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地理和小学科学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的研究》这

2024-04-07

《初中历史、地理和小学科学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的研究》这(通用6篇)

篇1:《初中历史、地理和小学科学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的研究》这

《初中历史、地理和小学科学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的研究》这一课题, 是我校承担的中央电教馆“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专项课题。课题批准号为063120585,研究学科为综合类,负责人是南昌市育新学校校长陈光辉,职称为中学高级教师。参加的主要研究人员有钱继芳、黄斌、熊建霞、李丽、徐文峰、杜玲、吴亚昕、徐娟、刘昌、全玲。课题管理员欧阳娅。

一、内容与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依据,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不断丰富完善初中历史、地理和小学科学课课程资源,使学科资源科学化、信息化、多元化。使本课题研发的资源为教师的教学服务、为学生学习和能力的发展建立广阔的资源平台。

该课题试验在初中历史、地理和小学科学学科的课程中进行,重点使教师与学生能够利用这个开放性的资源平台,让每一位学生根据自己能力发展的实际情况与学习的需要,实施个性化的学习。

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以行动研究为主,开发专题网站。辅之以观察、调查、访问、测验、学生作业分析、个案研究等方法。

二、结论与对策

1、教学资源开发的模式

(1)教师为主体的教学资源开发模式

通过实验研究我们逐步探索出一套操作性较强的教学资源之课件开发的模式即:遴选教学课题——完成教学设计——收集课件素材——制作教学课件——开展实验教学——进行课件评价——进入二次修改完善课件。在研究过程中,学科实验教师承担选择教学课题、完成教学设计、开展实验教学、进行课件课时评价等几项主体工作,同时参与课件素材的搜集和课件制作的全过程。尤其是对课件的及时评价反馈,有效指导了课件的二次修改,建立起课件开发者与课件使用者之间的沟通桥梁,使课件的制作始终为课堂教学这一中心服务,教学课件再不是流水线上工业化的产品,而是常用常新赋有个性的作品。

在课题研究的前期,建立了课题资源网页。该网页收集了实验研究过程中的教学设计、教学论文、教学课件目录以及课题问卷等相关文本资料,基本实现了课题无纸化管理。通过一段时间的使用,我们发现由于该网页是一个静态网页,只能单机查看、使用。于是,课题后期在学校校园网站上增设了该课题的研究栏目,收录了课题研究中各项相关资源,实现了课题研究的动态化管理,方便了教师远程操作和网上互动,达到教学资源共享。

(2)师生共建的教学资源开发模式

通过课题实验,我们还发现学生不仅是教学资源的使用者,同时也可以成为教学资源建设的参与者。师生教学资源共建模式为:课前预习——搜集资料——合作整理汇编——课堂展示交流——资源上传共享——评价、补充、修改。

该模式是通过让学生课前提前预习课文,挑选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从而寻找更为详尽的资料。搜集资料的途径有很多:上网查询、阅读历史典籍、询问长辈等等都是学生常用的方法。在搜集资料之后,要求学生必须对要学课文对已搜集到的材料,学生还必须自己对它进行删减,挑选出重点。课堂展示交流,挑选、补充、删减材料。将搜集到的资料、研究心得、研究成果补充到课题网站中,使学生从中获得更多的体会与收获。

如初中历史课《火烧圆明园》,老师课前就有意识的布置学生在课外搜集许多相关的资料。有的学生搜集了各国侵略者抢夺文物时的贪婪,有的学生补充了“12兽首”的故事。有的学生摘抄了当时印度总督对侵略者自身抢夺行为的坦言。课堂上又让学生在网上开展学习,并将搜集到的材料进行整理与汇编,然后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与研讨,学生们在丰富的资料中对火烧圆明园的历史有了深入的了解,他们各抒己见,课堂气氛活跃,学习兴趣非常浓厚,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又如教学小学科学课《形形色色的植物》,教师就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先是通过课件展示大量植物的图片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发了学生产生疑问,如:植物是怎样繁殖的?植物的身体构造是怎样的?植物能够运动吗?然后学生有的谈经验、有的翻阅书籍、更有的借助于网络对植物的世界进行探索,这时教师还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点滴收获以文字、图片的形式上传到资源网。一位同学就把自己不认识的一种小草拍下来,挂在网上请大家帮忙,很快就查到了名字。课后教师还布置了课外活动。请学生课后在校园和家里寻找一下你的所知道的植物并进行简单分类,然后上传到资源网。一时间,校园内外以及网络上都成了学生探讨的空间。我们的资源网也不断完善,逐渐成为一个师生共建、共同利用的网络,使学生的“提高拓展”有了更广阔的空间。

2、教学资源应用的模式

在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各学科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开展了教学资源应用的研究,其模式为:提出问题——收集资料——合作探究——补充指导——提出方案——总结得失——拓展延伸。

该模式是通过提出问题后,要求学生能够共同出谋划策,讨论研究方案,之后让学生通过合作共同完成研究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获得非常多的资料与数据,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将搜集到的资料、数据进行归纳与整理,从而总结出结论与成果。

如小学科学《蚕的生命周期》一课中教师就是利用课件向学生一一展示了蚕宝宝从一

粒粒小小的蚕卵进而孵化成幼虫,慢慢茁壮,吐丝结茧,最后又产卵的这童话般的一生。通过这样的视频片断,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界生命体的循环周期,更让学生体会了生命的意义,使学生在惊叹之余,不免产生种种困惑,如:蚕是怎样吐丝结茧的呢?为什么蚕宝宝从小到大样子不一样呢?带着这种种疑问师生间展开了热烈讨论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有效的观察。通过交流细化观察的时间、方法以及怎样进行科学喂养等。在实施观察方案的过程中,教师鼓

励学生将观察日记、照片等素材公布在资源网上以供参考。学生在这为期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热情高涨,大家积极交流着各自的新发现。

例如:我国发生的汶川大地震事件,对师生的震撼非常大,在悲伤之余,我们不禁要

进行一个深层次的思考:地震突发时,人们如果拥有足够的避难知识,伤亡的数量会不会少的多呢?如果这样的灾难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又如何应对呢?由此,开展了“地震知识你知多少?”的主题活动。同学们参与热情高涨,收集了大量的文字、图片、影象信息,设计制作出包括地震成因、防震措施、震时防避、震后防疫和重建家园五个板块的主题网站。活动中,学生不但比较全面地了解了关于地震的相关地理知识,而且还学到了人类最为基本的能力——“生存能力”。

经过四年的实验与研究,通过在课堂前、课堂上、课堂后充实我们的课程资源,我们网站资源得到了很大的丰富,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很大的提高,调查显示,有近95%的学生非常喜欢该学习模式,认为能帮助他们学习到更多、更丰富的知识。主动搜集资料的学生也越来越多,问问题的学生也越来越多,学习的氛围越来越浓厚了。

本课题的研究验证了有效地教学资源和资源应用模式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素质地全面发展。

通过课题研究,我们感到教学资源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一个过程,尤其是资源网的可持续性要求资源的建设是个动态过程,不是一潭死水,更不是资料的堆叠,而是知识的关联和管理,因此每位教师都要参与进来,享受资源共享的快乐,体会资源分享的幸福。教学资源应符合教学目的明确,内容准确,表述规范,文本、图形、动画、音像、视频等各种媒体使用合理,搭配得当,层次分明,屏幕设计清晰高雅,色调搭配适中,生动活泼而又不失严肃,注意引导式启发,防止简单的书本搬家和呆板的说教,这些都要由骨干教师把关,确保资源的高质量。

在教学资源使用过程中,师——师交流,师——生交互,资源的可持续性和优化性特色要求资源是一个动态过程,资源要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资源的丰富和完善一方面来自教师间的交流,另一方面来自教师和学生的交互。我校资源提供了能够反馈信息的联络方式,比如邮箱、论坛、网上沙龙等。教学资源的应用无疑能为教学带来极大的便利,但绝不能只局限于资源所提供了素材或依赖资源的指导,要能通过一个或几个问题进行思考与探究并能主动

提出更多值得探究的新问题,以拓展自身的知识范畴和思维,从而得到更长足的发展。

在研究过程中要通过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让实验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从而使教师在今后的应用与开发过程中所涉及的不同年级,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融会贯通便于拓展。

三、成果与影响

(1)论文发表及获奖:

●《构建网络教学环境下协作学习的历史教学模式》《教学参考—2007年第七期》

●《初中历史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实践反思》《教学参考—2007年第八期》

●《新课程理念与七年级中国历史课堂教学实践的转化》《教学参考—2008年第三期》 ●《浅淡网络环境下科学课的合作学习》2006年11月获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征文中获优秀奖

●《浅谈初中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2008年9月获南昌市“三优”论文三等奖 ●《磁极的相互作用》登载于小学教学研究2008 8总第314期63页

●《科学课探究实践活动的问题与策略》2008年11月获全国教育技术学术征文三等奖。●《初中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探究信息技术在现代教学中的作用》2008年12月25日刊登在《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总第79期》。

(2)获奖课例:

《奇妙的指纹》、《我们身边的动物》、《昼夜交替现象》分获全国课例一、二、三等奖,《食物包装上的信息》、《为什么一年有四季》获江西省优质课一等奖。

(3)获奖课件:

《植物的一生——花的探究》、《Touch your nose》、《关心天气》、《地震知识你知多少》、《食物包装上的信息》、《昼夜交替》、《为什么一年有四季》等课件分获省级以上评比一、二、三等奖。

(4)获奖教学设计:

《初二历史课系列》、《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我们身边的动物》《海峡两岸的交往》《北伐战争》《洋务运动》《改革发展中的教育》《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5)学生获奖:

●2007年我校学生分获南昌市小学生实验操作竞赛一、二等奖。

●2007年我校初中学生在南昌市纪念八一起义暨建军八十周年手抄报比赛中,获一等奖。

●2009年我校初中学生在南昌市庆祝改革开放60周年读书活动中获一等奖。

●2009年我校小学生获南昌市科技节团体一等奖。

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本课题的研究着重在初中历史、地理和小学科学三门学科中进行了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通过研究探索出以教师为主体的、师生共建的两种教学资源开发模式以及相应教学资源应用模式。实验研究表明:教师与学生教学资源的使用者,但同时也是教学资源建设的参与者,其中教师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有效地教学资源和资源应用模式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素质地全面发展。

四、改进与完善

师生需要的教学资源是全方位的,主要包括符合教学需要的素材、教学积件、教学设计、相关课件、试题以及能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资源等,如何进一步丰富教学资源的内容,是

我们今后继续研究的任务。

课程资源的应用无疑能提高学生观察与探究的兴趣,但绝不能让学生局限于课件所提供了素材或依赖课件的指导,要让学生能通过一个或几个问题进行思考与探究并能主动提出更多值得探究的新问题,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范畴使学生得以发展。

作为教师还要进一步加强新课程理念的培训,加强教育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的相关内容及开发技能训练,提高教师教学资源的二次开发和利用能力。建立区域间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科学管理,在校际之间实现教育教学资源互补和共享。做到内容的开放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篇2:《初中历史、地理和小学科学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的研究》这

凤矿中学 冯国强

1.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学业评价的新内涵是什么?

答:(1).现今国家又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其中针对学业评价的瓶颈明确提出要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推进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成立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研究制定考试改革方案,完善考试机构功能。也明确提出,学业评价的宗旨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一定要注重发展性、全面性、过程性、主体性、实用性和多元性。

(2).在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学业评价应改变由教师评价学生的单一方式,将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家长评价等方式引入到学生学业评价体系中来。对于学业评价的内容,也应从知识、能力、情感等多个角度入手,注重学生地理素养的提高。

(3)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学业评价改革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影响学生评价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在学生学业评价改革中,永远也没有完美的、一成不变的评价改革策略。我们应该在学业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要始终贯彻“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理念,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建构出促进新课程实施与推进的、行之有效的发展性学业评价新体系。

2.结合教学实际,你认为教师应如何贯彻学业评价张扬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新理念。

答:(1)学业评价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导向作用,发展性评价强调通过张扬学思结合、知行统一,使学生把学习与思考贯通起来,把认识与行动统一起来,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把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2)“学思结合、知行统一”是指通过学业评价反馈给学生什么,学生可以体会什么,以及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辨,并将所学知识用于指导人生的整个过程。通过给学生布置小活动,达到了知行统一、学思结合、学用结合的教学目的,有助于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

(3)评价要重视并努力实现学、思、知、行的辩证统一。“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倡导教学与评价中引领学生主动思考,做学习的主人。关于学生的学思结合,是我国自古至今都非常重视的。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在学业评价中张扬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就是要倡导启发式、合作式、探究式、研讨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坚持课堂教学与动手实践相结合。教师在教学思路、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做到学思结合、知行统一,既是对此种理念的切实践行,又是对学生就“知行合一”思想的良好示范。学生在接受知识、思想的同时,因为参与课堂讨论的需要会渐渐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检索辨析信息的能力,形成善于表达思想的行为素养。学生渴望获得知识,教师也希望在愉快的氛围中“授之以渔”。在教学改革中,贯穿学思结合、知行合一的理念,不但可以消解“知识有什么用”的尴尬,促使学生保持对知识学习应有的敬意,又可以树立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信心和勇气,从而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发展。

(4)要对生活情境进行提炼和加工,情境的创设与隐退要及时。生活中的感

性材料往往是零碎的,它常常以片断、松散的状态出现,相互之间还存在着矛盾、冲突。教师在利用生活素材对学生评价时,应该对感性材料进行筛选,对生活情境进行加工与提炼,将生活情境中的无关因素去除,根据评价目的精心选择、设计和改造,抽出典型化、概括化的材料作为评价的对象,使情境中蕴含的科学问题得到集中体现。

3.请你结合教学实际,谈一谈如何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评价。

答:地图作为地理教学的主要工具,在地理教学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地理教学中,重视地理读图能力的培养,把地图与地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至关重要。那如何培养学生读图能力,掌握读图技能呢?有如下几点:

一、熟悉图表语言、掌握读图基本步骤。在地理学习中,学生要学会读图用图,熟悉图表语言,明确相关概念。比例尺、方向、图例、注记等都是组成地图的要素。学生通过熟悉图例,联系地图上的符号,最终达到认识具体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联系和空间结构。

二、培养学生读图积极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求知欲,告知他们许多我们不知道的知识,可通过读图来获知,能通过读图来了解丰富多彩的世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挂图、图片、图册等彩图培养学生兴趣,从而调动其积极性。

三、强化读图训练,提高读图能力。在教学中要不断强化学生读图能力的训练,指导学生逐步养成使用地图的能力,使地理知识和读图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如我在教学《中国行政区划》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记住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轮廓和位置,我让学生专门自备了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拼图板,让学生在一遍一遍的拼插中达到识记的目的,学生们积极性非常高,记得也非常快。

运用技能,反复训练,最终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教学是时对每一节地理课都要精心设计,来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四、提高综合用图能力。综合用图对学生从不同角度全面、综合提取地理信息,可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归纳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灵活运图,形成知识体系有重要作用。

总之,培养学生的读图运图能力,既是地理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地理教学的目的和重要任务。学生的能力提高了,就能借组地图去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总结出更多更好地经验。

4.请结合教学实例,说明作业设计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1)适量原则。因为学生的学习时间有限,尤其是学习科目多,任务重,所以布置作业首先要考虑学生负担是否合理。给学生布置的作业量不要忽多忽少,要有长远计划,根据教学内容与进度,布置适量作业,不但要使学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而且要有利于学生保质保量完成。

(2)适度原则。布置作业要尽量照顾学生的不同水平,考虑个体差异,设计难易适度的有层次的作业,让学有余力或有特别兴趣的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锻炼。

(3)趣味性原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学生对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布置的作业趣味性强,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就高,就能认真完成作业。

5.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批改作业才能促进学生发展。

答:(1)作业批改要认真仔细,评语书写要工整,符号要统一,评价要恰当。课堂练习要落到实处,部分练习应精批细改或面批面改;课外作业应全批全改;必做题要全收全改,选做题至少选三分之一批改;少数由学生互批互改的作业,教师仍要检查订正。教师对批改的作业应作出评价,或计分评等,或写出评语。

(2)教师对学生作业要严格管理。作业的书写、行款、格式等要求统一、明确、具体,书写工整,卷面整洁,符合学校规定的作业规范,不能有知识性错误。学生要独立、按时、认真完成作业。发现对作业马虎拖拉、缺交、抄袭等现象时,教师要对学生及时进行批评教育,要求其补做或重做,做错的要更正,但严禁罚抄罚做。

(3)作业批改要及时。一般应在下一堂课前将作业本发给学生。要求学生认真查看教师的批改或评语,并根据教师批改要求订正或重做。学生对教师批改有不同意见的,允许学生口头或书面向教师申述,教师不得因此打击报复。

(4)教师要专备“作业批改”摘记本,做好作业批改记载,对独创性的见解和具有代表性的错误应予记录,作为讲评和辅导的依据。提倡面批面改作业,提倡学生自我订正、修改作业,养成自我检查,反复探究的良好习惯。

(5)教师对学困生要施以偏爱,对他们能按时完成作业要给予鼓励,批改他们的作业要侧重于面批面改,给予热情帮助,以便及时订正作业中的错误,使其增强信心,不断进步。

(6)教师批改作业的书写具有示范作用。书写应规范,字迹应清楚工整。教师批改作业一律用红钢笔或红圆珠笔,批改符号大小适中。

(7)作业讲评要鼓励先进,启发和帮助后进,切忌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讲评时要指出共性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6.地理试题编制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答:(1)、试卷布局应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让学生逐步进入考试状态;容易的、简单的基础知识放在前面。

(2)、基础知识的选择与安排:考查的基础知识必须是课本中要求掌握的,形式是教材中有的或者是涉及的,知识点要全。

(3)、每一道题目的要求要表述清楚、正确。

(4)、整张试卷要体现课改精神,注意学科之间的联系,注意试题的开放性,答案有一部分应是多元的。

(5)、要认真设计试卷的结构, 尤其是隐藏在内的结构, 即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难度结构。

(6)、出试卷要根据实际情况, 如考试的目的, 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学生的能力来正确的把握试卷的难度系数。

(7)、试题所涉及的文字应力求简明, 寓意明确, 切不可模棱两可, 或拖沓冗长,不应采用死记硬背的试题, 对于纯机械演算的的试题要尽量少用。同时,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博采众长。

(8)、试卷要跟近段时间的同类考试接轨, 但要也要有一定的创新性,要体现素质教育教育理念。

7.地理考试结果分析的基本内容主要有哪些?

答:考试结果的教育学分析,就是通过详细研究每一个学生的试卷,对学生的考试结果进行个别化的教育学分析和评价。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第一,分类比较研究与个别化评价。同样的分数并不意味着同样的发展,同样的等级分并不意味着有同样的答题结构和答题思路,因此,通过比较研究同类试卷中各个学生的答题情况,发现学生答题的个性特点和问题,探测与发现学生的特殊才能与天赋,就能对学生进行个别化的评价和指导。

第二,学困生的诊断分析。教师应因材施教,给学困生予以指导,并采取补救措施。通过分析与研究学生的试卷,看看学生怎么思考、怎么推理、怎么分析、怎么叙述、怎么选择、怎么导出错误,从而找到学生的学习困难和先决知识缺陷,并通过与学生面谈来验证原先的判断,尔后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这既是教师的责任,也是最富有人文关怀的教育方法。

第三,教学诊断分析。一般说来,中小学期末考试,通常是由一定范围内的学校群体或教师群体联合举行的终结性测验,试卷的编制相对来讲更具有权威性和“标准性”,因此,通过考试分析,对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教师的教学水平可以作出某个侧面的评价。更为重要的是,任课教师通过分析所教学生的答卷,尤其是分析选择题的各种选项比例,有可能发现在一定范围内学生共同存在的学习错误问题和教学薄弱的方面,对教学存在的问题作出诊断分析,提出改进教学或教学补救的方案。

8.举例说明地理综合性试题的特点及编制原则。

答:

(一)地理综合性试题的特点

(1)准确把握试题的难度。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命制试题时要把考试的难度降下来,不强调学生对难度知识的掌握,不要以偏题、难题、怪题对付学生,应让试卷充满爱心,让学生考出水平,考出自信。降低难度,并不意味着降低要求。试卷考查的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最有用的内容。

(2)应该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新课程标准最为重要的一个要求就是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因此,试题应体现人文性,给学生留有选择的余地,发挥的空间,发挥潜能的机会。

(二)注重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学生,也不是孤立地测试学生单一的能力,而是将多种能力有机命制试题需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原则。试题必须保证内容的正确性,不能出现知识性的错误,不能与所学的概念、原理、法则相悖;否则将有碍于考生正确概念的形成,不利于对有关原理和规律的掌握和理解。练习的目的是为了强化和巩固学生所学的对学生终身发展都有用的基础科学知识,因此,命制试题一定要具有科学性,否则就会贻误学生。

(2)明确性原则。命制试题立意必须明确,即在不泄漏解题依据和思路的前提下,尽量使题目语意清楚,文句简明扼要,避免使用艰深字词,而且要求答案明确合理,不致引起争议。

(3)全面性原则。试题的形式和内容必须符合测试目的,全面反映测试的要求,以期圆满完成预定任务。覆盖面既要大,又要突出重点,保证试题在所测内容上具有代表性,力求做到各个部分比例适当。

(4)整体性原则。第一,要根据测试要求从整体上确定试题的份量,不能凭借个人的兴趣爱好和主观想象编题组卷。测试应以目标为命题准绳,使整个试卷能够准确考查考生达标情况。第二,要根据学生能力和水平,从整体上把握试题层次,即应该从总体上分析试卷的考查功能,而不能要求每一道题都要达到同一功能的指标。第三,除在内容安排和整体功能上有良好的特性外,在试题的布局方面,要求试卷要有一个好的结构,应当掌握由浅入深的原则,起点低终点高,有一定梯度地融合在一起,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5)独立性原则。各个试题必须彼此独立,不可相互牵连。一方面要求在一个题目中考查的内容,其他题目不应重复考查;另一方面,题目之间不可相互暗示,一个题目要求解决的问题,如果在另一个题目原文中提供了线索,将影响测试效果。

(6)合理性原则。在编制试题的同时,应当合理制定评分标准,力求使评分简便、准确,有效地排除无关因素干扰,而且在分数的分配、给分的标准方面务求科学合理。对主观性试题要分步定分,对客观性试题中的多项选择题应慎重确定给分标准。

9.你认为怎样才能有效控制地理试题的难度?

答:答题的难度直接影响考试的及格率和优秀率,对考试的信度、效度、区分度也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有效控制难度,是考试命题的基本要求之一。

(1)比例分配。一套试题可以按基础∶综合∶难题= 7 ∶ 2 ∶ 1 的比例分配难度。在考试水平分级中,有的分为识记、理解、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四级,有的分为识记、了解、应用、分析、综合或者是记忆、了解、简单应用、综合应用和创见五级,这给命题教师编写试题目标细目时提供了依据。在试题的难度分类中,还可以分为容易题、中档题(稍难、中难)和难题,它们的难度值因不同类型的考试而不同。例如高考一般难度值在 0.55 左右,学校的期中考、期末考要求在 0.7-0.75,不同的学校对难度值的控制可有所不同。所以,以上的 7 ∶ 2 ∶ 1 比例既包含目标水平控制,也包含难度控制。

(2)基础题要求。这是整卷是否达到要求的关键。对基础题的理解,不同的考试、不同的教师可能不同。在合格考试中,基础题一般不要求学生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灵活应用,在一道试题中,也不要编入太多的知识点。从题目的难度分类看,它们包括容易题和稍难题。

(3)综合题要求。指一个所求项用到前后不同的知识点,该部分中,小综合与大综合比例约为 2 ∶ 1。这部分题目的难度大多指稍难题和中难题。具体操作时,参考以下要求。

①知识点:主要是用到几个不同内容的知识以及它们的联系,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一般在一道题中,要有 3 个以上的知识点,而且需要将这些知识点综合运用才能正确解题。

②难度:题目过程比较清楚,目标比较明确,如果知识点较多或过程比较复杂,也可以拆分成若干小题,但其中的部分小题仍然有一定的综合性。既注意不要使它成为难题,也不要成为没有综合性的容易题。但是在同一道题的几个所求项中,有的可以是基础题,有的是综合题。

(4)难题要求。难题指对能力要求较高的题目,此类题目或现象较复杂,或隐含条件多,或过程抽象、题目灵活等,它在全卷中占 10 分左右。在合格考试中,它是针对中上程度学生的,对及格率不会产生什么影响。具体操作时,参考以下要求。

①难度:题目应经过思考、分析才能正确解题;题目要有一定的灵活性,也可以有一定的综合性;但是难题也不要太难,要使中上等程度的学生能正确解答。

②分布:难点不一定集中在一题中,也可以分散在不同的题目或同一题目的某一所求项中。

(5)题量要求。根据题目的答题量、难度和考试时间而定,一般应有一定的题量,才能使覆盖面大,基础题多。总量可控制在中下等程度的学生用 80% 左

右的时间能基本做完,题目的分数与学生所用时间也应有一定的正相关。

(6)得分预测。为了使平均分和及格率达到要求,要对试题的可能得分作出预测。正常情况下,基础题的得分率约 80%(在 70 分中平均得分 56 分左右),综合题得分率约 70%(在 20 分中平均得分约 14 分左右),难题的得分率约 40-0%(在 10 分中平均得分 4-5 分)。

10.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地理试题命制创新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1)导向性原则。试题要符合课程改革精神,要尽量达到人性化、趣味化、生活化和科学化。

(2)科学性原则。试题要准确,实事求是,不出似是而非或随意臆造的试题,试题选材符合实际,且有科学依据。要做到入门宽、路子多、深入难,大开口、小出口、层层设卡、题题把关。试卷布局安排应考虑重点内容排列。既重视知识与技能,更重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考查知识素质,也考查非智力素质。要采用由易到难的坡度设计,第一级坡度是整个试卷从易到难,第二级坡度是整个试卷中的每个题从易到难。

(3)实践性原则。试题要联系学生实际,贴近生活,创设情境或考查知识和技能要注重在实际中的应用。做到材料在外,答案在内,起点高,落点低,看题时间少,想题时间多,减少学生的书写时间,鼓励有创造性的答案。

(4)创新性原则。试题命制要力求创新。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思维空间,注重考查学生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能力。因此,在命制试卷时,要把各种资料中少有的、比较新颖的题找出来,再把它组合成整套试卷。一般来说,一套试卷中一定要有 2-3 道题属于创新题。

(5)适度性原则。试题难易适中,注重试题难易度、信度和区分度效应。在平时的试题设计中,有两个难度是很难控制的,即相对难度和绝对难度。相对难度是指试题要求水平与考生知识和能力水平适合的程度;绝对难度是指试题要求考生的智力活动水平和智力活动量水平的高低。一般来说,平时的训练题的难易度系数最好是易为 3,中为 5,难为 2。

篇3:《初中历史、地理和小学科学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的研究》这

一、初中历史与社会和科学学科地理知识整合的必要性

1.它是落实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整合的需求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以学生发展为本, 依据本课程标准展开教学活动。在教学中, 应体现综合性、人文性、开放性和实践性, 运用多种教学形式、方法和手段,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促进学生终身发展。在教学建议中专门提出要协调课程之间的关系, 统筹教学目标的设置, 还关照自然地理在科学课程中的内容, 有规划地统筹相关内容。

地理知识所涉及的范围之广, 层面之多, 非其他学科所能及。而地理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特别是目前浙江在历史与社会和科学两门综合性课程中把地理知识进行了分科教学, 多数教师在教学时对跨学科地理知识采取的处理方式, 生硬地打破了两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 使得原本立体、连贯的科学知识变成一个个知识片段。其实这两个学科在教学上有很多地方都可以整合起来, 使教学更具有生动性和实效性, 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它是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的迫切需要

加强课程整合不仅体现当今科学技术进一步分化必然导致进一步综合的发展方向, 而且也反映了面向未来培养的社会接班人, 必须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推进素质教育, 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改革方向。跨学科整合教学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有利于培养综合性人才。

就学生而言, 他们面对日益开放、纷繁复杂的现实社会, 已有了自己的思考和疑惑。他们提出的问题往往超出课本的范围、学科的范围, 一个知识结构单一且对其他相关学科知识不甚了解的教师是很难做出圆满的答复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更新和丰富课程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加强学科间的联系。在初中历史与社会中对地理知识进行跨学科整合教学能尽早地让学生接触跨学科领域的相关知识, 是对他们学习生涯一个很好的引导。

3.它是落实新课改“课程整合”理念的需要

加强课程整合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加强历史与社会和其他学科的整合, 对教师来说, 可以开阔教学思路, 挖掘教学潜力, 提高教学效果;对学生来说, 可以形成各学科间融会贯通的知识体系, 培养和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对教材而言, 可以使教材内容更加丰富、引人入胜。与此同时, 也使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 从多方面提高教学质量, 提高学生素质。

教育部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中也指出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及缺乏整合的现状。然而在实际教学中, 很少有学校能够从实质上落实“课程整合”的理念, 因此在初中地理知识教学中, 尝试开展跨学科整合教学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基于课标的学科相关性的统计验证

众所周知, 课标是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的枢纽, 不但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也是学科教学与检测的指导性文件, 是学科教学与评价的根本依据, 起纲举目张的核心效用。而教科书作为课标实施的载体, 课标整合的程度决定了教科书整合的力度、广度和深度。因此, 课标整合是该项研究展开的第一步, 也是具有决定性指导意义的关键一步。

2011版的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把历史与社会分为三个主题。其中以地理知识为主的是主题一“生活的时空”。本主题分如下四个专题:专题一, 认识人类生活的“时空”;专题二, 了解自己生活的“区域”;专题三, 体味自己生活中的“历史”;专题四, 学会获取、整理相关信息的工具和方法。2011版初中科学学科课程标准中以自然地理为主的是主题二“人类生存的地球”, 本主题包括地球、地形和地壳的运动、土壤、地球上的水体、天气与气候五部分内容。在这一主题学习中, 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认识地球空间的环境构成, 认识地形、土壤、水分、空气和阳光等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条件。人类和自然是一个整体, 我们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

2.基于教材的主要相关内容比较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搞好教书育人工作的具体依据, 是学生获得系统知识、发展智力、提高思想觉悟的重要工具。根据认识过程的普遍规律和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特点, 学生系统掌握知识, 一般是从对教材的感知开始, 感知越丰富, 观念越清晰, 形成概念和理解知识就越容易。同时教材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知识更加系统化、规范化, 有助于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并便于学生自习、复习和完成作业。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自然地理部分的内容与科学学科的关系非常密切。两门学科中部分相关知识在教材中是以自己的学科特色进行呈现的, 如水资源的分布、利用、开发和保护等, 两科有交叉, 在章节呈现上有所不同, 但部分知识相关性非常大, 进行整合研究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一定的实践意义。

三、对历史与社会和科学学科中地理知识进行整合的教学建议

1.关注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知识的系统性与综合性

初中阶段是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科学素养的关键时期。历史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课程, 学科知识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 以历史和地理为基础, 整合相关人文社会科学内容, 力求综合范围适当、建构形式合理。与原来政史地分科教学比较, 自然地理知识加入了历史与社会和科学学习的内容, 其内容注意这两个学科的知识联系, 知识的呈现具有综合性、连续性与系统性。历史与社会教师如果能结合相关学科的知识来理解和开展地理问题教学, 则能使各类知识融会贯通, 拓宽学生知识面, 学生也会被教师的博学所吸引, 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2.借助教研活动或备课活动积极推进学科整合

为进一步关注整个地理知识的系统性, 更全面关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后续性和系统性, 开展历史与社会学科和科学学科的联合教研活动很有价值。两个备课组活动同时进行, 可避免重复与无效劳动, 正确把握各阶段不同学科的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 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年龄特点, 强调同一知识点在不同阶段的要求, 统一文字表达等, 及时有效有序地开展各学科教学工作, 充分关注初中阶段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效率。

3.通过实践教学来合理处理联系密切的知识内容

在七年级的教学中, 学生先从历史与社会学科中学习到地球仪、经纬线的划分、地图的三要素, 如何绘制平面图, 地形的类型, 等高线地形图, 天气和气候等知识, 同时发现科学学科中有关地理的知识面广泛, 为学生学习这门学科中的地球及空间科学知识打下了基础。教师教学中要注意这两科在知识讲解中的先后顺序, 比如讲地图三要素、经纬线、地形类型等知识都是历史与社会学科先讲授, 在科学学科中再作拓展教学。

4.开设跨学科的拓展型、探究型课程

鉴于我国学校教育现状, 课时问题成为在常规课堂当中进行整合教学的最大障碍。在教学过程中, 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 根据实际需要科学选择、认真甄别课程资源;创造性地使用课程资源, 组合不同类型的资源, 促进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技能提升;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效能, 省时、高效地利用课程资源。在课程实施过程中, 2015届学生要求进行选课教学, 学校可开办选修课、组建地理-科学兴趣小组, 开发跨学科的拓展型、探究型课程。相关学科的知识内容和理论方法也可以帮助学生顺利理解和掌握历史与社会知识, 同时也为其他学科创造了横向迁移和实践应用的难得机会。课程可由某一科教师独自讲授, 也可由两科任课教师分工教学, 使学生感受到自然地理知识的整体性和跨学科知识的魅力。

总之,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课程, 在整合教学中一定要基于课标, 弄清楚它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用其他学科的知识作为思考历史与社会学科问题的一个角度, 是目前历史与社会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学习历史与社会过程中, 由于初中学生存在因自身知识结构不够完整而不好理解有些内容的情况, 这就要求历史与社会教师必须对相关学科知识有所了解, 不断更新课程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加强学科知识的相互联系与渗透, 用方便学生理解与掌握的办法开展教学, 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摘要:跨学科整合教学已成为一种趋势, 中考各学科的命题逐年增加跨学科的综合题。文章分析了初中历史与社会和科学两学科中地理知识整合的必要性, 在基于课标的基础上, 运用文本分析法对这两个学科的地理知识进行跨学科整合, 找出其交叉点, 对教学提出本学科主导、易懂性、持续性三大整合原则, 并对整合教学的实施提出建议。

关键词:跨学科整合,历史与社会,科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实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1.

[2]教育部.初中科学课程标准 (实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1.

篇4:《初中历史、地理和小学科学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的研究》这

[关键词]跨学科整合 历史与社会 科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60097

近几年我们看到,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中考各学科的命题逐年增加跨学科的综合题。如数学应用题通过计算能力的考核渗透人口意识和资源意识,英语阅读题通过阅读理解考查地温变化规律等。在当前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的起步阶段,中考命题的正确导向无疑是为我们的改革和探索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和动力。本文立足浙江,基于课标的基础上,运用文本分析法对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与浙教版科学学科的跨学科知识进行整理,提出整合的原则,进而归纳出对上述两个学科的地理知识进行跨学科整合教学的建议。

一、初中历史与社会和科学学科地理知识整合的必要性

1.它是落实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整合的需求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依据本课程标准展开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应体现综合性、人文性、开放性和实践性,运用多种教学形式、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促进学生终身发展。在教学建议中专门提出要协调课程之间的关系,统筹教学目标的设置,还关照自然地理在科学课程中的内容,有规划地统筹相关内容。

地理知识所涉及的范围之广,层面之多,非其他学科所能及。而地理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目前浙江在历史与社会和科学两门综合性课程中把地理知识进行了分科教学,多数教师在教学时对跨学科地理知识采取的处理方式,生硬地打破了两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使得原本立体、连贯的科学知识变成一个个知识片段。其实这两个学科在教学上有很多地方都可以整合起来,使教学更具有生动性和实效性,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它是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的迫切需要

加强课程整合不仅体现当今科学技术进一步分化必然导致进一步综合的发展方向,而且也反映了面向未来培养的社会接班人,必须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改革方向。跨学科整合教学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培养综合性人才。

就学生而言,他们面对日益开放、纷繁复杂的现实社会,已有了自己的思考和疑惑。他们提出的问题往往超出课本的范围、学科的范围,一个知识结构单一且对其他相关学科知识不甚了解的教师是很难做出圆满的答复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更新和丰富课程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加强学科间的联系。在初中历史与社会中对地理知识进行跨学科整合教学能尽早地让学生接触跨学科领域的相关知识,是对他们学习生涯一个很好的引导。

3.它是落实新课改“课程整合”理念的需要

加强课程整合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加强历史与社会和其他学科的整合,对教师来说,可以开阔教学思路,挖掘教学潜力,提高教学效果;对学生来说,可以形成各学科间融会贯通的知识体系,培养和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对教材而言,可以使教材内容更加丰富、引人入胜。与此同时,也使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从多方面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

教育部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也指出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及缺乏整合的现状。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少有学校能够从实质上落实“课程整合”的理念,因此在初中地理知识教学中,尝试开展跨学科整合教学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基于课标的学科相关性的统计验证

众所周知,课标是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的枢纽,不但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科教学与检测的指导性文件,是学科教学与评价的根本依据,起纲举目张的核心效用。而教科书作为课标实施的载体,课标整合的程度决定了教科书整合的力度、广度和深度。因此,课标整合是该项研究展开的第一步,也是具有决定性指导意义的关键一步。

2011版的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把历史与社会分为三个主题。其中以地理知识为主的是主题一“生活的时空”。本主题分如下四个专题:专题一,认识人类生活的“时空”;专题二,了解自己生活的“区域”;专题三,体味自己生活中的“历史”;专题四,学会获取、整理相关信息的工具和方法。2011版初中科学学科课程标准中以自然地理为主的是主题二“人类生存的地球”,本主题包括地球、地形和地壳的运动、土壤、地球上的水体、天气与气候五部分内容。在这一主题学习中,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认识地球空间的环境构成,认识地形、土壤、水分、空气和阳光等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条件。人类和自然是一个整体,我们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

2.基于教材的主要相关内容比较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搞好教书育人工作的具体依据,是学生获得系统知识、发展智力、提高思想觉悟的重要工具。根据认识过程的普遍规律和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特点,学生系统掌握知识,一般是从对教材的感知开始,感知越丰富,观念越清晰,形成概念和理解知识就越容易。同时教材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知识更加系统化、规范化,有助于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并便于学生自习、复习和完成作业。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自然地理部分的内容与科学学科的关系非常密切。两门学科中部分相关知识在教材中是以自己的学科特色进行呈现的,如水资源的分布、利用、开发和保护等,两科有交叉,在章节呈现上有所不同,但部分知识相关性非常大,进行整合研究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一定的实践意义。

三、对历史与社会和科学学科中地理知识进行整合的教学建议

1.关注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知识的系统性与综合性

初中阶段是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科学素养的关键时期。历史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课程,学科知识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历史和地理为基础,整合相关人文社会科学内容,力求综合范围适当、建构形式合理。与原来政史地分科教学比较,自然地理知识加入了历史与社会和科学学习的内容,其内容注意这两个学科的知识联系,知识的呈现具有综合性、连续性与系统性。历史与社会教师如果能结合相关学科的知识来理解和开展地理问题教学,则能使各类知识融会贯通,拓宽学生知识面,学生也会被教师的博学所吸引,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2.借助教研活动或备课活动积极推进学科整合

为进一步关注整个地理知识的系统性,更全面关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后续性和系统性,开展历史与社会学科和科学学科的联合教研活动很有价值。两个备课组活动同时进行,可避免重复与无效劳动,正确把握各阶段不同学科的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强调同一知识点在不同阶段的要求,统一文字表达等,及时有效有序地开展各学科教学工作,充分关注初中阶段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效率。

3.通过实践教学来合理处理联系密切的知识内容

在七年级的教学中,学生先从历史与社会学科中学习到地球仪、经纬线的划分、地图的三要素,如何绘制平面图,地形的类型,等高线地形图,天气和气候等知识,同时发现科学学科中有关地理的知识面广泛,为学生学习这门学科中的地球及空间科学知识打下了基础。教师教学中要注意这两科在知识讲解中的先后顺序,比如讲地图三要素、经纬线、地形类型等知识都是历史与社会学科先讲授,在科学学科中再作拓展教学。

4.开设跨学科的拓展型、探究型课程

鉴于我国学校教育现状,课时问题成为在常规课堂当中进行整合教学的最大障碍。在教学过程中,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根据实际需要科学选择、认真甄别课程资源;创造性地使用课程资源,组合不同类型的资源,促进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技能提升;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效能,省时、高效地利用课程资源。在课程实施过程中,2015届学生要求进行选课教学,学校可开办选修课、组建地理-科学兴趣小组,开发跨学科的拓展型、探究型课程。相关学科的知识内容和理论方法也可以帮助学生顺利理解和掌握历史与社会知识,同时也为其他学科创造了横向迁移和实践应用的难得机会。课程可由某一科教师独自讲授,也可由两科任课教师分工教学,使学生感受到自然地理知识的整体性和跨学科知识的魅力。

总之,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在整合教学中一定要基于课标,弄清楚它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用其他学科的知识作为思考历史与社会学科问题的一个角度,是目前历史与社会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学习历史与社会过程中,由于初中学生存在因自身知识结构不够完整而不好理解有些内容的情况,这就要求历史与社会教师必须对相关学科知识有所了解,不断更新课程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加强学科知识的相互联系与渗透,用方便学生理解与掌握的办法开展教学,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 参 考 文 献 ]

[1]教育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教育部.初中科学课程标准 (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3]董寅聪.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多学科渗透:内容、形式与原则[J].地理教学,2013(4).

篇5:《初中历史、地理和小学科学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的研究》这

一、初中历史开发利用乡土资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教师和学校对于资源开发缺乏重视

我国的教育改革不断推进, 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都对初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整合教学资源, 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这就要求教师从生活实际出发, 根据历史的学科特点, 挖掘乡土资源并在课堂上进行有效运用。但是, 实际上, 我国大部分初中教师和学校对于乡土资源的利用都缺乏重视。此现象的产生主要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 教师和学校都将主要精力放在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上, 由于乡土资源对于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成绩来说没有很大作用, 就被一些教师和学校所忽视。思想上的不重视直接表现在行动上的不作为, 乡土资源开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 对乡土资源的挖掘和开发不够充分

乡土资源来源于生活实际, 只要找到教材中与之相匹配的知识点, 就可以将其运用到整个教学过程中, 包括历史课前的预习、课中对案例的合理应用和课后的复习巩固等。将乡土资源与初中历史的教学过程充分地结合起来, 能发挥出其重要作用。就目前而言, 我国的初中历史教学对于乡土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程度并不高, 虽然有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已发现乡土资源的重要作用, 但是对该资源的利用也仅限于课堂上的案例分析, 并且没有对案例进行详细的说明和讲解, 乡土资源与历史教材内容的融合性仍然不强, 这使得教学效果并不好。此外, 相关人员课前和课后乡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不够充分, 资源的开发和搜集需要学生和教师共同努力, 但是在实际中, 教师或者自己搜集, 或者将任务布置给学生, 在课前对学生的搜集情况也不作了解, 导致学生产生应付心理, 资源的搜集质量也不高。

3. 缺乏相关专家的指导

乡土资源的利用价值很高, 每个地区的乡土资源都具有当地的历史发展特点和特色风貌, 因此, 要想充分发挥乡土资源的作用, 需要对资源进行深入分析, 并了解其背后的历史内涵。但是实际上, 我国历史教师的专业水平还没有达到较高的标准, 对乡土资源的了解和使用方法还有待提高。笔者经过调查, 了解到部分初中历史教师认识到了乡土资源的重要性, 但是问题在于对乡土资源的利用方法还不太熟悉, 找不到突破口, 无法与历史教材内容进行有效融合;部分教师搜集到乡土资源之后, 却不知道该如何整理。若相关专家能够为教师提供指导和建议, 会大大提高乡土资源的利用率。

4. 社会和家长的支持度较低

乡土资源产生于实际生活中, 部分乡土资源的搜集需要得到社会上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 工作人员才能在有效的时间内搜集到质量较高的乡土资源。但是, 在实际的搜集过程中, 社会上的相关部门对于搜集工作的配合程度不高, 甚至不理睬, 导致搜集工作受到阻碍, 搜集资源的质量也受到影响。除了社会, 家长的支持也至关重要。当教师布置搜集资源的作业之后, 部分家长认为这与教材内容没有直接关联, 而认为一切学习要以课本为主, 搜集资源是浪费时间, 因此阻止子女去搜集。这样做不但影响资源的搜集成果, 还会对学生的积极性造成打击;此外, 将乡土资源与历史教材相结合是开展相关历史学习活动的有效途径, 若社会和家长不支持, 活动将很难开展。

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发与利用乡土资源的途径

1. 在常规的历史课堂中穿插乡土资源, 使之与教材资源相结合

(1) 利用乡土资源导入新课。柏拉图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没有一个好的开端, 学生会觉得兴趣索然, 从而无法提高课堂效率。而利用本土乡土资源导入新课, 能够缩短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调动学生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 教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时, 笔者利用本地“空军之父”刘亚楼将军图片、视频导入新课, 这是学生平时熟悉的, 与本课重点知识——新式交通工具飞机的出现的内容相呼应, 马上拉近了乡土资源与教科书知识之间的距离,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选取乡土资源中典型素材进行案例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选取典型的乡土资源进行教学, 能使枯燥乏味的历史知识更加生活化、趣味化。例如, 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 (二) 》一课时, 有几个地方可以穿插乡土资源教学内容:一是教学佛教传入知识时。笔者在讲授到寺庙时, 让学生介绍当地的寺庙有哪些, 学生马上会想到西山灵洞寺庙、岩前定光古佛寺等, 而每一座寺庙都有一段传说。在此基础上, 教师带领学生进一步挖掘, 不仅掌握了课本知识, 还了解了当地寺庙的历史渊源。二是在教学道教创始人太上老君时, 笔者结合当地风俗——每户有大灶头的人家, 灶上都会贴一幅画, 画上所画的就是太上老君来开展教学, 再在课后深究为什么会在灶上贴太上老君像。学生立马明白, 原来历史人物、历史知识就在我们身边。

2. 围绕乡土资源, 进行探究性学习

2011年初中历史新课标突出了历史教育对人文精神的熏陶、公民意识的教化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三个重点, 但历史教材内容远离学生生活实际, 造成学习者对历史课程的疏远。而乡土资源是学生身边的资源, 对身边的资源进行开发, 可以构建让学生亲近、易于接纳的历史资源体系。因此, 笔者所在学校围绕“乡土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研究”申报市级课题并立项。笔者所在学校十位历史教师带领全校学生进行乡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真正实现了了解家乡, 进而爱家乡, 并把乡土资源充分融入课堂教学中去。

3. 学校的图书馆和资料室充分为学生开放

另外, 学校也要调整图书馆和资料室的藏书结构, 丰富乡土文化专辑, 多提供有关人文方面的书籍。笔者所在学校的图书馆是福建省省级示范图书馆, 配齐备足了各类书籍, 包括课标中提到的通史著作、历史刊物、历史文物图册、通俗历史读物、历史小说、考古和旅游书籍等。学生可以在图书馆的知识海洋里任意遨游, 把所学到的、看到的知识进行整合, 并将其充分地应用到学习中, 以加深对课程知识的理解。

作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亮点, 课程资源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如果没有课程资源, 课程改革设想就很难实现。要想实现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目标, 必须有丰富的历史课程资源来保证。目前, 将乡土资源融入历史教学中, 以提高学生的素质, 已是多数历史教师的共识。然而, 乡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一项长期、艰巨和复杂的任务, 这就需要教师做出不懈努力。希望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能做到将乡土资源与初中历史教学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茅志明.浅谈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风, 2014, (15) :186-187.

篇6:《初中历史、地理和小学科学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的研究》这

关键词:乡土历史;乡土历史资源;初中历史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而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对历史信息的掌握不完全,加之学生缺乏对历史知识的分析与探究,仅靠课本上的知识来了解历史是远远不够的。根据教育部2011年版历史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的课程开发与利用建议,要求我们在教学时要多方面开发和利用校外历史课程资源,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与感悟。因为“教师是课程和教学的实施者,同时也是开发者”,下面我就以福州乡土史为例简单介绍一下初中乡土历史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一、乡土历史教学资源的开发

1.搜集整理文字的乡土历史资源

要开发乡土历史资源,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搜集整理文字的乡土历史资源。通过对故乡乡土历史资源的搜集与整理,我们能更加深刻地意识到乡土文化的重大意义。以福州乡土历史来说,我们通过阅读那些整理过的文字,了解那些伟人及其主要的事迹,像闽王王审知保境安民、清廉自律,使当时的闽王国(即福建)出现了“家和年丰,家给人足”的景象;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运动沉重地打击了英国侵略者;严复的译著《天演论》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同时首次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标准;著名化学家侯德榜研制出“侯氏制碱法”等。这些都是文字的乡土历史资源展示给我们的信息。

2.走近非文字的乡土历史资源

乡土资源除了文字记载外,还有很多以非文字的形式流传下来,并在今天也能见到。比如著名的福州传统工艺三宝——纸伞、角梳、脱胎瓷器,以完美的制作工艺和独特的民族风格流传至今。纸伞,选料考究,做工精细,品种也多种多样,既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又有现在的装饰观赏效果;脱胎瓷器是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的汉族传统艺术珍品;牛角梳,造型美观,结实耐用,温润而不挂发,去垢而不沾,解痒而不痛,深受海内外宾客的喜爱。福州传统工艺三宝蕴含了福州的传统文化、地方特色和出色的工艺水平。另外,还有著名的昙石山文化遗址、福州船政局、福州船政学堂等。通过对这些非文字乡土历史资源的开发,我们能够更深刻地了解故乡的历史,感受历史长河的印记。

3.建立数字化的乡土历史资源

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为了让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乡土的历史,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互联网提供的历史教育网站、历史资料数据库和图书馆、博物馆网站等,为学生提供获取资源的平台。比如利用电子设备建立资源共享平台,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查看乡土历史资源,加强学生对故乡历史的感悟,从而对初中历史的学习充满兴趣,怀着一颗探索奥秘的心去学习。比如,我们可以将福州昙石山文化遗址的基本发展历程以及遗址过去与现在的图片传到共享平台上,让学生了解故乡的文化。我们还可以将福州三坊七巷等历史文化名街的资料上传,让学生能够通过这个共享平台,亲身感受故乡历史的发展进程,通过传统的工艺三宝到现在的新工艺品寿山石雕的发展,学生能深刻地体会到历史文化的发展对现在的重大作用,从而对历史学习重视起来,感受历史的意义。

二、乡土历史教学资源的应用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过去性是历史知识最显著、也是最根本的特点。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形象具体、生动活泼又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各种教学资源,给予了学生多方面的教学信息,既丰富了历史课堂的教学内容,又使课堂的学习充满趣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福州历史悠久,在学生学到“鸦片战争”时,教师就可以通过详细讲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来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之情,从而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使他们意识到福州人民的光荣历史,从而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对课堂学习充满无限的热情。再比如在学习“中华文化的起源”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对文化产生亲近感,我们就可以为学生介绍“昙石山文化遗址”。学生对自己知道而不了解的事情总是会充满更多的兴趣,让他们在充满求知欲的课堂氛围中学习,不仅课堂教学的质量能够大大提升,学生对自己的家乡也能有更深的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乡土情结。

2.帮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

初中生的历史知识有限,在学习中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因此,要使他们完全理解并掌握历史知识仍有一定的难度。那么我们在进行教学时,就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适当地进行教学目标的调整,并要积极利用可利用的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现在的中考考试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不仅多,还很杂,学生常常会将其搞混,这就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挑战。我在进行历史课的教学时,一直注重将福州的乡土历史融入历史课堂的教学中,比如在学习“黄花岗起义”时,我就跟同学们骄傲地说:“林觉民是福建闽县人,闽县也就是现在的福州,他是我们的英雄,也是我们的老乡。他在1907年留学日本,参加中国同盟会,主张用革命暴力推翻清朝政治。在1911年4月27日参加广州黄花岗起义,英勇就义时年仅25岁,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以学生附近曾经出现的人物举例,使学生感觉到历史不是空洞而枯燥的,它是切切实实存在的,是中华民族不断积累和沉淀下来的。从而使学生对历史学习充满兴趣与信心,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新课程的教学要求下,教师在进行历史课堂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自己所在地区的历史,感受历史的价值,我让学生自己探索“福州传统工艺三宝”的价值、存在的意义及其发展的进程。学生通过自己搜集资料,查找历史文献,并向家人打听,将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将资料在历史课堂上与同学分享,进行互动交流,发表自己的感想,为祖先们的伟大智慧感到骄傲。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体会到了福州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到历史的价值,从而有助于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教师也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将“教师教”变为“学生学”,进而有效地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4.加強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渗透

读史使人明鉴,将福州乡土历史教学融入初中历史的课堂教学中,有利于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是林则徐的名言,也是福州城市的精神。福州的十大城市名片为:马尾船政、林则徐、三山两塔一条江、鼓山、闽剧、温泉、青云山、寿山石、昙石山文化遗址、三坊七巷,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学生介绍他们熟悉的地点、事物,能够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福州历史的内涵,加强学生对故乡历史的情感体验,从而感受到学习历史的意义,同时根据福州“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城市精神,形成自己的价值观。

总之,将福州乡土历史融入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中,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历史知识,提高历史思维能力,还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并加强对故乡历史的情感体验,感受故乡历史的价值,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通过对乡土历史知识的了解,感受到整体社会的变化,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宣传家乡、建设家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因此,在枯燥乏味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乡土历史知识,有利于学生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使学生为城市文明的传承与创新做出积极的努力,也更好地促进我们的历史教学。

参考文献:

[1]福州历史编写组.福州历史[M].福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谭灿良.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与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0(9).

上一篇:《奶奶的白发》课文教案下一篇:开端初中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