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与传统文化

2024-05-06

青年与传统文化(共8篇)

篇1:青年与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先辈们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和的结晶。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要素可以概括为:第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中国人的内在的精神生活形式,包括价值观念、情趣、思维习惯等;第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往往也以外在的物态的形式来表现,涉及人们衣食住行的风习和行为的规范等;第三,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在中华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立特征,这种民族性的文化实际上已经成为多元的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于特定的“生态”,这种“生态环境”养育了中华民族的特征,产生了绚烂多彩的文化特质。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明历史绵延五千年的产物,从未中断,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加强传统文化的学习,对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传统文化的学习,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思想品位

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指中国文化的内容和样式,其主流是儒、道、释三家文化,主体是学说及其思想。儒家文化中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思想方法和生活样式等等。而儒家的“内圣外王”的价值观念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更是历代知识分子追求的最高境界。当今大学生由于其思想和品位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所以都应该树立崇高的政治理想,不应当随波逐流,浑浑噩噩地生活,更不应该追求安逸享乐,坐享其成。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和谐文化,离不开我们的传统文化。同时中国自古号称“礼仪之邦”,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我们也可以学习和领会古人在为人处世方面的许多知识和礼节,在细微之处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和修养。如《论语·学而》中云:“礼之用,和为贵。”一语道出了儒家思想中非常重要的精义,即“以和为贵”的思想。儒家也特别重视人性修养,如“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就是讲做人应当时刻反省自我,对人要有诚意,同时也应该恪守信用。儒家思想中也有非常重要的交友之道:“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这些哲理在今天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学习这些传统文化的精髓无疑会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产生一定的启发和作用。一个人的精神气质、言谈举止、仪表风度等往往与其传统文化修养密切相关。作为一个大学生,如果对祖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那不仅是莫大的遗憾,还可能被人看作是浅薄的表现。因此,仅从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和思想品位来说,也应该注意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二、传统文化的学习,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智慧与能力

中国传统文化自古至今的演变过程是中国人的生命历程。其中的核心思想、基本价值原则和生活方式是中华民族迎接各种生存挑战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记忆力的基本形式,也是我们获取智慧与能力的重要渠道。比如传统文化的一个特点——“会通”之学,就是表现其善于吸收各种不同流派的思想学说,以丰富和发展自己。《易传》中“天下殊途而同归,百虑而一致”,说的就是会通之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是今天的大学生在学习各种文化的时候应该汲取的智慧,学习不应仅仅局限于专业领域,还要扩大视野,力求文理皆通,学贯中西。学习越多,历史底蕴就会越深厚,犯错误特别是重犯错误的概率也就越小,解决问题的智慧、办法也就越多,面对挑战时也会更沉着,更有信心。面对当今纷繁复杂的社会人生百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大学生应对各种复杂的事情,便会多一些从容,多一些理性。失去这些环节,也将会丧失解决现实生存困境的智慧、能力和方法。

三、传统文化的学习,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修养

中国传统文化中尚德育、尚德风的传统,使道德教育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居于显著的地位,成为中国传统教育的根本。中国传统文化倡导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注重气节、操守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强调忧国忧民、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强调群体意识与团结和谐的人际观,以及修己安人的思想等,形成了一整套教人如何做人的观念和规范。它尤其强调个人的“内省”和“慎独”,强调启发主体的内在道德功能和自觉性。因此,中国古代贤哲即使是对自然界的新颖见解,结果也总是要导向对人心的启迪,落脚以告诉人们某种社会与人生的哲理。而儒家的中则更集中地体现了这一点。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儒学,按照儒家文化,个人是道德的,由道德的个人组成的社会也是道德的;不仅个人要服从道德,国家也要服从道德。所以,儒家处事的根本原则就是道德考虑高于并优先于功利考虑。一个人只要按照修身的原则和方法,自强不息,进德修业,发挥出自身的潜能,就一定会锻造成理想人格。儒家修身理论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同时它也是历史的产物,其道德伦理观念、为人处世哲学等虽带有封建色彩,但以儒家为主体所形成的所有传统文化中的这些道德修养的精义,对于塑造和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精神,无疑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篇2:青年与传统文化

……

……

……

……

……

……

……

……

……

装…

订…

…线

……

……

……

……

……

……

……

……

……

……

……

…五月的广州,骄阳似火。这时还有什么比在绿树成荫的象牙塔,吹着风扇,吃着冰棍,静静欣赏一部画面优美得像古老画卷的电影来的更惬意的呢? 对于《西西里岛的美丽传说》我怀有一种莫名的情绪,难以言喻。在人心浮动的教室里,第一次看着那些残缺却是震撼的电影画面,我渐渐沉默,那是语言不能表达的东西,每一幕都写满了人心,每一幕都在诉说着那些血淋淋的过去,而造就这一切的除了懵懂的青春,还有那以幸福为名扼杀幸福的战争,但最残忍的不是这些,是那些人劣根性里迸发出来得浑浊,让人窒息。曾以为《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会是一部至真纯爱电影,里面会歌颂一切美好的事物,会拍一段又一段的白云蓝天。事实上,它没有:布满历史尘埃的西西里岛,被涂满美丽罪恶的玛琳娜,跌入青春深渊的小男孩,色欲熏心的男人们,长舌妒忌的妇女们等等,让西西岛的美丽彻底成了一个传说。那些想毁掉美丽事物来掩饰自己嫉妒的丑陋心灵,让那个美丽、孤傲、坚强、热爱生命的玛琳娜成了一个美丽的传说。在那样的岁月里,一个女人饱受排挤和非难,忍受不存在的流言蜚语,却坚强的活了下来,可敬。观之我国,古代妇女一般都是以死明志的,人们很难原谅活着的人却很容易同情死去的人,这其实也就一种畸形的社会现象。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富家小姐出嫁,轿子经过山林时碰上了一群劫匪,被侮辱后用钗自尽,人人都赞此女何其贞烈,父母找到后伤心欲绝,欲厚葬之。守棺时发现此女尚存一息,开棺视之,先喜后愁,说道,不如死了的好,这样一来这一生如何度过。便狠心葬之。当然后来她被人所救,一生也在江湖之中活的风生水起。但小说始终是小说,现实生活中,要面对流言蜚语需要的勇气难以想象,可是,玛琳娜做到了。所有男人们没做到的,小男孩没做到的,一个无依无靠的女人做到了。支撑她便是爱情。也许,电影的初衷是想说明一个孩子的青春、人性的扭曲或者战争什么的,但我看到的却是那个女子在尘烟流年里,独自走在通往爱情的路上,义无反顾。看,她为爱情苦苦挣扎的一切,不禁心疼。新婚的丈夫参加战争,留自己独守空房,没有朋友,甚至被自己的亲人排斥,咀嚼思念,日日寂寞。走在街上,忍受着可谓是陌生人猥琐的目光,以及故意压低的闲言闲语。但那时的她是充满希望的,盼那个可以依靠的肩膀早日归来,盼阻挡流言蜚语的那个胸膛。但心里也许还有一点忐忑,怎样解释,丈夫会不会信任。可是后来,丈夫战亡的消息传来,那些人们更加肆无忌惮,百般刁难。为了活下去,被迫出卖了自己。从前我们都会说谁谁谁是为堕落找借口,那时因为看到生活还在对他们微笑。可是对马琳娜,生活彻底把她逼到死角。可是怎么舍得离开,兴许心里还有点期待,怕消息误传丈夫归来找不到她,她毅然坚守。后来的变本加厉,辱骂殴打,她踏上一个人的旅程。选择了逃离,也不得不逃离。再后来的,选择归来也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没有丈夫十足的爱,十足的信心,十足的鼓励,我想玛琳娜宁肯死去也不愿踏上着西西里的土地。电影省略了很多情节,比如:玛琳娜从哪里来,没有任何亲人吗,后来她又去了哪里经历了怎样的故事,她怎样与丈夫重逢,还有那些永远道不完的委屈与所受的折磨。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甚至有一些我都不敢想象。因为它太过于残忍,语言不能诉说,画面无法传递。只留与我们细细体会。我最难想象的是他们如何度过后来的生活,回来难道就是圆满

了吗,不见得吧,那些满是疮痍的过去会把他们原有的生活一点一点捣碎。甚至在想着玛琳娜与他丈夫解释说起那些屈辱的过去时,我觉得不如丈夫战死沙场好一些,至少在最后他的妻子是美丽鲜活的而自己不用断臂残肢的对着她,自己也是完好无缺的,至少玛琳娜不必以满是疮痍的自己面对丈夫。但我的想法也是如此自私的,美不容破坏,但生活中,每个人都是需要依靠的,不能行尸走肉般生活。若相爱,一起面对生活的灾难;若相惜,一起牵手共度余生;若相恋,一起筑起爱的城堡。

篇3:青年与传统文化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 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1]。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干部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从这段讲话可以看出, 习总书记从中华民族独特的“民族性” 出发, 强调中华传统美德创造性转化的重要性———“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 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 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 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1]。

根据目前的研究走向, 在整合并研究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以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作为研究个案, 具有两个层面的效果:一方面, 尊重并凸显学院作为地方性政治院校的教育特色。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作为一所新建本科院校, 肩负着团干部教育培训和普通学历教育的双重使命, 所以学院具有政治性和学术性两种气质。 优秀的传统文化如何被青少年接纳并传承, 其前提条件就是青少年真正从思想意识上引起高度重视, 而思想政治工作的动员和开展正是学院特长。 另一方面, 实现了学院各种资源的优势互补。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以文化建设为保障, 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学院内部不仅设有专门研究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和思想动态的“青少年研究中心”, 而且有以传播为己任的 “文化传播学院”, 这两种资源相结合将发挥巨大潜能。

二、建构符合青少年认知模式的教学管理体系

在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模式分析的基础上, 在高校范围内对他们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知识传授, 需要对现有的课程设置和学分分配进行调整, 这是保证传统文化通过课程的方式传递给青少年最直接、最高效、最简单的方式。 这部分包括三方面内容。

( 一) 完善课程体系, 切实推进弘扬传统文化的课程建设。

根据学院人才培养方案, 对课程体系进行调整, 增设传统文化的选修课程,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认知并在这种认知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 专业选修课程设置需包括两种课程结构体系, 一种是专业限选课程+专业任选课程, 另一种是专业方向模块课程+专业任选课程。 既然专业选修课在开设时具有可操作性, 那么学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 开设相对自主的、有侧重和针对性的选修课程, 使与传统文化有关的课程有机会得以讲授、探究和传播, 成为青少年了解并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二) 调整学分评定机制, 提高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与参与度。

在全校范围对学生成绩和评价机制进行调整, 用学分、奖品、 奖项等奖励机制鼓励学生围绕传统文化开展各项活动。如学生参加“国学达人”、“古文经典朗诵”、“我爱诗词”等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各种活动, 并获得名次和奖项, 则适当调整对应的学分比例, 并在学院内部进行表扬和表彰, 从而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和积极性。 这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力措施。

(三) 建设文化实训基地和研究中心, 培养传统文化传承的新生力量。

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 必须重视传承新生力量的培养, 接受理论与实践的学习和检验。 所以, 建设文化实训基地和研究中心是培养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力量的有效措施, 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既能给低年级学生起到示范作用, 又能向更高层次输送优秀人才。

一方面, 重视学生实践环节, 让学生走进文化研究中心、博物馆、文化园等实习单位, 使其在接触传统文化过程中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博大, 获得丰富的认知经验。 学生的实践活动有22个教学周, 相当于一个学期的时间, 除去理论教授和书面写作的时间外, 学生还有远远多于10周的实习时间。 在这一过程中, 学院能有意识地让学生走进诸如文化研究中心、博物馆、文化园等实习单位, 相关教师能有组织地带领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方面的实践活动, 使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认知并亲身体验, 从而更有助于学生之间相互影响提高认识。

另一方面, 有意识地让学生参与学术研究, 加深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2014年成立了“地域文化研究中心”, 这一研究中心主要以山东省为研究领域, 对本土的文化, 尤其是传统文化进行学术研究。 研究中心, 可以设立以学生为主体的传统文化研究分中心, 使教师与学生之间互为带动。 这一尝试, 意在让学生介入教师的学术研究领域, 不仅能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 而且能间接培养一批以传统文化为研究方向的学生。 这些学生日后可能会成为各大高校古代文学、文献学、语言文字学等专业的研究生, 成为接力传统文化学术研究、传播和传承历史任务的新生力军。

三、统筹全局, 协调权衡多元力量的综合作用

正如前文所述, 调整课程设置、评价体制及建设实训基地和研究中心, 这些举措都能有效解决青少年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 但要均衡二者的对应关系, 还得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

(一) 掌握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态度、知识水平和兴趣所在。

“‘90后’大学生目前已普遍进入高等院校接受教育, 他们在行为特征、性格心理、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人生态度上彰显出来新的变化,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备受社会的高度关注, 同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更促使高校学生思想教育管理工作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 这段话指出, 目前高校大学生都是“90后”, 而高校教师最年轻的群体是“80后”, 面对相差一代的年龄沟壑, 要想全面了解“90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和兴趣所在, 必须首先正确认识他们的群体特征———“当代大学生在思想上、行动上都具有新时代的特点:思想活跃、缺乏阅历、经验不足, 思考和处理问题尚不成熟, 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不强等”[3]。 应采用问卷调查和抽样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搞清楚不同年级和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和看法, 同时通过统计数据找出学生的兴趣点, 以便有针对有侧重地增删选修课程。 同时, 在山青院内部设有“青少年研究中心”, 在《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中也有“青少年研究专题研究”专栏, 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和研究, 有助于建构符合学生特定心理的认知模式。

(二) 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以教师为媒介、多元主体参与协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是多种元素、多环节组成的复杂系统, 传承体系各要素、 各环节之间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多重关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有效运行是体系中各种元素、 各个环节的有效整合, 各种元素、 各个环节功能的充分发挥是整个体系功能发挥即体系良性运行的前提”[4]。 具体到高校, 当代大学生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关系也绝不仅仅是单线对应关系, 即“大学生作为传承传统文化的一支主力军”这一命题要想成立, 大学生群体本身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具有主动承担传承使命的意识, 而事实上, 大学生作为主要的传承力量具有很多不稳定性, 尚未建立起明确的责任意识, 所以需要教师介入。 既然调动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参与度是传承传统文化的第一要务, 那么, 工作在教书育人一线的任课教师有责任对课程内容进行有意识的调整。 这种调整将触及评价机制的改革, 而激发学生积极性的学分改革机制是否能真实反映学生的表现, 是否能与其他高校的学分认定制度同轨并为用人单位认可, 这些都需要教师与教学管理部门进行协商。 最后, 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术积累是有限的, 学生介入教师学术研究之后是否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也是需要谨慎对待的问题。 所以, 整体上说, 教师作为一线接触学生群体的主体, 在大学生与传统文化之间有桥梁纽带的作用, 而学生、学校教务部门都通过教师互相串联起来, 多种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才是传统文化被大学生接纳、自觉传承的关键。

四、结语

以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为研究个案, 符合目前研究的整体走向, 其研究成果不仅可以直接用于本院的教学, 而且具有更潜在的研究意义和推广价值: 可在各地方性政治院校开展相关研究, 并切实考虑各院现有的资源和办学条件, 充分尊重并发挥学院的特色和专长, 对同类性质的政治院校具有启示意义; 研究涉及高校课程设置和评价体系改革的研究范畴, 其成果可以为教学改革研究所用, 可间接推动教学改革的进程, 为其他高校提供有益借鉴;优化资源配置, 将看似单向的学生教育研究与高校教师的教研项目创造性地结合在一起, 使教与学良性互动, 这种研究思路和尝试可以在同类教学研究领域推广。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改进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我们有主张有定力[N].人民日报 (海外版) , 2014-02-18.

[2]刘哲希.面向“90后”大学生高校辅导员素质提升研究[D].湖南大学, 2012.

[3]周格.高等院校辅导员角色定位及其素质建设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 2008.

篇4:青年心态与大众文化

这些年来,对于80后的关注一直是媒体和公众的热点。现在80后已经开始进入了30岁的门槛,逐渐进入人生的中年阶段的开始。现实的种种问题开始超越了想象,变得更加现实和具体。与此同时,90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将在今年的暑期毕业走向社会。中国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成长的第一代人已经在社会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他们的状况和心态会对于社会的未来有深远的影响,他们的问题和困扰也会成为社会本身的问题和困扰。

在2008年之后,中国告别了百年的悲情,进入了新的社会发展阶段。国家的上升和崛起带來了新的自信,“中国道路”或“中国模式”引发了热议,但同时也带来了更高的期许和要求。一面是社会在迈向新的阶段时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诸如道德问题,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公众人物的诚信问题,贫富分化问题和腐败、环境等问题的公众关注度前所未有地提高;另一面是公众更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幸福感的提升。这样的状况当然对于青年有相当的影响。

“80后”“90后”可以说是中国市场经济下成长的第一代人,他们是独生子女,受到家庭和长辈的更多的关爱和呵护,也生长在中国发展最快、最富裕的时期。因此在现在他们的物质和精神的困扰是诸多新型的问题,如物质问题是对于住房的强烈的期待和房价之间的差距,高端消费品的消费渴求和现实的收入之间差距等所造成的苦恼等等;精神问题是对于真情的渴望和情感被物质化的苦恼之间的反差,以及对于社会的高度期待和现实给予他们的满足之间的反差等等。同时,他们普遍的对于自己上升的强烈期待和现实“完成不足”的状况之间的反差也使得其困恼具有某种普遍性。而新媒体的成长又让他们在新的舆论空间中具有前所未有的影响力,放大了他们的不少困惑和问题。这些都构成了一个“问题群”,造成了不少80后和90后的“幸福感”低迷,社会“认同感”低迷的问题。

但在近年以来,青年所喜爱的大众文化的创作,虽然还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但还是起到了一定的积极的作用和效果。诸如《失恋33天》这样的情感剧,《武林外传》这样的喜剧,《宫》这样的穿越剧等;也有像《非诚勿扰》这样的情感类的综艺节目或《天天向上》这样的知识性的趣味节目等。这些作品虽然还存在着种种不足和缺陷,也还显得肤浅和缺少深度,但其对于现实的态度相当积极和正面,这些作品所表达的是通过努力奋斗来实现自我价值和解决自身危机和困扰的态度,是接受现实的挑战,正面面对自己的问题健康而切实的心态,同时也在积极探索为80后年轻人所喜爱的新形式和新方法,来让他们能够在休闲娱乐的轻松状态中接受正面的价值,从而提升他们面对生活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所谓的“治愈系”的作品,指的正是通过一种明亮、健康的价值观潜移默化地传播,使年轻人在现实中遇到的多方面的问题得到一种化解和了解。大众文化虽然有其局限,但其对于青年的心态和生活的正面的影响也不容小觑,对他们更加有韧性地面对社会问题有其积极的意义。

篇5:《青春电影与青年文化》平时作业

……

……

……

……

……

……

……

……

……

装…

订…

…线

……

……

……

……

……

……

……

……

……

……

……

…我是这样长大的说起平时生活,电影和电视剧一直都是自己的兴趣所在;说起热播的电视剧及新上映的电影,也极少有自己不知道的。电影电视剧看的多了,时不时也会自己做个横向比较及风格归类,或者是感同身受引发内心情感的记录下来。所以对此稍作一些抛砖引玉的评论,对自己来说也是极好的。首先在讲述自己的成长历程前,很想讲一下自己在这两门课程上的成长。想起最初选择这门课程,完全是抱着“看电影”的心态想过来轻松一下的。但是想不到老师第一门课就给我们说明清楚我们这种错误心态,而且老师说的“我认为自己的职业跟电影放映员是有区别的”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起电影放映员,在解放初期或者是再之前可是很吃香很神圣的职业,就像是一扇联系外界与封闭村落的窗户,除了给封闭的人们带来了外界的繁荣风貌,还给人们带来了一些电影或相关内容的知识,改变了人们的知识结构甚至是三观。然而回归课堂,在经历过几堂课的教学后,我也改变了自己之前的想法。幸好遇到老师,让我知道电影不仅仅是看完就算的,看完之后与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从中得到关于这部电影更深层次或者更多角度的理解,将是“看电影”这个活动的最终乐趣所在;幸好遇到老师,让我理解华语电影总体可以分为大陆篇、香港篇和台湾篇,青春电影也可以按照地域分类,原来每一个地域都有它不同的地域文化以及差别;幸好遇到老师,让我了解到了不同国家的青年电影,不同的青年同一样的内心挣扎后不同的发展道路,这些道路或成功,或励志,或偏离,或沦落,但却让我在一次次深思中更了解自己要走的道路。再者说回我的成长历程,从看纯平电视到液晶电视,从看央视-6到南方卫视-6都有着不同的成长历程以及不同的感触。记得小时候的红色经典系列,小兵张嘎、地道战、闪闪的红星、狼牙山五壮士、鸡毛信、林则徐等等经典抗日片。可能是小时候的单纯,所以每次看的时候都有意无意的被灌输旧日的抗日反日思想,心中都满满是对日本法西斯的愤怒和对抗战英雄的钦佩,恨不得立刻长大抗日卫国。说起童年回忆,不得不说的就是徐光耀老师的《小

兵张嘎》,这部片也算是当时的青春励志电影了。芦苇荡中小嘎子与日本人斗智斗勇,掩护老百姓逃生,在老钟叔,老罗叔,区队长,奶奶的引导下,最终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八路军战士。这些剧情每次看得惊心动魄,在惊叹嘎子的聪明之余也记录下自己的红色青春。再长大一点就到了花季雨季的青春,开始接触《流星花园》、《十八岁的天空》、《花季雨季》这样的电视剧或电影了。《流星花园》中浪漫唯美的灰姑娘与王子的恋情,《十八岁的天

空》中俏皮青春的校园恋情都是专属我那个年龄的憧憬,也记录着我的粉色青春。后来受到朋友的启发,开始接触台湾的青春电影系列,《听说》虽然不是讲述校园恋情,但是很青春,很温馨,很好看;《蓝色大门》桂纶镁的处女作,蓝色大门的背后,永远是青春的停驻;《九降风》新晋台湾导演林书宇交出的完美答卷。很青春,只是不算是爱情。9个高中生血气方刚的灵魂不安地骚动,但是稚嫩年轻的身躯,却似乎禁不住九月狂风的吹袭,在猜疑与背叛、性与暴力之间,纯真的友情与初萌的爱情,即将面临成长的最大考验。很过瘾的剧情却让人反思,网上有一条微博说:你不约会不恋爱不逛街不疯不闹不叛逆不暗恋不表白不抽烟不喝酒不聚会不K歌,因为你要学习,请问你的青春被狗吃了吗?现在我想说,你年纪轻轻表白约会谈恋爱劈腿吸烟喝酒不读书不学习不上进,请问狗愿意吃你的青春吗?年轻人是时候该好好反省自己的偏离正途的叛逆了吧!

篇6:青山区青年文化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1、调查对象:本次调研的对象主要是青山区直属单位、学校、街道社区中的10至35周岁的青少年,年龄分布为:10岁-20岁约占52%;20岁-30岁约占30%;30岁以上占17%;其中男性49%,女性51%;政治面貌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占24%,共青团员为48%,一般群众21%,少先队员和民主党派人士分占6%和1%;学历为大学专科以上的有36%,高中或初中占61%,小学及以下的占3%;在校学生占46%,行政企事业单位占36%,科研单位12%,其他性质或无业人员占6%。

2、调查方式:调查采用问卷调查为主,走访座谈为辅的方式。在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及街道社区中随机选择不同层次的对象发放调查问卷。共下发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850份。

3、调查内容:本次调查从青年对社会政治事务和改革开放社会政策的评价、认识与看法、青年对于社会道德的认识和实践态度、青年对社会新观念和新的生活方式的态度、对个人价值的评价标准以及青年文化促进青年全面发展方面的程度等四个方面对青年文化建设进行初步的探索。分析现状从调查反映出的情况来看,青山青年思想状况、道德品质、生活方式以及青年文化促进青年成长等方面呈现出喜忧参半的局面,主要表现在:

1、基本认同改革开放,认同党的科学理论,关心国内外大事;但对于政治决策的参与显得较为冷漠,存在潜在的信仰危机,对所在城市文化缺乏认同感。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大多数青山青年坚信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理论基础和精神动力(80%),认为当前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很有必要(76%);对国家事务的关注仍是当代青年的一大特征,从调查中可以反映,当前我区青年最关注的国家大事是“国家经济发展、政治稳定”(39.6%),其次是“反腐倡廉”(19.3%)和“祖国统一”(15%);此外,对于政府颁布“行政许可法”的意义,有60%认为该法将使政府规范行为有法可依,对于我市实施的“883”社区建设计划,有58%认为是党和政府贴近老百姓的“民心工程”;调查还显示青山青年关心的社会改革依次是住房制度改革(27.4%)、医疗制度改革(24.7%)、劳动用工制度改革(23.5%)等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这反映了我区青年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发展与整个社会的改革和发展的联系;调查还反映了青山青年对国际、国内新闻实事的理性思考、分析和应对的能力,对于日本右翼势力频繁侵犯我钓鱼岛事件,有38%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努力发展壮大本国的综合国力,维护祖国主权、尊严和领土完整;对于近一段时期较为紧张的台海局势,有82%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坚持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方针,但绝不能放弃军事手段。这些都是他们政治上日趋成熟的反映。与此同时,在我区青年的政治思想中也呈现出部分消极方面,主要表现在青山青年对于公民参与决策的主要形式——“选举”的态度较为冷淡,22%的被调查者认为“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形式”。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去一直被认为是青年参与政治事务的重要途径的“入党”,在我区青年价值观中有了很大变化,对是否入党持“无所谓”态度的有12%(见表1),而且对于周围人入党动机的看法,20%的被调查者认为“入党是为了以后得点儿好处”(见表2),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潜在的信仰危机;调查中也反映出部分青山青年对于所在城区的发展缺乏信心,对区域文化缺乏认同感。例如,青山区青年对青山文化元素了解不够,有56.5%知道青山区的代表是钢铁城区,但只有2.3%知道青山是武术之乡,只有7.4%知道青山的环保产业基地;认为青山发展后劲不足的有20.68%,认为缺乏动力的有21.67%。表1:青山青年对“入党”的看法积极争取,向党组织靠拢 随遇而安,希望天上掉馅饼 不想入党 无所谓 80% 3% 4% 12%表2:青山青年评价周围人的入党动机准备好为党的事业不懈奋斗拿到党票作资本,以便往后得好处随大流其它动机60%20%16%4%分析:青年对社会政治事务的评价及对改革开放社会政策的认识与看法是衡量一定区域社会文化对青年影响的一个重要方面。长期以来,市区各级政府、文化教育部门向我区青年传授积极向上的文化知识,各主流媒体向我区青年传达了健康的文化信息,这为青山青年文化的健康发展、青山青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大多数青山青年认同改革开放的政策,认同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国家。同时他们在对政治事务的评价及对政策的看法方面也有

备了现实条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与民主法制体制的逐渐确立和完善,客观上也要求青山青年独立、自主、负责地参与社会生活。主要表现在:青山青年人的择业、择友、休闲、消费中体现出自我意识、竞争意识,要求实现个人价值,发挥个人能力。但是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传统的道德意识、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于市场经济以利益为基本动力,经济活动以追求实效为目的,因此,它具有明显的功利导向作用,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在部分被调查者中,实用主义成为他们崇尚的观念,重报酬、重实惠成为他们选择行为方式的标准。另外,经济生活的市场化带来了文化需求的商品化,人际关系的商品化,青年人的人际交往往往带有“等价交换”的色彩。

4、青年文化有效载体匮乏,青年文化资源贫瘠,青年文化运作缺乏有效机制和动力,青年文化远远满足不了青年的需求,有很多青年还处在文化饥饿状态。首先,青年文化活动载体有待创新。从调查中反映,青年人喜闻乐见的青年文化活动形式排在前三位是青年读书活动(39.6%)、青年广场文化(15.6%)。青年人认为青年文化活动应该提高青年各方面素养,促进青年健康成长(30.6%),展现青年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24.5%),营造健康有益的文化氛围(22.9%),活跃青年的文化生活(14.3%),而这些正是目前青年文化工作有待加强的。其次,青年文化有形阵地及其功能有待拓展和加强。通过调查,我们看出青年认为目前青山地区青少年文化阵地的建设并不令人满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设施少,场地不足,特别是公益型的文化场所不够,全区内有一定规模的青少年文化活动阵地为数不多,仅有区青少年宫一家,社区文化阵地、校园文化阵地设施尚不健全,青年参与的程度也不够理想(53%);二是管理有待加强,现有的文化阵地没有很好地发挥应有作用(30%)。(见表6)第三,青年文化工作机制有待加强。目前,一些基层单位团组织青年文化工作开展存在不够活跃(32.6%)、形式单调(39.8%)、应付上级(26.8%)等问题,关键在于活动思路、活动运作方式缺乏创新,只有少数的基层单位团组织在开展青年文化活动过程中考虑募集社会资金、整合地区单位资源,通过市场化(26.4%)、社会化(29.2%)运作方式开展活动,仍有近半数(44.4%)的基层单位团组织搞文化活动依靠单位拨款和收费。表6:青山青年对区内青少年文化活动阵地的看法设施健全,功能完备设施少,场地不足,公益性文化场所紧张文化阵地管理有待加强,功能尚未充分发挥17%53%30%分析:面对全球化浪潮对我区青年文化发展的冲击,青山区青年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建设不能满足青年的需求。由于文化事业本身体制方面的原因,青年文化载体、阵地匮乏,文化运行机制陈旧,文化创新不够,缺乏活力。这些都困扰着青山区青年文化事业的发展,青年文化不能达到服务青年、教育青年的目的。若干思考针对青山区青年文化现状和青年文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就加强当前青山区青年文化建设进行了思考:

1、青山青年文化建设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准确把握其建设方向。发展青山青年文化,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紧紧把握与时俱进这一核心。抵制和消除各种落后的、腐朽的、庸俗的、颓废的文化影响,满足地区广大青年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求。要根据青山青年人成长的特点,积极探索其思想文化建设的规律,建立相应的体制和运行机制,坚持以人为本,教育和引导地区青年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努力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青山青年文化建设必须把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放在首位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和民族文化的本质体现,青年既是未来的继承者,又是当今的建设者。加强青山青年思想文化建设,必须同中华民族传统教育、中国革命传统教育、中国历史特别是近代史和社会主义建设历史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引导青山青年学习历史、学习传统、了解城市、了解青山,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责任感。在保持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以开放的心态面对全球化形势下的文化交融,把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良文化精神与大力吸收世界各国文化中的先进文明成果为我所用有机结合起来,创造开放性的现代新型青年文化。

3、青山青年文化建设需要建立新型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创建健康的社会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先进道德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要的精神动力的基础。大力推进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建设,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创建全社会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先进青年文化建设的一项重大紧迫任务。要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地区青年思想道德建设提出的新要求,研究青年个人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与社会尊重个人权益的统一协调关系。把发扬传统美德与促进公正竞争有机结合起来,把个人自律与社会监督有机结合起来,综合运用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社会舆论的监督引导等方式,加强青山青年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方面的思想意识培育,引导青山青年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协作、个人致富与共同富裕的关系,营造诚信、互助、扬善、奋发向上的社会氛围,从而使道德的力量转化为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

篇7:青年与传统文化

内容摘要

如何保持和不断增强共青团的凝聚力是团建的一个重要和根本性问题,而青年文化是根据青年身心发展特点逐步形成的符合企业建设发展的文化氛围,它使青年意识到自己工作、生活的价值,增强青年的组织归属感和使命感,在凝聚、引导、组织、服务青年等方面发挥着核心的作用。本文围绕企业青年文化和共青团凝聚力方面进行了研究,通过调研、访谈和分析,较为客观的反映了当前企业青年文化以及共青团凝聚力的现状,阐述了青年文化与共青团凝聚力的关系,进一步分析了当前企业青年队伍以及共青团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建立一个体系、关注两个平台、实现三个转变和构建四个互动”的对策和建议,为青年文化与增强共青团凝聚力提供了有益参考。

关键词

青年文化 凝聚力 团组织

一、研究的背景与概况

(一)研究背景

文化是一种在实践中获得并反过来指导和规范实践的日趋丰富多样的价值和认知体系。青年文化是整个文化系统中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是社会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塑造青年,青年创造文化。青年文化对于塑造青年的社会理想、社会人格、社会意识以及思维方式、情感方式、行为方式都具有独特的力量。青年文化建设不仅关系到青年的全面发展程度,而且关系到这种文化涵养、文化底蕴发挥作用的持久性和深刻性,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文明和秩序被青年接受的程度,更关系到共青团组织对青年的凝聚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共青团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首先,在工作对象方面,青年对文化的需求快速增长,并更加趋于个性化和多元化。其次,在外部环境方面,多种非正式组织的兴起,使青年可选择的组织形式日益增多,对团组织的作用和凝聚力形成较大的冲击。另外,在团的自身建设方面,我们对青年文化的思考不够,认识上还存在一些误区:一是把青年文化建设等同于思想政治工作;二是把青年文化建设等同于精神文明建设;三是把青年文化建设等同于青年文体生活;四是把青年文化建设仅仅局限于表面现象。这些都是对青年文化建设的片面认识,必须打破思维定势,进行系统思考。

(二)研究方法

在公司范围内35周岁以下青年群体中按照20%的比例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共涉及不同年龄层次、学历层次、岗位结构的青年1101人。问卷调查采用网上调查形式,主要针对青年的“三观”、企业文化、岗位工作、业余生活、共青团工作等方面,获得了大量的数据资料。在此基础上,通过广泛的座谈、访谈等,进一步剖析了青年文化与共青团凝聚力的关系,系统构建了企业青年文化的理论体系,明确了宝钢分公司青年文化理念,挖掘和收集了践行青年文化的优秀案例,并汇编成《青年文化》手册。同时,结合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对企业青年文化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探索,并针对企业团组织如何加强青年文化建设和增强共青团凝聚力提出了解决方案。

二、研究的内容与结论

(一)基本情况

1、青年普遍遵循、认同主流文化。调研显示,宝钢分公司青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基本上是正面的、积极的。通过对问卷中“对世界的看法”、“对人的本性的认识”、“青年努力的目标”等问题的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宝钢分公司青年追求修身齐家和谐发展的人生状态,认同公平竞争、维护集体利益的理念,同时都有较强的纪律观念。在知识经济时代,宝钢分公司青年没有满足于比较优越的生活条件,而是将终身学习作为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青年群体受教育年限的不断提高,文化水平和整体素质正在不断提升和优化。同时,由于外部环境的积极引导和企业正面教育力度的加大,青年普遍树立了积极追求进步、勤奋进取、努力成才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青年对文化的需求快速增长。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信息、知识、思想、观念的传播手段和方式更加科技化,各种社会文化日益丰富,青年的个性文化需求快速增长。调查显示,青年对时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主要集中在网络文化、流行文化、品牌文化等方面,同时倾向于参加提高自身文化素养、陶冶个人情操的高雅文化活动。因此,在开展活动时必须从青年的需求出发,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不断激发青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青年对企业文化普遍认可,成长成才愿望强烈。调研显示,82.0%的青年比较认同企业文化;65.9%的青年员工认为企业未来“前景光明、充满希望”;76.3%的青年认为企业青年文化对青年的作用较有成效。不难看出,宝钢分公司青年对宝钢文化的认同度较高,对企业的未来充满了希望和信心,对公司在福利、经营、社会地位等方面给予的保障也较为满意。

4、青年对团的工作予以肯定,对团组织的作用比较满意。调研显示,71.5%的青年认为作为一名团员,应当在工作中勤于开拓,勇于创新,带动周围青年群众共同进步;81.5%的青年认为在遇到困难需要组织帮助时,团组织能够予以解决;63.8%的青年认为团组织是青年之家,是青年的朋友,能够为青年服务,对青年帮助较大。可以看出,宝钢分公司团员的责任感、使命感比较强烈,团员青年对团组织评价较高,体现出团员青年对团组织的信任和依赖。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青年较多的以自身利益为着眼点,实现社会价值的目标相对模糊。一是对社会贡献的责任意识淡漠。青年在选择最愿意为哪些目标尽力时,“家庭的温暖幸福”占25.2%,“企业的兴旺发达”占21.5%,“国家的繁荣富强”占17.6%,突显出青年先“小家”后“大家”的心态。二是对个人利益的保护欲望强烈。62.6%的青年认为“在不损害自己利益的情况下,愿意帮助别人”,部分青年把个人利益放在了首位,可见社会矛盾、利益冲突对青年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三是对整个社会的信任和满意度不高。在和他人交往时,青年重视对方诚信的占97.6%,但认为国民诚信状况较好的仅占15.9%。一些青年在追求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在心理上却深感价值目标的缺失,甚至偏离社会行为的某些价值标准。四是缺乏将社会责任意识转化为行动的动力。经常参加公益活动的青年仅占18.3%,青年缺少一定的奉献意识,社会责任感有所弱化,部分青年对公益事业的关注有所减弱。

2、青年享受现代技术文化成果的同时,人际交流的满足感和归属感在逐渐迷失。一是业余生活表现出明显的个人化特征,与他人交流的机会不多。调查显示,76.2%的青年一半以上的业余时间用于上网,且打网络游戏、看影片居多,青年之间缺少交流,业余文化生活比较单一,往往感到空虚和孤独。二是对追逐时尚和个性等方面反应敏感,但喜好和立场极易发生变化。随着社会各种文化日益丰富,理想化、浪漫主义的价值取向与现实激烈地冲突着,青年的价值观呈现多样化趋势。三是放大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难以在工作和生活中找到情感寄托。尤其是新进员工缺少情感的寄托,他们刚刚离开学校步入企业,往日的情感依赖和寄托不复存在,但又很难在短期内将情感寄托到“企业”之中,使青年产生飘忽不定和没有寄托的空虚感。四是青年崇尚快餐式的时尚文化,对传统经典文化的认知程度不够。部分青年仅仅把文化追求的目的归结为娱乐、消遣、追求感官刺激和非理性的文化享受,对外来文化或新兴文化表现出一种疯狂的崇拜和追求,而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却有所弱化,对传统文化感兴趣并在学习的仅占38.5%,并且多为追赶时尚潮流。

3、青年成长成才意愿强烈的同时,对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认识不足。一是求知欲强烈,但在学习方面存在短期行为。目前有61.1%的青年正在积极参加学历进修和培训,但主要以满足岗位的学历要求为目的,因此难免将学习的功利性看得较重。尤其是学历较低、从事操作维护岗位的青年,往往为了保住岗位而参加大量的学习培训。二是在个人成长方面意愿强烈,忽视自身努力及个人修炼。青年认为获得职业成功最关键的因素是运气、机遇(21.6%);认为是人际关系的占15.8%;认为自身能力是最关键因素的占20.1%,但青年关注能力提升主要体现在外语、专业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忽视了人文、品德方面的提升;而认为获得品德是最关键的因素的仅占7.5%。许多青年仍然将职业发展计划简单地等同于个人职位的晋升,导致对外部条件盲目追求,而忽视自身努力对个人成长的决定性作用,容易造成职业发展停滞的挫折感和失落感。三是普遍有浮躁心理,踏实工作的意识尚有欠缺。生产一线的青年职工扎根现场的意识不强,这一特点在青年技术人员中尤为突出,他们往往认为现有岗位不足以发挥自己的能力,50.4%的青年认为管理岗位才最具吸引力,因而放松了对一线岗位技术的学习和掌握,在困惑、苦恼或不切实际的假设中荒废了宝贵的学习机会。

4、青年在追求多元文化带来的个性冲击的同时,始终摆脱不掉需求与参与的矛盾。一是个性文化需求快速增长,满足需求的渠道更加多样化。团组织根据青年的需求开展活动,但往往参与人数较少,甚至出现“总是那几个熟悉的面孔”的现象,青年人参与热情不高,暴露出需求与参与相矛盾的局面。二是活动参与主体不明确,没有把具有个性化需求的这部分人集聚起来。调查显示,仍有12.4%的青年认为活动开展面太窄,没有分层分类的开展活动。三是活动参与渠道相对单一,仍停留在组织发动、组织参与的层面,活动内容不能满足青年人的深层次需求。42.4%的青年认为团员与团支部信息不畅是团支部作用发挥不明显的主要原因,还有11.7%的青年认为团组织开展的活动内容空洞,不大受欢迎。青年希望开辟新的参与途径,不断提高参与的效率和效果,以丰富多样、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满足青年个性化的参与要求。

5、团的工作对青年的引导和成长有积极作用,同时也存在诸多不足。一是团的工作开展面临新环境、新情况、新问题,传统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已不能适应青年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在系统性、长效性和可操作性方面还有所欠缺。二是多种社团并存及非正式组织的兴起,参与渠道增多,对团组织的凝聚力和作用形成冲击。三是基层团支部活力不够,作用发挥不明显,不能够凝聚更广泛的青年群体。11.9%的青年认为团工作流于形式,举办的活动吸引力、影响力不强,导致部分青年缺少对团组织的了解,影响团的工作效果和有效覆盖。

三、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青年的成长需要文化的滋养和哺育,同时,青年以其特有的敏感和创造力推动着文化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大力推进青年文化建设,用优秀的青年文化来影响青年、塑造青年,不断满足青年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促进青年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才能不断增强共青团的凝聚力。青年文化建设要发挥以下三个方面的功能:一是服务功能,通过加强青年文化建设,丰富青年的文化生活,提升青年的文化素质,在满足日益增长的青年文化需求中服务青年;二是育人功能,通过加强青年文化建设,用先进的文化引导青年健康成才,使青年成为企业中最具创造力的人力资源,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三是探索功能,通过加强青年文化建设,在企业文化的发展中发挥团组织的“试验田”作用,开展一些前瞻性和探索性的工作,实现青年对企业文化的引领作用。具体对策建议如下:

(一)建立一个青年文化体系

青年文化在层次上是由理念文化(核心层)、制度文化(中介层)、行为文化(外表层)等结构形态构成的,即青年的理想信念、团组织的制度、青年在日常工作中所秉持的行为准则与观念相互融合,分别经过认知、认可、认同三个阶段,共同形成了青年文化。在三种文化层中,理念文化是核心,需要通过全体青年的自觉实践才能逐步形成并不断升华。理念文化不是一种口号,需要青年的主体力量对先进文化理念在心理上认同、在实践上身体力行,最终转化为青年的价值取向,并成为青年文化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定,才能使青年文化对广大青年真正产生影响并发挥作用。企业团组织要根据企业青年特点和自身需求,逐步研究和明确青年文化理念,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青年文化体系,明确青年文化建设的内涵和主要工作,以共同的文化理念来引导青年和凝聚青年。

(二)关注两个新的平台

1、关注网络阵地平台。网络平台具有自由性、交互性和开放性的特点,青年人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自由随意的发表言论,有的导向不明,有的过于偏激,甚至存在披露隐私、人身攻击、散布谣言等现象,而青年人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也容易受到偏激思想的影响,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我们要对网络平台予以关注,有条件的团组织可以积极搭建以学习、交流、参与为主题的青年网络平台,以实现工作交流和信息共享,引导青年自主学习和交流,调研青年群体的现状与需求,与青年互动,开展网络讨论,倾听青年心声,及时掌握青年需求和真实想法等。

2、关注社团活动平台。青年自发形成的社团往往能够抓住广大青年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适应当前青年工作、学习、生活的需求,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因此,我们要充分重视青年社团建设,整合社团资源,打破专业、部门的界限,使具有相同爱好特长的青年聚集起来,形成一个多层次、多方位的社团交流平台;要进一步开展贴近青年兴趣、符合青年需求、形式多样的活动,增强社团活动吸引力,并将多样化的社团活动融入与渗透到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青年职业生涯发展观的塑造中中去,通过青年社团建设引导青年健康成长。

(三)实现三个方式转变

1、转变活动策划方式,突出工作新颖性。在活动策划时,要注重实现自上而下向上下互动的转变,实现传统守旧向突破创新的转变。团组织要善于以创新的思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要经常反思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站在全局的高度思考工作,更新观念、持续改进,努力找到更高效的工作方法、更切合实际的工作方向,注重活动形式的新颖性,推动共青团工作的持续改进和创新发展。要强调活动的时代感和时尚性,也要强调活动的教育性和趣味性。如通过团支部书记与团员青年共同讨论活动主题,明确活动计划,或在网络上征集广大青年的意见,听取青年的意见和心声,制定符合青年需求、受青年欢迎的活动方案。

2、转变活动组织形式,提高工作参与性。在组织活动时,要注重实现集中大型向分散小型的转变,实现指令参与向自愿选择的转变。团组织根据青年的需求,鼓励基层团组织和团员青年自发组织有创意、可操作性强、符合青年需求的活动,满足青年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激发青年热情、引导青年学习、鼓励青年进步等方面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开展各项工作,引导青年积极参与,努力在最大程度上扩大团的活动的参与面和影响力。如借助民间社团的名义,鼓励团员青年自发组织活动,把有共同兴趣爱好的青年集聚起来并自愿参与到活动中来,增强活动对青年的吸引力。

3、转变活动管理模式,增强工作系统性。在活动开展过程中,要注重实现单向指导向双向促进的转变,实现单向灌输向双向互动的转变。团组织要强调对工作的过程管理和持续改进,建立“年初集中研讨、年中跟踪管理、年底评价反馈”的工作流程,对具体工作项目坚持“事前前瞻性思考、事中节点性推进与事后有效性评估”相结合,形成工作的闭环管理模式。如上级团组织可以通过参与基层团活动和实施定点联系制,主动了解基层团组织的信息和工作情况,加强基层团组织与上级团组织的双向互动;可以通过团员素质拓展培训、影响力培训、主题团日活动等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加强教育培训工作的双向互动。

(四)构建四个互动格局

1、实现青年与“社会人”之间的互动。从学校进入社会,大多数青年具有理想主义的倾向,往往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存在着较大的落差。青年能否掌握社会规范与经验,参与社会生活,逐步变为“社会人”,决定着每个青年的人生轨迹。团组织拥有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多样的活动阵地,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开展各项工作,实现青年与“社会人”的互动,注重把适应社会的有关知识和技能引入青年的教育中,使青年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并逐步融入社会,增强在现实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2、实现团组织与社会团体之间的互动。通过团支部活力建设,广泛激活基层团组织和青年社团,让每一个青年都成为青年文化建设的主人,同时大力加强企业团组织与社会团体之间的互动,积极构建符合企业发展、突出社会效益、富有共青团特色的青年文化联合体,实现青年文化的持续发展,使青年文化产生更强的竞争力和凝聚力。

3、实现团的工作与企业工作之间的互动。团组织应充分意识到企业运作流程的完整性和有序性要求,既要突出其在企业青年工作中的独特作用,又要充分融入公司运营的整体流程,把青年人才的培养和使用纳入公司人力资源的开发流程,将青年文化建设融入企业文化的塑造流程,借助公司各项政策和组织资源为青年服务,不断提升团的工作与企业工作的契合度。

篇8:青年与传统文化

一、青年文化与青年人才流动的概念

关于青年文化, 大多数学者将其界定为青年这一社会群体的“亚文化”, 这种文化包括了处于青年期的人所特有的心理、角色及其精神需求、生活方式、行为模式以及价值观念等。青年文化相对独立于主流文化而存在, 为青年这一群体所特有。20世纪40年代, 美国社会学家T·帕森斯首先使用青年文化这一概念来解释美国青年的意识和行为, 表明青年问题不再仅仅是生命周期中的生理和心理现象, 而是一个社会实体和文化现象。青年文化是青年在社会化过程中的自我表达, 或者说自我身份确认, 是青年所特有的社会存在方式。因此, 我们从青年社会化的角度出发, 认为青年文化是指青年活动方式以及由其活动所创造的、以独特的价值意识为核心的精神成果与行为模式的集合, 是青年社会化的产物。

一般来说, 人才流动, 是指人才在工作地域、行业、工作单位的转移以及人才在工作岗位和职位上的变动。研究表明, 人才群体中, 青年人的比例最大。如此一来, 青年人才成了人才流动的主流群体。青年人才作为社会劳动力资源中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的流动是根据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变化以及青年人才自身的状况, 在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各个地区与其他生产力要素之间实现优化配置, 从而使青年人才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运用, 最大限度地实现其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 最终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青年文化的特点及其对青年人才流动的影响

青年文化并不是一种与主体文化平行对应的完整的文化体系。与其他文化不同, 虽然在许多方面表现为一种外在的生活方式, 但它的内核却是青年独特的价值观念, 本质上是一种“亚文化”, 是在主体文化系统内与主体文化有一定偏离率的文化表现形式, 是与传统主体文化相连的分支文化, 是介于青年与社会、社会与主体文化之间的桥梁, 有其自身特点。而探讨青年文化特点是认识青年文化对青年人才流动影响的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

(一) 青年文化的特点

1. 继承性。

青年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和其他文化一样都是历史文化 (包含外来文化) 积淀的结果, 只是它的表现形式更加开放, 表面看来是对传统主体文化内容的偏离, 实际上确实是对原有文化的分化选择和吸取过程, 也就是有着继承性。如, 虽然青年人的生活方式开放, 向往自由, 反对保守, 不愿以一种方式一成不变地生活, 但在伦理道德方面, 如孝顺父母、尊老爱幼、爱情忠贞等方面, 与传统主体文化很贴近或完全一致。

2. 叛逆性。

青年文化的叛逆性体现在对成人主体文化的抵抗和反对, 是青年制造快乐、宣泄情感的一种方式和手段。青年时期被称为是“第二反抗期”, 由于主观自我意识的提高, 渴望从社会正常的秩序和循规蹈矩中挣脱出来, 并表现出与父母等主体文化思想的矛盾和冲动, 具有强烈的表现欲。

3. 多元性。

多元性是指多种相似甚至相互对立的青年文化并存或相容。多元文化的碰撞使青年文化不断在跨越城乡和超越国界的文化交流中彼此消长。青年的生理和心理状况决定了他们更易接受新事物, 这种开放性决定了包容性, 这样就使得多种相似乃至对立的青年文化能够求同存异, 相互发展, 呈现多元性。

4. 层次性。

青年文化在其结构上是有次序的文化形式。由于青年所处的环境、地位及自身经验、学识、能力、修养和经历等诸多变量的不同, 青年文化呈现出结构上的多层次性, 突出表现在不同职业青年群体的价值观上。例如, 知识分子更关注自我人生价值实现和精神世界的充实;工人更多关心诸如生活舒适度等物质上的满足;而个体职业者经济意识倾向强烈, 更富冒险精神。

5. 超越性。

青年文化不拘于传统文化的束缚, 能够超越同代人形成以价值观为核心的行为准则, 以主体文化的先导文化形式而出现。青年人敢于冒险和尝试, 勇于表现个性, 行为、观念更具创造性, 因而, 青年文化体现出来就是一种时尚和潮流, 不断超越并渗透到其他文化领域。

6. 变化性。

青年文化越来越具有强烈的不确定性和可变性, 人们甚至无法在样式繁多的青年文化中找到一种或几种主导性的青年文化样式。流行就是代表。流行现象最易发生在青年群体中, 其变化之快, 令人目不暇接。

(二) 青年文化对青年人才流动的影响

1. 青年文化影响青年人才流动的特点

一般来看, 经济、政治活跃的地方, 文化也就繁荣。青年文化总是先在大城市, 尤其是在沿海城市的青年中形成, 而青年文化的超越性和变化性说明它常常是与流行、时尚元素分不开的, 便捷的生活, 前卫的休闲、娱乐方式, 各种文化的交融和优越的经济环境正是青年文化不断更新的源泉。许多青年人才为了有更好的展现平台, 不约而同地向青年文化汇聚的中心蜂拥而来。改革开放初期, 东南沿海开放的城市, 吸引了成千上万的青年才俊。原因就是, 摒弃过去传统的保守思想, 外来文化的涌入带来了多元的青年文化, 这里允许青年人才展现自己的才华、张扬自己的个性, 在这里有对青年人才生存境遇的实际关怀和抚慰。所以, 千万学子寒窗苦读希望离开贫瘠的土地到青年文化聚集地———发达城市来求学;不计其数的大学毕业生为了留在发达城市, 愿意从低层次的工作干起……这一切都说明孕育出青年文化的地域对青年人才有绝对的吸引力。因此, 青年人才流动总体呈现出两大特点:从青年文化的滞后地向青年文化的先进地流动;从青年文化的变化缓慢的地方向青年文化变化迅速的地方流动。

2. 青年文化影响青年人才流动的结构

20世纪90年代以来, 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表现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目标的确立, 新一轮经济增长和经商热潮使重商主义成为全社会最流行和深入人心的价值观;与经济大潮相对应, 文化事业的滑坡和失落、严肃文化的流失日趋严重;通俗文化、流行文化迅猛发展, 视听文化取代读写文化成为影响青年的主要文化;高度商业化的港台流行文化大举北上, 成为通俗文化市场的主要内容, 因而第三产业中的文化产业, 被烙上了青年文化的印记。从商业动机出发, 以青少年为主要对象的现代流行文化成为文化产业的最大卖点。而青年人才群体中越来越多的人看到文化产业丰厚的市场前景, 从而转移到这一行业中。例如, 1996年, 上海市的三大产业结构比例为:2.3∶54.0∶46.3, 第一产业比重较小, 第二产业比重最大, 其人才比例为9.3∶48.8∶41.9;到2005年, 上海市的三大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0.948.6∶50.5, 第一产业基本没有, 第二产业下降, 第三产业上升趋势十分明显, 其人才比例也调整为7.1∶38.754.2。随着文化产业结构调整, 青年人才流动结构进行了相应转移, 即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人才持续下降, 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员持续上升, 人才结构变化和以青年文化为卖点的产业结构变化呈现出高度的相关性。

3. 青年文化影响青年人才流动的速度

青年文化引导青年人才发展自我。青年在青年文化所标示的价值体系引导下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 塑造自己的人格, 设计自己的未来, 这是一种高层次的功能。而选择要受到伦理道德、习俗、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其中价值观的影响最大。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选择, 青年人的选择几乎遍布他们所有的生活领域, 包括学业、职业、信仰、生活方式等。这些选择都渗透着青年文化的因素, 都建立在青年文化的价值观体系上。很多企业似乎始终面临着这样的尴尬局面:一直招人但又一直缺人。企业经常花大力气去寻找高素质候选人, 甚至不惜抛出重金挖墙脚。而那些被众多企业角逐的“高级人才”, 往往是业界所谓的“绩优股”, 他们大多已经在多家猎头公司挂上号, 待价而沽。正因为手上有许多选择, 他们容易在工作不顺时考虑离开。事实上, 在许多公司人才流动速度最快的正是这一类人。青年人才的“跳槽”频率也说明青年人才流动的速度与青年文化的渗透度是成正比的。

三、青年人才流动对青年文化的影响

(一) 青年人才流动带动了青年文化的传播

青年文化的传播过程往往是由大城市、沿海城市向中小城市、乡村扩散。以我国为例, 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 总体来看, 城市优于农村, 大城市和沿海城市又优于中小城市和内陆城市。那么青年文化在发达地区形成后, 通过各种途径向周边城镇、乡村扩散。而青年人才流动则是青年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由相对落后地区流入发达地区的青年人才在长期的工作或创业当中, 其价值观不同程度地被大城市的青年文化所同化, 通过青年人才的回流, 外加上青年人易受同辈群体的影响, 青年文化悄无声息地被渗透到落后地区, 为其自身找到了最广阔的传播空间。

(二) 青年人才流动会净化青年文化

上一篇:森林比美大会童话作文下一篇:给男朋友的六一儿童节祝福短信