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名师大课堂 加注教学正能量

2024-04-09

聆听名师大课堂 加注教学正能量(共5篇)

篇1:聆听名师大课堂 加注教学正能量

聆听名师大课堂

加注教学正能量

---------淮北市第十六届全国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观摩研讨会听课有感

淮北市人民路学校

宋士民

2013年3月16日-----17日,来自北京天津江苏浙江的六位名师在这里给淮北的教师上了九节异彩纷呈的优质数学课,让与会的老师零距离感受名师的教学艺术和教学风格。笔者也有幸参加这次观摩课,也被名师们独特的设计、灵动的课堂、精彩的互动所震撼,使我的思想和心灵重新得到一次洗礼。

下面,结合近日笔者研读2011年版新课程标准的体会和感想,从不同的角度谈谈名师课例带给我们的启迪与思考。这里我也借助一些诗词来说明一下。

一、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创新让课堂更灵动 何谓创新?--------2011年版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之中。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法。创新意识的培养应该从义务教育阶段做起,贯穿数学教育的始终。这是对学生创新意识培养最为具体,最为完整的阐述,它较先前的课程标准更具有指向性和操作性。

名师们创造地使用教材,另类的教学设计,总能给人耳目一新的视听觉享受。如张齐华老师教学《平均数》时,从身边的事例------自己与孩子们的投篮比赛,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层层深入,拾级而上,使学生逐渐发现并掌握:平均数的内涵和特点,运用“移多补少”和“先合后分”思想方法解决平均数的问题。整个教学过程不做作,不扭捏,行云流水般顺畅,真正达到“教学无痕,精彩有痕”。

反观我们自身,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平时多动动脑筋,勤于思考,善于把静态的数学知识结论,变成了动态的探索对象,摒弃“讲解示范-----模仿操作----巩固练习”机械的教学模式,还原知识形成过程的真实经历和实践体验,让我们的课堂充满数学味,灵动起来。“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我想这些独具匠心的构思才是灵动课堂的源头活水。

二、细打量,前“思”后“想”不一样---------操作让课堂更有效 新课程标准强调: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表述的实际物体”就是空间观念的重要表现,动手操作就是联系两者的桥梁纽带。如何进行有效操作?张冬梅老师执教的《分米和毫米》给我们提供借鉴和学习的窗口。

教学时,张冬梅老师先让学生想一想猜一猜一估1毫米1分米有多长;然后通过看一看、量一量、捏一捏、画一画等一系列动作,使学生清楚地感知到1毫米1分米的长度,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实际长度的表象;接着出示具体实例------数学书的厚度、回形针的长度、橡皮的长度等等,学生都能较准确地想象出它们的长度,并通过测量再一次验证结果的正确性。

整节课,张老师引导孩子呈现各种不同的想法(其中一些想法可能是不够准确甚或是错误的),促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描绘,思考等学习活动,并对各种想法作进一步地追问与澄清,进而积累了丰富的空间感知力和想象力,再用分米和毫米去猜测和估计物体的长度,这时的“想”显然要准确的多了。经过几番“细打量”,使学生认识“前思”和“后想”的本质区别,真正实现从具象到抽象的过渡。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脱离了动手操作,想象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我们在平时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分析,在操作中积累,在实验中思考,不断地提高操作有效性,培养空间想象力。

三、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练习让课堂更有趣

一直以来,练习和复习课总是以单调、枯燥、乏味而不受学生欢迎。如何让这种课型上出新意,真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让学生享受练习的乐趣?张菁和范新林老师两节课例给了我们很好的诠释。

在执教《除数是一位数的练习课》时,范老师出示四道笔算题,先让学生说出算理,再给出解决的过程,体现了过程与结果,方法和技能的和谐统一;在进行总结归纳算法时,还权于学生,让学生观察比较其中两个算式------商中间有0和商末尾有0,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商为什么要定上0?老师这一设问可谓匠心独具,既突出练习的重难点,又激发学生探究数学规律的欲望,既达到“温故而知新”,又达到拓展思维,培养创新意识的目的,真可谓是一举数得。当然张菁老师的复习课可圈可点的,值得我们学习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赘述。

正如范新林老师在报告中形象地指出,练习课要让学生感觉不是在“抄冷饭”而是“炒美味可口的蛋炒饭”。这需要我们老师在目标制定、课堂组织、习题设计上多下一些功夫,充分挖掘出习题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最优化方法,避免机械的模式化的解题教学,真正使学生的思维迸发出创新的火花,达到变“苦练”为“乐练”的境界。

四、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原生态”让课堂更本真

纵观这九节数学课,与会老师的感觉是:名师的课更加朴实自然,更贴近我们生活中的课堂,更深受一线教师的欢迎。这原生态的课堂是最自然地课堂,也是最儿童的课堂,即坚持儿童立场、立足于儿童的知识和经验、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这九节课中没有华丽的课件展示,像张菁老师的《平面图形面积的复习课》就几乎没有课件,赵震老师的《加法和乘法交换律》也仅仅用了三张幻灯片„„可以说是低碳的课堂,教学手段无优劣,合适才是最好的。这九节课中没有花哨的表演,没有夸张喧嚷的动作,只有教师和孩子们在静静的思考,慢慢的等待,在追寻数学的本源,捕捉思维的火花。教学也需要“慢镜头”,寻常之处觅风景。

“原生态”教学在教学思想上更加回归本原,在教学技术上更加凸显本色,这就使得我们的每一节课都会更加贴近学生、适合学生。

五、值得思考的地方:

1、生活味>数学味?

新课改提倡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进行教学。但是教师在实际教学时却把课堂教学变成了研究学生的实际生活。一节课从头到尾都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过分淡化了对数学知识本质的研究,严重影响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就是生活味过浓的数学教学。

张齐华老师的《平均数》一节中,探究新知的过程都是在自己与学生投篮比赛的问题情境中进行的,其中四个环节都是自创的问答式。用平均数解决问题更是依托于生活实际。当然我不反对创设生活情境引入数学问题,尤其是中低段年级的学生,毕竟他们的认知特点允许可以这样做,但是对于高年级学生,我想还是多一些“数学化”,少一些“生活味”。

数学的本质是思考的学科,抽象的学科,过于直白,粗浅地表述,无助于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形成。教师充分挖掘和拓展学生的探索过程,引导学生经历将生活问题数学化的过程,才能使他们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思维能力得到提升。总之,不要因关注“生活味”而忽略了本质的“数学化”过程;不是所有的数学知识都要追求“生活化”,都能追求“生活化”。

2、过程>结果?

张冬梅老师执教《神奇的对称式》时,及时引入“不完全归纳法”的概念,并明确指出用不完全归纳法去证明结论有些时候是正确的有些时候是错误的,同时讲述“公鸡归纳法”的典故,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不完全归纳法的认识------用它证明结论不能单凭几个特殊例子,甚至要举“九十九”例子有时也是不可靠的。正因为有了这种认识,导致“十位乘积等于个位乘积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两个对称算式的积是相等”正确结论出现时,一部分学生仍“半信半疑”(学生语)。最后老师不得自圆其说: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和方法。张冬梅老师利用“对称”算式,在练习中寻找“对称”算式的规律,让学生感受研究数学的过程方法,渗透不完全归纳法的数学思想方法。这些都是值得肯定和学习的地方,无可厚非。但是在小学阶段向学生渗透不完全归纳法证明结论的不可靠性这一意识,其结果会造成今后教学上的很多困难,其影响也是负面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正如课程教材研究所的王永春老师(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者)在《小学数学思想方法的梳理》中指出:不完全归纳法在小学教学中应用比较广泛。小学数学中很多运算法则、面积体积公式、定律等的推导,都是在例举几个特殊例子的基础上得出的。数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培养学生探究图形和树的排列规律,探究规律的过程就是一个应用不完全归纳法的过程。可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不完全归纳法重要性和在小学阶段用不完全归纳法去证明结论的正确性,显得尤为重要。

既要注重过程,又要注重结果,这也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较前课程标准的一大变化。

洗尽铅华,粉饰尽去。回顾这九节课,都抛弃了华而不实的形式,平实质朴地还原我们真实的课堂,都在给我们一线老师加注正能量,让我们每位老师在比较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让我们在课改春天的路上渐行渐宽,渐行渐远„„

篇2:聆听名师大课堂 加注教学正能量

如今的中职课堂上,90后“叱咤风云”。所谓90后,主要指出生于上个世纪90年代的群体,他们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前卫时尚,自尊心强,个性自我,但怯于承受挫折,心灵比较脆弱,做事也容易缺乏耐心和毅力。

在这种前提下,中职学校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思维和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所能看到的是,80后年轻教师逐渐涌入讲台,成为职业教育课堂上的中流砥柱。所谓80后, 主要指出生于上个世纪80年代步入社会不久的新生代群体,他们有个性、有激情,与时代接轨,能迅速融入信息社会, 敢于打破常规,突破条条框框的束缚。80后教师与90后学生之间年龄差距小、时代背景相似,因此,80后教师更容易把握90后学生的心态,像“大哥哥”,“大姐姐”般跟学生交流,也就能够更好地设计教学环节,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以自身良好的修养,见识等正能量引导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达到掌握知识与技能的目的。

下面,本文将以《服装材料-平纹组织》这一节课为例,阐述80后VS90后中职课堂“正能量”新模式的构建。

二、主要创新点和特色

1.角色“任性”互换,即90后为主,80后为辅。在以往的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把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凌驾于学生之上,很少考虑学生怎样才能在课堂上坐得住的问题,也很少去分析学生因能力水平差异、性别因素、社会经济背景甚至文化差异而导致的行为差异以及他们对自己的要求,反倒认为中职生在课堂上应该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和怎样做,教学变成了教师自导自演,要学生配合的事情。学生只是作为从属而做出回应,这就使学生在课堂上因归属感没有得到满足,容易发生一些不良行为。在本课堂设计中,处处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让90后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如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通过合作讨论,思考总结出答案,80后教师只是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者,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性,提高学习兴趣。

2.混层“朋友圈”协作式教学法。按学生的文化课成绩以及学习能力、习惯、意愿的不同,把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教学“立足B、扶持C、发展A”,通过采取同层集中式和混层协作式教学,实现让C“吃得进”、B“吃得饱”、A“吃得好”。 混层协作式教学法即把学生按不同层次混合编成学习小组组成一个微型“朋友圈”,课堂上按小组排坐,每个学习小组由学习成绩优秀的A层学生担任组长,并负责帮助、辅导C层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每名学生完成提问或练习的成绩,就是本朋友圈的成绩。这种组织方式,不仅给A层学生创造了表现、发展自我的机会,而且促成了学生个人与集体的紧密结合,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合作意识和与他人共处的能力,学生的学习自控能力和团队精神明显增强。

三、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和策略

1. 时尚元素导入新课,吸引眼球 。

很多老师习惯开门见山地指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但这种方式容易使学习内容缺乏神秘感,缺乏吸引学生的魔力。本节课设计采用舞蹈加音乐的方式,伴随着时下最流行的音乐《江南style》,身着平纹(迷彩服),斜纹(校服),缎纹(太极服)衣服的三名同学入场进行模特表演,并请同学们观察三种衣服面料的(纹理)有什么不同,引出今天的课题。

通过流行音乐为桥梁,80后和90后找到共同喜欢的话题,拉近了彼此距离,使学生能够以轻松愉悦的心情在不知不觉中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去。

2.任务驱动讲授新课,自我探索。

以往的课堂设计大多以平铺直述等填鸭式教学方式为主,学生被动接受,被动思考,缺少自我探索认知,容易造成对知识一知半解,进而失去进一步学习的兴趣的现象。

在本课堂设计中,将教学任务划分为“概念锦囊入脑海”,“小试牛刀探平纹”,“火眼金睛挑面料”三部分,将学生按照学业成绩、心理素质等平均分成5个小组,通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探究,使学生对重点知识有自己领悟的过程,符合知识形成规律,使教学重点渗入其中,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的精神与团队意识。

在此过程中,80后教师针对90后在自我探索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疑问与困难进行及时解答与帮助,增强了90后对80后的信任与佩服,在知识的掌握上给他们树立了良好的形象,激发了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3.游戏PK课堂练习,寓教于乐。

先前的大多课堂练习往往采取让学生到黑板答题或者完成纸质作业的形式,中职学生往往因自信心不足,不敢到黑板答题或者懒于完成纸质作业的现象。在本课堂设计中, 以游戏PK来取代以往课堂习题来进行检验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兴趣,树立学生信心并使教学效果立竿见影。

在游戏当中,80后教师与90后学生逾越了年龄的沟壑,成为了共同的好朋友,消除了学生的戒备心理,构造了和谐的交流环境。

四、取得的成效

篇3:公关蕴含着大智慧、正能量

《公关世界》是河北省内为数不多的全国性杂志,和全国公共关系界联系比较紧密,是中国公关界的核心期刊。多年来,对很多国内政要、企业领袖和社会各界精英做了采访报道:时任河南省省委书记,现任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的徐光春;时任贵州省六盘水市委书记,现任中央纪委驻国务院办公厅纪检组组长的辛维光;河北省原省长,现任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的郭庚茂;时任贵州省六盘水市市委书记,现任贵州省委常委、遵义市委书记、遵义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的王晓光;石家庄市原市委副书记,现任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的宋长瑞;时任全聚德集团董事总经理,现任董事长的邢颖;时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现任中国书法家协第七届名誉主席的张海等都曾登上过杂志封面。

近年来,杂志社也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博鳌公关节”、“公关创新与发展论坛”以及“新常态下公关创新与艺术品发展论坛”等一系列国内公关界有影响力的论坛及年度人物评选活动。

公共关系是组织为改善社会公众的关系,是促进公众对组织认识、理解与支持达到良好组织形象,促进商品销售的一系列的活动,是内求团结,外求和谐发展的一门管理学科。

篇4:语文课堂需要传递“正能量”

由此我想,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语文这个特殊的人文工具性学科更应该给学生培植人生的正能量,而这也正是语文传道授业、教书育人的核心所在。语文教师完全可以利用课堂这个舞台,不失时机地给学生传递正能量,让学生鼓起人生的风帆,乘风破浪,一往无前。

如何有效地利用语文课堂这块宝贵的阵地给学生传递正能量呢?

第一,准确把握语文学科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分界,既不能将两者混为一谈,更不能把它们对立起来。一些语文教师一味地追求分数,只把语文学科当成拿分的工具,而将语文的人文思想性剥离得干干净净,严重弱化了语文学科的价值。语文学科对于学生人格的培养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培养正能量需要潜移默化的过程,绝不可以急功近利。

第二,有效利用好课本教材中的精品篇目,把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念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传递给学生。语文课本精选了古今中外以及各个时代的经典文章,对学生思想和人格的感召力是非常巨大的。例如,诸葛亮的《出师表》会让学生感受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历史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文天祥的著名诗歌《过零丁洋》更能让学生体会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激情豪迈大义凛然的生命观;美国作家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则让学生认识到了美利坚民族面对逆境不屈不挠、敢于抗争的民族精神。这些无疑都是正能量,都对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的养成有巨大的作用。

第三,充分利用日记与作文这些培养学生人文思维的方式,培植学生正能量。无论日记还是作文,都有助于学生进行思想人格的提升。教师应当做好正面引导和及时指导,让学生多接受阳光的普照,从而茁壮成长。例如,在学习李密的《陈情表》之后,我指导学生写了读后感。许多学生在反思自己成长经历之后,终于知道感恩之可贵,从而获得了更充足的学习动力,决心以优异成绩回报父母,回报社会。这是多么巨大的正能量啊!

第四,在课堂上多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在相互的倾心交谈之中,抛弃错误的负能量,增加正能量。同龄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往往是非常巨大的,不少学生在与其他同学的交往中很快学会了浪费,学会了攀比,学会了虚荣。无可置疑,这些习性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负面能量,严重阻碍其正常发展。反之,让学生从身边的同学和朋友身上看到对方闪光的亮点,对其人格的正面培养则是快速而明显的。

第五,身教胜于言传。语文教师身上的正能量往往对学生的人格培养起到巨大的无与伦比的熏陶作用。因此,语文教师绝不应该把自己的消极思想和负面情绪带到课堂上,而应学会微笑,学会鼓励,学会宽容,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同时又要引导学生学会全面积极乐观地看待问题。

培养学生正能量的关键是教师要有正能量。教师的正能量来自不断的充电,不断的自我修养,来自思想和心智的无限升华,来自传承文明、安贫乐道的高尚的价值观。对于肩负时代重任的语文教师而言,北宋著名哲学家张载的名言可谓是最大的正能量:“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篇5:语文课堂需要传递正能量

首先, 我认为语文教师应该以身作则, 积累“正能量”。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要想给孩子们传递“正能量”, 语文老师就应该加强师德学习, 积聚自身的“正能量”。语文老师的影响, 除了充满语文味的课堂教学活动, 还有老师具备的人格魅力。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 几十个孩子关注你的一举一动, 言行举止间应该慎之又慎。要求学生早起, 老师却睡懒觉, 要求学生写作, 老师疏于动笔;要求学生讲诚信, 老师却随心所欲等的行为都将给自己的教育教学效果带来负面影响。我认为作为老师的我们, 当你站在讲台上时, 希望你能微笑着面对你的学生, 你要学着直视孩子们的眼睛, 因为这样, 是心灵之窗彼此的洞开, 使感情得以交流的保证。当你面对学生时, 希望你能一视同仁, 不要用有色眼镜看别人。当你提问学生时, 当学生帮你做任何事情时, 请你多一声“谢谢”, 因为他们也需要你的尊重。正所谓, 学生以尊重待我, 我应该报之以歌。

通过不断学习, 不断反思, 不断总结纠正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 把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展示给我们的学生, 这样才能把“正能量”传承给孩子。对他们将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其次, 我认为语文教师还应善于利用好语文课程资源, 挖掘“正能量”。从教材文本中充分挖掘积极因素, 鼓励学生不断矫正自己的行为, 努力克服消极情绪, 保持健康心理, 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心理学家也强调心理暗示的作用之大, 始终保持良好心态对一个人一生的成长都大有裨益。因此, 利用好语文课程资源, 通过语文教育教学活动向学生传递“正能量”。语文课程强调工具性的同时还要求注重人文性。文本的解读, 尤其是对一些文学作品的解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切入, 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首要的任务就是充分挖掘教材中积极的向上的, 崇尚真善美的东西展现给人生观还未形成的初中生们。

再次, 语文教师为师有道, 积蓄“正能量”, 要做爱的使者。我们的任务是真诚地将我们的爱心的雨露播撒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让爱心之春水流进每位学子的心田, 让他们在爱的浸润中, 学会爱屋及乌, 关爱我们身边的每个人。教师只有学会关爱自己的学生, 才能促进自己的成长。作为教师, 应该无私地把爱撒向每一个孩子, 平等地对待每个孩子, 了解他们特有的情感世界, 懂得他们失败的痛苦和成功的喜悦, 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时时体验到老师对他们的关怀, 时时感受到努力得到的肯定, 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当老师把一颗真诚的心交给孩子, 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孩子, 公平地把爱和温暖送给每一个孩子时, 孩子小小的心定会融化在师爱中, 在学习生活中找到快乐, 愉快地接受教育。

最后,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 我们还要做到为教有法, 传递“正能量”。应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关心每个学生, 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 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小学语文是基础, 好比盖大楼时根基上的第一块“砖”, 这块“砖”, 一要“宽”———要开足课程, 扩大知识面, 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二要“实”———要把孩子的基础知识打扎实、打牢固, 为孩子的终身幸福奠基;三要“厚”———要让孩子汲取的知识厚重、厚实, 并非是专一的文化知识。语文教育需要汹涌澎湃的情感之水来不断地倾注。但是汹涌澎湃的情感之水必须沿着理智的正能量河道, 自由地奔淌。语文要积极传递正能量, 通过教学把孩子培养成阳光的、积极的、进取的人, 要把孩子的上升空间打开、成长路径打通, 让他们健康幸福快乐成长;让孩子拥有正确的、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怀有爱心、善心, 做善良人、诚信人, 去善待别人;让孩子树立好目标、好理想, 拥有好心态、好心情、好习惯, 相信生活是美好的、前程是美好的。

摘要:我们的语文堂需要给孩子们传递正能量。教师以身作则, 利用好语文课程资源, 对学生充满爱的教育, 根据孩子的特性挖掘他的兴趣所在, 就能积累“正能量”, 传递“正能量”。正能量能够点燃教育之火, 能够激发学生的热情。

上一篇:区域发展政策下一篇:人生成功必须坚持的21个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