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中活动教学的应用研究

2022-11-26

1活动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作用

1.1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地理能力

传统的地理教学重视地理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地理能力的培养,然而地理活动教学倡导学生必须将已有的地理知识运用到地理实践活动中,用眼观察、用心思考、用手操作,这就为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提供了可能。活动中学生常常需要自主地思考和采取行动措施,独立面对新的环境和解决新的问题,学会与同伴合作相处。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会产生创新思维,活动既锻炼了实践能力,又培养了创新能力。因此,活动教学对于学生的地理操作能力,地理思维能力、解决地理问题能力、合作交往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养成和提高起促进作用。

1.2有助于知识的获得

文化知识的传承是学校教育的基本职能,而传承方式则主要取决于知识的属性和类型。对于陈述性的地理知识的学习主要采用有意义的言语接受学习。对于地理技能性知识、策略性知识、情感性知识的学习,更应该通过学生主体活动方能真正掌握和运用。地理活动教学,能满足学生认识的发展。学生可以进行各种地理实验、地理测量、地理计算、模拟体验等活动,学习具有了主动探索的意义,学生可以了解地理知识获得过程,经历价值生成过程,从而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而不是机械接受和背记知识结论。

2初中地理活动教学的主要特征

活动教学法是与传递教学法相对而言的。从以灌输、讲授为主的传递式教学转变为以活动为主的教学形式,这不仅仅是教学的组织形式的改变问题,更涉及到教育观念深层次的变革。要正确理解活动教学的精神实质,必须从其内在特征上来进行把握。地理活动教学具有如下特征:

2.1以主体活动为基本形式

地理活动教学要求地理课堂教学以主体活动为基本形式,要把活动贯穿地理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积极的状态,主动地去操作、行动,使活动成为自己的学习活动。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活动是人发展的源泉与动力,活动对于成长中的儿童和学生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活动中孕育着学生发展的所有倾向。因此,学生的教育总与学生的活动并行着,教育不可避免地在学生的活动中展开,学生的活动经历成了教育的起点,学生的活动经验自然成了教育的背景。这就必然地要求地理活动教学以主体活动为基本形式,教育程序安排和组织实施必须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为中心。新课程理念倡导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这就要求地理活动教学的活动形式、活动时间和空间都较以前有了增加,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让学生享有更充分的思想和行为的自由,发展和选择的机会,最大限度地获得身体与心灵的解放,使学习活动主体化、主动化。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始终是自觉主动的行为者,而不是教师的追随者。

2.2教学中“以活动促发展”作为指导宗旨

学生主体活动及主体发展是活动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以活动促发展”正是活动教学精髓的一种高度概括,是活动教学的立论基础和实践切入点。活动教学重视活动的独特价值,强调活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主张活动是实现发展的必由之路。对学生的发展来讲,学生主体活动是学生认知、行为、情感发展的基础,无论学生思维、智慧的发展,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都是通过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实现的,而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正是学生参与的各种活动。可见,唯有活动,才提供了学生发展的最佳途径和手段;唯有活动,才能实现多种潜在发展可能性向现实发展确定性的转化,发展只有在一系列的活动中才有望实现。运用地理活动教学,学生既可以动脑又可以动手、动口,从而实现感知地理学习与地理操作学习融合在一起,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在地理活动教学中,学生认识地理事物,理解地理现象和地理规律,从而掌握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逐步形成地理能力、地理观念以及地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此,地理活动教学的关键就是要创造出学生的真实活动,让学生作为主体去活动,在活动中完成学习对象与自我的双向建构,最终实现主动发展。

2.3以策略性、技能性、情感性知识为教学内容

根据现代知识观,知识广义上可分为两类:一类为陈述性知识,另一类为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主要回答是用以回答“是什么”的问题,程序性知识主要回答是用以回答“怎么办”的问题。地理活动教学中的知识多为程序性知识,是关于“为什么”和“怎么办”的知识,主要包括地理概念、地理规律、地理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解决地理问题的技能、方法、策略的形式以及情感体验等。在地理活动教学中,要关注如何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促进对地理概念、原理的理解,以及如何将学生所知的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等命题性知识转化为地理技能,实现地理活动化学习是探索地理知识和创造性解决地理问题的学习过程,让学生通过模型制作、角色扮演、讨论、小组辩论、地理实验、地理游戏、模拟体验等具体活动形式,从而使地理程序性知识占有、内化。

2.4以发展学生的能力为核心

传统地理教学过程更重视知识的学习,忽视能力的学习,使学生在地理课堂上辛辛苦苦学习的大量知识,但真正应用起来却不知所措。如有学生学习了“等高线”知识,等高线概念背得滚瓜烂熟,但对真实的等高线地形图,却不会判断,类似的例子在现实中不在少数。学生素质中最重要的态度、情感、能力以及与他人的合作、责任心等个性品质的培养都是在活动过程中实现的。实现的程度与水平如何,则取决于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选择与发展机会。因而,地理活动的价值,常常并不在于活动结束获得某种有形的结果上,而常常体现在易被人们忽视的过程中。地理活动教学将教育目的蕴于活动过程之中,不只是看重学生获得地理知识的对与错,完成作业的优与劣这些有形的结果上,而特别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关注学生活动过程中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形成。总之,活动教学在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发展上作用巨大。

摘要:本文是在全面解读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新理念的基础上,对活动教学模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后完成的,旨在为初中地理活动教学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的借鉴和实践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地理,活动教学,应用

参考文献

[1] 段玉山.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技能[M].高等教育出版社.

[2] 夏志芳.地理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

上一篇: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创新与改革分析下一篇:浅析民用住宅建筑施工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