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课堂教学实录感悟

2023-01-21

第一篇:名师课堂教学实录感悟

名师课堂教学实录:《老王》课堂实录(肖培东)

特级教师肖培东《老王》课堂实录

师:上课。(生起)来,给各在座的老师敬个礼,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掌声) 师:请坐。

各位同学,今天下午我们再一次学习我们初中已经学过的一篇文章,杨绛先生的《老王》。接下来,我想请同学们唤醒你曾经有过的记忆,请告诉我,在这篇文章里杨绛除了把老王称作“老王”以外,还把他称作什么呢?找出课文中的一个短语。如果你学过这篇文章,一定不会陌生老王在作者眼里还是……

生1:是一个不幸的人。 师:不幸的人,哪一句话? 生1:最后一句。

师:来,你给大家读一读。

生1:我渐渐地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师:你把“者”这个字的……也给它译成现代文了,不幸的人。来,同学们三个字:不幸者。(对生1:说得很好。)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师:对,老王是一个不幸的人,他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他挣扎在生死的边缘。老王多么显而易见的不幸,我们在初中都已经明了,或者说我们现在瞄一眼也能够看到,但我还想请同学们认真地读一读老王的不幸。来,一起来读一读文章的第二段:“据老王自己讲……”一二开始。

生齐读:据老王自己讲: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他感叹自己“人老了,没用了”。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因为他是单干户。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

师:来,你来读一读一句话:“他靠着活命……”你给大家读一读。

生2读: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

师:好,同学们听到了吗?我们讲,老王是一个不幸的人,讲述一个不幸者的故事,你朗读的语气、语调应该是怎么样的?你来说。 生3:应该是低沉的。

师:低沉的,速度呢:……相对的要缓慢。可见,我们这位同学(生2)还没有把它读出来。你站起来读读看,这句话。 生4: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 师:你觉得你读出了几分低沉、缓慢吗? 生4:没有吧。 师:为什么?

生4:就是感觉有点紧张。

师:紧张是一个方面,杨绛的语言也是一个方面。杨绛先生的语言初看上去平平淡淡,无阴无晴,所以如果不细心去读的话,你真的不知道里面竟然有这么深厚的情感在这里。请坐。来,同学们一起来读读(课件上的)第一句话:“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 生齐读。 生5读。

师:慢是慢了,没有突出一种感情来。你觉得哪些词表达感情?

生5:“破旧”。

师:“破旧”,在初中时候也是这么读的对吧?在一个显而易见的词上面我们容易产生感情来。但是同学们再考虑一下,现在你再看这句话里面,除了“破旧”以外,我觉得有一个词还可以强调它,另一个词上面可能更有他的不幸,一起说,哪个…… 师生:“只是”。

师:在这种副词上面找出情感来,这才是真正的阅读方法。来,一起来试试看,(师范读)“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 生齐读。

师:再下面(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这个句子有特点吗?你来看看。

生6: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 师:很普通的一句话,看看有没有特点?

生6:有。读“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 师:同学们,大家听到了吗,要读好这句话,要学会在哪一个地方停顿? 生沉默。

师:除了这个逗号以外,我们再可以加标点。你试试看。 生7: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

师:对不对?你看,就这样一句简单的话,其实这里面的情感非常丰富。老王无依无靠,孤苦无依,“有个哥哥”让我们觉得……高兴,原来还有伴。可惜,“死了”。峰回路转,“有两个侄儿”,还有人依靠,也不错,怎么样,“没出息”,又再次把我们的情感打入绝望的深渊。这十四个字里,杨绛让我们的情感波折起伏、跌宕,这就是语言的特点。同学们,酝酿一下,读好这句话:“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了。” 生齐读。

师:记住:只有沉入词语,读出情感来,你才能够真正的走近杨绛,走进这篇课文《老王》。同学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把自己情感调整一下……跟老师一起来读……

师生齐读: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

师:你看,平平淡淡的语言,杨绛先生其实是把她的情感、把她对老王的同情全部都融在了里面,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凄惨的呢,还有什么比老王更孤独的呢?人生的变故让他独、孤,让他更加地走向人生孤独的境界。那么,这就是一个发现,再看课文中这样的句子还有吗?你来说说看。 生8:老王不仅老,还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

师:这个倒装,和这个倒装有点相似。但是我发现你在读的时候有点随意,再来一遍好不好? 生8再读。 师范读。

师:再来看看,老王的住处,老王生活的环境也能透视着他的不幸。来,你给大家找找看。

生9:有一天傍晚,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荒僻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老王正蹬着他那辆三轮进大院去。

师:读得很好,其实我发现又错过了一个地方,你找的那个住处其实都是形容词,我一看就看出来了住处情景。同学们,学会这段话,读这段话,杨绛先生匠心独运之处更在哪句话呢?

生9:读“后来我坐着老王的车和他闲聊的时候,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说,住那儿多年了。”

师:你觉得哪句话你更加强调?……(本段的)最后一句。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他说,住那儿多年了。

师:“住那儿多年了”,哪个词?“多年”,长时间地住在破败不堪的地方。还有一个地方很有特点。你来说。 生10:“那儿”。 师:为什么?

生11:因为那是一个荒僻的小胡同,还有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还有有几间塌败的小屋。

师:他为什么说“那儿”啊?本来我们回答……老王说“那儿”却不说什么,你来说。

生11:老王说“那儿”就不说“家”。

师:可见,这个破破的地方在老王心里根本就算不上“家”。“家”是什么?不说房子的富丽堂皇,但是,这个破败的小屋已经不能承载起一种“家”的概念,而且孤独无依的老王在这一住多年,因此,这个“那儿”我们要体会老王心里无言的苦楚。听懂吗?阅读就是在别人不注意的地方你注意了,阅读就是在平时忽略的时候你细心了。这就是阅读的发现。一起来读读(本段)最后一句话。 生齐读。

师:好。一起来读(课件上的)三句话。男同学第一句,女同学第二句,一起第最后一句。

男生: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

女生:老王不仅老,还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

齐读:他说,住那儿多年了。

师:还有几个同学是咧着嘴笑着读……其实也就说明,也许很多时候我们也开始慢慢地产生出一种对弱者的冷漠。真的希望这堂课能够净化你的灵魂。这样的句子在文章中还有很多,一起来看看,林筱芳老师说了这样一句话:“杨绛先生……语言看起来平平淡淡,无阴无晴。然而平淡不是贫乏,阴晴隐于其中……干净明晰的语言在杨绛笔下变得有巨大的表现力”。那么,我们的责任就是把这个巨大的变现力给挖掘出来,再读出来,悟出来,这才是学习、阅读之道。听得懂吗?

师:好,刚才已经读了读老王的不幸,已经触摸着老王的不幸,感受着老王的伤痕,那么,再看一看我们所讲的这些不幸,也是我们曾经一“扫描”就看到的不幸,课文里还有没有更深的不幸呢?

师:老王除了病、残、贫穷、孤苦,还有没有其他或者说更深的不幸?你来说说看。 生12:不知道。

师:不知道,初中学了也忘了,刚刚看过了也没看到……我倒觉得……同学们有找到吗?不知道不要紧,我们读读第三段。

师读第三段。 师:你来读最后一句。

生12: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

师:记住,阻止你发现的不是紧张,而是你平时学习的那种懈怠。同学们一起来最后一句话。

生齐读: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 师:好,这个后者更深的不幸究竟是什么? 生13:应该是别人不理解他吧。

师:别人不理解他,你把这段里面别人不理解他的表现读出来。

生13: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候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一只眼。

师:哇,你读得非常响亮。刚才我就说了,讲述一个不幸者的故事没你那么开心的,是不是?你再来读读。 生13再读。

师:好,请坐。同学们说说看,“有人说”这个“有人”是谁?你来说。 生14:大部分人。

师:大部分人,这个“有人”会是谁的呢?身份?职业?……生活得好,高官,没事情去找老王?大家说这个“有人”会是谁?……(有学生在位置上说)对,也就是那一些人力车夫,或者跟他生活得很近很近的那些人。再来看看,“这老光棍”,“这”这个词是什么意味? 学生沉默。

师:说话不要看着文本,平时我们说“这”……“你这人”,“你这个样子”,这个“这”我们大家发现是一种什么样感觉?不尊敬,嘲笑,嘲讽,这些同学们都说出了,再看看,这个“这”还不够,还给他加上什么词,“老光棍”!一重打击再加一重,说明奚落别人嘲笑别人,还有一个词你得注意……我要听一听你说。 生15:不老实。

师:骂人家不老实,你又犯了前面的问题,“不老实”你要把它放在心里,再看看这个句子“这老光棍”……大家觉得哪个词有味道?…… 生15:“大约” 师:为什么?

生15:应该……不确定这种猜测。

师:还不敢肯定,却四处传播,是不是啊?所以这种词里面可以看出当时的世态冷漠、炎凉,以取笑别人为乐,所以读好这个句子,一起来。

生齐读: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候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一只眼。

师:可见这些句子都告诉我们:老王生活在当时的那种文革时代是多么多么的荒唐,人情冷漠,世风日下。因此我们说老王的不幸更在于他被抛弃、被欺辱、被凌辱、被践踏。一起来读一读两段话……怀着感情。

生齐读: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

师:希望你把“更深的不幸”读给我们大家听一听,你来试试看。 生16读。

师: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一起男同学,声音稍微加重一点。 男生齐读。

师:(生16)请坐。记住啊,文字进入灵魂的唯一方式是朗读。然后你用心慢慢地去触摸这些文字,你能感觉到老王悲至苦至的那种感觉,所以同学们一定要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那么同学们,老王就这样不幸地生活在那个时代,就这样不幸地生活在那个**的年代,如果说这篇文章只是为了讲述老王的不幸,那么这篇文章最多只是一段动情的往事,或者是一滩苦难的泪水。可是杨绛她觉得不够,那么撩开“不幸”的面纱,再想想看,联系全文在老王不幸的身世中你还能读出些什么,难道仅仅只是不幸吗? ……

师:这篇文章只是写了老王的不幸吗?来,你来说。 生17:我认为还谈到了一种悲哀。不幸是老王的不幸,而悲哀指的是那些不同情老王的人,他们一点同情心都没有。

师:听懂了吗?也就是说不仅仅是写了老王的不幸,更是写了老王以外也许也包括作者在内的某些人,是这个意思吗?……你不要忙着点头哦,不要急着给我的话下结论。或者说你想从老王的不幸可以得到更多的东西,是这个意思吧?请坐,先坐。

师:再来,你来说。除了写老王的不幸,你还能读出些什么? 生18沉默。

师:要想。为什么要竭力写老王的不幸?把这个人写得越不幸是为了表现什么?你来说。

生18:我认为把老王写得更加的不幸,只是从深层体现出当时社会的黑暗。

师:是为了现出当时那个**年代的荒唐与黑暗,哪些文字可以说明? 生沉默。 师:杨绛先生这篇文章里面竟然有对当时年代的针砭,你找出来了没有? 生沉默。

师:我倒挺欣赏你这句话,比如说我们刚才讲过的更深的不幸,其实就是折射了那个年代,是不是?这样的句子课文中还有没有? 生沉默。

师: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段落,第六段:“文化大革命”开始……却坚决不肯拿钱。

生齐读:“文化大革命”开始……却坚决不肯拿钱。

师:老王却坚决不肯拿钱,从第一句到这里,先来找找这个女同学(生18)所说的对当时年代的一个针砭,你觉得同学应该是哪句话?哪句话有味道,对当时的年代的针砭?来,你来说。

生19:我自己不敢乘三轮,挤公共汽车到医院门口等待。 师:为什么?

生19:因为不敢乘是这个社会太混乱了,她觉得没有安全感。 师:为什么他的先生可以乘三轮呀?……杨绛先生自己管自己逃命? 生19:因为老王送他。

师:老王送他,老王送两个人不行吗?…… 师:这句话有味道的,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我”“不敢”,为什么不敢?你说。 生沉默。

师:同学们,我们就讨论他这句话,我觉得蛮有意思,我也想讨论这句话,同学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生齐读:我自己不敢乘三轮,挤公共汽车到医院门口等待。 师:你说这句话是写什么?

生20:她不敢让其他骑三轮车的人载她,她比较信任老王。 师:她不敢就上去吧……钱钟书先生已经坐在三轮车上,为什么她自己不敢乘三轮,而要挤公共汽车,同学们? 生20:怕老王太累了。

师:对了。怕老王太累了,因此这句话里是不是写出了杨绛先生的善良?对吧,两个人,因太累,她就冒着天热去挤公交车。好了,读出了杨绛先生的善良。还有没有?你再来说。 生18:讽刺当时社会的黑暗。

师:哪句话?不要告诉说当时社会的黑暗,哪句话有当时的黑暗的感觉?就你读过这一段的文字里面。要静下心来读。一起再来读,同学们。

生齐读:“文化大革命”开始,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我代他请了假,烦老王送他上医院。我自己不敢乘三轮,挤公共汽车到医院门口等待。老王帮我把默存扶下车,却坚决不肯拿钱。 师:你来说。

生21: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 师:你觉得哪个词有意思? 生21:“不知怎么”。 师:怎么说?

生21:“不知怎么”就是莫名其妙

师:其实,你说他的这条腿被打,怎么了,知道不知道?知不知道原因呐?知道。杨绛先生故意玩这个噱头,幽默了一下,但是我们就可以知道知识分子在那个年代是怎样遭到迫害与摧残。很好,同学们,看到吗,这就是学习。刚开始还发现不了,慢慢读出一点感觉,最后有感受了。

师:好了,这里有一个年代的特点。像这样的句子还有没有?“不知怎么的……走不得路了”,还有没有?在下一段,再找。在(从)幽默调侃中看出了那一个年代的特点,还有,在下一段里面,看看这次哪个同学能够找到。你来说。 生22:还没找到。

师:好,继续看。看看,你能找到吗? 生23:没找到。

师:我们还是读,好不好,来,就来读读看,你把第一段,就那段话读读,“我们从干校回来……”

生23读: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取缔了。老王只好把他那辆三轮改成运货的平板三轮。他并没有力气运送什么货物。幸亏有一位老先生愿把自己降格为“货”,让老王运送。

师:找到没有同学们,就这里,有一句话其实也暗暗隐含着杨绛先生对那个年代的砭讽,知道吗?

生24:知道。他并没有什么力气运送什么货物。幸亏有一位老先生愿把自己降格为“货”,让老王运送。

师:对。幸亏有一位老先生愿把自己降格为“货”。人当成了“货”。看似一句戏谑、调侃,其实就说明在那个年代人其实真的已经不像人,是不是,知识分子关牛棚,底层人民受摧残,因此你说人还是人吗?所以,同学们,感受出来了,这些句子都隐含着作者在叙述过程当中潜隐着的时代针砭。因此我们讲,在写老王的不幸当中,其实就隐含着社会的不幸、年代的不幸。已经慢慢地剥开了这个内核,把老王的伤口捧给我们看的时候,其实也开始把那个年代,造成老王伤口的那个年代剥给我们看了。一起来读一读后两句话(课件上),在幽默中请你感受一下那个年代的**。

生齐读:“文化大革命”开始,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

幸亏有一位老先生愿把自己降格为“货”,让老王运送。

师:好,因此我们看出来,在不幸的经历的过程当中,隐含着时代针砭。那么还有没有?写老王的不幸,其实也表现出了我的什么,刚才我们说了,我对这个不幸的老王的同情,善良,比如说我不愿意上他的三轮车,怕给他增加负重。还有呢?越是写这个人的不幸,其实又从一个侧面衬托出这个人的什么,善良,老王的善良,说说看老王善良在哪里?联系全文。

生25:我一定要给钱……他说:“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 师:送钱先生,一送,还有二送什么? 生25:送老先生。

师:送什么?前面帮她送什么,送冰。三送呢?……送什么啊,在他弥留之际还送香油和鸡蛋,那不就写出了这个苦难人内心中的爱吗,阳光吗?是不是?因此,不幸的文字中看出了老王的善良,不幸的文字中也看出了作者的善良,找找看作者善良在哪儿,或者说作者及家人的善良,除了刚才那句话以外,还有没有?你来说。 生26:“你还有钱吗?”我笑说有钱,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 师:为什么?

生26:因为他这里看到老王很辛苦所以就给他钱

师:我倒觉得你这句话很直接,给钱不是一种侮辱,也是站在对方角度替对方考虑的东西,是不是啊?因此,钱、鸡蛋、香油其实都是为了表达对对方情感的一种载体(物),是不是呀?再看看,除了给钱以外,她女儿还给他一瓶……鱼肝油,而且是多少,是一大瓶。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你们不知道,在座的老师都知道那个年代一大瓶鱼肝油意味着什么……所以我们看,在这么多的文字当中,我们其实已经看到这个不幸的内核中所隐含的很复杂的东西,一起来读读文章的第一句话,看看两个人之间的情感是怎样的。 生齐读: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

师:哪些词你又注意了?

生27:“常”字,然后她说“一路上”“说着闲话”。

师:“常”字、“一路上”、“说着闲话”等等都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那种和谐,那种和睦。请坐。尽管“他蹬,我坐”看似有一点不平等,但是我们感觉到这里面两个人之间是在苦难的年代里交汇出了撞击出了,所以同学们不要问两条苦难之河谁给予谁的波浪,谁给予谁的浪花多一点,我们只知道他们在互相关心着关爱着,所以我们说在不幸的文字当中,我们读出了老王的善良,也看到了杨绛以及杨绛家人的善良,因此底层的光芒油然而出。同时,我们更注意到这个不幸不仅是个人的不幸,其实更是那个**的荒唐的年代的社会整体的不幸。那个时代,老王如此,高级知识分子如此,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民都这样陷于一片**与黑暗中。而能够把这一切揉化在一起的最好的一个段落最精彩的一个段落,你们认为是那个段落?哪个细节? 生28:第八段。 师:你来读一读。

生28: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师:请坐。就这段。弥留之际的送香油这段让我们感觉到其中诸多的情感,你来找找看,哪里句子能看见老王的不幸,什么描写?(生:外貌)外貌,肖像描写,而且是一个很冷酷的描写,很逼真的描写,把老王刻画得如此形如槁木,是不是,如此丑陋的老王其实就埋藏这作者内心的悲痛,老王的不幸油然而出。再看看,哪句话能够体现出作者的温暖,哪句话?……哪一句?“我吃惊地说:’

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哪个同学把这句话读一读?……你来。 生29读。

师:这,千言万语只能化成这一句话,这句话其实就是作者那种善良的表现,其他言语都无法承载起此时的内心悲痛了。再来看看,也有一个词能够表现出那个社会的特点,找找看,那是一个怎样的社会,它把老王如此,其实也把我们如此。找到了吗?

生30: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师:非常厉害这句话。“镶嵌”,其实是把他平面化了,不能动弹。所以这个词其实就暗讽当时的社会它把多少人弄得、压得不能动弹,老王被“镶嵌”了,杨绛,这些高级知识分子也被整了。因此,一起来读一读“有一天……” 生齐读: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师:同学们,老王终于含悲含冤地离去,他死去的那一刹那身上裹着三尺白布,课文中有这么一句话,一起来读一读“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

生齐读: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

师:注意,“我也不懂”,“没多问”。同学们,这位杨绛,这么一个博学的人不会不懂,聪明如她的人内心中一定有很多言语要倾诉。不懂没问不代表着无问,杨绛一定想问,问天问地问自己问老王也问社会问未来。进入那个场景,同学们想一想,如果你是杨绛,想象着身果白布凄然离世的老王,你想问出一句怎样的天问之话?书上没有的,要想的。来,你问。 生31沉默。

师:每个同学都想一想。要自己想,那个人死了,她觉得他很凄惨,她想问一句话,她会问什么话? 生31:你的生活感觉好吗?

师:老王,你在那边感觉还好吗?!其实,我觉得你这句话的背后就是说老王再也别到这个地方来了。是这个意思吗?请坐。请来问。 生32沉默。

师:我们学语文问不出来是不会的。 生32沉默。

师:老师帮你起个头。老王,你在哪儿…… 生32:还好吗?

师:不是会问吗?你来说。 生33沉默。

师:记住,这个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你只要问出来,喊出来,想出来。来,旁边同学你帮他问。 生34沉默。

师:情感需要酝酿,老师有点急(此时已经46分钟了),我们慢一点。试试看。

生35:可以在那边过得好些。

师:重复不是一种创造,其实你就问他:“老王,是谁把你给逼死的?”不是很好的一问吗?再来。 生36:你送的鸡蛋和香油是什么意思?

师:好温柔的一句问。还(牵)挂着鸡蛋和香油,我希望你从这走到更远的地方,问社会问未来。你来问。 生36:老王,在那边看到你哥哥了吗? 师:老王,你见到你哥哥了吗?

生37:老王,你就这么舍得离开我们吗? 师:嗯,后面,你来问。不要“老王”了。 生38:老王,你在下面一定要幸福。

师:老王,你的未来一定要幸福。我觉得你把这句话换一个主语,不要问老王好吧。问什么一定要问老王呢,我们,我们是不是下一个“老王”呢?后面。 生39:老王,你怎么就这么走了?

师:其实我知道你这句话的言下之意是谁该承担你离去的责任?社会又做出了些什么呢?请坐。你来问。 生39:老王,你走得好吗?

师:班级有一种延续性的习惯,就脱离不开老王,问天问地问老王问自己……“我”……你来问。 生40:老王,你在那里一定要过得比这强。

师:听我的话,前面的“老王”都已经问得很不错了,你无法再超越了,问问自己好吗?你问问自己,问问杨绛行吗?“我”…… 生40沉默。

师:旁边的同学帮他问。

生41:老王,这世上没有难道让你更加留恋吗?

师:这个世界究竟什么才是最美好的地方?很好。同学们,请坐,一种想象其实暴露了我们自己的内心,也许当我们无动于衷的时候,我们承担一点责任问题我们都觉得匮乏……你来试试看。

生42:这个社会什么时候才能正常起来?

师:这个社会什么时候才能正常起来?我觉得杨绛先生要问,问老王的凄惨,问自己的责任,问其他人的责任,问社会的责任,问未来我们的幸福的程度,由此“愧怍”就出来了。一起来读一读“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生齐读: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师:说说看,杨绛愧怍什么?……问天问社会问大地问时间问未来问茫茫的历史长河,杨绛想告诉我们“愧怍”是什么?你觉得……你来说。

生43:她没有对老王细心的照顾,没有很好地关心他。

师:都不是。文革过去这么多年了,一个智慧的长者要花几年的时间来问,这个问不是一节课堂,她花了整整几年,而且是什么明白,同学们,“渐渐明白”。那你说会不会是感情亏欠的问题呢,她如此愧怍?

生44:应该她说“一个幸运的人”应该代表一大群人,然后“不幸者”也是底层的受压迫的人民,应该是替他们不同情、理解……忏悔……

师:把你这句话改一下,也就是说:杨绛想替应该忏悔的人忏悔,想替应该要忏悔的时代去忏悔。所以,同学们一起跟着老师看:杨绛你不只是愧怍,更是一种什么?你来说。 生45:应该是亏欠吧。

师:亏欠,你对我好,我对你还不够好。这要花几年的时间去苦苦求证吗?应该不需要。所以不仅仅是亏欠,应该是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程度,你觉得是什么? 生沉默。

师:这就是我们没有问自己、没有问这堂课、没有问这个文字所带来的我们思想的简单。你来说。 生46:替更多的人赎罪。

师:赎罪。听懂吧。所以我们讲,杨绛你不只是愧怍,更是一种自责,更是一种担当,是一种宽容,是一种净化,是一种思考,是一种自己的承担。责任就在愧怍中产生了。所以同学们,读杨绛先生的作品千万不要简单视之,一个没有进入灵魂的阅读无法产生灵魂的拷问,你们,我们都应该要沉进去,仔细去思考,杨绛把自己放在“愧怍”的海中去思考,她在想,她在想什么?一起来,读一读:“愧怍不仅是愧怍者对自我灵魂的无情审视……”(听不清)

师:对,灾难发生了,但灾难中不是为了寻找感动,杨绛更是怀着冷静的眼光去探视我们的未来,我们该如何面对不幸,我们如何化解不幸?因此,记住海明威说过的一句话:“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为我们每一个人敲响”。人类就是茫茫大海上的孤岛,每一块被海浪卷走的沙石,都值得我们不幸、愧怍。思考我们未来社会,思考面临着的未来,这才是冷静的、睿智的杨绛。因此胡河清先生说过的一句话:“在当代中国文学中,文章家能兼具对芸芸众生感情领域测度之深细与对东方佛道境界体认之高深者,实在是少有能逾杨绛先生的。”所以杨绛,她的愧怍最终上升到一种宗教情怀。所以同学们记住,面对这堂课、面对杨绛、面对老王,我们也有我们的愧怍,那就是我们浅薄的阅读和我们没有进入灵魂的认知,希望我们有一个对自己清醒的判断,读好她的文字,读好杨绛先生。我们一起来读读最后一句话。 生齐读: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师:好,下课,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公开课《老王》的三堂同课异构课及特级肖培东点评 《老王》的三堂同课异构课,我简单的把教学流程和主题挖掘罗列如下: 文本 《老王》1 《老王》本文课例 《老王》3 文 本 解 读

执教者上成了“王老”,着重分析老王的善良、不幸以及所有的闪光点(太浅)

执教者上的是“老王”,挖掘小人物的人生呼告、苦难,表现出了一个底层待遇的人(老王)的人生需求——亲情、归宿感(适度)

执教者上成了“老王们”,她引导大家关注了更多的弱势群体,同情与心相伴才是爱不然只是高贵的人对低微的人的一点施舍(太深) 课 堂 简 要 流 程

一、导入

二、解读文本

问题一 老师:大家用跳读的方式找出文中的老王有哪些不幸呢?

问题二 老师:老王除了是蹬三车的,他还有什么特点? 问题三 老师:从哪里还可以看出老人的善良?

三、品读文本

四、深入探讨

问题四 杨绛还有很多没有做,所以觉得愧作通过这篇文章,作者仅仅是为了提供一个她与老王之间饱含血泪的故事吗?

老师:这是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自我反思

Ppt:人性不会泯灭,乌云不会永远占领天空——杨绛 (因为时间不够,最后老师草草结束课文)

一、课前准备:识字注音

二、导入

三、落实板书字词读音

四、分析老王形象

(1)看图,联想,想象,初步感受老王形象 (2)练习文本深入探讨老王的形象

五、分析杨绛形象

六、研读文本,寻找课文感动人的片段

问题一 老师:文中最让你感动地地方是哪里?问题二 老师:你觉得作者对老王好吗?

【好:因为杨绛真诚的关心过老王/不好:杨绛并没有给老王内心最需要的“亲情”

七、总结课文

过了很久以后才体会到,说明以前并未感觉到,很多时候会好心做坏事这就是一个善良的人与善良的人用心在交流的感情我们也要尊重杨绛,因为这是一个善于反思的好人 (上附完整的课堂实录)

一、 导入:介绍作者

二、研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 问题一 研读老王的“不幸” 问题二 研读杨绛对老王的帮助

问题三 研读老王送香油给杨绛情节段落 问题四 研读杨绛内心的不安

三、延伸文本,提升情感

老师:我们是如何面对苦难的弱势群体呢? ……

老师:有一些读不起书得孩子,等待别人的捐助,但必须面对大众述说自己以前所受的苦 ……

老师:蹲一点下来,平等地尊重他们 ……

老师:同情与心相伴才是爱不然只是高贵的人对低微的人的一点施舍 ……

四、推荐课文阅读

《老王》的这三堂同课异构的教学案例代表着当前我们一线老师在执教这一文本时的三种倾向《老王》1执教者浅尝辄止,对学生的阅读水平没有起提升的效果《老王》3通过“老王→社会弱势群体→爱≠施舍同情”这一线索,说明同情与心相伴才是爱,不然只是高贵的人对低微的人的一点施舍这样把文本有挖得过深,导致后面的解读学生无法自动生成,这一环节变成了执教者的强塞教学行为,有效性也值得商榷只有当老王还是“老王”的时候,才能体现出文本挖掘的“准度”和“适度”,引发了学生之间的“好或不好”的争议,在讨论中学生渐渐明白了老王的人生需求——亲情,实现了教学的有效性

(二)文本解读需要“细读”语言 韩军老师在《韩军与新语文教育》一书中就提到:“新语文教育”还是要更加强有力地扭住“语言媒介”、“语言把手”“精神”是虚无缥缈的,是不可捕捉的,只有“语言”才是可“触”可“感”的,“精神”是内在的,而只有“语言”才是“精神”的物质外壳所以,只有强有力地扭住“语言”,才紧紧地扭住了“精神”,根不深枝叶怎茂?特级教师肖培东老师在评课时也提到:课堂要追求大气感,细节不是琐碎的问题,细节是读与领悟怎样的文本解读就有怎样的课堂效果,怎样的课堂效果就有怎样的学生内化效果可见在文本解读的时候“细读”文本是非常需要的如果“深读”是在文本上挖一口井的话,“广读”就是在文本上开一条河,那么“细解”是文本基础话

比如在本堂课中,学生提到“我不是要钱”时张杰老师马上追问“老王要什么”,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细读”就是把握住课文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关键词、字肤浅地品读语言,只能获得浅层的收获,深度品读语言,才能有丰富的收获正因为执教者能扭住语言的把手,引发了学生后面的思考,老王要的是一份“人情”,老王要的是关心、同情、人情、尊重、信任、幸福、家的感觉、宿求……这为后面的文本解读最关键的一问“作者对老王好还是不好”的争议打下了铺垫,主旨的升华也就水到渠成了如果执教者还能扭住作者说“我知道,我知道”这一语言的把手,然后继续追问“你真的知道吗?”可能课堂的效果就会又有一番提升如果杨绛真的知道的话就不会有愧怍了这就是主题的升华用怎样的姿态、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老王这可能就是最震撼人的东西,钱不是老王内心的宿求

语文教学文本是语文学科的重要载体,文本解读的基本要求是对人文内涵把握准确适度,对语言特点的研究深透丰满,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就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五)课例点评(永嘉特级肖培东老师)

(1)《老王》这篇文章在那个老王是善良的,作者是愧怍的,这是这篇文章的基本价值,也就是每一位执教者的“同”所在

(2)从教学方法来看执教者都采用了诵读、合作探求的呈现方式

(3)从文本解读来看,执教者往往则有所不同:某些老师上成了“王老”,着重分析老王的善良、不幸以及所有的闪光点;有的老师则上成了“老王们”,她引导大家关注了更多的弱势群体,理解更多的社会弱势群体,而张杰老师把老王上成“老王”,挖掘小人物的人生呼告、苦难,表现出了一个底层待遇的人(老王)的人生需求

“王老”停留在初中的教学目标,高中教师则需要换取一个跳一跳才能摘到的成果“老王们”走向的不是人情,而是同情同情重在“同”,老王要求的是同等的情感知识分子的清高与劳动人民之间的隔阂,所以作者对老王的情感只能停留在“同”,这是作者的愧怍所在但是第3节课执教者却把情感归在同情“心”之上,这样子则少了最后的爆发张杰老师通过文本分析了老王要的是人情,而不是亲情,人情作者都给了,老王需要的是归宿,老王想换取一个亲人、一份亲情,人情化为亲情更能说明此时他的需求张杰老师对文本的挖掘最好,“老王们”走得比较远,而“王老”走得比较近 为什么我们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没有感动,那时因为执教者只落实了文本将了什么,在情感的投入上还有待深入挖掘

(4)课堂要追求大气感,细节不是琐碎的问题,细节是读与领悟怎样的文本解读就有怎样的课堂效果,怎样的课堂效果就有怎样的学生内化效果

在第2节课中,学生提到“我不是要钱”时张杰老师马上追问“老王要什么”,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老王要的是关心、同情、人情、尊重、信任、幸福、家的感觉、宿求……个人觉得在作者说“我知道,我知道”是执教者还应该继续追问“你真的知道吗?”如果杨绛真的知道的话就不会有愧怍了这就是主题的升华用怎样的姿态、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老王这可能就是最震撼人的东西,钱不是老王内心的宿求 可能正是因为张杰老师在第2 节课中对文本的一些细致的研读,所以在第2节课中激起了学生之间投入而激烈的争议,学生起到了很好的知识内化过程

总结:老王是没有名字的,可见普通,他是“老王”;但是他是高尚的,可见他又是“王老”;社会中有很多这样的人,所以他也代表着“老王们”善良牵手善良,以不幸牵手不幸,这不仅是爱的故事,更多的是反思的空间

第二篇:名师课堂实录

支玉恒:全国知名小学语文教学专家。 ....................................................................................... 3 《丰碑》教学实录 ........................................................................................................................... 3 古井 ................................................................................................................................................ 24 柯里亚的木匣 ................................................................................................................................. 40 飞夺泸定桥..................................................................................................................................... 52 画杨桃 ............................................................................................................................................ 90 《桂林山水》课堂实录 ............................................................................................................... 117 《西门豹》第二课时 ................................................................................................................... 132 《太阳》课堂实录 ....................................................................................................................... 136 夜莺的歌声................................................................................................................................... 169 《月光曲》课堂实录 ................................................................................................................... 186 《再见了,亲人》课堂实录 ....................................................................................................... 213 《鼎湖山听泉》课堂实录 ........................................................................................................... 227 《第一场雪》课堂实录 ............................................................................................................... 235 《天游峰的扫路人》课堂实录 ................................................................................................... 279 《学弈》课堂实录 ....................................................................................................................... 285 《宇宙生命之謎》课堂实录 ....................................................................................................... 296 《跳水》课堂实录 ....................................................................................................................... 302 于永正 .......................................................................................................................................... 327 《一个___的早晨》作文指导课 ................................................................................................. 327 于永正《小稻秧脱险记》教学实录及评点 ............................................................................... 330 《翠鸟》课堂实录 ....................................................................................................................... 339 于永正《新型玻璃》教学实录——评析:张庆 ....................................................................... 350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实录 ....................................................................................................... 359 《圆明园的毁灭》课堂实录及评析 ........................................................................................... 366 《水上飞机》课堂实录 ............................................................................................................... 376 《二泉映月》课堂实录 ............................................................................................................... 395 《林冲棒打洪教头》课堂实录 ................................................................................................... 408 《送别组诗》课堂教学实录 ....................................................................................................... 424 《天游峰的扫路人》课堂实录 ................................................................................................... 436 《只拣儿童多处行》课堂实录 ................................................................................................... 444 《落花生》教学实录 ................................................................................................................... 455 窦桂梅 .......................................................................................................................................... 467 《落叶》课堂实录 ....................................................................................................................... 467 《难忘的一天》教学实录 ........................................................................................................... 475 《朋友》课堂实录 ....................................................................................................................... 482 《葡萄沟》教案设计 ................................................................................................................... 493 窦桂梅《秋天的怀念》教学实录 ............................................................................................... 496 窦桂梅《晏子使楚》教学实录 ................................................................................................... 515 窦桂梅《晏子使楚》实录及评议 ............................................................................................... 536 《晏子使楚》的教学论价值 ....................................................................................................... 556 窦桂梅《圆明园》课堂实录 ....................................................................................................... 570 1

窦桂梅《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实录二 ....................................................................................... 590 作文示范课《捶捶乐》课堂教学实录及评析 ........................................................................... 601 《推敲》课堂实录 ....................................................................................................................... 615 靳家彦《两小儿辩日》教学实录 ............................................................................................... 640 靳家彦《陶罐和铁罐》课堂实录 ............................................................................................... 650 靳家彦《陶罐和铁罐》课堂实录二 ........................................................................................... 656 靳家彦《跳水》教学实录 ........................................................................................................... 662 靳家彦《珍贵的教科书》教学实录 ........................................................................................... 684 靳家彦《珍珠鸟》课堂实录 ....................................................................................................... 690 李镇西《冬天》课堂实录 ........................................................................................................... 698 王崧舟《草船借箭》 ................................................................................................................... 712 王崧舟《长相思》课堂教学实录 ............................................................................................... 719 王崧舟《二泉映月》课堂教学实录 ........................................................................................... 731 王崧舟《万里长城》课堂实录 ................................................................................................... 743 王崧舟《威尼斯的小艇》之课堂记录 ....................................................................................... 757 王崧舟《小珊迪》教学实录 ....................................................................................................... 766 王崧舟《一夜的工作》课堂实录 ............................................................................................... 772 王崧舟《圆明园的毁灭》课堂实录 ........................................................................................... 779 王崧舟《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实录 ........................................................................................... 792 薜法根《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课堂实录 ............................................................................... 800 薛法根《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课堂实录 ............................................................................... 808 薛法根《卧薪尝胆》课堂实录 ................................................................................................... 817 薛法根《雪儿》课堂实录 ........................................................................................................... 826 徐善俊《黄鹤楼送别》课堂实录 ............................................................................................... 833 陈建先《钱学森》课堂实录 ....................................................................................................... 840 ——陈建先老师《钱学森》教学赏析 ....................................................................................... 851 陈建先《特殊的葬礼》课堂实录 ............................................................................................... 859 陈建先《郑成功》教学实录 ....................................................................................................... 867 有效对话深层体悟 ....................................................................................................................... 883 孙建锋《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实录 ....................................................................................... 886 孙建锋《最大的麦穗》课堂实录 ............................................................................................... 894 薛瑞萍《景阳冈》课堂实录 ....................................................................................................... 899 后记 .............................................................................................................................................. 919

支玉恒:全国知名小学语文教学专家。他在小学语文教学和研究工作中勇于教改实践,推陈出新,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在全国有口皆碑。他的课“开放而有活力”,创设了他本人所提倡的“享受教学、享受学习”的教学情境,对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多年来,他应邀到全国各地讲学讲课,并勤奋著述,出版了教学专著和音像专辑十几部。《丰碑》教学实录

青岛公开课 第一课时

(师生问好,课前活跃气氛)

1师:大家一起说,我们今天上什么课?1 1生:(齐)丰碑。

2师:看我写字。(板书“石”)这是什么字?2 2生:(齐)石字。

3师:组词。

3生:(齐)石头..石块.. 4师:知道我要写什么字吗?3 4生:(齐)碑。

5师:那么这个碑肯定是用什么做的?4 5生:(齐)石头。

6师:(板书“碑”)先写一个什么字?5 6生:(齐)白。

7师:注意里面有一竖变成撇出来,然后呢?6 3

7生:(齐)一横一竖。

8师:谁知道碑是什么东西?7 8生:碑就是用石头做成的,用来纪念有些人的功绩的。

9师:如果这个人没有什么功绩,能不能给他搞一个碑?8 9生:(齐)能。

10师:讲得对,用石头做的,上面还要刻上文字,是用来做纪念的。如果是革命烈士的碑就更有纪念意义。另外,碑还有别的功能,记载一些事情。比如西安,有个碑林,那里很多碑,走一天都看不完那么多碑。那上面有些刻的是文字,记录的是一些历史事件,有的纯粹就是书法家的作品,还有的上面刻的是图画。唐朝最有名的一个皇帝唐太宗叫什么?9 10生:(齐)李世民。

11师:对,他一生戎马生涯,骑过八匹马,都是非常好的战马。他去世以后,当然这八匹马也不在了。后人把这八匹马的样子都刻在八块石碑上,叫“八骏碑”,现在是国家重点保护文物。所以说这碑有纪念意义,也有记载的功能,有文字还有图样,知道了吧?10 11生:(齐)知道了。

12师:那么这个碑我再加一个字(板书“丰”)是什么意思?11 12生:丰碑就是指高大的石碑。

13师:你能举一个例子说这个“丰”字有时也当高大讲吗?能组个词吗?12 13生:丰..丰满。

14师:丰满是多而不是高大。说不出来了?比如说革命烈士,周总理,他们为新中国的诞生建立了什么呀?(学生无人应,教师一字一顿地引导,等待)丰、功、伟..13 14生:(齐)绩。

15师:对了,“丰功”就是大功,伟大的功绩。打开书,在上课前读过课文没有?14 15生:(齐)读过。

16师:你读了几次?15 16生:五次。

17师:你读了几次。16 17生:不记得了。

18师:看来你们都读了好几次了。还想读吗?17 18生:(齐)想。

19师:咱们这回这么读,一起来读,有时我指名读。在大家读了好几次的基础上,这一次我一开始就强调要有感情。注意,一开始就有感情地读是什么意思呢?18当然,第一 4

是让你们学会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是通过这种有感情朗读的语调、语气、节奏、速度等,让你去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文章的情感。一般咱们把文章理解了,用情感朗读把它表现出来,我们现在是在预读的基础上,一开始就有感情地读,利用有感情朗读对理解的作用,通过神情和语气,来体会文章的内容和感情,作这么一个通过读来学习课文的工作,试验一下好不好?19 19生:(齐)好。

20师:大家一起来读,开始。

20生:(齐)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

21师:停,冰天雪地是什么样子?20 21生:寒冷的。

22师:恶劣不恶劣?21 22生:恶劣。

23师:你们读得恶劣吗?22艰难地行进,你们读得艰难吗?23你们要是能把艰难读出来,你们就会根据读时情感,想到冰天雪地的样子了。用读来理解,懂不懂啊?24 23生:(齐)懂。

24师:再重读,开始。

24(生重读这句)

25师:听我怎么读。(范读这句)再重读,像我这样读,看我的手势,开始。

25(生读文,师配合手势,并领读至第二句)

26师:什么叫大冰坨?25 26生:被大雪冻成了一个很大的冰块。

27师:整个山就是一个大冰块,就是这意思。你想想整座山是这么一个冰块应该怎么读?26开始。

27(生齐读,师间中领读,读至“向前挺进。”)

28师:刚才用的是“前进”,现在用的是什么?27 28生:(齐)挺进。

29师:比前进更怎么样了?28 29生:(齐)艰难了。

30师:但是人更..29 30生:坚强了。

31师:你们听我读这两个词(读文):“狂风呼啸,大雪纷飞”,(教师读得语调语势粗豪,铿然有力)你们听我这样一读有什么感觉?30 5

31生:风太狂了,雪太大了,天气太冷了。

32师:哈!一口气说了三“太”!你再把这三个“太”与“挺进”联系起来想一下,你觉得这支队伍怎样?31 32生:这支队伍遇到的困难很大,决心也很大。就是刚才说的“更坚强了”。

33师:对。再接着往下读。

33(生齐读至“残酷的战斗。”)

34师:停,下面课文写了几个可能啊?”32 34生:(齐)四个。

35师:四个可能,情况不一样,看我的手势读,我读前面的,你们读四个“可能”。(读文)“等待着他们的是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 35生:(齐读)“可能吃不上饭,可能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教师用平直、高扬放慢,再高扬快速加强,平实沉重四种不同手势指导读四个“可能”)

36师:对,大家把刚才学的这两段自已再练习一遍然后我们比比谁读得好。

36(学生各自读文)

37师:下面进行朗读这两段的擂台赛,谁敢第一个走上擂台?33好,你先读第一段。

37(一生读第一段)

38师:我觉得你读得好像挺费劲是不是?34你该低的地方没低,所以该高的地方就高不上去了,一开始低一点,再来一次。

38(生重读第一段。)

39师:谁敢跟他打擂?35 39(一女生重读这段)

40师:谁是胜利者?36 40生:(齐)她。

41师:那你就得走下擂台了。(叫男生坐下)谁敢跟她比?37读第二段。

41(一男生读第二段。师纠正读错的地方。)

42师:要是按读的语气来说谁读得好?38 42生:(齐)他。

43师:可惜的是有两处错误,那就得走下擂台了。谁再比?39 43(又一男生读二段)

44师:谁该下去?40 44(大部分同学说她。)

45师:好的,你先坐下,再找一位同学把他读坐下。你没举手你起来,请你推荐一位读得好的。

45生:张志帆。

46师:好的,你自已举手也很积极,你要是打不下人家去就得..罚款,(众笑)带钱没有?41 46张志帆:没有。(笑声)

47师:一会儿跟你们老师借一点。开始读吧。

47(张志帆读第二段)

48师:用不用罚款了?42 48生:(齐)不用了。

49师:好了,都坐下。大家知道怎么读了吧?43 49生:(齐)知道了。

50师:谁来读第三到第六自然段?44 50(一女生读文)

51师:读得真不错,有没有读得比你还好的?45 51女生:有。郑作龙。

52师:好的,你来读。

52(郑生重读)

53师:两个人都不错。大家读第七段。

53(生齐读第七段)

54师:停,这里写这位老战士死得很安祥,很镇定是不是,慌乱不慌乱?46 54生:(齐)不慌乱。

55师:安祥,死得也安然自在,那么你们读的时候应该快一点还是慢一点?47 55生:(齐)慢一点。

56师:对了,虽然他安然自在地牺牲了,但是我们看到他这样,我们不能安然自在,心情应该沉痛,速度再慢一点,再读,开始。

56(生齐读第七段,教师随机带读、领读,并指出词的不同意义。

记录不再详述)

57师:(问张志帆)你起来,你认为哪个同学读的水平跟你相当?48 57张志帆:她。

58师:好,你也起来,你们两个读这段,一个一句倒换着读,你读一句,把她激发起来;她再读一句,把你也激发起来,两个人相互激发,一个一句好不好,开始。

58(两生开始轮读课文,期间教师特别指导首尾两句)

59师:你们觉得怎么样?49 59生:(齐)好。

60师:不错。谁读第八段?50好,你来。

60(一女生读第八段)

61师:你想让谁跟你比?51 61女生:他。

62师:好,你起来,你心里先想一下,你点谁跟你比,开始读。

62(男生读第八段。教师指导将军说的一句话,并让全体读。读完后指另一男生,第二个男生再读此段)

63师:下一段谁读?52读前先想好对手,读后直接点名。

63一生站起来读第九段,之后点另一同学的名,后者重读第九段。

64师:下一段。

64一生读第十段,之后点名,比读。

65师:再下一段。(就这样同学们相互比着读,读至第十二段)大家一起来读第十二段。

65(生齐读,教师在本段加强了语气、声调的指导,多次范读、带读,并多次指名读句,亦请全体学生齐读)

66师:谁还想比?53读过的和被点过名的把手放下。你来。

66(一生再读第十二段,之后点名比读。师对后者耳语让她点一同学名)

67师:徐同学上前来,你当将军,大家读这段,读到什么动作,你就照做表演,我看你体会没有。54开始。

67(生齐读),此生根据课文表演将军)

68师:演的不错,如果将军不是这样缓缓地敬礼而是一下子很快敬礼,意思一样不一样了?55 68生:(齐)不一样了。

69师:怎么不一样?56 69生:如果将军缓缓地敬礼,就表达了他非常怀念这位军需处长。

70师:那么快点就不能表达出他对军需处长的更深的敬意?57 70生:我觉得将军这样缓缓地举起右手,表现了他心里非常沉痛。

71师:说得多好啊,心情沉痛。这文章写得真好。读倒数第二段。注意声音要激昂一些。开始。

71(生齐读第十三段,教师指导“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一句)

72师:这位军需处长在你心里是什么形象呀?58高大不高大?59 72生:(齐)高大。

73师:刚才读得非常好,再读得更好些,看我的手势。开始。

73(生齐重读,师配合手势。读至课文最后。在讲课文末段时,教师多次范读,领读,并指个人或全体学读,特别着重体会最后一句,并指导学生读得铿锵有力,详情不录。)

74师:我们每一段都读了好几次,你现在心里有什么想法?60对这篇课文有什么感觉,有什么体会,或者有什么问题,都可以说出来。谁有话要说?61也可以互相讨论一下。

74(生各自讨论)

75师:好了,先停一下,咱们整整读了一节课,有没有收获?62 75生:(齐)有。

76师:一会儿下课想一想你的收获,再上课把你的收获说出来,现在先休息。下课。

第二课时

1师:刚才整整读了一节课,烦不烦?1 1生:(齐)不烦。

2师:有意思是吧?2以后你就这样读课文,什么都不用讲,多读几遍,其意自现,明 9

白了吧?3 2生:(齐)明白了。

3师:那我听一听,通过读,你想说点什么吗4 3生:我感受到军需处长不为自己,专为别人的无私奉献的精神。

4师:好,看到军需处长的伟大。别人呢?5 4生:我想问,为什么那无数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会告诉人们,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5师:你先记住你这个问题,一会儿我还请你来回答。这叫问题回家。

5生:我想问,为什么军需处长倚靠在树上,但他只穿着单薄破旧的衣服呢?

6师:他的衣服哪去了?6 6(学生七嘴八舌争着回答,有些学生说“军需处长没有棉衣”)

7师:是啊,他在发棉衣的时候,作为一个军需处长,他完全能给自己发一件,是不是?7 7生:(齐)是。

8师:但棉衣太少了,不够了,他就把棉衣给了谁了?8 8生:(齐)战士。

9师:自己只好穿着什么?(问提此问题的同学)9 9生:单薄破旧的衣服。

10师:还有什么?10 10生:我想知道将军为什么要给军需处长敬礼?

11师:刚才那个同学表演时我问了将军为什么缓缓地举起右手?11 11生:因为当时将军是十分沉痛的心情。

12师:他给军需处长敬礼说明对他怎么样?12 12生:尊敬他。

13师:这还不懂吗?13还问我干什么?14谁还说?15 13生:我知道将军为什么愣住了,因为他原来以为军需处长没给战士们发棉衣,就发火了,后来才知道被冻死的是军需处长自己。所以他愣住了。

14师:对了。还有什么?16 14生:我还想知道,丰碑不是指一些高大的石碑吗?为什么又说军需处长是一座丰碑?

15师:有意思,你也记住你的问题。一会儿就问你。你要说什么?17 15生:我通过课文知道了军需处长舍已为人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他为了能让整个军队的战士能穿上棉衣,而把自己的棉衣让给战士,而他却被冻死了,他十分的伟大,所以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

16师:还有吗?18 16生:我想问,在课文第七段的最后一句话,说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身上,为什么要用贴而不是穿?19 17师:为什么不说“穿”而说“贴”?20谁知道?21 17生:这是因为他身上只有这件单薄的衣服,再没有其他的衣服了,所以会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18师:(叫一男生上前)他外面穿着一件运动衣,里面还有一件衬衣,我说他的运动衣紧紧地贴在身上行吗?22 18生:(齐)不行。

19师:把他里面的衣服脱掉,光着膀子只穿这件运动衣,我说贴在身上行吗?23 19生:(齐)行。

20师:好好想想。只穿外衣,是贴在身上吗?24 20生:(齐)不是。

21师:那么能贴在身上的衣服一定怎么样?25 21生:(齐)单薄。

22师:也许非常窄小,已被雪打湿了,就贴在身上,对不对?26 22生:(齐)对。

23师:好了,还有什么?27 23生:我知道了因为什么将军会向军需处长敬一个庄严的军礼。(师叫刚才提此问的同学注意听)因为军需处长克己奉公,值得敬重,将军为自己有这样一位军需处长而感到自豪和骄傲。所以将军向军需

处长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

24师:明白了吗?28 24生:(提问的)明白了。

25师:你再说?29 25生:我知道课文为什么要用“丰碑”这个词语作题目了。

26师:等一等,等会讲给他(指刚才问“为什么说军需处长是丰碑”的学生),刚才他提了这个问题了,你再讲一讲?30 26生:这里是说军需处长死得伟大,是说他的行动像一座丰碑。

27师:好,先说这些,一会还会说到这个问题

27生:我知道了将军愣住的另一个原因,因为将军知道军需处长是负责军队的给养和装备的负责人,将军心里以为军需处长绝不会没有一件棉衣,他绝不会冻着,可是将军现在看到他只穿着一件单薄破旧的衣服,感到疑惑。

28师:所以他就愣住了,先不说了,我想问个问题愿意答吗?31 28生:(齐)愿意。

29师:你认为这篇课文是写谁的?32 29生:(齐)军需处长。

30师:有没有别的意见?33 30生:还有将军。

31师:将军,还有谁?34 31生:整个队伍。

32师:那么究竟是写谁的?35又有军需处长又有将军,那么主要写的是谁呢?36 32生:(齐)军需处长。

33师:我有不同意见,我的意见先不说,你们可以保留你们的意见,我们先讨论。大家想一想一开始出现在课文里的是谁?37 33生:(齐)红军队伍。

34师:红军队伍在前进。一个独立的人物是谁?38 34生:(齐)将军。

35师:将军在干什么?39 12

35生:(齐)思索。

36师:那我们给第一部分课文起一个小标题,是什么?40 36生:(齐)将军思索。

37师:中间加一个字。

37生:(齐)加一个“的”字,将军的思索。(板书“将军的思索”)这是第一部分。将军思索什么?41从课文里找出关键的几句话。 37生:(读文)“等待着他们的是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

38师:这句话说了几种情况?42 38生:(齐)两种。

39师:第一种..43 39生:(齐)恶劣的环境。

40师:第二种..44 40生:(齐)残酷的战斗。

41师:(齐)接着往下读。

41生:(齐)“可能吃不上饭..将军思索着。”

42师:将军是不是在想这个?45 42生:(齐)是。

43师:那么这支队伍就只有面临着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吗?46他本身怎么样?47找一找。

43生:本身的装备很差。

44师:这支队伍不但什么什么,而且什么什么,还什么什么,所以将军在思索,谁能按这样的内容和方法说话?48 44生:这支队伍不但装备很差,而且要面对恶劣的环境,还要和凶恶的敌人进行残酷的战斗,所以将军思索着。

45师:对不对?49 45生:(齐)对。

46师:谁再能说一遍?50更简单更利索的。

46生:(齐)这只队伍不但装备很差,而且要跟恶劣的环境做斗争和敌人做残酷的战斗,所以将军思索着。

47师:很好,这次不用我说的方法说,用你们自己的,发挥你们的创造力。谁来说?51 47生:这支队伍装备本来已经很差,还要经受恶劣的环境,做出残酷的战斗,所以将军思索着。

48师:对。还有没有?52用些新的关联词。

48生:这支队伍原先装备已经很差.. 49师:哦,现在装备好了。(众笑)是这意思吗?53(生摇头)可见这个词不行,你先坐下想一想。谁还说?54 49生:红军队伍要在恶劣的环境前进,而且要进行残酷的斗争,本来他的装备已经很差了,所以将军思索着。

50师:可以,就是稍微有点口罗口索。

50生:(齐)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要在恶劣的环境里进行残酷的战斗,所以将军思索着。

51师:非常漂亮,他把恶劣的环境和残酷战斗说在一起了,说“在恶劣的环境里进行残酷的战斗”,既简练又精彩。

51生:这支队伍在恶劣的环境前进,还要用很差的装备和敌人进行残酷的战斗,所以将军思索着。

52师:有点毛病,“用很差的装备进行战斗”,这“装备”可不单指武器,衣服,一些其他行军的东西都叫装备,你如果说用很差的武器和敌人战斗还差不多,说用很差的装备就有点说不过去了,你再想想,谁还说?55 52生:红军队伍的装备已经很差了,他们还要在恶劣的环境中和敌人进行残酷的战斗,所以将军思索着。

53师:对。这是课文的第一段,第二段就是谁出来了?56 53生:(齐)军需处长。

54师:一直写到哪里?57读最后一句。开始。

54生:(齐)“大雪很快地覆盖..晶莹的丰碑。”

55师:(板书“晶莹的丰碑”)最后一段,大家一起来读,开始。

55(生齐读最后一段)

56师:第一段是写这支队伍领头人的思索,为这支队伍思索,第二段写军需处长,下面最后一段又是写谁?58 14

56生:(齐)队伍。

57师:对,写这支队伍的。如果不明白,咱们接着学。你们看看军需处长那一段,你觉得哪一小节最受感动?59你能起来读一下,然后把你的理解说出来,最后再做一个小结吗?60这叫“一读二讲三结”。自己先做下准备。你感受到哪段对你有触动就读哪段。

57(学生各自读文)

58生:(读第十二自然段)这一段让我受到感动,将军的职位比军需处长高,可是军需处长这种舍人为己的.. 58师:怎么成“舍人为己”了?61(众笑)

59生:(接着)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将军,将军怀着沉痛的感动向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

59师:还有小结呢?62 60生:.. 60师:将军为队伍有这样的部下而感到..63 61生:自豪。

61师:还有内心的无比的崇敬。好的,这就是你的总结了。谁还说?64 62生:(读第九自然段,师插话,你读得真好!)这一段话使我受到了感触。从这里可以看出将军开始思索着,为自己的队伍担心,又冻僵了一位老战士,他的心情很烦乱。我觉得,从这段话里我认为他是一位十分关心战士的将军,我是从他像一头发怒的豹子看出来的。他看到有人冻死了,就很生气。

62师:你认为将军对他的战士是爱护的是吧?65 63生:是。

63师:爱护战士干什么还发那么大脾气?66 64生:因为他开始以为是军需处长没给这位战士发棉衣,所以很生气。

64师:对,很好。还有吗?67没说过的来说。

65生:(读第七自然段)我觉得军需处长对这恶劣的环境并没有

什么慌张,所以死得安祥、镇定。对部队装备很差,没有棉衣而没有怨言,把自己的棉衣让给战友也无怨言,他自己也觉得没有什么大碍,对此表现得没什么慌张。

65师:所以他表现得十分..68 66生:安祥镇定。

66师:她没说完全的,谁想说站起来就说。

67生:我十分佩服这位军需处长,因为他自己也应该有棉衣穿,可是他却想到战士们比他更需要棉衣,战士们每时每刻都要和敌人斗争。棉衣可能破了,他就把自己的棉衣让给了战士们,自己却冻僵了,我觉得这段话表达了他勇于献身的精神。

68另一生:这一段话赞颂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忘我无私的高尚情操,是一种崇高的品质。

69另一生:我还从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看出了军需处长只有一件单薄破旧的衣服,可他不畏惧,依然十分安祥镇定地死去。

70另一生:我非常敬佩这位军需处长,因为他为了整个部队居然可以牺牲自己,而且,我还觉得在这支队伍里还有很多像军需处长这样的好战士,所以胜利是属于这支队伍的。

71另一生:我觉得军需处长十分伟大,因为他是一位军需处长,完全有可能给自己发一件棉衣,而却让给了别的战士,他只有一件单薄破旧的衣服。他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67师:课文上说他像一个晶莹的丰碑,晶莹是什么意思?69 72生:晶莹的意思就是光亮而透明。

68师:什么东西是晶莹的?70 16

73生:水晶、钻石、冰、雪、眼泪、玻璃.. 69师:对,这些东西光亮而透明,所以说它是晶莹的。课文上说这位军需处长被大雪覆盖以后是晶莹的丰碑,他怎么会晶莹?71怎么会光亮透明啊?72 74生:因为他被冰封住了,所以他也是晶莹的。

70师:冰雪是光亮的所以他也是晶莹的,这是从外观上看,是对的,他的内心呢?73 75生:还有他舍己为人的精神。

71师:舍己为人,是不是无私的?74 76生:(齐)是。(教师板书“无私”)

72师:还有什么?75 77生:我觉得之所以写他像一座晶莹的丰碑,是比喻他舍己为人的精神。

73师:我现在问你军需处长光亮不光亮,表现在什么地方。76 78生:他是光亮的,因为他的精神是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74师:没说具体,你来说。

79生:虽然军需处长外表也是光亮的,可是内心的光辉比他的外表更加.. 75师:你说得挺漂亮,但不能用“虽然可是”,这样后半截就转折了,句义就向相反的方向去了。你应该用什么连词?77 80生:(齐)不但,而且。

76师:不能用“虽然,可是”,用“不但而且”。你说一遍。

81生:这是因为军需处长内心的光辉比他外表的晶莹更加的..光亮..(说不下去了)

82另一生:不但他外表光亮,而且他的内心也像外表那么光亮,永远鼓舞着人们不断地前进。

77师:我们还得具体研究一下。刚才说了,他的内心想着别人,这是无私的。他死得那么镇定那么安详,所以他面临死亡时害怕没有?78 83生:(齐)无所畏惧。

78师:“无所畏惧”可以简单地写成什么?79(板书“无畏”)那么我再问一问,军需处长是光亮的大家都明白了,他是透明的吗?80 17

84生:(齐)不是。

79师:错了。他的心地透明不透明?81 85生:(齐)透明。

80师:说,怎么透明?82 86生:因为他心里只想着别人,一点也不为自己着想。

81师:他心里有没有阴暗的角落?83 87生:(齐)没有。

82师:他的胸怀是不是能够完全向所有的人敞开?84 88生:(齐)是。

83师:是不是透明?85 89生:(齐)是。

84师:不要理解得太狭窄,“透明”就是从这头能看到那头,不是这个意思。能够敞开胸怀,完全给大家看,没有一点见不得人的私心杂念,这就是透明的。那么你们想一想,刚才讲丰碑的时候是高大的石碑,再拿丰碑去比喻军需处长,那么这个丰碑还是指高大的石碑吗?86你要特别注意听。(指问丰碑的孩子)

90生:(齐)不是。

85师:它含有什么意思?87 91生:(齐)品质。

86师:(指着自己的头部)有没有这个?88 92生:(齐)思想。

87师:对。(在“无私”后加“思想”、“精神”)还有什么?89他相不相信这只队伍一定能够战胜困难?90(生答相信)那就是说他对革命队伍的胜利有没有坚强的信念?91 93生:(齐)有。

88师:有没有使革命进行到底的这种力量啊?92 94生:(齐)有。

89师:(在板书“无畏”后加“信念、力量”)虽然他牺牲了,但是他身上所含有的力量是能够看出来的,所以丰碑在这里已经不是它最初的意思了,它的本意是高大的石碑,到了军需处长这里,他是无私的无畏的,这种思想精神,这种信念,力量使他成为一座丰碑,成为人们的榜样,对不对?93 95生:(齐)对。

90师:战士们受到他的鼓舞没有?94 96生:(齐)受到了。

91师:从哪儿看出来?95 97生:(齐)最后一个自然段。

92师:读出来。开始。

98(生齐读最后一段)

93师:我问你们,第一段将军在思索,到了最后,他的思索有没有得到回答?96 99生:(齐)得到了。

94师:怎么回答的?97 100生:(齐)(读文)“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95师:将军思索,“队伍能经受住这样的考验吗?”回答是:“我们是胜利的队伍”,对不对?98 101生:(齐)对。

96师:谁给他作的回答?99 102生:(齐)脚步声,军需处长。

97师:军需处长,还有脚步声,大家再把脚步声读一读,开始。

103生:(齐)(读文)“他听见无数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那声音似乎在告诉人们,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98师:(对一个学生)你起来,上课时你提了一个问题,我让你自己思索,就是关于脚步声的,你把当时提的问题再说一遍。

104生:为什么那“无数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能够.. 99师:现在明白了吗?100 105生:明白了。

100师:因为战士有着为别人着想和无私无畏的精神,有抗日革命的坚定的信念,这样的队伍怎会的失败呢。101 101师:说明白了没有?102 106生:.. 102师:大致说明白了。这些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是谁发出来的?103 107生:是红军战士。

103师:是这支队伍的红军战士,他们受了什么鼓舞?104 108生:军需处长。

104师:那么步子为什么是沉重的?105 109生:战士们心情沉重。

105师:心情沉重,所以脚步也怎么样啊?106 110生:(齐)沉重。

106师:这些脚步声为什么又是坚定的?107 111生:因为他们对革命胜利的信念更坚定了。

107师:所以脚步也是..108 112生:更坚定了。

108师:明白了吧,(指另一个同学)你起来,你当时问的问题是为什么把军需处长叫做丰碑是不是?109现在明白没有?110讲。

113生:这是因为军需处长身上有无私奉献对死亡无所畏惧的精神,他那种精神鼓舞着所有的红军战士。

109师:使这些战士用坚定的脚步声回答了将军的什么?111 114生:(齐)思索。

110师:告诉将军什么?112 115生:我们的队伍能经受住严峻的考验,能把革命进行到底。

111师:是一支..113 116生:胜利的队伍。

112师:你们想想,整篇文章是单单表现军需处长个人的吗?114 117生:(齐)不是。

113师:究竟是表现什么的?115大家说吧。

118生:(齐)红军战士,红军队伍。

114师:作者就是通过这篇文章告诉人们,我们的队伍是无往而不胜的,明白了没有?116 119生:(齐)明白了。

115师:军需处长只是这支队伍里面一个代表。正因为军队里有了这样的人,而且他能鼓舞大家的斗志,所以这支队伍就是胜利的队伍,明白了吧?117 120生:(齐)明白了。

116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118没有了,那就下课吧,下课。

全文板书样式: 将军的思索

晶莹的丰碑—无私思想、精神 无畏—信念、力量 胜利的队伍

简评

一、本课例在读的运用这一点上做了新的尝试和突破。过去我们常说:“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这话没错,但它只强调了理解对读的指导作用;在实际操作中,则只体现了读的表现作用(理解了景色很美,就把它美美地读出来——笔者的《第一场雪》是典型的例子),其实,“读懂课文”这几个已被人人说得烂熟了的字早就明确地指出:课文是“读”懂的,并不是懂了再读!正因为我们过去太注意“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所以才忽略了朗读在理解中的作用。因此讲啊,问啊,讲懂了,问懂了,才去朗读一下,朗读逐渐变成了“理解”之后的一个程序,变成了讲和问的调味品。

本课例一开始初读课文,教师就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整读了一课时;在第二课时中,仍然着力指导有感情地朗读重点句段。教师反复地用自己的范读向学生传递不同语句的不同语感(在课堂上对学生说的是“语气、语调、节奏、速度等),让学生反复体会,跟读、揣摩、领悟。渐渐地,教师的语感变成了学生的语感,不同的语感表达了不同的语言情境和思想内涵。于是,学生在这种朗读的过程中,深刻地领会了文章的内容。这一过程,正好把“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变成了“在有感情朗读的过程中感悟”。这里仅以开头第一小节为例,教师有声有色地读了“狂风呼啸”“大雪纷飞”后问学生有什么感觉,这个感觉就是他们从老师的语感中听出来,悟出来的理解。这种“在读中感悟”的例子,在课例中俯拾皆是。

二、在充分地读的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读完了就有话要说”,让孩子们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特别鼓励那些属于个性化的独特的体验,有的还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见解。同时,也鼓励学生提出读书中的疑难,而且尽力使这些质疑

21

经过一段读,议论之后,最终由提问的学生本人作答(教师称这为“问题回家”。)这种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思维、表达的积极性,培育了自信的品质。课例中仅在第二课时开始后,第一次让学生“读完以后说一说”时,就有11位学生发表了自己读书后的见解(这其间有学生回答教师穿插的问题的发言不计在内),而且每个发言都是自己思考的成果或质疑,没有照搬课文的。这种情况,一方面可以看出前段的朗读确实达到了学生自主理解的效果,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读书能力和读书习惯。

三、《丰碑》一课,不少教师都把它作为一篇“写人”的文章来讲,把军需处长作为文章要表现的主要对象。本教例教师对此有自己的认识;这篇课文是“写事”的,表现的对象是这支红军队伍,是说这支队伍是胜利的队伍。写人的文章是表现人性的,或者说是表现某个人的思想,精神品质的;而写事的文章是表现事理的。《丰碑》就是要说红军队伍是不可战胜的这个道理。文中出现的军需处长,只是这个队伍里一个典型代表。他的出现使将军、使

战士,也使读者坚定了“拥有这样的干部的队伍必胜”的信念。军需处长的表现和他对战士们的鼓舞回答了文章立意的关键之点,但他并不是文章的主人公。根据这种认识,教师设计了迥异于他人的教学目的过程,可谓独辟蹊径。

22

23

古井

威海公开课

共一课时

师:哪位同学敢上台来露一手?(无学生举手)上课发言积极勇敢有两种。第一种是老师已提出问题或已说明要干什么,我觉得自己能答会做,举起手来了,这是积极勇敢,但还不够;第二种是不管老师问什么问题或让做什么事,不管我有没有把握,我都敢举手,敢尝试。这才是真勇敢。刚才我只说“露一手”,没说让做什么,你们就都不敢举手了。你们觉得自己是一个真积极、真勇敢的人吗?

生:不是。

师:那么我再问一次:谁敢上来露一手?(不少学生举手)好!这才叫勇敢积极。(指一名学生)你举手最快,请你来,把今天讲课的课题写到黑板上。(笑声,学生板书“古井”)你们笑了。可能心里在想:这露一手就这么简单?早知道我也快点举手了!有点后悔,是不是?

生:是

师:“古井”,“井”就可以了,为什么还加一个“古”字?

生:因为这是一口古代的井,不加“古”不知道。

师:古代的井?秦始皇喝过它的水?

生:不知道..不一定。(笑声)

师:我要说这口井是一百年前的井,行吗?

生:可以。

师:那一百年还算古代吗?

生:一百年应该..不应该算古代,不够太古。(笑声)

师:这样说把“古井”解释为“古代的井”就有点不太合适了吧?怎样解释?

生:我觉得应该说是一口古老的井。

师:你为什么在发言中要加上“我觉得”三个字?

24

生:因为我没把握。(众笑)

师:很会说话,给自己留了余地,也显得谦虚。不过,你讲得很对。“古老”的井,怎么理解都可以。说它是一百年前的,也算很古老了;说他是秦始皇时代的,也没错。你说得很对,古老的井。大家读过课文没有?

生:没有。

师:啊,还没读过,那大家好好读一遍课文好吗?(生答好)怎么读都可以。自己默读、朗读、同桌两人读,小组一块读都可以。你想下座位找你的朋友去读行吗?

生:不行。(众笑)

师:可以。可以去找朋友读,搬上你的凳子。敢去吗?

生:敢!

师:好,就这样,开始,读一次。(生用各种方式读书,有数个学生下座位找朋友读)

师:看样子大家都读完了。你觉得课文中哪一段你读得最好?愿意给大家读一读。

生:(读课文末段)“多好的古井啊..应该怎样做人。”

师:就这一段,谁敢跟她比?

生:(重读课文末段,声调语气更好一些)

师:谁敢再跟他比?(指第二位读的学生)

生:(再读此段)

师:这一段读了许多次了,会不会背下来?

(生答会,教师请全体同学齐背)

师:非常好,这么快就背下来了。还有哪位同学想读别的段落,还是读你觉得自己读得最好的。

生:(读课文第2 自然段)“古井离我们家..春雨似的。”

师:谁还想读这一段?(指一举手的女生,又指一举手的男生)你读一句(指女),你也同样读这一句(指男);你再读第二句,你也再读第二句。就这样两人一句一句地比着读,好不好?(生答好)大家呢,给他们当评委。这样代表6 分(举三个指头),这样是8 分(举四个指头),这样呢?(教师举五 25

指,学生答10 分),对,就用你的手当亮分牌。注意听,好好当评委。

(男女二学生按上述方法共读第2 自然段)

师:现在请全体评委给女同学亮分!(学生举手亮分)啊,基本全是8 分。现在给男同学亮分!(学生举手亮分)嗯,多数是三个指头,6 分。(对男同学)看来大家对你读的意见多一些,你心里服气吗?

生:服气,我自己也觉得读得不如她好。

师:你这个态度绝对好!再努一把力,好好练,一定能比上她。好吗?(生答好)再读别的段。

生:(读课文首段)“我们村的东头..她的儿女。”

师:好,也给他亮分。啊多数是6 分和8 分,哟!还有一位同学只两个指头,只给4 分。好,就你起来,你既然给他4 分,肯定有你的想法。你来读一次,把你对他读的意见,通过你的读表达出来。(该生重读此段)

师:嗯,确实读得不错。你再说说吧,你刚才给他4 分,你觉得他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生:我觉得他的主要问题是读得感情不够。

师:啊,应该再有点激情。(对原读的学生)接受他这个意见吗?(生答接受)对,再有点激情。谁还读?

(师同时请两位学生齐读此段)

师:读得都不错。今天我们好像是在开诗歌朗诵会!谁再来朗诵?

(一女生读课文第3 自然段)“我们家的邻居..不肯接受。”

师:好,大家再一起读读这段。

(学生齐读第3 自然段)

师:读得很好。还有

4、5 两个自然段没读吧?谁来读?(学生争先举手)你来读第4 段,这位女同学读第5 段。也要比一比谁读得好。

(二学生先后读

4、5 两个自然段)

师:都不错,再请两位同学读一次。

(又有二学生读

4、5 两段)

师:真好听!我想请全体女同学读第4 段,男同学读第5 段。注意人们说话的口气,特别是那老两口的口气。(男女生分别齐读两段)

26

师:太好了。刚才这一段时间是读你自己认为读得最好的段落;现在还要请你读,是读你有想法的段。对哪一段你有了想法,你就读哪一段,谁第一个读?

生:(读第2 自然段)

师:你有什么想法?

生:我想课文上说的那支乡间小曲真的挺好听。

师:看,他真地听到了那支快乐的乡间小曲!怎么好听?你再读一下,让那支乡间小曲再一次响起。

生:(读文)“桶儿叮叮当当,扁担吱悠吱悠..”

师:大家听着像“快乐的乡间小曲”吗?

生:不太像。

师:(范读)“桶儿叮叮当当,扁担吱悠吱悠”你读得太重了,像进了铁匠铺(众笑,教师

再范读)“桶儿叮叮当当,扁担吱悠吱悠”,“吱悠吱悠”也要轻巧一点。你再读读。

生:(再读此段)

师:还有点硬(师做扁担挑水动作,双臂上下柔而轻地颤动,同时范读),大家把这两句读一下,要轻、要巧,跟着我的手势读。

生:(伴着教师的形体动作齐读)

师:怎么样?有点感觉吗?(生答有点,教师问读文的学生)怎么,你就有刚才说的那一点想法吗?

生:..

师:其他同学有什么想法?

生:我想问“晨光熹微”是什么意思?

师:你问我,我也不知道!(众笑)还是来问你自己吧。你能不能估计一下“晨光熹微”说的是大约几点钟?

生:可能是早晨

5、6 点..6 点左右吧,早晨。

师:我也同意。那么这个时间天上、太阳是什么样子的?

生:天刚亮,太阳快出来了..也许是刚出来,空气有点凉。

27

师:哈!你连气温也说了。你现在知道“晨光熹微”是什么意思了吗?

生:知道了,天快亮了,或是刚亮,太阳快出来或是刚露头的时候。

师:看,我说还得问你自己吧!(笑声)谁还有什么想法?

生:我想问“络绎不绝”是什么意思?

师:又把我问住了,谁给我帮帮忙?

生:络绎不绝就是很快。

师:很快?不是吧?书上说“取水的人络绎不绝”,他们挑上水赛跑,看谁快吗?(笑声)

生:络绎不绝就是不知不觉。(众笑)

师:有意思!挑上水不知不觉就从我家门前走过去了?真有点神出鬼没了!(笑声)

生:络绎不绝是不断,不断地有人挑水走过去。

师:几个人不断地走过?

生:很多人。

师:我每天不断地在街上散步,是不是络绎不绝?

生:不是。得有好些人,就您一个人走来走去那叫独来独往。(众笑)

师:说得很好!人来人往,前前后后,连续不断。每天早晨学校门口同学们怎样到学校?

生:络绎不绝。

师:我还是想听一些你们的想法,有什么想法吗?

生:我从这一段中想到这个村里的人来这口古井取水的人很多。从早到晚,络绎不绝,连小路都是湿漉漉的。

师:再接着往下想一想。

生:打水的人多,就是古井养活的人多,贡献大。

生:课文说,古井为乡亲们提供生命的泉水,这么多人喝古井的水,就是古井哺育了这么多人的生命。

师:古井哺育全村人的生命。对啊!这支乡间小曲和生命联系起来,你觉得它像什么?

28

生:像一支音乐会..的演奏。

生:像一支快乐的摇篮曲。

师:人们挑着水睡着了?(笑声)

生:不是,摇篮里养着小孩,他听着摇篮曲长大了。

师:我知道你的意思了:这个小小的生命是在摇篮中长大的。这支摇篮曲养育着生命。是这个意思吗?

生:是。

师:想得很好,想象力很丰富。还有吗?

生:像一只百灵鸟在唱歌。

生:像一支交响乐队在演奏。

师:太宏大了吧?(教师口学交响演奏)是这样的吗?

生:不是。

师:你可以这样说,像一支交响乐队在演奏..什么曲目?也像她(说摇篮曲的学生)一样,联系上生命。

生:像一支交响乐队在演奏轻微的..生命乐曲。

师:轻柔的生命赞歌,好吗?(生答好)哪位同学还有想法,读哪段?

生:(读课文第3 自然段)这段是说我家邻居是老俩口,年纪大了,有病,不能干活,乡亲们帮助他们。

师:对不对啊?(生答对)说得完全正确。老人有困难,乡亲们都去帮助他们。就这一段,谁还有什么想法?

生:我觉得这段说得有点夸张。“女的又矮又瘦,身子很单薄,简直像一阵风能把她吹倒似的。”有点夸张。

师:你觉得有点夸张,是吧?(生答是)你有一双慧眼!人家作者在这里用的就是夸张的手法。好,接着谁来说。

生:从课文中我看到了乡亲们见这两位老人有困难。乡亲们都很同情,都去帮助他们。

师:你先说你为什要加两个“都”,“乡亲们都很同情,都去帮助”,为什么加了两个“都”?

29

生:因为不是一个人两个人去帮助,是大家都去了。

师:嗯,又一个“都”。你怎么知道都去了?

生:(读文)“乡亲们见两位老人用水困难,这个帮着挑一担,那个帮着提一桶,老人的水缸总是满满的。”

师:但是我觉得,这句话写得不明白,“这个帮着挑一担,那个帮着提一桶”,究竟是谁呢?我想改成“张大叔帮着挑一担,李大叔帮着提一桶”。这样好吗?

生:行..不行!

师:谁说不行?请你讲一讲道理。

生:说张大叔、李大叔就好像只有他俩去帮助,这个、那个就不是两个人了。

师:(用手指)这个、那个,这不还是两个人吗?(众笑)

生:点了人名..就像没点名的人没去。

师:今天上课发言的人很多,我要说“张小华发了言,李小红发了言”行不行?(生答不行)为什么不行?

生:发言的人那么多。您为什么只说他俩?(众笑)

师:我记不住那么多人都有谁发过言。

生:对了,村里的人都帮助过老人,无法记住谁帮了多少,就说“这个”“那个”,代表很多人,也就是不管谁都去过。

师:很好,但是我还有一点意见。“这个挑一担,那个提一桶”,我觉得太少了,才提一桶。不如改成“这个帮着挑一担,那个帮着挑两担。”你们觉得呢?

生:挑水不能一下挑两担,挑不了。

师:那我改成“这个帮着挑一担,那个帮着提两桶。”

生:用手提一下子两只手,一只手提一桶太费劲,提不了。”

师:怎么提不了?《少林寺》电影里那些和尚一手提一桶还举得与肩一般平,一路小跑,怎么提不了?(教师表演,众笑)

生:身体好的能提,还有妇女、小孩去帮助就提不了啦。不能只有大人和身体好的去帮助老人呀!

30

师:啊,我知道了,你是说村里的男人们、身体好的就挑一担,身体不好的和妇女小孩就提一桶。是

吗?(生答是)那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生:说明村里不管男女老少、大人小孩,身体好的、不好的都去帮助老人。

师:很好。不过你说了“男女老少”,就不要再说“大人小孩”了。“老少”就是“大人小孩”对吗?

(生答对)

生:老师,“报酬”怎么讲。

师:谁来告诉他?

生:报酬就是别人帮你做了事,你给人家一点东西,给点钱也可以。

生:报酬就是报答人家,谢谢人家的意思。

师:那么书上说乡亲们不肯接受报酬是什么意思?

生:别人..乡亲们帮助了老人,老人要谢谢乡亲,送点东西,送点钱给乡亲,报答乡亲们的帮助,可是乡亲们不要这些东西这些钱,不叫老人..不让老人报答。

师:(指提问“报酬”的学生)你把“报酬”所在的那句话读一下。

生:(读文)“两位老人多次表示,要给帮他们挑水的人一些报酬,可是谁也不肯接受。”

师:现在“报酬”你懂了,你对这句话有什么想法吗?

生:乡亲们帮助老人不是为了要报酬,是诚心实意地去帮助。

师:很好。还有哪一段有想法?

生:(读课文末段)作者说古井里为乡亲们提供生命的泉水。井水也是普通的水,但是谁不喝水都不行,就没有生命了。所以是生命的泉水。

生:我觉得这口古井真好。(读文)“它不仅为乡亲们提供生命的泉水,还陶冶着乡亲们的品格,使他们懂得应该怎样做人。”

师:读得很有感情。我问你,什么叫“陶冶”?

生:就是教他们怎样做人。

师:不明白,怎么教?

31

生:就是一点一点地告诉你。

师:这个词比较难理解。“陶”,你们在电视上见过,把一团泥,放在一个能转动的圆盘上,用手把着(教师做样子),一边转一边用手控制形状,转着转着一个(教师做用双手相捧状)什么东西就出来了?(生答罐子、花瓶)对,然后放到窑里去烧,最后出来就是——(生答陶罐、陶器)。这就叫“陶”,“陶尽门前土”嘛!“冶”呢?把矿石放到炉中去,最后炼出了钢铁。“陶冶”可以理解为塑造、锻炼的意思。“陶冶品格”,什么是“品格”?

生:品质。

师:可以这样理解。你(指发言学生)把“陶冶”和“品格”联系起来讲一下。

生:就是塑料..(笑声)

师:他没听清,我说“塑造”,他说“塑料”。谁来讲?

生:就是塑造和锻炼乡亲们的品质。

师:这样讲讲通了,但还是不好理解是吧?

生:是。

师:大家想,一团不成形的泥巴,给它塑成了个漂亮的器物,正像把一个人..怎样啊?

生:把一个人教育培养成品质优良的人。

师:好先说到这儿。还有没有什么想法?

生:(读课文首段)课文把古井比喻成“温情的母亲”。母亲就是最亲的人了,而且是温情的,就是非常温柔的、不爱发脾气的,(师插话:温和、慈爱的)说明对古井非常有感情。

生:而且说古井用乳汁哺育着她的儿女。这就更像一位母亲了。

师:对。“哺育”是什么意思?(板书“哺育”)

生:(多人分别答)喂养、养育、喂奶吃、培育。

师:是这个意思。你们好好想一想,课文中哪一段对这个“哺育”做了全面的解答?读出来。

生:(读末段)“多好的古井啊,它不仅为乡亲们提供生命的泉水,还陶冶着乡亲们的品格,使他们懂得应该怎样做人。”

32

师:对。好好再把这段读一下。听我读:“多好的古井啊!”(读得声调激昂高扬)我再读一次:“多好的古井啊!”(读得低沉深刻)你们觉得哪一种读法好?

生:第二种。

师:对,因为不是在大众面前去赞扬,而是一种内心的赞叹。大家练习一次。(学生各自练读)谁来试试?

生:(读该段)

师:段中有个“不仅..还..”,你们认为“不仅”后面的内容和“还”后面的内容,哪一个更重要?

生:“还”后面的内容更重要。

师:对的,这种句子,如“不仅..而且..”“不仅..也..”还有这个“不仅..还..”都是递进句,后面的内容更重要。但在读的时候,怎样就能表现出后面的更重要呢?

生:后面的部分要加重语气。

师:完全正确。现在大家再练一次,把这一段背下来。(学生各自练读练背,练习后教师又指数人和集体背诵,并随机指导情感,有时范读。记录略)

师:现在回到“哺育”的问题上来。这一段是怎样解答这个哺育的?我要求你用“先总后分”的方法来回答。

生:我认为这一段从三方面回答了哺育。

师:嗯,这是“先总”。后面“分述”,你接着说。

生:第一方面,为乡亲提供生命的泉水,(教师板书“提供泉水”)第二方面,还陶冶着乡亲们的品格。..

师:我这里(指“提供泉水”板书)是四个字,你这第二方面还用四个字说。

生:陶冶品格,(教师板书“陶冶品格”),第三方面,使他们懂得应该怎样做人。

师:这“怎样做人”是第三方面吗?

另一生:不是,还是第二方面的,陶冶了品格,就懂得了怎样做人。

师:对。这样看课文第一段和最后的第六段形成了什么?

33

生:联系。

师:形成了联系,互相呼应。(指板书“提供泉水”是指什么?)

生:有水喝。

师:起了什么作用?

生:有水喝人就能活着。

师:想想第一段,刚才你们说是什么乐曲?(板书“养育”)养育了什么?

生:养育了生命。

师:对啊!(板书“生命”)所以第一段说古井为乡亲提供..

生:生命的泉水。

师:(指板书)那么这个“陶冶品格”是指什么呢?

生:使乡亲们懂得怎样做人。

师:究竟怎样做人?我要求具体点,到课文中找具体的,怎样做人。

生:古井用她的乳汁哺育他的儿女。

师:看一下第三自然段。(学生自读第三自然段)

生:古井陶冶品格是指乡亲们帮助老两口。因为人们去古井里为老人挑水,有了古井,人们就帮助了别人,也就是借着古井学会了帮助老人,养成帮助老人的优秀品质。这就是陶冶了品格。

师:他这一段话虽然不够简练,但是他用书上的事例讲清了我刚才没有讲清楚的“陶冶”这个词语。(指当时不懂“陶冶”的学生)你现在听懂没有?

生:听懂了。

师:那么我问你,在课文中“陶冶品格”主要指古井使乡亲们知道了什么?

生:知道了要帮助有困难的人。

师:对。(板书“助人”)而且这种帮助是怎样的?大家再读一下第

4、5 自然段。(学生各自读文)我找两位同学读这两段。你来读老两口说话那段(指一女生),你来读乡亲们说话那段(指一男生)。

女生:(读4 段)“‘日子长着哩,俺们不能总让大家白出力气啊。’ 34

老两口带着歉意说。”

男生:(读5 段)“‘那口古井给人们出了多少力气?可它从来没跟人们要过报酬’。乡亲们总是这样劝说两位老人。”

师:又一次读这两段,你认为古井陶冶人们的品络,教人们帮助别人,这种帮助是什么样的帮助呢?

生:是不要报酬的帮助。

师:说得对。但不要报酬的帮助又是什么样的帮助呢?

生:..(不能答)

师:(板书一个“无”字)是一种没有什么的帮助?

生:没有报酬。

师:(笑)又是报酬,想开点,不考虑个人利益,那叫..

生:无私!

师:对呀!无私地帮助别人。(板书“无”字后加“私”)课讲到这儿,我们基本上学完了,谁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生:我不懂“歉意”是什么意思。

师:请你把那句话读出来。

生:(读文)“‘日子长着哩,俺们不能总让大家白出力气啊。’老两口带着歉意说。”

师:你用“歉”字组个词。

生:道歉。

师:对呀!你读的这句话是讲老两口在做什么?

生:他们在向乡亲们道歉。

师:为什么道歉?

生:乡亲们老给他们挑水,又不要报酬。他们觉得白让大家干活,心里觉得对不住乡亲们,所以就道歉。

师:那么你说的“心里觉得对不住乡亲们”就是他们的什么?

生:歉意。

师:明白了吗?(生答明白了)既然明白了,请你用带着歉意的语气读一下老两口那句话。(学生读文)他读得像在道歉吗?(生答不像)你今天 35

迟到了,半路推门进来,影响了大家学习。为这件事,你向同学道个歉,要表现出“对不住大家”的心意。

生:我今天迟到了,打断了同学们的学习,对不起大家。

师:这次他的语气像不像道歉?(生答像)那你就用这种语气再读一次老两口那句话。

生:(再读此句,语气不错)

师:这次你全懂了,是经过你自己的努力弄懂的。谁还有问题?

生:老师,“劝说”是什么意思?

师:啊,“劝说”你不懂?你出来(该生走到台前),你也出来(问“歉意”的学生也走到台前)。他今天迟到了,这是不应该的。你去劝一劝他今后要注意。

生:喂,(生笑,师插话:像在打电话。众笑)你迟到多不好,影响大家上课。以后要注意,其实早起五分钟就行了。(众笑)

师:(问大家)他刚才在做什么?

生:劝说。

师:(对提的学生)知道什么叫“劝说”了吧?(生答知道了)

生:老师我想问,如果这个村子里没有这口古井,乡亲们的品质该怎么办?(众笑)

师: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问你,雷锋家里有口古井吗?

生:不知道。(大笑)

师:是啊,我也不知道,没见到哪里讲过。但雷锋的品质不是很优秀吗“没有古井,在生活中还有许多事物能够让人得到启发、受到教育。不过这个村子里正好有这么一口古井,它正好给乡亲们提供了受启发、受陶冶的机会,创造了这么一个条件。作者也深受触动,就写了这篇文章。比如你们去刘公岛参观,看到邓世昌为抗击日本侵略者为国捐躯的事迹,深受感动,受到了爱国主义的教育,也就是受到了品格陶冶。如果没有刘公岛,不是还有别的教育途径吗?青岛、济南就没有刘公岛,那里的孩子们不是也能受到爱国主义的陶冶吗“明白了吗?(生答懂了)好的,大家看黑板。此时的板书为:

古井—哺育—提供泉水—养育生命

36

陶冶品格—无私助人

师:课文一开始就说古井用甜美的乳汁哺育这里的乡亲,像一位温情的母亲。从哪方面哺育呢?(教师边讲边指相应的板书并画出各种符号)通过学课文,我们知道了这种哺育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方面是“提供泉水”,这就养育了乡亲们的生命;第二方面是“陶冶品格”,这一点,启发和教育乡亲们要无私助人。这都懂了吧?

生:懂了。

师:下面我再讲深点,你能理解更好,不理解也没关系,听听就行了,也许对你将来认识问题有好处。这“提供泉水”可以说是什么方面的?(生无言)国家不是常说要创建两个文明吗?这泉水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

生:物质。

师:对,“提供泉水”是物质方面的,那么“陶冶品格”当然就是..

生:精神。

师:对,精神方面的。(板书“物质”“精神”)再往深想一想,不管是“提供泉水”还是“陶冶品格”都是古井这位母亲对儿女的什么呢?

(生回答有:哺育、无私、陶冶、助人等)

师:我告诉大家吧,都是我们常说的一种精神,什么精神呢?那么无私的精神?

生:奉献。

师:完全正确!(板书“奉献”)古井为乡亲们奉献泉水,养育乡亲们的生命;为乡亲们“上课”,“告诉”乡亲们要无私地帮助别人。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告诉读者,做人要勇于奉献,要对社会、对人民有一种无私的什么精神?

生:奉献精神!

师:太好了!所以课文中有一句话,大家齐读课文最后一个标点里的话。

生:(齐读)“使他们懂得怎样做人。”(教师板书“怎样做人”)

师:怎样做人呢?高度概括成四个字。

生:无私奉献。

37

师:很好,我们下课吧!

全文最终板书:

古井—哺育提供泉水—养育生命(物质) 陶冶品格—无私助人(精神) 奉献—怎样做人

38

39

柯里亚的木匣

海口公开课

共一课时

师:我们今天讲一个很有意思的课文(板书课题),大家读一下课题。(学生读题)再读一下这两个带拼音的字(柯、匣)。课前读过课文吗?

生:读过一两次。

师:再好好读一次好吗?我要求你读完课文以后,把你读书的感觉、感想、心得、体会,还有你的见解,你的疑问等等,告诉大家。要学会读完书就有话想说。好不好?现在开始读,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怎么读都可以。(学生各自读书)

师:好,都坐起来。现在就要请你说话了,我不提什么问题,你自己想说什么说什么。谁先说?

生①:我读了课文知道了法西斯都是坏蛋。

师:你怎么知道法西斯是坏蛋?

生①:因为他们抢人家的东西,屋里的东西都被他们抢走了。法西斯还来打他们的村子,像日本鬼子一样,电影上演过。

师:说得很对。你知道法西斯是什么东西吗?(生答不知)法西斯是一伙最反动的人,到处屠杀人民、抢夺财富,侵略别的国家。德国法西斯的头子就是希..(有一个学生接口:希特勒)对,就是这个家伙。(众笑)谁还有话要说?

生②:我想问什么是木匣?

师:木箱你知道吗?

生②:知道。用木头做的装东西用的。

师:对,大的叫木箱,小的,能端在手里的就叫什么?

生②:木匣。

生③:老师我想问这个故事是哪个国家的,发生在什么时候?

师:我先问你,你怎么知道不是我们国家的事?

40

生③:我看柯里亚这个名字好像是外国人,插图里画的也像是外国小孩。

师:你很会观察,也很会判断,你说得很对。这个故事发生在前苏联,就是现在的俄罗斯——书上说的喀山城就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往西

五、六百公里。四十年代初,也就是六十多年前,德国法西斯勾结日本、意大利的法西斯,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侵入了当时的苏联。战争打了

四、五年,法西斯失败了,世界又恢复了和平。我们国家的抗日战争,也属于这次大的战争。

生④:我读了课文觉得柯里亚很聪明。(师插问:为什么)因为他怕坏蛋把他的东西抢走,就把他的东西埋地下了。后来他又..敌人逃跑了,他又把东西挖出来,他走了几步就挖出来了。

师:你说得对,但话说得不简练,说简单点就更好了。

生⑤:我给刚才王志辉补充。他说走了几步就挖出来了,说得不对。柯里亚是,先走了十步没挖到,又走了五步挖到了。

师:你读得比他细!谁再说?

生⑥:我还是不明白为什么走了五步就挖出来了?

师:这个问题你先别着急,等一下你可能就知道了——这个问题一会儿我还请你答,好吗?(生答好)看来大家没有什么要说的了,也可以,一会儿再说。现在再把课文好好读一下好吗“这次读完你要告诉我:课文先写柯里亚干什么,又写柯里亚干什么,还写柯里亚干什么?(生读课文)

生:课文先写柯里亚把木匣埋在地下。

师:你把这部分课文读出来好吗?(板书“埋木匣”)

生:(读文)“战争开始的时候..免得被人发现。”

师:埋完匣子了吗?

生:埋完了。

师:你再读读下一个自然段。(学生读第3 自然段)这一段写什么?

生:还写他埋匣子。

师:你刚才不是说已经埋完了吗?(生无言)

生:后面写的是柯里亚取匣子,取出匣子他又说了几句话。

师:说得挺有意思,“取出匣子又说了几句话”,他说的话总的来说 41

是什么意思?

生:是说什么东西都在变化。

师:他怎么知道什么东西都在变化?

生:因为他取匣子的时候步子变了,原来是十步,后来变成了五步。他找匣子明白了这个道理。可能你心里明白,但没说清楚。没关系!谁把取匣子那部分课文读出来?(板书“取木匣”)

生:(读文)“就在那一天..找到了木匣子。”

师:剩下的一段就是讲柯里亚明白道理。对吗?

生:对。

师:柯里亚能明白一些道理,是受了取匣子的启发,对吗?(生答对。教师板书“受启发”)下面我们还要读课文。这次怎么读呢?桌前桌后几个人算一个小组,大家在一起读。一边读一边商量。商量什么呢“我一会儿要找同学上台来表演柯里亚埋匣子,每组选出一个表演的同学,其他人根据课文内容给他出主意,当导演。想不想当导演?(生:想!)那就好好指导他,用全小组的智慧研究,由一个人表演。明白没有?(生:明白)但不管你怎么研究,最重要的是什么呢?

生:演好柯里亚埋匣子。

师:但要演好,首先,最重要的是认真读好、读懂课文。好,各组开始研究、准备。(各组学习讨论)

师:看样子都准备好了。哪组先演?(三个小组举手)好,就请你们组先来演(指第二组)。别的组认真看,他们演完后,你们要评价他们演得哪里好哪里不好,还要给他们就这一段课文提问题,看他们读懂课文没有。好了,谁做代表来演?(一个男生上台前)

师:(问表演的学生)你打算怎么演?

生:我一边说,自言自语吧,一边演。

师:好,大家注意看,开始!

生:这是我们家门口,我从这里开始往前走,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十(停步,摸头)呀,十后面是多少?二十?不对。算了,就走这十步吧!我在这儿挖个坑,埋我的小匣子。(用手握铲状,挖坑,挖了三下) 42

这是我的小匣子,(手捧状)我看看东西放全没有。(用手在匣中翻找)这是我的冰鞋,这是小斧头,这是小手锯,这是我的足球。好啦,我的不会说话的好朋友,再见啦!等法西斯走了我再来接你们回家。(用手捧土埋)不行,别人能看出来,我得把它踩得实实的。(用脚踩)愿上帝保佑,不被敌人发现。(双手合十状,眼睛看天)我的表演完了!(全体同学和听课老师鼓掌)

师:演得非常好,长大了肯定超过赵本山!(大笑)光说好不行,究竟哪里好,具体地评说一下,还有没有缺点?

生:一开始假装数到十,不会数了,还说“算了吧”,演得挺像,书上说他只能到十,他一下子就演出来了。

生:他查看匣子里的东西也演得挺像。也把书上的内容演出来了。

生:他自己编了好多话,书上没有,他自己编的,说明他有想象力。(师插话:这位同学评说得好。)

生:他说要和不会说话的朋友再见,他把匣子里的东西叫朋友,说明他很喜欢这些东西,还让上帝保佑,这都是他创造的想象力。(师插话:“创造的想象力”说不通了,可以说成是“创造力和想象力”。——有缺点也可以说。)

生:他上台时是这样的(做双手下垂状),他手里应该拿着木匣(做双手捧匣状),要不后来埋匣子,匣子是从哪里来的?

生:他迈步时手里不会拿匣子,他抱上匣子就不好走路了,他肯定是先把匣子放在地上,去迈步,然后埋的时候再取,我认为他演得对,双手不要抱匣子。

生:他埋匣子时并没有表演去地上去取匣子呀!我就是不知道匣子是从哪里来的!(笑声,师插话:他俩倒辩论起来了)

生:我也提一点意见:他挖坑时应该多挖几下,不然埋不进匣子去,他才挖了三下,根本挖不开,而且他用的是小铲子。

生:匣子能拿在手里一定不会大,很小,挖一点坑就埋下去了,另外,你怎么知道是小铲子?

生:就是埋不下,匣子里放着冰鞋,他说..他又给增加了一个足球,还有斧头锯子。匣子太小怎么能盛得了这么多东西。我说小铲子是插图,那就是个小铲子嘛!

43

师:好了,先评到这里,下面可以给他提问题,他不会答时,小组里的同学也可以回答。谁有问题?

生:你为什么..你怎么会想到把匣子埋起来?

生:因为埋起来敌人就抢不走了,找不到了。

生:(表演组另一生)我来答这个问题,柯里亚是看到妈妈埋木箱,他才想到也来埋的。连他走十步也是跟妈妈学的,只不过他不会数三十步,像妈妈那样。就数了十步埋匣子。

师:非常好!哪组敢跟他们组比一下谁演得好?(各组都举手,老师指定一组表演,该组二人上台前)

师:你们怎么上来两个人?

生:我们是我给读课文,他按我读的内容表演。

师:好,又有创意。开始吧!(二学生一人朗读课文,一人随朗读表演“哑剧”,但到第三自然段就无法再演,只好站在一旁。)

师:前两段演得很好,第三段不好演了,谁知道为什么?

生:第三段是讲道理,没的可演。

生:第三段说妈妈走了三十步埋木箱,他又不是妈妈,所以不能演了。后面又说他走十步埋木匣,他已经演过了,再演就重复了。

师:这段话说得真好!又简练又明白。还有吗?

生:老师我有个主意:他们可以再找一个人演妈妈。

师:那还有好多句子也不能演,就是刚才他说的“讲道理”那些内容怎么演?

生:可以自己编上话,像演课本剧一样。如妈妈说:“你为什么要埋木匣?”“柯里亚就可以回答后面那些内容。

师:你真不简单!可以当编剧写剧本了!好了,第一段我们就先演到这儿。啊,你们几个组还要演?没关系,我们第二段还要演,你们可要演好啊!现在大家考虑一个问题:你们演了半天,第一段究竟说了个什么事呢?说得越简单越好。

生:第一段写柯里亚埋木匣。

师:你倒真简单,就在我这三个字(指板书“埋木匣”)前面加上了 44

柯里亚这个名字!(笑声)他怎么埋的?

生:柯里亚走了十步挖了一个坑把匣子埋了。

师:很好,我写成这样你们看行不行?(板书“十步挖坑埋地下”)行吗?

生:行。

师:简单吗?

生:简单。

师:我们现在学第二段“取木匣”,还像刚才一样,各小组研究,选一个人表演,其他组评价、提问。好,开始准备。(学生各组研究准备)

师:哪一组表演:(各组举手)行,你们组来演吧!(小组全体组员上台前)

生①:(读第4 段)“就在那一天,妈妈、奶奶带着柯里亚到喀山去了..能数到一百多了。”

(生②妈妈,生③奶奶,领着生④柯里亚,走到台下)

生①:(读第5 段)“法西斯终于..妈妈、奶奶带着柯里亚回到故乡..抢走了。”

(生②、生③带着生④又上台前,三人看房子状,摊开双手,奶奶叹气、妈妈摇头、生④柯里亚在笑,台下有学生喊:老师,柯里亚还笑呢!东西被法西斯抢走了,他还笑!全场大笑)

生①:(读第6 段)“妈妈说”(生②道白:“不用难过..地下哩。”)

生①:(读第7 段)“妈妈从家门口..高兴地说”(生②随读文表演走三十步,一直走到教室后面还没走够三十步,全场大笑)

师:咱们的地方太小了。我们就让妈妈走六步,一步顶五步,代表了,可以吗?(生:可以)好,重新演这一段。

生①:(读第7 段)“妈妈从家门口..高兴地说”(生②走步,挖箱,然后道白:“算术真有用..不好找了。”但内容有出入,意思没大变)

生①:(读第8 段)“柯里亚也拿来铲子..没找到。”

(生④柯里亚按课文表演,但一直在笑,有人喊他“不要笑!”)

生①:(读第9 段)“小伙伴们围上来..挖走了。”

45

(组内其他学生齐围过来,七嘴八舌道白书上原话)

生①:(读第10 段)“柯里亚说”(生④不能完整道白,组内另一学生说:“他演不好,老笑,又记住

词儿!我给演吧。”师插话,“组员们同意吗?”生答同意:师:“好重演这一段。”)

生①:(读第10 段)“柯里亚说”(生⑤新柯里亚道白:“不会的..有原因。”然后故意问生④:“我比你强吧!”众笑)

生①:(读第11 段)“柯里亚丢下铲子..对小伙伴们说”(生⑤表演坐台阶;摸脑门,然后道白。但因这段话很长,没有记住,只说了大意。)

生①:(读第12 段)“柯里亚量了五步..找到了木匣子。”(生⑤表演。全场鼓掌,表演中因学生动作有趣,场内笑声时起)

师:演得很好。大家有什么评价和意见?

生:他们演得最好的我认为是妈妈,她说话就是很像妈妈。

生:他们组没有选好演员。柯里亚应该是主角,他老是不严肃,记不住说话的内容,他一笑就不恨敌人了。

师:怎么一笑就不恨敌人了?

生:法西斯抢了他家的东西,他应该恨法西斯,但他一笑,就什么也没有了。

师:他说得有道理。(问生④:你那时为什么要笑)

生④:我看见她俩(指生②生③)又摇头又叹气的样子就笑了。

师:其实他笑的原因最主要的,是他没有进入角色。他总想着这是演剧,是“假”的,没有真地把自己当成柯里亚,也没有把她俩当成奶奶和妈妈,所以看见人家摇头叹气就笑——他心里在想:瞧!她俩在发神经!(笑声)所以,读书也好,看剧也好,应该和书中的人物、剧中的人物同喜怒共哀乐,才能受到作品的感染。明白了吧!(生答明白)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不能请更多的小组来表演。但不要灰心,没表演的小组可以说一说你们准备怎样表演。但要和刚才他们的演法不一样的,有自己的创意,的相差不多的就不说了,行吗:有没有创造性的?

生:我们组不打算表演,是打算分角色朗读。

46

师:为什么?

生:因为我们觉得..这一段课文对话多,适合分角色朗读,..正好我们几个同学也比较会读课文。

师:有道理,你们自己选择了学习方法。很好,那就请你们朗读一下吧!敢于发挥自己的优势,很聪明。

(该组学生分角色朗读:一个叙述,一人读柯里亚,一人读妈妈,齐读小伙伴。朗读过程记录略)

师:非常好!经过这么一演一读,我觉得你们应该知道这一段主要讲的是什么了吧?

生:这一段主要讲柯里亚两次量步取匣子,十步没取到,走五步取到了。

师:似乎还缺点儿什么!

生:还讲了小伙伴嘲笑他。

师:那不是主要的内容。

生:还讲了柯里亚思考问题、讲道理。

师:什么道理?

生:他想我走了十步埋下的匣子再走十步怎么就没有了呢?他一下想起他已经过了四年,他已经长大了四岁。那时候他人小步子迈得也小,走了十步,其实走了没有多远。现在个子长高了,迈的步子大了再走十步就超过去了,所以找不到匣子了。所以他第二次只走了五步就找到了。

师:说明白了,但不简练。我们先说他第一次挖,走了几步?

生:十步。

师:(指原有板书“十步挖坑埋地下”)四年前柯里亚量了十步挖坑把匣子埋在地下,现在还量十步再去取匣,匣子怎么样啊?(生答不见了!)对,不见了。(板书“ 十步再取不见匣”)这样写,“十步再取不见匣”可以吗?

生:可以。

师:第二次他走了几步?(生答五步)取到没有?(生答取到了)对,五步取到了。(板书“五步取”)现在再来说最重要的一点?为什么五步就取到了?要简单,越简单越好!

47

生:因为他长大了,一步顶过去两步了。

师:对,但不简单,你来说(指上课初提此问题的同学)。

生:因为他步子比过去大了。

师:为什么比过去大了?没有说出来。

生:他人长大了,步子也长大了。(笑声)

师:步子也“长”大了?你们看黑板,我这里给你们留下几个字的地方?

生:四个字。

师:对,就说四个字,既要说清人怎么样,又要说步子怎么样。

生:人大步大。

师:不太好。

生:人长步大。

师:完全正确。这是你的劳动成果你来写到黑板上!

(生板书“人长步大”,第三行板书为“人长步大五步取”)

师:很好。现在请大家齐读最后一部分课文。还有几个自然?(生答一个)对。这一段是讲柯里亚怎

样?(指板书“受启发”)

生:受启发。

师:是的。你们读完这一段应该找出课文中的一句话,说明柯里亚究竟受到了什么启发,也就是:他得出了一个什么想法?

(生齐读末段)

师:找出那句话了吗?找到的举手,(不少学生举手)举手的同学都站起,一齐读出那句话来,但找的哪一句,就读哪一句,我看你们找的一样不一样。

生:(齐读“周围的一切,不是都在起变化吗?”(也有个别人读“还懂得了..”一句,但没读完,就随众读最后一句了)

师:好,大多数同学都读了最后一句:“周围的一切,不是都在起变化吗?”你们看这里,(指板书)我还想用一句话,说一下柯里亚受到的启发,你们看应该写几个字?

48

生:七个。

师:很聪明,但写什么呢?能把刚才你们读的这句话变成七个字吗?

生:一切都在起变化。

师:行,还有别的说法吗?

生:周围一切起变化。

师:把“起”字换一下。

生:周围一切在变化。

师:哪种说法最好?

生:周围一切在变化。

师:可以,按你们的意见写。(板书“周围一切在变化”)但我有点想不通,既然“周围一切在变化”,那么我们讲课的这间屋子里,从讲课开始到现在起了什么变化呢?

生:这一段时间我们快把这一课书学完了。(笑声)

师:说得对!大家在这一段时间里又长了不少知识。

生:一开始您没出汗,现在您出汗了。(笑)

师:很好,出汗只是从外表能观察到的,身体内部也有许多变化,看不到。刚上课时,我刚吃完饭,现在肚子里的食物已经怎样了?

生:消化了。(笑声)

师:身体内的其他变化还很多,不说了。还有别的方面的变化吗?

生:上课时太阳正好晒着我,现在不晒了,晒他去了(指另一生,笑声)

生:听课的老师也有变化。刚开始都有座位,现在有不少老师都站在过道里,窗户外面也有人趴着看。(大笑)

生:您现在比刚上课时老了!(大笑)

师:你怎么看出我这么一会儿就老了?

生:我不是看出来的,我是想应该老了一点,老了四十多分钟。(笑声)

师:有道理。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老师我有一个问题:既然说:“一切都在起变化”,为什么妈妈 49

当时三十步埋箱子,现在还是三十

步又取出来,妈妈为什么就不变化?她算不算“一切”?(大笑)

师:你问得真刁!“她算不算一切?”这个问题怎么办?谁能回答,比他再刁点!(笑声)

生:妈妈也在变化,她肯定比四年前老了!

生:我是问她的步子为什么不变!(笑声)

生:她的步子也变了,只不过妈妈是成年人,她知道自己的步子比四年前变大了,这次走三十步就故

意每步迈小点。(笑声)

师:看来你的说法也不能令人满意,你怎么知道他*的步子也变大了,再说每步迈小一点,该小多少?

每步小一厘米,三十步就是三十厘米!

生:可能妈妈当时走了三十步还另外做了记号。

师:书上没有这么说,不能猜。我问你个问题吧(指提问的学生)四年前柯里亚五岁,对吧?(生答对)那你估计妈妈当时几岁?

生:..可能不到三十岁。

师:可以这么想。但如果他们不是四年后回来,而是四十年后回家,妈妈再挖箱子,需要走多少步?

生:十五步。(有许多学生举手表示反对)

另一生:他说得不对!柯里亚由五岁长到九岁,步子变大了,妈妈从三十岁长到七十岁,都老了,步子怎么能也变大?老太太走不动了,现在可能得走六十步才对。(有人喊:“六十步也走不到!”笑声)

师:很好!具体多少步我们不去认真追究,但他这样推理思考是对的。根据这个例子,你自己能回答你提的问题吗?(问刚才提问的学生)

生:妈妈从三十岁长到三十四岁都是青年时期,步子就不会变了。

师:有道理。从三十岁到三十四岁,正常情况下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因为人正处在稳定的时期。柯里亚从四岁到九岁,腿长长了不少,所以步子变大了,而成人骨骼已经长成了,腿不会再长了,所以步子就不会变得太多。到老年,虽然腿没有变短,但肌肉变弱了,步子也就迈不开了。从这个问题中我们可以知 50

第三篇:太阳名师教学实录

太阳名师教学实录(名师)

第一课时

师生互相问好,开始上课。

师:敢积极发言吗?

生:敢。

师:我现在要提课堂上的第一个问题。不管问题有多难,不管你会不会答,你都敢尝试一下的,请举手。(学生陆陆续续举手)举得不痛快。放下手。后面犹犹豫豫的同学见到前面的同学举手了,他不举有点不好意思,才把手举起来,所以举手的动作有点犹豫。现在你们想好,敢尝试就把手举起来(学生马上举手)哎,我还没让举手呢,不敢尝试你就老老实实地不举,好不好?

生:好。

师:谁敢尝试我的第一个问题?(众学生马上举手)你来告诉大家我们今天讲的课题是什么?

生:今天我们讲的是第十课,课题是《太阳》。

师:对不对?

生:对。

师:我看大家已经读过课文了,是吧?

生:对。

师:你们还想不想读?

生:想。

师:想读咱们就读,不想读就不读了,想不想读了?

生:想。

师:想读,就听我提要求——“各自放开声音读一次”。谁听出来了,我这句话有几个要求?我要求你用“先总后分”的办法来回答我的问题。

生:这个问题一共有三个问题。第一个是“各自”,第二个是“放开声音”,第三个是“读一次”。

师:内容没错误,但是不能说“这个问题一共有三个问题”。应该是“这个问题一共有三个要求”。谁能再说一次?

生:老师一共提出了三个问题……

师:(打断)提出了三个要求。

生:第一个要求是……(学生思考,教师对他耳语)第一个要求是是放开声音。(众笑)各自……放开声音……

师:(打断)第一个,各自。

生:第一个是“各自”,第二个是“放开声音”,第三个是“读一次”。

师:大家听懂没有?

生:听懂了。

师:好啦,听懂了就按要求做吧。(学生各自朗读课文)

师:读完了?

生:读完了。

师:还想不想读?

生:想。

师:谁想站起来读?(学生陆续举手)好了,停止举手。刚才举手的同学还举起手来,没有举的不能举了。课堂上举手发言的机会是你自己争取到的。你举手不果断,机会就让给别人了。在课堂上你想说话,就得快点举手。犹犹豫豫就没有机会锻炼了,听清没有?举手不果断就没有发言权了。

生:听清了。

师:现在举手的同学站起来。没有举手的不许站,你没有权利。好,站起来的同学读第一段,读完了就坐下。第二段谁想读就赶快站起来,站起来就读,包括现在站着的同学。自己争取机会。现在开始。

(站着的学生一齐朗读,读完后教师马上说:“坐下,读第二段的赶快站起来,接着读。”全体学生站起来,一起读完第二段)

师:好,都坐下,不要再站了。为什么不站了呢?大家都起来读过了,就不这样读了。我现在想给一些同学特殊照顾:谁觉得自己平常朗读基础比较差?举手。有没有差的?有,我就给你一次机会。(无人举手)这样吧,特别

再想练一练的举手。好,举手的站起来,一起读第三段,开始。(学生读完第三段)

师:咱们作一个人哪,不管你是现在学习还是将来去工作,都要有自信心。什么叫自信心呢?就是相信自己,一定能经过努力把工作做好。有这份自信,将来才能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现在我问:谁敢举手表示一下,我是全班读课文最好的?好,你第一个举手,请你读第四段。(学生读文)

师:读得确实不错。你先别坐下,他现在站在奥运会第一名的领奖台上,谁要比他读得好,你就站在台上,他坐下。谁能把他读坐下?(学生争着举手)

师:好,你来读下一段。(学生站起来读第五段)

师:(问读

四、五段的两个学生)你们俩个谁觉得自己应该坐下来,就自己坐。(众笑)两个都不坐?那我可不客气了,(指刚才读第五段的学生)你该坐下来。哎,你先别坐,你得坐得明白是吧,第一,读错了一个字;第二翻页的时候不痛快,读到快该翻页了,就该事先准备好。等读到那一句时,马上把页翻过来接着读,中间就不至于中断。你没有提前做好翻页的准备,所以你读到这句的时候中断了。接受不接受这个意见?(生:接受)好,你先坐下。(指站着的学生,问大家)谁能把他再读坐下?谁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学生们争先恐后地举手)

师:好,你来。我有一个条件,你要读不坐下他,罚款。罚款十元。(众笑)行不行?行?那你带钱没有?(众笑)没有?没带钱你为什么说行?(众大笑)那你先读,下课再说,你一定要把他读坐下。(学生开始读第六段)

师:非常遗憾,语速太快,缺乏节奏。那罚款怎么办?这次给你免了,因为你勇气可嘉,行吗?坐下,找一个女同学把他读倒。(女生开始读第七段)

师:把句子中的“它”字读得再低一点,再重读。(女生重读)

师:这回该谁坐下?(学生指男生)

师:都认为他?好啦,你这一届的朗读冠军当完了,你该坐下了。(学生争着举手要读第八段)

师:咱们大家读最后一段,把她读坐下好不好?

生:好。

师:拿出精神来,开始。(学生一齐朗读最后一段)

师:(问女生)这回你坐不坐?该坐下了,大家把你读坐下了,但是你也跟着一起读了,所以把你读坐下的其中也有你自己。是吧?战胜别人还是比较容易的,但是战胜自己、超越自己,是最困难的。你今天尝试了,非常好。刚才你们读到课文最后的“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这开头的“一句话”三个字,在这儿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生:这一句话概括了……

师:(打断)我说的是“一句话”三个字,在句子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生:就是说没有太阳,就没有这个世界了。

师:没说清楚。

生:这三个字起一个总结作用。

师:对不对呀?

生:对。

师:能够在句子中起到总结作用的,除去“一句话”这三个字,还有什么词?

生:还有“可以这样说”。

师:“可以这样说”,可以可以。

生:还有“总之”。

师:“总之”,变成四个字是什么?

生:“总而言之”。

师:还有什么?

生:“说来说去”。

生:“总的来说”。

师:“总的来说”,还有吗?咱们试一试吧,我说这个带有总结性的词,你们读下面的句子好吗?

生:好。

师:先按书上的。“一句话”,读。

生:(读)“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师:总之——

生:(读)“没有太阳就没有……”

师:总而言之——

生:(读)“没有太阳就没有……”

师:不管怎么说——

生:(读)“没有太阳就没有……”

师:总的来说——

生:(读)“没有太阳就没有……”

师:再听,综上所述——

生:(读)“没有太阳就没有……”

师:还有一个词,也是带有总结的意思,你们注意啊,你说什么?

生:这个词是“反正”。

师:对了,注意:“反正——”

生:(读)“没有太阳就没有……”

师:刚才这些词是不是都是起总结作用?

生:是。

师:对了,所以你们想,咱们汉语是非常丰富多采的,一个意思能用不同的好多词来表达。还想不想读课文?

生:想。

师:这回大家默读。拿出一支笔来,做两个工作:在读课文的过程中,你认真思考,哪讲了什么事,你明白了,就把它划下来;哪里有疑问,就画个问号,懂了没有?

生:懂了。

师:读了这么多次课文烦不烦?

生:不烦。

师:对了,你要想学会阅读,就得读,没有别的办法。一边读,一边认真思考,这是唯一的办法。(学生默读,勾画)这么多的同学都划完了,咱们试一试,你先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读懂了,“晒得地面寸草不生”。

师:这是从那个传说里读懂了,是吧?

生:是。

师:你说这传说的事是真的假的?

生:假的。

师:哎!这就奇怪了,这篇文章是介绍科学知识的,科学的东西可不能来半点虚假。可是为什么介绍科学知识的文章,先讲一个假的故事?

生:因为……

师:没考虑好。

生:因为他是一个传说。

师:为什么要先写传说呢?有什么内容就直接写什么多痛快!

生:因为他先写传说,把太阳引出来,然后再介绍科学知识。

生:我觉得应该是先吊吊读者的胃口。

师:吊一吊读者的胃口?有意思。一开始你们读这个传说,觉得挺有意思是吧?有意思就愿意往下读,这叫“引人……”

生:“入胜”。

师:(问刚才回答的同学)你读的课外书多不多?

生:您说的是读什么课外书呢?

师:各种课外书,博览群书。(生无语)谁读得多?(学生争着举手,指一个学生)你说你读得多,我考考你,敢答应吗?还是那样,考住了罚款!(众笑)

生:以后再给您?(众大笑)

师:以后再给我,行。第一个问题,天上十个太阳,射下九个去,射太阳的这个人是谁?(对大家)别人不许说啊!

生:后羿。

师:后羿的太太叫什么?

生:嫦娥。(在别人的提示下)

师:那他妻子呢?

生:嫦娥。

师:他夫人呢?

生:嫦娥。

师:怎么都是她呀?

生:太太、妻子和夫人都是一个意思。

师:对。那我问你,后来嫦娥去哪儿了?

生:月亮。

师:去月亮了,她在月亮上住的那个别墅叫什么名字?

生:广寒宫。

师:哎呀,真的考不住你啦,那就别罚款了!你看,多读书就是懂得多。好了,谁还读懂了什么?

生:我读懂了太阳非常大。

师:非常大,有多大?

生:有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能比得上一个太阳那么大。

师:对,有一百三十万个地球那么大,对。这是你的收获,把它写到黑板上去。谁还读懂了?

生:我还读懂了太阳非常热。

师:嗯,非常热,有多热?

生:有一段课文说太阳表面的温度是六千多度。

师:好,把这些写到黑板上去,谁还读懂了什么?

生:我读懂了太阳离我们虽然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有了太阳我们才能生产我们的用品。假如没有太阳,那一切都不能生长了,我们再不会有一个人活着。

师:你把你这一段话概括成四个字。

生:没有太阳就……

师:(打断)四个字,太阳和我们的……

生: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师:四个字。

生:非常密切。

师:什么非常密切?

生:关系密切。

师:对,写到黑板上去。谁还读懂了?

生:我读懂了,太阳光有杀菌的能力。

师:因为它有杀菌的能力,所以它还有什么作用?

生:还有……预防,治疗疾病的能力。

师:预防、治疗,两样。你能用两个字把这两样都说出来吗?

生:治病。

师:治病?没有把预防说进去。从“预防”、“治疗”这两个词中各提出一个字就行。

生:预治。

师:哪能“预治”呀,“预防”提出一个什么字?

生:“预”字。

师:提“防”字。治疗呢,提出什么字?(学生有说“治”有说“疗”)应该提出治疗的“治”。“防治疾病”是吧?我再问你,你知道太阳为什么能杀菌吗?

生:因为太阳的光线非常热,所以它能杀菌。

师:不对。

生:因为太阳光放射紫外线。

师:对了,太阳光有七色光谱。知道哪七色吗?红、橙、黄、绿、青、蓝、紫这七种颜色。在红的外面有红外线,紫的外面呢?

生:紫外线。

师:紫外线就能杀菌,不但能杀菌还能杀人。(众笑)你们不信吧?

生:信。

师:现在南极上空已经形成一个臭氧空洞,大量的紫外线由于没有臭氧层的阻隔,直接照射到地球上,对人的伤害是很大的。南美洲的一些国家和澳大利亚,已经警告最南端的一些城市的人们,从上午十点钟到下午两点钟,最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好不要外出,防止太阳紫外线的强烈照射。你的妈妈、你的姐姐涂防晒霜,也是为了预防紫外线的伤害。紫外线能够杀菌,但是人类破坏了臭氧层,紫外线对人类也就有害了。(指一个学生)你去写“杀菌”、“防治疾病”。谁还读懂了什么?

生:我还读懂了太阳中心温度大概是表面温度的三千多倍。

师:写到黑板上去。

生:我还读懂了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

师:到黑板上写上这点。

生:我还知道煤炭和太阳有很大的关系。

师:怎么回事?

生:因为没有太阳,植物就没法生长,没有植物就没有煤炭。

师:怎么没有植物就没有煤炭?

生:因为课文上写……

师:用你自己的话说,别用课本上的,把课文内容变成你自己的知识。

生:就是植物……

师:远古的森林怎么样?

生:远古的森林非常茂盛。

师:怎么样了?

生:埋在地下,过了很长时间就变成煤炭。

师:对了,随着地壳的变动,比如地震啊、泥石流啊、滑坡啊,把森林埋在地底下了,下面可是高热、高压,长年累月它就变成什么了?

生:煤炭。

师:好,坐下,还有没有?

生:我还知道了,没有太阳,我们人类就没法生存。

师:不但人类不能生存,上面还说什么不能生存?

生:动物、植物都不能生存。

师:动物和植物加一块叫什么?

生:动植物。

师:动植物,有一个简单的提法:生物。生物的生存状态叫什么?有一个新词。生存状态叫什么?

生:生态。

师:对,叫生态。它们的生活环境叫生态环境。地球上这么好的生态环境是谁帮助形成的?

生:太阳。

师:(对刚才回答的学生)那么,你到黑板上写“形成生态环境”。(对刚才说煤炭的学生)刚才你说煤炭的形成,这个煤炭也包括在太阳形成的生态环境这里面了,是不是?

生:是。

师:好啦,还有没有?

生:我还知道了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

师:说得对。

生:我还知道,雨水、雪跟太阳也有一定的关系。

师:对了,书上说,地上的水、变成水蒸气升到空中变成了云,云后来变成了什么?

生:云后来受冷以后,就变成小水滴。

师:变成雨了,那么遇冷就变成什么?

生:雪。

师:这是云、雨、雪,看看下一段还能形成什么?

生:还能形成风。

师:对,云、雨、雪、风都是地球上的什么类型的变化?——这些变化归哪个局管?

生:气象局。

师:是气象变化。没有太阳形不成气象变化对不对?去写上“气象变化”。

生:还有,人步行日夜不停地走要走三千五百年。

师:把这句话非常非常简单地说出来,步行,多少年?

生:步行三千五百年。

师:对,把这句话写到黑板上去。

生:我还知道坐飞机去至少需要二十年。

师:对,也写上去。

生:我还读懂了太阳是个大火球,会发光会发热。

师: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写到上面去。

生:我还读懂了太阳的中心温度比表面强。

师:是表面温度的……

生:是表面温度的三千倍。

师:你看看黑板上,如果还没有,你就上去写,如果有了你就坐下。(学生坐下)

生:我还读懂了,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如果没有太阳,烧暖炉也不能,因为没有太阳就没有煤。

师:对呀,你也不可能去烧炉子是吧?谁还有?还有最重要的一句话谁说?

生:太阳还可以控制我们哪个地区冷,哪个地区热,就是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多,这个地区就非常热,哪个地区吸收的热量少,这个地区的天气就非常冷。

师:你刚才头一句说太阳能控制冷和热,太阳怎么控制?

生:太阳晒到地面,有些地区……

师:要晒都晒了,怎么就有地方冷,有地方热了?你不是说控制?怎么控制?说不明白了是吧,你们将来学地理的时候,就会学到这个。太阳晒到地球上,因为地球是圆的,有的地方太阳光是直射,有的地方是斜射,斜射的地方就冷,直射的地方就热。比如赤道部分太阳直射,它就热,两极的地方是斜射,所以它就冷,明白了吧?还有吗?

生:我通过读课文还知道了世界上的万物都需要太阳。

师:哪些是万物,你举个例子。

生:比如各种植物,还有鸟、虫、兽类。

师:黑板上有没有?有,你就坐下,没有,你就上去写。(学生看后坐下)

生:我还知道,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

师:是啊!刚才咱们念“一句话”、“总之”、“总而言之”不就说的是这句吗?“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去,写到黑板上。

(到此,学生的第一次板书已经完成,下面是板书的照片模拟图)

(此处略)

师:同学们,课本上告诉我们的科学知识,大家都自己读懂了,而且写在了黑板上,那咱们这课书已经学完了。

生:还没有。

师:还有什么没学?是不是还有疑问?

生:课文后面的“思考练习”还没有做。

师:你看看“思考练习”里哪个题还不会?

生:还没有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当下咱们先不背,下课再背,这个留作课后作业。

生:我们还没有说查到的资料。

师:还没说查到的资料,这个先不说,刚才你们读书的时候我看到了,每个同学都有资料,查了好多资料,这样那样的,非常好,咱们课堂上先不说。

生:还有课后的第一个问题还没有……

师:第一个问题是什么?你读出来。

生:第一个问题是“课文从哪些方面来说明„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的?

师:那你到黑板上去找一找,肯定有。(众笑)

生:我不知道为什么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如果钢铁碰到了大火球,为什么会变成汽呢?

师:为什么钢铁到了太阳表面就会变成汽,你们

知道吗?

生:知道。

师:你来说,说错了还要罚款。

生:因为普通的火球没有太阳的温度高。

师:我问的是为什么太阳的温度那么高?

生:因为太阳……

师:答不出来了,准备钱吧。(众笑)你们听说过原子弹吗?

生:听说过。

师:原子弹爆炸时非常厉害吧,周围几十公里都寸草不生。太阳内部就像原子弹一样,长年累月,不断地进行热核反应——这位同学要急着说什么?

生:太阳会发光会发热,因为它里面含有氢原子,然后它们互相作用,形成了钛原子,就能同时发出光和热,太阳就是用原子来作……作燃料的大火炉。

师:他把热核爆炸又解释了一下。至于究竟是什么原子,又变成了什么原子,你再好好查查资料。总之就是原子的裂变反应,关于这个,咱们说不明白,以后再学好吗?

生:好。

师:将来你们当了物理学家,我老了,躺在病床上,你们去看我的时候,先放下给我买的礼物,像苹果什么的,再给我讲这个故事好吗?(众笑)

生:好。(大笑)

师:还有没有绝对新鲜的?再找一个同学。(学生争着举手要发言)

生:我不明白,为什么有了太阳,所有的庄稼、树木才会发芽、开花、结果?

师:这个问题新鲜。

生:没有太阳,为什么就不能开花结果了呢?

师:植物、草、庄稼是什么颜色的?

生:绿色。

师:对,就是因为它是绿色的,绿色的植物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吸收阳光,然后经过它身体内部的一些变化,制造它所需要的营养。(学生插话“产生叶绿素”)不是产生了叶绿素。它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呼出氧气。所以森林是制造氧气的大车间。我们到森林里去散步,觉得空气清爽,因为那里的氧气比较多。但要注意,在夜晚没有太阳的时候,植物就会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所以你们回家告诉父母,睡觉的房间里不要养花。到了晚上,它会跟你争夺氧气。明白没有?好了,不说了。所有课文上的内容,大家基本上都了解了,把课文上讲的都写在黑板上了,那么咱们不用讲了,下课吧。

生:不行。

师:你们自己学了那么多的资料,课文也都明白了。你们还想学什么?

生:我想学分段和文章的中心思想。

生:我想请老师把这个课文再讲得更细些。

生:我还想把我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

师:那你说说什么问题?

生:就是小水滴为什么能在空中飘浮呢?

师:你想象的“小水滴”不是形成云时的小水滴,形成云的小水滴其实是雾状的,你看过雾没有?

生:看见过。

师:大雾起来了,到处是灰朦朦的。那是什么东西?都是非常非常微小的小水滴。能不能飘浮啊?

生:可是它是液体呀!

师:是啊,因为它是雾状的。你去过有瀑布的地方吗?

生:没有。

师:你学过《瀑布》这篇课文吗?

生:学过。

师:瀑布落在地上,溅起了无数细微的水花,作者说它像什么?“如烟、如尘、如雾”。那个小水滴细到什么程度?细到如烟如尘还如雾。烟和尘能不能飘浮? 生:能。

师:如雾,雾能不能飘浮?

生:能。

师:就是这个道理,你再好好想一想。我想问这么一个问题,如果我要大家把手里的课本都交回来,然后我再给你们发一张纸,上面印着什么呢?(指黑板上的所有板书)就是把黑板上现在所有的内容原封不动地印下来。我说:“同学们读吧,这就是《太阳》!”你们读得懂读不懂?

生:读不懂。

师:为什么读不懂?这不是你们把课文上的内容写在黑板上的吗?你们反而读不懂了?

生:因为这样太乱了。

师:太乱了,缺少什么呢?

生:顺序。

师:对啦,没有顺序,东一句、西一句。那么咱们给它理理顺序好吗?

生:好。

师:我们就按照课文的写法,第一条应该是什么?谁看出来了?

生:第一条应该是“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

师:对。(在板书中该条旁边标出①)这是第一,谁看出第二个,就跑上来标序号,不用举手了。下面都是这样,一直标完。

(此后,学生争先恐后自动跑上来标序号)标出的结果是:

⑴太阳离地球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

⑵步行去太阳要三千五百年

⑶坐飞机要二十几年

⑷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⑸太阳是个大火球

⑹太阳表面温度有六千度

⑺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三千倍

⑻关系密切

⑼形成生态环境

⑽产生气象变化

⑾杀菌防治疾病

⑿没有太阳就没有美丽可爱的世界

师:下面,我再给你们发一张纸,就按照你们标出来的顺序,⑴⑵⑶……挨着印下来发给你们。我说“读吧!”这次能读懂吗?

生:不能。

师:为什么还不能读懂?

生:它没有互相连接的词语。

师:没有表明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吧?大家注意,咱们举个例子。第⑴,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板书“(1)一亿五千万公里远”)第⑵,步行要三千五百年。(板书(2)“步行三千五百年”)第⑶,坐飞机要二十几年。(板书(3)“飞行二十几年”)大家细心看,这三条实际上都说了一个什么情况?一个字。

生:远。

师:(指板书)这是什么关系?前面一个,后面三个。

生:是不是……总、分关系。(较犹豫)

师:对,是总分关系。咱们今天先不说它总分关系。打个比方:这⑴、⑵、⑶三条好像是三个少先队员,这个“远”在前面领着它们,它是什么?

生:老师。

师:不是,不是,是小队长。一个小队长领着三个少先队员。注意了,(指黑板)你们写的这一片里面还有好几个小队长。有的就在黑板上面,有的在黑板后面藏着,你们能找到吗?第一个小队长叫“远”。还有哪些小队长?

生:还有“大”。

生:还有“热”。

生:还有关系。

师:关系怎么样?

生:密切。

师:对了,关系密切。四个小队长都找到了。你们把“远、

大、热”还有“关系密切”都放在一起,让它们比一比,是不是一边高?

生:不是。

师:谁高些?

生:“关系密切”。

师:对,“关系密切”高一点。“远、大、热”都说的是太阳本身,而它(指“关系密切”)它不但说了太阳,还连上谁了?

生:地球。

师:对,连上了地球。关系是指谁和谁的关系呢?太阳和地球的关系。所以它显然要比别的小队长——

生:高。

师:对。在四个小队长中它高出一些来。这样,它还能当小队长吗?

生:不能。

师:提拔了,该当什么了?

生:中队长。

师:对了,它在课文后半部,我们可以说它是第二中队长。那么这“远、大、热”三个小队长就不能有一个中队长管管它们吗?那么这个中队长该叫什么名字?

生:叫“特点”。

师:“特点”,写在小学课本里的,是一些很深奥和很难懂的特点吗?

生:不是。

师:都是普普通通的特点,那么叫什么特点?

生:平常特点。

师:没有这么说的,但你的意思我懂。

生:一般特点。

师:对,第一中队的中队长,应该叫什么名字?

生:一般特点。

师:中队长都有了,该不该有个大队长?

生:该。

师:大队长叫什么名字?

生:太阳。

师:对啦。大队长就叫太阳(众笑)懂了没有?

生:懂了。

师:懂了,那么我们休息一会儿好不好?下课

第四篇:观摩名师教学实录 ——论文

马合木提江

课程改革从理念到教学实践,我们不得不碰触到一个个具体而又鲜活的课题。说明文教学在“淡化文体”的呐喊声中备受冷落,散见的相关论述也并未引起大家的注意。翻阅不同时期名师的课堂实录及通览各级各类的语文公开课,我们发现少有说明文的教学实例。是说明文太容易教了,不足以挑战教师的水平,还是说明文太难教了,不容易出彩?问题也许并不是这么简单。我们有必要对说明文教学进行重新的审视。有人这样说,目前语文界关于说明文的教学机制,就是一个“自身”面临“审判”的“法庭”,在这个“机制”下语文教师所讲的一切,其实就是一个“自身”面临“审判”的“法庭”作出的判词。照此说,自身面临审判的法庭所作出的“判词”其可信度和可遵照度就可想而知了。

然而现实的说明文教学我们正在遭遇着这样的尴尬:一方面我们自身面临着“审判”,一方面我们又不得不作出“判词”。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点:

尴尬一 ——原有说明文学校知识不适应新课程提出的新要求。

什么是说明,什么是说明文,翻开我们的教学参考用书及相关的语文论著,我们可以看到大同小异的表述。所谓说明就是把事物的形态、性质、特征、成因、关系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解说事物、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从叶圣陶夏丏尊在《国文百八课》里提出“说明文”(解说文)概念始,整整七十年,我们一直沿袭这样的说法。于是说明文教学“抓特征、理顺序、明方法、讲语言”大家都耳熟能详,但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也就这点东西。说明文教学就成了这样一种状况:把这点文体知识作为教学目标,把每篇说明文肢解为相同的几个要素,失却了每篇说明文特有的个性,把说明文只当“说明文”教。又有人因为说明文学校知识的陈旧、单调,想另辟蹊径而不得,或由于长期占主导地位的整个儒家文化总体上不重视对自然理性的探究,习惯于从文学的角度进行语文教学,比较难习惯对非文学文本以理性的眼光读解,这样的结果是把说明文上成不伦不类的文学课或常识课。如《看云识天气》和《大自然的语言》人们就津津乐道于其开头部分的描写。“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八年级上册)也竭力怂恿老师们作这样的文学性分析,并要学生熟读、体味、积累、仿写,却没有针对“说明文”这一文体特征进行“为什么这样写”的追问。再看王荣生先生对魏书生老师示范课《统筹方法》的分析:究其实,学生学的不是《统筹方法》这一“文”,而主要是文中所传递的“统筹方法”这一东西,即课文的“内容”。语文教学里的“语文”,如果真是这么一篇篇地围绕着课文里的“东西”转,那不成了杂货铺吗?

老师们要么死教那一点东西,要么教出一些五花八门的知识来。新课程改革显然意识到这个问题(但在《语文课程标准》中的阐述似乎底气不足)。我们看一看《语文课程标准》有关于“说明”(说明文)的表述,第三学段有“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第四学段有“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还有“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第四学段写作有“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从中我们得到的信息是:“阅读”中没有出现“说明文”的说法,只在第三学段分别就说明性文章、叙事性作品和优秀诗文提出阅读目标;《语文课程标准》仍然沿袭“五种表达方式”的说法,“写作”条例中仍沿用文体四分法——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单列了“阅读科技作品”并提出阅读要求。然而我们能看到的也仅有这些,再“没有具体的内容项目”,对“科技作品”也没有统一的界定,“科技作品”与“说明文”是什么关系,也未见有专家进行论述;新课程提出的这些变化也“未被要求论证其内容的合适性、与达成目标的一致性、可行性,对实施条件和适用情形更是几无考虑”。从而课程内容研制中本来存在的问题又转嫁给了教学,教师又得费力去揣摩“编辑意图”,教学又变成了教师(素质)的问题。教师的尴尬可谓大矣!

尴尬二——教材编写对“知识体系”和“主题单元”的两难兼顾。

教材编写的尴尬是,一方面要有对长期形成的读文传统与习惯(传统教材多以“语法——文体体系”组元,老师也习惯了这样的教学)给予必要的尊重;一方面又要有对以往教学进行纠偏的一种期待——以主题单元取代知识体系单元。这两种编排体系孰优孰劣至今尚无定论(也定不了),原因就在于各有优劣。然而从现实发展看,“主题单元”大有取代“知识体系单元”的趋势。如何避其劣势同时又拥有另一种编排体系的优势就成了教材编撰者面临的尴尬。简单比较根据新课标编写的三套初中语文教材(人教版、苏教版、语文版)我们可以发现教材编撰者在说明文编排上试图作出的努力。都以八年级上册为例:“人教社”初中语文实验教材编入了两个主题单元(参见下表),文体与主题结合,大致有“一般说明文”与“科技说明文”的区别;“苏教社”初中语文实验教材,则围绕单元主题“高新科技”编排了一个“自由读写单元”以对应《语文课程标准》中的“阅读科技作品”一说(下册则编有“事理说明文”单元);“语文社”初中语文实验教材,在七年级下册编排了“事物说明文”单元后,在八年级上册编排了一个“事理说明文”单元,也是对应“阅读科技作品”一说。写作编排上“苏教社”与“语文社”教材的文体要求更为明确。从简单比较中我们可以发现一方面三套教材都有主题框架的追求,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有对说明文文体的坚持。如何寻求这样的和谐点,确实是颇费踌躇的事。

教材编写的这种两难境地(有由第一个尴尬引起的,如教材编写对课标中“阅读科技作品”一条的僵化对应,就三套教材对“科技作品”概念的理解也值得商榷)直接导致说明文教学的两难境地。再以“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的“说明文”具体编排为例,加以阐述(见下表)。

由上表可以看出,编者是有意以第三单元和第四单元对应《语文课程标准》写作中的“说明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用说明性语言介绍具体的桥”的写作要求)和阅读中的“科技作品”,那么如果我们“揣摩编者意图”是不是该把这两个单元作如此处理呢:第三单元在兼顾主题的同时侧重于从文体知识的角度(写作角度)进行学习;第四单元在兼顾说明文特点的同时侧重于从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的角度进行学习。如何兼顾如何侧重如何在具体教学中体现出来,又成了我们在说明文教学上的另一种尴尬。

尴尬三——说明文教学和说明文阅读与写作考查的实际脱离。

尴尬一给我们带来的问题是,说明文学校知识的有待更新,说明文我们不知道“教什么”(或还要教什么);尴尬二给我们带来的问题是,似乎已经有人告诉我们要教什么,我们仍然不知道“如何去教”。但也有很多老师很简单地回答了这些问题,而且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考什么,就教什么。在应试教育仍然一统天下的当下,有着这样想法并付诸实践的老师不在少数。这样做确实也非常简省而有效率。然而,说明文教学也就蜕变成了习题训练:把一篇篇文章要么按课后练习题去训练,要么按作业本中的设题去训练,要么按中高考题型去训练,要么自编成练习题去训练。学生为要应付考试而认真地练着,以获得高分。“考什么,就教什么”,反过来还有一句话,不考什么就不教什么了吗?这就又有必要梳理一下中高考都考了些什么了。

就中考而言,一度在阅读考核中有这样的阅读设置: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文言文各一篇(段)。自然考查的也多围绕文体特点去考核,如说明文常见的题型为:本文段的说明对象及特征是什么;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这句话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等。这样的考查方式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那时的说明文教学目的性很强;当科技说明文成了高考的必考内容后,中考也紧随其后,文体知识就逐渐淡化,着重从不同侧面考查学生筛选、提取、推断信息的能力。于是习惯于文体教学的老师们又不知道如何处理文体知识的教学和这种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了。当科技说明文作为一种必考科目,高中语文老师定会针对考题“发明”出一些说明文的新教法。而通览2005年各地的语文中考试题,好多省市已经打破了这种文体的固定设置格局,现代文考核多为散文,文体的概念大有淡化的趋势,多从人文角度设题了,这时从中考的角度观照说明文教学,初中语文老师又该“教什么”呢。再有“话题”作文的兴起,最遭殃的就是说明文的写作(学习)了,在中高考中没有(或少有)以写说明文取胜的(在考场上要写出一篇以介绍知识为主的说明文确实也不大可能,而许多话题也不可能写成说明文)。教学中说明文受老师和学生的轻视就不难想象了。甚至有许多老师完全放弃了对“说明文”的写作训练。

造成以上尴尬的原因最后都可以归结为一个问题的明晰,那就是——为什么要学说明文。这是一个看似简单还真不能简单回答的问题。夏丏尊与叶圣陶等合编的《开明国文讲义》中这样说,解说文(说明文)的目的在传授知识,使人了解。或从写作的角度有人会这样回答:“认识说明文的写作规律。”这些“从来如此”的说法,我们有没有能力对其发出质疑?事实上已有许多不同的声音。王荣生在《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一书中,阐述“语文教材和语文教学中的问题”时,提到必须对语文学校知识进行重新的审理,重构语文知识,切实做好语文知识“除旧纳新”的工作(当然包括说明文知识);《语文教学之友》杂志(2005年第5期)有一篇文章甚至认为“说明文是一种并不存在的文体”;南开大学文学院的徐江教授则对“说明”“说明文”和“为什么要讲说明文”作了重新定义(《语文学习》2004年第9期),这里不妨抄录几句,以供参考: 《语文课程标准》在吸纳了各方观点后,对说明文的阐述有了一些新的突破。特别是文学作品与非文学作品的区分,并在第四学段单列了“阅读科技作品”一项。这些表述虽然还不如人意,毕竟为我们在说明文教学中寻求突破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

突破·途径一 ——对识文辨体的重新体认。

说明文既然作为一种文体存在,自有其独有的文体特征。明代学者徐师曾在《文体明辨·序》中说:“夫文章之有体裁,犹如宫室之有制度,器皿之有法式也。”这也就是说,文体知识就是篇章的“制度”和“法式”。在阅读分析中使学生掌握文体,才是科学的学习方法。明代陈洪谟也说:“文莫先于辨体,体正而后意以经之,气以贯之,辞以饰之。”这是对作者的创作要求,而读者对课文进行读解,也需先辨体裁,认识其内在的和外在的特征。这一传统理论是否会让我们回到就“文体”而教“文体知识”的老路上去呢?我们需要对“读文先辨体”这一传统理论有新的体认。李景阳主编的《语文教学论》中有一段话,或许可以为我们消除一点疑惑:

这样,我们在处理《桥之美》《说“屏”》《你一定会听见的》这类小品文时,就不必死板地将其归入“说明文”中进行教学。

而说明文教学如何“识文辨体”,则有一些先例在,大可借鉴参考,其中“比较法”算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如在教学法布尔的科学小品《蝉》时,我们不妨选郑振铎先生的《蝉与纺织娘》这样的美文,加以一番比较,我们就会发现两者在体式和风格上的明显差异:《蝉》的对象是自然界,而《蝉与纺织娘》的对象是人化了的自然。法布尔的注意力始终在蝉身上,而郑振铎的目的则最终是要转移人们的视线,从对蝉的诗意描述中引领出一种属于人的“精神”。这样一来,学生就会明白:什么叫科学家,什么叫文学家;什么叫科学作品,什么叫真正的文学散文。再如特级教师于漪老师教学《晋祠》一文时,则把《中国名胜词典》中关于“晋祠”的条目与课文进行对比教学,以获得对文章表达、语言、结构等的领悟。

突破·途径二——从科学的角度进行解读。

科学性是说明文的主要特点,而传统的说明文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只注重知识和技能这一目标的落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总是以说明文的相关要素对文本进行条分缕析,而对文本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视而不见。《语文课程标准》中单列“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就是对这种现状的纠偏。但愿不要狭隘化地理解这句话而走向另一个极端(教材的编撰有这样的倾向),其中的“注意领会”不是“唯一”。

从科学的角度进行解读,还有另外的意思是,要打破对文本(包括《教师教学用书》)的尊崇跪拜心理,以科学的批判精神去解读说明文。徐江认为当前的说明文教学是“在讲科学的平台上表演着不科学”。工人出身的德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狄慈根指出:“科学就是通过现象以寻求真实的东西,寻求事物的本质。”科学是不断向前发展的,科学的结论,有时只代表一时,且不一定都是正确的。教师可以在作者行文逻辑上的错误,或是编者解读错误,文本中的模糊点或有待于进一步验证的地方设计创新点,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如《中国石拱桥》中“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一节,有人对“首先”一点提出质疑,说应该是“中国水乡河网与丰富的石料等环境条件及文化传统造就了中国石拱桥的环境需要”。如《大自然的语言》中阐述“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时,《教师用书》把“古今的差异”一点也与前三点并列,显然是不妥的。作者用“此外”点开,老师可以在此处提问:为什么不列为第四个因素?通过思考可以体会出作者行文的缜密。如《绿色蝈蝈》中有学生对文中有关动物习性的描写提出了不同的见解等。学生一旦树立起这样的“科学意识”,说明文教学也就成功了。另外,宜把说明文放入相关的科学领域或背景中进行解读。如《中国石拱桥》与国内外桥梁发展史;《故宫博物院》与中国(世界)建筑艺术;《奇妙的克隆》与最新克隆技术;《大自然的语言》与物候学发展状况等,这同时要求教师要有一定的科学素养。

突破·途径三——与综合性学习活动相结合。

与语文教材中的绝大部分文学作品相比,学生对于数量有限的说明文不是很感兴趣。而日渐丰富的文学批评理论、哲学理论等等都给文学作品的解读注入了新的元素。然而这些对说明文的影响几乎为零,说明文不能借文艺学的羽翼以获得新的飞翔,只有从自身寻求突破。不过,却可以与“生活语文”“大语文”等观念接轨,和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相结合,以获得新的活力。而教材也有这方面的编排,如课文《中国石拱桥》《桥之美》与“说不尽的桥”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结合。通过活动,学生看待事物将拥有更高的视角,更广的视野,不再详述。

说明文教学虽然仍处于尴尬之中,但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这一潭浑水将逐渐变得

2008年6月17日

第五篇:9《鲸》名师教学实录

《鲸》课堂实录

执教:福建省福州市教育学院一附小 林莘

引入新课,提出问题师:【师简笔板画“鲸”】

生喊:鲸 。师:我们到浩瀚的大海上,看看真正的鲸吧! (播放媒体,学生观看鲸的录像片断,发出阵阵惊叹。)

师:看到这跃动的鲸,你特别想知道什么?

众生:鲸有多大?多重?它们有几种类型?它们吃什么?……

师:很好,只有不停地问,才会不断地发现,很多科学家、发明家从小都爱提问,从小就是典型的----“问题儿童”呢。你们对事物保持兴趣,真好,这是学好课文的关键。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说明文,题目就叫----《鲸》,学了课文,很多问题会迎刃而解。 还有的问题可能在课文中找不到答案,怎么办?

生:我们可以上网,可以找有关的书籍寻找答案。

师:对!好的课文就是一扇窗,一个引子,它可以吸引你探索更广阔的知识。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师: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生字会写吗? (学生在鲸的简笔画中按身体部位听写生字:腭、肺、肚、胎)

(师纠正位置写得不太准确的字并重点学习“腭”:让学生伸出舌头,顶住上腭,发出哒哒哒的声音,了解腭的准确位置。 “肺”字右半部最容易出错,教给孩子们口诀:上下通气,呼吸顺利。)

师:生字过关了,来读读课文。谁来读第一自然段? 这段写了鲸的什么特点,用一个字来概括。 (一生读,其余学生边听边在书上划出关键字。)

生(齐声喊):大。 师:有时候,我们读书可以把一段话读成一个字。

(请生读第二自然段) 师:这一段,你能不能把它读成一句话? 生:“其实它不属于鱼类,而是哺乳动物。”

师:你们真会读书,一段话读成一个字,读成一句话,都是抓关键、抓要害,就是把厚厚的书读----薄了。 后面所有自然段大家都可以用这个办法找到一个关键词、句,把它们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不信,大家自己可以试试看。

(请生读第四自然段) 师:这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与其他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有何不同? 有什么妙处?生:第四自然段第一句话是设问句。用上了设问句,就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富有悬念。 师:读书、习作不仅要注意字、词、句,还要关注小小的标点符号。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师:第一自然段概括成一个字:大,你不能再换一个词说明大?

众生:巨大,庞大,硕大,特别大,无比大……

师:那作者是不是这样说,鲸真的很大,非常大,大大大大大?

生(笑):不是。 师:第一自然段的每一句话都在写它的大,请同学们读读,划出你最喜欢的句子。 (生默读,划句子,师巡视)

生:我喜欢这句话: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 这里用了作比较的方法,写出了鲸特别大。

师:奇怪,怎不跟我们最熟悉的猫啊、狗啊去比? 生:因为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而鲸比象大多了,真让人惊叹! 师:是啊!象的确够大,但鲸竟比象大了50、60倍,最大的甚至达到100倍呢。(生连连惊叹)师: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所以用——比较。真是“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所以用——比较。【板书:作比较。】

生:我喜欢第一自然段中这句话: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师:(师请生做动作) 孩子们,我们来摸摸鲸的上腭,够得到吗?生:够不到!师:再高点,再高点!

(全班学生站起来,踩上凳子,兴致勃勃地摸)

师:好不容易够到啊!孩子们,如果让你们去鲸的嘴里看书,去吗?生:(异口同声)去!师:那鲸要是合上嘴了怎么办?那不就没命了吗师:所以,林老师是不愿意让你们白白送命的,作者也不会同意的。这句话里啊有一个词说明这只是设想,而不是真的去,是哪个词啊?生:“要是”。 师:对,从“要是”这个词看出作者用的是什么说明方法?生:假设。

师:【板书:假设】这里用假设说明方法显得特别的生动、有趣,富有想象力。 生:我喜欢这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因为用了很多数字,让我们感受到鲸可大了。 师:这里,作者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板书:列数字】 诶,我发现在这么多的数字词中,只有“十几头大肥猪”中的“十几头”用得太模糊,太不准确了,若换成“十三头”或“十九头”什么的岂不更好?

生:不行!因为鲸的舌头有大有小,猪的重量也无法确定,所以这里只能用模糊的数字。 师:看来这模糊的数字也是为了准确的表达啊。像这样模糊的数字和准确的数字课文中还有很多,找出来体会体会。师:下面,我要聘请一位小小解说员,用列数字的办法介绍鲸的“大”。为了更好地记忆这部分内容,大家是否发现这里的表达顺序?生:课文先介绍世界上最大的鲸,再介绍世界上最小的鲸,最后介绍我国发现的最大的鲸。

师:请问贵姓?生:免贵姓游。 师:哦,游导,你好!为了你解说方便,你可以把大屏幕当作世界上最大的鲸、把一位同学当最小的鲸,把老师----哦!就是本人当作我国发现的那头鲸,游客们,解说员说得好,你们记得配上“哇----”的语气词。开始讲解吧。

生: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海洋博物馆,我是游浩,大家叫我游导…… (“讲解员”生动地讲解,学生、听课教师笑声、掌声不断)

师小结本段的几种说明方法。学习第二自然段,体会说明文准确的语言表达 师:课文第二自然段介绍了鲸不属于鱼类,而是哺乳动物的特点。

(出示修改后的第二自然段)“……又经过了很长的年代,它们的前肢和尾巴变成了鳍,后肢退化了,身子变成了鱼的样子,适应了海洋的生活。”

师:以上内容在表达上有什么问题吗? (在教师的引导下,众生发现屏幕中的第二自然段少了“很长”、“渐渐”、“完全”、“整个”等词。)师:这几个词,你们认为哪个词最不能丢生:文中写的是“很长很长”,屏幕上只有一个“很长”,这里“很长” 不能丢。

师:平时写作文,老师反对用词重复,这里为什么要用两个“很长”呢?是不是多余的? 生:这里说明经过的年代实在是太长太长了。其它如“渐渐、完全、整个”等词的教学方法与此类似。)

师:起初,我们觉得这些词语可有可无,可仔细地一琢磨,发现它们一个也不能少啊!所以,我们发现,说明文的另一个特点,就是语言表达非常的——准确。

[板书:语言表达准确。] 平时我们写作文、说话都要注意用词准确。

师小结:学习这篇课文不仅要了解鲸的特点,更要学习说明方法,语言表达。

学习三-----七自然段,通过辩论认识鲸不同种类的特点及类比的说明方法。 师:【课件展示:须鲸和齿鲸,并加以分辨】你们喜欢哪一种鲸? 部分生:须鲸。部分生:齿鲸。

师:大家各有所爱,这样吧,喜欢须鲸的同学组成须鲸队,喜欢齿鲸的同学组成齿鲸队。等会儿两队来一场辩论赛,看谁的本领更强。辩论前,请大家自己读四-----七自然段,“须鲸”们把写须鲸的句子划下来,“齿鲸”们把写“齿鲸”的句子划出来。了解自己的本领,用最快的速度记住自己的绝技,等会儿才能“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学生自由读书,划出相关句子。)师:须鲸队,你们的口号是-----须鲸队:我是须鲸,我最棒!耶!师:齿鲸队,你们的口号是-----齿鲸队:我是齿鲸,我最猛!耶! (两队群情激昂)师:接下来,两队展开辩论,看看到底谁厉害,我是本场辩论赛的主持人兼裁判,辩论前提三点要求:

一、双方辩友应有礼有节,不可出口伤人,应有根有据,即根据课文内容,不可胡言乱语。

二、在强调自己特色优势的同时,可抓住对方的弱点进行辩论。

三、同伴陈述之后,请为队友摇旗呐喊,加油助威。现在我宣布,本场辩论赛正式开始!

(两队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激烈的辩论,通过辩论了解了须鲸和齿鲸各自的特点,课堂气氛达到高潮。)师:辩论太激烈、太精彩了,刚才,我们用辩论的方式了解了须鲸、齿鲸各自的特点,这样的辩论,也让我们了解到说明文的一个重要写法--类比。

看图片,布置作业师:最后,我们再去那辽阔的大海,看看这些了不起的鲸,知道吗,它们也有非常可爱的一面呢!课件图片展示,师现场配乐解说】晨曦初露,夕阳西下,我总爱出来散步,呼吸呼吸新鲜空气,欣赏欣赏美景;我们高高跃起,是表演空中芭蕾?还是要与天空试比高?和奥运冠军郭晶晶、吴敏霞比,我们“双鲸跳”毫不逊色呢!哦,我要回家了,我要把最美丽的影子留给你们,你们看,这尾鳍像什么呢?啊,我们一起出发啦,我们去哪儿?要去干什么?想知道吗?哼,就不告诉你们!请看,我最拿手的必杀技,凶猛的海豹、海狮统统成了我的美餐!哦,最后请大家欣赏最精彩的喷水表演!哈哈,各位大朋友、小朋友们,今天的演出到此结束,请给点掌声吧!谢谢大家!

师:今天的课就要结束了,作业是什么呢?以下两项可任选一项完成。

1、希望你把自己当成一只鲸,或根据课文内容或选择画面,写一段鲸的自述,向人们介绍你的生活。

2、刚才大家不是提了很多问题吗?有的解决了,有的书中没有答案,你们可以自己上网查查资料,寻找答案,写一段话,并试着用上今天学到的说明方法。

结束语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鲸,了解了鲸,其实鲸的世界里并不是只有欢笑,它其实也有眼泪,并不是只有美好,其实也有血腥和恐怖。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心中对他们充满爱,它们的明天会更美好!最后,让我们深情地和它们说:再见!

上一篇:美丽中国实践活动报告下一篇:门式钢架钢结构设计书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