书的需要,又要满足服务的需要,同时随着现代化图书馆的建设,还要满足网络文献信息的检索和获取、学术报告、展览宣传、读者休息等多功能的需要,为读者、工作人员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工作条件。

4、新图书馆建筑要适应现代化图书馆的需要,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图书馆的建筑设计应紧密结合图书馆的性质、特点及发展趋势,为运行先进的管理方式和现代化的服务手段提供灵活性强、适应性高的空间。满足藏、阅、借、检、研一体和空间布局灵活使用的要求。

5、新馆大楼整体设计理念是:开放式、多功能、人文化。要突出文化品味,注重智能设计,节约资源,健康环保,将新图书馆建设成既富有文化底蕴,又富有现代文化气息,既有适应时代发展的各种使用功能,又有艺术欣赏价值,既符合图书馆建筑规范,又能满足现代化图书馆管理要求,造型美观,匠心独具,与整个校园风格协调一致的图书馆。

6、体现读者第一,服务育人的宗旨。设计以人为本,处处为读者着想,力求人文与科技的完美结合,提供人性化的阅读空间,努力营造求知、创新、高雅、自由的学术氛围,使之能吸引读者更好地利用信息资源和满足个性化服务。

7、具备外向型高等学府学术殿堂的品味,以适应对外交流和国际合作的需求。

8、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设计应有灵活性和发展余地,新图书馆要参考智能大厦得的综合布线要求来设计建筑,要具有传统图书馆向电子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发展的能力。

(二)文献资源建设

根据学院学科专业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地调整图书馆的藏书结构,为教学、科研、训练和竞赛做好文献资源服务,制订并逐步完善采访工作细则,全面加快馆藏资源建设,在现在33万册馆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2006年要达到纸质图书37万册,2008评估前达到纸质图书42万余万册,电子图书10万册的规模。争取2009年馆藏图书馆总量达到50万册以上,2010年达到60万册,与学校的发展和办学规模相适应。报刊订购将达到1000种的规模,并根据学院学科建设的需要,注意核心期刊和重点期刊的订购。并注重奥科会、全科会等一系列的体育论文集的收藏,拟成立体育特色的特藏库。

其间,需要在全校进行调研,逐步建立并完善藏书体系,加强体育类和相关学科的中外文图书、期刊和数据库的订购工作,使之形成更显著的我院藏书特色。

(三)图书馆计算机网络及自动化管理系统建设 图书馆新馆将采用全新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以稳定、高效、使用方便为目标。在硬件设施方面,采用国际名牌的服务器和交换机,配置高性能、大容量的存贮设备,满足电子图书、随书光盘、论文提交和其它特色数据库的存储要求;新图书馆大楼采用综合布线系统,提供高速、完善的网络信息接入点,同时具有语音广播、消防监控、闭路电视监控功能。在软件方面,鉴于目前使用的SULCMIS III在功能、稳定性方面存在缺陷,新馆将考虑采用更成熟、更先进的计算机管理集成系统,以适应未来图书馆的发展要求。在数据库建设方面,进一步加强与广东网络图书馆的合作,为读者提供期刊网、维普数据库、万方电子资源、优秀硕博士论文数据库等全文数据库检索和下载服务;同时,购买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报刊数据库、体育咨讯网;建设本馆的特色数据库,包括博硕士生论文数据库、学院科研成果数据库、院内从事体育科学研究专家数据库,以及各体育大项(例如篮球、足球、田径等)的多媒体数据库;电子图书方面,在购买10万册电子图书的基础上,以后每年将新增1—2万册。

(四)图书馆管理

在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与各系、部选派相应学科的教授建立联系;成立广州体育学院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作为全校文献信息工作的协调机构,负责各学科文献资源以及数据库建设的咨询、规划和监督工作。

采用先进的全面办公自动化系统,降低办公成本,增强各种事务的透明度,提高管理水平和办公效率,提高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协作水平。

(五)员工队伍建设

加强图书馆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在各项业务工作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做好新党员的发展和培养教育工作。

继续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图书馆员工敬业爱岗的自觉性,挖掘全体馆员的潜力,充分提高馆员积极性、创造性和服务热情,以人为本,做好服务工作,增强做图书馆人的自豪感。

通过岗位聘任和业务培训,进行图书馆业务人员的合理分工;通过引进人才和继续教育,改善图书馆的专业结构,力争到2010年使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数比例达到规定要求。

(六)图书馆服务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以读者为中心的办馆指导思想,全面更新服务观念,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在做好图书馆基本借阅服务的基础上,大力拓展高层次的信息咨询服务,通过设立咨询台,编制推荐书目,开展在线咨询等方式,进一步深化参考咨询服务工作。主动承担教师所主持的各级别课题所需要查找的文献资料,提供各级别课题的研究现状和进展等情报,实行定题跟踪服务,为学院的教师从事高水平课题研究奠定一定的基础,为学院的科研建设做贡献。加快图书馆网页建设,做好网络资源的整合和导航,实现快速获取资源功能;在图书馆网页开辟“新书通报”、“新书点评”和“读者荐书”栏目,加大对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宣传力度。

以新生培训,文献检索选修课,专题讲座等形式,多层次地开展读者信息素质教育,提高读者获取、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

七、主要措施

(一)争取上级领导支持。

图书馆的事业的建设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还有赖于上级领导的支持,图书馆是学院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科研和训练提供保障的重要部门,我们应千方百计地争取上级领导支持,努力改善办馆条件,争取在2007年建成新图书馆,为读者提供方便、舒适的借阅环境。

(二)加大经费的投入。 2010年预计图书馆藏达到60万册,希望财务部门作好经费计划,保障对图书馆购书经费的投入。

(三)加强图书馆的硬件设施。

图书馆计划将进行一系列数据库的建设,购进电子图书等都需要硬件设备的投入,还有目前图书相匹配的光盘也需要购置相应的硬件设施,才能达到图书与光盘同时能与读者见面,更好地使文献资源得到利用。从现代化管理的角度出发,对读者借还书处需采用双显示系统,更好地方便读者。

(四)强化管理,提高办馆水平。

在认真贯彻执行学院各项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完善图书馆的各项制度,使图书馆的各项业务工作有章可循。继续严格执行考勤制度和其它制度。

(五)提高服务意识,提供优质服务。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

(六)提高人员素质,促进业务发展。

人才是办馆之本。要通过引进人才和加强对现有人员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工作人员素质,促进图书馆各项业务上新台阶。

第三篇:计量工作“十一五”发展规划

计量是关于测量的科学,是实现测量单位统

一、保证测量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人们在广泛的科技、经济、社会活动中,每天都进行着各种不同的测量。测量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这些活动的成效,而计量是实现准确测量的基本保证。没有计量,就无法保证科技创新、质量控制、公平交易及健康、安全、环境监控、资源保护中各种测量的有效性,也就无法保证国家和公众的利益,从而无法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因此,计量是整个国家科学技术、经济和国防建设、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

进入新世纪,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面对发展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十一五”期间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关键时期。计量必须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同步发展,才能保证我国各个领域中测量量值的准确可靠并与国际一致,从而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及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需要。“十五”期间,我国计量工作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成绩。认真总结“十五”的经验,并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需要出发,按照计量自身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制定好计量工作“十一五”发展规划,明确国家计量科学发展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提出其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建设重点,以及支撑条件和保障措施,将对提高我国计量工作的整体水平,加强计量工作的基础支撑能力,保证计量工作今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n(来源于新世纪范本网)bsp;

一、“十五”期间计量工作基本情况

1、科学计量工作取得一定进展。

一是加强了国家计量基准体系建设。国家质检总局组织专家对60-80年代建立的原有191项国家计量基准、副基准的整体技术水平进行了首次评价,评价后保留了177项。 为适应科学技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开始就有关国家计量基准体系的构架、发展方向及管理组织专题研究。初步建立了经费渠道,加快国家计量基准的更新改造,并开展了包括7项量子基准课题的前沿研究。其中,“激光冷却铯原子喷泉时间频率基准”的不确定度达到8.5×10-15,相当于350万年不差1秒。目前国际上只有法国、美国和德国独立研制成同类的实验室型原子钟,这标志着我国时间频率计量研究已进入世界最先进水平的行列,体现了我国科学研究、实验能力和工艺技术的水平。直流量子化霍尔电阻基准研究取得了创新性成果,在国际关键量比对中,其技术指标国际领先,为维护我国技术主权及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防建设具有重要意义。2003至2005年,总共安排落实财政部专款4400万元用于激光波长基准量值溯源体系(532nm)能力建设等22个项目。启动了一批为保证我国基标准量值与国际一致,并提高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服务能力的研究项目,如纳米计量标准、GSM数字移动通信综测仪校准系统、光通信计量检测标准、眼科医疗仪器检测及基础标准的研究、工频谐波精密测量技术研究、强激光与高能激光计量标准与溯源装置研究等。红外体温测量的辐射温度溯源体系研究成果在防SARS

期间做出了贡献,“角膜接触镜顶焦度标准器”已成为国际标准ISO 9342-2,客观式标准模拟眼也写入国际标准ISO

10342“验光机”。为逐步提升和完善现有计量基标准的量值传递、溯源能力,提高其测量能力和自动化水平,各地也加大了投入,新建和改造了大量社会公用计量标准,仅国家质检总局2005年受理并组织考核的省级以上新建计量标准就有158项,促进了计量标准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是积极参与了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从2005年起,科技部正式将计量基标准建设(物理部分)、计量基标准建设(化学部分)、标准物质等三项课题纳入国家科技 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国家质检总局组织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等落实了建设计量基标准公共信息平台等子项目计划,并先后下发了《关于落实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加强计量科技基础建设的通知》、《关于做好编制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发展规划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落实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等文件,指导地方参与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一些地方也与科技管理部门密切合作,将各地计量基标准建设纳入了当地科技经济发展规划。

三是积极组织了计量比对。由国家计量院和标物中心代表我国共参加国际物理、化学量关键比对105项,参加其他双边、多边国际比对17项,绝大多数项目达到了国际等效要求,有一些项目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为国际互认提供了技术支撑。组织各省级计量院(所)对三相电能表等12项标准装置开展了量值比对,对电能表、电子计价秤开展了型式评价实验室能力比对,并首次组织实施了船舶液货舱容量比对、历时8个月的静态轨道衡量值比对、历时一年的铁路罐车容积量值比对、大容量计量比对等。大区和一些地方也组织开展了计量比对。通过比对确保了全国计量标准量值的统一和与国际量值的等效性。

四是加强了现场计量校准和在线计量检测技术的研究。国家计量院、国家专业计量站和一些省级计量院(所)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在现场计量校准和在线计量检测方面做了大量技术开发和研究工作,如质量检验与市场监督技术开发装备研究、电能表在线检定装置等。国家计量院研制的射频原油含水分析仪,应用在原油生产过程的脱水工艺和集输管线的在线计量检测中,有效地控制了原油脱水质量和输送原油中水的含量,解决了企业在线检测的难题,并为企业节能增效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获得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的《模/数、数/模转换器静态特性测量标准》,解决了模/数、数/模性能的准确测量和量值统一,广泛应用于计算机接口、卫星通讯、雷达控制、数控机床、仪器仪表制 造、工业自动化测控等科研、生产和国民经济领域,该成果对于发展我国数字化高新技术产业起到了推动作用。

五是标准物质及其计量检测方法的研究取得成效。在科技部及有关部委的支持下,加大了资金投入,标物中心、中科院及有关部门的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针对经济建设发展的需求,研制了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标准物质。在建立与完善国家分析测试体系、集中各个领域的分析测试资源、农药及兽药残留物量值传递溯源体系及检测能力的建设、为我国履行《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解决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计量标准和检测结果的有效性问题而进行的痕量有害物质计量基、标准和权威检测方法研究等具有重要意义的项目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果。

2、加快计量系统的改革和发展。

一是加强了计量技术法规工作。制定了《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管理办法》和《国家计量技术法规制修订项目经费管理暂行规定》。调整、改革了全国专业计量技术委员会,优化了技术委员会的构成,将原来的21个委员会调整为19个,委员总数增加三分之一,行业和企业委员占到总数的40%以上。建立了计量技术委员会的专家库,19个委员会共有管理和技术专家316名。同时积极组织制、修订计量技术法规。目前,由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和备案的技术法规共计2625个,其中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93个,国家计量检定规程847个,国家计量技术规范136个,部门计量检定规程1031个,地方计量检定规程518个。国家计量院还完成了99项国家计量基准操作技术规范的修订工作。

二是规范了计量标准考核和管理工作。对全国计量标准、计量检定人员考核委员会进行了换届改选,初步建立了全国计量标准考核管理信息系统和计量标准考核年报制度,施行了国家计量标准考评员注册制度,修订了《计量标准考核办法》和《计量标准考核规范》,并组织了宣贯。全国已建立起一支3687人的国家计量标准考评员队伍,各级质 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法组织实施了所辖区域内的计量标准考核(复查)工作。目前,经考核合格并取得证书的计量标准包括: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建立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35028项,授权开展计量检定的单位建立的计量标准6975项,企、事业单位建立的最高计量标准50830项。

三是加强了对标准物质的规范化管理。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组织有关部门、技术机构的管理和技术专家成立了全国标准物质管理委员会,共批准全国192个研究院所和大学、企业研制的国家标准物质3461种,其中,国家一级标准物质1291种,国家二级标准物质2170种。

四是着手研究计量检定人员管理模式的改革并加强管理。包括组织修订《计量检定人员管理办法》和1991年出版的《计量检定(测)人员考试题库》,筹备建立计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制度等。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法组织实施了所辖区域内计量检定人员的考核工作。目前,全国有16余万人取得计量检定证件。其中,依法设置的计量检定机构有计量检定员39504名,授权开展计量检定的单位有计量检定员20989名,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有计量检定员101415名。

3、计量技术机构的改革和发展得到加强。

一是加快了大区国家计量测试中心的建设。大区中心的工作重点已逐步转向发挥区域量值传递作用。如每年大区间比对项目已增加到8项,大区内比对项目已增加到15项。“十五”期间国家为大区国家计量测试中心建设共投入工作经费3600万元,地方财政投入配套经费930万元。目前,大区中心共建立并保存国家计量基准47项,大区级计量标准575项。

二是对国家专业计量站实施了分类管理。对从事一般检定、校准工作的计量站,不再安排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考核;对从事具有垄断性强制检定工作的计量站,加强行风和 公正性管理,提高服务意识;对从事与其他单位检定项目重复的计量站,适当引入竞争机制,降低社会成本;对具有高、精、尖大型计量设备的计量站,给予政策支持。目前,共有国家专业计量站52个,其中国家专业计量站19个,分站33个,覆盖了电力、铁道、石油、海洋、矿山、通讯、船舶、气象、纺织等多个领域的特殊计量专业,固定资产2亿余元,有职工1000余名。

三是加快全国质检系统计量技术机构的改革重组、资源整合、调整机制、更新装备。其中,北京等13个省(区、市)已完成省会城市保留一个计量技术机构的重组工作。省级计量技术机构普遍加大了对科研和基础设施的投入,据统计,仅2005年省级计量技术机构的固定资产投入已达9亿元。目前,31个省级计量院(所)共有实验室面积约23.6万平方米,仪器设备6亿多元,职工4348人,其中:高级职称912人,中级职称1325人;研究生学历148人,大学学历1802人。

四是计量技术机构的内部管理和自身建设得到较大加强。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建立了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制度,通过考核,强化了计量技术机构的内部管理,完善了质量管理体系,促进了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山西等23个省级计量院(所)开展了机构内部人事制度的改革,通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引进、培养、使用人才的制度,完善内部竞争激励机制,基本形成了竞争上岗、奖惩分明的用人机制;提高了科研开发能力,使其自我发展、自我造血的功能得到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随着计量技术机构的发展以及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高,逐步树立了计量技术机构在社会上的科学、公正形象。

4、计量法制管理工作得到加强。

一是计量行政法规制度日臻完善。《计量法》的修订工作正式启动,并列入国务院2004 年、2005年二类法律修订计划;2005年底形成了《计量法》(修订第六稿),经国家质检总局局务会审议后已正式报送国务院法制办。先后制、修订了《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监督管理办法》等9件计量部门规章,组织修订了《依法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和《进口计量器具型式审查目录》,向有关国际组织进行了通报,使国内外的管理范围保持一致,并基本符合了《行政许可法》和WTO/TBT的要求。地方计量立法工作也在加快,陕西等14个省(区、市)和深圳经济特区先后发布了地方计量条例。目前已形成由计量法和8件计量行政法规、26件计量部门规章、28件地方性计量法规以及4件地方政府计量规章构成的计量行政法规体系。此外,中央军委发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计量条例》,国防科工委发布了《国防科技工业计量监督管理暂行规定》。

二是基本建立了商品量计量监督管理制度。包括建立了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国家、省两级计量监督抽查制度,建立了一批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实验室,先后组织开展了6次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国家监督专项抽查。其中,在2003年至2005年连续三年安排太原等15个省会城市对米、面粉、食用油、牛奶、纯净水、啤酒、味精、白酒、洗衣粉、洗发液等10种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进行国家监督专项抽查,抽样合格率分别为76.2%、81.9%和84%;在2003年至2005年连续三年安排哈尔滨等另外15个省会城市对方便面(挂面)、奶粉、茶叶、葡萄酒、茶饮料、速冻食品、合成洗涤剂(洗餐具、水果、蔬菜等用的洗涤剂)、化妆品、涂料、油漆等10种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进行国家监督专项抽查,抽样合格率分别为88.0%、86.6%和88.9%。为了加强对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监管的力度,各地质量技术监督局也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对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进行了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检查,据统计,2002年至2005年平均抽样合格率分别为87.9%、87.4%、85.1%、86.3%。

三是切实加强了计量器具产品质量的监督。先后组织对水表等19种计量器具的产品质量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其中,“十五”期间连续4年的水表抽样合格率分别为85%、84.7%、82.9%、92.5%,电能表为97.4%、97.3%、93.8%、96.3%;连续3年的电子计价秤抽样合格率分别为60.6%、51.5%、68.3%,眼镜计量仪器为84.2%、85.7%、86%,出租车计价器为100%、87.5%、100%,税控加油机为96.4%、87.5%、85%;连续2年的称重显示器抽样合格率分别为85.7%、83.3%,电子血压计为100%、83.3%;玻璃液体体温计为66.7%、76.9%,称重传感器为50%、64.7%,瓦斯计为80%、88.9%;煤气表、心电图仪、粉尘测量仪、蒸汽流量计、水银血压计、多费率电能表、压力表、弹簧度盘秤的一次抽样合格率分别为67%、100%、72.7%、96.9%、66.7%、96.8%、61.1%、25%。各地质量技术监督局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特色也相继组织开展了对部分计量器具的监督检查,据统计,2002年至2005年全国各地检查计量器具的平均抽样合格率分别为88.9%、90.2%、86.8%、76%。

四是计量器具强制检定工作不断加强。“十五”期间,按照计量法的规定,全国平均每年对3184万台件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最高计量标准以及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方面并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计量器具实施了强制检定,为保证社会各领域测量量值的准确可靠做出了贡献。此外,根据国务院授权,适时调整了国家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目录,纳入了电话计时计费装置、棉花水分测量仪、验光仪、验光镜片组、微波辐射与泄漏测量仪、燃气加气机、热能表等,取消了汽车里程表。目前,我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为60项117种。为规范加油机等重点计量器具的监督管理,统一了加油机强制检定的合格标志。向社会公布了各种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的检定期限;制定了新版的《检定证书》和《检定结果通知书》封面格式式 样;统一规定了《仲裁检定申请书》、《仲裁检定证书》等格式式样;开展了建立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具档案试点工作。

五是重点市场计量专项整治成果显著。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整顿市场经济秩序的决定,每年都开展了重点市场计量专项整治,打击了市场上的计量违法行为,树立了一批好的典型,规范了市场上的计量行为,提高了全社会的计量法制意识。这些专项整治工作包括:

2002年组织开展了集贸市场、加油站计量专项整治。共出动计量监督执法人员8.8万人次,检查在用计量器具191万余台(件),合格138万余台(件);检查公平秤19101台(件),合格18216台(件);检查定量包装(零售)商品257110批次,合格224549批次;检查66213家加油站在用加油机223095台(件),合格214585台(件);查处集贸市场计量器具违法案件23351个,定量包装(零售)商品计量违法案件12901个,加油站加油机计量违法案件3395个。据30个省(区、市,未含西藏)统计,集贸市场在用计量器具258万余台(件),受检率从62.9%上升到86%;集贸市场设置公平秤24466台(件),受检率从74.6%上升到95%;加油站在用加油机291267台,受检率从97.7%上升到99.7%。

2003年组织开展了眼镜制配场所计量监督检查。共检查眼镜店20981家,在用计量器具受检率从77.8%上升到93.3%,在用计量器具平均合格率从89.2%上升到95.8%;检查眼镜产品生产企业190家,在用计量器具受检率从95.5%上升到98.8%,在用计量器具合格率从96.1%上升到98%。2003年还配合国务院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部署加强计量监督工作,共检查食品类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30529家,在用计量器具受检率从81.9%上升到95.4%;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抽样合格率从80.8%上升到92.8%。

2004年组织开展了餐饮业计量专项监督检查。共检查餐饮店77485家、在用衡器 111712台(件),受检率从53.7%上升到92.4%,合格率从66.3%上升到94%;检查量杯、量提53120个,受检率从46.9%上升到88.7%,合格率从66.9%上升到88.2%。 2005年组织开展了粮食、棉花市场和煤矿计量专项监督检查。其中,粮食市场专项检查中共检查粮食收购站27799家、在用计量器具80874台,检查粮食销售企业33009家、在用计量器具74585台,受检率分别从86.8%和86.5%提高到98.5%和97.8%;检查定量包装商品35863批次,合格率为90.8%;查处计量违法案件4308起。棉花市场专项检查中共检查棉花收购站7714家、在用计量器具26048台,检查棉花销售企业4674家、在用计量器具16771台,受检率分别从89.6%和88.1%提高到99.3%和99.9%;查处计量违法案件559起。煤矿专项检查中共检查煤矿企业13213家、在用计量器具322797台,其中瓦斯计228821台、风压表29481台、粉尘测量仪3631台、其他在用计量器具60864台,受检率分别从73.1%、61.8%、47.1%和74.3%提高到88.9%、79.9%、69.7%和91.3%。

六是贯彻落实《道路交通安全法》,做好相关计量器具的检定。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做好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在用计量器具的检定,下发了“关于做好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监督管理接收工作的通知”。据统计,目前30个省、区、市(不含西藏)共有2010个机动车安检机构(已接交和未移交的),3127条检测线,在用计量器具22152台,已检定21261台,占总台数的96%。其中,质检系统检定19178台,占已检定总数的90.2%;公安系统检定1167台,占已检定总数的5.5%;安检机构自己检定257台,占已检定总数的1.2%;其他单位检定659台,占已检定总数的3.1%。

七是规范行政审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全面完成了计量行政 许可项目的清理,保留了计量行政许可项目9项。其中,根据计量法设定的项目为7项,根据计量法实施细则设定的项目为1项,根据《国务院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国务院令第412号)设定的项目为1项。向社会公布了各项行政许可项目的许可依据、许可条件、实施机关、申请程序、期限、收费以及申请的具体材料格式等,较好地贯彻了行政许可法的相关要求,方便了相对人各项申请活动的进行。各地也在地方政府的统一部署下相继完成了计量许可项目的清理,向社会公示了行政许可的相关信息。北京、上海等一部分省、市还开设了行政许可网上办事大厅,基本实现了网上申报,并能随时查询办理情况。

八是加强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的监管。根据《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考评员培训、考核、聘任规定》组织了考评员培训。目前,全国共有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考评员3058名,共颁发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14000多张,颁发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3300多张。通过加强管理,电能表、加油机等重要计量器具的产品质量有明显提高,维护了广大用户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组织开展了电子计价秤专项整顿,共监督检查电子计价秤生产企业69家,有56家企业通过检查满足生产条件要求,13家企业没有通过检查或主动放弃生产,其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已被吊销或注销。整顿促进企业改进了硬件设备,提高了计量设备的受检率。

九是加强计量器具型式批准和监督管理。组织修订并重新公布了《计量器具新产品管理办法》等规章和《计量器具型式评价和型式批准通用规范》、《计量器具型式评价规范编写导则》等计量技术规范,并组织全国质监部门和定型鉴定技术机构进行宣贯学习。共向企业颁发型式批准证书5000多个系列,颁发样机试验合格证书32000多个系列。

十是加强进口计量器具型式批准和监督管理。共受理进口计量器具型式批准申请并安排定型鉴定1210个系列,颁发进口计量器具型式批准证书1148个系列,颁发临时型 式批准证书900多张,累计颁发进口计量器具型式批准证书1567个系列。严肃处理了日本索佳公司所销售的大地测量仪器存在严重质量缺陷的问题,维护了中国1000多家用户的合法权益。

十一是加强对税控加油机和出租汽车计价器的监管。与国家税务总局合作,加强对税控加油机和出租汽车计价器这两种监控税源的重要计量器具的监督管理,共组织对30多家企业500多个系列的税控加油机按统一大纲进行定型鉴定,审核税控计价器定型鉴定报告,组织考评员对税控加油机企业进行了生产条件考核并颁发制造许可证。审核了60多家企业的税控计价器定型鉴定报告,对这些企业进行了生产条件考核并颁发制造许可证。通过加强税控加油机、出租汽车计价器的管理,为国家实施税收政策调整和改革创造了条件。

5、进一步加强工程计量工作。

一是开展帮助企业完善计量检测体系工作。在企业自愿基础上,安排对大中型企业开展完善计量检测体系工作,由各省级局和有关部门具体组织实施,经审查合格,先后向宝钢等910家企业颁发了完善计量检测体系证书。同时组织有关专家密切跟踪ISO 10012的进展情况,组织制定了“计量检测体系确认规范”,随即组织有关单位学习ISO 10012和计量检测体系确认规范,组织计量检测体系考评员的培训,先后举办12

期考评员培训班,共培训并考试合格690 人。按照新的ISO

10012和计量检测体系确认规范,已向140家企业颁发了新的完善计量检测体系证书。

二是启动了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按照国际通行作法,国家质检总局会同国家认监委联合发布了《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管理办法》,在政府推动、企业自愿的原则下,支持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牵头组建了中启计量体系认证中心,统一实施全国的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在全国建立了30个工作站,形成了覆盖全国的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网络。

三是加强中小企业计量工作。各地认真贯彻实施“中小企业计量检测保证规范”,在42000多家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中积极组织开展了计量确认等工作,帮助中小企业提高计量管理水平,切实为企业能源、原材料消耗以及质量管理、工艺过程控制、产品质量检测、安全以及环境监测、成本核算等方面的工作提供了计量保证。

四是组织开展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计量保证能力评价工作。根据全国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的实际情况,借鉴国际通行做法,在全国组织开展了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计量保证能力评价工作,提出了定量包装商品C标志的管理和考核要求。首先由北京、江苏等省级局在本地区一些知名企业开展推行C标志的试点,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加大宣传力度,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随后召开了推行C标志工作座谈会,扩大开展C标志评价的范围,对取得C标志的企业给予优惠政策,凡是带有C标志的产品一律免于市场计量监督抽查。目前,这一工作已在全国推开,有800多家企业的7000多种定量包装商品被批准使用C标志。

五是加强社会公正计量站的监督管理。召开了社会公正计量站工作座谈会,明确了对社会公正计量站的规范化管理要求。各地组织培训了计量管理及检测人员,实行持证上岗;每年抽查考核一定比例的公正计量站,对存在问题的通报批评、责令整改;撤消了一些不完全独立于交易双方、开展计量检测工作不规范的公正计量站,并将原挂靠在质检部门及计量技术机构的一些公正计量站与局、所分离,成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机构。目前,已批准建立社会公正计量行(站)1300多家。

6、积极开展计量国际交流与合作。

一是积极参与国际计量组织活动。组织参加了OIML等7个国际和区域计量组织的国际会议、交流研讨、培训等活动,在电能表、流量、衡器、计量管理等技术委员会中成 为工作组成员,并承担了OIML TC17/SC1湿度和OIML

TC10/SC2压力计等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的工作,积极参加了制修订国际建议的工作,使我国在制定国际计量贸易技术措施的领域能占据有利地位,维护了我国的权益,促进计量器具产品的出口。

二是积极开展了国际计量交流与合作。共组织计量出访团组72个,接待来访团组30个,加强了与世界发达国家计量机构的合作关系,对外签署计量合作协议等12份。与荷兰签署了非自动衡器型式试验结果互认协议,与德国签署了非自动衡器和称重传感器型式试验报告互认协议,与英国签署了6类计量器具的互认协议,受理了9家制造商18个系列的计量器具型式批准换证工作,为促进更多的计量器具走向国际市场打下了基础。

三是积极加强人才的国际培训。通过科技部组织的日本JICA、AOTS和韩国KOICA项目,外国专家局、双边合作协议和国际组织培训等国际合作项目,共选派39位技术骨干参加了定量包装、非自动衡器等计量技术和法制计量培训项目,学习和了解了国外计量技术发展的最新动向以及有关国家的实践经验,培养人才。

四是建立WTO/TBT应对机制。成立了全国计量行业WTO/TBT通报评议协调委员会,通过网络将国外计量技术法规草案通报内容传达到有关单位,及时反映中国的意见。

五是参加国际多边互认。正式向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申请加入计量器具型式批准多边互认协议(MAA)。向国际组织提交了相关文件,按照OIML的要求派出代表和专家积极参与了MAA的合作;OIML中国秘书处制定了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聘请专家对OIML中国秘书处质量体系进行了审核;并积极研究中国加入MAA的对应措施,进一步规范了工作程序。

7、有关计量工作取得进展。

一是稳步推行法定计量单位。启动了电离辐射的量和单位改制工作,成立了卫生部等6个部门参加、12个单位组成的电离辐射量和单位改制领导小组、专家技术组。现已完成建立新计量基准、改制旧计量标准的技术基础工作,编制了一整套改制培训、宣贯材料。

二是调整实施了新的计量收费标准。为解决1991年颁发的计量收费标准额度太低的问题,经多次与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协调,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批准了新的计量行政收费项目,2002年批准了新的国家级计量检定收费标准,各地参照该标准并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本地的计量检定收费标准,各级计量技术机构的收入明显增加。2005年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又批准实施了新的计量行政收费标准。

三是计量宣传开始制度化。通过在每年的3.15国际消费者日和5.20国际计量日开展计量宣传活动,计量宣传工作逐步制度化,扩大了计量工作在全社会的影响。2005年组织了计量法颁布20周年庆祝活动,召开了专题研讨会,向全国从事计量工作30年以上的1600多人颁发了纪念证书。

四是计量信息化建设起步。在重庆、北京举办了两次质监信息系统CQS计量子系统软件应用试点培训会,组织现场培训学习;会后印发了“关于CQS计量子系统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对质监信息系统CQS计量子系统的试点应用工作做了布置,要求各级质监部门充分重视计量信息工作,积极推动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强信息交流,提高工作效率。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科学计量亟待完善。

一是计量基础科学研究亟待加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对作为测量科学基 础的计量基础科学研究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国际单位制是计量技术基础的基石,使计量建立在坚固的国际单位制基础之上是现代计量体系的重要特征。国际上一直在研究,希望能将基本单位的定义建立在自然量子现象乃至基本物理常数的基础上,这样的定义将不随时间、空间和复现的方法而变化,从而十分稳定。2005年召开的第17届国际单位制咨询委员会(CCU)会议建议国际计量委员会 (CIPM)

为2007年的第23届国际计量大会(CGPM)准备决议,原则同意按基本物理常数对质量单位“千克”、电流单位“安培”、温度单位“开尔文”重新定义,同时考虑重新定义物质量的单位“摩尔”,并争取于2011年的第24届国际计量大会(CGPM)通过这一决议;会议还建议各国国家计量院要在国家财政的支持下,积极开展相应的基础研究;会议还研究了建立国际生物量单位的问题。国际计量委员会

(CIPM)已将以上情况向各成员国发布,要求各国计量院提供相关基本物理常数的最佳可能值,并长期进行相关研究。这是自从1875年米制公约签订以来从未有过的重大变化。国际上,这种计量基础科学研究的原理性创新不断加快,世界各国普遍都在加大对科学计量的投入,都在集中财力建设国家计量院和计量基、标准体系,相比之下,我国的计量科学研究缺乏持续稳定的支持,导致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的距离逐渐拉大。

二是现有的国家计量基、标准满足不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现有的国家计量基、标准绝大部份是我国在20世纪60-80年代初自行研制的,大部分仍停留在原有水平,有的经长期使用后技术指标逐渐降低。近年来,国家对计量基、标准的建设投入虽然有所加强,但总体上仍难以乐观。从国际计量局根据WTO的要求为实现国际间测量结果互认组织的关键比对看,在184项物理量关键比对中,我国只参加了77项,超过一半的项目尚不具备参加的能力;在56项化学量关键比对中,我国只参加了28项,一些解 决热点领域的研究性比对由于更多地应用了最新的化学计量技术,我国只参加了不到40%的项目,计量基、标准能力不足是关键的制约因素。

三是现有的标准物质满足不了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尤其是对化工、造纸、冶炼等严重污染企业所造成的大气、水质、土壤等环境污染进行监测用的快速计量检测方法及校准仪器用标准物质急需研究。随着我国加入WTO,进出口贸易的大量增加,我国出口商品被欧盟设下的贸易技术壁垒限制,遭到大批退货或销毁,给我国出口贸易造成重大损失。其原因之一是在我国相关检测机构未能建立完善的量值传递、溯源体系并缺乏相应的准确可靠的检测方法及校准测量仪器用的标准物质。

2、法制计量亟待加强。

一是计量法规制度建设仍滞后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现行计量法律、法规中有些规定及相应实施的计量管理制度已不适应入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一些计量法律、法规亟需修订。

二是对国内计量器具生产和进口计量器具的管理范围和方式不一致,不符合WTO关于“同等国民待遇”的准则。

三是对计量器具管理未能确立有效的监督机制,计量器具目录种类过多,监管不到位。从计量器具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情况看,抽样合格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一些计量器具的抽样合格率仍然偏低,其中有企业质量意识不强的责任,也有政府计量监管不到位的问题。必须尽快从完善法制要求等方面强化监督抽查的后处理工作,加强许可证和定型鉴定的后续监管。

四是计量器具强制检定工作不到位,强检目录品种多,但覆盖的范围窄,有些简单原理的计量器具管理过严,管理方式过于死板,一些重要领域(包括涉及健康、安全、环保、资源领域)的计量器具未得到有效监管。

五是市场计量行为急需规范。越来越多的商品以预包装商品方式出售,以及第三产业中提供计时服务等,有关计量投诉案件有所上升,消费者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六是执法处罚的力度太小,对目前普遍存在的制造、销售、使用假冒伪劣计量器具以及缺斤短两等坑害消费者的违法行为起不到遏制效果。今后要着力研究如何建立健全计量长效监管机制,提高监管效率。

3、工程计量亟待发展。

一是新发展的计量校准市场缺少规范管理,没有建立准入制度,无序竞争时有发生;校准服务机构多头溯源,计量校准结果的可靠性和一致性受到威胁;国内的计量技术机构计量设备陈旧,满足不了企业量值溯源的要求,竞争能力低,而且面临着加入WTO过渡期后国外计量校准机构进入国内参与竞争带来的冲击。

二是少数社会计量公正站管理不规范,不能公正检测,仍然存在出具虚假数据、只收费不检测的问题;一些地区存在社会计量公正站的设置布局不够科学合理的问题,有些投资少、见效快的领域重复建设比较严重,超出市场需求,造成恶性竞争;社会计量公正站检测人员的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是企业计量基础薄弱,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一些企业计量基础薄弱,企业计量设施需要一定的前期投入,投入不足导致计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大大降低;企业计量管理水平落后,很多企业没有建立科学有效的计量管理制度或不严格执行,使计量管理制度形同虚设;企业内部计量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由于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企业计量人员缺少技能提高的机会且待遇较低,很多高素质人才流向其他部门。

四是能源、资源计量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一些企业的领导层对能源、资源计量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片面追求产量和产值,忽视计量管理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质量的保证作用以及带来的潜在经济效益,能源、资源计量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一些能源、资源计量器 具的质量不可靠,还有一些能源、资源量无法检测或检测手段落后,能源、资源计量器具的配备不能满足生产经营和节能降耗以及节约资源的需要;政府管理部门对企业的指导服务也不到位。这些原因导致在一些企业中计量工作没有充分发挥促进节能降耗、节约资源、提高经济效益的应有作用。

五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了许多高技术含量、多功能、综合性的检测仪器的发展,目前普遍缺少在线检测、非常态量、动态量、连续量及多参数量的计量检测方法和手段,满足不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计量关键检测技术和现场在线检测技术的研究亟待加强。

4、计量技术机构亟需加快改革与发展。

一是有些计量技术机构的定位不准确,发展方向不明确。作为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设置的计量技术机构,有些计量技术机构不是考虑如何科学合理地执行法定计量检定工作,将有限的技术改造经费用于更新陈旧落后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而是一味上新项目,追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是机构重复建设,相互恶性竞争。由于没有统一的规划管理机制,造成各级计量技术机构重叠设置,资源浪费严重,技术装备一方面更新改造缺少资金,一方面使用效率低下。

三是一些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设置的计量技术机构存在“盲目”的优越感,缺乏竞争意识,过分依赖政府拨款,习惯于按部就班地在实验室里进行量值传递,开展工作等用户上门,业务主要靠政府的法制管理任务,服务意识薄弱,适应市场的能力很低,对一些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项目,反应迟钝,缺乏研究开发的主动性。

5、参与国际和区域组织活动的有效性亟待提高。

一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际地位的提高,特别是作为年贸易量超过上万 亿美元的贸易大国,只停留在理解国际规则、遵守规则、运用规则保护自己的利益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尽快加强自身的能力建设,提高参与国际和区域组织活动的实效性,努力成为国际规则和国际建议制定的重要影响者、制定者和主导者。

二是人才资源缺乏。中国加入WTO,急需一批既懂业务知识、又懂WTO规则、外语又好的复合型人才。

6、计量工作的投入亟待加大。

一是国家和地方政府目前在国家计量基标准的量值传递溯源能力建设、国际关键量及计量标准量值比对、国家计量基标准运行维护、计量技术法规的制修订等方面虽有一定经费投入,但是额度太少,远远不能满足需求;而在计量检测、校准方法和计量科研经费方面还没有相应经费渠道。

二是与国际接轨程度亟待改善,但经费严重不足。由于国际贸易中关税、配额、许可证等传统贸易调节手段的不断削弱,技术性贸易措施形成的壁垒对贸易的影响作用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在承担国际和区域计量组织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和国际建议的制修订工作中的参与程度逐年增加,但由于受到经费不足的影响,只能将有限的资源用于保证重点工作的完成。

三、计量工作面临的形势

1、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对计量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国家安全的主导力量,科技竞争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科技创新成为国家发展的灵魂和原动力。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对作为技术创新基础的检测技术和计量保证能力产生巨大需求,并要求作为基础支撑的计量科学研究应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同步进行并应具有一定超前性。因为科技的发展和创新,首先需要高准确的计量检测给予新理论的验证,需要 具有原创性、前瞻性的高精度计量基标准作为支撑,近年来很多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理论都是通过精确的计量仪器设备或在计量领域的首先应用加以验证的;同时,计量基标准研究本身也是科技的组成部分,要将当代最前沿的多学科技术理论与最新的高技术手段相结合,不断创新和发展。与当前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相比,现有的计量基、标准和量值传递、溯源体系亟待完善和提升能力。

2、国民经济发展对计量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今后五年,我国经济将保持较快发展速度,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将取得显著成效,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在新的形势下,我国工业发展面临越来越大的国际竞争压力,迫切需要提高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工业竞争力,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传统的产业结构将发生很大变化,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网络经济和网络科技的发展,高新技术在工程中的广泛应用,必将对作为技术创新基础的计量检测技术产生巨大的需求;化学计量面临医疗、生物工程、食品和药物检验、环境保护中不断增加的复杂测量的挑战,相关标准物质的需求越来越大;工业自动化要求实现在线检测,尤其是要解决非常态量、动态量、连续量及多参数量的测量溯源问题,这一切都对现有计量基、标准和量值传递、溯源体系提出一系列新的要求。如在信息时代,纳米技术对物质潜在信息和结构的开发,可使

“单位体积物质”储存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增加百万倍。但纳米技术的利用要取决于有效及准确的纳米计量检测手段。目前在纳米材料、集成电路、超精加工和纳米机械等最基本的纳米尺度的测量方面量值溯源无法解决,已严重影响了纳米技术的发展和产业化进程。

3、构建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对计量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对能源、资源的需求迅速增加,能源、 资源供应不足已成为制约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经国务院同意,从2004年至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资源节约活动,推进能源、原材料、水、土地等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工作。高投入、高消耗和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造成能源、资源供求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加强能源、资源计量管理和提高其利用率是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保护环境的有效途径,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内容。

二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健康、安全、环保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切实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需要更新的计量检测技术和监管方式。

4、经济和贸易全球化对计量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计量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趋显著,计量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及自身体系的建设受到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尽管世界各国的经济、科技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政治和经济体制也不尽相同,但是由于现代社会对计量需求的跨度非常大,计量的重要性日显突出,加大对计量基标准体系的建设,是当今各国政府普遍的做法。国家计量技术水平已成为世界各国提高科技创新水平、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国家安全、增强贸易竞争力、加强国际合作交流、提高国家综合国力和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技术手段和基础保障。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迫切要求建立全球计量体系,国际和区域计量组织都提出了建立全球计量体系的战略性要求,计量的国际一致性已成为减少贸易技术壁垒的重要举措,也是今后计量的发展趋势。为此,各国政府在把计量基标准体系建设放在重要位置的同时,通过在世界范围内的国际关键比对,争取在国际计量体系中占主导地位,以保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国防安全中的优势地位。这对我国原先独立自主的计量体系构成加入WTO后未来几年间面临的重大挑战。另一方面,为维护国家安全,保证国家主权完整,保护民族利益,为突破国外不合理的非关税技术壁垒,避免我国产品出口受制于人,并阻止国外的劣质产品进入我国市场,对于 涉及高新技术、贸易、安全、国防等关键性量值的溯源不能依赖国外的能力,必须建立我国独立、完整和先进的计量基标准体系和测量技术能力。

5、国防建设对计量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现代战争中使用着越来越多的现代军事装备,对准确测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在现代导航技术中广泛应用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其准确性依靠时间频率计量基准。“GPS”是美国导航卫星全球定位系统,是可以全球共享的应用价值很高的空间信息资源。其精确的定位能力是由其精确的时间测量来实现的,该系统中的各种时钟(包括星载钟)和时间测控部份是它的核心,而这些时钟则是通过美国的时间频率基准来核准的。没有准确的时间计量基准,导航的定位精度就低,导弹的命中率就差。我国目前使用的是美国的GPS系统,一旦发生战争,美国随时可能关闭和加密面向我国的GPS信号,我国军事系统由于没有自己的导航定位系统,可能会处于挨打的被动局面。依赖和分享别人的空间资源是靠不住的,而建设我国独立自主的全球定位系统的关键是能够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各类原子钟和建设高度现代化的时间频率计量体系。

6、加强法制建设,依法治国,提出了进一步改革计量法律制度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等法律的颁布实施,对规范政府行为提出了新的要求。现行计量法律制度急需进行改革,以适应这些法律的要求。

四、“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1、指导思想

“十一五”期间计量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坚持走“改革、发展、 服务”的道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认真探索并遵循计量工作的基本规律,完善法规体系、量值传递溯源体系和技术保障体系建设,全面实施计量放心工程、计量安全工程、计量服务工程和能源、资源计量工程,加快信息化建设,夯实技术支撑的实力,强化监督管理的力度,增强服务经济的能力,拓展国际交流的空间,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现代计量体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做出新贡献。

2、工作目标

一是建设适应国家科学技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具有一定先进性和与国际一致性的量值传递、溯源体系。以应对21世纪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满足新时期加强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和谐社会、维护国家安全的发展要求为切入点,建设适应国家科学技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具有一定先进性和与国际一致性的计量基准体系和相应的量值传递、溯源系统以及信息资源平台,并建立科学、敏捷、高效的管理机制。要追踪国际上计量基准的研究动态,加强对阿伏加德罗、普朗克等物理常数和以量子物理为基础的量子基准及关键技术、精确测量方法的研究;到2010年建立和完善一批十大计量领域的计量基标准和相应的关键服务技术方法,使国家计量基、标准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比例由目前的40%增加到70%;参加国际物理量关键比对项目增加到110项,参加化学量关键量比对项目达到40项;使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国家有证标准物质满足全社会90%的量值传递、溯源需求,形成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计量基标准体系,整体计量科技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二是推进计量法制建设。修改现行计量法,修订70%以上与其配套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以及地方性法规,加强地方性计量法规与国家计量法规的协调,从实际出发,积极、稳妥地推行法定计量单位,使修订后的计量法规体系能够较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和国家科学技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并符合WTO、OIML等的相关准则。

三是加强计量执法监督。强化商贸领域计量监管,引导经营者自律,在用强检计量器具受检率2010年达到90%以上,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抽样合格率达到90%以上;强化医疗卫生领域计量监督,在用医用强检计量器具受检率2010年达到90%以上。

四是完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计量技术机构体系基本框架。围绕优化结构、合理布局、政事分开、明确定位原则,完成国家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体制改革,对各级计量技术机构承担的任务范围、计量标准的设置、资金的投入方向等进行合理规划;80%的城市实现一个城市只设置一个综合性的计量技术机构;省级计量院(所)纳入公益科研(或事业)机构进行管理,地市级、县级计量院(所)争取纳入公益事业机构进行管理,并达到《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JJF1069-2003)的要求,计量院(所)的技术装备、检测能力、人员水平达到本地区同类机构的先进水平。

五是加快计量校准检测服务体系的建设。制定、颁布计量校准监督管理规定,积极发展计量校准市场,引导计量技术机构参与市场竞争,逐步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计量校准服务体系。所有省级以上计量院(所)必须具备向社会开展计量校准服务的综合能力。

六是帮助企业建立健全计量管理体系和计量检测手段。要通过组织企业学习ISO10012国际标准,引导大中型企业建立适应生产经营需要的自主管理计量工作的自律机制,对小型企业、乡镇企业、民营企业要组织学习《中小企业计量检测保证规范》,加强计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在推进能源计量和节能降耗方面,要提出加 强能源计量与节约资源的措施,组织社会中介机构开展计量检测和能源计量的教育培训,促进企业节能降耗,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

七是积极、稳妥地推行法定计量单位。要追踪国际动态,加强对新计量单位的研究;同时,从实际出发,积极、稳妥地推行法定计量单位。其中,国家计量院要于2006年底前建立低能X射线、中能X射线和60Coγ射线等3项空气比释动能国家计量基准;各省级计量院(所)要于2007年底前完成空气比释动能计量标准的改制工作。

五、“十一五”期间的重点工作任务

1、完善计量法规体系。

一是完成《计量法》的修订工作。

二是全面启动并基本完成《计量法》配套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的制修订工作,基本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国际惯例相接轨的国家计量法规体系。

三是在计量法律、行政法规制修订的基础上,全面启动地方性计量法规的制修订工作。地方性计量法规的制修订一定要遵守立法法、行政许可法和计量法的规定,加强地方计量立法与国家计量法律、行政法规的协调,打破地方保护、地区封锁的限制。通过计量法制工程的全面实施,基本建立起以国家计量立法为主、地方计量立法为辅、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计量法规体系。

2、完善量值传递、溯源体系。

一是进一步加强国家计量基准、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有证标准物质体系的建设和管理。包括进行计量基础、物理常数、精密测量的方法研究;提升计量基准量值传递溯源能力及跟踪国际先进水平的后续研究;国际物理、化学量关键比对技术与方法的研究。要组织落实好《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的“国家计量基标准体系建设”项目和“实验材料和标准物质资源”项目。建立和完善以量子物理为基础的高准确度和高稳定性的国家计量 基准体系,使国家计量基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比率由目前的40%增加到70%;同时,加强生物技术、信息工程、精密加工、航天航空等高新技术领域中国家计量基准、计量标准、标准物质的研究。要研究经济发展中社会的计量需求,做好国家和各地社会公用计量标准的发展规划,加大投入,使社会公用计量标准随国家计量基准的水平同步发展。要建立科学、敏捷、高效的管理机制并使之有效运行,构建国家计量基准、计量标准、标准物质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二是组织好计量比对工作,确保相关量值的准确和与国际水平的一致。参加国际物理量关键比对项目达到110项,参加国际化学量关键比对项目达到40项,确保比对结果的国际等效,并争取每年做1~2次主导实验室,提升我国科学计量的影响力。每年组织开展6~7项省级以上计量标准的比对,尽快提升国家专业计量站和地方计量院所的计量能力,并将其作为型式评价、计量器具监督抽查等的技术基础。除国家下达的比对任务外,各地也要根据量值传递、溯源的需要,定期开展比对工作。

三是解决量值传递、溯源的关键技术问题。重点解决涉及国家与社会公共安全、人身健康、食品安全、公平贸易、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关键计量新技术、现场快速检测、在线计量检测、非常态量、动态量、连续量及多参数量的计量检测技术开发与计量检测、校准方法的研究;着力解决新材料及纳米技术、新能源、光通信、数字视频、现代加工、环境及大流量、生物技术、大众健康、现代农业、大型工程等领域重要参量的有效测量;大力推进动态测试、远程校准技术及高新技术领域极端条件下极值、痕量、微量的测试技术研究。

四是做好计量技术法规的制修订及管理工作。对实施5年以上的计量检定规程及计量技术规范进行清理和专家评审论证后,组织进行修订;加快在线检测方法、校准方法技术规范的制定,满足校准市场的需求;跟踪OIML《技术委员会导则》的修订工作,修 订《全国专业计量技术委员会章程》,并对部分专业计量技术委员会进行调整、换届;做好部门、地方、行业计量技术法规的备案工作。

3、完善技术保障体系。

一是加快推进计量技术机构的改革与发展。要根据地方科技体制改革的要求,利用质量技术监督系统省以下垂直管理的契机,对现有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建立与省以下垂直管理体制相适应的技术保障体系。要通过机构重组,解决同一地区机构重复设置的问题,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对计量技术机构开展的业务项目进行统筹规划。在为行政执法提供技术保障的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快走向市场的步伐,不断开拓服务范围。要增强科研开发能力,特别是国家级和省级计量技术机构,要下大力气抓好科研开发和技术创新工作。要努力加强计量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开发人才资源。要积极争取多方面的支持,协调落实计量技术机构建设发展所需的资金渠道和来源,并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加大对计量技术机构的投入。2006~2010年,依托省级计量院(所)建立20个国家计量器具质检中心,完善全国计量器具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网络;利用全国计量资源,授权建立40个国家计量器具型式评价实验室,从源头抓好重点管理的计量器具产品质量。

二是加强专业计量站的建设。充分发挥专业计量站所具有的业内技术、人员和跟踪行业新技术发展的能力和资金优势,同时,要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让专业计量站在参与计量比对和国际交流、承担各项法制计量任务和开展计量校准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是建立计量专业技术人员考试、培训和管理机制。要建立和维护计量技术人员考试试题库,构建考核平台,通过相应的教育培训机制,每年完成2万名注册计量师的培训、考试工作,建立注册计量师制度,改善计量队伍的整体结构,逐步提高全社会计量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计量检定人员依法行政的能力。

4、全面实施计量放心工程。

一是健全商品量计量监督机制,强化商品量计量监督管理。加强对消费者和市场反映强烈的零售商品、定量包装商品的监督管理。集中抓好生产企业、批发市场、大型超市、集贸市场以及零售商店商品量的监督管理,特别是强化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的计量监管,建立健全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监督检查机制,推进商品量监督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力争实现米、面粉、方便面、食用植物油、牛奶、奶粉、茶叶、味精、白酒、啤酒、葡萄酒、纯净水、茶饮料、速冻食品、合成洗涤剂、洗衣粉、洗发液、化妆品、涂料、油漆等20种定量包装商品的抽查合格率达到90%以上的目标。

二是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做好重点市场和服务领域的计量监督管理工作。重点开展商贸领域的计量专项整治,建立健全商贸领域计量监督机制,强化计量监督检查;引导商贸领域率先自律,诚信计量;完善商贸领域舆论监督机制。力争在县级以上城市实现商店、集贸市场、餐饮业在用强检计量器具受检率达到90%以上,加油站加油机受检率达到100%的总体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全国创建3000家集贸市场、3000家餐饮业、15000家商店、3000家加油站为老百姓放心购物计量场所。

三是加强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家用四表、出租汽车计价器等强检工作,保证老百姓用放心表,坐放心车。

5、全面实施计量安全工程。

一是重点做好医疗卫生领域计量专项整治工作。要建立健全医疗卫生领域计量监督机制,强化计量监督;引导医疗卫生领域加强行业自律,提高计量安全意识,确保在用强检医用计量器具依法实施检定。力争实现县级及县级以下所属医疗卫生机构在用医用强检计量器具受检率达到90%以上,地级及地级以上所属医疗卫生机构在用医用强检计量器具受检率达到95%以上的总体目标。在此基础上,全国创建3000家医院为安全计 量医疗卫生机构。

二是继续重点做好眼镜制配场所计量专项整治,确保眼镜制配场所在用强检计量器具受检率达到90%以上的总体目标。在此基础上,全国创建10000家眼镜店为安全计量眼镜制配场所。

三是认真开展与交通、矿山安全有关的计量专项整治,力争实现有关在用强检计量器具受检率达到90%以上。

四是加强特种设备用计量器具的检定工作,保证特种设备用计量器具量值准确可靠,力争实现在用强检计量器具受检率达到90%以上。

五是加强食品生产、检测及国家级大型工程中使用的计量器具的量值溯源工作,保证国民吃得放心,保证大型工程质量优良和安全可靠。

6、全面实施计量服务工程。

一是继续培育和发展计量校准市场。制定计量校准监督管理规定,有序地引进竞争机制,指导和规范校准服务行为,使社会计量资源通过市场调节得到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使企业获得优质低价、方便快捷的计量服务。加强对计量校准市场的管理,杜绝各类不规范的计量校准行为。

二是加强对社会公正计量站的监督管理。组织培训计量管理及检测人员,规范社会公正计量检测服务行为,督促社会公正计量站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每3年组织一次社会公正计量站监督检查,对存在问题的单位通报批评、责令整改;逐步扩大流通领域的社会公正计量服务业务范围,不断满足广大企业和消费者对公正计量服务的需求。

三是为企业生产经营做好计量服务。要积极支持中启计量体系认证中心依据国家标准GB/T19022-2003《测量管理体系》继续开展帮助企业完善计量检测体系的评价工作,认真组织做好中小企业计量保证能力的评价工作,争取每年新增2000家企业取得计量 保证能力合格证书。加快推广C标志,扩大C标志产品发证范围,争取每年新增600家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取得计量保证能力合格证书。

四是树立全局意识,切实为国民经济服务。包括调整矿山计量器具量值传递溯源体系,切实为煤矿安全生产服务;加快天然气高压大流量计量站的建设,并继续做好国家重点天然气工程高压大流量计量系统的首检,确保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如期完成,保证天然气计量交接准确可靠;组织研究岩洞储油计量技术,并对国家石油战略储备油库第一期工程的大型储罐组织计量检定,保障油库验收的计量数据准确可靠,与国际油品计量交接方式互通并符合法制计量要求。

五是加强国际计量互认工作。要在总结与荷兰、德国、英国开展型式批准结果互认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互认国和互认产品的范围;争取扩大OIML国际计量器具合格证书的产品范围,增加流量计等产品;研究落实国际法制计量组织型式批准多边互认协议方案(MAA),按照国际文件的要求进一步规范工作程序,促进中国计量器具产品走向国际市场。

六是加快计量信息化建设。建立对外开放、全国联网的网络平台,提供法规信息、技术法规信息、各类计量资源信息、计量政务信息等,开设咨询和征求意见的交流平台,实现政务公开。

7、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计量工程。

一是要进一步完善能源、资源计量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组织国家节能监测中心等单位新制定20项节能监测方面的国家标准,修订现行的不适应经济发展和企业生产经营需要的能源、资源计量国家标准。

二是提出加强能源计量与节约资源的措施,面向全国广大企业开展能源计量有关法律法规和节能监测技术标准的教育、培训工作,推广应用能源、资源计量检测和计量管理 的新技术,提高企业能源、资源计量管理的水平和人员素质,促进节能降耗,减少环境污染。

三是通过颁发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型式批准、组织后续监督抽查等手段,调整重点能源、资源计量器具许可证的发证权限,强化对节能监测和能源、资源计量仪器仪表的监督管理,提高能源、资源计量仪器仪表的质量,重点能源、资源计量器具的抽样合格率要达到85%以上。

四是组织计量技术机构尽快建立新型能源、资源计量仪表的计量标准、校准装置,制定相应的技术规范,扩大能源、资源计量仪表的检定校准覆盖范围,保证能源、资源计量仪表有量值溯源的依据和途径。

五是在全国选拔1000家企业,作为能源、资源计量管理先进单位给予表彰,鼓励企业学习、引进国内外先进的能源、资源计量管理方法和检测技术,提高能源、资源计量管理水平。

六、“十一五”期间采取的主要政策措施和支撑条件

1、争取计划和科技部门的支持,将国家计量基标准、有证标准物质和地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体系的建设纳入国家和地方中长期经济建设计划和科技发展规划、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

2、积极争取国家财政、地方财政拓宽经费渠道,增加对量传体系建设、计量基标准维护、计量比对、计量规程、计量工作、大区工作等现有经费的支持力度,并建立计量科研、计量基标准建设、商品量计量监督、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计量器具产品质量监管、重点市场计量监管等经费渠道,确保每年大约至少要中央财政投入5000-6000万元经费,地方财政投入相当比例的经费,以满足开展各项计量工作的需要。

3、加强与国家和地方立法部门的协调与合作,加快计量立法步伐,为计量工作各项 任务的完成提供法律保障。

4、加强与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的协调与合作,通过制定并落实国家能源、资源计量和节约能源、资源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走高效节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5、加快计量技术机构的改革。

6、健全和加强与省以下垂管体制相适应的计量管理和计量执法队伍建设,加大计量执法力度。

7、加强与有关行业协会的合作,充分发挥大企业和社会各方面计量资源的作用,加快建设社会化的计量校准和计量公正站等中介服务网络。

8、加强与有关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建立计量相关专业的博士点和硕士点,在省级以上计量院所建立博士后工作站和开放性实验室,抓好拔尖人才和专门人才的培养,营造吸引人才的良好环境,开发人才资源,建立高业务素质计量专家队伍,改善计量技术队伍的整体结构。

第四篇:十一五发展规划建议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二00六至二0一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要规划,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提出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要求、凝聚人民意志的发展目标、指导方针和总体部署。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1)“十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十五”时期是不平凡的五年。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明确提出并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牢牢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推进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我们有效抑制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成功战胜非典疫情和重大自然灾害的挑战,从容应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新变化,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步伐加快,“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提前实现,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对外贸易迈上新台阶,国家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价格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城乡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民族团结不断巩固,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加强。这些都为“十一五”时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面向未来,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2)“十一五”时期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和平、发展、合作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世界政治力量对比有利于保持国际环境的总体稳定,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我国与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日益加深,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相互补充,外部环境总体上对我国发展有利。同时,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将长期存在,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加剧,围绕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贸易保护主义有新的表现,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劳动力资源丰富,国民储蓄率较高,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科技教育具有较好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社会政治保持长期稳定。这些都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经济结构不够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解决“三农”问题的任务相当艰巨;就业压力依然较大,收入分配中的矛盾较多;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亟待解决,处理好社会利益关系的难度加大。我们在前进道路上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3)“十一五”是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一五”时期尤为关键。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机遇,应对各种挑战,认真解决长期积累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突破发展的瓶颈制约和体制障碍,开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新局面,为后十年顺利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我们一定要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宽广的世界眼光,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全面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二、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4)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制定“十一五”规划,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要坚持以下原则:——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展既要有较快的增长速度,更要注重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要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正确把握经济发展趋势的变化,保持社会供求总量基本平衡,避免经济大起大落,实现又快又好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长期持续发展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在农村和西部地区。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形成东中西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是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必要条件。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建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保持社会安定团结。——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形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体制环境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建立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和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健全国家宏观调控体系。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增强在扩大开放条件下促进发展的能力。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和制度上形成更为有力的保障。要深化对科学发展观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的认识,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自觉按客观规律办事,扎扎实实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5)“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综合考虑未来五年我国发展的趋势和条件,“十一五”时期要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取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性进展。主要目标是: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二0一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二000年翻一番;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耕地减少过多状况得到有效控制;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城镇就业岗位持续增加,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贫困人口继续减少;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普遍提高,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和环境等方面的条件有较大改善;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步。研发制造延伸,按照产业集聚、规模发展和扩大国际合作的要求,大力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等产业,培育更多新的增长点。信息产业,要根据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总体趋势,大力发展集成电路、软件等核心产业,重点培育数字化音视频、新一代移动通信、高性能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等信息产业群,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和共享,推进信息技术普及和应用。生物产业,要充分发挥我国特有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面向健康、农业、环保、能源和材料等领域的重大需求,努力实现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研制的新突破。国防科技工业,要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继续调整改造和优化结构,健全军民互动合作的协调机制,提高产品的研发和制造水平,增强平战转换能力。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6)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搞好乡村建设规划,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7)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大力发展畜牧业,保护天然草场,建设饲草基地。积极发展水产业,保护和合理利用渔业资源。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造中低产田,搞好土地整理。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农业标准化,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积极推行节水灌溉,科学使用肥料、农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8)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根据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

经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基本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改革任务。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规范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组织,探索和发展农业保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积极开拓农村市场。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加强农村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9)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快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重点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对农村学生免收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费补助。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发展远程教育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乡村道路建设,发展农村通信,继续完善农村电网,逐步解决农村饮水的困难和安全问题。大力普及农村沼气,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10)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采取综合措施,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扩大养殖、园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绿色食品的生产,努力开拓农产品市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带动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继续完善现有农业补贴政策,保持农产品价格的合理水平,逐步建立符合国情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开辟增收途径。因地制宜地实行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方式。对缺乏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实行易地扶贫,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建立救助制度。

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11)以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发展先进制造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关键是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架构。大力开发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支持开发重大产业技术,制定重要技术标准,构建自主创新的技术基础。加强国家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建设,鼓励应用技术研发机构进入企业,发挥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鼓励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实行支持自主创新的财税、金融和政府采购政策,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加强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等中介服务,完善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优化创新环境。依法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关闭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12)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广泛应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形成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发挥制造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装备制造业,要依托重点建设工程,坚持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相结合,强化政策支持,提高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水平,特别是在高效清洁发电和输变电、大型石油化工、先进适用运输装备、高档数控机床、自动化控制、集成电路设备和先进动力装置等领域实现突破,提高研发设计、核心元器件配套、加工制造和系统集成的整体水平。高技术产业,要加快从加工装配为主向自主研发制造延伸,按照产业集聚、规模发展和扩大国际合作的要求,大力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等产业,培育更多新的增长点。信息产业,要根据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总体趋势,大力发展集成电路、软件等核心产业,重点培育数字化音视频、新一代移动通信、高性能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等信息产业群,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和共享,推进信息技术普及和应用。生物产业,要充分发挥我国特有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面向健康、农业、环保、能源和材料等领域的重大需求,努力实现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研制的新突破。国防科技工业,要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继续调整改造和优化结构,健全军民互动合作的协调机制,提高产品的研发和制造水平,增强平战转换能力。(13)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制定和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物流、信息和法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文化、旅游、社区服务等需求潜力大的产业,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方向,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行业准入制度,营利性公用服务单位要逐步实行企业化经营,发展竞争力较强的大型服务企业集团。大城市要把发展服务业放在优先位置,有条件的要逐步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14)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能源产业,要强化节约和高效利用的政策导向,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煤为基础、多元发展,构筑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建设大型煤炭基地,调整改造中小煤矿,开发利用煤层气,鼓励煤电联营。以大型高效机组为重点优化发展煤电,在保护生态基础上有序开发水电,积极发展核电,加强电网建设,扩大西电东送规模。实行油气并举,加强国内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扩大境外合作开发,增强石油战略储备能力,稳步发展石油替代产品。加快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水利建设,要加强大江大河治理,统筹上下游、地表地下水调配,控制地下水开采,积极开展海水淡化,强化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提高防洪抗旱能力。

交通运输,要合理布局,做好各种运输方式相互衔接,发挥组合效率和整体优势,形成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发展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进一步完善公路网络,发展航空、水运和管道运输。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原材料工业,要根据能源资源条件和环境容量,着力调整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产业布局,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矿产开发,要加强重要矿产资源的地质勘查,增加资源地质储量,规范开发秩序,实行合理开采和综合利用,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推进资源开发和利用技术的国际合作。要加强对重大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建设的统筹规划、科学论证和信息引导,防止盲目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五、促进区域协调发展(15)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加快科技教育发展和人才开发,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东北地区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发展现代农业,着力振兴装备制造业,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在改革开放中实现振兴。中部地区要抓好粮食主产区建设,发展有比较优势的能源和制造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立现代市场体系,在发挥承东启西和产业发展优势中崛起。东部地区要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实现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外向型经济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国家继续在经济政策、资金投入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东部地区发展是支持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要在率先发展中带动和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各地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不同要求,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评价指标,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开发和保护海洋资源,积极发展海洋经济。(16)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形成区域间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互动机制,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健全市场机制,打破行政区划的局限,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引导产业转移。健全合作机制,鼓励和支持各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协作和技术、人才合作,形成以东带西、东中西共同发展的格局。健全互助机制,发达地区要采取对口支援、社会捐助等方式帮扶欠发达地区。健全扶持机制,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加大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加快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17)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要继续发挥对内地经济发展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加强区内城市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继续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的作用,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等条件较好地区的开发开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有条件的区域,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龙头,通过统筹规划,形成若干用地少、就业多、要素集聚能力强、人口分布合理的新城市群。人口分散、资源条件较差的区域,重点发展现有城市、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建立健全与城镇化健康发展相适应的财税、征地、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制度,完善户籍和流动人口管理办法。统筹做好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改善人居环境,保持地方特色,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六、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18)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积极开发和推广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技术,加快企业节能降耗的技术改造,对消耗高、污染重、技术落后的工艺和产品实施强制性淘汰制度,实行有利于资源节约的价格和财税政策。在冶金、建材、化工、电力等重点行业以及产业园区和若干城市,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健全法律法规,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强化节约意识,鼓励生产和使用节能节水产品、节能环保型汽车,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形成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消费模式。(19)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从源头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坚决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污染的状况。各地区各部门都要把保护环境作为一项重大任务抓紧抓好,采取严格有力的措施,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切实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问题。尽快改善重点流域、重点区域的环境质量,加大“三河三湖”、三峡库区、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和南水北调水源及沿线等水污染防治力度,积极防治农村面源污染,特别要保护好饮用水源。综合治理大中城市环境,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加快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治理,重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妥善处理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进一步健全环境监管体制,提高环境监管能力,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实施排放总量控制、排放许可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建立社会化多元化环保投融资机制,运用经济手段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进程。&nbs

低生活保障和最低工资标准,认真解决低收入群众的住房、医疗和子女就学等困难问题。建立规范的公务员工资制度和工资管理体制。完善国有企事业单位收入分配规则和监管机制。加强个人收入信息体系建设。(36)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创造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优秀文化产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和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文化市场格局。加强文化市场管理,营造扶持健康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的社会环境。加强文物保护。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办好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37)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加大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服务能力,努力控制艾滋病、血吸虫病、乙型肝炎等重大传染病,积极防治职业病、地方病。加强妇幼卫生保健,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整顿药品生产和流通秩序。认真研究并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培育现代中药产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积极推行优生优育,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有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问题。加强城乡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38)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坚持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严格安全执法,加强安全生产设施建设。切实抓好煤矿等高危行业的安全生产,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加强交通安全监管,减少交通事故。加强各种自然灾害预测预报,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强化对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等的监管,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为实现“十一五”规划而奋斗(39)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胜利实现“十一五”规划,关键在党的领导。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进一步增强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各级党委要全面分析和正确判断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确定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工作重点,加强和改进对经济社会重大事务的综合协调,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局。(40)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积极稳妥地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推进政务公开,发展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切实做好民族、宗教和侨务工作。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全面推进法制建设,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完善市场主体、市场交易、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司法监督,促进司法公正,维护司法权威。做好普法工作。尊重和保障人权,促进人权事业全面发展。(41)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面落实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战略任务,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进一步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42)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进一步形成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坚持以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贯彻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着眼于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的历史使命,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努力提高军队信息化条件下防卫作战能力。创新军事理论,培养新型军事人才,发展现代化武器装备,推进后勤建设和改革,完善综合保障能力。依法从严治军,加强正规化建设。加强武装警察部队全面建设。提高国防动员能力,增强全民国防意识,深入开展“双拥”活动,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43)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坚持“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按照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办事,加强和推动内地同港澳在经贸、科教、文化、卫生、体育等领域的交流和合作,继续实施内地与香港、澳门更紧密的经贸关系安排,加强内地和港澳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合作。支持香港发展金融、航运、旅游、资讯等服务业,保持香港国际金融、贸易、航运等中心的地位。支持澳门发展旅游等服务业,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44)推进两岸关系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贯彻“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

主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贯彻实施反分裂国家法,推动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恢复两岸对话和谈判,加强与反对“台独”、主张发展两岸关系的台湾各党派的对话与交流。扩大两岸民间交流与往来,维护台湾同胞的正当权益,推动全面、直接、双向“三通”,促进建立稳定的两岸经贸合作机制,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维护台海和平稳定。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两岸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45)积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为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周边环境和国际环境。巩固和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这个基本立足点,拓宽合作领域,提高合作效益。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把同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推向新水平。扩大同发达国家的共同利益,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推动相互关系进一步改善和发展。积极参与多边外交事务,促进国际合作。广泛深入开展民间外交,做好文化交流,加强对外宣传工作,增进同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46)全党同志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全体共产党员要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兢兢业业地工作,坚定不移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各级领导干部要忠实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清正廉洁,自觉反腐倡廉、拒腐防变,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创造良好环境。坚持求真务实,大力发扬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振奋精神,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十一五发展规划建议(第8页)一文由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五篇:体育事业“十一五”规划

发布时间:2010-02-05

字体:【大】 【中】 【小】

(2006年7月11日国家体育总局公布)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五年,也是体育事业发展的关键五年。第29届奥运会将于2008年在北京举办,这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和新的动力。为统筹规划“十一五”时期各项体育改革与发展任务,促进体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好地发挥体育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独特作用,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总体部署和新时期体育事业面临的形势任务,制定本规划。

一、迎接体育事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1)“十五”时期体育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十五”时期,在党和国家各项体育方针政策的指导下,体育事业的发展进一步受到重视,各项体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体育事业发展的社会基础进一步充实,群众的体育意识明显增强。全民健身计划顺利实施,群众体育蓬勃开展,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逐年增多。截止到2004年底,全国7~70岁人群中体育人口占该年龄段总人数的37.1%,比2000年提高了3.2个百分点,达到发展中国家靠前的水平。体育场地和设施不断增加。根据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显示,截止到2003年底,全国共有各类体育场地850080个,比1995年增长38%。群众体育组织网络和骨干队伍发展壮大,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竞技体育实力和在国际体坛的竞争能力不断增强,中国体育健儿在一系列重要国际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2002年盐湖城冬季奥运会实现了冬季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2004年雅典奥运会取得了新的历史性突破,为国家争取了巨大荣誉。“十五”时期,我国运动员共获得493个世界冠军,创98项世界纪录。2001年,北京赢得第29届奥运会的举办权,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获得奥运会的举办权。体育消费日益活跃,体育市场不断发育,体育产业初具规模。同时,体育法制建设取得了新的进步,人才队伍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体育科技与体育实践不断融合,体育新闻出版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体育对外交往的领域不断扩大,我国在国际体育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十五”时期体育事业的进步,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同时为“十一五”时期体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2)重视并着力解决体育改革和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正视体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与社会所能提供体育资源不足的矛盾,仍将是体育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人均体育场地、人均体育消费和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仍处在较低水平。体育场地设施等资源总量不足与现有体育资源利用率不高的现象并存,制约着群众更广泛地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竞技体育优势项目不多,一些基础大项和群众喜爱的集体球类项目总体水平较低,综合竞争能力与世界体育强国相比还有明显的差距。对竞技体育发展规律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深化,训练和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体育产业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政策尚不完善,市场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化。体育发展过程中的利益关系更加复杂,各主体的地位有待于进一步明确,关系有待于进一步理顺,体育改革尚需深化。体育政策和制度建设相对滞后,不能灵敏反应和及时适

1 应发展变化的体育实践。体育发展模式还没有根本的转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体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比较突出。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各种矛盾和冲突在体育领域均有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表现。“十一五”时期,必须认真重视、着力解决阻碍和制约体育发展的各种问题。

(3)“十一五”时期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关键五年。当前,体育事业的发展面临着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和难得的历史机遇。国民经济持续稳步发展,产业结构和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这些发展和变化使群众对生活质量有了新的、更高的追求,参与体育、享受体育成为他们的内在需求,体育将在群众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体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创造了更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成为体育发展的强劲动力。竞技体育对提高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激发民族自豪感的作用更加受到各国重视,大型国际体育赛事成为世界各国团结、交流、竞争、合作的舞台。奥林匹克运动不断发展壮大,呈现出巨大的综合效应和特殊魅力。各个国家和地区对竞技体育成绩高度重视,竞争日益加剧,围绕提高运动成绩的科技之争、人才之争也更加激烈。体育产业发展浪潮席卷全球,体育与经济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态势日益明显。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体育的发展壮大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体育越来越明显地体现出多元价值,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产生着深刻影响。

“十一五”时期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党的十六大报告将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对体育事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举办,对于中国体育的发展进步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做好“十一五”时期的体育工作,将为中国体育的发展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开辟更为广阔的空间。做好“十一五”时期的体育工作,是不断促进群众身体健康、满足其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的需要,是我国全面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需要,是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需要。我们必须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更加宽广的视野,迎接新时期体育事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状况和需求出发,顺应时代,符合民意,把握规律,筹划未来。

二、“十一五”时期体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4)“十一五”时期体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以筹办2008年奥运会为契机,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为出发点,把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作为根本目标,积极开创体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5)“十一五”时期体育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以举办和参加2008年奥运会为契机,广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初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使全民族的健康素质明显改善。不断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增强我国竞技体育的总体实力,努力在2008年奥运会等国际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为国争光。不断深化体育改革,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努力创建各种社会力量竞相参与、充满活力的体育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提高体育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水平,努力实现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6)“十一五”时期体育事业发展应当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坚持体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促进。体育的发展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立足体育,服务全局,服务于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为实现国家在“十一五”时期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目标服务,实现体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相互促进。

2

——坚持国家办与社会办相结合,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明确政府在发展体育事业中的基本责任,强化政府的政策规划和公共服务职能,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兴办体育事业的积极性。坚持谁投资,谁受益,尊重并保护不同主体的利益,进一步发挥市场在体育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处理好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等各项体育工作之间的关系。协调城市与农村以及不同区域之间的体育发展,加大对西部地区、农村地区体育的支持力度。协调促进夏季运动项目和冬季运动项目、奥运项目和非奥运项目、现代新兴体育项目和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满足群众多元化的体育文化需求,创造百花齐放的发展局面。处理好眼前与长远、整体与局部、重点与一般、目标与路径、规模与效益等各种关系,实现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

——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断深化体育管理体制改革,以改革促发展。积极探索新时期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等各项体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努力实现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加快体育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体育管理由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

——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治体。在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指导下,进一步加强体育法制建设。提高体育法律意识和体育法制观念,提高运用法律手段管理体育事务的能力和水平,重视和发挥法律法规在调整体育社会关系、建立和维护体育发展秩序、处理体育发展的矛盾和纠纷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把体育工作纳入法制轨道,促进体育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坚持科教兴体、人才强体。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重视和发挥科技、教育、人才队伍在体育事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营造崇尚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体育科技的进步,依靠体育教育的发展,依靠体育人才队伍素质的不断提高,发展和壮大体育事业。

——发挥奥运会的综合影响和带动作用。高度重视奥运会等重大体育竞赛的综合功能,从促进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政治稳定、文化繁荣的高度认识办好北京奥运会的重大意义。关注奥林匹克精神和理想对大众特别是青少年的影响,通过筹备和举办奥运会,培养和树立公众的人文意识、环境意识、科技意识、法制意识、市场意识、开放意识、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在全社会倡导和培养志愿者精神。重视、加强北京奥运会的遗产研究和知识管理。树立抢抓机遇的意识,围绕北京奥运会的筹备和举办,认真学习、借鉴国际体育组织的先进理念和运作方式,使中国体育在观念、体制和机制上更好地与国际接轨,更加适应国际体育竞争的要求,努力实现各项工作的全面推进和体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三、基本建成全民健身体系,提高群众的健康素质

(7)“十一五”时期群众体育的发展目标是:坚持群众体育与奥运同行,抓住筹备和举办北京奥运会的历史机遇,提高群众的体育意识,培养群众的健身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健身氛围;本着亲民、便民、利民的原则,让更多的人享受体育发展的成果。“十一五”时期要实现公共体育设施明显增多,群众体育组织进一步健全,群众的健康素质显著提高,形成政府领导,体育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共同推进,社会力量积极兴办,群众广泛参与的格局,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

(8)加强城乡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做好全民健身计划第二期工程第二阶段的实施工作。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部署,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坚持以地方为主、社会参与、中央适当支持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扶持、资助建设一批适应农民需求和当地特点的体育设施,发挥示范作用,引导农村体育场地建设,改善以村为主体的农村基层体育设施条件。继续实施“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和“雪炭工程”。积极探索体育场馆建设和综合利用的新模式,加强与教育部门和有关部门的协调,加快向公众开放学校体育设施的步伐,缓解城乡居民体育健

3 身设施不足的压力。充分利用城市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和适宜的自然区域建设全民健身活动设施,力争到2010年,人均体育设施场地面积达到140平方米,城市社区和农村村镇的公共体育设施条件有明显改善。

(9)加强对群众体育的组织和指导。在城市街道、农村乡镇建立一批社区、乡村体育俱乐部或体育活动站(体育活动中心)。扶持基层体育社会团体发展,改善基层体育社会团体的工作条件,鼓励兴办各种类型的群众性体育俱乐部。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对青少年、儿童的体育活动给予特别的重视和保障。继续开展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社区体育俱乐部的创建工作,积极发挥其聚集效应和示范效应。

(10)不断壮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到2010年,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达到65万人。加强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和交流,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全民健身意识培养、活动组织、知识传播、技术指导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在经营性体育健身场所推行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

(11)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体育活动和竞赛。抓住北京奥运会的机遇,掀起群众体育活动的高潮,为奥运会营造浓厚的体育氛围。与有关部门加强合作,扎实开展以青少年为重点的“五个亿万人群健身活动”和“全民健身周”活动,充分发挥其示范和带动作用,因人、因地、因时制宜地组织开展各类业余、自愿、小型、多样、科学、文明的群众性体育活动。积极倡导和推广公园体育、广场体育、街头体育、家庭体育等活动形式。体育部门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办好第6届全国农民运动会、第10届中学生运动会、第8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第7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和第

4、第5届全国特奥会等,促进各行业、系统和各类人群体育活动的开展。办好第

3、第4届全国体育大会。

(12)关注特殊人群的身体健康。加强对老年人、残疾人体育活动的指导,发挥老年人、残疾人体育协会的作用,并为其开展工作给予必要的支持。倡导老年人经常参加锻炼,举办适合老年人特点的健身展示和交流活动。关注下岗失业人群、城镇贫困人口等弱势群体的身体健康。创造必要条件,开展适合不同人群特点的健身活动,帮助他们丰富体育文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13)完善全民健身的科学标准和规范体系。加强对群众体育发展状况、群众健康状况的研究监测和统计工作,完善国民体质监测、体育锻炼标准、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等各项制度以及相关信息的发布制度。做好第三次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和第三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群众体育的要求,研究、探索“小康体育”的指标体系。到2010年,体育人口数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40%左右,其中城市达到45%左右。不断提高《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标准人数比例。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标准的学生数占学生总数的比例保持在90%以上。

(14)发展非奥运项目和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重视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的继承和创新,做好挖掘、整理、保护和推广工作,在民族地区广泛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办好第8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加强政策指导和扶持,加强对非奥运项目和新兴的健身休闲体育项目的研究和推广。

四、不断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和综合实力,在国际体育竞赛中创造优异成绩

(15)“十一五”竞技体育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在奥运会等重要国际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为国争光。进一步提高竞技体育总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夏季项目继续保持亚洲领先和奥运会上金牌数排名前列地位;冬季项目在原有的基础上稳中有升。优化项目布局结构和人才队伍结构,形成符合现代体育运动规律和中国实际的竞技体育体制,形成国家办与社会办相结合的竞技体育发展格局,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16)做好第29届奥运会的备战参赛和竞赛组织工作。贯彻实施《2001—2010年奥运争光计划纲要》和《2008年奥运争光行动计划》,充分发挥举国体制优势,国内练兵、一致对外,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建立目标明确、责任到位、措施具体、管理规范、竞争有序、奖罚分明的

工作机制,确保奥运会备战工作的顺利进行。力争奥运会成绩有所突破,获得更多的奖牌和更多项目进入前八名,取得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做好奥运会竞赛组织工作,为各国运动员搭建良好的竞技平台,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

(17)完成好“十一五”时期举办和参加其他重大赛事的任务。办好2007年第6届全国城市运动会、2009年第11届全运会、2010年第16届亚运会等国际、国内重大赛事。组织好2008年奥运会前各单项国际赛事并完成参赛任务。完成好2006年第20届冬季奥运会、2006年第15届亚运会、2010年第21届冬季奥运会等重要国际大赛的参赛任务。

(18)不断完善项目结构和布局。努力促进竞技体育各项目协调发展,水平全面提高。优势项目继续保持世界领先。对潜优势项目加大投入,重点突破。继续实施“119项目工程”,不断提高基础类大项和集体球类项目的水平,提高我国运动员在奥运会等国际大赛上的综合竞争能力。鼓励并指导各地方、行业重点发展适合自身条件和特点的运动项目,优化布局,提高效益,形成地方优势和地方特色。

(19)加强各级国家队建设。不断完善国家队竞争和激励机制,完善国家队的组建、选拔、训练、管理等各项制度。建立科学化、民主化、程序化的奥运会、亚运会等国际大赛的运动员选拔制度。建立健全责、权、利统一,进出有序、科学合理的国家队管理体系。建设复合型国家队教练团队,充分发挥管理人员、教练、医务人员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0)深刻认识竞技体育发展的特点和规律。重视对竞技体育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深入研究竞技体育的发展规律、运动项目的制胜规律、体育竞赛的备战参赛规律、运动队伍的管理和训练规律等,密切关注和分析世界竞技体育发展的动向和趋势。重视对国内、国际先进训练经验的总结、整理和借鉴,加强竞技体育训练理论建设。坚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和“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大运动量训练”的科学训练原则。根据项目运动规律、运动员成长规律和奥运会备战规律,编制好4年一个周期的备战奥运会综合训练大纲。

(21)改革、完善各级国家队的训练体制。建立健全以国家队为龙头、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训练体制。充分调动地方、解放军和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的积极性,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承担国家队的训练任务。改善训练基地的设施条件,积极推进科研、训练、教学一体化进程。建设4~8个具有世界水平的综合训练基地和10~15个奥运项目单项训练基地。

(22)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竞赛制度。初步建立以奥运战略为目标,以推动训练体制改革和人才培养工程建设为重点的竞赛服务体系。完善各项政策,充分发挥全运会等国内赛事的杠杆作用,使地方竞技体育发展目标与国家奥运战略紧密结合。实行竞赛分级管理,调动社会力量办赛的积极性。

(23)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实施“全国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程”,加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的建设。重视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努力改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训练设施和师资等各方面条件。鼓励社会力量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进一步探索体教结合的模式,拓宽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渠道。

(24)加强区域协作,优化竞技体育资源配置。围绕奥运战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完善竞技体育的综合评价、奖励机制,完善运动员注册交流等各项制度,引导运动人才合理流动,使大城市、东部发达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在管理、科研、保障、人才、区位等方面的特色和优势有机结合,提高竞技体育资源配置的整体效益。加大支援西部地区竞技体育人才工作的力度,帮助、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培养高水平运动员。

(25)完善运动队文化教育和保障体系。确保运动员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努力开展包括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在内的高中阶段教育,稳步发展高等教育,提高运动员的文化水平,增强就业能力。进一步采取各种方法为退役及现役运动员接受高等教育创造条件,继续落实和完善退役优秀运动员免试进入高等院校学习的各项政策,实施工伤保险和运动员奖学金、助学金制度。重视、加强对运动员劳动、医疗等各方面权益的保障工作。继续通过有效的经济补偿措施,并协调各相

5 关部门制定政策,加强对退役运动员就业的支持和指导,并鼓励、引导其通过市场自主择业。继续实施老教练员、老运动员关怀基金计划。

(26)加强运动队的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进行积极有效的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和道德作风建设,加强对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队伍的教育和管理。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和“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中华体育精神,对运动员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把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运动队伍相结合,全面提高运动队伍的素质。认真研究新形势下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以国家利益为最高目标,以运动员为核心,从内容、形式、机制等方面努力创新,加强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不断探索新形势下运动队伍管理的新模式,引导和规范运动队、运动员的经济活动。

(27)狠抓赛风赛纪,净化赛场风气,加强体育行业作风建设。赛风是体育行业作风的集中体现,要不断完善竞赛规则和规程,建立健全体育赛事的仲裁制度和赛风赛纪的监督、检查、认定和处置机制,加大对弄虚作假、徇私舞弊、执裁不公、扰乱赛场秩序等违规违纪行为的处罚力度。做好反兴奋剂工作,坚持“严令禁止、严格检查、严肃处理”的反兴奋剂工作方针,提高抵制兴奋剂的自觉性和反兴奋剂工作水平,加强反兴奋剂的国际合作。

五、大力发展体育产业,积极培育体育市场

(28)“十一五”时期体育产业发展的目标是:初步建成与大众消费水平相适应,以体育服务业为重点,多业并举、门类齐全、结构合理、规范发展的体育产业体系,形成多种所有制并存、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兴办的格局。体育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明显提高,城镇居民人均体育消费显著增加,充分发挥体育产业在拉动消费、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就业中的作用,把体育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29)积极引导体育消费,培育体育市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群众的体育需求为目标,积极引导群众进行健康文明的体育消费。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资本投资体育产业,保障各种所有制的企业在同等条件下参与市场竞争。大力发展体育健身休闲市场,为群众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的体育健身服务。积极开发体育竞赛表演市场,努力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品牌赛事。积极培育体育人才、信息、资本、技术等要素市场。推动市场分工,发展体育中介组织,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体育经纪人队伍,充分发挥体育经纪人在人才流动、赛事推广等方面的作用。

(30)加强体育健身服务市场的规范化管理。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规范体育市场秩序,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对不同项目的经营活动进行分类管理。对于一般性的体育项目的经营活动降低门槛,不设立前置性审批,同时加强对服务质量和安全等的日常监管;对于专业性强、技术性强、危险程度高的体育项目的经营场所,应当确定严格、规范的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对于可能对自然资源、环境带来影响的体育项目要认真评估,避免和减少对资源和环境的不利影响。推行体育服务认证和体育行业特有职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提高服务质量。

(31)提高中国体育用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在进一步发挥行业指导作用的基础上,鼓励和引导体育用品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开展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营销手段创新。加强体育用品标准体系建设以及产品质量监管和认证工作,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打造体育用品世界品牌。发展体育用品会展业,以专业化、国际化为目标,努力创办具有国际影响的体育用品博览会。

(32)促进体育无形资产的开发和保护。加大各类体育组织和体育赛事无形资产的开发力度,提高整体开发水平和效益。探索体育赛事运作的新模式,推进体育赛事的市场开发。推进全运会等全国综合性运动会的市场开发工作。进一步探索和推动体育赛事电视转播权市场开发工作。加强对体育无形资产的法律保护。

(33)完善体育产业政策。积极研究、制定有利于体育发展的经济政策,鼓励社会资本投入体育服务业,鼓励企业和个人对体育事业,特别是对群众体育活动、体育赛事和相关体育公益活

6 动、体育社会团体的捐赠和赞助。加强体育产业统计工作,研究、建立规范的体育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制度,为规范体育产业管理、加强对体育产业的指导奠定基础。

(34)理顺体育产业活动的管理体制。进一步转变政府对体育产业活动的管理方式,改进宏观调控手段,努力建立以间接管理为主的体育产业管理体制。要切实把办体育产业的职能交给社会和市场。加快适合市场运作的体育领域的产业化进程,推进经营性体育事业单位向企业转制,支持各类体育经营实体建立行业自律组织。

(35)做好体育彩票的发行工作。完善体育彩票发行制度,丰富营销手段,提高营销水平。改善销售设施和装备,积极开拓市场,稳步扩大发行量。加强对发行销售工作的监管,高度重视运营安全,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六、不断深化体育改革,加强体育法制建设

(36)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体育管理体制。坚持深化体育改革,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更加开放、更具活力的体育体制和运行机制,努力实现政事分开、政企分开、管办分离,逐步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体育行政管理体制。继续推进体育事业单位和运动项目协会的改革。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体育行政管理体制、事业单位和体育项目协会制改革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充分发挥行业体育协会的作用。

(37)进一步明确各类体育管理机构的性质和职能定位。研究、明确体育行政部门、各级体育总会和中国奥委会的职能。强化体育行政部门制订发展规划、加强宏观调控、完善规章制度、提供公共服务、维护行业秩序的职能。将事务性工作逐步交给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中介组织;进一步充实各级体育总会、中国奥委会的职能,明确和理顺其与体育行政部门、体育社会团体的关系,使其在体育事务的组织、沟通、协调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38)推进运动项目协会实体化。进一步完善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的组织机构、工作机制和规章制度,明确协会的职责和权利。各单项协会在人、财、物等方面要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分离,保障协会独立法人地位。充分发挥单项协会的管理职能,健全单项协会的自律机制,扩大单项协会在业务管理方面的自主权。加强对单项协会的指导和服务,形成中国特色的体育社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39)对体育项目实行区别政策,分类管理。根据不同体育项目的特点、基础、目标,在管理模式、投入机制等方面实行区别政策,优化结构,建立和完善效益投资体系。鼓励和支持依法成立的各种体育民间组织开展活动。研究、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职业体育发展道路,健全职业体育的管理体制,完善职业联赛的各项制度,加强对职业俱乐部的规范管理。

(40)加快体育立法步伐。加快体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重点领域的体育立法。加强体育法律、行政法规等高层次立法,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修改工作。加强体育配套立法,抓紧进行全民健身、体育纠纷处理、体育市场管理、体育竞赛秩序等领域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起草工作。进一步健全符合体育改革和发展要求的体育法规体系。

(41)加强体育执法监督。加快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体育行政执法体系。进一步明确体育行政部门的执法地位和执法权限,推行体育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联合执法。完善体育执法工作制度,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履行体育行政许可、行政审批、行政检查监督、行政处罚等各项职能,建立和完善体育行政复议、体育行政诉讼制度。“十一五”时期要重点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反兴奋剂条例》《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开展执法监督检查。

(42)继续广泛开展体育法制的宣传教育。制定、实施体育系统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编制适应体育系统特点和实际需要的法制宣传教育教材,根据体育队伍的特点开展灵活多样、扎实有效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体育队伍的法律素质。加强体育法学教育和理论

7 研究工作。

七、发展体育科技、教育,加强体育人才队伍建设

(43)坚持体育科学研究与体育运动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发挥体育科技工作的先导和保障作用,有效解决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群众体育的科研工作以加强国民体质监测评价和科学健身指导系统的建设应用为重点,加强科学健身知识的普及,全面提高大众健身科学化水平。竞技体育的科研工作要以运动训练中的实际需求为着力点,加强科技攻关,提高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和参赛实力。加强对2008年奥运会重点项目的科技攻关,做好信息研究与服务工作。

(44)继续深化体育科技体制改革。努力建立适应体育事业发展需要,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精干高效、纵深配置、全面开放的体育科技服务体系和与之相适应的体育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有关政策和措施,充分利用中央和地方、体育系统和非体育系统的科研力量,整合全国的体育科技资源。

(45)建立健全训练、科研、医疗三位一体的科技服务体系。改善国家队重点训练基地、科研机构的科研条件,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改善地方科研机构的基础条件,突出重点,形成服务特色。选择科研水平较高、实验条件较好的地方体育科研单位,纳入国家体育总局“十一五”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建立优秀运动员数据信息共享平台。

(46)重视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坚持体育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繁荣体育社会科学。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队伍,培养社会责任感强、理论功底扎实、学贯中西、勇于创新的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努力创建高水平的体育论坛。加强对体育改革与发展中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加强体育发展的战略研究,为体育事业发展提供科学指导,奠定理论基础。

(47)大力发展体育教育事业。巩固和提高体育基础教育,积极发展体育高等教育,大力发展体育职业教育和民间教育,加大体育教育改革的力度,夯实体育事业发展的基础,不断满足社会对各类体育人才的需求。高等体育院校要加强教材建设,坚持教育、训练、科研三结合的方针。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培养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专家和学术带头人。充分发挥教学优势,培养更多体育事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充分发挥场馆设施和科研优势,积极开展高水平训练。

(48)加强体育人才队伍建设。紧紧抓住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契机,围绕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以高层次体育人才和紧缺人才为重点,抓住培养、吸引和使用三个环节,使体育人才的总量不断增加,结构不断优化,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为体育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49)突出重点,做好各类体育人才的教育培训工作。大力加强以能力建设为核心的体育人才教育培训工作,加快构建体育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实施高层次体育人才培养工程,利用多种渠道大力培养紧缺型、高层次的体育人才。加强体育人才培养(研究)基地建设。国家和地方设立体育人才专项资金,建立国家引导、地方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投入机制。

(50)努力营造各类人才健康成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完善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体育人才评价标准,进一步完善人才的选拔、任用机制,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体育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改革,推进体育事业单位的全员聘用工作。深化收入分配改革,建立有利于调动体育人才积极性、创造性的分配激励机制。围绕国家竞技体育的发展目标,改革和完善以奥运会为最高层次的各类比赛的奖励政策和办法。

八、加强体育交流合作与体育新闻宣传工作

(51)积极开展对外体育交流与合作。贯彻对外开放与国内发展相统筹的原则,以筹备和举办2008年奥运会、2007年冬季亚运会和2010年亚运会等重要国际比赛为契机,积极配合国家外交政策,进一步拓宽国际体育交流的领域,积极发展对外友好关系。继续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多

8 种形式的体育援助。积极参与国际体育事务,学习、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发展体育的经验,促进我国体育事业更好地与国际接轨,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为国际体育运动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52)加强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体育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港澳同胞和台湾同胞为北京奥运会做贡献的积极性,以此为契机,在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国家对台工作方针的指导下,积极推动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体育交流,加深相互理解,增进同胞情谊,为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做出积极贡献。协助和指导香港特别行政区办好2008年奥运会马术项目比赛和2009年东亚运动会,支持和协助澳门办好2007年亚洲室内运动会。

(53)加强体育新闻宣传工作。大力宣传体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积极作用,宣传体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成就,宣传体育工作中的先进人物和事迹,宣传北京奥运会对中国社会和中国体育的综合作用和巨大影响,唱响主旋律,努力创造体育事业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深化对媒体和体育新闻规律的认识,完善体育新闻工作机制,搭建有效信息平台,加强与媒体的沟通、协调与合作,充分发挥媒体在体育事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建立健全体育新闻发布和发言人制度。加强体育新闻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爱岗敬业的体育新闻工作者队伍和体育评论员队伍。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正确引导舆论,反对恶意炒作、制造和传播假新闻的行为。重视体育对外宣传工作,积极、有效地扩大中国体育在国际体坛的影响。高度重视北京奥运会的新闻报道工作,制定和实施北京奥运会周期的宣传工作方案。

(54)加强体育文化建设。深入挖掘体育的文化内涵,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体育精神,大力倡导奥林匹克精神,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充分发挥体育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作用,让体育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创造者,成为时代精神的倡导者和先行者。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活动。举办好第29届奥运会火炬接力、开闭幕式以及其他大型文化活动,在群众中开展体育文化、奥林匹克文化的宣传、教育活动。支持开展体育集邮、体育美术等多种形式的体育文化活动。加强对体育文物、史料的征集和研究工作,建好、办好中国体育博物馆。

九、加强领导,完善组织,重视保障,促进落实

(55)加强对体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把发展体育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将体育事业经费、基本建设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对体育事业的投入。推动有关部门制定和完善支持体育事业发展的财政、金融、税收、土地等方面的政策。

(56)加强公共体育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各地应当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人口结构、环境条件、公众体育需求等,按照国家关于公共体育设施用地定额指标的规定,规划和建设公共体育设施。严禁非法侵占、破坏公共体育设施。因特殊需要改变规划或占用公共体育设施的,应当严格遵守法定程序,建立专家论证和听证制度,完善补偿机制。

(57)做好体育事业的基础统计和体育标准化工作。进一步推动体育事业统计体系改革,完善体育事业统计信息化建设。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协调衔接、全面客观、科学规范、运转协调、反应灵敏的体育事业统计制度和信息发布制度。建立适应体育事业发展、与体育工作密切相关、服务社会的体育标准体系和与之相适应的体育标准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58)积极开展体育信息研究,推进体育信息化。整合体育信息资源,拓宽采集渠道,加强信息服务,大力推进体育信息化。稳步推进电子政务和电子业务的应用推广,努力抓好北京奥运会备战周期中重点奥运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加强国家体育总局门户网站建设。

(59)加强体育工作者队伍和作风建设。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体育事业发展的需求,加

9 强体育组织机构建设。增强体育队伍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和做好各项体育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各级体育部门要创新管理方式,更新工作手段,加强调查研究,改进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推进政务公开,提高管理工作水平。

(60)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管理和监督。与有关部门进行协商和沟通,加强工作的计划性,做好体育工作计划和总结。对规划落实情况特别是重点工作、重点工程的落实情况,要建立督促检查机制,保障和推进体育事业“十一五”规划的顺利实施。

上一篇:述职报告的写法范文下一篇:我们共同的家园范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