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 辩论 质询小结和总结陈词

2024-04-20

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 辩论 质询小结和总结陈词(共6篇)

篇1: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 辩论 质询小结和总结陈词

质问小结:

谢谢主席,大家好。

我方一再重申,我们并不否认外来文化在塑造城市文化魅力中的重要性,只是外来文化的特殊性使其无法在本地长久的站稳脚跟,换句话说,外来文化永远成不了社会的主流!即使外来文化会有合乎时代的强势,但本地并不是它温存的土壤,它能够用来丰富和发扬本地传统文化,却不能反客为主,所以并不能重用外来文化塑造城市文化魅力。

城市是一群具有相似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的人的聚集地,这种共同的文化传统,是人们内心所熟悉和用以维系人心的城市软实力,一座城市倘若没有了大家共同信仰的东西,这座城市就毫无活力生气可言。我方所一直坚持的是本地传统文化在本地有群众基础,在本地有历史传统,它就是城市文化的根基。试问,那座城市会用外来文化刨掉自己的老根? 对方辩友你无法否认。

针对对方辩友所说,我想指正其中几点纰漏和不妥之处。

对方辩友请不要曲解我方观点,我们再次重申,本地传统文化是基于一定地域的自古以来的历史和传统积累形成的今日社会风俗的反应。而不是像对方辩友所言。而外来文化我们给他的定义是除开本地文化以外从外部传入的文化,并无国家民族之分。

传统文化,我们不否认其固有的弊端,也不否认外来文化鲜明的时代特征,但传统的东西是根,是根就不能动摇,何况国家现在要做的就是发掘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这一点上我们正在学习外来文化的优势,难道这样的传统文化会有人丢弃吗?

我的总结完毕,谢谢大家。

总结陈词:

谢谢主席,大家好。

首先,再次总结我方观点。

我们并不否认对方观点,但实乃不敢苟同。我方坚持认为,本地传统文化有两个无可比拟的优势,一,它是本地的文化。本地的就是本地人所共有的,它因地域不同而有鲜明的特征,是本地人所钟爱和接受的,是外部的人难以短时间融入的,这样的特性使本地文化具有地缘文化的优势,外部文化难以深入,既然这样,又何谈外来文化塑造本地城市文化?二,它是传统的文化。城市文化传统是城市居民长久以来所习惯的,是世世代代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早已深入人心,早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样的根基是外来文化难以撼动的。若要以外来文化塑造城市文化,难道要传统文化让位于它吗?这是不是有些蚍蜉撼大树的味道呢?

基于这两个优势,塑造城市文化的魅力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这样。着重本地传统,发掘传统文化中的时代价值,激发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发扬本地的特色与优势,做成代表城市形象的城市名片。同时吸取借鉴外来文化的优势,结合本地特色来丰富本地文化。这样一来,城市文化魅力就可以彰显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本地与外来的融合之中了。

但严峻的现实是,中国数百座城市在城镇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呈现出 “千城一面” 的城市形态和格局,甚至比麦当劳的汉堡、肯德基的鸡翅还要标准化,中国城市的文化个性、市民的“集体记忆”正在整体丧失。也有例外的,如扬州就是个好例子。这数十年来,别的城市都在大拆大建,扬州独自走了一条不与别人比GDP,不比高楼大厦的现代化路子。现在,扬州人将古城整体保存下来,他们自豪地说,本地传统文化是扬州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上述例子可以表明,我们城市文化的塑造过程中不得不考虑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同时又要求发展,那么必须以本地传统文化为依托,发掘时代潜力,创造时代价值,以此塑造城市文化,发展城市经济。

以上是对我方观点的强化和总结。

其次,若要引进外来文化,它必须作为世界范围内先进文化的代表而被引入,对于塑造城市文化而言,我们吸取外来文化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先进理念和创新模式,这也是历史上最有效的方法。但切不可因其先进而将其置于比传统更重要的位置,我们已经拥有的怎能轻易丢掉呢?早在封建传统垮台之际,鲁迅先生就用拿来主义帮国人指出了一条明路,批判的继承传统化,合理的借鉴而不是重用外来文化,这样的方法在今日的城市文化建设中仍然可以遵循。

在此处,我再针对对方辩论中的不妥之处予以指正。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中外文化碰撞交流,并不意味着要重用外来文化。是在交流的过程中吸取借鉴,而我们城市本土的文化才得以进步,最终的目的在于促进本地文化发展,所以外来文化起了辅助作用。

文化竞争是可怕的,这样做的后果很可能是丧失了传统又没全盘学习外来文化,最终导致城市文化根基丢失,变成不伦不类的另类文化杂合。对于外来文化的引入要慎重。

两种不同文化并定有其相互排斥的抵触之处,再有包容性的文化也不可能全盘接受外来文化。

篇2: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 辩论 质询小结和总结陈词

今天我方的观点是:手机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从社会学角度来看,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合,而人的社会关系又是靠什么来维系呢?靠的是联系,没有联系,社会关系无法建立。而手机作为现代社会最为普遍且重要的通讯工具之一,它给人与人与之间提供了联系的可能,密切了人的社会关系;使人们的交流更加便利,沟通更加深刻。因此,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从农业时代到信息时代,从飞鸽传书到弹指间的沟通,手机在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中发挥的作用不置可否。

第一,从手机具有的传统功能来看,手机利用通话功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并降低了交易成本,使动动手指就能热线你和我成为了现实。让我们可以在第一时间给亲朋好友送去关怀和温暖。

第二,手机通过功能的不断进步并结合新的人际型态,创造出一种新的人际关系;使得人际距离再也不受时空距离、个性、生活经验等等的限制。正如著名品牌诺基亚说的“科技始终源自于人性。”随着各类手机软件的开发和使用,手机把更多我们现实生活中接触不到的人融入到我们的世界中。手机APP功能使我们无论身在何处只要用一张照片、一段简单的文字便能与所有的好友互动、交谈。具有卫星侦测功能的软件甚至能够使我们与未曾谋面的陌生人在不同时间的同一个地点,透过文字与画面,在美食和风景上进行心得的交流与分享。

第三,手机的多元化发展让更多同时空或者不同时空的人产生交流的机会,它甚至打破了过往必须以认识为前提这一限制,在手机的世界里,两个生长在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人,可以透过手机交流软件分享不同的人生观念或看法;在手机的世界里,可以与在现实社会中不可能认识的作家或书迷透过手机电子书软件进行智慧的共享。

由此可见,手机为我们创造了新的人际世界,但更准确的是它创造了一个一机在手,世界我有的零距离世界。也许有人会说,过分使用手机的通话功能和过分依赖手机的软件功能会降低人与人之间的互动频率,进而造就人际的疏离。这只不过是把现代人际关系的多元性与全元性看窄了。因此,我方认为,手机的科技发展是现代人际关系的一扇任意门。它既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又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灵距离。谢谢大家,我的陈述完毕。小结:谢谢主席、对方辩友和在坐的各位!

在对方辩友看来,手机出现后,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由少而深变成了多而泛。我们先来看由少到多这一变化,举一个简单的例子,通过手机,我们由只能认识周围的一二百人变成可以认识世界各地的人,这为什么不是一种拉近?从全球大融合的背景来看,这是一种更广阔和深刻的拉近。我们再来看由深到浅这一变化,我并不知道对方辩友是如何让感受到这种变化的。我们在座的所有人,难不成因为今天我们使用手机就不与自己的家人联络了吗?情侣平时靠电话甜言蜜语,见面时就不给对方拥抱了吗?就不一起度过重要的节日了吗?如果对方辩友认为这是一种疏远那么只能说明对方辩友只是拿手机用来应付泛泛之交的。但是在这里,我方要为大家强调的是,手机的使用是信息时代带来的必然,是现实生活带来的必须。在现实生活中总有在外工作、学习,背井离乡,远离亲朋的人们,那么手机于他和他的亲朋而言,每一次交谈、每一次关心、每一句问候都是深刻而珍贵的。也就是说,这必然是一种拉近,而不是一种疏远。

谢谢大家,我的陈述完毕。

对方漏洞:

篇3: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 辩论 质询小结和总结陈词

佛教自西汉传入中国以来,就和中国的儒、道等思想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融合。在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儒家思想也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发展,至宋明时形成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和以王阳明为代表的心学。佛教在中国化的过程中既吸收儒家早期思想的精华使自己在中国立足,又不可避免的影响着后期宋明理学的形成与发展,然而宋明理学虽然接纳了佛教的一些观点使自己形成成套理论,但宋明理学并不是一味接受,他们对佛教不符合中国文化的地方进行的批判又促进了佛教的进一步中国化。通过对中国佛学和宋明理学的研究,对我们如何看待外来文化有很大的帮助。

一、佛教的起源和中国佛教的起源、发展

佛教发源于印度,印度佛教的产生经历过相当长的历史过程。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摩尼。释迦摩尼本名悉达多·乔达摩,是迦毗罗卫国净饭王太子,少年时受过婆罗门的传统教育,学习过“五明”学。由于从小丧母,又遭亡国之痛,在20岁时开始离家出走探求人生解脱之道,最终在菩提树下沉思七天七夜,悟出真理,求得了解脱之道,这个真理就是佛教最早的,也是最基础的理论:“四谛说”。四谛说分为: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苦谛”是佛教理论的出发点,其他理论都是由此引出的,其主要观点认为:每个人的人生复杂多变,经历曲折,然而可以一个字概况,那就是“苦”,如果要得到解脱,就要从克服人生的爱恋和追求入手。“集谛”主要是具体分析人对人产生爱恋和追求的基本原因,归结起来是三说:“五阴聚合说”、“十二因缘说”和“业报轮回说”。“灭谛”主要是论证佛教徒在世间最高理想—“涅槃”。“道谛”主要是论述人生解脱之路,也就是通往“涅槃”的路。

二、宋明理学的形成和分派

宋明理学是封建社会后期的主要意识形态。

理学的基本命题是“存天理,灭人欲”。因此,其主要讨论的问题便是“天道”和“人性”的关系。宋明时期,出现这种命题的并不是偶然的,有着它深刻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程朱理学以“天理”作为世界的本原。他们强调“天理”是宇宙的根本,“合天地万物而言,只有一个理”。他们提出了“理一分殊”。在此基础上,程朱理学展示出了他们的人性论和认识论,在人性论方面,他们认为“天理”本身是至善的,但是因为“气”有阴阳,清浑之分,才会使人产生不同的性格,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虽然在“理本论”和“心本论”上产生分歧,但是他们在大的目的上是一致的,即在思想上继续巩固儒家的地位,以达到维护封建统治的合法性以及封建纲常的合理性。

三、中国佛学和宋明理学的联系和区别

究竟中国佛学和宋明理学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我们从本体论、人性论这两个方面来探讨这些问题。

1.本体论上佛教和理学的联系和区别。首先,佛教通过夸大人思维的能动性和相对独立性,使思维和客观事务相脱离,并将其神圣化,以达到使思维成为先于客观事物而且独立存在并能支配和改造客观事物的东西。这种说法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因为人每一个行动,事先总是有一个主观目的的支配。从另一个方面看,客观世界一切对人有用的事物,大多也都是人们改造的成果。

我们在看宋明理学史时却发现一种矛盾的现象,一方面宋明理学大师们用佛教的本体论思想建立自己的本体论体系,另一方面又口口声声辟佛。对于这个现象,我们要看出这不是偶然的,关键在于要揭示“理”的内涵。佛教和宋明理学虽然都用“理”的概念作为本体论范畴,但是他们对“理”的内涵的理解却是根本不同的。佛教不论任何宗派所讲的“理”都是指性空之理,所谓“空”,不是指空无,而是指“假名”,或者“不真”,也就是说,在佛家看来,客观世界万事万物,看起来煞有其事,其实都是过眼云烟,都是空的,虚假的。

由此可见,虽然在本体论上,佛教虽给了宋明理学启迪,但宋明理学却和佛教有着本质上的本体论内涵的区别,有着自己的特点。

2.在人性论上佛教和理学的联系与区别。在人性论上,佛教各宗派的观点不外乎是性具善恶论和无善无恶论。性具善恶论主要观点是:人的先天本性具有“善恶”二性,至于以后表现出“善”还是“恶”,在于人的修行与否与修行程度。无善无恶论则认为,人性生来是纯净的,不具善恶,至于人们在生活中表现出的善恶言行,是由人的后天的修行所决定的,是因人而异的。在所有的宗派中,无善无恶论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

而理学的人性论,大多都是主张性善论的。程朱理学推崇理本论,认为天理赋予人心便表现为人固有的善性。陆王心学强调心本论,认为“天理”即在人心;人心既是天理,这就更是性善论了。

3.佛教的妥协及意义。面对宋明理学大师们的批判,为了使自己得到更好的发展,佛教也不断的进行改善。如禅宗就对传统佛教的修习方法就进行了重大改革,他们主张修习不必定要打坐、做功课,“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付臭皮囊,何须做功课”,认为只要性心清净,出家人可以成佛,在家人也可成佛,不再强调必须出家,在寺院修习。

从中国佛教和宋明理学的区别和联系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本土文化和一个外来文化相互融会的成功例证。两种文化融会的结果是相得益彰的:外来文化融会本土文化的“精华”,终于在异域站住了脚;而本土文化则因为汲取了外来文化的“精华”,使自己获得质的飞跃,进而形成一种新哲学,新文化。

[1]尚荣注译.坛经[M].中华书局,2010.

篇4: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 辩论 质询小结和总结陈词

外来文化,即世界上其他国家或民族的文明成果,其中不乏值得我们学习的成分,如民主自由、平等博爱、公平正义、科学精神、民主思想等,但也有消极腐朽的内容,如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

在开放的今天,该如何正确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呢?

首先是继承问题。无论是中国传统文化还是外来文化,都有优秀的文化成果,也有消极腐朽的内容,那我们就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批判和继承有机结合起来。

其次是创新问题。对于中国传统文化,除了坚持“古为今用”、批判继承之外,还要结合时代的特点加以发展,推陈出新,使传统文化焕发时代的光彩,以其深厚的东方底蕴、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格、丰富多彩的中国气派展现在世界舞台上,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

再次是借鉴问题。对于外来文化,除了坚持“洋为中用”、批判继承之外,还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把它熔铸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中,使其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

例:材料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和吉祥物。

相关链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和吉祥物的设计理念共同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特点。外国朋友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很感兴趣。

材料二2008年8月8日晚8时,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北京“鸟巢”隆重举行。近2万名中外艺术家和文艺工作者用奇妙的创意、高科技的手段、动人的表现手法,奉献给全世界一台经典的奥林匹克视听盛宴。当开幕式表演奏响第一个音符,当演员迈出第一个舞步,当会场打出第一缕灯光……一个古老而又现代的“文化中国”豁然展现。不论是传统画卷、文房四宝,还是戏曲、礼乐,这些极具民族特色的“中国元素”,在声光电火烘托的艺术氛围中,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组合。

阅读材料一、二,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北京奥运会会徽的设计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这有什么意义?

2材料二中,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表演中的“中国元素”,你能感悟到什么?

3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极具民族特色的“中国元素”?

4面对不同民族、国家或地區的文化,我们应持何种态度?

5你认为举办北京奥运会给我国社会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

分析:材料一体现的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征服了不少外国朋友,它不但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而且成为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材料二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晚会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相结合,成为极具民族特色的“中国元素”,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组合。我们对待极具民族特色的“中国元素”的正确态度是结合时代的特点加以创新。面对不同民族、国家或地区的文化,首先要坚持“洋为中用”的方针,批判地继承,然后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将它熔铸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对北京奥运会给我国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可从经济、文化、国家形象、民族凝聚力等角度来分析。

参考答案:

1能够展现中国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亲和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也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而且也成为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人类历史的瑰宝;传统文化要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发展;对待我国传统文化,要坚持“古为今用”的方针,把批判和继承有机结合起来。

3我们要继承中华民族历史上一切优秀的“中国元素”,并结合时代特点加以创新和发展,推陈出新,使“中国元素”焕发出时代的光彩,使“中国元素”以其深厚的东方底蕴、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格、丰富多彩的中国气派展现在世界舞台上,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

4我们要坚持“洋为中用”的方针,把批判和继承有机结合起来。我们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积极吸收整个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把它熔铸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中。

5通过举办奥运会,我国加强了与世界人民的友好交往,有利于我国树立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有利于传播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理念的贯彻落实,有利于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模拟考场】

某中学学生小刚即将赴英国伦敦参加为期一周的中英学生友好文化交流活动。在临行前,他特意挑选了几种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纪念品,准备与伦敦的中学生进行交流,有京剧脸谱、2008奥运吉祥物、长城明信片。

(1)如果你是小刚,你会首选哪种纪念品送给伦敦的中学生,并说明理由。

(2)请为你选择的纪念品配上简洁的中文解说词。(要求:100字以内,突出文化交流的主题)

参考答案:

篇5:中国与日本:怎样对待外来文化

近代中日两国在引进西方科技方面所存在的差异,是以两国在认识与处理外国与本国科技文化关系上持有的不同的对外文化价值观为前提的,而这种差异又是以两国历史和文化的差异为基础的。

从历史上看,当中国从原始社会进入到奴隶社会时,日本列岛才组合成最初的群落;当中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化时,日本才开始滋生出奴隶制的萌芽;当中国正处于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各登文坛,竞相争鸣的时候,在日本列岛上却还过着采集果实于森林,捞鱼贝于海河,猎鹿、猪兔于山野的从文化上看,日本历史上没有出现过,也从来没有出现过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化、思想和科学技术方面的巨人。

不同的文化结构与相对位置:

实体与中空;"内核"与"外缘

具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文化内容和体系。这种博大精深的文化实体以它所具有的强大同化力和辐射力,把它周边的国家都囊括于其中,形成了以本国为中心并为世界所公认的东方文化圈。因此,中国文化完全是一个实体文化和"内核"型文化。

当时在文化与历史上都相对落后的日本,除了其固有的"神道教"文化以外,本身几乎没有多少属于自己原创性的内涵,就连日本人曾经推崇的"和魂洋才"中之所谓的"和魂"也只是一个"空壳"("和魂"在英语里意指"消化",在日语里意指"容器"),本身不具有真实的内在含义。对于这一点,日本人自己也承认,他们说"和魂"是"日本人心中的空心结构",是日本文化中空结构的表型象征和外在表现。这种文化历史与结构再加上日本所处的地理位置(处于中西方文化辐射、传播的交接位置),使得日本文化成为一种中空的"外缘"型文化。

不同的对外文化价值观:

崇内鄙外和鄙内崇外

上述两国不同的文化历史与结构,自然使得两国在对外国文化与科学技术的认识态度上出现了差异。中国持有的是在"中国文化中心主义"指导下的崇内鄙外的对外文化价值观,而日本却在鄙内崇外意识作用下拥有"文化相对主义"价值观。

中国崇内鄙外的对外文化价值观在近代表现得尤为明显:其一,当英国使节于1783年提出与中国通商并互派使节时,清政府却认为,西洋"与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拒绝与西方进行往来。当英国再次于1816年要求通商贸易时,清政府也"天朝不宝远物,凡尔国奇巧之器,亦不视为珍异"。

其二,关于是否应该向西方学习,他们或"外国之利器为奇技淫巧,以为不必学",或以"外国之利器为变怪神奇,以为不能学",试图通过对西方科技的百般诋毁来横加阻挠。正是受到这种对外文化价值观的影响,雍正帝下令驱除西方传教,开始实施闭关锁国的政策。

日本自知自己是一个孤立岛国,落后贫穷,时刻产生出一种危机感。他们认识到,岛国的宿命使日本没有独创文化的能力,只能贪婪地吸取外来文化,经过取舍、选择、创造出适合自己的文化。在此影响下,日本民族形成了"认同外来文明的尊崇价值观"和"功利现实的拿来主义价值观"。

这种对外文化价值观使得当时的日本人认为,只有依附于中国才能生存。然而,中国在两次鸦片战争中的失败,给日本人的心理意识以很大打击,迫使他们重新认识自己的对外文化价值观。日本启蒙思想家们通过对中西科技文化的比较研究,彻底从原来面对中国古代文化的"鄙内崇外"转向面对西方文化的"鄙内崇外"。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和魂洋才"的对外文化价值观。

“和魂洋才"的特点在于:"和魂"内容主要指"神国主义思想","洋才"则主要指的是西方的技术器物和文化制度。这充分反映出日本人的普遍愿望,即既"保留自己的文化、自己的生活方式,上下之间的特殊关系以及他们自己的家庭结构,而同时还要建立一个具有可与西方国家相匹敌的力量的近代国家"。

不同的科技转移方式:

注重输出与注重输入

不同的对外文化价值观影响着两国各自的科技转移方式,即中国注重对外输出,而不注重向内引进,而日本却与中国完全相反,注重向内引进而几乎不向外输出。

英国著名科学史学家李约瑟曾经指出,古代中国至少有26项技术(还有其他技术)"在公元1世纪到18世纪先后被传到了欧洲和其他地区"(西方在此期间,向中国输出的技术只有四项)。明朝大太监郑和于1405年~1433年先后七次远渡西洋,出访30多个国家,其目的不是学习西方国家的科技文化,而是向西洋诸国宣扬中国的富强,让他们在朝贡的名义下同中国进行贸易往来。顺从者抚慰之,不恭敬者擒拿或击败之,以恩威并用的办法使他国畏服并臣服于中国。

日本从古到今都在为和异种民族、异质文明的接触、同化而努力着。从16世纪40年代起,日本开始直接接触西方的科学技术。1582年,日本巡察使范礼安组织"少年遣欧使节团",远赴欧洲进行考察,不仅带回了风琴、竖琴、吉它、小提琴等西洋乐器,还带回了活字印刷机、《世界地图册》、《世界城市地图》、地球仪等西方科学技术,从而改变了日本人传统的"世界"观念,开阔了日本人的视野,进一步激发了日本引进西方科学技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1871年,日本为了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羁绊,谋求实现"与万国并立"的目的,明治政府不惜耗费巨资派遣"岩仓使团"出访欧美,考察并引进西方各国的政治、法律、经济、文化教育、军事制度和科学技术,以促进国内改革和科学技术的近代化。

篇6:外来语与日本文化的创造性

关键词: 外来语 日本文化 创造性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深受文化的影响。金田一京助曾说:“一个一个的外来语就是吸收外国文化的种子,外来语是研究如何吸收外国文化的重要资料。”

1.外来语的概念

外来语是从其他国家引进来的语言,它是通过把其他国家的语言融合到本国语言中,并被本土化而使用的语言。日语的词汇可分为汉语、和语、外来语三个部分。其中汉语不是日本固有的词汇,是受汉文化的影响而形成的产物。因汉语传入日本历史悠久,已经成了日语的一部分,所以很多学者不把汉语纳入到外来语中,即在日语中,外来语主要是指从欧美国家吸收过来的词汇。

2.日语中的外来语

日语中外来语的吸收方式主要有意译和音译两种。意译是指根据语言内在意思进行翻译。在日本,外来语最初是通过意译的方式被吸收的。首先是将外来语进行翻译,然后制造成汉字词,最后根据汉字的发音确定其读音。如日语中的「抽象」、[意志」、「静脈」、「美術」、「自治」、「法学」、「電報」、「科学」、「化学」、「鉄道」、「唯物論」等词都是通过意译创造出来的,可以看出这些词与思想、观念、法律、制度、科学、技术、医学、艺术等各个领域有关。日本人根据外来语的意思,利用汉字造词的规律创造出的这些新词汇,不仅对日本,对我国的词汇扩充也有着重要意义。

音译是指模仿外来词汇的发音,用片假名进行表记的一种方式,是现代日语表记外来语的主要方式。在日本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大量的外来语涌入日本,而意译的方式满足不了当时社会的需求,因此日本人采取了音译的方式。日本人通过音译的方式吸收外来语后,并没有停止,而是根据日本人的发音习惯、需求,对外来语的词形、词性、词义进行了再次创造。本文将其规律总结为以下几点:

(1)缩写外来语。日本人发现通过音译吸收的外来语中有一部分较长的词汇,此类词汇不仅难以掌握,而且书写较麻烦。于是日本人将较长的外来语或复合外来语缩写成具有日本特性的4拍词汇。如将「マス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缩成「マスコミ」、将「パーソナルコンピューター」缩成「パソコン」、将「コンビニエンスストア」缩成「コンビニ」、将「エアコンディショナー」缩成「エアコン」、把复合外来语「デジタルカメラ」缩写成「デジカメ」。在使用上不仅方便,还使外来语更加本土化。

(2)复合外来语。日本人利用日语词汇的造词规律,创造出了大量复合外来语。将汉字词与外来语结合成为固有的词,如「電子メール」、「生ビール」、「インスタント食品」、「ゴミ箱」、「消しゴム」等。将两个以上的外来语复合成一个词汇,如「アイス·クリーム」、「インスタント·ラーメン」、「サラリー·マン」「クリスマス·ツリー」「ハッピー·エンド」等。或在外来语的前面、后面添加「マイ」、「ミニ」、「アップ」、「ダウン」等前、后缀创造出新的词汇,如「マイカー」、「ミニスカート」、「レベルアップ」、「コストダウン」等。

(3)改变词性。日本人根据日语词性的特点进行了再创造。如在外来语后加「する」、「る」、「だ」、「い」改变其词性,如「カンニングする」、「チェックする」、「サインする」、「サボる」、「アジる」等改为动词。「スポーティーだ」、「スイートだ」、「ハンサムだ」、「シンプルだ」、「スムーズだ」等改为形容动词。「ナウい」、「ニューい」、「アンニューい」改为形容词。

(4)改变词义。日本人为了使用方便,缩小了一些外来语词义的范围。如「ゲスト」是从英语guest一词音译过来的。在英语中,guest是客人、旅客、来宾的意思,而日语中的「ゲスト」一般指客人;rice在英语中是稻、米、饭的意思,而日语中的「ライス」是饭的意思。

3.日本文化的创造性

日本从古至今不断地吸收大量外来文化,最初日本吸收了汉文化。随着中国汉字的传入,日本结束了没有文字的历史。日本人通过参照中国汉字的偏旁和部首,创造出了平假名和片假名,后又模仿汉字的造字功能创造出了日本特有的国字。如「鰯」字,其意思是最弱的鱼。

16世纪中叶,日本通过西班牙传教士赴日传教,开始吸收西方文化。18世纪向荷兰学习,引起了“兰学”热潮,大量的有关西医、天文学等外来语涌入日本。明治时期,科学技术的引进、“和魂洋才”口号的提出,使外来语在日语中数量激增。

日本大规模地接受了外来文化,同时吸收了大量外来语。然而,日本不是局限为不断地无谓吸收,而是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造,通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外来文化本土化。日本吸收了中国汉字,但没有照盘全收,而是根据本国的特点、需求进行了改造,创造出“和汉混合”的文字体系。从欧美国家吸收了大量的外来语词汇,同样没有照盘全收,而是根据日本本国语言的特点、习惯对其词形、词性、词义进行了创造,丰富了日语的词汇,使日语更具有活力。如此,我们可以看出日本人的创造性具有一个鲜明的特点,那就是无论是吸收汉文化,还是西方文化,日本始终以本土文化为核心,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造。即无论是“和魂汉才”还是“和魂洋才”,“才”可以是“汉”也可以是“洋”,而“魂”是始终是不能改变的。

4.结语

外来语是吸收外来文化的种子,日本对这颗种子进行选择性吸收、改造,使得外来语更加日本化。通过以上分析,日语中的外来语清晰地表明了日本文化的创造性。日本人的创造性是以本土文化为核心的创造,这种创造性值得我们学习。

参考文献:

[1]徐玲.浅论日本文化的和洋结合[J].学术论坛,2007(01).

[2]闫志章.汉语对日语的影响[J].科技资讯,2008(11).

上一篇:小区安装监控方案下一篇:秘书学概论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