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和大学语文

2024-05-03

传统文化和大学语文(精选6篇)

篇1:传统文化和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课程考查作业

作业类型:1.文学文化模块 2.实用写作模块 作业题目 对传统文化的看法 班级13级化学三班 学号***姓名 *** 课程负责人 时间 作业评阅人 成绩

大学语文课程组

二零一四年一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

理性的文化,越是科学发达,人们的文化水准提高,认识能力增强的情况下,越是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在人们没有文化愚昧的情况下,中国传统文化是不易推广与传播的,因为它不具备传播这种文化的软件与硬化。在中国历史上,无论什么时候,哪一个封建王朝都没有真正彻底的贯彻中国传统文化,所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从来都没有像《圣经》文化和《古兰经》文化那样,左右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的命运。现在最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彻底贯彻,而这种贯彻是民主的、自由的,人们自觉自愿地接受的,不愿接受马上就可以反对。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另一方面,近代落伍了的中国正在现代化,虽然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思维、行为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中国文化也在全方位地转换和发展,但是这种转换和发展本身就是从传统开始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本身具备文化科学价值。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根据历史所能提供的条件,创建、改造、传承下来的精神成果的总和。五千年泱泱大国孕育出的传统文化,维系了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和发展,是国家统一、人民团结的精神纽带。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实践性和辩证性、过程性和渐进性、民族性和融合性、统一性和差异性、规范性和操作性、道德中心化倾向和封闭保守性等特征,这些特征是精华与糟粕、积极与消极的统一。中国传统文化在具体特点上则表现为:生命强盛不衰;追求稳定实际;重视整体协同;重于道轻于器;追求和谐,崇尚和美;见利思义,推己及人;兼容并蓄,有容乃大。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应全面准确地理解和理性地看待,应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去对待,做到“古为今用,批判继承”、“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对那些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优秀价值原则,可以转化为时代精神来继对有些内容可抽取其封建性的思想内核,提取其有用的精神因素,使之成为今天新文化建设有用的思想要素。如“民本”思想,从西周初年的“敬天保民”到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再到荀子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民本思想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和不合时宜的成分,必须否定和抛弃。如“三从四德”的女性观,“天不变道也不变”的自然观,“别尊卑,明贵贱”的封建等级观等。总之,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不可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肯定。要带着分析的眼光对传统文化加以鉴别,在此基础上进行扬弃,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篇2:传统文化和大学语文

大学不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在一定程度上说,大学的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具有超越物质存在的历史价值。这正是我们今天研究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的意义之所在。

文化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外延十分广阔的概念。从广义的角度进行定义,文化应当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知识体系、价值观念、生存方式的总和,它涵盖了人类在 认识和改造自然、认识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形成的一切文明成果。从狭义的角度定义,文化则主要是指与经济、政治相区别的观念形态,它涵盖的是人类的精神生产活动及其成果。

以下对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的讨论,将以狭义文化概念为基础来展开。

一、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

大学文化是由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大学人”在对知识进行传承、整理、交流和创新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与大众文化或其他社会文化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文化系统。与大众文化或其他文化相比较,大学文化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

首先,大学文化是一种追求真理的文化。大学以传承、整理和创新知识为己任,是知识的集散地和创造源。而创造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提出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的过程,就是探求未知世界、求证事物本质的过程,就是历尽艰辛、追求真理的过程。在这种特殊活动和特殊环境下形成的大学文化,必然深深地留下“上下求索”的烙印,必然把追求真理、坚持真理、捍卫真理作为自己的旗帜。

其次,大学文化是一种追求理想和人生抱负的文化。创造知识和传承知识的终极目的,是推动人类的文明进步,是为了使人能够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使人类美好的信念和情感得到充分的张扬。一句话,是为了满足人类永恒的需要。大学文化总是把人类的未来作为自己的建设对象,充满了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充满了对自己民族、对社会、对整个世界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与普通的商业文化、时尚文化、消费文化等相比较,大学文化所凸显的是:执着的价值追求,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神圣使命。

第三,大学文化是一种崇尚学术的文化。学术活动是大学存在的基础和核心。大学文化拒绝一切思想观念的和教条的禁锢与束缚,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始终强调独立人格、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要求在自由的氛围中进行学术的理性思考和研究,在开放的环境中实现科学的创新和发展。

第四,大学文化是一种严谨求是的文化,大学的活动,主要是进行人与自然、人与宇宙、人与规律、人与逻辑、人与道德、人与社会、人与命运的思辩和对话,这种思辩与对话本身就是一个严谨的学术过程。因此,大学文化鄙视浅薄、浮躁、虚假、急功近利和随波逐流,崇尚严谨、逻辑、实证、经验,崇尚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艰苦攀登和勤奋工作。

第五,大学文化是一种具有强烈批判精神的文化。科学的特性就是大胆质疑,整理知识、继承传统需要批判鉴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学术交流、文化交融需要批判与反批判的碰

撞;创新知识、追求真理,需要不断超越他人和自我,不断批判他人和自我;推动社会文明进步,需要批判的精神,从而达到超越现实、实现理想的目标。

尽管大学文化具有多方面的特质,但其核心和灵魂只有一个,即大学精神。如果说上述五个方面的品质主要表达的是大学文化的共性的话,那么,大学精神这个概念更多的则是在诠释一所大学的个性。坦率地说,并不是每所大学都具有自己独立的大学精神,只有那些在长期的办学历史中,通过对自己办学理念的倡导、践行、提炼和升华,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价值判断和理性诉求的大学,才名副其实地具有自己的大学精神。大学精神一旦形成,就将为学校抗打击求发展注入坚强的生命底蕴,并发挥出强有力的价值导向、群体凝聚和社会辐射等一系列功能。

在中国高等教育一个多世纪的历史中,不少大学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大学精神。例如,北京大学以“提倡新学,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而闻名,清华大学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而传世,北京师范大学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而著称。正是既有共性又极富个性魅力的大学精神,始终坚定不移地守望着大学精神这块理性王国,才使这些百年名校经久不衰,青春常在。

审视大学精神,至少应当包括三个视角:

首先是哲学视角。大学精神实际上反映了一所学校所特有的哲学思想,它本质上是学校的办学理念、育人方针、学术追求、管理模式的哲学抽象,是对学校“文化体”和“文化群”的整合、凝炼和升华。作为哲学层面的大学精神,一定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相统一的理论品质。我们应当能够从一所大学的精神中,清晰地看到这所大学的理想目标、精神信念、价值取向以及认知世界的态度和方法,感受到它的理性光芒。

其次是历史视角。大学精神不是一朝一夕铸就的,它是通过长期的历史沉淀、凝聚、发展而形成的,是特定范围的“文化体”和“文化群”共同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和价值认同的自然结果。作为历史层面的大学精神,一定具有继承和创新相统一的理论品质。大学精神中,应该让人们既能够看到学校的历史足迹,又能够看到它的现实追求,既能够看到它优良的传统,又能够看到它创新的硕果,感受到它与时俱进的精神脉搏。

第三是文化视角。高等学校是以传承、整理和发展科学文化作为自己的存在方式的,大学精神正是“大学人”进行这种传承、整理和发展文化活动所产生的关于自身的价值追求和行为方式、行为准则的文化成果。作为文化层面的大学精神,一定具有伦理、科学与民主、开放相统一的品质。我们应当在大学精神中,既能切实地感受到对知识的渴求、真理的探索和对科学的崇尚,又能深刻地领略到对合理公正的社会理想的不懈追求,以及由它透射出的报效祖国、造福人类、对社会进步的关心和改造社会的崇高使命感与责任感。

二、川大精神

新四川大学是由原四川大学、成都科技大学、华西医科大学三个全国重点大学,历经两次强强合并组建而成。三强合并前的原三校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各自的优良传统和各具特色的“学校精神”。新四川大学精神应是原三校“学校精神”及优良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经过近十年的碰撞和融合,三强合一,终于融会成了独具个性的新四川大学精神,其精神内涵集中体现在校风和校训上。

校风是学校风气的总称,包括学风、教风以及学校积淀的传统文化精神和学术探索所形成的风气和氛围,它既是大学精神的综合反映,又是大学精神的具体化和外化,其表述应该简洁、明确,作为师生员工行动的座右铭,便于对照、落实。新四川大学的校风概括为:“严谨、勤奋、求是、创新”。这八个字符合校风内涵、外延的要求,较好地继承和概括了原三校长期形成的优良校风,也体现了三强合并后的新川大所形成的新的文化氛围和校园风气。

校训是大学精神的核心和灵魂。其表述应比校风更凝炼、抽象,内涵更丰富深邃,能较好地概括学校的整体价值追求,反映学校的独特气质,体现出学校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和雍容高雅的名校风范。

新四川大学的校训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八个字语出民族英雄林则徐题于书室的一副自勉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比较贴切地概括了今日之四川大学的发展历程、办学特色与价值追求,有较强的感召力和渗透力。

一是体现了学校发展历史和现实的统一。首先,它较好地反映了“三强合并”前的原三校不断融合、改革、发展的历史以及相互之间深厚的历史渊源。原四川大学以1896年创建的四川中西学堂为肇端,历经“两院入堂”、“三水汇流”,前后融汇了不少蜀中名校的精华;1954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组建、尔后迅速发展起来的原成都科技大学,前前后后整合了四川大学、重庆大学、华西大学、川北大学、西南农学院等院校的有关系科;原华西医科大学自1910年创办起,发展历程中曾与中央大学医学院、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齐鲁大学、东吴大学生物系、燕京大学、协和医学院等联合办学,在新中国建立后的五十年代初高校院系调整时,其文理学院并入了当时的四川大学。同时,“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也直接反映了新川大“三强合并”的现实。在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浪潮中,在“共建、调整、合作、合并”八字方针的指引下,学校两次“强强合并”,终于“三强合一”,铸就了四川大学今日之辉煌。

二是体现了继承和创新的统一。继承和创新是一所大学长足发展的不竭动力。“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四川大学精英云集,人才荟萃,是生产和传播新思想、新理念的重要基地,也是社会先进文化的示范区和辐射源。一方面,学校扎根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沃土之中,成为弘扬民族优良传统,塑造凝聚民族精神的中流砥柱,成为研究、传播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坚强阵地;另一方面,又以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善于吸收消化世界上一切优秀的文化遗产,在古今中外文化的交融中,创造出高水平的人类文明成果,奏响继承与创造相伴、改革与发展并进的华美乐章。

三是体现了科学与民主精神的统一。科学的发展需要“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只有聚集各类知识的涓涓细流,才能最终汇成人类知识的汪洋大海。四川大学学科较全,文、理、工、医、史、哲、经、管、法、农、教,各学科如众水相聚,相互激荡、相互融会、相互交叉、相互渗透,从而不断产生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推动科学技术向着高、精、尖的层次发展。同时,“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也是民主精神的体现。现代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各种文化思潮冲撞和对话的舞台,也是各家各派学术思想汇聚的大海,百家争鸣、百花

齐放,在不断的兼容并包中,促进多文化因子在广阔的校园时空中交叉渗透、交相辉映。

总之,四川大学的校风“严谨、勤奋、求是、创新”和校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相互补充,缺一不可。以这十六个字为核心的川大精神,在哲学层面上,体现了川大人追求真理,刚正不阿的世界观和价值取向;在历史层面上,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四川大学不断融合、改革、发展、创新的风雨历程;在文化层面上,展现了学校“囊括大典,网罗众家”的宽广胸襟和民主宽松的学术氛围。在我国高等教育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四川大学师生职工正在秉承和弘扬“川大精神”,并努力使之扎根于思想中,落实到行动上。

三、大学精神的培育与建设

大学精神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在的,更是未来的。我们不仅需要阐释大学精神的历史、内涵和功能,着眼于大学精神的继承和弘扬,而且应当着眼于大学精神的未来,着眼于大学精神的培育和建设。

首先,必须纯洁大学的精神家园。之所以重提精神家园的话题,是因为在物质生活给人们带来享受的今天,大学精神与物质世界那种本应和谐美妙的关系正面临某种程度的异化。惟其如此,才更需要我们光大大学精神的传统,维护大学作为“社会良心”的美誉,维护大学精神的圣洁,维护学术精神的尊严。

其次,必须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和相互促进。科学创造和人文关怀是人类进步的两个车轮,尽管它们的内涵、特质、对象有着明显的区别,但二者绝不是互相排斥的。科学技术的进步将使人文关怀获得新的理性工具、实证方法和技术手段,而人文关怀则向科学技术注入真、善、美的文化底蕴。在当今世界,把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的融合作为培育大学精神的一个重要取向,既重要又迫切。因为,随着人类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正以其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改变着世界的面貌,人类在享受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之时,也越来越多地面临精神道德领域的挑战,如克隆技术的诞生是自然科学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但以克隆人为攻关方向的科学研究,则可能使人类面临改变自身的危险;科学技术通过对资源的广泛开发利用,在极大地提高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又使人类的生存环境急剧恶化。这一切都说明,培育大学精神一定要强调科学创造中的人文关怀,通过人文精神对科学创造的正确引导,保证科技进步造福人类而不是祸及人类。

第三,必须不断创新教育理念。大学教育理念是一个开放的观念体系。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到21世纪的今天,肩负的历史使命不同了,时代对我们的要求不同了,因而教育理念也需要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特别是致力于创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学校,更应当在办学理念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作为现代研究型大学在思考教育理念创新的问题上,至少应充分考虑到这样几个因素:一是怎样在观念上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崇尚学术,追求卓越;二是在体制上怎样真正形成以院系为管理重心,以教师为办学主体,以学生为育人中心的运行机制;三是怎样与时俱进、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全面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四是怎样进一步强化科研,真正把科研与教学结合起来,以科研强势带动人才培养,为拔尖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服务;同时真正把科研与社会服务结合起来,为经济发展和民族振兴做出更大贡献。

第四,必须大力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大学精神的建设不可能

孤立地进行,它必然要和世界文化发生密切的联系。这客观上要求高等学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必须自觉加快国际化步伐,具备更加宽广的视野,在科学研究方面不断把握新理论、拓展新领域,追踪新科技、创造新成果;在文化领域方面要与世界文化加强接触、扩大交流,沟通融会,吸取精华,创新知识;在培养人才方面,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培育出一大批敢于攀登世界科技文化高峰的拔尖创新创业人才。

第五,必须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今天,中国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承担着为民族振兴进行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历史重任,没有压力、没有紧迫感,没有与世界科技、文化和人才培养一争高下的强烈竞争意识,就无法当此重任。因此,现代大学精神的培育,无疑应把“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竞争意识注入大学精神,使之更具活力、更具时代特点。(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

篇3:关于大学语文课程的文化建构

关键词:大学语文,课程,文化建构

大学语文是由近代国学教育中国文课程演变而来的。设置大学语文的初衷是缓冲白话文对古汉语教学形成的冲击, 使学生既能把握白话文的新规范, 又能稳固文言文的基础。1978年, 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先生首倡重新开设大学语文课程, 并明确指出开设课程的宗旨:一是提高大学生汉语水平和运用能力, 二是传承传统文化精髓, 三是提升精神文明, 四是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世界。这一建议得到教育部的采纳, 并将大学语文定为素质教育课程。原国家教委高教司明确提出:大学语文课, 是普通高校面向文 (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 、理、工、农、医、政法、外语、艺术、教育等各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并在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提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 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 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 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高质量人才。2006年9月颁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专门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 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这一举措也进一步明确了大学语文课程的学科性质和定位, 即是以中华民族的语言为载体传播、发展、感悟、体验文化的文化教育课程, 其内涵已远远超越了传统语言文字、文章、文学的范畴, 文化已成为大学语文的核心内容, 文化层次决定着大学语文课程的学术含量和教学层次。因此, 增强大学语文课程文化的自觉意识、拓宽教材的文化内涵, 提高课堂教学的文化品位, 开展大学语文课程全方位的文化建构成为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研究的主要环节和中心任务。

后现代著名学者派纳明确指出:课程教学是一特别复杂的对话, 课程不再是一个产品, 而更是一个过程。它已成为一个动词、一种行动、一种社会实践、一种私有的意义、以及一种公众的希望[1]。对于大学语文这样一门文化蕴含浓厚的课程, 以文化的眼光来观看, 深入文化层面去考察, 置于广阔的文化背景中进行研究, 是解决其复杂性的有效方法。正如钱穆先生所说:“研究学问, 都应该拿文化的眼光来研究。每种学问都是文化中间的一部分。在文化体系中, 它所占的地位亦就是它的意义和价值。一切问题, 由文化问题产生;一切问题, 由文化问题解决[2]。

1 厘清语言文字能力培养与文化教育的关系

关于“语文”一词的内涵, 《辞海》将其解释为语言文字;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王力先生在《中国语言学史·前言》中也明确提出以语言文字来等同于语文。这种观点认为, 语文课主要是学习语言, 而且是学习书面语言的课程。语文课程标准也将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具有扎实的文字功底作为课程目标之一。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认为语文的含义似以语言文章为较切, 因为语文说出来的是语, 写下来的是文, 故语指语言, 文指文章[3]。这种观点认为, 语文学习除了学习语言外, 还要把文章作为重要的学习内容。语文课程就是以学习语言文字为主要活动的语言课程。

重新开设的大学语文课程, 要求凸显文化教育的特性, 这与传统语文教学目标并不矛盾。因为语言文字的教育本身就包含着本民族的文化教育, 语文课程的外在表现是语言文字能力的训练, 但本质却是民族文化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世界各民族的语言都记载着这个民族的历史文化, 而且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 是人类文化的“遗传密码”, 语言是一种文化积淀, 语言的文化积淀越是深厚, 语言的含蕴就越丰富[4]。中国的汉语言文字记载着中华民族古老而丰富、灿烂的文化, 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 在数千年自身演变的漫长过程中, 提供了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种种信息, 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性格和精神, 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随着汉语言文字的记载、运用而传承、发展。学习语言文字本身就是对民族文化的学习。一个人的语言化的过程, 同时也是社会化的过程……不同的民族语言体现着不同的民族精神。它是在思想情感上维系一个民族整体的基本纽带, 一个民族的语言总是在潜移默化中将它独特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感知方式、思维方式和某些思想观念渗透在人们的血液中, 溶解在人们的心灵里, 积淀在深层的心理结构之内[5]。因此, 大学语文的文化教育功能应以语言文字教育为基础。当然, 大学阶段的语言文字教育不是中、小学语言文字教育的复习或简单延伸, 而是对语言文字内涵文化潜力的挖掘与深化, 在语言文字中确立民族特有的文化模式, 通过对民族语言文字的接受进一步达到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2 建构开放结构的大学语文教材

大学语文的文化教育功能主要是靠挖掘教材的文化意蕴来实现的。文化是语文教材的母体, 它决定着语文教材的文化品性, 并为语文教材建设提供基本的逻辑理念及范畴来源。语文教材中所体现出的世界观、社会观和自然观, 所涉及的哲学观念、政治思想、伦理道德、审美观点、科学技术和价值体系等领域至宽, 所包蕴的信念、知识、智慧、经验、感情、态度和方法等至多, 从而使它成为教材文化中最有价值的一种[6]。而文化本身就是一个开放性的体系, 它随时准备输出或接受某种文化因素。从系统运动的实际过程看, 它每时每刻都在与其他文化系统、与自然系统进行信息、物质、能量的互换[7]。从静态方面讲, 文化又是一个多维度的复合体, 既有古代文化、又有现代文化, 既有民族文化、又有外国文化, 既有汉字文化、又有汉语文化, 既有人文文化、又有科学文化。在大学语文教学中, 教材通过一篇篇精美的文章, 使各种文化以多彩多姿之势呈现于学生面前。

文化体系的开放性还表现在经典文化与时代文化的结合上。每一个民族都有其原创性的经典著作, 如西方的《圣经》, 我国的《四书》《五经》等典籍。经典文化作品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 在它所处的时代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是其所处时代的先进文化, 并由于民众超越时空的普遍认同而积淀为民族的传统文化。在经典文化中, 人类的精神世界将会不断丰富、视域不断扩展, 创造力日渐提高。通过经典著作的解读, 可有效培养大学生的人文情怀和素养。

而每个时代又有自己的主流文化, 它是时代精神的凝聚和体现。时代, 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它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变动。所谓时代精神, 最根本的就是永不停息发展进步的精神。在这种无限发展的思想面前, 不存在任何最终的东西、绝对的东西、神圣的东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 除了生成和灭亡的不断过程、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 什么都不存在。人类在社会文化氛围中是以文化实践为参照, 在对主体文化意识的确证中实现自身对时代文化精神的认识, 使对象世界发生转变, 达到新型的自我提升、自我超越。文化的进步在其核心价值上必然是人的自我实现, 即人的全面发展[8]。

经典文化与时代文化相统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相比较的文化构架, 不仅奠定了教材的文化底蕴, 而且不断拓宽教学思路, 使教学内容更具知识性、时代性、教育性和趣味性, 使大学语文课程内容充满活力, 使学生在生活中能展开科学与人文的对话, 在工作上能连结科学与人文的桥梁, 在视野上能沟通古今中外, 能用人文知识、人文修养来拓展自己的专业领域和事业[9]。

3 探索大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多维性、召唤性特征

教学的过程, 尤其是大学语文这类人文精神教育课的教学, 不能只是知识的灌输、训练和接受的过程, 还应是一个文化感悟、体验和创造的过程。大学生所应具备的高尚情操、坚定信念、深厚文化底蕴、高雅审美情趣, 是很难通过灌输和训练获得的。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中, 讲解主体教师不是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沟通合作和情感交流, 而是让作为倾听客体的学生耐心接受、记忆、存储学习材料, 使学生变成知识的容器, 造成教学过程中主体缺失, 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单向、封闭体系。因此, 探索适宜于人文素养教育的新型大学语文教学模式, 是大学语文课程文化建构的重要任务。

大学语文的教学对象与中、小学有本质的不同。经过小学、中学的学习, 大学生在人文素养方面缺乏的并不是人文知识和技能, 而是对这些知识的感悟、认识和认同———哲学高度上的感悟、美学层面上的体认和社会生活领域方面的认同。因此, 大学语文教学应超越传统的教学方式, 建构一种适宜大学生智能、情感和意向的多维、开放式的教学方法, 引导其达到文化的高度和深度素养。

通过教学活动中学生、教师、文本等各种教学元素的对话, 建立多种沟通渠道, 促成多维度交流的可能性, 是对大学语文课程文化建构的方法探索。学生与教学文本的对话是建立在文本阅读基础上的。所谓阅读是指学生从看到的书面语言作品上获取言语信息, 经过内部言语的加工编辑, 然后用自己的话来理解或改造原文词句、段落和文章结构, 与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 从而把原文思想变成自己所理解的思想[10]。由于“由阅读经验、教育水平、文化修养、生活经历、艺术趣味等所形成的思维定向或先在结构, 这些因素化合成一种机制、一种期待、一种对艺术的要求与判断尺度, 也是一种语感的图式, 它直接牵涉到对作品的理解, 认同或排斥[11]。通过教师的引领, 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 实现个性化的阅读, 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观点。正如鲁迅先生阅读《红楼梦》的感悟:一部《红楼梦》, 单是命意, 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 经学家看见易, 道学家看见淫, 才子看见缠绵, 革命家看见排满, 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12]。这种阅读超越了教师对文本意义的预设, 从而确立文本意义的召唤结构性特点, 开创出文本的多元意义, 从而完成文本终极创作。这是一个无限的、创新的过程, 是一种生命的激越和飞扬, 是主体知、情、意的全身心投入, 是主体思想和情感与客观对象融合的思维过程, 是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过程, 也是实现大学语文教学目标的有效方法。学生在解读文本意义、获取感受、体验情感中将知识转化为智慧, 从而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提高文化层次和品味。这种多元化、开放性特点, 正是大学语文教学的文化建构目标。

综上所述, 大学语文课程的文化建构, 对是语文教学理念的调整, 是对语文教材开放性结构的探索, 是对语文课堂教学多维度、召唤性特征的确认。

参考文献

[1]Pinar W F, Reymolds W M, Slattery Peral, et al.Uunderdtanging Cur-riculum:An Introduction to Study of 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ry Curricu-lum Discourses[M].New York:Peter lang, 1995

[2]钱穆.文化与教育[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3]叶圣陶.叶圣陶答老师的一封信[C].北京:开明出版社, 1989.

[4]黄钟来, 杨迎平.写小说就是写语言[J].写作, 2002, (3) :9~10.

[5]王尚文.学科的性质之谜[J].语文学习, 1996, (11) :16~18.

[6]朱绍禹.中学语文教材概观[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7]杨善民, 韩锋.文化哲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2.

[8]李健.论文化意识与人的全面发展[J].教育理论与实践, 1999, (1) :7~10.

[9]杨建波.大学语文的文化育人作用[N].光明日报, 2000-05-12 (4) .

[10]靳健, 石义堂.现代语文教育学[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 1997.

[11]王卫平.接受美学与中国现代文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4.

篇4:传统文化和大学语文

关键词:大学语文;传承;传统文化

一、大学语文教学中落实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在大学的教育课程设置里,大学语文并不像其他的专业课那样传授专业知识和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而是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和文化修为,大学语文教学对于提高民族认同感、构建爱国主义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当前的大学语文课程设置过程中,大学语文教学不断的被边缘化,不仅学校在设置课程时边缘化大学语文,不断的压缩大学语文的教学时间,学生在学习大学语文时也不重视,認为语文已经在小学、初中和高中学习了很多年,大学语文讲授的很多内容也都是对中学时学习过的内容的重复,学生在面临激烈的就业市场时把更多的时间都用到了积累专业知识和提升专业技能上,在课余学习大学语文的时间不断的被减少,在这样的形势下,再使用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要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落实传统文化的传承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就要求大学语文教师在大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在“授人以鱼”的同时更重视“授人以渔”,大学语文的课程设置的客观现实已经不允许在教学中再像中小学那样向学生系统的传授中国的传统文化,因此,在大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时刻秉承“课不在多,而在于精”的教学理念,通过“授人以渔”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养成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性。

二、授人以鱼

“授人以鱼”要求大学语文教学中要向学生传授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的知识以及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教学的密度,“授人以鱼”要求用有限的大学语文教学时间传授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及其重要作用,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直观感受,“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服务,通过“授人以鱼”的过程让学生掌握学习语文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法。

1、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重要性的思想认识

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重要性的思想认识,就要在教学中将重点放在传授传统文化重要性上,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自主学习积极性,养成终身学习传统文化的习得。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让学生主观能动的学习传统文化。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结合学生所学专业,让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在他们专业上的重要性,以及通过对大学语文的学习所能获得的收益。对于学生而言,大学的学习要付出起非常大的机会成本,通过大学四年的学习,如果不能在专业上获得应有成绩,在未来的就业市场上不但无所收益,而且还会因为四年的大学生活付出巨大机会成本从而得不偿失。但要让学生认识到,文科知识,特别是传统文化知识,与专业技能知识相比,有着其自身的特点,并不能通过学习立即就能在就业市场上体现其价值,其价值的体现在于提升一个人整体的素质,也许在找工作的时候,个人的文化素养并不重要,但是在整个人生里,个人的传统文化素养对于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和人际关系的好坏,以及一个人在整个职业生涯里能走多远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提高教学密度

在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重要性的思想认识基础上,巧妙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提高教学密度,以尽量少的时间传授尽量多的内容。在内容的选择上,通过讲授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并通过传授具体的内容而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合理的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可以通过视听教学材料生动的表达传统文化所蕴含内容,让学生能直观的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之处,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的同时结合所使用的文本资料和老师的讲解来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

三、授人以渔

授人以渔,要求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向学生传授学习大学语文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方法,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对诵读教学法的使用和通过论文的考核方式,让学生掌握对古典诗词和名篇的学习方法和对传统文化及其重要性的思考,让学生在离开大学校园后依然对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美留有眷恋,在激烈的就业市场立足之后,在工作之余,能用在大学语文课堂上掌握的学习方法继续学习传统文化,能运用大学语文课堂上掌握的思维方式,不断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只有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才是成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成功的大学语文教学,这才是大学语文教学所应孜孜以求的教学理想。

1、重视诵读教学法的使用

中国文言文自身的特征决定了古典诗词和名家的名篇散文在短小的篇幅里承载了非常多的内容,对待这样的作品,惟有通过不断的诵读才能理解其精要,因此诵读是传统的学习承载传统文化的古典诗词和经典名篇的最有效的方法。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要重视诵读教学方法,对于古典诗、词和经典散文,只有通过不断的熟读,并通过熟读达到的无意识下的记忆才能领会或其精髓,通过这种方式的教学能给每一个学生的潜意识里打下深深的传统文化烙印,对学习者的思想和行为达到影响终身的效果。大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大学语文教学的时间本来就不多,在诵读内容的选择上,重在精而不在多,并不需要诵读太多的内容,过教学达到让学生理解诵读的重要性并掌握诵读的技巧就达到了教学目标,如果诵读的内容太多反而会影响到诵读教学中的深度,反而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

2、采用论文考核法

论文创作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主动学习和思考的过程,通过让学生写论文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积极主动的思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及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在论文写作过程中,通过选取与传统文化相关的选题,引导学生主动的查阅文献,通过论文写作的过程,主动的思考大学语文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作用以及及其重要性。在写论文的过程中,学生主动完成一篇论文所起的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思考的效果要比老师单纯在讲台上讲一学期的传统文化知识要好的多。论文的选题的好坏对教学效果的影响非常大,因此选题一定要结合语文教学和传统文化的要求。而在安排论文作业时,可以在期初安排,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查阅资料,也可以将期末考核安排成论文考核的形式,通过论文的形式考核往往比单纯的考核对所学习的语文知识能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结论

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要落实好传统文化的传承,除了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之外,最为重要的还是要不断的提升大学语文教师自身的能力。对于每一个大学语文教师而言,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理解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落实好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穷其终身的学习和努力,并结合时代的需求,让传统文在新的时代发挥其魅力。因此,要做一个传承传统文化的合格的大学语文教师,唯有不断的提升自我能力才能做的更好。(作者单位:湖南省邵阳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金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语文》[D].西藏大学,2012.

[2] 温素平.基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大学语文教学模式建构[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04:83-84.

篇5:大学文化和国学精神

大学文化,是大学思想、制度和精神层面的一种过程和氛围。是理想主义者的精神家园,是大学里思想启蒙、人格唤醒和心灵震撼的因素的结合体,这就是万世不朽的大学文化。大学应该让大学外的人神往,让大学内的人心情激动。大学是一个让我们永远怀念的场所。大学用人文精神培育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一定成为民族复兴和文化复兴的中坚,一定要引领社会前进。大学文化是知识、能力、人格的升华和结晶。校园文化不同于一般的社会文化。一般的社会文化具有比较明 显的随意性,而校园文化则具有比较明显的教育目的性。建设校园文化的根本目的是塑造在精神品质、智力能力和健康体魄诸方面获 得充分发展的合格人才。这个目的必须贯彻在校园文化的一切设 施、制度和各种活动之中。学校园文化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社会现象,不是孤立的个人行 为,尽管它也是民族传统文化的延续,受社会以往的和现实存在的 各种因素的影响,但它更注重体现民族文化的发展要求,有先行 性。大学是观念碰撞的前沿阵地,思想创新的重要基地,信息升华 的知识殿堂,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大学校园文化通过对传统文化 和外部文化不断进行分析、选择、排斥和吸收,进而衍生出适应新 兴社会潮流的文化思想和文化观念,形成社会文化的先进部分。它 通常走在社会文明的前面成为先行者,表现出积极的引导态势,使 人们不断校正自己的价值观念,选择正确的生活方式,追求理想的 人格模式,对社会文明有榜样示范作用。它能够遵循社会发展的客 观规律,走在社会文化潮流的前面,反映社会文化的进步趋势和先 进内容,尤其是它能正确反映出21世纪人类文化积极、合理、进 步的内容,促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

而国学文化,是华夏民族五千年上下求索凝结成的瑰宝,对中国社会人文思想影响深远。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国学文化博大精深,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凝聚之学,是兼容之学,是经世致用之学。国学精神的基本价值观奠定了当代社会精英修内圣外王之道的基础。

当代大学生由于受时代、网络以及自身等原因的影响,实用信仰宗教信仰等正逐渐蚕食以往的理想信、道德信仰的阵地。传统文化中信仰教育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经过现代转换后可以弥补当代大学信仰教育的不足,应该借助国学热的有利条件提升大学生包括信仰在内的人文素质。

理想信念缺失,功利主义至上。虽然大部分学生在学校为了考研、考证或者出国而在努力学习,但是有些学生对于学习目的却很茫然。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的目标和动力,认为在大学里面来就是混日子、混文凭,有些学生甚至自己退学。在他们看来,为国家、为人民而读书乃是一种空话与此相应,很多学生都趋向

实际,表现出明显的个人本位主义,有着浓厚的功利主义倾向。

在全球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外来文化不断侵蚀着我们的文明,应该“和而不同”,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我们首先要保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本。在我们现在的大学生中,民族文化的根底太浅太贫乏,而且整个社会普遍趋于浮躁。倡兴国学,资人励己以传民族大义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国学中有着取之不尽的思想教育资源。高 校应该有针对性地改革思想道德教育的僵硬模式,在充实“两课”内容、及时反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新成果的同时,将国学的精华融入其中,并不断丰富教学形式,以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这正是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

所以身为一个大学生,我们应该学习国学精神来提高我们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并丰富我们的大学文化。

第一,学习国学可以培养大学生节俭朴素的品德。中国人民一向以节俭为荣,以奢靡为耻。墨子就提出过“节用”命题,并极力提倡节俭朴素,反对浪费。当代大学生大多生活条

件优越,有很多人没有养成节俭的生活习惯。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让大学生再次感到这种美德的存在并受到感染,可以使中华民族的俭朴美德得以继承。第二,学习国学可以培养大学生勤勉好学的学习态度。古代的启蒙教育里,就告诫儿童“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三字经》)。还有许多治学格言,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学而》)、“业精于勤荒于嬉”(唐韩愈《进学解》)等等,都表露了勤学苦读是中华民族的美好品德。针对一些大学生上了大学以后以为只要能应付考试就行了的学习态度,强调勤奋好学的传统美德是十分紧迫和必要的。第三,学习国学培养大学生诚实守信的崇高品性。在中华民族的统观念中,重诺守信是人与人之间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孔子就曾强调“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句名言更是千百年来为人们广泛使用。在大学生中大力倡导“诚信”思想,能够在大学生的交往中创造一种互相信任的人际关系,无疑对大学生的成长是十分有益的。

篇6:传统文化和大学语文

大学生作为社会上最富有朝气、创造性和生命力的群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影响着社会民众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在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求当代大学生要具有先进的思想理念和较高的道德素质,要不断地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关于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早已经被胡锦涛总书记非常清晰并更加强调地表述为:“面对当今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重要因素的新形势,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文化自觉的概念最早是费孝通先生于1997年首次提出的,目的是为了应对全球一体化的势必发展,而提出了解决人与人关系的方法。费先生曾说:“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并接触到多种文化的基建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连手发展的共处原则。”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是联合在一起的,是充分理解了自己的文化后产生的发自内心的信仰,如同一个人的自信心深入骨髓。自鸦片战争后,外来文化借助武力强势进入中国,既带给中华民族深重的精神苦痛,也客观上给中国带来了新的生机。在痛苦的民族屈辱和全新的文化学习机会相互缠绕和复杂矛盾的交织之间,中华民族获得了巨大的新的发展动力和文化“扩容”机遇。中国文化也在近代以来的巨大的外力推动中,又一次来到了历史转型的路口。特别是在经历了争取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的艰苦奋争取得胜利后,中国的当代文化更是获得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在今天迅速推进的全球化进程中,给我们带来的更大的激励和发展推动力。

据统计高校的图书馆借阅榜上的借阅最多的也是金庸的武侠小说和侦探小说,或者现在,在各种电视剧热播时,也是这些剧本的借阅数量最多。并不是借阅量可以代表大学生的文化取向,但我相信书是提升个人修养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生活在这个大环境里,也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正如费先生所说,我们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对外来文化同样如此。在了解了国内外文化,古今文化,结合中国目前的国情和对祖国未来的期望。大学生提升文化自觉于文化自信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题中之义。问过很多同年人,他们很多都胸怀抱负却无处施展,亦觉得无力施展。

上一篇:安检顶岗实习总结下一篇:明月高高挂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