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名师课堂范文

2022-06-01

第一篇:聆听名师课堂范文

聆听专家心语,感悟名师课堂

五月十七日至二十二日,学校领导安排我到泉城济南参加第四届名家人文教育高端论坛暨名师课堂研讨会。五天的时间,除了听专家讲座就是听名师讲公开课。最直接的感觉就是经历了一次精神的洗礼,下面是我的学习收获:

一、教师应该是一个有文化的群体

每一位专家都各具特色,但是有一点他们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都具有深厚全面的文化底蕴,因而他们的教育理念大同小异。简言之,他们认为,教育就是一个用情感用思想用文化教化感化点化学生的过程。程红兵老师认为,当前的教育存在诸多弊端,如片面追求升学率,形式主义大行其道,教育中的官本位现象等等都严重偏离了教育的应有之义。但是,最可怕的是教育中文化的缺失,从教育管理者到一线教师,看不到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导致文化的断层,这是十分危险的事情,教育教学应该从知识层面回归到文化层面这一主线上来。所以,他的讲座题目就叫做《教师的文化自觉》在演讲中,他大声疾呼教师要做一个真正的读书人,文化人,情真意切,引人深思。陶继新老师的讲座《读学做人》与程红兵老师的讲座相映成趣,他们为广大教师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其实,五四时期的那些著名教师,如叶圣陶,朱自清,夏丏尊等等,哪一位不是学富五车的饱学之士?只是到了近几十年,经济发展了,人们狂躁了,知识贬值了,文化断层了,所谓的文化人也就鲜有人读书了。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十年,其消极影响恐怕较长时间内都无法消弭。教师,理应担当起传承文化读书育人的重任,因为读书是教书的资本啊。

二、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应该得到尊重和落实

正如程老师所言,教师是帮助学生学习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该从眼神的交流开始。老师,尤其是语文老师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从中看到孩子的喜怒哀乐,看到孩子们微妙而复杂的心理变化,每一个孩子都是社会家庭的缩影和反映,每个孩子的一切行为思想都可以在其生活中找到依据。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所以,我们的评语,我们的言行,都应努力探求到孩子的心灵世界的秘密。教师应该耐心倾听孩子们发自内心的声音,这样,才能做到:眼中有人,心中有数,手中有法。

三、语文教师应该拥有的一种勇气

“我就是语文”。聆听诸位名师讲课,我对这句话又有了更深的感悟,无论是韩军老师讲的《背影》、《我的叔叔于勒》,还是余映潮老师讲的《夸父逐日》、《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亦或王岱老师讲的《宝玉挨打》,尤其是人大附中王君老师讲的《老王》、《纪念白求恩》都让我产生一种强烈的呼唤:“语文教学不是别的,就是把自己当语文就好了,我就是语文”这是什么意思?我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啊,语文教材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啊,语文教学就是以课本为媒介,让我的生命与文本中的生命交流啊。说到底就是思想和思想的碰撞,精神和精神的融合,生命和生命的对话,人格与人格的约会。从生命的层面亲近语文,解读语文,把生命放在宇宙中,放在地球中,放在社会中,放在社区里,放在家庭里,放在人的真实的精神殿堂里,一切都有了,一切都活了,一切都简单而美妙了。总而言之,语文是关于人的事情,关于生命的事情。试看上述各位名家的课堂,哪一个不是对生命的别样解读呢?认识作家作品中生命的故事,联系语文老师自己对文本中生命的感悟,启迪学生对生命本真的思考——无论贫贱还是富有,无论顺达还是困顿,无论达官贵人还是平头百姓,在生命面前都是平等的,在人格上面都是尊贵的,在宇宙面前都是微不足道的,我们唯有珍惜生命,唯有敬畏生命,唯有怀揣感恩之心正确把握和使用生命,才能对得起生命,才算不白来世间走一回。

写到这里,脑海中浮现出了下面几行文字:

热爱生命吧,

因为生命只有一次,

而且是那么短暂;

热爱语文吧, 因为语文是

关于生命的传奇;

生活在

语文的天地里,

你会感受到

永恒的魅力;

来,让我们在语文老师的引领下

开始一次生命之旅,

一路风光旖旎,

一路欢歌笑语,

一路真善美的陪伴,

一路高贵自由和尊严的

人生进行曲。

四、不能避免的遗憾

本次活动尽管让人思想为之震撼,尤其是魏书生老师的演说更让人如沐春风,让人领略到真正名师的风采。然而,本次活动浓厚的商业色彩不可避免的会让人留下一些遗憾。有一半专家讲座讲课让人不敢恭维,让听课老师昏昏欲睡,把学生搞得云山雾绕,找不到北,更可笑的是上课之初就向学生讲明了:“你们弄不清楚就达到老师的目的了。”从结果来看,他的确没有食言,是认真备课了。我就好奇,假如他平时老是让学生不明不白,昏头转向,学生是生活在怎样的悲惨世界里?旁边的同行告诉我说:“你别指望他平时上课,平时他都在忙到哪里讲学,哪有功夫给自己学校的学生上课?”我豁然开朗。又好奇地想:晚上所有专家一块吃饭时,几位耿直的内行会不会拍案而起?也许不会吧?因为有人太忙,还要赶场呢。

真是大不敬,罪过,罪过。

第二篇:聆听名师讲课 感受名师魅力

聆听名师讲课

感受名师魅力

刘蕊

听了黄利华老师的课,感受颇深,本节课围绕“创设数学情境——提出数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展开教学,通过教师精心设置情境,学生围绕情境提出问题,主动探索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根据原有的知识经验和自己的思维方式积极地去探索并解决问题,达到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了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我的心中也荡涤着做老师的幸福,那就是在课堂上与孩子们“心灵感应”般的真情对话,呈现出和谐的、焕发生命光彩的课堂,产生着令人震撼的课堂生命力。

回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感受最深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必要的知识准备,即学习任务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在学习本课知识前,学生已掌握了比的知识以及分东西等生活经验,这些知识准备是解决问题并使学习顺利进行的基础。所以课的开始黄老师先谈话提问孩子们的年龄,再让孩子们猜自己年龄,然后给出老师的年龄和学生年龄的比是3:1,孩子们自然就根据这个比算出黄老师的正确年龄。

二是教师提供了充分的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学生自主探索知识是有一个过程的,教师要为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时间和探索的空间。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黄老师改变以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学科本位,而是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让每个学生都积极投入到学习的探究过程,开展自学互学、小组交流、自由汇报等形式,使他们成了真正的“主角”。如本节课中,“你能根据20000元投资合理分配奖金吗?小组讨论一下分配方法”和 “三人坐出租车不同时间下车,如何按比分配90元车费”这几个环节的教学时,通过小组讨论,发表每个个体的意见,形成小组意见,又通过小组间的交流,得出综合完整较理想的结论。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信任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力,给学生以较多的时间探究知识,激发学生始终以积极的思维状态参与知识的探究过程,鼓励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途径,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

三是教师创设了贴近学生实际的数学情境,黄老师用生活中学生司空见惯的例子切入话题,展开讨论,将生活常识与数学科学知识“超链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知识点得以轻松展开并为学生所接受,在体验中建构新的概念体系。教学中,黄老师先是向孩子们介绍北京的冰糖葫芦,然后再由这一话题引出商家合资20000元办厂,让孩子们计算奖金如何合理分配。然后设计了很多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来深化学生对“按比分配”的认识,比如“两个人合租一间房屋如何按比分配房租费”,“三人坐出租车不同时间下车,如何按比分配90元车费” 等。整个过程始终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创设生活情境帮助学生了解数学,运用数学。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并且整个过程中黄老师注意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意见,让学生体验到了数学的快乐。 四是适当地运用了“延迟评价”教学策略,教师对学生的各种解决问题的策略,不急于对策略的优劣和对错作出评价,为学生留下思维空间,保护了学生探究问题策略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的统一的活动,它是一个人际互动的过程,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本节课,黄老师通过创设各项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班级学习的群体效应,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并通过师生、生生的互相启发和帮助,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促进了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学习、交流,体验成功的愉悦。

听名师讲课,如同与大师对话。听了黄老师这节课,使我深切体会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教育素养,更要有不断学习、多思多想的意识,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提升自身素质,不断学习,博采众长,踏着名师的足迹,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

聆听名师讲课

感受名师魅力

——听名师讲课有感

丰南实验小学 刘蕊、12

2009

第三篇: 聆听名师课堂 感悟课程改革

——“名师之路”西安学习汇报

立春过后,大地复苏,春意渐浓。3月28日至30日,我和陈凇,及全市小学语文教师共101人赴西安参加“名师之路”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感谢学校给了我这次培训学习的机会。下面,我将本次学习情况向大家作以简单的汇报:

一、会议概况

这次研讨会共邀请13名名师,分别有吴琳、魏星、王文丽、薛法根、王林波、陈延军、武凤霞、李玉贵(台湾)、范姜翠玉(台湾)、汪益敏、赵志祥、吉春亚等,共计13节示范课,6场报告。研讨会紧紧围绕“关注文体,凸显语用”这一主题,以自主、合作、探究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展示优质课堂教学方式和实施策略,指导教师提高践行先进教学理念、品味语言魅力、彰显语文素养的教学能力。

二、总体感受

名家大师们用他们深厚的文学底蕴、优秀的人格素养、清晰的教学思路、激荡的人文情感,阐释和演绎了《新课程标准》,让我们一对《新课程标准》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课堂上他们用独具磁性的声音、充满激情的动作、富含诗意的语言,把课堂掀上一个又一个高潮,也让我们呼吸到了语文教学的新鲜空气。灵动的课堂亲切和谐,活跃的学生真诚自然。与其说学生在学语文,不如说在享受语文。让我们感受最深的是老师们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并没有一味追求教学过程的艳丽和离奇,而更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本真与个性的以学定教,细处引导巧妙设疑,适时点拨,环环相扣,层层提高,展现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教师的指导引领的自主学习理念。

走进名师课堂,聆听名师讲座,我们如沐春风,如饮甘露,充分领略了语文课堂教学无穷的艺术魅力,让我们真正走进了改革前沿的语文课堂。在一次又一次的赞叹中,在一次又一次的感动中,在一次又一次的回味中,使我经历了一次深刻的成长之旅。

三、反思与启发

学习后,我反复思考:我们应如何关注文体,凸显“语用”这个核心呢?我想谈点个人所受到的启发:

不同的文体有独特的功能和语体特点。因此,不同的文体的教学价值、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了解课文的文体特点,无论是对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是大有益处的。首先,了解文体,可以帮助教师确定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更准确地把握教材编者的设计意图。其次,了解文体,有利于指导学法,使学生掌握不同文体作品的学习方法,因而有利于学生从学会一篇到会学一类。再次,有利于教师设计教学结构,优化教学过程。可以说,语文教学中的诸多问题都和文体相关,没有文体,阅读、写作无章可循,阅读、写作教学也不得要领。例如,拿到一篇课文,教者首先要判断它是什么样式的一篇文章,是叙述性作品,还是说明性作品,还是诗歌等,弄清文体后,才可以依据课标设定适当的教学目标,再根据目标选择教学策略等。如王文丽老师教学的《月之故乡》很好的体现了现代诗这种文体的教学特点,同时也能很好地凸显“语用”这个核心。

王老师先这样导入: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圈让大家想想,看到它你会想到什么?随后引出明月与故乡的关系,引出古代诗人歌颂明月和故乡,由古诗词导入现代诗《月之故乡》。

课已经进行到这儿了,可是学生手头还没有教材,这时老师让同学们听写这首现代诗,可以先不加标点,等写完读完后再加。诗的内容是:天上一个月亮,水里一个月亮。天上的月亮在水里,水里的月亮在天上。看月亮,思故乡,一个在水里,一个在天上。

王老师在说完第二句的上半句时,让学生对下半句,学生竞然对得与原诗一样。师生读完后,老师又读了一句“低头看水里,抬头看天上”,让同学生自己放,看看放在哪儿最合适?结果出现了四种放法,有的放在了第一句的后,有的放在了第二句的后面,有的放在了最后,而有的则放在了开头。每一种放法,都有它的合理性,特别是放在最后,老师提醒同学生,结尾用句号还是省略号呢?用这样的方式告诉孩子们标点也是语言呀,放末尾用“省略号”会更好。最后出原文比较,开始学习诗歌。

王老师:这首诗的意境是什么?大家不用说出来,读出来就行了。

王老师:文章有中心句,有中心思想,诗有没有,找出来;给这首诗加个题目;比较“看月思乡”与“望月思乡”哪个好?

接着王老师介绍作者彭邦桢,引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长相思》《乡愁》(余光中)配乐朗诵。不断的补充作者的生平介绍,让学生加深对作者的了解,在这样的基础上,再读这首诗,在读得时候不要想是你,而是作者彭邦桢;有人会激情澎湃地读这首诗吗?不论是激情,还是深沉,抑或是忧郁,都表达了很深的愁绪。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这首诗。然后,王老师让大家说说背诵这首诗的妙招。有的说投入感情,有的说理解诗意,有的说了解诗人生平,有的说体会意境,有的说熟读诗文……再次补充作者的资料,体会作者的丰富情感。

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欣赏谱成曲的《月之故乡》。听后,王老师问到底:什么是故乡?最后与学生总结:哪里有牵挂、惦记、哪里有亲人、朋友……心在哪里安放,哪里就是故乡。 总之,本次学习对于我们来说,是一次教育思想的交流,更是一次教育理念的提升,为我们指明了语文教学前进的方向我们也将结合我校和自己的实际,立足日常课堂教学,突破学科理解方式,彰显课堂生命活力。

第四篇:聆听名师报告心得

为了聆听名师、感受名师、成为名师,我校领导于2014年2月13日特聘请齐鲁名师李XX为我校全体教师做了一天的报告。

用心听完李老师的报告,感触颇深。李老师的报告内容丰富,既有理论高度,又辅以详实生动的案例。听着李老师的报告,感受着他实实在在从平凡中走来的成长历程,顿觉一股清新之风扑面而来:

李老师从一位普通的农村小学教师十几年间一跃而成为齐鲁名师,在山东省教育界已颇有名气 ,创造了一段个人成长的神话,给了我们每个普通人以很大的启迪。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成为名师并不是遥不可及,而是看你认准目标后有没有恒心,能不能坚持!如果将一件事认真做下去,锲而不舍用心做下去,明天的名师或许就是你!

李老师的一些教育观点引人思考,激发共鸣。如“人的一生中智商基本是不变的,受后天的影响不大”“一个人一生的成就主要来源于情商,情商主要是后天培养的。”这几句话对我震撼很大。我查阅了一些资料,进一步明确了智商与情商的概念与关系:

“情商(EQ)又称情绪智力,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情商主要指信心、恒心、毅力、乐观、忍耐、直觉、抗挫折、合作等一系列与个人素质有关的反应程度,说得通俗点就是指心理素质,指一个人运用理智控制情感和操纵行为的能力。

智商就是IQ。通俗地可以理解为智力,是指数字、空间、逻辑、词汇、创造、记忆等能力。

情商和智商都重要,两者不是线性关系,一方高而另一方低是绝对不行的。因此,我认为,当智商足够高时,成就高低主要看情商。两者要并行发展,让它们互补而不产生冲突。情商是可以培养的,但是绝不是靠读书、考试的学习方式,而是经过自我评估、自己定目标,再往目标迈进。“

我们的教育是不是一直以来偏离了方向“重智商而轻情商”?现在社会上不是还在不断叫嚣着开发孩子智力,开发婴幼儿智力,开发孕期胎儿智力吗?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于是应时应景地出现了很多开发孩子智力的辅导班、培训班、速成班,家长们也跟风似的牵着孩子一天到晚不停地忙,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李老师的观点是不是可以使我们的教育者、家长头脑冷静下来,将注意力一部分转移到培养孩子的情商上来,让孩子感情丰富、懂得感恩、学会合作、与人为善、诚实守信、认真负责、乐观坚强……我们的学生(孩子)学会了这些,何愁课堂上死气沉沉睡倒一片,何愁学习成绩居低不上,何愁打架斗殴危害社会?成绩不是学习的唯一!别将学生逼入死胡同了!给学生一片自由发展的空间,真正实现“学习是为了快乐”!让每个孩子正常成长,各尽所能。不论他从事何种正当职业,努力就好!尽力就好!快乐就好!何必非“赶着鸭子上架”一刀切,逼着千军万马去挤那一根独木桥呢?孩子累,家长累,教师累,社会累!那一个个每天都在发生的厌学弃学离家出走的悲剧还不够引人反省吗?那刚入幼儿园的孩子就盼着退休仅仅是一句戏语吗?

什么时候让我们的孩子快乐地成长,不再厌恶学习,不再厌恶学校,让学校真正成为孩子快乐成长的天堂?

我们期盼着……

耐心地期盼着……

感谢李XX老师的报告,他带给我们很多思考,让我们这些普通的老师追求着、体验着、思考着、努力着、进步着……

第五篇:聆听名师大课堂 加注教学正能量 (1)

聆听名师大课堂

加注教学正能量

---------淮北市第十六届全国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观摩研讨会听课有感

淮北市人民路学校

宋士民

2013年3月16日-----17日,来自北京天津江苏浙江的六位名师在这里给淮北的教师上了九节异彩纷呈的优质数学课,让与会的老师零距离感受名师的教学艺术和教学风格。笔者也有幸参加这次观摩课,也被名师们独特的设计、灵动的课堂、精彩的互动所震撼,使我的思想和心灵重新得到一次洗礼。

下面,结合近日笔者研读2011年版新课程标准的体会和感想,从不同的角度谈谈名师课例带给我们的启迪与思考。这里我也借助一些诗词来说明一下。

一、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创新让课堂更灵动 何谓创新?--------2011年版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之中。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法。创新意识的培养应该从义务教育阶段做起,贯穿数学教育的始终。这是对学生创新意识培养最为具体,最为完整的阐述,它较先前的课程标准更具有指向性和操作性。

名师们创造地使用教材,另类的教学设计,总能给人耳目一新的视听觉享受。 如张齐华老师教学《平均数》时,从身边的事例------自己与孩子们的投篮比赛,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层层深入,拾级而上,使学生逐渐发现并掌握:平均数的内涵和特点,运用“移多补少”和“先合后分”思想方法解决平均数的问题。整个教学过程不做作,不扭捏,行云流水般顺畅,真正达到“教学无痕,精彩有痕”。

反观我们自身,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平时多动动脑筋,勤于思考,善于把静态的数学知识结论,变成了动态的探索对象,摒弃“讲解示范-----模仿操作----巩固练习”机械的教学模式,还原知识形成过程的真实经历和实践体验,让我们的课堂充满数学味,灵动起来。“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我想这些独具匠心的构思才是灵动课堂的源头活水。

二、 细打量,前“思”后“想”不一样---------操作让课堂更有效 新课程标准强调: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表述的实际物体”就是空间观念的重要表现,动手操作就是联系两者的桥梁纽带。如何进行有效操作?张冬梅老师执教的《分米和毫米》给我们提供借鉴和学习的窗口。

教学时,张冬梅老师先让学生想一想猜一猜一估1毫米1分米有多长;然后通过看一看、量一量、捏一捏、画一画等一系列动作,使学生清楚地感知到1毫米1分米的长度,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实际长度的表象;接着出示具体实例------数学书的厚度、回形针的长度、橡皮的长度等等,学生都能较准确地想象出它们的长度,并通过测量再一次验证结果的正确性。

整节课,张老师引导孩子呈现各种不同的想法(其中一些想法可能是不够准确甚或是错误的),促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描绘,思考等学习活动,并对各种想法作进一步地追问与澄清,进而积累了丰富的空间感知力和想象力,再用分米和毫米去猜测和估计物体的长度,这时的“想”显然要准确的多了。经过几番“细打量”,使学生认识“前思”和“后想”的本质区别,真正实现从具象到抽象的过渡。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脱离了动手操作,想象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因此我们在平时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分析,在操作中积累,在实验中思考,不断地提高操作有效性,培养空间想象力。

三、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练习让课堂更有趣

一直以来,练习和复习课总是以单调、枯燥、乏味而不受学生欢迎。如何让这种课型上出新意,真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让学生享受练习的乐趣?张菁和范新林老师两节课例给了我们很好的诠释。

在执教《除数是一位数的练习课》时,范老师出示四道笔算题,先让学生说出算理,再给出解决的过程,体现了过程与结果,方法和技能的和谐统一;在进行总结归纳算法时,还权于学生,让学生观察比较其中两个算式------商中间有0和商末尾有0,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商为什么要定上0?老师这一设问可谓匠心独具,既突出练习的重难点,又激发学生探究数学规律的欲望,既达到“温故而知新”,又达到拓展思维,培养创新意识的目的,真可谓是一举数得。 当然张菁老师的复习课可圈可点的,值得我们学习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赘述。

正如范新林老师在报告中形象地指出,练习课要让学生感觉不是在“抄冷饭”而是“炒美味可口的蛋炒饭”。这需要我们老师在目标制定、课堂组织、习题设计上多下一些功夫,充分挖掘出习题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最优化方法,避免机械的模式化的解题教学,真正使学生的思维迸发出创新的火花,达到变“苦练”为“乐练”的境界。

四、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 ---------“原生态”让课堂更本真

纵观这九节数学课,与会老师的感觉是:名师的课更加朴实自然,更贴近我们生活中的课堂,更深受一线教师的欢迎。这原生态的课堂是最自然地课堂,也是最儿童的课堂,即坚持儿童立场、立足于儿童的知识和经验、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这九节课中没有华丽的课件展示,像张菁老师的《平面图形面积的复习课》就几乎没有课件,赵震老师的《加法和乘法交换律》也仅仅用了三张幻灯片„„可以说是低碳的课堂,教学手段无优劣,合适才是最好的。这九节课中没有花哨的表演,没有夸张喧嚷的动作,只有教师和孩子们在静静的思考,慢慢的等待,在追寻数学的本源,捕捉思维的火花。教学也需要“慢镜头”,寻常之处觅风景。

“原生态”教学在教学思想上更加回归本原,在教学技术上更加凸显本色,这就使得我们的每一节课都会更加贴近学生、适合学生。

五、值得思考的地方:

1、 生活味>数学味?

新课改提倡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进行教学。但是教师在实际教学时却把课堂教学变成了研究学生的实际生活。一节课从头到尾都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过分淡化了对数学知识本质的研究,严重影响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就是生活味过浓的数学教学。

张齐华老师的《 平均数》一节中,探究新知的过程都是在自己与学生投篮比赛的问题情境中进行的,其中四个环节都是自创的问答式。用平均数解决问题更是依托于生活实际。当然我不反对创设生活情境引入数学问题,尤其是中低段年级的学生,毕竟他们的认知特点允许可以这样做,但是对于高年级学生,我想还是多一些“数学化”,少一些“生活味”。

数学的本质是思考的学科,抽象的学科,过于直白,粗浅地表述,无助于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形成。教师充分挖掘和拓展学生的探索过程,引导学生经历将生活问题数学化的过程,才能使他们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思维能力得到提升。总之,不要因关注“生活味”而忽略了本质的“数学化”过程;不是所有的数学知识都要追求“生活化”,都能追求“生活化”。

2、 过程>结果?

张冬梅老师执教《神奇的对称式》时,及时引入“不完全归纳法”的概念,并明确指出用不完全归纳法去证明结论有些时候是正确的有些时候是错误的,同时讲述“公鸡归纳法”的典故,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不完全归纳法的认识------用它证明结论不能单凭几个特殊例子,甚至要举“九十九”例子有时也是不可靠的。正因为有了这种认识,导致“十位乘积等于个位乘积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两个对称算式的积是相等”正确结论出现时,一部分学生仍“半信半疑”(学生语)。最后老师不得自圆其说: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和方法。张冬梅老师利用“对称”算式,在练习中寻找“对称”算式的规律,让学生感受研究数学的过程方法,渗透不完全归纳法的数学思想方法。这些都是值得肯定和学习的地方,无可厚非。但是在小学阶段向学生渗透不完全归纳法证明结论的不可靠性这一意识,其结果会造成今后教学上的很多困难,其影响也是负面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正如课程教材研究所的王永春老师(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者)在《小学数学思想方法的梳理》中指出:不完全归纳法在小学教学中应用比较广泛。小学数学中很多运算法则、面积体积公式、定律等的推导,都是在例举几个特殊例子的基础上得出的。数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培养学生探究图形和树的排列规律,探究规律的过程就是一个应用不完全归纳法的过程。可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不完全归纳法重要性和在小学阶段用不完全归纳法去证明结论的正确性,显得尤为重要。

既要注重过程,又要注重结果,这也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较前课程标准的一大变化。

洗尽铅华,粉饰尽去。回顾这九节课,都抛弃了华而不实的形式,平实质朴地还原我们真实的课堂,都在给我们一线老师加注正能量,让我们每位老师在比较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让我们在课改春天的路上渐行渐宽,渐行渐远„„

上一篇:讨论会发言稿范文下一篇:同学写作指导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